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繁殖过程共15页
乙肝传播途径和预防.ppt
下一张:(3)乙型肝炎的预防
(3)乙型肝炎的预防
①乙型肝炎疫苗预防 ②传播途径预防
下一张:①乙型肝炎疫苗预防
乙型肝炎的预防
①乙型肝炎疫苗预防 接种乙型肝炎疫
苗是预防乙型肝炎 感染的最有效方法
下一张:②传播途径预防
乙型肝炎的预防
②传播途径预防
杜绝医源性传播 理发、刮脸、修脚、穿 刺和纹身等用具也应严格 消毒 不共用剃须刀和牙具等 用品 减少性传播 采取措施,防止母婴传 播
下一张:什么是大、小三阳?
• 其他如修足、纹身、扎耳环孔、医 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剃 须刀和牙刷等也可传播 。
下一张:④性传播
乙肝的传播途径
• ④性传播: • 与HBV 阳性者性接触,容易
被感染;特别是有多个性伴 侣者,其感染HBV 的危险性 明显增高。
下一张:⑤密切接触传播
乙肝的传播途径
• ⑤密切接触传播:
• 如果自身具有免疫力,或者皮肤、 粘膜没有损伤,则生活接触一般不 会被传染;(2)Leabharlann 肝的传播途径: ①母婴传播:包括宫内
感染、围生期传播、分娩 期传播;
下一张:②血液传播
乙肝的传播途径: • ②血液传播:经输血或使用血
液制品传播。 • 由于血液及其制品的管理不断
加强,此种传播已经大大减少。
下一张:③经皮肤粘膜传播
乙肝的传播途径
• ③经皮肤粘膜传播:
• 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注 射器、侵入性诊疗操作和手术,以 及静脉内滥用毒品等 。
乙型肝炎母婴传播 ppt课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D
喂养方式
1、大量试验数据表明,母乳中 HBV-DNA 的含量远远低于血清, 且人类的肠黏膜 中有HBsAg抑制 物,导致进入十二指肠的HBsAg 大多数被灭活。 若HBV携带者所生的新生儿在出生 后及时采取主被动联合免疫措施, 母乳喂养并不会提高产后母婴传播 的可能性。 2、一般认为母血HBsAg、HBeAg、 抗-HBc叁项阳性及后两项阳性孕 妇均不宜哺乳;乳汁HBV-DNA滴度 (阳性)者不宜哺乳;目前主张 只要新生儿接受免疫,仅HBsAg阳 性母亲可为婴儿哺乳。
病毒载量较高,为了尽 量减低乙肝病毒母婴宫 内传播的风险,可考虑 服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 孕妇也可以联合使用 HBIG 和新生儿联合接种 HBIG、乙肝疫苗
。
28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O经母婴传播感染的子女 , 约 85% 以上转变为慢性 HBV感染者成为新传染源,进入成年期可呈现为病 毒携带者但并不发病,或步入慢性感染状态.
3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从理论上讲,检测方法上以检测新 生儿肝组织中的HBV DNA最为准确, 但这是不现实的。现在多数学者认 为脐血易受母血污染,不能真实反 映HBV宫内感染的情况,主张新生儿 出生后24h内外周血HBsAg和HBV DNA 作为诊断指标
HBV宫内感染率为9.1%~36.7%。 宫内传播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由于 胎盘屏障受损或通透性增强引起母血 渗漏造成。
产后传播
与接触母乳及母亲唾 液有关。
21
乙型肝炎病毒PPT幻灯片课件
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约60﹪的人群感染过HBV,10﹪的人群为携带
者,多达1.2 亿。现有乙型肝炎患者约为1200 万,年发病率为158/10 万。
2
乙肝病毒的结构形态
简介
致病性
检测 技术
诊断与 防治
1907年,Dane在“澳抗”阳性者血清标本的 电子显微镜观察中,发现了完整的血清型肝炎病 毒体,即Dane颗粒,亦称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B virus,HBV)。
治疗 14
简介
致病性 检测 技术
HBxAg
HBxAg为反式激活蛋白,能广泛激活病毒 和细胞的启动子,促进病毒复制或细胞癌基 因的表达,故HBxAg可作为致癌蛋白,与原 发性肝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临床上不作为 HBV感染的血清学指标。
诊断与 防治
治疗 15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
简介
致病性
检测 技术
诊断与 防治
治疗 4
乙肝病毒的结构形态
简介
致病性
检测 技术
诊断与 防治
治疗 5
乙肝病毒的感染特性
简介
致病性
检测 技术
诊断与 防治
亚病毒颗粒不包含病毒基因组和衣壳蛋 白,主要由病毒的包膜蛋白以及宿主细胞来 源的脂质成分组成。在HBV感染病人的血清 中,HBsAg亚病毒颗粒的含量远远超过Dane颗 粒,血清浓度能达到1012/mL,是Dane颗粒的 10 000到1 000 000倍。甚至在检测不到病 毒DNA的情况下,HBsAg仍能持续大量存在。 这种独特的现象是乙肝病毒所特有的,迄今 尚未在其他病毒中发现。
治疗 13
简介
致病性
检测 技术
诊断与 防治
HBeAg
乙肝病毒DNA检测Microsoft Word 文档
乙肝病毒DNA检测乙肝病毒DNA指的是脱氧核糖核酸,病毒的复制是靠DNA的复制来完成的,DNA的浓度越高,病毒的复制越活跃。
合起来,HBV-DNA指的就是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
乙肝病毒DNA检测是判断乙肝病毒复制的常用手段。
一般的,把数值大于10的3次方为阳性,把3-5次方认为是低量复制,5-7为中等量,大于7次方为大量。
乙肝两对半并不能准确的判断病毒复制情况,DNA弥补了这个的不足。
不过由于DNA检测技术要求严格,容易受到干扰,因此,一次结果不足以说明问题,遇到阳性,可以换医院再次检查。
目录1DNA检测2作用3临床意义4复制过程▪第一步:黏附▪第二步:脱壳▪第三步:入核▪第四步:转录▪第五步:翻译▪第六步:逆转录▪第七步:组装5频率6注意事项7检测方法8检测报告9检测费用10检测要空腹吗11乙肝病毒DNA检测的作用1DNA检测以往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指征是:乙肝病毒e抗原阳性(大三阳)患者HBVDNA数值要求达到10的5次方拷贝/毫升(20000U/ml),乙肝病毒e抗原阴性(小三阳)患者乙肝病毒DNA数值要求达到10的4次方拷贝/毫升(2000U/ml),但是10的4次方拷贝/毫升以下也不能认为就没有问题了,最新的国际研究资料表明:和肝脏疾病进展相关的病毒DNA水平域值尚不清楚,即使HBVDNA水平持续低于20000U/ml,也可能乙肝病毒情仍在进一步发展,因此HBVDNA数值应该越低越好,目前国际建议的HBVDNA检测正常值应该是:< 50U/ml 。
2作用目前,乙肝病毒DNA检测在乙肝检查化验中使用的越来越普遍,可见乙肝病毒DNA检测在乙肝检查化验中占的分量越来越重,这是因为乙肝病毒DNA检测对确诊乙肝和评估乙肝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1、了解乙肝病毒在体内存在的数量。
2、乙肝病毒是否复制。
3、乙肝是否传染,传染性有多强。
4、是否有必要服药。
5、肝功能异常改变是否由病毒引起。
生物技术制药乙肝疫苗制备ppt课件
10
分离纯化
无菌过滤
离子交换层析
氢氧化铝共沉淀
凝胶层析
无菌过滤
超滤
硫氰酸盐处理
微滤
疏水层析
细胞破碎
微滤
超滤
硅胶吸附
பைடு நூலகம்
11
细胞破碎 微滤 超滤
乙肝疫苗的制备
1
2
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 (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 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 疾病。乙肝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 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少数患者 可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因此,它
3
乙肝疫苗的概念
乙肝疫苗是用于预防乙肝的特 殊药物。疫苗接种后,可刺激 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这 种抗体存在于人的体液之中, 乙肝病毒一旦出现,抗体会立
18
无菌过滤
氢氧化铝共沉淀
纯化后的抗原再与氢氧化铝共 沉淀,在共沉淀时,抗原吸附 在氢氧化铝上。
分装
19
疫苗纯度的测定
乙肝疫苗是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进 入人体系统,为了降低疫苗内杂质 含量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必须 进行疫苗的纯度检测。
对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现有的 HPLC检测系统DTT应结构式用0.1mol/L DTT (DTT即DL-Dithiothreitol,中文名
母细胞,以扩DNA 增
重组分子。
筛选和鉴定经转化处理
的酵母细胞,获得外源
检 基检因测高正效确表表达达的基目因的工产物 检
程菌 的酵母(检)
0.0
9
乙 肝 PPT课件
各种传染途径的本质都是 血液传播
医源性传播 母婴传播 血液
血液
血液
性传播
什么是血液传播
• 血液传播的条件:病毒的数量、接触的程度
•
•
通常理解的血液传播途径:输血、共用针筒
易被忽略的血液传播的途径:共用剃须刀,共用牙 刷,共用毛巾,纹身、纹眉、穿耳、洞鼻、环耳廓 等,因刀具的不洁造成传播。 中国因不安全注射造成的乙肝感染者不少于3600万 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什么是母婴传播
• 分娩时母亲的血液、阴道分泌
物通过胎儿 的破损皮肤、粘膜
而传染;
• 胎盘剥离时微量血液漏至胎循
环中
如何阻断母婴传播?
• 分娩后新生儿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 – 共注射三针:第1次须在出生24小时内完成注射,6 小时之内完成疗效最佳,第二、三次分别于出生后 第1、6个月注射 – 90%以上小儿可以得到保护,不会感染乙肝病毒 • 三针完成后不产生抗体怎么办? – 如果是疫苗的质量或剂量不足,需要增加剂量重新 注射 – 对早产儿和体弱的婴儿,也可能需要增加剂量重新 注射 – 必要时可联合免疫增强剂,如胸腺肽、干扰素、白 介素 ——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 注射疫苗后产生的免疫力可至少维持15年,通常不需要 重复注射
•
接吻、共餐、共同工作,《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性肝炎知识问答 》
蚊虫叮咬不能造成传播:有人已做过研究, 蚊体内无乙肝病毒繁殖,蚊叮人无胃内容物 吐出,蚊繁殖季节与非蚊繁殖季节与乙肝病 毒带率的高低无关连。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性肝炎知识问答 》
(二)与他们接触被传染的几率 有多大?
乙肝ppt课件
© 2004 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
Ganem, Prince. N Engl J Med 2004
28
HBeAg阳性慢性乙肝的典型病毒学和 生物化学标志
• HBsAg 检测2次,间隔至少6个月
– HBsAg两次均阳性 – 没有出现抗-HBs 慢性HBV感染
• 持续或间歇升高的ALT
• 排除肝病的其他原因
• 肝组织中有中到重度炎症坏死,与CHB相当
Lok, McMahon. Hepatology 2004 (AASLD Guidelines)
30
患者何时存在进展性疾病的风险和需要治疗?
• 以下考虑治疗:
– – HBeAg阳性、HBV DNA >105 cp/mL和 ALT >2 x ULN HBeAg阴性、HBV DNA >105 cp/mL和 ALT >2 x ULN
• 以下考虑监测:
– – HBeAg阳性、 HBV DNA >105 cp/mL、ALT ≤2 x ULN HBeAg阴性、 HBV DNA >105 cp/mL、ALT ≤2 x ULN
• 以下不需治疗:
– HBeAg阴性、 HBV DNA <105 cp/mL、ALT ≤2 x ULN (如果 ALT >1–2 x ULN,排除肝病的其他原因)
传播模式
HBV与HIV一样是通过接触血液或体液传播的。然而
,HBV的传染性比HIV高50-100倍。
传播模式:
• 围产期的/垂直的
• 儿童-儿童传播 • 不安全的注射和输血/输液 • 性接触
9
传播方式的流行情况
乙型肝炎病毒ppt课件
鼠肝炎病毒3年后,100%发生肝癌。
29
三、微生物学检查
1.HBV抗原、抗体检测 ELISA法: HBsAg- HBsAb; HBeAgHBsAb ; HBsAb 。必要时检查PreS1Ag、 PreS2Ag和PreS1Ab、PreS2Ab
第二节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B virus, HBV)
HBV感染后致病的特点 重症肝炎
患者 急性肝炎 慢性肝炎
携带者 : 无症状携带者(重要的传染源) 长期感染者:肝硬化、肝癌发病率高
1
全球有3.5亿 人口携带HBV 我国为高流 行区,HBV携 带者达10%
检测指标?
2
乙型肝炎病毒分类
-
-
+
+
+ 既往感染恢复期
-
-
+
+
- 既往感染恢复期
-
-
-
-
+ 既往感染或“窗口期”
-
-
+
-
- 既往感染或接种过疫苗
31
32
四、预防及免疫
1.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2.人工主动免疫:
疫苗(血源性、基因工程-HBsAg) 3.人工被动免疫:
高效价抗-HBs的人血清免疫球蛋白 (HBIg)--紧急预防 HBIg0.08mg/kg (8天内有效),2月后重 复1次
PreS1Ag、 PreS2Ag
主蛋白:HBsAg(226) 中蛋白:HBsAg-PreS2Ag(281) 大蛋白:HBsAg-PreS2Ag-PreS1Ag(400)
6
内层=衣壳:20面体、27nm 衣壳蛋白:HBcAg+ HBeAg 核心:不完全双链环状DNA、
乙型肝炎病毒ppt课件
二、基因组结构和编码蛋白
HBV基因组结构,1979年
• 根据HBV全基因序列差异≥8%或S区基因序列差异≥4%,目 前HBV分为A-H八个基因型。各基因型又可分为不同亚型。 我国主要是B和C。
• IFN治疗HBV应答率:A>D,B>C,A、D>B、C基因型是 否影响核苷类似物的疗效尚未确定。
• 65℃10h、煮沸10min或高压蒸气均可灭活HBV。
如何治疗?
能治愈吗?
★ 目前极少能治愈! ★ 是可以治疗的! ★ 病毒DNA整合于宿主肝细
胞染色体
谁需要治疗?
不论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有以下情况者均需治疗: ★ 肝功能异常。
★ 有明显的肝炎症状:乏力、厌食、黄疸、肝区隐痛不适 等。
★ HBV DNA>103copy/ml)
抗病毒:目前尚无一种能迅速、直接杀死清除乙肝病毒的 药物,最好的抗病毒药物疗效也仅能达到50%左右。目前 国际医学界公认的治疗慢性乙肝有确切疗效的抗病毒药物 主要有两大类: 干扰素:重组人α-1b干扰素、α- 2a、 α-2b干扰素等。 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阿德福韦。
PCR反应过程
3’
5’
5’
3’
Primers
d.NTPs
Taq 酶
反应组分
变
性
3’ 5’
3’
Taq
5’
3’
退
火
5’
Taq
延
伸
3’
重
复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5’ 3’
5’ 3’
5’ 3’
3’
循环2 4个拷贝
5’ 3’ 5’ 3’
5’ 3’ 5’ 3’
hbv复制过程
HBV复制过程:HBV基因组虽为双链环形DNA,但其复制过程有RNA逆转录病毒的特性,需要逆转录酶活性产生RNA/DNA中间体,再继续进行复制。
其过程为:①在由病毒和/或细胞来源的DNA-p作用下,正链首先延伸形成共价闭合环状DNA(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
②以此为模板,通过宿主肝细胞酶的作用转录成复制中间体。
③再以此为模板,通过逆转录酶的作用,形成第一代和第二代DNA。
此双链DNA部分环化,即完成HBV-DNA的复制。
HBV突变株研究由于HBV复制方式有其特殊性,即mRNA中间体进行逆转录过程中,由于缺乏校对酶(Proofreading Engymes)易发生HBV-DNA序列内变异。
①S区基因突变导致HBsAg亚型改变及血清HBsAg阴性、HBV-DNA阳性乙型肝炎,使临床诊断困难。
一些人接种乙型疫苗后产生抗-HBs,但仍可被HBV的S区基因突变株感染,而逃避宿主的免疫反应。
②前C基因区突变与HBV感染后免疫及重型肝炎发病有关。
一般认为乙型肝炎患者HBeAg转阴,抗-HBe转阳,表示HBV复制活跃程度减弱,临床症状好转。
然而,一些患者当HBeAg转阴后,仍有病毒复制及病情进行性发展,其血清中除检出HBsAg和抗-HBe外,还可检出HBV-DNA、抗-HBcIgM,肝内HBcAg阳性,排除其他致肝损害的原因,提示病情变化与HBV有关。
其特点为不易自然缓解,常发展为肝硬化,抗病毒治疗反应差。
经研究表明,此类患者系感染了前C基因突变HBV突变株。
③P区基因突变可致HBV复制减弱或停止。
④X区基因突变可使HBxAg合成障碍。
近年发现一些HBV感染者抗-HBc始终测不出;有些恢复期患者也测不出抗-HBs,甚至有些患者HBV 标志均阴性,但能检出HBV-DNA,在肝细胞内和肝细胞膜上存有HBcAg和HBsAg。
将这类患者血清感染黑猩猩可引起典型的肝炎表现。
曾有学者称之为HBV2。
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 ppt课件
ppt课件
44
其他治疗药物
Fanciclovir:抑制HBV复制的能力较LAM差, 每日需三次服,与LAM交叉耐药治疗慢乙肝不 可能起重要作用 Adefovir:低剂量(10mg/d)抑制HBV,无 毒,对LAM、FCV等HBV耐药株同样有效,本 身未见耐药,具有广阔联合应用前景
ppt课件 17
非活动性HBsAg携带状态
(Inactive-carrier state)
HBsAg阳性 > 6个月 HBeAg阴性, 抗-HBe阳性 血清HBV DNA < 105 拷贝/ml ALT/AST 持续正常 肝活检(非必需)无明显肝脏炎症, 炎症坏死计分 < 4
无须治疗 !
HBV DNA多聚酶不具备校正活性 变异可见于HBV序列的任何部分 循环中的病毒可存在许多准种(quasispecies) 任何与已发表的野生型序列不同的的变异 均可称为“变异体”(variant) 只有在特定的选择压力下出现的并且被证实
有特殊表型者称之为“突变体”(mutant)
ppt课件 Lok ASF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01; 120:1828 11
<10%
HBsAg +, HBeAg -, ALT
ppt课件
21
HBV DNA 定量检测方法
拷贝/mL
1.00E+08
pg/mL
350 9
1.00E+06
0,35 6
1.00E+04
0,00035 3
1.00E+02
1.00E+00 定量 PCR bDNA (Bayer Versant)
乙肝病毒总结
乙肝病毒总结增殖过程:繁殖第一步:黏附这一步是乙肝病毒是侵入肝细胞的关键。
乙肝病毒侵入人体后,需要依靠其外膜(表面抗原)黏附在肝细胞膜上,只有黏附成功才能侵入人体。
当黏附成功后,乙肝病毒的外膜将会脱离,乙肝病毒则钻进肝细胞内寄生。
表面抗原脱离后进入血液循环,我们就可以通过乙肝两对半检查来发现它。
繁殖第二步:脱壳乙肝病毒核心部分来到肝细胞内,在肝细胞浆中还要脱掉它的“核壳”(核心抗原及E抗原),这样,就暴露了它最核心部分,即乙肝病毒核酸(乙肝病毒DNA),它包涵着乙肝病毒的全部基因,是它主宰着乙肝病毒的繁殖。
繁殖第三步:入核乙肝病毒DNA从肝细胞浆内进入肝细胞核,在这里它要进一步发育完善,形成乙肝病毒的共价闭合环状脱氧核糖核酸(乙肝病毒-cccDNA)。
它深藏在肝细胞核内,而肝细胞核外面有一层坚韧的核膜,仅凭目前药物的力量难以通过这坚韧的核膜,因而也无法杀灭进入肝细胞的病毒。
由于cccdna掌控着乙肝病毒所有的遗传信息,指令着乙肝病毒的繁殖,因此如果不能破核治疗,现有的药物想彻底消灭体内的乙肝病毒几乎是不可能的。
由于cccdna掌控着乙肝病毒所有的遗传信息,指令着乙肝病毒的繁殖,因此如果不能破核治疗,现有的药物想彻底消灭体内的乙肝病毒几乎是不可能的。
繁殖第四步:转录乙肝病毒在这一阶段会以cccdna为“模子”,在人体酶类的帮助下,将所有信息转录到信息核糖核酸(mRNA)上。
繁殖第五步:翻译mRNA通过翻译过程,可将乙肝病毒的各种蛋白制造出来,如外膜蛋白、核壳蛋白、乙肝病毒-DNA多聚酶等。
至此乙肝病毒的零件都有了,漂浮游离着备用,只等乙肝病毒最核心的部分制造出来。
繁殖第六步:逆转录将乙肝病毒的遗传信息从DNA转录到RNA是“顺转录”,从RNA再转录到DNA就叫做“逆转录”。
乙肝病毒的mRNA上的遗传信息最后就转录成了乙肝病毒的DNA,这是,乙肝病毒的最核心部分,即乙肝病毒-DNA也制造完成。
这个“逆转录”的过程是导致乙肝病毒变异的根本原因。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是指引起人类急、慢性肝炎的DNA病毒,也称丹氏颗粒,简称HBV。
乙型肝炎病毒 (HBV) 属嗜肝DNA 病毒科 (hepadnaviridae),基因组长约3.2kb ,为部分双链环状DNA。
HBV 的抵抗力较强,但65℃10 小时、煮沸10 分钟或高压蒸气均可灭活HBV。
含氯制剂、环氧乙烷、戊二醛、过氧乙酸和碘伏等也有较好的灭活效果。
我国的乙肝病毒感染率约60%-70%;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约占总人口的7.18%,以此计算,全国约有9300万人携带乙肝病毒,其中乙肝患者大约有3000万。
这是传染性疾病,不是遗传病,早已经有了安全的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所以不要为这些数据而恐慌,请及时注射乙型肝炎病毒疫苗,这样就不会被感染。
对于肝病患者来说,对亲情、婚情、入学、就业、出国、社交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生命无可避免地蒙上了悲凉的色彩。
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讲都非常重要,对于这一群弱势群体来讲更为重要,他们对于治病、对于健康无所适从到处求医,但是也不要过于焦虑,医学在发展,治疗的新药也在推出,治愈的病例会越来越多。
病毒蛋白及其生物学功能HBV只有3200bp,是一个相当小的病毒。
其基因组共有四个ORF,编码以下一些蛋白:Core蛋白和pre-core蛋白,Pol蛋白,X 蛋白,以及S蛋白(L,M,S)。
Core是核衣壳蛋白;Pre-core现在不知道有何功能,它对病毒的复制不是必要的,但是可能与抑制宿主的免疫反应有关;X蛋白对病毒复制是重要的,还与肝癌的发生有关;S蛋白是病毒的包膜蛋白,与病毒进入细胞有关。
HBV病毒的生活史简单描述一下就是核衣壳-cccDNA-mRNA-rcDNA-核衣壳-组装释放。
所以实际上HB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HBV的复制是离不开逆转录的。
编辑本段基因结构目前,已可从感染HBV病人的血清中及感染肝脏提纯的病毒核心中分离出环状双股DNA,从而确定HBV属DNA病毒。
hbv病毒解析ppt课件
核衣壳
衣壳
核酸 包膜 刺突
4
病毒衣壳
• 成分:蛋白质 – 由壳粒组成。壳粒是衣壳的形态学亚单位,多 肽分子是衣壳的化学亚单位
• 功能 – 保护病毒核酸 – 参与感染过程 – 具有抗原性
5
1. HBV形态结构
大球形颗粒( Dane颗粒)
小球形颗粒 管形颗粒
6
7
大球形颗粒形态 (完整的病毒,具有传染性)
(-)DNA
(+)DNA HBV基因组复制过程
38
HBV and Hepatitis
• HBV不会直接导致感染的肝细胞死亡; • HBV感染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和抗
体免疫反应,前者杀死感染细胞释放病 毒,后者清除病毒; • 肝细胞损伤主要由上述免疫反应所致。
39
4 HBV与人类
我国约有40%-60%人群曾受到过HBV的感染 表现急性乙肝的仅占0.1%-1%,亚临床30%-75% ,慢性乙肝1%-5%,乙肝病毒携带7%-20% 急性乙肝如治疗不彻底,10%患者可转为慢性乙肝
40
41
42
传播途径
1)经血、血制品和血污染的器械传播 2)性接触传播 3)母婴传播
乙肝不是消化道传染病。 日常工作和生活接触,只要无 血液暴露,不会被传染。
43
乙肝症状
• 1、肝脏轻度肿大,可触及质地较软或中等硬度的肝脏,或有压 痛、叩击痛。有些病例可无任何体征。
• 2、有些病例可出现肝病面容,表现为面色黯黑、黄褐无华、粗 糙、唇色暗紫等;还可引起颜面毛细血管扩张,蜘蛛痣及肝掌, 有些病人可有脾肿大。
主要成份。
19
2. P 编码区及其产物 • 转录产物:3.5 kb,由长链转录
3.5 kb RNA不仅是翻译时作 为 P 编码区和C编码区的mRNA, 也是病毒基因组复制时的中介—— 前基因组RNA
专家详解:乙肝病毒是如何入侵人体的?
专家详解:乙肝病毒是如何入侵人体的?*导读:近10年的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实,我国9300万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主要(95%以上)是在其婴幼儿时期被乙肝病毒感染的。
乙肝病毒入侵婴幼儿身体后,人体与乙肝病毒就开始了一场持久战。
这场战争要历经下面5个并非是必然连续的时期。
……每年3月~5月和8月~10月都是肝病高发季节,尤其是慢性乙肝在这段时间最为敏感。
近日,在浙江省中医院肝病专家叶卫江副院长的门诊室里,最近来问诊的乙肝患者逐渐多了起来,很多患者对乙肝并不是很清楚,为了让更多患者及家属了解乙肝疾病,做好预防治疗,记者采访浙江省中医院肝病专家叶卫江副院长,为网友梳理乙肝病毒的整个发病原理过程。
叶卫江副院长提到,近10年的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实,我国9300万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主要(95%以上)是在其婴幼儿时期被乙肝病毒感染的。
乙肝病毒入侵婴幼儿身体后,人体与乙肝病毒就开始了一场持久战。
这场战争要历经下面5个并非是必然连续的时期,时间长达几十年,甚至伴随终身。
*入侵乙肝病毒很容易入侵5岁以前的婴幼儿此为和平时期5岁以前的婴幼儿,由于免疫系统没有发育成熟,当乙肝病毒入侵时,身体的防御系统不能识别这个外来的侵略者。
于是,乙肝病毒就轻而易举地进入肝脏安家落户,在肝内大肆繁殖后代,并可以通过血液、体液排出体外,传染他人。
这时,抽血查乙肝三系结果为“大三阳”,HBV-DNA数量很高。
尽管如此,肝脏本身却并没有受到病毒的破坏,故转氨酶等肝功能指标正常,感染者也没有任何症状。
这种人体与乙肝病毒和平共处的状态,医学上称之为免疫耐受,医生给患者下的诊断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如果和平时期能够持续终身,那也就没有问题了。
可惜,这种和平状态是暂时的,通常持续到成年后,和平状态就会被打破,战争随时爆发。
*发现 16-40周岁,人体肝脏内的乙肝病毒并发动战争去消灭敌人此为早期战争时期16~40周岁是人体最强壮的时期。
在这个年龄段的某一天,人体会突然发现自己的肝脏内竟然隐藏着乙肝病毒!于是,开始发动战争去消灭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