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学实验指导书(5个实验)
树木学实验指导书
树木学实验指导书树木学课程组编2007年9月树木学实验工作守则一、实验室内一切仪器设备、实验桌椅及实验材料,未经许可,不得任意搬动或取走。
二、爱护和保管好实验用具、腊叶标本,按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实验。
三、保持实验室安静清洁的良好工作环境,不许大声谈笑,不可乱丢纸屑废物。
四、课前必须预习本实验指导书,实验过程中应独立思考,独立操作,按时完成作业,不得抄袭。
五、实验课须自备文具、笔记、参考书及实验报告纸。
必须遵守上课时间,不得无故缺席。
实验一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几十万种植物遍布整个地球的每个角落,人们为了科学研究或是教学的需要,必须将它们采集回来,并且以适当的方式将它们保存起来,也就是制作成标本。
高等植物标本的保存,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瓶装的液体(甲醛溶液或其他防腐剂)将植物标本浸泡起来,称之为浸渍标本。
由于此法制作不便,不经济,保存数量有限,因此,只适用于大型花果的保存以及教学实验材料的保存。
大量的(数以万计的)用于长期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标本,主要是作吸水纸压干,装帧在洁白的台纸上,并按植物分类的等级,纲、目、科、属、种存放在特制的标本柜内,按一定的系统陈列在标本室内,也就上通常所说的腊叶标本。
一、目的高等植物标本的采集和保藏,是有关生物科学教学科学研究中最基本的训练。
本实验主要介绍植物标本采集和制作的基本方法,以及应该注意的事项。
二、植物标本的采集1.采集工具一般说来,常用的采集工具有:枝剪、高枝剪、采集箱(可用塑料袋代用)。
标本夹(常用木条钉制而成,大小为40-50×30-33cm),吸水纸(通常用草纸),绳子,铅笔,海拔仪,采集记录卡。
在上述这些采集工具中,需要强调和说明的是号牌和采集记录卡,它们是进行采集植物标本的必要条件。
采集记录是植物标本采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植物标本的重要档案材料。
我们知道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每种植物各自和形态特征以及它们的地理。
植物从实物到标本,其中发生了许多巨大的变化。
《测树学》实习指导书
实习一 测树工具的使用一、目 的熟悉和掌握几种常用的测树工具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仪器、用具轮尺、围尺、勃鲁莱测高器、克里斯顿测高器、DQW —2型望远测树仪、二米测竿、记录夹、记录用表、计算工具。
三、仪器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 (一)测径器1、轮尺:构造十分简单,如图1—1,可分为固定脚,游动脚和测尺三部分。
测尺的一面为普遍米尺刻度,一面为整化刻度。
在森林调查中,为简化测算工作,通常将实际直径按上限排外法分组,所分的组称为径阶,用其组中值表示。
径阶大小(组距)一般可以为1cm 、2Cm 或4Cm 。
当按1Cm 、2cm 或4cm 分组时,其最小径阶的组中值分别为1cm 、2cm 或4cm 。
径阶整化刻度的方法即是将各径阶的组中值刻在该径阶的下限位置。
使用注意事项:(1)在测定前,首先检查轮尺,必须注意,固定脚与游动脚应当平行,且与尺身垂直。
’ (2)测径时,轮尺的三个面必须紧贴树干,读出数据后,才能从树干上取下轮尺。
(3)测立木胸径时,应严格按照1.3m 的部位进行测定。
如在坡地,应站在坡上部,确定树干上1.3m 处的部位,然后再测量其直径。
树木若在1.3m 以下分叉时,按两株测算。
(4)当树干横断面不圆时,应测相互垂直的两个直径,取平均数作为测定值。
2.围尺(直径卷尺):有布围尺,钢围尺和蔑围尺三种,围尺上除标有普通米尺刻度外,还标有对应于圆周长空的直径刻度。
使用时,必须将围尺拉紧平围树干后,才能读数,应使围尺围在同一水平面上,防止倾斜,否则,易产生偏大的误差。
(二)测高器测高器的种类较多,但根据原理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几何相似形原理设计的,如克里斯顿测高器,圆筒测高器等;另一类是利用三角原理设计的,如勃鲁莱测高器等。
1.几何原理测高:如图1-2右所示,当BC//B 'C '时,则有:BC C B EC C E ''''⋅=若EC 、B 'C ',为定长(一般EC 用2m 测竿,B 'C '用30cm 测尺取代),则将BC(树高) 值代入上式,(树高)值代入上式,即可计算出相应的''C E 值。
园林树木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园林树木的物候观测一、实验目的与要求园林树木物候观测是对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过程进行观测记载,从而了解本地区的树种与季节的关系和一年中树木展叶、开花、结果和落叶休眠等生长发育规律。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校园内树种4个(学生自选)、记录本、记录夹等。
三、实验方法步骤1. 在校园内选择4个树种,其中,落叶乔木2种、花灌木2种、藤本1种、常绿树1种。
2. 观测并做好记录,填写下表。
表1 园林树木物候观测记录表四、说明1. 园林树木物候期包括休眠期和生长期。
观测的内容应该包括:根系的生长周期、树液流动开始期、萌芽期、展叶期、开花期、新稍生长期、结果期、秋色叶变色期、落叶期等。
2. 各个物候期的观测标准和观测方法:(1)树液流动开始期:从新伤口出现水滴状分泌物为准。
可通过折枝观测。
(2)萌芽期:是树木由休眠期转入生长期的明显标志。
芽膨大期:具芽磷者,当芽磷开始分离,侧面显露出浅色的线形或角形时,即为芽开始膨大。
对于较大的芽,可在其上涂抹红漆,当芽膨大后,漆膜分开露出其他颜色,即可确认为芽开始膨大。
对于较小的芽,则应用放大镜观察。
芽绽放期:当鳞片裂开,芽顶部出现幼叶或花蕾的新鲜颜色时,即为芽开始绽放。
(3)展叶期:从树体上开始展叶至叶子全部展开为止。
春色叶呈现期:以春季所展之新叶整体上开始呈现有一定观赏价值的特有色泽时为准。
(4)开花期:从植株上开始有5%的花开放至树体上留有5%的花为止。
开花始期:在选定的观测树体上,有5%的花开完全开放即为开花始期。
开花盛期:树体上有50%以上的花朵开放或柔荑花序松散下垂时为开花盛期。
开花末期:树体上还残留有5%的花时即为开花末期。
(5)果实发育期:从座果开始到果实成熟、直至脱落为止。
果实观赏期:指从树体上的果实呈现出观赏价值到大部分果实脱落为止。
果实着色期:指树体上大部分果实着色的时期。
果实成熟期:指树体上大部分果实呈现成熟特征时即为果实成熟期。
(6)秋色叶变色期:由于正常季节的变化而引起叶子的变色,并且变色之叶在不断增多至全部变色为止。
园林树木学实习指导书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园林树木学实习指导书编者:季春峰时间:2008.11目录一、实习目的二、实习内容三、实习安排四、注意事项五、实习成绩六、实习地点简介七、南昌市木本植物名录一、实习目的通过本次实习,将课堂所学园林树木的知识转化为实际印象,并联系其它专业课的内容,全面的了解园林树木在园林绿化事业中的应用及作用;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增加感性认识;将科学与艺术融为一体,同时对南昌市的主要园林树种的生态习性、应用状况、绿化效果等进一步了解,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从事园林绿化事业的能力和水平。
二、实习内容1.识别常见园林树种300种,并要求掌握重点树种的主要生态习性及园林用途。
2.对所见的主要园林树木进行记录,并按下列项目进行归类:(1)行道树;(2)庭荫树;(3)园景树;(4)花灌木;(5)绿篱;(6)藤本;(7)木本地被;(8)盆景及桩景。
3.每组选择一个树种丰富,配植合理的公园进行树种及配植方式等调查。
调查项目包括园林树木种类,生态习性,生态状况,配植方式,观赏特性及应用效果,绘制典型地段的平面配置图,每组两幅,树种要求在20种左右,可选地点:农大本部,江西行政学院昌北校区,财大本部,江西理工大学,华东交大,象湖风景区,八一公园等。
4.每组选择一个树种种类丰富之处列出其树种名录,要求有学名,按照科属顺序排列,格式如下。
XX园林树种名录裸子植物银杏科Giokgoaceae银杏Ginkgo biloba,喜光,行道树,列植,观赏树形、秋叶松科Pinaceae雪松Cedrus deodara,耐荫,孤植,观赏树形三、实习安排1、实习工作分组进行,根据学号将全班同学分为四组,每组选择一个地点进行有关工作。
2、本实习为一周,野外工作5天,室内整理2天,主要在南昌市区各大公园及高校校园进行。
3、实习具体安排如下:周一南昌人民公园,上午9点在人民公园福州路正门集合周二商学院校园,下午1点大门集合周三南昌大学前湖校区,上午8点在240路公交车昌北站集合周四自己组安排工作周五自己组安排工作周六整理材料周日整理材料4、要求:1、无故不得旷课,有事不能参加需有正式假条;2、带好教材以及笔记本,做好记录。
园林树木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园林树木的物候观测一、实验目的与要求园林树木物候观测是对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过程进行观测记载,从而了解本地区的树种与季节的关系和一年中树木展叶、开花、结果和落叶休眠等生长发育规律。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校园树种4个(学生自选)、记录本、记录夹等。
三、实验方法步骤1. 在校园选择4个树种,其中,落叶乔木2种、花灌木2种、藤本1种、常绿树1种。
2. 观测并做好记录,填写下表。
表1 园林树木物候观测记录表四、说明1. 园林树木物候期包括休眠期和生长期。
观测的容应该包括:根系的生长周期、树液流动开始期、萌芽期、展叶期、开花期、新稍生长期、结果期、秋色叶变色期、落叶期等。
2. 各个物候期的观测标准和观测方法:(1)树液流动开始期:从新伤口出现水滴状分泌物为准。
可通过折枝观测。
(2)萌芽期:是树木由休眠期转入生长期的明显标志。
芽膨大期:具芽磷者,当芽磷开始分离,侧面显露出浅色的线形或角形时,即为芽开始膨大。
对于较大的芽,可在其上涂抹红漆,当芽膨大后,漆膜分开露出其他颜色,即可确认为芽开始膨大。
对于较小的芽,则应用放大镜观察。
芽绽放期:当鳞片裂开,芽顶部出现幼叶或花蕾的新鲜颜色时,即为芽开始绽放。
(3)展叶期:从树体上开始展叶至叶子全部展开为止。
春色叶呈现期:以春季所展之新叶整体上开始呈现有一定观赏价值的特有色泽时为准。
(4)开花期:从植株上开始有5%的花开放至树体上留有5%的花为止。
开花始期:在选定的观测树体上,有5%的花开完全开放即为开花始期。
开花盛期:树体上有50%以上的花朵开放或柔荑花序松散下垂时为开花盛期。
开花末期:树体上还残留有5%的花时即为开花末期。
(5)果实发育期:从座果开始到果实成熟、直至脱落为止。
果实观赏期:指从树体上的果实呈现出观赏价值到大部分果实脱落为止。
果实着色期:指树体上大部分果实着色的时期。
果实成熟期:指树体上大部分果实呈现成熟特征时即为果实成熟期。
(6)秋色叶变色期:由于正常季节的变化而引起叶子的变色,并且变色之叶在不断增多至全部变色为止。
树木学实验指导书
树木学实验实习指导书(林学、森保、水保等专业用)树木学教研室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二○一二年九月编写说明《树木学实验实习指导书》是按照《树木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的,与张志翔主编的《树木学》教材配套使用,适合于林学、森保、水保等专业。
因专业、学时不同,教师应根据教学计划选择使用指导书的实验内容。
编者2012.09实验成绩考核办法一、实验技术成绩(1.0分)1.熟悉并正确使用实验仪器2.熟练运用工具书鉴定植物种类二、实验报告(3.0分)1.书写工整,字迹清晰2.内容符合要求,结果正确三、实验纪律(1.0分)1.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2.实验态度端正,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说明:1.实验成绩满分为5分2.实验成绩占课程成绩的20~30%3.旷课一次或迟到两次实验成绩为0分目录实验成绩考核办法实验指导部分实验一拉丁语发音 (1)实验二银杏科、松科树木识别(一) (9)实验三松科树木识别(二) (10)实验四杉科、柏科树木识别 (11)实验五校园裸子植物识别 (12)实验六木兰科、八角科、水青树科、连香树科树木识别 (13)实验七樟树树木识别 (14)实验八蔷薇科树木识别 (15)实验九含羞草科、云实科、蝶形花科树木识别 (16)实验十杨柳科树木识别 (18)实验十一桦木科、榛科、壳斗科树木识别 (18)实验十二核桃科、榆科、壳斗科树木识别 (20)实验十三杜仲科、柽柳科、椴树科等树木识别 (21)实验十四胡颓子科、鼠李科、葡萄科、芸香料等树木识别 (22)实验十五苦木科、楝科、漆树科、无患子科树木识别 (23)实验十六木犀科、槭树科、紫葳科树木识别 (24)实验十七蓼科、藜科、玄参科等树木识别 (25)实验十八树木冬态识别 (26)树木学实习部分 (35)附: 杨凌地区树木检索表 (36)实验指导部分实验一拉丁语发音一、目的与要求通过发音辅导,要求学生会读植物拉丁名(学名),进而帮助学生记忆植物学名。
二、仪器录音机、磁带三、拉丁语发音辅导材料第一课语音一、拉丁文字母发音和名称表二、拼音练习1三、语音练习bene 好vena 细脉late 宽laxe 疏散fere 几乎,差不多male 坏raro 稀少quasi 好似,如vero 真实,很rete 网ripa 河边、岸mane 早晨vidi 我见过nota 注解rosa 玫瑰ego 我natura 自然aqua 水minime 最小diu 长久nisi 除非seta 刚毛sero 晚,迟mare 海lamina 叶片lobi 裂片ala 翼,翼瓣Sine 无ibi 在那里四、一元音一辅音ab ac ad af ag al am an ap ar as at eb ec ed ef eg el em en ep er es et ib ic id if ig il im in ip ir is it ob oc od of og ol om on op or os ot ub uc ud uf ug ul um un up ur us ut五、两个辅音一个元音的拼音bla ble bli blo blubra bre bri bro brucla cle cli clo clucra cre cri cro crudra dre dri dro drutra tre tri tro trufla fle fli flo flufra fre fri fro frugla gle gli glo glugra gre gri gro grupla ple pli plo plupra pre pri pro pru六、读音练习a,ab 从,离隔,被,和…不同extus 在外,外面ante 在……前frutex 灌木planta 植物in 在,在……内ad 到,近,为,沿inter 在……间infra 在……下sylva 森林arbor 乔木,树bis 二次e,ex 从……里,由prope 靠近intus 在内,里面valva 果瓣herba 草木ter 三次et 和supra 在……上bulbus 鳞茎mox 不久vel 或super 在……上versus 向着flos 花pilus 毛vix 仅,不过sub 在……下,近magis 更valde 很calyx 花萼gluma 颖est 是ut 为,如同drupa 核果ultra 超过tubus 管,筒semen 种子sunt 是jam 已经ramus 枝minus 少nervus 脉stamen 雄蕊differt 区别plus 多stylus 花柱semper 常常Forma 形状apex 顶端,先端different 区别post 在……后folium 叶satis 够,颇Dens 齿basis 基部deest 缺,无per 通过visus 被看见primum 开始pars 部分margo 边缘adest 存在,有non 不stigma 柱头demum 然后,最后glans 果radix 根第二课 c,ti和q的发音和拼音一、c的发音和拼音1.在a,o,u前,在词尾和辅音前读(k)。
树木学实验实习指导书
《树木学》实验实习指导书树木学教研室编2015年5月实验实习一裸子植物(2学时)1、实验实习目的与要求:了解裸子植物的主要特点是种子裸露,通过观察松、杉、柏三科树木的有关特征,了解这三个科系统发育上的进化关系。
2、实验实习内容:观察铁坚油杉(或黄杉)、杉木、柏木的球果,观察裸子植物球果的基本结构;观察黑松(湿地松)、铁坚油杉、杉木、柏木的标本,观察叶和种鳞的着生方式等;取马尾松新鲜标本观察松属基本特征。
3、讲授内容:裸子植物球果基本结构:种鳞、苞鳞、每种鳞种子数、种翅。
4、示范与操作:种鳞与苞鳞的识别;杉木苞鳞腹面图的绘制;鳞叶和针叶的识别;油杉或黄杉种鳞背面图的绘制。
一、裸子植物球果基本结构:1、取铁坚油杉(K.davidiana)或黄杉(Pseudotsuga sinensis)球果,观察种鳞、苞鳞、种子以及种鳞在中轴上的着生方式,苞鳞与种鳞是结合还是分离。
绘图表示:种鳞的背面(包括苞鳞);种鳞的腹面(包括种子)(注意标明所绘图的各部)2、观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球果,种鳞、苞鳞及种鳞在中轴上的着生方式,注意种鳞与苞鳞是结合、半结合还是分离,种鳞比苞鳞大还是小,每种鳞的种子数,种子是否具翅。
3、观察柏木(Cupressus funebris)的小枝及球果,叶为,种鳞的着生方式,是否可以看到苞鳞,种鳞与苞鳞分离或结合。
4、观察金钱松(Pseudolarix kaempferi)和雪松(Cedrus deodara)的小枝,叶形分别是和,是否具长短枝,叶的着生方式为,在长枝上,在短枝上。
二、松、杉、柏三科比较:取铁坚油杉、杉木、柏木标本,观察叶和种鳞着生方式(螺旋状互生、交互对生或轮生)、种鳞与苞鳞分离或结合、每种鳞种子数目、种子是否具翅等。
松、杉、柏三科主要特征比较始)、半结合或结合(进化)等性状,松、杉、柏三科的进化顺序应为科、科、科。
三、松属Pinus特征的观察:取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幼枝观察,叶有几种类型,鳞形叶基部是否下延,针叶着生方式_________;每束有几枚针叶__________;叶鞘宿存或脱落__________。
木材学实验指导书
04
讨论:分析实验结果,解释现象,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实验目的:明确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实验方法:详细描述实验的操作步骤和仪器设备
实验结果: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包括实验成功与否、原因分析等
建议:提出改进实验方法、提高实验效果等方面的建议
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前,务必阅读并理解实验指导书,熟悉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添加标题
实验过程中,必须穿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安全眼镜、手套等。
添加标题
实验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实验现场,不得进行与实验无关的活动。
添加标题
实验结束后,必须清理实验现场,确保安全。
添加标题
01
实验前,务必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05
实验结束后,要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整理实验器材,清理实验实验操作
取样原则:代表性、均匀性、适时性
质量控制: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样品质量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制备工具:干燥箱、磨砂机、切片机、染色剂等
取样方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
制备方法:干燥、磨削、切片、染色等
取样工具:锯子、斧子、凿子等
实验目的:了解木材的化学性质,如酸碱性、吸水性等
色差计:测量木材颜色差异
木材切片机:用于切割木材样品
显微镜:观察木材细胞结构
硬度计:测量木材硬度
试剂名称:甲醛溶液
浓度:40%
作用:用于木材防腐处理
注意事项:操作时需佩戴防护设备,避免皮肤接触和吸入。
熟悉急救措施:如烫伤、割伤等如何处理
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如禁止吸烟、禁止饮食等
熟悉实验操作流程:避免操作失误导致危险
木材学实验指导
木材学实验指导A guide book for experiments of wood science罗建举徐峰梁宏温编著二○○八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木材构造/Wood structure ........ (1)实验一木材宏观构造/Gross structure of wood (1)实验二针叶材宏观构造/Gross structure of softwood (5)实验三阔叶材宏观构造(1)/Gross structure of hardwood (8)实验四阔叶材宏观构造(2)/Gross structure of hardwood (12)实验五进口木材宏观识别/Wood identification of imported species (16)实验六木材制片/Preparation of wood section specimen (18)实验七针叶树材显微构造(1)/Minute structure of softwood (23)实验八针叶树材显微构造(2)/Minute structure of softwood (26)实验九阔叶树材显微构造(1)/Minute structure of hardwood (29)实验十阔叶树材显微构造(2)/Minute structure of hardwood (32)实验十一木材解剖分子的离析与测量 /Isol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wood elements (35)第二章木材物理力学/Wood physico-mechanical properties (37)实验十二木材年轮宽度与晚材率测定/Determination of growthincrement width and latewood percentage (37)实验十三木材含水率、干缩性和密度测定/Determination ofmoisture content, shrinkage and wood density (39)实验十四木材顺纹抗压强度测定/Determination oflongitudinal compression strength (42)实验十五木材抗弯强度及抗弯弹性模量测定/Determination of MOE and MOR (45)实验十六木材顺纹抗剪强度测定/Determination ofsheering strength along the grain (48)实验十七木材冲击韧性测定 /Determination of impact toughness (51)实验十八木材硬度测定/Determination of hardness (53)第三章木材化学/Wood chemistry (55)实验十九木材化学式样采集与制备/Sampling for Chemical analysis..55 实验二十木材灰分含量分析/Ash content analysis (56)实验二十一木材水抽提物含量分析/Extractives content analysis (58)实验二十二木材1%NaOH抽提物含量分析/1%NaOH extractives content analysis (60)实验二十三木材综纤维素含量分析/Holocellulose content analysis..62 实验二十四木材纤维素含量分析/Cellulose content analysis (64)实验二十五木材戊聚糖含量分析/5-C-polysaccharide content analysis (66)实验二十六木材木素含量分析/Lignin content analysis (69)实验二十七木材pH值分析/ph value analysis (71)实验二十八木材酸碱缓冲容量分析/Buffer capacity to acid and alkaline (72)实验二十九利用木素显色反应区分针、阔叶树材 /Differentiation ofsoftwood from hardwood by the lignin color reaction..74 第四章木材保护与改性技术/Wood protection and modification (75)实验三十木材阻燃处理/Fir retardance treatment (75)实验三十一木材防腐处理/Preservation treatment (77)实验三十二木材尺寸稳定化处理/Dimensional stabilization treatment (79)实验三十三木材软化与弯曲成型/Softening treatment and bending of wood (81)实验三十四木塑复合物(WPC)制备技术/Preparation of WPC (83)实验三十五木材脱色与漂白/Bleaching and decoloring treatment (84)实验三十六木材染色/Dyeing of wood (86)作业题和思考题/Reflection and practice (88)第一章木材构造/ Wood Structure实验一木材宏观构造/Gross structure of wood一、实验目的1.识别与掌握木材宏观构造的主要特征:木材三切面、心材和边材、生长轮(年轮)、早材和晚材、木射线、树脂道、管孔等。
林木病理学实验指导书
森林病理学实验指导伍建榕编(林学专业用)二00九年八月目录实验一森林病害症状观察实验二病原真菌形态观察实验三叶部和果实和枝干病害病原及症状观察实验四杀菌剂波尔多液和石硫合剂的配制前言实验课的操作是从事林木病理工作的基本训练,为培养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养成实事求是仔细认真的科学态度。
实验过程中必须按所要求的程序进行,同时应注意下列事项:一、实验前要求预习实验指导书及课堂上讲授的有关章节,并将个人实验用品(如2H 或3H绘图铅笔、铅笔刀、软橡皮、直尺、报告纸等)准备齐全。
二、实验课按时进行,实验报告要求简明扼要,字迹清楚,绘图要准确清晰,比例恰当,若有不认真草率从事者要求重做,有事不能参加者应事先请假并与指导老师联系另行安排时间补上。
三、操作中必须遵守实验室规则,使用火、电及毒品等要注意安全,仪器、材料应加以爱护,如有损坏应登记并立即报告指导老师。
四、实验过程中保持室内肃静和清洁,实验完毕后仪器、作业经指导教师检查许可后方得离开。
实验室分小组轮流清扫。
实验一森林病害的症状观察一、实验目的了解森木病害的多样性和危害性,具体识别各种不同病害的症状类型,并弄清林林病害病状和病症的概念及区别。
二、内容和方法:我们把植物生病以后,在外部形态、颜色、气味及组织等各方面产生的一种不正常的病态表现称为病状;而把病原物各种结构体在植物上的显现称为病症。
病状和病症合称为症状。
植物病害的症状往往随病害种类的不同而表现为多样性。
有的病害具有明显的病状和病症,而有的则只具其一或不明显。
植物病害常常根据其所具有的特征性病状和病症而得名。
根据症状特点将森林病害划分为若干类型:(一)白粉病类由真菌中的白粉菌引起。
多发生于叶上,有时也见于幼果和嫩枝。
受害部位有白色粉层,后期白色粉层上出现黑色小点。
观察桑白粉病;朴树白粉病;紫薇白粉病。
(二)锈病类由真菌中的锈菌引起,发生于枝干、叶和果等地上部分。
病部有锈黄色粉堆或泡状物及管状物等,观察滇杨叶锈病;桧柏梨锈病;(三)煤污病类由真菌引起。
测树学实验指导书
《测树学实验》指导书李凤日编二00五年三月实验一测树工具的使用一、目的熟悉和掌握几种常用的测树工具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仪器、用具轮尺、围尺、勃鲁莱测高器、超声波测高器、DQW—2型望远测树仪、二米测竿、记录夹、记录用表、计算工具。
(1(组距)为防止倾斜,否则,易产生偏大的误差。
(二)测高器测高器的种类较多,但根据原理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几何相似形原理设计的,如克里斯顿测高器,圆筒测高器等;另一类是利用三角原理设计的,如勃鲁莱测高器等。
1.几何原理测高:如图1-2所示,当BC//B’C’时,则有:若EC、B’C’,为定长(一般EC用2m测竿, B’C’用30cm测尺取代),则将BC(树高) 值代入上式,(树高)值代入上式,即可计算出相应的E’C’值。
若将一系列的BC(树高)值刻划在相应的E’C’位置,即可从测尺(B’C’)上直接读出树高(BC)值。
克里斯顿测高器就是利用上述关系设计的。
使用时,只需将二米测竿垂直立于树基部(或在树干上标2m高度),然后,选择一个能同时望见树梢和树脚及二米测竿顶的地方,用大拇指和食指轻提仪器,让其自然下垂,与树干平行,屈伸手臂,使仪器上、下钩正好卡住树梢及树基,保持仪器和头部不动,迅速瞄视测竿顶端,这时,视线所通过的仪器刻度值即为树干的全高。
图1-2 克里斯屯测高器测高原理示意图图1-3 克里斯屯测高器及其刻度这种测高器具有用法简单,携带方便,测高时不用量水平距离等优点,对16m以下的树木测定结果比较准确,但掌握不熟练时,可能出现较大的误差。
据h图1-6在坡地上测高(三)多用测树仪近二、三十年,多用途的综合性测树仪的研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这类测时仪能测定树高、立木任意部位直径、水平距离、坡度、每公顷断面积等多种因子。
我国常见的有LC-1型和LC-2型林分速测镜,DCW-3型光学测树仪、DQW-2型望远测树仪等。
此处仅就DQW-2型望远测树仪作简要介绍。
测树学实验指导书
《测树学实验》指导书李凤日编二00五年三月实验一测树工具的使用一、目的熟悉和掌握几种常用的测树工具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仪器、用具轮尺、围尺、勃鲁莱测高器、超声波测高器、DQW—2型望远测树仪、二米测竿、记录夹、记录用表、计算工具。
三、仪器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一)测径器1.轮尺轮尺构造十分简单,如图1—1,可分为固定脚,游动脚和测尺三部分。
测尺的一面为普遍米尺刻度,一面为整化刻度。
在森林调查中,为简化测算工作,通常将实际直径按上限排外法分组,所分的组称为径阶,用其组中值表示。
径阶大小(组距)一般可以为1cm、2cm或4cm。
当按1cm、2cm或4cm分组时,其最小径阶的组中值分别为1cm、2cm或4cm。
径阶整化刻度的方法即是将各径阶的组中值刻在该径阶的下限位置。
图1—1 轮尺1.固定脚2.滑动脚3.尺身4.树干横断面使用注意事项:(1)在测定前,首先检查轮尺,必须注意,固定脚与游动脚应当平行,且与尺身垂直。
(2)测径时,轮尺的三个面必须紧贴树干,读出数据后,才能从树干上取下轮尺。
(3)测立木胸径时,应严格按照1.3m的部位进行测定。
如在坡地,应站在坡上部,确定树干上1.3m处的部位,然后再测量其直径。
树木若在1.3m以下分叉时,按两株测算。
(4)当树干横断面不圆时,应测相互垂直的两个直径,取平均数作为测定值。
2.围尺(直径卷尺)围尺有布围尺,钢围尺和蔑围尺三种,围尺上除标有普通米尺刻度外,还标有对应于圆周长空的直径刻度。
使用时,必须将围尺拉紧平围树干后,才能读数,应使围尺围在同一水平面上,防止倾斜,否则,易产生偏大的误差。
(二)测高器测高器的种类较多,但根据原理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几何相似形原理设计的,如克里斯顿测高器,圆筒测高器等;另一类是利用三角原理设计的,如勃鲁莱测高器等。
1.几何原理测高:如图1-2所示,当BC//B’C’时,则有:BC CBECCE' '' '⋅=若EC、B’C’,为定长(一般EC用2m测竿, B’C’用30cm测尺取代),则将BC(树高) 值代入上式,(树高)值代入上式,即可计算出相应的 E’C’值。
园林树木栽培学实验实习指导书
园林树木栽培学实验指导书(园林专业用)广西大学林学院&行健文理学院二〇一三年十月目录实验一提高园林大树移栽成活的断根缩坨技术 (2)实验二园林树木的土壤管理 (3)实验三园林树木的整形与修剪 (4)实习四园林树木栽培学综合实习 (5)实验一提高园林大树移栽成活的断根缩坨技术一、目的要求:对移植难成活的大树尤其是珍贵稀少树种,移栽前断根促发新根生长,以利大树移栽成活,要求掌握大树移栽断根缩坨法促成活之基本技能。
二、实习方法及步骤:1、在实验室先配制0.001%萘乙酸溶液。
2、据树种习性及生长状况判断成活难易,分1~3年于东、西、南、北四面一定范围开沟断根,每年只断全周1/3~1/2。
3、断根范围一般以主干径的3~4倍作半径画圆,向外开一宽30~40cm、深50~70cm(视根深浅而定)的沟。
4、挖时要慢,只切断较细的根,保留1cm以上的粗根,于土球壁处行5-10cm宽的环状剥皮,涂抹约0.001%的生长素以促发新根。
5、回填肥沃表土,并踏实,灌透水,立支柱以风倒。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园林绿化大树锄、铲、桶、枝剪、嫁接刀、烧杯、萘乙酸。
四、实验的重点、难点及注意事项:本实验的重点是通过断根促发新根生长,难点是保留粗根并施行环状剥皮。
其注意事项:1、合理确定粗根环状剥皮的长度;2、注意检查分析断根促发新根生长的效果。
五、实验报告及作业:叙述采用断根缩坨技术提高园林绿化大树栽植成活率的原理。
实验二园林树木的土壤管理一、目的要求了解园林树木中耕除草与追肥的主要作用,掌握其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
二、实习方法及步骤1、对非草坪园林树木尤其是新栽树木生长地段进行中耕除草,一达到松土、通气、消灭杂草及病虫害的目的。
具体要求:⑴松土深度据土壤、树木特征、气候等情况适宜掌握,应作到冠内浅。
⑵除净杂草,将之归堆培土在根际周围、并拣净石快、杂物。
⑶也可以考虑使用化学除草剂,但应选择对树木无害的适当的除草剂。
2、松土除草后对每株园林树木确定其施肥部位,据具体情况开挖适宜深度的环状沟或4~6条放射状沟(若在草坪的树木,亦可打孔穴肥)3、每株树木据具体情况施用化肥50克~150克,若为腐熟的有机肥,则每株10~30公斤,要求均匀撒施或配水均匀浇施在沟里或孔穴中。
最新4园林树木学实验指导书汇总
最新4园林树木学实验指导书汇总4园林树木学实验指导书园林树木学实验指导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二○一二年一月编写说明《园林树木学实验指导书》是按照《园林树木学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的,与卓丽环、陈龙清主编《园林树木学》教材配套使用,适合于园林专业。
因学时不同,教师应根据教学计划选择使用指导书的实验内容。
编者2012.01目录实验一树木冬态识别实验二裸子植物形态和观赏特性观察实验三被子植物形态和观赏特性观察实验四道路树种调查实验一树木冬态识别一、实验目的与要求树木的冬态是指树木入冬落叶后营养器官所保留可以反映和鉴定某种树种的形态特征。
东北地区气候严寒,冬季漫长,除常绿树种外,绝大部分树木均失去夏季叶、花和果的特征。
在其落叶至发芽这一阶段,必需掌握依其冬态特征进行鉴定。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一些树种的冬态观察,掌握树木的冬态特征和主要的冬态形态术语。
二、材料与用具记录板、记录表、卷尺、枝剪、植物检索表、植物志、图鉴等。
调查对象:上海师范大学常见冬态树木50-60种。
三、实验方法和步骤教师简要介绍学生分组观察、记载、完成作业和种的形态特点总结四、实验内容1、冬态识别的一般特征1)冬芽的种类与特征芽是茎叶花的雏形,落叶树种进入冬季后叶片逐渐脱落,夏绿季节的识别特征渐渐消失,此时落叶树木的芽就会显得特别的显眼,冬态上称为冬芽。
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冬芽分类很多种:依据芽的着生部位可分为顶芽、假顶芽、侧芽、柄下芽、隐芽等。
依据芽的性质可分为叶芽、花芽、混合芽。
依据芽的作用可分为主芽、副芽。
依据有无芽鳞包被可分为鳞芽和裸芽。
依据芽的着生方式可分为单芽、叠生芽、并生芽。
柄下芽:树木的芽通常着生于叶柄的上方,但也有例外,柄下芽就是其一。
柄下芽指植物的芽被包被在叶柄内(对芽安全越冬有利),如悬铃木、国槐、盘槐、黄檗、火炬漆等。
叠生芽:主芽和副芽上下叠生如野茉莉、秤锤树等。
并生芽:主副芽并列而生,如山桃、碧桃、郁李、欧李等。
树木学课堂试验指导书修改共14页文档
树木学(园林树木学)课堂试验指导书徐秀梅刘丽丹2019.04一课程试验的基本要求树木学(园林树木学)是林学、园林专业的一门考试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为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掌握识别树种和鉴定树种的基本机能,并锻炼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
特编制实验、实习指导书。
实验及现场教学后均附有复习思考题和适量作业。
以帮助同学复习巩固。
现将树木学的性质、地位、任务与课程要求简述如下:树木学的研究范畴与教学体系,大致包含树木系统分类、形态特征、区系地理、生态学特性、生物学特性、物候、引种与繁殖技术、利用价值、等方面研究。
为了适应森林资源开发、经营以及植物造园的需要,树木学、树木学应运而生,它们是植物学科体系中一门综合性分支学科。
树木学是在植物学与林学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从事园林、林业苗木培育、园林绿化,园林、林业树种引种驯化,园林、林业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工作的基础学科,具有显著的实用意义。
树木学的综合性不免带有内容庞杂,给教学造成繁重负担。
我们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以下几方面内容:1)掌握北方常见的林业、园林绿化树种的形态识别;分布区域;生物、生态学特性及用途;2)掌握适于宁夏生长的林业、园林绿化树种的形态特征、林业、园林用途及生物、生态学特性。
从宏观来讲,林业、园林绿化工作的主体是林业、园林植物,其中又以林业、园林树木所占的比重最大。
从林业、园林建设的趋势来讲,必定是以林业树种与园林植物造园(景)为主流。
学好树木学、园林树木学,对造林学、森林经营管理学与园林规划设计、绿化施工以及园林的养护管理等工作是有巨大意义的。
要想学好树木学,必须有一定的基础学科和专业基础学科的知识,所以必须学好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肥料学、气象学、植物生态学、植物地理学、地植物学和森林学等知识。
在学习树木学时必须记住树木的识别特点,掌握其习性、观赏特性、园林用途以及相应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同时还可采集和压制各种标本,帮助识别和记忆,这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学习方法。
树木学实验指导书
树木学实验指导书(林学、森保专业用)东北林业大学二○○六年三月编写说明《树木学实验指导书》是按照《树木学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的,与任宪威主编的《树木学》教材配套使用,适合于林学专业。
因学时不同,教师应根据教学计划选择使用指导书的实验内容。
编者2006.01目录实验一树木冬态识别实验二裸子植物(一)实验三裸子植物(二)实验四木兰亚纲实验五金缕梅亚纲(一)实验六金缕梅亚纲(二)实验七五桠果亚纲实验八蔷薇亚纲(一)实验九蔷薇亚纲(二)实验十菊亚纲(一)实验十一菊亚纲(二)实验十二单子叶植物实验十三校园植物识别实验十四树木园珍稀树木实习实验十五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植物实习实验一树木冬态识别一、目的与要求树木的冬态是指树木入冬落叶后营养器官所保留可以反映和鉴定某种树种的形态特征。
东北地区气候严寒,冬季漫长,除常绿树种外,绝大部分树木均失去夏季叶、花和果的特征。
在其落叶至发芽这一阶段,必需掌握依其冬态特征进行鉴定。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一些树种的冬态观察,掌握树木的冬态特征和主要的冬态形态术语。
二、形态术语(一)树形树木的高度、分枝状况决定于树木的全形,各种树木的树形是不尽相同的。
树木的主要树形和树种实例如下:尖塔形:雪松棕榈形:棕榈平顶形:合欢圆柱形:杜松伞形:龙爪槐广卵形:白榆、槐树卵形:悬铃木伞形:龙爪槐圆球形:杜梨(二)树皮树皮的色泽,开裂的深浅和形状,厚和薄等,依各种树种而异。
光滑:梧桐细纵裂:臭椿环状剥裂:山桃、樱桃浅纵裂:麻栎深纵裂:刺槐小方块状开裂:柿树条状浅裂:毛来不规则纵裂:黄檗长条状剥裂:圆柏、侧柏鳞片状剥裂:白皮松鳞块状开裂:油松纸状剥裂:白桦(三)枝条树木的主轴为树干,树干分出主枝,主枝分出枝条,最后的一级为一年生小枝。
二年生以上的枝条称为小枝。
木质化的一年生枝条为一年生枝。
生长不到一年,未完全木质化的着叶枝条为新梢或称当年生小枝。
根据小枝着生的位置可分为:顶生枝条和侧生枝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树木学实验指导书树木学课程组编2010年3月树木学实验工作守则一、实验室内一切仪器设备、实验桌椅及实验材料,未经许可,不得任意搬动或取走。
二、爱护和保管好实验用具、腊叶标本,按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实验。
三、保持实验室安静清洁的良好工作环境,不许大声谈笑,不可乱丢纸屑废物。
四、课前必须预习本实验指导书,实验过程中应独立思考,独立操作,按时完成作业,不得抄袭。
五、实验课须自备文具、笔记、参考书及实验报告纸。
必须遵守上课时间,不得无故缺席。
实验一裸子植物常见代表科的观察裸子植物是一类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而以种子进行繁殖的木本维管束植物,其主要特征是形成裸露的种子,不形成果实。
一、目的:通过松柏纲松科(Pinaceae),杉科(Taxodiaceae),柏科(Cupressacear)各科球花,球果的观察,进一步明确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掌握松、杉、柏各科的分类特征。
二、材料与用具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的雌雄球花和球果杉木Cunninghamia lancata的雌雄球花和球果柏木Cupressus funebris的雌雄球花和球果实验用具: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Motic SMZ-140、刀片、解剖针、培养皿、镊子。
教师所用示范设备:1. 数码体视显微镜Motic DM143 用于操作示范。
2. 数码显微镜Motic DMB5-223IPL 用于示范裸子植物花药切片。
三、操作与观察球花指的是裸子植物孢子叶的集结物,亦称孢子叶球,松柏纲植物是孢子异型的,小孢子叶集结成单独的小孢子叶球即雄球花。
1、马尾松球花、球果的观察我们将首先看到一群数目很多的小孢子叶球(雌球花)紧密地着生(旋生)在春枝(当年生枝)的基部,而带红色的大孢子叶球(雌球花)则是单独或成对或三个在一起地着生于幼枝顶端,在松树上发育的小孢子叶球要比大孢子叶球多得多,在春末4-5月,小孢子叶球执行传粉功能后,就脱落了。
相反地,大孢子叶球并不脱落,而在传粉后的1-2年内继续发育,逐渐变成结有种子的球果。
取一个马尾松的小孢子叶球(雄球花)来观察它的结构:为了这一点,用镊子把一个雄球花从复孢子叶球中取出来,置于双筒体视镜下观察,可以看到,它具有一个短的梗,小孢子叶象紧密的螺旋一样着生于球花轴上,用针将一些小孢子叶从雄球花中挑出,适当加大放大倍数,可观察到,它们的形状象扁平的小叶。
其宽的外缘稍微向上弯曲,称之为药鳞,在每个小孢子叶表面,可看到两个大型的凸出的囊(纵向排列着),这是小孢子囊,亦称花粉囊;再用针把小孢子囊打开,其中可发现黄色的小孢子,更确切地说,发现了由小孢子发育成的花粉粒。
按照最初为有花植物(被子植物)制定的而后来也被普遍应用于松柏纲植物的形态术语,松柏纲的小孢子叶也雄蕊,而小孢子囊叫做花药。
接着我们观察马尾松大孢子(雌球花)的构造,将当年生的大孢子叶球置体视镜台上,从外表上观察,它是由一些相当厚的鳞片构成,鳞片的末端有一个尖锐的突起,这些鳞片叫珠鳞,它们呈螺旋状排列在雌球花轴上,有时可见在每个珠鳞的下面都露出另一种鳞片的薄缘,这是承托着珠鳞很薄的鳞片,叫做苞鳞。
用针从雌球花上取下一个珠鳞,注意针要在珠鳞的基部挑,保持珠鳞的完整性,加大放大倍数,在镜下可观察到,在珠鳞的上表面(腹面)的基部的左右两侧有两个褐色的突出小体,这就是胚珠,这两个胚珠彼此交成一定的角度,胚珠的下羰(外端)具有两个不大的细长突起,它们之间是珠孔,珠孔的方向是向下的,此形称倒生胚珠。
珠孔是进入胚珠内部的细小通道,授粉时,花粉粒落到珠孔的周围,被珠孔分泌的粘液吸引入胚珠内部,到达珠心的顶端,在这里,花粉开始萌发。
将珠鳞翻转一面,可见珠鳞背面附有一片灰白的分离的膜质的鳞片,它就是苞鳞。
最后我们来观察马尾松的球果,球果是由雌球花胚珠授粉受精后,珠鳞与胚珠一同发育形成的,珠鳞发育成种鳞,胚珠发育成种子。
马尾松的球果呈卵圆形、坚实,具有与珠鳞同样数目和排列的种鳞,种鳞木质,长条楔形,其背部末端具有大型的菱状盾片称鳞盾,鳞盾中央有鳞脐、微凸,球果成熟时种鳞张开,每片种鳞基部有二个种子,鳞个种子的上端有一长形的膜质翅。
分别观察杉木、柏木的雄球花、雌球花和球果观察内容与程序同上,观察时从下列几个方面注意它们三个科的共同点与不同之处。
(1)雄球花、雌球花外形及着生位置,数目的不同;(2)雄球花雄蕊的数目,每雄蕊的花粉囊数,雄蕊的排列方式;(3)雌球花珠鳞数目,排列方式,珠鳞与苞鳞的关系,每珠鳞的胚珠数,胚珠的着生方式;(4)珠果的大小,种鳞的形态,数目及排列方式,每种鳞的种子数及种子的形态。
随着解剖观察的结束,我们可以发现松科、杉科、柏科的共同之处,正是它们的属裸子植物所应具备的主要特征,而它们的区别要点也正是导致它们分属不同三个科的必然结果,通过它们所具有特征直观具体的观察,也更加深了裸子植物形态特征的理解。
实验二裸子植物的野外观察与鉴别一、目的上述实验主要是对裸子植物的繁殖器官的特征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观察,本讲实验则通过对裸子植物常见树种的野外观察,着重就其营养器官进行观察比较,归纳出它们的分类特征,并识别一些常见树种。
二、地点与用具本校园;放大镜、铅笔、笔记本三、观察与识别对校园内所有的裸子植物各树种进行实物观察,现场教学,共约6科19属32种,名录见附录。
在进行本实验前,应先熟悉32个树种的种名,查阅有关书籍预习这32种树种的形态特征描述,实验过程中,应仔细观察,认真识别,做好笔记;实验结束,应将所观察的树种作为区分范围,主要以营养器官的形态特征作为分类特征,编制出该区分范围的分种检索表,或按松、杉、柏三个科分别编制出各科所观察种的分种检索表。
实验三木兰科Manoliaceae 樟科Lauraceae一、目的通过对木兰科、樟科各代表种的观察,掌握它们的主要特征,了解它们在被子植物中的原始性状,练习用花图式,花程式描述花部的构造特征。
二、材料与用具含笑Michelia figo的花果绒楠Machilus velutina的花果实验用具同实验二三、操作与观察1、观察含笑的花含笑属木兰科,白兰花属,木兰科,归属原始花被亚纲,离瓣花类,分离心皮目(木兰目),列入该目植物的花具有很多不定的心皮,每一枚心皮都构成个别的雌蕊,互相分离,而在受精后也形成个别的果实,这样,每一朵花就将产生很多小果,构成聚合果。
木兰科是该目中最原始的科,具单花被(花被有色成花瓣状)、花被通常较多,分离;有数目很多的成螺旋状排列的雄蕊;花托非常长,呈柱(棒)状隆起,离心皮雌蕊多数,螺旋状排列在花托上。
这种典型的花的构造,特别是强烈伸长的花托上有多数分离呈螺旋状排列的雌蕊和雄蕊,类似于裸子植物的两性球花的构造。
下由于此,大多数现代分类学家认为木兰科植物是现在仍然活着的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植物。
取一朵含笑的花观察,花是单生叶腋,未开放的花蕾呈卵形,外表被有薄的被茸毛的一片芽鳞状的长叶,用针和镊子剥去托叶可见淡黄白色的花被片,共6枚、两轮,每轮3片,用镊子从花的一侧面轻轻剥去几个花被片,可见由多数长条形的雄蕊所构成的雄蕊群。
再轻轻将该面雌蕊用针从基部剥离花托,在花托基部可见雄蕊留下的呈螺旋状排列的着生痕迹,同时可见柱状花托,之上着生有许多分离的旋生的雌蕊,它们构成了雌蕊群。
雄蕊群与雌蕊群之间有一段间隔,也称雌蕊柄,至此我们得到含笑花的纵切面形态,画下该形态图。
接着,取内个从花剥离下来的雄蕊,置于镜下观察,可见花丝极短,花药细长、2室。
从花托上的雌蕊中用针挑取几个雌蕊,在镜下观察,可见雌蕊呈一头尖的卵形,尖端朝上为柱头,无花柱,下部宽为子房,用针将子房挑开,可见有二个晶亮的胚珠。
含笑花的雌蕊授粉后发育成骨突果,整个雌蕊群发育形成了聚合骨突就是说。
最后写出含笑的花程式。
2、观察绒楠的花绒楠属樟科润楠属,樟科与木兰科在性状上相似之处。
(1)植物体的具油细胞;(2)单被花,花被瓣3出数,所以哈钦松认为樟科起源于木兰科。
但本科在部构造上有一些特异之处值得注意:(1)雄蕊定数9-12枚,轮状着生,分3-4轮,每轮3枚;(2)雄蕊花药瓣裂,花丝基部有腺体;(3)单雄蕊1室1胚珠;(4)核果或浆果。
取一朵绒楠花置双筒体视镜下观察,首先观察花的总体桅造特征,注意花被瓣,雄蕊的数目、形态及排列方式,然后从花部的最外层逐轮剥离解剖观察,解剖时,左右手各执一针,在镜下用针将花各部逐轮挑下,挑时应尽量靠近基部,轻重适度,保持其形态的完整性。
注意花药瓣裂的形态、室数,花药开裂的朝向(内向指花药开裂朝向雌蕊,外向指花区背向雌蕊开裂)。
注意退化雄蕊与腺体的区别,腺体的位置(着生于第三轮雄蕊的基部),雌蕊形态,子房位置,子房室数,胚珠数及形态,花托的形态。
最后在实验报告上用花图式和花程式表示绒楠的花部构造特征,并画出第三轮雄蕊的形态图(含腺体)。
实验四部分树种的野外识别观察一、目的通过对前面学过几个科树种的具体观察,掌握并认识这些树种的主要特征,特别是它们营养器官的形态特征,进一步理解有关的形态术语,同时采用所观察的树种为区分材料,进行分种检索表的编制练习。
二、地点与用具本院校园;放大镜,笔记本,铅笔三、观察内容对所有属于木兰科、樟科、蔷薇科、苏木科、含羞草科、蝶形花科等七个科的习见树种进行观察识别,其名录见附录。
根据观察结果编制出所有这些树种的分种检索表。
实验五鉴定植物标本的练习一、目的通过对三种未知标本的鉴定,学习鉴定植物标本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二、材料和用具1.带有花、果的分属三个不同科的三个树种的标本。
2.用具同实验二3.检索用工具书:《中国种子植物分科检索表》、《树木学》教材、《华东种子植物属种检索表》、《中国东部高等植物分科检索与图谱》、《福建植物志》(1-6)、《中国高等植物图鉴》(1-5及补编1-2)。
三、操作与鉴定1.何谓植物鉴定:就是利用各种植物检索表,植物分类书籍或模式标本,将未知的植物(或标本)定出正确的名称(所属科、属、种)的方法。
2.鉴定程序由于检索表是经过高度归纳总结的检索资料,所以进行植物鉴定时,查阅检索表进行检索是鉴定植物最主要的手段之一,为使鉴定准确順利,鉴定时须注意:(1)检索表的地方性与被鉴定植物的分布相一致;(2)保证被鉴定标本的代表性和完整性。
鉴定植物标本一般以下列程序进行:(1)鉴定该植物所属科:查阅《中国种子植物分科检索表》,检索出(方法见实验五)该植物的科名,然后进行验证。
由于在检索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例如,对特征描述的理解失误,对被鉴定植物的观察解剖不仔细、不周全等等,都可能产生选择条款不恰当而导致检索线路的错误。
同时,检索表的特征描述是经过归纳了的部分特征不可能全面。
为了保证检索结果的正确性,就有必要进行验证。
验证的方法是:根据检索出的科名(属名、种名),查阅有关的分类书籍对该科(属、种)的科(属、种)特征的,并与被鉴标本所具备的特征进行对照比较,如相符,则检索结果正确,鉴定出了科名,若对照结果不相吻合而有较大出入,则检索有误,需重新检索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