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八年级艺术上册全册教案
沪教版八年级艺术上册全册教案[001]
沪教版八年级艺术上册全册教案[001]一、教材内容概览本教材为沪教版八年级艺术上册,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中国画2.装置艺术与环境艺术3.音乐文化本册教材旨在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同时也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艺术发展。
二、教学目标1.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技法和文化内涵。
2.帮助学生了解装置艺术和环境艺术的概念和特点,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让他们能欣赏和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并能较好地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4.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使学生乐于参与艺术活动,体验艺术的乐趣,增强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3.1 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和技法,掌握绘画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让他们理解和欣赏不同类型的艺术表现形式。
3.帮助学生了解装置艺术和环境艺术的概念和特点,并能够进行创作和表达。
3.2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艺术的内涵,让他们在创作和欣赏中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2.对于装置艺术和环境艺术的学习和创作,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美术和空间构图能力,在引导学生探索和创作时需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艺术创作和表达的方法和手法。
四、教学活动设计4.1 教学活动一:中国画艺术体验活动目的: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基本特点和技法,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活动方式:1.中国画技法教学:教师向学生介绍中国画的基本特点和技法,重点讲解笔画、构图和色彩运用等方面。
2.中国画创作体验: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自己动手画一幅中国画作品,体验中国画的艺术魅力。
3.中国画作品欣赏:学生相互交流和欣赏自己的作品,加深对中国画艺术的了解和喜爱程度。
4.2 教学活动二:装置艺术创作活动目的:了解装置艺术的概念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空间构图能力。
活动方式:1.装置艺术介绍:教师向学生介绍装置艺术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认识艺术创作与观念表达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沪教版初中艺术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大海》教案教学设计
第五课大海教学目标1.通过听、唱、奏、跳等一系列实践活动,进一步体验音乐的美感,由此对音乐艺术产生兴趣和向往。
2.通过对《海上的早晨到中午》、《小溪、河流、大海》等作品的欣赏,感受与想象作者所表达的大自然的美好景色,并熟记音乐主题片段;满怀深情地唱好《鼓浪屿之波》;通过一组创造性实践活动,用各种艺术形式表现大自然的景色。
3.了解德彪西、门德尔松的生平。
教学内容与教法建议一、音乐长廊(一)欣赏:《海上的早晨到中午》1.内容介绍:选自法国作曲家德彪西的交响诗《大海》中的第一乐章。
《大海》被认为是印象派音乐的代表作。
序奏部表现黎明前的海洋。
一开始,低音提琴的持续音,定音鼓轻轻的、持续不断的震音、竖琴的轻弱音响,使人联想到晨雾笼罩着的无垠的大海所特有的那种混沌、迷蒙的色彩,联想到透过昏暗雾霭的模糊的初明。
加弱音器的小号与英国管奏出的轻弱绵长的声响,使人联想到渐渐展开的黎明。
大海仿佛显露出沉思般的暗蓝的色彩,弥漫在海面上的浓雾在初露的晨曦中轻轻地散开。
进入主要部分后,由长笛和单簧管奏出的第一主题,由五声音调组成,仿佛海风亲昵地吹拂着渐渐苏醒的波涛。
随着乐曲的发展,一支支动人的旋律相继出现,但又仿佛不时被风浪卷走那样断断续续。
乐曲多变的色彩和音响透明度,使人联想到阳光照射下变幻不定的海洋景色,波光潋滟的海面,和大海浩瀚而无穷尽的活力。
紧接着,乐曲又呈示出浑厚的音响,表现出海洋蕴涵着的巨大生命力。
经过木管发展后,乐队仿佛从远出奏起了序奏部的主题,接着,在重现第一主题时,乐队加强了音响,使人联想到中午那辉煌灿烂的阳光和大海磅礴的气势。
最后,在充满力量的音响中结束。
2.教学建议:(1)印象派的乐风出自印象派画风,欣赏时可将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在这一流派上的表现特征进行一下对照。
第四课插图就是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日出》。
(2)作“印象画”练习。
首先引导学生思考在听音乐时,头脑里产生了一种什么样的“画面”(可以口述),然后由同学们自己(或小组)进行作画(色块或抽象的线条等抽象性画面),教师无须去评价他们的优劣,只要他们自圆其说,达到锻炼创造性思维的目的即可。
沪教版八年级艺术上册全册教案[001]
沪教版八年级艺术上册全册教案[001]一、教材概况本教材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沪教版八年级艺术上》教材,共分为三个单元,包括舞蹈、音乐和美术三个方面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基本技能。
二、教学目标1.认识和了解艺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艺术品鉴能力。
2.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包括舞蹈、音乐和美术方面。
3.让学生了解艺术创作的基本理论和技巧,能够在有关的领域中有所创作。
4.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掘艺术的美,感受艺术的魅力,提高文化素养。
三、教学内容1.舞蹈本单元主要包括舞蹈的基本功训练、舞蹈的表现技巧和舞蹈创作等内容。
学生将学习到舞蹈的基本理论,了解舞蹈的基本姿势和动作,从而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同时,学生还将学习到舞蹈的表现技巧和舞蹈创作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和舞蹈创作能力。
2.音乐本单元主要包括音乐的基本理论、音乐欣赏和音乐创作等内容。
学生将了解到音乐的基本要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学会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并了解到音乐与人类文化的关系。
学生还将学习到音乐创作的基本理论和技巧,能够在有关的领域中进行创作。
3.美术本单元主要包括绘画和雕塑两个方面的内容。
学生将了解基本绘画和雕塑的技巧和理论,学会观察和描绘周围的事物,并了解到艺术和生活的联系。
学生还将学习到雕塑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方法本教材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实践、欣赏和创作等。
其中,实践和创作对于学生来说尤为重要,通过实际操作和创造,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创作能力。
五、评估方法本教材的评估方法不仅包括传统的笔试和口试,还包括学生的实际表现和作品评价。
学生的舞蹈表演、音乐演奏和美术作品等都将被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
同时,还将鼓励学生参加艺术比赛和展览,自我提高,实现自我价值。
六、教学时间安排本教材共分为三个单元,每个单元安排3周的时间进行教学。
在每个单元的最后一周,安排相应的复习和测试,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沪教版八年级艺术上册全册教案.doc
沪教版八年级艺术上册全册教案1第一单元生活——创造艺术的源泉主题构思本单元选取了几组描写生活场景的艺术作品构成主题内容,旨在使学生以感性方式认识到:艺术作品能反映生活,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惟一源泉,从而启发学生从生活中去寻找艺术,粗浅地了解“艺术源于生活”这一本质特征。
这对于“艺术”第一课是十分必要的。
“艺术”究竟是什么?这一答案历来不同。
唯物主义的艺术观告诉我们:艺术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产生于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艺术现象,一开始就是作为社会生活的反映而出现的。
正因如此,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内容也只能来源于实际的社会生活。
离开了社会生活,艺术也就不存在。
然而艺术不是被动地反映生活,而是经过艺术家的头脑的加工制作,并融入了艺术家的思想情感,艺术作品比现实生活更典型,更集中。
以上这些艺术的基本特征,在本单元的构建中是以形象生动的艺术品体现出来的,学生通过学习,能在潜意识中对艺术有了基本的认识,而不是通过理论性的说教阐述这些观点。
本单元在“课”的主题选取及内容的选择上有以下意图:1.选取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与音乐、艺术作品。
如第一课《乡韵》中《故乡是北京》与《上海本是好地方》反映了北京与上海的民俗风情,南北呼应,相映成趣,同时也反映了本土文化,上海地方特色。
2.选取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的艺术作品。
如《故乡是北京》的京腔与《上海本是好地方》中的小调说唱,一听就感到非常贴近生活。
又如第三课中的《收获》,选取了一组反映丰收的民族舞蹈,风格性很强。
3.选取各时代较经典的作品,尤其是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
如歌曲《中国娃》、《一二三四歌》。
4.选取具有综合性艺术文化价值的作品。
如大型服饰舞蹈《金舞银饰》,它融音乐、舞蹈、服饰、模特表演于一体,是比较典型的艺术的综合表现形式,同时具有民族的风格。
第一课乡韵教学目标1.通过听、唱、看、演等实践活动,领略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及浓郁乡情,体会到音乐是历史的写照,生活的反映,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沪教版八年级艺术上册全册教案[001]
沪教版八年级艺术上册全册教案[001]一、教材简介《沪教版八年级艺术上册》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编写的一套初中艺术教材,适用于初中八年级的学生。
本教材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意识为目标,涵盖了美术、音乐和舞蹈三个领域的内容。
该教材共分为十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若干个主题,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实践操作的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艺术的基本概念、技巧和表现形式,以及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1.理解艺术的基本概念和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意识。
2.掌握美术、音乐和舞蹈方面的基本技能和表现方法。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教案以教材《沪教版八年级艺术上册》为基础,共分为十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若干个主题。
以下为各单元的教学内容概述:1.单元一:认识艺术 - 介绍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2.单元二:色彩与美术 - 理解色彩在美术中的作用,学习基本的色彩搭配和绘画技巧。
3.单元三:线条与美术 - 理解线条在美术中的表现力,学习不同线条的描绘方法和构图技巧。
4.单元四:立体与美术 - 学习立体造型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培养学生对形体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5.单元五:轮廓与美术 - 学习轮廓线的表现方法和构图技巧,通过绘画轮廓线来表达对象。
6.单元六:光影与美术 - 理解光影在绘画中的作用,学习光影表现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7.单元七:旋律与音乐 - 介绍音乐的基本要素和音乐表达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8.单元八:节奏与音乐 - 学习音乐的节奏和节拍的概念,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基本的节奏技巧。
9.单元九:舞蹈与艺术 - 了解舞蹈的基本动作和舞蹈表达的方式,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组合。
10.单元十:创意与艺术 -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通过综合性艺术创作活动展示学生的艺术才华。
四、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法: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沪教版八年级艺术上册教案二:描绘自然风光
沪教版八年级艺术上册教案二:描绘自然风光本教案的主题是描绘自然风光,这也是艺术创作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自然风光不仅令人赏心悦目,同时也是艺术家们的创作灵感来源。
本次教案旨在教学生们如何描绘自然风光,让他们了解其背后所蕴含的美感,提高他们的艺术表现力。
以下为本教案的内容: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们了解自然风光的美感所在,能够运用适当的手法表现出自然风光的美景。
2、让学生们掌握捕捉自然风光的技巧,能够在观察自然风景时,敏锐感受其美感并加以表现。
3、让学生们了解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联系,能够把握自然风光所蕴含的人文情感。
二、教学重点1、如何表现自然风光的美感。
2、如何捕捉自然风光的技巧。
3、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联系。
三、教学难点1、如何更好地表现自然风光的美感。
2、如何准确捕捉自然风光的特点和特征。
四、教学内容1、了解自然风光的美感自然风光的美感在于其独特的情感表现与艺术美学价值。
自然风光的色彩、线条、形态等特征都蕴含着独特的情感,这些情感表现出从简约、朴素到复杂、深刻的美学价值。
2、学习自然风光的表现手法自然风光的表现手法常见的有:素描、水彩、油画、版画、拼贴、装饰画等。
学生们需要掌握使用这些手法表现出自然风光的特点,运用不同的色彩、线条、形态等元素来呈现出自然风光的美感。
3、掌握捕捉自然风光的技巧掌握捕捉自然风光的技巧,是能够准确表现出自然风景的关键所在。
如何准确捕捉自然风光的特点和特征,需要学生们通过实践与学习,不断提高其观察力、敏锐感知力,并通过不断练习来掌握这些技巧。
4、了解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联系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学生们需要理解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之间的互动关系,并能够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表现出这种关系。
所谓“景物生情”,把握好自然风光所蕴含的人文情感,将会极大地提高作品的艺术价值。
五、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们自己探讨和发现问题,从而提高其学习兴趣和动力。
沪教初中美术教案
沪教初中美术教案年级:八年级学科:美术教材:《沪教版初中美术教材》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身边的景物描绘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美好事物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1. 身边的景物描绘方法解析2. 景物描绘技巧与步骤3. 实践练习与评价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幅身边的景物画作,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画作中的景物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景物,引发对身边景物的关注和兴趣。
二、身边的景物描绘方法解析(10分钟)1. 教师讲解身边的景物描绘方法,包括观察方法、表现手法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分析身边景物的特点,学会运用绘画方法表现景物。
三、景物描绘技巧与步骤(10分钟)1. 教师示范景物描绘的步骤,包括构图、线条、颜色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动手描绘身边的景物,掌握描绘技巧。
四、实践练习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一幅身边的景物画作,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相互评价,教师总结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身边的景物描绘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画作,展示学习成果。
二、深入描绘与创新(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描绘作品的细节,提高作品的表现力。
2. 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对作品进行改进和提升。
三、团队合作与展示(10分钟)1. 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一幅较大的身边景物画作。
2. 教师组织作品展示,学生分享创作过程和体验。
四、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技能。
2. 学生自我评价,教师给予总结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学生作品的表现力3. 学生合作与分享的积极性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身边的景物描绘,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初中艺术_沪教版(音乐)_八年级上册_第一单元 生活——创造艺术的源泉_第一课 乡韵_音乐长廊_欣赏
(一)教学目标1.感受艺术作品背后的地域文化,了解艺术作品风格受地域文化影响,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知道艺术源于生活、反映生活、高于生活。
2.听赏歌曲《故乡是北京》,了解北京的京腔京韵和北京建筑风格点,感受北京大气多元的皇城韵味;欣赏歌曲《上海本是好地方》,感受上海海纳百川的城市韵味,并在上海乡韵作品的创编、表现中,懂得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的道理。
3.在欣赏、讨论、交流、表演、创作等艺术实践活动中,领略艺术作品的民族风格及浓郁乡情,锻炼主动感悟、乐于表达的学习品质,强化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感受与了解艺术作品背后的地域文化,知道生活是艺术创造的源泉。
(三)教学难点:体会地域文化对于艺术作品风格的影响,提高艺术审美能力。
(四)教学方法:欣赏感悟法;演唱表演法;小组创编法相结合。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演唱山东民歌《包楞调》,猜猜老师的故乡是哪里?2.师生交流乐曲的风格特点:风趣、粗犷。
3.师生交流感悟:山东人民朴实爽朗的人文性格,蕴育了山东民歌质朴粗犷的风格特点。
4.出示课题:”乡韵”说明:此环节是本课的导入部分。
通过教师演唱山东民歌,到学生猜故乡,再到概述山东民歌风格特点形成的原因,目的是给学生传递一种认识:不同的地域文化孕育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的”乡韵”主题做铺垫。
二、《故乡是北京》(一)欣赏歌曲《故乡是北京》,了解歌曲的旋律及语言的特点。
1.欣赏歌曲《故乡是北京》视频片段。
2.交流旋律特点:京剧拖腔、京胡伴奏。
3.用北京话朗读歌词,感受北京人讲话字正腔圆的特点。
4.交流歌词中描述的北京特色:四合院、京腔京韵。
说明:本环节通过欣赏具有京韵风格的旋律,字正腔圆的朗诵歌词,引出四合院和京剧,激发学生了解北京文化的兴趣。
(二)感受京韵:北京名胜古迹1.欣赏北京各名胜图片。
2.师生交流北京四合院的特点及文化寓意:四方形的合院式建筑,体现了儒家长幼尊卑的传统思想。
初中艺术_沪教版(音乐)_八年级上册_第一单元 生活——创造艺术的源泉_第一课 乡韵_音乐长廊_欣赏
乡韵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感受、品味歌曲中的情感与地域韵味,让学生领略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及浓郁乡情,体会到音乐是历史的写照,生活的反映,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在听、唱、看、演等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提高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以及初步鉴赏歌曲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三)在综合欣赏活动中,拓宽学生音乐知识面,进一步了解我国其它地区的音乐代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感受、表现音乐的过程中,领悟歌曲民族风格及浓郁乡情。
教学难点: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和理解音乐的表现与内容、情感表达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一、复习《中国娃》导入新课1、听节奏辨歌曲:2/4 X XX ︱X XX ︱XX XX ︱X - ︱XX XX︱XX XX︱XX XX ︱X - ︱师:我们刚才听到的节奏是什么歌曲里的节奏?生:2、教师钢琴伴奏,请一个学生用梆子打击节奏,强调学生演唱时要注意重音突出,通俗唱法的咬字吐词。
3、归纳音乐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
歌词纯朴、直率,真诚地表露了华夏子孙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及习俗的热爱。
旋律采用了陕北民歌的素材,歌曲中的倚音、波音、滑音是很具地方色彩的装饰音、以及儿化音的运用使歌曲的韵味十分具有乡土气息。
点题: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在歌声中领略乡情乡韵。
说明:此环节在辨听、歌唱中检验学生在上节课中对新授歌曲的把握程度,同时可进一步巩固对新歌的印象。
在体验陕北民歌中装饰音、儿化音的韵味中走进新课。
二、新课传授:1、欣赏《故乡是北京》师:首先老师要送给大家一首歌。
听完请大家说出歌曲表现的是哪个地方?(1)教师播放歌曲,学生感受音乐情感,理解歌曲意义及情韵并回答问题师:谁来说说歌曲唱出的是什么地方?学生:师:为什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生:师:对!歌曲在歌词、曲调及伴奏乐器上都体现了北京的京腔京韵。
师分析:歌曲中段部分的歌词:运用两个排比句“不说那……”、“只看那……”,展现了北京种种具有中国古典特征的景致风貌,表现了故乡人对北京深挚的情感。
初中艺术_沪教版(音乐)_八年级上册_第一单元 生活——创造艺术的源泉_第一课 乡韵_音乐长廊_欣赏
第四课心灵的呼唤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本单元《酒干倘卖无》等作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所
表现的人间真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亲情。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让世界充满爱》等歌曲,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表现的人间
真爱,用流畅的语调和欢畅的情绪演唱《地球是一个美丽的圆》。
三、知识与技能:了解通俗音乐的音乐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歌曲《酒干倘卖无》
二、欣赏与体验:
1、艺术小词典:通俗音乐:又名流行音乐,相对于严肃音乐而言的一种音乐品种门类。
这
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名称。
形式轻松活泼,风格清新抒情,娱乐性强。
2、欣赏歌曲《地球是个美丽的圆》
1)歌曲介绍:此曲在1999年11年首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被入选为艺术节节歌。
歌曲富有时代气息,采用4/4拍,二段体的曲式结构携程。
歌词形象生动、节奏明快、旋律流畅,简洁的歌词很好的表达了世界各国的艺术使者传播友谊的愿望。
2)听赏歌曲,完成填空。
3)观察乐谱,找出附点节奏
三、欣赏并学唱歌曲《常回家看看》
2、听赏歌曲,填空:
歌曲为()调式(大调式小调式);歌曲由()个乐段组成(1个、2个、3个);此曲旋律酣畅淋漓,宽广舒展,很能表现歌曲的主题,偶尔出现()处()节奏(切分节奏、附点节奏),让人感觉青春的活泼与感情的涌动。
3、观察乐谱,找出附点节奏。
四、欣赏并跟唱歌曲《常回家看看》、《祝你平安》及第24届汉城奥运会会歌《手拉手》。
第 1 页共1 页。
沪科版八年级艺术上学期教学计划
沪科版八年级艺术上学期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了解艺术的基本概念和要素;2. 培养学生对不同艺术形式的兴趣和欣赏能力;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4. 开发学生的艺术表达和表演能力;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安排1. 艺术史与欣赏- 研究不同艺术时期的代表作品,了解艺术历史的发展;- 研究艺术欣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2. 绘画与造型- 研究绘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 创作简单的静物、风景和人物画作;- 研究立体造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制作简单的手工艺品。
3. 音乐与声乐- 研究音乐的基本知识和乐理;- 研究音乐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练简单的声乐技巧,合唱和独唱小合唱曲目。
4. 舞蹈与表演- 研究基本舞蹈动作和技巧;- 探索不同舞蹈形式的表演风格;- 研究表演的基本技巧和舞台礼仪。
5. 剧本创作和表演- 研究剧本创作的基本要素和结构;- 创作简单剧本,进行小组表演。
三、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通过讲解、示范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学生传授艺术知识和技能;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绘画、音乐、舞蹈和表演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 合作研究: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作品或表演,培养团队合作能力;4. 欣赏评析:引导学生欣赏艺术作品,进行评析和讨论,培养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四、评价方法1. 参与度评价: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2. 作品评价:评估学生的绘画作品、音乐创作、舞蹈和表演作品等;3. 实践技能评价: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表演能力;4. 合作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贡献和合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沪科版八年级艺术教材;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等;3. 美术工具:绘画颜料、画笔、画纸等;4. 音乐乐器:键盘乐器、口琴、打击乐器等;5. 舞蹈服装:舞蹈鞋、舞蹈服装等;6. 剧本材料:纸张、笔等。
沪教版八年级艺术上册全册教案1
沪教版八年级艺术上册全册教案1本教案针对沪教版八年级艺术上册全册的教学内容设计,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教材内容概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材内容概述沪教版八年级艺术上册全册主要分为六个单元,分别为:1.艺术形象的表现2.色彩——构成艺术语言的基础3.色彩的变幻和组合4.造型——再现生活中的美5.绘画——表现情感的手段6.雕塑——以空间艺术为基础本教案主要围绕第一单元展开,该单元主要介绍了艺术形象的表现,包括初步了解艺术、感知艺术、初步认识造型和构图等方面。
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将会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艺术形象的基本概念和表现方式;2.发展感知艺术的能力,提高对艺术作品的鉴赏水平;3.学会基本的构图原则;4.通过实际练习,掌握构图的基本技法。
教学过程引入(10分钟)•引入教材主题,简述本单元要学习的内容;•播放一些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谈谈他们对艺术的想法和感受。
学习和实践(50分钟)1.讲解构图原则(10分钟):对饱满和空旷、大小和距离、方向和角度、对称和不对称等基本构图原则进行讲解和演示。
2.绘画练习(20分钟):让学生按照构图原则,在纸上完成一张简单的画作,可以以自己喜欢的题材、色彩为素材。
3.分组讨论(20分钟):分成小组,让同学们交流彼此的画作,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并针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和完善。
总结(10分钟)•请同学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简述下一堂课的内容和要点。
教学评价本堂课程采用了互动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练习,营造了愉悦和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动中练习,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水平和综合能力。
沪教美术教案初中
沪教美术教案初中年级:八年级学科:美术课时:2课时教材:《沪教版初中美术教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提高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的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美术创作,提高绘画技巧。
教学内容:1. 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2. 美术创作的方法和技巧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幅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觉得这幅作品美吗?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二、欣赏教学(15分钟)1. 教师讲解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分析、比较、评价等。
2. 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幅作品进行欣赏,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分析。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三、创作教学(15分钟)1. 教师提出创作主题,如“我的梦想”、“我所向往的生活”等。
2. 学生独立思考,构思自己的作品。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绘画,讲解绘画方法和技巧。
4. 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欣赏教学(10分钟)1. 教师展示多幅优秀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
2. 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幅作品进行分析。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三、创作教学(15分钟)1. 教师提出创作主题,如“我的家乡”、“我心中的英雄”等。
2. 学生独立思考,构思自己的作品。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绘画,讲解绘画方法和技巧。
4. 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学习收获。
2. 学生互相评价,交流学习心得。
3.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美术欣赏和创作的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如创意、绘画技巧等。
3. 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沪教版初中艺术八年级上册《第六课月夜》教案教学设计
第六课月夜教学目标1.通过对“月夜”题材的一系列实践活动,感受音乐的抒情性,与音乐美的特征,从而产生亲近大自然,亲近艺术的情感体验。
2.对《月光与水仙的舞蹈》所描绘的恬静、安谧的意境作一番创造性的联想;用清甜的歌声深情含蓄地表达歌曲《夜歌》的意境。
3.了解斯美塔那的生平。
教学内容与教法建议一、音乐长廊(一)欣赏:《月光与水仙的舞蹈》1.内容介绍:选自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第二曲《伏尔塔瓦河》。
伏尔塔瓦河是捷克最大的一条河,它从远古就同捷克人民的生活血肉相连,是捷克历史的见证。
夜幕降临了,音乐开始弥漫着神幻的色彩:长笛和单簧管在低音区上下跳跃,还有竖琴乐句的穿插,这里既描绘出河水的流动,又像是“水仙女的舞蹈”,而在这有点阴暗的背景上,弦乐器(带上弱音器)合奏的和弦乐句,似反映出银白的朦胧月色,又很像水仙女的歌唱。
2.教学建议:(1)从《伏尔塔瓦河》的两个源头的主题旋律的听赏开始导入正课,这将引起学生的注意与兴趣,因为书上并非出现《伏尔塔瓦河》几个字样,而对于这部作品的主旋律初中大家都已听过了。
(2)对于《伏尔塔瓦河》,人们更熟悉的是它的“两个源头”的主题,这里要告诉学生《月光与水仙的舞蹈》与“两个源头”主题同属于一部作品,以积累学生的音乐常识。
必要时,可完整放一下《伏尔塔瓦河》主题。
(3)《月光与水仙的舞蹈》仅仅是《我的祖国》中的《伏尔塔瓦河》中的一段,并非开头部分,故在上课前,教师先要做好编辑音带的工作,把这段音乐从《伏尔塔瓦河》中挑出来,而这一段的音乐恰恰就是作者“情节性”主题发展的具体体现。
(二)歌唱:《夜歌》1.歌曲分析:这是一首俄罗斯民歌,曾被柴可夫斯基采用作为《如歌的行板》主题。
歌曲结构为完全重复的两大句,节拍自由,情绪忧郁而惆怅。
经填词后的歌曲,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意境空旷、神秘。
2.教学建议:(1)从世界名曲《如歌的行板》(柴可夫斯基)的主题音乐作导入,并通过它来更好地感受俄罗斯音乐特有的风格。
沪教版八年级艺术上册教案二:欣赏中国传统艺术作品
沪教版八年级艺术上册教案二:欣赏中国传统艺术作品。
一、历史背景《清明上河图》是元代画家张择端所作的一幅绢本画图。
画面描绘了盛唐京城东京(今天的开封市)临近的汴河两岸的春天景色及市井百态。
据考证,这幅画于1235年至1275年间画成,历经300多年,最后被慈禧皇太后买下,收藏在北京颐和园。
此画以其浓郁的时代气息和逼真的画面表现,成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佳作,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
二、艺术特点《清明上河图》以其细致入微的描绘和绮丽动人的画面效果,成为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经典之一。
其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气韵传神《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场景、人物多传神,生动形象、充满情趣,让人对这些在画中的人和景物有着非常直观的感受,如画中的赶驴的负责人形象传神,他们那粗犷的神态,让人忍不住会想起当今的一些人。
这种“气韵传神”的艺术表现方式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被称为“神韵”。
2.构图严谨作为一幅绢本画,需要画家在选择构图时精益求精,充分考虑画面美学、思想内容和表现技法的综合掌握。
在《清明上河图》中,画家张择端把河两岸的人物、建筑、房屋等进行了巧妙的结合,使画面显得逼真而有血有肉。
3.着重物象描绘《清明上河图》中,北京东京城市内的建筑、街道、城门、桥梁、骑马行人、摊位、小贩等刻画,都是逼真而细腻。
漓洒的笔法,精致的构图,具有极高的名望和蕴藏着丰富的信息。
以上几个方面,都是《清明上河图》艺术特点的凸显,在欣赏这幅艺术作品时,这些特点显露出来,加深了对传统艺术的理解和认知。
三、文化内涵《清明上河图》不仅仅是一幅传统的艺术作品,更是藏有丰富历史内涵和文化品质的珍贵藏品。
1.国家文化历史意义《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公认的反映中国城市生活景象的绘画,代表了中国城市文化最辉煌的历史时期,此外这幅画还成为文化的一个桥梁,传承的是丰富的中国文化历史意义。
2.客观呈现了汴京城市的概况《清明上河图》尽量地客观呈现了汴京城市的概况,并刻画了城市的文化和风貌。
(完整)沪科版八年级美术上学期教学计划
(完整)沪科版八年级美术上学期教学计划沪科版八年级美术上学期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美术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和创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美术主题思维和表现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色彩的基本理论和运用。
2. 不同绘画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技巧。
3. 素描和水彩画基本技法的研究和实践。
4. 绘画创作中的构图和视角的运用。
5. 研究欣赏名画和艺术品。
三、教学安排1. 第一周:介绍美术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第二周:研究基本的色彩理论和如何运用不同颜色表现情感。
3. 第三周:研究素描技法,掌握线条表现力和对形体的把握。
4. 第四周:研究水彩画的基本技法,掌握色彩的搭配和渐变。
5. 第五周:绘画创作中的构图和视角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6. 第六周:研究欣赏名画和艺术品,了解不同艺术风格和流派。
7. 第七周:进行绘画作品的评价和反思,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评价能力。
四、教学方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参观艺术展览,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
2. 结合实际生活和社会环境,设计创造性的绘画任务,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3. 引导学生进行合作研究和交流,促进团队合作和互动。
4. 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展示艺术作品和技法演示。
5.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绘画作品展示和分享经验,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 结合学生的绘画作品和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2.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提供良好的研究氛围。
3. 定期组织小测验和综合考核,检查学生的研究情况和进步。
六、教学资源1. 沪科版八年级美术教材和配套教辅材料。
2. 名画、艺术品照片和视频资源。
3. 绘画工具和材料,如铅笔、彩色铅笔、水彩颜料等。
4. 多媒体设备和电脑,用于展示艺术作品和技法演示。
以上是沪科版八年级美术上学期教学计划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创作能力,培养他们的美术素养和艺术欣赏能力。
初中美术沪教版教案模板
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教材:《美术》沪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线条的基本特点,学会运用线条进行绘画创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线条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1. 线条的基本特点。
2. 线条的运用技巧。
教学难点:1. 线条的运用与创意的结合。
2. 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对线条的把握。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线条画作品、绘画工具等。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纸张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展示线条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线条在绘画中的作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线条的基本特点,如长度、粗细、方向等。
2.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总结线条的种类,如直线、曲线、折线等。
3. 教师展示线条在绘画中的运用案例,如素描、水彩、国画等。
三、实践练习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线条进行绘画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鼓励学生的创意和进步。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线条的基本特点和种类。
2. 学生分享自己在上一节课的绘画创作心得。
二、拓展练习1. 教师展示不同风格的线条画作品,引导学生思考线条在绘画中的创意运用。
2.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创意线条绘画创作。
三、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线条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线条的理解和感悟。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线条进行绘画创作,提高自己的线条运用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线条的基本特点和运用技巧。
沪教版八年级艺术上册教案二:素描绘画的基本技巧
沪教版八年级艺术上册教案二:素描绘画的基本技巧本教案是关于素描绘画的基本技巧的,主要涉及素描绘画的基本概念、基本工具、基本技巧等。
为了能够更好地教授这些基本技巧,需要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素描基础知识,如常用线条、明暗度的表现等,如果还没有掌握这些基础知识,需要在教学中多加强掌握。
一、基本概念素描绘画是指用铅笔、炭笔等工具在平面上进行描绘,主要表现物体的形态、结构、光影、空间等要素。
在素描绘画中,线条是表现物体形态和结构的基本手段,而明暗度则是表现物体光影和空间的重要手段。
二、基本工具1.铅笔:素描绘画中最常用的工具,按照硬度可以分为4H~9B等不同种类的铅笔,硬度越大,颜色越浅,适合表现轻柔的线条;硬度越小,颜色越深,适合表现深沉的线条。
2.炭条:炭笔由于炭的颜色比较深,所以在表现复杂的明暗关系以及黑白对比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3.橡皮:用来擦除不需要的痕迹,纠正出现的错误。
三、基本技巧1. 掌握线条的使用:可以使用虚实线、粗细线、直线、曲线等不同的线条,通过线条表现物体的轮廓、形态、结构等不同方面。
2. 掌握明暗关系的表现:在素描绘画中,通过对明暗度的表现来刻画光影效果,在表现形态和空间感时很重要。
3. 掌握素描的基本构图技巧:构图是素描绘画中的重要部分,通过合理的构图能够使画面更有层次感,充满美感。
4. 掌握画面比例和关系的表现:在素描绘画中,需要保证被描绘物体的比例和关系准确无误,才能更好地表现出物体的形态和结构。
总结绘画是一门艰深而神秘的艺术,素描作为绘画的基本功,也是必不可少的绘画技能。
通过掌握素描绘画中的基本技巧,不仅能够提高绘画水平,更能提升审美兴趣。
因此,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学习素描绘画知识的热情,掌握好基本技巧,通过不断练习,提高我们自身素描绘画的水平和质量。
沪教版八年级艺术上册教案二:绘制鲜花和植物
沪教版八年级艺术上册教案二:绘制鲜花和植物绘制鲜花和植物本节课我们将通过绘制鲜花和植物来增强学生们对于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们的绘画技巧。
一、知识目标1.了解鲜花和植物的分类和形态特征;2.掌握基础的绘画技法和色彩运用;3.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生命美的感受以及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鲜花和植物的分类和形态特征;2.基础的绘画技法和色彩运用。
三、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一些常见的鲜花和植物,并让学生们在思考和比较中了解它们的特征和分类。
2.讲解:根据学生们的反馈和提问,进行相应的知识讲解,介绍不同种类的植物和花卉的形态特征和绘画技法。
3.练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自己动手尝试绘制出所见花卉和植物的形态特征,并在过程中熟练掌握常见的绘画技法和色彩运用。
4.展示: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与交流,以此来提高学生们的表现和欣赏能力。
5.总结:通过对于教学内容的总结和提问,让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有一个完整的概括和理解。
四、教学手段1.图片和实物展示;2.黑板教学和讲解;3.学生自主练习;4.学生作品展示;5.教师引导和总结。
五、教学推进方案本节课我们的教学重点主要是让学生们能够通过绘画鲜花和植物的方法来了解它们的特征和分类,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们的绘画技巧和表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通过图片和实物的展示、讲解以及学生的自主练习等方式来逐步推进课程,并让学生们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在学生们互相展示和交流作品的过程中进行总结和提问,以此来加深学生们对于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我们相信学生们能够对于艺术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并能够在日后的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来表现和欣赏美。
沪教版八年级艺术上册全册教案2
沪教版八年级艺术上册全册教案2沪教版八年级艺术上册全册教案2二、艺术天地(一)音乐与戏剧:《大进行曲》 1.内容介绍:一名《阿依达进行曲》。
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作于1871年。
管弦乐曲。
为所作的四幕歌剧《阿依达》中的选曲。
同年12月24日在开罗剧场首次演出。
歌剧剧情为:埃塞俄比亚公主阿依达被埃及人俘虏后,隐瞒身份,在埃及公主安娜丽丝宫中为奴。
安娜丽丝倾心青年侍卫长拉达梅斯,而拉达梅斯暗中与阿依达相爱。
埃塞俄比亚王阿莫纳斯曼为救阿依达,发兵进攻埃及,拉达梅斯受命率军迎战,俘阿莫那斯罗后凯旋而归。
埃及王将阿莫那斯罗扣为人质。
阿莫那斯罗暗中斥责阿依达与敌国将领相爱,并命阿依达向拉达梅斯刺探军事机密,以利再战。
拉达梅斯与阿依达幽会时果于无意中泄露机密,恰为安娜丽丝听到,安娜丽丝指控拉达梅斯叛国。
阿莫纳斯罗与阿依达出逃后,拉达梅斯被判处活埋。
墓穴封闭后,拉达梅斯突然发现阿依达已在墓穴等候,于是两人共同殉难。
本曲为歌剧第二幕第二场,拉达梅斯凯旋归来,庆祝场面中所奏。
并以单活塞、直筒、降B小调的特制小号(阿依达小号)担任主奏。
乐曲一开始用“阿依达小号”奏出威武雄壮、高亢嘹亮的号角性音调的进行曲主题,表现了凯旋而归的士兵英武洒脱的姿态。
这一主题反复一遍后,出现另一段号角性音调,这一主题的情绪热烈而欢快。
随后,乐曲在明快、进行曲节奏的衬托下,再现了开头部分凯旋主题,并在新的调性上再次反复。
最后乐曲回到原调,在热烈而雄壮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2.教法建议:(1)与《军队进行曲》相比,《大进行曲》更沉稳庄严、气势恢宏,这可以从速度(较慢)、节拍(稳重的4/4拍)、亮丽的乐器(小号)和大器的剧情几方面加以体会。
(2)谱例是作品的主要旋律片段,可用嘹亮的口风琴吹奏加以熟记。
有条件的可将旋律作上小三度转调,这样更可感觉出《大进行曲》的气势。
(二)音乐与舞蹈:《闪闪的红星》 1.内容介绍:由上海歌舞团于2000年创作并演出。
舞剧题材取自李心田的同名小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上)年级 第一单元生活----创造艺术的源泉 第一课乡韵 第二课收获 第三课行进 第二单元自然----孕育艺术的乳汁 第四课日出 第五课大海 第六课月夜 第一单元生活——创造艺术的源泉 主题构思 本单元选取了几组描写生活场景的艺术作品构成主题内容,旨在使学生以 感性方式认识到:艺术作品能反映生活,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惟一源泉,从而 启发学生从生活中去寻找艺术,粗浅地了解“艺术源于生活”这一本质特征。 这对于“艺术”第一课是十分必要的。 “艺术”究竟是什幺?这一答案历来不同。唯物主义的艺术观告诉我们:艺 术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产生于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艺术现象,一开始就是 作为社会生活的反映而出现的。正因如此,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内容也只能 来源于实际的社会生活。离开了社会生活,艺术也就不存在。然而艺术不是 被动地反映生活,而是经过艺术家的头脑的加工制作,并融入了艺术家的思 想情感,艺术作品比现实生活更典型,更集中。 以上这些艺术的基本特征,在本单元意识中对艺术有了基本的认识,而不是通过 理论性的说教阐述这些观点。本单元在“课”的主题选取及内容的选择上有以 下意图: 1.选取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与音乐、艺术作品。如第一课《乡韵》中 《故乡是北京》与《上海本是好地方》反映了北京与上海的民俗风情,南北 呼应,相映成趣,同时也反映了本土文化,上海地方特色。 2.选取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的艺术作品。如《故乡是北京》的京腔与《上 海本是好地方》中的小调说唱,一听就感到非常贴近生活。又如第三课中的 《收获》,选取了一组反映丰收的民族舞蹈,风格性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