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羲传统人物画
黄家富贵丨私享艺术
黄家富贵文/石力公元10世纪,也就是唐宋之间的五代十国时期,中国画坛出现了一位写实主义大师,名叫黄筌,他17岁就进入内延供奉作画,长期生活在宫廷,他所见到的都是宫中珍禽异兽,奇花异石,所以我们看到他的绘画体现出一种富贵气息。
人们把他的艺术风格概括为4个字:黄家富贵。
五代,黄筌作绢本设色,纵41.5厘米,横70.8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写生珍禽图》是黄筌唯一传世真迹,它的写实程度不亚于西方写实绘画作品!五代花鸟画传下来的真品极少,这幅写生稿流传下来,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仔细数一数,画中有10只鸟,12只昆虫,两只乌龟共24只动物,画中每一只动物都堪称范本。
这幅画的左下角有一行小字,写着“付子居宝习”。
居宝即黄筌次子黄居宝,原来这幅画只是黄筌为儿子黄居宝创作而收集的素材,是给儿子临摹练习用的稿本,相当于今天的技法图。
但是仅从这幅稿本上就已经可以了解黄筌作品的精妙,可以想象到黄筌作品的巨大魅力。
我们先来看鸟儿。
画上的鸟儿有麻雀、腊嘴、白头翁、大山雀等,它们有的静立,有的飞翔,有的低头觅食,有的翘首凝视,有的侧耳倾听,每只小鸟的动作都不同,它们是多么的生动活泼!看!还有两只小麻雀,在相对而立。
小雀扑翅张口,对着大雀嗷嗷待哺的神情真是惹人怜爱,而老雀则低首而视,无食可喂,默默无语,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再看两只乌龟。
它们是以侧上方俯视的角度来画的所以前后的透视关系准确精到。
大乌龟两眼注视前方,不紧不慢向前爬行,龟脚看起来这么粗壮有力,它背着重重的壳,看起来勇敢而又有韧性,表现出不达目的誓不休的决心。
而小乌龟似乎不是很听话,它的头偏向左边,心不在焉左观右看呢!再看昆虫。
昆虫有天牛、蚱蜢、蝗虫、蝉、金龟子、蜜蜂等,大小不一,刻画得十分精细,鲜活得甚至像是现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一样。
你看中间那只小蜜蜂,似乎是飞在花丛中,正低头专心致志地采蜜呢!在画的右侧还有一只豆粒大的小虫,正在振翅飞舞,两翼就像是虚幻的影子。
《画外之意——中国传统花鸟图、人物画》教学课件
清明上河图(局部)【北宋】张择端
全图24.8厘米×528厘米(绢本设色)故宫博物院藏
炙艾图【宋代】李唐
68.8厘米×58.7厘米(绢本设色)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女史箴图【东晋】顾恺之
24.8厘米×348.2厘米(绢本设色)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藏
课堂总结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画外之意
——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
人教
1
写生珍禽图【五代】黄筌
41.5厘米×70厘米(绢本设色)故宫博物院藏
墨梅图【元代】王冕
31.9厘米×50.9厘米(纸本墨笔)故宫博物院藏
荷石水鸟图【清代】朱耷
墨葡萄图【明代】徐渭
127厘米×46厘米(纸本墨笔)故宫博物院藏 165.4厘米×64.5厘米(纸本墨笔)故宫博物院藏
簪花仕女图【唐代】周昉
46厘米×180厘米(绢本设色) 辽宁省博物馆藏
永乐宫三清殿朝元图(局部) (壁画)【元代】马君祥等 山西芮城
韩熙载夜宴图【五代】顾闳中
28.7厘米×335.5厘米(绢本设色)故宫博物院藏
泼墨仙人图【南宋】梁楷
48.7厘米×27.7厘米(纸本墨笔)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为闽派注入新鲜血液
为闽派注入新鲜血液画坛遗珠 | 为闽派注入新鲜血液的画家——黄羲一黄羲,原名文清,字可轩,号大蜚山人。
1899年出生于福建仙游城关一普通居民家庭。
7岁入私塾读书,性好涂绘,12岁中断塾学,14岁开始师从李耕,以画童身份辗转于山野民间为寺庙图绘壁画,初步接触了寺庙壁画各方面知识并得到了仙游民间文化浸淫。
三年后,转而追随声名已显的画家李霞,并与之游艺于涵江、厦门、上海一带,见识了诸多社会名流,拓宽了眼界。
其间得到涵江名医兼画家李可信(字石安)的家庭塾师林逸村亲授古典诗文如《左传》等古籍,打下了古典文学和历史知识基础。
1922年又得李石安资助,往陈嘉庚创办的厦门集美学校师范部学习,以其雕塑、绘画的艺术天赋受到艺术部主任莫大元青睐(莫先生还鼓励其报考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专)。
1924年考入上海美专师范部图工班,成为仙游画家中率先从民间走向艺术院校,接受现代科班教育的学子。
九州禹迹图(局部)黄羲作当时的上海美专领时代风气之先,师生思想开放并能兼容并包。
已经具备人物画创作基础的黄羲备受师辈刘海粟、潘天寿、诸闻韵等的赏识。
在校中缺少传统人物画教师的情况下,校长刘海粟亲嘱这位学生中的佼佼者协助教学工作,为美专函授部绘制国画人物范图供学生临习。
诸闻韵还邀请海派耆宿吴昌硕、王一亭联名为黄羲拟订润例,称其“袭芳瘿瓢,独具家法,诚闽中画士之杰出者”,使黄羲能在求学期间获得鬻画机会,顺利完成学业。
1929年,李霞自台湾游艺回来,敦促刚从上海美专毕业不久的黄羲踵其足迹,赴台继续推广闽派人物画传统。
由是,黄羲作品得到台湾各界人士追捧并推及日本。
师徒二人在两岸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一段佳话。
1930年8月,上海美专又函聘黄羲回校教授国画人物。
教学之余,其又蒙诸闻韵之荐,求教于时在上海的黄宾虹,得到宾虹老理论上的亲炙和创作上的指点。
黄羲于此真正领会到传统国画艺术的深邃宏阔,并在此后的教学与创作实践中整理出一套较为系统的理论。
麻姑晋酿黄羲作1936年春,黄宾虹为“故宫博物院院长易培基盗宝案”应国民政府聘请审鉴院藏书画,仍不忘带上黄羲作为助手。
女娲伏羲图
女娲伏羲图《伏羲女娲图》是唐代一位佚名作者所画(公元618~907年)用绢本设色而成的,纵长220厘米,横长116.5厘米。
1965年新疆阿斯塔那出土,藏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描绘的是伏羲女娲相拥交媾的景象,表现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类始祖的形象以及未知的宗教含义。
伏羲女娲上身相拥,以红彩勾勒或涂绘衣服,衣袖飞扬,伏羲手持矩,女娲手持规,代表天地方圆,下身蛇尾相交,交合七段,为同类绢画中交合最长的一幅,尾部粗长内勾,蛇尾以红、黑线勾边点线,内涂白彩。
画幅上下以墨线勾绘日月星辰,象征整个天体在宇宙中不断运行。
伏羲女娲图中,有一副图共有74颗圆点,易传中写到“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众人不得其解。
后来《乾坤谱》认为《伏羲女娲图》中就包含著“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的含义。
这74个点,每个都代表一颗星星,其中除了上面中央1点代表日,加周围11点共12点代表上天12月,下面中央1点代表月亮,加周围11点共12点代表12辰外。
剩下的50颗星星里有49颗是“实星”,还有一颗“虚星”,就是那颗流星所代表的意义。
伏羲女娲图中的星数安排,一定有着“大衍之数五十”的寓意。
“实星与“虚星”的巧妙安排,正是代表“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的含义。
伏羲女娲图表现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类始祖的形象。
图中男女二人,均微侧身,面容相向,各一手抱对方腰部,另一手扬起,男手执矩而女执规;男女下半身均为蛇形,互相交绕,男女头之间上部绘日形,日中有三足鸟,蛇尾之下绘月形,月中有玉兔,桂树,蟾蜍。
男女日月形象四周,有大小不一的圆点,当系星宿,情态生动,线条粗犷,色泽单纯,幅面缀以日月星宿之像,不仅有空间辽阔之感,也显示了伏羲女娲作为人类始祖的崇高意味。
整体构图又似直入云霄的参天巨木,让人联想上古天梯--建木,《淮南子·墬形训》:“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
” 《山海经·海内经》:“建木,百仞无枝,有九欘,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大暤爰过,黄帝所为。
王羲之历代画像精选,都很帅!
王羲之历代画像精选,都很帅!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
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李志敏评价:“王羲之的书法既表现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简淡玄远,又表现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基础的冲和。
”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王羲之画像取自南宋马远绘《王羲之玩鹅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王羲之像取自明代王圻辑,万历刻《三才图会》
《王右军书扇图》明仇英绘,上海博物馆藏
《右军书扇图》明仇英绘,云南省博物馆藏
王羲之题跋版画像取自明天然撰赞,弘治十一年重刻本《历代古人像赞》
王羲之全身像取自清上官周绘,乾隆八年刻本《晚笑堂画传》
王羲之半身像取自清顾沅辑,道光十年刻本《古圣贤像传略》
王羲之读书像取自清任熊绘图,王龄撰赞,蔡照初雕版,清咸丰六年萧山王氏养和堂刻本《於越先贤像传赞》
《羲之爱鹅图》为明末陈洪绶绘
《羲之爱鹅》清任伯年绘,中国美术馆藏
《羲之牧鹅图》清任伯年绘,故宫博物院藏
《羲之观鹅图》清任伯年1891绘,美国密执安大学博物馆藏
《右军爱鹅图》为晚清画家钱慧安绘
《人物故事图册·羲之爱鹅图》,清陈宇绘,故宫博物院藏。
美术作品欣赏作业1
武梁祠画像石
石祠面宽约二米,进深约 一· 五米,正面高约一· 二米,山 墙面高约一· 六米。左墙山尖下是 东王公,右墙山尖下是西王母, 并且有各种神异的怪兽及飞翔的 仙人围绕着他们。屋顶内面是各 种祥瑞的形象,如:神鼎、麒麟、 青龙、白虎、荚等。三面墙壁的 图像是连续的,上半分为两列, 下半左右两墙为两列而集中到后 墙的一整幅楼上楼下的宴饮场面。 第一层是古代帝王和列女。 第二层是孝子义士。第三层主要 的是刺客。第四层是死者的生前 生活,最后一段“县功曹迎处 士”,正是武梁自己的事迹。
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 大画家顾闳中所作,这幅画 卷不仅仅是一幅描写私人生 活的图画,更重要的是它反 映出那个特定时代的风情。 由于作者的细微观察,不放 过任何一个细节,把韩熙载 生活的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 画面里的所有人物的音容笑 貌栩栩如生。在这幅巨作中, 画有四十多个神态各异的人 物,蒙太奇一样地重复出现, 各个性格突出,神情描绘自 然。
画有日、月、星辰和象征日、月的金乌、玉兔、蟾蜍。日、 月之间有一人首蛇身形象,或认为是人类的创造者和保护神 女娲。此外还有阙门及守门人(帝阍)等。
人间部分
上层画一老年妇人,衣着华丽,手扶拐杖,步履蹒跚,而 显现出雍容华贵、仪态尊荣,应是死者墓主人肖像。老妇身 后有3个侍女,一字并列肃立,身前两个侍女举案跪迎,衬 托出老妇的特殊身份地位。下层 描绘厨房情景,有厨师及尊 罍之属。
地下部分:
画一身材肥短“巨人”,手托一板状物象征大地,名曰 禺强。全画从上到下,龙蛇蟠曲,将三部分联系成一个整体, 空隙间还补充画有鱼、龟、猛兽、飞禽及磬、璧、铎等形象。
作品思想
非衣所描绘的世界,充满着神话想象,反 映了当时人们的信仰,对宇宙的解释。在表 现手法上,构图充满匀称,以线描为基,敷 以浓重色彩,红白为基调,间以青蓝,璀璨 夺目。造型写实和夸张相结合,而又富有装 饰特色。
五代徐黄体异及花鸟画赏析
五代时期徐黄体异及花鸟画赏析五代是中国花鸟画迈向鼎盛的关键时期。
这一时期花鸟画总的趋势是从简朴稚拙向着精工写实方向发展,其表现形式日趋完善,而且逐步摆脱了实线勾框、色彩平填工艺图案似的描绘方式,出现了花鸟画发展史上的重要画家——黄筌与徐熙。
他们代表着花鸟画的两大艺术流派,画史上称之为“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黄筌雪中白鹭立轴五代黄筌写生珍禽图赏析黄筌(约公元903--965年)字要叔,成都(今属四川)人。
大约十三岁就跟随避乱人蜀的著名花鸟画家刁光胤学画翎毛。
十七岁随师进入前蜀禁宫,充当待诏,成为宫廷画家。
黄筌在艺术上能博采众家之长,练成一专多能的本领,不仅善画花竹翎毛,而且兼工佛道人物、山川龙水。
黄筌(款) 得欢图立轴宋代理论家郭若虚评价他的画为“全该六法,远过三师”(三师指画家刁光胤、李升、孙位)。
据载,广政年间,淮南与西蜀交好,赠送白鹤数只。
蜀主命黄筌写生,画于偏殿壁上。
结果黄筌画出一幅《六鹤图》,描绘出警露、啄苔、理毛、整羽、唳天、翘足的动态,非常真实,竟然会引来飞鹤停立在画前。
蜀主及其官员大为赞叹,于是把这个殿命名为六鹤殿(见《益州名画录》卷上)。
可见黄筌是以高超的写实技巧和造型的生动性赢得当时的声誉。
故有“黄筌画鹤、薛稷减价”的谚语流传。
《写生珍禽图》描绘了龟、蝉、麻雀、鸠等20多种动物。
从画面“付子居宝习”来看,显然是一幅课徒的写生稿本。
五代黄筌写生珍禽图绢本,设色,纵41.5厘米,横70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这幅画图描绘了鶺鴒、麻雀、鸠、腊嘴、龟、蚱蜢、蝉、蜜蜂、牵牛等二十多种昆虫、动物,但各自独立存在,不是有统一构思的创作,而是一幅写生作品。
五代是传统花鸟走向成熟的时期,但流传下来的真品极少,因此这件写生画就具有珍贵的价值。
强调真实描绘,重视形似、质感,是这一作品的突出特色。
你看那龟壳多么坚硬,似乎可以敲出声来!蝉翼的透明、麻雀展翅欲飞的姿态,都活灵活现,使人觉得它们是有生命的。
早期花鸟重视写生,要求严格的写实能力,由此可见一斑。
疏枝立寒窗 笑在百花前——黄羲人物画教学的当代意义
专题研究Monographic Study疏枝立寒窗笑在百花前—黄羲人物画教学的当代意义潘耀昌一、战略决策据民国初期新政,文教方面大致可以概括为引 进西学、整理国故,这基本上是知识界的共识。
纵 观20世纪前半期的国画界,从地域上看,最有影响 的要数京派、岭南派、海派。
京派,以京津地区为 主,大本营是金北楼、周肇祥开创的中国画学研究 会及其派系,目标是发扬古代传统的高雅趣味,一 度得到第五届民国总统徐世昌的支持〃1。
岭南派,在岭南地区(尤其粤港澳),以高剑父、高奇峰兄 弟和陈树人为领袖,旨在摸索现代中国画融入西洋 理论和画法的策略。
尝试类似实验的还有徐悲鸿、林风眠等在教育界的画家,他们的实践一度被传统 国画家视为异类。
海派,初指后海派,在苏浙沪地 区,是以吴昌硕和王一亭为代表活跃一时的群体,以自居于雅俗之间而铸躇满志,后指1912年由私人 创办的上海美专,该校实现了从传统师徒传授、西 式艺徒训练(始于土山湾画馆)到现代美术院校专 业教学的转变。
然而,“有书画同源”“援书入画”特色的中国书画并不属于西方美术院校的科目。
在 上海美专成立十年之后,关注现代主义和中国书画 的刘海粟,在振兴东亚艺术的潮流中,受中村不折、小鹿青云等日本画家影响,先后发表过“石涛和后 期印象派”“昌国画”“石涛的艺术及其艺术论”等重要文章。
P11923年,上海美专开始设立中国画 科,将中国书画正式引进现代美术院校,开创了中 国现代美术专门学校设置中国画科系的先例。
将中 国书画包容到美术教学科目中是极具远见的,这种 兼容中西美术教学的安排,合乎民国初期引进西学、整顿国故的新政。
就落到实处而言,上海美专先后 邀请了姜丹书、潘天寿、谢公展、诸闻韵、马孟容、张善孖、张大千、关良、汪亚塵、贺天健、黄宾虹、俞剑华、郑午昌等担任国画学科的教授,还有,顾 鼎梅教授金石学。
在美专先后就学国画的有钱鼎、吴蒴之、张书旃、许士棋、蔡若虹、李可染、程十发、来楚生、谢之光等,他们后来成为一代名家。
浅谈黄羲传统人物画
浅谈黄羲传统人物画作者:郭慧君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2年第11期摘要:在商品经济充斥着艺术品市场的今天,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精神正接受严峻的挑战。
追求新奇,抛开传统走捷径的大有人在,对传统艺术修养的不足和诸多外界环境因素的诱惑,中国人物画渐渐偏离了民族文化自身的根基。
黄羲是我国著名的画家,美术教育家。
本文将立足于中国传统人物画的审美观念,从中国画美学的角度梳理黄羲传统人物画在当代的意义,探讨现代中国人物画的若干问题,并客观真实的提出自己的见解,希望这一思路能对目前的中国人物画创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生平;艺术特色;艺术成就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2-0184-02一、黄羲生平概述莆仙地区素来有着“文献名邦”之称,文教兴盛,人才辈出。
在这片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土地上孕育了一批又一批的画家,如李在,吴彬,曾鲸,李霞,李耕、黄羲等,其中黄羲重在发扬传统,又勇于革旧创新的艺术见解不仅在传统人物画上有着独到的艺术成就,而且在美术教育上有着较大的贡献。
尽管在现代中国人物画坛上黄羲还不为人所熟知,但作为地域性,非主流的画家,黄羲的艺术高度和低调风格可谓影响深远。
黄羲祖籍福建南安,在莆田仙游出生的他自小就具备了非凡的绘画天赋,常常用枯枝在沙地上作画,描绘的戏剧人物栩栩如生。
十三岁时便跟随李耕学画,学艺满三年后以卖画为谋生计。
与李耕不同的是黄羲没有偏安一隅,后随李霞游艺于上海等地,博览名家画稿,开阔眼界,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不仅年纪轻轻就在同安举办了个人画展,还考上上海美专。
个人天赋加之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得还处于上海美专一年级的他受到吴昌硕、王一亭、诸闻韵三位大家的器重,并联名为他制定的“画例”,曰:“仙游黄君羲善绘事,所作人物尤能袭芬瘿瓢,独具家法,诚闽中画士之杰出者”是对其极高的评价。
1930年,应刘海粟的邀请聘为上海美专的教授,教授写意人物画课程。
黄羲教授十八描(新版)
黄羲教授十八描(新版)黄羲教授(1899—1979),福建仙游人。
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原浙江美术学院),我国著名美术教育家,古装人物画大家。
一九五七年,潘天寿先生主持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工作,实行分科教学(山水、花鸟、人物)。
针对当时人物画模式局限于素描加工笔线条(永乐宫)的状况,提出加强人物画传统课的份量。
黄羲为此重新绘制了十八描教学图例,以提高学生的传统素养。
当今不少著名画家都曾得益于此稿。
十八描为古代画家所创造用于表现葛麻、纱、绢、缎、棉衣等衣饰质料,以及处理不同面积画幅画面之动静、粗犷、枯秃工与的艺术效果和特殊笔致、肌理时灵活用之。
游线描、琴弦描、铁线描、行云流水描、战笔水纹描——适宜表现葛麻、绵纱、琴弦描适宜画小幅作品。
马蝗描、竹叶描——适宜画半工写、布缎质料。
橄榄描——适宜画棉衣。
折芦描、竹叶描、柳叶描、莼菜描——适宜画大幅动感强的作品,折芦也可用来画大衣。
曹衣描、减笔描——适宜画静态的衣纹。
钉头鼠尾纹——表现绢。
枯柴描、橛头描——适宜表现笔里干秃笔意粗犷的作品。
人多描(混描)——适合写意、点厾、泼墨的笔墨形式。
'混描'不是线描,是画法。
它是泼墨,宜于画写意衣着。
古人木版印刷无法印水墨或使今人不察。
“简笔”是衣纹的艺术处理形式。
除了这二种,其它的十六种描法才是用来表现各种质料的衣纹。
十八描或白描的临摹应该掌握一定原则,有临有摹,有放大缩小,有背临活临,须至熟为得。
如笔之看临就易自满,须戒自满。
临摹须掌握:一用笔得其次序方能生笔意(为生动、流美气韵之源)。
二落笔须从属,方免漏脱笔(脱漏无次,乱)。
三须守层次,方免交叉笔(免使前后不分,杂乱不清)。
四欠之,胸有全意,方能落笔有虚实阴阳(无痕)。
又临法之妙:有活临更佳,拷贝(摹)为下。
但临易得结构,易体会笔者得有勾稿留本之利。
如何以半临半摹为折中,即摹其大体与位置。
技法上要求与须防止的毛病:秀润——枯燥生涩细致秀丽匀整——粗砺杂乱,须眉困难沉着遒劲——怯弱散懈无神熟练流畅——生疏迟疑理路清晰分明——交搭不清笔周意密,停分合理——行笔贴体,理法不备黄羲教授十八描(新版)出版 /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9.12书号 / 9787550321328装帧 / 平装8开26页定价 / 28元黄羲教授十八描全文欣赏▼高古游丝描,原称为用十分尖笔如曹衣纹,多合于表现细绸之类。
黄羲人物画艺术风格与传承探析
作者: 陈其端[1];张青青[1]
作者机构: [1]集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福建厦门361000
出版物刊名: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页码: 117-119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7期
主题词: 黄羲;人物画艺术;风格与传承
摘要:黄羲先生不仅是一位画家,而且是有着深厚学术理论的美术教育家.他在教学中提出加强传统人物画绘画技法并结合自己的理解重新绘制十八描范本,把创作与教研有机结合起来.其成果一方面对黄羲本人的艺术观念形成某种传递,另一方面为美术教育发展中提供了丰富的参考价值.文章旨在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搜集,结合黄羲人物画的创作背景,对其人物画的造型风格、笔墨风格、传承与发展三个方面进行探析,概括其绘画风格,探究黄羲对传统人物画的继承和独特创新,并对当下人物画创作有所启示.。
近代中国古典人物画三杰——李霞·李耕·黄羲作品展
近代中国古典人物画三杰——李霞·李耕·黄羲作品展李霞(1871-1938年),字云仙,号髓石子,又号抱琴游子。
福建仙游人。
少年随伯父李芳林学画,兼习诗文书法,十六岁开始卖画为生。
清末,李霞于闽中闻名遐迩。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他赴省会福州参加乡试,居西禅寺。
当时名士陈宝琛(1848-1935年),有诗赠曰:“仙游大画家,寄迹西禅境。
遗我古美图,笔姿秀挺”。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由清末御史莆田人江春霖(1855-1918年)推荐晋京,所作《麻姑晋酿》一类题材的画深受旅京外国人士喜爱而争相约稿。
所画麻姑的形象,表现中华女性之美,赢得“麻姑李”的雅号。
于紫禁城作画,广识京师画家名流,眼界大开,画技益精。
李霞的《麻姑献寿图》《坐鼓观书图》藏于美国纽约博物馆。
《群儿闹学图》藏于法国巴黎博物馆。
20世纪初,李霞的画已于国内外颇有影响。
宣统二年(1910年),上海吴昌硕曾书赞他为“人物第一家”,登于诸报。
民国三年(1914年)举行的巴拿马全球赛会,他的作品获得优等奖章。
癸亥年(1923年)纽约赛会入选他的《函谷骑牛图》,再度获优等奖章。
李霞为我国传统的绘画艺术赢得了国际荣誉。
1985年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仙游画家》收录李霞作品精品,2005年福建美术出版社又出版《李霞》国画精品集。
民国李霞设色抱琴游子图轴纵176横92(仙游县博物馆藏)李耕(1885-1964年),原名李实坚,字砚农,号一琴道人、大帽山人等,堂号菜根精舍。
福建仙游人。
二十世纪中国古典人物画大师,生前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等。
自幼随父李墀学画,远溯顾恺之、吴道子、仇英、唐寅、黄慎、上官周等。
主张“效先贤、严法度、坚基础、师造化、脱窠臼、创新意”。
擅长古典人物,兼善山水、花鸟,书法、诗文、雕塑、弦琴等亦有较深造诣。
1924年,《弥勒佛》等作品参加“东南五省画展”并荣获第一。
传世名画《写生珍禽图》也许是黄筌唯一真迹
传世名画《写生珍禽图》也许是黄筌唯一真迹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三大画科之一。
花鸟画描绘的对象,实际上不仅仅是花与鸟,而是翻至各种动植物。
提及五代花鸟画家,黄筌与徐熙两位大家当首推。
其中黄筌留存至今的作品极少,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写生珍禽图》是目前较为公认的画家真迹。
《写生珍禽图》黄筌(五代)绢本,设色,纵41.5cm,横70.8cm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写生珍禽图》是一幅手卷,画中共绘有动物24只,种类达19种之多,鹡鸰、麻雀、鸠、龟、昆虫等动物大小相间,虽然没有明确的顺序,却也各不相混,每一只动物都刻画得十分精确、细微,甚至从透视角度观之也无懈可击。
画幅的左下角有一行小字:“付子居宝习”,由此可知,这幅《写生珍禽图》只是作者为创作而收集的素材,是交给其子黄居宝临摹练习。
黄筌长期在宫中供职,17岁便进入了翰林图画院。
他擅长描绘各种珍禽异卉,画法工致浓丽,勾勒精细,几乎不见笔迹,时称“黄家富贵”,与画风野逸的徐熙并称为“徐黄”,被认为是中国花鸟画史上开宗立派的大师。
虽然这幅《写生珍禽图》只是作为临摹的习作,但是却标志中国画中花鸟画从早期的粗拙以至臻于精美。
黄筌描绘动物在造型上已经极尽惟妙惟肖之功,先用细线勾勒轮廓,然后施以色彩,层层渲染,刻画精微,栩栩如生。
画中蜜蜂的结构准确精到,在薄而细长的翅膀中,以淡墨勾勒出脉络,使得双翅极富质感。
在头部淡线条中,又以浓墨描绘眼睛与嘴,有画龙点睛之功,并与腹部一节节的深色墨线相呼应,墨色层次变化丰富而生动,可见黄筌对于生活仔细观察的深厚功力。
作为宫廷画家的黄筌,故他说画的都是皇家公园里“珍禽瑞鸟和奇花怪石”,据传说,后蜀广政七年,有外史送来数只仙鹤,后蜀主孟昶命黄筌绘仙鹤在偏殿的墙上。
黄筌经过对这些仙鹤的仔细观察画出唳天、啄苔、梳翎、惊露、舞风、顾步等种种鹤姿,竟使真鹤误认为壁上的鹤是同类,在画前飞翔舞翅,故有“黄筌画鹤,薛稷(唐朝的画鹤名家)减价”的谚语流传于世。
黄羲古典人物画艺术世界
诸 闯韵 、 王 一 亭联名 为 黄羲拟 订 “ 画例” , 支 持 他 勤工 俭学 。“ 画例” 由
吴 昌硕亲 笔书 写 , 云: “ 仙 游黄 君 羲 , 善绘 事 , 所 作 人 物 尤 能袭 芬 瘿 瓢 ,
独具 家法 , 诚 闽 中画 士 之 杰 出者 。今 订 其 值 于 左 , 俾 同好 润 之 以 求 , 亦古 例也 … …” 那年黄羲 2 6岁 , 诚 非 难 得 。伯 乐 提 携 千 里 马 的高 尚
品格 , 可敬 可 风 !
图 1 晚 年 黄 羲像
上海 美专 毕业 后 , 黄羲 又进 新华 艺专 进修 , 与潘 天 寿 、 诸 乐 三亦 师亦友 。潘 天寿 与 黄羲 的友 很 深 ,
早 年黄羲 经潘 天 寿 的介 绍 , 欣然 柬沪 , 得 以与 黄宾 虹相识 。潘天 寿亦 曾赠送 2 0块珍 贵徽 墨 给黄 羲 留念 。 1 9 3 1年与 1 9 3 4年 , 黄羲 两度 应刘 海粟 校长 之聘 , 返 回母校 上 海 美专 任 教 , 课余 师 事 黄宾 虹 , “ 二黄 ” 师 友之 情加 深 , 黄宾 虹每 以“ 兄” 称 呼黄 羲 。当时 , 黄 宾虹 对 黄 羲 的才 学 十 分 赏识 , 他 在 上 海 神州 国光 社 任美术 编辑 时 出版发 行过 黄羲 的画片 , 推荐 销售 过 黄羲 自制 的 印泥 , 亲 自为 黄 羲传 授 石 涛 山水 画 技 法 ,
第 3 2 卷 第 5期
2 0 1 4年 1 0月
泉州 师范学 院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Qu a n z h o u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Vo1 . 3 2 NO . 5
黄羲白描人物画简论
罗 ,则衣纹宜随身紧贴 ,若重裘厚袄 ,则宜离体 同时又指出 ,“素描上还须体会到光暗面积的变 阔褶”① ,对行云流水描的源流与名家论列尤详 。 化”,而白描“是以骨法用笔为其本质的”④ ,二
在《黄羲教授十八描》中 ,黄羲只在画幅上简短 者在对物象的刻画上 ,实则有本质的不同 。
题句:“行云流水描:用笔如云 ,舒卷自如 ,似水
摘 要:黄羲以人物画著称。作为人物画的基础,黄羲在白描画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与造诣。他在前人基础上绘制的“十八 描”及解读 ,是其白描人物画的精髓 。他对前人如李公麟 、曾鲸 、任伯年等人物画都下过很深的功夫 ,获益良多 。他同 时又精研西画 ,对白描与素描都能运用自如 。探索其白描人物画 ,便是深入了解其人物画的重要途径 ,也有利于我们全 面了解黄羲多方面的艺术成就 。 关键词:黄羲 白描 人物画 写生 临摹 素描
文字释读 。前者在表述上极为详细 ,后者则言简 同 ,他 认 为
意赅 。如《行云流水描》中 ,《衣纹法》云 :“多 用于佛像 。盖天竺地处热带 ,多披薄纱 ,行动
二者是“同 源 异 流 ”③ ,
图 1 黄羲《行云流水描》
之时 ,衣纹如是 。元汤垕曰 :顾恺之画如春蚕吐 都是绘画的基础 ,但“国画表现物体是重于意
至晚唐历代名画记成书时张彦远之所以提出至于传移模写乃画家末事论断执其一偏强调传移模写之摹拓临写义是历代名画记征引画品版本画工画与士大夫画传统张彦远之经史知识与儒释道思想构成科举制度发展与儒学重振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美术与设计研究 2020 年 3 月 第 18 卷 第1期
黄羲白描人物画简论
朱万章
(中国国家博物馆 北京 10000)
中 ,此类传统型画家并不多见 。
《白描课》写于 1959 年 ,全文不足四千字 ,
传统人物画大家——黄羲
传统人物画大家——黄羲
黄羲(1899-1979)福建仙游人,原名文清,又名文倩,号大蜚山人。
是我国著名古典人物画大师、著名美术教育家。
年轻时便获得海上名宿吴昌硕等人称誉。
后曾游艺并享誉台湾艺坛。
1936-1937年与其师黄宾虹先生参与鉴定故宫南迁书画文物,并先後执教於上海美专、集美高艺与浙江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把一生贡献美
术事业。
他的艺术风格清逸、淳雅,笔墨精深,意境高远。
人物代表作有《高士》、《麻姑》、《王羲之》等。
山水、花鸟则有《警露》《刘阮天台采药图》等。
同时还有论著、雕塑、篆刻、诗词等传世。
先生所作题材多以历史人物故事与神话传说为主。
如大禹、西施、东坡、王羲之、麻姑等等,雅俗共党赏。
与此同时,又致力於探索用传统技法来表现现代生活题材,如《山溪竹筏》等作品,每有新意。
偶作山水、花鸟,多从写生中来,别具情趣。
代表作有《东坡笠改
屐》、《麻姑》、《九州禹迹圆》、《警露》、《八马》、《黄山圆》等等。
同时,他还有诗作、画法、篆刻等作品传世。
黄羲先生一生作品馈流传於国内外以及被珍藏於各处博物馆、美术院校者居多,数量在千幅左右。
近现代莆仙书画家作品选粹
作者: 文寿[1]
作者机构: [1]不详
出版物刊名: 莆田学院学报
页码: F0002-F0002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6期
主题词: 浙江美术学院;上海美专;美术教育家;厦门集美;人物画家;福建仙游
摘要:黄羲绘画山水花鸟画黄羲(1899-1979),原名文清,又作文倩,字可轩,号大蜚山人,福建仙游县人。
少年时拜李耕为师,后随李霞学画,游艺于苏州、杭州、上海、闽南和台湾等地。
1922年肄业于厦门集美师范,1926年考入上海美专。
先后执教于上海美专、集美高艺、仙游师范与浙江美术学院。
擅画人物,兼精山水花鸟,其艺术风格清逸淳雅,笔墨精深,意境高远。
为中国著名的古装人物画家、美术教育家。
黄羲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国画教学
Huang xi and the Edu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in Shanghai Academy of Fine Arts
作者: 苏金成[1];朱琳[1]
作者机构: [1]上海美术学院
出版物刊名: 美术
页码: 92-97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11期
主题词: 黄羲;上海美专;人物画;美术教育
摘要:由于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兼容并包的教育特色,创立于1912年的上海美专在中国新式美术教育发展史上留有浓墨重彩的一笔。
黄羲于20世纪20年代在上海美专求学,30年代执教于上
海美专,在上海美专的学习与教学是其艺术发展道路上重要的一环。
本文通过相关文献资料,对黄羲在上海美专的这段历史进行梳理与考证,重新审视黄羲与上海美专的关系及黄羲在中国近代美术教育发展史中的地位与意义。
黄羲先生遗作展览座谈会
作者: 本刊记者
出版物刊名: 新美术
主题词: 浙江美术学院;王德威;副院长;浙江日报;历史人物;神话故事;人物形象;余人;人物画家;麻姑献寿
摘要:《黄羲先生遗作展览》于1981年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在浙江美术学院陈列馆举行,11月30日下午在展出会场召开了黄羲先生中国传统人物画艺术座谈会。
参加座谈会的有三十余人,美协浙江分会、浙江美术学院、浙江日报都有代表参加。
黄羲先生的儿子黄国培同志也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浙江美术学院副院长王德威同志主持。
黄羲先生的中国画人物画,以传统的历史人物、神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黄羲传统人物画
摘要:在商品经济充斥着艺术品市场的今天,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精神正接受严峻的挑战。
追求新奇,抛开传统走捷径的大有人在,对传统艺术修养的不足和诸多外界环境因素的诱惑,中国人物画渐渐偏离了民族文化自身的根基。
黄羲是我国著名的画家,美术教育家。
本文将立足于中国传统人物画的审美观念,从中国画美学的角度梳理黄羲传统人物画在当代的意义,探讨现代中国人物画的若干问题,并客观真实的提出自己的见解,希望这一思路能对目前的中国人物画创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生平;艺术特色;艺术成就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2-0184-02
一、黄羲生平概述
莆仙地区素来有着“文献名邦”之称,文教兴盛,人才辈出。
在这片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土地上孕育了一批又一批的画家,如李在,吴彬,曾鲸,李霞,李耕、黄羲等,其中黄羲重在发扬传统,又勇于革旧创新的艺术见解不仅在传统人物画上有着独到的艺术
成就,而且在美术教育上有着较大的贡献。
尽管在现代中国人物画坛上黄羲还不为人所熟知,但作为地域性,非主流的画家,黄羲的艺术高度和低调风格可谓影响深远。
黄羲祖籍福建南安,在莆田仙游出生的他自小就具备了非凡的
绘画天赋,常常用枯枝在沙地上作画,描绘的戏剧人物栩栩如生。
十三岁时便跟随李耕学画,学艺满三年后以卖画为谋生计。
与李耕不同的是黄羲没有偏安一隅,后随李霞游艺于上海等地,博览名家画稿,开阔眼界,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不仅年纪轻轻就在同安举办了个人画展,还考上上海美专。
个人天赋加之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得还处于上海美专一年级的他受到吴昌硕、王一亭、诸闻韵三位大家的器重,并联名为他制定的“画例”,曰:“仙游黄君羲善绘事,所作人物尤能袭芬瘿瓢,独具家法,诚闽中画士之杰出者”是对其极高的评价。
1930年,应刘海粟的邀请聘为上海美专的教授,教授写意人物画课程。
后受到黄宾虹推荐,参与审鉴北京故宫国画馆历代书画藏品,受此殊荣是对黄羲绘画艺术的肯定,也为黄羲积累了宝贵的艺术学识。
1957年受潘天寿,吴茀之邀请到浙江美院教授传统人物画技法,直到1972年离校返乡。
二、艺术特色
黄羲的人物画没有特别鲜明的个人艺术风格特征,从艺术表现形式看,常被认为是固守传统,缺乏传新,但是这种坚守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是经得起历史的考验的。
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资源,黄羲尊重传统,没有轻易否定传统。
坚守着自己对艺术的审美理想和价值判断,他的画是雅俗共赏的。
他的人物画作品中不仅具体表现了人物的形象,在审美意义上又具有一定的品读价值,耐人寻味。
现代人物画往往追求视觉上的冲击力,给人眼前一
亮,细细看来,索然无味,经不起推敲。
黄羲的人物画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
以传统笔墨为主,师法自然,擅长兼工带写,尤其所画古装人物形神兼备,用色清新淡雅,风格自然朴实。
用线潇洒奔放,吸收了黄慎狂草入画的特点,并发挥到了极致。
刘海粟为其画集题词“意思横逸,运笔新奇”。
海外马来西亚李家耀对其评价“黄羲之画师瘿瓢子法,笔力雄健,设色古朴,皆精心妙品,有无穷情致”。
中国画是线的艺术,讲究“骨法用笔”。
黄羲人物画以线描为主,扎实的线条转折中,充满了草书入画的韵味和气力,这与他吸收黄慎的狂草入画是分不开的。
黄羲十分重视书法的研习,同时他吸收了“十八描”中的折芦描,线条组织缜密,婉转流畅,虚虚实实,很好的展示了人物衣着的形状。
人物造型落落大方,形神兼备,用笔朴实,设色清雅,画面令人赏心悦目。
黄羲的人物画题材多表现为历史人物、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等,作品饱含文化意蕴和民间生活气息。
黄羲还是位多才的画家,虽然毕生绘画以人物画为主,但从黄羲人物画中的配景可以看出其山水,花鸟之功力深厚,颇有研究。
画中景物常常从生活中来,并加以修改。
他强调写生,不生搬硬套,认真求实的态度使画面人物与景物的搭配亲切自然,不做作。
绘画作品的格调和艺术家的品格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画品即人品,人品与画品是统一的。
中国画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一方面体现
在绘画技艺的表达,另一方面更折射出画家的艺术品格修养,同时人们对绘画作品的解读也会受到画家品格修养的影响。
黄羲为人宽厚朴实,勤奋好学,纵使生活贫困艰难,只要有时间有条件便潜心作画。
心地善良,谦和低调,从不随意收取报酬。
这种不追泊逐名的心境和追求艺术的执着,使得黄羲的每幅作品都空明澄澈,富有意境,具有较高的艺术性,有着深厚的艺术积淀。
黄羲受到潘天寿、黄宾虹等老一辈艺术大师的赏识与推荐,对传统人物画有深刻的认识和领悟,加深了黄羲人物画在保持文化主体性和独立性意义上的探索。
尽管黄羲先后师从李耕、李霞、黄宾虹学画,却有着自己独特的绘画艺术特征。
王伯敏评黄羲的画时说“乃师老师之心,不似老师之貌,乃为宾翁弟子中之独特者”。
他将中国古典人物画作为毕生研习的执着态度,令人肃然起敬。
秉持对古典人物画的崇敬,对前人留下来的经典的敬畏,深入挖掘艺术本身的一种内涵的文化境界,使其绘画艺术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三、艺术成就
黄羲不仅在绘画上受到众多大家的赏识和认可,在美术教育上也颇有贡献,他注重文化艺术的修养,学识渊博,致力于传统人物画教学。
一个人的人生经历是离不开时代的,人的思想意识也会受到所处的社会条件和时代背景的影响,被赋予了某种责任。
黄羲所处的
年代正经历着西学东渐,东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碰撞,基于对传统人物画的独特认识和坚持,他始终保持着与时代流行趋势的距离,不随波逐流,尊重自己内心深处对人物画的价值判断和标准,真诚的将精力投身在人物画教学上。
黄羲对中国人物画教学是十分严谨认真的,辛勤劳动的一生中,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艺术作品的同时在教学期间他还撰写了《谈人物画传统》、《传神》等文,以及编绘《十八描注释范本》,启迪学生。
是对教学的严谨负责,孜孜不倦的教学态度使学生提高了对传统的认识,并在绘画创作中得以体现。
1978年,已是80高龄的黄羲仍不忘对美术教育的贡献,撰写了《中国画法研究》,融入了自己毕生的教学创作经验,有着弥足珍贵的学术价值。
四、结语
关于中国画继承传统的问题上颇有争议,我们应当承认文化发展到一定时期改革与创新是历史的必然,但是如何正确的变革是值得思考的。
在各种外来信息充斥的时代,人们单纯投身艺术的心境也发生变化,极力标新立异,创造中国画的新天地,与中国画追求的艺术精神渐行渐远,有着实实在在的中国画传统功力和追求艺术民族精神的创作者逐渐埋没在这浮躁的时代。
在反省与变革中,重新审视中国画的发展,黄羲的传统人物画对中国人物画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价值,他的艺术精神深得后学之辈学习。
参考文献:
[1]林懋义.这里春常在.http:
///29358-blog.html.
[2]黄志强.李耕人物画技法. 福建美术出版社[m].1999.
[3]李辉.黄永玉自述.大象出版社[m],2004.2
[4]谢如明.莆田发展简史. 厦门大学出版社[m],2008
[5]范达明.中国画浙派传统与传新.浙江大学出版社[m],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