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几何之空间夹角
立体几何之空间夹角
第26练“空间角”攻略[题型分析·高考展望]空间角包括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线面角以及二面角, 在高考中频繁出现, 也是高考立体几何题目中的难点所在. 掌握好本节内容, 首先要理解这些角的概念, 其次要弄清这些角的范围, 最后再求解这些角. 在未来的高考中, 空间角将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借助向量求空间角, 将是解决这类题目的主要方法.体验高考1. (2015·浙江)如图, 已知△ABC, D是AB的中点, 沿直线CD将△ACD翻折成△A′CD, 所成二面角A′—CD—B的平面角为α, 则()A. ∠A′DB≤αB. ∠A′DB≥αC. ∠A′CB≤αD. ∠A′CB≥α2.(2016·课标全国乙)平面α过正方体ABCD—A1B1C1D1的顶点A, α∥平面CB1D1, α∩平面ABCD=m, α∩平面ABB1A1=n, 则m, n所成角的正弦值为()A.32 B.22 C.33 D.133. (2016·课标全国丙)如图, 四棱锥P-ABCD中, PA⊥底面ABCD, AD∥BC, AB=AD=AC=3, PA=BC=4, M为线段AD上一点, AM=2MD, N为PC的中点.(1)证明MN∥平面PAB;(2)求直线AN与平面PMN所成角的正弦值.高考必会题型题型一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例1在棱长为a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求异面直线BA1与AC所成的角.变式训练1(2015·浙江)如图, 三棱锥A—BCD中, AB=AC=BD=CD=3, AD=BC=2, 点M, N分别是AD, BC的中点, 则异面直线AN, CM所成的角的余弦值是________.题型二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例2如图, 已知四棱锥P-ABCD的底面为等腰梯形, AB∥CD, AC⊥BD, 垂足为H, PH是四棱锥的高, E为AD的中点. (1)证明: PE⊥BC;(2)若∠APB=∠ADB=60°, 求直线PA与平面PEH所成角的正弦值.变式训练2如图, 平面ABDE⊥平面ABC,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B=BC=4, 四边形ABDE是直角梯形, BD∥AE, BD⊥BA, BD=AE=2, 点O、M分别为CE、AB的中点. (1)求证: OD∥平面ABC;(2)求直线CD和平面ODM所成角的正弦值;(3)能否在EM上找到一点N, 使得ON⊥平面ABDE?若能, 请指出点N的位置并加以证明;若不能, 请说明理由.题型三二面角例3(2016·浙江.如图, 在三棱台ABC—DEF中, 平面BCFE⊥平面ABC, ∠ACB=90°, BE =EF=FC=1, BC=2, AC=3..(1)求证: BF⊥平面ACFD;(2)求二面角B-AD-F的平面角的余弦值.变式训练3如图, 长方体ABCD-A1B1C1D1中, AA1=AD=1, AB=2, 点E是C1D1的中点.(1)求证: DE⊥平面BCE;(2)求二面角A-EB-C的大小.高考题型精练1.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A1B与B1C所在直线所成角的大小是()A. 30°B. 45°C. 60°D. 90°2.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A1B与平面BB1D1D所成的角的大小是()A. 90°B. 30°C. 45°D. 60°3. 如图所示, 将等腰直角△ABC沿斜边BC上的高AD折成一个二面角, 此时∠B′AC=60°, 那么这个二面角大小是()A. 90°B. 60°C. 45°D. 30°4.已知正三棱锥S-ABC中, E是侧棱SC的中点, 且SA⊥BE, 则SB与底面ABC所成角的余弦值为()A.63 B.33 C.23 D.365. 如图所示,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E、F、G、H分别为AA1.AB.BB1.B1C1的中点, 则异面直线EF与GH所成的角等于()A. 45°B. 60°C. 90°D. 120°(5题)(6题)(8题)6如图,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B=AC, ∠BCD=90°, 且BC=CD=3, 将△ABC沿BC的边翻折, 设点A在平面BCD上的射影为点M, 若点M在△BCD内部(含边界), 则点M 的轨迹的最大长度等于______;在翻折过程中, 当点M位于线段BD上时, 直线AB和CD 所成角的余弦值等于______.7. 直三棱柱ABC-A1B1C1中, 若∠BAC=90°, 2AB=2AC=AA1, 则异面直线BA1与B1C 所成角的余弦值等于________.8.如图所示, 在四棱锥P-ABCD中, 已知PA⊥底面ABCD, PA=1, 底面ABCD是正方形, PC 与底面ABCD所成角的大小为, 则该四棱锥的体积是________.9. 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斜边BC上的高AD为折痕, 使△AB′D和△ACD折成互相垂直的两个平面, 则∠B′AC=________.10. 如图, 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 AB=1, AC=2, BC=, D.E分别是AC1和BB1的中点, 则直线DE与平面BB1C1C所成的角为________.(10题)(11题)11. (2016·四川)如图, 在四棱锥PABCD中, AD∥BC, ∠ADC=∠PAB=90°, BC=CD=AD.E为棱AD的中点, 异面直线PA与CD所成的角为90°.(1)在平面PAB内找一点M, 使得直线CM∥平面PBE, 并说明理由;(2)若二面角P—CD—A的大小为45°, 求直线PA与平面PCE所成角的正弦值.如图, 在四棱锥P-ABCD中, 底面ABCD为菱形, ∠BAD=60°, Q为AD的中点.(1)若PA=PD, 求证: 平面PQB⊥平面PAD;(2)点M在线段PC上, PM=PC, 若平面PAD⊥平面ABCD, 且PA=PD=AD=2, 求平面MBQ与平面CBQ夹角的大小.。
专题03 立体几何中的夹角问题(解析版)
第三篇 立体几何专题03 立体几何中的夹角问题常见考点考点一 线线角典例1.如图,在多面体ABCEF 中,ABC 和ACE 均为等边三角形,D 是AC 的中点,EF BD ∥,2BD EF ==(1)证明:AC BF ⊥;(2)若平面ABC ⊥平面ACE ,求异面直线AE 与BF 所成角的余弦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解析】 【分析】(1)证明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一条直线,可以先证明前者垂直于后者所在的那个平面; (2)求异面直线的夹角,优先考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用向量的方法来计算. (1)证明:连接DE .因为AB BC =,且D 为AC 的中点,所以AC BD ⊥. 因为AE EC =,且D 为AC 的中点,所以AC DE ⊥.因为BD ⊂平面BDE ,DE ⊂平面BDE ,且BD DE D ⋂=,所以AC ⊥平面BDE . 因为EF BD ∥,所以BF ⊂平面BDE ,所以AC BF ⊥;(2)由(1)可知DE AC ⊥.因为平面ABC ⊥平面ACE ,平面ABC 平面ACE AC =,DE ⊂平面ACE , 所以DE ⊥平面ABC ,所以DC ,DB ,DE 两两垂直.以D 为原点,分别以DC ,DB .DE 的方向为x ,y ,z 轴的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则()1,0,0A -,()B ,F ⎛ ⎝,(E ,从而(AE =,0,2BF ⎛=- ⎝. 则15cos 5AE BF AE BF AE BF⋅==⋅,,即异面直线AE 与BF变式1-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AC =,90ACD ︒=∠,以AC 为折痕将ACD ∆折起,使点D 到达点M 的位置,且AB AM ⊥.(1)证明:平面ACM ⊥平面ABC ;(2)E 为线段AM 上一点,F 为线段BC 上一点,且13AE CF AD ==,求异面直线AC 与EF 所成的角的余弦.【答案】(1)证明见解析【解析】 【分析】(1)由题易知AB AC ⊥,由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推出AB ⊥平面ACM ,再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得证;(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法求出异面直线所成角的余弦值; (1) 证明:平行四边形ABCD ,//AB CD ∴,90BAC ACD ∴∠=∠=︒,即AB AC ⊥,AB AM ⊥,AC AM A ⋂=,AC 、AM ⊂平面ACM , AB ∴⊥平面ACM ,AB ⊂平面ABC ,∴平面ACM ⊥平面ABC .(2)解:由(1)平面ACM ⊥平面ABC ,MC AC ⊥,平面ACM ⋂平面ABC AC =,MC ⊂平面ACM ,所以CM ⊥平面ABC ,因为CD ⊂平面ABC ,所以MC CD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令3AB AC ==,所以()0,0,0C ,()0,3,0A ,()1,1,0F -,()0,2,1E ,所以()0,3,0CA =,()1,1,1FE =,设异面直线AC与EF 所成的角为θ,则3cos 33CA FE CA FEθ⋅===⋅, 故异面直线AC 与EF变式1-2.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AA ,1AB =,AC =2BAC π∠=,D 是棱1CC 上一点.(1)若1A C BD ⊥,求1CDCC ; (2)在(1)的条件下,求直线1B D 与11AC 所成角的余弦值. 【答案】(1)112CD CC=【解析】 【分析】(1)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求解即可;(2)利用向量求解即可. (1)如图,以AB ,AC ,1AA 的单位向量为正交基底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则()0,0,0A ,()1,0,0B,()C,(1A,(1B,(1C .设()D a,则()BD a =-,又(1AC =,1A C BD ⊥,∴130AC BD ⋅==,∴a =D 为1CC 的中点, ∴112CD CC =.(2)由(1)得1B D ⎛=- ⎝⎭,()11AC =,∴111cos ,B D AC ==.变式1-3.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A B C D -中,E 、F 分别是1BB 、CD 的中点.(1)求证:1D F AE ⊥;(2)求直线EF 和1CB 所成角的大小.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6π 【解析】 【分析】(1)以D 为原点,DA 、DC 、1DD 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计算得出10D F AE ⋅=,即可证得结论成立;(2)利用空间向量法可求得直线EF 和1CB 所成角的大小. (1)解:以D 为原点,DA 、DC 、1DD 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不妨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2,则()0,0,0D 、()2,0,0A 、()10,0,2D 、()2,2,1E 、()0,1,0F 、()0,2,0C 、()12,2,2B ,()10,1,2D F =-,()0,2,1AE =,所以,112210D F AE ⋅=⨯-⨯=,1D F AE ∴⊥.(2)解:()2,1,1EF =---,()12,0,2CB =,111cos ,6EF CB EF CB EF CB ⋅<>===⋅,因此,直线EF 和1CB 所成角为6π.考点二 线面角典例2.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2ABC π∠=,22AB BC AD ===,E ,F 分别为边AB ,CD 上的动点,且EF BC ∥,G 是BC 的中点,沿EF 将梯形ABCD 翻折,使平面AEFD ⊥平面EBCF .(1)求AE 为何值时,BD EG ⊥;(2)在(1)的条件下,求BD 与平面ABF 所成角的正弦值. 【答案】(1)1 【解析】 【分析】(1)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0BD EG ⋅=,得出1AE =;(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得出BD 与平面ABF 所成角的正弦值. (1)沿EF 将梯形ABCD 翻折后,以E 为原点,以EB 所在直线为x 轴,EF 所在直线为y 轴,EA 所在直线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0,2)EA t t =∈,则(0,0,0),(0,0,),(2,0,0)E A t B t -,(0,1,),(2,1,0)D t G t -(2,1,)BD t t ∴=-,(2,1,0)EG t =-,0BD EG BD EG ⊥∴⋅=,即2(2)10t --+=,解得1t =或3t =(舍)故当1AE =时,BD EG ⊥(2)在(1)的条件下,(0,0,1)A ,3(1,0,0),0,,0,(0,1,1)2B F D ⎛⎫ ⎪⎝⎭3(1,1,1),(1,0,1),1,,02BD BA BF ⎛⎫=-=-=- ⎪⎝⎭设平面ABF 的法向量为(,,1)n a b =,由0,0n BA n BF ⋅=⋅=,解得21,3a b == 故21,,13n ⎛⎫= ⎪⎝⎭设BD 与平面ABF 所成角为θ,则sin cos ,BD n θ=1||||3BD n BD n -+⋅===⋅⋅ 故BD 与平面ABF . 变式2-1.如图所示的直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底面ABCD 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E ,F 分别是棱BC ,CD 上的点,且2BE EC =,2DFFC =,点G 为棱1CC 上的动点,13AA =,1O 为上底面1111D C B A 的中心,1AO ∥平面EFG .(1)求CG 的长度;(2)求直线1BO 与平面EFG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答案】(1)1(2)11【解析】 【分析】(1)假设当1CG =时,1AO ∥平面EFG ,连11A C ,取棱AC 的中点O ,连1OC ,得到11AO OC ∥,设OC EF H ⋂=,连接GH ,易证1AO HG ∥,再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2)分别以DA ,DC ,1DD 所在直线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得平面EFG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设直线1BO 与平面EFG 所成的角为α,由111sin cos ,n BO n BO n BO α⋅==求解. (1)解:假设当1CG =时,1AO ∥平面EFG , 如图所示,连11A C ,因为1O 为上底面的中心,所以1O 是棱11A C 的中点. 连AC ,取棱AC 的中点O ,连1OC ,则11AO OC ∥, 设OC EF H ⋂=,连接GH ,由2BE EC =,2DF FC =;得13CH CO =, 又因为113CG CC =,所以1OC HG ∥, 所以1AO HG ∥,又因为GH ⊂平面EFG ,1AO ⊄平面EFG , 所以1AO ∥平面EFG ,所以假设成立,即1CG =. (2)由题可知DA ,DC ,1DD 两两相互垂直,分别以DA ,DC ,1DD 所在直线为x ,y ,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2,2,03E ⎛⎫ ⎪⎝⎭,40,,03F ⎛⎫ ⎪⎝⎭,()0,2,1G ,()11,1,3O ,()2,2,0B ,所以()11,1,3BO =--,22,,033EF ⎛⎫=-- ⎪⎝⎭,2,0,13EG ⎛⎫=- ⎪⎝⎭,设平面EFG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则0,0,n EF n EG ⎧⋅=⎪⎨⋅=⎪⎩,即()()22,,,,00332,,,0,103x y z x y z ⎧⎛⎫⋅--= ⎪⎪⎪⎝⎭⎨⎛⎫⎪⋅-= ⎪⎪⎝⎭⎩,令3x =,得3y =-,2z =,所以()3,3,2n =-, 设直线1BO 与平面EFG 所成的角为α,则111sin cos ,n BO n BO n BO α⋅==,=. 变式2-2.如图,三棱锥P -ABC 中,PAB △为正三角形,侧面P AB 与底面ABC 所成的二面角为150°,AB =AC =2,AB AC ⊥,E,M ,N 分别是线段AB ,PB 和BC 的中点.(1)证明:平面PEN ⊥平面ABC ;(2)求直线PN 与平面MAC 所成角的正弦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解析】 【分析】(1)由PAB △为正三角形,可得PE AB ⊥,再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结合已知条件可得EN AB ⊥,再由线面垂直和面面垂直的判定可得结论,(2)以E 为原点,EB 、EN 所在的直线分别为x 、y 轴,过点E 与平面ABC 垂直的直线为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然后利用空间向量求解即可 (1)由PAB △为正三角形,E 是AB 的中点,则知PE ⊥AB , 因为E ,N 分别是线段AB 和BC 的中点, 所以EN ∥AC ,因为AB ⊥AC ,所以EN ⊥AB , 又PE EN E ⋂=,所以AB ⊥平面PEN , 因为AB 平面ABC 所以平面PEN ⊥平面ABC . (2)由(1)知,∠PEN =150°,以E 为原点,EB 、EN 所在的直线分别为x 、y 轴,过点E 与平面ABC 垂直的直线为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B (1,0,0),C (-1,2,0),A (-1,0,0),30,2P ⎛- ⎝⎭,13,24M ⎛- ⎝⎭,N (0,1,0),∴50,,2PN ⎛= ⎝⎭,33,24AM ⎛=- ⎝⎭,()0,2,0AC =, 设平面MAC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00n AC n AM ⎧⋅=⎪⎨⋅=⎪⎩,即2033024y x y =⎧⎪⎨-=⎪⎩, 令x =1,则y =0,z =-(1,0,n =-,设直线PN 与平面MAC 所成角为θ,则sin cos ,7PN n PN n PN nθ⋅====故直线PN 与平面MAC变式2-3.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222AC AB AA ===,11A B AB M =,11A B B C ⊥.(1)求证:AB AC ⊥;(2)若点N 在线段1A C 上,满足MN ∥平面ABC ,求直线1B N 与平面1A BC 所成角的正弦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49【解析】 【分析】(1)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出AC ⊥平面11AA B B ,即可证明AC AB ⊥. (2)连接1A C ,MN ,1B N .先证明出N 为1A C 的中点.以A 为坐标原点,AB ,AC ,1AA 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求解. (1)∵111ABC A B C -为直三棱柱,∴1AA ⊥平面ABC ,∴1AA AB ⊥,1AA AC ⊥, 又1AA AB =,所以四边形11AA B B 为正方形, ∴11A B AB ⊥,又11A B B C ⊥,111AB B C B ⋂=, ∴1A B ⊥平面1AB C ,又AC ⊂平面1AB C ,∴1A B AC ⊥,又1AC AA ⊥,111A B AA A ⋂=,∴AC ⊥平面11AA B B ,又AB 平面11AA B B , ∴AC AB ⊥. (2)连接1A C ,MN ,1B N .∵MN ∥平面ABC ,又MN ⊂平面1A BC ,平面1A BC 平面ABC BC =, ∴MN BC ∥.又M 为1A B 的中点,∴N 为1A C 的中点.如图所示,以A 为坐标原点,AB ,AC ,1AA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10,0,1A ,()1,0,0B ,()0,2,0C ,()11,0,1B ,10,1,2N ⎛⎫⎪⎝⎭.∴111,1,2B N ⎛⎫=-- ⎪⎝⎭设平面1A BC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又()11,0,1A B =-,()10,2,1AC =-, 由1100n A B n A C ⎧⋅=⎪⎨⋅=⎪⎩得020x z y z -=⎧⎨-=⎩,不妨取z =2,所以平面1A BC 的一个法向量为()2,1,2n =∴直线1B N 与平面1A BC 所成角θ的正弦值为11124sin cos ,3932B N n B N n B N nθ⋅====⨯.考点三 二面角典例3.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侧面11ACC A 是矩形,AC AB ⊥,12AB AA ==,3AC =,1120A AB ∠=︒,E ,F 分别为棱11A B ,BC 的中点,G 为线段CF 的中点.(1)证明:1//AG 平面AEF ; (2)求二面角A EF B --的余弦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解析】 【分析】(1)作图,由对应比例证明1//OF A G ,即可证明1//AG 平面AEF ;(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对应点的坐标,从而得对应平面向量的坐标,求解出法向量,利用向量夹角计算公式代入计算. (1)连接1A B ,交AE 于点O ,连接OF ,由题意,四边形11ABB A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11AB A B =,因为E为11A B 中点,∴112A E AB =,∴1AOE BOA △△,且相似比为12,∴112AO OB =,又∵F ,G 为BC ,CF 中点,∴12GF BF =,∴1//OF A G ,又OF ⊂平面AEF ,1AG ⊄平面AEF ,∴1//AG 平面AEF .(2)连接1AB ,因为1120A AB ∠=︒,12AB AA ==,所以11AB A B ⊥,112,AB A B ==间直角坐标系,则()()1130,1,0,,,0,,222A B E F ⎫⎛⎫-⎪ ⎪⎪ ⎪⎝⎭⎝⎭,则333313,,0,,,0,3,1,22222AE BE EF ⎛⎫⎛⎫⎛⎫=-=-=- ⎪ ⎪ ⎪ ⎪ ⎪⎝⎭⎝⎭⎝⎭,设平面AEF 和平面BEF 的法向量分别为()()111222,,,,,m x y z n x y z ==,则{AE ⃑⃑⃑⃑⃑ ⋅m ⃑⃑ =0EF ⃑⃑⃑⃑⃑ ⋅m ⃑⃑ =0⇒{√32x 1−32y 1=0−√3x 1+y 1+32z 1=0⇒m ⃑⃑ =(3√3,3,4),{BE ⃑⃑⃑⃑⃑ ⋅n ⃑ =0EF ⃑⃑⃑⃑⃑ ⋅n ⃑ =0⇒{3√32x 2−12y 2=0−√3x 2+y 2+32z 2=0⇒n ⃑ =(√3,9,−4),所以927cos ,13213m n m n m n⋅+===,因为二面角A EF B --的平面角为锐角,所以二面角A EFB --.【点睛】对于立体几何中角的计算问题,往往可以利用空间向量法,通过求解平面的法向量,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求解.变式3-1.如图,ABC中AB BC⊥,且2=,将AEF沿中位线EF折起,使得AE BEAB BC⊥,连结AB,AC,M为AC的中点.(1)证明:MF⊥平面ABC;(2)求二面角E MF C--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分析】(1)由勾股定理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FM AC⊥,MF BM⊥,再由线面垂直的判定证明即可;(2)以点E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向量法得出面面角. (1)设2BC =,则1,2,EF AE BE AF FC =====,AE EF AE BE ⊥⊥,EFBE E =,AE ⊥平面BCFEEC ⊂平面BCFE ,AE EC ∴⊥连接BM ,BF,AC AE ==2,BC AB ==222,AC BC AB BC AB ∴=+⊥12BM AC ∴==MF BF ===222BF MF BM ∴=+,即MF BM ⊥又,AF FC FM AC =∴⊥BM AC M ⋂=,∴MF ⊥平面ABC(2),,AE BE AE EF EF BE ⊥⊥⊥,∴以点E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下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0,0,2),(2,2,0),(1,1,1)(0,1,0),(0,0),0,A C M F E(1,0,1),(1,1,1),(2,1,0)MF EM FC ∴=--==设平面EMF 的法向量为()111,,n x y z =,平面MFC 的法向量为()222,,m x y z =11111000x z MF n x y z EM n ⎧--=⋅=⎧⎪⇒⎨⎨++=⋅=⎩⎪⎩,令11z =-,则(1,0,1)n =- 同理可得(1,2,1)m =--,2cos ,||||32m n m n m n ⋅〈〉===⋅⨯ 又二面角E MF C --为钝角,故二面角E MF C --的余弦值为变式3-2.如图,已知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为直角梯形,AB DC ∥,90DAB ∠=︒,PA ⊥底面ABCD ,且112PA AD DC AB ====,M 是棱PB 的中点.(1)证明:平面PAD ⊥平面PCD ;(2)求平面AMC 与平面BMC 的夹角的余弦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23【解析】 【分析】(1)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先证明DC ⊥平面P AD ,再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平面PAD ⊥平面PCD ;(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相关各点的坐标,继而求得相关向量的坐标,再求出相关平面AMC 和平面BMC 的法向量,根据向量的夹角公式求得答案 (1)∵PA ⊥底面ABCD ,DC ⊂底面ABCD ,∴PA DC ⊥,又由题设知AD DC ⊥,且直线P A 与AD 是平面P AD 内的两条相交直线, ∴DC ⊥平面P AD .又DC ⊂平面PCD ,∴平面PAD ⊥平面PCD . (2)∵PA AD ⊥,PA AB ⊥,AD AB ⊥,∴以A 为坐标原点,以AD 为x 轴,以AB 为y 轴,以AP 为z 轴,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0,0A ,()0,2,0B ,()1,1,0C ,()0,0,1P ,10,1,2M ⎛⎫⎪⎝⎭,10,1,2AM ⎛⎫= ⎪⎝⎭,(1,1,0)AC =,设平面AMC 的法向量为()1,,n x y z =,则由1100n AM n AC ⎧⋅=⎪⎨⋅=⎪⎩,得1020y z x y ⎧+=⎪⎨⎪+=⎩,得2z y x y =-⎧⎨=-⎩,令1y =,得()11,1,2n =--为平面AMC 的一个法向量.由10,1,2BM ⎛⎫=- ⎪⎝⎭,11,0,2MC ⎛⎫=- ⎪⎝⎭,设平面BMC 的一个法向量为()2,,n a b c =,则2200n BM n MC ⎧⋅=⎪⎨⋅=⎪⎩,即102102b c a c ⎧-+=⎪⎪⎨⎪-=⎪⎩, 令1a = ,可得平面BMC 的一个法向量为()21,1,2n =. ∴1212122cos ,3n n n n n n ⋅==-, 故所求平面AMC 与平面BMC 的夹角的余弦值为23.变式3-3.如图,三棱锥P ABC -中,PA AB ⊥,PA AC ⊥,AB AC ⊥,2AB AC ==,4PA =,点M 是P A 的中点,点D 是AC 的中点,点N 在PB 上,且2PN NB =.(1)证明:BD 平面CMN ;(2)求平面MNC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余弦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23【解析】 【分析】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得到相关点和相关向量的坐标, (1)求出平面CMN 的法向量,利用BD n =0证明即可;(2)由(1)知平面CMN 的法向量,再求平面ABC 的法向量,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即可求解. (1)证明:三棱锥P ABC -中,PA AB ⊥,PA AC ⊥,AB AC ⊥∴分别以AB ,AC ,AP 为x ,y ,z 轴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2AB AC ==,4PA =,点M 是P A 的中点,点D 是AC 的中点,点N 在PB 上且2PN NB =∴()0,0,0A ,()2,0,0B ,()0,2,0C ,()0,0,2M ,44,0,33N ⎛⎫⎪⎝⎭,()0,1,0D设平面CMN 的法向量()000,,n x y z =,()0,2,2CM =-,44,2,33CN ⎛⎫=- ⎪⎝⎭,()2,1,0BD =-,由00000220442033n CM y z n CN x y z ⎧⋅=-+=⎪⎨⋅=-+=⎪⎩得00012x zy z ⎧=⎪⎨⎪=⎩ 令02z =- 得0012x y =-⎧⎨=-⎩ ∴()1,2,2n =---∵()()2,1,01,2,20BD n ⋅=-⋅---= ∴BD n ⊥又BD ⊄平面CMN ∴BD 平面CMN ; (2)PA AB ⊥,PA AC ⊥,AB AC A ⋂=∴PA ⊥平面ABC∴PA 为平面ABC 的法向量 ()0,0,4AP =则AP 与n 的夹角α的补角是平面ABC 与平面CMN 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θ82cos cos 433AP n AP nθα⋅-=-=-=-=⨯⋅. ∴平面MNC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23.巩固练习练习一 线线角1.如图,在直三棱柱A 1B 1C 1-ABC 中,AB ⊥AC ,AB =AC =2,AA 1=4,点D 是BC 的中点,求异面直线 A 1B 与C 1D 所成角的余弦值.【解析】 【分析】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法求解. 【详解】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则()()()()110,0,4,2,0,0,0,2,4,1,1,0A B C D , 所以()()112,0,4,1,1,4A B C D =-=--, 设异面直线 A 1B 与C 1D 所成的角为θ,所以111111cos cos ,25A B C D A B C D A B C Dθ⋅====⋅. 2.如图,直棱柱111,ABC A B C -在底面ABC 中,1,90CA CB BCA ∠===,棱12,,AA M N =分别为111,A B A A 的中点.(1)求异面直线1BA 、1CB 成角的余弦值; (2)求证:BN ⊥平面1C MN .【答案】(1(2)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1)根据条件中的垂直关系,以点C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向量1BA 和1CB 的坐标,再根据公式11cos ,BA CB <>的值;(2)利用向量数量积证明11,C M BN C N BN ⊥⊥,证明线面垂直. 【详解】(1)如图所示,以C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C xyz -,依题意得()()()()()110,1,0,1,0,1,1,0,2,0,0,0,0,1,2,B N A C B()()111,1,2,0,1,2BA CB ∴=-= ()111011223BA CB ∴⋅=⨯+-⨯+⨯= 又116,5BA CB ==11111130cos<,10BA CB BA CB BA BB⋅∴>==故11,BA CB (2)证明:依题意得()()()()11111,0,2,0,0,2,0,1,0,1,0,1,,,2,22A CB N M ⎛⎫ ⎪⎝⎭()()1111,,0,1,0,1,1,1,122C M CC N BN ⎛⎫∴==-=- ⎪⎝⎭()()()111111010,11011122C M BN C N BN ∴⋅=⨯+⨯-+⨯=⋅=⨯+⨯-+-⨯=0,11,C M BN C N BN ∴⊥⊥11,BN C M BN C N ∴⊥⊥又:1111,C M C N C C M ⋂=⊂面11,C MN C N ⊂面1C MNBN ∴⊥平面1.C MN3.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2,,,AC AB A A AB AC D E F ⊥===分别为1,,AB BC BB 的中点.(1)证明://DF 平面11AB C ;(2)证明:11AFB E ⊥; (3)求异面直线111A F B C 与所成角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详见解析;(2)证明详见解析;(3 【解析】 【分析】(1)通过证明1//DF AB 来证得//DF 平面11AB C .(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证得11AFB E ⊥. (3)利用向量法求得异面直线1A F 与11BC 所成角的余弦值. 【详解】(1)在三角形1ABB 中,,D F 分别是1,AB BB 的中点,所以DF 是三角形1ABB 的中位线,所以1//DF AB ,由于DF ⊂平面11AB C ,1AB ⊂平面11AB C ,所以//DF 平面11AB C . (2)以A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则()()()()()1110,0,2,0,2,1,0,2,2,2,0,2,1,1,0A F B C E ,所以()()110,2,1,1,1,2A F B E =-=--,11220A F B E ⋅=-+=,所以11A F B E ⊥,即11AF B E ⊥.(3)()()1110,2,1,2,2,0A F B C =-=-,设异面直线1A F 与11B C 所成角为θ,则1111cos 55A F B E A F B Eθ⋅===⋅. 所以异面直线1A F 与11B C4.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G 分别是1DD ,BD ,1BB 的中点.(1)求证:EF CF ⊥;(2)求EF 与CG 所成角的余弦值; (3)求CE 的长.【答案】(1)证明见解析;(2(3【解析】 【分析】(1)以D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证明0EF CF ⋅=即可;(2)求出cos cos ,EF CG EF CG EF CGθ⋅=<>=⋅即可;(3)利用空间两点间距离公式即可求出. 【详解】如图,以D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11110,0,,,,0,0,1,0,1,1,2222E F C G ⎛⎫⎛⎫⎛⎫⎪ ⎪ ⎪⎝⎭⎝⎭⎝⎭.(1)111,,222EF ⎛⎫=- ⎪⎝⎭,11,,022CF ⎛⎫=- ⎪⎝⎭,则111110022222EF CF ⎛⎫⎛⎫⋅=⨯+⨯-+-⨯= ⎪ ⎪⎝⎭⎝⎭, EF CF ∴⋅,∴EF CF ⊥; (2)设EF 与CG 所成角为θ,111,,222EF ⎛⎫=- ⎪⎝⎭,11,0,2CG ⎛⎫= ⎪⎝⎭,则1cos cos ,153EF CG EF CG EF CGθ⋅=<>===⋅所以EF 与CG(3)CE ==练习二 线面角5.如图,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侧面11AA B B ⊥底面11,60,ABC AA BAA 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AC BC ==.(1)若O 为AB 的中点,求证:1CO AA ⊥; (2)求直线1BC 与平面11ACC A 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解析】 【分析】(1)根据题意可得CO AB ⊥,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可得CO ⊥平面11AA B B ,结合线面垂直的性质即可证明;(2)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法求出平面11ACC A 的法向量和1BC , 结合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计算即可. (1)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AC BC ==,由O 为AB 的中点,CO AB ∴⊥,又平面11AA B B ⊥平面ABC ,平面11AA B B 平面ABC AB =.CO ∴⊥平面11AA B B ,又1AA ⊂平面111AA B B CO AA ∴⊥,. (2)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AC BC AB ==∴=,又11260AA BAA =∠=︒∴,四边形11AA B B 为菱形,1AA B 为正三角形,1A O AB ∴⊥,又平面11AA B B ⊥平面ABC ,平面11AA B B 平面ABC AB =,1AO ∴⊥平面ABC,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1(0,A B C A ,,,,111(2,BC BC CC BC AA =+=+=+=.又1(2,2,0)(0,2,AC AA ==,,设(,,)n x y z =是平面11ACC A 的一个法向量,则100n AA n AC ⎧⋅=⎪⎨⋅=⎪⎩,即0,0,+== 令1z =,则(3,x y n ===-. 设直线1BC 与平面11ACC A 所成的角为θ,则1201sin cos ,7n BC θ⨯+===.6.如图,已知四棱锥P ABCD -中,PA ⊥平面ABCD ,四边形ABCD 中,90ABC ∠=︒,AB CD ∥,1AB =,1BC =,2CD =,点A 在平面PCD 内的投影恰好是△PCD 的重心G .(1)求证:平面PAB ⊥平面PBC ;(2)求直线DG 与平面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1)通过线线垂直先证明BC ⊥平面PAB ,即可由线面垂直证明面面垂直;(2)以A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分别求得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即可由向量法求得线面角的正弦值. (1)因为PA ⊥平面ABCD ,BC ⊂平面ABCD ,所以PA BC ⊥, 因为90ABC ∠=︒,所以BC AB ⊥,因为PA AB A =,PA ⊂平面PAB ,AB 平面PAB , 所以BC ⊥平面PAB ,又因为BC ⊂平面PBC ,所以平面PBC ⊥平面PAB ,所以平面PAB ⊥平面PBC . (2)取CD 中点E ,连接AE ,因为90ABC ∠=︒,AB CD ∥,1AB BC ==,2CD =, 所以四边形ABCE 是矩形,所以AB AE ⊥, 因为PA ⊥平面ABCD ,所以PA AB ⊥,PA AE ⊥,所以AB 、AE 、AP 两两垂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0,0,0)A ,(1,0,0)B ,(1,1,0)C ,(0,1,0)E ,(1,1,0)D -,设(0,0,)(0)P t t >,则20,,33t G ⎛⎫⎪⎝⎭,20,,33t AG ⎛⎫= ⎪⎝⎭,11,,33t CG ⎛⎫=-- ⎪⎝⎭,11,,33t DG ⎛⎫=- ⎪⎝⎭,因为点A 在平面PCD 内的投影恰好是△PCD 的重心G ,所以AG CG ⊥,所以0CG AG ⋅=,所以220099t -+=,t =(0,1,0)BC =,(1,0,PB =,令(2,0,1)m =,因为0BC m ⋅=,0PB m ⋅=, 所以m 是平面PBC 的法向量,DG 的方向向量是11,,33DG ⎛=- ⎝⎭,所以直线CG 与平面PBC 所成角θ的正弦值为||3sin |cos ,|3||||3m DG m DG m DG θ⋅=〈〉===⋅. 故直线DG 与平面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3. 7.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2AB =,1BC =,3A π∠=,点E 是AB 的中点,沿DE 将ADE 翻折得PDE △,使得PC =,且点F 为PC 的中点.(1)求证:BF ∥平面PDE ;(2)求直线PE与平面BCDE 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34【解析】【分析】(1)取PD 的中点H ,证明四边形FHEB 为平行四边形,由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即可得证; (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求线面角即可.(1)取PD 的中点H,连接EH,HF∵F ,H 分别为PC ,PD 的中点,∴1//2FH CD FH CD =,又∵E 为AB 的中点,∴1//,2EB CD BE CD =,∴//,FH EB FH EB =,∴FHEB 为平行四边形,∴FB HE ∥,又∵BF ⊄面PDE ,HE ⊂面PDE ,∴BF ∥平面PDE .(2)∵2AB =,1AD =,3A π∠=,∴AD BD ⊥,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令(),,P x y z ,由条件可知()1,0,0A,()B,12E ⎛⎫ ⎪ ⎪⎝⎭,()C -,由11PD PE PC ⎧⎪=⎪⎪=⎨⎪⎪=⎪⎩,∴()(22222222211121014x y z x y z x y z ⎧++=⎪⎪⎛⎪⎛⎫-++= ⎨ ⎪ ⎝⎭⎝⎭⎪⎪⎪+++=⎩,∴1834x y z ⎧=-⎪⎪⎪=⎨⎪⎪=⎪⎩∴1384P ⎛⎫- ⎪ ⎪⎝⎭.∴53,884EP ⎛⎫=-- ⎪ ⎪⎝⎭,又∵面BCDE 的法向是()0,0,1m =,记PE 与面BCDE 所成角为θ. ∴||3sin 4||EP n n →→→⋅==θ, 即PE 与面BCDE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34.8.如图1,在△MBC 中,24,BM BC BM BC ==⊥,A ,D 分别为棱BM ,MC 的中点,将△MAD沿AD 折起到△P AD 的位置,使90PAB ∠=,如图2,连结PB ,PC ,BD .(1)求证:平面P AD ⊥平面ABCD ;(2)若E 为PC 中点,求直线DE 与平面PBD 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推导出PA AD ⊥,PA AB ⊥,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PA ⊥平面ABCD ,再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2)以A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利用向量法即可求出直线DE 与平面PBD 所成角的正弦值.(1)由题意知,因为点A 、D 分别为MB 、MC 中点,所以//AD BC ,又BM BC ⊥,所以BM AD ⊥,所以PA AD ⊥.因为90PAB ︒∠=,所以PA AB ⊥,又AB AD A ⋂=,所以PA ⊥平面ABCD ,又PA ⊂平面PAD ,所以平面PAD ⊥平面ABCD ;(2)因为PA AB ⊥,PA AD ⊥,90PAB ︒∠=,所以AP AB AD 、、两两垂直,以A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0,0,0)(2,0,0)(2,2,0)(0,1,0)(0,0,2)(1,1,1)A B C D P E ,,,,,,则(1,0,1)(2,1,0)(2,0,2)DE BD BP ==-=-,,,设平面PBD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则0202200n BD x y x z n BP ⎧⋅=-+=⎧⎪⇒⎨⎨-+=⋅=⎩⎪⎩,令2y =,得11x z ==,, 所以(1,2,1)n =,设直线DE 与平面PBD 所成角为θ,则1sin cos 2DE n DE n DE n θ⋅====, 所以直线DE 与平面PBD练习三 二面角9.如图,在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AB DC ∥,AB AD ⊥,224CD AB AD ===,四边形11ADD A 为菱形,1A 在平面ABCD 内的射影O 恰好为AD 的中点,M 为AB 的中点.(1)求证:BC ⊥平面1AOM ; (2)求平面11A BC 与平面11AA D D 夹角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先证明1A O BC ⊥,BC OM ⊥,即可证明BC ⊥平面1AOM ; (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求解即可.(1)因为O 为1A 在平面ABCD 内的射影,所以1A O ⊥平面ABCD ,因为BC ⊂平面ABCD ,所以1A O BC ⊥.如图,连接BD ,在Rt △ABD 中,BD =设CD 的中点为P ,连接BP ,因为//AB DC ,AB AD ⊥,224CD AB AD ===,所以BP CD ⊥,且2BP PC ==,则BC =因为22216BD BC CD +==,所以BC BD ⊥,易知//OM BD ,所以BC OM ⊥.因为1A O ⊂平面1AOM ,OM ⊂平面1AOM ,1A O OM O ⋂=, 所以BC ⊥平面1AOM . (2)由(1)知1A O ⊥平面ABCD ,所以可以点O 为坐标原点,以OA ,1OA ,所在直线分别为x ,z ,以平面ABCD 内过点O 且垂直于OA 的直线为y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0,0O ,()1,0,0A ,()1,2,0B,(1A ,()1,4,0C -,(12,C -所以(1,0,0)OA =,1OA =,(11,2,A B =,(1BC =-,设平面11AA D D 的法向量为()111,,m x y z =,0m OA ⋅=,10m OA ⋅=,则110,0,x =⎧⎪=可取平面11AA D D 的一个法向量为()0,1,0m =. 设平面11A BC 的法向量为()222,,n x y z =,10n BC ⋅=,10n A B ⋅=,则222222320,20,x y x y ⎧-+=⎪⎨+=⎪⎩令2y 11A BC的一个法向量为()23,n =.设平面11A BC 与平面11AA D D 的平面角为α,由法向量的方向可知α与法向量的夹角大小相等,所以3cos 311m nm n α⋅===⨯⋅, 所以平面11A BC 与平面11AA D D . 10.如图所示,在四棱锥S ABCD -中,四边形ABCD为菱形,SAD 为等边三角形,120ABC ∠=︒,点S 在平面ABCD 内的射影O 为线段AD 的中点.(1)求证:平面SOB ⊥平面SBC ;(2)已知点E 在线段SB 上,32SE BE =,求二面角B OE C --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证明OB BC ⊥和OS BC ⊥,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出BC ⊥平面SOB ,再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出平面SOB ⊥平面SBC .(2)以,,OA OB OS 为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用向量法求解.(1)(1)如图,连接BD .在菱形ABCD 中,120ABC ∠=︒,故ABD △为等边三角形.因为O 为AD 的中点,所以OB AD ⊥.因为AD BC ∥,所以OB BC ⊥.由条件可知SO ⊥底面ABCD ,又BC ⊂平面ABCD ,所以OS BC ⊥,因为OS OB O =,OS ,OB ⊂平面SOB ,所以BC ⊥平面SOB .因为BC ⊂平面SBC ,故平面SOB ⊥平面SBC .(2)因为SO ⊥底面ABCD ,OB AD ⊥,所以可以以,,OA OB OS 为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不妨设1OA =,则OS OB =因为()0,0,0O ,()B ,()C -,(S ,所以()OC =-.由32SE BE =,得35OE OS SB ⎛=+= ⎝⎭, 设(),,m x y z =是平面OEC 的法向量,由{OE ⃑⃑⃑⃑⃑ ·m ⃑⃑ =0OC ⃑⃑⃑⃑⃑ ·m ⃑⃑ =0得32020y z x +=⎧⎪⎨=⎪⎩,令2y =,则x =3z =-,则()3,2,3m =-,又因为平面BOE 的一个法向量为()1,0,0n =,所以cos ,3m n m n m n ⋅===+,故由图可知二面角B OE C --的平面角为锐角,所以二面角B OE C -- 11.如图,在直棱柱111ABC A B C -中,1CA CB ==,90BCA ∠=︒,12AA =,,M N 分别是11A B ,1AA 的中点.(1)求BN 的长;(2)求证:11A B C M ⊥;(3)求二面角11A BC B --的余弦值.【答案】(2)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以点C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得向量BN 的坐标求解; (2)求得向量1A B ,1C M 的坐标,利用向量的数量积运算求解; (3)先求得平面1A BC 的一个法向量(,,)n x y z =,易知(1,0,0)CA =为平面1B BC 的一个法向量,再由cos<n CA n CA n CA ⋅⋅>=⋅求解.(1) 解:依题意,以点C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则(1,0,0)A ,(0,1,0)B ,(0,0,0)C ,11(,,2)22M ,(1,0,1)N ,1(1,0,2)A ,1(0,1,2)B ,1(0,0,2)C , 所以向量(1,1,1)BN =-则21BN ==(2) 向量1(1,1,2)A B =--,向量111(,,0)22C M =,因为11A B C M ⋅()11112022=-⨯+⨯+-⨯0= ,所以11A B C M ⊥ 所以11A B C M ⊥;(3)向量1(1,1,2)A B =--,向量()11,0,2AC =--, 设(,,)n x y z =为平面1A BC 的一个法向量,则1100A B n A C n ⎧⋅=⎪⎨⋅=⎪⎩,即2020x y z x z -+-=⎧⎨--=⎩, 不妨令2x =-,可得(2,0,1)n =-,又(1,0,0)CA =为平面1B BC 的一个法向量, 则cos<n CAn CA n CA⋅⋅>=⋅= 12.如图,在多面体ABCDEF 中,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4AB =,AD EF ∥,2AF EF ==,90FAD AEC ∠=∠=︒.(1)证明:AF ⊥平面ABCD ;(2)求二面角B ED C --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取AD 的中点为M ,连接EM ,易证AE ⊥平面ECD ,得到AE CD ⊥,再由CD AD ⊥,得到CD ⊥平面ADEF ,进而得到CD AF ⊥,再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 (2)连接BE ,BD,以A 为原点,AB ,AD ,AF 所在方向分别为x 轴、y 轴、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得平面BED 的一个法向量(),,m a b c =和平面CED 的一个法向量(),,n x y z =,然后由cos ,n m n m n m ⋅=求解. (1)证明:取AD 的中点为M ,连接EM ,则2EF AM AF ===,又90FAD ∠=︒,//AD EF ,故四边形AFEM 为正方形,故2EM AM MD ===,故90AED ∠=︒,又AE EC ⊥,EC ED E =,故AE ⊥平面ECD ,则AE CD ⊥.又CD AD ⊥,AE AD A =,故CD ⊥平面ADEF ,则CD AF ⊥.又AF AD ⊥,AD CD D =,AD ,CD ⊂平面ABCD ,故AF ⊥平面ABCD .(2)连接BE ,BD ,以A 为原点,AB ,AD ,AF 所在方向分别为x 轴、y 轴、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如图:则B (4,0,0),C (4,4,0),D (0,4,0),E (0,2,2),则()4,4,0BD =-,()4,2,2BE =-,()4,0,0CD =-,()0,2,2DE =-.设平面BED 的一个法向量为(),,m a b c =.则0,0,m BD m BE ⎧⋅=⎪⎨⋅=⎪⎩即440,4220,a b a b c -+=⎧⎨-++=⎩令1a =,则()1,1,1m =.设平面CED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 则0,0,n CD n DE ⎧⋅=⎪⎨⋅=⎪⎩即40,220,x y z -=⎧⎨-+=⎩令1y =,则()0,1,1n =,2cos ,32n m n m n m ⋅===⨯,则3sin ,3n m =,故二面角B ED C --。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求夹角
[策略点睛]
[规范作答] 如图所示,取BC中点 O,连结AO.
因为△ABC是正三角形,所以AO⊥ BC,
因为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平面ABC⊥平面BCC1B1, 所以AO⊥平面BCC1B1.2分 取B1C1中点为O1,以O为原点, O→B , O→O1 , O→A 为x,y,z轴 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B(1,0,0),D(-1,1,0),A1(0,2, 3),A(0,0, 3),B1(1,2,0).4分
成的角. (2)范围:
(0,
2
]
(3)向量求法:设直线a、b的方向向量为 a, b ,其夹角
为
,则有
cos
|
cos
|
|
|ab| a||b|
(4)注意: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可以通过这两条直线的
方向向量的夹角求得,当两方向向量的夹角是钝角时,
应取其补角作为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例2 Rt ABC中,BCA 900,现将 ABC沿着
3 , 1 , 44
2) 2
DB ( 3 , 3 ,0) z 44
由 C1D m, DB m 得
C1
B1
31 2
C1D m
4
x y 4
2
z 0,
DB m 3 x 3 y 0 44
A1
解得 x 3y 6 z 所以,可取m (3, 3, 6)
30 10
[题后感悟] 如何用坐标法求异面直线所成的 角?
(1)建立适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2)找到两条异面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坐标形式;
(3)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计算两直线的方向向 量的夹角;
(4)结合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得到异面直线 所成的角.
3.2.4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求夹角
C
个面内与棱l垂直的异面直线,则二面角 D
Al
的大小就是向量A B C与D 的夹角(如图
(1))
n1 , n2
l
,
②设 是二面角n 1 n 2 的法向量,则向量 与
的两个面 的夹角(或其补
n 1 (1)
n2
角)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如图(2))
l
(2)
例2 正三棱柱 ABC A 1B1C1中,D是AC的 中点,当AB1 BC 1时,求二面角DBC 1C 的余弦值。
因为△ABC是正三角形,所以AO⊥ BC,
因为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平面ABC⊥平面BCC1B1, 所以AO⊥平面BCC1B1.2分 取B1C1中点为O1,以O为原点, O→B , O→O1 , O→A 为x,y,z轴 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B(1,0,0),D(-1,1,0),A1(0,2, 3),A(0,0, 3),B1(1,2,0).4分
C1
B1
A1
C D
B A
以C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C-x yz CC1B 在坐标平面yoz中 ∴可取 n=(1,0,0)为面 CC1B的法向量
设面 C1BD 的一个法向量为m(x, y,z) 同法一,可求 B(0,1,0)
31
2
D(
4
, ,0) 4
C1 (0,0,
) 2
∴
C1D(
3,1, 44
空间“角度”问题
ZPZ
复习引入
1.异面直线所成角
设直线l,m的方向向量分别为a,b
ab
若两直线l , m
所成的角为(0≤ ≤ ), 则
2
cos
ab
l
立体几何夹角公式
立体几何夹角公式在咱们的数学世界里,立体几何夹角公式那可是个相当重要的家伙!记得我当初上学的时候,一遇到立体几何的题目,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总是找不准方向。
但当我真正搞懂了立体几何夹角公式,就仿佛突然点亮了一盏明灯,眼前的路一下子清晰起来。
咱先来说说线线夹角公式。
想象一下,在一个空间里,有两条直线,它们就像两个调皮的孩子,各自有着自己的脾气和方向。
要算出它们之间夹角的余弦值,就得用向量的点乘除以向量的模长乘积。
这就好比要衡量两个孩子的“亲密度”,得看看他们的行为有多少相似之处,以及他们各自的“能量”有多大。
举个例子,有直线 a 和直线 b,它们的方向向量分别是(1,2,3)和(4,5,6)。
那先算点乘,1×4 + 2×5 + 3×6 = 32。
再算模长乘积,向量(1,2,3)的模长是√(1² + 2² + 3²) = √14,向量(4,5,6)的模长是√(4² + 5² + 6²) = √77 。
最后夹角的余弦值就是32÷(√14×√77) 。
再说说线面夹角公式。
这就像是一条线想要钻进一个平面里,得找好角度。
这个夹角的正弦值等于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法向量的点乘的绝对值除以它们的模长乘积。
比如说,有一条直线的方向向量是(2,3,4),平面的法向量是(5,6,7)。
先算点乘,2×5 + 3×6 + 4×7 = 56 ,然后绝对值还是 56 。
直线方向向量的模长是√(2² + 3² + 4²) = √29 ,平面法向量的模长是√(5² + 6² + 7²) = √110 。
那夹角的正弦值就是56÷(√29×√110) 。
面面夹角公式呢,其实和线面夹角有点像。
两个平面就像是两块大板子,它们之间的夹角就得看法向量的关系。
第35讲 立体几何中的夹角问题(学生版)
第35讲 立体几何中的夹角问题[玩前必备]1.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法设a ,b 分别是两异面直线l 1,l 2的方向向量,则2.设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a ,平面α的法向量为n ,直线l 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θ,a 与n 的夹角为β,则sin θ=|cos β|=|a ·n ||a ||n |.3.求二面角的大小(1)如图①,AB ,CD 是二面角α-l -β的两个面内与棱l 垂直的直线,则二面角的大小θ=〈AB →,CD →〉.(2)如图②③,n 1,n 2分别是二面角α-l -β的两个半平面α,β的法向量,则二面角的大小θ满足|cos θ|=|cos〈n 1,n 2〉|,二面角的平面角大小是向量n 1与n 2的夹角(或其补角).[玩转典例]题型一 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例1 (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如图,四边形ABCD 为菱形,∠ABC =120°,E ,F 是平面ABCD 同一侧的两点,BE ⊥平面ABCD ,DF ⊥平面ABCD ,BE =2DF ,AE ⊥EC . (1)证明:平面AEC ⊥平面AFC ;(2)求直线AE 与直线CF 所成角的余弦值.[玩转跟踪]1.(2014·课标全国Ⅱ)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BCA =90°,M ,N 分别是A 1B 1,A 1C 1的中点,BC =CA =CC 1,则BM 与AN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110 B.25 C.3010 D.222.(2019·浙江高考)如图,已知三棱柱ABC A 1B 1C 1,平面A 1ACC 1⊥平面ABC ,∠ABC =90°,∠BAC =30°,A 1A =A 1C =AC ,E ,F 分别是AC ,A 1B 1的中点. (1)证明:EF ⊥BC ;(2)求直线EF 与平面A 1BC 所成角的余弦值.题型二 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例2 (2018·全国Ⅰ)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E ,F 分别为AD ,BC 的中点,以DF 为折痕把△DFC 折起,使点C 到达点P 的位置,且PF ⊥BF .(1)证明:平面PEF ⊥平面ABFD ; (2)求DP 与平面ABFD 所成角的正弦值.[玩转跟踪]1.(2018·全国Ⅱ)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AB=BC=22,P A=PB=PC=AC=4,O为AC的中点.(1)证明:PO⊥平面ABC;(2)若点M在棱BC上,且二面角M-P A-C为30°,求PC与平面P AM所成角的正弦值.题型三求二面角例3(2020·济南模拟)如图1,在高为6的等腰梯形ABCD中,AB∥CD,且CD=6,AB=12,将它沿对称轴OO1折起,使平面ADO1O⊥平面BCO1O.如图2,点P为BC中点,点E在线段AB上(不同于A,B两点),连接OE并延长至点Q,使AQ∥OB.(1)证明:OD⊥平面P AQ;(2)若BE=2AE,求二面角C—BQ—A的余弦值.[玩转跟踪]1.(2018·全国Ⅲ)如图,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所在的平面与半圆弧CD所在平面垂直,M是CD上异于C,D的点.(1)证明:平面AMD⊥平面BMC;(2)当三棱锥M-ABC体积最大时,求平面MAB与平面MCD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2.(2019·全国卷Ⅰ)如图,直四棱柱ABCDA1B1C1D1的底面是菱形,AA1=4,AB=2,∠BAD=60°,E,M,N分别是BC,BB1,A1D的中点.(1)证明:MN∥平面C1DE;(2)求二面角AMA1N的正弦值.题型四空间角的探索性问题例4 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22AB BC AA ===,2ABC π∠=,D 是BC 的中点.(1)求证:1//A B 平面1ADC ; (2)求二面角1C AD C --的余弦值;(3)试问线段11A B 上是否存在点E ,使AE 与1DC 成3π角?若存在,确定E 点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玩转跟踪]1.如图所示,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3,点D ,E 分别是边AB ,AC 上的点,且满足AD DB =CE EA =12.将△ADE沿DE 折起到△A 1DE 的位置,使二面角A 1 DE B 为直二面角,连接A 1B ,A 1C .(1)求证:A 1D ⊥平面BCED ;(2)在线段BC 上是否存在点P ,使直线P A 1与平面A 1BD 所成的角为60°?若存在,求出PB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玩转练习]1.(2020·皖江八校联考)如图,在几何体ABC -A 1B 1C 1中,平面A 1ACC 1⊥底面ABC ,四边形A 1ACC 1是正方形,B 1C 1∥BC ,Q 是A 1B 的中点,且AC =BC =2B 1C 1,∠ACB =2π3.(1)证明:B 1Q ⊥A 1C ;(2)求直线AC 与平面A 1BB 1所成角的正弦值.2.(2020·赣州模拟)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侧面P AD ⊥底面ABCD ,底面ABCD 为直角梯形,其中AB ∥CD ,∠CDA =90°,CD =2AB =2,AD =3,P A =5,PD =22,点E 在棱AD 上且AE =1,点F 为棱PD 的中点.(1)证明:平面BEF ⊥平面PEC ; (2)求二面角A -BF -C 的余弦值.3.(2020·合肥一检)如图,在多面体ABCDEF 中,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BF ⊥平面ABCD ,DE ⊥平面ABCD ,BF =DE ,M 为棱AE 的中点.(1)求证:平面BDM ∥平面EFC ;(2)若DE =2AB ,求直线AE 与平面BDM 所成角的正弦值.4.如图所示,四棱锥P ABCD 中,P A ⊥平面ABCD ,△DAB ≌△DCB ,E 为线段BD 上的一点,且EB =ED =EC =BC ,连接CE 并延长交AD 于F .(1)若G 为PD 的中点,求证:平面P AD ⊥平面CGF ; (2)若BC =2,P A =3,求二面角B CP D 的余弦值.5.(2019北京理16)如图,在四棱锥中,,,,.E 为PD 的中点,点F 在PC 上,且.(Ⅰ)求证:; (Ⅱ)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Ⅲ)设点G 在PB 上,且.判断直线AG 是否在平面AEF 内,说明理由.P ABCD -PA ABCD ⊥平面AD CD ⊥ADBC 23PA AD CD BC ====,13PF PC =CD PAD ⊥平面F AE P --23PG PB =6.(2019·全国卷Ⅲ)图1是由矩形ADEB,Rt△ABC和菱形BFGC组成的一个平面图形,其中AB=1,BE=BF=2,∠FBC=60°.将其沿AB,BC折起使得BE与BF重合,连接DG,如图2.(1)证明:图2中的A,C,G,D四点共面,且平面ABC⊥平面BCGE;(2)求图2中的二面角BCGA的大小.=.ABC 7.(2020•全国1卷)如图,D为圆锥的顶点,O是圆锥底面的圆心,AE为底面直径,AE AD是底面的内接正三角形,P为DO上一点,PO=.(1)证明:PA⊥平面PBC;--的余弦值.(2)求二面角B PC E8.(2020•全国2卷)如图,已知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是正三角形,侧面BB1C1C是矩形,M,N分别为BC,B1C1的中点,P为AM上一点,过B1C1和P的平面交AB于E,交AC于F.(1)证明:AA1∥MN,且平面A1AMN⊥EB1C1F;(2)设O为△A1B1C1的中心,若AO∥平面EB1C1F,且AO=AB,求直线B1E与平面A1AMN所成角的正弦值.9.(2020•新全国1山东)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为正方形,PD⊥底面ABCD.设平面P AD与平面PBC的交线为l.(1)证明:l⊥平面PDC;(2)已知PD=AD=1,Q为l上的点,求PB与平面QCD所成角的正弦值的最大值.10.(2020•天津卷)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CC ⊥平面,,2ABC AC BC AC BC ⊥==,13CC =,点,D E 分别在棱1AA 和棱1CC 上,且12,AD CE M ==为棱11A B 的中点.(Ⅰ)求证:11C M B D ⊥;(Ⅱ)求二面角1B B E D --的正弦值;(Ⅲ)求直线AB 与平面1DB E 所成角的正弦值.11.(2020•浙江卷)如图,三棱台DEF —ABC 中,面ADFC ⊥面ABC ,∠ACB =∠ACD =45°,DC =2BC .(I )证明:EF ⊥DB ;(II )求DF 与面DBC 所成角的正弦值.。
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夹角
0
题型一:利用空间向量求线线角、线面角
【例 1】(2010· 课标全国)如图,已知四棱椎 P-ABCD 的底 面为等腰梯形,AB∥CD,AC⊥BD,垂足为 H,PH 是四棱锥的高,E 为 AD 中点. (1)证明:PE⊥BC; (2)若∠APB=∠ADB=60° ,求直线 PA 与平面 PEH 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以 H 为原点,HA,HB,HP 分别为 x,y,z 轴, 线段 HA 的长为单位长,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 则 A(1,0,0)B(0,1,0). (1)证明:设 C(m,0,0), P(0,0,n)(m<0,n>0),
※注:由于两条直线所成的角,线面角都是锐角或 直角,因此可直接通过绝对值来表达,故可直接求 出,而二面角的范围是[0,π],有时比较难判断二面 角是锐角还是钝角,因为不能仅仅由法向量夹角余 弦的正负来判断,故这是求二面角的
题型一:利用空间向量求线线角、线面角 空间中的角 题目如下:
【例 1】(2010· 课标全国)如图,已知四棱椎 P-ABCD 的底 面为等腰梯形,AB∥CD,AC⊥BD,垂足为 H,PH 是四棱锥的高,E 为 AD 中点. (1)证明:PE⊥BC; (2)若∠APB=∠ADB=60° ,求直线 PA 与平面 PEH 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以 H 为原点,HA,HB,HP 分别为 x,y,z 轴, 线段 HA 的长为单位长,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 则 A(1,0,0)B(0,1,0). (1)证明:设 C(m,0,0), P(0,0,n)(m<0,n>0),
0
2012•山东18题
由已知线线平行关系 面EFG//面ABCD.由EA 面ABCD EA 面EFG. Z E Z F Z G, 设G (x,, 0 z),AC=m,AD=n D(0,n,, 0) C (m,0,0) n 1 1 m M (0, ,, 0) B(m, -n,。又 0) EG // AC EG // AC (x,0,0)( = ,0,0)。 2 2 2 2 m m m n x=( ,0,z) G ( ,0,z) GM (- , ,)。可表示出 -z AE =(0,, 0 z), 2 2 2 2 AB =(m, -n,。由共面向量定理:只要 0) GM =p AE +q AB ()(p,q为未知数)即可。 m n 把()代入整理 (- , ,)( -z = 0,0,pz) +(qm, -qn, 0)=(qm, -qn,pz) 2 2 m n 1 - =qm, =-qn, -z=pz q=- ,p=-1。故成立! 2 2 2
3.2立体几何之夹角的计算(二)
设平面的法向量分别为u,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a, 若直线l与平面的夹角为夹角为 0, ,则 2 1当0 u, a 时, = u, a , l 2 2 此时: sin sin u, a 2 ua = cos u, a u a
此时: cos cos - u, v
| u v | 综上: cos | u || v |
uv = cos u, v = u v
练习二:P45 2
已知平面 1的法向量为n1 =(1,2,3),平面 2的法向量 为n2 =(-1,0,2),求两个平面夹角的余弦值
1. 直线间的夹角
范围在 0, 内的角叫作两直线的夹角. 2
B
1当两条直线l1与l2共面时,我们把两条直线交角中,
l2
A
C
l1
2 当直线l1与l2是异面直线时,在直线l1上任取一点A
作AB//l2,我们把直线l1和直线AB的夹角叫作异面 直线l1与l2的夹角.
l2 l1
3. 直线与平面的夹角
平面外一条直线与它在该平面内的投影的夹角叫作 该直线与此平面的夹角.
A
0, 2
B
C
1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我们
规定这条直线与此平面的夹角为0. 2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垂直,我们规定这条直
线与此平面的夹角为 . 2
ab 此时: cos cos - a , b = cos a, b = a b
a
b
立体几何求夹角方法总结
立体几何求夹角方法总结立体几何体现了空间中物体的立体形态,它的重要性在于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三维物体,并求出它们之间的夹角,这在数学、物理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总结出常见的几何求夹角方法,供读者参考。
方法一:向量求夹角向量是几何学中的常用概念,它由矢量和标量组成。
可以通过计算两个向量之间的夹角,得到它们之间的几何夹角。
具体做法如下:1. 求出待求夹角的两个向量;2. 根据向量的标准公式求出它们的数量积;3. 分别计算出两个向量的长度;4. 将数量积和长度带入余弦定理求出夹角。
方法二:平面法线求夹角在三维空间中,可以通过平面的法线向量来计算两个平面之间的夹角。
具体做法如下:1. 求出待求夹角的两个平面的法线向量;2. 根据向量的标准公式求出它们的数量积;3. 分别计算出两个平面的法线向量的长度;4. 将数量积和长度带入余弦定理求出夹角。
方法三:点法线求夹角与平面法线类似,我们也可以通过点和法线向量计算两个平面之间的夹角。
具体做法如下:1. 求出待求夹角的两个平面的任意一点坐标和两个平面的法线向量;2. 根据向量的标准公式求出它们的数量积;3. 分别计算出两个平面的法线向量的长度;4. 将数量积和长度带入余弦定理求出夹角。
方法四:球面三角学法求夹角该方法适用于计算球面上两个点或两个平面之间的夹角,方法稍微复杂。
具体做法如下:1. 求出待求夹角的两个点或平面的经纬度坐标;2. 根据球面三角学公式求出两个点之间的夹角或两个平面之间的夹角;3. 将弧度转化为角度,得到最终的夹角。
综上所述,立体几何求夹角的方法有计算向量之间的夹角、平面法线之间的夹角、点法线之间的夹角和球面三角学法求夹角。
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计算步骤,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求夹角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求夹角1.确定两个向量假设有两个向量A和B,它们的坐标分别为(x₁,y₁,z₁)和(x₂,y₂,z₂)。
2.计算向量的点积向量的点积是两个向量各个对应坐标分量的乘积之和,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A·B=x₁x₂+y₁y₂+z₁z₂3.计算向量的模向量的模是向量的长度,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A,=√(x₁²+y₁²+z₁²)B,=√(x₂²+y₂²+z₂²)4.计算夹角的余弦值夹角的余弦值可以通过点积和模的关系计算得到,用以下公式表示:cosθ = (A·B) / (,A,,B,)5.计算夹角夹角的弧度可以通过余弦值计算得到,用以下公式表示:θ = arccos(cosθ)6.将弧度转换为度数为了方便阅读和理解,可以将弧度转换为角度,用以下公式表示:α=θ*180°/π以上就是利用向量方法求解立体几何中夹角的具体步骤。
下面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向量方法求解立体几何中夹角的应用。
例题:给定两个向量A(2,3,-1)和B(1,-2,4),求它们之间的夹角。
解答:首先计算向量A和向量B的点积:A·B=2*1+3*(-2)+(-1)*4=2-6-4=-8然后计算向量A和向量B的模:A,=√(2²+3²+(-1)²)=√(4+9+1)=√14B,=√(1²+(-2)²+4²)=√(1+4+16)=√21接下来计算夹角的余弦值:cosθ = (A·B) / (,A,,B,) = -8 / (√14 * √21)然后计算夹角:θ = arccos(cosθ)最后将弧度转换为角度:α=θ*180°/π通过以上计算,可以得到向量A和向量B之间夹角的大小。
立体几何之夹角、距离问题(典型例题+跟踪训练)【解答题抢分专题】备战2023年高考数学(新高考通用)
【解答题抢分专题】备战2023年高考数学解答题典型例题+跟踪训练(新高考通用)专题21立体几何之夹角、距离问题目录一览一、典型例题讲解二、梳理必备知识三、基础知识过关四、解题技巧实战五、跟踪训练达标(1)面面夹角(2)线面夹角(3)点到线的距离(4)点到面的距离六、高考真题衔接1.空间中的角(1)异面直线所成角公式:设 a , b 分别为异面直线1l ,2l 上的方向向量,θ为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大小,则cos cos ,⋅== a b a b a bθ.(2)线面角公式:设l 为平面α的斜线, a 为l 的方向向量, n 为平面α的法向量,θ为二、梳理必备知识l 与α所成角的大小,则sin cos ,⋅== a n a n a nθ.(3)二面角公式:设1n ,2n 分别为平面α,β的法向量,二面角的大小为θ,则12,= n n θ或12,- n n π(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相等或互补),其中1212cos ⋅= n n n n θ.2.空间中的距离求解空间中的距离(1)异面直线间的距离:两条异面直线间的距离也不必寻找公垂线段,只需利用向量的正射影性质直接计算.如图,设两条异面直线,a b 的公垂线的方向向量为 n ,这时分别在,a b 上任取,A B 两点,则向量在 n 上的正射影长就是两条异面直线,a b 的距离.则||||||||⋅=⋅= n AB n d AB n n 即两异面直线间的距离,等于两异面直线上分别任取两点的向量和公垂线方向向量的数量积的绝对值与公垂线的方向向量模的比值.(2)点到平面的距离A 为平面α外一点(如图), n 为平面α的法向量,过A 作平面α的斜线AB 及垂线AH .|n ||n |||||sin |||cos ,|=||n n ⋅⋅=⋅=⋅<>=⋅ AB AB AH AB AB AB n AB AB θ,||||⋅= AB n d n 三、解题技巧实战1.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AB CD ∥,AB ⊥BC ,122BC CD PA PD AB =====,PC =E 为AB 的中点.(1)证明:BD ⊥平面APD ;(2)求平面APD 和平面CEP 的夹角的余弦值.在△CDO 中,易得222OC CD DO =+-又23PC =,∴222OC PO PC +=,∴PO则D (0,0,0),()22,0,0A ,(0,22,0B ∴()22,2,2CP =- ,()22,0,0CE = ,∵BD ⊥平面APD ,∴平面APD 的一个法向量为则2200n CP n CE ⎧⋅=⎪⎨⋅=⎪⎩ ,得22220220x y z x ⎧-+=⎪⎨=⎪⎩,取∴1212cos ,212n n ==⨯ ,∴平面APD 和平面CEP 的夹角的余弦值为【点睛】方法点拨利用向量法求二面角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得到二面角的大小,但要注意结合实际图形判断所求角的范围;两个半平面内找到与棱垂直且以垂足为起点的两个向量,则这两个向量的夹角的大小就是二面角的大小.2.如图,已知多面体111ABC A B C -中,111,,A A B B C C 均垂直于平面ABC ,120ABC ∠= ,14A A =,111,2C C AB BC B B ====.请用空间向量的方法解答下列问题:求直线1AC 与平面1ABB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由题意知()(0,3,0,1,0,0A B -设直线1AC 与平面1ABB 所成的角为可知()(10,23,1,1,AC AB == 设平面1ABB 的法向量(,n x = 则10,0,n AB n BB ⎧⋅=⎪⎨⋅=⎪⎩ 即30,20,x y z ⎧+=⎪⎨=⎪⎩令1y =,则3,0x z =-=,可得平面111sin cos ,AC AC n AC θ⋅∴==⋅ ∴直线1AC 与平面1ABB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是3.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 =AC =AA 1=2,∠BAC =90°,M 为BB 1的中点,N 为BC 的中点.(1)求点M 到直线AC 1的距离;(2)求点N 到平面MA 1C 1的距离.则A(0,0,0),A1(0,0,(1)直线AC1的一个单位方向向量为故点M 到直线AC1的距离(2)设平面MA1C1的法向量为则1111·0·0n A C n A M ⎧=⎪⎨=⎪⎩ ,即202y x z =⎧⎨-=⎩不妨取x =1,得z =2,故因为N(1,1,0),所以MN 故N 到平面MA1C1的距离222102102MN n d n -+-==++ 四、跟踪训练达标面面夹角1.(2023·全国·浮梁县第一中学校联考模拟预测)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E 为棱AD 上一点,,PE AD PA PC ⊥⊥,四边形BCDE 为矩形,且13,,//4BC PE BE PF PC PA ==== 平面BEF .(1)求证:PA ⊥平面PCD ;(2)求二面角F AB D --的大小.因为//PA 平面BEF ,平面PAC 又//BE CD ,所以AF AF DE BC GC ==则(1,0,0),(0,3,0),(3,0,0),A B D F -设平面ABF 的一个法向量为(m = 则7330444030AF m x y AB m x y ⎧⎧⋅=-++⎪⎪⇒⎨⎨⋅=⎪⎪⎩-+=⎩又平面ABD 的一个法向量为(0,0,1)n = 故二面角F AB D --的大小为π4.2.(2023·辽宁大连·校联考模拟预测)已知多面体ABCDEF 中,AD BC EF ∥∥,且4AD CD DE ===,2BC EF ==,π3BCD FED ∠∠==(1)证明:AD BF ⊥;(2)若BF =C AF B --的余弦值.在BCD △中,4DC =,2BC =2222cos BD BC DC BC DC =+-⋅⋅同时AD ∥BC ,可得DB AD ⊥因为BD AD ⊥,DF AD ⊥,且所以AD ⊥平面BDF ;又因为BF ⊂平面BDF ,所以AD (2)在BDF V 中,2BD FD ==即222BD FD BF +=,所以BD ⊥以D 为原点,,,DA DB DF 的方向分别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其中(4,0,0),(0,23,0),(0,0,23),(2,23,0)A B F C -,所以()()()4,23,0,4,0,23,6,23,0AB AF AC =-=-=- 设向量(,,)n x y z = 为平面ABF 的法向量,满足0423004230n AB x y n AF x z ⎧⎧⋅=-+=⎪⎪∴⎨⎨⋅=-+=⎪⎪⎩⎩ ,不妨令3x =,则2y z ==,故(3,2,2)n = ,设向量(,,)m p q r =为平面ACF 的法向量,满足0423006230m AF p r m AC p q ⎧⎧⋅=-+=⎪⎪∴⎨⎨⋅=-+=⎪⎪⎩⎩ 不妨令3p =,则2,3r q ==,故(3,3,2)m = 131311cos ,||||44114m n m n m n ⋅〈〉===⨯ 由图可知二面角为锐角,所以二面角C AF B --的余弦值为131144.3.(2023·云南昆明·统考一模)如图,直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ABC 是等边三角形,AB AD ⊥(1)从三个条件:①AC BD ⊥;②120ADC ∠=︒;③2BD AD =中任选一个作为已知条件,证明:1BC DC ⊥;(2)在(1)的前提下,若13AB AA =,P 是棱1BB 的中点,求平面1PDC 与平面1PDD 所成角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见详解(2)710对②:∵180ADC ABC ∠+∠=又∵AB AD ⊥,即90BAD ∠=可得90BCD ∠=︒,即BC CD ⊥又∵1CC ⊥平面ABCD ,BC ∴1BC CC ⊥,且1CD CC =I 故BC ⊥平面11CDD C ,注意到1DC ⊂平面11CDD C ,故对③:∵AB AD ⊥,即BAD ∠在Rt BAD 中,则sin ABD ∠故30,ABD CBD AB ∠=∠=︒=故90BCD BAD ∠=∠=︒,即BC 又∵1CC ⊥平面ABCD ,BC4.(2023·辽宁·鞍山一中校联考模拟预测)刍甍(chúméng)是中国古代数学书中提到的一种几何体,《九章算术》中对其有记载:“下有袤有广,而上有袤无广”,可翻译为:“底面有长有宽为矩形,顶部只有长没有宽为一条棱.”,如图,在刍甍ABCDEF中,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平面BAE和平面CDE交于EF.(1)求证://AB EF ;(2)若平面CDE ⊥平面ABCD ,4AB =,2EF =,ED FC =,AF =,求平面ADE 和平面BAE 所成角余弦值的绝对值.5.(2023·山西·校联考模拟预测)如图,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所有棱长均相等,D 为1AA 的中点.(1)证明:11B D BC ⊥;(2)设,M N 分别是棱,AC BC 上的点,若点1,,,B D M N 在同一平面上,且ABC 的面积是CMN 的面积的3倍,求二面角1A B M N --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217【分析】(1)方法一:延长B 11B C BC ⊥可证得1BC ⊥平面方法二:结合垂直关系可以C 得结论;AB 设2AB = ,则()3,1,1D ,(0,2,0B ()13,1,1DB ∴=- ,(10,2,2BC =- 方法三:1AA ⊥ 平面ABC ,AB 10AA AB ∴⋅= ,10AA AC ⋅= ;则()3,1,0A ,232,,033M ⎛⎫ ⎪ ⎪⎝⎭,31,,033MA ⎛⎫∴= ⎪ ⎪⎝⎭ ,12MB ⎛=- ⎝ 设平面1AMB 的法向量(1,m x y = 则11111131033234233MA m x y MB m x y z ⎧⋅=+=⎪⎪⎨⎪⋅=-++⎪⎩设平面1B MN 的法向量(2,x n y =,线面夹角6.(2023·北京·校考模拟预测)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中,D,E,G分别为11,,AA AC BB的中点,11A C 与平面1EBB交于点F,AB BC==,12AC AA==,1C C BE⊥.(1)求证:F为11A C的中点;(2)再从条件①、条件②这两个条件中选择一个作为已知,求直线FG与平面BCD所成角的正弦值.条件①:平面ABC⊥平面1EBB;条件②:13BC=.注:如果选择条件①和条件②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由题意得()()(0,2,0,1,0,0,1,0,1B C D -()()2,0,1,1,2,0CD CB ∴== .设平面BCD 的法向量(),,n a b c = ,020,200n CD a c a b n CB ⎧⋅=+=⎧⎪∴∴⎨⎨+=⋅=⎩⎪⎩ ,2a =,则1,4b c =-=-,∴平面BCD 的法向量(2,1,4)n =-- 又()0,2,1FG =- ,设直线FG 与平面BCD 所成的角为则2105sin cos ,105n FG θ== ,所以直线FG 与平面BC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选条件②,因为5AB BC ==,AC由题意得()()(0,2,0,1,0,0,1,0,1B C D -()()2,0,1,1,2,0CD CB ∴== .设平面BCD 的法向量(),,n a b c = ,020,200n CD a c a b n CB ⎧⋅=+=⎧⎪∴∴⎨⎨+=⋅=⎩⎪⎩,2a =,则1,4b c =-=-,∴平面BCD 的法向量(2,1,4)n =-- 又()0,2,1FG =- ,设直线FG 与平面BCD 所成的角为则2105sin cos ,105n FG θ== ,所以直线FG 与平面BC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7.(2023·全国·模拟预测)如图,在几何体ABCDEF 中,四边形CDEF 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AD DE ⊥,AB CD ∥,6AE =,1AB BD ==.(2)求直线BC与平面BEF所成角的正弦值.则()0,0,0D ,()1,0,0B ,E所以()0,2,0= EF ,(1,0,BE =- 设平面BEF 的法向量为n = 取1z =,得2x =,所以可取设直线BC 与平面BEF 所成的角为则sin cos ,BC BC n BC θ⋅== 所以直线BC 与平面BEF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8.(2023春·甘肃张掖·高三高台县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D 为等边三角形,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PAB PDC ∠=∠.(1)证明:四边形ABCD 为矩形;(2)若2PA AB ==,当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最大时,求直线PB 与平面PDC 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64【分析】(1)取AD 的中点线面垂直,再证得线线垂直即可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法求(2)由题意知,当平面PAD ⊥平面(1)知AB AD ⊥,所以以O 为原点,空间直角坐标系,因为2PA AB ==,则()0,0,0O ,B 设平面PDC 的法向量为(,,n x y z = 令3x =,则()3,0,1n =- .又()1,2,3PB =- ,设直线PB 与平面则sin cos ,23n PB n PB n PBθ⋅=== 所以直线PB 与平面PD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9.(2023·四川凉山·二模)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点E ,F 分别是BC ,11A C 中点,平面11ABB A平面AEF l =.(1)证明:l EF ∥;(2)若AB AC ==,平面11ACC A ⊥平面11ABB A ,且1AB EF ⊥,求直线l 与平面11A B E 所成角的余弦值.∵E ,G 分别是BC ,AB 又∵1A F AC ∥且112A F AC =∴四边形1EGA F 为平行四边形,∴又EF ⊄平面11ABB A ,1AG ∵EF ⊂平面AEF ,平面(2)由三棱柱为直棱柱,∴平面设1AA a =,则1(0,22,0)B ,F 所以1(0,22,)AB a =- ,(0,EF = 又1AB EF ⊥,则10AB EF ⋅= ,解得所以(2,2,2)E ,(0,0,2)A ,则设平面11A B E 法向量为(,,n x y = 所以11100n A B n A F ⎧⋅=⎪⎨⋅=⎪⎩ ,即2222x ⎧⎪⎨+⎪⎩由(1)知直线EF l ∥,则l 方向向量为设直线l 与平面11BCC B 所成角为则sin cos ,n EF n EF n EF α⋅===⋅ 所以直线l 与平面11BCC B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10.(2023·江苏·统考一模)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平面11A B BA ⊥平面ABC ,侧面11A B BA 为菱形,1π3ABB ∠=,1AB AC ⊥,2AB AC ==,E 是AC 的中点.(1)求证:1A B⊥平面1AB C;(2)点P在线段1A E上(异于点1A,E),AP与平面1A BE所成角为π4,求1EPEA的值.点到线的距离11.(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AD BC ,190 1.2ADC PAB BC CD AD ∠=∠==== ,E 为棱AD 的中点,异面直线PA 与CD 所成的角为90︒.(1)在平面PAB 内是否存在一点M ,使得直线CM 平面PBE ,如果存在,请确定点M 的位置,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若二面角P −CD −A 的大小为45︒,求P 到直线CE 的距离.点E 为AD 的中点,AE ED ∴=1,2BC CD AD ED BC ==∴= ,AD BC ∥ ,即ED BC ∥,∴四边形BCDE 为平行四边形,即,,AB CD M M CD CM ⋂=∴∈∴ BE ⊂ 平面,PBE CM ⊂平面PBE CM ∴ 平面PBE ,,M AB AB ∈⊂ 平面PAB ,M ∴∈平面PAB ,故在平面PAB 内可以找到一点M (2)如图所示,ADC PAB ∠∠= 且异面直线PA 与CD 所成的角为又,,AB CD M AB CD ⋂=⊂平面AD ⊂ 平面,ABCD PA AD ∴⊥,又,,AD CD PA CD AD PA ⊥⊥⋂=CD \^平面PAD ,PD ⊂ 平面,PAD CD PD ∴⊥.因此PDA ∠是二面角P CD A --PA AD ∴=.因为112BC CD AD ===.以A 为坐标原点,平行于CD 的直线为⎫⎪⎭12.(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如图,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棱长均为2,160A AC ∠=︒,1A B =(1)证明:平面11A ACC ⊥平面ABC ;(2)设M 为侧棱1CC 上的点,若平面1A BM 与平面ABCM 到直线11A B 距离.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底面四边形ABCD 13.(2022秋·天津河东·高三天津市第七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如图,在四棱锥P ABCD为菱形,E为棱PD的中点,O为边AB的中点.(1)求证:AE //平面POC ;(2)若侧面PAB ⊥底面ABCD ,且3ABC PAB π∠∠==,24AB PA ==;①求PD 与平面POC 所成的角;②在棱PD 上是否存在点F ,使点F 到直线OD 的距离为21,若存在,求DF DP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①在平面PAB 内过点O 作Oz 菱形ABCD 中3ABC π∠=,则OC ⊥以O 为原点,分别以,,OB OC Oz 所在直线为()()(1,0,3,0,23,0,4,23,0P C D --(1,0,3)OP =- ,(0,23,0)OC = ,设平面POC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 则30230n OP x z n OC y ⎧⋅=-+=⎪⎨⋅==⎪⎩ ,取=3x ,得设直线PD 与平面POC 所成的平面角为n PD ⋅ 4②设[],0,1DF DP λλ=∈14.(2022秋·山东青岛·高三统考期中)如图,已知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体积为4,点A 到平面1BC D 的.(1)求1BC D 的面积;(2)若2AB BC ==,动点E 在线段1DD 上移动,求1AEC 面积的取值范围.则(2,0,0)A ,1(0,2,1)C 设(0,0,)(01)E t t ≤≤,则(2,0,EA = 则直线1AC 的单位方向向量为u =r 则点E 到直线1AC 的距离为d EA = 所以1AEC 的面积1112AEC S AC =⋅△所以1AEC 面积的取值范围为32⎡⎢⎣15.(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在滨海文化中心有天津滨海科技馆,其建筑有鲜明的后工业风格,如图所示,截取其中一部分抽象出长方体和圆台组合,如图所示,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4,2AB AD AA ===,圆台下底圆心O 为AB 的中点,直径为2,圆与直线AB 交于,E F ,圆台上底的圆心1O 在11A B 上,直径为1.(1)求1AC 与平面1A ED 所成角的正弦值;(2)求二面角1E A D F --的余弦值;(3)圆台上底圆周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得1FP AC ⊥,若存在,求点P 到直线11A B 的距离,若不存在则说明理由.则1(2A ,0,2),(0C ,4,0),(2E ,1,所以11(2,4,2),(2,0,2),(2,1,0)A C DA DE =--==设平面1A ED 的法向量为(,,)n x y z = ,则有100n DA n DE ⎧⋅=⎨⋅=⎩,即22020x z x y +=⎧⎨+=⎩,令1x =,则=2y -,1z =-,故(1,n =- 所以111||2|cos ,|3||||A C n A C n A C n ⋅<>== ,故1AC 与平面1A E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23点到面的距离16.(2022秋·四川·高三四川省岳池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PA ⊥平面,120,3,ABC AB BC ABC PA D ∠==== 为线段PC 上一点,且BC BD ⊥.(1)在线段AC 上求一点M ,使得平面BPC ⊥平面BDM ,并证明;(2)求点C 到平面ABD 的距离.则33(0,,0),(,0,0),(0,22A B C -设PD PC λ= ,其中01λ≤≤,则BD BP PD BP PC λ=+=+ 因为BC BD ⊥,所以BC BD ⋅ 设平面BPC 的法向量为m = 则33022330m BC x y m PC y z ⎧⋅=-+=⎪⎨⎪⋅=-=⎩ 设33(0,,0),22M b b -≤≤,MB17.(2023春·广东揭阳·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如图所示的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直角梯形,AB CD ,AD AB ⊥,22DC AD a ===,PA PD =,二面角P AD B --的大小为135︒,点P 到底面ABCD 的距离为2a .(1)过点P 是否存在直线l ,使直线l ∥平面ABCD ,若存在,作出该直线,并写出作法与理由;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若2PM MC = ,求点M 到平面PAD 的距离.平面,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条件(2)取线段AD 的中点为O ,线段连接,OE OP ,因为ABCD 为直角梯形,AB CD 所以//OE AB ,又AD AB ⊥,所以AD OE ⊥,因为PA PD =,所以PO AD ⊥,又PO OE O = ,,PO OE ⊂平面POE 所以AD ⊥平面POE ,过点O 在平面POE 内作直线ON ⊥则直线,,OA OE ON 两两垂直,以O 为原点,,,OA OE ON 为,,x y z 过点P 作//PF NO ,交直线OE 于点因为,ON OA ON OE ⊥⊥,,OA OE 所以ON ⊥平面ABCD ,故PF ⊥平面又点P 到底面ABCD 的距离为2a ,所以因为OE AD ⊥,OP AD ⊥,18.(2023·云南红河·统考二模)如图,在几何体ABCDEF中,菱形ABCD所在的平面与矩形BDEF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1)若M 为线段BF 上的一个动点,证明:CM ∥平面ADE(2)若60BAD ∠=︒,2AB =,直线CF 与平面BCE F 到平面BCE 的距离.()3,1,0B ,()0,2,0C ,(0,0,E a19.(2023·北京·北京市八一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如图,多面体ABCDEF 中,四边形ABCD 为矩形,二面角A CD E --为60°,DE CF ∥,CD DE ⊥,2AD =,3DE DC ==,6CF =.(1)求证:CD AE ⊥;(2)求直线DE 与平面AEF 所成角的正弦值.(3)直接写出λ的值,使得CG CF λ=,且三棱锥B ACG -【答案】(1)证明见解析CD AD ⊥ ,CD DE ⊥,ADE ∴∠即为二面角A CD F --的平面角,即∴(0,1,3)A ,(0,0,0),(0,3,0),(3,6,0)D E F ∴(0,2,3),(3,5,3),AE AF DE =-=-设平面AEF 的法向量为(,,)n x y z =,230,3530.n AE y z n AF x y z ⎧⋅=-=⎪⎨⋅=+-=⎪⎩ 令2z =,则所以(3,3,2)n =-,∴3330cos ,10310DE n DE n DE n ⋅===20.(2023·江西九江·统考二模)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AC ⊥平面11AA B B ,13ABB ∠=,1AB =,12AC AA ==,D 为棱1BB 的中点.(1)求证:AD ⊥平面11AC D ;(2)若E 为棱BC 的中点,求三棱锥1E AC D -的体积.则()0,0,0A ,1,1,02E ⎛⎫⎪⎝⎭,1,0,2D ⎛ ⎝所以1,1,02AE ⎛⎫= ⎪⎝⎭ ,1,0,2AD ⎛= ⎝ 设(),,n x y z =r为平面1AC D 的一个法向量,则10n AD n AC ⎧⋅=⎪⎨⋅=⎪⎩ ,即1302223x z x y ⎧+=⎪⎨⎪-++⎩所以点E 到平面1AC D 的距离d =则三棱锥1E AC D -的体积13S V =1.(2022·天津·统考高考真题)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12,,AA AB AC AA AB AC AB ===⊥⊥,D 为11A B 五、高考真题衔接的中点,E 为1AA 的中点,F 为CD 的中点.(1)求证://EF 平面ABC ;(2)求直线BE 与平面1CC D 所成角的正弦值;(3)求平面1ACD 与平面1CC D 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则()2,0,0A 、()2,2,0B 、(2,0,2C 则10,,12EF ⎛⎫= ⎪⎝⎭,易知平面ABC 的一个法向量为EF ⊄ 平面ABC ,故//EF 平面2.(2022·全国·统考高考真题)如图,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体积为4,1A BC 的面积为(1)求A 到平面1A BC 的距离;(2)设D 为1AC 的中点,1AA AB =,平面1A BC ⊥平面11ABB A ,求二面角A BD C --的正弦值.由(1)得2AE =,所以12AA AB ==,1A B =则()()()()10,2,0,0,2,2,0,0,0,2,0,0A A B C ,所以AC 则()1,1,1BD = ,()()0,2,0,2,0,0BA BC ==,设平面ABD 的一个法向量(),,m x y z = ,则m BD m BA ⎧⋅⎨⋅⎩ 可取()1,0,1m =-,3.(2021·天津·统考高考真题)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为棱BC 的中点,F 为棱CD 的中点.(I )求证:1//D F 平面11A EC ;(II )求直线1AC 与平面11A EC 所成角的正弦值.(III )求二面角11A A C E --的正弦值.4.(2021·全国·统考高考真题)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矩形,PD ⊥底面ABCD ,1PD DC ==,M 为BC 的中点,且PB AM ⊥.。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夹角问题
F
D
A X G
E
平面PBD的一个法向量为:
1 1 CG ( , , 0) 2 2
C B
Y
练习
的棱长为 1. z
D1
求二面角A-BD1 -C的大小.
解1 建立直角坐标系.
C1
A1
B1
平面ABD1的一个法向量为 平面CBD1的一个法向量为
x
D
A y
B
C
cos 1/ 2, 120 . 则二面角A-BD1 -C的大小为120 .
3.2.4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夹角问题
1.异面直线所成角
夹角问题: 设直线 l,m 的方向向量分别为 a , b ,
平面 , 的法向量分别为 u, v ,则
(1) l , m的夹角为, 0 ,90 , cos cos a, b .
l
lLeabharlann mm2、线面角
夹角问题: 设直线 l,m 的方向向量分别为 a , b ,
平面 , 的法向量分别为 u, v ,则 (2) l , 的夹角为, sin cos a, u .
0 ,90 ,l
l
π cos < a,u >= cos( -θ ); 2
1 1 1 1 1 2 1 ( , , ) ( , , ) 1 3 6 6 3 3 3 6 1 2 6 6 3 6 3 所以EFD 60 ,即二面角 C PB D的大小为 60 .
例4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 正方形,侧棱PD⊥底面ABCD,PD=DC, E是PC的 中点,作EF⊥PB交PB于点F. (3)求二面角C-PB-D Z 的大小。 解2:如图所示建立 cos 1/ 2, 60 空间直角坐标系,设DC=1. P 平面PBC的一个法向量为:
选2-1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夹角问题)
∴AE⊥平面DBC,
∴∠ADE即为AD与平面CBD所成的角。
E
∵AB=BD,∠CBA=∠DBC,EB=EB
∴∠ABE=∠DBE
∴△DBE≌△ABE
∴DE⊥CB且DE=AE
∴∠ADB=45°
∴AD与平面CBD所成的角为45°
(2)由(1)知CB⊥平面ADE ∴AD⊥BC即AD与BC所成的角为90°
所以异面直线BF与DE所成的角的大小为60°. (2)证明 由AM (1 ,1, 1),CE (1,0,1), AD (0,2,0),
22
可得CE AM 0,CE AD 0.因此CE AM,CE AD. 又AM∩AD=A,故CE⊥平面AMD.而CE 平 面
CDE,所以平面AMD⊥平面CDE.
求法向量坐标
求两法向量夹角
定值
例5 如图5,在底面是直角梯形的四棱锥S—ABCD
中,AD//BC,∠ABC=900,SA⊥面ABCD,
SA 1 , AB=BC=1, AD 1 .
2
2
求侧面SCD与面SBA所成的二面角的余弦 。
z S
A
By
D
x
C
图5
解: 以A为原点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S
例3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
侧棱PA⊥底面ABCD,PA=AB=1,AD= 3,在线段BC
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PA与平面PDE所成角的大小为450? 若存在,确定点E的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P
Az By
E
D
C
x
设BE=m,则 A(0, 0, 0), P(0, 0,1), D( 3, 0, 0), E(m,1, 0),
立体几何中的夹角问题
立体几何中的夹角问题在几何中,一个夹角是指两条射线从一个公共点分别指向两个不同的目标点所形成的角度,而夹角问题则是指研究如何使用夹角来完成具体的几何问题,例如利用夹角来确定三角形的大小和位置等。
夹角问题在立体几何中尤为重要,因为立体几何中的几何对象可以反映出我们空间中任意三点之间的连线,而这些连线之间又是由夹角形成的,而这些夹角又决定了这些三点之间所构成的平面与垂直平面的关系。
立体几何中,夹角是非常有用的,通过夹角就可以准确地求出空间三角形的位置和形状,以及其中夹角的大小等,也可以求出四面体的位置和形状。
在立体几何中,夹角分为外角和内角两种,其中外角是指三条射线从一个公共点出发,可以形成的角,它也可以被称之为外接角,而内角则是指由两条射线的弦和直角边所组成的角,它也可以被称为内接角。
夹角是不同对象之间相互联系的关键,它可以用来推断出这些对象之间的外观特征,所以在立体几何中,夹角问题尤为重要。
夹角问题可以利用各种不同的几何工具解决,其中最常用的工具就是三角函数,利用三角函数可以求出任意三点之间夹角的大小,例如可以求出任意三点之间的外角或内角大小,这样就可以准确地求出这些三点形成的空间三角形的大小和位置,甚至可以求出四面体的位置和形状等。
除了三角函数,还可以利用其他几何方法,例如利用直角定理、角平分线定理等,这些几何方法都可以用来解决夹角问题,不仅可以准确求出三点之间的外角大小,而且可以求出其他间接夹角的大小。
此外,夹角问题还可以利用数学分析的方法来解决,利用数学分析可以以一种更加明确和准确的方式解决夹角问题,例如可以求出任意三点之间的外角的大小,内角的大小,以及夹角的大小等,这样解决夹角问题就变得更加简单、准确了。
总之,夹角在立体几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解决夹角问题,如利用三角函数,利用几何方法,利用数学分析等,这些方法都能够正确准确的求解夹角的大小,从而使人们更好的理解立体几何中的对象,推断出立体几何中对象之间的关系。
立体几何求角、距离的解法
立体几何求角、距离的解法考点一、空间中的夹角空间中的各种角包括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和二面角,要理解各种角的概念定义和取值范围,其范围依次为(0°,90°]、[0°,90°]和[0°,180°]。
(1)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求法:○1先通过其中一条直线或者两条直线的平移,找出这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然后通过解三角形去求得;○2通过两条异面直线的方向量所成的角来求得,但是注意到异面直线所成角得范围是]2,0(π,向量所成的角范围是],0[π,如果求出的是钝角,要注意转化成相应的锐角(2)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求法:“一找二证三求”,三步都必须要清楚地写出来。
除特殊位置外,主要是指平面的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根据定义采用“射影转化法”(3)二面角的度量是通过其平面角来实现的解决二面角的问题往往是从作出其平面角的图形入手,所以作二面角的平面角就成为解题的关键。
通常的作法有:(Ⅰ)定义法;(Ⅱ)利用三垂线定理或逆定理;(Ⅲ)自空间一点作棱垂直的垂面,截二面角得两条射线所成的角,俗称垂面法.此外,当作二面角的平面角有困难时,可用射影面积法解之,cos =SS ',其中S 为斜面面积,S ′为射影面积, 为斜面与射影面所成的二面角例题1:已知边长为1的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O 、O 1是上下底面正方形的中心,求二面角O 1-BC-O 的大小。
2:已知边长为1的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E 、F 为A 1D 1、C 11的中点,求平面EFCA 与底面ABCD 所成的二面角。
点评:利用平面角定义法中特殊位置的线段。
3:已知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求平面ACD 1与平面BDC 1所成的二面角。
解:设AC 与BD 交于E ,CD 1与C 1D 交于F ,连EF 是所求二面角B-EF-C 的棱,连A 1C ,易证A 1C ⊥平面BDC 1,垂足为H ,取AD 1中点O ,连OC 交EF 于G ,连GH 。
高中数学第一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1.4空间向量的应用1.4.2用空间向量研究距离夹角问题第2课时空间
空间向量的应用 用空间向量研究距离、夹角问题
第2课时 空间中的夹角问题
学习目标
素养要求
1.理解异面直线所成角、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二 直观想象、抽象数学
面角的定义
2.能够用向量法解决线线、线面、二面角的计算 直观想象、数学运算 问题
|自学导引|
空间三种角的向量求法
角的分类
利用向量法求直线与平面夹角的基本步骤 (1)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2)求直线的方向向量. (3)求平面的法向量 n.
(4)计算:设线面角为 θ,则 sin θ=|cos〈n,m〉|=|nn11|·|nn22|.
2.如图,在梯形 ABCD 中,AB∥CD,AD= CD=CB=2,∠ABC=60°,在矩形 ACFE 中,AE =2,BF=2 2.
(1)求证:BC⊥平面 ACFE; (2)求直线 BD 与平面 BEF 所成角的正弦值.
(1)证明:在梯形 ABCD 中 AB∥CD,AD=CD=CB=2,∠ABC=60°, ∴四边形 ABCD 是等腰梯形,∠ADC=120°. ∴∠DCA=∠DAC=30°,∠DCB=120°. ∴∠ACB=∠DCB-∠DCA=90°. ∴AC⊥BC. 又∵在矩形 ACFE 中,CF=AE=2, BF=2 2,CB=2,∴CB⊥CF. 又∵AC∩CF=C,∴BC⊥平面 ACFE.
则 B(0,0,0),C(0,6,0),A(0,0,6),D(-2 7,6,0),
E(- 7,3,3),B→E=(- 7,3,3),C→D=(-2 7,0,0),
∴cos〈B→E,C→D〉=
→→ BE·CD →→
=
57.
|BE||CD|
∴异面直线 BE 与 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57.
空间立体几何夹角知识点
空间立体几何夹角知识点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这空间立体几何夹角知识点。
这玩楞可是有点头疼啊!你说那些线啊面啊在空中拐来拐去,找个夹角咋就那么难呢?就好像在一堆乱麻里找根特定的线,让人直抓狂!
每次看到那些个图形,我都感觉它们好像在故意逗我玩。
“来呀,来找我的夹角呀!”它们仿佛在挑衅。
不过呢,慢慢琢磨下来,我也发现了点门道。
就说那异面直线的夹角吧,嘿,还真有点像两个调皮孩子在隔空打闹,我们得找到他们闹腾的那个角度。
有时候啊,我都感觉自己像个裁判,专门去给那些异面直线评判它们的“打闹程度”。
还有二面角,哎呀呀,这就像是打开一个神秘盒子需要找到的密码。
得好好摸摸它的脾气,才能找到正确的角度。
有的题那简直就是给咱设置的小陷阱,你稍不注意就掉进去了,等爬出来才发现,哎呀,原来这么简单!
学习这玩意儿啊,还得有点耐心和幽默感。
要不然被那些奇葩的图形搞得焦头烂额可不行。
有时候我就在想,这些图形的创造者是不是专门为了难倒我们才设计得那么复杂。
比如说两条线看起来八竿子打不着,结果让你求它们的夹角,嘿,这不是难为我嘛!但是呢,一旦咱找到了突破口,那感觉就像是找到了宝藏的入口,特别兴奋。
反正啊,空间立体几何夹角知识点就是个磨人的小妖精,你得跟它较较劲,不能轻易被它吓倒。
咱要抱着一种“我就不信我搞不定你”的心态去对付它。
虽然过程可能有点曲折,但是每当解决一个难题,那种成就感真的是没法形容的。
朋友们,咱别怕那复杂的图形,别怕那难找的夹角。
只要咱肯下功夫,多练练,肯定能把它拿下!让我们一起跟空间立体几何夹角知识点大战三百回合吧!。
中职数学立体几何中空间夹角的计算涉及的课程思政
中职数学立体几何中空间夹角的计算涉及的课程思政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立体几何是数学课程中的一部分,它主要研究空间中的图形的性质、相互关系及其测量等问题。
而在立体几何中,空间夹角的计算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
空间夹角是指由两个直线或两个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
在立体几何中,空间夹角的计算涉及到三维空间的概念和立体图形的性质,与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
因此,空间夹角的计算也是数学教育中的一种思政教育手段。
首先,通过空间夹角的计算,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立体几何是一门需要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来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学科。
在计算空间夹角时,学生需要观察和理解给定的图形,同时运用空间想象力来确定夹角的位置和大小。
这样的实践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了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
其次,在空间夹角的计算中,涉及到角度的概念和运算,这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角度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角度是几何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不仅在立体几何中有应用,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出现。
通过空间夹角的计算,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角度的度量和运算方法,并通过实际应用中的练习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另外,空间夹角的计算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时,往往需要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和协作。
计算空间夹角也不例外,学生需要共同研究问题、相互讨论并寻找解决方案。
这样的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培养了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此外,通过空间夹角的计算,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时,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并进行推理和推断,以确定正确的解决方案。
计算空间夹角也需要学生进行思考和推理,寻找问题的本质和解决的方法。
这样的实践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了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
再次,空间夹角的计算还涉及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立体几何是数学与现实生活结合的一个重要领域,在计算空间夹角时,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例如测量建筑物的倾斜角度、计算汽车行驶的转弯半径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6练“空间角”攻略
[题型分析·高考展望]空间角包括异面直线所成得角,线面角以及二面角,在高考中频繁出现,也就是高考立体几何题目中得难点所在.掌握好本节内容,首先要理解这些角得概念,其次要弄清这些角得范围,最后再求解这些角.在未来得高考中,空间角将就是高考考查得重点,借助向量求空间角,将就是解决这类题目得主要方法.
体验高考
1.(2015·浙江)如图,已知△ABC,D就是AB得中点,沿直线CD将△ACD翻折成△A′CD,所成二面角A′—CD—B得平面角为α,则()
A.∠A′DB≤α
B.∠A′DB≥α
C.∠A′CB≤α
D.∠A′CB≥α
2.(2016·课标全国乙)平面α过正方体ABCD—A1B1C1D1得顶点A,α∥平面CB1D1,α∩平面ABCD=m,α∩平面ABB1A1=n,则m,n所成角得正弦值为()
A、B、\f(2)
2 C、
3
3D、
3.(2016·课标全国丙)如图,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AD∥BC,AB=AD=AC=3,PA=BC=4,M为线段AD上一点,AM=2MD,N为PC得中点.
(1)证明MN∥平面PAB; (2)求直线AN与平面PMN所成角得正弦值.
高考必会题型
题型一异面直线所成得角
例1在棱长为a得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求异面直线BA1与AC所成得角.
变式训练1(2015·浙江)如图,三棱锥A—BCD中,AB=AC=BD=CD=3,AD=BC=2,点M,N 分别就是AD,BC得中点,则异面直线AN,CM所成得角得余弦值就是________.
题型二直线与平面所成得角
例2 如图,已知四棱锥P-ABCD得底面为等腰梯形,AB∥CD,AC⊥BD,垂足为H,PH就是四棱锥得高,E为AD得中点.(1)证明:PE⊥BC;
(2)若∠APB=∠ADB=60°,求直线P A与平面PEH所成角得正弦值.
变式训练2 如图,平面ABDE⊥平面ABC,△ABC就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BC=4,四边形ABDE就是直角梯形,BD∥AE,BD⊥BA,BD=错误!AE=2,点O、M分别为CE、AB得中点. (1)求证:OD∥平面ABC;(2)求直线CD与平面ODM所成角得正弦值;
(3)能否在EM上找到一点N,使得ON⊥平面ABDE?若能,请指出点N得位置并加以证明;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题型三二面角
例3 (2016·浙江) 如图,在三棱台ABC—DEF中,平面BCFE⊥平面ABC,∠ACB=90°,BE=EF=FC=1,BC=2,AC=3、(1)求证:BF⊥平面ACFD;
(2)求二面角B-AD-F得平面角得余弦值.
变式训练3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A1=AD=1,AB=2,点E就是C1D1得中点.
(1)求证:DE⊥平面BCE;(2)求二面角A-EB-C得大小
.
高考题型精练
1.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1B与B1C所在直线所成角得大小就是( )
A.30° B.45° C.60° D.90°
2.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1B与平面BB1D1D所成得角得大小就是()
A.90° B.30° C.45° D.60°
3.如图所示,将等腰直角△ABC沿斜边BC上得高AD折成一个二面角,此时∠B′AC=60°,那么这个二面角大小就是()
A.90° B.60° C.45° D.30°
4.已知正三棱锥S-ABC中,E就是侧棱SC得中点,且SA⊥BE,则SB与底面ABC所成角得余弦值为()
A、B、错误!C、D、错误!
5.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G、H分别为AA1、AB、BB1、B1C1得中点,则异面直线EF与GH所成得角等于()
A.45° B.60°C.90° D.120°
(5题) (6题)(8题)
6如图,△ABC就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BCD=90°,且BC=\r(3)CD=3,将△ABC沿BC得边翻折,设点A在平面BCD上得射影为点M,若点M在△BCD内部(含边界),则点M得轨迹得最大长度等于______;在翻折过程中,当点M位于线段BD上时,直线AB与CD 所成角得余弦值等于______.
7.直三棱柱ABC-A1B1C1中,若∠BAC=90°,2AB=2AC=AA1,则异面直线BA1与B1C所成角得余弦值等于________.
8、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已知P A⊥底面ABCD,PA=1,底面ABCD就是正方形,
PC与底面ABCD所成角得大小为,则该四棱锥得体积就是________.
9.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斜边BC上得高AD为折痕,使△AB′D与△ACD折成互相垂直得两个平面,则∠B′AC=________、
10.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1,AC=2,BC=\r(3),D、E分别就是AC1与BB1得中点,则直线DE与平面BB1C1C所成得角为________.
(10题) (11题)
11.(2016·四川)如图,在四棱锥P ABCD中,AD∥BC,∠ADC=∠PAB=90°,BC=CD=AD、E为棱AD得中点,异面直线P A与CD所成得角为90°、
(1)在平面P AB内找一点M,使得直线CM∥平面PBE,并说明理由;
(2)若二面角P—CD—A得大小为45°,求直线P A与平面PCE所成角得正弦值.
12.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菱形,∠BAD=60°,Q为AD得中点.
(1)若P A=PD,求证:平面PQB⊥平面P AD;
(2)点M在线段PC上,PM=\f(1,3)PC,若平面P AD⊥平面ABCD,且P A=PD=AD=2,求平面MBQ与平面CBQ夹角得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