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分析-纽约古根汉姆博物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
姓名:***
学号:********
班级:****
现代经典建筑分析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全称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是古根海姆美术馆群的总部。该建筑是纽约著名的地标建筑,由美国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设计。建筑坐落在纽约市一条街道的拐角处,与其他任何建筑物都迥然不同,可以说外观像一只茶杯,或者像一条巨大的白色弹簧,可能是因为螺旋线结构也有人说像海螺。
该建筑是赖特晚年的杰作。1947年进行设计,1959年建成后,一直被认为是现代建筑艺术的精品,以至于近四十年来博物馆中的任何展品都无法与之比美。建筑外观简洁,白色,螺旋形混凝土结构,与传统博物馆的建筑风格迥然不同。1969年又增加了一座长方形的3层辅助性建筑,1990年古根海姆博物馆再次增建了一
个矩形的附属建筑,形
成今天的样子。
古根海姆博物馆的
外部非常朴实无华,只
是将博物馆的名字装
饰了一下。平滑的白色
混凝土覆盖在墙上,使
它们仿佛更像一座巨
大的雕塑而不是建筑
物。建筑物的外部向
上、向外螺旋上升,内部的
曲线和斜坡则通到6层。螺
旋的中部形成一个敞开的空
间,从玻璃圆层顶采光。美
术馆分成两个体积,大的一
个是陈列厅,6层;小的是
行政办公部分,4层。陈列
大厅是一个倒立的螺旋形空间,高约30米,大厅顶部是一个花瓣形的玻璃顶,四周是盘旋而上的层层挑台,地面以3%的坡度缓慢上升。参观时观众先乘电梯到最上层,然后顺坡而下,参观路线共长430米。美术馆的陈列品就沿着坡道的墙壁悬挂着,观众边走边欣赏,不知不觉之中就走完了6层高的坡道,看完了展品,这显然比那种常规的一间套一间的展览室要有趣和轻松得多。
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建筑师弗兰克·劳埃
德·赖特为美国最有创意
的建筑师之一,从19世
纪80年代开始从事这一
行已很长时间,一直工作
到1959年去世,作品超
过了600 件。赖特以设
计私人住宅而著名,其职
业生涯有两段时期至为重要,一段为1900~1910年为其获得声誉的草原住宅的设计,一段为20世纪30年代他设计了久负盛名的流水别墅(Falling water),以及一系列的美国风住宅。
多年来赖特一直探求以一条三向度的螺旋形的结构,而不是圆形平面的结构,来包容一个空间,使人们真正体验空间中的运动。他认为人们沿着螺旋形坡道走动时,周围的空间才是连续的、渐变的,而不是片断的、折叠的。为了这个观点,他曾在旧金山设计一家螺旋形的商店,在匹兹堡建一处螺旋形的车库,这次又说服业主,使他相信螺旋形是博物馆最好的形式。1986年,古根海姆博物馆获得了美国
建筑师协会25年奖
的殊荣。
建筑设计
联合艺术家打败
“虚空”
作为古根海姆博
物馆的核心,由螺旋
上升的室内坡道所环
绕的圆形大厅承袭了
西方教堂中人与精神
世界的关系——精美的圆形穹顶天窗把自然光过滤成纯净的光芒,让置身于其中的人们感受到神秘的距离,从内心深处升起对崇高的敬意。赖特所设计的这条坡道让人们得以接近顶端,
然而坡道的尽头仍然是玻璃顶的隔阂,一切并没有真正发生。但这恰恰为圆形大厅的未来暗示了突破的可能。
策展人南茜·斯贝克特认为,艺术家的天性是为空间造色,不论是从画布的一头画到另一头,还是塑造大量雕塑,抑或是创造各种尺度的装置,这种装饰所有表面的冲动都来源于自古以来人们对于“空”所代表的“虚空”的恐惧。而建筑师赖特在设计古根海姆博物馆之时却打败了对于“空”的恐惧,特意将建筑的中心位置留白,将原本的建筑内部的视觉中心转化成了一个空间上的“空”漩涡,而这一独特的建筑空间设计也为博物馆的布展催化出不一样的体验。
海拉在1943年给莱特的信中写道“我需要一个斗士,一个热爱空间的人,一个鼓动家,一个试验者和一个天才….我想建一座精神的神殿,一座纪念碑。”
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外观像一只茶杯。可能是因为螺旋线结构也有人说像海螺。今天看起来恰当不过的造型,五十年前却被纽约建筑管理当局看成是个怪物,颇费了一番周折才拿到建筑许可。莱特是一个热爱自然的人,他认为纽约过于拥挤了,但
是他还是得尊重客户把博
物馆建在纽约的选择。古根
海姆博物馆最终能选址在
第五大道面向中央公园的
87至89街也算没有让莱
特过于失望。
旧式的博物馆就像
是保存艺术品的仓库,分隔
成一个个的小间,基本上没
有考虑参观者的需求和感受。莱特斯毫不掩饰他对几条街之隔的大都会博物馆的建筑风格的不屑一顾。他要建一座能将艺术品,人和自然的精神和气息贯通的建筑。莱特是这样做的,展厅是环绕圆形建筑的螺旋线,从底层盘旋上升直到最高层,没有阶梯。圆形的中庭有一个玻璃穹顶。莱特喜欢平展宽阔的草原风格,在拥挤的纽约,他用向上的螺旋线表达他对远方和广阔空间的追求。螺旋线结束了,可是玻璃屋顶却和更高更远的天空相联系着。从博物馆的外面看,并不算很高。可是走进博物馆,向上一望,却觉得很高。这是螺旋线的特殊视觉效果。它仿佛是一座没有神像的崇高的殿堂。在大多数的高大教堂里,你会觉得人的渺小,在这里并不会。莱特并没有利用建筑贬低人的存在,人与艺术和自然是平等的。
在参观
展品时,你可
以从底层走
到最高层,然
后坐电梯回
到底层;也可
以先座电梯
到最高的第
六层,然后慢
慢走回底层。
当然我也看到很多喜爱艺术品或建筑本身的人,在这里流连忘返。清晰的无障碍的路线,不正是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的体现吗?在这里你不用担心遗漏什么或者走了多余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