第4章水利建设的水文化
浅谈水文化和水景观及其在现代水利中的作用
浅谈水文化和水景观及其在现代水利中的作用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各类事业都呈现出繁荣昌盛的景象,其中水利事业尤为明显。
为了保证水利事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确保人类与水利的友好关系,从而使加大水文化与水景观的研究力度显得非常有必要。
根据水文化与水景观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来探究它们目前的状态以及它们在水利事业中的地位,从而就如何建设具有乡土气息的水文化和水景观提出具体的建议。
除此之外,对于水文化和水景观的构造过程还应注意以下几点:水文化与水景观要做好与规划蓝图的完美衔接,既要保证水文化能够体现丰富多彩的一面,也要保证水景观内涵的展现。
关键词:水利事业水文化水景观人与自然一、水文化与水景观的概念及其之间的联系对于水利事业来说,正确定义水文化和水景观是非常重要的。
到目前为止,虽然水文化与水景观被赋予的概念很多,但是却没有一个概念能够完美的展现他们的内涵与特点,因此,所有的概念基本都被否定而无法得到认可。
(一)水文化的概念水文化的概念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科学解释:广义概念是指人们在生产活动中,把水作为基础媒介,从而打造出的所有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知识总和,它是历史文化中把水作为媒介呈现出的各类文化景象的总称;狭义概念是指所有与水相关的政治思想、科学理念、法律法规、风土人情、道德信仰等意识领域。
总而言之,不管从哪一方面来定义水文化,都离不开一个宗旨:水与人类的千丝万缕的关系及其不同表现形式。
(二)水景观的概念跟水文化一样,不同的状况之下定义的水景观概念也是不一样的,水景观的概念与核心完全取决于其所在的领域,身处不同的领域就会有不同的定义被界定。
总而言之,水景观的核心其实就是水在不同领域呈现出的不同的形态而已,它的形式是多式多样的,通常以风景区、湿地公园、旅游景点等身份呈现。
水景观的建设是融合多领域科学技术与一体的建设,以天然形态为载体,融合各个领域的科学美,既能够缓解与水利企业的关系,又能满足人类对水景观的不断需求,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总结:水文化的建设与管理
总结:水文化的建设与管理摘要:文章总结了水文化的特点性质作用,论述了与其它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水工程建设管理特点提出了水文化建设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为今后建设管理水文化指明了方向。
水1与图纸、请示批复报告等,水利工程旅游景区的讴歌赞美等文学艺术(如科教片《话说长江》、电视片《水魂》、音乐《黄河大合唱》、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等。
1.3水文化特点:(1)双重性。
水文化具有明显的双重性,大多数水文化同时具有一定的物质属性,既以一定的物质形态出现,是物质文化;同时又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精神文化的属性,体现为精神文化。
(2)层次性。
水文化具有层次性,可以根据性质的不同,粗略划分种类,也可以根据其形成规律粗略划分。
精神文化中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规范规程就可分为设计规范、施工规范(规程)、验收规范等;施工技术可分为土石方开挖技术、钢筋砼施工技术、钢结构施工技术、砼浇筑施工技术、木结构施工技术等传承性。
(3)即继承性,水文化是可以继承发展的,随着历史发展,水文化不断进一步发展,层次上发展、内涵上丰富。
(4)经济基础制约。
范Χ像蚂蚁过江。
社会群体中不同的成员都是独特的行动者,他们基于自己的需要、根据对情景的判断和理解采取行动。
文化是他们之间沟通的中介,如果他们能够共享文化,那ô他们就能够有效地沟通,消除隔阂、促成合作。
(2)宣传导向。
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指文化可以为人们的行动提供方向和可供选择的方式。
通过共享文化,行动者可以知道自己的何种行为在对方看来是适宜的、可以引起积极回应的,并倾向于选择有效的行动,这就是文化对行为的导向作用,也是我们社会重视文化宣传教育的基础。
(3)维持秩序。
文化是人们以往共同生活经验的积累,是人们通过比较和选择认为是合理并被普遍接受的东西。
某种文化的形成和确立,就意ζ着某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被认可和被遵从,这也意ζ着某种秩序的形成。
而且只要这种文化在起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无一不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
水文化在水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
书名:水文化导论作者:蒋涛吴松秦素粉ISBN:9787564351533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2定价:38元展之间的关系。
第二篇侧重水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内容涵盖第四章到第七章,主要介绍了各大河流域塑造的人类文明,包括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长江黄河流域的中华文明,明确了水与人类文明发展相伴相生。
第三篇主要介绍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与水相关的民俗与思想,内容包括第八章到第十一章,主要介绍了古代水文化相关的故事、民俗、思想、治水、事迹等内容总结了水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精神内涵。
第四篇主要讲述了著名的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主要包括芍陂、郑国渠、灵渠、都江堰、京杭大运河等。
第五篇从人水关系的角度出发,从水患、水利2个角度说明和谐的人水关系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结合现代社会城市发展探究了现代社会城市发展下的“驭水之道”,推动现代社会人水和谐的实现。
该书围绕水文化相关内容,对水文化的形成、发展及其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关系展开了深度探究,内容详略得当,既可以作为高校水利专业相关教育资料,也可以为水利行水文化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推动作用。
由第八章可知,水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与长江、黄河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国发展离不开水利工程的建设,在此过程中,中国古代人民兴水之利,除水之害,创造了流传水利工程建设是充分了解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加以运用并进行改造的有效途径。
考虑到水与人类生产生活联系的紧密相,与水相关的文化观点也不胜枚举。
特别是在我国古代时期,水文化中的思想观点与水利设施建设密不可分。
在我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的设计与建造过程中,都江堰建设的第一期工程中,需要将岷江的水进行分流,使其进入成都平原,从而达到防洪抗旱的目的。
在将岷江水引入成都平原之后,形成了系统完善的灌区渠系网络,不仅解决了成都平原的灌溉排水问题,同样也解决了雨季和旱季的用水问题。
其次,水文化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思想指导。
水利文化建设实践与思考
以传承和弘扬水利精神为核心,树立水利人的良 好形象。
提升水利素质
通过文化建设,提高水利人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 力。
促进水利发展
以文化建设为引领,推动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
水利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制定文化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规划
明确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实施步 骤,确保文化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 推进。
加强水利精神传承
促进作用
水利文化能够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和推广,增强社 会各界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重视,形成全社会共同 参与的良好氛围。
水生态文明建设对水利文化的推动作用
丰富水利文化内涵
水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水利文化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丰富 和拓展其内涵,推动水利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
提升水利文化品质
水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水利文化更加注重品质和效益,推动水利文化 向更高质量发展,提高水利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
挖掘和整理水利历史文化遗产,弘扬 先进水利人物和事迹,传承和弘扬水 利精神。
开展水利文化活动
组织各类水利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 、知识竞赛、展览等,丰富水利人的 文化生活。
加强水利宣传教育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水利工 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营造良好的社 会氛围。
水利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果
水利精神得到弘扬
近代水利文化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水利技术的引入和水利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水利 文化逐渐与世界水利文化接轨,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近代水利文化。
03
现代水利文化
现代水利文化在继承和发扬古代、近代水利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新
的科技元素和文化元素,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现代水利文化。
02
水利文化建设实践
水文化、水利文化和水利行业文化
水文化、水利文化和水利行业文化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而水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进一步认识新时期水文化的内涵,探寻水的自然规律和内在属性也成为必然。
水文化内涵丰富,水文化、水利文化和水利行业文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如何界定它们之间的关系,靳怀堾老师对此进行了深入思考,让我们听听他的见解。
何为水文化何为水文化?我个人理解,一言以蔽之,就是人水关系的文化。
水文化是一个非常古老而十分新颖的文化形态。
说它非常古老,是因为在我们这个星球上自从有了人类的活动,有了人类与水打交道的“第一次”就有了水文化:说它十分新颖,是因为在我国把水文化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文化形态提出来进行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的事。
“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
”(《管子》)水是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上分布最广的一种物质,浮天载地,高高下下,无处不在。
水是生命之源,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万千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现代人经常仰望星空,叩问“哪个星球上有水?”因为有水的地方才会有生命的存在。
“水生民,民生文,文生万象”。
水养育了人类,人它给人类带来的恩惠远远超过世间万物;人类作为大自然的骄子(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其繁衍生息须臾离不开水,创造文化更少不了水的滋润和哺育。
当然,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是创造文化的主体。
而水作为一种自然资源,自身并不能生成文化,只有当人类的生产生活与水发生了关系,人类有了治理、利用、保护、管理水以及亲近水、鉴赏水等方面的实践,有了对水的认识和思考,才会产生文化。
比如,大禹治水“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思路,明代潘季驯“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理黄河方略,等等,这些都是治水文化(治水文化是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精华。
同时,水作为一种载体,通过打上人文的烙印即“人化”,可以构成十分丰富的文化资源,包括物质的——如黄河大堤、都江堰、大运河等水利工程,精神的——如“上善若水”、“智者乐水”、“水滴石穿”、“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曾经沧海难为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等“水性哲学”。
水利文化建设实践与思考
加强水资源管理
通过实施水资源管理、水污染 防治等措施,有效保护了水资 源,提高了水环境质量。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志愿服务等活 动,提高了公众的环保意识和
参与度。
水利文化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未来发展
加强水利文化遗产保护
加大对水利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挖掘和传承优秀的水利文化传 统。
推动水利科技创新
水利工程建设成果
通过弘扬水利精神,我国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如南水北调、三峡工程等,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 要支撑。
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成果
在水利文化的引领下,我国水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如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开展水生态文明 建设等,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公众参与与水教育成果
如何普及和推广水利文化,提高公众对水利文化的认识和重视
程度。
水利文化建设的创新与发展方向
01
创新水利文化的内容和形式
通过创新内容和形式,使水利文化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生活,更具吸引
力和感染力。
02
推动水利文化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利用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推动水利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高水利文化
的普及率和影响力。
引领未来
在当前水资源日益紧缺、水环境压力增大的背景下,水利文化对于引导人们正确对待水问题,树立科学的水资源 观,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水利文化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水利文化
在漫长的治水历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水利文化。从古代的的都江堰、京杭大 运河到近现代的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这些伟大的水利工程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 勇气,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
加强水利科技创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水污染排放。
水利单位积极参加行业,社会的水文化建设实践
水利单位积极参加行业,社会的水文化建设实践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为水利事业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先进的文化支撑。
(二)基本原则1、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
把水文化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体系中,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基本方针,结合水利实践,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提倡多样化,营造百花齐放、姹紫嫣红、健康向上的水文化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2、坚持服务于水利事业改革发展。
既要注重从水利发展与改革实践中及时总结、整理、培育、丰富和提升水文化,又要注重运用先进的水文化指导水利发展与改革实践,推动水利事业发展。
3、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立足水利工作实际,发挥水利职工在水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水文化建设为群众服务、依靠群众,成果为群众共享的原则。
4、坚持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
既要积极从中国传统水文化中汲取精华,从世界各民族优秀水文化中借鉴经验,又要及时吸收新鲜养分,充实时代元素,与时代进步同行,与水利发展同步。
5、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始终把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引领水利事业、教育广大水利职工、推进现代水利发展的社会功能。
同时要努力提高水文化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文化产业的积极培育和发展。
6、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建设相协调。
水文化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宏伟的系统工程,必须本着长远规划与阶段性发展相结合的思路,立足现实、循序渐进,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三)发展目标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根本要求,力争通过5年至10年的努力,切实提高全社会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水文化的高度自觉和自信,引导社会建立人水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切实提高水利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切实提高水利工作的文化品位,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需要;加快发展水文化事业和水文化产业,提高水利事业的综合文化实力;切实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形成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水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努力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行业特色的水文化体系。
加强水文化建设,构建科学的水文化体系
化, 打造 水清、 景美 、 富有文化 蕴涵的水文化景 观, 宁河水务人先 后配合 水科 院实施了七里海 水体 净化工程 、 实施 了潮 白新河蓄 水工程 及淮淀闸 桥 改建 工程 、 津唐 运河 造甲节 制闸工程、 造 甲船闸 除险加固工程 等七里 海 湿地调 配水 源的配套 工程 , 含养 湿地 水源 , 增 加蓄水 能力, 有 效改善
理解把 握, 推动学 习不断深入 。 二是健全 完善 制度严格 内部 管理 。 在 加强水文化 建设 工作 中, 7 J <  ̄ - 二是开展 理想信念学 习教育。 注重 加强载体建 设 , 深 入开展理 想信 部 门健全 完善学 习制度、 工作制度 、 党 风廉 政建 设责 任制度 、 考核制度 念 教育 和形式政 策学 习教 育活动 。 围绕贯 彻落 实党 的十, 大精神 、 县第 等 机关 管理制 度; 编辑下发了 水务局 工作人 员行为规 范》等 内部 管理 十一 次党代会 和县 委十 一届二 次全会 精神 , 邀请 宁 河县 委党 校教 师做 规 章制度 ; 细 化了 “ 文 明单位 、 文明科室、 文明 闸站 、 文 明职工 ” 评 选细 了题 为 “ 树 信心、 鼓干 劲、 调 结构 、 惠 民生、 上水平 ” 的形势政 策宣讲 , 则; 制定 了 “ 十星党支 部”、 “ 十星党 员” 评 选 标准 , 开展了 “ 七一” 优 秀 进 一步凝 聚起了热爱 水务、 建设水务 的力量 。 举力 、 了“ 文 明礼仪大家谈” 党 员、‘ ‘ / ” 复 员退伍军人优 秀典 型评选 等活 动, 推 进了 “ 创先 争优 ” 道 德评议活 动; 举 办职 工道德建 设 宣讲 活动 , 强化了党员 干部职工 的政 活 动深入开展 , 同时规范 了干部职 工 的服务行为 。 治 意识 、 大局意识 、 责任意识 。 三 是加 强水 文化知 识 宣传普及 。为在 全社 会 营造 关心支 持水务工 三是开展 民族精神 、 时代精 神和行业 精神教育。 广泛开展 以爱 国主 作 , 推进节 约用水 、 依法治水 、 管水 的 良好氖围, 充分利用 “ 世界水 日 ” 、 义 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 以改革创 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 以 “ 献身、 负责、 “ 中国水周 ” 、“ l 2 . 4 ” 法制宣传 日 开展 对专业法律 法规和 最严格水资源 求实” 为核心的行业精 神教育, 引导 干部职 工 自 觉 树立 “ 服务为 民、 奉献 管 理制度, 农村 水利 、 城 乡供水 、 防汛 减灾、 水 生态环 境、 水资源管理等 社会”良好形 象 。先后举 力、 了纪念改革开 放3 0 年水利 水务发展 图片展 , 各项重 要政 策措 施 的宣传 , 发挥 好水法律 法 规对 水务 改革发展 的引 领 纪念建党9 O 周年一 “ 读 红色书籍 ” 活 动、: ‘ 激情水 利水务3 O 年” 一 诗歌 朗 推 动和支撑保 障作用。 诵会、 党史党 建 知识竞 赛、 中央一 号文件知 识竞赛 笔试答 题等 活动 , 进 按 照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建 设 的根本要求 , 构建 水文化体系, 还
水文化的内涵及其对水利事业发展的意义
水文化的内涵及其对水利事业发展的意义[项目基金]广西民族大学2007 年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项目编号:gxun-chx0727 文化,从广义来说,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水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虽有“文化”的一般特征,但不能覆盖整个水利行业。
因此,水文化的含义不能过于宽泛,但也必须有一个清晰的界定。
一、从不同角度看,水文化有不同的内涵(一)从文学角度讲,水是文学艺术的永恒主题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因为水与人类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因此文学艺术在表现社会生活时有涉及到水。
文学艺术的领域非常广阔,门类和风格丰富多彩,但都离不开水的滋润、水的灵气。
以水为题材,或与水有关的文学作品、诗词歌赋、绘画雕塑、音乐曲艺、书法摄影、建筑工艺等在我国文学艺术的宝库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水还常常成为作家和艺术家灵感的源泉。
沈从文在《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一文中一再表白自己的文学事业只是建筑在“水”上。
认为:“我学会用小小脑子去思索一切,全亏是水。
我对于宇宙,认识得深一点, 也亏得水。
”“我虽然离开了那条河流,我所写的故事,却多数是水边的故事。
故事中我所最满意的文章,常用船上、水上作背景。
我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全为我在水上、船上所见到的人物性格。
我文字中的一点忧郁气氛,便因为被过去十五年前南方的阴雨天气影响而来。
”在《自传》中又说:“我情感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
……我学会思索,认识美,理解人生,水对于我有极大关系。
” 《在一个传奇的故事》中开篇就宣称:“水和我的生命不可分,教育不可分,作品倾向不可分。
”沈从文把水提升到一个极高的地位,让水成为他作品中心灵外化之声且有丰富内涵的情结,他作品的一切背景,都涂上了水的光影。
《边城》、《长河》、《柏子》、《丈夫》、《贵生》等等,或在溪边,或在河上,演出了人物的离合悲欢。
中国水文化水利水文化内涵与演变
中国水文化水利水文化内涵与演变中国的水文化水利水文化的内涵与演变摘要人类要生存、繁衍,绝对离不开水。
水利、水利工程与水文化之间的关系密切不可分。
通过阐述我国水利工程与水文化的内涵,并从我国水利工程与水文化的历史沿革与演变,论述了水利、水利工程与水文化之间的辩证耦合统一关系。
关键词水利水利工程水文化地球上的人类要生存、繁衍,绝对离不开水。
人类社会的演替和发展以及其相对应的水文化也都离不开自然生态水环境所提供的客观基础。
一、我国水利工程与水文化的内涵从古至今,在各项水利工程建设和各种水利事业中都必然要创造与其相适应的水文化。
而各个时代和各个时期的水文化,又反过来促进人类对自然生态水环境的重新认识,并把这种观念、思想、行为、价值观等反映于水利工程建设和所从事的水利事业工作中,形成新型的对应于这种水文化时代或时期的水利工程和水利事业。
因此,水利工程、水利事业与水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一种持续演替发展的辩证耦合统一。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水文化是人类对人类社会各个时代和各个时期水环境观念的外化,是人类为适应自然生态水环境与满足兴利除害需求的一种方式,也是人类指导自身行为和评价水利工程、水利事业的准则,以及人与人之间对于在从事水利工程建设和水利事业工作活动中,进行经验交流和总结与评估其效果、效益及其价值的准则。
同时,水文化也反映着人类社会各个时代和各个时期一定人群对自然生态水环境的认识程度,以及其思想观念、思维模式、指导原则和行为方式。
中国的水利工程、水利事业与水文化具有我国民族的特点。
我国水利工程、水利事业与水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中华民族自古迄今在对于水的领悟规律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带有独具中国特色的观念,从而形成我国水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
二、我国水利工程与水文化的历史沿革与演变我国治水历史非常悠久,治水经验十分丰富,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1.我国秦代以前的水文化我国水利建设历史可追溯到四千年前,由遍布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遗址可以明显地看出,远在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这些遗址都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在全国几乎每处江河、湖泊和宜牧草原,都有先民活动的遗迹分布在这些水源的附近。
建设水文化,积极发展现代水利
建设水文化,积极发展现代水利认识水文化,建设水文化,对于我们用科学发展观总结过去的水利,发展现代水利,科学地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从容应对水危机,促进人水和谐,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渊的历史意义。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
水利则民利,人们曾形象地把水比做农业的命脉、工业的血液、生活的甘露、城市的文明。
我县自古被誉为三湘“首善之区”,全县总面积1997平方公里,总人口74万。
湘江沿县西南流过,捞刀河、浏阳河穿境而过,全县共有大小堤垸24个,其中万亩以上堤垸6个;上型水库165座,其中中型水库4座;一线防洪大堤121公里,是一个水资源丰富,却水患频繁的地区。
近几年来,沐浴着各级党委政府的春晖,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贯彻“团结务实、高效创新”工作理念,水利事业得到持续发展,彰显出文化兴水、水兴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科学规划、广泛融资,着力建设水景观世间最美之物莫过于水,以治水、开发水资源的水利工程,是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改造和开发利用的成果,是劳动人民辛勤与智慧的结晶,是历史与现实,科学与进步的高度文化积累。
水利工程除了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贡献以外,往往也能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
然而,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县连年遭遇特大山洪和江河高水位的袭击,基础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效益微乎其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十分脆弱,更谈不上美化生活、点缀自然了。
在中央、省、市治水方针的指引下,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水利建设放在夯实县域经济基础的首位,提出了的“根治水患、治本强县”的长远战略部署。
根据这一部署,我们分别制定了近、远期水利建设规划,提出了“除险保安、畅流节水、扩容升级、产业增效”的水利建设方向和目标,积极开辟多途径的水利建设投资渠道,基本形成了水利投入的长效机制。
一是财政预算逐年增加投入,2001年财政预算水利资金时,安排了1200万元,明确以15%的速度逐年递增。
水利工程水文化建设设计导则
水利工程水文化建设设计导则水利工程啊,说起来好像是一门很“高大上”的学问,跟我们的日常生活离得挺远,但其实它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你想啊,咱们每天洗澡、做饭、喝水,甚至是空气中的湿度,都是水利工程“偷偷”在背后默默支撑的。
像是咱们身边那些水库、堤坝、抽水站啥的,听起来没啥大不了,实际上可都是咱们日常生活的“守护神”。
不过,水利工程不仅仅是搞个设施、疏通个渠道那么简单,它还得有文化。
啥?你还不懂?没关系,听我慢慢给你聊一聊水文化。
首先啊,咱们得知道,水可不仅仅是自然资源。
水利工程要做的,可不光是“管水”。
你想想,水是个啥?它在大自然中流动、变幻无常,宛如一条活生生的“江湖大侠”,有着自己独特的脾气。
它时而温柔,时而暴躁,时而汹涌澎湃,时而静如处子。
就好像我们中国人说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的力量太大了。
所以呢,水利工程的设计和建设,就得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设计的时候不能只想着如何利用水,更得想着如何尊重水、理解水,让水和人类和谐相处,避免发生一些“水火不容”的矛盾。
然后呢,水利工程的文化可不光是“尊水”,它还得有一股“传承”的力量。
你瞧,我们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那都是相当有水平的。
比如大禹治水,那可是历史上的一大奇迹。
大禹用智慧和勇气,成功地疏导了洪水,还给咱们的祖先带来了安定的生活。
可以说,大禹的治水,不仅仅是个工程技术问题,还是一个文化问题。
水文化,就是通过这些传统的治水方式,传递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所以,今天我们建设水利工程的时候,不仅要继承这些宝贵的传统,还得根据现代技术和理念来创新,这样才能让水利工程在新时代里焕发出新的生机。
再来说说水文化的“人文情怀”吧!水利工程的设计可不只是为了搞个“水渠”那么简单,设计师们可得考虑到如何让这项工程更好地融入当地的文化和自然环境。
举个例子,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些水利工程附近的风景,那些堤坝、河流,常常是和周围的自然景色融为一体的。
加强水文化建设促进水利事业发展
加强水文化建设促进水利事业发展加强水文化建设促进水利事业发展文化是可以传播开来并流传到下一代的人类优秀创造物,它包括物质的、精神的、风俗的、制度的等方面的内容,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一种内在动力,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
历史上,每一个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往往也是文化繁荣兴盛的机遇期。
江泽民同志在“三个代表”中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提升文化软实力”,都说明文化对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作用。
当今时代已迈入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已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搞好水文化建设,是促进水利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水文化的内涵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和公共性的社会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水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具有社会属性和人文属性,它既是生命之源,又是文明之源,文化之源,水孕育了文化,是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传承文化的载体。
水利行业,应有自己行业特色的文化、思想、精神支柱和哲学理论的引领。
宁夏有着2200多年引黄灌溉的水文化历史,以丰富的治水经验、古老的治水技术、灿烂文化著称于世,是宁夏水利人取之不尽的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是宁夏水文化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切实加强水文化建设,是时代赋予水利人的光荣使命。
近年来,在水利厅党委的重视和领导下,水利系统各单位结合水利工程管理的实际,重视水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努力加大水文化建设力度,使水文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水文化建设即在水利系统或涉水区域开展文化活动,从而凝聚水利精神,以水为载体,调动水利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水利事业发展。
二、加强水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的需求与日俱增,过度开发水资源,而忽视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水生态环境的修复,导致用水供需矛盾突出,水污染、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严重,成为水利工作、水利事业发展所面临的新课题。
水利工程中的文化保护与传承
政府和社会各界越 来越重视水利工程 中的文化保护,采 取了一系列措施, 如设立保护区、加 强宣传、开展修复 工作等。
然而,水利工程 中的文化保护仍 然存在诸多挑战, 如资金不足、技 术难题、管理不 善等。
水利工程的文化保护措施
建立文化保护法规和 政策
加强文化保护宣传教 育,提高公众意识
开展文化保护研究, 制定保方案
水利工程的文化创新实践
传统水利工程的 文化价值:历史 悠久,蕴含丰富 的文化内涵
现代水利工程的 文化创新:结合 现代科技,融入 文化元素,提升 工程文化品位
文化创新在水利 工程中的应用: 如景观设计、水 文化展示、水生 态保护等
文化创新对水利 工程的影响:提 高工程知名度, 促进地方经济发 展,增强社会凝 聚力
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注重环境保护、资源节约、
生态平衡
文化的协同发展:挖掘和 保护水利工程中的历史文
化,弘扬传统文化
协同发展策略:将文化因 素纳入水利工程的规划、 设计、施工、运营等各个
环节
案例分析:介绍一些成功 的水利工程与文化协同发 展的案例,如都江堰、三
峡工程等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水利工程中的文化保 护与传承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壹
目 录
文
本
肆
文水 化利
传工
承程
中
的
目录
贰
文水 化利
价工
值程
中
的
伍
文水 化利
创工
新程
中
的
叁
文水 化利
保工
护程
中
的
陆
发文水 展化利
与工
可程
水利工程文化
5.2 阿斯旺水坝 ——埃及尼罗河上的大型水利工程
• 阿斯旺高坝位于开罗以南约700Km。工程
于1961年开工,1970年竣工。 • 大坝采用粘土心墙堆石坝,高111米,顶 宽40米,底宽980米,坝顶长3830米。阿 斯旺大坝在粘土心墙内布置灌浆和廊道是 大胆创新。水库总库容为1689亿立米。枢 纽建筑物包括大坝、引水工程和电站。电 站装机容量为210万Kw。阿斯旺水库具有 灌溉、水力发电和防洪等作用。
3.2 坎儿井
3.2 坎儿井
坎儿井,为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 普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坎儿井与 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 三大工程。 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近千条,全长约5000 公里。 • 坎儿井的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 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 四部分组成,
3.3 南水北调工程
南水北调路线示意图
西线方案 中线方案 东线方案
• 南水北调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
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我国南涝北旱,南水 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大 大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促进 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 调发展。 • 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
4、运河 京杭大运河
成投入运用。枢纽建筑物包括:混凝土重 力坝、斜丁坝、表孔、底空、泄洪排沙钢 管、电站厂房等。 • 因泥沙淤积严重,几次重修。
黄万里,黄炎培之 子。孤身反对黄河 三门峡工程。 六次上书国家领导 人反对在长江建三 峡大坝。
黄万里
3、灌区及调引水工程 3.1都江堰。
• 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设
水资源的概念
包括水圈内的水量总体。 广义:
狭义: 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第4章 水利建设的水文化
27
(3)它山堰
由拦河堰、输水渠道、泄水竭组成
它山堰灌溉系统示意图
唐代大和七年(公元833年),县令王元玮在鄞江上游出山口的四
明山与它山之间修建了它山堰(因位于它山旁,故名它山堰)。
28
(3)它山堰
它山堰
它山堰在堰体选址、设计和施工合乎现代水工理论。
(1)选址合理。堰体位于出山口,可充分发挥御咸蓄淡功能。 (2)堰底向上游倾斜5度,可显著增加堰体的水平抗滑稳定性。 (3 )堰体的平面形状是略向上游凸出的弧形,使水流向河床中心集 中,减轻对两岸的冲刷,保护堰体稳定。 (4)堰体消能采用多级护坦的方式,分散消能。
5
4.1.1 水利的概念内涵
近代:工程水利
“水利范围应包括防洪、排水、灌溉、水力、水道、给水 、污渠、港工八种工程在内。”(中国水利工程学会第三 届年会决议,1933年)
现代:资源水利、生态水利、现代水利
注重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等内容
,内容更充实,概念愈完整。
6
4.1.2 水利发展简史
美丽的运河带
38
4.4 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水文化及 典型案例
39
4.4.1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简称“三峡 工程”,是治理、开发长江的关键性 骨干工程,坝址位于长江西陵峡中段 的三斗坪处。
40
4.4.1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
三峡工程水文化作为中国水文化和三峡区域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内容广博、内涵深刻、意蕴深邃。三 峡工程从初步提出设想到工程竣工,整个过程历经近百年。
930座 190座 很少 19世纪中叶 20世纪初 20世纪20年代
不同时期坝高超过15米的大坝座数
浅论水文化建设的意义及途径
浅论水文化建设的意义及途径摘要:本文通过浅谈水文化建设的意义及途径,说明水文化建设必将促进水利事业迈向新台阶,为“人水和谐”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水文化建设意义途径水与人有着最紧密的联系,是人与自然最直接、最重要的关系之一。
水文化则是反映人和水打交道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
水文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最密切,因此水文化是最直接反映人类生产、生活的水文化。
现代水利活动既包括人们对水的治理、开发、利用、研究、配置、节约、管理、保护等创造物质财富的活动,也包括了人们对水的认识、观赏、歌颂、宣传等创造精神财富的活动。
因此,水文化建设的内涵既包括各种治水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还包括各种文化教育、技术、文学作品等,除此之外,公众的心理、行为、价值观念中与水有关的部分都是水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当前水文化建设的现状以及不足(一)水文化建设的现状近年来,我省水文化研究和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涌现一批有勇于探索、卓有成效的研究人员,形成了一批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意义的研究成果,水文化研究和建设在社会文化领域逐步占有了重要地位。
水利发展正处在变革时期,水文化研究和建设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不断加大工作力度,逐步发挥出先进文化在水利变革中的引领作用。
这门边缘学科脱颖而出,在新时期水利发展和文化事业发展起到了不容低估的作用。
(二)水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从当前水文化研究和建设的实践来看,这项事业还存在着发展阶段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是偏重于历史水文化的研究,对现实水文化发展及水文化与水利发展的关系研究不深;二是偏重于水文化自身的研究,对水文化与整体社会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不深;三是部分研究领域还处于自发状态,缺少理性深度和理论支撑,对现实水利发展实践的影响力偏弱。
四是水文化建设的领域还偏窄,没有充分调动起各方面积极性,水文化建设还有许多盲点。
认识这些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当前水文化建设必须进行的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2 水利发展简史
(2)中国水利发展简史
③ 现代水利 水利建设进入了崭新阶段,无论水利建设的数量、质量
,都取得了远远超过历代的成就。
2011第一次水利普查
水库98002座 水电站46758座 水闸268476座 橡胶坝2685座 堤防总长度413679公里 泵站424451座 农村饮水工程5887.46万处 塘坝窑池共1145.82万处 总灌溉面积10.02亿亩 地下水取水丼9749万眼
5
4.1.1 水利的概念内涵
近代:工程水利
“水利范围应包括防洪、排水、灌溉、水力、水道、给水 、污渠、港工八种工程在内。代:资源水利、生态水利、现代水利
注重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等内容 ,内容更充实,概念愈完整。
6
4.1.2 水利发展简史 水利的发展史
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大大提高了水利工程规划、设计、 施工和管理的效率和能力。
水利再次进入大规模发展时期:到2012年,全世界灌溉面积 约为3亿公顷,排水面积约为2亿公顷;2012年全世界水力发 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1.05亿千瓦。
现代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水平与保护程度越来越高。
高家堰,形成洪泽湖水库;“蓄清御黄”保证漕运 自16世纪下半叶,中国水利建设的发展速度已趋缓慢。
详细请阅:《中国水利发展史》、《中国农田水利 史》、《中国科学技术史 水利卷》著作。
13
4.1.2 水利发展简史
(2)中国水利发展简史
② 近代水利 水利工程建设甚少,即使建设也是时断时续,水利建设
整体上处于衰落时期。
1000年,大规模引水灌溉。 印度河流域及恒河流域:约在公元前3000年,开始了水
利建设;《吠陀经》(约问世于公元前1500~前600年) 记载有水坝、渠道、水井和塘堰等水利工程。
8
4.1.2 水利发展简史
(1)世界水利发展简史
② 近代水利
工业革命促进了水利发展;新学科的创立和发展为水利工程 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新型建筑材料为建设较大规模与复杂 的水利工程提供了基础。
1825年,第一座大型拦河枢纽闸和渠系工程在尼罗河三角洲 建成;1880~1890年,第一批水力发电站在欧洲建成。
930座
很少
190座 20世纪初
20世纪20年代
19世纪中叶
不同时期坝高超过15米的大坝座数 9
4.1.2 水利发展简史
(1)世界水利发展简史
③ 现代水利
钢铁、水泥、木材、机械等工业发展迅速,为水利建设提供 了材料和施工机械、提水、发电设备等条件。
隋唐:隋唐大运河、三白渠、它山堰、太湖圩田河网、滨海 地区的海塘。
宋朝:南方地区的水利获得较大发展,代表性工程有木兰陂 御咸蓄淡工程、三利溪灌溉航运工程等。
12
4.1.2 水利发展简史
(2)中国水利发展简史
① 古代水利 中国的水利建设始于公元前两千年或更早的年代。
元代:开通了京杭大运河。 明代:大力治黄,采用“束水攻沙”,固定黄河河道;修建
10
4.1.2 水利发展简史
(2)中国水利发展简史
① 古代水利 中国的水利建设始于公元前两千年或更早的年代。 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山西省夏县西阴村、陕西省西安
市半坡村等发现有人类主动取水或排水的遗迹。 商代:实行井田制度,利用沟洫分割田块和灌溉排水 西周时期:已有蓄水、灌溉、排水、防洪等水利工程以
3
4.1 水利建设与水利发展史
4
4.1.1 水利的概念内涵
《吕氏春秋·孝行览·慎人》(公元前240年)
“……舜之耕渔,其贤不肖与为天子同。其未遇时也, 以其徒属堀地财,取水利,编蒲苇,结罘网,手足胼 胝不居,然后免於冻馁之患……。”
《史记·河渠书》
“壮哉,水之为利害也”、“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 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水利具有兴利和除害的概念
古代水利 近代水利 现代水利
人类有史以后 到18世纪中期
18世纪中后期 到20世纪40年
代前后
20世纪40年代 以后至今
7
4.1.2 水利发展简史
(1)世界水利发展简史
① 古代水利 尼罗河河谷平原:公元前3400多年已开始引洪淤灌,延
续到19世纪20年代。 幼发拉底河及底格里斯河流域:约在公元前2200~前
1912年,中国第一座水力发电站—石龙坝水电站; 1931年,第一座从黄河取水的无坝引水灌溉工程—民生渠; 1932年,泾惠渠灌区灌溉工程(第一座有坝引水灌溉工程); 到1949年,中国灌溉面积仅为1600万公顷,水力发电总装机
容量360兆瓦,建成的大中型水库20多座,年水资源开发利用 量1000亿立方米。
4.6 堤防工程的水文化及典型案例
4.7 调水工程的水文化及典型案例
4.8 运河工程的水文化及典型案例
4.9 河道治理的水文化及典型案例
本章思考题
2
本章说明
挖掘和弘扬水利建设的水文化,有助于提升水利 工程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有助于提升水利建设 的水文化内涵。
本章将介绍水利建设的发展简史、国内外古代的 代表性水利水文化遗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水库 工程、堤防工程、调水工程、运河工程、河道治理 等孕育的水文化及其典型案例。
及水利建设活动等历史记载。 春秋战国时期:芍陂、都江堰、郑国渠等著名水利工程
得到修建。
11
4.1.2 水利发展简史
(2)中国水利发展简史
① 古代水利 中国的水利建设始于公元前两千年或更早的年代。
秦朝:统一治理江河,实行“决通川防,夷去险阻”,,代 表性水利工程有郑白渠、成国渠、灵渠等。
汉代:湟水流域、宁夏的河套地区和甘肃的河西走廊得到开 发,代表性水利工程有漕渠、龙首渠、六辅渠、白渠等。
过闸流量1万立方米每秒及以上
15
4.2 我国的水利水文化遗产
16
与世界各国相比,论水利事业延续之广、规模之大 、探索之深、成就之大、人才之盛、文献之富和经 验之丰,且保存下来仍能发挥作用的水利工程之多 ,中国都是首屈一指的。
欢迎使用
全国水利职工水文化培训教材
《水文化职工培训读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
第4章 水利建设的水文化
讲义
作者:凌敏华、马军霞 等
4.1 水利建设与水利发展史
4.2 我国的水利水文化遗产
4.3 国外的水利水文化遗产
4.4 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水文化及典型案例
4.5 水库(水电站)工程的水文化及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