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隔离管理制度
能量隔离管理制度
能量隔离管理制度一、引言能量隔离管理是指在使用、操作、检修或维护设备、机器、设施和系统的过程中,对能量进行隔离、控制和释放的管理活动。
能量隔离管理制度是为了保护生产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而建立的,对于所有的设备和系统都需要进行能量隔离管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能量隔离管理制度的内容及实施方法。
二、能量隔离的定义能量隔离是指在进行设备维修、清洁、安装和改造等工作时,通过切断接触、分离部件或能源,用隔离装置控制设备上的一切能量(如机械、液压、气压、热能、化学能、电能等)释放,使人员不会因能源的突然释放而受到伤害。
三、能量隔离管理制度的内容1. 制度目的能量隔离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因为设备能源未切断而造成的意外伤害或生产安全事故。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能量隔离操作的设备、机器、设施和系统。
3. 责任人a. 生产主管负责对生产现场设备的能量隔离管理的监督和检查。
b. 维修工程师负责对维修设备的能量隔离操作的执行和监督。
c. 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对所有能量隔离操作的合规性进行监督和检查。
4. 程序a. 能量隔离前的准备工作b. 能源的切断及隔离操作c. 能量隔离后的安全检查d. 能量隔离后的释放操作5. 培训要求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定期的能量隔离操作培训。
6. 安全设施生产现场需要配备完善的安全设施,保证在进行能量隔离操作时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7. 审核与改善制度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和程序改善,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四、能量隔离管理制度的实施方法1. 制度的宣传和培训针对生产中的各个岗位、各个人员都需要对能量隔离管理制度进行宣传和培训,并且定期进行复习和提醒,确保所有人都能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和操作要点。
2. 能源设备的标识和识别对所有的能量设备进行统一的标识和识别,让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能够清晰地认识到哪些设备需要进行能源隔离,哪些设备是危险的。
3. 严格执行隔离操作规程在进行能量隔离操作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程进行,不允许出现疏漏和误操作。
能量隔离安全管理制度
三十一、能量隔离管理制度(JLXN/SJ-AQZD-01-054)第一章总则1.为强化能量隔离管理,防止能量意外释放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特制定本控制制度。
在任何作业开始前,与该作业相关的所有危险能量源(包括电能、势能等)都必须被彻底隔离。
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的各部室及相关方。
3.本制度规范了作业前能量隔离的方法、程序及管理要求。
如果有新的地方法律、法规在该方面的相关规定比本规定更加严格,则以当地法律、法规为准。
第二章名词解释1.能量:可能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工艺物料或设备所含有的能量。
本制度中的能量主要指电能、机械能(移动设备、转动设备)。
热能(机械或设备、化学反应)、势能(压力、弹簧力置力)、化学能(毒性、腐蚀性、可燃性)、辐射能等。
2.能量源是指电源、机械能、水压、气压、化学能、热源或其他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的能量。
3.隔离:将阀件、电气开关、蚕能配件等设定在合道的位置或借助特定的设施使设备不能运转或能量不能释放。
4.安全锁:用来锁住能量隔离设施的安全器具。
一人一锁,不准适用通用锁具。
5.锁具:保证能够上锁的辅助设施。
如:锁扣、阀门锁赛链条。
6.锁具信息标识:标明何人上锁及联系方式并置于安全锁上的标签。
7.集中上锁箱:用于放置公用上锁锁具、多孔锁、警示箱。
8.移动上锁箱:集中上锁的补充,解决上锁设备离作业点较远或不易实现在集中上锁箱上锁而又必须集中上锁的箱体。
9.测试:验证系统或设备隔离的有效性。
第三章制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机械安全.危险能量控制》GB/T33579《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33000第四章职责1.公司生产部负责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规定,安全环保部监督检查本制度的执行。
2.公司各部室负责本部门(含相关方)职责范围内能量隔离管理规定的实施、执行与留存记录,并提供培训、监督与考核。
3.公司各作业人员负责能量隔离管理规定的实际操作,并对本制度提出改进建议。
能量隔离管理规定
能量隔离管理规定日期:2022年5月1日1. 引言能量隔离是指对设备、系统或设施施加安全隔离措施以防止能量传递的过程。
为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遵循能量隔离管理规定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档旨在规范能量隔离的管理,确保工作场所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能量隔离的定义能量隔离是指在进行维修、检修、清洁、调试或其他工作时,通过切断能量源并施加标识、锁定和标签,以确保工作区域没有能量传递的状态。
3. 能量隔离的目的能量隔离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工作人员免受意外能量释放的伤害。
通过正确实施能量隔离管理规定,可以降低工作场所事故的风险,减少人员伤害和设备损坏。
4. 能量隔离的原则4.1 认识能量源在进行能量隔离之前,必须充分了解和认识能量源,包括电器、气体、化学品、机械设备等。
了解能量源的特性、工作原理和潜在风险,有助于有效地进行能量隔离。
4.2 切断能量源切断能量源是能量隔离的第一步。
根据不同的能量源类型,采取相应的切断措施,如关闭电气开关、关闭气阀、断开电源等。
4.3 施加标识、锁定和标签在切断能量源后,需要施加标识、锁定和标签,以警示其他人员不得重新开启能量源。
标识和标签应明确、易于辨认,并在特定位置进行标注。
锁定设备可以防止他人误操作,确保能量隔离的有效性。
4.4 检查能量隔离状态在进行工作之前,必须对能量隔离状态进行检查。
确保能量源已切断,并检查锁定和标识是否有效。
只有确认能量隔离状态正确无误后,才能进行后续工作。
5. 能量隔离的程序5.1 能量隔离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能量隔离之前,必须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
包括准备隔离设备、整理工作区域、确认工作人员和权限等。
确保所有必要的准备工作完成后,方可进行能量隔离操作。
5.2 能量隔离操作步骤以下为常见能量隔离操作的步骤:1.判断能量源类型,制定相应的能量隔离计划。
2.关闭能量源,切断电源或关闭阀门等。
3.施加标识、锁定和标签,使用明确且易识别的方法。
4.检查能量隔离状态,确保能量源已切断且隔离有效。
能源隔离管理制度
能源隔离管理制度目录前言 (1)1.总则 (1)2.职责 (2)3.管理要求 (2)3.1.基本要求 (2)3.2.能量隔离的步骤 (4)3.3.上锁挂牌的形式 (6)3.4.锁具要求 (6)3.5.解锁要求 (7)3.6.锁具、钥匙及警示标牌的管理 (7)3.7.警示牌管理 (7)3.8.其他管理要求 (7)3.9.其他要求 (8)4.审核、偏离、培训和沟通 (9)5.附则 (9)前言在安装、检修、维护、清洁设备或设施时,为防止因设备意外启动、运转或能源的释放造成伤害,隔离并锁定电能、热能、势能、化学能、机械能等能量源,防止事故事件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1总则第一条为强化能量隔离管理,防止能量意外释放造成的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的炼油化工企业(以下简称工业企业)以及为其服务的承包商。
第三条本规定规范了作业前能量隔离的方法、程序及管理要求。
第四条名词解释(一)能量:可能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工艺物料或设备所含有的能量。
本规定中的能量主要指电能、机械能(移动设备、转动设备)、热能(机械或设备、化学反应)、势能(压力、弹簧力、重力)、化学能(毒性、腐蚀性、可燃性)、辐射能等。
(二)隔离:将阀件、电气开关、蓄能配件等设定在合适的位置或借助特定的设施使设备不能运转或能量不能释放。
(三)安全锁:用来锁住能量隔离设施的安全器具。
按使用功能分为两类:1.个人锁:只供个人专用的安全锁;2.集体锁:现场共用的安全锁,并包含有锁箱。
集体锁为同花锁,是一把钥匙可以开多把锁的组锁。
(四)锁具:保证能够上锁的辅助设施。
如:锁扣、阀门锁套、链条等。
(五)“危险!禁止操作"标签:标明何人、何时上锁及理由并置于安全锁或隔离点上的标签。
(六)测试:验证系统或设备隔离的有效性。
2.职责第五条公司安全部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规定。
第六条工业企业根据本规定制定、管理和维护本单位的能量隔离管理实施细则,企业相关职能部门具体负责本规定的执行,并培训、监督和考核。
中联水泥能量隔离管理制度范文
中联水泥能量隔离管理制度范文中联水泥能量隔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中联水泥能源隔离工作的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中联水泥各分厂的能源隔离工作,包括能源供应、能源消耗、能源监测、能源节约、能源管理等方面。
第三条中联水泥能源隔离的管理目标是充分发挥各分厂的能源优势,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减少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第四条中联水泥各分厂要建立完善的能源隔离管理制度,明确能源隔离的责任人、职责和权力,确保能源隔离工作的有效实施。
第五条中联水泥要加强能源隔离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员工的能源意识和节能意识,形成良好的节能环保氛围。
第二章能源隔离的范围和类型第六条能源隔离的范围包括石灰石、燃煤、燃气、热能、电能、水能等各个方面的能源。
第七条能源隔离的类型包括生产过程中的能源隔离、生活用能的能源隔离等。
第八条能源隔离的基本原则是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合理利用和资源循环利用。
第九条能源隔离的具体措施包括能源供应管线的隔离、设备的能源隔离、能源监测和节能技术的应用等。
第三章能源隔离的管理体制和职责第十条中联水泥各分厂设立能源隔离管理机构,明确能源隔离的责任人、职责和权力。
第十一条能源隔离的责任人是各分厂的生产经理,负责制定能源隔离的具体措施和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能源隔离的职责包括能源隔离方案的编制、能源供应管线的安装、设备的能源隔离、能源消耗的监测和节能技术的应用等。
第十三条能源隔离的权力包括对能源隔离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对违反能源隔离制度的行为进行处罚等。
第十四条能源隔离管理机构可以根据需要,成立能源隔离工作小组,负责具体的能源隔离工作。
第四章能源隔离工作的实施和监督第十五条中联水泥各分厂要按照能源隔离的要求,及时制定能源隔离方案,并组织实施。
第十六条中联水泥各分厂要建立能源供应管线安装和维护的制度,确保能源供应管线的畅通和安全。
第十七条中联水泥各分厂的设备要安装完善的能源隔离装置,包括阀门、隔离器等,确保能源的有效隔离。
能量隔离管理规程
能量隔离管理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检维修作业的安全管理,规范和指导公司能量隔离操作流程,消除在机械、设备、工艺上进行作业时由于危险能量的意外释放所引起的事故风险,保证作业人员在进行与设备有关工作时的人身安全,提升安全管理绩效。
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能量隔离适用范围:1.在机械、设备、工艺上进行作业任务前,上锁挂牌验证是控制危险能量源并达到零能态的主要且首选方法。
2.需要对机械、设备、工艺的防护或安全装置进行移除或旁路;3.人员在机械、设备、工艺上进行作业任务时可能暴露在危险能量中;4.涉及人员包括员工、合同方、第三方;5.不适用于:使用插拔型连接设备,原料开采过程中爆炸性能量已经释放,移动设备班前检查,加油或其它经由风险评估确定的类似作业,只能在设备通电或开机状态下才能进行的作业等。
第三条能量隔离基本术语:能量源:电源、机械能、水压、气压、化学能、热源或其他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的能量。
危险能量:指一旦意外释放就可导致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任何能量。
零能态:是指机械、设备与危险能量源完全分离,并且残留能量已经消散或受到限制的状态。
残留的(或储存的)能量:是指在关断机器设备之后仍然保留其中的能量(如储气罐内的压缩空气)。
作业任务:是指某项工作活动,包括:搭设、安装、建造、调试、修理、调整、检查、疏通、装配、排除故障、试验、清洁、拆卸、废除、维修、保养或者其他类似的与机械、设备、生产过程相关的工作等。
个人锁具:含有员工姓名及个人信息的普通挂锁(包括标有电话号码、部门、工种的标识牌),一人叁套并由员工个人保管。
公用锁具:集中上锁箱里刻有“公用”字样的普通挂锁、空开锁具、多孔锁、异形锁具、警示牌等。
外包锁具:含有合同方姓名及个人信息的普通挂锁(包括标有电话号码、部门、工种的标识牌),供合同方人员使用,每人叁套。
集中上锁方式:对于设备检修、维护工作前需对4个及以上危险能量隔离装置同时进行锁定时,必须通过设置在工作现场集中上锁箱内的锁具对能量隔离装置进行锁定,然后再将锁具的钥匙放回到该集中上锁箱,最后由所有参加现场作业的人员用个人锁具将该集中上锁箱锁上。
能量隔离管理规定(正式稿)
能量隔离管理规定(正式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强化能量隔离管理,防止生产设备设施检维修期间能量意外释放造成的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哈尔滨石化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以及为其服务的承包商。
第三条本规定规范了作业前能量隔离的方法、程序及管理要求。
第四条名词解释(一)能量:可能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工艺物料或设备所含有的能量。
本规定中的能量主要指电能、机械能(移动设备、转动设备)、热能(机械或设备、化学反应)、势能(压力、弹簧力、重力)、化学能(毒性、腐蚀性、可燃性)、辐射能等。
(二)隔离:将阀件、电气开关、蓄能配件等设定在合适的位置或借助特定的设施使设备不能运转或能量不能释放。
(三)安全锁:用来锁住能量隔离设施的安全器具。
按使用功能分为两类:1.个人锁:只供个人专用的安全锁;2.集体锁:现场共用的安全锁,并包含有锁箱。
集体锁为同花锁,是一把钥匙可以开多把锁的组锁。
(四)锁具:保证能够上锁的辅助设施。
如:锁扣、阀门锁套、链条等。
(六)测试:验证系统或设备隔离的有效性。
第二章职责第五条质量安全环保处是能量隔离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规定;第六条安全监督中心负责对本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和考核。
第七条人事处负责组织本规定的培训工作。
第八条各基层单位负责执行本规定,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第三章管理要求第一节基本要求第十条隔离或控制能量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一)移除管线,加盲板。
(二)双切断阀门,打开双阀之间的导淋。
(三)切断电源或对电容器放电。
(四)退出物料,关闭阀门。
(五)辐射隔离,距离间隔。
(六)锚固、锁闭或阻塞。
(二)在跨班作业时,应做好个人锁的交接。
(三)防爆区域使用的安全锁应符合防爆要求。
(四)集体锁应集中保管,存放于便于取用的场所。
第二节能量隔离的步骤第十七条辨识与隔离(二)根据能量的性质及隔离方式选择相匹配的断开、隔离设施。
管线、设备的隔离执行《管线/设备打开管理规定》;电气隔离执行相关标准与规定。
能量隔离,上锁挂牌管理制度
能量隔离,上锁挂牌管理制度能量隔离,上锁挂牌管理制度1.背景能源是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基础,而在能源的使用中,可能会产生危险。
为了确保能源使用的安全,保护人员和财产的安全,避免潜在的危险,建立一套有效的能量隔离、上锁挂牌管理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管理制度2.1 能量隔离和上锁挂牌的定义①能量隔离:将电力、气体或液体等能量,与工作区隔离开来,防止非计划的启动或者运行,从而避免潜在的伤害。
②上锁挂牌:对能量隔离状态下的设备启动装置,进行物理上的上锁,并在上锁器上挂上标识牌。
2.2 能量隔离和上锁挂牌的原则①防御性能量隔离和上锁挂牌,采用的措施应该考虑可操作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等方面的协调平衡,不会因过度设计造成不必要的扰动。
②对于规模较大、业务较复杂的工程项目,必须制定详细的能量隔离和上锁挂牌计划。
隔离程序和上锁挂牌必须能够满足工作需要,也要确保必要的安全措施贯穿其中。
③执行能量隔离和上锁挂牌时,必须准确识别隔离点和上锁装置,正确判断隔离状态,并确认已经将所有潜在的能量源隔离开来。
2.3 能量隔离和上锁挂牌的程序①确定隔离点:根据工作需要,确定隔离点和相邻隔离点的位置。
②确定上锁挂牌装置:根据工作需要,确定上锁挂牌装置的位置、数量和用途。
③隔离能量:确定隔离点和上锁挂牌装置后,进行能量隔离工作,将电源或其他形式的能源切断或隔离,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④上锁挂牌:确认设备处于隔离状态后,物理上将上锁装置锁定,并挂上隔离标识牌,以确保设备在进行维护或修理工作时不被意外启动。
⑤完成工作:完成维护或修理工作后,先切断电源或其他能源,拆下上锁装置和隔离标识牌,准备重新启动设备。
2.4 职责划分①安全负责人:全面负责工程安全工作,负责保障能量隔离和上锁挂牌的安全工作管理,并督促和检查隔离点和上锁挂牌的执行情况。
②受力工作人员:负责能源隔离、上锁挂牌和解除操作,严格按照程序操作,确保维护、修理现场的安全。
能量隔绝管理制度
能量隔绝管理制度一、前言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但也是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能源管理成为了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工作。
随着全球能源消费的增长,能源效率和能源隔离的管理变得越来越紧迫。
建立一个有效的能量隔绝管理制度对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提高能源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能量隔绝的组成要素、管理制度的设置、执行和监督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能量隔绝的组成要素1.设备和设施设备和设施是能量隔绝的基础,其主要包括隔离阀门、气动、液压阀门、开关和线路等。
其中,隔离阀门是能量隔绝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进行设备维修、更换和检修时,必须对设备进行隔离。
此时,应确保隔离设备和设施的完好性和可靠性。
设备和设施的选择、安装和维护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保证其正常工作和运行。
2.程序和步骤能量隔离的程序和步骤是能量隔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包括隔离、标识、释放和测试等。
在进行能量隔离时,应制定相应的程序和步骤,确保能量的有效隔离和控制。
同时,应对隔离程序和步骤进行培训,确保所有从业人员都能正确、清晰地执行能量隔离的程序和步骤。
3.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是能量隔离的执行者和监督者,其主要包括设备管理人员、维修人员和作业人员等。
管理人员应制定能量隔离的计划和程序,指导和监督能量隔离的执行。
从业人员应根据能量隔离的程序和步骤,正确地执行能量隔离。
同时,应对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能量隔离的相关培训,提高其能量隔离的意识和能力。
4.相关标准和规定相关标准和规定是能量隔离的依据和指导,其主要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等。
在进行能量隔离时,应遵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确保能量隔离的安全和可靠。
同时,应对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宣传和解释,提高全体员工对能量隔离的认识和遵守。
三、能量隔离管理制度的设置1.制度的建立能量隔离管理制度应由企业的管理机构或者专门的管理部门制定,其主要包括制度的名称、制度的目的、范围和适用对象等。
简述能量隔离安全管理制度
一、制度背景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各种设备、设施中存在着潜在的危险能量,如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等。
这些能量若在操作、维护过程中失控,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建立健全能量隔离安全管理制度,对于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生产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制度内容1. 危险能量识别:设备管理部门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根据检维修作业内容,识别可能接触到的危险能量,建立危险能量隔离清单。
2. 危险能量隔离:针对识别出的危险能量,对现场的危险能量隔离点进行标识,注明隔离措施及责任人员。
3. 上锁/挂牌管理:对设备进行隔离时,需使用安全锁和挂牌进行锁定,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电气安全锁为黄色,工艺安全锁为红色,并在配电室中放置安全标牌。
4. 能量隔离解除:在确认设备安全后,方可解除隔离。
送电时,确保参与检测、修理的其中一人不打开个人锁,无法解除隔离点锁定。
5. 操作牌执行:各级、各类岗位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危险能量控制上锁/挂牌程序以及操作牌制度,对相关作业安全直接负责。
6. 安全培训:公司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确保员工能够正确执行能量隔离安全管理制度。
7. 监督检查:安全环保部负责制定危险能量控制上锁/挂牌管理制度,监督检查、指导各部门制度执行情况。
三、制度实施1. 建立健全危险能量控制上锁/挂牌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
2. 加强对危险能量的识别、隔离和解除管理,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3. 定期开展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4. 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5. 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能量隔离安全管理制度。
总之,能量隔离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生产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严格执行该制度,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率,实现安全生产目标。
能量隔离管理制度(化工企业)
能量隔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在设备维修和保养工作前,能量供给源的断开和剩余能量脱节,防止能量意外释放造成的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加强能量隔离管理,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运行生产、日常检维修和保养、大检修时在设备设施上进行的作业活动。
第二章术语和定义第三条能量: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工艺物料或设备所含有的能量。
本规定中的能量主要指电能、机械能(移动设备、转动设备)、热能(机械或设备、化学反应)、势能(压力、弹簧力、重力)、化学能(毒性、腐蚀性、可燃性)等。
第四条能量隔离:分为工艺隔离、电气隔离、机械隔离,将设备、设施及装置从电力源、气体源头和液体等源头断开,隔断来自源头能量对流经的设备、设施及装置的作用和影响。
第五条工艺流程隔离:将流体管线上的阀门关闭和加盲板,它可能包括管线的卸压、冲洗以及排气等措施,它是机械隔离的特殊情况。
第六条机械隔离将设备、设施及装置从动力源、气体源头和液体源头物理地断开。
第七条电气隔离将电路或设备部件从所有的输电源头安全可靠地分离开来,它包括电气、仪表和通讯的隔离。
第三章职责第八条安全监察部是能量隔离管理规定归口管理部门,监督和考核制度的执行情况。
第九条各生产单位负责组织能量隔离、上锁挂签、能量隔离解除及相关安全措施落实。
第十条生产技术部负责工艺处置方案的审批。
第十一条生产技术部电修负责检修作业时电气设备能量隔离、能量隔离解除及相关安全措施落实。
第四章工作程序第十二条当要实施进入、改造或维修设备、设施及装置时,需要识别来自其外部的能量源对设备、设施及装置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对操作人员的危险。
生产车间对设备及工艺系统的能量源进行隔断,将作业活动风险降低到可允许接受的程度,隔离包括工艺隔离、电气隔离、机械隔离、射源隔离。
第十三条为避免设备设施或系统区域内蓄积危险能量或物料的意外释放,对所有危险能量和物料设施均应进行能量隔离、上锁挂标签并测试隔离效果。
能源隔离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保障企业安全生产,防止因能源隔离不当导致的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能源隔离的生产、施工、维修等环节。
三、能源隔离原则1. 预防为主,安全第一;2. 能源隔离必须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3. 能源隔离应遵循简洁、高效、安全、可靠的原则;4. 能源隔离应与设备操作、维修、施工等环节紧密结合。
四、能源隔离管理制度1. 能源隔离操作流程(1)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结构、性能、操作规程及安全注意事项;(2)操作前,应检查设备状态,确保设备安全;(3)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能源隔离措施到位;(4)操作完成后,应立即恢复能源供应,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能源隔离设备(1)能源隔离设备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可靠性;(2)能源隔离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3)能源隔离设备应具备紧急停机功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切断能源供应。
3. 能源隔离标志(1)能源隔离区域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安全;(2)能源隔离标志应采用红色、黄色、黑色等醒目颜色,并标注相关警示信息。
4. 能源隔离培训(1)公司应定期组织能源隔离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2)培训内容包括能源隔离原理、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3)新员工入职前应进行能源隔离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五、能源隔离检查与考核1. 定期检查公司应定期对能源隔离措施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本制度要求。
2. 考核公司应设立能源隔离考核制度,对操作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操作技能、安全意识等。
六、违规处理1.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公司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罚;2. 对因能源隔离不当导致事故的,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电气能量隔离管理制度
电气能量隔离管理制度一、能量隔离的定义和作用能量隔离是指在维修、检修电气设备时,通过切断电源,防止能量进入设备,使设备失去工作能力,以确保人员安全进行维修操作。
电气设备中存储的电能量是巨大的,一旦不加以控制和隔离,在维修操作中可能会导致触电事故,严重危及人员生命安全。
因此,能量隔离是电气设备维修保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措施。
能量隔离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1. 保护人员安全:能量隔离是为了确保人员在进行电气设备维修时不会受到电流的伤害,有效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
2. 保护设备完整性:在维修、检修设备时,经常需要对电气部件进行操作,如果不对设备进行能量隔离,很容易对设备造成损坏,而且难以排查故障。
3. 避免生产中断:通过能量隔离,可以有效避免因维修操作导致的设备故障和生产中断,提高生产效率。
4. 提高安全意识:通过实施能量隔离制度,员工将更加重视电气安全,增强安全意识,减少工作中的安全事故发生。
二、电气能量隔离管理制度建立建立电气能量隔离管理制度是企业保障员工安全和设备完整性的重要举措。
下面是建立电气能量隔离管理制度的步骤:1. 制定管理制度:企业应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电气能量隔离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程序和技术要求。
2. 设定标准流程:确定针对不同电气设备的能量隔离程序和流程,包括设备的隔离、锁定、释放等操作步骤,确保隔离措施有效可靠。
3. 培训员工:对员工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能够正确、安全地执行能量隔离操作。
4. 定期检查评估: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的能量隔离情况,评估制度执行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提升管理水平。
5. 不间断改进:根据实际情况和反馈意见,及时对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和改进,不断提高能量隔离管理水平。
三、电气能量隔离管理制度的执行电气能量隔离管理制度的执行是关键,只有所有员工都能认真执行制度,才能确保人员安全和设备完整性。
能量隔离风险分析管理制度
能量隔离风险分析管理制度一、引言能量隔离是指在维修、保养或改造设备和设施时,为了确保工作人员和其它人员的安全,必须切断设备和设施的能源,清除装置或系统内残留的能量,贴上警示标识,并将设备和设施锁定或者装上单一锁具,使设备和设施无法启动。
能量隔离在工业生产和建筑行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保障员工的安全和设备的完好。
然而,能量隔离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它涉及到多个工序和环节,其中包含着一定的风险。
为了有效管理能量隔离过程中的风险,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本文将对能量隔离风险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二、能量隔离风险分析1. 能量隔离的风险(1)人为失误:能量隔离是需要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规程,并执行多项程序。
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引发不安全因素的存在,如设备意外启动、系统不安全释放能量等情况。
(2)过度自信:有些工人可能会对自身的能力过于自信,导致忽视了能量隔离的重要性,从而造成自身的伤害或设备的损坏。
(3)缺乏标准化操作:如果企业缺乏能量隔离的标准化操作规程,可能会导致工作人员在操作中出现混乱,进而引发安全事故。
2. 能量隔离风险分析(1)明确能量隔离的作用和程序,包括切断能源、清除残余能量、贴上警示标识、锁定设备或安装单一锁具等步骤。
(2)详细分析能量隔离操作中存在的风险,如能源切断不及时、残余能量清除不彻底、锁定设备不牢固等。
(3)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加强员工培训、设备自动化隔离装置的应用、标准化操作程序的制定等。
三、能量隔离风险管理制度1. 制度制定依据为了规范能量隔离操作,防范风险,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制定本制度。
2. 制度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工业生产和建筑行业中进行设备和设施维修、保养、改造等操作的场合。
3. 制度内容(1)能量隔离管理职责公司领导需明确责任,负责能量隔离的管理工作,并制定具体的管理方案。
生产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能量隔离作业,负责检查、核实施工及隔离措施的完整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搅拌站能量隔离管理制度
搅拌站能量隔离管理制度一、前言搅拌站作为生产混凝土的关键设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高能耗性。
为了保障员工人身安全,确保设备安全运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特制定搅拌站能量隔离管理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搅拌站的能源隔离操作,确保员工能够正确使用隔离装置、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做好技术交底,杜绝因能源隔离不当带来的事故发生,从而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搅拌站生产作业及设备检修、维护等相关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混凝土搅拌机、输送设备、仓储设施等的能源隔离管理。
三、管理原则1. 安全第一。
在进行能源隔离管理时,始终以安全为第一原则,任何情况下不得违反操作规程。
2.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遵守能源隔离操作程序,禁止因个人原因随意操作或更改隔离控制设备。
3. 技术交底。
进行任何能源隔离作业前,必须由具备相关资质的技术人员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其了解作业内容和操作规程。
4. 临时规程。
对于无相应操作规程的设备或场所,必须制定专门的临时规程,并由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操作。
5. 监督检查。
对搅拌站的能源隔离管理实行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记录。
四、安全操作规程1. 隔离设备的选择要符合实际需要,并且符合安全技术要求。
2. 自动控制设备的隔离应注意电源断开后可能导致的设备故障。
3. 机械设备的隔离要有多种措施,并保证所有措施都有效,不能存在盲点。
4. 电气设备的隔离应在操作、维护及生产停止时,通过切断总开关、拔出隔离开关、使断路器释放或其他简单有效的方式进行。
5. 对需要隔离的设备及场所应明确标识,确保隔离设备对齐、关闭并锁定,确保隔离设备无法轻易被解除。
5. 能源隔离完成后,应按规定对设备进行试运行,确认设备无误后方可进行相关作业。
6. 作业完成后,应及时拆除隔离设备并进行复位,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七、操作流程1. 能源隔离管理人员应根据生产作业需要对设备进行隔离,作业前应进行现场指导。
矿山设备能量隔离管理制度
矿山设备能量隔离管理制度一、总则1. 为了保障矿山设备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安全运行,规范和加强能量隔离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矿山设备的维护、检修、清扫、排查、维修和改装等作业过程中的能量隔离管理。
3. 矿山设备的能量隔离管理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作业安全。
4. 矿山企业必须加强相关人员的能量隔离管理培训,提高管理和操作人员对能量隔离的理解和重视程度。
二、能量隔离管理的基本要求1. 设备启动、停止前必须进行能量隔离。
2. 作业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和程序进行能量隔离。
3. 严禁不符合规定擅自更改能量隔离状态或作废警示标识。
4. 作业人员对设备的能量隔离必须进行核查和确认,确保设备没有残留能量,方可进行作业。
5. 能量隔离管理必须进行记录和归档,以备查询和报表。
三、能量隔离管理的程序1. 能量隔离前的准备工作(1)作业人员必须了解设备操作原理和工作原理,掌握设备的隔离点及隔离程序。
(2)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确保人身安全。
(3)作业人员必须对设备的运行状态、环境条件进行评估和检查。
2. 能量隔离的操作程序(1)设备能量隔离程序的执行必须由特定的操作人员进行,操作人员必须通过专门的培训和考核。
(2)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标准化的操作程序进行设备的停机、能量隔离、安全锁定等作业。
(3)能量隔离的程序必须包括具体的步骤和环节,确保每一个隔离点都被隔离。
3. 能量隔离状态的确认(1)作业人员对设备的能量隔离状态进行核查和确认,确保设备没有残留能量。
(2)能量隔离状态的确认必须由至少两名操作人员进行,确保操作的准确性。
4. 警示标识的设置(1)设备的能量隔离状态必须设置明确的警示标识,标识必须明确显示能量隔离的状态和作用。
(2)警示标识必须清晰、醒目,以便于作业人员识别和确认。
四、能量隔离管理的责任1. 矿山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必须对能量隔离的管理负责,确保能量隔离管理制度的执行和实施。
能量隔离风险分析管理制度范文
能量隔离风险分析管理制度范文能量隔离风险分析管理制度范一、引言能量隔离是一种重要的安全措施,用于确保工作人员在进行维修、清洁、校准或其他操作时,不会被危险的能量伤害,例如电流、压力、温度等。
能量隔离风险分析管理制度是针对能量隔离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细致分析,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来降低这些风险的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能量隔离风险分析管理制度的范本。
二、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能量隔离过程的安全性,并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保护措施。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能量隔离操作的工作场所和环境。
三、定义和缩写1. 能量隔离:指对工作场所中的能量源进行控制,确保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不会受到能量伤害。
2. 风险分析:指对能量隔离操作中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以确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3. 管理措施:指根据风险分析结果,采取的控制措施和保护措施,以确保能量隔离操作的安全性。
四、风险评估1. 风险识别:将能量隔离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识别,包括但不限于电击风险、燃爆风险、高温风险等。
2. 风险分析:根据风险识别结果,对各个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确定其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3. 风险评估:将风险分析结果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其优先级和紧急程度。
五、管理措施1. 管理责任:明确能量隔离的管理责任人,并确保其具备相应的管理能力和技术知识。
2. 培训与教育: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使其了解能量隔离的相关规定和操作要求。
3. 标识和警示:设置相应的标识和警示牌,以提醒工作人员注意能量隔离操作,并防止误操作。
4. 程序和工艺:制定能量隔离的具体程序和工艺要求,包括能量源的关闭和锁定等步骤。
5. 工具和设备:提供必要的工具和设备,以确保能够顺利进行能量隔离操作。
6. 许可和审批:设立能量隔离操作的许可和审批机制,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进行能量隔离操作。
7. 协调和沟通:加强相关部门和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调,确保能量隔离操作的协同完成。
某公司能量隔离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1目的为防止危险能量和物料意外释放,保障员工生命及公司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涉及在工艺流程性设备设施上进行的安装、改造、修理、检查、测试、清洗、拆卸、保养和维护等作业活动。
3应用标准T/CCSAS化工企业能量隔离实施指南GB/T5226.1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30871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T33579机械安全危险能量控制方法上锁/挂牌4术语和定义4.1危险能量可能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工艺物料或设备设施所含有的能量。
主要是指电能、机械能(移动设备、转动设备)、热能(机械或设备、化学反应)、势能(压力、弹簧力、重力)、化学能(毒性、腐蚀性、可燃性)、辐射能及潜在或存储的其他能量。
4.2能量隔离将潜在的、可能失控而造成人身伤害、环境损害、设备损坏、财产损失的危险能量进行有效的控制、隔离和保护,以有效防止其意外释放。
4.3机械隔离将设备、设施及装置从动力源、气体源头、液体源头、固体源头(存在坍塌风险)实施物理隔断或隔开。
通过单阀隔离、单阀加盲板隔离、双阀加盲板隔离等方法,将流体管道上的泄压、冲洗及排气设施关闭和上锁,达到能量隔离目的,是机械隔离的特殊情况。
4.5电气隔离将电路或设备部件从输电源头安全可靠地分离,包括电气、仪表和通讯的隔离等。
4.6放射源隔离将装置、设备设施的相关放射源屏蔽或拆离。
4.7隔离设施防止危险能量和物料传递或释放的机械设备设施,包括电路隔离开关、断开电源或保险开关、管道阀门、盲板、机械阻塞或用于阻塞、隔离能源的类似设备设施。
4.8隔离实施人员由管理者授权对需要隔离的设备、设施及装置进行隔离点的界定、实施和记录隔离活动的人员。
4.9安全锁用来锁住能量隔离设施的安全器具。
按使用功能分为个人锁、集体锁、公共锁三类。
4.10个人锁用于锁住单个隔离点或锁箱的标有个人姓名的安全锁,每人只有一把,供个人专用。
4.11集体锁用于锁住隔离点并配有锁箱的安全锁,集体锁可以是一把钥匙配一把锁,也可以是一把钥匙配多把锁。
能量隔离管理规定(试行)
能量隔离管理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强化能量隔离管理,防止能量意外释放造成的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的炼油化工企业(以下简称炼化企业)以及为其服务的承包商。
第三条本规定规范了作业前能量隔离的方法、程序及管理要求。
第四条名词解释(一)能量:可能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工艺物料或设备所含有的能量。
本规定中的能量主要指电能、机械能(移动设备、转动设备)、热能(机械或设备、化学反应)、势能(压力、弹簧力、重力)、化学能(毒性、腐蚀性、可燃性)、辐射能等。
(二)隔离:将阀件、电气开关、蓄能配件等设定在合适的位置或借助特定的设施使设备不能运转或能量不能释放。
(三)安全锁:用来锁住能量隔离设施的安全器具。
按使用功能分为两类:1. 个人锁:只供个人专用的安全锁;2. 集体锁:现场共用的安全锁,并包含有锁箱。
集体锁为同花锁,是一把钥匙可以开多把锁的组锁。
(四)锁具:保证能够上锁的辅助设施。
如:锁扣、阀门锁套、链条等。
(五)“危险!禁止操作”标签:标明何人、何时上锁及理由并置于安全锁或隔离点上的标签。
(六)测试:验证系统或设备隔离的有效性。
第二章职责第五条炼油与化工分公司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规定。
第六条炼化企业根据本规定制定、管理和维护本单位的能量隔离管理实施细则,企业相关职能部门具体负责本规定的执行,并培训、监督和考核。
第七条企业基层单位执行本单位能量隔离管理实施细则,对本规定提出改进建议。
第三章管理要求第一节基本要求第八条为避免设备设施或系统区域内蓄积危险能量或物料的意外释放,对所有危险能量和物料的隔离设施均应进行能量隔离、上锁挂标签并测试隔离效果。
第九条隔离或控制能量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一)移除管线,加盲板。
(二)双切断阀门,打开双阀之间的导淋。
(三)切断电源或对电容器放电。
(四)退出物料,关闭阀门。
(五)辐射隔离,距离间隔。
(六)锚固、锁闭或阻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量隔离管理规定(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强化能量隔离管理,防止能量意外释放造成的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属的各单位及其承包商。
第三条本规定规范了作业前能量隔离的方法、程序及管理要求。
第四条名词解释
(一)能量:可能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工艺物料或设备所含有的能量。
本规定中的能量主要指电能、机械能(移动设备、转动设备)、热能(机械或设备、化学反应)、势能(压力、弹簧力、重力)、化学能(毒性、腐蚀性、可燃性)、辐射能等。
(二)隔离:将阀件、电气开关、蓄能配件等设定在合适的位置或借助特定的设施使设备不能运转或能量不能释放。
(三)安全锁:用来锁住能量隔离设施的安全器具。
按使用功能分为两类:
1. 个人锁:只供个人专用的安全锁;
2. 集体锁:现场共用的安全锁,并包含有锁箱。
集体锁为同花锁,是一把钥匙可以开多把锁的组锁。
(四)锁具:保证能够上锁的辅助设施。
如:锁扣、阀门锁套、链条等。
(五)“危险!禁止操作”标签:标明何人、何时上锁及理由并置于安全锁或隔离点上的标签。
(六)测试:验证系统或设备隔离的有效性。
第二章职责
第五条公司生产运行处负责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规定。
第六条公司相关职能部门负责本部门职责范围内能量隔离管理规定的执行,并提供培训、监督与考核。
第七条公司各基层单位负责能量隔离管理规定的执行,并对本规定提出改进建议。
第三章管理要求
第一节基本要求
第八条为避免设备设施或系统区域内蓄积危险能量或物料的意外释放,对所有危险能量和物料的隔离设施均应进行能量隔离、上锁挂标签并测试隔离效果。
第九条公司各基层单位要建立能量隔离设施(包括盲板、安全锁)台账,明确拆/加人、时间、地点。
第十条隔离或控制能量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一)移除管线,加盲板。
(二)双切断阀门,打开双阀之间的导淋。
(三)切断电源或对电容器放电。
(四)退出物料,关闭阀门。
(五)辐射隔离,距离间隔。
(六)锚固、锁闭或阻塞。
第十一条抽加盲板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抽加盲板工作应由专人负责,按盲板图进行作业,统一编号,作好记录。
(二)负责盲板抽加的人员要相对稳定,原则上谁加谁抽,人员变动要做好交接。
(三)抽加盲板的作业人员,要进行安全教育,落实安全技术措施。
(四)抽加盲板要考虑防泄漏、防火、防中毒、防滑、防坠落等措施。
(五)拆除法兰螺栓时要以对角方位缓慢松开,防止管道内余压或残余物料喷出;加盲板的位置应在来料阀的后部法兰处,盲板两侧均应加垫片,并用螺栓紧固。
(六)盲板及垫片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其材质、厚度要符合技术要求,盲板应留有把柄,并于明显处挂牌标记。
第十二条安全锁必须和“危险!禁止操作”标签同时使用,电气作业同时执行国家相关电力作业规程。
第十三条当隔离点不具备上锁条件时,经作业人和属地单位相关负责人同意并在标签上签字,可以只挂标签不上锁。
第十四条在开始作业前,属地单位与作业单位人员都有责任确认隔离已到位并执行上锁、挂标签。
第十五条安全锁、锁具及标签的管理
(一)个人锁和钥匙使用时归个人保管并标明使用人姓名或编号,个人锁不得相互借用。
(二)在跨班作业时,应做好个人锁的交接。
(三)防爆区域使用的安全锁应符合防爆要求。
(四)集体锁应集中保管,存放于便于取用的场所。
(五)锁具的选择除应适应上锁要求外,还应满足作业现场安全要求。
(六)“危险!禁止操作”标签除了用于能量隔离点外,不得用于任何其他目的。
(七)“危险!禁止操作”标签应填写清楚上锁理由、人员及时间并挂在隔离点或安全锁上。
(八)属地单位发现“危险!禁止操作”标签信息不清晰时应及时更换和重新填写信息。
(九)“危险!禁止操作”标签不得涂改或重复使用。
第十六条备用钥匙的管理应做到:
(一)由锁具所属负责人或指定专人保管。
(二)备用钥匙只能在非正常解锁时使用。
(三)严禁私自配制备用钥匙。
第二节能量隔离的步骤
第十七条辨识与隔离
(一)属地单位应辨识作业过程中所有能量的来源及类型,编制“能量隔离清单”(见附录A),由测试人和作业人双方确认签字,经属地单位项目负责人审核后张贴在作业现场醒目处。
(二)根据能量的性质及隔离方式选择相匹配的断开、隔离设施。
管线、设备的隔离执行《管线/设备打开管理规定》;电气隔离执行相关标准与规定。
第十八条上锁、挂标签
根据能量隔离清单,对已完成隔离的隔离点选择合适的锁具,填写“危险!禁止操作”标签,对所有隔离点上锁、挂标签。
上锁分以下两种方式:
(一)单个隔离点的上锁。
属地单位监护人和作业单位每个作业人员用个人锁锁住隔离点。
(二)多个隔离点的上锁按下列顺序实施。
1. 用集体锁将所有隔离点上锁、挂标签。
涉及电气隔离时,属地单位应向电气人员提供所需数量的同组集体锁,由电气专业人员实施上锁、挂标签;
2. 将集体锁的钥匙放入锁箱,钥匙号码应与现场安全锁对应;
3. 属地单位监护人和作业单位每个作业人员用个人锁锁住锁箱;
4. 作业单位现场负责人应确保每个作业人员要在集体锁箱上上锁;
5. 属地单位批准人必须亲自到现场检查确认上锁点,才可签发相关作业许可证。
第十九条确认
上锁、挂标签后属地单位与作业单位应共同确认能量已隔离或去除。
当有一方对上锁、隔离的充分性、完整性有任何疑虑时,均可要求对所有的隔离再做一次检查。
确认可采用但不限于以下方式:
(一)在释放或隔离能量前,应先观察压力表或液面计等仪表处于完好工作状态;通过观察压力表、视镜、液面计、低点导淋、高点放空等多种方式,综合确认贮存的能量已被彻底去除或已有效地隔离。
在确认过程中,应避免产生其他的危害。
(二)目视确认连接件已断开、设备已停止转动。
(三)对存在电气危险的工作任务,应有明显的断开点,并经测试无电压存在。
(四)通过放射源检测仪检查辐射强度。
第二十条测试
(一)有条件进行测试时,属地单位应在作业人员在场时对设备进行
测试(如按下启动按钮或开关,确认设备不再运转)。
测试时,应排除联锁装置或其他会妨碍验证有效性的因素。
(二)如果确认隔离无效,应由属地单位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作业安全。
(三)在工作进行中临时启动设备的操作(如试运行、试验、试送电等),恢复作业前,属地单位测试人需要再次对能量隔离进行确认、测试,重新填写能量隔离清单,双方确认签字。
(四)工作进行中,若作业单位人员提出再测试确认要求时,须经属地单位项目负责人确认、批准后实施再测试。
第二十一条解锁
(一)解锁依据先解个人锁后解集体锁、先解锁后解标签的原则进行。
(二)作业人员完成作业后,本人解除个人锁。
当确认所有作业人员都解除个人锁后,由属地单位监护人本人解除个人锁。
(三)涉及电气、仪表隔离时,属地单位应向电气、仪表专业人员提供集体锁钥匙,由电气、仪表专业人员进行解锁。
(四)属地单位确认设备、系统符合运行要求后,按照能量隔离清单解除现场集体锁。
(五)当作业部位处于应急状态下需解锁时,可以使用备用钥匙解锁;无法取得备用钥匙时,经属地项目负责人同意后,可以采用其他安全的方式解锁。
解锁应确保人员和设施的安全。
解锁应及时通知上锁、挂标签的相关人员。
(六)解锁后设备或系统试运行不能满足要求时,再次作业前应重新按本规定要求进行能量隔离。
第三节其他要求
第二十二条公司相关职能部门为基层单位提供安全锁、锁具及“危险!禁止操作”标签(见附录B),并进行管理。
第二十三条交叉作业涉及同一隔离点时,每项作业都要对此隔离点上锁、挂标签。
第二十四条清洗滤网作业时不上锁,执行工艺单项操作卡。
第二十五条 1.0MPa以下的伴热整改、消漏作业项目不上锁,执行相应检维修作业规程。
第二十六条装置大检修期间,对系统整体隔离、置换后,局部作业可不用上锁,执行相应HSE作业计划书或检维修作业规程。
第二十七条下列违反本规定的行为,参照相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一)没有将所有能量源隔离。
(二)没有测试或测试时作业人员不在场。
(三)操作已经上锁的阀门和开关。
(四)未经授权擅自解锁和拆除标签。
(五)持有多余的备份钥匙。
第四章审核、偏离、培训和沟通
第二十八条公司所属各单位应将本规定纳入体系审核,必要时可组织专项审核;发生偏离应报公司生产运行处批准,每一次授权偏离的时间不能超过一年;各单位应组织培训,相关员工都应接受培训;本规定在公司内部及相关方之间进行沟通。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九条本规定由生产运行处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附录A:能量隔离清单
编写人:测试人:作业人:批准人:年月日
附录B “危险!禁止操作”标签式样(正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