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食品辐照标准现状及发展建议
未来辐射食品的技术趋势—辐射食品研发与创新方向
未来辐射食品的技术趋势—辐射食品研发与创新方向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的不断关注和追求,辐射食品作为一种新型食品加工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然而,在市场营销、技术研发和质量监管等方面,辐射食品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旨在从现状分析、技术趋势分析、研发与创新方向、可能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以及结论及展望等方面,对未来辐射食品的市场前景与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一、现状分析1.辐射食品的基本概念辐射食品是指通过用适当能量的电子束、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照射食品,使细菌和其他有害微生物被灭活,达到延长食品保存期限、改善品质和保证安全的目的。
辐射食品已经被广泛用于水产品、肉类、水果、蔬菜、豆制品等多种食品的保鲜和灭菌处理。
2.目前辐射食品的市场现状分析目前辐射食品已经被引入全世界多个国家,包括欧美国家、东南亚国家以及中国等。
其中,欧洲和美洲是辐射食品的主要市场,尤其是在美国,辐射食品的覆盖面积广泛,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3.目前辐射食品的技术发展现状分析目前辐射食品主要采用的是电子束和伽马射线灭菌技术。
辐射食品的灭菌率可以达到99.99%,并且不会对食品的味道、口感和营养成分产生显著的影响。
此外,目前辐射食品在保持营养成分和色泽、延长保鲜期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技术趋势分析1.辐照工艺的技术进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辐射食品的辐照工艺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和改进。
比如,通过调整辐照剂量、辐照时间和温度等参数,可以在不影响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达到更好的保鲜效果和延长保鲜期的目的。
2.辐射灭菌技术的发展辐射灭菌技术是辐射食品最核心的技术之一,也是未来辐射食品发展的重点。
目前,辐射食品的辐射剂量都被统一规定在国家标准范围之内,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进步,辐射剂量也将不断地得到优化和改进,从而更好地保证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3.辐照测量技术的创新辐照测量技术是辐射食品的另一个关键技术,它可以实时监测和记录辐射剂量,从而保证食品的安全和合规性。
我国食品中放射性物质分析标准现状研究与建议
我国食品中放射性物质分析标准现状研究与建议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的检测与分析对于确保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食品中放射性物质分析标准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标准体系不完善、检测方法不统数据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食品安全监管的效果,也制约了我国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
对我国食品中放射性物质分析标准进行研究与建议,有助于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1.1 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辐射损伤:放射性物质释放出的射线可以直接对人体的细胞、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
不同部位受损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如皮肤灼伤、造血系统异常、神经系统损伤等。
致癌风险增加:放射性物质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尤其是长期暴露于低剂量辐射环境中的人群。
辐射可能导致细胞基因突变,引发癌症的发生。
生殖系统与遗传影响:放射性物质还可能影响生殖细胞,导致生育能力下降、胎儿畸形或遗传疾病的风险增加。
免疫系统影响: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可能削弱免疫系统,使人更容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感染。
长期健康影响:即使是短暂的暴露于高剂量辐射也可能导致长期健康问题,如过早衰老、心血管疾病等。
低剂量的辐射长期累积也可能对认知功能造成影响,导致记忆力减退等问题。
鉴于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健康的这些潜在危害,对于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的分析标准和监测工作至关重要。
我国目前对于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的分析标准已经有了相应的研究并建立了相关标准,但仍需不断完善以适应新的环境和健康挑战。
针对现有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以保障公众健康。
1.2 国内外食品中放射性物质分析标准的现状在国际范围内,这些标准和方法被广泛认可,并被多个国家采纳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基础。
例如,为各国提供了统一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和监管模式的差异,国内外食品中放射性物质分析标准在具体实施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我国食品产业发展与辐照技术应用现状和趋势
世界卫生组织(WHO)(1987)年总结 食品辐照的优点
食品可包装后辐照处理。 辐照加工允许食品新鲜的贮存。 易腐食品可以保持更长时间无明显品质损失。 辐照成本和低能量的消耗可媲美于传统的食品加工方 法。 食品辐照不会产生放射性。
d. 食品辐照加工的目的是多样的
不同的食品通过不同的吸收剂量的
② 食品辐照的历史、目的、特点及其安全
a. 食品辐照的简史(大事记)
• • • • 在1900年代,美国和英国分别公布了食品辐照灭菌的专 利申请。 1943年麻省理工学院积极参与美国陆军的食品保鲜领域 的研究工作 1958年世界第一个商业食品辐照(香料)在斯图加特,德 国 1970年成立的国际食品辐照项目(IFIP)委员会,总部在 联邦食品保鲜研究中心,德国卡尔斯鲁厄
辐照目的 消毒(彻底灭菌). 处理的食品可以室 温贮存而不腐败. 该食品对于需食用无 菌饮食的医院病人是安全的。 替代化学品的使用,以减少微生物的数 量和杀灭昆虫。 通过减少新鲜、冷藏食品中微生物的数 量,延缓食品的腐败。杀灭致病菌和寄 生虫。 通过延缓霉菌生长增加货架期. 杀灭昆虫阻止其繁衍。可部分取代收后 用于此目的的熏蒸剂。 延缓成熟。 阻止发芽。 期望的变化(如: 缩短再水合时间)。
•
• •
1980年FAO / IAEA / WHO联合专家委员会关于食品辐照建
议:通常在10 kGy的“整体平均剂量”一下的辐照是安全的 1983年食品法典辐照食品通用标准:最大的“整体平均剂量 为10 kGy的任何食物 1984年国际食品辐照咨询小组(ICGFI)成为IFIP的继任者 在高剂量照射,建议解除任何上的剂量限值
这与西方等以第三代功能食品为主的现状相比还
有很大的差距。开发第三代功能食品需要生物技 术、膜技术、超临界升华技术、冷灭菌技术(如: 辐照技术)、现代分析技术等。
辐照加工的基本现状与发展思路
辐照加工的基本现状与发展思路一、蓬勃发展的辐照加工业辐照加工业是在核技术的农业应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是核技术民用中的一项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较显著的重要产业。
辐照加工,就是利用电离辐射(目前多指钴60-γ射线和电子辐照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与物质作用发生的物理效应、化学效应和生物效应,对物质和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
发展至今,辐照加工主要包括有辐照化工应用、辐照食品与药品应用、医疗用品消毒灭菌的应用,以及“三废”的辐射处理。
辐照加工业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至今,已由技术研究阶段发展到工业规模辐照和商业化应用阶段。
在该产业上,中国被认为是世界上少有的、发展得较好较快的国家之一。
其突出特点是与国计民生紧密相联。
目前,在中国辐照加工已成为一门新兴的工业产业。
据统计,截止2000年,投产的大型辐照装置有55个,小型辐照装置有82个,设计装源总容量达40MCi(15x1017Bq),实际装源总量已达18MCi(6.7x1017Bq),分布25个省币的40多个城币。
另有电子辐照加速器52台,总功率近3000KW。
辐照产品的年产值在70亿元以上。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辐照加工业仍有一定的差距,这表现为:辐照装置规模比较小,自动化程度偏低,辐照产品品种较少,加工能力有限。
二、进一步发展辐照加工业的思考不同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共同规律,一是永无止境,二是越来越完善,三是每总结一次都将推动其在新的起点上向前迈进一步。
根据这一规律,在辐照加工业蓬勃发展、方兴未艾之际,笔者对如何进一步发展辐照加工业提出一些探索性的思考。
1、逐步实现依赖型的运作模式向创新发展型模式的转变所谓依赖型模式,就是特指辐照加工的对象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工农业产品的主动上门,甚至有时还指望工农业产品的某些指标,因其不达标而为辐照加工提供原材料。
而当工农业产品指标合格,不须辐照加工时,还会造成辐照加工装置的缺货、“断奶”现象。
这样,在主观和客观、有意和无意之间形成辐照加工对工农业产品来料加工的一种依赖性。
辐射食品的市场与前景—辐射食品市场趋势和发展前景
辐射食品的市场与前景—辐射食品市场趋势和发展前景一、引言A.背景和现状自从2011年的日本福岛核事故以来,辐射食品一直备受关注。
事故给全球带来的警示是,核辐射在无意之间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
而辐射食品恰好成为了被检测、被检验、被监管的“坏分子”,在全球各地不断地受到各方面的关注。
在辐射食品出现之前,肉食品、水果蔬菜等被认为是最主要的食品问题。
然而,如今,辐射降解食品已成为国内外食品安全生产重要的一部分。
抗辐射食品的出现,也为辐射食品市场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B.定义和范畴辐射食品是指由于人为或者自然原因,食品被辐射污染导致的放射性物质残留超标的食品。
它们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群众食用对身体有害的食品,二是农作物的收成,三是畜牧业的发展,四是通过加工及安全审核等措施能健康合理地利用辐射食品及其制品。
在中国,辐射食品市场还处于初期阶段。
二、市场趋势A.需求增加随着全球辐射污染的不断加剧,人们对辐射防护的需求越来越高。
辐射食品恰好能够满足这种市场需求。
在中国,尽管辐射污染不如世界上一些国家的严重,但是由于2011年日本核泄漏的影响,国内市场对于抗辐射领域的产品逐步增多。
B.供应增加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统计,目前国内生产的抗辐射食品产品已超过300个,其中液体食品、补品、膳食补充剂、绿色食品等均有涉及。
这充分证明了辐射食品市场的供应量越来越充足,可以满足人们对抗辐射的需求。
C.环保意识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环保的追求也逐渐成为了市场发展的趋势,其在消费群体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工艺上的节能减排、经济效益的提高,环保的思想被广泛应用到了近似中的各个领域,而抗辐射食品的生产与推广也为纳入到这种趋势中。
D.政策支持在我国,政府对于抗辐射领域专项资金的投入不断加大。
辐射食品的市场发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以保证市场规范和产品质量。
政府的政策扶持和鼓励措施,为辐射食品市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辐照技术在食品工业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食品辐照技术的发展进程
• 食品辐照技术是综合性的食品加工技术,在它从出现到成 熟经历了四个阶段。 • 第一阶段,1958年美国国会从法律上确定了电离辐射是一 种新的食品添加剂,对全世界的食品辐照产生了积极的影 响。 • 第二阶段,确认食品辐照为加工过程,并应用于商业食品。 因为食品辐照法并没有在食品中加入任何物质,而是引起 食品发生某种化学变化,所以并不属于添加剂的范畴。 • 第三阶段,辐照食品卫生安全性得到认可,相关法规正式 颁布。任何辐照食品当其总体水平吸收剂量不超过10kGy 时,没有毒理学危险,不要求做毒理学实验,同时在营养 学和微生物学上是安全的。2003年FAO与WHO的食品法 典委员会正式颁布了《辐照食品通用法规》。 • 第四阶段,辐照技术成为了一种有效保障食品安全的食品 加工方法,食品辐照技术优势和安全性凸显,辐照食品逐 渐增加 ,完全进入了商业化阶段。
保 鲜
辐 照 使 畜 禽 肉 类 , 水 产 品 肉 类
质
改 善 食 品 的 食 用 品 质 和 加 工 品
控 制 发 芽 和 生 根
延 迟 成 熟 和 延 长 货 架 期
辐 照 杀 虫
辐 照 杀 菌
食 品 辐 照 技 术 的 应 用
•
• • • • •
国名
中国
地区(开始年份) 食品种类
成都(1978) 上海(1986) 郑州(1986) 北京(1995) 南京(1987) 香辛料,干蔬菜,香肠,大 蒜 苹果,马铃薯,洋葱,大蒜, 干蔬菜 大蒜,调料,酱油 大米,大蒜,香辛料 西红柿
辐照技术在食品工业的 发展现状及展望
• 第一节:食品辐照技术和辐照食品 • 第二节:食品辐照技术的机理和优 越性 • 第三节:食品辐照技术的发展进程 • 第四节:食品辐照技术的卫生安全 性 • 第五节:食品辐照技术的运用 • 第六节:展望
食品辐照加工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科技风2016年11月下理论研究DOI: 10.19392/j .c n k i . 1671-7341.201622145食品辐照加工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冯伟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663摘要:食品辐照加工技术是一种绿色安全的新型物理加工技术,在食品工业中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实用价值。
文章综述了食品辐照加工技术的原理、特点,着重介绍了食品辐照加工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并对该项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食品;辐照;现状;展望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我国是一个食品生产与消费的大国,在 我国的国民经济中,食品工业已成为第一大产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 发展,食品种类繁杂多样,食品加工方法也越来越丰富,同时,不断出现 新的食品安全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一些企业无视国家法律,唯利是 图,致使重大食品质量安全事故屡有发生。
如苏丹红事件、三聚氰胺事 件及疯牛病事件等,严重打击了人民群众的消费心理,危害了广大消费 者的健康安全。
如何为人类提供更健康的食品,一直是食品行业研究的难题。
以加 热、冷藏、化学处理为代表的传统的食品加工及保藏方法已愈发难以满 足新时代食品安全的要求,因而,研究和寻找新的食品贮藏保鲜方法刻 不容缓。
食品辐照加工技术作为一种绿色加工新技术应运而生。
以食品 辐照加工作为技术基础,通过使用X射线、电子束等电离辐射产生的射 线及伽玛射线与物质作用产生的物理效应和生物效应的保藏技术,在 生产中越来越受到重视[1,2]。
1食品辐照技术的原理食品辐照技术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种灭菌保鲜技术,其主要原 理是利用电子束射线、7射线和X射线等原子能射线的辐照能量对粮 食、蔬菜、水果、蛋及蛋制品、水产品及其制品、新鲜肉类及其制品、饲 料、调味料以及其他加工产品进行杀虫、杀菌、延迟后熟、抑制发芽等处 理,从而能够在最大限度上降低食品的损失,让它在一定的期限内不腐 败变质、不发芽、不发生食品风味的变化,使食品保藏期的技术得到提 高,并扩大食品的供应量,从而达到保证食品质量安全或提高食品质量 的目的[3,4]。
食品辐照市场调研报告
食品辐照市场调研报告1.引言1.1 概述食品辐照是一种通过辐射技术来杀灭细菌、真菌和昆虫卵的食品处理方法,其主要目的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和保持食品的营养成分。
食品辐照作为一种先进的食品处理技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报告旨在对食品辐照市场进行深入调研,探讨其原理、方法、应用领域以及市场概况,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建议。
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来进行分析和讨论食品辐照市场的情况。
在引言部分将对食品辐照市场进行概述,并说明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将分析食品辐照市场的概况、食品辐照的原理和方法以及食品辐照的应用领域。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市场调研结果,并展望食品辐照市场的发展前景,以及对整篇文章的结束语。
整个结构安排合理,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深入的了解食品辐照市场的综合信息。
1.3 目的本次调研报告的目的是全面了解食品辐照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具体包括市场规模、增长趋势、主要竞争对手、消费者需求和行业发展动态。
通过对食品辐照原理、方法和应用领域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够为投资者、企业决策者和行业研究人员提供全面、准确的市场数据和分析,为他们的决策和战略规划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通过对市场调研的总结和展望,希望能够为食品辐照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建设性的建议和参考。
2.正文2.1 市场概况食品辐照是一种利用射线或辐射来消灭微生物和有害生物的方法,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和改善食品的品质。
目前,食品辐照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食品辐照市场在过去几年内每年增长率均超过10,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在全球范围内,亚太地区是食品辐照市场的主要增长驱动力之一,其中中国、印度和日本等国家在食品辐照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此外,北美和欧洲地区的食品辐照市场也在不断扩大,主要受益于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对新鲜食品保质期延长的需求。
γ射线辐照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现状及展望
展望未来
•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 高和工业化标准的完善,γ射线辐照技术必将得到 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并将成为未来食品贮藏中 具有广阔前景的重要技术。
谢谢!
汇报结束
谢谢大家! 请各位批评指正
• 我国在1982年开始了以人体试验为主的短期安全 性研究,供试辐照食品有马铃薯、大米、蘑菇、 花生、香肠等,试验用的最高剂量(猪肉香肠) 为8kGy。食用量为全饮食量的60%~66%。试验 持续7~15周。试验结束后,经详细检查,试验组 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γ射线辐照食品对 人体无害。
4.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我国的γ射线食品辐照应用
• 我国的食品辐照研究始于1958年。在中国科学院同位素应 用委员会的组织下,开展了辐照保藏粮食的研究,取得了 初步研究结果。1977年11月,原国家科委五局在成都召开 了“第一次全国辐照保藏食品专业座谈会”,对我过辐照 食品的研究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到1994年止,我国卫生 部已先后批准了18种辐照食品的卫生标准(马铃薯、洋葱、 香肠、大蒜、稻谷、苹果、花生、蘑菇、扒鸡、花粉、果 脯、生杏仁、番茄、猪肉、荔枝、蜜橘、薯干酒和瘦肉)。 1996年,卫生部颁布了《辐照食品管理办法》。在此基础 上,1997年卫生部发布了6类辐照食品国家标准。2002年 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了7个辐照食品工艺加工标准进一步将 辐照加工纳入质量管理体系,与国际接轨
• 食品辐照法是一种用电离辐射照射的方法来保藏 食品,提高食品质量的新型食品加工保藏技术, 就是将预包装或散装的食品暴露于受控水平下的 电离辐射一定时间的处理过程.。食品辐照使用的 电离源有 ①放射性核素60Co或137Cs产生的γ射 线 ②机械源产生的最大量子能量不高于5MeV的 X射线 ③机械源产生的最大量子能量不高于 10MeV的电子束。 本文着重介绍利用γ射线进行 食品辐照的处理方法及其特点。
辐照食品的卫生安全性研究和管理现状
辐照食品的卫生安全性研究和管理现状目前,世界上收获后的农副产品约1/4由于腐烂、霉变、虫害等而损失。
防止这种损失是确保食品供应所不可缺少的。
食品辐照可以抑制微生物繁殖、除虫除害,还可以延缓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成熟和发芽,提高食品的安全水平并延长保存期限。
随着对食品辐照的研究日益开展,食品辐照技术的有效性、安全性和无化学残留等优点受到国内外的关注。
现就食品辐照的目的、经电离辐照加工后食品的变化、食品辐照加工的优势、辐照食品的卫生安全性、国内外应用和管理现状及其发展前景作一简要综述。
1 食品辐照的目的食品辐照技术如同食品冷藏、高温处理和化学处理等技术一样,能够去除食品中引起食品腐败和导致食源性疾病的微生物,达到保障食品安全、延长食品货架期的目的。
辐照通常能杀灭食品中大多数微生物,但并不是所有微生物。
也就是说,辐照食品并不是灭菌食品。
如:用2~7 kGy的剂量进行辐照处理,能有效去除非芽孢形成的致病菌如沙门菌、葡萄球菌、李斯特菌和大肠杆菌0157:H7,不能杀灭引起肉毒中毒的病原菌肉毒杆菌。
2 经电离辐照加工后食品的变化食品辐照一方面是一种能够延长食品的货架寿命,增强食品安全卫生性的技术,另一方面,这种技术可以引起辐照食品的物理、化学变化和生物变化,从而影响食品的营养价值和感官特性。
研究表明,辐照引起的变化比烹调引起的变化小。
烹调引起的变化很明显,消费者很容易辨别。
而通常低剂量辐照后的食品变化不明显,不容易通过感官、气味或味道与未经辐照的食品区别。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常用各种方法,这些方法会降低某些营养成分的含量。
在低剂量辐照(<10kGy)时,这种营养成分的丢失检测不出来或不明显。
在高剂量辐照(>10 kGy)时,可监测出营养素丢失,但较烹调或冷藏小。
在低剂量时,大多数食品的感官和温度变化不明显,而在高剂量时,辐照食品的温度升高,并且出现感官的变化如异味、变褐色。
3 辐照食品的卫生安全性自开展辐照食品研究以来,许多国家都进行了耗资巨大的动物毒理实验,结果表明在通常照射剂量下,食物未出现致畸、致突变与致癌效应。
辐照保藏食品技术及其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
辐照保藏食品技术及其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我国的食品保藏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也在不断地进步,相比起传统的加热、冷藏、干燥、发酵、化学等等手法,辐照保藏也作为一种新兴的食品保藏技术映入视线。
食品的辐照保藏技术就是通过射线照射食品药品等,让其内部发展和成熟的部分发生改变,延迟食物的变质,对于物品的消毒杀菌防止发霉等等都具有很大的用途。
许多人听到辐照保藏就将其认为成是在食品中添加有害身体的物质进行保藏的技术。
河南杞县"钴60事件",把"辐照技术"这个陌生的专业字眼带到了公众面前。
那么什么才是辐照保藏技术呢,这是一种新兴的灭菌手段,针对于谷物、果蔬、肉类、中医药材等等的保藏都具有一定的贡献,在我国辐照保藏技术受到了广泛的运用,几乎占据了世界辐照保藏食品的三分之一。
这与许多民生报道中的为追求保质期而添加化学药物对身体有害的方式具有本质的区别。
食品辐照保藏技术在上世纪就已经开始出现,其最早仅仅作为食品消毒的一种手段,1958年美国制定了关于食品安全的修正政策才使全球对于辐照保藏的态度开始发生转变,随后通过联合国发布的辐照食品通用法则才使得辐照保藏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起来。
在当今科学手段发达得今天,辐照保藏食品的数量也在逐渐增长,覆盖面积也不断扩大,已经成为许多食品药品企业保藏得常见手段。
我国得辐照保藏技术应用虽然不及外国的时期早,然而距今仍旧有较长的时期进行完善。
从最先的洋葱大蒜果蔬等物品再到肉类蛋类药品等等,通过不断地研究和实验也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系统体系,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果。
先进我国已经具备了数百座食品辐照装置,设计容量达到了数千万居里,拥有着全球三分之一的辐照食品的我国无疑是推动食品辐照商业化的很大助力。
辐照保藏手段相比较于其余手段能够减缓生长且不会产生别的变化,例如可以防止马铃薯大蒜等植物的发芽,可以减少蔬果药品的生虫发霉,这使得辐照曹沧技术已经十分普遍。
它就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我们的食品药品质量提供着保障。
我国辐照食品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摘要:本文对食品辐照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概述,着重介绍了辐照技术在食品贮藏加工应用中的优势,并展望了该项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辐照食品;现状;前景食品辐照技术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种灭菌保鲜技术,是以辐射加工技术为基础,运用x射线、γ射线或高速电子束等电离辐射产生的高能射线对食品进行加工处理,在能量的传递和转移过程中,产生强大的物理效应和生物效应,达到杀虫、杀菌、抑制生理过程、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持营养品质及风味、延长货架期的目的[1,2]。
有关专家预言,随着国民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辐照食品在我国的市场前景将十分广阔。
1 辐照食品研究现状在我国人们的消费中,"吃"的比重占50%以上。
由于我国人多地少,食品的生产和加工技术水平低,要使十几亿人吃饱、吃好,吃得安全、卫生、营养、方便,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农产品数量大幅增加,基本生活物质得以满足,正在从温饱型逐步向小康型过渡,人们的食品观念和食品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对食物的品质、卫生质量要求不断提高。
尤其是加入WTO以后,国际贸易中有关税壁垒更有技术壁垒,这就对食品生产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因此减少虫害和霉变腐败造成的损失、延长储存期和保鲜时间、提高食品卫生质量、减少能耗和化学药物残留及环境污染等,已经成为食品生产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目前,全世界已有42个国家和地区批准辐照农产品和食品240多种,年市场销售辐照食品的总量达20多万t。
辐照食品种类也逐年增加,截止2005年我国辐照食品种类已达7大类56个品种。
7大类产品分别是辐照豆类、谷物及其制品;辐照干果果脯类;辐照熟畜禽肉类;辐照冷冻包装畜禽肉类;辐照香辛料类;辐照水果、蔬菜类;辐照水产品类。
据有关统计表明,2005年我国30万居里以上的商用γ辐照装置已达84座,功率5kw以上的电子加速器已达83台。
食品辐照技术已成为传统食品加工和贮藏技术的重要补充和完善[5]。
刍议我国辐照食品的质量安全管理现状及合理建议
质量控制1 我国辐照食品的质量安全管理现状1.1 管理措施不足,辐照食品市场混乱《辐照食品卫生管理办法》是我国当下针对辐照食品进行管理和监督的主要法规,但是对于辐照食品生产和加工的内容却未详细规定,一部分细节问题难以找到相应的标准,进而在处理过程中也难以将管理工作贯彻落实,导致辐照食品质量管理可行性和可靠性不足[1]。
我国辐照食品在近几年中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但是快速发展进程中存在大量隐患问题未能够得到良好解决[2]。
例如,一部分企业并不清楚辐照食品行业的发展要求和趋势,仅仅为了经济效益进行生产和经营。
行业内部的管理模式滞后、管理效率较低,对企业自身发展、社会行业建设均具有消极影响。
由于国家和政府机构的职能分配不是十分完善,且辐照站并不是一个单一化的食品生产厂家,作为参与食品生产的一个单独部门,在我国的相关监督管理机制中难以找到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
1.2 监管手段不力,辐照食品质量堪忧在我国市场中的监管制度未形成全国统一的“硬性标准”。
在国内市场中,随意增加辐照产品的种类和数量、增减辐照计量、改变辐照标识等事件比比皆是。
鉴于此能够看出,我国辐照市场需要实事求是、敢于纠正的监督管理人员,更需要科学的检验技术与检验手段,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保证我国辐照食品安全。
1.3 鉴定标准不一,辐照食品贸易失衡辐照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级的食品检验监督机制,保证检验机构工作运行能够秉承科学性、有效性、公正性,力求检验的每一个流程都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检验工作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与检验水平也有待提高,一部分工作人员并未掌握专项检验知识,盲目实施检验工作会造成产品质量不高,继而影响我国辐照产品进出口贸易和我国行业发展状态。
然而我国当下的辐照食品检验机构主要是农业辐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其鉴定和检验的种类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并且辐照食品检验需要配置专业性较强的设备,当下检验中心配置的设备也难以满足多样化的检验标准,不利于我国辐照产品的质量监督。
国际辐照食品与食品辐照装置的发展与趋势分析分析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国际辐照食品的发展历程 • 食品辐照装置的种类与特性 • 国际辐照食品的安全性评估 • 国际辐照食品的市场趋势与前景 • 我国辐照食品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01 国际辐照食品的 发展历程
起源与早期发展
01
02
03
04
19世纪末
微波辐射装置
利用微波能量对食物进行加热和干燥,具有快速、节能、易于控制 的特点,适用于小型食品加工。
紫外线和红外线辐射装置
利用紫外线和红外线的特性对食物进行杀菌和保鲜,具有高效、环 保、低成本的特点,适用于特定食品加工。
技术原理与优势
杀菌和保鲜
通过辐射破坏微生物和酶的活性,延 长食品的保质期,减少食品变质和腐 败的风险。
品种类也越来越多。
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公众对辐照食品的认知度较低,存在一 定的误解和疑虑;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 仍需加强;相关法规和标准尚不完善。
VS
机遇
随着全球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严峻,辐照 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食品保鲜和灭菌手段, 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政府对食品安全和 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辐照技 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国辐照食品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起步阶段
我国辐照食品的研究始于20世纪 50年代,最初主要用于医学研究
和航天领域。
初步发展阶段
80年代开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 步,辐照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得到 了初步应用,主要涉及脱水蔬菜、
调味品和某些药品的灭菌。
成熟应用阶段
进入21世纪,随着食品安全问题 的日益突出和消费者对食品品质 要求的提高,辐照技术在食品工 业中的应用逐渐成熟,涉及的食
国际辐照食品与食品辐照装置的发展与趋势分析
l 为了保证食品辐照的安全,用于食品辐 照的射线能量有所限制:加速器的电子束能
量不大于10MeV;X射线的能量不大于5 MeV;γ辐 射源采用钴-60和铯-137。
l 装置本身还分为试验开发、可移动式和 商业化辐照装置。
l 估计,2009年出口总量基本不变。
国际辐照食品与食品辐照装置的发展 与趋势分析
印度-美国
l 2007年,在芒果销售的三四个月中, 大约有170吨的芒果辐照后出口到美 国;
l 2008年,出口量为275吨; l 2009年,预计为300吨。 l 印度生产的芒果占世界总产量的一
半,但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和检疫 的限制,其出口量还不足世界芒果 交易的1%。 l 预计未来芒果辐照的数量将继续扩 大。
国际辐照食品与食品辐照装置的发展 与趋势分析
越南-美国
l 美国允许从越南中部省份Binh Thuan进口辐照后的火龙果 ;
l 主要有两家单位:越南 VINAGAMMA的钴源辐照装置和 Son Son的电子加速器装置用 于水果辐照;
l 从2008年10月开始,每周大约 运输7吨
国际辐照食品与食品辐照装置的发展 与趋势分析
2008
国际辐照食品与食品辐照装置的发展 与趋势分析
英国和欧盟食品辐照的发展现状
l 欧盟议会决定2000年9月20日起允许出售和使 用辐照草药,调味品和脱水蔬菜最大剂量为 10kGy。
l 此前,欧盟中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意 大利,荷兰,西班牙已经立法允许专项辐照食品 上市,
l 此后,欧盟其他成员国奥地利,德国,希腊, 卢森堡,葡萄牙,爱尔兰和瑞典也已经允许辐 照食品上市。
辐照食品发展现状
辐照食品发展现状辐照食品是通过辐照技术来保鲜、灭菌和杀虫的食品。
辐照技术是一种利用电子束、γ射线或X射线来处理食品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食品中的细菌、寄生虫和昆虫等有害微生物,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提高食品的安全性。
辐照食品发展现状如下:首先,辐照食品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常见的食品处理方法。
例如,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巴西等国家已经广泛使用辐照技术处理食品,辐照食品在超市和商场中比比皆是。
这些国家和地区对辐照食品的安全性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评估,认为辐照食品对人体健康没有明显不利影响。
其次,辐照食品的种类逐渐增多。
最早被辐照的食品主要是谷物、调味品和干果等非易腐败产品,如今已经扩展到了肉类、海鲜、水果和蔬菜等易腐败食品。
辐照处理能够有效地杀死这些食品中的致病微生物,同时保持食品的营养成分和风味。
另外,辐照食品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
由于辐照技术能够杀死食品中的昆虫和害虫,减少食品被污染的风险,因此辐照食品在国际贸易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同时,辐照处理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减少食品损耗,降低运输和贮存成本。
最后,辐照食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了广泛认可。
辐照食品经过科学论证和实践检验,证实辐照处理对食品的营养成分和质量没有明显的影响。
此外,辐照食品在国际食品卫生标准中获得了认可,如美国FDA、加拿大卫生部和世界卫生组织等都承认辐照食品的安全性。
总之,辐照食品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认可,其主要优势包括延长食品保质期、杀菌灭虫、降低食品污染风险和减少食品损耗等。
面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挑战,辐照技术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一种可靠有效的手段。
尽管需要继续加强对辐照食品的监管和监督,但可预见的是,辐照食品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
我国辐照食品的安全卫生现状
我国辐照食品的安全卫生现状摘要:综述了食品辐照技术和辐照食品的卫生安全性研究现状,着重就辐照食品的卫生安全性现状进行了分析论述,并客观评价辐照食品的安全性,推进辐照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关键字:辐照食品;安全卫生;发展现状Abstract:Overview of food irradiation technology and health safety of food irradiation research status, focusing on the health safety of irradiated food situation was analyzed and discussed, and an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safety of food irradiation to promote irradiation in the food industry application.Key word:irradiated food;health and safety;development status1 前言食品辐照技术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种灭菌保鲜技术,是以辐射加工技术为基础,电离辐射产生的高能射线对食品进行加工处理从而达到杀虫、杀菌、抑制生理过程,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持营养品质及风味、延长货价期的目的。
目前食品的贮藏保等方面面临严峻的挑战。
据估计,全世界收获农产品的1/3在到达消费者之前就因腐败和虫害而损失;由于食品卫生质量低下,食源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食品安全问题十分严重。
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世界人口死亡约5000万人,其中,因食源性疾病死亡人数约为1500万人,远高于传染病、肿瘤和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人数,是全球人类的首位死亡原因。
我国是农业大国,情况也不例外,每年由于仓储害虫和霉变造成的损失约占10%。
2 辐照食品的发展1964年6月,美国政府批准马铃薯抑制发芽研究,1966年8月15日提出辐照火腿的申请,1970年以来,以牛肉、鸡肉、猪肉和火腿为对象,进行了广泛深入研究,取得了很大成果,并将辐照食品供给阿波罗号、哥伦比亚宇宙飞船宇航员食用,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