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古文理论对文学思想和文学理论批判的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愈古文理论对文学思想和文学批判的意义

中文摘要: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其对后世的影响力非常大,韩愈子退之,才学渊博,文论犀利独到,逻辑性强,其古文理论是其最为突出的成就,本论文主要就是围绕古文理论对文学思想和文学批判的意义三个方面展开,第一通过其生活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对他的古文理论的影响,第二古文理论对文学思想的作用特点,第三文学理论评判的意义提出“文以明道”“文章内容变革带动形式变革”。

韩愈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对他的古文理论的影响

韩愈生活出生于大历三年,生在宦官世家,所以从小就受到政治思想和儒家思想的熏陶,虽然生活在宦官世家当时在韩愈三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兄长也早逝,从小韩愈就刻苦学习,这使得他博学远见,思想也变得更加正直,在他后来提出古文理论上也受个人经历其影响,文章内容更得加丰富,文章思想变得更加的直白,这也是他后来造成被贬的重要原因;其次韩愈生活在唐代一个儒家式微的节点,佛家成为主流思想,就连统治者也对佛教充满崇拜,所以促使他对儒家思想倒退的担忧和佛教占据主要地位的反对,因此为了振兴儒家思想通过改变文学思想,开始对佛教加以否定,古文理论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诞生。

古文理论对文学思想的作用特点

韩愈开创古文理论先河,很多人认为韩愈提倡的古文理论最主要的目是为了反对骈文,但笔者认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而反对骈文只不过是其次目的,韩愈文章逻辑性非常强,写作手法创新,当时都是为了批评或论证当时社会存在的弊病和提出自己的观点,在韩语看来当时社会的儒学道统已经衰落,佛教思想已悄然兴起,已经影响了儒学思想的传播,而儒学思想是中国本土思想,有其不可摒弃的理由,儒学思想的代表人韩语认为儒学思想受到威胁,所以他为了打压佛教冒着生命危险向皇上上①《论佛骨表》劝谏,认为供奉佛骨

是荒唐的事情,佛教只误导众生,其谏理直气壮,毫不避违,直指当时皇上的缺点,使得皇上大怒招来杀身之祸最后由于多人极力劝谏,才免得韩愈死于极刑而是被贬去潮州刺史,由此可见韩愈甘愿冒生命危险去进谏,是为了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而开创古文理论,古文理论只是他为了辅助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的工具,就是因为由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目的使得古文理论对当时的文学思想的创新影响深远。

说理透彻,逻辑性强,是韩愈文章的理论特点,理论不同于诗歌那样词散形不散主要是用来表达美好的事物,而理论主要是证明说服别人,所有要求透彻,逻辑,如②《师说》就是一篇著名经典的古论文,由引论“古之学者必有失”,到论点“必有师”,再到论证“传道受业解惑”,再到举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等等通过一系列的逻辑关系将“必有师”这个观点论证的出神入化,据理力争,体现了韩愈文章的逻辑性非常强,这样才能说服别人,不会错漏百出,给别人有反驳的空间或者缺点,而骈文恰恰相反诗风平庸无奇,不适合辩论如著名的骈文③《滕王阁序》文章文笔优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出了江南景色的宏观但是毫无疑问无实际性内容,只是描绘景色上的柔美意境,不适合辩论,所以韩愈为了加强自己的观点,从而使他的文章有战斗的武器,所以一定要说理透彻,逻辑性强,因此韩愈利用古文理论这种创作方式来证明自己观点,在文字思想上的意义也是非常大。

因为古文理论有非常强的逻辑性和目的性,在韩愈的时代一定是给很多人为表达自己观点和看法的人利用,它的实用性比较强也有丰富的内容比起骈文有更多的逻辑在文章里面,文学思想在古文理论方面得到更多拓展,文学思想因为古文理论的发展,文学思想出现了多样化的思想热潮,越来越多的想表达观点的人模仿学习韩愈的古文理论,因为他有表达观点的深刻性和描述事情的透彻性,影响了文学思想向逻辑性发展在韩愈倡导下的古文理论后出现了一大批以古文理论为代表的作家和文章,如柳宗元④《桐叶封弟辨》“吾意不然。王之弟当封邪,周公宜以时言于王,不待其戏而贺以成之也。不当封邪,周公乃成其不中之戏,以地以人与小弱者为之主,其得为圣乎?”也是大胆指出皇上儿戏的行为,其语言毫不忌违地指出皇上的缺点,伴君如伴虎如果毫不忌违指出皇上的痛点很有可能找来杀身之祸的但是柳宗元偏偏要这样写出来,这样足以证明他受韩愈的行动

方式和思想的影响,也从侧面证明柳宗元支持韩愈的古文理论,在做人态度上也可见韩愈的理直气壮身影。

理论评判的意义提出“文以明道”

韩愈的古文理论对文学理论批判的意义有,提出反传统的新解,最为突出的的新解有“文以明道”这观点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学习前人的知识,透彻分析学习,然后在提出自己得观点,其中“明道”主要是指作家的思想修养,在笔者的理解韩愈所指的不是思想修养,从“明道”拆词来分析“明”主要是“明白”,“明理”,而“道”就是中国最为经典的字,可以是指道教的“道”,道教的知道主要是指方法,也可以是指“道路”,还有就是可以表现儒家的思想体系的道,笔者认为“道”指最后者。“明道”则是分析问题需要透彻,文章写作强调文章道能贯穿整个文章,而其深层次的意思就是为儒家全面清理儒家里面的旧思想,旧的儒家思想难以适合当时的发展,因为当时佛教已经在当时的社会中占到了主要地位,唐代诗人杜牧诗⑤《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中写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见当时中国佛山发展得到当时统治者的崇拜,为了供奉佛教大量建立寺庙,杜牧在利用四百八十寺这一个数量词来表达了当时寺庙多如麻。也出面反应了当时佛教已经成为了主导地位,在这样一个环境下的儒家思想子弟韩愈肯定是不愿看到的,毕竟儒家是中国传统的思想教派,所以为了提倡儒家思想体系,就对儒家进行了全面的清洗,也可以说是对儒家思想的一次提升。文以明道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提出。

韩愈对儒家的“道”的诠释主要是结合当时社会的儒家思想的偏额性进行否定对孔孟之道进行了新的诠释,提出“道统”学说,这就是韩愈的文章中《原道》里面提到的“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及其传焉”通过举例说明从尧如今都是以“道”为先,侧面批判了佛教,教导人们不能忘以“道”为本的儒家思想,从而扬儒抑佛。

“文章内容变革带动形式变革”对文学批判的具体含义

文章内容变革带动形式变革,是韩愈的古文理论的突出特点,文章内容变革主要就是为了扬儒抑佛利用写文章的方式的工具,骈文的不适合性使得韩愈创新文章内容变革,变革的目的就是为了扬儒抑佛,扬儒抑佛就是要形式上变革,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