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与反思完美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创意是高校课堂之本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设计:
一、导语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能把我们带入了银光素裹、白雪皑皑的冬的世界。想必在初冬季节,我们一起来欣赏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经典美文《济南的冬天》,会有着别样的情调与韵味。下面就让我们追随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笔,一起去他的第二故乡——济南走一遭,看看那里的冬天有着怎样独特的景致和魅力。
二、齐声朗读作者简介
老舍,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代表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三、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1.文意理解(读懂一篇)
2.美段细读(精读一段)
四、文意理解——读懂一篇
伴随班得瑞的一曲舒缓愉悦的《冬雪》,师生合读全文,思考:你认为文中哪一个词或短语最能概括济南冬天的特点?为什么?
师生交流,明确:文意理解—抓“温晴”
1.从全文看,作者的笔触由暖阳、暖城、暖山,到不结冰的水,所表现的都是温暖晴和。
2.第2段是全景写城、写山,第3、4段写雪中的山色,第5段写温暖的水,所以它们都是在温晴的基调上来展开画面的,显出和谐一致的美感。
五、美段细读——精读一段
作者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用手中的妙笔,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幅曼妙绝伦的画卷,其中写得最传神、最具魅力的当推文章第三段。下面让我们进入美段细读环节。请一名同学配乐朗读第三段,思考:你认为能贯穿全段的一个字是哪一个?
明确:贯穿全段的一个字——妙
小组合作:美段细读——品味“妙”
1.朗读本段,体味一下:哪些字词亲切、自然,有助于表达真切的喜爱之情。(每组)2.给这段文字描述的画面起一个诗意的名字。(内容之“妙”)(1、2组)
3.这段文字中动词用得妙,试举两例说明。(3、4组)
4.品析“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的表达之妙。(5、6组)
5.说说你发现的这段文字表现手法一个美妙之处。(7、8组)
要求:小组合作学习8分钟,推选发言人,组内试讲,准备全班展示。
全班交流,依组讲解,余组补充,教师点拨。
明确:
1.呀、看吧、越发、全、吧、太。学生练读,展示。
2.小山雪霁雪后斜阳……
3.“顶”字写出了雪中小山的形态美,写出了松上小雪的轻盈,它不是盖着、扣着、压在上面。“镶”字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天山相连处逶迤的线条与亮丽的轮廓。
4.①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②写出了雪后山色的斑斓。
③给人以画面之感,化静为动。
④以小写大,诗意盎然,用小小花衣来写很大很大的小雪覆盖的山。
5.①妙在多角度描写。从山上、山尖、山腰各个不同的部位写雪后初霁的小山之美。
②妙在化静为动。山们都穿上了那个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
③妙在以虚写实。“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④妙在段末点题。“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
六、巧插背景,深挖主题
以上我们抓住“妙”细品了第三段的内容之妙,动词之妙,比喻之妙,手法之妙……作者用他的种种妙笔为我们抒写了一个“温晴”的济南。为什么老舍笔下的济南如此温晴?
教师配乐朗诵以下背景资料:
老舍一生历经坎坷,先后在八个城市生活过。据老舍夫人回忆,老舍生前“常常怀念的是从婚后到抗战爆发,在山东度过的那几年,特别是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的四年,是老舍整个人生历程中最为自由、温馨、安定而难忘的美好时光。他称济南是第二故乡”。《济南的冬天》就写于在齐鲁大学任教期间,那时老舍刚从异国他乡回到祖国,或许济南让他在回国的那一刻有了家的最真切的感受,而且那是一段多么平和、安详的岁月啊!所以老舍会毫不吝啬的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在这一方宝地上,倾注在济南的一山一水上。此时济南的温晴已经完全融化在老舍的温情中了!
下面,让我们伴随着班得瑞的一曲《冬雪》再次齐声诵读第三段,读出作者对济南冬天毫不掩饰的独特喜爱之情。
整节课在师生配乐合读中结束……
教学反思:
笔者认为,高效课堂要实现“高效”必具备两点要素:教师的教学创意和学生的高效学习。而在这两个要素中,教师的教学创意(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教学设计)是本,学生的高效学习是关键。本节课教师的教学创意体现在:巧选教学切入点;巧设问题情境;巧插背景深挖主题。
一、教学创意之——巧选教学切入点
每篇文章都有作者的行文思路,教师作为读者,首先要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而在实际
的教学中,教师作为教者要教给学生如何快速地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却需精心选择最佳切入点。教学的切入点,即引领学生走进教学文本,领悟文章主旨的最佳角度,具有提纲挈领、统领课堂的作用。一个好的切入点,往往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突出学习的重、难点,带动整节课顺利展开。
本节课选择“文意理解——抓‘温晴’与美段细读——品味‘妙’”为切入点和核心任务。“温晴”一词是集中揭示中心,表达情感的关键词语,是文章的神经中枢和信息节点,具有发散和贯通文章的作用。“妙”字同样是能表达中心、揭示作者情感,彰显文章艺术特点的关键字。
二、教学创意之巧设问题情境
高效课堂中,巧设问题情境至关重要。“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好似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和粘合剂,在教学中体现着“一线串珠”的作用,具有“一问能抵许多问”
的艺术效果。教师要善于通过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来引动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引发学生的课堂讨论,实现学生的高效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本节课设计的两个“主问题”是:你认为最能概括济南冬天特点的一个词或短语是什么?为什么?你认为能贯穿全段(第三段)的一个字是什么?请从不同角度品味此字。抓“温晴”提挈全篇,抓“妙”字提挈全段。
三、教学创意之巧插背景深挖主题
作品的背景资料适时穿插能引领学生深度文本,读懂,读透文本。为什么老舍笔下的济南如此温晴?如此曼妙绝伦?赏析完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后,一句“为什么”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在探究原因时适时穿插老舍一生坎坷的背景资料,让学生更深地理解老舍将自己对济南的温情融化在济南的一山一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