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人的社会化PPT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社会学概论》第五章人的社会化

《社会学概论》第五章人的社会化

家庭在未成年个体社会化 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父 母 有意的 有 意 的 子 女 无 意 的 无意的



仿




• 2.学校
学龄期个体的社会化可 分三个阶段: 一是前期阶段 (6、7岁-11、12岁) 二是中期阶段 (11、12岁-14、15岁) 三是后期阶段 (14、15岁-20左右)
• 学校作为社会化的社会 环境条件之一,特点有: 首先,学校是专门为 社会化目的而设立的学 习机构。 其次,学校是一个组织 机构。
行为(技能、天赋和能力 水平)
情感(感觉与感情)
(一)人格发展理论
自我(self)
就是指个体对他们的个人特征 和社会认同的意识与感觉 。
1.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镜中我” (lookingglass self) 这一概念是 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 社会心理学家查尔斯· 霍 顿· 库利(1864—1929)提 出的。

本我(id)

超我 自我(ego) (superego)
“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 是与生俱来的,“自我”与“超我”都是 由它逐渐分化而来的。“本我”是同肉体 联系着的,它完全是无意识的,不问时机、 不看条件、不顾后果,只按“快乐原则” 行事,一味地追求自我满足。在正常人的 心理活动中,“本我”自然地要被压制, 任其泛滥就将不可收拾。

二、社会化的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一个人从生到死的整 个过程。 儿童期 青年期 成年期 老年期
三、社会化过程中的问题

早期社会化的困境 儿童和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还不成 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主要是以模仿形式 接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对新奇的东西感受强 烈,但个社会化主体之间往往由于矛盾和冲 突,难以为其提供统一的社会规范和价值标 准以及令人敬佩和信服的社会权威形象,从 而给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化造成不良影响。

第六章 人的社会化ppt课件

第六章 人的社会化ppt课件

2018/10/23
14
3、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三 个部分: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在 三者中,自我和超我属于意识层次,本我属于潜意识层次。他 认为人格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无意识”驱动的。他把人 格发展过程分为五个时期。 4、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据埃里克森的观点,人 格发展的每个阶段是由“认同危机”(identity crisis)来定 义的。埃里克森概括了八个认同危机。(1)信任与不信任 (婴儿期);(2)自主与羞怯、怀疑(幼儿期);(3)主动 与内疚(学龄前);(4)勤奋与自卑感(学龄前);(5)认 同与角色混淆(青春期);(6)亲密与孤独感(青年时期); (7)代际关怀与自我沉浸(中年期);(8)完美与绝望(老 年期)。
2018/10/23
11
(三)社会结构的角度
这一角度认为,社会化就是要使人变 得具有社会性。1950年,美国社会家S· 萨 金特在《社会心理学:综合的解释》一书 中首次把角色概念与社会化联系起来,认 为社会化的本质就是角色承担。帕森斯进 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认为社会化过程就 是一个角色学习的过程。社会化的功能在 于维持和发展社会结构。
第六章 人的社 会化
第一节 社会化的含义及基础
一、社会化的概念及其扩展 二、社会化研究的三个角度 三、社会化的理论
2018/10/23
2
一、社会化的概念及其扩展
(一)社会化的概念 (二)社会化的扩展
2018/10/23
3
(一)社会化的概念
1、“社会化”术语的普遍意义
“社会化” 这一术语在我们日常 生活中经常用到,例如我们学校逐渐在 推行“后勤社会化”,国家在努力实现 “养老社会化”、“保障社会化”。在 中学里我们就已经学过马克思主义政治 经济学中对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 描述。 那么社会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 过程呢?

第三章人的社会化PPT课件

第三章人的社会化PPT课件

家庭的社会化
家庭主要是通过家庭生活的某些方式把社会的 规范和准则等转交给儿童,使之逐渐社会化。父母 对人、对已、对物的态度,往往就是儿童的行为准 则。
关于家庭影响的研究
Ø 父母的教养方式 Ø 家庭气氛 Ø 家庭的自然结构 Ø 出生顺序 Ø 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 Ø 父母受教育程度
西蒙兹认为,父母与 孩子之间有两个基本 要素,一是接受—拒 绝,二是支配—服从 。
这两种基本要素都程 度不同地存在于父母 与孩子的相互作用中 ,可以组成二维坐标 系统。
学校
儿童进入学校接受系统的教育,对其社会 化有着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教师、教学 内容、校风等因素的影响下,促进了儿童 的社会化进程。
同龄群体 同龄群体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行为
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第三章 人的社会化
目录
第一节 社会化的含义和内容 第二节 社会化的条件和特点 第三节 社会化的理论和过程
第一节 社会化的含义和内容
“人的社会化”是古典社会学理论家对于早期现代社会 的一个经典研究内容,也是有关现代人研究的较为成熟 的理论。
相对而言,“人的个体化”则是近数十年中发展起来的 一个新的理论关注。有关个体化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当代 社会学理论的新的生长点。
社会化是个体通过学习群体文化,学习承 担社会角色,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的 过程。
社会化特性:社会强制性 个体能动性
终身持续性
案例一
狼孩
狼孩是从小被狼攫取并由狼抚育起来的人类幼童 。世界上已知由狼哺育的幼童有10多个,其中最 著名的是印度发现的两个。
案例二
齐全哥
“14包行李要10名志愿者帮他扛上去。更雷的是,他连毛巾都带 了7条,卫生纸带够了四年用的。”谈起接送“齐全哥”的经历, 志愿者李虎无奈地说。 昨日,武汉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新生郑 宇在5名家人的陪同下一进校园就引起轰动,连83岁高龄奶奶都坐 着轮椅前来为他“助阵”。

人的社会化 PPT课件

人的社会化 PPT课件

THANKS
3
4
人有语言能力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现象,它是客观事物在 人脑中形成的表象、概念和思维的外部表 现。
社会化的内容与过程
传授社会技能 教导社会规范
软性:信念、习惯、风俗、传统 道德、伦理等; 硬性:法律、法令、条例、命令、 决定等。
基本生活的各种动作技巧; 社会交往的技能; 一定职业生活的专业知识技能。
第四章 人的社会化
人的社会化的含义
• 微观:一个生物个体成长发育为一个社会成员,能够独立地参与
社会生活的过程;
• 宏观:一个生物群体,为了使自己的群体发展、延续下去,就要 按照一定的方式方法,培养一代一代的新人,把工作接替下去。
综合起来:人的社会化指一个从出生时什么也不懂的人, 经过不断的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 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 群体中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
人把外界事物,通过自己的劳动
实践和高级神经活动,转变为人 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规范的过程。
人的社会化是社会世代交替,继续发展的前提
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是人口的交替,而且是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为何四大文明古国(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中国)只有中国文明延 续了下来?
拓展:神秘的四大文明古国
四大文明古国都建立在容易生存的河川台地附近。古印度代表了恒河与 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古埃及代表了尼罗河流域的文明,古代中国即黄河与长 江流域的文明,而巴比伦是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文明的一 个重要时期。 四大文明古国社会制度大多采用奴隶制,国家政权则较晚诞生。 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神话传说。他们利用神话来加强自己的专制主 义统治。古埃及的法老自称是“太阳神的儿子”,古巴比伦的统治者汉谟拉 比自称“月神的后裔”,中国的君主自称“天子”。 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历法,一年都分12个月并且有闰月。各个文明 都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印度河、黄河、两河流域的文明都使用陶轮制陶,埃 及和两河流域都计算了圆周率,巴比伦和中国都发现了勾股定理,印度则发 明了阿拉伯数字。 文明古国为何消失?外敌入侵?内部战争?自然恶化?中国文明为何延 续?都是值得我们继续探讨的话题。

社会学PPT:人的社会化

社会学PPT:人的社会化

社会化这一概念经历了 从狭义到广义的理解过程
狭义社会化观点认为社会化是指个人接受社会文化并 被社会认可的过程。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儿童和少年, 强调个人对社会文化模式的学习和掌握,研究的重点 是个体如何从一个“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 广义社会化观点,不仅仅认为社会化是一个从一个“生 物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内化社 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由于成年人生活同样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因此,社会 化不仅仅是青少年时期才会面临的问题,而是一个贯 穿人生始终的过程
(五)再社会化
再社会化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 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确立新的价值标 准和行为规范。
思考:发展社会化与再社会化的区别?
三、研究社会化的理论视角
(一)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镜中我” (looking-glass self) 这一概念是由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查尔斯·霍顿· 库利(1864—1929)提出的。
弗洛伊德把人格发展过程分为五个时期, 即口腔期(0~1岁)、肛门期(1~3岁)、 性器期(3~6岁)、潜伏期(7岁至青春期)、 两性期(青春期以后)。他认为,前三 个
me 为和态度、社会道德法
律规范和组织制度制约 的那部分。
(三)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西格蒙德·弗 洛伊德(1856- 1939)出生于奥 地利维也纳,是 赫赫有名的精神 病学家、心理学 大师。
我们越是文明,我们就必定越不幸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前意 识和无意识,后又分为意识和无意识(包 括被压抑的无意识和潜伏的无意识)。
自我是对社会客
观现实的内化和 主观解释,自我 的观念是在社会 互动中产生的
“主我” 又称 “自然我”, 是自我中不含任何符号的 主我 那部分直接经验,即感到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ppt资料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ppt资料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四点 十九分。
(二)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 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主要有两种表现形 第二,文化具有完善个体人格、维系社会共同体、推动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功能,文化的统一和延续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
重要条件。 (二)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
式:一是无效的文化传递;二是使人处 没有经过社会化的人就没有社会,没有那些具备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人,社会就不可能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四点 十九分。
于不利地位的社会化。 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无效的文化传递;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四点 十九分。 第二节 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
(三)代差 (二)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四点 十九分。 第十页,编辑于照一定的标准培养、塑造自己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早期社会化包括儿童期和青年期的社会化。早
和心理上都还不成熟,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 能力,主要是以模仿的形式接受外界环境的影 响,对新奇的东西感受特别强烈。在这种情况 下,要保证社会化的顺利进行,社会就必须提 供相对稳定和统一的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提 供令人敬佩和信服的社会权威形象。但现实的 情况是,各个社会化主体之间往往相互矛盾和 冲突,难以满足这一要求,从而给儿童和青少 年的社会化造成不良影响。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四点 十九分。
第三节 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
关于社会化的若干理论
(一)自我意识和人格发展理论
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米德的“角色 扮演”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等
(二)生命历程理论
生命历程(life course)的基本思想, 是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看做是更大的社会 力量和社会结构的产物。更重要的是, 该理论创造了一系列概念工具和分析方 法,使这样一种理念能够比较有效地落 到实处,不至于停留在假设阶段。

人的社会化4-37页PPT精品文档

人的社会化4-37页PPT精品文档
这个生活依赖期大致经过乳儿期、少年期甚至 青年期;
在这种较长的依赖期内,使得个体接受社会规 范,了解社会环境,塑造自身的行为方式。
2019/11/23
17
(三)学习能力
人类所具有的学习能力是一种具有创造性 的能力;
学习能力的作用: 理解社会事物和社会环境 确立思想观念、态度和行为模式; 加强学习动机,使活动更主动、有目的、 有计划。
2019/11/23
30
第四节 社会化与个性发展
人的个性,是指一个人在他的生理素质的基础 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 活动形成的观念、态度与习惯等心理特征。
世界上不存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人有独特的 个性,即使是孪生子。但不排斥人与人之间在 心理上还有共同性。大而言之,就是民族性、 阶级性。
前提和手段——个人将社会的教化内化为自身 的观念、准则、行为方式
目的——个人将内化的……外化出来
2019/11/23
11
内容和结果: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 接受社会共同性的、一致性的、认可的、制 度化的,形成基本的、共同性的方面。
• 社会生活具体条件或社会化环境的差异性,接 受的内容和结果具有差异性;个人的生理条件、 素质等有差别,接受的可能性程度、范围有差 别,结果会有差异性。
2019/11/23
36
动社会化、养老社会化——某方面活动的集中 化、统一化、标准化。
• 狭义:指个人从出生到基本成熟或独立走向社 会生活——儿童、青少年期时期的过程。
• 广义:指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终身期的过程。
2019/11/23
4
第一节 社会化的含义及必要性
2019/11/23
5
第一节 社会化的含义及必要性

《人的社会化》课件2

《人的社会化》课件2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社会化的全球化影响
全球化进程
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将使得 人们更加容易接触到不同 文化,促进人的社会化进 程。
跨国交流
跨国交流的增加将使得人 们更加了解不同国家和文 化,对人的社会化产生积 极影响。
文化冲突
全球化进程中,不同文化 之间的冲突和碰撞将不可 避免,对人的社会化产生 挑战。
社会化的未来趋势
个性化发展
同龄群体的负面影响也可能包括 不良行为、攀比等现象的出现, 需要家长和社会的引导和监管。
PART 03
社会化的结果
形成社会规范和价值观
社会规范
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学习和模仿,逐渐习得社会成员所遵循的行为准则 和规范,这些规范包括道德、法律、习俗等,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基础。
价值观
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对事物和行为的价值判断和取向,这些价值观 念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和决策。
形成角色和身份认同
角色
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通过学习扮演 不同的社会角色,如子女、学生、工 作者等,逐渐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 置和职责。
身份认同
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对自 己身份的认知和认同,这种认同包括 自我概念、自尊心等,对个体的心理 健康和社会适应具有重要影响。
形成人际关系和社交网络
人际关系
社会化的未来发展
社会化的技术影响
01
02
03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改变人 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 ,对人的社会化产生深远 影响。
社交媒体
社交媒体的发展使得人们 可以更方便地交流和分享 信息,对人的社会化产生 积极影响。
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将为 人们提供更加真实的虚拟 体验,对人的社会化产生 挑战。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社会学概论》PPT课件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社会学概论》PPT课件
S 1.社会化的不一致性(分歧/社会变迁) S 2.代差问题
代差是指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 择方面出现的差异、隔阂,甚至冲突,它反映的是社会 结构、社会生活变化的速度和程度。 S 3.网络的冲击 (虚拟社会化 )
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及程度 家 社 学
庭会 校
出生
7岁
18岁
大学毕业 退休 死亡
(1)感觉运动阶段(从出生到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4)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
第四节 社会化的过程与问题
一、社会化的过程 生命周期,即一个人从生到死的整个
过程。根据身心发展的特点,生命周期 可以划分为若干阶段。
阶段不同,人的身心发展状况有很大 的差别,社会化也有不同的任务和特点。
民主型、专制型、权威型
2. 学 校
❖ 学校是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 设立的学习机构,强调社会化 的专门性、系统性,带有强制 性。
学校是一个组织机构。有一 系列的规章制度。学生必须学 习和遵守这些行为规范和准则, 按规范的要求扮演自己的社会 角色,理解和把握在组织群体 中的人际关系。
3. 同龄群体
特点:
二、社会化的环境
人的社会化过程会涉及一系列个人、群体和机构,其中最 重要和最有影响者被称为社会化的主体。这些主体主要 包括:
S 1.家庭 S 2.学校 S 3.同龄群体 S 4.工作单位 S 5.大众传播媒介
1. 家 庭
(1)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 一个人社会化的开端,它为个人一 生的社会化奠定了基础。 (2)家庭环境对个人社会化的意义 在于对儿童感情和爱的培养。 (3)家庭中父母的权威对儿童社会 化具有重大影响。 管教孩子的几种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义说:人的社会化不仅是一个从“生物人”向 “社会人”转变的过程,也是一个人内化社会价 值标准,学习角色扮演,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社会化贯穿人生的始终。
2
• 2、单向说与双向说
• 单向说:人的社会化是一个人学习生活技
能与社会文化,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 不断适应社会的过程。
• 双向说:人的社会化不仅仅是社会以社会
是人类活动得以实现的根本条件 。
• 人的自然性是与生俱来的,而其社会性则
是在自身生存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是人 在其社会化过程中培养并发展的。
7
狼孩的故事
• 世界上已知由狼哺育的幼童有10多个,其中最著名的是印
度发现的两个。 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附近的一个山 村里,人们在打死大狼后,于狼窝里发现了两个由狼抚育 过的女孩,其中大的年约7、8岁,被取名为卡玛拉;小的 约2岁,被取名为阿玛拉。后来她们被送到一个孤儿院去抚 养。阿玛拉于第2年死去,卡玛拉一直活到1929年。孤儿院 的主持人J.E.辛格在他所写的《狼孩和野人》一书中,详 细记载了这两个狼孩重新被教化为人的经过。 狼孩刚被 发现时,生活习性与狼一样;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 上出来活动,怕火、光和水;只知道饿了找吃的,吃饱了 就睡;不吃素食而要吃肉(不用手拿,放在地上用牙齿撕 开吃);不会讲话,每到午夜后像狼似地引颈长嚎。卡玛 拉经过7年的教育,才掌握45个词,勉强地学几句话,开始 朝人的生活习性迈进。她死时估计已有16岁左右,但其智 力只相当3、4岁的孩子。
• 社会性表现为:人是自身存在的社会环境的产物,
有着人类特有的社会性,如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 能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劳动;有一套超越生物性 本能的行为模式,并受一定的伦理规范所指导。
6
• 人特有的生理特征为社会化提供可能 • 人的生理状况制约着社会化的程度与水平
• 人的社会性制约着自然属性的性质和方向,
4
学术界的研究角度
• 一是从人的个性发展角度对社会化进行研究。认为,社会
化就是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社会化是经由社会化 过程而形成的有个性的人。社会心理学派
• 二是从文化角度对社会化进行研究。把社会化看作是社会
和群体向个体传输文化,个体学习和认同文化的过程。文 化人类学
• 三十从社会结构角度对社会化进行研究。更侧重于人与社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准确理解社 会化的基本涵义与特征,了解社会 化在人与社会相互关系中的作用, 明确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把握 社会化的基本过程与内外条件,掌 握角色概念与基本知识,正确认识 和处理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1
第一节 人的社会化概述
一、人的社会化的涵义 1、广义说与狭义说 狭义说:社会化是一个个体在未成年期经历的过 程。
文化塑造个体、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也是个体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的社会 文化的过程。
3
• 人的社会化定义:
个体通过与社会交互作用,学习社会技能与规范, 适应社会生活,创造社会文化,成长为社会人的 过程。 (1)从时间上看,社会化是一个过程,贯穿于人 生发展的全部阶段。 (2)从内容上看,人的社会化要求作为社会成员 的个人必须学习与掌握该社会的文化遗产,同时 还要创造新的文化。 (3)从关系上看,社会化既是社会对个体的影响、 教化与控制,又是个体参与社会,对社会产生影 响并发挥作用的过程。
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生活准则、宗教戒律、 政治法律规范以及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准 则、条例、条令等 。
14
• (三)生活目标社会化 • 把社会目标内化为个体的生活目标 • 培养和造就社会的劳动者与专门人才,将
获得的知识、技能、才智、创造力能动地 外化于社会,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
• (四)角色社会化 • 学习角色的期待与规范,学会扮演各种角
技能、规范传递给子辈,子辈再传递给孙辈,基 本上都是正向社会化。
• 现代社会,子辈和孙辈越来越多地用新知识、新
文化与新技能影响他们的父辈与祖辈。
11
三、社会化的必要性与意义
• (一)从个人方面来看 • 人的社会化是个人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
活的必要前提。
• 人的社会化是个人满足需要,获得生存与
发展的必要条件
会关系中的社会方面,认为社会化就是使人变得更具有社 会属性,其结果是培养合格的社会角色。社会学
• 出现了一种综合的趋势
5
二、社会化的基本特征
• 1、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 人有两种属性,即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 自然性表现为:人具有受生物规律支配的自然性,
如新陈代谢、生命过程的自我调节、遗传性和变 异性等。
互衔接、相互影响
9
• 3、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 • 社会化的主体是指社会化的影响者, • 社会化的客体指社会化的被影响者。 • 作为社会化的客体,个体要接受他人或外界
对自己的要求,被周围的人与环境所塑造。
• 人积极主动地影响和作用于周围环境,有选
择地将社会文化内化,将内化了的社会文化 又创造性地外化出来,去创造新的文化。
• 社会化有利于个人适应不断变迁的社会
12
• (二)从社会方面来看 • 有助于社会的正常运行 • 有助于社会文化的延续与发展 • 有助于维持社会的正常秩序,保持社会稳
定—统一的价值观与行为准则
13
第二节 社会化的内容与历程
• 一、社会化的内容 • (一)生活技能社会化 • 日常生活技能 • 自谋生活技能 • (二)行为规范社会化 • 通过模仿、训练和灌输,了解并掌握社会的
• 个体在接受他人影响的同时,又对他人施
加影响。
10
• 4、正向性与反向性的统一 • 侧重于不同辈份、不同地位之间的人的相互作用。 • 正向社会化:父母对子女、教师对学生以及成人
对儿童的教化与影响。
• 反向社会化:子女对父母、学生对老师以及儿童
对成年人的影响与作用。
• 在传统社会,大多数情况下是父辈把知识、经验、
8
• 2、阶段性与持续性的统一 • 人的社会化是一个不间断地学习和积累知
识的过程,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地社会化。
• 由于生理发育、心理发展以及社会环境的
要求,人的社会化过程又会呈现出一定的 阶段性:
• 社会化的内容的差别 • 社会化的目标的差别 • 社会化的方式与技巧的差别
• 不同阶段的社会化并不相互割裂,而是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