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有答案)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0年云南玉溪中考语文试题(全卷四个大题,共26个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
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
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卓.越(zhuó)迸.溅(bèng)倦.怠(juàn)无精.打采(jīng)B. 拾.级(shè)炽.热(zhì)沙砾.(shuò)酣.然入梦(hān)C. 莅.临(lì)蓦.然(mò)恪.守(kè)间不容发.(fà)D. 伫.立(zhù)坍.塌(tān)悲怆.(chuàng)气冲斗.牛(dǒ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簇拥斑斓摩肩接踵入目三分B. 广袤寒噤穿流不息殚精竭虑C. 遨游眺望轻歌漫舞雕梁画栋D. 浮躁凋零彬彬有礼戛然而止3.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季节上的隆冬将尽,但还将在此驻防三两个月,远不是秋高气爽时节的,这一个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尊荣。
A.严寒明媚风云变幻一现B.寒冷妩媚风云变幻一睹C.严寒妩媚风起云涌一现D.寒冷明媚风起云涌一睹4.对下列病句的病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现场采样是一个环境监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一个”不应放在“环境监测”的前面,语序不当)B.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使人民生活逐渐恢复正常。
(“随着……”和“使……”连用,使句子缺少主语)C.老王和老李是我的忘年交,他80多岁了,很喜欢侍弄花草。
(“他”指代不明)D.能否搞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提高学生德育素养的重要途径。
(“提高”和“途径”搭配不当)5.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但是,现在我们知道实际情形并不是这样。
云南省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扫描答案)(1)
2020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卷(全卷四个大题,共25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聒噪(guō)干涸(hé)湍急(tuān)拈轻怕重(zhān)B.绽放(zhàn)镂空(lóu)空乘(chéng)相形见(chù)C.馈赠(guì)凹凸(āo)诘责(jié)含情脉脉(mò)D.瞥见(piē)栅栏(zhà)剽悍(piāo)不卑不亢(kà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踊跃迁徙骇人听闻反腐倡廉B.焦躁端祥粗制滥造中流砥柱C.讴歌震憾突如奇来如愿以偿D.修葺褒砭克尽职守沁人心脾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永世长存。
在历史的天空中,当年的烽火连天、金戈铁马已经远去,但是在世的老兵还是血染沙场的每一位英烈,都值得我们永远。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英雄人物始终是历史的精神坐标。
A.功劳即使铭刻标注B.功勋即使铭记标记C.功绩无论铭刻标榜D.功勋无论铭记标注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临近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B.谈论云南文化及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安自菲薄,又要有全国视野,不盲目乐观。
C.有无扎实的阅读基础,是青少年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
D.周末的郊游踏青活动,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汉代文字学家许慎指出,汉字的构成有“六书”: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②意思是说,加强武备的目的在于制止战争③他的论述,有助于我们了解汉字这种“符号”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和传播功能④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母语的表达符号,也是世界文明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⑤例如会意字,从字的合成就能体会其中的含义,比如“武”字,即“止戈为武”A.①④⑤②③ B.①⑤②③④ C.④①③⑤② D.④⑤②①③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智取生辰纲”“倒拔垂杨柳”“景阳岗打虎”等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故事均出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题答案解析卷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题答案解析卷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卓越(zhuó)迸溅(bèng)倦怠(juàn)无精打采(jīng)B. 拾级(shè)炽热(zhì)沙砾(shuò)酣然入梦(hān)C. 莅临(lì)蓦然(mò)恪守(kè)间不容发(fà)D. 伫立(zhù)坍塌(tān)悲怆(chuàng)气冲斗牛(dǒ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簇拥斑斓摩肩接踵入目三分B. 广袤寒噤穿流不息殚精竭虑C. 遨游眺望轻歌漫舞雕梁画栋D. 浮躁凋零彬彬有礼戛然而止3.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季节上的隆冬将尽,但还将在此驻防三两个月,远不是秋高气爽时节的,这一个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尊荣。
A.严寒明媚风云变幻一现B.寒冷妩媚风云变幻一睹C.严寒妩媚风起云涌一现D.寒冷明媚风起云涌一睹4.对下列病句的病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现场采样是一个环境监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一个”不应放在“环境监测”的前面,语序不当)B.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使人民生活逐渐恢复正常。
(“随着……”和“使……”连用,使句子缺少主语)C.老王和老李是我的忘年交,他80多岁了,很喜欢侍弄花草。
(“他”指代不明)D.能否搞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提高学生德育素养的重要途径。
(“提高”和“途径”搭配不当)5.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但是,现在我们知道实际情形并不是这样。
②通过对格陵兰岛冰核的测量,我们有了一份10多万年以来地球气候变化的详细记录。
结果并不乐观。
③相反,它的气候总是在温暖和严寒之间剧烈地摇摆不停,快速变化。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试题(含答案)2020年云南⽟溪中考语⽂试题(全卷四个⼤题,共26个⼩题;满分120分,考试⽤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
考⽣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
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并交回。
⼀、语⽂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不完全正确的⼀项是()A. 卓.越(zhuó)迸.溅(bèng)倦.怠(juàn)⽆精.打采(jīng)B. 拾.级(shè)炽.热(zhì)沙砾.(shuò)酣.然⼊梦(hān)C. 莅.临(lì)蓦.然(mò)恪.守(kè)间不容发.(fà)D. 伫.⽴(zhù)坍.塌(tān)悲怆.(chuàng)⽓冲⽃.⽜(dǒ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项是()A. 簇拥斑斓摩肩接踵⼊⽬三分B. ⼴袤寒噤穿流不息殚精竭虑C. 遨游眺望轻歌漫舞雕梁画栋D. 浮躁凋零彬彬有礼戛然⽽⽌3.下列句⼦中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正确的⼀项是()季节上的隆冬将尽,但还将在此驻防三两个⽉,远不是秋⾼⽓爽时节的,这⼀个的季节⾥,⽓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形如⾦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尊荣。
A.严寒明媚风云变幻⼀现B.寒冷妩媚风云变幻⼀睹C.严寒妩媚风起云涌⼀现D.寒冷明媚风起云涌⼀睹4.对下列病句的病因解说,不正确的⼀项是()A. 现场采样是⼀个环境监测中⼗分重要的环节。
(“⼀个”不应放在“环境监测”的前⾯,语序不当)B.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使⼈民⽣活逐渐恢复正常。
(“随着……”和“使……”连⽤,使句⼦缺少主语)C.⽼王和⽼李是我的忘年交,他80多岁了,很喜欢侍弄花草。
(“他”指代不明)D.能否搞好中⼩学⽣思想道德教育,是提⾼学⽣德育素养的重要途径。
最新2020云南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C.在央视的文化栏目《国家宝藏》中,通过明星守护人的讲述,使观众看到了国宝的“前世今生”。
D.中国69岁的“无腿勇士”夏伯渝成功登项珠穆朗玛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依靠双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
4.D A:缺少主语改为:小芳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B:数量词重复,删去“左右”改为:参观的人数超过10万。
C:使动用法缺主语,删去“使”,改为:通过明星守护人的讲述,观众看到了国宝的“前世今生”。
5.给下列句子接序,最恰当的项是()①雪峰的红光映射到这辽阔的牧场,形成一个金碧辉煌的世界②你就可以看见无数点点的红火光,那是牧民们在烧起铜壶准备晚餐③蒙古包牧群和牧女们,都披上了一色的玫瑰红④特别诱人的是牧场的黄香,周围的雪峰被溶日映红,像云霞那么灿烂⑤自落日沉没,周围雪峰的红光逐渐消退,银灰色的暮霭笼罩草原的时候A.①④②⑤①B.④①①⑤②C.④①①⑤②D.①③②④⑤5.首先引出描写对象雪峰,然后描写雪峰的红光照耀世界的景象,接着写落日沉没,雪峰也变暗,最后写落日后牧民们就着落日准备晚餐,铜壶的灯光刚好辉映雪峰的红光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把山的北向、水的南岸叫作“明”,山的南面,水的北岸叫作“阳"。
如“阴阳割昏晓”的“阴”指泰山的北面。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的“河阳”指黄河北岸。
B.古代文体中的“记”,以记叙、描写为主,如《桃花源己》《小石潭记》;“表”是臣下对君王上书陈情言事的文体,如《出师表》就是者葛亮对后主的上书。
C.巴金,原名李尧棠,现代文学家。
代表作品有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杂文集《随想录》等。
D.安徙生是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其作品人多以动物为主角,借动物嘲讽人性的缺点,影射社会现实,代表作有《丑小鸭》《农夫和蛇》《小美人》等。
6.D选项中《农夫和蛇》选自《伊素寓言》作者是伊索。
7.根据提示填空。
(每空1分。
共8分。
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別字中的任何种情况。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和答案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卓.越(zhuó)迸.溅(bèng)倦.怠(juàn)无精.打采(jīng)B.拾.级(shè)炽.热(zhì)沙砾.(shuò)酣.然入梦(hān)C.莅.临(lì)蓦.然(mò)恪.守(kè)间不容发.(fà)D.伫.立(zhù)坍.塌(tān)悲怆.(chuàng)气冲斗.牛(dǒu)2.(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族拥斑斓摩肩接踵入目三分B.广袤寒噤穿流不息殚精竭虑C.遨游眺望轻歌漫舞雕梁画栋D.浮躁凋零彬彬有礼戛然而止3.(2分)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季节上的隆冬将尽,但_____还将在此驻防三两个月。
远不是秋高气爽时节的_____.这一个_____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_____尊容。
A.严寒明媚风云变幻一现B.寒冷妩媚风云变幻一睹C.严寒妩媚风起云涌一现D.寒冷明媚风起云涌一睹4.(2分)对下列病句的病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现场采样是一个环境监测中十分重要的坏节。
(“一个”不应放在“环境监测”的前面,语序不当)B.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使人民生活逐渐恢复正常。
(“随着……”和“使……”连用,使句子缺少主语)C.老王和老李是我的忘年交,他80多岁了,很喜欢侍弄花草。
(“他”指代不明)D.能否搞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提高学生德育素养的重要途径。
(“提高”和“途径”搭配不当)5.(2分)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但是,现在我们知道实际情形并不是这样。
②通过对格陵兰岛冰核的测量,我们有了一份10多万年以来地球气候变化的详细记录,结果并不乐观。
2020年云南省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河畔.(pàn)纤.细(xiān)矜.持(jīn)信手拈.来(diān)B.亘.古(gèn)希冀.(yì)吮.吸(shǔn)为虎作伥.(chāng)C.濒.临(bīn)对峙.(zhì)跻.身(jī)提纲挈.领(qiè)D.威摄.(shè)庇.护(pì)创.伤(chuàng)肆无忌惮.(dàn)2.(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抉择凑和丰功伟绩风弛电掣B.锤炼履历闲情逸志义愤填膺C.搭档和煦世外桃源矫揉造作D.蝉娟祭祀海市蜃楼巧妙绝伦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梅花开在苦寒中,开在秃枝上,没有绿叶相映,特立独行....,自荣自美。
B.我市开展“创建卫生城市”活动以来,市容市貌的变化我是有目共睹....的。
C.今年入夏以来酷暑难熬,这使得原来滞销的空调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D.当前,由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方兴未艾....。
4.(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五四青年节前夕,身残志坚的蒋萌,被共青团中央授予2020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
B.为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多年来我校坚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广泛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家长的支持。
C.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培养青少年的实践能力和知识水平,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爱科学、学科学。
D.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是否深厚,不仅在于它曾经拥有多少优秀文化,更在于它今天还能拥有多少优秀文化。
5.(2分)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激发出令人难以预想的向上动力和发展活力。
②在40年的时间里奋起追赶、拥抱现代化。
③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走完的道路。
④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大国。
云南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zip
云南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全卷四个大题,共26个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
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
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卓越(zhuó)迸溅(bèng)倦怠(juàn)无精打采(jīng)B. 拾级(shè)炽热(zhì)沙砾(shuò)酣然入梦(hān)C. 莅临(lì)蓦然(mò)恪守(kè)间不容发(fà)D. 伫立(zhù)坍塌(tān)悲怆(chuàng)气冲斗牛(dǒ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簇拥斑斓摩肩接踵入目三分B. 广袤寒噤穿流不息殚精竭虑C. 遨游眺望轻歌漫舞雕梁画栋D. 浮躁凋零彬彬有礼戛然而止3.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季节上的隆冬将尽,但还将在此驻防三两个月,远不是秋高气爽时节的,这一个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尊荣。
A.严寒明媚风云变幻一现B.寒冷妩媚风云变幻一睹C.严寒妩媚风起云涌一现D.寒冷明媚风起云涌一睹4.对下列病句的病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现场采样是一个环境监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一个”不应放在“环境监测”的前面,语序不当)B.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使人民生活逐渐恢复正常。
(“随着……”和“使……”连用,使句子缺少主语)C.老王和老李是我的忘年交,他80多岁了,很喜欢侍弄花草。
(“他”指代不明)D.能否搞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提高学生德育素养的重要途径。
(“提高”和“途径”搭配不当)5.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但是,现在我们知道实际情形并不是这样。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和答案解析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和答案解析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卓.越(zhuó)迸.溅(bèng)倦.怠(juàn)无精.打采(jīng)B.拾.级(shè)炽.热(zhì)沙砾.(shuò)酣.然入梦(hān)C.莅.临(lì)蓦.然(mò)恪.守(kè)间不容发.(fà)D.伫.立(zhù)坍.塌(tān)悲怆.(chuàng)气冲斗.牛(dǒu)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能力。
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平时学习中扎实的积累,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参考答案:ACD.正确;B.有误,“炽热”的“炽”读作chì,“沙砾”的“砾”读作lì。
故选:B。
点拨:字音题的解答,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读准字音,对多音字要能根据其意思正确判断读音,对于课文中出现的生僻字,易误读的字,平时要善于归纳,加强记忆。
2.(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族拥斑斓摩肩接踵入目三分B.广袤寒噤穿流不息殚精竭虑C.遨游眺望轻歌漫舞雕梁画栋D.浮躁凋零彬彬有礼戛然而止解析:本题考查错别字辨析。
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
参考答案:A.有误,“族拥”应为“簇拥”,“入目三分”应为“入木三分”;B.有误,“穿流不息”应为“川流不息”;C.有误,“轻歌漫舞”应为“轻歌曼舞”;D.正确。
故选:D。
点拨: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
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3.(2分)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季节上的隆冬将尽,但_____还将在此驻防三两个月。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20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字音。
B项中“炽热(zhì)”应为“炽热(c hì)”;“沙砾(shuò)”应为“沙砾(lì)”。
设置两个错误读音,降低了难度。
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字形。
A.入木三分;B.川流不息;C.轻歌曼舞。
故正确答案为D项。
【考点】字形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对于近义词语,要在同中找异,然后在具体的语境中选择词语。
本题为选择题,要运用排除法快速确定答案。
“秋高气爽时节”应用“明媚”,“一现”意思是“出现”,“一睹”是“看见”,结合语境可知应为“一现”。
故正确答案为A项,然后验证答案。
【考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D项中“能否搞好”和“提高”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
【考点】病句辨析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句子衔接与排序。
运用排除法,逐项确定答案。
先通读语句,知道大意,了解文体特征。
然后观察选项,确定首句,②或④可能为首句。
再看哪些句子衔接比较紧密,④中“我们以为”与①中“现在认为”结合比较紧密,②中“记录”与⑤中“记录表明”与③中“相反”结合比较紧密,可以排除A、B、D。
代入检验,确定答案。
【考点】句子衔接与排序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C项表达了艾青对祖国深沉的爱,不是冰心。
【考点】文学文化常识7.【答案】(1)泪落沾我衣(2)枯藤老树昏鸦(3)匹夫不可夺志也(4)教然后知困(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
首先要根据题干中的答题提示,准确填写。
(1)(2)(3)(4)根据上下句提示填空。
(5)根据“又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可以确定所填句子。
(5)根据关键词“凌云壮志”可以确定所填句子。
要注意“藤”“燕”不写错,写完答案后要认真核查,保证无错误。
云南省2020年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
2020年云南省语文中考试题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卓.越(zhuó)迸.溅(bèng)倦.怠(juàn)无精.打采(jīng)B.拾.级(shè)炽.热(zhì)沙砾.(shuò)酣.然入梦(hān)C.莅.临(lì)蓦.然(mò)恪.守(kè)间不容发.(fā)D.伫.立(zhù)坍.塌(tān)悲怆.(chuàng)气冲斗.牛(dǒ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簇拥斑斓摩肩接踵入目三分B.广袤寒噤穿流不息殚精竭虑C.遨游眺望轻歌漫舞雕梁画栋D.浮躁凋零彬彬有礼戛然而止3.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季节上的隆冬将尽,但____________还将在此驻防三两个月。
远不是秋高气爽时节的____________,这一个____________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____________尊容。
A.严寒明媚风云变幻一现B.寒冷妩媚风云变幻一睹C.严寒妩媚风起云涌一现D.寒冷明媚风起云涌一睹4.对下列病句的病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场采样是一个环境监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一个”不应放在“环境监测”的前面,语序不当)B.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使人民生活逐渐恢复正常。
(“随着……”和“使连用,使句子缺少主语)C.老王和老李是我的忘年交,他80多岁了,很喜欢侍弄花草。
(“他”指代不明)D.能否搞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提高学生德育素养的重要途径。
(“提高”和“途径”搭配不当)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但是,现在我们知道实际情形并不是这样。
②通过对格陵兰岛冰核的测量,我们有了一份10多万年以来地球气候变化的详细记录结果并不乐观。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云南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全卷四个大题,共26个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
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
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卓越(zhuó)迸溅(bèng)倦怠(juàn)无精打采(jīng)B.拾级(shè)炽热(zhì)沙砾(shuò)酣然入梦(h ān)C.莅临(lì)蓦然(mò)恪守(kè)间不容发(fà)D.伫立(zhù)坍塌(tān)悲怆(chuàng)气冲斗牛(dǒ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簇拥斑斓摩肩接踵入目三分B.广袤寒噤穿流不息殚精竭虑C.遨游眺望轻歌漫舞雕梁画栋D.浮躁凋零彬彬有礼戛然而止2.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季节上的隆冬将尽,但还将在此驻防三两个月,远不是秋高气爽时节的,这一个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尊荣。
A.严寒明媚风云变幻一现B.寒冷妩媚风云变幻一睹C.严寒妩媚风起云涌一现D.D.寒冷明媚风起云涌一睹3.对下列病句的病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现场采样是一个环境监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一个”不应放在“环境监测”的前面,语序不当)B.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使人民生活逐渐恢复正常。
(“随着……”和“使……”连用,使句子缺少主语)C.老王和老李是我的忘年交,他80多岁了,很喜欢侍弄花草。
(“他”指代不明)D.能否搞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提高学生德育素养的重要途径。
(“提高”和“途径”搭配不当)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但是,现在我们知道实际情形并不是这样。
云南省昆明市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昆明市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四大题26小题,共8页。
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及姓名,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语文试题所有的答案请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答题,不按要求答题所造成的后果由本人自负。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
(含1〜7题,共22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题。
①中国一直就是一个诗的国度。
先秦时期,诗歌是外交答对的基本凭借,到了汉代,“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
唐代以后,诗歌的写作成为登科入仕的基本科目。
而现在,通过《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使我们对诗歌产生了更深的情感。
○2是啊,中国人在诗歌里不知不觉的完成了生命的成长,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诗意是最丰富的,如果你是否愿意去寻找,诗意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帘,荡漾在你的心中。
烂漫春光里能寻觅诗意,萧瑟秋景中能发现诗意,慈母的牵挂中能品味诗意,游子的仇情里能感悟诗意……诗歌里描绘的美景,能医治心灵的创.伤;诗歌里蕴.含的真情,让心境宁静温暖。
○3在诗歌这种古老文字体裁的浸润下,中华民族一直追求着诗意生活。
即使在山河破碎、生死考验的艰难中,诗歌依然是保持民族气节、鼓舞人心的力量。
一首首动人心魄.的诗歌,一声声铿.锵入耳的旋律,唤起的是历史的鲜活记忆,激荡的是民族文化历久弥新的精魄。
○4诗歌,是自由的心灵在广阔世界飞翔时撞击出的美丽火花。
只要生命存在,诗歌就不会消失。
1.请用正楷将第○2○3段划线的内容工整的写在“田”字格里。
(2分)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2分)(1)创.伤()(2)蕴.含()(3)心魄.()(4)铿.锵()3.第一二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详解】“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是诗人艾青的诗句,语句表达了艾青对祖国深沉的爱,不是“冰心对祖国深沉的爱”。故选C。
7.根据提示填空。
(1)出门东向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五从军征》)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点睛】
4.对下列病句的病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场采样是一个环境监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一个”不应放在“环境监测”的前面,语序不当)
B.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使人民生活逐渐恢复正常。(“随着……”和“使连用,使句子缺少主语)
C.老王和老李是我的忘年交,他80多岁了,很喜欢侍弄花草。(“他”指代不明)
(2)根据题干中给出的答案格式示例,围绕所选人物的追求回答即可。分析简•爱,要结合其对平等的追求;分析祥子,要结合其对洋车的追求;分析“红小鬼”要结合其追求平等,事事参与。
示例一:简•爱从小有一种倔强不受辱的性格,不甘忍受社会压迫、追求与男性平等的地位,努力寻求经济地位、个性的独立;
示例二:祥子追求幸福生活,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属于自己的一辆新车,为此在烈日和暴雨下拼命奔波;
A.在我国古代,人们席地而坐时把腰挺直称为“长跪”,离席站立称为“避席”,这两个举动都表示敬意。
B.自谢道韫吟咏出“未若柳絮因风起”后,“咏絮之才”就被用来赞誉女性出众的才华。
C.“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表达了冰心对祖国深沉的爱。
D.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前半部分极力描写托尔斯泰平凡的长相,后半部分则透过他的眼睛,展示出他灵魂的深邃、伟大。
③相反,它的气候总是在温暖和严寒之间剧烈地摇摆不停,快速变化。
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认为地球是渐渐地进入和脱离冰川期的,其周期在数十万年以上。
⑤记录表明地球在最近一段历史时期根本不是人们以前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个风调雨顺的安身之处。
A.②⑤③①④B.②④①⑤③C.④①②⑤③D.④①⑤②③
【答案】C
【解析】
(二)名著阅读(4分)
10.【文段一】
以后可忘却了,大概也和现今的国粹保存大家的议论差不多。但我对于这中西学堂,却也不满足,因为那里而只教汉文,算学,英文和法文。功课校为别致的,还有杭州的水是书院,然而学费贵。
【文段二】
总觉得不大合适,可是无法形容由这不合适来。现在是发现了大致相近的字眼了,“乌烟瘴气”,庶儿乎其可也。只得走开……于是毫无问题,去考矿路学堂引去了。
示例三:“红小鬼”追求平等,尽管都还是些娃娃,却跟随部队爬雪山,过草地,在跋涉中渐渐成长,在战火中走向成熟。
【点睛】
(三)书写与鉴赏(4分)
11.请仔细观察下边的字帖,从中挑选出八个不同的汉字,用正将它们书写在田字格中。【答案】将繁体字写源自相应的简化字亦可,要求书写端正规范
【解析】
【详解】字帖中出现的字有: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有、名、万、物、之、母、常、无、欲、以、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妙、之、门。选择不同的八个字,用正楷工整、美观、规范地进行书写,注意要写成简化字。
2020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卷
(全卷四个大题,共26个小题,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
【材料二】
【材料三】
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会标图案
8.请对材料一、二的主要信息进行综合概括。
9.请用简洁的语言对材料三的图案进行解说。
【答案】8.近年来云南省采取多项(有力、全面、到位)举措保护生物多样性,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呈现出向好的发展态势)。
9.答案示例:水滴(种子)型图案象征生命之源;图案包含人、鸟、鱼、兽、虫、花、水等元素,寓意人与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和谐共生;图中的小女孩身着民族服装,意指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省份;图案设计理念来自于中国的剪纸艺术,体现中国民间文化魅力;图案右下方的印章,说明大会将在中国昆明举行(展现了中国独具特色的印章文化);图案背景布满甲骨文,彰显中国文化特色。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1)根据选文的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及出自的名著。根据“考矿路学堂”及题干中“求学期间的两次心理变化,体现了他对新时代、新思想的追求”可知:文段一、文段二出自《朝花夕拾》,人物是鲁迅(周树人)。当时18岁的鲁迅,离开家乡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来又改入南京路矿学堂。这两所学校都是洋务派为了富国强兵而兴办的,其中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等传授自然科学知识的课程。期间,鲁迅阅读了外国文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开拓了视野。特别是严复翻译的英国人赫胥黎著的《天演论》,更给予鲁迅以深刻的影响。
【点睛】
三、阅读(13~25题,共38分)
(一)(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鳌,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3.题目“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的“怀”包含哪些内容?
14.“何处望神州”在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B. “穿流不息”改为“川流不息”;
C.“轻歌漫舞”改为“轻歌曼舞”;
故选D。
3.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季节上的隆冬将尽,但_________还将在此驻防三两个月。远不是秋高气爽时节的________,这一个_______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____________尊容。
(6)初中毕业会上,同学们纷纷用杜甫《望岳》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抒发自己的凌云壮志。
【答案】(1).泪落沾我衣(2).枯藤老树昏鸦(3).匹夫不可夺志也(4).教然后知困(5).无可奈何花落去(6).似曾相识燕归来(7).会当凌绝顶(8).一览众山小
【解析】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枯藤、匹夫、奈、燕、凌绝顶”等字词容易写错。
(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礼记》)
(5)说起濒临失传的拉祜族红茶秘制工艺,人们无不扼腕叹息,所幸在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下,“拉祜红茶”又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这正如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杯》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
【详解】本题考查语句的衔接。④句引出话题:错误的说法——认为地球是渐渐地进入和脱离冰川期的,其周期在数十万年以上,为首句;①句“但是”对④句进行纠正,为第二句;排除AB。⑤句“记录表明”紧承②句“详细记录”,⑤应在②后,③句得出结论,位于最后。排除D。故选C。
【点睛】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卓越(zhuó)迸溅(bèng)倦怠(juàn) 无精打采(jīng)
B.拾级(shè)炽热(zhì) 沙砾(shuò)酣然入梦(hān)
C.莅临(lì)蓦然(mò)恪守(kè) 间不容发(fā)
D.伫立(zhù)坍塌(tān) 悲怆(chuàng) 气冲斗牛(dǒu)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仔细观察图案,可以按空间顺序说明其包含的元素,并结合活动主题写出其寓意。此图案可按照由中央到四周的顺序依次说明。中间黑体的图案是一个水滴的形状,象征生命之源;图案的人与鸟、鱼、兽、虫、花、水等元素和谐相处,寓意着“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主题;小女孩的云南民族服饰,象征着此次大会召开的地点是在中国云南;水滴右下方的篆章和水滴周围的甲骨文背景,象征着中国文化。
【示例】唐僧在西天取经途中历经重重磨难,但始终坚持造福众生的追求,最终取回三藏真经。
【答案】(1)朝花夕拾 鲁迅(周树人)(2)答案示例:①简·爱是位不甘忍受社会压迫、努力追求自由平等的女性,她不惧与罗切斯特先生社会地位悬殊,勇敢追求爱情。②祥子追求幸福生活,想要凑钱买一辆洋车,在烈日和暴雨下拼命奔波。③“红小鬼”追求平等,他们虽然年纪很小,却事事参与,并不认为自己应该受到优待。
D.能否搞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提高学生德育素养的重要途径。(“提高”和“途径”搭配不当)
【答案】D
【解析】
【详解】D.有误。两面和一面搭配不当,去掉“能否”。
【点睛】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但是,现在我们知道实际情形并不是这样。
②通过对格陵兰岛冰核 测量,我们有了一份10多万年以来地球气候变化的详细记录结果并不乐观。
【答案】B
【解析】
【详解】B.炽热(chì),沙砾(lì)。故选B。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簇拥 斑斓 摩肩接踵 入目三分
B. 广袤 寒噤 穿流不息 殚精竭虑
C. 遨游 眺望 轻歌漫舞 雕梁画栋
D. 浮躁 凋零 彬彬有礼 戛然而止
【答案】D
【解析】
【详解】A.“入目三分”改为“入木三分”;
A. 严寒 明媚 风云变幻 一现
B. 寒冷 妩媚 风云变幻 一睹
C. 严寒 妩媚 风起云涌 一现
D. 寒冷 明媚 风起云涌 一睹
【答案】A
【解析】
【详解】一空,严寒:(气候)极冷;寒冷:温度低,让人感到凉。根据“季节上的隆冬将尽,但……”的语境可知,应选“严寒”。二空,明媚:(景物)鲜明可爱;妩媚:用来形容人妖娆。应选“明媚”;三空,风云变幻: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时局变化迅速,动向难以预料;风起云涌:形容雄浑磅礴之势;也比喻事物迅速发展,声势浩大。应选“风云变幻”;四空,一现:出现了一下;一睹:看一下。结合语境,选“一现”。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