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成像——虚实像问题
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与特点
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与特点平面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学器件之一,它具有许多特点和规律。
本文将会介绍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与特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光学现象。
一、成像规律1. 光线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的基础是光线的反射规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当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时,会发生反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角度关系遵循这一规律。
2. 成像位置平面镜成像位置的确定是通过连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延长线,以及连接物体与镜面的垂线的交点来得出的。
根据几何关系,我们可以确定物体与成像的位置关系。
3. 成像大小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实际大小相等,即物体与成像的大小比例为1:1。
这是因为平面镜对光线的反射不会引起光线的发散或汇聚,成像与物体大小一致。
二、成像特点1. 成像的翻转平面镜成像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成像的翻转。
形象上下颠倒,左右对称。
这是由于光线的反射性质而决定的。
例如,当一个人对着镜子,镜子中的形象是左右颠倒的。
2. 成像距离平面镜成像距离与物体与镜子的距离没有直接关系,成像距离取决于观察者与镜子之间的距离。
观察者离镜子越远,成像距离就越远。
3. 成像位置的虚实性平面镜成像的位置可以是实际存在的,也可以是虚拟的。
当物体与镜面在同一侧时,成像位置是实际的;当物体与镜面在不同侧时,成像位置是虚拟的。
虚拟成像没有实际光线通过,只是看起来好像有。
4. 视角变化通过平面镜观察物体时,观察者的视角会发生变化。
镜子中的成像与实际物体相比,观察者会发现物体的角度有所改变。
三、应用与实例分析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与特点在生活中有许多实际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与实例分析:1. 化妆镜化妆镜一般采用平面镜作为镜片。
平面镜的成像清晰度高,可以准确地反映人的面部细节。
化妆时,我们可以通过镜子观察自己的面部,进行精细化妆。
2. 后视镜汽车后视镜中也采用了平面镜。
平面镜成像的翻转特点可以让驾驶者观察到车辆后方的情况,确保行车的安全。
3. 照相机照相机中使用了反光镜和镜片组合,其中反光镜是一种平面镜。
实像虚像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1)成像原理不同:物体射出的光线经光学元件反射或折射后,重新会聚所成的像叫做实像,它是实际光线的交点。
在凸透镜成像中,所成实像都是倒立的。
如果物体发出的光经光学元件反射或折射后发散,则它们反向延长后相交所成的像叫做虚像。
(2)承接方式不同:虚像能用眼睛直接观看,但不能用光屏承接;实像既可以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观看。
人看虚像时,仍有光线进入人眼,但光线并不是来自虚像,而是被光学元件反射或折射的光线,只是人们有“光沿直线传播”的经验,以为它们是从虚像发出的。
虚像可能因反射形成,也可能因折射形成,如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
(3)成像位置不同:实像:在反射成像中,物、像处于镜面同侧,在折射成像中,物像处于透镜异侧;虚像:在反射成像中,物、像处于镜面异侧,在折射成像中,物像处于透镜同侧。
(4)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
实像是由实际光线构成能在光屏上接收的、虚像是由于人的错觉产生的不能在光屏上接受的;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汇集而成:在一般情况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于是我们的眼睛就认为一切光线都是沿直线传播的.而平面镜将光线反射,改变了光线原本的传播方向,光线反射到我们的眼里,我们却认为光是经直线传过来的,而并不知道已经经过了平面镜的反射.所以视网膜上沿直线方向出现了一个与原来类似的像,是虚像.虚像并不真实存在,不由实际光线组成,只是人的错觉.又因为并不由实际光线组成,所以也不能用光屏接受.而实像是由实际光线组成的,可以用光屏接受的. 虚像是人视网膜中出现光的反向延长线汇集而成的一个像,也可以说是反射形成的而实际来说,光的反向延长线并没有像虚像不是真实存在的,只是错觉。
虚像永远是正立的,实像永远是倒立的实像与虚像的区别1、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成的。
2、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
3、实像能用光屏显示出来,虚像不能用光屏显示出来。
素描-虚实
了这座石膏像的明暗交界线,总体分成最实、
较实、较虚、最虚四个层次。初学者习惯看
到哪里画到哪里,没有经过明暗交界线相互
之间的比较,这样的观察方法会导致画面的
混乱。
图4-5所示,整理出 《罗马王》石膏像的明暗 交界线,这里分析的明暗 交界线的虚实不仅仅是以 色调的深浅来定,而是以 明暗交界线与亮部的对比 硬度和强度来决定。1.鼻 梁部最硬,对比也最强。 2.头发的明暗交界线很深, 但受光面很灰,与它的交 界线对比并不是最强,只 能算次强。3.下方的明暗 交界线很明确,比较硬, 色调不算很深。4.颞部色 调浅于发部,线的硬度也 较弱。如画强了会破坏鼻 梁和发部的关系。5.颧骨、 下颌等色调既不深也不硬, 属最弱的明暗交界线。
图4-6所示,把这座石膏像 的投影线与交界线作虚实对照。 在阳光下,明暗交界线不如投 影线实。
图4-6
模糊,哪些轮廓段比背景深,哪些轮廓 每个物体的轮廓虚实原理同画
段比背景亮,哪些轮廓段与背景深浅相 头像一样,虚与实是相对的。
同,哪些轮廓段与背景反差很大。找出 图中仅仅标出了每个道具轮廓
了这些变化,自然也就能画出轮廓的虚 的虚实,除了个体的虚实,还
实。如果只是一段一段地去观察轮廓线, 有每个个体之间也存在实与实、
那么结果可能完全不一样,因为这样观 察的结果可能导致每一段都是实的,若
虚与虚之间的区别。写生的深 入也就是比较的细化。素描的 基础训练就是要改变我们过去
没有虚的部分相衬托,实的部分也感觉 不善于比较的习惯。
不到实了。
图4-3所示, 是笔者的人物素 描,作品中人体 轮廓线的虚实使 空间感和体积感 都加强了。如果 没有这些虚实的 变化,会感觉很 僵硬。这些虚实 的变化不是笔者 主观制造的,是 确实存在的,只 是笔者更强调虚 实的变化。这样 做是为了加强画 面的节奏感。
光线成像——虚实像问题 (1)
◆有关像的问题:实像与虚像虚像目录释义实像虚像的区别实像与虚像的概念成像规律释义实像虚像的区别实像与虚像的概念成像规律展开编辑本段释义如果把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前面点上一根蜡烛;此时,平面镜后面并没有点燃的蜡烛,但是我们却看到平面镜后面好像有蜡烛。
这是因为光源处向四处发光,一些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了人的眼睛,引起了视觉,我们感到好像光是从另一处(s')发出的。
s'就是s在平面镜中的像。
由于平面镜后并不存在光源s',进入眼睛的光并非真正来自那里,所以把s'叫做虚像(virtual image)。
而虚像则指能被人看见但不能在屏幕上呈现的像。
编辑本段实像虚像的区别成像原理不同物体射出的光线经光学元件反射或折射后,重新会聚所成的像叫做实像,它是实际光线的交点。
在凸透镜成像中,所成实像都是倒立的。
如果物体发出的光经光学元件反射或折射后发散,则它们反向延长后相交所成的像叫做虚像。
承接方式不同虚像能用眼睛直接观看,但不能用光屏承接;实像既可以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观看。
人看虚像时,仍有光线进入人眼,但光线并不是来自虚像,而是被光学元件反射或折射的光线,只是人们有“光沿直线传播”的经验,以为它们是从虚像发出的。
虚像可能因反射形成,也可能因折射形成,如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
成像位置不同实像在反射成像中,物、像处于镜面同侧,在折射成像中,物像处于透镜异侧;虚像在反射成像中,物、像处于镜面异侧,在折射成像中,物像处于透镜同侧。
编辑本段实像与虚像的概念实像由物点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所有折射线均可会聚于一点,该点叫做物点的实像点,所有实像点的集合叫做物体的像。
实像的特点是:实际光线的会聚,倒立,异侧,可成在屏上。
虚像由物点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其反射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叫做该物点的虚像点,其集合叫做物体的虚像.虚像的特点是: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正立,同侧不能成在屏上。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是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是:实像之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出,而(虚)像则不能。
实像与虚像的概念①实像:由物点发出的经透镜折射,所有折射线均可会聚于一点,该点叫做物点的实像点,所有实像点的集合叫做物体的像.实像的特点是:实际光线的会聚,倒立,异侧,可成在屏上.如图(8)(a). ②虚像:由物点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其折射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叫做该物点的虚像点,其集合叫做物体的虚像.虚像的特点是: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正立,同侧不能成在屏上 2.成像规律:物距(P)像的性质大小正倒虚实 P>2f 缩小倒立实像 P=2f 等大倒立实像 2f>p>f 放大倒立实像 P<f 放大正立虚像实验结果表明,凹透镜永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像在焦距之内.物体射出的光线经光学元件反射或折射后,重新会聚所成的像叫做实像,它是实际光线的交点。
在凸透镜成像中,所成实像都是倒立的。
如果物体发出的光经光学元件反射或折射后发散,则它们反向延长后相交所成的像叫做虚像。
在光路图中,像都是由光线(或其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
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像点为实像,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像点为虚像。
形成实像的光线本身是会聚的,而形成虚像的光线是发散的,只能通过反向延长线会聚。
这是《应用光学》中说的。
一般观察实像用光屏,虚像直接用眼观察。
像点的集合叫做物体的像.如果光束是发散的,那么发散光束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叫虚像.简练的说,虚像不能用光屏呈接(呈现)例如:平面镜成像。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出,而虚像则不能。
实像与虚像的概念①实像:由物点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所有折射线均可会聚于一点,该点叫做物点的实像点,所有实像点的集合叫做物体的像.实像的特点是:实际光线的会聚,倒立,异侧,可成在屏上②虚像:由物点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其折射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叫做该物点的虚像点,其集合叫做物体的虚像.虚像的特点是: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正立,同侧不能成在屏上凹面镜成像规律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体离镜面越远,像越大。
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应用:照相机、摄像机。
规律1时物距等于像距,像与物大小相等,物像异侧。
规律2应用: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
规律3规律4应用:放大镜。
规律5二焦以外倒实小,我们用作照相机;一二焦间倒实大,我们用作投影仪;焦点以内正大虚,我们用作放大镜;欲想得到等实象,两倍焦距物体放;焦点之位不成象,点光可变平行光;成象规律记心间,透镜应用法无边。
物近(远),像远(近),像变大(小)。
(4)物进像退,像越退越大,大像总在小像后,同向移动。
(5)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进像远大,巧记活运用。
三、成像实验光具座为了研究各种猜想,人们经常用光具座进行试验(1)实验时应先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他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尽量保持在同一水平高度上,以保证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2)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改变蜡烛或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根据实验作透镜成像光路:①将蜡烛置于2倍焦距以外,观察现象②将蜡烛置于2倍焦距和1倍焦距之间,观察现象③将蜡烛置于一倍焦距以内,观察现象④作凸透镜成像光路⑤进行重复试验(3-5次,寻找实验的普遍规律)实验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当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时,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除物距等于焦距时,在此时不成像)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时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在二倍焦距以外时,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四、测量焦距光具座,光屏,刻度尺,凸透镜2、步骤①将凸透镜正对太阳②让光屏与凸透镜在另一侧承接光斑③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④当光屏上的光斑最小,最亮时,固定。
在白纸与凸透镜的位置,用刻度尺(或利用圆规张角测出凸透镜中心与光斑之间的距离,截取圆规张角间长度)再测量出此时凸透镜中心与光斑之间的距离,此距离即为凸透镜的焦距。
3、注意1.在阳光下有效,阴雨天气放大镜有可能不能形成光斑!2.在强光下注意火苗,远离可燃物,以防引发火灾。
3.要使凸透镜,光屏中心和蜡烛焰心在同一直线上。
多角度多层次理解实像和虚像论文
多角度多层次的理解实像和虚像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材第二章和第三章介绍的是关于反射和折射现象的一些常见的基本的光学知识。
在这两章中,编者多次提到虚像,实像,但并未做解释或铺垫,只是在第三章第二节中用特殊光线作图的方式简单的介绍了虚像和实像。
而教学目标对成像的虚实问题要求是理解层次。
这个要求对学生来说是很高的。
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很难真正理解与区别虚像和实像。
学生主要表现出以下几种情况:一、认为实像就是有光,虚像就是没有光。
以简单的“有”或“没有”来代替光学中的“实”和“虚”的含义。
二、认为实像就是有光进入人的眼睛,虚像就是没有光进入人的眼睛。
对虚、实像的成因形成一种错误的认识。
三、还有部分学生对虚实像没有什么概念,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也就不会运用。
针对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出现的情况和教材编排的顺序,我采用多层次多角度的教学方式,一点一点慢慢的渗透,不急于下结论,让学生慢慢的体会,领悟。
第一次:做好对比实验,从现象中找到什么是实像,什么是虚像。
教材在第二章的第一节中安排了小实验小孔成像。
我结合教材自己制作实验器材,并设计实验步骤让学生观察到实像和知道实像的形成。
这样在学习第三节内容时就可以和平面镜成的虚像进行对比。
具体过程如下:器材设计如图1:在筒的上侧用小刀划一条缝,使这条缝能插入一块不透明的纸板。
内外两个筒之间的距离可以变化,以观察像的大小变化情况。
2.演示小孔成像,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先不插入纸板,使用器材演示成像的情况,从现象中得到像的大小,倒正,以及像的大小变化等情况。
然后再让学生观察并思考:(1),用纸板挡在蜡烛和小孔之间,屏上是否有像?没有说明什么?答:没有,光被挡住了,不能穿过不透明物体,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把纸板插在小孔和屏之间,屏上有没有像?没有说明什么?答:没有,光同样被挡住了。
说明屏上的像是有光在这里形成的。
屏上的像是由于光传播到屏上形成的。
总结:告诉学生把这样的像叫实像。
专题一、虚虚实实话成像
虚虚实实话成像提纲挈领一、像的成因1.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 ;透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 。
二、像的性质2.像的特点和性质是指像的 、 和 。
3.小孔所成的像是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
三、像的变化4.像的变化是指像的空间位置、 、像的亮度等的变化。
引起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物距的变化。
5.分析像变化的思路是有“理”有“具”。
“理”是指成像的 ,“具”是指 方法。
指点迷津一、像的成因例1仔细观察图1。
从成像的原理看,有光的直进(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三种常见类型,即直进成像、反射成像和折射成像。
(1)请在图片中分别指出成像类型。
(2)在以上三种成像类型中,光传播的方向和传播光的介质是否发生了改变?(3)三种成像类型中,像与物的空间相对位置关系是怎样的?(4)如何初步判定像的成因?[解析](1)地面上的光斑是直进(小孔)成像,树在水中的倒影是反射(平面镜)成像,树在照相机底片上的像是折射(透镜)成像。
(2)在以上三种成像类型中,小孔成像时光传播的方向和传播光的介质没有变化;平面镜成像时光传播的方向发生了改变,但传播光的介质没有变化;凸透镜成像时光传播的方向发生了改变,传播光的介质先后是“空气、玻璃、空气”。
(3)小孔成像时,像与物分处小孔两侧;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分处镜面两侧;凸透镜成实像时,像与物分处透镜两侧,成虚像时,像与物位于透镜同一侧。
(4)可以根据光传播的方向和传播光的介质是否变化、像与物的空间相对位置关系等初步判断像的成因。
[指点] 能从成像原理、传播方向、介质以及像与物的空间相对位置关系等多个方面区分。
[警示] 在小孔成像中,像的形状由物体的形状决定,与小孔形状无关;树的倒影比树要暗些,是因为光射到水面时有一部分进入水中,发生了折射;凸透镜既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
二、像的性质例2 讨论像的大小、正倒和虚实。
1图底片上树的像(1)在小孔成像中,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请在图2中作图说明。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是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是:实像之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出,而(虚)像则不能。
实像与虚像的概念①实像:由物点发出的经透镜折射,所有折射线均可会聚于一点,该点叫做物点的实像点,所有实像点的集合叫做物体的像.实像的特点是:实际光线的会聚,倒立,异侧,可成在屏上.如图(8)(a). ②虚像:由物点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其折射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叫做该物点的虚像点,其集合叫做物体的虚像.虚像的特点是: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正立,同侧不能成在屏上 2.成像规律:物距(P)像的性质大小正倒虚实 P>2f 缩小倒立实像 P=2f 等大倒立实像 2f>p>f 放大倒立实像 P<f 放大正立虚像实验结果表明,凹透镜永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像在焦距之内. 物体射出的光线经光学元件反射或折射后,重新会聚所成的像叫做实像,它是实际光线的交点。
在凸透镜成像中,所成实像都是倒立的。
如果物体发出的光经光学元件反射或折射后发散,则它们反向延长后相交所成的像叫做虚像。
在光路图中,像都是由光线(或其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
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像点为实像,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像点为虚像。
形成实像的光线本身是会聚的,而形成虚像的光线是发散的,只能通过反向延长线会聚。
这是《应用光学》中说的。
一般观察实像用光屏,虚像直接用眼观察。
像点的集合叫做物体的像.如果光束是发散的,那么发散光束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叫虚像.简练的说,虚像不能用光屏呈接(呈现)例如:平面镜成像。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出,而虚像则不能。
实像与虚像的概念①实像:由物点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所有折射线均可会聚于一点,该点叫做物点的实像点,所有实像点的集合叫做物体的像.实像的特点是:实际光线的会聚,倒立,异侧,可成在屏上②虚像:由物点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其折射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叫做该物点的虚像点,其集合叫做物体的虚像.虚像的特点是: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正立,同侧不能成在屏上凹面镜成像规律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体离镜面越远,像越大。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知识点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知识点在光学中,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且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称为实像;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且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称为虚像。
讲述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时,往往会提到这样一种区分方法:“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
”结构特征凸透镜:边缘薄、中间厚,至少要有一个表面制成球面,亦可两面都制成球面。
可分为双凸、平凸及凹凸透镜三种。
凹透镜:边缘厚、中间薄,至少要有一个表面制成球面,亦可两面都制成球面。
可分为双凹、平凹及凸凹透镜三种。
光学性质(对光线作用)凸透镜主要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主要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成像性质凸透镜是折射成像,成的像可以是正立、倒立;虚像、实像;放大、等大、缩小。
凹透镜是折射成像,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表格总结规律总结规律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
应用:照相机、摄像机。
规律1规律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也在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此时物距等于像距,像与物大小相等,物像异侧。
规律2规律3: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像位于物的异侧。
应用: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
规律3规律4: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则不成像,成平行光射出。
规律4规律5: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侧。
应用:放大镜。
规律5记忆口诀1.一倍焦点分虚实,二倍焦点分大小,二倍焦点物像等。
实像总是异侧倒。
虚像总是同侧正。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远近是相对于焦点,实虚像都适用)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追着物体跑,物距像距和在变。
注:这里所指的一倍焦距是说平行光源通过透镜汇聚到主光轴的那一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也可直接称为焦距;两倍焦距就是指该距离的两倍。
关于各种光学仪器成像原理详解
关于各种光学仪器成像原理详解几何(光学)是光学设计的基础,要做好光学设计必须懂得一些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今天光电资讯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各种光学仪器成像原理内容。
光学成像利用折射、反射等手段将物的信息再现。
成像是几何光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实像与虚像、实物与虚物1,物和像都是由一系列的点构成的,物点和像点一一对应。
2,实物、实像的意义在于有光线实际发自或通过该点,而虚物、虚像仅仅是由光的直线传播性质给人眼造成的一种错觉,实际上并没有光线经过该点。
3,物和像具有相对性,虚实之间也可以进行转换。
等光程面和严格成像理想成像的基本要求是满足同心光束的不变性,并且从整个物和像的对应关系看,还必须要满足物像间的相似性。
空间上各个点之间的相互位置要一一对应,同时每一对物像点的颜色要一一对应。
要求成像的光学系统不产生畸变,没有像差、色差等。
理想光具组是严格成像的必要条件。
投影仪投影仪的结构投影仪的关键参数亮度:家用一般2000-3000 ANSI 流明(辐射光学部分细讲)标准分辨率(真实分辨率或物理分辨率)对比度:明暗区域最亮的白色和最暗的黑色之间的不同亮度层级的测量(人眼一般接近2000:1)投射比:投影距离D / 画面宽度W。
(越小说明在相同距离下,投射的画面越大)计算投影和幕布大小、距离之间的最佳关系。
投射比一般在1.5-1.9之间,小于1时一般称为短焦镜头,小于0.6称为超短焦。
投影幕布一般用对角线的英寸数来标识,需要根据长宽比进行折算。
关于投影的幕布选择玻珠幕,表面增加了光学晶体玻璃球的涂层。
特点是画面有鲜明的焦点感和活力,增益高、视角小。
而最大的特点是“光线回归性”,即反射光线沿入射光线的方向返回,这也是增益高的一个原因,对光线有一定的“收集”效果。
白塑幕,直接采用粗白纹面料,不做表面处理。
特点是能把投影机的性能,原原本本的表现出来,不加修饰,增益低、视角很大、颜色自然。
照相机照相机的最简结构—箱式照相机特点:无反光镜,直接取景对焦。
拍摄中获得良好虚实效果的技巧
CHUANMEILUNDA◦传媒触拍摄中获得良好虚实效果的技巧■汤燕妮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教育技术中心〔摘要〕在拍摄过程中,画面中的虚实效果取决于景深的控制,景深的控制在技术层面有三种主 要的因素,掌握了这三种基本因素就可以在拍摄过程中控制景深,使画面达到一定的虚实效果。
在技 巧层面,控制景深的各个因素可以灵活地组合使用,使画面的虚实效果更加明显,但使用不当会减弱 画面的虚实效果,违背作者的拍摄意图。
〔关键词〕虚实效果;景深;技术;技巧0咖F2.8大光圈m m短物距mmm图1光圈与景深的关系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反之亦然图2 焦距与景深的关系焦距越长景深越小,反之亦然图3 物距与景深的关系物距越短,景深越小。
物距越长,景深越大在摄影创作中,创作者在视觉造型时,常常会动用摄影技术营造“前实后虚、前虚后实和前后都虚中间实”等三种不同虚实效果,这些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形成优秀的摄影作品。
虚实效果的营造是摄影的基本技术和基本功,一般摄影人都会控制,但是要获得优美的、恰到好处的虚实效果却不是每一个摄影人都能控制得好的。
具有优美虚实效果的画面,既能 很好地突出主体,又能产生较高的艺术性和较强的观赏性,是摄影人积极追求的造型手段。
如何控制相机操作来获得优美的、恰到好处的虚实效果呢?本文将从摄影的技术和技巧两个层面予以探讨,与大家交流。
一、技术虚实效果是如何产生的呢?是通过控制相机的相关技术来实现的,本质是控制景深。
景深是什么?就是“当某一物体聚焦清晰时,从该物体的前面的某一段距离到其后面的某一段距离内所有的景物也都是相当清晰的。
焦点相当清晰的这段从前到后的距离就叫作景深”。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根据这样的理论,焦点到物体(被摄体)的 前景的清晰距离就是前景深,焦点到物体(被摄体)后景的清晰距离就是后景深。
这些清晰距离的变化规律是:被摄体是对焦点,是最清晰的,从被摄体往前景越远越模糊,越近越清晰,从被摄体往背景越远越模糊,越近越清晰,而 且背景的清晰范围大于前景的清晰范97图4光圈开到最大时的虚实效果,该 镜头最大光圈值为f/2.8,虚实效果较好图5控制光圈和物距来达到虚实效果的控制图6长焦距和近物距产生的虚实效果强强联合围,也即后景深比前景深大,因此,清晰距离的长短直接决定了前后景的清晰范围,也可以理解为虚化范围,虚实效果就是这样产生的。
关于一张照片虚实你会遇到的问题
关于一张照片虚实你会遇到的问题关于虚实常见的问题其实并不多,但是足矣毁照片。
不过在说一张照片你会在虚实方面遇到的问题之前要给大家做一个小小的铺垫。
说到虚实很多人总会觉得说景深更加专业,更装逼一些。
其实对于新手学习来说,说虚实更加直白一些。
同时虚实不仅仅是景深这一件事。
我们知道大光圈(其实长焦距以及近对焦也行)能实现虚实结合的效果,这就是利用景深控制的虚实结合。
景深表示,焦平面(你对焦点所在的平面,这个平面和你的传感器平行,整个面上的东西都是被对上焦的,都清楚)前后一段看起来清晰的范围。
景深范围内就是清晰的,景深范围外自然就是模糊的。
除了景深,虚实结合还可以利用画面中的动态元素在运动实现虚实,只需要我们放慢曝光时间,相对运动的元素就会在画面中实现虚的影子,而相对静止的元素这在画面中依然是实的,这也是一种虚实结合。
好了,现在我们知道能够虚实的基本原理。
那么我们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无非以下几个。
景深方面造成的虚实错误没对上焦不管是没对上焦,还是对焦位置选的不对,没对上焦往往会造成画面主体不清晰。
我们看这张照片,画面中三个孩子都是虚的,而怀曼远处的地面是实的,说明对焦对在了地上。
景深又不够大,孩子在景深外自然就是虚的了。
这是新手容易犯的错误,一般拍一段时间就不会出这种问题了。
记住对焦一定要记得对准你的主体。
没对上焦,毁片指数:☆☆☆☆☆☆☆☆☆☆一旦出现,基本全废。
对焦错了其实原本我认为这种情况不会出现。
直到看到这张照片。
我不知道后面的船有多好。
但是前面的两个人就算是再黑,也属处于明显的位置,同时作为画面元素来说,人显然比背后的一片背景更加适合当主体。
那么记住,除了极少数情况——您非得来点小情绪,主体都是实的。
主体不实观众会认为这个不是主体。
违背了主体被突出的原则。
其它常见的情况就是,如果拍人像,一般对焦人脸。
如果拍人像大头照,对焦一定是眼睛。
两只眼睛在一个焦平面上,对哪只无所谓。
一只近一只远,记得对焦在离你近的那只。
双 透镜成像规律
双透镜成像规律《双透镜成像规律》在光学领域中,双透镜成像规律是这样的:当光线依次经过两个透镜成像时,最终成像的位置、大小、正倒以及虚实取决于两个透镜的焦距、物距等多种因素,并且遵循特定的成像公式进行计算。
那我们怎么来理解这个规律呢?咱们可以把透镜想象成一个魔法镜。
首先,第一个透镜就像是一个初级魔法师,它会根据物体距离它的远近(物距)施展自己的魔法,把物体变成一个初步的像。
这个像呢,就像是初级魔法师变出来的小魔法生物,有自己的位置、大小、正倒和虚实情况。
然后这个小魔法生物又来到了第二个透镜面前,第二个透镜可是个高级魔法师呢。
它不管这个小魔法生物原来是什么样的,都会按照自己的规则再次施展魔法。
如果第一个透镜变出的小魔法生物离第二个透镜比较近(物距较短),那这个高级魔法师可能就会把它变得更大或者更小,位置也可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甚至虚实情况也会发生变化。
这就像是高级魔法师觉得初级魔法师变出来的东西不符合自己的审美,于是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造。
比如说,我们生活中的望远镜,就是利用双透镜成像规律的典型例子。
望远镜里有物镜和目镜这两个透镜。
物镜就像是那个初级魔法师,远处的物体通过物镜之后,会在物镜的后面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这个实像就像是被初步加工过的原料。
然后这个实像再进入目镜,目镜这个高级魔法师就开始工作了。
目镜会把这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进一步放大,让我们最终看到的是一个放大了的虚像,就好像把远处的物体拉到了我们眼前一样。
再拿显微镜来说,它也是双透镜成像的巧妙应用。
物镜先将微小的物体放大,形成一个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位于目镜的焦点以内。
然后目镜再把这个实像进一步放大成一个虚像,这样我们就能看到非常微小的物体结构了。
在双透镜成像规律中,有精确的成像公式。
如果设物距为u,像距为v,焦距为f,对于单个透镜的成像公式是1/f = 1/u + 1/v。
当有两个透镜时,这个计算就会更加复杂,要先算出第一个透镜成像后的像距等参数,再把这个像作为第二个透镜的物,重新代入公式计算。
光的像与成像
光的像与成像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在我们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光传播的过程中,会经历反射、折射、散射等现象,从而形成我们所看到的各种像。
而像的形成过程,是通过光线的传播和聚焦来实现的。
本文将探讨光的像与成像原理。
一、反射与像的形成当光线遇到一个光滑的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
反射光线在遇到物体前,被称为入射光线;物体反射后的光线被称为反射光线。
反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满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定律。
光的反射和像的形成是密不可分的。
当光线与物体表面发生反射时,我们可观察到一个像。
像的形成是由于入射光线遇到物体表面后的反射,使得光线在空间中聚焦形成一定位置的像。
光的像可以分为实像和虚像。
实像是指当光线经过反射后,在空间中能够实际聚焦形成的像。
它位于物体与反射面之间,并能够被屏幕等探测设备捕捉到。
常见的例子是平面镜的像。
虚像是指由光线反射所产生的像,并不是实际聚焦在特定位置的像。
它的形成是由于光线的延长线所相交而得到的。
典型的例子是凹面镜和凸面镜。
二、折射与像的形成当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由于不同介质的折射率不同,光线传播方向的改变导致了像的形成。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满足折射定律,即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比例。
折射现象同样也会形成像。
像的形成与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密切相关。
当光线从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时,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会增大,导致像的位置相应地发生偏离。
这种现象可以在水中放置一根直杆观察到。
三、光的散射与像的模糊光的散射是指光线入射到介质中的微粒、颗粒或者颗粒聚集体时,由于光的波长远大于颗粒尺寸,导致光线无规则地传播的现象。
散射会导致像模糊不清。
当光线经过散射后,会失去原来的传播方向,导致形成的像失去清晰度。
这也是为什么在浑浊的水中看不清物体的原因。
四、光的成像原理光的成像是通过光线的传播和聚焦来实现的。
光线在经过反射、折射或散射后,会在一定的位置形成像。
虚物成像的另一种解法
虚物成像的另一种解法虚物成像方法在光学成像中的应用主要是为了对光学成像进行解析,但由于几何图形中存在虚线,对实线进行虚实混合的变换会带来虚实混色等问题。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通常采用对线变换以及偏移等方法来实现对虚现实中的虚实混色等现象进行解析。
由于偏斜对数变换是从几何图形出发建立对数形式并分析虚实实相关系并在对数与奇数之间进行变换才实现的图形解法,因此必须在对数化之后才能实现对虚实混色等现象进行解析。
如果我们考虑了虚相几何学中对数化后可能带来的一系列新现象和新问题,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间的虚实关系。
从本文所述“对数与奇数、虚实实相、对位变体”等方面来看,我们都可以看到对数形式所具有的基本特征。
对于几何图形而言,如果按照对称性原理对其中一条对称性进行分析,那么所有直线都将为两条相反的线构成一个对称面;但如果我们从这一点出发分析几何图形便可发现对其他方向上的直线构成两个对称面(但由于它们相互平行)。
这种方法其实是几何图形中对位变体现象以及相应对平面几何关系与正交性进行分析所导致而不是几何图形中直接去处理的几何图形。
一、对数形式下的奇数一般地,两条以上的直线构成一个对称性的平面时,其中一边将会为两条相反的线构成一个对称面,这其中边的数量将为0到1。
对于这种情况,实际上是通过观察对称点将两条直线构成的一个对称性分布在一个平面上。
同时,因为两条直线之间不存在任何平行点,因此对于这种对称性分布在整个平面均为零,而且它对其它两条直线均无影响。
因此如果我们首先考虑几何图形的对称性分布是否存在着两个对称点(注意到这里以0为首),那么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对称性分布下的对称点分布是有规律的。
所以,在一个对称点分布状态下其对称性分布即为奇分布。
对于偏斜对数变换而言,也同样适用于同样在对称性分布状态下的对称点分布状态。
所以上述结果并不能说明在两个对称点均为0或1后出现的极值对数均为零值或极值分布不规律行为。
所以,对于奇分布来说我们可以通过变换对数形式来有效解决该问题(而且这种方法也很容易实现);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偏斜对数变换将其中一个奇数为0但另一个奇数为1。
光线成像——虚实像问题
◆有关像的问题:实像与虚像虚像目录释义实像虚像的区别实像与虚像的概念成像规律释义实像虚像的区别实像与虚像的概念成像规律展开编辑本段释义如果把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前面点上一根蜡烛;此时,平面镜后面并没有点燃的蜡烛,但是我们却看到平面镜后面好像有蜡烛。
这是因为光源处向四处发光,一些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了人的眼睛,引起了视觉,我们感到好像光是从另一处(s')发出的。
s'就是s在平面镜中的像。
由于平面镜后并不存在光源s',进入眼睛的光并非真正来自那里,所以把s'叫做虚像(virtual image)。
而虚像则指能被人看见但不能在屏幕上呈现的像。
编辑本段实像虚像的区别成像原理不同物体射出的光线经光学元件反射或折射后,重新会聚所成的像叫做实像,它是实际光线的交点。
在凸透镜成像中,所成实像都是倒立的。
如果物体发出的光经光学元件反射或折射后发散,则它们反向延长后相交所成的像叫做虚像。
承接方式不同虚像能用眼睛直接观看,但不能用光屏承接;实像既可以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观看。
人看虚像时,仍有光线进入人眼,但光线并不是来自虚像,而是被光学元件反射或折射的光线,只是人们有“光沿直线传播”的经验,以为它们是从虚像发出的。
虚像可能因反射形成,也可能因折射形成,如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
成像位置不同实像在反射成像中,物、像处于镜面同侧,在折射成像中,物像处于透镜异侧;虚像在反射成像中,物、像处于镜面异侧,在折射成像中,物像处于透镜同侧。
编辑本段实像与虚像的概念实像由物点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所有折射线均可会聚于一点,该点叫做物点的实像点,所有实像点的集合叫做物体的像。
实像的特点是:实际光线的会聚,倒立,异侧,可成在屏上。
虚像由物点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其反射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叫做该物点的虚像点,其集合叫做物体的虚像.虚像的特点是: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正立,同侧不能成在屏上。
(整理)实像与虚像的区别是.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是:实像之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出,而(虚)像则不能。
实像与虚像的概念①实像:由物点发出的经透镜折射,所有折射线均可会聚于一点,该点叫做物点的实像点,所有实像点的集合叫做物体的像.实像的特点是:实际光线的会聚,倒立,异侧,可成在屏上.如图(8)(a). ②虚像:由物点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其折射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叫做该物点的虚像点,其集合叫做物体的虚像.虚像的特点是: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正立,同侧不能成在屏上 2.成像规律:物距(P)像的性质大小正倒虚实 P>2f 缩小倒立实像 P=2f 等大倒立实像 2f>p>f 放大倒立实像 P<f 放大正立虚像实验结果表明,凹透镜永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像在焦距之内.物体射出的光线经光学元件反射或折射后,重新会聚所成的像叫做实像,它是实际光线的交点。
在凸透镜成像中,所成实像都是倒立的。
如果物体发出的光经光学元件反射或折射后发散,则它们反向延长后相交所成的像叫做虚像。
在光路图中,像都是由光线(或其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
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像点为实像,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像点为虚像。
形成实像的光线本身是会聚的,而形成虚像的光线是发散的,只能通过反向延长线会聚。
这是《应用光学》中说的。
一般观察实像用光屏,虚像直接用眼观察。
像点的集合叫做物体的像.如果光束是发散的,那么发散光束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叫虚像.简练的说,虚像不能用光屏呈接(呈现)例如:平面镜成像。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出,而虚像则不能。
实像与虚像的概念①实像:由物点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所有折射线均可会聚于一点,该点叫做物点的实像点,所有实像点的集合叫做物体的像.实像的特点是:实际光线的会聚,倒立,异侧,可成在屏上②虚像:由物点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其折射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叫做该物点的虚像点,其集合叫做物体的虚像.虚像的特点是: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正立,同侧不能成在屏上凹面镜成像规律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体离镜面越远,像越大。
虚像
物理词汇
目录
01 简介
03 实像和的区别
02 释义 04 成像规律
虚像是一个物理词汇,如果光束是发散的,那么就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其集合点叫作物体的 “虚像”。虚像是实际光线所不能达到的,因此不能被光屏承接。
简介
概念 的特点
实像概念 实像特点
由物点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其反射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叫作该物点的虚像点,其集合叫作物体的虚像。
凸透镜成像
凹面镜的成像规律与上表相同。相同点是:物体在凸透镜和凹面镜一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的实像,且物体越远 离光心(镜面),实像越小;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且物体越靠近光心(镜面),虚像越小; 物体放在焦点上不能成像。不同点是:成实像时,像与物体分居在凸透镜两侧,而并列在凹面镜的镜面前;成虚 像时,像与物体并列在凸透镜同侧,而居于凹面镜的镜面后。
1.正立 2.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 3.不能在光屏上显现 4.只能透过光学元件(玻璃等)观察 5.在凸透镜成像特点中,虚像在物体同侧 虚像与实像的区别
光线被凹面镜反射或透过凸透镜折射后汇合在一起所成的影像,可以显现在屏幕上,所以叫实像。光源在主 焦点以外时才能产生实像。
光线被凹面镜反射或透过凸透镜折射后汇合在一起所成的影像。不仅可以显现在屏幕上,亦能使照相底片感 光,摄影或放映电影均须利用之。光源在主焦点以外时才能产生实像。
谢谢观看
实像和的区别
承接方式
成像原理
成像位置
虚像(2张)物体射出的光线经光学元件反射或折射后,重新会聚所成的像叫做实像,它是实际光线的交点。 在凸透镜成像中,所成实像都是倒立的。如果物体发出的光经光学元件反射或折射后发散,则它们反向延长后相 交所成的像叫作虚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像的问题:实像与虚像虚像
目录
编辑本段
眼睛直接观看。
人看虚像时,仍有光线进入人眼,但光线并不是来自虚像,而是被光学元件反射或折射的光线,只是人们有“光沿直线传播”的经验,以为它们是从虚像发出的。
虚像可能因反射形成,也可能因折射形成,如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
成像位置不同
实像在反射成像中,物、像处于镜面同侧,在折射成像中,物像处于透镜异侧;虚像在反射成像中,物、像处于镜面异侧,在折射成像中,物像处于透镜同侧。
编辑本段实像与虚像的概念
实像
由物点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所有折射线均可会聚于一点,该点叫做物点的实像点,所有实像点的集合叫做物体的像。
实像的特点是:实际光线的会聚,倒立,异侧,可成在屏上。
虚像
由物点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其反射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叫做该物点的虚像点,其集合叫做物体的虚像.虚像的特点是: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正立,同侧不能成在屏上。
编辑本段成像规律
凸面镜成像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凸面镜永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在两倍焦距之外.
凸面镜成像。
凹透镜只能生成缩小的正立的虚像,像在焦距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