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和民族主义》
《民族与民族主义》之读后感1500字
![《民族与民族主义》之读后感1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c12a0ceab7360b4c2f3f64d0.png)
《民族与民族主义》之读后感1500字"民族";这个字眼,阐释了纷扰人事的重要意义,但是民族到底对人类有何意义可言?如何才能使大家严肃而不带感情的去考虑"民族";这个主题?在第二国际阵营中,这是一个重要但是往往被低估的议题,他们把它称之为"民族问题";,很多人因为"民族问题";而活泼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投身于民族主义的争论当中。
为什么讨论民族主义的精彩著作,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就民族是什么这个问题,至今仍没有一致通论或者规范规那么。
就划分民族的客观规范,可能是语言,族群特性,也可能是共居地,共享的历史经验或是文化传统---无论这些客观规范是什么,它们显然都无法成立。
事实上,民族基本不可能具备亘古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客观定义,因为历史这个新生儿才诞生,正在不断的变化,且至今仍非举世皆然的实体。
民族新义是从革命到自由主义,现代性为现代民族国家的根本特征,人们多半认为民族认同是天生自然地情感,根深蒂固,比人类历史还要长久。
无论"民族";最适当或是最原初的意义是什么,,我们不可否定,现代意义以及政治意义上的民族,是相当晚近才出现的,最重要的含义是它在政治上上所彰显的意义。
比方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革命时代,民族便和"人民";及国家密切相关,于是"民族国家";和"合众国";的呼声响彻云霄。
在美国早年的政治理论喜欢谈"人民";"联盟";"联邦";"我们的国土";"公共福祉";或"共同体";等等,几乎都是为了防止使用"民族";一词。
因为它容易给人中央集权、一元论和反对联邦各州权利的反感。
然而到了法国革命时期,"单一而不可分裂";成为当时风靡的民族口号。
民族与民族主义读书笔记
![民族与民族主义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708432ca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f7.png)
《民族与民族主义》读书笔记在阅读《民族与民族主义》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对于民族和民族主义的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影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本书的作者运用了丰富的历史、社会学和政治学知识,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民族与民族主义图景。
首先,我了解到民族主义是一种复杂的政治意识形态,它强调的是民族的独特性和集体利益。
在民族主义的影响下,人们会强调他们的共同文化、历史和语言,并可能采取行动来维护和促进这些共同利益。
这种集体意识和行动有时会导致一些争议和冲突,但也能增强民族的团结和认同。
作者还提到,民族主义的发展历程是与现代化进程紧密相关的。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新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关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从而也改变了人们对自我和他人的认知。
在这个过程中,民族主义成为了人们表达自我认同和追求政治权利的一种方式。
此外,作者还分析了民族主义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形式。
在一些国家,民族主义可能表现为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关注,而在另一些国家,则可能表现为对少数民族和文化多样性的尊重。
这些不同的表现形式反映了民族主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民族主义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民族主义不仅可以导致民族间的冲突和战争,也可以促进民族间的和谐与合作。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和处理民族主义问题,尊重每个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观,同时也要努力实现不同民族间的和谐共处。
总的来说,《民族与民族主义》是一本深入浅出地探讨了民族主义问题的书籍。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了解了民族主义的历史、发展和影响,也认识到了它对社会、政治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这本书的阅读使我对于这个复杂而多维的问题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民族与民族主义
![民族与民族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9d984e1fcc7931b765ce15ea.png)
《民族与民族主义》书评《民族与民族主义》主要论述民族与民族主义在欧洲1780年以来历史中的种种表现及其内涵之演变。
他在书中回避了对民族的概念和标准等问题的纠缠,而是着重于他们的变迁与转型,并借助于民族主义研究来说明民族问题的复杂性。
看到序言以后,知道了作者对于本书的一个大概的定位,本书要讨论的是“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民族主义运动”,而且是“倾向欧洲中心观点”。
导论之中,作者大胆想象地球因为核战而毁灭,星际史学家探究地球满目疮痍的根本原因,就会发现探究地球近两个世纪的历史竟然不能绕过“民族”及其衍生出的种种概念。
这一设想折射出作者的悲观心理,作者认为民族主义终将导致更大的战争和分裂——“到底民族对人类有何意义可言?这个问题即是揭发人类毁灭的奥秘所在”。
在“民族是什么”这个问题上,作者提出了他的独到见解,作者认为“民族原本就是人类历史上相当晚近的新现象,而且还是源于特定地域及时空环境下的历史产物”。
于是划分民族的标准很难界定,也就是说民族根本不可能具有恒久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客观定义。
语言、民族特性都不是划分民族的绝对标准。
在中国很多地方民族语言和地方语言是有交叉使用的,这就证明了语言并不可以成为划分民族的绝对标准。
既然客观标准被否决,很多民族主义理论转而寻求主观标准。
例如在1960年以后大受欢迎的族群认同,这一自我认同或者说是集体认同的方式被民族主义者借用来推动实施民族建国。
作者对客观标准和主观认定都是持有批判的态度的,他在文中写到“不论是民族的主观认定或客观标准,都是不尽如人意的,反而会误导大家对民族的认可”。
什么时“民族与民族主义”?这个问题是我读完整本书后急于寻找答案的中心问题。
霍布斯鲍姆在书的序言里点明,这本书要讨论的是“19 世纪到20 世纪初的民族主义运动”,而且是“倾向欧洲中心观点”。
在导论中,霍布斯鲍姆大胆想象地球因为核战而毁灭,星际史学家探究地球满目疮痍的根本原因,就会发现探究地球近两个世纪的历史竟然不能绕过“民族”及其衍生出的种种概念。
全球化、民族认同与现代性——《民族与民族主义读本》评介
![全球化、民族认同与现代性——《民族与民族主义读本》评介](https://img.taocdn.com/s3/m/51f037fcf705cc1755270921.png)
全球化、民族认同与现代性——《民族与民族主义读本》评介有一种未曾言明的假设,即随着冷战的结束以及经济和技术的全球化发展,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斗争将不复存在,自由民主制度将会作为一种世界性观念成为国家政治的最后形式,现实政治中的国家将会逐渐让位于一些超国家组织如跨国公司和非政府组织。
但这种假设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经验事实的挑战,如苏联解体后原东欧集团中出现的民族独立运动,“9. 11”事件之后的反恐战争,以及近十几年来社会科学界对宗教冲突、文化冲突和民族主义思潮的空前关注。
与其说所谓的“观念战争”(war of idea) 是全球化兴起之后的“现代”现象,毋宁说它原本就有其根源,变化的只是这种战争的某一个侧面或表现形式,或者说全球化为原来不被重视的那些世界观或信仰系统的冲突提供了契机。
例如,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民族主义研究迅速发展,相关的英文著作已经多达上千种,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
民族和民族主义并不是一个新话题。
自19世纪初以来,欧洲就开始了对民族国家问题和民族主义问题的研究。
20 世纪60 年代之前,西方学术界对民族和民族主义问题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民族主义被解释为建设民族国家的主要政治动员力量和民族解放与复兴的推动力,多数史学家也把民族主义作为解释近现代史的主要线索。
冷战开始后,民族冲突和民族主义运动让位于两大集团的世界霸权之争,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矛盾主宰着世界,民族主义问题被掩盖起来。
尽管如此,民族主义始终没有完全退出学界的视野。
英国研究民族主义的著名学者史密斯(Anthony Smith) 在其最近出版的一部著作中指出:“过去10年中,种族民族主义取代了西方自由民族主义和苏联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成为全世界社会运动和政治理想的基础和语言。
”(注1)其实不只是史密斯一人持这种看法,如《民族和民族主义读本》(注2)一书的编者也断言,“最近数年间出现了大量有关民族主义的论述。
尽管不能说对这一问题的兴趣曾经有过衰落或者曾被边缘化,但是最近二三十年无疑有了真正的复兴。
介绍世界民族的书
![介绍世界民族的书](https://img.taocdn.com/s3/m/85994e6c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09.png)
介绍世界民族的书介绍世界民族的书通常涉及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和世界历史等领域的知识。
以下是一些推荐的书籍,它们可以为您提供关于世界各民族的形成、发展、文化、习俗和历史等方面的深入了解:1. 《世界民族与文化》-赵锦元本书详细介绍了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等地区各个民族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生活,全面展现了世界民族及其文化的多样性。
2. 《世界民族》-顾义章本书系统地介绍了世界各民族的基本情况,包括民族分布、民族特征、民族文化等方面,适合作为民族学入门读物。
3. 《世界民族风俗与传统文化》-顾义章本书侧重于介绍世界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涵盖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各个阶段的文化现象。
4.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尤瓦尔·赫拉利尽管本书的重点不是专门介绍世界民族,但它提供了关于人类起源、文明发展和人类社会的演变等宏观视角,对于理解世界民族的历史背景有着重要意义。
5. 《民族与民族主义》-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本书深入探讨了民族和民族主义的概念、历史和发展,对于理解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民族认同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
6. 《世界民族与文化》-贾斯汀·波莱尔本书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差异和多样性,包括语言、宗教、艺术、社会组织等方面。
7. 《全球化的民族:移民、文化与认同》-塔拉·艾尔·哈达德本书讨论了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问题,包括移民、文化融合和民族认同的变迁,对于理解当代世界民族现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这些书籍可以在大多数大型书店或者在线书店找到,也可以在图书馆借阅。
在选择书籍时,建议查看出版日期和书评,以确保所获取的信息是最新的和准确的。
民族国家与民族主义
![民族国家与民族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6f446874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c6.png)
民族国家与民族主义民族国家是指在一个地理区域内聚集着共同民族特征的人民所建立的国家。
民族主义则是指以民族为基础,强调民族利益和国家独立性的一种政治思想。
民族国家与民族主义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互动。
本文将探讨民族国家与民族主义的内涵、特点、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一、民族国家的内涵与特点民族国家是由共同民族特征的人民所组成的国家,其基础在于民族认同和归属感。
在民族国家中,人们以共同的语言、宗教、文化和历史传承为纽带,形成了紧密的社会群体。
民族国家的核心理念是维护民族利益和实现国家独立。
它追求国家的整体统一和领土的完整,同时注重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
民族国家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民族国家倡导民族认同和归属感,鼓励人们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其次,民族国家在政治和法律体系上通常以保护和维护本民族利益为出发点,建立民主政治和法治体系,实现国家治理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再次,民族国家追求国家的整体利益和民族共同体的和谐发展,致力于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二、民族主义的内涵与特点民族主义是以民族为基础的一种政治思想和行动。
它强调民族利益的优先性,倡导民族团结和国家独立。
民族主义的核心观念是民族自决和自主权利,认为每个民族都应该拥有自己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自治权。
民族主义追求民族自尊和自豪感,强调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民族主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民族主义关注民族利益和权益的维护,强调民族团结和统一。
其次,民族主义倡导民族文化的传统和发展,重视本民族的语言、宗教、习俗等独特文化元素。
再次,民族主义在政治上追求民主和自治,强调民族的自决权和自主权。
此外,民族主义还在一定程度上强调对外民族利益的捍卫和扩展。
三、民族国家与民族主义的互动关系民族国家与民族主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首先,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依赖于民族主义的推动和支持。
民族主义思想和行动为民族国家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基础和动力。
社会科学必读书单
![社会科学必读书单](https://img.taocdn.com/s3/m/b03f90ba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e3.png)
社会科学必读书单社会科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规律的学科,对于我们了解社会、理解人类行为以及解决社会问题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领域中,有许多经典的必读书籍,本文将为大家推荐几本社会科学领域的必读书籍。
1.《社会学导论》《社会学导论》是美国社会学家艾伯特·柯恩等合著的一本经典教材。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为读者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学基础。
通过学习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社会学的发展历程、主要理论派别以及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范畴。
2.《民族与民族主义》《民族与民族主义》是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D·史密斯的著作。
该书通过对民族和民族主义的深入研究,揭示了民族认同和民族主义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民族与民族主义对于国家建设、社会稳定以及国际关系的影响,进而深入思考和探讨相关的问题。
3.《心理学与生活》《心理学与生活》是美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格里格和菲力普·津巴多合著的一本心理学教材。
该书以生动有趣的案例和实验为基础,介绍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
通过学习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类的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规律,进而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4.《政治学导论》《政治学导论》是美国政治学家乔治·桑德斯的著作。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政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涵盖了政治制度、政治行为、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政治学的核心问题和研究领域,进而更好地理解政治现象和社会运行的规律。
5.《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原理》是美国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格里高利和德瓦伊特·布里尔的合著作品。
该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内容。
通过学习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和方法,更好地分析经济现象和社会发展。
6.《法学概论》《法学概论》是中国法学家李晋老师的著作。
解读安德森的民族与民族主义概念
![解读安德森的民族与民族主义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a334bcfc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66.png)
解读安德森的民族与民族主义概念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是20世纪著名的政治学家、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他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民族主义、国家形成和社会政治等诸多方面。
他在1983年出版的著作《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和传播》(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中系统阐释了民族和民族主义的概念,成为了民族主义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
安德森认为,民族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
民族并不是自然存在的,而是人们想象出来的一种共同体。
民族并不等同于国家,而是指一种意识形态上的社会群体。
而民族主义则是一种思想、意识形态和政治运动,它试图将一个以共同语言、文化、历史为基础的人群凝聚成一个独立的国家。
在本文中,我们将专门解读安德森的民族与民族主义概念,以期能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一重要的社会政治概念。
让我们来解读安德森对民族的定义。
安德森认为,民族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
这里所谓的“想象”并不是指虚幻或不真实,而是指民族这种共同体是通过人们的想象共同构建出来的。
因为人们无法亲眼看到所有同胞,也无法亲身经历所有的民族传统和文化,但是他们通过想象,认同自己和其他同胞属于同一个民族群体。
这种想象共同体并不受限于国界或地理范围,因为人们可以认同同一个民族的其他成员,即使他们分布在不同的国家之中。
接下来,让我们来理解一下安德森的民族主义概念。
民族主义是一种政治意识形态,它试图通过凝聚民族共同体的力量,建立一个独立的国家。
安德森将民族主义称之为一种“想象政治共同体的感性政治”。
这是因为民族主义试图激发人们对民族的感情认同,进而推动他们为民族自决、国家独立而奋斗。
民族主义通常包括对共同语言、文化、历史的认同,以及对国家独立、统一和发展的追求。
在很多情况下,民族主义还包括排他性和对他者的敌视,这种情感会形成对异族群体的排斥和歧视,甚至衍生出种族主义和民族仇视的现象。
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的历史发展
![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的历史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b5d4acea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47.png)
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的历史发展近代以来,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是世界上两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政治意识形态。
在现代国际关系和国内政治生活中,这两种思想对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然而,这两种思想的发展历史却始终处于错综复杂的状态。
一、民族主义的历史发展民族主义大致可以分为现代民族主义和古代民族主义两种形态。
古代民族主义主要指的是过去各个民族在种族、语言、信仰等方面的不同,以及因此而产生的族群意识和文化认同,时代背景下的咒骂同仇敌忾,灭族等,直到中世纪欧洲的宗教战争,宗教改革等。
在古代的民族主义中,强调的是“种族、语言、信仰”等因素的同一性和个体意识的消亡,而这种理念则在现代民族主义中不断演化为后来的国家主义。
现代民族主义则概括了后现代各种血缘、地域、文化、族裔等因素且被认为是多数国家的官方意识形态。
现代民族主义主张将“民族”概念和“国家”概念等同起来,并把“民族”的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之上。
民族主义赋予了每个民族自我主张的权力,同时强调团结,排斥外来的思想和文化。
现代民族主义有种族主义、反多元文化主义和排外思想等严重弊病,因此不是一个完全积极的意识形态。
二、民主主义的历史发展民主主义的起源可追溯至古希腊民主政治,然而,现代民主主义所需的制度和价值都是在16世纪开始发展的。
18世纪布达佩斯的《真理的人德书》首次提出“普选制”和“国家权力必须来自人民的授权”,并成为组建美国政体和法国大革命理念基础的重要文献。
20世纪后,民主主义在西方国家逐渐深化并形成了现代化的各种制度和程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接受度最高的政治制度模式之一。
三、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的关系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既有共性,也有差异。
两种意识形态都强调“人民”的权力,在底层政治生活中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来,同时都试图通过制度化的方式来实现。
但两者的不同点是,民族主义法理上的权力分配和民主主义形式上的权力分配有所区别。
在各国的政治实践中,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关系不断发生着变化。
《民族与民族主义》
![《民族与民族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d0f4151855270722182ef704.png)
10 邱志芳《民族与民族主义》主要内容:《民族与民族主义》论述民族与民族主义在欧洲近两百年历史中的种种表现及其内涵之演变。
作者回避了对民族的概念和标准等问题的纠缠,而是着重于它们的变迁与转型,并借助于民族主义的研究来说明民族问题的复杂性。
欧洲近现代史是因民族主义兴起而重新拼制版图的历史,各种民族与民族主义的意识也影响到周边地区与殖民地,因此,民族与民族主义的发展演变构成了这段历史的主旋律。
《民族与民族主义》对了解民族与民族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演变状况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民族的概念:至今尚无一个通论或标准规则,可作为民族区分的标准——即使有人宣称“民族认同”乃是他们个人安身立命最基本而不可或缺的认同所在,是他们所依赖的社会价值所系,已无法解决此项明确界定的难题。
(p5)民族根本不可能具有恒久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客观定义,因为这个历史新生儿才刚诞生,正在不断的变化,且至今仍非举世皆然的实体。
语言、族群性等,其实都非常的含糊不清,想用他们来判断民族,无异缘木求鱼。
(p6)作者对“民族”与“民族主义”基本立场1.我所谓的“民族主义”是采用盖尔纳的定义,亦即“政治单位与民族单位是全等的”(p9)2.作者认为“民族”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实体,民族不但是特定时空下的产物,而且是一项相当晚近的发明。
”民族”的建立跟当代基于特定领土而创生的主权国家。
……民族主义先于民族的创立。
不是民族创造了国家和民族主义,而是国家和民族主义创造了民族。
(p10)3、民族,并不光是领土国家或民族情操的反应,同时也受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影响。
(p10)4、“民族”是具有双元性的,它必定是有居上位者所创建,但却也一定得从平民百姓的观点分析才能完全理解。
(p11)总结:民族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人们共同体形式,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民族归属。
民族和民族主义的问题,一直就是自有民族以来的世界历史上为人们所关注的重大问题,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民族与民族主义的现代主义阐释——盖尔纳民族主义理论试析
![民族与民族主义的现代主义阐释——盖尔纳民族主义理论试析](https://img.taocdn.com/s3/m/4fe27409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f1.png)
民族与民族主义的现代主义阐释——盖尔纳民族主义理论试析吕付华【摘要】基于个人经历和对"原生主义"、"永存主义"民族主义理论的批判,盖尔纳提出了民族主义的"现代主义"理论.盖尔纳从现代工业社会的根本转变和政治、文化需求出发,对民族主义的起源、本质、类型与未来进行了原创性的解释.这种解释,既对民族主义理论发展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其局限也受到了后来者的批评.因而,对它的全面考察和反思能够为国内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Based on Personal History and critique about primordialism and perennialism, Geller has made a modernist theory to the nationalism. From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function requirement which made modern society possible, Geller have made a original interpretation to the origin, nature, type and future on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uch a theory has made many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ism studies, and its limitation also received many criticisms. Therefore, domestic researchers will benefit from such comprehensive reflection on Geller's thought.【期刊名称】《红河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13)006【总页数】6页(P26-30,49)【关键词】盖尔纳;民族主义;民族;现代主义【作者】吕付华【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昆明 650223;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昆明6502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51什么是民族?什么是民族主义?民族与民族主义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它们为什么出现?是先有民族后有民族主义,还是有了民族主义后才出现了民族?民族主义的类型是单一的还是多元的,它在未来注定将消失还是将一直存在?这一系列问题看似不言而喻,却是现代民族与民族主义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
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
![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6075150d10a6f524ccbf85b1.png)
《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读书报告关于民族和民族主义的讨论在历史学研究包括社会学研究中一直经久不衰,在21世纪这个全球化时代民族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吞没的情况下就更显得意义非凡。
而作为全球化时代民族与民族主义研究代表作,安东尼史密斯先生的这本《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不可不读。
一直以来,民族主义是学界聚讼纷纭的话题。
从艾利•凯杜里、霍布斯鲍姆到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对民族主义褒贬不一。
同情民族主义的学者汤姆•奈伦在《不列颠的崩解》一书中如此写道:“‘民族主义’是现代历史发展中的病态。
如同‘神经衰弱’之于个人一样的不可避免;它既带有与神经衰弱极类似的本质上的暧昧性,也同样有着退化成痴呆症的内在可能性——这个退化可能性乃是根源于世界上大多数地区所共同面临的无助的两难困境之中(这种痴呆症等于是社会的幼稚病),并且,在多数情况下是无药可医的”。
厄恩斯特•盖尔纳在《思想与改变》中则如是说:“民族主义不是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民族主义发明了原本并不存在的民族”。
有人说,民族是一个不证自明的实体。
也有人讲,民族是一个想像的共同体。
这两种说法巧妙地避开了为民族下一个确切的定义。
因为人们发现,民族是一个如此难以把握的对象。
尽管语言、人种、领土、宗教或者文化等因素被用来定义民族,但都无法将民族完好无缺地盛入概念的器皿。
它在定义上惊人的不确定性,使人甚至怀疑它本身空无一物。
当然,这一猜测不能推出民族虚无主义的结论,空洞无物并不意味着没有价值。
毕竟,归属一个易于确认的群体是人类的自然要求。
这样的群体,无非就是家庭、部落、等级、宗教、政党、国家以及民族。
不过,一般来说,学者们大多同意,民族(nation)是一个近现代产物,在古代并不存在。
在西方,“nation”源于拉丁文,在演变为现代意义的民族前,指的是种类、种族、人群。
其意思与现在所谓的民族相去甚远。
汉语中原没有“民族”一词,它是明治维新之后由日文转译而来。
在宋朝,没有人会用“民族英雄”来称呼岳飞和文天祥。
民族与民族主义盖尔纳读后感
![民族与民族主义盖尔纳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6684852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13.png)
民族与民族主义盖尔纳读后感以民族与民族主义为主题的盖尔纳读后感《民族与民族主义》是英国学者安东尼·D·盖尔纳(Anthony D. Smith)的一部著作,该书探讨了民族与民族主义的概念、起源、发展和影响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民族与民族主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对其中的一些观点产生了共鸣和思考。
盖尔纳在书中对民族的定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他将民族定义为一个社会群体,其成员通过共同的文化、历史、语言、宗教等因素形成了一种共同的身份认同。
这种身份认同不仅仅是个体的认同,更是一种群体的认同。
民族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它与地理环境、历史事件、社会制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潮和运动,是在近代国家形成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民族主义强调民族的独立性和优越性,主张民族的利益应该优先于个人或其他群体的利益。
它通过建构民族认同、追求民族自决和维护民族利益来推动民族的发展和国家的建设。
在书中,盖尔纳还对民族主义的起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指出,民族主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
这两次重大的历史事件引发了对自由、平等和民族自决等理念的思考和探索,为民族主义的兴起提供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尽管盖尔纳承认民族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世界带来了混乱和冲突,但他也指出了民族主义的积极作用和正面意义。
他认为,民族主义对于民族认同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可以唤醒人们对自己民族的认同和自豪感,促使人们积极参与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去。
同时,民族主义还可以为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提供框架和平台。
通过阅读《民族与民族主义》,我深刻理解到民族与民族主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和价值观,民族主义也因国家、地区和历史背景的不同呈现出各种形态。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民族主义视为一种负面的力量,也不能将所有民族都归为同一类别。
我也意识到民族与民族主义的研究不仅仅是学术领域的问题,它对于我们理解世界和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民族与民族主义》读后感
![《民族与民族主义》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d8625320722192e4536f6a2.png)
正文:读《民族与民族主义》有感《民族与民族主义》一书是由英国著名的经济史学家、文学史学家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所写。
在这本书中,作者表达了许多自己对于民族与民族主义问题独特的见解,令人深思。
对这本书概括来看,霍布斯鲍姆主要是通过论述民族与民族主义在欧洲近两百年历史中的种种表现及其内涵的演变,进而来展开他的一系列研究。
在他的研究当中,他回避了对民族的概念和标准等问题的纠缠,而是着重于它们的变迁与转型,并借助于民族主义的研究来说明民族问题的复杂性,这是他与其他民族主义研究者不同之处,也是独特之处。
并且他还提到,欧洲近现代史是因民族主义兴起而重新拼制版图的历史,各种民族与民族主义的意识也影响到周边地区与殖民地,因此,民族与民族主义的发展演变构成了这段历史的主旋律。
我们显然可以看出,霍布斯鲍姆在这本书中所讲的内容是倾向于欧洲中心的,作者本身也承认了他所做的研究是特别针对发达地区的“民族与民族主义”来进行讨论的,甚至可以说是仅限于发达国家,忽视了欠发达国家。
这是这本书的不足之处,但我认为通过深入解读这本书,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关于民族问题新的思考方向,从而在民族问题的研究上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下面谈谈我关于这本书的的几点体会:一、民族没有恒久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客观定义当提到民族二字,多数人的第一想法也许会是:民族是什么?民族,百科上指的是在文化语言、历史或宗教与其他人群在客观上有所区分的一群人。
但这只是对民族一词浅显的定义。
民族与人种不同,是长期历史形成的社会统一体,是由于不同地域的各族在经济生活、语言文字、生活习惯和历史发展上的不同而形成的。
“民族”实在是一个复杂而又包含了太多历史气息的东西。
在《民族与民族主义》一书中霍布斯鲍姆就说道,民族概念的客观标准和主观标准、单一标准和综合标准都是存在问题的,民族的概念应该只有历史标准化,因为这个概念实际上是后设的,存在着争议,还容易引起混乱。
因此,不能轻易地,简单地、草率地给出定义,只能以已经存在的历史民族为讨论基础。
《民族主义》读后感
![《民族主义》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5e17340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fd.png)
《民族主义》读后感
哎呀,这书可真有意思!我原来以为“民族主义”是大人们的事儿,看了书才知道,原来咱们小朋友也能明白啥叫“民族主义”!书里讲的就是爱咱们国家、爱咱们的家园。
读到那些历史故事的时候,我感觉心里头热乎乎的,好像也想跟那些英雄一样,守护我们的国家。
书里提到,有很多叔叔阿姨为了国家,干了好多了不起的事儿,我特别佩服他们。
我想到自己将来也要做个为大家着想的小朋友,比如要好好学习,不光要把数学、语文学好,还得多知道点儿历史,了解咱们国家是怎么走到今天的。
这样,才能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
而且,我觉得民族主义不是说光喊喊口号,而是得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爱国家,像平时不乱扔垃圾,尊重别人,帮助同学啥的,都是爱国的一种表现。
嘿嘿,看完这本书,我心里头有点小骄傲呢,因为我是中国的小朋友,我要为自己的国家自豪!
—— 1。
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建构
![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建构](https://img.taocdn.com/s3/m/f15941ab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ad.png)
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建构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建构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建构(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内容摘要] 本文描述了民族认同在中国古代的表现形式,即通过认同儒家文化而认同一家一姓之王朝。
西方现代民族国家兴起之后,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通过想象“中华民族”的历史,从而为“中国”命名,并且建构起我们的民族历史。
而由于中国民族国家仍在建构之中,我们面临着很多思想上的障碍与争论,只有通过民主制度的建立与文化认同的回归,才能把民族主义从一种情绪转化为一种思想。
[关键词] 民族主义;民族国家;文化认同一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写过一本小册子,叫《民族与民族主义》,该书以这样一个想象的故事作为开头:在核战浩劫后的一天,一位来自银河系外的星际史学家接到地球毁灭于核战的消息之后,横渡银河来到满目疮痍的地球,探索地球毁灭的原因。
他经过一番详细的调查之后将会发现:“若想一窥近两个世纪以降的地球历史,则非从‘民族’以及衍生自民族的种种概念入手不可。
”①这一故事本身似乎有点危言耸听,但是,它把“民族”放在两个世纪以来世界历史的核心位置,凸显了民族的崛起给世界格局带来的根本性变化。
数十年来,学者们针对民族与民族主义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理论工作,但是直至今天,对“民族”的界定,尚无统一的标准。
而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一种情绪,早已登上历史的舞台,极大地影响了历史的进程。
对中国而言,现代民族观念迟至晚清才正式出现。
古代中国既不是民族国家,也没有现代意义的民族主义。
当我们今天开口说出“中国”这一词汇并且头脑中呈现对中国版图的想象的时候,我们已经为历史预设了一个主观的“民族”定义作为前提。
以“中国”这一名词指称现在的版图,只不过是民族国家兴起、政治建制确立之后的事情。
古代儒家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家”与“天下”的观念和今天所说的大致相同,而“国”的观念则与今天完全不同。
民族主义的 书
![民族主义的 书](https://img.taocdn.com/s3/m/8bdf81a8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de.png)
民族主义的书
以下是一些关于民族主义的书籍,这些书籍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探讨了民族主义的内涵、发展和影响:
1. 《想象的共同体》(Imagined Communities)是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作品,这本书是民族主义研究领域的里程碑之作,它探讨了民族这一概念是如何被想象和构建的。
2. 《民族与民族主义》是厄内斯特·盖尔纳的著作,书中分析了民族主义形成的文化根源、历史根源、意识形态根源等,并深入探讨了欧洲海外移民民族主义、欧洲民族主义、官方民族主义和殖民地民族主义等四个阶段的民族主义发展过程。
3. 《革命诸问题》是一部广泛涵盖民主理论与谐剧的内容的著作,作者从托克维尔到哈贝马斯再到柏拉图和阿里斯托芬,全面地展现了民主理论的发展和影响。
以上这些书籍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深入的分析,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民族主义这一复杂的概念及其在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演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邱志芳《民族与民族主义》主要内容:《民族与民族主义》论述民族与民族主义在欧洲近两百年历史中的种种表现及其内涵之演变。
作者回避了对民族的概念和标准等问题的纠缠,而是着重于它们的变迁与转型,并借助于民族主义的研究来说明民族问题的复杂性。
欧洲近现代史是因民族主义兴起而重新拼制版图的历史,各种民族与民族主义的意识也影响到周边地区与殖民地,因此,民族与民族主义的发展演变构成了这段历史的主旋律。
《民族与民族主义》对了解民族与民族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演变状况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民族的概念:至今尚无一个通论或标准规则,可作为民族区分的标准——即使有人宣称“民族认同”乃是他们个人安身立命最基本而不可或缺的认同所在,是他们所依赖的社会价值所系,已无法解决此项明确界定的难题。
(p5)民族根本不可能具有恒久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客观定义,因为这个历史新生儿才刚诞生,正在不断的变化,且至今仍非举世皆然的实体。
语言、族群性等,其实都非常的含糊不清,想用他们来判断民族,无异缘木求鱼。
(p6)作者对“民族”与“民族主义”基本立场1.我所谓的“民族主义”是采用盖尔纳的定义,亦即“政治单位与民族单位是全等的”(p9)2.作者认为“民族”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实体,民族不但是特定时空下的产物,而且是一项相当晚近的发明。
”民族”的建立跟当代基于特定领土而创生的主权国家。
……民族主义先于民族的创立。
不是民族创造了国家和民族主义,而是国家和民族主义创造了民族。
(p10)3、民族,并不光是领土国家或民族情操的反应,同时也受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影响。
(p10)4、“民族”是具有双元性的,它必定是有居上位者所创建,但却也一定得从平民百姓的观点分析才能完全理解。
(p11)总结:民族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人们共同体形式,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民族归属。
民族和民族主义的问题,一直就是自有民族以来的世界历史上为人们所关注的重大问题,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古今中外的学者和政治家们,从他们生活的年代和所从事的学科性质、政策应用等不同的角度和目的出发,分别给民族下了许多不同的定义,其中较有权威的是,1913年斯大林在他的《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一文中提出的:“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民族的概念至今还是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之一,民族实际上经历了一个从生物学、人种学到社会学、政治学演变的历史过程。
在这样一个漫长的岁月里,随着民族概念本身的不断演变,人们的看法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人们总在试图发现生活中的民族到底是怎样的?于是在衡量判断什么是民族时,便有了众多不同的见解。
地理学家们认为自然环境对形成民族具有一定的意义;历史学家们则把民族看做是生活在特定的领土内的、在共同的历史中因共同的愿望而拥有共同的思想和感情的、主权政治国家的全体居民;政治学家们认为民族是一类人的正式的组织;哲学家们认为民族是文化与共同的历史、语言、文学、传统、英雄和忠诚的统一体;社会学家们则把民族看成是最大和最重要的人类集合体之一,他们强调构成民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是一致或同一的感情;心理学家们把对民族的观察点定在个体的行为上,以寻找所谓的民族的心理特征;精神病学家们则把民族描绘成个人直接显示他的忠诚的最大的社会聚合体以及超我的外在的代表……。
从民族主义来研究“民族”的概念“民族”最重要的涵义,是它在政治上所彰显的意义。
(p21)当时,“民族”既是国民的总称,国家乃是由全体国民集合而成,是一主权独立的政治实体,因此,国家乃民族政治精神的展现。
由此可观,无论民族的组织是什么,公民权。
大众的普遍参与或选择,都是民族不可或缺的要素。
(p21)很少的民族实体能够滋养民族主义,正如太多的民族主义能让一个民族衰落一样。
南斯拉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p21)巴雷尔报告指出,当时有两种不同的民族看法汇聚一堂:其一是革命民族派。
这两种看法都将国家等同于人民,不过,对民族主义者来说,构成国家的人民,必须具有先天上显著不同于外国人的共同性;然而就革命民族派来看,享有主权的全体公民即等于国家,也构成“民族”。
(p26)在斯密的思考脉络中,民族代表的是一个拥有固定领土的国家,或套用约翰·雷所说的:代表“每一个分离的社群、社会、民族、国家或人民”(p27)政治经济学派的学者既无法也不想从“民族”的范畴中脱离出去。
在波特——他曾对1835年之前的民族进行追踪——看来,这是因为政治经济者“弄清楚民族这种财富,因为群体已借由这种财富成为诸民族之冠”。
(p30)从历史经验观之,似乎只有三种固定标准可称上构成民族的要件,并且能够通过“门槛原则”的限制。
1、它的历史必须与当前的某个国家息息相关,或拥有足够长久的建国史。
2、拥有悠久的精英文化的传统,并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学官方语言。
3、武力征服(p40)围绕着民族定义的争论,实质上与民族主义的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
民族主义就是以上具有高度政治性的民族为中心的主义,讨论民族主义,必须以对民族的认识与理解为基础。
因为民族形成于近代,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民族主义也是一种近代的历史现象,它产生于近代民族的形成过程中,经过一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互影响与作用,在已有的民族感情的基础上,强烈地显示出对整个民族及其国家的热爱与忠诚。
离开了民族这一中心,民族主义便无从谈起。
民族主义的概念及其发展近代民族主义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西欧和北美。
从那时起的两个多世纪里,民族主义便通过各种途径逐渐传播到整个欧洲和世界的其他地方,从而在构建欧洲和世界历史的过程中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世纪,民族主义更是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两次世界大战后涌现的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族主义的再度兴起,无不显示着民族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然而,如同民族没有一个公认的普遍适用和认可的定义一样,民族主义一词也存在着概念上的争论,这不仅因为下定义者立场、观点和角度不同,而且也因为民族主义有着一个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一种观点认为,民族主义是一种思想状态,一种观点认为,民族主义是一种学说或原则,一种观点认为,民族主义是一种运动,一种观点认为,民族主义是资产阶级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综观有关民族主义的不同观点,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民族主义可以界定为一种以民族感情、民族意识为基础的纲领、理想、学说或运动。
相对于民族主义定义而言,有关近代民族主义的起源的看法比较一致,那就是在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下,随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民族观念以及民族国家的观念传遍欧洲并随着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而传播到世界的其他地区,并具有全球性意义。
它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一)兴起发展于西欧。
伴随着新教运动的展开和王权势力的扩张,民族主义在此阶段彻底瓦解了教会势力,建立了各自的民族国家。
各民族及其人民经历了从宗教信徒到王朝臣民到祖国公民的角色转换,从盲从教皇利益到效忠王朝利益到追求国家利益的历史进程,从迷信宗教神权到建立王朝王权到确立人民主权的斗争过程,最终确立了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体系。
(二)法国大革命后扩张到欧洲的其他地区。
拿破仑的侵略扩张野心,使法国所进行的战争的性质由革命转变为侵略。
遭受法军蹂躏的欧洲各国人民日益觉醒,民族主义由此萌发。
拿破仑对外扩张,不仅反映了民族主义功能的另一方面,即“争取民族的伟大,争取使每个民族有权把自己的统治扩张到相似的民族或有关的民族中去,而不管后者是否同意。
”从此,欧洲的民族主义更多地带有对外侵略扩张的性质,也正是在这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指导下,欧洲开始了空前的殖民扩张。
(三)民族主义传遍世界,成为广大亚非拉国家反对西方列强侵略和捍卫民族独立的有力武器。
有人认为20世纪的历史实际上就是民族主义通过作用于各种超民族的意识形态而对世界格局进行重构的历史。
这一时期,一方面民族主义在广大的亚非拉地区重新确立了它的建立民族国家和反抗外来侵略、捍卫民族独立的积极形象,推动着整个世界朝着民主、平等的方向前进;另一方面,对外扩张、排外类型的民族主义以及狂热地崇拜、依附自己国家的所谓“爱国主义”、仇恨和猜疑外部世界的情绪所引发的冲突与战争,使得整个世界动荡不安。
因而民族主义所遭到的谴责和批判,远远超过了它的确立和巩固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国际政治体系所产生的积极意义。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为主要标志,新一轮的民族主义浪潮在全球兴起。
这是在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兴起的民族主义,除了旧有的民族主义的作用与功能程度不等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外,还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有人称之为新民族主义。
从地域上看,世界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中世纪的西欧处于基督教统治之下,随着资本主义发展,新的阶级——资产阶级与人民一起掀起宗教改革运动,建立本民族宗教。
当王权与民族的矛盾激化后,资产阶级作为全民族的代表与王权进行斗争,资产阶级革命胜利标志着民族国家的形成。
所以说在民族整合和建立民族国家方面,西欧走在东欧前列。
事实上,欧洲进入中世纪时,东西欧之间并没有明显差异,但是到了当中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东西欧却面临了完全不同的历史命运:在西欧各个君主开始致力于摆脱神权的控制,在民族范围内建立世俗权力的统治地位,从而形成民族国家;东欧却先后遭到奥匈帝国、俄罗斯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统治。
东欧各民族独立史中断严重,民族国家形成较晚。
民族地理分布复杂、发展水平相差悬殊。
民族国家边界变动频繁、最后划定尚未完成。
冷战结束后,苏联、南斯拉夫的解体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分裂标志着自一战后东欧又一次民族分离运动高潮的到来,一大批新的民族国家在原来的多民族国家疆域内诞生。
由此可见,民族分离主义一直是东欧民族主义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纵贯了整个东欧民族发展历史。
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主义,无论在其起源上,还是在其表现形式上,都与欧美国家有着明显的不同。
其原因是两者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不同,从而有不同的价值追求和表现形式。
亚非拉地区的民族主义可以分为经济民族主义、政治民族主义、文化民族主义和宗教民族主义。
经济民族主义是落后的民族国家在实现政治独立后,在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来振兴民族,确立民族形象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它是发展中国家民族主义的特殊表现。
政治民族主义是民族主义最本质的内容之一,它的基本含义是一个民族追求建立属于自己民族的独立的国家和政府,从而使民族的活动与追求国家身份的政治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
文化民族主义强调的是本民族的文化优越感,希望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来提高民族自信,寻求民族认同,抵制其他民族的威胁,并最终实现民族独立民族振兴。
宗教民族主义是以传统宗教为维系民族的价值纽带,从宗教信仰中挖掘整个民族精神源泉和价值追求,用宗教教义来诠释其建立和建设世俗的民族国家的努力的合理性和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