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动作描写”课堂实录
动作描写教学实录

“拉”、“洗”、“跑”。
面加上恰当的修饰语,就会使文章更富于表现力。抓住情态,恰当修
生 2:天啊!要迟到了。我〔蹬〕开被子,〔跳〕下床来,〔拉〕 饰,这就是动作描写的第三个诀窍。〔板书:恰当修饰〕
过衬衣,〔套〕上鞋子,几步〔窜〕进洗手间,〔抽〕出牙刷,涂上牙
片段描写: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
好题借鉴:《爱抢镜头的——》、《书迷——》、 《贪吃鬼——》、 然纸上。
《捣蛋鬼——》、《搞笑大王》、《权力王》、《点子王》、《女汉子》、
生 2:读片段描写“娘娘腔”谢善武
《喜剧大王》……
师:他写得怎么样?
师:可以把我们学过的外貌、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结合起来写;
生:他写得很形象。通过描写谢善武生气时的动作,写出了他那
生 4:像〔蜜蜂〕一样跳起了那优美的“8”字舞。
形象地写出了小嘎子如猴子一样的敏捷,为文章添加了色彩。
师:这段话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师:还记得我们跳绳竞赛时的情景吗?
生:比方、排比。
生:记得。
师:用上了这些修辞手法是不是为这段动作描写增添了几分亮丽
片段填空:跳长绳竞赛时,陈老师一声清脆的哨音划破了天空的欢
不露一点儿破绽。——《人物描写一组》里《小嘎子和胖墩儿竞赛摔跤》 一样上蹿下跳,像〔 〕一样左右跳动,像〔 〕一样往返疾飞……
师:请快速默读这段文字,说说“塌”等这些动词写出了小胖墩的
师:想一想,该怎么填?我们来看一看现场,看看参赛者们各自
什么特点?那小嘎子又有什么特点?从哪些词看出来的?写小嘎子时
魏
第7页共8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像女孩子一样掩面哭泣,边哭边诉,还摇几下身子的“娘娘腔”形象。 生:他不仅抓住了人物的动作进行描写,还抓住了人物的神态、语
动作描写(优秀公开课)(课堂)

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
摇,越发指得紧了。 指
摇
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为两位舅爷不在跟前,
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把手只是指着不动。
赵氏慌忙揩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泪,走闭近上前道:“爷,别摇人都指说的不相 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 ”……“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 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 忙走去挑掉一茎。
03.加上修饰语
当 堂 练 笔, 作 品 展 示!
抛砖引玉
我伤心地走到楼道口, 迈着沉重的 脚步缓缓地走上楼梯。双脚像绑了千 斤铁球那样, 每迈一步都用尽我全身的 力气。时间过了很久, 我走到了家门口, 慢慢地掏出钥匙, 紧紧地握在手中。我 犹豫不决, 终于鼓起了勇气, 对准钥匙 孔用力一插, 使劲一拧, “咯噔”一声, 门 开了。“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我 闭着眼睛, 用力推开那扇仿佛千斤重的 大门……
我伤心地走到楼道口, 迈着沉重的 脚步缓缓地挪上楼梯。双脚像绑了千 斤铁球那样, 每迈一步都耗尽我全身的 力气。时间过了很久, 我挪到了家门口, 慢慢地掏出钥匙, 紧紧地攥在手中。我 犹豫不决, 终于鼓起了勇气, 对准钥匙 孔用力一插, 使劲一拧, “咯噔”一声, 门开了。“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 吧”, 我闭着眼睛, 用力推开那扇仿佛 千斤重的大门……
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儒林外史》
点一点
垂
续写讲练
1. 可爱的英语老师走进宽敞明亮的教室,用她 那优美的嗓音宣读了统考的成绩。本人不才, 进步不小,终于杀出重围,考了个第一名,99 分!只是少写了个“S”。更让我兴奋的是:美丽 的老师还以短信的方式给每位家长发了一条短 信息,通报了本次考试的成绩。
语文八年级上册作文人物动作描写教学实录

语文八年级上册作文人物动作描写教学实录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上一节我们学习了人物描写技法中的哪些技法呢?生:心理描写。
师:那我们记得心理描写有哪些技法呢?生齐:1、内心独白,直接刻画人物心理。
2、用幻觉和联想,巧妙地发出心灵的呼唤。
3、通过动作、表情,反映内心变化。
4、通过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表现人物心理。
师:对!我们写了一篇大作文,内容是跟父母吵架后离开家,后来主动回家和好。
其中要穿插心理描写。
大家这次任务完成得非常好。
(投影出示优秀作业,与生一起交流赏析)二、动作描写技法指导师:同学们的心理描写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文章中,老师同时发现同学们的动作描写是多么的苍白,不信?你们看!(投影描写不生动的动作描写范例。
)生发出哄笑。
师:同学们别笑,这只是一小部分动作描写的失败案例,试想,如果我们也能把动作写好,该是多么的生动感人啊!所以,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解决:怎样才能使我们文中的动作描写更加生动可感。
师:大家讨论一下,描写动作要注意什么?生讨论。
生一:要用动词。
师:对!要用适当的动词。
(出示投影)同学们看看,一个简单的擦黑板动作,可以分解为这么些步骤。
请齐读。
生:读范例。
师:小作者把“擦”这个单一的动作分解为“拿、蹲、搓、叠、按、移、弓、低”等一系列动作,通过这一系列动作再现情景。
这是同学们刚说的“选准动词,再现情景。
”师:出示投影。
“选准动词,再现情景。
”师:同学们,选准动词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练习。
(投影选词练习)生:思考,回答。
师:请同学们说说为什么要选这些动词呢?生:这些动词都突显了老栓内心的慌乱和卖药人的急躁、粗鲁。
师:同学们再观察范例,除了要选准动词,还需要注意什么呢?生:顺序。
师:只是顺序吗?大家注意一下动词的前面往往都加上了什么?生:修饰——师:对。
“一巴掌扇过去”跟“一巴掌扇狠狠过去”有区别吗?生:加上了修饰更有力了!师:投影,技法二:加修饰语,强化形象。
举手投足显神韵——“动作描写”习作指导课教学实录

教学主张|【教材分析】统编本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以“作家笔下的人”为主题,编排了两篇课文《人物描写一组》《刷子李》。
其中,精读课文《人物描写一组》包括三个片段。
这三个片段的共同之处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非常鲜明,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
作家在描绘人物的时候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有的侧重从人物的语言方面,有的抓住人物的动作,有的以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心理为主。
此外,本组教材紧紧围绕专题还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和“交流平台”等内容,也就是说,本组教材以“人”为主,是形成了“读人、说人、写人”这样富有特色的一组教材。
第一课时重点交流《摔跤》,通过感悟小嘎子与胖墩儿比赛摔跤时的动作场面,感受小嘎子的机灵、敏捷、争强好胜和胖墩儿的憨厚、老实这两个丰满的人物形象。
此外,拓展三个课外文本《泥人张》《可爱的妹妹》《抓鱼记》片段,体会准确、细致、生动的动作描写在表现人物形象中的妙处。
第二课时尝试运用,通过观看《猪八戒吃西瓜》片段,学习运用准确、细致、生动的动作描写进行片段习作。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阅读了大量以写人为主题的文章,也写过这类作文,已经积累了一些这方面的读写经验。
以此为基础,教材又专门安排“作家笔下的人”一组课文,其意图就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这是本组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在教学完《细微之处见真情———细节描写习作指导课》后,学生已经掌握了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人物的方法,初步运用细节描写进行作文片段练习。
但是,能够把人物的描写方式真正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并且写得生动有趣,还只是少数。
一部分能力较弱的学生,虽然有意识地在习作中尝试运用,但是语言表达仍较为单薄,写得不够具体。
这学期,我们刚好接触了《人物描写一组》的专题教学,因此希望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指导,使学生在习作水平上实现进一步发展。
教学第一课时,学生第一次对动作描写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学习,知道了表现人物形象可以抓住准确、细致和生动的动作描写来体现。
语文课堂实录:生动的人物描写 教学实录

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教案 / 语文教学宝典 / 教学实录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课堂实录:生动的人物描写教学实录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生动的人物描写" 教学实录(师生问候)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面对生活,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生活中的人也是各具形色:有的刚正耿直;有的能言善辩;有的乐观豁达;有的多愁善感。
生活中的事更是千奇百怪:有的令人刻骨铭心;有的令人匪夷莫测;有的令人欢呼雀跃。
面对如此美丽的生活,我们该如何拿起手中的笔,把它们形象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以触动人们的心灵,唤起人们的情感,昭示人生的真谛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写作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生动的人物描写。
(板书:生动的人物描写)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录像,看完后请用一句话概括录像内容。
[播放]曾获奥斯卡金奖的美国电影《音乐之声》中玛丽亚小姐与她的七个学生见面的画面。
(学生观看录像,气氛活跃,笑声不断)师:这是美国著名影片《音乐之声》的一个片段,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影片的内容?生1:父亲介绍新的家庭教师。
生2:家庭教师玛丽亚小姐与她的七个学生见面,并互相做了介绍。
师:刚才两个同学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了录像内容。
在写作中,我们要具备一种重要的能力,就是用文字把生活的真实情景描述出来。
下面有一段文字就是对刚才录像画面情景的描述,请同学们评论一下:这段文字有什么特点?[投影文字(一)] 父亲吹响了哨子,玛丽亚小姐站到一边,六个孩子从房间里出来,排成一队走下楼梯。
又有一个女孩来到队前,父亲让她站到队中。
父亲为孩子和玛丽亚小姐互相介绍。
动作描写:人物鲜活的“法宝”——作文公开课教学实录_七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

动作描写:人物鲜活的“法宝”——作文公开课教学实录_七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动作描写:人物鲜活的“法宝”——作文公开课教学实录罗芳一、你猜我猜老师发火了!当他发现这一险情时,先是紧张地用那双小眼睛左瞅右望,发现周边的人还无动于衷,他便将小指略略勾着,食指竖起,贴着嘴唇,发出嘘声。
生:谢泽昊。
师:为什么知道是他?生:因为抓住了他最富特点的动作来写。
师导出动作描写的概念: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等。
过渡:我们应当如何进行动作描写呢?大家来看几个例子。
二、短歌微吟A.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鲁迅《故乡》)B.我的母亲早已飞出来了,接着便迎着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鲁迅《故乡》)师:A、B句的动词能否互换?生:不可以。
母亲年纪大了,且是传统女性,应当是沉稳端庄的,所以用“迎”;宏儿是个七八岁的孩子,用“飞”很能体现儿童活泼的天性。
生:说明动词的选择与一个人的年龄、身份、学识有关系。
精彩的动词往往能体现人的性格。
品析作品的过程中,学生将心得体会写到黑板上:选择动词要精准、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巧用修辞。
三、个性小筑用“(谁)(怎样)在沙发里”填空。
要求第一个空填班上的同学,第二个空填动词,要能体现这位同学的某个特点。
生:夏伟淳陷在沙发里。
(体胖)庄曦林端坐在沙发里。
(端庄)尹泽政歪在沙发里。
(好动)周润窝在沙发里。
(体形娇小)过渡:当我们用一个动词来描写人物时,一定要来一个特写(板书:单一动作特写)。
四、拨枝探路师:如何进行系列动词的描写?我们来看下面的例文。
范文引路: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选自鲁迅《社戏》)生找出其中的动词。
师:鲁迅用了“拔”“点”“磕”“退后”等词来写开船,将一个瞬间的动作掰开来写,叫——动作的分解(板书)。
动作描写教学实录

【篇一】动作描写教学实录《社戏》课堂实录(本站论坛稿)《社戏》课堂实录靳志勇教学设计《社戏》计划用三课时讲完第一课时,提出预习要求,首先要求弄清楚字音,读熟文章,了解文章的故事情节。
其次在此基础上调查学生是否喜欢这师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鲁迅《社戏》的故事情节,对文章的情节已经比较熟悉了。
我们在上一节课临结束的时候留下了一个作业,请看大屏幕。
(大屏幕展示问题结合文章,谈一谈自己是否有和鲁迅一样的童年生活体验,并在笔记本上做记录)现在,就请大家来共同交流。
生1回老家时,最好吃的东西都归我吃,小伙伴家里有什么新鲜东西也都让我尝尝,让我看看,还可以打着陪我的旗号不干活。
我的这短经历和文中“迅哥”的童年一样。
生2我一直住在城市,很少回老家。
记得一次回老家看奶奶,村里的孩子不怕猪狗鸡、牛羊兔,我回去时显得很胆小,他们都笑话我,有的还故意逗我,那段时光让我很留恋。
生3我想说说我的那些小伙伴。
我的一帮小伙伴里,也有像双喜那样很有点子的大哥哥,有时候我领着更小的一帮小家伙时,现在觉得我也有点像双喜,不过我不会划船。
生4在我们村里像六一公公这样的老人很多。
我认识一个在街上遛鸟的老爷爷,即使我们逗弄了他的小鸟,但他对我们还是很和蔼,而且有时他还让我们与他最棒的八哥对话。
生5结尾一段让我们想起学过的普希金的诗句“那过去了的一切,都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师大家说的真好,不仅注意到了文章的一些细节,而且很好的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出了自己的看法。
大家看,素来严肃的鲁迅写出了令大家如此感兴趣的小说,想必在小说中,一定有你喜欢的片段。
大家最喜欢哪些片段呢?生(纷纷)偷豆----偷豆师好,你来说说。
生我最喜欢他们回来的时候去偷人家罗汉豆的情节。
因为我对它印象比较深,我小时侯也做过这样的有趣的“傻事”。
(众生笑)师那我们就先来欣赏“偷豆”,大家同意吗?生齐同意师请大家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读“偷豆”一节。
(生读课文)师在偷豆的过程中,我觉得我们应该特别关注两个人吧?生1一个肯定是阿发生2还有一个是双喜师好,双喜“偷豆”过程中有什么表现?生他要孩子们不要只是在阿发家的田里摘,不然阿发的娘会哭骂、气恼。
《动作描写》课堂实录

《动作描写》“微镜头”之一“分享.猜想”师:有个哑女卖刀,她不能说话,无法用富有诱惑力的广告宣传自己的产品。
于是她就在大庭广众中当场演示刀的锋利。
她把刀搁在铁丝上,一瞬间,细铁丝分为两截,而刀刃无损;她又手起刀落,面前的粗铁丝转眼间被分割成数截,但刀刃锋利如初。
哑女虽未说一句话,但她的摊位前排起长龙,人们争相购买她的菜刀。
顾客们众口一词:“好就好在她用动作来说话,令顾客信服。
”(师声情并茂地讲故事)师: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启发?生:动作太重要了。
生:说的好不如做的好。
师:所以,我们在写作时,要想把内容写得充实、具体,就必须学会善于捕捉人物的动作。
学会描写动作,就是学会了用“事实说话”,就可以避免内容的空洞,就可以把人物写得具体可感。
生默默点头。
师:下面,请大家猜一猜,看这两段动作描写,分别写的是谁?通过这两段文字,你觉得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生跃跃欲试。
(投影展示)1.在那山坡前,战经八九个回合,他渐渐不济将来,钉钯难举,气力不加。
……那呆子道:“沙僧,你且上前来与他斗着,让我出恭来。
他就顾不得沙僧,一溜往那蒿草薜萝荆棘葛藤里,不分好歹,一顿钻进,哪管刮破头皮,搠伤嘴脸,一毂辘睡倒,再也不敢出来。
但留半边耳朵,听着梆声。
师:谁猜出来了?生:猪八戒。
师:再来猜。
2.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他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
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他面前。
他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胳答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
那只大虫急着挣扎,被他尽气力捺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他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
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爬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
他把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
师:这个片段写的又是谁?生:武松。
师:这两个片段,你读懂动作描写的作用了吗?生: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师:还有谁想说?生: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生:能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师:是啊,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
人物描写一组教学实录_教案教学设计

人物描写一组教学实录一、旧知引入,揭示课题师:上周我们学习了《人物描写一组》的第一篇课文……生:齐答《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
师:胖墩和小嘎子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小嘎子机敏、淘气、倔强;小胖墩呢,沉稳,也是个摔跤能手。
师:嗯,他们两个各有特点。
你还有其他收获吗?生:文章对人物的动作描写十分细致。
生:课文细致地描写了小胖墩和小嘎子比赛摔跤时的动作、神态,让我们感觉他们都有血有肉。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个同样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他就是吴敬梓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
板书:严监生师:指“监”这个字读jiàn,大家齐读。
生:齐读监!师:知道什么是“监生”吗?生:监生是古代读书人的一种称号。
师:你怎么知道的?生:我预习时看了书页下的注释。
师:你真会预习!监生是读书人的一种称号,相当于我们常说的王举人、张秀才之类的。
严监生这监生是用钱捐来的。
他家中十分有钱,在《儒林外史》中写到:“他家有十多万银子。
钱过百斗,米烂陈仓,僮仆成群,牛马成行。
”同学们设想一下,这样一个人,临死前应该是怎样的情形?生:我想他临死前一定有许多人来看他,而他想着要花很多的钱来办自己的葬礼。
生:他会死得很安详,因为他有很多钱,他的儿子不愁钱花。
生:他一定忙着分遗产,好让家人过得幸福。
生:也许他不想死,舍不得离开亲人。
师:严监生临死前究竟是怎样的情形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板书:临死前的严监生生:齐读临死前的严监生!师:轻轻地再来一遍。
生:再读临死前的严监生!二、初读课文,感知人物形象师:翻开语文书,把课文读准、读通,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多读几遍,看看注释或查查工具书。
学生认真自读课文,老师巡视师:谁能读给大家听听?抽生读前两句师:你读得非常通顺,谢谢。
谁接着往下读。
生读二侄子说的话添加了字师:对不起,打断一下。
不能添字,请重读一遍。
生重读师:很好。
读书可别慌张,一定要读准确。
谁读后面的部分?生读完师:读得真熟练,不过在这些句子里有一个多音字,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板书:挑生:它可以读tiāo和tiǎo。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人物描写一组》的教学实录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人物描写一组》的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本课的五个重点生字,并理解重要的词语。
2、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生能够通过对人物描写的动作、语言、神态、外貌等,揣摩人物的心理,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人物的各种描写,揣摩人物的内心,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听说我们班同学的想象力很丰富,但我不太相信,因为你们看起来都很文静,脑子应该不会转得很快吧?(学生笑摇头)那我们来试试?(PPT出示图片:观察图片,然后思考他在想什么?)学生很快地回答出来。
老师:太简单了吗?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加深一点难度,通过读语言文字,来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
一起走进《人物描写一组》,去感受语言文字带给我们的奇妙。
老师:请和我一起板书课题。
师生共同完成了板书。
二、初读体验1、老师:在研究今天的课文之前,先来回忆一下,描写人物的几种基本方法?学生: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
老师:是的,这是五种最基本的方法。
要想写好一个人,是不是要全部都用上呢?还是有选择的用?或者只用其中的一种?相信通过今天的研究,你们会有所收获。
2、老师: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132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读课文《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老师要检查大家的朗读情况。
学生开始朗读。
老师:请看大屏幕,谁来读第一个句子?PPT展示句子:俩人把“枪”和“鞭”往门墩一放,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
)第一个学生读出了这个句子。
老师:谁再来读?第二个学生读出了这个句子,并得到了老师的及时评价。
老师强调了儿化音的正确读法。
老师:读得很流利,那么这句话中,有没有你不理解的词?学生:虎势儿一站是什么意思?老师:谁知道虎势儿一站是怎么个站法?学生:就是像老虎的架势一样站着。
老师:对,就是有老虎的气势,就像这样的站着。
(出示两个人的站立的架势的图片)老师:还有不理解的词吗?学生:公鸡鹐架是干嘛的?老师:谁见过公鸡鹐架?学生:就是两只公鸡斗鸡的时候的情形。
人物描写一组》课堂实录

人物描写一组》课堂实录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一组》课堂实录执教:XXX淡洁整理:XXXXXX一、紧扣主题,谈话导入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您好!师:请坐!孩子们,刚才,我们之所以能那样快速、准确地猜出这些人物,是因为他们的特点非常鲜明。
这节课,老师要带领大家认识三个同样鲜活生动的人物,看看他们有什么样的特点。
来,齐读课题。
生:22课,《人物描写一组》。
二、初读课文,感知形象师:课前,大家都读了课文。
谁来说说,这篇课文有几个片段?生:有三个片段。
师:在这三个片段中,主要人物都有谁?生:有小嘎子、胖墩儿,还有XXX和XXX。
师:不要着急。
第一个片段中的主要人物是谁?生:是小嘎子。
师:第二个片段谁来说。
生:第二个片段的主要人物是XXX。
师:最后一个片段。
生:凤辣子。
师:凤辣子。
也叫XXX——?生:XXX。
师:知道这三个人物是从哪里走出来的吗?生:XXX是从《小兵张嘎》走出来的。
师:好,出自于《小兵张嘎》。
XXX呢?生:他出自于《儒林外史》。
师:XXX呢?生:XXX出自于——《水浒传》。
师:是《水浒传》吗?一齐说。
生:《红楼梦》。
三、体会特性,了解方法师:十分好!这三个分歧时代的人物有甚么特性呢?想知道吗?打开课本,请同砚快速欣赏课文,看看XXX、严监生、XXX划分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他们各自都有甚么样的特性?生欣赏课文三分钟。
)师:谁来说说小嘎子有甚么特性?生:机灵。
师:写上去。
谁来补充。
生:有心计,活泼可爱。
师:“有心计”这个词用得好。
写到黑板上去。
谁还想说?生:会想举措。
师:很好。
那么,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严监生呢?生:非常节俭,但是……师:节俭,这是你的看法,写上去。
谁有不同看法?生:我觉得他非常吝啬。
师:吝啬,写上去。
师:你读出了怎样的XXX?生:我读出了XXX的美丽大方。
师:美丽,写上去。
生:我读出了XXX能说会道、八面小巧。
师:写上去。
1.小嘎子师:下面我们聚焦这三个片段,看看他们写的和你们想的一样吗?师:同意小嘎子机灵,有心计的举手,看来这是大家的共识。
他弯着腰,篮球在他的手下前后左右不停地拍着,两眼

他弯着腰,篮球在他的手下前后左右不停地拍着,两眼溜溜地转动,寻找“突围”的机会。
突然他加快了步伐,一会左拐,一会右拐,冲过了两层防线,来到篮下,一个虎跳,转身投篮,篮球在空中划了一条漂亮的弧线后,不偏不倚地落在筐内。
小丽抿着嘴,弓着腰,蹑手蹑脚地,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它。
靠近了,靠近了,又见她悄悄地将右手伸向蝴蝶,张开的两个手指一合,夹住了粉蝶的翅膀。
小丽高兴得又蹦又跳。
弟从幼儿园回家后,闷得够呛,趁奶奶在厨房做晚饭,他蹑手蹑脚地溜出屋。
路过厨房时,他更加放慢了脚步,用脚尖踮着地,蹿出门去。
一出家门,就像个出笼的小鸟跑着,唱着,真快活。
弟弟不知往哪儿跑好,他一会儿拿根小木棍指挥蚂蚁“列队出操”;一会儿爬到工地的钢筋架上“探险”。
乐得他拍着手直叫好。
让人物鲜活的钥匙——动作描写(课堂实录)我校语文教研组研讨贴让人物鲜活的钥匙————动作描写任教老师:李杰任教年级:初二一、教学目标:1、理解动作描写的作用2、了解动作描写的要求3、能够生动形象的写出人物的动作片段二、教学重点:1、能够正确使用动作描写2、培养动作描写的基本能力三、教学步骤:(一)导入师:同学们,请把目光放到老师身上,注意看老师的表现。
师表演“仰视”与“匆匆拿起扫把随便扫了两下,丢下扫把就走了”的动作。
师:你们能用句子把老师刚才的动作写下来吗?生写,生读,师写。
师:你们能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吗?生找生说。
师:对了,就像这两个句子一样,用动词把人物的具体的动作写下来就是人物动作描写。
幻灯片板书:动作描写的定义: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叫做动作描写。
(二)动作描写鉴赏老虎吼了一声,转过身来。
将铁棒似的尾巴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老虎再吼一声,兜将回来,武松乘机双手抡起哨棒,使劲劈了下去。
只听啪哒一声响,哨棒打在枯树上,折成两截,一截尚在手里。
老虎性起,扑向武松。
武松向后退了几步,老虎两爪恰好落在他的面前。
连续性动作描写作文片段指导课堂实录

连续性动作写活人物一、复习导入早就听说我们班孩子的记忆高手,老师很想见识一下。
师:谁还记得学过哪些人物描写手法吗?生:语言、外貌、神态、动作、心理等描写手法。
师:真不愧是高手。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动作描写中的连续性动作描写。
二、认知1、读片段,找动词师:这个片段摘自课文《飞夺泸定桥》,想必大家都还记忆犹新。
请你认真读句子,圈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语。
出示句子:二十二位英雄拿着冲锋枪、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
师:完成了的孩子请举手,你来说说你圈了哪些词语?生:拿着、背着、带着、冒着、攀着、冲去。
师:孩子们真是火眼金睛,一下子就找完了。
2、再读句子,悟特点师:请自由读一读这个片段,可以边读边做动作,想想这些动词有什么特点?生自由回答。
师:也许是吧/我觉得有可能。
师:刚刚孩子们已经告诉了我你们所发现的这些动词的特点,在揭示答案之前,请看老师出示的第二个句子,仔细默读对比这两个句子,想一想他们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老师出示的句子,调整了人物动作的顺序。
师:调整过后,句子表达的意思有没有什么问题?师:其实原文中的动作是有先后顺序的,是不能随便调整的,调整后就会改变动作的先后顺序。
用流程图的形式展现出来:流程图:先是:拿着——(背着)——(带着)——然后再是(冒着)——接着(攀着)——最后(冲去)师:像这样(出示连续性动词的概念:动作发出有先后之分,)就叫做——连续性动词板书连续性。
全班齐读概念。
让我们记住连续性动词——读师:现在,让我走进句子中再一次体会一下动词的连续性。
齐读句子。
3、体会动词准确性师:要想把人物写活,不仅要注意动词的连续性,还要注意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师:先来看老师给出的两个句子,小组内读读,讨论一下哪个更好?出示句子:A、二十二位英雄拿着冲锋枪、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
B、二十二位英雄带着冲锋枪、短枪,攀着马刀,冒着手榴弹,背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拿着铁链向对岸跑去。
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 13.人物描写一组(课堂实录)

《摔跤》课堂实录一、畅谈朋友,走近嘎子。
师:你们都有朋友吧。
生点头说:有。
师:老师想了解了解,你们平时都愿意与怎样的同学交朋友?生:我愿意与性格开朗的同学交朋友。
生:我愿意与和我谈得来的同学交朋友。
生:我愿意与乐于助人的同学交朋友。
生:我愿意与那些不斤斤计较,大方的同学交朋友。
师:同学们,你们说得真好。
吴老师今天也给你们带来一个孩子,想让你们和他交上朋友。
他和你们的年龄差不多,今年只有13岁,想认识他吗?生:想。
师:他是谁呢?屏幕出示:“小兵张嘎”的图片。
师:他是谁啊?一起叫他一声。
生:小兵张嘎。
师:认识他吗?你是怎么认识他的?生:我是看电视、电影认识他的。
生:我是从书本上认识他的。
师:小嘎子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生:他给我的印象是勇敢无畏的。
生:他是个比较调皮可爱的人。
生:他给我的印象是憎恨敌人的。
师:同学们,想和一个人交朋友,必须先了解他的为人,也就是他的性格。
那么小嘎子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是不是跟你们说的一样呢?今天,我们就通过“摔跤”的一个片段去了解他。
板书:《摔跤》二、走进文本,感悟嘎子师:拿出课文大声朗读,注意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读完后,想想“嘎子”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小嘎子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请你结合课文内容,简要说说。
生回答(略)。
师:同学们,你们都说得很好。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嘎子这个人物性格,老师特意把嘎子在摔跤过程中的几个重要的环节,用一段简要的文字概括了出来。
请看屏幕。
谁愿意来读读。
其他同学认真听,想想老师把小嘎子摔跤的过程概括成了几个环节?出示:精彩的摔跤比赛开始了!只见小嘎子虎势儿一站,俩人便对阵起来。
接着小嘎子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
最后俩人在揪的过程中,小嘎子有些沉不住气了,想用脚腕子去钩小胖墩的腿,结果摔了个仰面朝天。
一生读。
师:老师把小嘎子摔跤的过程概括成了几个环节?生:三个环节。
师:哪三个?生回答(略)。
师:同学们,在每个环节中,都有一个描写嘎子动作的精彩词语,特别能表现嘎子的性格。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22人物描写一组_苏版新课标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22人物描写一组_苏版新课标一、旧知引入,揭示课题师:上周我们学习了《人物描写一组》的第一篇课文……生:(齐答)《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
师:胖墩和小嘎子给你们留下了如何样的印象?生:小嘎子机敏、淘气、倔强;小胖墩呢,沉稳,也是个摔跤能手。
师:嗯,他们两个各有特点。
你还有其他收成吗?生:文章对人物的动作描写十分细致。
生:课文细致地描写了小胖墩和小嘎子竞赛摔跤时的动作、神态,让我们感受他们都有血有肉。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个同样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他确实是吴敬梓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
(板书:严监生)师:(指“监”)那个字读jiàn,大伙儿齐读。
生:(齐读)监!师:明白什么是“监生”吗?生:监生是古代读书人的一种称号。
师:你如何明白的?生:我预习时看了书页下的注释。
师:你真会预习!监生是读书人的一种称号,相当于我们常说的王举人、张秀才之类的。
严监生这监生是用钱捐来的。
他家中十分有钱,在《儒林外史》中写到:“他家有十多万银子。
钱过百斗,米烂陈仓,僮仆成群,牛马成行。
”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此一个人,临死前应该是如何样的情形?生:我想他临死前一定有许多人来看他,而他想着要花专门多的钱来办自己的葬礼。
生:他会死得专门安详,因为他有专门多钱,他的亲小孩不愁钱花。
生:他一定忙着分遗产,好让家人过得幸福。
生:也许他不想死,舍不得离开亲人。
师:严监生临死前怎么说是如何样的情形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板书:临死前的严监生)生:(齐读)临死前的严监生!师:轻轻地再来一遍。
生:(再读)临死前的严监生!二、初读课文,感知人物形象师:翻开语文书,把课文读准、读通,遇到不明白的地点,多读几遍,看看注释或查查工具书。
(学生认真自读课文,老师巡视)师:谁能读给大伙儿听听?(抽生读前两句)师:你读得专门通顺,感谢。
谁接着往下读。
(生读二侄子说的话添加了字)师:对不起,打断一下。
不能添字,请重读一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物动作描写”课堂实录
【引言】
美丽的语文世界,春色如许,曼妙多姿。
然而作文教学却成为这个美丽世界中最难读懂的一道风景。
谁都知道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可中学阶段作文教学的现状却令人担忧。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我们的教师不断尝试、探索、实践,总结经验教训,摸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
作为一名教研员,采集到这些好的方法,就像在花园中采摘到了美丽芬芳的鲜花一样无比欣喜。
今天拿出其中的几朵来,希望它们的美丽和芬芳会让大家欣赏。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时要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争有创意地表达;发展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阅读写作能力,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知识与技能
1.感悟并学会用准确、细腻、传神的语言描摹人物的动作或动态。
2.培养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锤炼语言的能力及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归纳写作方法并创造性地写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并善于在细微的动作中捕捉写作灵感。
2.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学过程
师:(进入教室,脱下外套,叠好放在桌上)刚才老师在讲课前做了哪些动作?按一定顺序说,尽量全面具体。
(只有几名学生举手,指一名学生回答。
)生:我看到老师把衣服脱下来,双手利落地把衣服里子朝外,并轻轻地放在桌子上。
师:好,不错。
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来研究人物的动作描写。
(板书:人物动作描写)同学们想一想,什么叫做人物的动作描写?
生:人物的动作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动作或动态进行描写。
师:大家想一下,刚才老师提出第一个问题时,很多同学都没办法回答,这是为什么呢?
生:他们没有认真观察。
师:说得很正确。
因此进行动作描写必须要注意认真观察。
(板书。
)
师:以前我们就接触过许多动作描写,其中有许多令人难忘的经典片段。
下面请同学们抬头看大屏幕,老师想考考你们的记忆力。
(大屏幕显示。
)师:(生读)在下面的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动词,并指出选自哪篇课文。
我()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起一个大竹匾,()下秕谷,()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
师:这是哪篇课文里的选段?(生答《少年闰土》。
)
师:哪位同学来试着填一下?
生:扫、举、撒、当、拉。
师:你们赞同他的意见吗?
生:我认为是“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因为“举”是人用手进行的
动作,而“支”比较恰当。
师:分析得很精彩。
生:我认为不应该是“当”,因为“当”不是动词,应是“等”。
师: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认为应用“看”,这样才能知道小鸟什么时候来。
师:这个小练习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呢?
生:用词要准确。
师:概括得非常好!(板书。
)刚才小片段中捕鸟过程所用的动词特别多,是不是人物的动作描写一定要运用很多的动词呢?接下来同学们再看大屏幕。
生:(读)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动词,能否互换,并说明理由。
我到了自家的房门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生同桌交流。
)
生:我觉得不能互换,因为母亲已经很老了,不会飞。
师:(微笑)你的意思是侄儿会飞吗?
生:不是那个意思,我的意思是“飞”字写出了孩子的活泼、灵巧。
而母亲年事已高,用“迎”字更符合她的年龄特点。
师:说得太棒了。
同学们再考虑“迎”字表明人物的什么心理?
生:“迎”表明母亲对长年飘泊在外的儿子的思念,所以早早就在门外迎接了,而小孩比较好奇,因此看到亲人回来,他就“飞”过来了。
师:刚才的训练,大家又得到什么启示呢?
生:动作描写中所运用的动词,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年龄特点。
(师板书:抓住特点。
)
师:这里的特点包括人物的性格及心理特点,与此同时,刚才的训练还告诉我们,动作描写并不一定是把动作写得细致、全面就是好,而是要抓住关键性动词,展示人物的特点,凸显人物的思想感情。
以上几点就是我们在进行人物动作描写时要做到的。
接下来,老师想考考你们的创造力。
(大屏幕显示。
)生:(读)揣摩人物心理,锤炼恰当的动词填空,比比谁填得好!
天啊!要迟到了。
我()开被子,()下床来,()过衬衣,()上鞋子,几步()进洗手间,然后()下毛巾,在脸上()了几下,飞快()出屋子。
(师发题卡,生4人一小组合作、探究填充完整后上交,师随意展示一份,其他学生点评。
)
生:我认为“蹬”开或“推”开被子都不对,因为“蹬”不如“掀”方便。
(做“掀”的动作)而“推”更不对了!
生:我认为应是“跳”下床来或是“翻”下床来都可以,然而“走”比较慢,“滚”就更荒唐了!要是“滚”的话保证得摔坏了。
(生笑。
)
……
师:从大家的发言中,老师欣赏到了你们无穷的创造力,同时也感觉到你们锤炼语言的能力提高了。
今天学的写作方法大家掌握得怎样呢?我们检测一下学习效果,先做一个“填鼻子”游戏。
哪位同学愿意主动到前面来表演。
(生争先恐后举手。
)
师:(点一名学生上前做游戏)在这位同学做游戏时,大家一定要认真观察他的细微动作,抓住你最感兴趣的,最有意思的动作,并试着揣摩他的心理,仔细体会准备写作。
(游戏过程略。
)
师出示写作要求:根据所学的方法来进行片段描写。
要求:1.以动作描写为
主,适当与其他描写方式相结合;2.100字左右(师巡视。
5分钟后实物投影展示作品。
)
生:我看到他在填鼻子时,走路很不稳当!刚迈步时,他生怕离开自己事先找好的位置,因此迈了一小步。
后来转来转去就迷糊了,就大步大步地迈起来,身体也左右摇晃,两只手臂也不停地上下摆动,还差一点滑倒。
结果鼻子画到了嘴下面。
生:我认为他观察很仔细,描写得很完整。
词语运用也特别恰当,还能与心理描写相结合。
生:我认为“走路很不稳当”一句应该修改一下。
他在做游戏时,刚开始时还是很稳的,后来才不稳,所以这样写很笼统。
生:我认为“滑倒”改为“跌倒”更符合实际。
师:老师认为在描写他摇晃时再细腻一些就更好了。
……
师:今天我们所学的方法不仅适用于描写人物,更适用于描写其他事物。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认真体会并实践。
●后记
本节课力求创设氛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把作文与阅读结合在一起,所选内容能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
游戏过程也生动有趣,能让学生亲自观察,动手实践,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呈现由浅入深的梯度,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过程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贯穿始终。
这种写作方法要想真正让学生学会并理解,务必在今后的教学中再安排2至3节实践课,那样才会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