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

合集下载

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

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

××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一、引言1.1 项目背景××工程是一个重要的工程项目,其变形监测对于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设计一套可靠的变形监测技术,以确保工程的正常运行和安全。

1.2 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提供一个详细的变形监测技术设计,包括监测方法、监测仪器和监测方案,以满足工程变形监测的需求。

二、工程概述2.1 工程描述××工程是一个位于某地的大型建造工程,包括多个建造物和地下结构。

工程的主要目标是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功能完善的建造群。

2.2 工程需求工程变形监测的主要需求包括:- 实时监测工程的变形情况,包括沉降、倾斜、扭曲等;- 提供可靠的数据分析和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处理潜在的问题;- 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监测方法3.1 监测点布置根据工程的特点和监测需求,我们将在工程的关键部位布置监测点。

监测点的数量和位置将根据工程的规模和复杂程度进行确定。

3.2 监测仪器为了实现对工程变形的准确监测,我们将使用以下监测仪器:- 倾斜计:用于测量工程的倾斜情况;- 沉降仪:用于测量工程的沉降情况;- 扭曲计:用于测量工程的扭曲情况;- 高精度测量仪器:用于对监测点进行精确测量。

3.3 监测方案我们将采用以下监测方案进行工程变形监测:- 定期监测:每隔一段时间对监测点进行测量,以获取工程的变形情况;- 实时监测:通过安装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实时监测工程的变形情况,并将数据传输到中央控制中心进行分析和处理;- 报警机制:当监测数据超过预设的阈值时,系统将自动发出警报,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四、数据分析与报告4.1 数据采集与存储监测数据将通过数据采集系统进行实时采集,并存储在中央控制中心的数据库中。

数据的采集频率和存储周期将根据监测需求进行设置。

4.2 数据分析监测数据将通过专业的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

我们将使用统计学方法和趋势分析等技术,以识别潜在的问题和趋势。

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 (2)

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 (2)

××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一、引言本文档旨在设计一套工程变形监测技术方案,以实时监测工程结构的变形情况,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方案将介绍监测技术的原理、设备选型、安装布置、数据采集与处理以及监测报告的编制等内容。

二、监测技术原理工程变形监测技术主要基于传感器的测量原理,通过测量工程结构的位移、变形、应力等参数来判断结构的安全性。

常用的监测技术包括全站仪、测斜仪、水准仪、应变计等。

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要求,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技术。

三、设备选型根据工程的需求,我们选择了以下设备进行工程变形监测:1. 全站仪:用于测量工程结构的三维坐标,能够实现高精度的位移监测。

2. 测斜仪:用于测量工程结构的倾斜角度,能够监测工程的倾斜变形情况。

3. 水准仪:用于测量工程结构的高程变化,能够监测工程的垂直位移。

4. 应变计:用于测量工程结构的应变变化,能够监测工程的应力情况。

四、安装布置根据工程的结构特点和监测要求,我们制定了以下安装布置方案:1. 全站仪:根据工程的大小和形状,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安装,确保能够全方位监测工程的位移情况。

2. 测斜仪:根据工程的倾斜方向和程度,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安装,确保能够准确测量工程的倾斜角度。

3. 水准仪:根据工程的高程变化情况,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安装,确保能够准确测量工程的垂直位移。

4. 应变计:根据工程的应力分布情况,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安装,确保能够准确测量工程的应变变化。

五、数据采集与处理为了实时监测工程的变形情况,我们采用了以下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案:1. 数据采集:通过设备连接电脑或数据采集器,实时获取监测数据。

2. 数据处理:利用专业的监测数据处理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工程的变形情况。

3. 数据存储:将处理后的监测数据存储在可靠的数据库中,以备后续分析和报告编制使用。

六、监测报告编制监测报告是工程变形监测的重要成果之一,我们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报告的编制:1. 数据分析:根据采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得出工程的变形情况。

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

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

××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一、引言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旨在详细描述××工程的变形监测方案,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变形情况得到及时、准确的监测和评估。

本设计书将介绍工程背景、监测目标、监测方法、监测设备、监测方案和监测数据处理等内容。

二、工程背景××工程位于某市中心区域,是一座高层建筑物。

该工程的地理位置、土质条件、建筑结构等因素将对工程的变形产生影响。

因此,对工程的变形进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调整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三、监测目标1. 监测建筑物的整体变形情况,包括沉降、倾斜等;2. 监测建筑物结构的变形情况,包括墙体、柱子、梁等部位的变形;3. 监测地基土体的变形情况,包括地基沉降、土壤侧移等;4. 监测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引起的变形情况,包括挖土、浇筑等施工工序。

四、监测方法1. 传统测量方法:采用经典的测量仪器,如水准仪、全站仪、测斜仪等,对建筑物和地基进行定点测量,获取变形数据;2. 遥感监测方法:利用卫星遥感技术,通过遥感图像的变化来反映工程的变形情况;3. 激光扫描技术:利用激光扫描仪对建筑物进行全方位、高精度的三维扫描,获取建筑物的形变数据。

五、监测设备1. 全站仪:用于测量建筑物和地基的坐标、高程等数据;2. 测斜仪:用于测量建筑物的倾斜角度;3. 激光扫描仪:用于对建筑物进行三维扫描,获取形变数据;4. 遥感卫星:利用卫星遥感图像来监测工程的变形情况。

六、监测方案1. 建立监测网格:根据工程的特点和监测目标,确定监测点的位置和数量,建立监测网格;2. 定期监测:对监测点进行定期测量和监测,记录变形数据,并与基准数据进行对比;3. 实时监测: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利用实时监测设备对关键部位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变形情况;4. 数据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绘制变形曲线和变形图,评估工程的变形情况。

建筑沉降变形观测方案技术设计书三篇

建筑沉降变形观测方案技术设计书三篇

建筑沉降变形观测方案技术设计书三篇篇一:建筑沉降变形观测方案技术设计书一、工程概况:***大学***校区教三楼位于校道南侧,东临山丘,南临图书馆,西临教四楼,北面三栋广场,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面高六层;场地地形较平坦,地基为粘性土地基。

由**建筑综合设计研究院设计,**公司第三分公司施工,*****公司监理,工程竣工日期为二0XX 年六月。

二、编制依据1、《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XX )2、《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XX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987-91)4、****大学***校区教三栋1:500平面图5、教三楼结构情况及周边环境实况三、沉降观测方案(一)沉降观测精度、时间、次数:(1)、观测精度本次采用二级观测精度。

沉降基准网观测采用一级水准测量,往返高差较差或高差闭合差应n 3.0±≤mm ,(n 为测站数),最大不超过n 5.0±≤mm ,沉降观测往返高差较差或高差闭合差应n 0.1±≤mm ,(n 为测站数),最大不超过n 5.1≤mm 。

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0.5mm ;观测的视线长度:≤50m;前后视视距差:≤1.0m;视距累积差≤3.0m;观测成果在限差内按观测距离或测站数分配闭合差计算高程。

观测时一定要爱护观测标志,尺子放在观测点上应用力轻,立尺一定要直,每次把尺子立在观测标志之前,都要把观测标志点和尺子擦干净,以防止观测标或尺底粘泥土而影响观测精度。

(2)观测时间、次数观测周期每月一次,每期观测时间三个小时,总共进行6期观测。

首次观测时间为20XX年12月7日。

首次观测时,应观测多次取其平均值,以提高初始值的可靠性。

(二)基准点和工作点的布设1、观测点的设置:按照设计院的要求,并根据沉降观测的有关规定,布置沉降观测点依据以下原则布设:(1)参照设计图纸;(2)建筑物的各拐角极大转角处;(3)高低层建筑物、纵横墙的交接处两侧;(4)建筑物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

变形监测方案设计书范文

变形监测方案设计书范文

变形监测方案设计书范文尊敬的领导:根据您的要求,我为您撰写了该变形监测方案设计书,以下是说明和具体设计方案:一、方案说明本方案主要针对某高速公路进行改造和加固工程,全长约5公里。

由于路基土壤松软,陡坡沟壑较多,以及高速公路日常车流运输量较大,会对该路段进行3年的变形监测,以确保路基稳定安全。

二、监测方法和工具该路段的变形监测工作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法实现:1.基准测量法:将测量标志点进行预先设置,安装测量器具,通过GPS、电子测绘和其他现场测量设备,记录路基不同部位的各项数据,包括:高差、位移和倾斜度等。

这些数据可作为该路段变形情况的重要参考依据。

2.视频监测法:在路段的关键部位安装摄像机,通过采集视频影像和图像处理技术,得到关于路面变形和路肩滑坡等安全问题的预警信息,以及对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可视性方面的要求。

三、监测设置方案1.设置50个监测标志点,在路基的关键部位分别进行测量和监测,如在隧道出口、高山陡坡、涵洞口、桥梁和路面陡峭沟壑等地区。

2.在路面上设置单向车道以减少车流量。

3.在关键部位安装摄像机,在具体部位设置了反光镜,在棱镜的作用下,使监测方向发生变化,并可保证在视频影像上的观察条件。

4.在隧道出口、涵洞口、桥梁和路面陡峭沟壑等地区安装高灵敏度地震计,以及高峰位防护器材和滑坡预警器等。

5.进行GPS定位测量和摄像机动态监测,记录精度、可靠性和监测器具的性能并进行定期检查。

四、监测方案的实施时间节点1.监测前:进行路面清理、摄像机安装和标志点设置等工作,并对监测器具进行初步测试和调整。

2.监测期间:对每个监测标志点进行定期巡视、监测数据记录和存储,根据监测数据和视频影像预警,及时分析和处理路面变形和滑坡等情况。

3.监测后:考虑到实际情况,对监测器材进行仔细检查,总结监测数据和现场情况,形成完整报告,并提出在未来改造工程中的建议。

方案实施的成本约为600万元。

但该方案可保证监测效果的可信度和稳定性,避免了建设工期较长和运行风险的情况,在提高工程质量、保障公路通行和交通安全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

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

××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一、背景和目的1.1 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大型工程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工程变形监测技术的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特殊是在土木工程、地铁、桥梁、高楼等工程项目中,变形监测技术对于确保工程安全、提高工程质量、保护环境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目的本文旨在设计一套完整的××工程变形监测技术方案,以满足工程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对变形监测的需求。

通过对工程变形监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确保工程的安全稳定性,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二、技术方案2.1 变形监测技术的选择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要求,我们选择了以下变形监测技术:2.1.1 光纤传感技术光纤传感技术是一种基于光纤传输特性的变形监测技术,可以实时、准确地监测工程结构的变形情况。

通过在工程结构中布置光纤传感器,可以实现对工程的全程监测,提高监测的灵敏度和精度。

2.1.2 GNSS技术GNSS技术是一种基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变形监测技术,可以实时、全面地监测工程结构的位移和变形情况。

通过在工程结构上安装GNSS接收器,可以实现对工程的高精度定位和变形监测。

2.1.3 激光测距技术激光测距技术是一种基于激光测距原理的变形监测技术,可以实时、精确地监测工程结构的位移和变形情况。

通过在工程结构上安装激光测距仪,可以实现对工程的高精度测量和变形监测。

2.2 变形监测系统的设计基于以上选择的变形监测技术,我们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工程变形监测系统,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平台。

2.2.1 硬件设备变形监测系统的硬件设备包括光纤传感器、GNSS接收器、激光测距仪等。

这些设备将安装在工程结构上,通过传感器采集数据,并通过接收器将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

2.2.2 软件平台变形监测系统的软件平台包括数据采集软件、数据处理软件和数据分析软件。

数据采集软件负责从硬件设备中采集数据,数据处理软件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存储,数据分析软件负责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展示。

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

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

××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一、引言本设计书旨在对××工程的变形监测技术进行详细的设计和规划,以确保工程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从监测目的、监测对象、监测方法、监测仪器设备等方面进行详细描述和阐述。

二、监测目的监测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和评估工程变形情况,为工程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的决策提供依据,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具体目的如下:1. 监测工程结构的变形情况,包括沉降、倾斜、收敛等;2. 及时发现和预警工程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3. 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为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依据。

三、监测对象本工程的监测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基和地下水位监测:监测地基的沉降和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以评估地基的稳定性;2. 结构变形监测:监测工程结构的沉降、倾斜、收敛等变形情况,以评估结构的安全性;3. 监测仪器设备:监测各种仪器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性能表现,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监测方法本工程的监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传统监测方法:采用传统的测量仪器和手段进行监测,如水准仪、全站仪、倾斜仪等;2. 自动化监测方法:采用自动化的监测仪器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如自动化监测系统、遥感监测技术等;3.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采用专业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软件进行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以提取实用信息和趋势。

五、监测仪器设备本工程的监测仪器设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倾斜仪:用于测量结构的倾斜变形情况,具有高精度和实时监测的特点;2. 水准仪:用于测量地基的沉降变形情况,具有高精度和稳定性的特点;3. 全站仪:用于测量结构的三维坐标和形状变化,具有高精度和全方位的监测能力;4. 自动化监测系统: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数据处理软件等,用于实时监测和数据处理。

六、监测方案本工程的监测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监测点布设: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和监测要求,合理布设监测点,确保监测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2. 监测频率和时长:根据工程的施工和运营阶段,确定监测的频率和时长,以及监测数据的采集间隔;3. 数据处理和分析:采用专业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软件,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实用信息和趋势;4. 监测报告和预警机制:根据监测数据的变化情况,及时编制监测报告,并建立预警机制,提前预警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

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

××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一、引言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旨在对××工程的变形监测方案进行详细的设计和规划。

本文档将介绍工程背景、目标和需求,并提供监测方案的详细设计,包括监测点布置、监测仪器选择和数据处理方法等。

二、工程背景××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位于某地区的××地段。

该工程的主要目标是提供××服务,以满足当地居民和企业的需求。

然而,由于地质条件和工程规模等因素的影响,工程变形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三、目标和需求1. 目标:a. 实时监测工程变形情况,及时发现和预警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b. 提供准确的变形数据,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c. 建立完善的变形监测系统,以确保工程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

2. 需求:a. 监测点布置:根据工程的特点和变形情况,合理布置监测点,覆盖关键区域。

b. 监测仪器选择:选择适合工程的变形监测仪器,具备高精度、高稳定性和长期可靠性。

c. 数据处理方法:采用先进的数据处理方法,实现数据的分析、存储和报告生成等功能。

四、监测方案设计1. 监测点布置:a. 根据工程的结构和变形特点,在关键部位选择监测点,包括主体结构、地基、边坡等。

b. 确定监测点的数量和间距,以保证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 监测仪器选择:a. 主体结构监测:选择高精度的位移传感器,如激光位移传感器或电阻应变片等,以实时监测主体结构的变形情况。

b. 地基监测:选择压力传感器或应变片等仪器,以监测地基的变形情况。

c. 边坡监测:选择倾斜传感器或全站仪等仪器,以实时监测边坡的变形情况。

3. 数据处理方法:a. 数据采集:通过监测仪器实时采集变形数据,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b. 数据存储:建立数据库,存储监测数据,并提供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

c. 数据分析:采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变形趋势和异常情况。

变形测量技术设计书

变形测量技术设计书

建筑物变形监测设计书测量3133班三组李迪岳鹏飞薛敏刚赵磊磊李成金祥段小勇目录1 概述 (1)2 作业依据 (1)3 基本规定 (1)作业基准 (1)技术要求 (1)4 采用仪器设备及软件 (1)5 变形控制测量 (1)平面控制测量 (1)高程控制测量 (2)6 建筑变形测量 (3)监测项目及周期 (3)沉降观测 (3)数据处理分析 (4)7 施工组织 (4)8提交成果资料 (4)1 概述为了满足渭南市环境监控中心的工程施工要求,对该工程的基坑开挖进行建筑变形测量,包括沉降观测和位移观测。

2 作业依据1、GB 50026-2007 工程测量规范2、JGJ 8-2007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3、GB/T 18314-2009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4、GB/T 12898-2009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3 基本规定作业基准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技术要求建筑变形测量的级别为二级,沉降观测的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为±0.5mm,位移观测的观测点坐标中误差为±3.0mm。

4 采用仪器设备及软件1、索佳NET 05型全站仪1台2、天宝电子水准仪DiNi03 1台3、南方测绘平差易2005 1套5 变形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1、平面基准点、工作基点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⑴位移观测的基准点(含方位定向点)不少于3个,基准点、工作基点应便于检核;⑵GPS控制点还应满足:a.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备;b.视场内障碍物高度角小于15°;c.远离无线电发射源、高压线、大面积的水域等。

高程控制测量1、沉降观测的高程基准点不少于3个,基准点和工作基点形成闭合环或形成有符合路线构成的结点网。

2、高程基准点和工作基点位置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⑴高程基准点应选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且稳定、易于长期保存的地方;⑵高程基准点、工作基点之间宜便于进行水准测量。

3、高程基准点和工作基点标石、标志的选型及埋设应符合下列规定:高程基准点的标石按照点位的不同要求,标石形式采用《建筑变形测量规范》附录A 执行。

基坑变形监测测技术方案

基坑变形监测测技术方案

变形监测技术方案批准:审核:编制:目录一.工程概述1二.作业目的1三.作业依据及规范2四.工作内容2五.基坑及周边监测方案25.1 基准点的布设25.2护坡桩顶水平位移观测点的埋设25。

3护坡桩支护结构水平位移观测点的埋设35.4 变形监测点保护及意外情况处理45.5 基准点、监测点的观测方法及精度要求55.6 观测设备和人员投入55。

7 观测周期65。

8 成果处理6六.提交成果资料66.1 提交阶段成果76。

2 提交沉降观测技术报告书7七.补充说明7八.质量保证措施8九.附件8变形监测技术方案一.工程概述受..。

..的委托,。

.。

拟承担。

.。

.变形监测任务。

本项目位于。

....。

基坑深16-18米,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60米。

开挖深度较大,周边不明管线复杂,采用—2米以下桩锚支护(2道锚杆),-2米以上组合柱砖墙支护形式。

二.作业目的本工程基坑挖掘较深,安全问题应引起高度的重视,通过监测及时分析反馈监测结果,掌握基坑围护结构及周边环境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确保基坑及周边环境的安全。

在基坑工程施工及地下结构施工期间,应对基坑围护结构受力和变形、周边重要道路等保护对象进行系统的监测,为避免基坑工程施工对工程周边环境及基坑围护本身的危害,采用先进、可靠的仪器及有效的监测方法,对基坑围护体系和周围环境的变形情况进行监控,通过监测,可以及时掌握基坑开挖及施工过程中围护结构的实际状态及周边环境的变化情况,做到及时预报,为基坑边坡和周围环境的安全与稳定提供监控数据,防患于未然,通过监测数据与设计参数的对比,可以分析设计的正确性与合理性,为工程动态化设计和信息化施工提供所需的数据,从而使工程处于受控状态,确保基坑及周边环境的安全。

三.作业依据及规范1、《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本工程设计图纸及施工方案。

四.工作内容1、测定护坡桩顶部水平位移,周边道路的沉降量、计算沉降差及沉降速率。

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 (4)

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 (4)

××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一、引言1.1 项目背景××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工程项目,其变形监测对于确保工程安全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旨在设计合适的变形监测技术,以实时监测工程的变形情况,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

1.2 目的本文档的主要目的是设计一套完整的变形监测技术方案,包括监测设备的选择、布置方案、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等,以满足××工程的变形监测需求。

二、监测设备选择2.1 变形监测仪器针对××工程的特点和监测需求,我们建议选择高精度的全站仪作为主要的变形监测仪器。

全站仪具有高度测量精度、数据采集速度快等优点,能够满足工程变形监测的要求。

2.2 传感器选择在全站仪的基础上,还需要选择适合的传感器,用于监测工程的变形情况。

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建议选择倾斜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应变传感器等多种传感器进行综合监测,以获取全面的变形数据。

三、监测布置方案3.1 监测点布设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我们建议在关键位置设置监测点,以监测工程的变形情况。

监测点的布设应考虑到工程结构的特点和变形的可能性,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3.2 监测点数量和密度监测点的数量和密度应根据工程的规模和复杂程度进行合理确定。

一般来说,关键部位应设置更多的监测点,以获取更详细的变形数据,其他部位可以适当减少监测点的数量。

四、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4.1 数据采集变形监测数据的采集应定期进行,以获取工程变形的实时数据。

采集频率应根据工程的变形速度和监测要求进行合理设置,一般建议每天进行一次数据采集。

4.2 数据处理采集到的变形监测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出准确的变形情况。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校正、数据对比、数据分析等步骤,可以借助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进行。

五、监测结果分析与报告编制5.1 监测结果分析对采集到的变形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工程的变形情况。

分析结果应与工程设计要求进行对比,判断工程是否存在变形超限的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大坝变形监测作业指导书

大坝变形监测作业指导书

大坝变形监测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坝的建设越来越多。

大坝作为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调节水量、防洪抗灾、供水等重要功能。

然而,由于大坝长期承受水压和地下水的影响,其内部结构存在变形的风险。

因此,大坝变形监测成为保障大坝运行安全的关键环节。

本指导书将介绍大坝变形监测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步骤,旨在帮助相关人员高效、科学地进行大坝变形监测作业。

二、目的大坝变形监测的主要目的是及时掌握大坝内部结构的变形情况,为大坝的安全运行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通过监测大坝变形,可以及时发现结构的破坏和变形,预测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修复和加固,确保大坝的稳定运行。

三、监测原理大坝变形监测主要依靠测量传感器的监测数据。

通过选取合适的传感器,可以获取大坝结构在不同方面的变形数据。

目前常用的大坝变形监测传感器包括位移传感器、应变传感器和应力传感器等。

传感器将监测到的数据通过信号传输线路传输给数据采集装置,再通过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分析和展示。

四、监测方法根据大坝不同部位的监测需求,可以采用不同的监测方法。

常见的大坝变形监测方法包括:1. 位移监测:通过位移传感器监测大坝的位移变化,主要用于表面位移和内部位移的监测。

2. 高程监测:通过测量点的高程变化,分析大坝的抬升和下沉情况。

3. 应变监测:通过应变传感器监测大坝的应变变化,了解大坝结构的变形情况。

4. 压力监测:通过应力传感器监测大坝的压力变化,判断大坝稳定性的变化情况。

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

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

××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一、引言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旨在对××工程的变形监测方案进行详细设计和规划,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和稳定性。

本文档将介绍工程的背景和目标、监测方法和设备选择、监测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计划等内容。

二、工程背景和目标1. 工程背景××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位于××地区。

工程包括××部分和××部分,总长约××公里。

由于工程所处地质条件复杂,存在地震活动和地质灾害的风险,因此需要进行变形监测,及时发现和预警可能出现的变形情况,保障工程的安全运行。

2. 工程目标本次工程变形监测的目标是:- 及时、准确地监测工程的变形情况,包括沉降、位移、倾斜等参数;- 提供数据支持,为工程的安全评估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实施预警和应急措施,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

三、监测方法和设备选择1. 监测方法根据工程的特点和监测目标,本次变形监测将采用以下方法:- 全站仪测量:通过在关键位置设置全站仪,测量工程各点的坐标和位移,以获取工程的整体变形情况。

- 倾斜仪测量:在工程的关键位置安装倾斜仪,测量工程的倾斜角度,以判断工程是否存在倾斜变形。

- GPS测量:通过设置GPS测量点,实时监测工程的位移和变形情况。

2. 设备选择根据监测方法的要求,本次变形监测将使用以下设备:- 高精度全站仪:具备高精度测量和数据处理能力,能够满足工程变形监测的要求。

- 倾斜仪:具备高精度测量倾斜角度的能力,能够适应复杂的地质环境。

- GPS测量设备:具备高精度测量和实时数据传输的能力,能够满足工程变形监测的要求。

四、监测方案设计1. 监测点布设根据工程的特点和监测目标,本次变形监测将在工程的关键位置设置监测点,包括桥墩、隧道口、边坡等。

监测点的布设应覆盖整个工程,以获取全面的变形数据。

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

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

××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一、引言本文档旨在设计一套工程变形监测技术方案,以实现对工程变形的准确监测和数据分析。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监测技术的设计原则、监测方案的具体内容、监测仪器的选择和布置以及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二、设计原则1. 准确性:监测技术方案应具备高精度和高灵敏度,能够准确测量工程变形的微小变化。

2. 实时性:监测数据应能够及时传输和处理,以便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3. 稳定性:监测系统应具备稳定可靠的性能,能够长期稳定运行并保持高精度。

4. 可扩展性:监测技术方案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适应不同工程变形监测的需求。

三、监测方案1. 监测目标:本方案主要针对××工程的变形进行监测,包括建筑物的沉降、倾斜、裂缝等变形情况。

2. 监测内容:监测方案将包括对工程变形的实时监测和长期变形趋势的分析。

3. 监测点布置: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要求,设计合理的监测点布置方案,以覆盖工程的关键部位和潜在变形区域。

4. 监测参数:监测方案将包括对沉降、倾斜、裂缝等多个变形参数的监测和分析。

四、监测仪器选择和布置1. 监测仪器选择:根据监测目标和要求,选择适合的监测仪器,包括测量仪器、传感器等设备。

2. 仪器布置:根据监测点布置方案,合理安装监测仪器,确保能够准确测量工程变形的数据。

3. 数据传输:选用可靠的数据传输方式,确保监测数据能够及时传输到数据中心进行处理和分析。

五、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1. 数据采集:根据监测仪器的测量原理和参数,定期采集监测数据,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数据存储:建立稳定可靠的数据存储系统,对监测数据进行备份和管理,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访问性。

3. 数据分析:利用专业的数据分析软件和算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变形趋势和异常变化,为工程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 报告编制:根据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编制监测报告,提供详细的变形监测结果和建议。

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

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

××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一、项目概述××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和保障工程质量,变形监测技术的应用显得尤其重要。

本文档旨在设计一套完整的变形监测技术方案,以实时监测和分析工程的变形情况,为工程管理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监测目标1. 监测变形类型:包括沉降、倾斜、水平位移等;2. 监测范围:确定监测区域和监测点的位置;3. 监测精度:确定监测精度要求,以满足工程的安全运行和质量要求。

三、监测方法1. 传统监测方法采用传统的测量仪器进行监测,包括水准仪、测斜仪和位移传感器等。

通过定期测量和记录,分析得出工程的变形情况。

2. 高精度全站仪监测方法使用高精度全站仪进行监测,通过测量目标点的三维坐标变化,实现对工程变形的精确监测和分析。

该方法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的特点,适合于大型工程的变形监测。

3. 遥感监测方法利用遥感技术,通过卫星、无人机等载体获取工程变形的影像数据,并进行图象处理和分析,以获得工程的变形信息。

该方法具有覆盖范围广、实时性高的优势,适合于大范围的工程变形监测。

四、监测设备与工具1. 水准仪:用于测量地面的高程变化,确定工程的沉降情况;2. 测斜仪:用于测量工程的倾斜变化,确定工程的稳定性;3. 位移传感器:用于测量工程的水平位移变化,确定工程的变形情况;4. 全站仪:用于测量目标点的三维坐标变化,实现高精度的变形监测;5. 遥感设备:包括卫星、无人机等载体,用于获取工程变形的影像数据。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1. 数据采集:根据监测方法选择相应的设备进行数据采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2. 数据传输: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或者有线传输方式传输到数据中心;3.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校正和处理,消除误差,得到准确的变形数据;4. 数据分析:根据监测目标和要求,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工程的变形趋势和变形速度,为工程管理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武引工程变形监测外观施工方案设计

武引工程变形监测外观施工方案设计

高程变形监测控制网方案班级:测量3101姓名:刘涛涛学号:04302100146一、工程概况武都水库枢纽工程位于涪江上游武都镇北城乡境内,坝区枢纽地处麦地湾,主要由大坝、厂房等建筑物组成,武引大坝地理位置为东经104°46′,北纬31°55′,距离武都镇约3.2公里,属于武引二期工程。

为了掌握武都水库高坝、厂房、及不稳定岸坡运行期的工作状态,验证设计的各项参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措施,以保证高坝、厂房及近岸坡能安全的正常运行,因此对其进行外部变形监测。

由于受地形条件的限制,基点大部分在山坡上,山上树林茂密,不利于GPS信号的接收。

因此,只能采用常规边角网布设变形监测网进行变形观测。

二、已有资料情况1、《外部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2、《武都水库枢纽工程施工控制网复测测绘技术报告书》可用二等平面控制点11个,分别为:可用二等高程控制点有7个,分别为三、设计依据及引用文件本设计采用的规范资料有:1、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LT5178-20032、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 1004-2005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四、主要技术指标1、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主要技术要求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主要技术要求2、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3、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主要技术要求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主要技术要求n为测站数4、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注:数字水准仪观测,不受基、辅分划读书较差指标的限制,但测站两次观测的高差较差,应满足表中相应等级基、辅分划所测高差较差的限值。

五、施工设计方案1、平面控制网布设与施测变形监测平面控制网分布在大坝及下游两侧,主网设计由11个控制点组成Ⅰ等三角网,所有控制点均直接埋设在基岩或坝体上,且每点均建立观测墩和强制对中装置,在观测墩的下(侧)面嵌有不锈钢标志,供高程测量使用。

各点需对大坝外部变形观测视准线上的工作基点和校核基点进行联测。

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

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

××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一、引言本文旨在对××工程的变形监测技术设计进行详细阐述。

通过对工程变形监测的需求分析和技术选型,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出合理可行的监测方案,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需求分析1. 工程背景××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涉及到大量的土木工程和结构工程。

为了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和提前预警潜在风险,需要进行变形监测。

2. 监测目标主要监测对象包括但不限于:土体变形、结构变形、地下水位、地表沉降等。

监测目标的确定需要结合工程的特点和安全要求,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监测要求(1)实时性:监测数据需要及时反馈,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2)准确性:监测数据需要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以便判断工程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3)可靠性:监测设备需要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长期运行并保持良好的监测效果。

(4)自动化:监测设备需要具备自动化的功能,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监测效率。

三、技术选型1. 监测方法根据监测目标和监测要求,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

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全站仪监测、GPS监测、倾斜仪监测、测深仪监测等。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综合应用多种监测方法,以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监测设备(1)全站仪:选择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的全站仪,能够满足工程变形监测的要求。

全站仪需要具备自动化测量功能,能够实现远程数据传输和实时监测。

(2)GPS:选择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的GPS设备,能够实现高精度的位置测量和变形监测。

GPS设备需要具备自动化数据传输和实时监测功能。

(3)倾斜仪:选择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的倾斜仪,能够实现倾斜角度的测量和变形监测。

倾斜仪需要具备自动化数据传输和实时监测功能。

(4)测深仪:选择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的测深仪,能够实现地下水位的测量和变形监测。

测深仪需要具备自动化数据传输和实时监测功能。

3. 数据处理与分析选择合适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获得准确的监测结果。

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

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

××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一、引言1.1 项目背景××工程是一个重要的工程项目,其变形监测是确保工程安全和稳定性的关键环节。

本文档旨在设计合适的变形监测技术方案,以满足工程的监测需求。

1.2 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全面的变形监测技术设计方案,包括监测仪器的选择、监测点的布置、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等,以确保工程的变形监测工作能够准确、及时地进行。

二、监测仪器选择2.1 监测仪器的基本要求根据工程的特点和监测需求,选择合适的监测仪器是变形监测技术设计的关键。

监测仪器应具备以下基本要求:- 高精度:能够提供足够的精度以满足工程变形监测的需求。

- 高稳定性:仪器应具备良好的稳定性,能够长期稳定地工作。

- 多功能:仪器应具备多种功能,如测量位移、倾斜、挠度等。

- 可靠性:仪器应具备良好的可靠性,能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

- 方便性:仪器应具备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的特点,以提高监测工作的效率。

2.2 监测仪器的选择根据以上基本要求,我们选择了××品牌的监测仪器作为本工程的变形监测仪器。

该品牌的仪器具备高精度、高稳定性、多功能、可靠性和方便性等特点,能够满足本工程的变形监测需求。

三、监测点布置3.1 监测点确定原则根据工程的特点和变形监测的目的,确定监测点的位置是变形监测技术设计的重要环节。

监测点的确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代表性:监测点应能够代表整个工程的变形情况。

- 分布均匀:监测点应在工程各个关键部位布置,以全面监测工程的变形情况。

- 可行性:监测点的布置应考虑到实际施工条件和监测仪器的安装要求。

3.2 监测点布置方案根据以上原则,我们制定了监测点布置方案。

具体方案如下:- 在工程的关键结构部位布置监测点,如桥墩、支撑结构等。

- 在工程的不同高度布置监测点,以监测工程的垂直变形情况。

- 在工程的不同方向布置监测点,以监测工程的水平变形情况。

四、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4.1 数据采集方法为了准确获取变形数据,我们采用了以下数据采集方法:- 实时监测:通过监测仪器实时采集变形数据,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建设工程建筑变形测量监测方案

建设工程建筑变形测量监测方案

1、工程概况拟建工程位于**市**区胜利和公园路交汇处东北侧,西邻度假村,南面和东面邻动物园。

场地内原有建筑物已拆除,南侧偏西残留一小山丘,四周均已形成3~7m高的较陡人工边坡。

基坑开挖前将高出基坑顶面设计标高的土坡、山丘进行平整,后进行开挖。

工程基坑底面标高分为34.00m、33.50m、31.20m,基坑顶面标高为43.00m至35.50m。

本工程采用放坡支护方案,基坑安全等级为三级。

地上为2~16层建筑,地下室1层,地下室埋深5.5m。

本工程主体结构采用天然地基下的扩展基础,局部采用高强混凝土预应力PHC管桩基础。

建筑主体分为:A组团办公楼;B组团餐厅;C、D、E组团公寓;F组团图书馆。

2、执行的标准和技术依据①《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②《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③《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④《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程》(GB50497-2009)⑤《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⑥《**市基坑支护技术规范》(SJG05-2011)⑦委托人及设计单位有关技术要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基坑支护图纸,基坑监测要求。

**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建筑物沉降观测监测要求。

⑧《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2—95);3、监测实施方案3.1、监测流程本工程监测工作按以下流程进行。

3.2、实施方案3.2.1、监测点位埋设本工程的基坑监测部分共需埋沉降观测基准点3个,位移观测基准点3个,基坑顶沉降、位移监测点29个,建筑主体沉降监测点149个(办公楼沉降监测点42个、餐厅沉降监测点14个、公寓组团一沉降监测点24个、员公寓组团二沉降监测点24个、公寓组团三沉降监测点24个、图书馆沉降监测点12个、室外连廊沉降监测点3个、地下室沉降监测点6个)。

3.2.2、监测频率与周期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按以下频率进行监测。

(1)基坑部分①基坑开挖前,各监测点采集稳定的初始值,且不少于2次;②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监测频率为3天/次,结构施工为7天/次;基坑填至±0.00后停止监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设计书
班级:测绘B091
设计人:
学号:
2012年12月15日
第一部分概况
1.1 工程概况
该项目基坑开挖较深,并且开挖处距离水街已有建筑、走马河堤岸较近,有可能扰动基坑周围的地质结构,容易导致基坑周边的基坑墙体出现坍塌,从而影响施工安全,还有可能扰动紧邻基坑的建筑物出现变形。

按照规定应对都江堰市水街基坑施工过程中基坑边缘的水平位移和沉降以及周边建筑物的沉降进行观测,从而对基坑以及基坑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做出判断,达到为施工决策服务和施工安全的目的。

1.2 任务概况
××市××公司,拟对××市水街基坑项目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边缘的水平位移、垂直位移以及周边建筑物、构筑物基础沉降情况进行监测,以监视施工过程中基础变形的大小和规律,从而确保基坑和周边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并验证有关设计参数。

1.3 技术依据
1.××水街总平面图.2012年12月;
2.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 8-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第二部分水平位移监测方案设计
2.1 基准点与监测点的位置设计与埋设
为监测××市水街基坑边缘的水平位移,根据基坑周围的地形情况,拟在基坑附近稳定的地面上布设3个基坑边缘水平位移监测的基准点,基准点采用常规刻有十字的地面测量标志。

水平位移监测点直接布设在基坑周边抗滑桩外侧1m至2m的地方,拟在××市水街基坑边缘布置16个基坑安全监测的监测点,监测点也采用常规地面测量标志,水平位移监测点点位布置及编号见后附图1所示。

2.2 监测方法及其精度设计
(1) 监测方法
基坑边缘的水平位移,拟采用双测站极坐标测量的方法进行监测。

测量时,采用标称精度不低于±2''和±(2mm+2ppm)的全站仪,分别在测站
A(A A Y X ,)和B(B B Y X ,)向目标点P 进行观测。

则目标点P 的双测站极坐标值可根据坐标正算得到第一个周期测量的坐标分别为:PB PB PA Y X Y 、、、PA X
取两测站坐标的平均值作为本周期目标点坐标测量的结果,即
⎪⎪⎭
⎪⎪⎬⎫+=+=
)(21)(2111PB PA P PB PA P Y Y Y X X X (2-2-1) 第二周期测量时,可得到该目标点的第二周期观测坐标,则同一目标点的两
周期坐标的差值X ∆和Y ∆即为该目标点在这两周期观测期间的X 和Y 方向的水平位移值,即:

⎨⎧-=∆-=∆2121P P P P Y Y Y X X X (2-2-2)
(2) 精度分析与精度设计
对坐标正算公式列全微分得:
⎪⎪⎩
⎪⎪⎨⎧⎥⎦⎤
⎢⎣⎡+⨯+++-⨯--=⎥⎦⎤⎢⎣⎡+⨯-++-⨯+-=ρββαβαραααααρββαβαραααααd S dS d S dS dX d S dS d S dS dX BA BA AB AB P BA BA AB AB P )cos()sin()cos()sin(21)sin()cos()sin()cos(2122112211 (2-2-3)
对式(2-2-3)按协方差传播律转化为中误差关系式并合成,可得目标点的点
位中误差关系式为: ⎥⎥⎦
⎤⎢⎢⎣⎡⨯+⨯++=+=2222222122212
22
41ρρβαm S m S m m m m m S S YP XP P (2-2-4) 当m m m m m m S S S ====βα和21时,式(2-2-4)转化为:
⎥⎦⎤⎢⎣⎡⨯++=22222122)(241ρm S S m m S P
(2-2-5) 当m S S 15021==,αm m S 和按全站仪的标称精度代入上式,可估算出目标点
的点位中误差为±1.76mm ,考虑到水平位移为同一监测点的两周期坐标的差值,且X 、Y 方向按同精度算,则X 、Y 方向位移量的中误差将均是±1.76mm ,显然,
这样高的精度能满足基坑边缘水平位移监测的精度要求,因此基坑边缘水平位移监测的精度设计为测角精度不低于±2'',测距精度不低于±(2mm+2ppm)。

2.3 监测周期设计
变形监测两个观测周期间的时间间隔,应根据变形量的大小、变形的速度和变形监测的目的进行设计,基坑边缘水平位移监测也不例外。

在初期,由于不了解其是否有变形和变形的规律,可按较短的时间间隔进行监测;在后期,由于了解了其变形规律,可较好地确定周期间的时间间隔。

由于该项目基坑为深挖基坑,为了确保基坑开挖的安全,计划在基坑和建筑物基础施工期间共观测十二个周期,每周观测一个周期。

2.4 数据处理与成果提交
每周期外业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对外业观测成果进行检核,并计算出本周期监测各监测点的坐标,以及各监测点本周期观测坐标相对于上一周期观测坐标的相对变化量和各监测点本周期观测坐标相对于第一周期观测坐标的累计变化量,形成基坑边缘水平位移监测成果汇总表,最后根据多周期观测后汇总表中的相对变形量、累计变形量和变形速度,进行基坑边缘水平位移监测的稳定性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