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风险管理指标+解释
税收内控风险指标总体概况
税收内控风险指标总体概况
税收内控风险指标总体概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税收收入风险指标:包括税收收入规模、税收结构、税负水
平等指标,用于衡量税收收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2. 纳税人风险指标:包括纳税人数量、纳税人结构、纳税人行
为等指标,用于评估纳税人的纳税意愿和纳税遵从度。
3. 税务管理风险指标:包括税务机关的组织结构、管理能力、
服务水平等指标,用于衡量税务管理的效能和规范程度。
4. 稽查风险指标:包括税务稽查的覆盖范围、稽查力度、稽查
效果等指标,用于评估税务稽查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5. 反避税风险指标:包括反避税的实施情况、避税手段的变化、反避税措施的效果等指标,用于衡量反避税工作的成效。
6. 税收风险防控指标:包括税收风险的发现、评估、预警和防
控等指标,用于监测税收风险的态势和动态。
总体来说,税收内控风险指标可以通过对税收收入、纳税人、税
务管理、稽查、反避税和税收风险防控等方面的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估,帮助税务部门和相关部门及时发现和应对税收内控风险,提高税收收
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促进税收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十条税收风险预警指标
十条税收风险预警指标(一)1、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变动异常1、计算公式:指标值=一般纳税人专票使用量-一般纳税人专票上月使用量。
2、问题指向: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骤增,除正常业务变化外,可能有虚开现象。
3、预警:纳税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超过上月30%(含)并超过上月10份以上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购销合同是否真实,检查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是否与签订的合同情况相符并实地检查存货等。
主要检查存货类“原材料”、“产成品”以及货币资金“银行存款”、“现金”以及应收帐款、预收帐款等科目。
对于临时增量购买专用发票的还应重点审查其合同履行情况。
2、期末存货大于实收资本差异幅度异常1、计算公式:纳税人期末存货额大于实收资本的比例。
2、问题指向:纳税人期末存货额大于实收资本,生产经营不正常,可能存在库存商品不真实,销售货物后未结转收入等问题。
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应付账款”、“其它应付款”“预收帐款”以及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科目期末贷方余额是否有大幅度的增加,对变化的原因进行询问并要求纳税人提供相应的举证资料,说明其资金的合法来源;实地检查存货是否与帐面相符。
3、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负变动异常1、计算公式:指标值=税负变动率;税负变动率=(本期税负-上期税负)/上期税负*100%;税负=应纳税额/应税销售收入*100%。
2、问题指向:纳税人自身税负变化过大,可能存在账外经营、已实现纳税义务而未结转收入、取得进项税额不符合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期间购进货物不取得可抵扣进项税额发票或虚开发票等问题。
3、预警值:±30%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销售业务,从原始凭证到记帐凭证、销售、应收帐款、货币资金、存货等将本期与其他各时期进行比较分析,对异常变动情况进一步查明原因,以核实是否存在漏记、隐瞒或虚记收入的行为。
检查企业固定资产抵扣是否合理、有无将外购的存货用于职工福利、个人消费、对外投资、捐赠等情况4、纳税人期末存货与当期累计收入差异幅度异常1、计算公式:指标值=(期末存货-当期累计收入)/当期累计收入。
税收风险宏观指标
税收风险宏观指标
税收风险的宏观指标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税收征管效率:这包括税收征管的时间、成本、准确性等。
如果税收征管效率低下,可能会导致税收流失,增加税收风险。
2. 税收收入增长率:如果税收收入增长缓慢或下降,可能是经济衰退、税收政策问题或税收征管问题,可能导致税收风险。
3. 税收合规率:这是衡量纳税人和税务机关遵守税收法规程度的指标。
如果合规率低下,可能会导致税收流失,增加税收风险。
4. 税收弹性系数:这是衡量税收收入对经济增长反应程度的指标。
如果税收弹性系数过高,可能会限制经济增长,增加税收风险。
5. 国际税收竞争指数:这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税收竞争中地位的指标。
如果国际税收竞争指数低下,可能会导致税收流失,增加税收风险。
以上就是税收风险的宏观指标,具体的指标可能会根据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
纳税人通用风险指标
纳税人通用风险指标1. 税收合规性风险税收合规性风险指纳税人未遵守适用的税法法规和规定的风险。
这可能包括错误申报税款、漏报收入、错误计算税务义务等。
纳税人应定期评估其税收合规性,并确保其遵守所有适用的税法和规定。
2. 财务报表风险财务报表风险是指纳税人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错误、虚报或误导性信息的风险。
这可能导致税务局对纳税人进行审计或罚款。
纳税人应确保其财务报表准确、真实,并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
3. 海外业务风险对于从事跨境业务的纳税人来说,海外业务风险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这可能包括涉及国际税收规则、跨国支付和合规性要求等方面的风险。
纳税人应了解和遵守涉外税务规定,并确保跨境交易的合理性和符合相关规定。
4. 公司治理风险公司治理风险指纳税人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的不当行为或不足。
这可能包括缺乏适当的内部控制、缺乏独立性的审计认证、腐败行为等。
纳税人应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制度,并确保透明度、责任制和合规性。
5. 报酬政策风险报酬政策风险指纳税人在报酬制度上的问题。
这可能包括合同与支付问题、未按规定报税、偷税漏税等。
纳税人应确保按规定支付报酬并正确纳税,遵守劳动法和税收法规。
6. 税务政策和法规风险税务政策和法规风险指纳税人在税收政策和法规变化方面的风险。
这可能导致纳税人无法适应新的税法要求或缺乏及时的遵守。
纳税人应密切关注税务政策和法规的变化,并及时调整经营和筹划税务事项。
综上所述,纳税人需要认识到在纳税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评估和管理这些风险。
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财务报表审计、风险评估和合规性程序可以帮助纳税人减少风险,确保税务合规性,维护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纳税人通常会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这些风险可能会对其财务状况和税务合规性造成负面影响。
以下是一些纳税人通用的风险指标,帮助纳税人评估和管理风险。
7. 税务争议风险税务争议风险是指纳税人与税务机关之间可能发生纠纷,导致重复计税、税务罚款或税务审计的风险。
税收内控风险指标总体概况
税收内控风险指标总体概况(最新版)目录1.税收内控风险指标的定义和重要性2.税收内控风险指标的分类3.税收内控风险指标的具体内容4.税收内控风险指标的实施与监控5.税收内控风险指标的作用与意义正文税收内控风险指标总体概况税收是国家的重要财政收入来源,税收管理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税收内控风险指标是税收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税收的合理征收和有效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税收内控风险指标的总体概况。
一、税收内控风险指标的定义和重要性税收内控风险指标,是指对税收征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评估、预警和控制的一种管理工具。
通过税收内控风险指标,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税收征管过程中的各类风险,提高税收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二、税收内控风险指标的分类税收内控风险指标根据其内容和功能,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税收政策风险指标:主要针对税收政策的变化、调整和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和评估。
2.税收征管风险指标:主要针对税收征管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如税收逃漏、征收不规范等进行监控和评估。
3.税收财务风险指标:主要针对税收财务管理中的各种风险,如资金使用不当、财务报表不准确等进行监控和评估。
4.税收信息风险指标:主要针对税收信息管理中的各种风险,如信息泄露、数据丢失等进行监控和评估。
5.税收人员风险指标:主要针对税收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和行为进行监控和评估。
三、税收内控风险指标的具体内容税收内控风险指标的具体内容包括:税收政策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税收征管的规范性、有效性、公平性;税收财务管理的合规性、合理性、效益性;税收信息管理的安全性、可靠性、实时性;税收人员的专业性、责任心、廉洁性等。
四、税收内控风险指标的实施与监控税收内控风险指标的实施与监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制定税收内控风险指标:根据税收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税收内控风险指标。
2.实施税收内控风险指标:将税收内控风险指标融入到税收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实际操作。
税收风险预警指标分析说明
1、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变动异常1、计算公式:指标值=普通纳税人专票使用量-普通纳税人专票上月使用量。
2、问题指向: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骤增,除正常业务变化外,可能有虚开现象。
3、预警:纳税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超过上月 30% 〔含〕并超过上月 10 份以上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购销合同是否真实,检查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是否与签订的合同情况相符并实地检查存货等。
主要检查存货类“原材料〞、“产成品〞以及货币资金“银行存款〞、“现金〞以及应收帐款、预收帐款等科目。
对于暂时增量购置专用发票的还应重点审查其合同履行情况。
2、期末存货大于实收资本差异幅度异常1、计算公式:纳税人期末存货额大于实收资本的比例。
2、问题指向:纳税人期末存货额大于实收资本,生产经营不正常,可能存在库存商品不真实,销售货物后未结转收入等问题。
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对付账款〞、“其它对付款〞“预收帐款〞以及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科目期末贷方余额是否有大幅度的增加,对变化的原因发展问询并要求纳税人提供相应的举证资料,说明其资金的合法来源;实地检查存货是否与帐面相符。
3、增值税普通纳税人税负变动异常1、计算公式:指标值=税负变动率;税负变动率= 〔本期税负 -上期税负〕 /上期税负*100%;税负=应纳税额/应税销售收入*100%。
2、问题指向:纳税人自身税负变化过大,可能存在账外经营、已实现纳税义务而未结转收入、取得进项税额不符合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期间购进货物不取得可抵扣进项税额发票或者虚开辟票等问题。
3、预警值: 30%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销售业务,从原始凭证到记帐凭证、销售、应收帐款、货币资金、存货等将本期与其他各时期发展比拟分析,对异常变动情况进一步查明原因,以核实是否存在漏记、隐瞒或者虚记收入的行为。
检查企业固定资产抵扣是否合理、有无将外购的存货用于职工福利、个人消费、对外投资、捐赠等情况1、计算公式:指标值= 〔期末存货- 当期累计收入〕 /当期累计收入。
税收风险和遵从指标
关于定期发布两个征管质量指数的通知根据省局2013年征管工作要点,省局今年重点要抓好税收遵从、风险管理和数据质量管理以及优化税源管理体系等工作,为更好落实省局工作要求,结合邯郸工作实际,市局将定期编制和发布各区县、分局“税收遵从”和“税收风险”两个指数,设立和公布该指数的目的一是使税收遵从和风险管理常态化;二是使大家对本辖区的税收遵从和税收风险程度一目了然,便于比较,便于管理;三是为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提供管理的指向和参考。
一、指数的编制口径(一)税收遵从指数税收遵从指数是反映纳税人和税务执法人员遵从税收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情况的统计数据,税收遵从指数越高,说明该区域税收秩序越好,反之则税收秩序越差。
税收遵从指数目前主要用8项基本指标的结果编制而成,随着省市局对税收遵从指标考核的深入,还会不断加入成熟的指标,各项指标的具体口径为:1、税务登记准确率=当期税务登记正确户数/当期全部税务登记户数 x100%该指标主要是为了保证纳税人信息准确性而设立。
其中:当期税务登记信息正确户数是指设立登记、变更登记中的登记表信息、身份证信息、行业明细、税种信息等正确无误的户数。
当期税务登记正确户数=当期全部税务登记户数(含停歇业、注销和非正常户数)-税务登记信息中有错误的户数)2、逾期登记处罚率=当期逾期进行税务登记已处罚户数/当期办理税务登记的全部户数x100%该指标主要是为了保证纳税人按期进行税务登记而设立。
3、逾期申报处罚率=已处罚或系统内已作免于处罚的逾期申报户数/当期逾期申报的全部户数x100%该指标主要是为了保证纳税人按期申报和税务机关对逾期申报纳税人的执法力度而设立。
4、新增欠税控制率=(1-当期本区县新增欠税额/全市期初欠税总额)x100%该指标主要是为了控制不发生新欠而设立。
5、滞纳金加收率=已加收滞纳金户数/应加收滞纳金户数x100%该指标主要是为了保证对应加收滞纳金的纳税人必须按规定加收滞纳金而设立。
税收内控风险指标总体概况
税收内控风险指标总体概况
摘要:
一、税收内控风险指标总体概况
1.税收内控风险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2.税收内控风险指标的分类
3.税收内控风险指标的制定和实施
4.税收内控风险指标的评估和优化
5.税收内控风险指标在税收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正文:
税收内控风险指标总体概况
税收内控风险指标是税务部门在税收管理过程中,为了预防和控制税收风险而制定的一系列具体量化标准。
这些指标对于加强税收征管、提高税收收入、促进税收公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税收内控风险指标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税收合规风险指标、税收核算风险指标、税收征收风险指标、税收优惠风险指标等。
这些指标从不同角度对税收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为税收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税收内控风险指标的制定和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税务部门充分调研、分析税收管理中的各种风险,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指标。
在实施过程中,税务部门需要不断跟踪、监控指标运行情况,确保指标发挥预期作用。
税收内控风险指标的评估和优化是税收管理的重要环节。
税务部门需要定期对税收内控风险指标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指标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
高税收风险防控效果。
税收内控风险指标在税收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税收内控风险指标,税务部门可以更加有效地识别、评估和控制税收风险,保障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促进税收公平和社会公平。
同时,税收内控风险指标还有助于提高税务部门的工作效率,降低税收征管成本。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中的绩效评估指标有哪些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中的绩效评估指标有哪些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税务风险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为了有效地管理税务风险,企业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以评估税务风险管理的效果和效率。
本文将详细探讨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中的绩效评估指标。
一、合规性指标合规性是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合规性绩效评估指标:1、纳税申报准确率纳税申报准确率是衡量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准确填写和提交纳税申报表的程度。
这一指标可以通过对比企业实际申报的数据与税务机关审核后的数据来计算。
如果申报准确率高,说明企业在税务申报环节的工作质量较好,能够有效避免因申报错误而导致的罚款和滞纳金。
2、税款缴纳及时性税款缴纳及时性反映了企业是否按照税法规定的时间和金额缴纳税款。
及时缴纳税款可以避免逾期缴纳带来的罚款和信用损失。
通过统计企业按时缴纳税款的次数和金额占比,可以评估这一指标。
3、税务政策遵循度税务政策不断变化和更新,企业能否及时了解并准确遵循新的税务政策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检查企业在新政策实施后的税务处理是否符合规定,以及是否及时进行相关的税务调整来评估税务政策遵循度。
4、税务审计通过率税务机关可能会对企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税务审计。
税务审计通过率是指企业在税务审计中未发现重大违规问题的比例。
较高的通过率表明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较为规范,风险控制有效。
二、税务成本指标合理控制税务成本是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以下是一些与税务成本相关的绩效评估指标:1、实际税负率实际税负率是企业实际缴纳的税款占其应税收入的比例。
通过与同行业企业的税负率进行对比,可以评估企业的税务成本是否合理。
如果税负率过高,可能意味着企业在税务筹划方面存在不足;反之,如果税负率过低,则可能存在税务风险。
2、税务筹划节税额税务筹划是企业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安排经营活动和财务决策来降低税务成本的手段。
税务风险指标
税务风险指标一、引言税务风险是企业经营中不可避免的问题,而税务风险指标是企业评估和控制税务风险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从税务风险的概念入手,分析税务风险指标的种类和作用,并详细介绍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税务风险指标体系。
二、税务风险概述1. 税务风险定义税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可能面临的与税收相关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或可能导致纳税义务增加或减少的因素。
2. 税务风险分类(1)合规性风险:主要包括企业未能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履行纳税义务,如漏报、少报、错报等。
(2)操作性风险:主要包括企业在纳税申报和缴纳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或疏漏,如计算错误、缺乏必要证明材料等。
(3)政策变化性风险:主要包括国家、地方政策法规及相关部门规章变化对企业纳税义务产生影响。
(4)复议诉讼风险:主要包括企业在纳税申报和缴纳过程中产生争议,需要进行复议或诉讼的风险。
三、税务风险指标分类1. 合规性指标(1)合规率:指企业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履行纳税义务的比例。
(2)违法违规行为次数:指企业在纳税申报和缴纳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的次数。
(3)信用评级:指企业在税务部门信用评级体系中所处的等级。
2. 操作性指标(1)申报错误率:指企业在纳税申报过程中出现错误的比例。
(2)缴款延误率:指企业未按时足额缴纳税款的比例。
(3)补交率:指企业在接到税务机关补交通知后,及时补交所欠税款的比例。
3. 政策变化性指标(1)政策变化适应度:指企业对于国家、地方政策法规及相关部门规章变化所做出调整和适应的能力。
(2)政策解读准确度:指企业对于国家、地方政策法规及相关部门规章的解读准确度。
4. 复议诉讼指标(1)复议率:指企业对税务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或征收决定提出复议的比例。
(2)胜诉率:指企业在税务诉讼中胜诉的比例。
(3)赔偿金额:指企业在税务诉讼中被判赔偿的金额。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税务风险指标体系1. 确定评估目标和范围首先,企业需要明确税务风险评估的目标和范围,以便为后续制定具体指标提供基础。
《税务管理》(第四版)第5章——税收风险管理
➢ 5.2.1税收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表5-1税收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分类
➢ 5.2.1税收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表5-1税收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分类
➢ 5.2.1税收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表5-1税收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分类
➢ 5.2.1税收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表5-1税收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分类
➢ 管理
➢ 2.我国税收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
➢ 我国税收风险管理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1983年国营企业“利改税”的启动而逐渐发展 起来的。在这之前, 由于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本质上是一种排斥 风险的确定性经济, 基本不存在风险管理问题。其间由于国营企业上缴利润制度的施 行, 税收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平均不到50%, 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几年外, 经 济社会是在一种趋向“无税”的状态中运行的。
➢ 税收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内容包括制 定目标规划、收集涉税信息、开展风 险识别、确定等级排序、组织风险应 对、实施过程监控及评价反馈, 以及 通过将评价成果应用于规划目标的修 订校正, 形成良性互动、持续改进的 管理闭环。。
税收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图
➢ 5.1.4税收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
➢ 1.制定目标规划
➢ 通过税负率、弹性系数、计税收入变动率、成本费用率、利润率等若干关键指标可系统描绘出纳税人的重 点税收风险画像, 具体可分为横向与纵向两个分析角度。
➢ 从横向来看, 每个行业有其各自的特点, 在利润率、税负率等指标上也存在差异, 因此将纳税人的实际指 标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或同行业纳税信用高的标杆企业指标数据进行横向比对分析, 可从差异中判断识别 纳税人的税收风险。
➢A ➢B ➢C ➢D ➢ 答案:B
➢ 5.2.2税收风险识别方法
税收风险预警指标说明资料.doc
税收风险预警指标分析说明1、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变动异常1、计算公式:指标值=一般纳税人专票使用量- 一般纳税人专票上月使用量。
2、问题指向: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骤增,除正常业务变化外,可能有虚开现象。
3、预警:纳税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超过上月30%(含)并超过上月10 份以上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购销合同是否真实,检查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是否与签订的合同情况相符并实地检查存货等。
主要检查存货类“原材料”、“产成品”以及货币资金“银行存款”、“现金”以及应收帐款、预收帐款等科目。
对于临时增量购买专用发票的还应重点审查其合同履行情况。
2、期末存货大于实收资本差异幅度异常1、计算公式:纳税人期末存货额大于实收资本的比例。
2、问题指向:纳税人期末存货额大于实收资本,生产经营不正常,可能存在库存商品不真实,销售货物后未结转收入等问题。
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应付账款”、“其它应付款”“预收帐款”以及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科目期末贷方余额是否有大幅度的增加,对变化的原因进行询问并要求纳税人提供相应的举证资料,说明其资金的合法来源;实地检查存货是否与帐面相符。
3、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负变动异常1、计算公式:指标值=税负变动率;税负变动率=(本期税负- 上期税负)/ 上期税负*100%;税负=应纳税额/ 应税销售收入*100%。
2、问题指向:纳税人自身税负变化过大,可能存在账外经营、已实现纳税义务而未结转收入、取得进项税额不符合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期间购进货物不取得可抵扣进项税额发票或虚开发票等问题。
3、预警值:30%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销售业务,从原始凭证到记帐凭证、销售、应收帐款、货币资金、存货等将本期与其他各时期进行比较分析,对异常变动情况进一步查明原因,以核实是否存在漏记、隐瞒或虚记收入的行为。
检查企业固定资产抵扣是否合理、有无将外购的存货用于职工福利、个人消费、对外投资、捐赠等情况4、纳税人期末存货与当期累计收入差异幅度异常1、计算公式:指标值=(期末存货-当期累计收入)/ 当期累计收入。
税务风险评估指标
税务风险评估指标税务风险评估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评估企业在税务方面可能面临的风险,可以帮助企业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潜在风险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税务风险评估指标,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税务风险管理。
一、合规风险指标1. 纳税申报准确性:评估企业纳税申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包括报税时的计算、分类、报送等环节。
2. 税收筹划合规性:评估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是否符合税法的要求,是否存在利用法律漏洞避税的行为。
3. 会计准则符合性:评估企业的会计准则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是否存在虚假记账、隐瞒利润等违规行为。
二、税务审核风险指标1. 税务检查频率:评估企业过去一段时间内接受税务机关检查的频率,频率高可能意味着企业存在较大的税务风险。
2. 税务检查结果:评估企业接受税务机关检查后的处理结果,包括补缴税款、罚款金额等。
3. 税务检查时效:评估税务机关对企业进行税务检查的时效,长时间的检查可能意味着企业需要承担更多的罚款和处罚。
三、税务争议风险指标1. 税务争议次数:评估企业过去一段时间内发生的税务争议次数,频繁的争议可能表明企业在税务合规上存在较大问题。
2. 税务争议结果:评估企业在税务争议解决后的结果,包括退税、减免税款等。
3. 税务争议时间:评估企业解决税务争议所花费的时间,长时间的争议解决可能对企业经营造成较大影响。
四、税务法规风险指标1. 税务法规变化频率:评估税务法规变动的频率,频繁的变动可能增加企业的税务风险。
2. 税务政策解读准确性:评估企业对最新的税务政策是否有准确的理解和适应能力。
3. 税务风险预警机制:评估企业是否建立了与税务部门保持沟通、及时了解税务政策变化的机制。
五、税务合规管理风险指标1. 税务内部控制:评估企业内部对税务合规管理的控制程度,包括风险预防、内部审计等措施。
2. 员工税务意识:评估企业员工对税务法规的了解程度,培养员工的税务合规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
3. 税务合规培训:评估企业是否定期组织针对税务合规的培训活动,提高员工对税务合规的认识和理解。
税收风险评估(纳税评估)通用指标
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变动异常1、计算公式:指标值=一般纳税人专票使用量-一般纳税人专票上月使用量。
2、问题指向: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骤增,除正常业务变化外,可能有虚开现象。
3、预警:纳税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超过上月30%(含)并超过上月10份以上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购销合同是否真实,检查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是否与签订的合同情况相符并实地检查存货等。
主要检查存货类“原材料"、“产成品"以及货币资金“银行存款"、“现金”以及应收帐款、预收帐款等科目。
对于临时增量购买专用发票的还应重点审查其合同履行情况。
二、期末存货大于实收资本差异幅度异常1、计算公式:纳税人期末存货额大于实收资本的比例。
2、问题指向:纳税人期末存货额大于实收资本,生产经营不正常,可能存在库存商品不真实,销售货物后未结转收入等问题。
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应付账款"、“其它应付款"“预收帐款"以及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科目期末贷方余额是否有大幅度的增加,对变化的原因进行询问并要求纳税人提供相应的举证资料,说明其资金的合法来源;实地检查存货是否与帐面相符。
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负变动异常1、计算公式:指标值=税负变动率;税负变动率=(本期税负-上期税负)/上期税负*100%;税负=应纳税额/应税销售收入*100%.2、问题指向:纳税人自身税负变化过大,可能存在账外经营、已实现纳税义务而未结转收入、取得进项税额不符合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期间购进货物不取得可抵扣进项税额发票或虚开发票等问题.3、预警值:±30%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销售业务,从原始凭证到记帐凭证、销售、应收帐款、货币资金、存货等将本期与其他各时期进行比较分析,对异常变动情况进一步查明原因,以核实是否存在漏记、隐瞒或虚记收入的行为。
检查企业固定资产抵扣是否合理、有无将外购的存货用于职工福利、个人消费、对外投资、捐赠等情况四、纳税人期末存货与当期累计收入差异幅度异常1、计算公式:指标值=(期末存货—当期累计收入)/当期累计收入。
税收风险管理指标
税收风险管理指标目录一、A级风险指标也称特级风险指标(6个) 2A1、应收账款大于销售收入:虚假交易,虚开隐患。
2A2、应付帐款大于销售收入:虚假交易,虚开隐患。
2A3、新认定一般纳税人3个月销售收入超过1个亿或6个月超过3个亿:虚开隐患。
2A4、期间费用总额大于销售收入的30%:虚抵,虚开隐患。
3A5、增值税超高税负企业:所得税隐患,虚开隐患。
3A6、存货与留抵税金不匹配:虚开隐患,虚抵隐患。
3二、B级风险指标也称高级风险指标(10个) 4B1、存在“理论少缴税款”现象:偷税风险。
4B2、存货为负数:多转成本等偷税风险。
5B3、既有预收账款又有存货:隐瞒收入,偷税风险。
5B4、存货大于销售收入的30%:隐瞒收入,偷税风险。
6B5、销售成本大于销售收入:虚转成本,价格倒挂,偷税风险。
7B6、全年有销售收入无增值税企业:虚抵,隐瞒收入,偷税风险。
7B7、应收账款为负数:隐瞒收入,偷税风险。
8B8、应付账款为负数:隐瞒收入,偷税风险。
8B9、预付账款为负数:隐瞒收入,偷税风险。
8B10、商业零售企业无票收入低于总收入30%:隐瞒收入,偷税风险。
8三、C级风险指标也称中级风险指标(10个) 9C1、其他应收款大于收入:可能存在隐瞒收入、虚假交易、偷税的风险。
9C2、其他应付款大于销售收入:可能存在隐瞒收入、虚假交易、偷税的风险。
9C3、流转税申报收入与所得税申报收入及损益表收入不一致:可能存在隐瞒收入、偷税的风险。
9C4、增值税超低税负企业:可能存在虚抵、隐瞒收入、偷税的风险。
10C5、所得税超低贡献率企业:可能存在多列支出、少列收入、偷税的风险。
11C6、运费抵扣异常:可能存在虚抵运费、偷税的风险。
11C7、有在建工程又有留抵税金:可能存在多抵进项、偷税的风险。
11C8、固定资产大额抵扣,导致当期不实现增值税:可能存在超范围抵扣、偷税的风险。
12C9、农产品抵扣异常:农产品收购企业的农产品抵扣超过总进项的98%,其他企业农产品抵扣超过总进项的10%,可能存在虚抵农产品、偷税的风险。
税收风险管理指标+解释
税收风险管理指标+解释税收风险管理是为了管理纳税人的税收违法行为,如少缴税款和虚开等,通过采取纳税辅导、风险提醒、管理员核查、纳税评估、税务稽查、专项整治等应对措施来消除风险,以提高征管质量。
风险指标设计遵循三项原则,包括企业财务报表反映的相关数据违背经营常规的要求、申报税款低于当期各项税收平均指标或最低指标以及风险指标数据的取得要有征管信息系统的支持。
根据上述原则选取的风险指标按照企业经营过程和申报结果可分为六大类,包括资金往来异常、货物异常、收入异常、成本费用异常、税负异常和抵扣异常,共计三十五个指标。
A级风险指标也称特级风险指标,主要是对可能存在虚假交易和虚开虚抵隐患的行为进行监控的指标,这些指标出现异常是最高级别的税收风险。
其中,应收账款大于销售收入、应付帐款大于销售收入和新认定一般纳税人3个月销售收入超过1个亿或6个月超过3个亿是A级风险指标之一。
应收账款大于销售收入可能是只销售货物不收回货款,也可能是企业乱记账。
应付账款大于销售收入说明企业销售的货物购进时都没有(或绝大部分没有)付款,存在虚假成分。
新认定一般纳税人3个月销售收入超过1个亿或6个月超过3个亿可能存在虚开隐患。
通过风险指标的识别和监控,可以及时发现和消除税收风险,从而提高税收征管质量。
随着对各种风险指标的研究,成熟一个添加一个,以满足风险监控的需要。
企业的存货分为商业企业存货和工业企业存货。
商业企业存货指库存商品,而工业企业存货则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等。
根据存货周转率的要求,企业的存货每年至少要周转5圈以上,也就是存货应占销售成本的20%。
如果低于3圈,则被认为不达标,也就是存货占销售成本的33%以上,反映为存货太大。
存货周转率的计算公式为当期累计销售成本除以平均存货。
平均存货的计算公式为当期累计销售成本除以存货周转率。
举例来说,假设当期累计销售成本为100,周转率最低为3,则平均存货为100/3=33.33.假设企业销售毛利为10%,则存货最高应占销售收入的30%(个别特殊企业除外)。
企业所得税风险指标
企业所得税风险指标企业所得税是指企业根据所得税法规定,根据企业盈利情况计算并缴纳的一种税金。
对于企业而言,了解和掌握企业所得税风险指标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企业预测、评估和管理所得税风险,避免可能的税务风险和损失。
本文将介绍几个重要的企业所得税风险指标。
1. 盈利能力盈利能力是企业所得税风险的首要指标之一。
企业的盈利能力直接关系到其应缴纳的所得税金额。
盈利能力越强,企业所得税风险越大。
企业需要重点关注和分析自身的盈利情况,及时调整经营策略,降低所得税风险。
2. 报税准确性报税准确性也是企业所得税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
企业在报税过程中,需要准确计算各项收入和支出,并正确申报纳税金额。
如果报税准确性存在问题,可能会导致税务部门的查税和处罚,增加企业的税务风险。
企业需要加强对报税准确性的管理和控制,确保税务申报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3. 税务合规性税务合规性也是企业所得税风险的重要考量因素。
企业需要遵守税法法规,并及时履行纳税义务,如按时申报税款、缴纳税款等。
如果企业未能严格遵守税务合规要求,可能会引发税务部门的查税行动,增加企业的税务风险。
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税务合规制度和流程,规范税务操作,降低税务风险。
4. 税收政策变化税收政策的变化也可能对企业所得税风险产生重要影响。
政府可能会根据宏观经济、产业发展和财政需求等因素,对企业所得税政策进行调整。
如果企业未能及时了解和适应税收政策变化,可能会导致企业的税务风险增加。
企业需要关注和研究税收政策的变化,并及时调整企业策略,降低税务风险。
5. 跨境税务风险对于跨境经营的企业而言,跨境税务风险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跨境经营往往涉及到多个国家或地区的税务法规和税源分配原则,涉及的税务问题较为复杂。
如果企业未能有效应对跨境税务风险,可能会导致税务争议和纳税争议的发生,增加企业的税务风险。
跨境经营的企业需要加强对跨境税务风险的评估和管理,遵守相关的税务法规和原则。
以上所述的几个企业所得税风险指标是企业进行税务风险评估和管理的重要依据。
税收内控风险指标总体概况
税收内控风险指标总体概况【最新版】目录1.税收内控风险指标的定义2.税收内控风险指标的分类3.税收内控风险指标的作用4.税收内控风险指标的管理和实施5.我国税收内控风险指标的发展现状正文税收内控风险指标是指在税收管理过程中,对税收征管系统内部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预警和防范的各种指标。
税收内控风险指标对于保证税收征管的规范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具有重要意义。
税收内控风险指标主要分为四大类:税收政策风险指标、税收征管风险指标、税收执法风险指标和税收信息化风险指标。
税收政策风险指标主要包括税收政策变动对税收征管的影响等;税收征管风险指标主要包括税收征管流程的规范性、征管数据的准确性等;税收执法风险指标主要包括税收执法的合法性、公正性等;税收信息化风险指标主要包括税收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等。
税收内控风险指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税收征管的规范性,通过设立一系列的税收内控风险指标,对税收征管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保证税收征管的规范性;二是提高税收征管的准确性,通过设立税收内控风险指标,对税收征管的数据进行监控,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三是提高税收征管的及时性,通过设立税收内控风险指标,对税收征管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保证税收征管的及时性;四是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通过设立税收内控风险指标,对税收征管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
税收内控风险指标的管理和实施主要通过建立健全的税收内控风险指标管理体系来实现。
具体来说,首先要建立税收内控风险指标的制定机制,由专业的团队来制定税收内控风险指标;其次要建立税收内控风险指标的监控机制,定期对税收内控风险指标进行监控;最后要建立税收内控风险指标的预警机制,一旦发现税收内控风险指标超出正常范围,就要及时发出预警,进行防范。
我国税收内控风险指标的发展现状总体良好,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税收内控风险指标管理体系,对于保证税收征管的规范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税收风险管理指标+解释税收风险管理主要是针对纳税人少缴税款,虚开发票等税收违法行为进行的管理,其主要管理手段是通过税收风险指标对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然后采取纳税辅导、风险提醒、管理员核查、纳税评估、税务稽查、专项整治等应对措施消除风险,以达到提高征管质量的目的。
风险指标设计主要遵循三项原则。
一是企业财务报表反映的相关数据违背经营常规的要求。
如往来金额过大,库存过大,成本费用过大等。
二是申报税款低于当期各项税收平均指标或最低指标。
如企业存在理论少缴税款,增值税低税负,所得税低贡献率,长期有收入无税款等。
三是风险指标数据的取得要有征管信息系统的支持,即能通过征管信息系统提取到该数据。
根据上述原则选取的风险指标按照企业经营过程和申报结果可分为:资金往来异常,货物异常,收入异常,成本费用异常,税负异常,抵扣异常等六大类,三十五个指标,基本涵盖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以后,随着对各种风险指标的研究,成熟一个添加一个,以满足风险监控的需要。
现将六大类三十五项指标详细分述如下:一、A级风险指标也称特级风险指标(6个)A级风险指标主要是对可能存在虚假交易和虚开虚抵隐患的行为进行监控的指标,这些指标出现异常是最高级别的税收风险。
A1、应收账款大于销售收入:虚假交易,虚开隐患。
应收账款是核算企业销售后未收回的货款,出现应收账款大于销售收入,说明除本期销售没收回货款外,上期销售也有大量没收回的货款,这就是只销售货物不收回货款(或基本不收回货款)的情况。
一个没有经营性现金流的交易行为我们有理由怀疑其交易的真实性。
如果其交易存在虚假或部分虚假,则虚开的风险是巨大的。
另外,应收账款大于销售收入现象也可能是企业乱记账,乱对应科目造成。
例如,企业销售的未开票货物(以后还要开票),正确的应记应收账款和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加,而企业错误地记为应收账款的增加和库存商品(产成品、在途商品)的减少等。
A2、应付帐款大于销售收入:虚假交易,虚开隐患。
应付账款是核算企业购进货物应付未付的货款。
应付账款大于销售收入说明企业销售的货物购进时都没有(或绝大部分没有)付款,购货长期不用付款使交易的虚假成分增大,虚开的风险也很大。
A3、新认定一般纳税人3个月销售收入超过1个亿或6个月超过3个亿:虚开隐患。
按正常规律,新认定一般纳税人经营初期由于资金、市场营销经验、客户忠诚度等原因短期内销售收入一般不会很大。
对在短期内销售暴增的新开业户应注意其经营业务的真实性,防止虚开和突然注销。
A4、期间费用总额大于销售收入的30%:虚抵,虚开隐患。
企业毛利率一般不会超过30%(个别企业除外),如果期间费用大于销售收入的30%,则企业经营根本无利可图,是不能正常运转的。
企业期间费用大于30%一般是由于非正常费用挤入造成的,最常见的一是多列运费,二是多列成品油,三是多列过桥过路费,四是虚构工资津补贴等,五是多列其他各项杂费等。
其中许多项目既多抵进项税又多列支费用。
A5、增值税超高税负企业:所得税隐患,虚开隐患。
商贸企业税负超过2%(即企业有11.76%的毛利),从增值税负的角度反算,企业的毛利均超过了正常水平,但在实际经营中,这些企业税负高并不是因为毛利高造成,而是由于不能取得合法有效的进项发票所致。
即这部分企业入账的成本费用中有很多发票的取得是与实际经营不符的,即有的是找来的假票,有的是与经营无关的其他发票,有的是代开的其他发票,还有一些是白条入账,这些不合理、不规范的进货发票和费用发票在计算所得税时是不能列支的,那么企业在所得税方面就存在很大的隐患。
由于这些企业进项发票无法正常取得,使我们对其业务的真实性很难判断。
因此这些企业中极易存在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隐患。
A6、存货与留抵税金不匹配:虚开隐患,虚抵隐患。
企业留抵税金是反映存货中所含的税金,其最大数额不应大于存货×17%。
造成留抵税金大于存货×17%的原因一是企业销售价格低于进货成本,即成本大于收入。
二是有非成本因素的税金抵扣过大,如固定资产、运费、成品油、农产品等。
三是进项票取得不及时,即估价入库的货物已销售,但进项发票滞后取得。
以上无论哪种情况,税收上都存在明显疑点二、B级风险指标也称高级风险指标(10个)B级风险指标主要是针对企业可能存在十分明显的偷税行为,而且数额可能较大的行为进行监控的指标。
这些指标出现异常是高级别税收风险,绝大部分存在明显的偷税疑点。
B1、存在“理论少缴税款”现象:偷税风险。
所谓“存在理论少缴税款”就是根据我国增值税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用一个相对准确的公式计算出每个企业理论上应纳的增值税额,用这个理论应纳税额减去实际缴纳的税额就是存在的理论少缴税额。
根据增值税设计原理,企业应纳增值税=企业毛利额(增值额)×17%,但中国的增值税实行扣税法计算,一些费用项目固定资产的进项是可以抵扣的,主要包括运费、汽油费、固定资产、等。
同时,我国增值税是按月计算的,所以还应考虑到期初期末留抵税金的影响,其中工业企业生产成本中还包括一些活劳动(非抵扣项目),经测算,一般工业成本中的非抵扣项目占5%以上。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我们得出商业企业和工业企业理论少缴税款的公式:商业企业理论少缴税款=(销售收入-销售成本)×17%-申报应纳税额-运费抵扣-固定资产抵扣-|(期初留抵-期末留抵)|工业企业理论少缴税款=(销售收入-销售成本×95%)×17%-申报应纳税额-运费抵扣-固定资产抵扣-|(期初留抵-期末留抵)|对每户企业理论少缴税款的计算解决了用行业平均税负进行监控导致的疑点不准确和操作性不强的问题,例如某企业毛利率是20%,税负应达到3.4%(20%×17%),但该企业通过各种作弊手段使自己的税负始终在2.1%左右,而税务机关对该企业所在行业的平均税负监控值为1.8%,虽然该企业实际税负较低,但税务机关始终监控不到,实际上该企业的偷税率仍在38.24%((3.4-2.1)÷3.4×100%),对这类企业,通过理论少缴税额的计算就使其暴露在税务监管之下。
对存在理论少缴税款的企业,虽然指明了其存在的问题,但存在问题的具体环节和科目还需要进一步检查评估才能找到,但至少给我们提供了其纳税额与所挣毛利额差距很大的线索,这类企业容易存在虚抵、延压收入等税收问题。
B2、存货为负数:多转成本等偷税风险。
存货是不应该为负数的,存货负数反映为企业多结转了成本,造成这种的原因一是人为抬高结转成本价格,二是人为多转数量,三是销售产品与实际结转产品的品种不对,如销售了5个水杯,结转了5个轮胎等,税收疑点相当明显。
B3、既有预收账款又有存货:隐瞒收入,偷税风险。
预收账款是核算企业销售货物时先收货款但没有发货的款项。
预收账款一般是在企业销售的货物比较紧俏的情况下发生的,即购货需要先付款预定,否则买不到货。
因此,有预收账款的货物凭其紧俏程度一般不应有大额存货。
如果企业既有预收账款又有存货则可能存在货物已经发出但没有记销售的情况。
B4、存货大于销售收入的30%:隐瞒收入,偷税风险。
商业企业存货是库存商品,工业企业存货是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
按照存货周转率的要求,企业的存货一年至少要周转5圈以上,即存货为销售成本的20%。
在企业存货周转率考核中,低于3(圈)的为不达标,即存货为销售成本的33%以上为不达标,反映为存货太大。
存货周转率=当期累计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平均存货=当期累计销售成本/存货周转率假定当期累计销售成本为100,若周转率最低为3,则平均存货=100/3=33.33。
假定企业销售毛利为10%,则存货最高(剔除个别特殊企业)应占销售收入的30%,超过30%则为异常状况。
另外,从实际经营情况看,存货达到销售收入30%,则意味着存货够3.6个月销售,已经超出企业一般备货2-3个月储量的要求。
企业超大库存往往是货物已经销售,但不记销售、不转成本、不申报纳税而长期趴在库存中隐藏,使账面库存与实际库存不符,形成库存虚数。
有的企业库存商品明细账记载某商品进货后几年都不动,实际早已无货,且数额巨大,动辄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元库存,税收疑点十分明显。
B5、销售成本大于销售收入:虚转成本,价格倒挂,偷税风险。
销售成本大于销售收入就是低于成本价销售的行为。
由于市场行情原因,有时企业可能短期或个别交易存在低于成本价销售的情况,但如果某企业长期存在低于成本价销售则存在较大异常。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企业售价没问题,是人为多转成本造成了成本大于收入。
二是企业成本没问题,是人为压低开票价格,使开票价低于实际交易价格,从而逃避纳税。
三是企业低价销售是为了促进销售数量吃厂家的返利,这部分返利最少应能抵消企业低价销售部分的损失,但这部分返利企业往往不记账。
B6、全年有销售收入无增值税企业:虚抵,隐瞒收入,偷税风险。
对有销售收入但没实现增值税的企业,这显然是异常状况,但出现这种状况的企业往往用以下理由应对税务机关:一是开业初期进货量大,所以一直没抵扣完,或是为了完成年度销售任务进货多,全年也没抵扣完,一直有留抵。
这种情况多存在于各种地区代理商、总经销等企业,但实际上企业存在着定期返利或实际销售后人为不记账仍在库存商品账户中趴着等状况。
二是长年低于进价销售导致不实现税款,主要是经营公用事业产品的企业,如水、电、热力、煤气、天然气、汽柴油等国家控制价格的单位,但实际上国家对这些单位都留有一定的利润空间,或给予一定的补贴。
三是对区域总代理企业低价销售产品造成长期不实现税款,主要是区域总代理和生产厂家之间存在关联交易,实际购买价与开票价格不符,厂家通过对总代理考核,在月底或季度末对代理商价格进行调整或让利。
四是其他人为压低产品售价,造成购销倒挂或人为虚抵进项等也是造成长年不实现税款的原因。
因此无论什么情况,全年不实现税款都存在着较大的隐患,应彻底查清。
B7、应收账款为负数:隐瞒收入,偷税风险。
应收账款为负数就是实际收回的货款多于应收的货款,即多收回了货款。
正常情况下是不应出现的,这种情况一般是企业将收回的货款记在应收货款的反方以隐瞒收入造成。
另外,导致应收账款为负数的还可能是企业乱用错用科目,隐瞒其他事项造成。
B8、应付账款为负数:隐瞒收入,偷税风险。
应付账款负数反映的是没有应付的货款,而有收回的货款。
这种情况可能存在企业将收回的货款隐瞒在该科目逃避纳税的行为。
B9、预付账款为负数:隐瞒收入,偷税风险。
预付账款负数反映的是没有预付的货款而有收回的货款,这种情况可能存在企业将收回的货款隐瞒在该科目逃避纳税的行为。
B10、商业零售企业无票收入低于总收入30%:隐瞒收入,偷税风险。
对商业零售企业特别是经营终端消费品的烟酒、食品、手机、家电、服装、汽车修理等企业一般应该有无票收入,因为这些企业100%地开票纳税是很难做到的,根据过去已发案件统计和省局纳税服务处对个体零售纳税人调查及国有商业零售企业无票收入占总销售收入比例绝大部分高于30%的事实等,其无票收入一般在总收入的30%--70%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