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复习课 课程教学设计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科目 物理

课型 复习

课题 浮力 授课时间

学习内容

浮力知识

1、 浮力产生的原因及方向;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一、课前导入

二、 课中合作 .

2、 阿基米德原理内容及公示;

3、 物体的浮沉条件;

4、 应用。

重点:阿基米德原理内容及公示; 难点:物体的浮沉条件

训练内容

浮力这一章节有哪些内容和知识点?

中考考点清单 考点一 浮力

1. 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 向 上的力。

2. F 浮=G-F (F 为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称重法。

3.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G

4. 施力物体:液(气)体。

5.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

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 即 F 浮=F 下表面—F 上表面。

6.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跟液体的密度有关。ρ液、V 排 越大,则浮力越大。

7.思考:下列图像反映了浮力随深度变化。浮力与深度有关

吗?

F

自我完善

h

考点二 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

所受到的重力。

2.公式:F

=G

gV

。式中ρ

表示液体的密度,V

是被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3.适用范围:液体和气体。

考点三物体的浮沉条件

上浮下沉悬浮漂浮沉底

F

>G F

<G F

=G F

=G F

+F

N

=G

ρ

>ρ

ρ

>ρ

ρ

ρ

>ρ

ρ

<ρ

物处于动态(运动状可以是“上是“下

态不断改变),受非平衡停留在液浮”过程的沉”过程的

力作用。体的任何最终状态。最终状态。

深度处。

处于静态,受平衡力作用。

考点四浮力的应用

1.轮船

原理:要使密度大于水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为什么?

物体漂浮条件的应用。轮船在不同的水中(如:江水、海水)所受浮力相等。轮船排水量是指轮船排开水的质量。

2.潜水艇的原理: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浮沉的。

3.气球和飞艇的原理:是通过改变自身的体积来实现浮沉的。气球里充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

4.密度计

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密度计在不同的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相等。刻度:刻度线从上到下对应的液体密度越来越大。

板书设计:

本章总结

一.浮力

1、浮力概念: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

2、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3、浮力产生的原因

4、阿基米德原理

二、物体的浮沉条件:

三、应用F>G

F=G

F<G

上浮最终漂浮ρ>ρ

液物

悬浮ρ=ρ

液物

下沉最终沉底ρ<ρ

液物

1.轮船:“空心”的办法

2.潜水艇:靠改变自身重力

3.气球和飞艇:ρ<ρ

四、浮力的计算:空气

1)浮力产生的原因-----压力差法

2)称重法

3)阿基米德原理法

4)悬浮或漂浮条件法

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浮力》全章复习课,这一节课是对浮力整章内容的知识回顾、梳理和提升,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帮助学生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指导学生学习知识沉淀和提取的方法。让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全面回顾,并扎实巩固。整合所有要复习的内容,做到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教学流程是:明确目标―知识回顾―知识应用―例题精选―变式训练―热身反馈―课后巩固。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基本上完成三维教学目标。

学生之所以感到解浮力部分的题很困难,原因就在于浮力题中综合了有关质量、密度、重力、合力、平衡力和压强等许多物理概念。所以,在复习这些知识时,教师一定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我设计了用“称重法”测浮力的实验,针对性的引入“漂浮的物体浮力能否用称重法测量”的思维冲突,让学生讨论质疑、交流表达,由浅入深的进行反复纠缠和变式训练,达到突破“浮力大小的求解”和“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两大难点,可以说目标初步达成。

关于本节课所选择的练习,个人认为既有坡度又有难度,适宜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但由于对学生的预设偏高,学生不敢表达,害怕出错,课堂气氛活跃度略显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可适当降低难度,或者增加一个课时,在降低坡度的同时,增大训练题量,并通过学生实验建立起实物模型,让学生更好的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熟练的掌握知识的应用方法技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