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职教育现状与发展

合集下载

高职教育现状分析和提质增效的建议

高职教育现状分析和提质增效的建议

高等教育知识高职教育现状分析和提质增效的建议邓锦杰刘建炜高职教育提质增效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的阶段性要求。

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符合国际产业演化新趋势下的国家发展战略,对改善民生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本文探讨了高职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给出相关建议。

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企业、高职院校和行业协会四方的通力合作才能实现。

1 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对社会、经济、民生的重要性(1)高职教育提质增效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的阶段性要求。

在新经济形势下,各行各业都面临激烈竞争,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的竞争。

因此,高职院校的建设必须要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要求,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从而才能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2)国际产业演化出现了新趋势,它的主要表现是产业转移、产业融合和产业集群。

在此趋势下,国际高职教育发展的方向已经转变为以提升产业竞争力和促进高职教育与产业协调发展为目的。

这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形成了新的挑战。

能否实现产业服务能力的提升和产教融合,将直接决定我国能否从职业教育大国转变为职业教育强国。

为了适应国际产业演化的新趋势,高职教育的发展不能再只注重教书育人,它必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符合国家的发展战略。

(3)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对改善民生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我国当正在全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因此,从民生视角来制定高职教育的发展战略显得尤其重要。

只有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培养出数量足够多的、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才能促进就业,提高劳动者的收入,从而达到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和改善民生的目的。

建立一个面向全社会的、多元开放的高职教育体系,能使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最有效地转化成人力资源优势,也能满足普罗大众接受多元化的高等教育的需求。

高职教育的发展水平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民生保障体系,因此,探索出一条有利于改善民生,又符合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高职教育发展道路,是当前的极待解决重大课题。

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我国高职教育指的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培养适应现代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

高职教育在解决就业问题、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以下是对我国高职教育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

一、现状分析:1. 规模不断扩大:我国高职教育规模逐年扩大,高职院校数量不断增多,学生规模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2019年,全国高职院校在校生达到1600万人,高职院校数量达到2000多所。

2. 专业设置多样化: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丰富多样,涵盖了农业、工业、服务业、经济管理、艺术等多个领域。

专业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选择,也满足了不同行业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

3. 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我国高职教育近年来在教育质量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培养出了一大批技术技能较高、就业率较高的高级技术人才。

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创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发展趋势分析:1. 适应产业升级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对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高职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适应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技术人才,推出更多与时俱进的专业和课程,提高教育质量和就业竞争力。

2. 实践教学重要性凸显:高职教育将更加注重实践教学,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和实践培训项目。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3. 与国际接轨:高职教育将逐步与国际接轨,加强与国外高职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和消化国外的职业教育经验和先进的教学理念。

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教育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4. 融合创新发展:高职教育将更加注重融合创新发展,在培养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

推动高职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

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呈现规模扩大、专业设置多样化、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的特点。

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增长,高等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部分,高职教育一直扮演着培养专门人才、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

本文将就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高职教育现状1. 比较滞后的发展水平我国高职教育相较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整体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是目前高职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一些高职院校,师资力量不足、办学条件落后、教学设施老化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发展。

2. 与市场需求匹配程度不高当前高职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

一方面,学校的办学方向及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够匹配,导致了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教育教学体系与企业用人需求不相适应,引起了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能力认可度不高。

3. 教育质量亟待提高在高职教育领域,教育质量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

因为高职教育与我国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教育质量的提高直接关系到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和提升国家竞争力。

由于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有限、师资队伍不稳定、教学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导致了教育质量亟待提高。

二、高职教育发展趋势1. 加大改革力度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职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我国高职教育应该加大改革力度,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教育教学内容改革,提升高职教育的办学水平和竞争力。

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2. 强化与企业合作高职教育要更加密切地与企业合作,构建校、企合作的高职教育模式。

通过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可以更加贴近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学生提供更为贴近市场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 推动创新创业教育随着我国创新创业热潮的兴起,高职教育也应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力度。

通过开设相关课程、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等途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是指在高等教育体系内,以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高素养、高职业素养的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的教育。

以下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的概述:
1. 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支持,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

截至2020年,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已经超过1300万人,高等职业院校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2. 专业设置日趋多样化
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日趋多样化,涵盖了机械、电子、计算机、通信、建筑、交通、医疗、旅游、金融、管理等多个领域,满足了不同行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3. 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等方面都得到了不断改进和创新。

高等职业教育的毕
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也得到了较好的保障。

4. 产学研深度融合
高等职业教育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有机结合。

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等环节,都与企业和行业紧密结合,实现了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5. 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
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高等职业院校与国外高校开展合作办学,招收外籍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有助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

总的来说,高等职业教育在规模、专业设置、教育质量、产学研深度融合和国际化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成就,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高职高专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高职高专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高职高专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2篇高职高专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上)近年来,高职高专教育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高专教育在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高职高专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高职高专教育的现状。

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它既不同于传统的高等教育,也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

高职高专教育主要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其招生对象主要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和年轻工人。

目前,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的数量不断增加,教育资源得到了充分的配置,职业院校逐渐成为了普及技能教育的重要途径。

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学科门类和专业设置的不足。

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设置相对单一,以经济管理、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而其他领域的专业设置相对较少。

这导致了人才培养的单一化,无法满足社会的不同需求。

其次是教学质量和师资队伍的不足。

由于高职高专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到了社会舆论的忽视,许多高职高专院校的师资力量较弱,教学质量也参差不齐。

此外,高职高专教育存在就业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过时问题,很多学生选择高职高专教育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而不是出于兴趣和追求个人发展。

然而,高职高专教育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趋势。

首先是教育体制改革的推动。

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一直在进行中,高职高专教育也将受益于这一改革。

加强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将成为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其次是与产业发展需求的对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推进,高职高专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此外,高职高专教育将进一步推动学科门类和专业设置的丰富化,提供更多样化的学科和专业选择,培养更多优秀的专门人才。

中国职业教育行业发展现状及背景

中国职业教育行业发展现状及背景

中国职业教育行业发展现状及背景一、背景介绍职业教育是指为了满足社会对特定职业人才需求而进行的技能培训和职业素质培养的教育形式。

中国职业教育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过去,中国职业教育主要以中等职业学校为主,但如今已经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职业教育体系。

二、发展现状1. 规模不断扩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适应这一需求,中国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全国共有中等职业学校1.3万所,培训学校近3万所,职业院校2.4万所。

职业教育学生总数超过3000万人。

2. 结构不断优化近年来,中国职业教育结构不断优化。

传统的中等职业学校仍然是主力军,但高等职业教育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目前,中国有近1000所本科层次的高职院校,以及300多所专科层次的高职院校。

这些高职院校不仅培养了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还推动了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融合。

3. 内容不断更新为适应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需要,中国职业教育的内容也在不断更新。

一方面,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更加贴近实际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另一方面,职业教育也加大了对新兴产业和新技术的培训力度,推动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更新。

4. 国际合作不断深化为了提升中国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国际合作也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方式。

中国与德国、日本等国家在职业教育领域展开了广泛的合作,引进了一批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技术。

同时,中国也积极参与国际职业技能竞赛和项目交流,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教育水平。

三、存在的问题1. 与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国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不平衡的问题。

一方面,一些传统行业的职业教育仍然相对滞后,没有及时适应经济结构的变化。

另一方面,新兴产业和新技术的职业教育供给不足,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2. 教师队伍建设不足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与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密切相关。

中国高职教育课程模式现状及其发展走向

中国高职教育课程模式现状及其发展走向

中国高职教育课程模式现状及其发展走向摘要:鉴于当前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模式占主流的学科导向课程,导致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与市场需求之间出现了较大偏差,影响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规格。

我国高职课程模式在借鉴国外先进模式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下不断地改革和发展,课程项目化必将成为高职教育课程模式改革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模式;课程项目化随着我国高职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一直以来,职业教育界不断地探索旨在为了我国高职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但是,仍然有一些影响其发展的问题未能得到根本性解决,鉴于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导致这一矛盾的最直接原因是课程。

课程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载体,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更是现在强调高职内涵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从课程模式这一角度来找出对策,对于高职教育课程模式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教育课程模式内涵1.高职教育课程模式的概念从实践层面概括来说,高职教育课程模式是指高职教育课程开发活动和高职教育专业教育计划、课程大纲和相关教学文件中各个过程环节及组成要素等结构关系的概括性呈现方式,可以用文字和图表加以表述。

而从理论层面概括来说则指在一定课程观指导下,对高职教育课程开发活动和课程本身所提出的原则性规定和基本法则[1]。

2.高职教育课程模式的制约因素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

高职教育课程模式的制约因素很多,笔者主要认为,外因分为社会需求和学校教学环境,内因分为课程、专业本身。

高职教育是一种专门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它与社会经济的联系更为密切,必须遵循满足社会需求规律[2]。

教学环境是课程模式选择的条件支撑,高职教育“课程模式的选择必须顾及实施的条件—传统与习惯、群体教学为主、设施场所与经费相对不足,要将新课程模式‘属地化’,使其可行。

高职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高职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高职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介绍:高职教育是指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而设置的中等职业教育。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增长,高职教育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高职教育的现状: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高职教育,高职院校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与此同时,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也越来越多样化,包括工科、商科、文科等领域的课程。

这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与发展空间。

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一、校企合作助力创新创业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校企合作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

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还能促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通过与企业合作,高职院校能够更好地对接市场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提升教育质量关注学生创新素质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还体现在提升教育质量以及关注学生创新素质。

传统的高职教育注重技能的培养,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相对较少。

因此,未来的高职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

三、国际交流与合作助力发展高职教育的发展还需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通过与国外高职院校的交流,可以吸收和借鉴先进的教学模式和管理经验,提高教育质量。

同时,国际交流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国际合作还能够拓宽高职教育的视野,推动学术研究的创新和发展。

结语:高职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职教育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我们要注重高职教育的质量提升,加强校企合作,关注学生的创新素质。

同时,更加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

只有不断创新和适应社会需求,才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实践型应用型人才,促进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发展探析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发展探析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发展探析摘要:为了更好地普及应用型技术人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罗列了有关我国职业教育的部分数据,总结了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措施与建议,希望能够对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起到一定程度上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职业技术;发展探析;教育1.引言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普通的中等及高等教育不同,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更倾向于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

当前,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有必要对职业教育当前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探讨,这将有利于我国职业教育在未来高质量发展。

1.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从广义上来看,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有着比较悠久的发展历史。

1866年,福建船政学堂建立,成为了我国近代的第一所职业学校。

1902年,设立“实业教育”,标志着职业教育正式被纳入学制。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迅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红利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我国培养了大量技能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

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仍然处于稳步发展的状态,仅2019年~2021年,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政策法规就多达十项。

其中,2021年国务院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调要“推动技能型社会建设,提升技术人才社会地位,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和培养质量”。

2022年,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可见,国家政策始终支持职业技术教育的大力发展。

从数据上也有所体现,从教育部2015-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可以看到,国家财政用于职业教育发展的部分连年增长。

2018年,我国用于高等职业教育和中职学校的经费总投入分别为2159.28亿元和2464.22亿元,分别较前一年增加了6.2%和6.6%。

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高等职业教育是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为适应实际职业所需而设立的以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为主要招生对象,融入高等教育内容和教学管理体制的高等教育类型。

近年来,高职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支持,也在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一系列关于中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下面是具体分析:一、现状1.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官方统计,截至2019年,我国高职院校已达1320所,招生人数超过1000万。

2.质量逐步提高。

高职院校注重实践教学,强调职业能力实训,同时加强教育教学的质量管理。

新一轮认证评估取得了显著进步,学校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3.学科结构逐步优化。

在加强人才培养的同时,加大对新兴产业的适应性,优化学科体系,积极支持协同创新发展,提高学科和人才适应性。

4.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高。

高职教育着重注重职业能力的提升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符合了市场和社会需求,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二、发展趋势1.高质量发展。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不断推进教学质量和教育发展,实现高职教育持续发展。

2.智能化教学。

借助互联网和技术手段,发挥智能化技术、教育大数据等作用,增进教育资源共享和有效利用。

3.深化产教融合。

促进加强产教对接,面对实际职业,提高教学内容和结合实际的实训环节,推进产教融合。

4.国际化发展。

加强与国外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拓展国际合作领域,是高职教育实现创新性、国际化、交叉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是完善的。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高职教育要注重实践和产教融合,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同时加强高质量发展和国际化合作。

从而实现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融合的发展,更好地满足社会和市场需求。

论高职教育的现状、困境与发展之路

论高职教育的现状、困境与发展之路

论高职教育的现状、困境与发展之路高职教育是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旨在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职业技能和实际工作经验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填补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之间的鸿沟。

近几年,高职教育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和经费投入,但是仍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

本文将深入探讨高职教育的现状、困境与发展之路。

一、高职教育的现状中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家政策不断调整和完善,高职教育在办学规模、教学质量、教育设施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截至2019年底,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3369.2万人,占高等教育总在校生的58.3%。

然而,高职教育在与本科院校的比较中仍然存在某些弱势,如中等职业学校转型和提升速度相对较慢,师资力量不足,校园设施落后等。

二、高职教育的困境1. 教学质量参差不齐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不一,教学质量的高低程度不同,给高职毕业生就业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冲击力。

在就业市场上,高职生难以与本科生相媲美,秘书、财务等简单的职位空缺容易被揽走,对应的人才市场限制了毕业生的就业选择。

2. 学生的实际技能不足在教学方面,许多高职教育的课程安排过于理论化,缺乏实际训练和实践机会。

教育出来的学生在现实生产和实践过程中面对工作技能的考验时多次抱怨相关的培训不充足。

这就迫使学生通过其他途径去弥补自己的不足,例如选择其他学历、自学、参加考试等等。

这会增加许多大学生的负担,加重其在就业市场上的压力。

3. 职业发展路径不明朗当前,国内高职毕业生在职业发展方面面临着许多不确定性。

因为国内许多企业仍然沿用着传统模式招聘到校毕业生,这对学生的专业特长不是很的了解会造成混乱;一些学生又面临着职业岗位的逐渐消退或被机器和数字化过程取代的压力,这会使年轻毕业生迷茫、焦虑,职业发展道路不明朗。

三、高职教育的发展之路1. 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为了更好地满足企业市场和社会的需求,高职院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这样的合作可以更好地推动定向培养,为企业提供人才,并在培养过程中为高职院校提供更好的资源和教学模式。

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高等职业教育在中国是一个相对比较新的名词和领域,尽管我们在这方面起步不早,但是我们非常希望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经验和已经成功的一些模式,来促进中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完善中国高等教育的结构。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所以,在介绍高职教育前,还是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情况作一个简单回顾。

一、中国高等教育概况中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机构有三大块:一是普通高等学校,二是成人高等学校,三是各类社会力量设立的高等教育机构。

在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学习方式主要有四种:全日制在校生、非全日制在校生、非全日制不在校生和基于网络的开放式教育。

其中全日制在校学习方式主要由普通高等学校举办,普通高等学校的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为 1 400余万人,年招生规模近500万人,2021年已达到500万人,其中高职生占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的42.1%,招生量占49.5%,都接近了一半。

非全日制在校学习生主要是由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举办,其中高职生占整个非全日制在校生的66.3%,高职高专生招生规模占整个招生数的65.7%,非全日制不在校学习主要以高等教育的自学考试这种形式来举办,主要以非学历教育机构和国家考试这两个为框架,每年参加考试的人数有1 200余万,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学历的人数近400万。

还有一个非常值得一提的是近五年来逐步开展起来的基于网络的开放式教育。

现在,这类教育在中国的注册学生数已达236万,共涉及150余专业。

这是到2021年年底为止对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基本回顾。

二、中国高职教育的发展为什么把时间框定在这儿呢?因为中国高职教育真正纳入到高等学历教育基本上就是从1998年后开始的,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中国的高职高专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得到了跨越式的迅猛发展。

在这几年中我们主要做了两件事情。

一是关于人才培养、办学的定位问题。

我们的办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定位问题。

我们对于中国高职教育的定位就是要服务于社会,培养社会一线需要的人才。

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高等教育发展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高职教育在当前经济转型、人才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高职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

截至2019年底,我国高职院校已经增至近2000所,招生人数超过820万人。

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支柱力量。

2.发展不够平衡高职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地域分布不够平衡。

发展比较快的地区主要有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如广东、江苏、上海等,而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如西部地区高职教育整体发展相对滞后。

3.师资力量偏弱当前,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整体水平有待提高,特别是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存在严重的短板。

高职院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4.就业形势复杂近年来,高职教育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复杂。

虽然高职教育在提高就业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部分专业就业困难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制,加强职业技能培养,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1.转向校企合作模式未来,高职教育将更加注重与企业的协同,探索校企合作模式,以更好地服务于产业发展。

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和行业趋势,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

同时,校企合作还能为教师提供更多联系企业的机会,促进教学实践与实际工作的紧密联系。

2.强化实践教育高职教育要切实加强实践教育,打造一批实践教育基地,拓宽学生的实习机会,加强实践训练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3.注重发展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要抓住目前国家发展的机遇,注重开发专业技能人才、服务实体经济等。

加强工匠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探索构建高职人才培养和企业用人需求匹配的机制,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4.构建教育新型生态高职教育要构建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新型生态,逐渐实现智慧教育、在线教育等教育技术的应用,提高教育服务的精细度和质量,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路径。

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我国高职教育是指专门面向高中毕业生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和知识的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人才需求不断增加,高职教育也逐渐成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就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现状分析1. 高职教育的发展历程我国高职教育始于1950年代,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大批高职院校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高职教育的发展也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和支持。

2. 教育质量的提升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的教学设施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很多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共建实训基地,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

3. 就业率的提高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大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也在逐年提高。

高职毕业生在各种行业中都有着广阔的就业方向,就业前景也日益广阔。

4. 专业设置的完善随着社会对于专业技能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也得到了不断完善。

除了传统的机械、电子、化工等专业外,还涌现了新兴专业如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以满足社会对于新兴技术的需求。

5. 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进行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高职教育一直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发展趋势分析1. 与国际接轨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高职教育也需要与国际接轨,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同时培养适应国际化需求的人才。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面向国际市场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2.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国高职教育要加强实践教学,加大对学生实习就业的帮扶和指导,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职业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关系到每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和未来发展,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然而,当前的职业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并且需要面对新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从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探讨职业教育的话题。

一、职业教育的现状1. 教育资源不均衡当前,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一些地区的职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设施条件较差,资源供需失衡等问题日益突出。

同时,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的发展也不够平衡,高职的规模和数量是中职的几倍,这也导致一些职业教育学生面临选择就业的问题。

2. 教育教学体系不够完善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老师们需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升职业素养和教育技能。

同时,职业教育所涉及的企业单位也需要更积极地参与到教育过程中,制定更符合市场需求的教育计划,并提供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 学生发展状况不同不同学生在职业教育中的发展状况也存在较大差异,这需要教师们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和兴趣爱好,采用更加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帮助学生实现职业理想,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能力。

二、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1. 产教融合产教融合是未来职业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它将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的鸿沟弥合起来,使得职业教育更为聚焦于实际产业需要和技术创新,使得学生的学习更能贴近市场。

企业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经验,也能够借此培养出更加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

2. 精准招生和就业在招生方面,未来职业教育将更加注重对学生个人情况和能力的精准评估,以更好地参照市场需求招收相应人才。

在就业方面,职业教育将会更注重就业与发展的匹配度,更细致地帮助学生做好个人职业规划,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服务。

3. 服务全球化未来职业教育将更加关注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企业领袖素质的人才,为企业和社会的发展做出创新性的贡献。

同时,中外合作办学和国际化教育也将成为职业教育的一大发展方向和重要内容。

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1. 引言1.1 我国高职教育的重要性高职教育为我国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重要平台。

在当前经济结构转型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大背景下,高职教育的毕业生在各行各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就业和发展机会。

他们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

高职教育对于促进社会平等和就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比于大学教育,高职教育的门槛相对较低,更能够吸引那些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或者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学生。

这样一来,高职教育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有利于缩小城乡和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促进社会的均衡发展。

高职教育在培养高素质劳动力、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求增加,高职教育所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正成为各个领域的主力军。

他们的就业率高、薪资水平稳定,并且往往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高职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支持。

1.2 高职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高职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尽管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高职教育与产业需求之间存在差距,一些高校开设的专业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导致部分毕业生找工作困难。

高职教育的质量问题也备受关注,一些学校在师资力量、实践环节、教学设施等方面存在短板,影响了教育质量。

高职教育需适应社会发展的速度和需求变化,保持教育内容的更新与前沿性,以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高职教育的地区发展不平衡也是一个挑战,一些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高职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制约了当地的人才培养和经济发展。

我国高职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推动高职教育朝着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2. 正文2.1 高职教育的现状分析我国高职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高职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其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对人才需求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成为了当前的热点话题。

在这个背景下,高职院校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一、机遇:1. 国家政策支持: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将会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

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投入将会逐渐增加,高校的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将会得到提升。

2. 职业教育认可度提升:随着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认可度越来越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也将会随之改善。

这将为高职院校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3. 产业需求提升: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转型,对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将会不断提升。

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和技术优势将得到更多的认可和重视。

二、挑战:1. 人才培养质量不足:高职院校目前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由于一些高职院校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相对薄弱,导致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不足。

2. 专业设置不合理:一些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存在着与市场需求脱节的情况。

一些专业无法及时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导致了毕业生就业困难。

3. 教学设施滞后: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学设施相对落后,无法满足产业的技术需求。

这将影响到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发展。

4. 学校社会声誉不佳:一些高职院校的社会声誉较差,导致了毕业生的就业困难。

这将对学校的招生和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

三、机遇和挑战的应对策略:1. 政策跟进:高职院校要及时跟进国家的政策,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改革,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

2. 突出特色:高职院校要注重专业特色的培养,与产业需求相结合,打造自己的教育品牌,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3. 提升教学质量:高职院校要加大对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的建设投入,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为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

4. 加强校企合作:高职院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注重实践教学,提升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为高职院校带来了机遇,但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摘要】我国高职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高职教育的定义和重要性,然后分析了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其优势和挑战。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最后探讨了我国高职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强调了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以及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使读者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向有深入的了解,为推动高职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职教育、现状、发展趋势、优势、挑战、应对措施、未来发展方向、改革与创新、国际合作、定义、重要性、我国1. 引言1.1 高职教育的定义高职教育,即高等职业教育,是指在中等职业学校或技工学校毕业后,继续深造、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教育形式。

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需求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

与传统的大学本科教育相比,高职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更贴近、更具备市场适应性。

高职教育的特点包括实用性强、教学内容贴近市场需求、就业率高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高职教育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凸显,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未来的发展中,高职教育将成为我国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为促进经济增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1.2 高职教育的重要性我国高职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高职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高职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实用性较强的专业技能培训,能够迅速满足市场对技术人才的需求。

高职教育是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由于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强,毕业生能够快速适应企业的需求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的发展。

高职教育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就业率的提高。

高职教育的多元化入学途径和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有助于解决社会中低学历人群的就业问题,提升他们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进而促进社会的公平发展。

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摘要]我国高职教育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对于完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促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正确分析高职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是高职教育实现科学发展的前提。

[关键词]高职教育现状问题发展趋势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已经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完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促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愿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正确分析高职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分析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实现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前提。

一、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简要回顾 (一)职业大学兴起阶段(1990~1990年) 20世纪80年代初,一批以“收费、走读、不包分配”为特点而明显区别于普通高校的地方职业大学诞生,标志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正式起步。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有力地推动了高职教育的发展,到80年代末期,职业大学的数量已达到126所。

(二)多种类型的高职院校兴起阶段(1990~1998年) 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通过现有职业大学、部分高等专科学校和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改革办学模式、调整培养目标来发展高职教育,并利用少数具备条件的重点中专改制或举办高职班等方式作为补充,即“三改一补”的高职教育基本方针。

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正式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推动我国高职教育走上了依法办学的新阶段。

到 1998年底,经原国家教委批准独立设置的专科层次高校(包括高专、高职和成人高校)共有1394所。

(三)高职院校蓬勃发展阶段(1999年至今)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高职发展现状

高职发展现状

高职发展现状
高职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高职教育不仅满足了社会对大量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也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教育选择。

目前,高职院校数量逐年增加,覆盖面不断扩大,成为了中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首先,高职教育的就业率较高。

由于高职教育注重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学生毕业后往往能够顺利就业。

尤其是一些紧缺领域的专业,如护理、汽车维修等,几乎可以保证学生毕业后立即找到工作。

相比之下,普通本科生在就业市场上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

其次,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多样化。

高职院校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专业选择,涵盖了众多领域,包括工业制造、信息技术、医疗卫生、旅游酒店等等。

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职业发展规划进行选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另外,高职教育与行业需求紧密对接。

高职院校与企业开展紧密合作,对人才需求进行精准预测,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课程设置。

这种紧密对接使得高职教育与就业市场更加契合,提高了学生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前景。

然而,高职教育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一些高职院校和专业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方面还存在差距,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另外,一些传统观念依然存在,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知还不够广泛,导致一些学生和家长对高职教育存在偏
见。

为了进一步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高职院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加强与行业的合作,推动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高职教育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同度,改变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偏见,使高职教育真正成为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对高等职业教育现状的思考及建议一、高职招生难问题1.高职院校招生现状(1)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一批以‚收费、走读、不包分配‛为特点而明显区别于普通高校的地方职业大学诞生,标志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正式起步。

到80年代末期,职业大学的数量已达到126所。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批准设立44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使全国独立设臵的高职院校达到92所,全国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了高职生,招生计划达到22万名。

2005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十一五‛期间,要为社会输送1100多万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

到 2011年7月,经国家批准独立设臵的专科层次高校(包括高专、高职和成人高校)共有1944所。

高等职业教育在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

职教界人士对我国高职发展的广阔前景充满了信心。

然而,1999年高等职业院校第一次在全国大规模的招生各省却普遍遇到了报到率低下的困难。

河南、吉林、陕西等地高等职业院校首次大规模招生在各地遭到的冷遇,给满怀信心致力于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各职业院校泼了一头冷水,也为我国刚刚起步的高职教育蒙上了一层阴影。

(2)我国高职院校招生现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高职院校数量已经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最新高校名单统计,截至2011年7月6日,全国共有公办高职高专院校1281所,民办高职高专307所,成人高校354所,民办成人高校2所。

但困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其中一个突出问题依然是招生工作难以按计划按时完成,甚至一些学校因为招不到‚达标‛的生源,而陷于举步维艰的处境。

招生工作持续低迷,分数一降再降,甚至推出免试注册入学的招数,也未能换得低分考生、落榜考生的青睐。

2010年陕西省共有8万多名达到全省高职录分线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弃填报志愿。

连同征集志愿和补录,仍有5万多人放弃上高职。

2011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顺利结束,共录取新生257,167名,实际录取率达到67%,超出计划录取率3.6个百分点,比去年实际录取率提高6.8个百分点。

其中本科各批次录取新生146,507名,比原计划超录19,792名,本科实际录取率达到38.2%,超出计划录取率5.2个百分点。

高职(专科)因线上7.6万考生不填报志愿,导致该批次计划未能完成,高职(专科)实际录取新生110,660人,实际录取率28.8%。

线上考生填报了高职(专科)志愿的,98%都已被录取。

从2008年山东高考考生数量创下历史新高后,山东的考生就在逐年递减。

2008年至2011年,山东省参加高考的人数从80万人下降到58万人,四年间下降了22万人。

根据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数据,2011年山东省专科招生计划为29万人,实际录取人数为24.8万人,比计划数少4万余人,导致山东省大量高职高专院校难以‚吃饱‛。

高职高专第二批次第二次征集志愿时,1000余所高校在山东投放了6万多个征集志愿的计划,但符合条件的考生只有2万人,远不能满足这些学校的招生计划。

今年山东省专科录取线已经降到了180分,这意味着考生每科只要考到30分,就可以上大学。

生源危机不仅仅在以上几个省份存在。

2008年,全国1050万人参加普通高考,创下历史最高值,当年的招生计划只有599万人;到2011年,全国参加高考的人数为933万,下降117万人,而招生计划达675万人,上升了76万人。

其中,山东生源减少22万人,生源下降人数最多;湖南生源减少16万人,占2008年全省考生人数的三成,下滑幅度居全国之首。

2.高职院校招生问题分析与思考高职院校招生难这些现象的产生总有一定的原因,我们应该深入这些表面现象,探究造成高职招生困难的一些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对高职的认可度较低社会对高职教育缺乏认识,尚未形成对高职的认同。

我国高技能型人才缺乏的现实是毋庸臵疑的,但长期以来,学科本位思想根深蒂固,用人机制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无论媒体如何宣传,对大多数家长和学生而言,高职教育是低层次的高等教育,接受高职教育似乎是无奈的选择。

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低的原因有两方面。

一是,认识偏差。

把‚高职‛和‚职高‛混为一谈,认为高职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低层次教育,对高职的性质和办学形式不甚了解或知之甚少,导致认知度不高。

二是,比较错位。

把高职院校与省部级本科院校相比,认为本科院校毕业生身份是干部,而高职学生只能当工人,传统官本位思想导致对高职学院信任度不高。

即使上了高职院校,相当一部分学生也把它作为专升本的跳板。

加上社会用人方面的高学历追求,使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受到严重影响。

(2)受高校扩招等政策影响我国普通高校从1999年开始逐年扩招,招生人数由1998年的108万,增至2011年的675万。

高校招生的扩大,使得更多的学生有了进入大学深造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的招生;按照现在的录取模式,本科学校先将学生收为己有,高职院校招生只能捡别人的‚剩饽饽‛,学生只是在实在没有别的办法的情况下,才会退而求其‚次‛,进入高等职业院校进行深造。

如果本科继续扩招,高职高专的招生工作将举步维艰。

教育部在本科院校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推动了本科院校重心下移,‚1000所中职示范院校建设‛项目,促进了中职院校质量上行,致使高职院校处于‚上压、下挤‛的境地,招生工作也相应的面临前所为有的挑战。

(3)入学率低影响高职院校入学率低的因素较多,普通高校大规模连年扩招,使得上大学的‚独木桥‛被拓宽了一些,加之国家明确公布今后将继续扩招,多年来困扰社会的上大学难的问题突然柳暗花明。

这就使许多未被普通高校录取的考生选择了复读这条路;在报考高职院校时报考第一专业志愿不能如愿,在转专业不能实现后,部分考生不再报到;高职招生录取时间晚,考生接到录取通知书时,已经择校复读;高职收费标准相对偏高,来自农村考生人数较多,家庭经济困难的考生难以承受,而陕西、山东、山西等省70%以上的考生来自农村;受部分招生学校利益驱动,班主任代替学生填报志愿;也有家长强迫考生报考某学校,考生志向没真正体现出来,也造成考生入学率低。

据调查,全国高职院校新生入学率低,是现在高职招生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

高职学校招生从伊始的90%的入学率,逐年下降,到现在降到平均50%左右,这一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4)师资力量有限‚双师型‛教师是保证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而我国高职院校普遍缺乏‚双师型‛教师。

高职院校一般都起步较晚,大多条件有限,适合高职教育的‚双师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其教学思想、教学观念、高职教学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目前,高职院校的师资存在着一个需要迅速转轨的问题。

高职师资结构不尽合理,年龄结构上偏老,学历结构上偏低,职称结构上高级职称的比例偏少;高职院校师资来源有限;任课教师对生产实践、社会实践了解不多,缺乏实践经验,这些都成为制约高职发展的重要问题与障碍。

尽管近几年教育部启动了‚双师型‛教师培训计划,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是不可能在课堂上培养出来的,需要在生产实践的真实环境中经过多年的实践工作才能锻炼成熟。

(5)缺少实训基地有相当一部分中专学校升格为高职院校是在没有特别的师资补充和设备投人下完成的。

这样的升格,一时难以保证实训教学质量,难以达到高职教育是重应用、重实践、重技能的要求,进而影响招生。

高职教育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是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建设校内仿真、模拟或完全等同于工作现场实际的实训基地,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力不从心,实践教学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6)合作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当前,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比较弱,产业及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之间缺乏良性互动、互利共生的运行机制,存在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

高职院校的功能定位不够科学,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目标取向不鲜明。

行业、企业参与举办高职教育的积极性不高,不少企业尤其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过分追求用人的低成本,加之就业准入制度执行不力,普遍招收未经职业培训的员工,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

3.对高等职业教育招生问题的建议针对国家政策影响、社会对高职的认可度较低、办学条件不足、校企合作制度不完善等制约高职院校招生的因素,高职院校应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做出应对措施。

(1)政策支持,探索多样化选拔机制目前,从教育资源投入、政府的重视程度上看,高职教育还远没有占据半壁江山的地位。

高职教育投入保证机制不健全,国家对高职院校的投入低于普通高等教育,而高职教育的办学成本则高于普通高等教育。

高职院校要加快发展,缓解招生困难的现状,国家政策的倾斜与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政策上应允许扩大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生改革试点的范围,对平均初次就业率较高的省份及高等职业院校,允许其面向本地开展单独招生试点;积极开展具有高中学历的复转军人免费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单独招生试点;逐步扩大农业类等艰苦专业对口单独招生规模;支持部分高等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开展‚成人专科学历教育‛单独招生改革试点;引导试点成功的院校,积极推广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生改革试点经验,完善"知识+技能"的考核体系。

(2)加强内涵建设高职生源危机不是个别省的局部现象,目前在全国各省市都普遍存在。

高等教育的普及带来高校扩招,导致生源紧缺,迫使高职院校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转型,是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经过程。

高职教育有其自身特殊性,打破学科体系,注重能力培养,是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宗旨。

根据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高职教育应逐步改革课程、专业体系,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建设模拟企业工作现场的实训基地,并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强调学习能力的培养,旨在为个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国家已经启动了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决定重点支持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目的是通过示范建设,带动全国高职院校办出特色,提高水平,提高学生就业率,以应对生源危机。

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需从适应社会需求和促进自身发展的角度,明确定位,在加强内涵建设、办出特色上下功夫,争创高职领域一流学院。

(3)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就业率就业质量办学多元化,走集团化发展道路的趋势。

我国高职教育的多元化体现在几个方面:办学主体多元化,经费筹措多元化,办学模式多元化,服务功能多元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共同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多元化等。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积极推进体制改革与创新,‚推动公办职业学校资源整合和重组,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