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协同反应
[理学]有机化学第十八章 协同反应
3
sp2 CH3 CH3 hv H CH3 H
sp3 CH 3
CH3
CH3
p轨道与sp3杂化轨道的相互转化、电子与电子的相互转化,
伴随键的重新组合。
CH3 H CH3 H
CH3 CH3 H CH3 H CH3
CH3 hv H CH3 H
CH3 H CH3 H
CH3 H H CH3
CH3 H CH3 H
hv
(对旋)
H CH3 H
H3C H
+
H (顺旋)
完成下列ph
?
ph (3) ph ph
?
H H
(4)
HH
?
H H
第二节 环加成反应(Cycloaddition Reactions)
在光或热作用下,两个电子共轭体系的两端同时生成键而
形成环状化合物的反应。
+ hv [ 2+2 ] 环加成
直链共轭多烯的π分子轨道的一些特点: 1. π分子轨道的数目与参与共轭体系的碳原子数是一致的。
2. 对镜面( δv)按对称--反对称--对称交替变化。对二重对
称轴(C2)按反对称--对称--反对称交替变化。
3. 结(节)面数由0→1→2…逐渐增多。
4 轨道数目n为偶数时,n /2为成键轨道,n /2为反键轨道。n 为奇数时,(n-1)/2为成键轨道,(n-1)/2为反键轨道,1个为 非键轨道。
对称性。
(2)当共轭多烯两端的碳原子的P轨道旋转关环生成σ键 时,必须发生同位相的重叠(因为发生同位相重叠使 能量降低)。
2
(HOMO)
2 1
3 2 4 1 4 3
H3C
顺旋
H3C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小节
HBr + RCH CH2 (亲电试剂)
C6H13 HO + H C H3 α C Br
SN2
C6H13 HO C H CH3 ( ) - 2 - 辛醇 α = 9.9
+ Br
( ) - 2 - 溴辛烷 = 34.2
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 反应 反应) 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1反应) 1.反应机理 . 两步反应( 反应是分两步完成的 反应是分两步完成的)。 两步反应(SN1反应是分两步完成的)。 第一步: 第一步:
反应进程 S N 2 反应进程中的能量变化
3.SN2反应的立体化学:双分子历程 总是伴随着构型的翻转。 . 反应的立体化学 反应的立体化学: 1)异面进攻反应
Nu
-
C
δ δ Nu … … C L
Nu C
+ L
-
2) 构型翻转(瓦尔登Walden转化)。 ) 构型翻转(瓦尔登Walden转化)。 Walden转化
CN + RCH2−Cl (亲核试剂)
RCH2CN + Cl− (亲核反应)
3. 协同反应 在反应过程中, 在反应过程中,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都相互协调地在同一 步骤中完成的反应称为协同反应。 步骤中完成的反应称为协同反应。协同反应往往有一个环状过渡 )。它是一种基元反应 态(cyclic transition state)。它是一种基元反应(elementrary )。它是一种基元反应( reaction)。如: )。如 )。
有机化学反应机理+范例+原理
1.A rndt-Eister 反应酰氯与重氮甲烷反应,然后在氧化银催化下与水共热得到酸。
反应机理重氮甲烷与酰氯反应首先形成重氮酮(1),(1)在氧化银催化下与水共热,得到酰基卡宾(2),(2)发生重排得烯酮(3),(3)与水反应生成酸,若与醇或氨(胺)反应,则得酯或酰胺。
反应实例2.Baeyer----Villiger 反应反应机理过酸先与羰基进行亲核加成,然后酮羰基上的一个烃基带着一对电子迁移到-O-O-基团中与羰基碳原子直接相连的氧原子上,同时发生O-O键异裂。
因此,这是一个重排反应具有光学活性的3---苯基丁酮和过酸反应,重排产物手性碳原子的枸型保持不变,说明反应属于分子内重排:不对称的酮氧化时,在重排步骤中,两个基团均可迁移,但是还是有一定的选择性,按迁移能力其顺序为:醛氧化的机理与此相似,但迁移的是氢负离子,得到羧酸。
反应实例酮类化合物用过酸如过氧乙酸、过氧苯甲酸、间氯过氧苯甲酸或三氟过氧乙酸等氧化,可在羰基旁边插入一个氧原子生成相应的酯,其中三氟过氧乙酸是最好的氧化剂。
这类氧化剂的特点是反应速率快,反应温度一般在10~40℃之间,产率高。
3.Beckmann 重排肟在酸如硫酸、多聚磷酸以及能产生强酸的五氯化磷、三氯化磷、苯磺酰氯、亚硫酰氯等作用下发生重排,生成相应的取代酰胺,如环己酮肟在硫酸作用下重排生成己内酰胺:反应机理在酸作用下,肟首先发生质子化,然后脱去一分子水,同时与羟基处于反位的基团迁移到缺电子的氮原子上,所形成的碳正离子与水反应得到酰胺。
迁移基团如果是手性碳原子,则在迁移前后其构型不变,例如:反应实例4.Birch还原芳香化合物用碱金属(钠、钾或锂)在液氨与醇(乙醇、异丙醇或仲丁醇)的混合液中还原,苯环可被还原成非共轭的1,4-环己二烯化合物。
反应机理首先是钠和液氨作用生成溶剂化点子,然后苯得到一个电子生成自由基负离子(Ⅰ),这是苯环的л电子体系中有7个电子,加到苯环上那个电子处在苯环分子轨道的反键轨道上,自由基负离子仍是个环状共轭体系,(Ⅰ)表示的是部分共振式。
有机化学18第十八章周环反应
A BA B
顺旋
AA BB
BB AA
AA BB
A BA B
AA BB
对旋
BB AA
对称性不匹配,不能成键。
链状和环状共轭烯烃的判断
一个环状的共轭多烯是由三个单键连接两端的 双键的,应将其恢复为链状共轭多烯,再判断 它是4n或是4n+2电子体系。
由双键转化而来的单键
电环化反应形成的单键
由双键转化而来的单键
B
A
B AA B
A
B
A
B
以键轴为轴向同一方向(均为顺
时针,或均为逆时针)称为顺旋。 B
A
B
A
A
B
(dl)
以键轴为轴向不同方向(一为顺 时针,另一为逆时针)称为对旋。
B
B
B AA B
A
A
A
A
B
B
对称性不匹配,不能成键。
C. 4n电子体系在光照条件下的电环化反应
在光照条件下,4n电子体系参与电环化反应的 最高占有轨道(HOMO)是3,3在顺旋和对旋 时的成键状态如下:
18.3 -迁移反应
-迁移反应:一个以键与共轭多烯相连 的原子或基团,在加热条件下从共轭体 系的一端到另一端的迁移反应,同时伴 随单双键的互变。
分类:-迁移反应分为原子或基团从共 轭体系的一端到另一端的迁移称为[1,j]迁 移,又可进一步分为氢原子迁移和烷基 迁移;联结两段共轭体系的键在共轭体 系上的位移,称为[i,j]迁移,主要是 [3,3’]--迁移。
1.4n电子体系的电环化反应
A. 4n电子体系的分子轨道
反键轨道
HOMO
成键轨道
加热条件下电子填充
反键轨道
2024年高中有机化学反应拓展:基本反应及机理
2024年高中有机化学反应拓展:基本反应及机理有机反应主要分为【1】自由基反应; 【2】离子型反应; 【3】协同反应,这三种基本反应类型。
这每大块如果要讲 得清清楚楚的话,文章篇幅那就会飚到万字论文级的了,因 此笔者只在此做简要介绍。
可以先看看下图的 Mind Map, 笔者下文的思路就按照这个来。
By:小分子团水初中我们判断一个反应的原则是有没有新物质生成,高中更 进一步,有没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
有机物 一般是 C 、H 、N 、O 等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的。
共价键如何 断裂和有机反应类型息息相关。
均裂→A·+B·)亲电加成亲电反应有机反应-离子型反应 (A:B —→A++B -)异裂亲核取代协同反应亲电取代亲核加成自由基反应 (A:B亲核反应人【自由基反应】上文提到的自由基反应和均裂反应有关,均裂反应是指:共价键断裂时原成键的一对电子平均分给2个原子或基团,共用电子对各取一半形成了自由基。
比如甲烷和氯气在光照下的反应是一种自由基取代反应。
【自由基取代反应】这里不妨用甲烷和氯气的反应举例,谈谈自由基取代反应机理,自由基取代反应是一种链式反应分为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三个阶段。
在光照条件下,一当量的氯气分子发生均裂反应,形成了2个氯自由基,此过程称为链引发阶段;氯自由基电负性大,反应活性高,结合甲烷的氢原子生成氯化氢和碳碳自由基,碳自由基继续和氯分子反应,继续生成高活性的氯自由基和产物氯甲烷,此过程得到了氯取代产物,同时也生成了能够继续反应的氯自由基,这过程为链增长阶段。
最后氯自由基结合成氯分子不在为非作歹,其他自由基也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变成了稳定分子,没有新的自由基产生,达到链终止阶段。
链引发链增长By: 链终止小分子团水【自由基加成反应】溴化氢的与不对称烯烃加成反应是一类亲电加成反应(本文后面会提及这个类反应)一般是符合马氏规则的(Markovnikov principle), 但是自由基加成反应得到的是 反马氏产物。
有机反应简介
第一章 印象管理
成熟的
幼稚的
有能力的
没能力的
有品位的
没品位的
有教养
没教养
有气质
没气质
---
---
• 第一印象就是别人给你的打分
你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如何?
•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由于第一印象是在对 某人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获得的,故嵌入大脑 的程度较深,并且它对今后输入的关于此人 的信息将产生不可忽略的作用。
• 12~22分:第一印象差 • 也许你会感到吃惊,因为很可能你只是依着自己的习惯行事而
已。也许你本来是很愿意给别人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可是你的 不经心或缺乏体贴、或言语无趣,无形中却让来人做出关于你的 错误的勾勒。你必须记住交往是种艺术,而艺术是不能不修边幅 的。 • 23~46分:第一印象一般 • 你的表现中存在着某些令人愉快的成分,但同时又偶有不够精 彩之处,这使得别人不会对你印象恶劣,却也不会产生很强的吸 引力。如果你希望提高自己的魅力,首先必须从心理上重视,努 力在“交锋”的第一回合中显示出自己的最佳形象。 • 47~60分:第一印象好 • 你的适度、温和、合作给第一次见到你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无论对方是你工作范围抑或私人生活中的接触者,他们无疑都有 与你进一步接触的愿望。你的问题只在于注意那些单向的对你 “一见钟情”者。
烷烃卤代反应时,并不是直接生成中间体自由基,而是先经过一 个过渡态才能完成。
过渡态(transition state):在 过渡态的特点:
反应物互相接近的反应进程中, (1)能量高。
与势能最高点相对应的结构称 (2)极不稳定,不能分离得到。
为过渡态。
(3)旧键未完全断开,新键未完
全形成。
甲烷氯代反应势能图
经典:有机化学-第17章-协同反应
CH3
基态 激发态
相同
15
例:
CH3 H H CH3
hv
CH3
CH3
CH3 H CH3 H
H 3C H H
CH3
H 3C H H
CH3
LUM O
LUMO HOMOLeabharlann H 3C H HCH3
hv 顺旋
H 3C H H
CH3
HOM O
对旋
H 3C H H
CH3
1
H 3C H H
CH3
基态 激发态
外消旋体
H H 3C
8
四 直链共轭多烯的分子轨道的一些特点
1. π分子轨道的数目与参与共轭体系的碳原子数是一致 的。
2. 对镜面(δv)按对称--反对称--对称交替变化。对二 重对称轴(C2)按反对称--对称--反对称交替变化。
3. 结(节)面数由0→1→2…逐渐增多。 4 轨道数目n为偶数时,n /2为成键轨道,n /2为反键
第十七章 周环反应 (协同反应)
1
第一节 周环反应和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 一 周环反应概况简介 二 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简介 三 前线轨道理论的概念和中心思想 四 直链共轭多烯π分子轨道的一些特点
2
一 周环反应概况简介
1. 定义
周环反应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能形成环状过渡态的协同反应。
协同反应 协同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化学 键破裂和形成时,它们都相互协调地在同一步骤中完成。
4n+2电子体系?
HH
18
第三节 环加成反应
一 环加成反应的定义、分类和表示方法 二 环加成反应的选择规则 三 前线轨道理论对环加成反应选择规则的
高等有机第四章有机化学反应中间体
2014-12-28
18
5 .伯胺与 HNO2 作用,先生成重氮离子,然后失去 N2形成碳正离子。 R-NH2 → R-N2+ → R+ + N2↑ (二)亲电试剂与重键加成 1.烯烃酸催化水合
C C + H+ C CH
2.羧基化合物的氧质子化
R C R O + H
+
R R C OH
2014-12-28
31
(四)空间效应
不饱和键与碳负离子的电子对共轭,则碳负离子必 然成为平面构型,以利于 P 轨道的最大重叠;若结构上 或空间上因受阻碍达不到最大重叠,则相应碳负离子的 稳定性就小。
1 O H H O O H O
1,3-环己二酮 可与NaOH液反应
双环[2.2.2]辛-2,6-二酮 不能与NaOH水液反应,
(一)S特性效应(杂化效应)
S轨道比相应的 P 轨道离原子核较近,故原子核对S 轨 道中的电子吸引力比相应P轨道的大。这种差别也反映在 杂化轨道中。
轨道吸电子能力: SP > SP2 > SP3 碳负离子稳定性: CH≡C- > -CH=CH2 > -CH2-CH3 这种影响是由于碳原子杂化轨道中S成分不同造成的, 称S特性效应,又叫杂化效应。
CH3NO2
CH2NO2
2014-12-28
34
2 . 碱性条件下脱羧(C-C键异裂)
CN C2H5 C COOH C6H5 碱 CN C2H5 C C6H5
(二)亲核试剂与重键加成(略)
四.碳负离子的反应
(一)对重键的加成
2014-12-28
35
1. 对羰基的加成
C O + R-MgX R C OMgX H3O R C OH
有机化学 第十八章协同反应
规律前沿轨道法用双烯和亲双烯体各部位“轨道系
数”加以说明。在[4 +2]环加成中,双烯体具有给
电子基团时“轨道系数”最大的位置为C4和C1 (3和
4中标记●)。而连有拉电子基团的亲双烯体系数最
大的位置是C2(5中标记● )。这样两种反应物“轨
道系数”最大位置相互作用决定了这种邻对位加成
作用。图18-8 (a)和(b)分别描述了[1,5]和[1,3]
迁移相应前沿轨道与氢原子的相互作用。
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到,[1,5]同面迁移时,对
称性是允许的,而[1,3]同面迁移时,对称性是禁
阻的,但异面迁移是允许的。但氢[1,3]异面迁移
在几何上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在加热条件下很难发
生[1,3 ]迁移而容易发生[1,5 ]迁移。重氢化合
制备七元环化合物。
(2)1,3偶极环加成
除共轭双烯外,很多1,3偶极分子可作为双烯体
进行[4 +2]环加成。这些1,3偶极分子是具有4 π电
子的共轭体系,如重氮烷烃、叠氮化合物分别在C一
N—N和N—N—N三个原子上具有4个共轭π电子。它们
很容易在加热条件下与亲双烯体进行[4+2]环加成,
反应可合成五元杂环化合物。
同面/同面加成对称性是允许的,但在光照作用下[2
+2]反应过程中往往有双基的生成,因此这种加成并
非均有立体选择性。不过因在光照条件下[2 + 2 ]加
成较为容易而且在合成四元环上有很大价值,因此[2
+ 2 ]环加成仍不失为重要反应,下面是利用这个反
应合成四元环和笼状化合物的典型实例。
问题18-2
环戊二烯长时间放置会产生二聚环戊二
高等有机化学第九章 协同反映
如 环己三烯
符号不变
环丙基正离子的开环
符号反转
顺旋,反转1次,Möbius体系,4n+2(n=0) 个电子,反芳香性。
第九章、协同反应
一、电环化反应
定义:线形π电子体系的两端点之间形成单键
的反应及其逆过程
CH3 H
CH3 H
175℃
CH3 H
H
H
CH3
顺式
H 反式,顺式
顺旋和对旋(?)
二烯体系的两个端点相连的基团在开环过程中 都按同样的方向旋转叫顺旋(在含有4n个π电 子体系中,协同电环化反应应当是对旋的)。
H3C H H
Evans规律
将Hückel体系(4n+2π )和Möbius体系都 视为芳香体系时,可归纳为:在加热时进行的 周环反应都是通过芳香过渡态进行的。
π电子数 0,4,8,…4n 2,6,10,…4n+2
Hückel类型 加热不利 光照有利 加热有利 光照不利
Mobius类型 加热有利 光照不利 加热不利 光照有利
CH3
CH3 CH3
132℃
CH3 HCH3 H
在三烯体系两端的基团在环化过程中以。
1、前线分子轨道理论对电环化反应 立体专一性的解释。
伍德沃德和霍夫曼提出:反应的立体化学是 受开链化合物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 的对称性性质所控制。
该建议是以下列概念为基础的:在涉及电 子密度转移的过程中,正是能量最高的 电子,即占据HOMO的电子具有首位的 重要性。
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周环反应)
第16章周环反应16.1 复习笔记一、周环反应和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1.周环反应(1)定义:在化学反应过程中,能形成环状过渡态(cyclic transition state)的协同反应(synergistic reaction)统称为周环反应。
(2)协同反应是一种基元反应(elementary reaction)。
其含义是:在反应过程中,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化学键破裂和形成时,都必须相互协调地在同一步骤中完成。
(3)周环反应具有如下的特点:①反应过程中没有自由基或离子这一类活性中间体产生。
②反应速率极少受溶剂极性和酸、碱催化剂的影响,也不受自由基引发剂和抑制剂的影响。
③反应条件一般只需要加热或光照,而且在加热条件下得到的产物和在光照条件下得到的产物具有不同的立体选择性(stereoselectivity),是高度空间定向反应。
④遵循微观可逆性原理。
(4)周环反应主要包括电环化反应(electrocyclic reaction)、环加成反应(cycloaddition)和σ迁移反应(σmigrate reaction)。
2.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电环化反应在加热和光照条件下具有不同的立体选向性。
分子轨道对称性是控制这类反应进程的关键因素。
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认为:化学反应是分子轨道进行重新组合的过程,在一个协同反应中,分子轨道的对称性是守恒的,即由原料到产物,轨道的对称性始终不变。
因此分子轨道的对称性控制着整个反应的进程。
二、前线轨道理论1.前线轨道理论的概念和中心思想(1)基本概念①最高占有轨道(HOMO):已占有电子的能级最高的轨道。
②最低未占有轨道(LUMO):未占有电子的能级最低的轨道。
③单占轨道(single 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有的共轭体系中含有奇数个电子,它的已占有电子的能级最高的轨道中只有一个电子。
用SOMO表示。
单占轨道既是HOMO,又是LUMO。
有机化学反应总结
二、按反应物和产物的结构关系分类
加成反应:两个或多个分子相互作用,生成一个加成产物的反应称为加成反应。 取代反应: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某个原子或基团被其它原子或基团所置换的反应称为取代 反应。 重排反应: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发生在同一分子中时,会引起组成分子的原子的配置方 式发生改变,从而形成组成相同,结构不同的新分子,这种反应称为重排反应。 消除反应: 在一个有机分子中消去两个原子或基团的反应称为消除反应。可以根据两个消 去基团的相对位置将其分类。若两个消去基团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称为 1,1-消除或α-消除; 两 个消去基团连在两个相邻的碳原子上,则称为 1,2-消除或β-消除;两个消去基团连在 1,3 位碳原 子上,则称为 1,3-消除或γ-消除。其余类推。 氧化还原反应:有机化学中的氧化和还原是指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和其它原子的氧化 和还原,可根据氧化数的变化来确定。氧化数升高为氧化,氧化数降低为还原。氧化和还原总 是同时发生的,由于有机反应的属性是根据底物的变化来确定的,因此常常将有机分子中碳原 子氧化数升高的反应为氧化反应,碳原子氧化数降低的反应为还原反应。有机反应中,多数氧 化反应表现为分子中氧的增加或氢的减少,多数还原反应表现为分子中氧的减少或氢的增加。 缩合反应:将分子间或分子内不相连的两个碳原子连接起来的反应统称为缩合反应。在缩
有机化学反应总结
有机化学反应总结
有机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成键电子发生重新分布,原有的键断裂, 新的键形成,从而使原分子中原子间的组合发生了变化,新的分子产生。这种变化过程称为有 机反应(organic reaction) 。 一级反应:在动力学上,将反应速率只取决于一种化合物浓度的反应称为一级反应。 二级反应:在动力学上,将反应速率取决于两种化合物浓度的反应称为二级反应。
常见有机化学反应及机理
Beckmann重排肟在酸如硫酸、多聚磷酸以及能产生强酸的五氯化磷、三氯化磷、苯磺酰氯、亚硫酰氯等作用下发生重排,生成相应的取代酰胺,如环己酮肟在硫酸作用下重排生成己内酰胺:反应机理:在酸作用下,肟首先发生质子化,然后脱去一分子水,同时与羟基处于反位的基团迁移到缺电子的氮原子上,所形成的碳正离子与水反应得到酰胺。
迁移基团如果是手性碳原子,则在迁移前后其构型不变,例如反应实例Bouveault-Blanc还原反应机理反应实例Claisen-Schmidt反应一个无α-氢原子的醛与一个带有α-氢原子的脂肪族醛或酮在稀氢氧化钠水溶液或醇溶液存在下发生缩合反应,并失水得到α,β-不饱和醛或酮:反应机理反应实例Claisen酯缩合反应二元羧酸酯的分子内酯缩合见Dieckmann 缩合反应。
反应机理:反应实例:Cope 消除反应反应机理反应实例Cope重排1,5-二烯类化合物受热时发生类似于O-烯丙基重排为C-烯丙基的重排反应(Claisen重排)反应称为Cope重排。
这个反应30多年来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
1,5-二烯在150—200℃单独加热短时间就容易发生重排,并且产率非常好。
Cope重排属于周环反应,它和其它周环反应的特点一样,具有高度的立体选择性。
例如:内消旋-3,4-二甲基-1,5-己二烯重排后,得到的产物几乎全部是(Z, E)-2,6辛二烯:反应机理Cope重排是[3,3] -迁移反应,反应过程是经过一个环状过渡态进行的协同反应:在立体化学上,表现为经过椅式环状过渡态:反应实例Clemmensen还原醛类或酮类分子中的羰基被锌汞齐和浓盐酸还原为亚甲基:此法只适用于对酸稳定的化合物。
对酸不稳定而对碱稳定的化合物可用Wolff-Kishner-黄鸣龙反应还原。
反应实例Diels-Alder反应含有一个活泼的双键或叁键的化合物(亲双烯体)与共轭二烯类化合物(双烯体)发生1,4-加成,生成六员环状化合物:这个反应极易进行并且反应速度快,应用范围极广泛,是合成环状化合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
有机化学课件--第十八章协同反应
协同反应的概念与特点
探讨协同反应的特点和与传统 反应的区别。
协同反应的意义和应用
解释协同反应在有机化学领域 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传统配对反应 vs 协同反应
1 传统配对反应的限制
和不足
2 协同反应的优势和特点 3 协同反应与传统配对
展示协同反应相比传统配对
反应的比较
讨论传统配对反应的局限性
反应的优势和特点。
比较协同反应和传统配对反
和存在的问题。
应的异同。
协同反应的类型
亲核-亲电协同反应
介绍亲核-亲电协同反应的机制和实例。
碱-酸协同反应
探讨碱-酸协同反应的原理和广泛应用。
金属协同反应
讲解金属催化的协同反应机制和应用案例。
自由基协同反应
介绍自由基协同反应的特点和相关反应类型。
协同反应机理
协同反应的基本机理
介绍协同反应在药物研发和 制造中的应用案例。
讨论协同反应在材料科学和 工程中的广泛应用。
结论与展望
协同反应的发展历程
回顾协同反应的发展历程和重要 里程碑。
协同反应的未来趋势
展望协同反应在未来有机化学领 域的发展趋势。
协同反应的创新与改 进
探讨如何进一步改进协同反应的 机制和应用方法。
以上就是有机化学课件--第十八章协同反应的 大纲,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有机化学课件--第十八章 协同反应
协同反应是有机化学中重要的概念,本章会介绍协同反应的特点、意义和应 用。我们将比较传统配对反应和协同反应的不同,并探讨协同反应的机理和 各种类型。最后,我们将了解协同反应在有机合成、化学制药和材料科学中 的实际应用。
简介
协同反应简介
介绍协同反应的定义和基本概 念。
有机化学反应机理(整理版)
1.A rndt-Eister 反应酰氯与重氮甲烷反应,然后在氧化银催化下与水共热得到酸。
反应机理重氮甲烷与酰氯反应首先形成重氮酮(1),(1)在氧化银催化下与水共热,得到酰基卡宾(2),(2)发生重排得烯酮(3),(3)与水反应生成酸,若与醇或氨(胺)反应,则得酯或酰胺。
反应实例2.Baeyer——--Villiger 反应反应机理过酸先与羰基进行亲核加成,然后酮羰基上的一个烃基带着一对电子迁移到—O—O—基团中与羰基碳原子直接相连的氧原子上,同时发生O—O键异裂。
因此,这是一个重排反应具有光学活性的3-——苯基丁酮和过酸反应,重排产物手性碳原子的枸型保持不变,说明反应属于分子内重排:不对称的酮氧化时,在重排步骤中,两个基团均可迁移,但是还是有一定的选择性,按迁移能力其顺序为:醛氧化的机理与此相似,但迁移的是氢负离子,得到羧酸。
反应实例酮类化合物用过酸如过氧乙酸、过氧苯甲酸、间氯过氧苯甲酸或三氟过氧乙酸等氧化,可在羰基旁边插入一个氧原子生成相应的酯,其中三氟过氧乙酸是最好的氧化剂。
这类氧化剂的特点是反应速率快,反应温度一般在10~40℃之间,产率高。
3.Beckmann 重排肟在酸如硫酸、多聚磷酸以及能产生强酸的五氯化磷、三氯化磷、苯磺酰氯、亚硫酰氯等作用下发生重排,生成相应的取代酰胺,如环己酮肟在硫酸作用下重排生成己内酰胺:反应机理在酸作用下,肟首先发生质子化,然后脱去一分子水,同时与羟基处于反位的基团迁移到缺电子的氮原子上,所形成的碳正离子与水反应得到酰胺。
迁移基团如果是手性碳原子,则在迁移前后其构型不变,例如:反应实例4.Birch还原芳香化合物用碱金属(钠、钾或锂)在液氨与醇(乙醇、异丙醇或仲丁醇)的混合液中还原,苯环可被还原成非共轭的1,4-环己二烯化合物。
反应机理首先是钠和液氨作用生成溶剂化点子,然后苯得到一个电子生成自由基负离子(Ⅰ),这是苯环的л电子体系中有7个电子,加到苯环上那个电子处在苯环分子轨道的反键轨道上,自由基负离子仍是个环状共轭体系,(Ⅰ)表示的是部分共振式.(Ⅰ)不稳定而被质子化,随即从乙醇中夺取一个质子生成环己二烯自由基(Ⅱ).(Ⅱ)在取得一个溶剂化电子转变成环己二烯负离子(Ⅲ),(Ⅲ)是一个强碱,迅速再从乙醇中夺取一个电子生成1,4—环己二烯。
有机化学 周环反应
C C
C C
C C
C C
C
1
C
2
C
3
C
4
C
5 [ 1, 5 ] 迁移
C Z C
[ i , j ] 迁移
i
C C
1'
1
C C
2'
2
C C
3'
2
3
C C
4'
4
C C
5'
5
[ 3, 3 ] 迁 移
C C
1'
2
1
C C
2'
2
C C
3'
3
C C
4'
4
C C
5'
5
j
1 1' 2'
3 3'
1 1' 2'
3 3'
[ 3, 3 ] 迁 移
两分子烯烃或共轭多烯烃加成成为环状化合物的反应叫环加成反应。
环加成反应可以根据每一个反应物分子所提供的反应 电子数来分类.
+
[ 2 + 2 ]环加成
+
[ 2 + 4 ]环加成
O
+
O + O O
O O
1,3-偶极环加成反应
二、[ 2 + 2 ]环加成
+
h
H 3C H H
H C CH3 C CH3 H
△
4n+2体系 对旋允许
H
H
△
H H
H
△
H
4n体系 顺旋允许
4n+2体系 对旋允许
有机化学反应概论9
1.中间体的分离
中间体活性高,寿命短,难以分离。但某些活性中间 体可以在特殊条件下分离出来。
CH3 + C2H5F CH3 CH3 BF3 -80℃
CH3
CH3 H
+
C2H5 BF4CH3
σ-络合物
CH3
黄色,熔点-15℃
C2H5 + HBF4 CH3
CH3
2.中间体的检测 多数中间体不能分离,但可利用IR,NMR,MS,
O CH3CCOOH
[H]
( + )CH3CHCOOH OH
丙酮酸 非手性分子
非立体选择性 也非立体专一性
1.7 赤式和苏式构型
丁醛糖有两个手性碳,存在四种立体异构体, 分属 于两对对映体。 在Fisher式中,凡是相同基团位于同侧的叫赤藓糖, 而位于异侧的为苏阿糖.
CHO H H OH OH CH2OH HO HO
+
H 2C
CH2
CH2CH2OAC
苯桥正离子中间体
动态1HNMR(化学家Olah)
反应为邻基参与历程
3.中间体的捕获 如果推测到一个反应可能存在某一种中间体时,可
加入另一种物质作捕获剂。当它与不稳定中间体作用
后再分离出预测化合物来证明。
I
NaNH2
NH3
NH2
O
捕获剂
O
苯炔历程,或消除-加成反应
反-1-溴-1,2-二苯乙烯 (Z)-1-溴-1,2-二苯乙烯
立体化学为反式消除
二、立体选择性反应
如果某一立体异构体作用物能同时生成几种立体异
构体产物,其中一种的量超过其它立体异构体,这种
反应称为立体选择性反应。
CH3CH2CHCH3 I
有机化学课件--第十八章协同反应
2019/7/16
顺 旋 ( 禁 阻 )
对 旋 ( 允 许 )
ψ3 己 三 烯 的 热 环 合
130℃ 顺 旋
C3H H
130℃
H
对 旋
C3H
课件
C3H
C3H
15
4n+2π电子体系的多烯烃在激发态(光照反应) ψ 4为HOMO。电环化时顺旋是轨道对称性允许 的,对旋是轨道对称性禁阻的。
2019/7/16
课件
18
一、[ 4+2 ]环加成
1.反应特点
以乙烯与丁二烯为例讨论 从前线轨道(FMO)看,乙烯与丁二烯
HOMO 和LUMO如下图:
LUMOπ*
HOMπO 乙烯的前线轨道图
2019/7/16
LUMOπ*3
ψ3
HOMπO2
ψ2
丁二烯的前线轨道图
课件
19
乙烯与丁二烯在加热条件下(基态)进行环加 成时,乙烯的HOMO与丁二烯的LUMO作用或丁 二烯的HOMO与乙烯的LUMO作用都是对称性允 许的,可以重叠成键。所以,[ 4+2 ]环加成是加热 允许的反应。如下图:
hυ 对 旋 ( 禁 阻 )
hυ 顺 旋 ( 允 许 )
ψ4 己 三 烯 的 光 照 环 合
其它含有4n+2个π电子体系的共轭多烯烃的电环 化反应的方式也基本相似。例如:
H
H
hυ
顺 旋 H
对 旋 H
2019/7/16
课件
16
18.2 环加成反应
两分子烯烃或共轭多烯烃加成成为环状化合物 的反应叫环加成反应。例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 前线轨道理论对电环化反应选择规则的解释
前线轨道理论认为: 一个共轭多烯分子在发生电环合反应时,必须掌握二项原则: (1)电环化反应中,起决定作用的分子轨道是共轭多烯的
HOMO,反应的立体选择主要取决于HOMO的对称 性。 (2)当共轭多烯两端的碳原子的p轨道旋转关环生成σ键 时,必须发生同位相的重叠(因为发生同位相重叠使 能量降低)。
光照条件下,到处于激发态的乙烯分子中的一个电子跃迁π*轨道 上去,因此,乙烯的HOMO是π*,另一乙烯分子基态的LUMO也 是π*,两者的对称性匹配是允许的,故环加成允许。
24
[4+2] 环加成 以乙烯与丁二烯为例
从前线轨道来看,乙烯与丁二烯HOMO和LUMO如下图:
LUM Oπ* HOM π O 乙 烯 的 前 线 轨 道 图
+
a b - c
a + = b - c
例如:
+
-C N -C
+
-CN -O
+
N N -C
+
-C = N -C (腈叶利德) -C += N -O(氧化腈)
N += N -C(重氮烷)
31
1,3-偶极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这类化合物都具有“在三个原子范围内包括4个电子的体系”
O3
-OO-O CH2N2
2C-H N-N RN3
1,3-偶极化合物的分子轨道的特点:
-N-RN-N
LUMO HOMO
与烯丙基负离
子具有类似的分
子轨道的特点。
32
2. 1,3-偶极环加成反应
定义:1,3-偶极化合物和烯烃、炔烃或相应衍生物生成五元 环状化合物的环加成反应称为1,3-偶极环加成反应。
O +O +
O
O O
O
O O
O
33
如果用前线轨道理论来处理1,3-偶极环加成反应, 基态时具有如下的过渡态。
环加成反应的逆反应为环消除反应。
20
2. 分类和表示
根据每一个反应物分子所提供的反应电子数来分类
同面
+
异面
4+2
21
二 环加成反应的选择规则
环加成反应的Woodward-Hoffmann选择规则
参与反应的电子数
4n + 2
4n
同面同面
h
h
允许
禁阻 禁阻
允许
同面异面
h
h
禁阻
允许
允许
禁阻
22
三 前线轨道理论对环加成反应选择规则的解释
H C2 C O 3H
C2 C O 3H H
29
实例:写出下列反应的机理
CH2I
Cl3CCO2Ag
CH2
+
CH3 CH2 + CH2
+
H+
+ 30
五 1,3-偶极环加成反应
1. 1,3-偶极化合物的结构和分子轨道 定义:能用偶极共振式来描述的化合物称为1,3-偶极化合物
+
a = b - c
a + - b - c
HOπ M 2 O
HOπM ( 乙 O 烯 )
LU M Oπ*
对称性允许的 乙烯和丁二烯的环加成(热反应)图
26
在光照作用下[ 4+2 ]环加成反应是禁阻的。因为光照使乙烯分
子或丁二烯分子激活,乙烯的*LUMO或丁二烯的3* LUMO 变成了*HOMO或3*HOMO,轨道对称性不匹配,所 以反应是禁阻的。如下图:
前线轨道理论认为: 两个分子之间的协同反应按照下列三项原则来进行:
(1)两个分子发生环加成反应时,起决定作用的轨道是一个分子的 HOMO和另一个分子的LUMO,反应过程中电子由一个分子的 HOMO流入另一个分子的LUMO。
(2)当两个分子相互作用形成σ键时,两个起决定作用的轨道必须发 生同位相重叠。
+
CH3 H
CH3 H
H
CH3
H
H
+
CH3 CH3
CH3 H3C
H
H
相同
16
五 应用实例
如何实现下列转换
CH 3
H
?
CH 3
H
CH 3 H H CH 3
CH 3
H
h
CH 3 对
H
H
H3C CH3 顺
H
CH 3 H H CH 3
17
更多例子:
hv
1 .
HH
4n电子体系
2.
trans
4n电子体系
4n+2电子体系?
R N R' ON C6H5
R N R' O C6H5
35
实例二
分子内也能发生1,3-偶极环加成反应
- O - N +C H 2 -S C
O -
+ N
S
O N
S
36
实例三
1,3-偶极环加成反应是立体专一的同向反应
CH2N2
C3H C3H O2C
C3H C2O C3H
CH3 CH3O2C
N N
CH3 CO2CH3
HH
18
第三节 环加成反应
一 环加成反应的定义、分类和表示方法 二 环加成反应的选择规则 三 前线轨道理论对环加成反应选择规则的
证明 四 环加成反应选择规则的应用实例 五 1,3-偶极环加成反应
19
一 环加成反应的定义、分类和表示
1 定义 两个或多个带有双键、共轭双键或孤对
电子的分子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稳定的环状 化合物的反应称为环加成反应。
14
例:
C H 3
H H
h v
C H 3
C H 3 H C H 3
H
C H 3 H C H 3
H
H
CH3 H
CH3
LUMO
hv
H
CH3 H
CH3 LUMO HOMO 对旋
H H3C
H
CH3 H
CH3 HOMO
H3C
顺旋
H
H CH3 H
CH3
基态 激发态
外消旋体
CH3
H3C
+
H
H
CH3
H
+
H
H3C
H3COC O
H
38H5
H+转移
O
O
C6H5
+
N
C6H5
H
O
C6H5
O N+ C6H5 H
39
O
C6H5
O
+
N
C6H5
+
H
正向1,3-偶极
H
COO3C环H加成反应
C=C
H3COCO H
O O
C6H5
N
H
H
H3COOC
C6H5
逆向1,3-偶极 环加成反应
COOC3H -O=C=O
1,3-偶极体 HOMO 亲偶极体 LUMO
LUMO HOMO
34
3. 1,3-偶极环加成反应的实例
实例一 1,3-偶极环加成反应提供了许多极有价值的五元杂环合成方法。
R N R' R"
CH2=CHR R -C N + -C -H -RS=C=S
R N R' S S
H R N R'
R"
R"
C6H5N=O
7
2. 前线轨道理论的中心思想
前线轨道理论认为:分子中有类似于单个原子的 “价电子”的电子存在,分子的价电子就是前线电子, 因此在分子之间的化学反应过程中,最先作用的分子 轨道是前线轨道,起关键作用的电子是前线电子。
这是因为分子的HOMO对其电子的束缚较为松弛, 具有电子给予体的性质,而LUMO则对电子的亲和力 较强,具有电子接受体的性质,这两种轨道最易互相 作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作用。
H
H+转移
H
C6H5 -
N
+
H H3COOC
C6H5 COOC3H H
HN
C6H5 H
C6H5 COOC 3 H
H3COC O
H
40
第四节 -迁移反应
一、-迁移反应的定义、命名
1. 定义:
在化学反应中,一个键沿着共轭体系由一
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同时伴随着键转移
的反应称为-迁移反应。 在-迁移反应中,原有键的断裂,新-键的
相同
H CH3 H CH3
15
例:
CH3 H H CH3
hv
CH3
CH3
CH3 H CH3 H
H3C H H CH3
H3C H H CH3
LUMO
LUMO HOMO
H3C H H
CH3
hv 顺旋
H3C H H
CH3
HOMO
对旋
H3C H H CH3
1
H3C H H CH3
基态 激发态
外消旋体
H H3C
C3H O2C C3H
C3H C2O C3H
N N
CH3O2C CH3
CH3 CO2CH3
37
实例四
阐明下列1,3-偶极环加成反应的反应机理
O
C6H5 H
O
N C6H5 +
H
COO3CH
C=C
H3COCO H
O O
C6H5
N
H
H
H3COOC
C6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