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试题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试题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试题第一章聚合物合金的概念、合金化技术的特点?聚合物合金:有两种以上不同的高分子链存在的多组分聚合物体系合金化技术的特点:1、开发费用低,周期短,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2、易于制得综合性能优良的聚合物材料。
3、有利于产品的多品种化和系列化。
热力学相容性和工艺相容性的概念?热力学相容性:达到分子程度混合的均相共混物,满足热力学相容条件的体系。
工艺相容性: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剥离现象具有一定程度相容的共混体系。
如何从热力学角度判断聚合物合金的相容性?1、共混体系的混合自由能(ΔGM )满足ΔGM=ΔHM-TΔSM<02、聚合物间的相互作用参数χ12为负值或者小的正值。
3、聚合物分子量越小,且两种聚合物分子量相近。
4、两种聚合物的热膨胀系数相近。
5、两种聚合物的溶度参数相近。
*思考如何从改变聚合物分子链结构入手,改变聚合物间的相容性?1、通过共聚使分子链引入极性基团。
2、对聚合物分子链化学改性。
3、通过共聚使分子链引入特殊相互作用基团。
4、形成IPN或交联结构。
5、改变分子量。
第二章*列举影响聚合物合金相态结构连续性的因素,并说明分别是如何影响的?组分比:含量高的组分易形成连续相;黏度比:黏度低的组分流动性较好,容易形成连续相;内聚能密度:内聚能密度大的聚合物,在共混物中不易分散,容易形成分散相;溶剂类型:连续相组分会随溶剂的品种而改变;聚合工艺:首先合成的聚合物倾向于形成连续性程度大的相。
说明聚合物合金的相容性对形态结构有何影响?共混体系中聚合物间的工艺相容性越好,它们的分子链越容易相互扩散而达到均匀的混合,两相间的过渡区越宽,相界面越模糊,分散相微区尺寸越小。
完全相容的体系,相界面消失,微区也随之消失而成为均相体系。
两种聚合物间完全不相容的体系,聚合物之间相互扩散的倾向很小,相界面和明显,界面黏接力很差,甚至发生宏观的分层剥离现象。
什么是嵌段共聚物的微相分离?如何控制嵌段共聚物的微相分离结构?微相分离:由化学键相连接的不同链段间的相分离控制溶剂、场诱导、特殊基底控制、嵌段分子量来控制*简述聚合物合金界面层的特性及其在合金中所起的作用。
(完整版)复合材料试卷B
《复合材料》试卷(B)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碳纤维:2.强度:3.比模量:4.玻璃钢: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晶须的分类:金属晶须、陶瓷晶须、、、。
2.结构复合材料的基体大致可分为和两大类。
3.常用的陶瓷基体主要包括、、、等。
4.热塑性聚合物是指具有线型或支链型结构的那一类有机,这类聚合物可以反复,而冷却后变硬。
5.碳纤维的制造方法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和。
6.金属基纤维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可以分成、、。
7.陶瓷基复合材料中增强体通常也成为,可分为、和三类。
三、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复合材料的类别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不同,这一种是()A金属基复合材料 B. 树脂基复合材料C.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2.飞机,火箭的机翼和机身以及导弹的壳体,尾翼中的复合材料是()A. 金属基复合材料B. 树脂基复合材料C. 绝缘基复合材料3.下列产品或材料属于复合材料的是()①玻璃钢②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的钓鱼竿③飞机机身④航天飞机隔热陶瓷片⑤纳米高分子复合材料A. ①⑤B. ①②③ C. 全部4.复合材料制成的防弹头盔能抵御多种手枪子弹的射击,最大限度的保护使用人员的安全,这利用了复合材料的()A. 高强质轻B. 耐热抗高温C. 耐腐蚀稳定性好5.下列物质中哪项是复合材料()A、合金B、水泥C、混凝土6.下列哪种纤维的制备方法是采用气相沉积法()A、碳化硅纤维B、氧化铝陶瓷C、硼纤维7.SiC纤维()A、用浆体成型法制成。
B、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成。
C、有时含有Y芯。
8.纤维复合材料中的增强体为纤维状,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有碳纤维,玻璃纤维等。
对纤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玻璃在一定条件下拉成极细的丝,可用于纺织宇航服等,但其拉伸强度却接近同强度的钢。
B、玻璃纤维易断,不能用于纺织。
C、碳纤维化学性能好,耐酸碱腐蚀,有良好的耐低温性能。
9.纤维复合材料中的增强体为纤维状,对纤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拉伸强度接近同强度的钢一样。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王汝敏第二版课后题答案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王汝敏第二版课后题答案1.简述复合材料的分类按增强材料分类: <1>连续纤维复合材料;<2>短纤维复合材料;<3>粒状填料复合材料;<4>编织复合材料。
按增强纤维种类分类: <1>玻璃纤维复合材料;<2>碳纤维复合材料;<3>有机纤维复合材料;<4>金属纤维复合材料;<5>陶瓷纤维复合材料。
按基体材料分类: <1>聚合物基复合材料;<2>金属基复合材料;<3>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
按材料作用分类:<1>结构复合材料;<2>功能复合材料。
2.简述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方式。
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结合方式有化学结合、物理结合、扩散结合、机械结合。
总的来讲,金属基体复合材料界面以化学结合为主,有时也会出现几种界面结合方式共存。
3。
增强体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增强体的特征:具有能明显提高基体某种所需的特殊性能;增强体应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与基体有良好的润湿性。
二.聚合物基体材料的组分和作用1合成树脂按热行为可分为热固性树脂和热塑性树脂。
按树脂特性及用途分为:一般用途树脂、耐热性树脂、耐候性树脂、阻燃树脂等。
2对工艺性能的影响对增强材料的浸渍铺层性能,固化过程成型方法。
按成型工艺分为:手糊用树脂、喷射用树脂、缠绕用树脂、拉挤用树脂、RTM用树脂、SMC用树脂等5.简述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特征?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主要有纤维、晶须和颗粒,这些增强体主要是无机物〈陶瓷)和金属。
无机纤维主要有碳纤维、硼纤维、碳化硅纤维、氧化铝纤维、氮化硅纤维等。
金属纤维主要有镀、钢、不锈钢和钨纤维等。
用于增强金属复合材料的颗粒主要是无机非金属颗粒,主要包括石墨、碳化硅、氧化铝、碳化硅、碳化钛、碳化硼等。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主要有纤维、品须和颗粒,这些增强体主要是无机物〈陶瓷〉和金属。
聚合物复合材料作业习题
一、选择题1.以下哪一项不是以增强纤维的类型来分类的聚合物复合材料?(C)A、混杂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B、天然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C、短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D、有机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2.复合材料进入ACM阶段?(D)A、20世纪8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60年代D、20世纪70年代3.以下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BD)A、共混组分的熔体黏度与配比都会对形态产生影响B、当两种组分中有一种含量小于26%时,这一组分一般来说是分散相C、共混体系熔体黏度的提高,一般会增大分散相的平衡粒径D、共混物的形态,可作为共混组分之间相容性的一种表征4.界面结构与性能特点。
(BCD)A、单分子层,形貌十分复杂B、组成、结构形态复杂C、化学成分很复杂D、化学元素很复杂5.天然纤维物理处理的方法有哪些?(ABDE)A、蒸汽爆破处理B、热处理法C、包覆处理法D、机械改性E、低温等离子体处理6.水对玻璃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及界面的破坏作用有些哪些?(ABCE)A、水的浸入B、对玻璃纤维表面的腐蚀作用C、水对树脂的降解作用D、水溶胀纤维导致界面脱粘破坏E、产生渗透压导致界面脱粘破坏7.芳纶纤维利用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C)A、不需加入引发剂、溶剂,污染少;B、设备简单、操作易行;C、受等离子体类型和时间影响D、抗拉强度随处理时间延长而线性上升8.粉体表面改性的目的。
(BCDE)A、降低成本B、提高相容性C、改善分散性D、赋予功能性E、提高附加值9.确定增韧粒子的粒径最佳尺度的途径?(ABC)A、增韧体系中增韧粒子有足够多的数量B、从诱发银纹或剪切带考虑C、从终止银纹的角度考虑D、从终止剪切带的角度考虑10.影响分散相粒径的因素有哪些?(BCD)A、分散机理的影响B、组分配比的影响C、黏度比D、界面张力的影响11.基于平衡粒径表达式,降低平衡粒径的方法有?(ACD)A、提高剪切速率B、提高两相间的界面张力C、提高剪切应力D、提高熔体黏度二、填空题1.通过形态的观测,可以揭示(形态与性能)的关系;从而通过改善共混物的形态,达到提高共混物性能的目的。
大学复合材料-复合材料考卷及答案
20XX年复习资料大学复习资料专业:班级:科目老师:日期:一、选择题1. 纤维增强塑料一词缩写为( A )A.FRPB.CFRPC.GFRPD.GDP2.生产碳纤维的最主要原料是答:聚丙烯纤维、黏胶丝和沥青纤维( B )A. 沥青B. 聚丙烯腈C. 聚乙烯D. 人造丝3. 玻璃钢是答: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B )A. 玻璃纤维增强Al基复合材料B. 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C. 氧化铝纤维增强塑料D. 碳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4. FR-TP是指( D )A. 水泥基体复合材料B.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 玻璃钢复合材料D. 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5. 金属基复合材料通常( D )A. 以重金属作基体B. 延性比金属差C. 弹性模量比金属低D. 较基体具有更高使用的温度6. 复合材料中的残余应力主要有下列哪个因素造成的( C )A. 在制备复合材料时,由于冷却速度过快,使应力来不及缓和造成的B. 基体材料与增强材料的化学相容性不好造成的C. 基体材料与增强材料的热膨胀系数的差异性造成的D. 基体材料与增强材料力学性能不同造成的二、填空题1.复合材料中的连续相,称为基体,其它的相分散于连续相中,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称为增强体。
2. 按用途分类,复合材料可分为结构和功能、结构\功能一体化复合材料。
3. E玻璃纤维是指无碱玻璃纤维,A玻璃纤维是指有碱玻璃纤维。
4.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中,常见的热塑性树脂基体有聚丙烯、聚氯、聚酰、聚碳酸酯。
5. 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中,常见的热固性树脂基体有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不饱和聚酯,呋喃树脂等。
6.比强度是指材料抗拉强度与材料比重之比。
7@比刚度指材料弹性模量与其密度之比。
8. 自生成法是指在复合材料制造过程中,增强材料在基体中生成和生长的方法,解决了复合材料中的相容性和界面反应两个常见问题。
9.制备铝基(金属基)复合材料常见的液态金属法有真空压力浸渍法、挤压铸造法、搅拌复合法、液态金属浸渍法、真空吸铸法、热喷涂法等。
单体聚合物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3.界面结合影响应力传递和分散,改善方法有表面处理、偶联剂和界面改性技术。
4.分子量影响力学性能和结晶性,结晶行为影响材料热稳定性,热稳定性影响复合材料使用温度范围。例如,高分子量的聚酰亚胺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
A.环氧树脂
B.聚乙烯
C.苯乙烯
D.硅烷
2.复合材料中,单体聚合物主要起到的作用是?()
A.增强作用
B.填充作用
C.耐磨作用
D.固化作用
3.以下哪种方法不是制备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A.溶液法
B.混合法
C.沉淀法
D.熔融法
4.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中,单体聚合物与增强纤维的结合方式是?()
A.化学键结合
10.通过调整【填空】可以优化复合材料中单体聚合物的降解速率。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单体聚合物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主要是为了提高材料的韧性。()
2.在复合材料中,单体聚合物的加入会降低材料的导电性能。()
3.交联反应可以提高聚合物在复合材料中的耐化学腐蚀性能。()
A.聚合物的结构
B.增强纤维的种类
C.加工工艺
D.环境温度
6.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于提高复合材料中单体聚合物的热稳定性?()
A.选择耐热性好的单体聚合物
B.引入交联结构
C.添加热稳定剂
D.降低加工温度
7.以下哪些单体聚合物具有较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能?()
A.聚四氟乙烯
B.聚酰亚胺
C.聚苯乙烯
D.聚乙烯醇
聚合物复合材料作业答案
聚合物复合材料作业答案聚合物复合材料作业1、试述玻璃纤维的制备过程。
答:玻璃纤维的制备过程有两种方法:一.玻璃球法:生产玻璃纤维的过程是将硅砂、石英石、硼酸和其它成分(粘土,氟石等)干混后,经高温炉熔融,熔化后的玻璃液直接通过漏板形成了玻璃纤维。
二.直接熔融法:直接熔融法是将玻璃配合料投入熔窑熔化后直接拉制成各种支数的连续玻璃纤维。
2、玻璃纤维与块状玻璃性能为何不同?答:块状玻璃一般认为质硬易碎物体,并不适于作为结构用材,但将其抽成丝后成玻璃纤维后,则其强度大为增加且具有柔软性,故配合树脂赋予形状以后终于可以成为优良之结构用材。
玻璃纤维随其直径变小其强度增高,它具有不燃、耐高温、电绝缘、拉伸强度高、化学稳定性等优良性能。
3、玻璃纤维浸润剂的作用是什么?答:玻璃纤维浸润剂的作用有五点:(一)润滑-保护作用:在拉丝过程中,浸润剂中的“湿润滑组分”使玻璃纤维原丝与涂油器(单丝涂油器、带式涂油器或半轮式涂油器)、集束槽及排线器之间保持一定的润滑作用,避免二者间摩擦系数过大而引起原丝张力过大,造成飞丝、丝束打毛及原丝筒粘并退解困难等。
(二)粘结-集束作用:粘结组分可使玻纤单丝粘结成一根玻纤原丝,使原丝保持其完整性,避免应力集中于一根或数根单丝上,以减少散丝及断丝,便于无捻粗纱的退解及玻纤纱的纺织加工。
(三)防止玻璃纤维表面静电荷的积累:浸润剂中抗静电剂可降低玻璃纤维表面电阻并形成导电通道,此种作用对smc、喷射、石膏等用无捻粗纱、短切毡、连续原丝毡用玻纤原丝特别重要。
(四)为玻璃纤维提供进一步加工和应用所需要的特性:这些特性包括短切性、成带性、分散性等,特别是纤维在热固性或热塑性树脂,以及橡胶,石膏、水泥等基材中被迅速浸润的性能。
(五)使玻璃纤维获得与基材有良好的相容性及界面化学结合或化学吸附等性能。
4、PAN法制备碳纤维过程中,预氧化、碳化、石黑化过程的作用分别是什么?答:预氧化的作用:防止原丝在炭化时熔融,通过氧化反应使得纤维分子中含有羟基、羰基,这样可以在分子间和分子内形成氢键,从而提高纤维的热稳定性。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考试答案
1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定义、特征、结构模式。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是以有机聚合物为基体,以颗粒、纤维等为增强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特征:1比强度和比模量高,比强度(抗拉强度与密度之比)和比模量(弹性模量与密度之比)高,说明材料轻而且刚性大。
2 良好的抗疲劳性能疲劳是材料在循环应力作用下的性质。
复合材料能有效地阻止疲劳裂纹的扩展。
3、减振性能好在工作过程中振动问题十分突出,复合材料为多相系统,大量的界面对振动有反射吸收作用。
且自振动频率高,不易产生共振4、高温性能好复合材料在高温下强度和模量基本不变5、各项异性和可设计性。
6、成型加工性好复合材料可成型任意型面的零件7、其它优点与其它类材料相比,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耐化学腐蚀、导电、导热率低等特点。
缺点:1耐湿热性差2.材料性能分散性差3.价格过高复合材料的结构①无规分散(弥散)增强结构(含颗粒、晶须、短纤维)②连续长纤单向增强结构(单向板)③层合(板)结构(二维织布或连续纤维铺层,每层不同)④三维编织体增强结构⑤夹层结构(蜂窝夹层等)⑥混杂结构2、复合材料的界面效应有哪些?怎么影响材料的性能。
界面在复合材料中所起到的效应:1、传递效应:界面可将复合材料体系中基体承受的外力传递给增强相,起到基体和增强相之间的桥梁作用。
2、阻断效应:基体和增强相之间结合力适当的界面有阻止裂纹扩展、减缓应力集中的作用。
3、不连续效应:在界面上产生物理性能的不连续性和界面摩擦出现的现象4、散射和吸收效应:光波、声波、热弹性波、冲击波等在界面产生散射和吸收。
5、诱导效应:一种物质(通常是增强物)的表面结构使另一种(通常是聚合物基体)与之接触的物质的结构由于诱导作用而发生改变,由此产生一些现象3.试说明玻璃纤维、碳纤维与芳纶纤维表面处理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是都需要在高温下处理,改善纤维的微结构,使纤维与界面和基体更加匹配。
包括化学键理论,润湿理论,表面形态理论,可逆水解平衡理论和可变形层理论等。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考核试卷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请简述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中纤维增强相和树脂基体相的作用,并说明它们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10分)
2.描述湿热环境对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并提出几种改善湿热性能的方法。(10分)
()和()
10.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__________是指在无外力作用下的形状保持能力。
()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只与树脂基体有关。()
2.碳纤维的拉伸强度高于玻璃纤维。()
3.热塑性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在加热后会永久变形。()
A.纤维方向
B.树脂类型
C.层合板的堆叠顺序
D.测试速率
()
10.以下哪些特点属于热塑性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A.可重塑
B.高耐热性
C.线性热膨胀系数低
D.可以反复加热和冷却
()
11.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来提高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A.选择具有高热稳定性的树脂
B.增加纤维的含量
C.使用热稳定剂
D.降低加工温度
1.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
A.纤维的种类
B.纤维的体积分数
C.树脂的类型
D.制造工艺
()
2.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在哪些情况下可能会发生界面脱粘?
A.过高的固化温度
B.纤维表面处理不当
C.纤维与树脂热膨胀系数不匹配
D.应力集中
()
3.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来改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20.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三点弯曲测试结果?
聚合物复合材料作业习题
、选择题1.以下哪一项不是以增强纤维的类型来分类的聚合物复合材料?(C)A、混杂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B、天然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C、短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D、有机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2•复合材料进入ACM阶段?(D)A、20世纪8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60年代D、20世纪70年代3•以下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BD)A、共混组分的熔体黏度与配比都会对形态产生影响B、当两种组分中有一种含量小于26%时,这一组分一般来说是分散相C、共混体系熔体黏度的提高,一般会增大分散相的平衡粒径D、共混物的形态,可作为共混组分之间相容性的一种表征4.界面结构与性能特点°(BCD)A、单分子层,形貌十分复杂B、组成、结构形态复杂C、化学成分很复杂D、化学元素很复杂5.天然纤维物理处理的方法有哪些?(ABDE)A、蒸汽爆破处理B、热处理法C、包覆处理法D、机械改性E、低温等离子体处理6.水对玻璃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及界面的破坏作用有些哪些?(ABCE)A、水的浸入B、对玻璃纤维表面的腐蚀作用C、水对树脂的降解作用D、水溶胀纤维导致界面脱粘破坏E、产生渗透压导致界面脱粘破坏7•芳纶纤维利用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C)A、不需加入引发剂、溶剂,污染少;B、设备简单、操作易行;C、受等离子体类型和时间影响D、抗拉强度随处理时间延长而线性上升8.粉体表面改性的目的°(BCDE)A、降低成本B、提高相容性C、改善分散性D、赋予功能性E、提高附加值9•确定增韧粒子的粒径最佳尺度的途径?(ABC)A、增韧体系中增韧粒子有足够多的数量B、从诱发银纹或剪切带考虑C、从终止银纹的角度考虑D、从终止剪切带的角度考虑10.影响分散相粒径的因素有哪些?(BCD)A、分散机理的影响B、组分配比的影响C、黏度比D、界面张力的影响11•基于平衡粒径表达式,降低平衡粒径的方法有?(ACD)A、提高剪切速率B、提高两相间的界面张力C、提高剪切应力D、提高熔体黏度二、填空题1.通过形态的观测,可以揭示(形态与性能)的关系;从而通过改善共混物的形态,达到提高共混物性能的目的。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习题
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考试《复合材料》本科试卷(B卷)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六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闭卷; 2. 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各项信息填写清楚; 3.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试卷上,做在草稿纸上无效;4.考试结束,试卷、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30分,每题2分)1.复合材料中的“碳钢”是()A、玻璃纤维增强Al基复合材料。
B、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C、碳纤维增强塑料。
D、氧化铝纤维增强塑料。
2.材料的比模量和比强度越高()A、制作同一零件时自重越小、刚度越大。
B、制作同一零件时自重越大、刚度越大。
C、制作同一零件时自重越小、刚度越小。
D、制作同一零件时自重越大、刚度越小。
3.在体积含量相同情况下,纳米颗粒与普通颗粒增强塑料复合材料()A、前者成本低B、前者的拉伸强度好C、前者原料来源广泛D、前者加工更容易4、Kevlar纤维()A、由干喷湿纺法制成。
B、轴向强度较径向强度低。
C、强度性能可保持到1000℃以上。
D、由化学沉积方法制成。
5、碳纤维()A、由化学沉积方法制成。
B、轴向强度较径向强度低。
C、强度性能可保持到3000℃以上。
D、由先纺丝后碳化工艺制成。
6、聚丙烯增强塑料的使用温度一般在:()A、120℃以下B、180℃以下C、250℃以下D、250℃以上7、碳纤维增强环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受吸湿影响,原因之一是()A、环氧树脂吸湿变脆。
B、水起增塑剂作用,降低树脂玻璃化温度。
C、环氧树脂发生交联反应。
D、环氧树脂发生水解反应。
8、玻璃纤维()A、由SiO2玻璃制成。
B、在所有纤维中具有最高的比弹性模量。
C、其强度比整块玻璃差。
D、价格贵、应用少。
9、生产锦纶纤维的主要原料有()A、聚碳酸酯。
B、聚丙烯腈。
C、尼龙。
D、聚丙烯。
10、晶须()A、其强度高于相应的本体材料。
B、长径比一般小于5。
C、直径为数十微米。
D、含有很少缺陷的长纤维。
11、对玻璃纤维和聚酰胺树脂构成的复合材料命名不正确的是()。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一、1、复合材定义(ISO、GB3961)及定义包含的内容(ISO):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和化学性质同的物质组合而成的一种多和固体材。
国标GB3961 :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的物相,包括粘接材(基体)和纤维或片状材所组成的一种固体物。
定义包含的内容:(1)复合材的组分材虽然保持其相对独性,但复合材的性能却是各组分材性能的简单加和,而是有着重要的改进。
(2)复合材中通常有一相为连续相,称为基体;另一相为分散相,称为增强材。
(3)分散相是以独的形态分布在整个连续相中,两相之间存在着界面。
分散相可以是增强纤维,也可以是颗状或弥散的填。
2、有机纤维碳化法将有机纤维经过稳定化处变成耐焰纤维;在惰性气氛中,于高温下进焙烧碳化,使有机纤维失去部分碳和其它非碳原子,形成以碳为主要成分的纤维状物。
3、复合材的分类按增强材形态分类:连续纤维复合材、短纤维复合材、状填复合材、编织复合材按增强纤维种类分类:玻璃纤维复合材、碳纤维复合材、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有机p纤维复合材、属纤维复合材、陶瓷纤维复合材按基体材分类:环氧树脂基、酚醛树脂基、聚氨酯基、聚萨亚胺基、饱和聚芮基以及其他树脂基复合材按材作用分类:结构复合材、功能复合材4、聚合物基复合材的主要性能和目前存在的缺点:主要性能:1轻质高强(比强、比模大)2可设计性好3具有多种功能性 4过载安全性好5耐疲劳性能好6减振性好(非均相多相体系)存在的缺点:(1)材工艺的稳定性差(2)材性能的分散性大:材和产品是同时完成的,许多因素会影响到每一步的性能,质控制(3)长期耐温与耐环境化性能好(4)抗冲击性能低:大多数增强纤维伸时的断应变代小,纤维增强复合材是脆性材,抗冲击性低(5)横向强和层间剪强好等二、1、聚合物基复合材的增强材应具有的特征:(1)增强材应具有能明显提高树脂基体某种所需特性的性能,如高的比强、比模、高导热性、耐热性、低热膨胀性等,以赋予树脂基体某种所需的特性和综合性能。
复合材料与工程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复合材料与工程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下列材料中不属于复合材料的是()A. 钢筋混凝土B. 玻璃钢C. 碳纤维D. 铝合金答案:D解析:铝合金是金属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是复合材料。
2. 复合材料的优点是()A. 强度高、密度大B. 强度高、质量轻C. 耐高温、不耐腐蚀D. 耐磨损、导电性好答案:B解析:复合材料通常具有强度高、质量轻的优点。
3. 以下哪种不是增强体在复合材料中的作用()A. 增加强度B. 提高韧性C. 降低成本D. 改善性能答案:C解析:增强体主要是增加强度、提高韧性、改善性能,一般不能降低成本。
4. 常见的复合材料基体不包括()A. 金属B. 陶瓷C. 塑料D. 石墨答案:D解析:石墨一般不作为复合材料的基体。
5.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玻璃纤维的作用是()A. 基体B. 增强体C. 胶粘剂D. 填充剂答案:B解析:在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玻璃纤维是增强体。
6. 下列属于结构复合材料的是()A. 导电复合材料B. 耐磨复合材料C. 航空航天用复合材料D. 隔热复合材料答案:C解析:航空航天用复合材料主要用于承受载荷,属于结构复合材料。
7. 复合材料界面的作用不包括()A. 传递载荷B. 阻止裂纹扩展C. 提高化学稳定性D. 降低热稳定性答案:D解析:复合材料界面不会降低热稳定性。
8. 以下哪种不是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A. 手糊成型B. 铸造C. 缠绕成型D. 层压成型答案:B解析:铸造是金属成型的方法,不是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
9.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特点不包括()A. 高强度B. 高模量C. 低密度D. 低成本答案:D解析: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成本较高。
10.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优点是()A. 耐高温B. 耐磨损C. 成型工艺简单D. 耐化学腐蚀答案:C解析: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相对简单。
11. 陶瓷基复合材料中,增强体的作用主要是()A. 增韧B. 提高硬度C. 降低成本D. 增加导电性答案:A解析:在陶瓷基复合材料中,增强体主要起到增韧的作用。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重点内容
考试题型一、填空题〔1分*10题=10分〕二、判断题〔1分*6=6分〕三、名词解释〔4分*5=20分〕四、简答题〔8分*8题=64分,含1道计算题〕第一章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概念、特性、应用与进展1.什么是复合材料?与金属材料相比有何主要差异?答:定义:复合材料是由有机高分子、无机非金属或金属等几类不同材料通过复合工艺组合而成的新型材料。
它既保持了原组分材料的主要特色,又通过符合效应获得原组分所不具备的的新性能。
可以通过材料设计使各组分的性能互相补充并充分并联,从而获得新的优越性能,这与一般的简单的混合有本质的区别。
与金属材料的区别:2.复合材料有哪些优点?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答:优点:1〕比强度、比模量高;2〕耐疲劳性好,破损性能高;3〕阻尼减振性好:a.受力结构的自振频率除了与结构本身形状有关以外,还与材料的比模量平方根成正比;b.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自振频率,其结构一般不易产生共振;c.复合材料机体与纤维的界面有较大的吸收振动能量的能力,致使材料得振动阻尼很高,一旦振起来,也可在较短时间内停下来。
4〕具有多种功能性:a.瞬时耐高温性、耐烧蚀性好;b.优异的电绝缘性能和高频介电性能;c.良好的摩擦性能;d.优良的腐蚀性,维护本钱低;e.特殊的光学、电学、磁学的特性。
5〕良好的加工工艺性;6〕各向异性和性能的可设计性。
主要问题:工艺方法的自动化、机械化程度低,材料性能的一致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差,质量的检测方法不完善,破坏模式不确定和长期性能不确定,长期耐高温和环境老化性能不好等。
3.简述复合材料的组成。
界面为什么也是一个重要组成局部?答:复合材料是由基体材料和增强体材料构成的多项体系。
基体材料为连续相,按所用基体材料的不同,可分为金属基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和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增强材料为分散相,通常为纤维状材料,如玻璃纤维、有机纤维等。
原因:界面也是重要组成局部的原因是因为增强相与基体相的界面区域因为其特殊的结构组成,这种结构对材料的宏观性能产生影响,因此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局部。
广工10~12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试卷大题
2010年三、简答题(本题满分30分,每小题10分)1.简述填充剂的基本特性及对填充改性体系的性能的影响。
P203答:1填充剂可致塑胶制品增量与降低产品成本,并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和分散性能。
2赋予塑料制品新的功能或改善原功能,相对密度小,填充量大,具有优良的填充效果。
3改善树脂的加工性能,对其他助剂无不良反应,不含对树脂有害的杂质。
4具有良好的耐热,耐水和耐化学稳定性。
5无毒,无污染。
1改善塑料的成型加工性能.2提高制品的某些性能。
3赋予塑料新的性能。
4降低成本,增加体积,减少高分子化合物的用量。
2.什么叫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特点是什么?PPT第一章第二面答: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是以有机聚合物为基体,纤维类增强材料为增强剂的复合材料。
特点:1比强度和比模量高2.耐疲劳性能好,破损安全性能高3阻尼减震性好4具有多种功能性5良好的加工工艺性6各向异性和性能的可设计性3.简要说明聚合物基体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PPT第二章第一面答:四(本题满分30分,每小题15分)1、简述玻璃纤维和碳纤维的表面处理方法,并根据纤维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来分析碳纤维和玻璃纤维采用不同类型处理方法的原因。
P10玻璃纤维P26碳纤维答:玻璃纤维:1、偶联剂处理,改善纤维润湿性;2、接枝处理,使高分子链接枝到玻璃纤维的表面,得到柔性界面3、等离子体处理,对纤维表面的几个纳米的薄层有影响。
碳纤维:1、表面氧化处理,改善纤维表面的粗糙度;2、表面涂层处理,制备所需要的涂层;3、等离子体处理,引入活性基团,改善纤维表面润湿性。
2、讨论影响界面黏合强度的因素有哪些?………………..答:2011年三、简答题(本题满分30分)1.简述芳纶纤维PPTA的制备方法,并分析其具有高强度、高模量的原因。
P18P19答:芳纶纤维PPTA是以对苯二甲酰氯或对苯二甲酸和对苯二胺为原料,在强极性溶剂中,通过低温溶液缩聚或直接缩聚反应而得;PPTA的化学结构是由苯环和酰氨基组成的大分子链,酰氨基接在苯环的对位上。
复合材料聚合物基体考试整理
济南大学复合材料聚合物基体考试整理复材1108班第一章(12分)不饱和聚酯树脂:是指不饱和聚酯在乙烯基类交联单体(例如苯乙烯)中的溶液。
不饱和聚酯:是由不饱和二元酸或酸酐、饱和二元酸或酸酐,二元醇经缩聚反应合成的相对分子质量不高的聚合物。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合成方法:熔融缩聚法、溶剂共沸脱水法、减压法、加压法。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合成过程包括:线型不饱和聚酯的合成、用苯乙烯稀释聚酯。
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的三个阶段:凝胶、定型、熟化。
最常用的交联单体:是苯乙烯。
酸值:中和一定量的不饱和聚酯树脂所消耗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固化:粘流态树脂体系发生交联反应而转变成为不溶、不熔的具有体型网络结构的固态树脂的全过程。
引发剂:是能使单体分子或含双键的线型高分子活化而成为游离基并进行连锁聚合反应的物质。
有机过氧化物的通式为:R-O-O-H或R-O-O-R。
其中的R基团可以是:烷基、芳基、酰基、碳酸酯基。
有机过氧化物的特性是用:活性氧含量、临界温度、半衰期来表征的。
通用型不饱和聚酯树脂具有下列技术指标:粘度、酸值、凝胶时间、固体含量。
工业上生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方法有:一步法、二步法。
增粘剂:能使不饱和聚酯树脂粘度增加的物质。
阻聚剂:使单体与不饱和聚酯不能发生聚合反应的物质。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是一种游离基型共聚反应,具有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三个游离基型聚合反应的特点。
影响树脂增粘过程的因素:树脂的起始粘度、不饱和聚酯的结构、增粘剂的种类与用量、体系的水分含量、填料的种类。
常用的交联剂分为:单官能团单体、双官能团单体、多官能团单体。
酸酐中的反式双键比顺式双键活泼。
第二章(6分)环氧树脂:指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团的那一类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环氧树脂分5类:缩水甘油醚类、缩水甘油酯类、缩水甘油胺类、线型脂肪族类、脂环族类。
环氧值:是指每100g树脂中所含环氧基的克当量数。
环氧当量:含有1克当量环氧基的环氧树脂的克数。
半衰期:在给定温度下,有机过氧化物分解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聚合物基轻质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考核试卷
2.热固性树脂在固化后可以重新加热融化。()
3.纤维的表面处理可以增强纤维与树脂的界面结合。()
4.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中,所有的增强纤维都能提高材料的导电性。()
5.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主要是因为其质轻和耐高温的特性。()
A.聚乙烯
B.聚丙烯
C.聚氯乙烯
D.聚苯乙烯
2.制备聚合物基轻质复合材料常用的增强纤维是?( )
A.玻璃纤维
B.碳纤维
C.芳纶纤维
D.所有以上纤维
3.下列哪种方法不常用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固化?( )
A.热压
B.真空吸附
C.辐射固化
D.化学交联
4.在聚合物基轻质复合材料中,以下哪种填料可以提高材料的耐磨性?( )
4.分析聚合物基轻质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和汽车工业中的应用优势,并讨论在这些领域中使用复合材料可能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 D
3. B
4. C
5. D
6. A
7. A
8. B
9. C
10. C
11. B
12. A
13. A
14. C
15. D
16. D
17. C
18. C
A.表面处理
B.降低纤维含量
C.提高加工温度
D.使用低分子量树脂
13.聚合物基轻质复合材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主要是?( )
A.提高燃油效率
B.增加汽车重量
C.降低汽车安全性
D.增加制造成本
14.以下哪种填料可以增加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刚度?( )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期中复习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期中复习一、填空题1、不饱和树脂是由与两部分组成的溶液。
2、在小规模生产的车间布置中,底层可以防止各种醇与苯乙烯贮罐或设地下储藏、室外贮藏,二层为,三层为。
3、促进剂实际是一种活化剂,可以促进引发剂活化,加速分解,以引发交联过程,最常用的促进剂是和。
4、粘流态树脂体系发生而转变为不溶、不熔的具有体型网络结构的固态树脂的全过程称为树脂的固化。
5、促进剂实际上是一种可以加速分解,以引发交联过程。
6、固化剂的固化温度和耐热性:一般固化温度(高/低)的固化剂可以得到耐热性优良的环氧树脂固化剂。
二、选择题1、下列能使聚酯树脂有良好的透光性的是()A、乙烯基甲苯B、甲基丙烯酸甲酯C、苯乙烯D、二乙烯基苯2、能够给基体树脂或层合材料提供一个保护层,提高制品的耐候、耐腐蚀等性能,并给制品以光亮美丽的外表是()A、通用树脂B、浇铸树脂C、胶衣树脂D、阻燃树脂3、以下不属于环氧树脂特点的是()4、A、形式多样B、固化不便C、粘附力强D、收缩性高5、最常用的促进剂是()A、辛酸钴和环烷酸钴B、叔胺——苯胺衍生物C、环烷酸或亚油酸钴D、变价金属皂6、以下关于胶衣树脂的概述哪点不正确()A、具有优异的耐化学、耐腐蚀、耐热及耐冲击性能B、普通的胶衣树脂,无色透明,但是耐老化性能好C、所有的胶衣树脂都是可接触食品级树脂D、阻燃胶衣树脂,是基于氯菌酸或氯菌酸—间苯二甲酸混合型树脂制成的。
7、脂肪族多元胺与环氧树脂的反应虽然并不需要催化剂,然而不同的添加物对反应有不同的效应,添加物的促进效应一般按下列顺序递减( )A、酸类>酚类>水>醇类B、酸类>腈类>酚类>醇类C、酚类>酸类>水>醇类D、酚类>酸类>醇类>腈类三、判断题1、用二乙烯基苯交联固化的树脂有较高的交联密度,它的硬度与耐热性都比苯乙烯交联固化的树脂好,但是其固化物脆性大。
()2、在确定醇与酸的用量时,总是使醇的量略低于饱和酸与不饱和酸的物质的量之和()3、反应釜进行反应时,升温速度取决于反应料中二元醇的沸点以及分馏柱对醇的分离与回收的效率,一般可以用较快速度升温,以缩短生产周期。
复合材料聚合物基体与纤维试题
绪论标注(次要)二字表示老师未提及可删题型:选择、名词解释、简答、问答、图表(上课分析过的)热塑性树脂:具有线型或支链型大分子结构的树脂热固性树脂:最终具有体型大分子结构的树脂高分子定义:由重复结构单元通过聚合反应而获得的,以共价键形式连接的,分子量1万以上的同系物或者是化合物。
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不同物理和化学性质的组分经过一定的成型加工工艺而得到的一种多相固体材料。
树脂的定义:没有添加加工助剂没有成型的高分子化合物。
树脂与高分子区别、联系:树脂是高分子,但高分子不一定是树脂第一章不饱和聚酯树脂(UPR)一、聚酯是主链上含有酯键的高分子化合物总称,一般由二元羧酸和二元醇经缩聚反应而成。
定义:不饱和聚酯树脂是指不饱和聚酯在乙烯基类交联单体(例如苯乙烯)中的溶液合成原理:不饱和聚酯是由不饱和二元羧酸(或酸酐)、饱和二元羧酸(或酸酐)与多元醇缩聚而成。
合成特点:首先进行酸酐的加成反应,形成羟基酸,可进一步进一步缩聚反应,即链增长。
注意:生产时:聚合反应;固化时:连锁聚合,自由基加成原料:1、不饱和二元酸作用:提供双键2、饱和二元酸的作用:a、增加与交联单体的相容性b、降低UP的结晶性能c、改善UPR的特定性能3、多元醇作用(常见为12丙二醇):以降低结晶倾向,改善与苯乙烯的相容性,提高固化物的耐水性及电性能。
四、不饱和酸与饱和酸的比例1、一般情况下,顺酐和苯酐等摩尔比投料,2、若顺酐/苯酐的摩尔比增加UPR凝胶时间、折光率和粘度下降,而固化树脂的耐热性提高,以及一般的耐溶剂、耐腐蚀性能也提高,3、若顺酐/苯酐的摩尔比降低UPR固化不良,力学强度↓。
合成特殊性能要求的聚酯,可以适当增加顺酐/苯酐的比例五、不饱和聚酯的相对分子质量对固化树脂性能的影响在合成UP时二元醇约过量5%~10%(摩尔),其分子量在1000~3000左右,UP 的分子量对UPR的性能有影响。
不饱和聚酯的缩聚度n=7~8(酸值30~25,分子量为2000~2500左右)时,固化树脂具有较好的物理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聚合物合金的概念、合金化技术的特点?聚合物合金:有两种以上不同的高分子链存在的多组分聚合物体系合金化技术的特点:1、开发费用低,周期短,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2、易于制得综合性能优良的聚合物材料。
3、有利于产品的多品种化和系列化。
热力学相容性和工艺相容性的概念?热力学相容性:达到分子程度混合的均相共混物,满足热力学相容条件的体系。
工艺相容性: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剥离现象具有一定程度相容的共混体系。
如何从热力学角度判断聚合物合金的相容性?1、共混体系的混合自由能(ΔGM )满足ΔGM=ΔHM-TΔSM<02、聚合物间的相互作用参数χ12为负值或者小的正值。
3、聚合物分子量越小,且两种聚合物分子量相近。
4、两种聚合物的热膨胀系数相近。
5、两种聚合物的溶度参数相近。
*思考如何从改变聚合物分子链结构入手,改变聚合物间的相容性?1、通过共聚使分子链引入极性基团。
2、对聚合物分子链化学改性。
3、通过共聚使分子链引入特殊相互作用基团。
4、形成IPN或交联结构。
5、改变分子量。
第二章*列举影响聚合物合金相态结构连续性的因素,并说明分别是如何影响的?组分比:含量高的组分易形成连续相;黏度比:黏度低的组分流动性较好,容易形成连续相;内聚能密度:内聚能密度大的聚合物,在共混物中不易分散,容易形成分散相;溶剂类型:连续相组分会随溶剂的品种而改变;聚合工艺:首先合成的聚合物倾向于形成连续性程度大的相。
说明聚合物合金的相容性对形态结构有何影响?共混体系中聚合物间的工艺相容性越好,它们的分子链越容易相互扩散而达到均匀的混合,两相间的过渡区越宽,相界面越模糊,分散相微区尺寸越小。
完全相容的体系,相界面消失,微区也随之消失而成为均相体系。
两种聚合物间完全不相容的体系,聚合物之间相互扩散的倾向很小,相界面和明显,界面黏接力很差,甚至发生宏观的分层剥离现象。
什么是嵌段共聚物的微相分离?如何控制嵌段共聚物的微相分离结构?微相分离:由化学键相连接的不同链段间的相分离控制溶剂、场诱导、特殊基底控制、嵌段分子量来控制*简述聚合物合金界面层的特性及其在合金中所起的作用。
特性:1、两种分子链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从相区到界面形成一浓度梯度;2、分子链比各自相区内排列松散,因而密度稍低于两相聚合的平均密度;3、界面层内易聚集更多的表面活性剂、其他添加剂、分子量较低的聚合物分子。
作用:力的传递效应;光学效应;诱导效应。
第三章简述橡胶增韧塑料的形变机理及形变特点。
形变机理:银纹化和剪切带形变特点:1、橡胶的存在有利于发生屈服形变;2、力学性能受形变机理影响简述橡胶增韧塑料形变机理的研究方法及影响形变机理的因素。
定量研究:高精度的蠕变仪同时测定试样在张应力作用下的纵向和横向形变影响因素:树脂基体;应力和应变速率;温度;橡胶含量;拉伸取向简述橡胶增韧塑料的增韧机理,并列举实例加以说明。
多重银纹化增韧理论:在橡胶增韧的塑料中,由于橡胶粒子的存在,应力场不再是均匀的,橡胶粒子起着应力集中的作用。
(脆性玻璃态高聚物受外力作用发生银纹形变时材料韧性很差)银纹-剪切带增韧机理:银纹和剪切到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协同作用。
(ABS 拉伸过程中既有发白现象,又有细颈形成)试比较橡胶增韧塑料和刚性粒子工程塑料的异同点。
1、增韧剂种类不同;2、增韧的对象不同;3、增韧剂含量对增韧效果的影响不同;4、改善聚合物合金性能的效果不同;5、增韧机理不同;6、对两相界面黏结强度的要求是相同第四章简述热力学相容性体系、工艺相容体系、完全不相容体系玻璃化转变温度有何特点?两种聚合物完全相容,共混物体系具有单一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完全不相容,则具有两个玻璃化转变;工艺相容,聚合共混物仍具有两个Tg,但峰的位置更靠近。
请用自由体积模型解释传统工艺相容橡胶增韧塑料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特征。
对于工艺相容或力学相容的体系,自由体积的部分是公用化,共混物中只有局部区域(界面层)自由体积是公用的,两组分仍有不同的自由体积分数。
如橡胶增韧塑料体系,由于两组分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容,橡胶相中渗透有部分塑料相的分子或链段,塑料中也必然混有一些橡胶相的分子或链段。
因此,橡胶相的Tg 提高,塑料相的Tg降低,并且,随着两种聚合物组分相容程度的增加,两个Tg 愈加靠拢,完全相容就成为一个Tg。
第六章简述接枝共聚HIPS蜂窝结构形成机理。
(见书83)分散相不断生成PS,由于体系的黏度愈来愈高,并且聚合过程中形成接枝共聚物,集中于橡胶相粒子的表面,给分散相的PS向连续迁移造成困难。
随着PS含量的增大,当包容的PS超过均相的浓度极限时,分散相的PS便而发生相分离,最终形成PS蜂窝结构。
为什么接枝共聚HIPS的力学性能优于机械共混HIPS。
1、橡胶颗粒包含有相当多的PS,橡胶相体积分数大,减小橡胶颗粒间的距离,使少量的橡胶发挥着较大的橡胶相体积分数的作用,强化增韧效果;2、两相界面分散着PB-g-PS共聚物改善了界面亲和性,提高界面黏接力,有利于力学强度、冲击韧性的提高。
3、分散相中包容有PS,其分散相模量高,使得不会因为橡胶相的存在,使模量、强度降低过多。
4、蜂窝状结构HIPS,大量银纹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吸收更多的冲击能,使冲击强度提高。
简述ABS的相态结构及影响相态结构的因素。
相态结构:由苯乙烯/丙烯晴的无规共聚物(SAN)为连续相,聚丁二烯或丁苯橡胶为分散相,以及“就地”接枝聚合形成的共聚物组分的两相体系。
因素:橡胶相的组成、交联度;橡胶的粒径;共聚物的接枝度,接枝层厚度简述环氧树脂增韧的几个途径。
1、用弹性体、热塑性塑料增韧;2、通过改变环氧树脂交联网络网络化学结构,以提高网络链分子的活动能力。
3、使弹性体和环氧树脂形成互穿网络结构;4、通过控制分子交联状态的不均匀性,形成有利于塑性变形的非均匀结构。
用具有活性端基的液体橡胶增韧环氧树脂效果显著,但液体橡胶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1、至少带有两个可与环氧树脂反应的活性端基;2、在固化反应前,液体橡胶能溶于环氧树脂中,以利于两组分进行反应;3、固化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能发生相分离,形成两相结构。
简述CTBN中丙烯腈(AN)含量、CTBN的分子量、固化剂类型、固化温度等对环氧树脂增韧的影响。
(见书112)热塑性弹性体的概念?高分子合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种兼备橡胶和热塑性塑料特性的材料,在室温下显示橡胶的特性,在高温下又能塑化成型。
简述TPV相态结构形成机理。
(见书131)橡胶组分具有足够的交联程度及共混过程存在足够大的剪切力作用第八章简述制造碳/碳复合材料时碳纤维和基体的选择条件及依据1、在制造碳/碳复合材料时,对碳纤维的基本要求是碱金属等杂质含量尽量低,具有高强度、高模量和较大的断裂伸长率。
2、用于耐烧蚀材料使用的碳/碳复合材料要求钠等碱金属含量愈低愈好,因为碱金属是碳的氧化催化剂。
3、采用高模中强或高强中模碳纤维制造碳/碳复合材料时,不仅强度和模量的利用率高,而且具有优异的热性能。
作为生物体材料必须满足的基本生物学要求和力学要求条件分别是什么?目前已经研发出的生物体复合材料有哪些1、化学性质稳定,不会因与生物组织接触而发生变化;2、生物适应性好,包括组织适应性和血液适应性,不产生排斥反应和凝血现象;3、不显毒性和过敏反应,无致癌和抗原性;4、不产生新陈代谢;5、生物体内不产生劣化和分解;7、强度高,弹性好,硬度适中,耐疲劳和抗磨损。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特点,列举某一种材料的应用情况?以有机聚合物为基体,纤维类增强材料为增强剂的复合材料。
纤维的高强度、高模量的特性使它成为理想的承载体。
基体材料由于其黏接性能好,把纤维牢固地黏结起来。
同时,基体又能使载荷均匀分布,并传递给纤维,允许纤维承受压缩和剪切载荷。
(例子自己找,这可是李老师点名的重点)第九章填充剂的基本特性有哪些?对填充剂改性体系的性能有什么影响?填料的细度:保持基体原有的力学性能;填料的形状:显著改善材料的刚性;填料的表面特性:改善其表面特性;填料的密度与硬度:密度增大,不利于材料的轻量化;其他特性:填料的含水性和色泽比较单螺杆挤出机和双螺杆挤出机的优缺点。
单螺杆挤出机,设计简单,制造容易,但混炼效果差,不易粉料加工,生产效率低,有较大的局限性。
双螺杆挤出机,进料稳定,混合分散效果好,改性混合效果好,物料在机桶里停留时间短,产量高,机桶有自洁作用。
第十章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与其他材料加工工艺相比有哪些特点?材料的形成和制品的成型是同时完成的;基体的形状改变较大;而增强材料变化不大;工艺水平直接影响材料或制品的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成型比较方便。
*简述各种成型工艺的特点。
手糊成型工艺,喷射成型工艺,带压成型工艺,模压成型工艺,拉挤成型工艺(重点掌握1,4,5)第十一章请简述界面层的形成过程。
目前界面层的作用机理主要有哪些?复合材料的界面形成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增强材料要与基体材料之间的浸渍;第二阶段是增强材料要与基体材料间通过相互作用使界面固定下来,形成固定的界面层。
作用机理:化学键理论;弱边界层理论;物理吸附理论;机械黏结理论碳纤维的表面处理方法有哪些?各自有什么特点?氧化法:使用的设备简单,容易实现连续化处理;气相沉积法:工艺较复杂,不易连续化、工业化,均匀性也差;电沉积与电聚合法:可使聚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冲击强度以及韧性得到提高;等离子处理法:反应温度低,操作简单,经济实用;分子自组装法:实现了纤维表面官能团的可控性以及复合材料微界相区的可控定向性复合材料常用的界面分析技术有哪些?它们主要用于研究复合材料的哪些性质?红外光谱法:红外辐射的能量低,不会对高聚物产生破坏;电子显微镜法:对聚合物表面材料及复合材料的断面进行研究;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定试样表面的元素组成、试样表面基团和含量反气相色谱法:表征材料的表面活性;原子力显微镜:测量聚合物薄膜的相分离以及界面能。
第十二章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有哪些力学性能特点?比强度高,各向异性,弹性模量和层间剪切强度低,性能分散性大,疲劳性能随着静态强度的提高而增大。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设计过程中原材料的选择应满足哪些原则?1.比强度、比刚度高的原则2.材料与结构的使用环境相适应的原则3.满足结构特殊性能要求的原则4.满足工艺性要求的原则5.成本低、效益高的原则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单层设计板设计时,应考虑哪些性能参数?如何确定?单层树脂含量、刚度和强度*举例说明复合物基复合材料在汽车、船舶、飞机、建筑、机械设备和体育用品方面的应用。
(重点)第十三章纳米与纳米科技的定义。
纳米:分子尺寸介于1-100nm纳米科技:在纳米尺寸范围内认识和改造自然。
纳米复合材料的定义及分类。
(分类见书270)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组合而成的一种多相固体材料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有哪些?1.溶胶—凝胶法(①直接将可溶性聚合物嵌入无机网络②嵌入的聚合物与无机网络有共价键作用③有机—无机互穿网络)2.层间插入法(①熔融插层聚合②溶液插层聚合③高聚物熔融插层④高聚物溶液插层)3.共混法(①溶液共混②熔融共混③乳液共混④机械共混)4.原位聚合法*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哪些,并简要说明复合材料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