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年级朗读训练的指导方法
小学一年级朗读怎样进行朗读训练
小学一年级朗读怎样进行朗读训练语言研究古今中外都非常注重读书,尤其是朗读。
在古代,书声琅琅已经成为学堂的代名词,有古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三分文章七分读”。
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朗读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训练。
那么,怎样进行朗读训练呢?我在不断地摸索、尝试中,总结了一些经验。
一、掌握朗读方法1、解决学生朗读中“一字一顿”的问题由于一年级孩子接触的文章比较少,阅读经验也较少,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停顿。
有的孩子每个词都停顿,停顿的时间一样长,而有的孩子则一个字一个字地读。
因为停顿不当,造成朗读课文时读破句现象比较多。
所以,范读是引导孩子正确朗读的最好方法。
通过“范读”,可以让学生领会语句的停顿重音及语调的变化。
对于那些字数较多的长句子,我会进行范读,让学生听的同时,去体会文章的感情,创设意境。
2、改变“拖腔拖调”的现象学生刚开始研究朗读,有时为了更好地将感情表现出来,会出现“拖腔拖调”的现象。
这种现象包括轻者在词与词之间拖音,重者字与字之间也拖音,没有词的感觉。
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听读、比读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评价,出现“拖腔”问题。
长期下去,孩子不但会评价,“拖腔拖调”的现象也会减少。
3、改变“轻声不轻”的现象像“着、的、了、吗”等助词、语气词,往往需要读得又轻又短,但孩子们不但不轻不短,反而读得又长又重,特别是遇到“的”、“地”、“得”、“着”字时,有的声调还会上扬。
二、培养朗读兴趣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时间不长,单调的读书方法只能使学生昏昏欲睡。
要设计巧妙的教学方法,创设合理的情景,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引起他们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选择不同的形式来表现自己所读过的东西,如:讲讲、唱唱、演演、画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讲述故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故事演讲的形式来训练学生。
例如,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如《雪孩子》、《小熊住山洞》、《夏夜多美》等,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语文知识,还能引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一年级朗读训练的指导方法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一年级朗读训练的指导方法浅谈一年级朗读训练的指导方法从传统的一年级语文教学上看重点固然是拼音和生字两大块,但新课改以后人们的观点改变了,尤其是现在的低年级语文生字块分“我会认的字”和“我会写的字”,这种安排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负担,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识字量,使学生尽早地走进阅读的殿堂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
这就要求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应该把阅读教学和生字教学放在同等位子上,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是阅读教学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
一年级的学生进校门不久,认识的生字不多,很多生字老师在讲时他们认得,如果不反复呈现,遗忘很快,因此他们在初接触一篇课文时没有迫不及待去阅读的想法,是在老师的要求下才一字一字的读,拼音能直呼的学生能较快地把一篇文章读正确,对那些不能直呼音节的学生来说根本就是怕朗读文章。
如果老师采取简单的办法只是通过带读,学生像和尚念经似的念,最后由于念多了课文也就背下来了。
从表面上看老师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学生真正的阅读和朗读能力并没有提高。
一年级的学生好动,自制力差,思想集中不了几分钟就开始做小动作。
这就要求老师不仅要有耐心、宽容性和爱心,同时要有教学的艺术性和善于利用他们年龄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兴趣使他们在玩中学达到教学目的。
我在朗读教学上是怎么做的?一、逐句逐段指导学生们读,在成功中培养朗读兴趣1、呈现句子或短一篇课文在配乐诵读或老师深情并茂、抑扬顿挫范读后学生跃跃欲试的心情调动起来了,但他们读了几句后有的因困难重重,有的因好动激情很快就会消失。
老师应马上借助这股春风在学生们自由朗读后指导读,扫除影响他们朗读兴趣的障碍,呈现在四周配上美丽的图画句子或段,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如果这些句或段不单独呈现出来,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差,他们不会看着书,指着文字读某句某段,有些学生甚至不知道老师讲什么,云里雾里坐飞机,只有极个别学生在听课,持续的时间短。
2、指导读句子或段呈现出来后首先指导学生读准音,着重强调儿化音、轻音、平舌音和翘舌音及前鼻音和翘舌音和刚出现的生字;然后指导朗读技巧,正确处理停顿、重音、语调、快、慢;再就是引导他们身临其境,在眼前出现画面把感情流露出来,有感情朗读。
浅谈如何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进行朗读指导
一、朗读的重要性朗读是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基础内容之一,对于学生的语言发展和学习阅读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提高发音准确性、语音语调的自然性和连读流利性。
同时,朗读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感受力,扩大词汇量,提高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朗读指导的方法和策略1.培养正确的发音能力朗读前,教师可以通过对音标的介绍,引导学生准确掌握每个汉字的发音规律,并注意发音的准确性。
可以通过比对、对比、纠正等方式进行指导。
2.强化语音语调的自然性在朗读时,特别是读句子和段落时,要注重语音语调的自然流畅。
教师可以通过朗读示范、唱歌、儿歌等方式,帮助学生感受语音语调的变化,培养自然的语言韵律感。
3.提高连读流利性朗读时,要注意词与词、音与音之间的连读。
教师可以通过辅助技巧,如字间连线、词间连线、插空回答等方式,引导学生避免断节、加强连读,提高朗读的流利度。
4.培养语感和语言感受力通过不同的朗读素材,如诗歌、散文、故事等,引导学生感受语音语调、韵律和情感的表达。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评比、模仿、情感表达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感受力。
5.扩大词汇量,提高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朗读时,可以通过阅读图书、注重语篇的整体理解等方式,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提高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朗读指导的环节和方法1.预读准备环节教师可以选择一段适合学生水平的文本,预先阅读,标记要点和重点,准备朗读示范,了解文本的整体内容和结构,并预设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示范朗读环节教师可以提供朗读的示范,帮助学生感受语音语调、节奏和韵律。
可以通过慢速朗读、分段朗读、重读等方式进行示范,同时对一些重点词汇、表达方式进行强调和解释。
3.合作朗读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朗读,分角色朗读、轮流朗读、小组朗读等活动,让学生互相倾听、协作,提高朗读的效果和积极性。
4.个别指导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个别指导,针对每个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和纠正。
浅谈如何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进行朗读指导
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朗读指导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通过朗读指导,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调,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能够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接下来,我将从设置朗读任务、引导正确读音和节奏、讲解背景知识等方面,浅谈如何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进行朗读指导。
首先,设置朗读任务。
在进行朗读指导时,教师可以从课本中选取合适的文章或句子,或者自编一些朗读材料,让学生进行朗读。
这些材料可以是课文、小故事、儿歌等,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
可以通过教师朗读示范,让学生感受到朗读的韵律和节奏,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其次,引导正确读音和节奏。
朗读时的正确读音和节奏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语音教学,引导学生正确发音,培养他们的语感。
可以通过一字一句的朗读练习,让学生熟悉词语的发音,并注意语言的重音和停顿。
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纠正学生读音错误,帮助他们纠正发音问题。
同时,也可以通过模仿教师的朗读,让学生感受到正确的语调和节奏。
另外,在朗读指导中,讲解背景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文章或句子,尤其是课文中的一些生词和短语,可能会涉及到一些学生不熟悉的背景知识。
教师可以在朗读指导中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意思。
比如,可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讲解相关背景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同时,也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思考和理解文章的内涵。
最后,要注重朗读的评价和反馈。
在学生朗读时,教师可以进行录音记录,以便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
可以从语音、语调、语速等方面给予评价,同时也可以从内容理解、情感表达等方面给予反馈。
评价和反馈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激发他们的朗读兴趣和积极性。
总之,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朗读指导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
通过合理设置朗读任务,引导正确的读音和节奏,讲解背景知识,以及给予评价和反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年级小学生语文朗诵学习方法
1.选择适合年龄的文学作品:一年级小学生的语文朗诵作品应该选择简单、有趣的儿童文学读物。
可以选择一些童话故事、儿歌、唐诗等,这些作品不仅内容易懂,而且富有趣味性,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2.培养正确的朗诵姿势和表演技巧:在朗诵之前,教育孩子们养成正确的站立姿势,保持挺胸抬头的形象。
让孩子们明确每个字的表达方式,讲究语音语调的抑扬顿挫。
可以通过模仿老师或专业朗诵者的表演来培养孩子们的表演技巧。
3.理解文本内涵:在朗诵之前,先让孩子们理解文本的内涵。
通过听故事、看图片等方式使孩子们初步了解文本的故事情节、主要人物以及背景信息。
并培养他们对于文本情感的感受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
4.划分整段和逐句进行练习:将整段朗诵分为小段,逐句进行练习。
让孩子们了解每个字的意思和发音,逐句逐段进行朗诵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可以辅助手势动作,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
5.朗读和模仿: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环节。
老师可以先示范一个段落的朗读,并让孩子们进行模仿。
在模仿的过程中,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变化。
适时给孩子们一些鼓励和肯定,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
6.多进行演讲练习:逐渐引导孩子们进行简单的演讲。
可以选择一些日常生活的话题,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
在演讲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给予孩子们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提高演讲能力。
7.多组织语文朗诵比赛和展示活动:在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堂上,可以经常组织一些朗诵比赛和展示活动。
通过比赛和展示,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朗诵水平。
8.培养阅读兴趣:推荐一些适合年龄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给孩子们,鼓励他们进行自主阅读。
通过阅读,培养孩子们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朗诵水平。
9.合理安排时间:在学习朗诵的过程中,要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合理安排时间。
一年级小学生的注意力有限,不能长时间集中学习。
建议每次朗诵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左右,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不过于超负荷。
以上是适合一年级小学生的语文朗诵学习方法,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可以帮助孩子们在朗诵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树立自信心,并培养他们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
浅谈一年级朗读训练的指导方法
一年级朗读训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一年级的朗读训练中,教师应该采取适当的指导方法,引导学生正确朗读,促进他们的阅读发展。
下面是关于一年级朗读训练的指导方法的浅谈。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
一年级的学生对于语音、语调和音节的理解能力较弱,因此培养他们的听力能力是朗读训练的先决条件。
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故事、儿歌和口头提问等方法,激发学生对听力材料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
在听力训练中,教师可以适当调整语速和语音的节奏,提高学生对音节和语音的敏感度。
其次,要建立正确的发音模型。
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到语言,他们往往会存在一些发音错误。
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地模仿语音和发音,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发音模型。
在朗读时,教师可以通过语音纠正和模仿等方式,让学生听到正确的发音重点和发音要领。
同时,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音标和发音规则的讲解,帮助他们理解发音的规律。
再次,要培养学生的语调和语感。
语调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朗读的准确和流利起着重要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模仿和练习,让学生感受和掌握语调的变化和语言的节奏。
同时,教师还可以使用朗读训练的音乐节奏或韵律来激发学生的语感,并提高他们的朗读准确性和自然度。
在朗读训练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句子和段落,让他们感受句子和段落之间的连贯和逻辑。
此外,要适应学生的兴趣和水平。
一年级的学生通常对阅读活动缺乏兴趣,因此教师在朗读训练中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水平设置适当的材料。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诗歌和儿歌,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快乐和乐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语言能力,逐渐增加阅读材料的难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和互联网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朗读任务和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要形成有效的朗读评价机制。
朗读训练需要教师及时评价学生的朗读表现,并提供具体的反馈和指导。
教师可以制定朗读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发音准确性、语调表达能力和节奏掌握情况等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
语文(心得)之怎样指导一年级学生朗读
语文论文之怎样指导一年级学生朗读朗读,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
朱熹说:“凡读书……只要多诵几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朗读多了,课文中经过加工锤炼的语言,才能逐渐成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一年级学生入学不久,识字不多,要他们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一定困难。
在这个阶段,老师的指导就显得很重要。
一、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在教学中,应注意安排组织多种形式进行朗读。
有些课文是抒发感情的,宜个别读,轻声读;有些课文是铿锵有力的,宜齐读,放声读;比如《要下雨了》最后一句“哗,哗,哗,雨真的下起来了!”有些课文对话较多,则宜分角色读;有些文章对人物的行为描写较多,在朗读时让孩子们根据朗读内容,加上自己的动作,绘声绘色地表演读。
这样变换朗读形式,既增强了他们朗读的兴趣,又帮助他们自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到了文中的思想感情,培养了语感。
二、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
没有一个认真读书的态度,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在学生开始读第一篇课文时,就向他们明确指出,读书不能加一个字、减一个字、改一个字,要学生把每个字看清楚,把每个字读清楚,做到字字响亮。
培养学生朗读看标点的习惯。
要求学生朗读时,看好每一个标点,读出停顿。
在这种训练中,着重引导学生主要句号处有较大停顿。
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句子概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可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化。
否则,学生一口气读到底,就不容易搞清楚课文的来龙去脉,以后的作文,也很可能出现“一逗到底”的现象。
培养学生“一边读一边想”的良好习惯。
读课文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开动脑筋,一边读,一边想。
对于低年级学生,老师应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比如在学习《美丽的小路》一课时,让学生边读边想:“这篇课文中有几个角色呢?你最喜欢哪个?”这样,才使读有目的性,才能有效地培养相关的习惯。
三、明确每次朗读的要求朗读的要求,从理解课文的角度说,有理解课文大意、熟悉课文、抓住重点、找出关键词句、准备复述课文等的;从朗读的本身的要求来说,要求读得正确、读得流利、读得有感情。
如何帮助小学一年级学生提高朗读表达能力
如何帮助小学一年级学生提高朗读表达能力字数:1500字导言:小学一年级是孩子学习阅读和表达的起点,良好的朗读表达能力对于孩子的语言发展和学习成绩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方法和技巧,来帮助小学一年级学生提高他们的朗读表达能力。
一、提供充足的阅读素材在帮助小学一年级学生提高朗读表达能力的过程中,提供充足且丰富多样的阅读素材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选择一些专门针对小学一年级孩子的绘本故事,这些故事具有简单易懂的语言和有趣的情节,能够吸引孩子的兴趣。
同时,也可以为他们准备一些具有情感的诗歌或者唐诗宋词,来培养他们对于语言的感受力。
二、鼓励反复朗读和模仿在小学一年级的阶段,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反复朗读和模仿来提高表达能力。
老师和家长可以在阅读故事或诗歌的时候,给予孩子正确的朗读示范,然后鼓励孩子跟着朗读。
这样可以让孩子逐渐熟悉和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节奏。
三、注重语音语调的训练语音和语调是朗读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孩子的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针对小学一年级学生,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语音游戏和练习来帮助他们提高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比如,可以让孩子们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不同人物的口音、模拟风声雨声等等,这样可以让他们在游戏中提高语音语调的感知和表达。
四、培养阅读兴趣和自信心想要提高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老师和家长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书籍,与孩子一起阅读,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乐趣和满足感。
同时,也要及时给予孩子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通过努力提高朗读表达能力。
五、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提供一个安静、整洁、温馨的阅读环境也是帮助学生提高朗读表达能力的关键之一。
在教室或者家庭中,可以设置一个专门的阅读角落,放置一些书架和舒适的阅读椅子,让孩子在这个环境中享受阅读的乐趣。
六、定期评估和反馈定期评估和反馈是帮助学生提高朗读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
老师和家长可以定期安排小型的朗读比赛或者演讲活动,让孩子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朗读表达能力。
浅谈如何指导一年级学生朗读
浅谈如何指导一年级学生朗读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受到艺术熏陶,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智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积30年的朗读经验使我们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在读中体味文章的感情,在读中明白文章所讲的道理,远比教师在讲台上口干舌燥地说教要好得多!然而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朗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老师的指导与点拨。
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朗读应从以下几方面下手:一、朗读习惯的培养好的习惯可以让学生受用一生,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更要注重习惯的培养。
朗读习惯包括:1、正确的坐姿:身直、头正、肩平、足平,两手将书拿起,呈45度角。
正确的朗读姿势不但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和骨骼的发育,也可以使学生朗读过程中的发声吐气准确、畅达。
2、读书时,要“三到”:眼到——看清楚字,口到——声音响亮地读,心到——边读边记忆文中的美词佳句,想象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情景,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朗读教学应严格要求:读前,让学生摆好姿势;读时,教师加以督促;读后,及时评价,持之以恒,良好的朗读习惯才能形成。
二、激发朗读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因此我们教师要尽职尽责,要在知识和学习间架起兴趣的桥梁。
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成功地激发他们朗读的动机,把学生现有的兴趣引入朗读训练之中,以激发他们的朗读兴趣,变无趣为有趣,这是培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质量,为语文学习打好基础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一年级的教材,课文以诗歌、韵文、童话故事为主,读起来朗朗上口,情趣很浓,很容易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
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1、加强朗读指导,采取多种朗读方式。
一年级是朗读的启蒙阶段,老师必须对每篇课文都加强指导,让学生对朗读发生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开始老师先范读,在反复听读中掌握生字的读音,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然后指导学生有步骤、有目的、有要求,讲究方法地去读,在朗读中,对添字、掉字、重复、断句及音调语气等错误及时纠正。
浅谈小学低年级的朗读指导
浅谈小学低年级的朗读指导《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从一年级开始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这就是说让学生多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
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较难的部分。
因此,我们语文老师要对低年级的学生加强朗读指导。
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摸索,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做法:一、把好汉语拼音关,读准音正确读音,尤其是前、后鼻音,平、翘舌音,轻声、儿化、变调是小学低年级进行朗读的关键。
小学生掌握了汉语拼音,不仅可以帮助认读、识字,还可以保证朗读中对语言文字的准确表达。
如:“王(wáng)”与“黄(huáng)”,要引导学生归纳出虽然同是后鼻音,但后者多了个介音,因此拼读方法不同;“一”的变调也很重要。
当“一”的后面跟第一、二、三声时,“一”要变调念第四声。
如“一起(yìqǐ)”;当“一”的后面跟第四声时,“一”要变调念第二声,如“一样(yíyàng)”。
只有认真把好汉语拼音关,才能为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教学情境,培养朗读兴趣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时间不长,单调的读书方法只能使学生昏昏欲睡。
只有设计巧妙的教学方法,创设合理的情境,如提问、讲故事、唱歌……才会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引起他们的注意。
如:在教学《小熊住山洞》中,我用唱歌的形式教学生朗读,学生不仅读得好,读得高兴,而且在朗读中学生还知道了小熊舍不得砍的原因——爱护树木,决定以后也做个爱护树木的孩子。
三、强化朗读训练,加深朗读体验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也是进一步感受文章所蕴涵的情感的常用方法。
教学中,可以创设多种读的途径,进行朗读训练,如范读、齐读、个别读、演读、分角色读……如教学《葡萄沟》一文,指导学生朗读“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一句时,我先让学生想象当你去到葡萄沟时,看到绿叶丛中水灵灵、晶莹剔透而且种类繁多的葡萄时,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大家都异口同声说:“惊讶、愉快、想赞美一番”。
一年级小学生语文朗诵学习方法
1.选择适合的文本:一年级的语文朗诵材料应该简单易懂,内容贴近孩子的生活经验,有趣有趣的内容更容易激发孩子的兴趣。
可以选择儿童文学作品、绘本故事等。
2.熟读文本:先让孩子读一遍文本内容,熟悉文章的结构和情节,了解文章的主题和要点。
然后,学生可以跟着录音或者家长读给他听,不断跟读,熟悉文本的语调、声音和表达方式。
3.理解词句的含义:孩子需要理解词句的含义才能更好地表达出来。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查找生字和不理解的词句的含义,让孩子知道文章的含义和情感。
4.注意语音语调:语文朗诵强调语音语调的正确运用,要求孩子的语音清晰准确,语调表达自然流畅。
家长可以指导孩子注意语音语调的练习,比如声音的高低、强弱、抑扬顿挫等。
5.注意停顿和节奏:合理的停顿和节奏有助于保持语言表达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读课文,重点训练停顿和节奏,让孩子感受到语言的韵律。
6.注重情感表达:语文朗诵不仅仅是背诵,更重要的是通过朗诵表达出文章的情感和内涵。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文本的情感,帮助孩子理解文章内在的情感,用真实的情感和语调来朗诵。
7.注重肢体语言:肢体语言是语言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长可以指导孩子使用肢体语言来丰富表演效果,比如手势、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等。
8.多练多演:朗诵是一个技巧性活动,需要不断练习和演练。
家长可以预先规划一些家庭朗诵活动,让孩子有机会多次进行朗诵演练,积累经验。
9.参加社团或班级活动:鼓励孩子参加学校或社区举办的朗诵比赛、诵读会等活动,给予孩子机会展示自己的朗诵成果。
10.培养兴趣:鼓励孩子广泛阅读,培养对语文的兴趣,增加语言表达的素材和想象力。
总之,一年级小学生语文朗诵需要家长的耐心和指导,通过重复练习和丰富的经验积累,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都会得到提高。
浅谈一年级朗读训练的指导方法
从传统的一年级语文教学上看重点固然是拼音和生字两大块,但新课改以后人们的观点改变了,尤其是现在的低年级语文生字块分“我会认的字”和“我会写的字”,这种安排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负担,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识字量,使学生尽早地走进阅读的殿堂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
这就要求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应该把阅读教学和生字教学放在同等位子上,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是阅读教学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
一年级的学生进校门不久,认识的生字不多,很多生字老师在讲时他们认得,如果不反复呈现,遗忘很快,因此他们在初接触一篇课文时没有迫不及待去阅读的想法,是在老师的要求下才一字一字的读,拼音能直呼的学生能较快地把一篇文章读正确,对那些不能直呼音节的学生来说根本就是怕朗读文章。
如果老师采取简单的办法只是通过带读,学生像和尚念经似的念,最后由于念多了课文也就背下来了。
从表面上看老师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学生真正的阅读和朗读能力并没有提高。
一年级的学生好动,自制力差,思想集中不了几分钟就开始做小动作。
这就要求老师不仅要有耐心、宽容性和爱心,同时要有教学的艺术性和善于利用他们年龄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兴趣使他们在玩中学达到教学目的。
我在朗读教学上是怎么做的?一、逐句逐段指导学生们读,在成功中培养朗读兴趣1、呈现句子或短一篇课文在配乐诵读或老师深情并茂、抑扬顿挫范读后学生跃跃欲试的心情调动起来了,但他们读了几句后有的因困难重重,有的因好动激情很快就会消失。
老师应马上借助这股春风在学生们自由朗读后指导读,扫除影响他们朗读兴趣的障碍,呈现在四周配上美丽的图画句子或段,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如果这些句或段不单独呈现出来,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差,他们不会看着书,指着文字读某句某段,有些学生甚至不知道老师讲什么,云里雾里坐飞机,只有极个别学生在听课,持续的时间短。
2、指导读句子或段呈现出来后首先指导学生读准音,着重强调儿化音、轻音、平舌音和翘舌音及前鼻音和翘舌音和刚出现的生字;然后指导朗读技巧,正确处理停顿、重音、语调、快、慢;再就是引导他们身临其境,在眼前出现画面把感情流露出来,有感情朗读。
一年级朗读教学谈
一年级朗读教学谈随着孩子们步入小学教育,阅读能力的提高变得尤为关键。
而朗读是培养阅读习惯和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那么,在一年级中,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朗读教学呢?一、培养阅读兴趣培养孩子对朗读的兴趣是朗读教学的第一步。
老师可以通过适当的阅读时间,富有趣味性的故事,音乐,动画等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另外在引导孩子选择阅读材料上,老师可以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保证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想要朗读的内容。
二、注意发音规范朗读教学旨在培养孩子对文字的理解和发音的准确性。
在进行朗读教学时,老师要让孩子感受文字的准确发音,应该注意教授以及纠正发音时不同的声音拼音,这样有利于防止孩子犯发音错误。
同时,孩子在朗读时应该清晰、有节奏地读出每个低音。
三、鼓励读者表现朗读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鼓励孩子言语表达能力的提升,让孩子用自己的语速、语调和情感来表达文字中的意思,互相交流感受和收获。
同时通过参加朗读比赛、角色扮演等形式,激发孩子的竞争意识和发言才华。
让学生在舞台上尽情展示自己的特色,让更多的人发现自己的才艺。
四、多样化的阅读模式多样化的朗读模式是朗读教学中的关键。
老师应该不断探索新的朗读模式,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文字的魅力。
例如,有些文字可以朗读成对话模式,有些则可以变成诗歌模式、声音模式等等。
在朗读教学中,老师也可以通过音乐、动画、多媒体等方式,让孩子感受文字的多姿多彩。
五、鼓励常规阅读朗读教学之外,老师应该鼓励孩子坚持常规阅读,增强孩子的朗读习惯和自我意识。
老师可以设立阅读时间,让孩子自主选择读物,并鼓励孩子回家后,继续进行阅读。
当然,老师也需要与家长沟通,帮助家长更好地引导孩子进行阅读。
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和朗读能力的重要时期。
教师应该通过开学派对、暑期营等形式,让孩子感受阅读的乐趣,今后更好地掌握朗读技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浅谈一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浅谈一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是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一环,培养其朗读能力对于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将从具体培养方法、朗读材料选择和教师的角色三个方面进行浅谈。
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需要有具体的方法。
一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音发音能力。
一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学习汉字的阶段,注重发音的准确性可以培养学生对汉字发音的敏感度。
学生可以通过模仿教师的朗读来提高自己的发音准确性。
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汉字拼音进行朗读,逐渐提高学生利用拼音正确发音的能力。
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调表达能力。
一年级学生的语调表达能力相对较弱,教师可以通过节奏和韵律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语调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押韵的儿歌或故事让学生进行朗读,通过演唱来培养学生的语调表达能力。
三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速控制能力。
一年级学生的语速控制能力也相对较弱,教师可以通过慢放和快放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语速控制能力。
教师可以利用录音设备,将一段材料进行慢放和快放的处理,让学生模仿朗读。
选择合适的朗读材料也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关键。
一年级学生的朗读材料应该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但不能过于晦涩和复杂。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儿歌、故事或诗歌作为学生的朗读材料。
这些材料的语言应该简单易懂,内容生动有趣,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材料的长度要适中,不要过长,以免造成学生的朗读负担过重。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选择合适的朗读材料。
教师在培养学生朗读能力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展示正确的朗读技巧和方法。
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进行示范朗读,让学生模仿教师的朗读。
教师还应该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纠正朗读中的错误,改善语音、语调和语速等问题。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朗读材料,同时教师也要发挥积极的作用。
如何进行小学低年级朗读训练
如何进行小学低年级朗读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朗读的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训练学生读书能力的过程之一。
那么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如何进行朗读训练呢?下面浅谈一下我的认识。
一、多读少讲,在读得准确、流利上下功夫一节课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读书,借助汉语拼音让学生自己读出汉字的读音,然后个别检查,看每个学生是否读得准确,对比较容易读错的字正音。
注意做到教师少讲,让学生多读,以读为训练的主要形式,整堂课都听到琅琅的读书声。
重点放在读正确上。
具体来说读正确包括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读准每个字(包括生字)的字音,不读地方音。
第二个要求是读对轻声、儿化、变调。
轻声在低年级我认为基本能落实到位;但我觉得儿化音不够重视,有些学生到了中年级甚至高年级都读不好儿化音,常常把“小鱼儿”读成了“小”“鱼”“儿”;变调是小学语文语音中的一个难点,主要包括“上声变调”“去声变调”“一不变调”“七八变调”和形容词变调。
“一不变调”我们基本能处理,经常接触到的是上声的变调和形容词的变调,上声变调中经常接触到的是两个上声相连的,第一个上声要变成“阳平”,也就是说两个三声的字连在一起组成了一个词语的时候,要把第一个字的读音变成二声。
第三个方面是要做到不丢字、不加字、不重复、不颠倒字序。
这个要求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很难的一个要求,所以要求教师多范读,多领读,多让学生读,逐渐训练。
四是读出长句子里词语之间的停顿,这点是朗读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要求教师特别注意。
二、重视范读、领读,读中领会语言文字的意思及思想感情心理学研究表明:初入学儿童自控能力差,注意力维持时间短,单一的朗读形式容易使学生疲劳和厌倦。
所以老师要根据不同的训练内容和目的要求,有针对性的采用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集体读、分角色读、老师范读、领读等,力求学生百读不厌,每读一次都有收获。
儿童的模仿性很强,教师作适当的、及时的范读和领读是不可缺少的。
培养一年级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方法与技巧
培养一年级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方法与技巧在培养一年级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方面,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方法和技巧,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法与技巧,以帮助一年级学生提高语文朗读能力。
一、创设良好的朗读环境首先,为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需要创设良好的朗读环境。
教师可以在教室中设置一个专门的角落,用于学生们进行自主朗读。
并且,应该尽量保持教室的安静,以便学生能够专心进入朗读状态。
二、提供丰富的朗读材料其次,提供丰富的朗读材料也是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的关键。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故事书籍、诗歌或儿歌,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朗读。
同时,也可以通过让学生朗读课文、故事书等形式,提高他们的语音语调感知能力。
三、教授正确的发音正确的发音是提高朗读能力的基础,因此,教师应该重视教授学生正确的发音。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发音、单词重复朗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发音,并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发音。
此外,也可以播放一些朗读录音,让学生进行模仿,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培养阅读节奏感朗读的节奏感是提高朗读能力的重要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打鼓、跳绳、拍手等方式,帮助学生感知和掌握朗读的节奏。
同时,教师还可以使用一些有韵律感的儿歌或诗歌,让学生跟着节奏进行朗读,以培养他们对韵律的敏感性。
五、鼓励学生多读多练多读多练对于提高语文朗读能力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读书,多进行朗读练习。
通过让学生每天朗读一段文字,逐渐提高朗读量和难度,可以有效加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同时,教师也可以邀请学生进行小组朗读比赛,激发学生的自我提高动力。
六、提供个性化指导每个学生的朗读问题和能力都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应该提供个性化的指导。
对于朗读困难的学生,可以给予更多的指导和练习,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朗读能力。
对于朗读较好的学生,可以设立更高的目标,引导他们进一步提高朗读水平。
综上所述,培养一年级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需要注意创设良好的朗读环境,提供丰富的朗读材料,教授正确的发音,培养阅读节奏感,鼓励学生多读多练,并提供个性化的指导。
小学生一年级朗读指导
小学生一年级朗读指导为了打好基础,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得从一年级抓起。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一年级朗读指导方法,来供大家学习和参阅!小学语文朗读课文的指导1、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连贯。
虽然阅读训练已进行了一段时间,但因为学生的直呼能力还不高,识的字又少,所以每次朗读课文困难较大。
因此,在教学《看菊花》这一课,我在揭示课题后,便先让学生自己读读课文,要求他们先看拼音把每个字音读准,把句子读连贯,给学生充分的初读时间,让他们切切实实地借助拼音自己去练读,教师则是巡视指导学生读正确连贯。
在学生充分练习读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自己汇报读准了哪些生字词,同座相互练习读,开火车比赛读等多种形式反复练习巩固,调动学生读准生字词的主动性。
最后再把生字词放到课文中,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相机给予指导,让学生进一步读准生字字音,而且也结合语境,连带理解了大部分生字词的意思。
因为像早晨、公园、去、边走边看等词,在平时的口语中就经常会说到,这样学生通过充分练读后,基本达到了把课文读正确、连贯的要求。
指导学生读好课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要指导一年级的学生有感情地读好课文并不容易,但低年级的孩子又有着很强的可塑性,他们的模仿能力极强,感情也是丰富的。
所以,在教这一课时,我抓住重点段落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教第二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细细读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边读边想,有不懂的地方大胆提出来。
通过看漂亮的菊花图片,让学生感受菊花的色彩美和姿态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读好第一、第二句话,教学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这三个词时,我通过数一数,读一读,来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这一句,因为课前我让学生观察过校园里的菊花,所以这一句在学生的头脑里不难形成画面,学生比较容易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
最后,我进行了范读,让学生边听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画面,为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朗读体验中来,我开展了男、女生比赛朗读的方法激励全体学生在入情入境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真正读出感情。
浅谈一年级朗读训练的指导方法
浅谈一年级朗读训练的指导方法老师在呈现完句子或段落后,要逐句逐段指导学生朗读,通过成功的朗读来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有些学生可能会因为困难而放弃,而有些学生则会因为好动而失去兴趣,所以老师应该及时扫除影响学生朗读兴趣的障碍,让学生集中注意力。
如果句子或段落不单独呈现出来,学生会注意力不集中,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只有极个别的学生会听课,而且时间也很短。
二、带读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以采取带读的方法,引导学生一起读。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增加学生的朗读自信心。
但是,老师不能仅仅通过带读来完成教学任务,否则学生的阅读和朗读能力不会有所提高。
三、创设情境一年级的学生好动,自制力差,思想难以集中,所以老师需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老师可以在朗读教学中加入游戏环节,让学生在游戏中研究,达到教学目的。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玩中学,更容易保持研究的兴趣。
四、评价在朗读训练中,老师需要及时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朗读技巧。
同时,老师也要肯定学生的进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首先,指导学生正确发音,特别是儿化音、轻音、平舌音、翘舌音和前鼻音等难点,以及生字。
接着,指导朗读技巧,包括停顿、重音、语调、速度等方面。
同时,引导学生情感表达,让他们在朗读时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情感的流露。
例如,在《两只鸟蛋》中,学生要注意准确朗读“捧”、“连忙”、“轻轻”,并体会男孩对鸟蛋的喜爱和小心翼翼。
在教学中,要创设情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
其次,学生需要反复读,以达到准确、流利的目的。
老师的指导和范读可以帮助学生准确掌握每个字的发音和语速,同时加深词语和句子的印象。
此外,可以采取不同的朗读形式,鼓励每个学生都开口朗读,即使能力较差的学生也要鼓励其参与,以提高朗读的流利度和情感表达能力。
第三,可以采用丰富多彩的朗读形式,例如游戏等,以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一年级朗读训练的指导方法
从传统的一年级语文教学上看重点固然是拼音和生字两大块,但新课改以后人们的观点改变了,尤其是现在的低年级语文生字块分“我会认的字”和“我会写的字”,这种安排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负担,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识字量,使学生尽早地走进阅读的殿堂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
这就要求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应该把阅读教学和生字教学放在同等位子上,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是阅读教学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
一年级的学生进校门不久,认识的生字不多,很多生字老师在讲时他们认得,如果不反复呈现,遗忘很快,因此他们在初接触一篇课文时没有迫不及待去阅读的想法,是在老师的要求下才一字一字的读,拼音能直呼的学生能较快地把一篇文章读正确,对那些不能直呼音节的学生来说根本就是怕朗读文章。
如果老师采取简单的办法只是通过带读,学生像和尚念经似的念,最后由于念多了课文也就背下来了。
从表面上看老师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学生真正的阅读和朗读能力并没有提高。
一年级的学生好动,自制力差,思想集中不了几分钟就开始做小动作。
这就要求老师不仅要有耐心、宽容性和爱心,同时要有教学的艺术性和善于利用他们年龄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兴趣使他们在玩中学达到教学目的。
我在朗读教学上是怎么做的?
一、逐句逐段指导学生们读,在成功中培养朗读兴趣
1、呈现句子或短
一篇课文在配乐诵读或老师深情并茂、抑扬顿挫范读后学生跃跃欲试的心情调动起来了,但他们读了几句后有的因困难重重,有的因好动激情很快就会消失。
老师应马上借助这股春风在学生们自由朗读后指导读,扫除影响他们朗读兴趣的障碍,呈现在四周配上美丽的图画句子或段,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如果这些句或段不单独呈现出来,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差,他们不会看着书,指着文字读某句某段,有些学生甚至不知道老师讲什么,云里雾里坐飞机,只有极个别学生在听课,持续的时间短。
2、指导读
句子或段呈现出来后首先指导学生读准音,着重强调儿化音、轻音、平舌音和翘舌音及前鼻音和翘舌音和刚出现的生字;然后指导朗读技巧,正确处理停顿、重音、语调、快、慢;再就是引导他们身临其境,在眼前出现画面把感情流露出来,有感情朗读。
如《两只鸟蛋》中“我小心地捧着鸟蛋,连忙走到树边,轻轻地把鸟蛋送还。
”重点指导读准“捧”、“连忙”、“轻轻”,引导“捧”字读重且慢些,体会男孩生怕摔碎这个将来的鸟,“轻轻”读轻且慢突出他小心翼翼的样子,体会出对鸟蛋的喜爱,“连忙”读的快些。
具体指导读和理解后创设情景:出示茂密的大树,空鸟巢及焦急万分的鸟妈妈,学生们想象出自己就是那个淘气地男孩,在这种情景中他们自然而然就把感情留露出来。
3、学生用普通话反复读,读正确、读流利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后就必须自己亲自试验——读,就好比学游泳的人只知道理论而不下水去试是学不会游泳的。
学生的模仿性强,老师的指导和范读使学生们有了依据和依靠,读几遍就能很快地把每个字读准确并有正确的语速和语调,同时又巩固识字,使词和句子影像加深,接着采取一些不同的朗读形式,要求人人开口,对能力极差的学生鼓励其开口,达到流利,有感情的程度。
二、学生们表演读和小老师带读,在竞争中培养朗读的兴趣
根据小学生生性爱竞争的特点放手让学生教学生,但老师一定要融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起到总指挥的作用。
小老师一定要有代表性,不能只是优等生的特权,同时还要照顾到中等生和后进生。
如开展挑战读,胜出者带读。
在学生挑战时,不读书的学生一定要看着书认真听,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挑战者读完,听的人点评,点评最好的学生同样当小老师带读以资鼓励。
这样既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带动了后进生,还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如果老师怕学生读不好,事事躬亲,学生的积极性差,课堂气氛也不如人意,老师累得像黄牛似的,也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再如表演读,表演前自由练习,对自己充满自信的学生站起来表演,胜利者除了接受掌声外再当小老师带读。
学生的模仿性很强,很快就会掌握朗读的要领。
活动中老师要不断鼓励,同时及时指点出现的问题。
三、采用丰富多彩的朗读形式,在游戏中培养朗读的兴趣
一年级的学生读书喜欢拖音,没有快慢,没有停顿,一字一字的读得暖绵绵的。
为了改变这种现象,老师只有不断指导,学生反复操
练。
老师在反复操练中方法不多样化,学生就没劲,也不愿意读,老师的嗓子叫哑了,学生左耳进,右耳出,就好比天天吃一样的菜,第一天觉得好吃,慢慢地就厌吃,最后食不甘味,还要倒胃。
这就要求老师采取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边读边指导达到教学效果。
采取的朗读方法要根据文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机动,做到“堂堂有新招,篇篇有花样”。
我通常用的方法如下:
1、学生挑战读
挑战具有一定的竞争性,老师要照顾每一位学生,在搭配挑战对象时双方的差距不能太大。
由于这是单个比赛就容易发现问题,老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错误,引导进步,而不能嘲笑、挖苦和批评,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不敢开口朗读。
2、小组竞赛读
每个小组的成员要搭配均匀。
如果一个组的优生多,那么其他的组就会没劲,失去竞争的热情,如果一个组的学生后进生多了,也会失去小组竞赛读的意义。
赛后输的组要为胜出组鼓掌。
一个小小的掌声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人人都会投入到朗读中去。
3、男女比赛读
我班的男生多,女生少。
男生特爱表现,也比女生读的好,女生开口读书的不多,大多数胆小。
我经常开展男女生比赛读,即激励了男生,也逼着女生大胆、放声朗读,提高朗读能力
4、个性化读
尊重学生的喜爱和个性差异,激发朗读兴趣。
如《荷叶圆圆》一课指导朗读尊重学生的个性,喜欢小蜻蜓的学生读小蜻蜓一段,喜欢小青蛙就读小青蛙一段,喜欢小鱼儿就读描写小鱼儿的段落……表演读时喜欢那种动物就表演那个段落,最后齐读时愿意到教坛上读就到讲坛上读,不愿意坐着读,站着读都可以。
表面上看学生没有规矩,课堂乱糟糟的,但他们在自由,轻松、愉快中读熟了课文,这很符合低年级学生特点。
5、配动作表演读
配动作朗读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学生对句子和词的理解,同时还可以让他们的感情自然地流露出来。
6、分角色读
分角色朗读是老师常用的方法,也是学生喜欢的方法,适合使用于对话文章。
学生们在角色表演中即理解了课文,又展现了自己。
7、自由读
就是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尽情诵读。
可独自读,也可约伴读,还可邀老师一起。
8、在童话故事和想象中读
是让学生走进文本,进入情境,深情并茂地有感情朗读,使课文充满生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9、轮读
轮读方法很多,我用的最多就是一位学生读文,老师突然喊停,另一位学生接着读,这样读可以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可以发现意想不到的问题。
10.、师生合作读
老师的参与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大大激发学生的热情,在合作过程中如果学生赢了,学生的劲头更高,兴趣更大。
总之,以读为本——作为中国几千年来母语教学传统中积淀下来的精华,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备受推崇。
新课标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语文教学的成功与得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朗读教学和朗读训练的成败。
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要把有效的朗读训练放在重要位置,在日常的教学中落实到位,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