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课程标准
【2024版】《汽车检测技术》课程标准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汽车性能与检测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汽车性能与检测技术适用专业:汽车电子技术开设学期:第二学年第二学期学时:64学分:4一、课程性质与作用本课程是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能强、突出知识和能力的融合,强调以理论分析和试验数据相结合的专业主干课程。
该课程以《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等前续课程为基础,同时为《机动车辆保险与理赔》、《汽车使用与技术管理》、《汽车维修业务接待》等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把整门课程知识设计成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打破传统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课程设置模式,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教学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打破传统的以“了解”、“掌握”为特征设定的学科型课程目标,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及岗位能力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本课程标准以汽车技术大类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该大类学生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工作模块和课程内容。
本课程按照汽车的主要性能(即动力性、经济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排放性)的检测和评价为主线,按照完成工作任务时所需要的岗位能力作为课程内容安排的依据。
三、课程目标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会进行汽车各项性能及评价标准的理论分析和实际检测操作,能够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能够承担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各工位的操作,并同时培养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合作,善于自我学习的品质,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1. 认知目标(1)熟悉汽车性能检测站的布局;(2)掌握汽车性能的含义及范围;(3)掌握汽车各项性能的含义及评价方法;(4)掌握汽车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5)掌握汽车各项性能检测的正确步骤。
《汽车性能检测》课程标准解读
附件:2辽中县职业教育中心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性能检测》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情况二、课程性质、地位和目标(一)课程性质、地位汽车性能检测程是一门以汽车维修基本理论为基础,并与生产实际紧密相关的专业课。
是反映现代汽车专业技术发展,突出表现该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工艺和新方法的一门专业课,与当今汽车市场紧密接触,和生产实践密切相关,是汽车专业学生在实习前所应该学习和掌握的一门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制动性的评价指标,理解底盘系统机构因素对汽车制动性的影响。
了解轮胎的侧偏特性,理解底盘系统机构因素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汽车转向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掌握转向轮的摆阵与稳定。
了解汽车制动性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有关检测标准。
理解汽车车轮侧滑台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掌握车轮动平衡仪的使用方法和车轮动平衡的校正方法。
熟悉四轮定位的原理,掌握四轮定位仪的使用方法。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主要讲授汽车各种检测仪器设备的相关操作和维修技能。
通过教、学、做使学生掌握汽车检测仪器的具体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材料及工具的使用方法,建立汽车性能分析的标准化、系统化的工作思维模式,具备按照规范的流程独立完成汽车检测的相关工作能力。
三、内容标准项目一汽车检测站的认识完成本课题学习后应能:1.知识目标(1)能够识别汽车检测站的类型,并能描述其功能;(2)能够分析汽车检测站的工艺布局;(3)能够制定检测工作流程。
2.技能目标(1)能够理解汽车使用性能的主要内容(2)能够理解汽车检测制度;(3)能够了解汽车检测站的检测项目和设备名称;3.素养目标(1)能够制订学习计划,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2)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与小组其他成员合作、交流并进行学习任务分工,具备团队合作和安全操作的意识。
4.重点:汽车检测站的类型识别。
5.难点:检测工作流程制定。
6.学时分配: 理论4节实操4节项目二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完成本课题学习后应能:1.知识目标(1)了解汽车动力性能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教学大纲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高级技工学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专业课。
主要内容包括:汽车的动力性与燃油经济性检测、汽车制动性与操纵稳定性检测、汽车其他性能检测个汽车公害检测等。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全面的汽车性能知识,汽车性能的检测方法及汽车运用的综合知识,了解汽车性能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个使用方法,能够初步分析检测结果,为专业实习和就业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的要求是使学生熟悉各项汽车使用性能;掌握个汽车性能的参数、检测方法和分析方法、熟悉各种汽车性能检测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正确的使用方法;熟悉相关的维修机检测标准。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教学大纲中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课时进行适当调整。
(2)本课程的实用性较强,所涉及的仪器设备也较广,教学中教师和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星光,补充器械本地区常用的仪器折本做例子,以满足实用性的要求。
(3)教学中应根据学生情况,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特别是直观的教学方法,做到讲演结合,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4)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学生进行参观教学或课程学习,以加强教学效果。
二、课时分配表三、教学要求、内容及建议模块一汽车动力性与燃油经济性检测教学要求1.熟悉汽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的相关指标。
2.理解汽车动力性与燃油经济性指标的检测原理。
3.掌握汽车动力性与燃油经济性指标的常用的检测方法。
4.熟悉汽车动力性与燃油经济性指标检测的标准参考值。
5.能够熟练使用汽车动力性与燃油经济性指标的检测工具,如第五轮仪、非接触式车速仪、底盘测功仪和油耗仪等。
教学内容课题一汽车动力性指标及检测课题二汽车燃油经济性指标及检测教学建议1.本模块的重点是动力性与燃油经济性指标及其检测方法,这方面内容教学时应着重强调。
2.本模块的应用性较强,所涉及的仪器设备也较广,教学中应尽可能配合一些现场演示或实习,以便强化学生的记忆。
汽车使用性能和检测技术教案
汽车使用性能和检测技术教案第一章:汽车使用性能概述1.1 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使用性能的基本概念。
2. 掌握汽车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
3. 了解汽车使用性能的影响因素。
1.2 教学内容1. 汽车使用性能的定义及重要性。
2. 汽车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舒适性、可靠性。
3. 汽车使用性能的影响因素:汽车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
1.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使用性能的基本概念、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汽车使用性能的理解。
1.4 教学活动1. 导入:介绍汽车使用性能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汽车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
3. 讨论:分组讨论实际案例,分析汽车使用性能的影响因素。
第二章:汽车检测技术基础2.1 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
2. 掌握汽车检测技术的分类和原理。
3. 了解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2.2 教学内容1. 汽车检测技术的定义及重要性。
2. 汽车检测技术的分类:视觉检测、仪器检测、无损检测。
3. 汽车检测设备的种类及使用维护。
2.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原理。
2. 实践操作法:演示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2.4 教学活动1. 导入:介绍汽车检测技术的作用,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汽车检测技术的分类和原理。
3. 实践:演示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让学生参与操作。
第三章:汽车动力性能检测3.1 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基本方法。
2. 掌握汽车动力性能检测设备的使用。
3. 学会分析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结果。
3.2 教学内容1. 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方法:台架试验、道路试验。
2. 汽车动力性能检测设备:测功机、排放分析仪等。
3. 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3.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方法和设备。
2. 实践操作法:演示汽车动力性能检测设备的使用。
汽车性能检测与评价课程标准
《汽车性能检测与评价》课程标准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2、课程描述:《汽车性能检测与评价》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主要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汽车、总成及组件的常见故障、诊断、检测及维修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培养学生检测故障、排除故障的基本能力,讲述汽车中、高级维修工应知知识、应会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基本技能,并为解决汽车运用技术工程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3、课程目标:以汽车使用性能和汽车不解体情况下的性能检测为主,了解汽车检测站的基础知识,汽车动力性能、燃油经济性、制动性能、操纵稳定性、平顺性与通过性等的检测和汽车车速表、前照灯、排气污染物、噪声等的检测,以及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合理使用等内容。
4、教学时数:40二、教学内容与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要求见教学内容与要求表。
教学内容与要求表三、实施方法《汽车性能检测与评价》以学习情境为教学单元,通过完成各阶段学习任务为主线进行组织教学,具体教学实施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参观法、案例法、练习法、理论与实践一体化项目教学法、分组实践法等四、课程考核评价五、教材选择与教案编写本课程教案依据本课程标准进行编写,学习情境的安排以学习任务来驱动,学习任务的基础是源于工作实践的典型工作任务,教学过程的安排具有工作过程的整体性,使学生在综合的行动中思考和学习,完成从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检查到评价反馈的完整过程。
本课程标准规定本课程全部教案按年度版本进行管理,教案必须根据当年教学实践及学生学习条件的变化,由课程教学团队根据“信息反馈、团队反思、成员共享”的原则,对课程全部教案进行一次修改完善,形成当年更新版本用于下一年度的课程教学,并撰写年度改版总结报告存档备案。
六、课程教学资源及使用本课程教学资源依据本课程性质要求而加以开发,主要包括各种信息、可视光盘、多媒体光盘、计算机软件及网络、图书馆以及专业期刊等。
《汽车运用技术》课程标准
《汽车运用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三年制高职汽车类各专业的基础平台课程,更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核心基础平台课程之一。
在课程设计上,结合学生的实际工作岗位,完成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的设计。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以实际任务为载体,通过对任务的计划、实施、检查、评价来设计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出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一体化教学。
本课程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岗位技能的同时还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最终使学生具备完善的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
二、课程建设目标明确课程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共同且又具专业特点的课程总体目标,包括知识教学目标、技能教学目标、素质教学目标等。
(一)总目标本课程主要学习汽车使用过程中的基本常识,包括:燃、润料的基本知识,轮胎的基本知识,各条件下的正确使用,汽车日常维护的基本内容以及汽车使用过程的系统管理等,为后续的整车维护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具体目标1.素质教学目标(1)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2)具有互助合作精神,能正确评价自我,豁达大度,积极乐观。
(3)具有理性的就业观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4)具有安全、文明生产以及环境保护意识。
(5)具有一定的人际交流能力和服务客户意识。
(6)具有积极进取及创新精神。
(7)具有适应职业的身体素质。
2.知识教学目标(1)熟悉汽车分类的原则;(2)熟悉汽车VIN代码的编制规则;(3)熟悉汽车使用说明书的主要功能;(4)了解汽车使用性能的主要评价指标;(5)熟悉汽车在特定条件下的合理使用原则;(6)熟悉汽车燃料的合理使用原则;(7)熟悉汽车润滑材料的合理使用原则;(8)熟悉汽车轮胎的合理使用原则;(9)掌握汽车的日常清洁的基本操作方法;(10)掌握汽车工作介质的检查和补充方法;(11)掌握汽车运行安全部件的检查方法;(12)掌握汽车使用基础管理和过程管理的方法。
3.能力教学目标(1)会辨别汽车类型;(2)会识别汽车VIN代码;(3)会解读汽车使用说明书;(4)会评价汽车使用性能;(5)会在特定条件下的合理使用汽车;(6)会合理使用汽车燃料;(7)会合理使用汽车润滑材料;(8)会合理使用汽车轮胎;(9)会汽车的日常清洁的基本操作;(10)会汽车工作介质的检查和补充;(11)能对汽车运行安全部件的检查;(12)会汽车管理的基本操作。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课程标准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课程标准所属系部:汽车学院适用专业: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课程编号:课程类型:专业限选课程1前言1.1课程定位《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限选课程,是培养学生职业岗位关键能力的必修课程。
前导课程:《汽车材料》、《机械基础》、和《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等专业基础课和《汽车电路和电子系统检测诊断与修复》、《发动机机械系统检测诊断与修复》、《汽油发动机电控系统检测诊断与修复》、《汽车传动系统检测诊断与修复》、《汽车行驶、转向和制动系统检测诊断与修复》、《汽车车身控制系统检测诊断与修复》等职业技术核心课程。
平行课程:《汽车舒适系统检测诊断与修复》、《柴油发动机电控系统检测诊断与修复》等职业技术核心课程以及订单培养课程。
后续课程:《专业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及《毕业答辩及毕业教育》等课程。
1.2课程设计基本思路本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汽车主要使用性能及检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理解有关政策、法规和使用性能检测的内容;了解汽车合理使用的基本途径、国家(或行业)的相关政策与法规;正确分析汽车检测结果,并能根据检测结果提出处理的技术方案。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汽车使用性能检测和检测结果分析、判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为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该课程的总学时建议为64课时,4学分。
2课程目标2.1总目标汽车合理使用和性能检测是汽车从业人员的所掌握的技能之一,能对汽车的各总成进行性能检测,并能分析汽车各总成、零部件的结构、及使用条件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与创新设计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从事汽车检测与维修工作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所必需的利用现代诊断和检测设备进行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故障分析、零部件检测及维修更换等基本操作技能。
学生能够在理论上进行分析,在实践上具有基本的维修、检测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与创新设计意识。
汽车整车性能检测课程标准
《汽车整车性能检测》课程标准1.课程定位《汽车整车性能检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针对汽车机电维修质量检验员及汽车检测线检测工岗位能力进行培养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构建于《汽车维护》、《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发动机原理与使用性能》等课程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以轿车维修质量检验为主要内容,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方案设计,以行动导向组织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利用检测仪器设备对汽车的综合性能及维修质量进行检验,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2.课程教学目标通过该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1)专业能力①制定计划,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汽车维修质量进行检查,并按计划实施;②填写工作任务单,借助于专用的检测仪器、设备对汽车状况进行评估;③提高车况水准,调整技术参数,并对此予以说明;④根据相关的制度、规范,开展服务工作;⑤制定检测规范、规定检测的必须具备的条件,对汽车的每一部分的系统运行功能进行检测,核查检测程序;⑥对已经掌握的数据,要能够解释说明、分析利用和评估;⑦在征得客户同意的前提下,排除之前已检测确定的交通安全和运行安全的隐患;⑧告知客户对车辆状况进行法定的检查,以及必须进行修理措施的可能的类型和范围;⑨评估车辆维修质量,确认是否达到维修目标。
2)方法能力①能独立学习新知识、新技术;②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③能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并进行实施;④能够查找资料与文献以取得有用的知识。
3)社会能力①具有团队意识和相互协作精神;②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③注重事故保护和工作安全;④遵守职业道德;⑤注意环境保护的意识。
4.课程描述1)课程总体描述(见表7・69)《汽车整车性能检测》课程总体描述表7-69学习内容:1.汽车技术状况数据;2.法定的规范;3.检脸单:4.检测的杈序方法:5.检查的范围;6.行驶安全和操作安全:7.品质保证:8.检测仪器、设备;9.服务绩效:10.质量管理;11.客户开发、客户满意度;12.质量检验合格证。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教案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教案第一章:汽车使用性能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使用性能的基本概念熟悉汽车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掌握汽车使用性能的影响因素1.2 教学内容汽车使用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汽车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如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等)汽车使用性能的影响因素(如驾驶习惯、车辆维护等)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使用性能的基本概念和评价指标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了解汽车使用性能的影响因素1.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引入汽车使用性能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汽车使用性能的基本概念、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汽车使用性能的影响因素1.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汽车使用性能基本概念的理解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际案例,检查学生对汽车使用性能影响因素的理解第二章:汽车检测技术基础2.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熟悉汽车检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掌握汽车检测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2.2 教学内容汽车检测技术的定义和重要性汽车检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如感官检测、仪器检测等)汽车检测技术的应用范围(如车辆维修、车辆认证等)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实操演示法:展示汽车检测技术的实际操作过程2.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引入汽车检测技术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汽车检测技术的定义、原理和方法实操演示:展示汽车检测技术的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检测技术的方法和应用2.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汽车检测技术基本概念的理解实操练习:让学生参与汽车检测技术的实际操作练习,检查学生对检测技术的掌握程度第三章:汽车动力性能检测3.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基本概念熟悉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原理和方法掌握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3.2 教学内容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定义和重要性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原理和方法(如零至一百公里加速时间、最高车速等)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应用范围(如车辆研发、车辆维修等)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实操演示法:展示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实际操作过程3.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引入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定义、原理和方法实操演示:展示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检测技术的方法和应用3.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汽车动力性能检测基本概念的理解实操练习:让学生参与汽车动力性能检测的实际操作练习,检查学生对检测技术的掌握程度第四章:汽车经济性能检测4.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经济性能检测的基本概念熟悉汽车经济性能检测的原理和方法4.2 教学内容汽车经济性能检测的定义和重要性汽车经济性能检测的原理和方法(如油耗检测、续航里程等)汽车经济性能检测的应用范围(如车辆购买、车辆维修等)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经济性能检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实操演示法:展示汽车经济性能检测的实际操作过程4.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引入汽车经济性能检测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汽车经济性能检测的定义、原理和方法实操演示:展示汽车经济性能检测的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检测技术的方法和应用4.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汽车经济性能检测基本概念的理解实操练习:让学生参与汽车经济性能检测的实际操作练习,检查学生对检测技术的掌握程度第五章:汽车安全性检测5.15.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安全性检测的基本概念熟悉汽车安全性检测的原理和方法5.2 教学内容汽车安全性检测的定义和重要性汽车安全性检测的原理和方法(如制动性能检测、碰撞试验等)汽车安全性检测的应用范围(如车辆研发、车辆维修等)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安全性检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实操演示法:展示汽车安全性检测的实际操作过程5.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引入汽车安全性检测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汽车安全性检测的定义、原理和方法实操演示:展示汽车安全性检测的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检测技术的方法和应用5.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汽车安全性检测基本概念的理解实操练习:让学生参与汽车安全性检测的实际操作练习,检查学生对检测技术的掌握程度第六章:汽车环保性能检测6.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环保性能检测的基本概念熟悉汽车环保性能检测的原理和方法掌握汽车环保性能检测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6.2 教学内容汽车环保性能检测的定义和重要性汽车环保性能检测的原理和方法(如尾气排放检测、噪音检测等)汽车环保性能检测的应用范围(如车辆认证、车辆维修等)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环保性能检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实操演示法:展示汽车环保性能检测的实际操作过程6.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引入汽车环保性能检测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汽车环保性能检测的定义、原理和方法实操演示:展示汽车环保性能检测的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检测技术的方法和应用6.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汽车环保性能检测基本概念的理解实操练习:让学生参与汽车环保性能检测的实际操作练习,检查学生对检测技术的掌握程度第七章:汽车检测设备与技术发展7.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检测设备的基本概念熟悉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掌握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7.2 教学内容汽车检测设备的基本概念和种类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法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如智能化、自动化等)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检测设备的基本概念和种类实操演示法:展示汽车检测设备的实际操作过程7.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引入汽车检测设备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汽车检测设备的基本概念、使用和维护方法实操演示:展示汽车检测设备的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检测设备的应用7.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汽车检测设备基本概念的理解实操练习:让学生参与汽车检测设备的实际操作练习,检查学生对检测设备的掌握程度第八章:汽车检测标准与法规8.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检测标准与法规的基本概念熟悉汽车检测标准与法规的内容掌握汽车检测标准与法规的执行和监督8.2 教学内容汽车检测标准与法规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汽车检测标准与法规的内容(如排放标准、安全标准等)汽车检测标准与法规的执行和监督方法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检测标准与法规的基本概念和内容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了解汽车检测标准与法规的执行和监督8.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引入汽车检测标准与法规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汽车检测标准与法规的基本概念、内容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汽车检测标准与法规的执行和监督8.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汽车检测标准与法规基本概念的理解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际案例,检查学生对汽车检测标准与法规执行和监督的理解第九章:汽车检测业务管理与质量控制9.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检测业务管理的基本概念熟悉重点解析本教案主要分为十个章节,涵盖了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的各个方面。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计划
二、课业计划
三、《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实践教学装备标准
四、实施建议
1.建议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和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2.教学场所中应设置理论教学区和实操教学区,最好在理论教学区中还能设置学习讨论区,配备课程中各学习任务所需的挂图、维修手册、维修资料、维修数据计算机查询系统等;
3.为保证教学安全和实践效果,建议学生分组控制在5-10人/组;
4.教师在讲授或演示教学中,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丰富的课件、解剖总成或零部件等教学辅助设备;
5.评价方式以学生自评为主,学生互评为辅,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起引导调控作用。
教师评价内容:要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根据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情况,给出总体评价和改善意见。
6教材在实际使用中,要以实际的师资、学生、场地和设备等条件进行调整,并结合本地区企业生产实际、具体学习任务对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进行修改。
汽车使用性能和检测技术教案
汽车使用性能和检测技术教案第一章:汽车使用性能概述1.1 汽车使用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1.2 汽车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1.3 汽车使用性能的改善途径第二章:汽车动力性能2.1 汽车动力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2.2 汽车动力性能的评价指标2.3 汽车动力性能的检测方法第三章:汽车经济性能3.1 汽车经济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3.2 汽车经济性能的评价指标3.3 汽车经济性能的检测方法第四章:汽车安全性能4.1 汽车安全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4.2 汽车安全性能的评价指标4.3 汽车安全性能的检测方法第五章:汽车排放性能5.1 汽车排放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5.2 汽车排放性能的评价指标5.3 汽车排放性能的检测方法第六章:汽车制动性能6.1 汽车制动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6.2 汽车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6.3 汽车制动性能的检测方法第七章:汽车操控稳定性7.1 汽车操控稳定性的定义和重要性7.2 汽车操控稳定性的评价指标7.3 汽车操控稳定性的检测方法第八章:汽车舒适性8.1 汽车舒适性的定义和重要性8.2 汽车舒适性的评价指标8.3 汽车舒适性的检测方法第九章:汽车噪音与振动性能9.1 汽车噪音与振动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9.2 汽车噪音与振动性能的评价指标9.3 汽车噪音与振动性能的检测方法第十章:汽车电子性能10.1 汽车电子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10.2 汽车电子性能的评价指标10.3 汽车电子性能的检测方法第十一章:汽车环保性能11.1 汽车环保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11.2 汽车环保性能的评价指标11.3 汽车环保性能的检测方法第十二章:汽车节能技术12.1 汽车节能技术的定义和重要性12.2 汽车节能技术的评价指标12.3 汽车节能技术的检测方法第十三章: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13.1 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的定义和重要性13.2 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的方法和工具13.3 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的流程和技巧第十四章:汽车检测设备与技术14.1 汽车检测设备的定义和重要性14.2 汽车检测设备的类型和功能14.3 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第十五章:汽车检测标准与法规15.1 汽车检测标准的定义和重要性15.2 汽车检测标准的分类和内容15.3 汽车检测法规的遵守和执行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汽车使用性能和检测技术的相关知识,涵盖了动力性能、经济性能、安全性能、排放性能、制动性能、操控稳定性、舒适性、噪音与振动性能、电子性能、环保性能、节能技术、故障诊断与检测、检测设备与技术以及检测标准与法规等各个方面。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教学文案
与性测检能用使车汽精品文档《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时: 48学时学分: 3适用专业:汽车运用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先修课程:汽车构造、汽车电器设备一、教学目的(一) 知识教学目的1. 了解影响汽车使用性能的各种因素,找出合理使用汽车的基本途径。
2. 掌握国家或行业颁布的有关汽车维修质量及汽车检测管理的一些相关政策和法规知识。
3. 掌握汽车使用性能检测的内容、目标及意义。
4. 了解汽车性能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
5. 掌握汽车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及检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二) 能力培养目的1. 能正确使用常用检测仪器、仪表和设备。
2. 掌握检测结果分析,并根据检测结果提出正确处理的技术方案。
3. 能合理使用汽车。
4. 掌握汽车使用性能检测的相关法规要求。
(三) 思想教育目的培养具有实事求是、认真负责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第1节汽车的动力性评价指标第2节汽车的驱动力第3节汽车的行驶阻力第4节汽车行驶的驱动-附着条件第5节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第6节汽车的动力特性第7节汽车的功率平衡图第8节影响汽车动力性的主要因素教学要求:了解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理解发动机、底盘传动系统与汽车动力性的关系;掌握汽车行驶阻力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重点:理解发动机、底盘传动系统与汽车动力性的关系。
难点:掌握汽车行驶阻力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第二章汽车的燃料经济性第1节燃料经济性的评价指标及计算第2节影响汽车燃料经济性的主要因素及节油装置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精品文档教学要求:了解汽车燃料经济性评价指标、汽车节油途径和技术;理解燃料经济性影响因素、发动机和底盘传动系统与燃料经济性的关系。
重点:理解燃料经济性影响因素、发动机和底盘传动系统与燃料经济性的关系。
难点:理解燃料经济性影响因素、发动机和底盘传动系统与燃料经济性的关系。
汽车使用性能和检测技术教案
汽车使用性能和检测技术教案第一章:汽车使用性能概述1.1 汽车使用性能的概念1.2 汽车使用性能的影响因素1.3 汽车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第二章:发动机性能检测2.1 发动机性能检测的意义和目的2.2 发动机功率和扭矩的检测2.3 发动机转速和排放的检测第三章:车辆制动性能检测3.1 车辆制动性能检测的意义和目的3.2 车辆制动系统的检测方法3.3 车辆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第四章:车辆操控性能检测4.1 车辆操控性能检测的意义和目的4.2 车辆操控稳定性的检测方法4.3 车辆操控性能的评价指标第五章:车辆舒适性检测5.1 车辆舒适性检测的意义和目的5.2 车辆座椅和悬挂的检测5.3 车辆舒适性的评价指标第六章:车辆行驶性能检测6.1 车辆行驶性能检测的意义和目的6.2 车辆行驶平顺性的检测方法6.3 车辆行驶性能的评价指标第七章:车辆噪音检测7.1 车辆噪音检测的意义和目的7.2 车辆内部和外部噪音的检测方法7.3 车辆噪音的评价指标和控制措施第八章:车辆灯光检测8.1 车辆灯光检测的意义和目的8.2 车辆前照灯、转向灯和尾灯的检测方法8.3 车辆灯光性能的评价指标第九章:车辆安全性能检测9.1 车辆安全性能检测的意义和目的9.2 车辆制动系统、安全带和气囊的检测方法9.3 车辆安全性能的评价指标第十章:车辆电子控制系统检测10.1 车辆电子控制系统检测的意义和目的10.2 发动机控制单元(ECU)和车辆稳定控制系统的检测方法10.3 车辆电子控制系统的评价指标和故障诊断第十一章:车辆综合性能检测11.1 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的概念与意义11.2 车辆综合性能检测流程与方法11.3 车辆综合性能评价与改进措施第十二章: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12.1 汽车检测设备的基本原理与分类12.2 常见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的使用方法12.3 汽车检测设备的选择、维护与更新第十三章:汽车检测标准与法规13.1 汽车检测标准的基本概念与分类13.2 我国汽车检测法规与政策解读13.3 汽车检测标准的发展趋势与国际化第十四章:汽车检测技术发展与创新14.1 新能源汽车检测技术概述14.2 智能网联汽车检测技术与发展14.3 汽车检测技术的研究创新与未来趋势第十五章:汽车检测实践与案例分析15.1 汽车检测实践操作流程与技巧15.2 典型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案例15.3 汽车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汽车使用性能和检测技术的相关内容,分为十五个章节。
(汽服)汽车检测技术课程标准
《汽车检测技术》课程标准课程编码:QF1012B 课程类别:岗位能力课程适用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授课单位:汽车团队学分: 4 学时:72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陈安柱 2012.8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 1课程性质与作用《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其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基本知识,正确使用汽车检测仪器和设备,掌握汽车检测与诊断的目的和方法;掌握汽车发动机部分、汽车底盘部分和汽车整车的检测方法,并能对检测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培养学生正确选择诊断参数和正确使用汽车检测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具备从事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技术应用性人才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也为学习相关后续专业课提供必要的预备知识。
前修课程为汽车构造、汽车故障与维修等。
1. 2课程基本理念本着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实践技能为主线、以理论教学内容为基础进行课程设计。
集实践教学、项目教学、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创新学习、经验交流、效果测评于一体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岗定教”的创新模式,对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训练,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教学互动性,真正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充分利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围绕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与发展潜力、围绕校内模拟训练与校外顶岗操作、围绕长期实践与短期实训相结合开展教学活动。
校内外实习实训有助于学生真正去领悟维修业人员应具备的质量意识、服务意识、管理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以及汽车维修及销售人员素质要求和团结协作的群体精神,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敬业精神、岗位技能和专业素养,为毕业后“零距离上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 3课程设计思路(1)本课程是当代汽车新技术的基础,所涉及内容有很强的延续性;同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学形式丰富,使学生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而且又了解到了最新的行业发展动态,为将来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做好更充分的心理准备,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教案
第一讲汽车的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概述导入:全新A6L与使用五年的差别在哪?要用什么参数衡量?采用什么设备?由哪个机构来检测?具体要怎样测量?新课内容:一汽车的使用性能汽车的使用性能是指汽车能适应各种使用条件而发挥的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
1.汽车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最高车速(1)汽车的动力性加速能力爬坡能力①最高车速:汽车的最高车速,是指汽车满载时在水平良好的路面上能达到的最高行驶速度。
具有高动力性能的汽车的最高车速,要高于公路上规定的汽车“最高车速”。
②加速能力汽车加速时间用来徇汽车的加速能力,而汽车加速时间又用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来表征。
③爬坡能力汽车的爬坡能力是用满载时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的最大爬坡度来表示的。
显然,最大爬坡度是指一挡的最大爬坡度。
轿车最高车速大,加速时间短,经常在较好的路面上行驶,所以一般不强调它的爬坡能力。
货车在不同地区各种路面上行驶,所以要求其具有足够的爬坡能力,一般坡度在30%即16.5度左右。
越野汽车因为要在坏路或无路的条件下行驶,爬坡能力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它的最大爬坡度可以达60%即30度左右或更高。
(2)汽车的燃料经济性汽车燃料经济性是指汽车以最少的燃料消耗量完成单位运输任务的能力,它是汽车的主要使用性能之一。
常用百公里油耗表示,即L/100km制动效能:制动距离与制动减速度(3)汽车的制动性制动效能的恒定性:抗热衰退性能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制动中不发生跑偏、侧滑或失去转向能力汽车的制动性是指汽车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性和在下长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
(4)汽车的操纵性和稳定性在驾驶者不感到过分紧张、疲劳的条件下,汽车遵循驾驶者通过转向系及转向车轮给定的方向行驶,且当遭遇外界干扰时,汽车能抵抗干扰而保持稳定行驶的能力(5)汽车的行驶平顺性汽车行驶平顺性,是指汽车在一般行驶速度范围内行驶时,能保证乘员不会因车身振动而引起不舒服和疲劳的感觉,以及保持所运货物完整无损的性能。
汽车性能与使用课程标准
《汽车性能与使用》专业辅修课程标准课程中文名称:汽车性能与使用课程英文名称:课程编号:320212学分:2 学时:32课程性质:任选课课程类别:辅修课面向对象:2008、2009级专业:汽车运用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考核方式:考查一、课程描述本课程属于汽车运用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专业辅修课程,为培养汽车运用技术人才提供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汽车合理使用汽车的能力。
并掌握有关汽车主要技术数据和识别代号、发动机与汽车性能、汽车的运行材料、车辆的养护与美容、汽车在各种运行条件下的正确使用和汽车维护制度及其技术规范等知识;具备正确选用轮胎、润滑油和工作液、对车辆进行合理养护和美容的能力。
同时,通过各项目的训练,培养学生相应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相互沟通、团队合作的能力。
二、课程能力目标1、素质和方法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必要的政治素质。
(2)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
(3)培养学生必备的人文素养和健康的身心。
(4)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5)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职业精神和社会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3)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交际和沟通能力。
(6)培养学生初步的管理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3、知识和专业能力目标(1)了解汽车4S企业组织机构。
(2)熟悉汽车4S企业配件及仓储管理工作。
(3)熟悉客户信息和车辆信息管理工作。
(4)熟悉如何打造企业形象。
(5)熟悉汽车4S企业维修车间的设置。
(6)掌握我国汽车营销模式及汽车消费结构并能制定销售计划以及策划品牌广告。
(7)熟悉业务前台接待工作。
(8)熟悉汽车保险与理赔的工作流程。
三、课程内容项目一识读汽车主要技术数据和识别代号任务一识别汽车主要技术数据任务二识别汽车代码任务三常见汽车特征代号及图形标识项目二熟悉发动机的主要性能任务一理解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的任务二发动机的特性项目三理解汽车的主要性能任务一理解汽车的动力性并熟悉汽车动力性指标任务二理解汽车的燃料经济性并熟悉燃油经济性指标任务三理解汽车的制动性并熟悉制动性指标任务四理解汽车的通过性并熟悉通过性的指标任务五理解汽车的舒适性并熟悉舒适性指标项目四熟悉汽车常用燃料的使用任务一车用汽油的合理使用任务二车用柴油的合理使用任务三其他汽车燃料项目五正确选用汽车常用润滑材料及工作液任务一正确选用发动机润滑油任务二正确选用车辆齿轮油任务三正确选用汽车用润滑脂任务四正确选用汽车用工作液项目六合理选用汽车轮胎任务一熟悉汽车轮胎的类型与结构特点任务二熟悉汽车轮胎的规格及其表示方法任务三学会汽车轮胎的使用与维护项目七在各种运行条件下正确使用汽车任务一一般运行条件下的合理使用任务二汽车在走合期内的合理使用任务三汽车在高温条件下的正确使用任务四汽车在低温及冰雪条件下的正确使用任务五汽车在高原或山区条件下的正确使用项目八熟悉汽车维护制度及其技术规范任务一熟悉我国汽车维护制度及其分类任务二熟悉汽车定期维护的技术规范任务三熟悉非定期维护四、时间分配五、教材选用推荐教材:《汽车性能与使用》娄云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2 ISBN:7111135202参考资料:(1)《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郭彬主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3 ISBN:7560617558(2)《汽车使用与日常养护》戴良鸿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9 ISBN:7309057232标准编写单位:硅湖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组标准编写人(组):陈跃梁文亮石启军标准编写执笔人:陈跃标准批准人:……专业组主任…标准编写时间:2010.8.2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课程标准所属系部:汽车学院
适用专业:汽车运用技术专业
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专业限选课程
1前言
1.1课程定位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限选课程,是培养学生职业岗位关键能力的必修课程。
前导课程:《汽车材料》、《机械基础》、和《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等专业基础课和《汽车电路和电子系统检测诊断与修复》、《发动机机械系统检测诊断与修复》、《汽油发动机电控系统检测诊断与修复》、《汽车传动系统检测诊断与修复》、《汽车行驶、转向和制动系统检测诊断与修复》、《汽车车身控制系统检测诊断与修复》等职业技术核心课程。
平行课程:《汽车舒适系统检测诊断与修复》、《柴油发动机电控系统检测诊断与修复》等职业技术核心课程以及订单培养课程。
后续课程:《专业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及《毕业答辩及毕业教育》等课程。
1.2课程设计基本思路
本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汽车主要使用性能及检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理解有关政策、法规和使用性能检测的内容;了解汽车合理使用的基本途径、国家(或行业)的相关政策与法规;正确分析汽车检测结果,并能根据检测结果提出处理的技术方案。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汽车使用性能检测和检测结果分析、判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为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该课程的总学时建议为64课时,4学分。
2课程目标
2.1总目标
汽车合理使用和性能检测是汽车从业人员的所掌握的技能之一,能对汽车的各总成进行性能检测,并能分析汽车各总成、零部件的结构、及使用条件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与创新设计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从事汽车检测与维修工作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所必需的利用现代诊断和检测设备进行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故障分析、零部件检测及维修更换等基本操作技能。
学生能够在理论上进行分析,在实践上具有基本的维修、检测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与创新设计意识。
2.2知识教学目标
1. 了解影响汽车使用性能的各种因素,找出合理使用汽车的基本途径。
2. 掌握国家或行业颁布的有关汽车维修质量及汽车检测管理的一些相关政策和法规知识。
3. 掌握汽车使用性能检测的内容、目标及意义。
4. 了解汽车性能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
5. 掌握汽车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及检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3能力培养目标
1. 能正确使用常用检测仪器、仪表和设备。
2. 掌握检测结果分析,并根据检测结果提出正确处理的技术方案。
3. 能合理使用汽车。
4. 掌握汽车使用性能检测的相关法规要求。
2.4 思想教育目标
培养具有实事求是、认真负责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3课程内容及要求
3.1 课业计划
表1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及实施建议
表2 学时分配建议(64学时)
3.2课程教学模式
本课程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通过融入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情景教学的氛围,在课题(或案例)教学中学习技能,获得能力,使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学习有效地融为一体,做到在实践中教理论,在运用中学技术,提高职业素质。
3.3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
授课时就告诉学生本次课的任务内容、要求,设计应该涵盖的知识点,以此为基础展开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与技术综合应用能力。
(2)案例教学法
由新闻或网上经常报道的“使用不当造成的车辆事故”一事引入汽车使用问题,讲述时结合具体情景,分析使用不当原因,从而使学生更加有效掌握如何合理使用和科学管理车辆。
(3)小组讨论法
分析影响汽车使用性能结构因素时,向学生提出问题,结合课标的要求展示。
安排学生每4人一组,下发学习方案和学习材料。
通过小组合作探索、交流,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认识,相互借鉴,达成共识。
以此调动学生积极性。
4课程实施建议
4.1 组织实施
本课程采用案例剖析进行知识讲解和案例分析进行考核的方法,结合分组讨论和小组负责人负责制的形式进行教学和管理。
4.2 教材的选用与编写
(1)选用教材:宋保林主编《汽车合理使用与性能检测》
(2)维修资料:《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汽车性能检测相关国家标准
(3)参考教材:陈焕江主编《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汽车性能与使用技术》
4.3教学基本条件
主讲教师:2位。
实训指导教师:1位。
实训要求:汽车性能检测设备。
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室。
4.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本门课程的理论讲授建议采用课件、录像、图片等教学多媒体手段,将电子教案、课件、教学录象、专业图书、维修资料、音像等集中管理使用,并不断更新,开拓教与学的时间和空间。
实训部分是利用整车教学,利用底盘测功机、制动检验台、尾气分析仪等仪器对整车性能检测。
5课程考核及标准
5.1课程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过程考核与期末笔试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
为了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原则,考核方案中加大了过程考核的比重,具体比例是:过程考核占40%,期末笔试60%。
5.2考核评价总表
表3 考核评价总表
6课程管理
6.1课程教学团队
(1)团队负责人:
(2)主讲教师:
6.2责任
课程教学团队负责课程的整体建设、内容的调整、课程的持续发展,并负责协调课程的授课过程,监督课程的实施。
7其它说明
本课程标准由汽车学院汽车运用技术教研室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