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浧(院士)—智能电网和电网智能化

合集下载

李立浧(院士)—智能电网和电网智能化_图文

李立浧(院士)—智能电网和电网智能化_图文
25
法国电力公司的新技术方向
能量管理
动力经济分析,包括能源短缺的影响、气候变化以及经济 形势对电能需求的作用、能源市场规则分析
市场条件下的优化发电 通过电价、储能、需求侧管理等综合手段削峰填谷
用电
采用新技术降低建筑能耗以及居民用电 在建筑中采用太阳能电池、热泵、储能等综合技术手段并
数字仿真
考虑多时间尺度和多物理因素的仿真 仿真和实际测量的相互校核以及数据更新技术
27
法国电力公司EDF概况
法国电力公司是欧洲最大的发电 及配售电企业之一,各类发电机组的 总装机容量达到1.282亿千瓦,向全 球3780万用户供电并提供服务
法国电力集团拥有75家子公司和
分支机构,投资范围从欧洲扩展至世 界各地
16
配电技术领域
配网自动化 新型可再生能源接入技术 配网电力电子技术 大规模储能技术 快速的配电网仿真技术 高级运行管理技术
17
用电技术领域
智能终端技术 智能电表 电动汽车
18
电网调度领域
调度与运行方式决策的自动 化、在线化
安全稳定的在线预决策
基于广域信息的大电网闭环 以及开环控制
BPA是美国联邦政府经营的6个电力局之一,供电面 积777,000平方公里
BPA电力局是现代电力技术的先行者,其所研发的 BPA仿真软件、EMTP仿真软件目前仍在世界各国广 泛使用,BPA也是PMU/WAMS技术的先驱
BPA电力局拥有以C.W.Taylor一批世界级的电力科学 家,其出版的著作成为各国电力工程师的经典教材
供电效率以及需求侧管理领域。涉及 到对居民负荷、商用负荷的需求管理 以及负荷响应技术

智能电网与人工智能的融合

智能电网与人工智能的融合

智能电网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智能电网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智能电网是指基于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及控制技术,实现电力系统的先进监测、自动化、控制、优化与保障,并融合了多种新能源等可再生资源的电网系统。

而人工智能则是模拟、延伸人的智能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智能电网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必将开启未来能源领域的新篇章。

智能电网与人工智能的融合,首先体现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与发展上。

传统的电力系统往往信息闭塞,信息传递效率低下,难以实现实时监测、自动化控制等功能。

而借助人工智能的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智能监测、预测和自适应控制,提高其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智能电网的发展离不开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两者的融合将为电力系统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

其次,在能源管理上,智能电网与人工智能的融合也有着巨大的潜力。

随着能源消费需求的日益增长,传统的能源管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需求。

而借助人工智能的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对能源的智能管理和优化调度,从而实现对各种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合理配置。

智能电网配合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智能电网与人工智能的融合不仅体现在能源管理上,还体现在智能设备的普及和应用中。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智能设备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智能电网和人工智能的融合,可以实现对各种智能设备的集中监测、远程控制、智能调度等功能,为用户提供更为智能、便捷的生活体验。

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也将不断拓展智能电网在智能设备领域的潜力。

在电力系统的优化规划和调度中,智能电网与人工智能的融合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传统的电力系统规划和调度依靠经验进行,难以适应新能源、新技术和新需求的快速变化。

而借助人工智能的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能源需求、资源配置等多方面数据的快速分析和预测,为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调度提供更为准确和智能的决策依据。

李立浧 中国直流输电第一人

李立浧 中国直流输电第一人

|大家|◎编辑|任红雨李立浧 中国直流输电第一人他的脚步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再到珠江流域,跨越一河二江,与“西电东送”这一国家战略紧密相连,更是将中国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推向了世界之巅。

. All Rights Reserved.图片|广州市科协八旬高龄的李立浧,身材高大,嗓音洪亮,着灰黑色西裤、熨帖的白色衬衫,显得身姿格外挺拔,浑身上下透露着一股子干练担当的劲儿。

接受采访的前夜,他乘坐夜间航班,从南宁出差回来,接下来还要奔赴鞍山、许昌、南京、西安等地,考察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多端直流示范工程(以下简称昆柳龙直流工程)主设备研发的最新进展。

这样的“魔鬼行程”,对他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

若描绘出—幅李立浧的生活轨迹,就会看到他的脚步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再到珠江流域,跨越一河二江,与“西电东送”这一国家战略紧密相连,更是将中国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推向了世界之巅。

正如他的人生格言:祖国的需要是我毕生的追求,也是我不变的初心!—————————————————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1968年9月,“哐当哐当”的绿皮火车驶向甘肃。

刚从清华大学毕业的李立浧,望向窗外,身体随着火车摇晃,脚边的行李箱鼓鼓囊囊,装满了书籍。

这些书籍,正是他最初的“依托”。

一路上,他见到很多用黄土压成的“干打垒”墙,到处都是贫困的农村。

李立浧选择这里,是因为当时国内最大的刘家峡水电站,中国第一条33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都在这里如火如荼地建设着。

然而李立浧没有想到,自己初到甘肃送变电工程公司的第一个指令却是:“男的当送电工,女的留在变电所。

”送电工是输电线路施工,到野外挖基础、爬电杆、架电线,“做的事和力学有些关系”,李立浧聊以自慰。

但是他也有自己的“倔强”:“肯定不会一辈子干这个,必须发挥所学,为祖国作更多贡献。

”就这样,他白天和工友一起挥汗,晚上在煤油灯下看自己带来的书。

书看完了,就到兰州新华书店买新书,看他抱着书进进出出的身影,工友们都觉得他是个“书呆子”。

“中国直流输电第一人”李立浧

“中国直流输电第一人”李立浧

“中国直流输电第一人”李立浧作者:来源:《文萃报·周二版》2019年第43期李立浧1941年出生于江苏省建湖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

我国著名的电力专家、直流输电专家,被誉为“中国直流输电第一人”。

当了3个月送电工,就转当技术员时光回溯到1961年,李立浧以数学满分考入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他就读的专业是高电压技术。

1968年9月,李立浧走出清华校门,怀揣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豪情,远赴甘肃兰州,投身西北电力建设,开启了电力职业生涯。

刚到兰州时,李立浧是水利电力部西北电力建设局送变电工程公司一名送电工,跟其他工人一起,把铁塔和电线杆立起来,再浇筑混凝土。

李立浧当工人是走心的。

看到老工人惯用的工艺不是很好,他就琢磨怎么提高工艺和施工安全性。

电线杆立杆时,老工人通常会选择两个吊点,把杆吊起来,吊点的位置全凭肉眼和经验。

但这样总是很费力,且电线杆上容易产生裂纹。

李立浧尝试通过力学计算来选取吊点位置,必要时增加吊点,巧妙解决了立杆时受力不均的情况,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因为表现出色,仅仅当了3个月工人,他就被从一线工人调至技术员岗位。

1969年初,刘家峡—天水—关中超高压输变电工程正式开工。

这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施工建设的第一项33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工程,李立浧参与到项目建设中。

330千伏的施工是我国第一次双分裂导线施工,由于缺乏相关知识,一个月都没能架成一档线。

见此情景,李立浧想到了材料力学柔索理论中的悬链线方程,经过反复计算,终于找到了最佳答案。

他的巧妙设计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一个月没能完成的工作,5天内就干成了。

组织中国直流输电“黄埔军校”1981年4月,长江流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顺利合龙。

根据当时计划,这里总装机271.5万千瓦,这些电能将被并入华中电网或直接输送到上海,用来保障华中和华东地区经济发展需要。

从葛洲坝到上海,路途遥远,专家认为,对于长距离电力输送,采用高压直流输电比交流输电更有优势。

敢为天下先——记中国直流输电第一人李立浧院士

敢为天下先——记中国直流输电第一人李立浧院士

先锋人物Avant character不辱使命,敢为天下先2018年1月8日,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电网工程与直流输电专家、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博士生导师李立浧创新研发并建设的世界第一条±800kV 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满足国家需要,响应国家号李立浧参加和组织建设了中国第一条330kV交流输电工程、第一条500kV交流输电工程与第一条±500kV直流输电工程。

同样,建设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工程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800kV特高先锋人物Avant character电网故障感知技术等交直流电网广域监测控制技术体系;研发交直流网损优化、跨流域水电群优化、煤耗在线监测等大电网节能与经济运行技术;研发了应对雷电、台风、冰雪凝冻等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技术。

这些难题的攻克确保了南方电网,这个世界上最复杂、技术要求最高的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了20多年,保证了每年2000多亿kW•h 电能送至广东省,支持广东省经济发展,使广东省接受云南省、贵州省的电力已经达到广东用电量的33%,更为我国西电东输战略实施做出了重要贡献。

不断首创,硕果累累李立浧为中国的高压直流输电事业的发展倾注了毕生的心血。

他不仅是中国第一条±500kV直流输电工程、世界上第一条±800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建设者,他更直流输电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这一重要成果荣获了201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他提出建设深井接地极,将大电流引入地下,井的深度达到1000m。

他带领团队进行关键技术研究,包括理论和技术方案,取得重大突破,能够在换流站的站址上打深井,就地建设深井接地极。

这项创新技术在2018年巴黎召开的国际大电网会议上获得世界众多知名专家的高度关注与广泛好评,对直流输电做出了里程碑式的重要贡献。

南方电网建成世界最大规模交直流并联电网

南方电网建成世界最大规模交直流并联电网

南方电网建成世界最大规模交直流并联电网作者:暂无来源:《广东科技》 2014年第13期企业项目获省科学技术特等奖文/叶青为贯彻国家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战略,南方电网公司规划建设了交直流并联大电网,已在南方区域建成了“八交七直”、输电能力超过3000万千瓦、世界最大规模的交直流并联电网,成功实现了我国能源资源跨区域大规模优化配置。

电网已安全稳定运行十余年,开辟了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技术道路,确立了我国在世界大电网技术的领先地位。

由南方电网公司牵头完成的“交直流并联大电网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实践”项目夺得2013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特等奖。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立浧认为,该项目开辟了交直流并联远距离、大容量送电的技术道路,确立了我国在世界大电网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对世界能源开发利用格局将产生深远影响。

据悉,该项技术已被巴西、印度等国内外电网企业广泛借鉴,应用前景广阔。

落实国家西电东送战略的最优选择为什么要西电东送呢?这得从我国的能源分布说起。

我国能源资源储存和使用呈逆向分布,南方区域(粤、桂、黔、滇、琼)中云南和贵州两省一次能源保有量占五省区的90.5%,而GDP 占该区域约2/3的广东则是用电大户。

2000 年,中央提出“十五”期间西电新增向广东送电1000 万千瓦的重大决策,西电东送成为国家发展战略。

“以前通过就近建设燃煤电厂解决东部用电,但由于环境污染压力大、东部土地资源稀缺等问题,决定了不能继续沿用既有模式,而必须将西部丰富的水力和煤炭资源就地发电并输送到东部。

”南方电网公司系统运行部李鹏博士介绍说。

可西电东送不同以往电网“就近送电”的方式,它是远距离大容量送电,如从云贵送电到广东就长达1500公里左右,远距离大容量送电面临着很多技术挑战。

随着广东社会用电需求的不断增长,南方电网交直流并联输电的规模也逐年加大。

李立浧认为,采用交直流并联输电技术,是满足大容量、远距离送电和电网运行灵活性需要,落实国家西电东送战略的最优选择。

李立浧:中国“直流输电第一人”

李立浧:中国“直流输电第一人”

李立浧:中国“直流输电第一人”
高荣伟[1]
【期刊名称】《档案天地》
【年(卷),期】2018(000)004
【摘要】2018年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立浧作为第一完成人研究的“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工程”项目,荣获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据了解,作为著名的直流输电专家,李立浧带领团队研究的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技术,是解决我国能源与电力负荷逆向分布问题、实施国家“西电东送”战略的核心技术。

与此同时,该项技术为全球能源互联提供了中国方案。

【总页数】3页(P23-25)
【作者】高荣伟[1]
【作者单位】[1]河南省社旗县县委党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61
【相关文献】
1.敢为天下先\r——记中国直流输电第一人李立浧院士 [J], 李伟宁
2.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我国电力事业有很大发展潜力 [J], 麦婉华
3.推动直流输电技术从中国创造迈向中国引领——李立院士获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J],
4.中国直流输电第一人——记2018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涅 [J], 李莉;蔡萌
5.敢为天下先——记中国直流输电第一人李立浧院士 [J], 李伟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外专家研讨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和发展

中外专家研讨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和发展

中外专家研讨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和发展第1页[日期:2009-07-21] 来源: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作者:[字体:大中小]6月27~28日,第一届智能电网研究论坛在天津大学召开。

程时杰、韩英铎、杨奇逊、黄其励、余贻鑫等5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出席会议。

论坛共安排了十四个学术报告,从智能电网的基本理念、技术组成、设备需求等多个角度对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发展进行了探讨。

天津大学校长龚克、天津电力公司总经理李晶生、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秘书长李若梅、东北电力大学校长穆钢、天津科委副主任陈养发等出席会议并致辞。

此次论坛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发起,天津市科委、天津大学共同举办。

来自国内科研院所、高校、电力公司、电力设备企业等代表近300人参会。

天津大学余贻鑫院士的报告为“智能电网的原动力、技术组成和实施路线”。

报告中提出,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需求侧管理、分布式电源等是推进智能电网建设的原动力。

智能电网是综合应用通讯、高级传感器、分布式计算等技术,提高输配电网络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

论坛邀请了美国能源部中国办公室的MaitinSchoenbauer先生出席,并介绍了美国智能电网的有关情况。

MartinSchoenbauer介绍了“美国能源部智能电网业务”,美国能源部正在发起建立智能电网信息共享交流平台和信息库,资助智能电网技术研发项目,并指出清洁能源和智能电网将是中美能源领域合作的重要内容。

华中科技大学程时杰院士在“储能技术及其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的报告中指出,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所占比例较大的电力系统中,储能技术的应用是解决如何保证系统正常运行这个难题的一条可行的途径。

并提出了智能电网对储能系统的基本要求,即足够大的储能容量、足够快的功率响应速度、足够大的交换功率、足够高的储能效率、足够小的放电周期、足够长的使用寿命、足够小的运行费用。

香港大学吴复立教授作了“智能电网发展综述”的报告,华东电网有限公司战略研究与法律事务部主任李瑞庆作了“创新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的坚强智能电网”的报告,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院长王成山教授作了“分布式电源、微网、智能配电系统”的报告,分别对分布式电源、微网和智能配电系统的关键技术、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推动直流输电技术从中国创造迈向中国引领——李立院士获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推动直流输电技术从中国创造迈向中国引领——李立院士获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讴歌创新梦 礼赞创新者——2018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采风——李立院士获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推动直流输电技术从中国创造迈向中国引领文/刘 毅在广东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李立院士三十年如一日致力于能源电力事业,带领南方电网技术团队不断攻克西电东送关键技术、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芯片化保护技术、大电网安全运行技术等核心关键技术。

李立院士既是201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的第一完成人,实现了广东省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特等奖的零的突破,同时也是中国南方电网公司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的第一完成人,被誉为“中国直流输电第一人”。

他创造了中国和世界电力建设的许多个第一:参加和组织了我国第一条330kV 交流输电工程、第一条500kV 交流输电工程、第一条±500kV 直流输电工程;组织我国第一条也是世界上第一条±800kV 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技术研究、关键项目攻关和工程建设;主持研发建设世界首个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工程。

他为推动我国电网技术发展,尤其是直流输电技术从中国创造到中国引领作出了重要贡献,获评2018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潜心研究西电东送关键技术李立院士是我国著名的电网工程专家、直流输电专家,从事电网工程和直流输电工程的建设与研究工作五十余年,至今坚持在科技工作第一线。

他潜心研究西电东送关键技术,为我国西电东送战略实施和广东能源电力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我国能源资源储存和使用呈逆向分布,能源资源主要在西部北部,而负荷主要在东中部;南方区域也是如此,云南和贵州两省一次能源保有量占五省区的90.5%,而广东GDP 占该区域约67%。

为贯彻国家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战略,建设云南、贵州送电广东的交直流并联输电大系统,李立院士做了一系列基础性、开创性的研究工作。

交直流并联输电既能充分发挥直流输电远距离大容量、可控性强的特点,又能发挥交流输电的联网功能,是南方区域西电东李立院士送和网架结构的必然选择,由于存在交直流系统稳定相互影响、机电电磁暂态过程相互交织、多直流落点集中等诸多世界级难题,国内外均无大规模实施的经验。

云南电网4项科技成果通过专家鉴定

云南电网4项科技成果通过专家鉴定

云南电网4项科技成果通过专家鉴定3月16日至17日,南方电网公司科技成果鉴定会在昆召开。

云南电网公司云电科技园智能微网研究及示范工程建设、云南电网技术监督数据分析中心建设研究、电源集中送出电网振荡扰动定位技术及振荡解列控制系统研究、35千伏超导限流器的研制与挂网运行研究4个项目在会上通过专家鉴定。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李立呈担任科技成果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孙才新教授担任。

参与本次科技成果鉴定的4个项目在鉴定会上受到鉴定委员会专家的高度评价,专家认为,几个项目在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方面均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李立呈院士表示,云南电网公司在云电科技园微网项目的研究中,工作做得很扎实,特别在智能微网的构建方面,在相关的技术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这在南方电网,在国家智能微网建设方面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微网再扩大一点说,就是智能电网,在我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电网技术,项目的意义很大。

在对智能微网项目表示肯定的同时,李立呈认为,微网项目还需要继续提升。

他说,项目在风、光、储、柴和电网等方面已经建立了很好的技术基础,在微网方面也有很好的思考,微网作为南方电网的发展方向,作为国家的发展方向,需要在更高的层面提升,要考虑今后的智能电网是在哪些层面和现有的电网取得互动,特别是可再生能源接入方面,在电动汽车的发展方面,在电网的自愈性等方面都需要加大研究力度。

希望这个项目建成以后,变成南方电网在智能电网研究的一个基地,一个实验室,进而发展成一个国家级的研究平台。

据悉,在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应用中,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的发展最为迅猛,也是各国竞相发展的重点。

除规模化应用大型光伏,风电并网系统技术外,小型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分布式能源微电网技术也备受青睐。

目前,微网在解决无电人口、岛屿供电等方面已有较多应用,在与电网并网运行的领域业内也已建立相关研究。

透明电网理念与技术

透明电网理念与技术

透明电网理念与技术
近期,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立浧首次提出“透明电网”概念:把现代信息技术与电网相结合,在电网上安装小微智能传感器,让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展示出来,包括电源信息透明、网络信息透明、市场信息透明、设备状态透明、运行状态透明、交易状态透明等等,形成“透明电网”。

它可以让社会各方广泛深入参与电力生产、传输、消费等各个环节,协同促进能源电力的安全高效、绿色低碳发展。

同时,基于多年人才培养的深厚经验,考虑到第四次工业革命,“云大物移智”对电气工程教育提出的新时代要求,李立浧院士从新技术对传统电气工程学科教育改革的需求、目标、定位也做了深入的思考。

智能电网是智慧城市的基础 绿色电网为雄安新区保驾护航

智能电网是智慧城市的基础 绿色电网为雄安新区保驾护航

智能电网是智慧城市的基础绿色电网为雄安新区保驾护航 未来的10年至20年将是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主要时期,智能电网总投资规模预计接近4万亿元。

 国家电网计划,2011~2015年为全面基建阶段,加快建设华北、华东、华中“三华”特高压同步电网,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2016~2020年为引领提升阶段,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政策的大力扶持,加上输出的广阔需求,智能电网将得到飞速的发展。

 智能电网是智慧城市的基础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教授余贻鑫在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期间,向天津市政府建议建立全国示范智能电网社区的一个蓝图。

“数字化是智能城市的重要特征,用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是数字化发展的基础和支撑,天津市要发展智能产业,打造创新型城市,智能电网是基础,要先行。

”余贻鑫表示。

 “智能电网倡导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电并入电网。

”余贻鑫告诉记者,“建设美丽天津,首先要解决雾霾问题,电源结构要从以燃煤为主的模式转变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特别是太阳能发电为主的模式。

事实上,中国太阳能资源极其丰富,全国100%的地区均可开发。

” “智能电网可大幅度提高电网的安全性、供电的可靠性和电能质量。

”余贻鑫表示,“智能产业严重依赖安全可靠的供电,一旦停电,将造成大量损失,我们现有电网的可靠性远不能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智能产业需求,而智能电网则通过建立高度自动化和广泛分布的能量交换网络,具有自愈功能,从而为智能产业‘保驾护航’。

” 在余贻鑫看来,智能电网同互联网一样,也应当称之为“智能电网+”,意味着以智能电网为平台,发展各种产业。

“智能电网产业的发展将直接带动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的融合发展,促使这些产业的快速升级。

智能电网产业不仅是未来5年天津市应对能源、资源环境、生态建设、节能环保等问题的重要举措,更是中国相当长时间内提升未来全球竞争力的战略制高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作者:麦婉华来源:《小康》2018年第23期“回顾这50年的历程,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

有幸参加和组织建设了我国第一条330kV交流输电工程、第一条500kV交流输电工程、第一条±500kV直流输电工程、我国第一条也是世界上第一条±800kV直流输电工程。

通过这些项目的建设,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尽了自己的力量。

”南方电网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接受《小康》记者专访时说。

在我国众多的电力工程建设上都留驻过李立浧的“汗水”。

据了解,我国现有的7个直流输电项目,他直接参与了4个。

另外3个,他是专家组负责人。

2007年,李立浧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立浧牵头的“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成套设计自主化技术开发与工程实践”、“恶劣环境中电气外绝缘放电特性及其在电网中的工程应用”先后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一二等奖。

他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工程获得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生于1941年的李立浧如今已经77岁,但仍活跃在电力行业的建设与教学上,被誉为“中国直流输电第一人”。

作为著名的电网工程专家、直流输电专家,李立浧当初是如何与“电”打上交道?对于中国电力事业发展,他又有怎样的看法?“我出生于江苏省建湖县一个农民家庭,自幼有强烈的上学求知愿望,但直到快十岁的时光才正式进入学堂。

”李立浧说,农村小学虽然条件艰苦,但是老师认真教书育人,他也刻苦好学,小学时跳了级。

小学毕业考上江苏省重点中学——盐城中学,李立浧在那里度过了六年中学时光,1961年考上清华大学,成为家乡第一个考上清华的学生。

李立浧与“电”结缘是在大学。

进入清华大学后,他在电机工程系高电压技术专业学习。

“我是1967届的毕业生,当初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1968年9月我就走出学习和生活了7年的清华大学校园,怀着‘服从国家安排,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豪情,踏上去兰州的列车,开始了16年的西北之旅。

遵义院士工作中心简介

遵义院士工作中心简介

•县区材料•遵义院士工作中心简介遵义市汇川区科技局黄莎1中心简介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遵义院士工作中心(遵义高等研究院)是遵义市人才办所属的正县级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被列为遵义市首批授薪员额制试点单位,于2017年8月7日成立,这是遵义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大举措,必将为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全力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创新是引领打造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中心遵循“事业单位、企业管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立足遵义、服务全国”的定位,通过政、产、学、研、金”融合创新,搭建企业化运作的集咨询、科研、融资、孵化、转化为一体的高端创新创业平台,深入推进大扶贫、大数据战略,在强化人才保障支撑作用中加快打造红色传承精神高地、绿色发展战略高地、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和“黔川渝结合部中心城市”。

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科技、人才、品牌优势和遵义区域资源、产业优势,秉承“突出特色、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通过模式创新,强化资源整合,实现多元投入,推进人才集聚,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助推遵义经济社会发展。

中心实行“一中心、两会、一公司、多团队”的组织架构模式,即工作中心、联席会议和专家咨询委员会、科研成果转化创新创业投资公司、10支院士专家团队、1个产业投融资团队。

中心未来将建设成为全市创新驱动发展的“策源地”、重大科技攻关的“实验室”、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企业研发创造的“孵化器”、人才创新创业的“金摇篮”。

2团队介绍2.1自然资源信息工程工作室团队是一支具备专业水平、创新能力、开拓精神的高人才队伍。

承接了《遵义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工作,搭建了“农产品商贸流通配送平台”、“遵品直供”线上销售平台、“一人一策”精准扶贫系统、“挪挪车”A PP等,集科侬、工、商为一体,大力帮扶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从而实现精准扶贫,并与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相融合,推动地方经济快速持续发展。

智能电网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

智能电网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

智能电网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对未来能源的保护,现代科学技术逐渐变得日益重要,在此背景下更为智能化的电网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智能电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联合,将为电力行业注入新鲜血液,为人们创造更加便利,快捷和安全的生活条件。

首先,智能电网的建设需要大数据技术的支持。

现代科技为电力行业的智能化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智能化的电网不仅可以实现电力的远程控制,而且可以自动化地进行电力的监测、管理和优化。

同时,人工智能技术也可以将大数据的模型化、分析化和计算化,为智能电网的建设提供更优秀的支撑。

因此,大数据技术成为智能电网发展的基础,而智能电网又为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其次,智能电网建设也需要人工智能的支持,无人值守的电力管理系统可以自主地识别走私等安全隐患,可以将电力的供应量、清洗能源等情况进行监测、管理和展示,从而为电力的供应、消费提供了更加随心更加便利且高效的服务体验。

同时,智能电网还可以实现机器自主操作,可以将电力的分配问题进行自动调整,天然气供应也可以实现智能化操作,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电力供应体系的智能化和科技化水平。

再者,智能电网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还可以促进电力行业的精英培养。

智能电网对技术人才储备需求巨大,人工智能技术也能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如需求计划、规格设计等各方面的工作均需要极其专业的支持。

智能电网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将会为电力行业的培养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培养出更多的高技术人才本身也是对于现代科技和电力技术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总之,智能电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联合将为人们创造更加智能、安全、快捷和方便的生活条件。

随着各种先进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人类对于能源保护的需求也已经逐渐升温。

因此,现代科技和电力技术的融合将会在未来的电力行业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为人类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人工智能在电力行业的应用智能电网与电力需求

人工智能在电力行业的应用智能电网与电力需求

人工智能在电力行业的应用智能电网与电力需求人工智能在电力行业的应用:智能电网与电力需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人类社会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逐渐成为电力行业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其中,智能电网和电力需求管理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重要支撑。

本文将探讨人工智能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着重介绍智能电网和电力需求管理的相关技术和优势。

一、智能电网在过去传统的电网中,电力的供给与需求是通过一种集中式的控制系统进行调度的。

然而,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和电力需求的增加,传统电网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的电力供应需求。

而智能电网的应用则能更好地管理电力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提高电力供应的效率和可靠性。

智能电网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实时监测,将各个环节的电力系统进行智能管理。

首先,智能电网能够对电力系统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从而实现电力系统资源的合理调度。

其次,智能电网还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和故障检测,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最后,智能电网还能够实现对用户的需求进行预测和优化,提供个性化的电力供应服务。

二、电力需求管理电力需求管理是指通过对电力需求进行分析和优化,合理调度电力资源,提高电力的使用效率和节约能源。

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则能够有效地提升电力需求管理的效果和精度。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电力需求管理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化。

首先,通过对历史电力需求数据的分析和建模,可以预测未来的电力需求,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安排。

其次,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实现对电力需求进行个性化管理和优化,根据用户的需求和行为习惯进行电力供应的调度。

最后,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通过智能电表等设备对电力的使用进行实时监测和反馈,实现对电力需求的精确控制和调整。

三、人工智能应用优势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电网和电力需求管理中的应用,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首先,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提高电力供给的效率和可靠性,减少能源浪费和电力损耗。

其次,通过智能电网和电力需求管理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用户需求的个性化服务,提高用户的用电体验。

江苏方程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doc

江苏方程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doc

江苏方程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一、江苏方程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江苏方程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坐落在中国最佳经济魅力城市江苏江阴市。

企业创建于1992年,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业从事电力系统优化控制、电力环保、电力节能、电力品质改善和新能源电气控制等领域的研发与生产。

以科技创新实现产业转型,走产学研合作道路,是方程科技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法宝。

公司依托与高校合作共建的李立浧院士企业工作站、省工程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不断进行科技创新,现正针对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关键技术和装备进行攻关研发,产品系列及应用范围不断拓展。

近年来,企业共承担了国家、省级各类科技项目9项,拥有发明专利3项,省高新技术产品3项,获江苏省信息产业厅登记的软件产品4项。

方程自主研发的基于先进电力电子控制技术系列节能产品QFC-I智能型无功补偿装置、QFC-Ⅱ电能调节节电装置、QFC-Ⅲ电机调速节电装置,在降低电力传输损耗、电力品质的改善、大电机的调速节能等方面提供了技术含量更高,控制性能更优的手段,其技术指标和低碳标准已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其中,QFC-Ⅱ电能调节节电装置节电效果明显,被列为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QFC-Ⅲ电机调速节电装置的技术创新点已经使方程科技成为国家相关标准起草单位;公司还获得了财政部产业技术成果转化资金补助项目、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资助,方程科技正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勇创电力节能领域的标准。

公司严格按照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及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实施生产管理,系列产品均获得国家强制性认证。

良好的管理规范、严格的过程管理、科学的绩效考核和量化的质量管理使方程牌产品以一流的品质跻身于电力系统市场,服务于电力行业,深受业界好评。

与时俱进的方程科技现已成熟掌握了以柔性交流输电技术为核心的电力电子控制技术,在促进低碳生活、获得绿色发展的进程中,期待着成为企业注重环保、科学发展的榜样与标杆!二、江苏方程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企业资质: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科技创新先进企业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江苏方程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企业经营信息:通过建设通查询,江苏方程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中标1个,建筑企业资质0个,建筑不良记录0个,具体情况请登入建设通查询。

开讲了李立浧观后感

开讲了李立浧观后感

开讲了李立浧观后感
观看完李立浧教授的《开讲啦》后,我们要以李立浧教授为榜样,努力学习,提升技能,热爱自己的专业,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勇于奉献的精神,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不断探索、创新,以奋斗的精神致敬青春。

物工系学生党支部通过线上集中学习的方式,不断推进系部“党旗领航,铸魂强技”党建品牌建设,进一步强化学生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学习、工作中践行“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立志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实现匠心筑梦!。

美国智能电网发展模式的系统分析

美国智能电网发展模式的系统分析

美国智能电网发展模式的系统分析
李立理;张义斌;葛旭波
【期刊名称】《能源技术经济》
【年(卷),期】2011(23)2
【摘要】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智能电网作为奥巴马能源新政的一项核心内容加以提出,得到经济刺激计划大力支持,在全球掀起了建设智能电网的热潮.在系统回顾美国智能电网发展战略的孕育、成熟以及实施整个过程基础上指出,发展智能电网并非是美国政府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应急策略,而是经过数年的深思熟虑,依次经历了战略研究与规划、立法保障、政府主导推进3个阶段,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国家发展战略推进过程,该过程具备延续性、完整性、系统性的特点,对我国当前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总页数】9页(P27-35)
【作者】李立理;张义斌;葛旭波
【作者单位】国网能源研究院,北京100052;国网能源研究院,北京100052;国网能源研究院,北京10005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621.3
【相关文献】
1.基于云平台的智能电网管理系统分析和设计 [J], 马晓丽;张晓蕾;陈珊
2.智能电网中继电保护系统分析研究 [J], 肖明;鲁宇
3.智能电网需求侧管理系统分析 [J], 张蒙
4.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电网系统分析 [J], 吴学桐
5.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分析 [J], 高健;陈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需求侧智慧能源系统关键技术分析

需求侧智慧能源系统关键技术分析

需求侧智慧能源系统关键技术分析王成山;王丹;李立浧;贾宏杰;王伟亮【期刊名称】《中国工程科学》【年(卷),期】2018(020)003【摘要】需求侧智慧能源系统作为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能源系统的重要组织形式,对实现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就地消纳,提升终端能源利用效率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需求侧智慧能源系统的构成特点,列举了与需求侧智慧能源系统能源生产、传输、分配、转换、存储、消费等环节相关的关键设备与技术,分析了需求侧智慧能源系统的产业发展模式.最后,进一步针对需求侧智慧能源系统的发展前景,分实验示范阶段、应用推广阶段以及普遍应用、完全市场化阶段进行了阐述.【总页数】9页(P132-140)【作者】王成山;王丹;李立浧;贾宏杰;王伟亮【作者单位】天津大学智能电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2;天津大学智能电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2;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广东省绿色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天津大学智能电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2;天津大学智能电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01【相关文献】1.基于需求侧响应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风电消纳低碳经济调度 [J], 王海云;杨宇;于希娟;耿丽君;卢志刚2.基于综合需求侧响应策略的园区多能源系统优化运行 [J], 陈锦涛;杨苹;陈滢;陆进威3.基于风险量化与需求侧响应的综合能源系统储能事故备用优化利用 [J], 刘小龙;李欣然;刘志谱;卢颖华;罗真4.考虑综合需求侧响应的多储能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 [J], 白宏坤;张鹏;尹硕;杨萌;杨钦臣5.考虑需求侧响应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配置 [J], 朱志芳;许苑;岑海凤;黄文靖;郑杰辉;李志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电力技术
环境友好发电技术,例如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发电 推动电动汽车发展 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例如离岸风电场、太阳能发电
降低运行维护成本的技术
提高设备可用率以及使用寿命 利用新型高压绝缘技术优化电气设备的建设
29
东京电力公司的5个重点科技项目
电动汽车及快速充电
智能电网和电网智能化 --科学问题和实际问题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 李立浧
2010 . 08 .21. 北京
提纲
引言 新能源革命与电网变革和使命
新能源革命的目标和电网的使命 未来电网技术发展模式 重要的科技研发的主要方向
电网新技术发展趋势
新一代电网的主要特征 输电技术领域 配电技术领域 用电技术领域 电网调度领域
自动发现 故障、诊断 故障、自动 采取控制措 施,在用户 察觉前消除 缺陷
可再生能 源发电的比 例更高、电 力传输损耗 更小、电力 工业对于环 境与人更加 友好
电网资产 的利用率更 高、电价能 够实现电力 工业利益与 公众利益的 平衡
15
输电技术领域
特高压交流以及直流输电技术 大容量FACTS设备的应用 高压电气设备的在线监测与状态评估 一次设备的智能化 设备检修策略的最优化 新型智能(数字化)变电站 新型的输电线路技术 输电线路状态的在线识别
国际上几家电力公司技术发展方向 对于智能电网的认识:科学问题和实际问题 智能电网若干实际问题 结语
2
引言
6月7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大 会发表讲话。这个讲话虽然是在院士大会上讲的,而实 际上是面向全国的。
讲了三个问题,前面两个问题讲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和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 第三个问题讲加强和改进科技工作,其中一个重点是讲 人才工作
发电以及储能领域。涵盖发电设备状 态监测、高级的调速器技术、储能与 电力电子等
可再生能源领域。围绕风力发电以及 海洋潮汐发电的接入,重点研究电能 的预测、储能的配合、可再生能源发 电的调度与控制等
设备以及人生安全领域。防盗窃技术、 对输电塔以及输电线路的健康状况的 无线遥测技术、变电站员工的人身防 护技术、保护重点设施免受恐怖袭击 的隔离栏技术
胡锦涛的讲话对于研究智能电网很有意义
胡锦涛提出:构建覆盖城乡的智能、高效、
可靠的电网体系。
3
胡锦涛讲话的主要精神
提出“当今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追求绿色、智能、可持续的发展”
提出“一个国家的科技竞争力决定了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前 途”
提出“构建覆盖城乡的智能、高效、可靠的电网体系”
提出重点推动科学技术八个方面的突破性进展
输电网技术领域。确定了20个未来技 术方向
21
BPA在输电领域的20个未来技术方向
广域控制 新一代广域测量 通信技术 鲁棒的状态估计
对广域测量数据进行过滤以及可 信度评估、阻尼评估的软件 实时的负荷预测与发电调度软件 电力电子与FACTS 储能技术 变电站带电检修与故障诊断工具
状态检修
极端自然灾害下的电力基础设备 恢复技术 调度员在线辅助决策系统 调度信息可视化系统 在线的安稳稳定预决策系统 电网实时监测与诊断系统 高温超导以及大电流线路技术 新型材料导线技术 数字化变电站技术 负荷控制技术
电网新技术发展趋势
14
新一代电网的主要特征
智能
高效
可靠
自愈
绿色
经济
电网具有自 我感知状态、 自我分析策 略和自动控 制,形成通 过一个广域 通信网联接 的庞大智能 机器
单位输电 走廊的输电 能力更高、 输配电损耗 更低、能源 综合利用效 率更高
电网承受 扰动与冲 击的能力 更强、运 行更加安 全
25
法国电力公司的新技术方向
能量管理
动力经济分析,包括能源短缺的影响、气候变化以及经济 形势对电能需求的作用、能源市场规则分析
市场条件下的优化发电 通过电价、储能、需求侧管理等综合手段削峰填谷
用电
采用新技术降低建筑能耗以及居民用电 在建筑中采用太阳能电池、热泵、储能等综合技术手段并
10
未来电网的发展使命主要体现以下三点:
1)面对电源侧:具有接纳大规模集中式和分布式能 源、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电力的能力; 2)能够将电力需求侧的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电 力和能源综合高效利用系统等组成微型能源和电力网 络(微网)并与电网有机融合,与用户智能互动 3)大幅度提高电网(输电网和配电网)的安全、经 济运行水平:网络电能损耗大幅降低、具有设备和系 统的自愈能力、基本排除电网稳定破坏事故和大面积 停电、具有很高的环境兼容能力。
5
温家宝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 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智能电网 建设。
6
讨论电网问题的大背景
绿色发展 低碳、节能减排 新能源革命 智能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潮流
7
智能电网的背景和动力:
电网新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基于新能源革命促使 人们进行思考、研究 新能源、分布式能源的接入 资产利用率的提高、效率提高 用户的参与、互动性
火力发电厂26座,装机容量3683万千瓦 核电厂3座,装机容量1731万千瓦 水力发电厂160座,装机容量852万千瓦 风力发电厂1个,装机容量1000千瓦
拥有1542座变电站,总变电容量2亿5095万千伏安 主网架为500 kV,另外还有两条1000 kV线路降压至500 kV运行 核电等大容量、高效率机组是东京电力公司发展的重点 东京电网是世界上可靠性最高的都市电网
8
新能源革命引发的电网变革
电网新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基于新能源革命促使 人们进行思考与研究 国内与电网方面有关的相应的研究课题有:
电网新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 智能电网研究 中国能源和电力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
9
新能源革命的目标影响电网发展使命
全球气候变化的威胁、人类对化石能源短缺和枯竭的预期和碳排放的担忧, 成为新能源革命的主要驱动力。 2008年全球年消耗一次能源112.95 亿吨油当量,化石能源占88.1%(其中 煤碳占29.2%、石油占34.8%、天然气占24.1%)。我国2008年一次能源消 费19.99亿吨油当量(2009年为21.46亿吨油当量),化石能源占88.9%,(其 中煤碳占69.4%、石油占19.3%、天然气占3.7%)。其中煤炭比例高(占 69.4%) 新能源革命的目标:以清洁能源逐步代替化石能源,提高化石能源的清洁 高效利用水平,实现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能、地热能、生物 质能)、核能在一次能源消耗占较大份额的目标。 我国政府已提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耗中占15% 的目标。 可以预期,到2030-2050年,这一目标有可能达到40-60%。
数字仿真
考虑多时间尺度和多物理因素的仿真 仿真和实际测量的相互校核以及数据更新技术
27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法国电力公司EDF概况
法国电力公司是欧洲最大的发电 及配售电企业之一,各类发电机 组的总装机容量达到1.282亿千瓦, 向全球3780万用户供电并提供服 务
法国电力集团拥有75家子公司和
分支机构,投资范围从欧洲扩展 至世界各地
22
美国BPA电力局概况
BPA电力局供电范围
BPA是美国联邦政府经营的6个电力局之一,供电面积 777,000平方公里 BPA电力局是现代电力技术的先行者,其所研发的 BPA仿真软件、EMTP仿真软件目前仍在世界各国广泛 使用,BPA也是PMU/WAMS技术的先驱 BPA电力局拥有以C.W.Taylor一批世界级的电力科学家, 其出版的著作成为各国电力工程师的经典教材
电网安全运行信息的可视化、 实时化
对低频振荡以及电网阻尼的实 时监测与分析
对稳定极限以及当前运行状态 的可视化
19
国际上几家电力公司关注 的技术研发与应用方向
20
美国BPA电力局的最新研发方向
美国邦纳维尔电力管制局(BPA) 2010 年在5个领域中对自己的新技术做出 了规划
供电效率以及需求侧管理领域。涉及 到对居民负荷、商用负荷的需求管理 以及负荷响应技术
1、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科学技术
2、新材料和先进制造科学
3、信息网络科学技术技术
4、现代农业科学技术
5、健康科学技术
6、生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
7、空间和海洋科学技术
8、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科学技术
4
大力发展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科学技术
要坚持系统谋划、节能优先、创新替代、循环利用、 绿色低碳、安全持续,加强对我国能源资源问题的 研究,制定我国可持续发展路线图。要发展资源勘 探开发和高效利用技术,积极发展大陆架和地球深部 能源资源勘查和开发,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型、 安全、清洁替代能源,形成可持续的能源资源体系, 切实保障我国能源资源有效供给和高效利用,使我国 能源资源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要发展节能建筑、轨 道交通、电动汽车技术,加强煤的清洁高效综合利用、 煤转天然气、煤制重要化学品技术研发,构建覆盖城 乡的智能、高效、可靠的电网体系。
23
法国电力公司的新技术研发方向
法电将其新技术研发分为6大方向
发电 环保及可再生能源 能量管理 用电 电网 数字仿真
24
法国电力公司的新技术方向
发电领域
核电可靠运行 高效发电 可再生能源以及储能 核电站的过程控制
环保以及可再生能源领域
电力对环境的影响 气候变化 水电 风电 太阳能发电 海洋能发电
法国电网主网架以及电厂分布图
法国电力公司及集团旗下各企业
从事的能源业务主要集中在发电、
电力批发交易、输电、配电、供 电及相关服务
28
东京电力公司的4大新技术方向
与安全可靠供电相关的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