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合集下载

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途径

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途径

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途径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审美教育则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重要内容。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就从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和写作活动等方面,介绍一些实施审美教育的途径。

一、课堂教学1. 创设艺术氛围:教师可以布置课堂环境,如挂上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图片或名言警句,定期播放音乐等,使学生感受到艺术的氛围,增强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2. 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并通过精彩的解读,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艺术魅力和美感。

也可以通过课堂演讲、朗诵等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的文学作品进行表演,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3. 组织课外剧社和朗诵队等艺术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艺术活动,如课外剧社、朗诵队等,让学生通过表演和朗诵等方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也可以邀请一些文学名家或艺术家来学校授课,与学生进行交流,激发学生的艺术感知和创造力。

二、课外阅读1. 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学生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往往来源于他们所读的书籍。

教师可以提供一系列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名著、诗歌、散文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2. 引导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读书分享,让他们可以通过朗读、演讲等方式,表达自己对于文学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学生在阅读时,需要一个安静、舒适和有趣的环境。

教师可以布置一个阅读角,为学生提供安静的阅读环境,并定期组织阅读活动,让学生能够尽兴地阅读。

三、写作活动1.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活动,如日记写作、诗歌创作等,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并从中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2. 提供多样的写作题材和形式:教师可以提供多种多样的写作题材和写作形式,如议论文、记叙文、描写文等,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使他们能够从文学作品中发现美的思想,欣赏美的表现,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

首先,高中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审美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来发现美的思想。

教师可以从文学作品中引出关于美的概念,如礼仪、和谐、和平、爱心、宽容等,让学生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美的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其次,高中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审美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来欣赏美的表现。

教师可以分析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如抒情、哲理、比喻等,让学生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美的表现,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此外,高中语文教学中还应注重审美教育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来体会美的情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场景等,让学生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美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总之,审美教育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注重审美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来发现美的思想、欣赏美的表现和体会美的情感,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

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接受、 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要充分 了解学生物理基础和接受能力, 新课程 改革要求以学生为主体 。课 堂上注重启发引导 . 老 师对课堂内容的把握很重要 , 把握不好 , 会出现 学 生 目瞪可呆 、 不知所搓 。 还有可能会 出现一讲到底 的情况 . 那就变成 了旧的教学模式一 灌输式。
奥地利心理分析学家马赫 曾对联想作过这样 精辟的论述 : “ ……在两种 突然同时进发 的意识 内 容 A和 B中 , 一种内容在出现时 , 也唤起另一种 内
容。” 这种联想使学生产生愉视 学 生 的 审美 素质 教 育 ,通 过各 种
审 美实 践 活动 来 培 养学 生健 全 的 审美心 理结
位优秀的高 中物理教 师, 要在教学中养成不
断反思的习惯 , 决不能教死书 , 要在教学 中不断反 思, 不断学习, 与时共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
思考能力、 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
浅谈物理教学
刘群英
学 习的习惯。可是 , 如果物理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
何反思 。 既不注意及 时吸收他人的教学思想 , 自己
( 永城市顺和镇第一中学 河南 永城 4 7 6 6 0 0 ) 我们要认真准备每一节课, 备课的出发点应该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从学生接受能力 出发 , 由易到 难、 由简到繁。 ( I ) 注重设计问 题, 启发学生思考。 教
对教学又不做认真思考 , 上课时, 只是就事论事地 将基本 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下课后要他们死记 . 而 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 那么 , 就不能转变学生被 动
是 在语 文教 学 中 自觉地 有意 识 地 塑造 、 建构
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 , 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 自不同的美的内 容。有的歌咏伟大, 有的歌咏平凡 ;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实践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实践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实践一、引言审美教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语文课程作为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审美资源,为教师开展审美教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本文将从理论探讨和实践应用两个层面,阐述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实践。

二、理论探讨1.审美教育的内涵和特点审美教育是指通过艺术、文学、自然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审美能力、审美创造力,使其具有正确的审美标准,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

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具有情感性,通过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二是具有形象性,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意境美;三是具有创造性,通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其审美创造力。

2.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意义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审美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其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意境美,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最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审美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其未来的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三、实践应用1.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审美资源中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资源。

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美学元素,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意境美、语言美、情感美等。

例如,在讲授《荷塘月色》一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修辞手法、语言运用、意境营造等方面入手,感受文章的美学价值。

2.创设审美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创设审美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文学作品所营造的意境中,感受其中的情感美。

例如,在讲授《红楼梦》节选“黛玉葬花”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亲身感受角色的情感变化,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

谈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谈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发 挥学 生 的 主观 能 动 性 , 展 研 究 性 学 习 , 语 文 素 质 教 开 是 育 的 重 要 手段 和方 法 。 因 为研 究 性 学 习 的 目的是 给学 生 提 供 个 自我发 现 、 自主 学 习 的 天 地 , 养 学 生 的主 动 性 、 造 性 , 培 创 以 及 与 人切 磋 交 流 的能 力 、 究 问 题 的 能 力 , 学 生 享 受 到 探 研 让 索 、 现 、 造 成 功 的乐 趣 , 常符 合 素 质 教 育 的要 求 。 发 创 非 研 究性 学 习 是指 那 种 围绕 项 目或课 题 组 织 学 生 学 习 的一 种教学模式 , 以“ 入性 、 题性 、 查性 、 它 深 问 调 自主 性 、 实 性 ” 真 为 五 大 标 准 。 学 生进 行 研 究 性 学 习 . 是 要 求 他 们都 能成 为 让 不
育 , 以从 以下 几 方 面人 。 可

朝“ ” 美 的方 向发 展 。 学 生 无论 眼 神 、 态 、 势 都 要 营 造 这 样 神 姿 种 和 谐 美 : 师 生 之 间在 传 授 接 受 知 识 的 同 时 , 成 一 种 人 使 形 格 、 操 、 绪 的 交 流 共 鸣 , “ ” 了“ 真 地 听 ” 同样 , 情 情 使 听 成 认 。 教 师在 倾 听学 生 回答 时 也 应 该 如 此 。 比如 ,教 师 在 对 学 生 提 问 时 . 该 是面对微笑带有鼓励 性的神态去 听 , 使学生 明白 : 应 要 只 要 我参 与 学 习 , 师 就不 会 生 气 。 总 的 说来 , 是 师 生 相 互 老 就 间 的 “ ” 是 默 契 和 谐 共 振 的 美 ,听 ” 听 应 “ 过后 应 是 有 美 的感 受 。
左顾右盼、 不经心 , 则 “ ” 失去 了“ ” 漫 否 听 就 美 的存 在 。学 生 在 听 的过 程 中 , 有 尊 重 对 方 的 态 度 , 样 才 能 使 师 生 双 边 关 系 要 这

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论文

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摘要】审美教育简称美育,它是运用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手段,使受教育者在对自然、社会和艺术的鉴赏过程中,通过情感活动的体验、选择、判断,达到对美的肯定、摄取和对丑的否定、摒弃,使情感得到净化,道德得到陶冶,精神得到升华的一种教育方式。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美育,就没有任何教育。

”而语文教学和美育是不可分离的。

所以说,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思想情感和高尚的艺术趣味,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审美情趣,既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开始,也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

我们应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使语文教学具有美学风范,使学生真正地喜爱语文,从而逐步形成钟情于美的心理品质。

【关键词】审美教育语文教育心理品质一、培养学生的语文审美兴趣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过:“追求优异的成绩……不但同我们教什么有关系,而且同我们怎样教和怎样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关系。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

它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

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学生学好语文课的入门向导。

作为语文教师,应不失时机的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生动的“我要学”,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导入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如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习形式的统一性与新颖性相结合,就能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导入课文有许多方法,如插图导入、对联导入、谜语导入、故事导入、影视导入、歌曲导入、设制悬念导入等,不管哪种方法,只要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行。

(二)设疑课堂设疑是开启学生心智、激发学习动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开题报告

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开题报告

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现象也越来越明显,中学生们对于文化的理解和个人审美意识的形成也越来越重要。

语文教学作为中学教育中不可少的一部分,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思维、品德和审美。

只有形成了宽广的文化视野和正确的审美观念,才能够真正拥有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因此,审美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中学语文课堂中审美教育的实施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具体的目标如下:1.探究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意义和必要性。

2.了解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现状。

3.研究有效的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策略和方法。

4.探索如何评估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成效。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查阅、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观察等多种研究方法,以了解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际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有效的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策略和方法。

1.文献查阅:通过查阅相关的国内外文献,了解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研究进展和成果。

2.问卷调查:采用自编的问卷对中学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认识和实践情况。

3.访谈:通过对中学教师和学生的访谈,了解他们对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认识和经验,并获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4.实地观察:通过实地走访中学语文课堂进行观察和反思,了解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实践情况,同时获取教师和学生的反馈。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启发中学语文教师对审美教育的关注,提高教师的审美意识和教育教学能力。

2.探究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方法,为中学语文教育提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3.促进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实践,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为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五、研究内容和安排本研究的内容和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 研究目的和方法1.3 研究内容和安排第二章: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意义与必要性2.1 文化素养的意义2.2 审美教育的意义2.3 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必要性第三章: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现状分析3.1 国内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现状3.2 问题分析3.3 国外中学审美教育现状第四章: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策略和方法研究4.1 教学目标的选择4.2 教学内容的设计4.3 教学方式的选择4.4 教学评价的方式第五章:中学语文审美教育成效评估5.1 评价指标体系研究5.2 评价方式研究5.3 评价方法优化研究第六章:结论与建议6.1 主要结论6.2 建议六、预期成果本研究将通过对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分析和研究,提出可行的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策略和方法,并有效地促进中学语文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进一步推动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

论语文教学中的审美素质教育

论语文教学中的审美素质教育

论语文教学中的审美素质教育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指出:“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

”语文课也是如此。

语文课不仅要练习学生听、诎读、写的能力,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

这意味着语文课不仅要担负起培养学生高尚道德、发展学生智力的任务,还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作为一门语言艺术的教学,与美育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美育内容,二者始终辩证地统一在一起。

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的人文学科,涉及到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诸多方面。

在语文课中,有许多美的故事,美的人物,美的形象和意境,以及许多美丽的词语等。

教师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实际就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和眼睛对作品的优劣,美丑进行思考并作出准确的判断。

而作为涉世不深而又缺少生活经验的中学生来说,他们的审美可能是处在一种初级阶段,获得美感仅是一种直觉,而审美能力的培养就要求教师在学生初步理解作品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手段依据作品创建意境,在激起学生情感涟漪的同时,引导他们将道德情感和理智参与进去,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鉴赏作品深层次的美,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品味。

审美能力主要包括三个层次: (1)感知美的能力。

主要是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具有审美意识,能敏锐的捕捉作品中的美学因素;(2)鉴赏美的能力。

引导学生自觉深入的体验和领悟作品的形象和语言,初步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 (3)创造美的能力。

在实践中以已有的审美能力为基础,发挥想象、思维、表达、鉴赏、等审美创造力。

在教学中,如果我们把语文视为美学载体,就可以发现,语文可以传达世界上美学家们所研究、所表达的一切的美。

因而可以从审美的角度来整合语文这一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

力求在审美情感的参与下,充分发掘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因素,把知识的传授与美感体验结合起来,据不同文体,设计不同的切入点与鉴赏点,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其审美意趣与审美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完善个性品质。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一、引言审美教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更是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其教学内容涵盖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语言文字的组合,更是作者审美观念和艺术表现力的体现。

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和人文素养。

二、审美教育的内涵与意义审美教育是指通过艺术、自然、社会等美的形式,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的一种教育方式。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具有以下意义:1.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通过语文教学,学生可以接触到大量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包含了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内涵。

通过审美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鉴赏这些作品,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审美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引导学生发现美、创造美,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审美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审美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三、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策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需要教师采取一定的策略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策略:1.创设审美情境: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如播放音乐、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审美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中感受美的存在。

2.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元素:语文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蕴含了丰富的审美元素。

教师需要深入挖掘这些元素,引导学生发现和感受其中的美。

3.注重朗读和品味:朗读和品味是感受文学作品的重要方式。

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作品的语言美和情感美;通过品味,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内涵。

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论文

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不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努力寻求正确的方法,从不同角度,采用多种途经将审美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使学生在美的感染中学好语文知识,通过对学生的美育教育,使其自觉地把美育和智育、德育联系在一起,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在受到教育之中发现美、创造美。

一、培养审美感受能力视觉、听觉是审美感知的两种主要官能。

美感起于形象直觉。

语文课的审美教育源于作品的语言,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

也可以运用朗读,使学生的审美感知的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激发起审美主体心理上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让学生体会到审美的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

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或景物的形象美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美。

例如,《风景谈》一开头,出现在我们视野中的是一幅“沙漠驼铃”的画面,望不到边际的沙漠“白茫茫一片”,发着“微微的白光”,突然,地平线上出现了“黑点”,逐渐变成“黑线”,微风送来铃铛“丁当,丁当”的“柔声”,“昂然高步”的驼队排成整齐的方阵,加上那“长方形猩红大旗”与那“苍茫”“寂静”的沙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庄严、妩媚”的感觉。

我们可以抓住以上这些词语从色彩、感情、声音及动静变幻去指导学生感知形象,从中欣赏到大自然的阳刚之美,领悟到大自然的粗犷及人们战胜大自然的伟力,进而理解“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的深层内涵。

二、培养审美想象及联想能力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将课文的审美因素与学生的审美经验“接轨”。

这种“接轨”要求教师在分析课文、阐释问题以及提问时,恰当地融入学生社会生活和课余生活的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勾联”“嫁接”和“回忆和联系”。

吟诵李白的不朽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出现在人的脑海里的何止是黄河呢?也许是浩瀚无际的大海,也许是一泻千里的黄果树瀑布,也许是滚滚东去的长江……想象在人们头脑中迭现的是许多波澜的画面,使审美的感受更丰富了。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根基 ,也为学生 的人 生终极意义和意趣 追求奠定基础 。
际 、习作训练就是 实践 美 、创造美 的活 动, 是抒发精神 、创造灵魂的锻炼基 地。 把知识 、理论 以美 的范式抒发 出来 。化
小 学语文 教材 是审 美 教育 的绝好载体


去创造 。教学时根据 文章 所描绘的典型 环境 ,创设情境 ,通 过师生互动 、生生 互动 ,去实现学生与编者、作者 的对话 , 引起感情的共鸣。 ( 3 )填 补 空 白,体现 人格 美 。教 材文本 中有 很多极易引发联想 的内容 ,
写 ,展现 了一个 阳光少 年的潇洒英姿 。
“ 捏” “ 刺” “ 扭” “ 逃”几个简单 的 动词 ,就把 闰土机智勇敢 、动作灵敏 的
如小女孩来 到我 身边 ” ;学习 《 爬 山虎 的脚 》, 让学生 画一 画图;学习 《 山雨 》
时 ,让学生闭眼聆听山雨的声音……
作 品中的精 华 ,去粗取精 , 自 觉地欣 赏
审美转 为真切的体验 ,还必须在课 堂中 去互 动体会 ,只有通过互动 ,才能真切 地体会美 。 可以以作者 的思想情感 为经 , 以作者描绘 的景物 为纬 ,在互 动 中去感
悟 、去品析 、去评价 、去鉴赏 、去表 现 、
开始 ,呈现 自然世界 、人类 世界 的高 尚
情操 和崇高 品德 ,为人 的审美立美夯筑
审 美 教 育是 培养 人 审 美 、立美 的 能力 ,从而促使人 追求人生 的情趣和理 想境界 为 目标 的教育 。大干世界 ,真善 美与假恶 丑并 存。人类在逐步走 向文 明 的同时 ,也 在不断追求意义生 活、趣 味
理 ;有献身科学 、视名利 为粪土的居里 夫人 ;有一身正气 ,为国争光的科技人 员詹天佑 ;有 “ 我”最好的老师怀特森 先生 ;有 “ 我”只有一面之缘 的精神 领

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作用论文

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作用论文

浅议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教学理念的更新,素质教育的思想已深入人心。

新世纪对人的基本素质赋予了新的要求:21世纪的一代新人的教育应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人的素质培养,强调以人为本,以人的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为主题。

尤其突出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其创新精神。

如何真正高效地实施素质教育?我认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一泓清泉,给语文教学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活力。

美育以情感教育为主,与德育、智育相辅相成,促进学生全身心地协调发展,使之成为身心健康、人格完美的人。

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融“工具性”、“思想性”、“人文性”为一体,语文教学除了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智能训练,培养其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借助语言美的、形象美、意境美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培养,高尚情操的陶冶,也就是以美的语言、美的形象、美的意境去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审美情感,去塑造学生的心灵,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体验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塑造独立而开放的人格。

审美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审美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的基本途径。

审美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活动原本是智慧与情感融合在一起的人类追求文明的活动。

教学的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教学不能没有美,无数成功的教学实践表明:一切深受学生欢迎的课,无不体现了一个“美”字,美无时无处不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智慧、身心的发展。

孩子的心灵需要美的滋润,学生的智育活动需要美的激活,教学的高效益需要美的推动,一句话,孩子的发展不能没有“美”,语文课堂教学不能没有“美”。

一、美育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苏霍姆林斯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教师运用教学艺术、按照“美”的规律来设计课堂教学,以最大限度师生的创造性为核心,突出教学中的激励机能,高效功能和美育功能,寓教于美、寓教于乐。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的教育形式。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文学作品、经典诗词、散文的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培养艺术情操,提高审美情趣,激发想象力,拓展思维,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下面我们来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要注重选材。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心理需求选择适合他们的文学作品。

可以选择一些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故事、诗歌、童话等,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美的感受。

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美妙动人的诗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要注重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情感。

可以采用情境再现、趣味展示、美学讲解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体味美的魅力。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表演、创作、绘画等方式,将阅读中的美融入生活,让学生亲身感受美的力量。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这种教育形式,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增强对美的追求和感受。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注重对文学作品的选择、注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灵活运用、注重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美、注重将美融入生活并进行实际应用,从而真正发挥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作用。

通过这样的努力,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美的力量,享受美的乐趣,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注:此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若需要高中级别的,请详细说明。

】。

谈谈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谈谈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谈谈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一、审美教育的概念和意义审美教育是指通过有意识、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以提高其审美水平和素养的教育过程。

审美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美学知识和艺术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通过感知、欣赏和理解美的文化和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化素质。

审美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语文教学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文学作品作为审美教育的载体,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和欣赏,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审美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修养,使学生在语言表达和文学创作方面具有更高的水平。

通过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情怀,使学生具有更加丰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大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方式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和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解读,使学生能够深入体验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和意蕴,提高其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和表演活动,激发学生的文学创作热情和创作潜能,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学修养。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文学研讨和讨论活动,引导学生开展文学批评和评论,提高其文学鉴赏水平和批评能力。

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学赏析和课外阅读活动,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和文化眼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文学情怀。

五、思考和建议在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更加重视审美教育的作用和意义,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

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支具有丰富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批评能力。

要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环境,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学教学氛围和文学学习环境,增加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要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文学作品,善于欣赏和感悟,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和文学修养。

浅谈语文课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语文课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语文课中的审美教育第一篇:浅谈语文课中的审美教育浅谈语文课中的审美教育摘要:通过多种途径向中小学生渗透审美教育内容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语文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语文教材本身是美,语文课堂是情感课堂,学生都有获取美的愿望和需求。

美的效用主要表现在它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陶冶情操,纯洁灵魂,培养人们高尚的品格。

充分调动学生联想、想象力,是美育实施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审美学生情感一、问题的提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一个人如果不爱美,那他就不可能真正地去爱生活,爱他周围的人,爱他的国家。

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讲,审美教育即是爱的教育。

人有爱美之心,表明人有求真向善之心。

人有求真向善之心,才会对大自然、对生活、对人生充满关切、热爱之情,激情永驻,志存高远;也才会孜孜以求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探索真理,追求事业,献身社会;也才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他的生命才有价值。

学校基础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下一代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和精神品质,使其树立远大理想,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而实施审美教育有助于培养中小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和精神品质,而且也是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审美教育的基本内容是激发学生爱美之心,让学生自觉地去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并且懂得怎样审美。

但近些年来,一些中小学校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方面出现了某些偏颇:学校全部工作倾向于应试教育,追求升学率,不同程度地忽略了审美和劳动生活技能两方面的教育,审美教育不能说没有抓,但起码是抓得不够目标明确,不够得力,成效不显著,喊在口头上、流于形式的居多。

基于此,笔者认为,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向学生渗透审美教育内容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意义重大。

语文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通过语文课实施审美教育的基本条件(一)语文教材本身是美马克思主义经典美学理论指出,美的本质就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刍议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审美教育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首先是通过具体课文使学生认识和掌握祖国的丰厚文化遗产、优秀的语言艺术、丰富的表达手段,培养学生充分地感受美、正确地鉴赏美。

其次引导学生在第二课堂时处处、时时留心观察美的事物、美的生活。

语文教学离不开一个“美”字。

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不是凭借简单直白的道德说教文字承载,而是借助于一篇篇熔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等于一炉的有血有肉的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

具体地说,就是通过语文教材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教学过程,教育学生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进行美的创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学生只有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的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

那么, 教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呢?一、利用语文教材,实施审美教育小学阶段的审美教育应贯穿在各科教学中,音乐课以优美的乐曲,和谐的旋律,使学生得到艺术享受;美术课以绚丽的色彩,清晰的线条,使学生赏心悦目;体育课以健美的动作,激烈的竞争,使学生身心愉悦……语文课中的美育,则是以曲折的情节,动人的形象,悦目的环境以及富有韵味的语言,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使学生在感情上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

在这方面语文教材为我们实施审美教育提供了大量的丰富的内容。

语文教材中的审美教育,包括有自然美与社会美两部分内容。

(一)以人物形象净化学生心灵社会美,就是社会生活美,它以光辉的形象,感人的事迹,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从而获得激荡人心的美感。

教材中的社会美的审美范畴包含了崇高美、壮美、优美。

(1)崇高美。

这是一种伟大的庄重圣洁的美。

例如:《一夜的工作》中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崇高精神;《工人代表》中刘少奇不畏强暴的胆略;《一个苹果》中战斗集体的阶级情谊……这些形象具有强烈的道德震撼力量。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审美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界研究和关注的热点之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语文阅读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而审美教育可以潜移默化地渗透到阅读教学的方方面面,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审美情感的熏陶,提高语文素养。

本文将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进行浅析。

一、培养学生的美感小学生对美的认识正处于成长阶段,他们的审美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通过学校的教育来培养。

语文阅读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文学作品,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美的存在,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描写,如山水、花草、动物等,使学生在欣赏中感受美的力量,激发他们的美感。

除了文学作品,教师还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引入一些优美的图画、音乐、雕塑等艺术作品,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表达感知美的存在。

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莫奈的《睡莲》,感受其中的色彩和情感;欣赏肖邦的《降E大调的夜曲》,感受其中的悠扬和动人。

通过这些欣赏活动,学生可以感受到美的存在,并逐渐培养出自己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审美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更多的想象和联想。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产生联想,融入自己的情感和经历,进而产生对作品的审美体验。

在阅读《小熊的故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是小熊,经历种种有趣的故事,从而产生自己的想象与情感。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描写句子中的细节,让学生在脑海中产生画面,继而产生联想和想象。

在阅读《春天的花开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作者笔下的花儿,它们是什么颜色的、有怎样的形状和香味等。

通过联想和想象,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课文,感受到其中的美丽和优美。

四、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审美教育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使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表达方式和情感内涵,使学生对文学作品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和体验。

谈谈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谈谈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谈谈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摘要】审美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审美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引导他们进行文学鉴赏,提升审美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大学语文教学应重视审美教育,将其融入教学中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审美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欣赏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激发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将审美教育纳入大学语文教学体系,对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审美教育、大学语文教学、审美情操、文学鉴赏、审美能力、兴趣、重视、学生发展、教学效果、融合、意义。

1. 引言1.1 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审美教育是大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审美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情感修养和素养。

通过欣赏优美的文学作品、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学生可以感受到美的力量,激发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这种情感修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审美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

通过学习文学作品、欣赏艺术作品,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培养自己对美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文学、艺术作品。

审美教育还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活动,引导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参与艺术创作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

审美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审美教育,将其融入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养的提升。

1.2 大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大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在于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

大学语文教学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背后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欣赏和鉴赏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随着语文教改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这已不再是写入大纲的空话,而是语文教师深化教改、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在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思想道德、心理品质等方面都得到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文道统一”,这历来是语文教学首要的教学原则,美育是它的重要思想内涵。

特别是在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里,扩大对外开放无疑给中国社会带来了蓬勃发展的生机,然而,也无可避免的带来一些消极腐败的东西,事物往往是美丑、善恶、好坏想杂,鱼目混珠。

这对于正在追求丰富多彩的生活而又缺乏鉴别能力的青少年来说,最容易被诱惑。

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有机渗透美育因素,从根本上重视和加强审美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是教师所不可推卸的一项神圣职责。

那么,怎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有机渗透美育因素,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呢?
首先,教师要端正教育思想,正确处理好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

任何一种教育活动都离不开教师学生教材这三方面的因素。

审美教育也不例外。

与其他教育活动一样,在语文审美教育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是审美教育活动的具体的组织者、操作者、管理者,全局性的辐射教材与学生,并起着双向交互的引导和组织作用。

审美教育质量的高低,与语文教师所发挥的主导作用有着最直接的联系。

教材,即现行通用的中小学语文课本,所选
课文都是美的物质载体,是教师和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活动的主要材料。

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学生对审美技能的获取,都必须借助于教材这一中介媒体来完成。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整个审美教育活动中,主要指向的也就是学生。

在小学,学生的模仿心理很强;在中学,特别是初级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情感等的变化最明显。

所以,正确认识和掌握学生在不同时期的特点,结合审美教育的直觉性、形象性、感染性等特点,“寓教于乐”,这是实施审美教育的一把钥匙。

其次,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认真挖掘美育因素。

教材是美育因素的载体,美育因素在教材中常常隐藏在内的。

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如果不深入研究教材,不借助与具体的语言材料而只是空谈理论,即使是讲得口干舌燥,那也是徒劳的。

只有凭借手头的现实材料对学生深入浅出地启发和诱导,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行通用的中小学语文课本,所收课文不论文学名著还是一般的实用文体,像《荷塘月色》、《中国石拱桥》、《春》、《孔乙己》、《怀疑与学问》等,都是久传不衰的文质兼美的名篇常常将自然美社会美形象美语言美融为一炉。

只要语言文字所能够描绘并加以表达的真、善、美或假、恶、丑,都能得到异彩纷呈的表现。

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对每一堂课、每一篇课文都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善于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美的真谛,为自己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美育做好充分的材料准备。

比如说,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苏州园林》、《荷塘月色》、《岳阳楼记》、《春夜细雨》、《游褒禅山
记》等课文,就应抓住景物描写引导学生去领略自然美;教学《纪念白求恩》、《语言的演变》等课文,就应抓住中心意思引导学生去欣赏社会美;教学《我的老师》、《故乡》、《小橘灯》、《母亲》等课文,就应抓住作品中的人物描写引导学生去品味语言美……总之,课文中的美育因素处处有之,只要认真去分析和研究,文章中那些绚丽迷人的自然美、深刻感人的社会美、血肉丰满的形象美、丰富多彩的语言美等等,自然会跃然于纸上的。

再次,灵活确定方法,切实提高审美教育的效果。

课文中的美育因素,同其它美的东西一样,都具有形象性、感染性等特点,都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都是通过形、色、味等物质材料构成一种物质材料来感染读者的。

如《红楼梦》中林黛玉之美,作者并没有止于王熙凤的评价:“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而是具体描绘了一副如花似玉的体态来感染读者的:“两弯似蹙非蹙柳烟眉,……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样,一个鲜明具体的病态美少女形象便足以让人们去欣赏了。

又如茅盾的抒情散文《白杨礼赞》之所以成为经久不衰的典范名篇,人们百读不厌,其原因恐怕就在于作者通过巧妙的艺术构思,用优美生动的语言表现了白杨树的内质美。

由此可以得知: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必须紧扣美育因素的特点,确定既生动活泼又行之有效的方法,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例如,教学《回延安》、《回忆我的母亲》、《周总理,你在哪里》等感情炽烈的课文时,就宜采用诵读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进行,借助朗读、听音乐等手段,把学生引入特殊的情境氛围,先感知美
的表象,再指导学生分析情境,理解美的实质,最后还要使学生驾驭情境,从而诱发审美动因。

又如,当教学《春》、《荷塘月色》等词句优美的课文时,就宜采用词句品味教学法进行,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不仅要使学生在美的欣赏中感受到美的愉悦,还要使学生经过深入思考对其进行鉴赏和评价,从而达到“披文以入情”的境界,再如,当教学《背景》、《故乡》、《守财奴》、《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等人物鲜明的课文时,可采用模仿借鉴教学法进行,在学生对作品中的某一艺术形象感受得比较深刻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动口动手,对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进行再创造,让他们在美的表达中去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最后,语文教师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美学素养。

语文学科的审美教育活动主要在课堂上进行。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堂教学,本来就是语文美育的集中表现。

而语文教师的美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语文课审美教育的成败。

我们不难看出,一个语言重复啰嗦的教师上语文课,他的学生不是产生厌烦心理,就是渐渐变得“婆婆妈妈”起来。

相反,一个美学素养高的语文教师给学生上课,不但能调动起学生的听课兴趣,更为重要的还能使学生丰富语文知识,净化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塑造美的心灵。

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应当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美学素养,不论仪表和语言,还是课堂教学的设计和板书,都要达到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境界,这才能为语文课的审美教育提供最可靠的保证。

美,是人们在劳动实践中创造的,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体现。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语文学科进行审美教育需要教师去研究,去探索。

随着内因和外因的变化和转移,美的内容与形式也总是不断变化和革新的。

语文美育同样不能因循守旧或千篇一律,应当探索出一条适应时代特色和教师、学生、教材特色的新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