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校歌
高考季——最受欢迎的十大大学校歌欣赏(一)——浙江大学《大不自多》
![高考季——最受欢迎的十大大学校歌欣赏(一)——浙江大学《大不自多》](https://img.taocdn.com/s3/m/73a838f7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17.png)
高考季——最受欢迎的十大大学校歌欣赏(一)——浙江大学《大不自多》编者按:七月份,又进入了一年一度的高考季。
我们改换一个方式,给大家欣赏一些大学校歌。
我记得2014年,教育部曾经做过一次公开投票,评选十大最受欢迎的大学校歌。
当时,我还参与投了一票。
我们将以当时的投票结果为依据,给大家依次欣赏这些大学校歌。
今天,我们从名列第一的是浙江大学校歌《大不自多》开始:浙江大学校歌《大不自多》:校歌历史1938年11月19日,在广西宜山,竺可桢校长主持校务会议,会议决定以“求是”为浙江大学校训,并决定请著名国学大师马一浮写校歌歌词。
马一浮作的这首歌词,因为引用了较多的古典,用的是文言文,不太通俗,且读起来有时比较拗口,竺校长曾考虑改写,但他又觉得,马老作的歌词虽文理艰深,但含义深远,很能体现浙江大学所追求的求是精神,因此,这首“大不自多”歌仍请著名作曲家、当时的国立中央音乐学院的应尚能教授谱曲,并经校务会议通过,正式定为浙江大学校歌。
作者介绍马一浮(1883-1967),当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浙江绍兴人。
初名浮,字太渊,后字一浮,号湛翁,晚号蠲叟、蠲戏老人。
幼习经史,16岁时应县试,名列榜首。
1899年至上海学习英语、法语、拉丁语。
1901年与谢无量、马君武等创办《二十世纪翻译世界》,介绍欧美学说。
1903年留学北美,后游历英、德,又转道日本留学。
1904年归国后寓居杭州,潜心研读《四库全书》,贯通文史哲,融会儒释道,倡六艺统摄一切学术之说。
抗日战争爆发后,应竺可桢校长聘请,任浙江大学教授,后又辗转赣、桂讲学。
1939年于四川乐山创办复性书院,任院长兼主讲。
抗战胜利后回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担任浙江文史馆馆长、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全国政协特邀委员。
著述宏富,有“儒释哲一代宗师”之称,著作辑为《马一浮全集》。
应尚能(1902.2.25—1973.11.22),出生于江苏南京,祖籍浙江宁波,声乐家、作曲家,《浙江大学校歌》的曲作者。
中国名校的校歌歌词集锦
![中国名校的校歌歌词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0d66a1ff700abb68a982fb6d.png)
中国名校的校歌歌词集锦2010-04-16 09:52:10| 分类:石油勘探| 标签:无|字号大中小订阅本文引用自赣西之子(曾锋)《中国名校的校歌歌词集锦》引用赣西之子(曾锋)的中国名校的校歌歌词集锦1复旦大学校歌你是复旦人,我是复旦人,我们共同拥有新的理想。
民族的崛起,人民的富强,未来的历史重任,在我们肩上。
刻苦严谨,求实创新,努力前程,为国栋梁。
文明健康,团结奋发,复旦复旦,日月辉煌。
2.南京大学校歌大哉一诚天下动,如鼎三足兮,曰知、曰仁、曰勇。
千圣会归兮,集成于孔。
下开万代旁万方兮,一趋兮同。
踵海西上兮,江东;巍巍北极兮,金城之中。
天开教泽兮,吾道无穷;吾愿无穷兮,如日方暾。
歌词译文:诚实之德多么伟大,整个世界都为之鼓动;象鼎之三足支撑着它的,是智慧、仁爱和奋勇。
集大成的圣人是孔子,是众圣汇聚归依的正宗;直到千秋万代,旁及四面八方,我们的目标都相同。
随着海潮沿江西上,就是富饶的江东;巍峨的北极阁啊,耸立在雄伟的南京城中。
上天开启了教育的恩泽,我们的事业永无穷;衷心祝愿事业无穷,像初升的太阳照耀长空。
3.上海交通大学校歌歌词相聚在东海之滨,吸取知识的甘泉。
交大,交大,学府庄严,师生切搓共涉艰险。
为飞跃而求实,为创业而攻坚。
同学们,同学们! 振兴中华,振兴中华。
宏图在胸,重任在肩。
迎向那真理之光,扬起青春的风帆。
交大,交大,群英汇聚,同舟共济远航彼岸。
为自强而奋发,为人类多贡献。
同学们,同学们! 饮水思源,饮水思源。
母校的光荣,长存心田。
4.南开大学校歌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巍巍我南开精神汲汲骎骎,月异日新发煌我前途无垠美哉大仁,智勇真纯以铸以陶,文质彬彬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巍巍我南开精神5清华大学老校歌1=bE4/4何林一夫人作曲汪鸾翔先生撰词(一)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莘莘学子来远方莘莘学子来远方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须自强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
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
从浙大校歌解析马一浮的抗战观
![从浙大校歌解析马一浮的抗战观](https://img.taocdn.com/s3/m/8e93ebf2f18583d048645982.png)
从浙大校歌解析马一浮的抗战观大不自多,海纳江河。
惟学无际,际于天地。
形上谓道兮,形下谓器。
礼主别异兮,乐主和同。
知其不二兮,尔听斯聪。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
昔言求是,实启尔求真。
习坎示教,始见经纶。
无曰已是,无曰遂真。
靡革匪因,靡故匪新。
何以新之?开物前民。
嗟尔髦士,尚其有闻。
念哉典学,思睿观通。
有文有质,有农有工。
兼总条贯,知至知终。
成章乃达,若金之在熔。
尚亨于野,无吝于宗。
树我邦国,天下来同。
由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作词的浙江大学校歌文辞古奥,含义深幽,带着浓重儒学文化色彩的歌词分章论述了国立大学的精神、国立浙江大学的精神、浙大的使命。
大学之胸襟,教育之根本,治学之真谛,求学之目的都在这一篇典雅之词中得到阐述。
然而作于1938年的这首校歌,通篇不曾提及当时已全面铺开的抗战形势,也只字未写浙大西迁时的筚路蓝缕与颠沛流离。
与绝大部分产生于这一时期的高校校歌相比,不忧国运、不抒悲愤的写法可谓特立独行,而抛开局势、目光深远的做法更是凤毛麟角。
1 同时期相关校歌综述任何事物都会受制于所处的环境,世间万物总与特定的背景息息相关。
但凡产生于抗战期间的校歌无不弥漫着爱国情怀和报国之心。
例如,抗战爆发后,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时成立的西南联合大学,其校歌既抒写了流亡的艰辛与悲愤,更表达了驱逐敌寇、从头收拾旧山河的决心和信念,表达了一代学人担当国运的精神,歌词如下: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
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
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便洒黎元血。
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
便一城三户,壮怀难折。
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
待驱逐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1940年,在抗战烽火中诞生了河南大学校歌:嵩岳苍苍,河水泱泱,中原文化悠且长。
济济多士,风雨一堂,继往开来扬辉光。
四郊多垒,国仇难忘,民主是式,科学允张,猗欤吾校永无疆。
于救亡语境中仍不忘民主与科学,有着救亡与启蒙的双重主题。
而广西大学校歌则分明是战火硝烟中一代学子报国的呐喊:保卫中华,发达广西,是我们立校本意。
大学校歌大全
![大学校歌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9204e8aa98271fe900ef908.png)
大学校歌大全篇一:中国名校的校歌歌词集锦中国名校的校歌歌词集锦2021-04-16 09:52:10| 分类:石油勘探 | 标签:无 |字号大中小订阅本文引用自赣西之子(曾锋)《中国名校的校歌歌词集锦》引用赣西之子(曾锋)的中国名校的校歌歌词集锦1复旦大学校歌你是复旦人,我是复旦人,我们共同拥有新的理想。
民族的崛起,人民的富强,未来的历史重任,在我们肩上。
刻苦严谨,求实创新,努力前程,为国栋梁。
文明健康,团结奋发,复旦复旦,日月辉煌。
2.南京大学校歌大哉一诚天下动,如鼎三足兮,曰知、曰仁、曰勇。
千圣会归兮,集成于孔。
下开万代旁万方兮,一趋兮同。
踵海西上兮,江东;巍巍北极兮,金城之中。
天开教泽兮,吾道无穷;吾愿无穷兮,如日方暾。
歌词译文:诚实之德多么伟大,整个世界都为之鼓动;象鼎之三足支撑着它的,是智慧、仁爱和奋勇。
集大成的圣人是孔子,是众圣汇聚归依的正宗;直到千秋万代,旁及四面八方,我们的目标都相同。
随着海潮沿江西上,就是富饶的江东;巍峨的北极阁啊,耸立在雄伟的南京城中。
上天开启了教育的恩泽,我们的事业永无穷;衷心祝愿事业无穷,像初升的太阳照耀长空。
3.上海交通大学校歌歌词相聚在东海之滨,吸取知识的甘泉。
交大,交大,学府庄严,师生切搓共涉艰险。
为飞跃而求实,为创业而攻坚。
同学们,同学们! 振兴中华,振兴中华。
宏图在胸,重任在肩。
迎向那真理之光,扬起青春的风帆。
交大,交大,群英汇聚,同舟共济远航彼岸。
为自强而奋发,为人类多贡献。
同学们,同学们! 饮水思源,饮水思源。
母校的光荣,长存心田。
4.南开大学校歌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巍巍我南开精神汲汲骎骎,月异日新发煌我前途无垠美哉大仁,智勇真纯以铸以陶,文质彬彬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巍巍我南开精神5清华大学老校歌1=bE4/4(一)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莘莘学子来远方莘莘学子来远方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须自强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
(精选)中国大学校歌歌词集
![(精选)中国大学校歌歌词集](https://img.taocdn.com/s3/m/eecf502ea26925c52cc5bfc1.png)
目录西南联合大学校歌复旦大学校歌清华大学校歌南开大学校歌暨南大学校歌中山大学校歌北京师范大学校歌湖南第一师范校歌湖南师范大学校歌南京大学校歌厦门大学校歌浙江大学校歌西安交通大学校歌武汉大学代校歌武汉大学老校歌湖南大学校歌西北工业大学校歌东北大学校歌北京大学校歌北京大学老校歌东南大学校歌四川大学校歌华中师范大学老校歌华中师范大学校歌华南师范大学校歌南京师范大学校歌陕西师范大学校歌华东师范大学校歌光华大学校歌华南理工大学校歌哈尔滨工程大学校歌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校歌西安理工大学校歌东北农业大学校歌中国农业大学校歌华中农业大学校歌华南农业大学校歌首都医科大学校歌广州中医学院校歌上海中国医学院院歌江西中医专门学校校歌中国医科大学校歌西南联合大学校歌词罗庸(罗膺中)曲张清常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
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别离。
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
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
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
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
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复旦大学校歌复旦复旦旦复旦巍巍学府文章焕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网无羁绊无羁绊前程远向前向前向前进展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复旦复旦旦复旦师生一德精神贯巩固学校维护国家先忧后乐交相勉交相勉前程远向前向前向前进展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复旦复旦旦复旦沪滨屹立东南冠作育国士恢廓学风震欧铄美声名满声名满前程远向前向前向前进展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清华大学校歌曲何林一夫人(张惠珍女士)词汪鸾翔先生(一)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
莘莘学子来远方,莘莘学子来远方,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须自强。
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二)左图右史,邺架巍巍,致知穷理,学古探微,新旧合冶,殊途同归,肴核仁义,闻道日肥。
服膺守善心无违,服膺守善心无违,海能就下众水归,学问笃实生光辉。
部分大学校歌
![部分大学校歌](https://img.taocdn.com/s3/m/51deb98884868762caaed5ad.png)
部分高校校歌(歌词)汇集南京大学校歌:大哉一诚天下动,如鼎三足兮,曰知、曰仁、曰勇。
千圣会归兮,集成于孔。
下开万代旁万方兮,一趋兮同。
踵海西上兮,江东;巍巍北极兮,金城之中。
天开教泽兮,吾道无穷;吾愿无穷兮,如日方暾。
中山大学校歌:白云山高珠江水长吾校矗立蔚为国光中山手创遗泽余芳博学审问慎思不罔明辨笃行为国栋梁莘莘学子济济一堂学以致用不息自强发扬光大贯彻主张振兴中华永志勿忘广西大学校歌:保卫中华,发达广西,是我们立校本意。
为国牺牲,为民工作,是我们求学目的。
努力、努力、大家一齐努力,求得智识,炼好身体,更遵守严格纪律。
努力、努力,大家一起努力,对内团结,对外抵抗,为祖国奋斗到底。
暨南大学校歌:扬子滔滔连珠江,暨南教泽播八方。
百年沧桑千里路,一朝涅槃出凤凰。
言忠信,根在中华,行笃敬,走遍万邦。
四海关爱暖流荡漾,五洲学子汇济一堂。
剑锋砺就梅花凝香,德润寰宇辉映炎黄。
西北工业大学校歌:西岳轩昂北斗辉煌泽被万方化育先翔巍哉学府辈出栋梁重德厚生国乃盛强千仞之墙百炼之钢缕木铄金飞天巡洋公诚勇毅永矢勿忘中华灿烂工大无疆浙江大学校歌:大不自多海纳江河惟学无际际于天地形上谓道兮形下谓器礼主别异兮乐主和同知其不二兮尔听斯聪国有成均在浙之滨昔言求是实启尔求真习坎示教始见经纶无曰己是无曰遂真靡革匪因靡故匪新何以新之开物前民嗟尔髦士尚其有闻含哉典学思睿观通有文有质有农有工兼总条贯知至知终成履舜? 若金之在熔尚亨于野无吝于宗树我邦国天下来同西南联合大学校歌: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
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别离。
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
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
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
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
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清华大学老校歌:(一)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莘莘学子来远方莘莘学子来远方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须自强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
中国大学十大经典校歌
![中国大学十大经典校歌](https://img.taocdn.com/s3/m/fb381e11453610661ed9f45f.png)
中国大学十大经典校歌清华大学校歌(其中一段)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莘莘学子来远方莘莘学子来远方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须自强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清华大学的校歌该是中国高校里最长的吧?共有三段,文言作词,用典极多。
是由汪鸾翔先生撰词,张慧珍谱曲,作于1923年前后,气势宏伟,含义深刻。
北京大学校歌红楼飞雪,一时英杰,先哲曾书写,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忆昔长别,阳关千叠,狂歌曾竞夜,收拾山河待百年约。
我们来自江南塞北,情系着城镇乡野;我们走向海角天涯,指点着三山五岳。
我们今天东风桃李,用青春完成作业;我们明天巨木成林,让中华震惊世界。
燕园情,千千结,问少年心事,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
北大的此校歌作于1952年北大迁入燕园,每年的一二九大合唱,最经典热门的曲目莫过于《燕园情》,还是用美声唱法。
青年学子朝气蓬勃、指点江山的青春气息,满含一种“少年心事当拿云”的新锐之气。
南京大学校歌大哉一诚天下动,如鼎三足兮,曰知、曰仁、曰勇。
千圣会归兮,集成于孔。
下开万代旁万方兮,一趋兮同。
踵海西上兮,江东;巍巍北极兮,金城之中。
天开教泽兮,吾道无穷;吾愿无穷兮,如日方暾。
校歌创作于1916年前后,并且由现代中国音乐界一代宗师李叔同先生(即弘一法师)制谱。
歌词虽然只有73个字,但气势磅礴,意境极为深远,显示出南京大学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底蕴。
复旦大学校歌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网无羁绊无羁绊前程远向前向前向前进展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复旦复旦旦复旦师生一德精神贯巩固学校维护国家先忧后乐交相勉交相勉前程远向前向前向前进展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复旦复旦旦复旦沪滨屹立东南冠作育国士恢廓学风震欧铄美声名满声名满前程远向前向前向前进展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复旦校歌是由刘大白作词,丰子恺作曲的,文采斐然,歌词压韵。
并且点明了复旦大学的“复旦”二字源出《尚书大传•虞夏传》中尧唱的卿云歌,其中的“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一句。
中国大学校歌歌词集
![中国大学校歌歌词集](https://img.taocdn.com/s3/m/983dc13c0912a2161479295e.png)
目录西南联合大学校歌复旦大学校歌清华大学校歌南开大学校歌暨南大学校歌中山大学校歌北京师范大学校歌湖南第一师范校歌湖南师范大学校歌南京大学校歌厦门大学校歌浙江大学校歌西安交通大学校歌武汉大学代校歌武汉大学老校歌湖南大学校歌西北工业大学校歌东北大学校歌北京大学校歌北京大学老校歌东南大学校歌四川大学校歌华中师范大学老校歌华中师范大学校歌华南师范大学校歌南京师范大学校歌陕西师范大学校歌华东师范大学校歌光华大学校歌华南理工大学校歌哈尔滨工程大学校歌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校歌西安理工大学校歌东北农业大学校歌中国农业大学校歌华中农业大学校歌华南农业大学校歌首都医科大学校歌广州中医学院校歌上海中国医学院院歌江西中医专门学校校歌中国医科大学校歌西南联合大学校歌词罗庸(罗膺中)曲张清常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
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别离。
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
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
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
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
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复旦大学校歌复旦复旦旦复旦巍巍学府文章焕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网无羁绊无羁绊前程远向前向前向前进展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复旦复旦旦复旦师生一德精神贯巩固学校维护国家先忧后乐交相勉交相勉前程远向前向前向前进展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复旦复旦旦复旦沪滨屹立东南冠作育国士恢廓学风震欧铄美声名满声名满前程远向前向前向前进展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清华大学校歌曲何林一夫人(张惠珍女士)词汪鸾翔先生(一)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
莘莘学子来远方,莘莘学子来远方,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须自强。
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二)左图右史,邺架巍巍,致知穷理,学古探微,新旧合冶,殊途同归,肴核仁义,闻道日肥。
服膺守善心无违,服膺守善心无违,海能就下众水归,学问笃实生光辉。
中国大学校歌大全
![中国大学校歌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f70d82267ec102de2bd8941.png)
中国大学校歌大全西南联合大学校歌词罗庸(罗膺中)曲张清常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
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别离。
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
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
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
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
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北京大学校歌燕园情红楼飞雪,一时英杰,先哲曾书写,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忆昔长别,阳关千迭,狂歌曾竞夜,收拾山河待百年约。
我们来自江南塞北,情系着城镇乡野;我们走向海角天涯,指点着三山五岳。
我们今天东风桃李,用青春完成作业;我们明天巨木成林,让中华震惊世界。
燕园情,千千结,问少年心事,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
吴梅先生所作校歌之一棫朴乐英才试语同侪,追想逊清时创立此堂斋,景山丽日开,旧家主第门桯改,春明起讲台,春风尽异才沧海动风雷,弦诵无妨碍,到如今费多少桃李栽培,喜此时幸遇先生蔡,从头细揣算,匆匆岁月已是廿年来吴梅先生所作校歌之二景山门启鳣帏成,均又新,弦诵一堂春。
破朝昏,鸡鸣风雨相亲。
数分科,有东西秘文;论同堂,尽南北儒珍。
珍重读书身,莫白了青青双鬓。
男儿自有真,谁不是良时豪俊,待培养出,文章气节少年人。
清华大学校歌曲何林一夫人(张惠珍女士) 词汪鸾翔先生(一)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
莘莘学子来远方,莘莘学子来远方,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须自强。
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二)左图右史,邺架巍巍,致知穷理,学古探微,新旧合冶,殊途同归,肴核仁义,闻道日肥。
服膺守善心无违,服膺守善心无违,海能就下众水归,学问笃实生光辉。
光辉,光辉,学问笃实生光辉!光辉,光辉,学问笃实生光辉!(三)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孰介绍是,吾校之功,同仁一视,泱泱大风。
***清华众秀钟,***清华众秀钟,万悃如一矢以忠,赫赫吾校名无穷。
无穷,无穷,赫赫吾校名无穷。
博大兮,浙大校歌,浩荡兮,君子精神
![博大兮,浙大校歌,浩荡兮,君子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b89cb323f78a6529647d5395.png)
博大兮,浙大校歌,浩荡兮,君子精神作者:启嘉春秋来源:《北方文学》2010年第01期4月20日,在浙江大学灵峰山庄,始见马一浮先生所作《浙大校歌》:大不自多,海纳江河。
惟学无际,际于天地。
形上谓道兮,形下谓器。
礼主别异兮,乐主和同。
知其不二兮,尔听斯聪。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
昔言求是,实启尔求真。
习坎示教,始见经纶。
无曰已是,无曰遂真。
靡革匪因,靡故匪新。
何以新之?开物前民。
嗟尔髦士,尚其有闻。
念哉典学,思睿观通。
有文有质,有农有工。
兼总条贯,知至知终。
成章乃达,若金之在熔。
尚亨于野,无吝于宗。
树我邦国,天下来同。
吟咏再三,不禁感至双眼发潮。
中华传统“道问学”之精神并集一歌之中,其内涵与道路明明白白如此表达,没有虚矫,没有假文,没有谀词,没有狂悖,宗于古德“诚意正心修身齐家”为本,天下大同为归之旨一脉灿然,这在我所见过的大学来论,恐怕还没有这么出色的校歌(个人以为现在的北大校歌失之太浅,清华校歌失之太浮,复旦校歌失之太空)。
世间有变者,古圣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所以圣者强调因时制宜,通变以达世。
世间变中有不变者,孔子说:“道不可须臾离,可离非道。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西方哲人康德说:“惟有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
”所以东西方古代教育其实也都非常注重如何去探究那不变的“道”并谨守他。
“替天行道”更是圣者认为的人类对宇宙(造化自然)的责任。
所以,我们看到在古代社会,教育的形式上虽有变迁,内涵基本一脉相承,都讲崇天德而敬人事,主张先正私德,正己推爱,德慧双丰,内平外成。
自近现代以来,教育理论开始繁杂,到如今,各种各样的教育理论层出不穷,尤其被斩断传统文化根脉的中土,一个个理论的引进,令人目不暇接,纷然至于无措。
时至今日,当年清华梅贻琦校长曾说:“大学有大:大楼、大师、大学精神”。
到如今各大学中大楼还确建了不少,而真正称得起“大师”的恐就寥寥,大学精神常常也是“打蜡”防腐的僵化八股。
然而,统观个体生命的成才之道与群体意识的修养正途,不外由“内圣”而“外王”,由“内平”而“外成”这一不改之通途。
浙江大学校歌歌词
![浙江大学校歌歌词](https://img.taocdn.com/s3/m/24681eacfd0a79563c1e72c6.png)
诸位年轻的英才,应当明了这些重要道理。
要专注于学业,力求思想深刻、识解通明。
我们有人文、科学、农业、技术多种学科。
要融会贯通,掌握知识的源流和实践运用。
日后成才成功,犹如真金经过熔炉的冶炼。
要胸襟宽广,不偏守门户之见、宗派之私。
努力振兴祖国,使世界各国人民和谐共处。
[11] 语出《周易·系辞上》:“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开物:研究事物,揭示规律。前民:做大众的先导、榜样。
[12] 语出《诗·小雅·甫田》:“烝我髦士。”髦:俊。尚:表示劝勉的语气词。有闻:指博学多闻 (另一解释为:知道,懂得,明了)。
[13] 语出《书·兑命下》:“念终始典于学,劂德修罔觉。”唐代孔颖达疏:“念终念始,常在于学。”《尚书·洪范》:“思曰睿,睿作圣。”《易·系辞》:“观其会通,而行其典礼”。典,常,恒久不断。思:思考,思维。睿:深明,通达。观:观察,审察。观通,审视事物的各种变化。
[18] 树,建设,振兴。同,和谐相处。
[2] 无际:无边。际于天地:边际径接天地,形容学海无边,学问广大。
[3] 语出《周易·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4] 语出《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又,《史记·乐书》曰:“乐统同,礼别异。”礼,泛指各种规范。主:掌管,主持。
礼制区别人们差异,音乐使民众和谐相处。
明白它们的统一关系,就会更加聪慧明智。
有一所国立大学,在中国东南的浙水之滨。
它以求是为宗旨,其实就是启迪大家求真。
学校教育循序渐进,方能培育出治国才俊。
莫言已把握事物本质,更莫言已穷尽真理。
中国大学古典校歌的启示
![中国大学古典校歌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f222a361a45177232f60a217.png)
中国大学古典校歌的启示Jack〃 kao我国大学一般都拥有自己的校歌,校歌大都述学府历史,励同学少年,以发扬大学之精神,鼓舞同学之斗志。
校歌或直白或深奥,或白话或文言。
其中许多逾百年之学府,至今沿用古典文言校歌,其思想之璀璨,辞藻之典雅无不体现了汉语言的博大精深,时至今日仍有学习研究的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其中承载的教育启示,值得我们大家深思践行。
当今时代,大多数人认为浙江大学校歌最为晦涩难懂,其原文是:浙江大学校歌——大不自多词:马一浮曲:应尚能大不自多海纳江河惟学无际际于天地形上谓道兮形下谓器礼主别异兮乐主和同知其不二兮尔听斯聪国有成均在浙之滨昔言求是实启尔求真习坎示教始见经纶无曰己是无曰遂真靡革匪因靡故匪新何以新之开物前民嗟尔髦士尚其有闻念哉典学思睿观通有文有质有农有工兼总条贯知至知终成章乃达若金之在熔尚亨于野无吝于宗树我邦国天下来同(作于1938年)确实很晦涩,下面是白话文译文:大海浩瀚而不自满,所以能容纳千江万河。
大学学问广阔无际,延伸到整个宇宙天地。
超越形体的称为道,有具体形貌的称为器。
礼制区别人们差异,音乐使民众和谐相处。
明白它们的统一关系,就会更加聪慧明智。
有一所国立大学,在中国东南的浙水之滨。
它以求是为宗旨,其实就是启迪大家求真。
学校教育循序渐进,方能培育出治国才俊。
莫言已把握事物本质,更莫言已穷尽真理。
没有变革不需因袭,没有旧事物不需更新。
怎样改革创新?探究事物,做大众的先导。
诸位年轻的英才,应当明了这些重要道理。
要专注于学业,力求思想深刻、识解通明。
我们有人文、科学、农业、技术多种学科。
要融会贯通,掌握知识的源流和实践运用。
日后成才成功,犹如真金经过熔炉的冶炼。
要胸襟宽广,不偏守门户之见、宗派之私。
努力振兴祖国,使世界各国人民和谐共处。
“大不自多”出自《庄子》,校歌由著名国学大师马一浮作词,音乐家庄尚能谱曲,以简练典雅的文字告诉学子们学问之浩瀚,礼乐之利用,述学府之精神即为“求是”,其亦为学子治学的态度,讲教育之法在于“循序渐进”,警示学子谦虚格物以探求真理,创新变革以引领社会,掌握知识以振兴祖国。
浙江大学校歌英译
![浙江大学校歌英译](https://img.taocdn.com/s3/m/0ca476d3d5bbfd0a79567376.png)
浙江大学校歌英译马一浮词应尚能曲洪钢译The First Stanza 第一节Being vast need ne‟er occasion complacence大不自多The Sea will a myriad rivers embrace 海纳江河So infinite is the limitless extent of knowledge 惟学无际Infinite as space immeasurable 'tween Heaven an' Earth 际于天地The Metaphysical forms the Tao, oh 形上谓道兮The Under-Metaphysical as the Qii 形下谓器Ceremony governs the way men shall differ, oh 礼主别异兮Musicii establishes harmony far and wide 乐主和同Pray consider, oh, they come as pairs inseparable 知其不二兮Hearken all, as ye shall wise and marvellously able grow 尔听斯聪The Second Stanza 第二节There stands a National University 国有成均On the bank of the River of ZheShui 在浙之滨'Qiu-Shi'iii was her official name of old 昔言求是'Veritas' what it actually intended 实启尔求真The virtues o' KanRepeatediv cultivating and the business o' teaching pursuing 习坎示教The fabric hath taken shape of an academy into ambitious dimensions burgeoning 始见经纶Say not that ye have attained the absolute perfection 无曰已是Say not that ye have exhausted the quest for truth 无曰遂真There is no change that does not involve inheritance 靡革匪因There is nothing established that does not entail renovation 靡故匪新Whereby should renovation be introduced and made 何以新之Search every truth to lead and benefit the people 开物前民O worthy men of ability and promise, 'pon ye I call 嗟尔髦士Hark, and give every heed, 'tis what we hope and pray 尚其有闻The Third Stanza 第三节Oh, ye who hear! Upon learning shall ye your thoughts constantly bestow 念哉典学That your thinking may perspicacious be, your contemplationall-encompassing 思睿观通There are the science subjects, social sciences and the humanities to pursue 有文有质There are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mong other disciplines, to undertake 有农有工There is indispensable the extensive-systematic approach to scholarship 兼总条贯There is requisite the resolute perseverance in learning – first, midst and last 知至知终For a student does not attainv but by continuing till school is consummate 成章乃达As in the case of gold, which, till molten in the Mould, does not conform or transform 若金之在熔O that ye identifying with community at large would achieve progress and go far 尚亨于野Tread not an uphill narrow path 'cause to your kindred or clan ye fain would relate 无吝于宗O this sweet homeland we shall construct and consolidate 树我邦国All the world under heaven Great Harmonyvi come true 天下来同i Tao is the traditional transliteration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道(spelt Dao in Chinese Pinyin), the great Way of Heaven, or the ultimate law of the Universe, which governs as well as gives form to器(spelt Qi in Pinyin), the Vessel, which denotes necessary physical existence.ii Ceremony (礼, spelt Li in Pinyin) concerns principles (decrees, laws and regulations) that maintain order and organization of society; Music(乐, spelt Yue in Pinyin), by bringing out human goodness, is believed to be capable of arousing a harmonious feeling among people and contributes to a unified harmonious nation. …Ceremony and Music‟ (“礼乐”), a term roughly approximating to the idea of the legal / moral code and cultural values, have together been the two fundamental tenets of government that most rulers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ety have upheld, adopted and applied, since they were first introduced in the early Western Zhou Dynasty.iii The name of the Academy (and later motto of the University)求是(spelt Qiu-Shi in Pinyin), meaning Seeking Truth, happens to coincide with the University motto of Harvard – Veritas, which means Truth. ivKan Repeated is the Kan Hexagram, symbolic of pitfalls or dangers. It is the hexagram of Shui, the water, which, in its context in易经(The Book of Changes) and the interpretations thereof, represents such qualities as sincerity, perseverance and due action that should lead him to ultimately prevail and triumph in the face of obstacles or dangers.v This refers to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whereby道, the Way, is eventually attained to. Here the Way is understood to be a reference to the teachings of the Sage, a morally correct way of conduct and life, and, for that matter,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untry.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Way is achievable onl y as a result of one‟s being educated and through the process of cultivating and perfecting one‟s moral character and integrity. In broader interpretations, 道is the Law of Heaven and Earth, the Way of all things or the general truths of the world.vi This同in 天下来同would be an obvious reference to 大同(speltDa-Tong in Pinyin), the Confucian ideal of perfect society in which the State exists for the people and people enjoy universal equality, to mention a few of the visions embodied in the term. In the Taoist classics, this refers to the way of individual life that is brought into perfect harmony with the universe or nature, as a result of following the Tao.(译者系浙江大学外语学院教师)。
浙江大学校歌歌词
![浙江大学校歌歌词](https://img.taocdn.com/s3/m/8d833b9602d276a200292ec2.png)
浙江大学校歌歌词大不自多海纳江河惟学无际际于天地形上谓道兮形下谓器礼主别异兮乐主和同知其不二兮尔听斯聪国有成均在浙之滨昔言求是实启尔求真习坎示教始见经纶无曰已是无曰遂真靡革匪因靡故匪新以新之开物前民嗟尔髦士尚其有闻念哉典学思睿观通有文有质有农有工兼总条贯知至知终成章乃达若金之在熔尚亨于野无吝于宗树我邦国天下来同释义:大海浩瀚而不自满,所以能容纳千江万河。
大学学问广阔无际,延伸到整个宇宙天地。
超越形体的称为道,有具体形貌的称为器。
礼制区别人们差异,音乐使民众和谐相处。
明白它们的统一关系,就会更加聪慧明智。
有一所国立大学,在中国东南的浙水之滨。
它以求是为宗旨,其实就是启迪大家求真。
学校教育循序渐进,方能培育出治国才俊。
莫言已把握事物本质,更莫言已穷尽真理。
没有变革不需因袭,没有旧事物不需更新。
怎样改革创新?探究事物,做大众的先导。
诸位年轻的英才,应当明了这些重要道理。
要专注于学业,力求思想深刻、识解通明。
我们有人文、科学、农业、技术多种学科。
要融会贯通,掌握知识的源流和实践运用。
日后成才成功,犹如真金经过熔炉的冶炼。
要胸襟宽广,不偏守门户之见、宗派之私。
努力振兴祖国,使世界各国人民和谐共处。
校歌分三章,或曰三段。
国立大学的精神第一章讲的是国立大学的精神。
在旧中国,大学大体有三类:一类是国立大学,即全由国家财政出钱办的,如清华、北大、中央大学、浙大、交大等;一类是教会办的,如燕京、金陵、圣约翰、华西等;还有一类基本以私人为主办的,名为私立,如南开、暨南等。
那么,国立大学的精神是什么?就是它的综合性、就是“海纳江河”。
它不同于专科学校,应当各种学科兼收并蓄。
在这样的大学里,学科繁多,但不外形而上(即理论科学)和形而下(即讲求实际的应用科学)。
在这样的大学里,礼制(即制度)是需要的,因为它将规范学校各方面的活动,比如教学,科研,考试,生活管理等,但同时也需要乐、乐主和同,这里意味着大学内部的各方面又需要和谐,领导与被领导之间,师生之间、同事之间、同学之间都如此,只有和谐才能调动人的主动积极性,产生合力。
浙江大学校歌校歌歌词大不自多海纳江河惟学无际际于天地形
![浙江大学校歌校歌歌词大不自多海纳江河惟学无际际于天地形](https://img.taocdn.com/s3/m/267a7dbc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8d.png)
浙江大学校歌歌词大不自多,海纳江河,惟学无际,际于天地。
形上谓道兮,形下谓器。
礼主别异兮,乐主和同。
知其不二兮,尔听斯聪。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
昔言求是,实启尔求真。
习坎示教,始见经纶。
无曰已是,无曰遂真。
靡革匪因,靡故匪新。
何以新之?开物前民。
嗟乎吾校,永言勿谖。
钦定一游为学,毕生治之。
浣尽铅华,无问西东。
兴学在浙,往昔生民。
俱怀逸兴壮思飞。
校歌歌词的解析《浙江大学校歌》是一首富有哲理和韵律的诗歌,它以豪迈的气势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浙江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人文精神。
校歌的歌词由八句组成,每句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
第一句“大不自多,海纳江河,惟学无际,际于天地”,以“大不自多”开篇,表达了浙江大学的开放包容和追求卓越的精神。
海纳江河,比喻学校广纳贤才,汇聚智慧;惟学无际,际于天地,强调了学术研究的无限性和广阔性。
第二句“形上谓道兮,形下谓器”,引用了《易经》中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表达了浙江大学对学术研究的重视,既注重理论探索,也注重实践应用。
第三句“礼主别异兮,乐主和同”,强调了礼仪和音乐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礼主别异,体现了学校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尊重;乐主和同,强调了学校对学生和谐共处的培养。
第四句“知其不二兮,尔听斯聪”,引用了佛教的“不二法门”,表达了学校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期望,只有全面发展,才能达到真正的智慧。
第五句“国有成均,在浙之滨”,表达了浙江大学的地位和影响力,成均是指古代的学府,浙之滨则指浙江大学的地理位置。
第六句“昔言求是,实启尔求真”,引用了浙江大学校训“求是”,强调了学校对学生求真务实的要求。
第七句“习坎示教,始见经纶”,引用了《易经》中的“习坎”,表达了学校对学生勤奋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八句“无曰已是,无曰遂真”,引用了《论语》中的“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强调了学校对学生追求真理和不断进步的要求。
一句“靡革匪因,靡故匪新,何以新之?开物前民”,引用了《易经》中的“革故鼎新”,表达了学校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视。
浙江大学校歌
![浙江大学校歌](https://img.taocdn.com/s3/m/add2b2aa65ce0508763213cd.png)
浙江大学校歌■校歌歌词大不自多海纳江河惟学无际际于天地形上谓道兮形下谓器礼主别异兮乐主和同知其不二兮尔听斯聪国有成均在浙之滨昔言求是实启尔求真习坎示教始见经纶无曰己是无曰遂真靡革匪因靡故匪新何以新之开物前民嗟尔髦士尚其有闻念哉典学思睿观通有文有质有农有工兼总条贯知至知终成章乃达若金之在熔尚亨于野无吝于宗树我邦国天下来同■校歌译文大海浩瀚而不自满,所以能容纳千江万河。
大学学问广阔无际,延伸到整个宇宙天地。
超越形体的称为道,有具体形貌的称为器。
礼制区别人们差异,音乐使民众和谐相处。
明白它们的统一关系,就会更加聪慧明智。
有一所国立大学,在中国东南的浙水之滨。
它以求是为宗旨,其实就是启迪大家求真。
学校教育循序渐进,方能培育出治国才俊。
莫言已把握事物本质,更莫言已穷尽真理。
没有变革不需因袭,没有旧事物不需更新。
怎样改革创新?探究事物,做大众的先导。
诸位年轻的英才,应当明了这些重要道理。
要专注于学业,力求思想深刻、识解通明。
我们有人文、科学、农业、技术多种学科。
要融会贯通,掌握知识的源流和实践运用。
日后成才成功,犹如真金经过熔炉的冶炼。
要胸襟宽广,不偏守门户之见、宗派之私。
努力振兴祖国,使世界各国人民和谐共处。
■校歌历史1938年11月19日,在广西宜山,竺可桢校长主持校务会议,会议决定以“求是”为浙江大学校训,并决定请著名国学家马一浮写校歌歌词。
马一浮作的这首歌词,因为引用了较多的古典,用的是文言文,不太通俗,且读起来有时比较拗口,竺校长曾考虑改写,但他又觉得,马老作的歌词虽文理艰深,但含义深远,很能体现浙江大学所追求的求是精神,因此,这首“大不自多”歌仍请著名作曲家、当时的国立中央音乐学院的应尚能教授谱曲,并经校务会议通过,正式定为浙江大学校歌。
1992年4月浙大95周年校庆期间,曾任宁波大学校长的浙大土木系44届毕业生朱兆祥(前浙大合唱团团长)和浙大外文系46届毕业生邓爽,应浙大合唱团老团员的建议,把校歌歌词逐句对应式地译成白话文,以便阅读。
浙大校歌中英文翻译
![浙大校歌中英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f8b311e44afe04a1b171de0d.png)
何以新之 开物前民
译文:怎样改革创新?探究事物,做大众的先导 To be a vanguard is to be both creative and
innovative
第二篇章
嗟尔髦士 尚其有闻
译文:
诸位年轻的英才,应当明了这些重要
道理
Dear young vanguards should be clear of the principles.
the whole world.
and beyond;
第三篇章
兼总条贯 知至知终
译文:要融会贯通,掌握知识的源流和实践运用
It needs you to know them all -- their origins
and applications.
成章乃达 若金之在熔
译文:日后成才成功,犹如真金经过熔炉的冶炼 To become successful people will be like true
天下来同
作词:马一浮 作曲:应尚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一篇章
大不自多 海纳江河
译文:大海浩瀚而不自满,所以能容纳千江万河 The vast sea contains all streams, all rivers
惟学无际 际于天地
译文: 大学学问广阔无际,延伸到整个宇宙天地 Great learning connects Heaven and Earth.
gold to be made;
第三篇章
尚亨于野 无吝于宗
译文:要胸襟宽广,不偏守门户之见、宗派之私。
To give up fractional views we’re of far sight and broad min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大学校歌
∴点击放大∴
∴点击放大∴
点击下载校歌MP3 点击查看校歌简谱校歌歌词
大不自多海纳江河惟学无际际于天地
形上谓道兮形下谓器礼主别异兮乐主和同
知其不二兮尔听斯聪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昔言求是实启尔求真
习坎示教始见经纶无曰已是无曰遂真
靡革匪因靡故匪新何以新之开物前民
嗟尔髦士尚其有闻
念哉典学思睿观通有文有质有农有工
兼总条贯知至知终成章乃达若金之在熔
尚亨于野无吝于宗树我邦国天下来同校歌译文
大海浩瀚而不自满,所以能容纳千江万河。
大学学问广阔无际,延伸到整个宇宙天地。
超越形体的称为道,有具体形貌的称为器。
礼制区别人们差异,音乐使民众和谐相处。
明白它们的统一关系,就会更加聪慧明智。
有一所国立大学,在中国东南的浙水之滨。
它以求是为宗旨,其实就是启迪大家求真。
学校教育循序渐进,方能培育出治国才俊。
莫言已把握事物本质,更莫言已穷尽真理。
没有变革不需因袭,没有旧事物不需更新。
怎样改革创新?探究事物,做大众的先导。
诸位年轻的英才,应当明了这些重要道理。
要专注于学业,力求思想深刻、识解通明。
我们有人文、科学、农业、技术多种学科。
要融会贯通,掌握知识的源流和实践运用。
日后成才成功,犹如真金经过熔炉的冶炼。
要胸襟宽广,不偏守门户之见、宗派之私。
努力振兴祖国,使世界各国人民和谐共处。
校歌历史
1938年11月19日,在广西宜山,竺可桢校长主持校务会议,会议决定以“求是”为浙江大学校训,并决定请著名国学家马一浮写校歌歌词。
马一浮作的这首歌词,因为引用了较多的古典,用的是文言文,不太通俗,且读起来有时比较拗口,竺校长曾考虑改写,但他又觉得,马老作的歌词虽文理艰深,但含义深远,很能体现浙江大学所追求的求是精神,因此,这首“大不自多”歌仍请著名作曲家、当时的国立中央音乐学院的应尚能教授谱曲,并经校务会议通过,正式定为浙江大学校歌。
1992年4月浙大95周年校庆期间,曾任宁波大学校长的浙大土木系44届毕业生朱兆祥(前浙大合唱团团长)和浙大外文系46届毕业生邓爽,应浙大合唱团老团员的建议,把校歌歌词逐句对应式地译成白话文,以便阅读。
《浙江大学校歌》作词:马一浮先生《浙江大学校歌》谱曲:应尚能先生
校歌内容
校歌分三章,或曰三段。
第一章讲的是国立大学的精神。
在旧中国,大学大体有三类:一类是国立大学,即全由国家财政出钱办的,如清华、北大、中央大学、浙大、交大等;一类是教会办的,如燕京,金陵,圣约翰、华西等;还有一类基本以私人为主办的,如南开、暨南等。
那么,国立大学的精神是什么?就是它的综合性、就是“海纳江河”。
它不同于专科学校,应当各种学科兼收并蓄。
在这样的大学里,学科繁多,但不外形而上学(即理论科学)和形而下(谓器),就是讲求实际的应用科学。
在这样的大学里,礼制(即制度)是需要的,因为它将规范学校各方面的活动,比如教学,科研,考试,生活管理等,但同时也需要乐、乐主和同,这里意味着大学内部的各方面又需要和谐,领导与被领导之间,师生之间、同事之间、同学之间都如此,只有和谐才能调动人的主动积极性,产生合力。
因此理论与实践,原则和应用,礼与乐,秩序与和谐,你要知道它们不是两种事物,而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这样,你的所见所闻才会全面,人才会变得聪明。
第二章说明国立浙江大学的精神,发挥校训“求是”二字之真谛。
成均古代表示大学,这里是说,浙江有所大学过去叫求是书院。
所谓“求是”实际即启发你去
追求真理。
人只有求真,才能善,才能美。
习坎从易经中来,代表水。
水之美德为渐、为默、为恒。
古诗日:“唯见长江天际流”,又有“江河万古流”。
大家设想一下,一般情况下,江水是否默默地、不间断地永远朝东流去,这里启示我们为学要踏踏实实、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地努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经纶天下之才。
“无曰已是”四句是校训“求是”的真讳,即别认为已很正确,已经找到真理,而要不断去追求,即无曰遂真,而要求真。
“靡革匪因”二句说明任何事物都需要不断革新,不要因循守旧,而革新又需要继承(因袭),这里实际有创新的意思。
那么,如何能创新呢?就要不断揭示事物的本质、奥秘。
这样,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也才能真正走在群众的前面。
这里浙大的精神就是要求是,要创新,要循序渐进,锲而不舍。
第三章讲的是浙大的使命。
使命是什么?就是培养优秀的学生。
这样的学生在校时应该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所谓念哉典学,理念“使命”就是学习,但不是死读书,要学会深入思考,要思想深刻,能洞察事物的本质。
学问是多方面的,我校有文理工农医……不要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局部,要兼总条贯,即要融会贯通各方面的知识,比如学理工的学点文、艺,学文法的学点科技知识。
但又要知至知终,知道自己的根本目的,不能样样涉猎,样样不精。
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即有所为有所不为。
只有这样,才能若金之在熔,即经过锻炼,成章乃达,完成漂亮的文章,当然这里意指成才。
但这样的人出校后,你要求发展还要立足于群众之中,所谓尚亨于野,而且要有广阔的胸怀,不要去搞小宗派,只谋一己之利。
也只有这样的人材才能建设好国家,让世界来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