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白杨礼赞》-象征手法[优质ppt]
合集下载
《白杨礼赞》PPT【优秀课件】
![《白杨礼赞》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6267af7783e0912a2162aa7.png)
《题白杨图》 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 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 羞与楠枋伍,甘居榆枣俦。 丹青标风骨,愿与子同仇。
此诗可以说与课文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你也选 一事物写几句话,或诗或文,表达一下你此时的情 感。
人生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无论遭受多少艰辛,无论经历多少苦难,心中都要怀着一粒信念的种子,有什么样的眼界和胸襟,就看到什么样的风景。你的心有多宽,你 局有多大,你的心就能有多宽。我很平凡,却不简单,只要我想要,就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得到。羡慕别人不如自己拥有,现在的努力奋斗成就未来的自己。人生要学 存了一次丰收;你若努力,就储存了一个希望;你若微笑,就储存了一份快乐。你能支取什么,取决于你储蓄了什么。没有储存友谊,就无法支取帮助;没有储存学识 储存汗水,就无法支取成长。想要取之不尽的幸福,要储蓄感恩和付出。人生之路并非只有坦途,也有不少崎岖与坎坷,甚至会有一时难以跨越的沟坎儿。在这样的紧要 再向前跨出一步!尽管可能非常艰难,但请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你的人生会无比绚丽!弯得下腰,才抬得起头。在人生路上,不是所有的门都很宽阔,有的门需要你弯 必要时要能够弯得下自己的腰,才可能在人生路上畅通无阻。跟着理智走,要有勇气;跟着感觉走,就要有倾其所有的决心。从不曾放弃追求,从不愿放弃自己的所有, 风景,领略太多的是是非非,才渐渐明白,人活着不只为了自己,而活着,却要活出自己你不会的东西,觉得难的东西,一定不要躲。先搞明白,后精湛,你就比别人 不舍得花力气去钻研,自动淘汰,所以你执着的努力,就占了大便宜。女生年轻时的奋斗不是为了嫁个好人,而是为了让自己找一份好工作,有一个在哪里都饿不死的 收入。因为:只有当你经济独立了,才能做到说走就走,才能灵魂独立,才能有资本选择自己想要伴侣和生活。成功没有快车道,幸福没有高速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的努力和奔跑,所有幸福都来自平凡的奋斗和坚持。也许你要早上七点起床,晚上十二点睡觉,日复一日,踽踽独行。但只要笃定而动情地活着,即使生不逢时,你人 器晚成。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受到什么伤害,都不要放弃和抱怨。放弃,再也没有机会;抱怨,会让家人伤心;只要不放弃,扛下去,生活一定会给你想要的惊喜!无 么伤害,都不要放弃和抱怨。放弃,再也没有机会;抱怨,会让家人伤心;只要不放弃,扛下去,生活一定会给你想要的惊喜!行动力,是我们对平庸生活最好的回击。 就在于行动力。不行动,梦想就只是好高骛远;不执行,目标就只是海市蜃楼。想做一件事,最好的开始就是现在。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一个了不起的自己,只要你 悄酝酿着乐观,培养着豁达,坚持着善良,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达不了的远方!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一个了不起的自己,只要你不颓废,不消极,一直悄悄酝酿着 着善良,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达不了的远方!自己丰富才能感知世界丰富,自己善良才能感知社会美好,自己坦荡才能感受生活喜悦,自己成功才能感悟生命壮观! 退的理由却有一百个。每条路都是孤独的,慢慢的你会相信没有什么事不可原谅,没有什么人会永驻身旁,也许现在的你很累,未来的路还很长,不要忘了当初为何而 现在,勿忘初心。每条路都是孤独的,慢慢的你会相信没有什么事不可原谅,没有什么人会永驻身旁,也许现在的你很累,未来的路还很长,不要忘了当初为何而出发, 勿忘初心。人活一世,实属不易,做个善良的人,踏实,做个简单的人,轻松。不管以前受过什么伤害,遇到什么挫折,做人贵在善良,做事重在坚持!别人欠你的, 好报;坚持,必有收获!人活一世,实属不易,做个善良的人,踏实,做个简单的人,轻松。不管以前受过什么伤害,遇到什么挫折,做人贵在善良,做事重在坚持!别 善良,终有好报;坚持,必有收获!不要凡事都依靠别人。在这个世界上,最能让你依靠的人是自己,最能拯救你的人也只能是自己。要想事情改变,首先要改变自己 终改变别人。有位哲人说得好:如果你不能成为大道,那就当一条小路;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当一颗星星。生活有一百种过法,别人的故事再好,始终容不下你 定。不要羡慕别人,你有更好的,只是你还不知道。水再浑浊,只要长久沉淀,依然会分外清澄;人再愚钝,只要足够努力,一样能改写命运。更何况比我差的人还没 力,我就更没资格说,我无能为力。水再浑浊,只要长久沉淀,依然会分外清澄;人再愚钝,只要足够努力,一样能改写命运。更何况比我差的人还没放弃,比我好的 格说,我无能为力。朝着一个目标不停的向前,不断努力的付出,哪怕你现在的人生是从零开始,你都可以做得到。早安!让梦想照进现实,才是当下最应该做的事情 钱的时候不磨叽, 生活不会因为你哭泣而对你温柔, 连孩子都知道,想要的东西,要踮起脚尖,自己伸手去拿,所以不要什么都不做,还什么都想要。但你可以通过努
《白杨礼赞》ppt课件(39页)
![《白杨礼赞》ppt课件(39页)](https://img.taocdn.com/s3/m/969e2914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83.png)
明确: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 屈、挺拔;赞美它是“树中的伟丈夫”;用来拟人 和对比的修辞手法&
6、文章是如何由树联想到人的?
明确:以亲切交谈的语气将读者的视线引向“积 雪初融”的高原;连用四个反问句;由树及人;写出 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7、这一组反问句的意思是怎么逐步加深的?
合作探究:
思考下列形象可以象征什么?
落叶 楠木
梅花
蜡烛 荷花
翠竹
热水瓶
太阳 鹰
孔雀
联想
▪ 和平年代的今天;你认为白杨 树还可以象征哪些人的精神 呢?为什么?一分钟口头作 文&
白杨礼赞
——茅盾
何为礼赞?
—— 表示崇敬和赞美&
为什么白杨树值得崇敬和赞美?
因为白杨树不平凡&
题白杨图 茅盾
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 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 羞与楠枋伍;甘居榆枣俦& 丹青标风骨;愿与子同仇&
▪ 象征这个表现方法的基本作用有二: 一是把作家要说而不愿直说的托义于 物;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一是帮助作 家把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巧妙地告诉给 读者&
▪ 《白杨礼赞》属于后者&这方法帮助 《白杨礼赞》冲破了国民党政府的 “审查”&我们今天运用象征的写法一 般说是属于前者;主要是为了增强文章 的表现力;收到更好的文学教育效果&
3 从句式上来看··· ··· 4 怎样理解“普通”和“不”“平
凡”矛?盾吗?
“普通”的是什么?“不”“平凡”的又是什 作么者?“赞美白杨树”的原因是什么?
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农民
哨兵
精神
这种手法称为托物言志&
6、文章是如何由树联想到人的?
明确:以亲切交谈的语气将读者的视线引向“积 雪初融”的高原;连用四个反问句;由树及人;写出 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7、这一组反问句的意思是怎么逐步加深的?
合作探究:
思考下列形象可以象征什么?
落叶 楠木
梅花
蜡烛 荷花
翠竹
热水瓶
太阳 鹰
孔雀
联想
▪ 和平年代的今天;你认为白杨 树还可以象征哪些人的精神 呢?为什么?一分钟口头作 文&
白杨礼赞
——茅盾
何为礼赞?
—— 表示崇敬和赞美&
为什么白杨树值得崇敬和赞美?
因为白杨树不平凡&
题白杨图 茅盾
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 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 羞与楠枋伍;甘居榆枣俦& 丹青标风骨;愿与子同仇&
▪ 象征这个表现方法的基本作用有二: 一是把作家要说而不愿直说的托义于 物;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一是帮助作 家把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巧妙地告诉给 读者&
▪ 《白杨礼赞》属于后者&这方法帮助 《白杨礼赞》冲破了国民党政府的 “审查”&我们今天运用象征的写法一 般说是属于前者;主要是为了增强文章 的表现力;收到更好的文学教育效果&
3 从句式上来看··· ··· 4 怎样理解“普通”和“不”“平
凡”矛?盾吗?
“普通”的是什么?“不”“平凡”的又是什 作么者?“赞美白杨树”的原因是什么?
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农民
哨兵
精神
这种手法称为托物言志&
《白杨礼赞》优秀ppt课件
![《白杨礼赞》优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407cbb5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80.png)
社会意义
作品通过赞美白杨树所代表的北方抗 日军民,唤起了广大民众的爱国热情 和抗战意识,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02
内容解析
主题思想
主题思想概述
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北方抗日军民的热爱和敬意。
主题思想分析
白杨树的特点,如高大挺拔、生命力顽强,被用来象征北方抗日军民的精神品 质。这种象征手法突出了主题思想,使读者更能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VS
教育意义
作为语文教材中的经典课文,它教育了一 代又一代的读者,让他们了解中国农村的 艰苦生活和农民的坚韧精神。
未来展望
研究价值
随着时间的推移,《白杨礼赞》的研究价值 将更加凸显,学者种现代媒介,如数字图书馆、网络平 台等,《白杨礼赞》将被更多人知晓,其精 神内涵将继续传承下去。
03
主题探讨
生命力的赞美
总结词
通过对白杨树生命力的赞美,表达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与尊 重。
详细描述
白杨树在恶劣环境下顽强生长、屹立不倒,展现出强大的生 命力。这种生命力不仅是对自然界的赞美,更是对生命的敬 畏与尊重,启示人们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
民族精神的颂扬
总结词
通过对白杨树的描绘,赞美中华民族 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详细描述
白杨树在严寒、狂风等逆境中顽强生 长,代表着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历 经磨难而屹立不倒的精神风貌。这种 民族精神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追求 美好生活的动力源泉。
理想人格的追求
总结词
通过白杨树所具有的品质,引导人们追求理想的人格。
详细描述
白杨树高大挺拔、枝繁叶茂,具有正直、坚韧、向上的品质。这些品质是人们所追求的理想人格的象征,启示人 们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修养,做一个有追求、有担当的人。
作品通过赞美白杨树所代表的北方抗 日军民,唤起了广大民众的爱国热情 和抗战意识,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02
内容解析
主题思想
主题思想概述
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北方抗日军民的热爱和敬意。
主题思想分析
白杨树的特点,如高大挺拔、生命力顽强,被用来象征北方抗日军民的精神品 质。这种象征手法突出了主题思想,使读者更能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VS
教育意义
作为语文教材中的经典课文,它教育了一 代又一代的读者,让他们了解中国农村的 艰苦生活和农民的坚韧精神。
未来展望
研究价值
随着时间的推移,《白杨礼赞》的研究价值 将更加凸显,学者种现代媒介,如数字图书馆、网络平 台等,《白杨礼赞》将被更多人知晓,其精 神内涵将继续传承下去。
03
主题探讨
生命力的赞美
总结词
通过对白杨树生命力的赞美,表达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与尊 重。
详细描述
白杨树在恶劣环境下顽强生长、屹立不倒,展现出强大的生 命力。这种生命力不仅是对自然界的赞美,更是对生命的敬 畏与尊重,启示人们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
民族精神的颂扬
总结词
通过对白杨树的描绘,赞美中华民族 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详细描述
白杨树在严寒、狂风等逆境中顽强生 长,代表着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历 经磨难而屹立不倒的精神风貌。这种 民族精神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追求 美好生活的动力源泉。
理想人格的追求
总结词
通过白杨树所具有的品质,引导人们追求理想的人格。
详细描述
白杨树高大挺拔、枝繁叶茂,具有正直、坚韧、向上的品质。这些品质是人们所追求的理想人格的象征,启示人 们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修养,做一个有追求、有担当的人。
《白杨礼赞》优秀ppt课件
![《白杨礼赞》优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2e54c6b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5d.png)
感谢您的观看
灵的净化和升华。
文化传承
《白杨礼赞》作为中国现代文学 史上的经典之作,传承了中国优 秀的文化传统,使读者在阅读中
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05
作品评价与鉴赏
文学价值
主题深刻
作品通过白杨树的描绘,表达了对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精神的赞 美,主题深刻,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语言优美
作品语言质朴自然,用词精准,句式多变,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 值。
情感真挚
作品情感真挚,通过对白杨树的礼赞,表达了对民族精神的颂扬, 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艺术成就
创意独特
作品以白杨树为载体,通 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 了作者对生活的独到见解 和感悟。
表现力强
作品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 富的表现手法,将白杨树 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风格鲜明
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既有 北方的粗犷豪放,又有南 方的细腻婉约,具有鲜明 的艺术特色。
语言风格的形成
作者的生活经历
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 文章的语言风格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文化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观念对文 章的语言风格产生了影响。
文学修养
作者的文学修养和阅读经验对 文章的语言风格产生了影响。
语言表达习惯
作者的语言表达习惯也是形成 文章语言风格的重要因素。
04
作品影响
对后世的影响
。
生动形象
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 的描绘,使白杨的形象
更加生动。
节奏感强
文章语言有节奏感,读 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
美的享受。
修辞手法
01
02
03
04
排比
文章中运用了大量情 感和性格。
灵的净化和升华。
文化传承
《白杨礼赞》作为中国现代文学 史上的经典之作,传承了中国优 秀的文化传统,使读者在阅读中
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05
作品评价与鉴赏
文学价值
主题深刻
作品通过白杨树的描绘,表达了对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精神的赞 美,主题深刻,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语言优美
作品语言质朴自然,用词精准,句式多变,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 值。
情感真挚
作品情感真挚,通过对白杨树的礼赞,表达了对民族精神的颂扬, 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艺术成就
创意独特
作品以白杨树为载体,通 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 了作者对生活的独到见解 和感悟。
表现力强
作品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 富的表现手法,将白杨树 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风格鲜明
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既有 北方的粗犷豪放,又有南 方的细腻婉约,具有鲜明 的艺术特色。
语言风格的形成
作者的生活经历
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 文章的语言风格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文化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观念对文 章的语言风格产生了影响。
文学修养
作者的文学修养和阅读经验对 文章的语言风格产生了影响。
语言表达习惯
作者的语言表达习惯也是形成 文章语言风格的重要因素。
04
作品影响
对后世的影响
。
生动形象
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 的描绘,使白杨的形象
更加生动。
节奏感强
文章语言有节奏感,读 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
美的享受。
修辞手法
01
02
03
04
排比
文章中运用了大量情 感和性格。
《白杨礼赞》ppt课件
![《白杨礼赞》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34bb75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17.png)
这就是白杨树, 西北普通的一种树, 然而不是平凡的树!
这就是白杨树, 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 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我要赞美白杨树!
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整体感知
在我阅读经典的时候,我甚至连一个词、一个字都不愿意放过。作为一
个写作的人,我知道字和词的意义,它意义重大,它是一个作家的终极,它
也许就是本质。在许多时候,你把字和词错过了,你就把整个作品错过了,
潜滋暗长 qián zī àn zhǎnɡ 恹恹欲睡 yān yān yù shuì
旁逸斜出 pánɡ yì xié chū
不折不挠 bùzhébùnáo
字词清单
倔强: 性格刚强不屈,坚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不为外力所改变。 婆娑: 形容盘旋和舞动的样子。 虬枝: 盘屈的树枝。 秀颀: 美而高。颀,高。这里也有笔直的意味。 妙手偶得:指文学素养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句。 坦荡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一样。 潜滋暗长:在暗中不知不觉地生长。 恹恹欲睡:形容 精神萎靡、昏昏欲睡的样子。 旁逸斜出:意思是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 不折不挠: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写作特色
如此说来,茅盾先生何尝不是一棵翻涌着爱国激情的倔强挺立的白杨树呢?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白居易
“行文每不忘社会。……中国若要社会进步,若要使文章和实际生活发
生关系,则像茅盾那样的散文作家,多一个好一个;否则清谈误国,辞章
极盛,国势未免趋于衰颓。”
—郁达夫
拓展延伸
思现实之“白杨”
字词清单
开垦 kāi kěn 主宰 zhǔ zǎi 倦怠 juàn dài 丫枝 yā zhī
倔强 juè jiànɡ 婆娑 pó suō 虬枝 qiú zhī 伟岸 wěi àn
《白杨礼赞》PPT课件(完整版)
![《白杨礼赞》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2760eb89168884868662d66f.png)
8. 伟岸:魁梧;高大。
必考字词梳理
9. 傲然:高傲、坚强不屈的样子。 10. 宛( wǎn )然:仿佛。 字形易错,注意部首。 11. 秀颀( qí ):美而高。颀,修长。 12. 鄙视:轻视;看不起。 13. 妙手偶得:语出陆游《文章》:“文章本天成,妙
手偶得之。”指文学素养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 然间得到妙语佳句。
一课一法
一法
象征就是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表现特定的人物或事理, 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运用象征手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精选含义丰富、能引起联想的事物,作为象征物。 ②细致准确地描摹象征物的特点,挖掘其自身所具有的精神品质。 ③抓住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相似点。 ④展开合理的联想与想象,将象征物与被象征物联系起来。 ⑤适当穿插议论和抒情,深化象征意义。
重点,涉及思考探究一
2 理解衬托、对比、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的表达效果。
难点,涉及思考探究二
3 品味文章语言,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重点,涉及积累拓展四
学习目标
写作目标
1 学习使用象征手法,把握托物言志散文的基本特点。
难点,涉及积累拓展五
2 学会运用对比、衬托、欲扬先抑的写作技巧。
品格素养
感悟作者对广大抗日军民的崇敬和赞美之情,感受中华 民族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一课一法
一例
每当蜡烛燃烧时,烛泪一滴一滴落下来,活像一颗颗滚 动的珍珠。望着燃烧的蜡烛,望着那跳动的火焰,你是否注 意过它那晶莹、洁净、美玉一般的躯体?是否注意过它那橘 黄色的火苗?直到生命结束,火才熄灭。“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为我们奉献了它自己的一生,却不 求回报,毫无怨言地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白杨礼赞优质课一等奖ppt课件
![白杨礼赞优质课一等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8ab78b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83.png)
不矛盾。“极普通”是单纯从树的生物角度讲这种树在 西北很多很常见,在树中并不“贵族化”。
“不平凡”主要是从树的象征意义角度讲,因为它象征 北方的抗日军民,有许多十分可贵而美好的品质。
25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写作背景
《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在此之前,作者茅盾在新 疆工作一个时期之后,到延安讲学。当时,是抗日战争相持 阶段,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北方军民在共产 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多次粉碎了敌伪的疯狂“扫 荡”,作者从解放区的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 望,深受鼓舞,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借白杨树这一 形象热烈的歌颂他们。
23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互动交流四
文章结尾写“直挺秀颀”的楠木有何作用?
一是以树喻人,楠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把楠木与 白杨树对比,即将顽固倒退的国民党反动派与北方的军 民相对比,突出白杨树的普通而不平凡的特点。
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农民
哨兵
精神 意志
这种手法称为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
20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象征
21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二是引出赞美楠木的国民党蒋介石们, 划清自己与顽固派的界限,表明自己对党 所领导的北方抗日军民的热爱。
“不平凡”主要是从树的象征意义角度讲,因为它象征 北方的抗日军民,有许多十分可贵而美好的品质。
25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写作背景
《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在此之前,作者茅盾在新 疆工作一个时期之后,到延安讲学。当时,是抗日战争相持 阶段,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北方军民在共产 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多次粉碎了敌伪的疯狂“扫 荡”,作者从解放区的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 望,深受鼓舞,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借白杨树这一 形象热烈的歌颂他们。
23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互动交流四
文章结尾写“直挺秀颀”的楠木有何作用?
一是以树喻人,楠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把楠木与 白杨树对比,即将顽固倒退的国民党反动派与北方的军 民相对比,突出白杨树的普通而不平凡的特点。
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农民
哨兵
精神 意志
这种手法称为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
20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象征
21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二是引出赞美楠木的国民党蒋介石们, 划清自己与顽固派的界限,表明自己对党 所领导的北方抗日军民的热爱。
《白杨礼赞》ppt课件
![《白杨礼赞》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32e3de9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e4.png)
④ 第四个反问句肯定了白杨树的精神面貌,体现了敌 后抗日军民的精神和意志。
① 不只是树; ② 北方的农民; ③ 守卫家乡的哨兵; ④ 精神和意志。
四个反问句,从外而内,层层深入,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感知形象
8、结合上下文说说第八、九段的作用。
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 ;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 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 所不可缺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①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④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⑥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⑧白杨不是平凡的树。 ⑨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 内容上:直接抒发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是全文的抒情线索。 ➢ 结构上:①点明题目;②总领全文;③前后呼应,将文章各部分连接起来。
象 2.象征不同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它们主要是着眼于局部的语言表达效 征 果)。象征是一种写作技巧,大都表现在文章立意上,是借某种事物表达自 手 己的思想。因此在表达象征意义之前,往往要对这一事物进行细致的描绘 法 ,突出其某方面的特点,为赋予它特定的象征意义做好铺垫。
3.象征的作用主要是将作家想说而不愿直说或不能直说的思想情志寄托于物 ,巧妙地传达给读者,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感知形象
7、第7段是怎样层层深入地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的?请结合文章说一说。
① 第一个反问句由树及人,突出人和白杨树的联系, 引起读者的共鸣,为下文礼赞埋下伏笔。
② 第二个反问句肯定了白杨树的不平凡,显示它和北 方农民之间的联系。
① 不只是树; ② 北方的农民; ③ 守卫家乡的哨兵; ④ 精神和意志。
四个反问句,从外而内,层层深入,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感知形象
8、结合上下文说说第八、九段的作用。
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 ;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 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 所不可缺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①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④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⑥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⑧白杨不是平凡的树。 ⑨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 内容上:直接抒发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是全文的抒情线索。 ➢ 结构上:①点明题目;②总领全文;③前后呼应,将文章各部分连接起来。
象 2.象征不同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它们主要是着眼于局部的语言表达效 征 果)。象征是一种写作技巧,大都表现在文章立意上,是借某种事物表达自 手 己的思想。因此在表达象征意义之前,往往要对这一事物进行细致的描绘 法 ,突出其某方面的特点,为赋予它特定的象征意义做好铺垫。
3.象征的作用主要是将作家想说而不愿直说或不能直说的思想情志寄托于物 ,巧妙地传达给读者,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感知形象
7、第7段是怎样层层深入地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的?请结合文章说一说。
① 第一个反问句由树及人,突出人和白杨树的联系, 引起读者的共鸣,为下文礼赞埋下伏笔。
② 第二个反问句肯定了白杨树的不平凡,显示它和北 方农民之间的联系。
《白杨礼赞》ppt件
![《白杨礼赞》ppt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29e0ee89eb172ded63b729.png)
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运用了象征的手法。白杨树的挺拔、 向上然而又极其平凡的特点,与作家心目中党领导 下的抗日军民的形象在本文中得到完美和谐的统一。 作者把歌颂党、歌颂抗日军民这样鲜明的政治观点 和炽烈的情感全部倾注在白杨树上。
14
白杨礼赞
学习目标
1 明白白杨树的外在美和内在美 2 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3 学会运用象征手法。
作者赞扬了白杨树的
。
正直 :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团结:紧紧靠拢,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 向上:丫枝一律向上,宽大的叶子片片向上 质朴:淡青色的皮 不折不挠 :北方风雪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 虽只有碗粗细,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 北风
请模仿“我赞美……因为它……”的句式写一段话 ,运用托物抒情的手法赞美某一种事物。
示例:我赞美昙花,就因为它象征了一种在有 限的生命中展现生命风采的执著精神。
主题概括
本文运用象征手法,抓住白杨树的外形特征, 借白杨树的不平凡形象,赞美在中国中产党领导下 坚持抗战的北方军民,歌颂他们朴质、坚强,力求 上进的精神,抒发了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之情。
象征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 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 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 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象征只用于表示有关人 类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一般适用于抒情作品。 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 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白杨礼赞》优秀ppt课件
![《白杨礼赞》优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095d4bc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89.png)
表现手法
通过象征、对比等表现手法,将白杨 树与北方农民进行对比,突出主题思 想的深刻内涵和意义。同时,运用抒 情、议论等表达方式,抒发作者的情 感和观点。
03
人物形象塑造
白杨树形象特征
01
02
03
生长环境
白杨树生长在贫瘠的土地 上,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外貌特征
白杨树高大挺拔,枝叶茂 盛,树皮光滑而呈灰白色 。
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进行讨 论,并派代表发言。
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白杨树,通过表演展示其坚强不屈、 正直不阿的品质。
互动问答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或学生提出问题,教 师回答,增强课堂互动性。
思考题布置及要求说明
思考题一
白杨树象征了什么?它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 学习?
要求
学生需深入思考,结合文本内容,阐述自己的 观点。
主题思想探讨
主题思想
通过对白杨树的描写和赞美,表达作者对中华民族抗日军民 的敬仰和赞颂,以及对他们顽强斗争、不屈不挠精神的崇敬 。
主题深化
通过对比白杨树与北方农民的相似之处,进一步强调主题思 想的深刻内涵和意义。
艺术特色鉴赏
语言特点
运用生动、形象、细腻的语言,描绘 白杨树的形态、色彩、质感等特征, 以及作者的情感变化。同时,运用多 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增强 语言的艺术感染力。
写作特点
运用象征手法,通过白杨树的外 貌、气质和性格,表现了抗日军 民的坚韧不拔、顽强抗争的精神 。
作者简介
茅盾
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 “现代文学巨匠”。
主要作品
《子夜》、《蚀》、《春蚕》等。
创作背景
通过象征、对比等表现手法,将白杨 树与北方农民进行对比,突出主题思 想的深刻内涵和意义。同时,运用抒 情、议论等表达方式,抒发作者的情 感和观点。
03
人物形象塑造
白杨树形象特征
01
02
03
生长环境
白杨树生长在贫瘠的土地 上,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外貌特征
白杨树高大挺拔,枝叶茂 盛,树皮光滑而呈灰白色 。
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进行讨 论,并派代表发言。
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白杨树,通过表演展示其坚强不屈、 正直不阿的品质。
互动问答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或学生提出问题,教 师回答,增强课堂互动性。
思考题布置及要求说明
思考题一
白杨树象征了什么?它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 学习?
要求
学生需深入思考,结合文本内容,阐述自己的 观点。
主题思想探讨
主题思想
通过对白杨树的描写和赞美,表达作者对中华民族抗日军民 的敬仰和赞颂,以及对他们顽强斗争、不屈不挠精神的崇敬 。
主题深化
通过对比白杨树与北方农民的相似之处,进一步强调主题思 想的深刻内涵和意义。
艺术特色鉴赏
语言特点
运用生动、形象、细腻的语言,描绘 白杨树的形态、色彩、质感等特征, 以及作者的情感变化。同时,运用多 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增强 语言的艺术感染力。
写作特点
运用象征手法,通过白杨树的外 貌、气质和性格,表现了抗日军 民的坚韧不拔、顽强抗争的精神 。
作者简介
茅盾
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 “现代文学巨匠”。
主要作品
《子夜》、《蚀》、《春蚕》等。
创作背景
《白杨礼赞》优质PPT课件
![《白杨礼赞》优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04fd619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aa.png)
作者用了烘托和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
白杨树生长的环境如此雄壮、伟大,那么生长其中 的白杨树,也一定是不平凡的。这就对白杨树进行了很 好的烘托。
当你刚刚觉得有些“单调”时,“像哨兵似的”白 杨树出现了,并且让“我”“惊奇地叫了一声”,这就 与前边的感受形成了对比,先抑后扬,情绪一下子高扬 起来,更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树是大自然中一道美丽的风景,为历代文人 墨客所歌咏。“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 绦”是柳的风韵;“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是松的雄姿;“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是梅 的倩影。这节课我们将到西北高原走一走,看看 白杨树的勃发英姿。
八年级语文上册
15 白杨礼赞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找出文中富有感情的语句,体味其中蕴含的情感。 (重点) 2.理清文章的抒情线索,学习象征的艺术手法以及排 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难点) 3.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感受对白杨树以及像白杨 树一样的抗战军民的赞美之情。(素养)
运用拟人和对比的修辞手法,进一步赞扬白 杨树的内在气质。以“好女子”和“伟丈夫”作 对比,突出白杨树的独特风格和个性,很自然地 由赞美树过渡到赞美人。
合作探究
文章开篇入题,紧接着却用一大段文字描写高原 景象。作者描写了怎样的高原景象?这样安排有什么 好处?
A.交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衬托其傲然挺立的 形象。
课堂检测 4.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 (1)一脸雀斑的小内德说道:“嗨!我有主意了。我
们很久没去爬悬崖了。”(语言描写)
(2)我慢慢地挪动了一下。(动作描写)
(3)我犹豫不决。( 心理描写 )
课堂检测
5.下列各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B) A.我的心在瘦弱的胸腔中怦怦地跳动。 B.那高高的摩天大楼像是钻天的白杨树,直刺苍穹。 C.我渴望像他们一样勇敢和活跃。 D.面对着这幽林秀水、佳木野芳,我仿佛有一种喝了 香醇的感觉。
白杨树生长的环境如此雄壮、伟大,那么生长其中 的白杨树,也一定是不平凡的。这就对白杨树进行了很 好的烘托。
当你刚刚觉得有些“单调”时,“像哨兵似的”白 杨树出现了,并且让“我”“惊奇地叫了一声”,这就 与前边的感受形成了对比,先抑后扬,情绪一下子高扬 起来,更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树是大自然中一道美丽的风景,为历代文人 墨客所歌咏。“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 绦”是柳的风韵;“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是松的雄姿;“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是梅 的倩影。这节课我们将到西北高原走一走,看看 白杨树的勃发英姿。
八年级语文上册
15 白杨礼赞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找出文中富有感情的语句,体味其中蕴含的情感。 (重点) 2.理清文章的抒情线索,学习象征的艺术手法以及排 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难点) 3.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感受对白杨树以及像白杨 树一样的抗战军民的赞美之情。(素养)
运用拟人和对比的修辞手法,进一步赞扬白 杨树的内在气质。以“好女子”和“伟丈夫”作 对比,突出白杨树的独特风格和个性,很自然地 由赞美树过渡到赞美人。
合作探究
文章开篇入题,紧接着却用一大段文字描写高原 景象。作者描写了怎样的高原景象?这样安排有什么 好处?
A.交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衬托其傲然挺立的 形象。
课堂检测 4.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 (1)一脸雀斑的小内德说道:“嗨!我有主意了。我
们很久没去爬悬崖了。”(语言描写)
(2)我慢慢地挪动了一下。(动作描写)
(3)我犹豫不决。( 心理描写 )
课堂检测
5.下列各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B) A.我的心在瘦弱的胸腔中怦怦地跳动。 B.那高高的摩天大楼像是钻天的白杨树,直刺苍穹。 C.我渴望像他们一样勇敢和活跃。 D.面对着这幽林秀水、佳木野芳,我仿佛有一种喝了 香醇的感觉。
《白杨礼赞》PPT优质课件
![《白杨礼赞》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e7918f2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31.png)
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 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故乡 的哨-兵?
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 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 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背诵积累
(老师)1941年,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年代,也是民族存亡的紧 要关头,作者对战斗在民族解放最前线的抗日军民无限景仰,怀 着必胜的信心,以昂扬的热情,创造了白杨树这一普通而特殊的 艺术形象。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 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 一种树!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 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白杨不是平凡的树。 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发现章法美
从哪些方面礼赞 反复礼赞白杨的句子
点评式背读
发现章法美
开门见山,总领全文,赞美之情倾腔而出 乍见白杨,惊讶感叹脱口而出 再次过渡,反复强化激情喷薄 照应开头,再次疾呼,赞美之情难以抵挡
品析形象美
品析:白杨树的形象特点 建议:绘画画白角杨度形貌,字词角度,析修白辞杨特角点度,
描写方法角度,结构层次角度……
品析形象美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 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 也像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 的宽大的叶画子白杨也形是貌片片向上,几乎析白没杨有特斜点生的,更 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 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 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 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 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 冰,浙江桐乡人。他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 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 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 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背诵积累
(老师)1941年,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年代,也是民族存亡的紧 要关头,作者对战斗在民族解放最前线的抗日军民无限景仰,怀 着必胜的信心,以昂扬的热情,创造了白杨树这一普通而特殊的 艺术形象。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 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 一种树!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 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白杨不是平凡的树。 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发现章法美
从哪些方面礼赞 反复礼赞白杨的句子
点评式背读
发现章法美
开门见山,总领全文,赞美之情倾腔而出 乍见白杨,惊讶感叹脱口而出 再次过渡,反复强化激情喷薄 照应开头,再次疾呼,赞美之情难以抵挡
品析形象美
品析:白杨树的形象特点 建议:绘画画白角杨度形貌,字词角度,析修白辞杨特角点度,
描写方法角度,结构层次角度……
品析形象美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 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 也像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 的宽大的叶画子白杨也形是貌片片向上,几乎析白没杨有特斜点生的,更 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 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 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 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 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 冰,浙江桐乡人。他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 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白杨礼赞》PPT精品课件
![《白杨礼赞》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241f51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07.png)
A.央视《朗读者》是我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情势新颖、文 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B.据统计,202X年一季度,国内汽油行业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 加大约12.7%左右。
C.为了推动儿童文学的发展和繁华,首届“曹文轩儿童文学奖”征稿活 动,目前全面启动。
D.市卫生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市场上牛肉的抽样检测,防止不合格肉制品 重现百姓餐桌。
语段精练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1.选文第②段从哪几方面写白杨树的外形?其作用是什么?
干、枝、叶:写白杨树的外形美,突出其正直、倔强、不折不挠紧扣“力争上 游”,为写白杨树的精神美作铺垫。
2.文章运用什么表现手法?借白杨树来赞美什么?
象征手法,借白杨树赞美北方农民、抗日军民以及敌后抗日军民的力争上游,不 折不挠精神和意志力。
预习导学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字词积累】
1.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juéjiàng( 倔强 )挺立的一种树。 2.它没有pósuō( 婆娑 )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3.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固执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 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bǐshì( 鄙视 )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 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4.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tǎndàngrúdǐ( 坦荡如砥 ),这时如果不 是仿佛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 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预习导学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5.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浑”或 “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qiánzīànzhǎng( 潜滋 暗长 )了——“单调”。
B.据统计,202X年一季度,国内汽油行业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 加大约12.7%左右。
C.为了推动儿童文学的发展和繁华,首届“曹文轩儿童文学奖”征稿活 动,目前全面启动。
D.市卫生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市场上牛肉的抽样检测,防止不合格肉制品 重现百姓餐桌。
语段精练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1.选文第②段从哪几方面写白杨树的外形?其作用是什么?
干、枝、叶:写白杨树的外形美,突出其正直、倔强、不折不挠紧扣“力争上 游”,为写白杨树的精神美作铺垫。
2.文章运用什么表现手法?借白杨树来赞美什么?
象征手法,借白杨树赞美北方农民、抗日军民以及敌后抗日军民的力争上游,不 折不挠精神和意志力。
预习导学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字词积累】
1.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juéjiàng( 倔强 )挺立的一种树。 2.它没有pósuō( 婆娑 )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3.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固执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 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bǐshì( 鄙视 )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 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4.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tǎndàngrúdǐ( 坦荡如砥 ),这时如果不 是仿佛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 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预习导学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5.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浑”或 “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qiánzīànzhǎng( 潜滋 暗长 )了——“单调”。
《白杨礼赞》PPT-完美版
![《白杨礼赞》PPT-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3eb9ae84a1c7aa00b42acb17.png)
茅盾(1896~1981),原名沈 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中 国现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 蚀》 (包括《幻灭》《动摇》《 追求》),《子夜》《林家铺子 》,“农村三部曲”《春蚕》《 秋收》《残冬》等。
《白杨礼赞》PPT-完美版
《白杨礼赞》PPT-完美版
《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 的相持阶段。茅盾在1938年底到新疆学院文学院讲学, 1940年3月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后来离开延安到 重庆。这期间,他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 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 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 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 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
《白杨礼赞》课文朗读。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白杨礼赞》PPT-完美版
《白杨礼赞》PPT-完美版
第一部分(第①段):开篇点题,直接抒发对白杨 树的崇敬和 赞美,领起全文。 第二部分(第②-④段):描写黄土高原的 景色,交代白杨树生 长的自然环境。 第三部分(第⑤、⑥段):描绘白杨树的形 象和性格,突出它 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第⑦、⑧段):揭示白杨树的象 征意义,点明主题。 第五部分(第⑨段):将白杨树与楠木对比,再次赞美白杨树。
《白杨礼赞》PPT-完美版
14 白杨礼赞
抒 情 散 文
《白杨礼赞》PPT-完美版
《白杨礼赞》PPT-完美版 《白杨礼赞》PPT-完美版
《白杨礼赞》PPT-完美版
同学们,你能用自 己的话来说一下“白杨 礼赞的”是什么意思吗? 那么,白杨树有什么值 得我们崇敬和赞美的呢? 作者写本文的目的就是为了崇敬和赞美白杨树吗?让我 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走进本文。
《白杨礼赞》PPT-完美版
《白杨礼赞》PPT-完美版
《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 的相持阶段。茅盾在1938年底到新疆学院文学院讲学, 1940年3月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后来离开延安到 重庆。这期间,他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 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 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 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 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
《白杨礼赞》课文朗读。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白杨礼赞》PPT-完美版
《白杨礼赞》PPT-完美版
第一部分(第①段):开篇点题,直接抒发对白杨 树的崇敬和 赞美,领起全文。 第二部分(第②-④段):描写黄土高原的 景色,交代白杨树生 长的自然环境。 第三部分(第⑤、⑥段):描绘白杨树的形 象和性格,突出它 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第⑦、⑧段):揭示白杨树的象 征意义,点明主题。 第五部分(第⑨段):将白杨树与楠木对比,再次赞美白杨树。
《白杨礼赞》PPT-完美版
14 白杨礼赞
抒 情 散 文
《白杨礼赞》PPT-完美版
《白杨礼赞》PPT-完美版 《白杨礼赞》PPT-完美版
《白杨礼赞》PPT-完美版
同学们,你能用自 己的话来说一下“白杨 礼赞的”是什么意思吗? 那么,白杨树有什么值 得我们崇敬和赞美的呢? 作者写本文的目的就是为了崇敬和赞美白杨树吗?让我 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走进本文。
《白杨礼赞》PPT优质课件
![《白杨礼赞》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cfd3f2e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b0.png)
初读感知
3.这篇课文仅仅是在赞美白杨树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请找出 有关语句。
不是;如“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 (树本无所谓力争上游,可见是在写人。)
初读感知
作者是如何由树及人,写出了白杨树的内涵的?白杨树与 北方抗日军民有哪些相似点呢?
用四个排比反问句,点明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伟岸, 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紧靠团结,力 求上进。
背景链接
本文写于1941年3月,此时正处在抗战的相持阶段。作者于1939年3月到新疆 讲学,第二年5月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10月离开延安到重庆。这期间, 作者目睹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看到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 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粉碎了日本侵略者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抗 日根据地。他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受到了鼓舞, 写下了这篇激情洋溢的散文
精读品味
2.白杨树外部形态不平凡
(2)作者认为白杨树的性格特征是什么?请引用课文中的词语回答。
文章中用“倔强挺立”总写了它的性格特点,并用“参天 耸立”“不折不挠”等词语加以深化,突出了白杨树在恶劣 环境下坚强不屈的斗争性格。
精读品味
3.白杨树内在气质不平凡
朗读课文第7自然段。 将“它没有……好女子”去掉,并将四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后读一读。 比较表达效果。
精读品味
1.白杨树生长环境不平凡
本文名为“白杨礼赞”,但作者却用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写黄土高原,这部分 内容是否多余?
不多余,这是烘托的写法。目的是为了突出不平凡 的生长环境孕育了不平凡的白杨树。
精读品味
2.白杨树外部形态不平凡
学生读第5段思考问题。 (1)文章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白杨树的?
分别从干、枝、叶、皮四个方面描写白杨树的特点。写干, 突出了白杨树的直;写枝,突出了它的直而紧靠;写叶,突 出了它的向上;写皮,则主要点明它“微微泛出淡青色”。
《白杨礼赞》pptx课件
![《白杨礼赞》pptx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029288801f69e314232942d.png)
白杨礼赞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明确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学习象征手法的运用。
关于象征手法
一、象征是借助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事物或形象表达某种意义。比如 蜡烛,光明磊落,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 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二、象征不同于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前者是写作技 巧,是文学创作的手 法,体现在文章立意篇章上, 后者是修辞手法,着眼于局部的语言表 效 果。
白杨树 (描写、刻画)
外貌、形态
干,笔直力争上游
内在、品格
倔强挺立 向上发展 不折不挠
坚强,有斗争精神
拓展延伸: 结合课后练习五,选取你熟悉的某个事物, 赋予它一定的象征意义,完成片段练习。
提示: 1.可借鉴《白杨礼赞》的第五段,对事物的外形和
内在的精神气质做细致描绘,突出某一方面的特点, 为揭示其象征意义做好铺垫。
2.语段一定要揭示所选事物的象征意义。(比如:课 文第八段,直接用 议论点明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三、在表达事物的象征意义之前,往往要对这些事物 做细致的描绘,突出某 方面的特点,为赋予它特定的象征意义做好铺垫。
四、 象征的主要作用是,将作家想说而不愿直说或不能直说的思想、情志寄 托于事物,巧妙的传达给读者,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比如课文作者当 时生活在国统区,不能直接赞美根据地,歌颂共产党,所以借赞美白杨 树来表达对抗日军民的赞美。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明确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学习象征手法的运用。
关于象征手法
一、象征是借助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事物或形象表达某种意义。比如 蜡烛,光明磊落,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 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二、象征不同于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前者是写作技 巧,是文学创作的手 法,体现在文章立意篇章上, 后者是修辞手法,着眼于局部的语言表 效 果。
白杨树 (描写、刻画)
外貌、形态
干,笔直力争上游
内在、品格
倔强挺立 向上发展 不折不挠
坚强,有斗争精神
拓展延伸: 结合课后练习五,选取你熟悉的某个事物, 赋予它一定的象征意义,完成片段练习。
提示: 1.可借鉴《白杨礼赞》的第五段,对事物的外形和
内在的精神气质做细致描绘,突出某一方面的特点, 为揭示其象征意义做好铺垫。
2.语段一定要揭示所选事物的象征意义。(比如:课 文第八段,直接用 议论点明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三、在表达事物的象征意义之前,往往要对这些事物 做细致的描绘,突出某 方面的特点,为赋予它特定的象征意义做好铺垫。
四、 象征的主要作用是,将作家想说而不愿直说或不能直说的思想、情志寄 托于事物,巧妙的传达给读者,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比如课文作者当 时生活在国统区,不能直接赞美根据地,歌颂共产党,所以借赞美白杨 树来表达对抗日军民的赞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个“难道”句,引导读者把白杨树与 人联系起来思考,由树及人张本。
第二个“难道”句,引导读者把白杨树的品 质与北方农民的品质联系起来,点明象征北方 农民。
第三个“难道”句,又进一步从白杨树的坚 强不屈与敌后傲然挺立的抗日军民联系起来, 点明象征北方农民中的战士。
第四个“难道”句,点明象征民族的抗日精 神和意志。
思考
3、请运用联想与想象,说说下列事物的象征意义。
格式:我由……想到了……它象征了……
例如(1).我由蜡烛想到了老师,它象征了人们要有奉 献精神,燃烧自己点亮别人! (2)我由康乃馨,想到了母亲,它象征无私与真情。
4.请指出下列物体被我们赋予的象征意义:
鸽子 和平友谊
春蚕和蜡烛 默默奉献 小草 卑微不足道,生命顽强 蚂蚁 勤劳团结
白杨树的外形
笔笔 直直 的的 枝干
象征手法: 象征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它根
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一具体事物 来表达某种特殊的思想或情感.
1.赏析关键语句,体味其中蕴含的象征手法; 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
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 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 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 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 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 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 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 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 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5.
旗面的红色象征着
革命
五角星及其关系象 征着 共产党领导下的
革命人民大团结
畅想网络
Imagination Network
感谢观看!பைடு நூலகம்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畅想网络
Imagination Network
感谢观看!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农民
哨兵
精神意志
相同的地域,相同的品质
2.会用象征手法仿写句子。(替换红色词语)
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 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 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 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 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 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