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概论地概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地震概论整理

地震概论整理

Chapter 1.地震学的研究范围和历史1.序言:1.1填空题:二十世纪全球有200w人死于地震,二十一世纪全球预估1500w人死于地震,每年约有500w次,20世纪以来我国发生了800多次6级以上的地震,平均每年史次;历史记载全球死亡超过20万人的地震有旻次,其中中国就有生次1.2思考题:地震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自然现象吗?答:地震有两面性,虽然是一种自然灾害,但人们对地球内部的了解主要来自地震给我们带来的信息。

地球具有不可入性,到目前为止,地震光是唯一能够穿透地球内部的波动,地震相当于一盏照亮地球内部结构的明灯。

2.什么是地震学?1.1填空题:地震概论是一门物理类课程而不是地质类课程3.地震学的研究范围和主要的研究方面:1.1填空题:地震学的研究比较广泛,主要有宏观地震学、地震波的传播理论、测震学三个大方面,后两者共称为微观地震学。

4.地震学的基本名词和概念:1.1填空题:1)某一个地震的震中距是1500公里,那么这个地震属于远震(按震中距分:地方震-100公里-近震-1000公里-远震)2)一个地震震源深度为400公里,那么这个地震称为幽地震(按深度划分:浅源-60公里-中源-300公里-深源)5.古代人类对地震的认识:1.1填空题:1)在古代,日本人认为地震是由缝鱼引起的(中国:占代鳌鱼翻身、日本:绘鱼尾巴甩、占希腊:气动说)2)古代地震史料最丰富的国家是史国3)中国古代建筑抗震智慧的精髓是以柔克刚1.2思考题:讨论题:在古代,为什么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对地震成因的看法不同?(环境不同)答:在科学不发达的过去,人们对地震的成因,往往用神话来解释。

“酷”与“年”都是为了震灾而产生。

6.地震学发展简史:1.1填空题:1)地震学一门独立的学科登上现代科学的舞台的标志是地震仪出现并且广泛使用2)1966年3月,河北邢台发生了灾害性的大地震,损失巨大,为了统一地震工作的部署和加强领导,1971年成立了国家地震局(现改名为中国地震局)3)地震学是一门相对年轻的科学,其定量研究只有100年左右的时Chapter 1.章测试1.全球每年约发生大小不等的地震500w次2.二十一世纪全球预估1500w人死于地震3.历史记载全球死亡超过20万人的地震有旻次,其中中国就有生次4.某一个地震的震中距是600公里,那么这个地震属于近震(按震中距分:地方震・100公里■近震・1000公里■远震)5.一个地震震源深度为15公里,那么这个地震称为壁地震(按深度划分:浅源-60公里-中源・300公里-深源)6.在古希腊,人们认为地震是山气引起的(中国:古代鳌鱼翻身、日本:酷鱼尾巴甩、古希腊:气动说)7.古代地震史料最丰富的国家是史国8.中国古代建筑抗震智慧的精髓是以莱克刚9.地震学是一门相对年轻的科学,其定量研究只有100年左右的时间10.1966年3月,河北邢台发生了灾害性的大地震,损失巨大,为了统一地震工作的部署和加强领导,1971年成立了国家地震局(现改名为中国地震局)1.波的性质简述:1.1填空题:1)频率为3000Hz的声波,以1560m/s的传播速度沿一波线传播, 经过波线上的A点后,再经13cm而传至B点。

地概第二组之地概知识串讲

地概第二组之地概知识串讲

地震波的折射反射转换
近震时,地震波入射至界面上时,会发生折射,反 射和波形转换。P,SV波会产生转换波,SH波不会, P->SV,SV->P。因为他们不是水平面内振动 远震时,考虑曲率,snell定律有。
r1 sin(i1 ) r2 sin(i2 ) p v1 v2
各种震相
P,S纵波横波;c在地核界面反射,i表示在内核界面的反射;K通过外核的纵波; P’表示PKP;I内核的P波,J内核的S波;p,s表示由震源向上传播的射线 P:在震中距为100度的范围内,P将作为地震记录的第一个震相清晰地显示出来。 一超过103度,其振幅就变小,这是因为进入地核的阴影区所致。当看到弱小的波 时,一般认为那是在核幔边界上由于衍射而产生的,这类似于莫霍面衍射的Pn波。 S:在震中距最大为100度的范围内,S往往以比P还大的振幅在地震记录上显示出 来。超过100度时,虽然开始进入了地核隐区。 PP、SS(地面反射波):这两个震相在震中距超过20度是就开始与P或S分离。
地震走时表
地震走时表,即地震波在不同震中距上传播的时间 表,是根据地震图中各种震相来编制的,是分析地 震图,识别不同震相的主要依据。 P,S和其他一些体波走时曲线斜率随震中距增大减 少,说明地震波的速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加。 瑞利波和洛夫波走时曲线为直线,说明速度恒定, 从上面可以看出,这些波是且只能是沿表面层传播。 S-P走时差依赖距离比较多;pP-P走时差依赖于深度。 因此可以获得震源深度和震中距。
理论
研究问题的尺度远大于地震波波长的情况下,将地震波 的波动问题当成与几何光学问题相似的地震射线问题来 研究。 地震射线(能量束高斯分布)学是波动地震学在波长很 短时的近似,根据Fermat原理(即当一个震动由介质中 一点传播到另一点时,它所经过的途径是使其传播时间 为一稳定值)推演出来 地震波传播路径为走时(travel-time)最小的路径(前 提为高频波动):推出Snell定律,也可以推出当介质分 层,射线从低速向高速入射时,可能存在侧面波(首播)

地震原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地震原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地震原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地震是地球内部浓缩和释放能量的结果。

地球内部在地震发生前会积累大量的能量,当这些能量超过了岩石强度的上限时,岩石就会发生破裂或错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形成地震。

地震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如下:一、地震震源和地震波1. 地震震源地震的震源是指地震发生的具体地点,通常位于地壳的深部。

地震震源是地震产生的能量释放的起点。

根据地震震源的深浅,地震分为浅震、中震和深震。

2. 地震波地震波是地震产生的能量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动。

地震波可以分为纵波、横波和表面波。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路径是地震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地震的成因1. 地震的释放能量地震的能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和地热能。

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会导致板块运动,产生地震;地热能的积累和释放也是地震发生的原因之一。

2. 地震的破裂和错动地震震源周围的岩石会发生破裂和错动,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形成地震。

地震破裂和错动的过程是地震发生的必要条件。

三、地震波的传播和检测1. 地震波的传播地震波可以在地球内部的不同介质中传播,根据介质的性质和厚度,地震波的速度和路径会有所不同。

2. 地震波的检测地震波可以通过地震仪和其他地震探测设备来检测和记录,从而研究地震的震源和地震波的传播路径。

四、地震的影响和预防1. 地震的影响地震会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包括建筑物倒塌、道路和桥梁断裂、地面沉降和地裂等。

2. 地震的预防地震的预防主要包括地震监测和预警、建筑抗震设计和工程、地震应急救援等方面。

总的来说,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能量的积累和释放而引起的地球表面和地下的运动的结果。

地震的震源和地震波的传播是地震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地震的影响和预防也是人类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的重要知识。

通过对地震的研究和预防,可以减少地震对人类的影响,保护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

地震知识总结(5篇)

地震知识总结(5篇)

地震知识总结(5篇)地震知识总结(精品5篇)地震知识总结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地震知识总结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地震知识总结(精品5篇)】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地震知识总结篇1地震知识总结一、地震基础知识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引发了地壳运动,产生了地震波。

地震波包括P波(压缩波)和S波(剪切波),它们携带了大量关于地震的信息。

地震一般分为三种,即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

二、地震预防和减轻1.地震预警:地震预警可以提前知道地震,并给人们提供几秒钟的时间来采取防护措施。

目前的地震预警技术主要基于地震波传播速度差异的原理,通过检测地震波的到达时间,计算出地震的位置和震级。

2.地震防灾应急预案:制定地震防灾应急预案,包括地震发生时的应急措施、人员撤离和安置等方面。

三、地震应急响应1.地震发生后,应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组织救援队伍,疏散人员和物资,并尽可能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

2.地震救援和减灾工作应遵循“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原则,优先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四、地震科学研究地震科学研究是地震预防和减轻的基础,通过对地震活动规律、地震成因和地震预测等方面的研究,为地震预防和减轻提供科学依据。

五、总结地震知识总结是重要的,只有充分了解地震的特性,预防和减轻地震的方法,以及在地震发生后的应急响应和科学研究,才能更好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地震知识总结篇2地震知识总结:一、地震基础知识1.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

2.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下岩石破裂,使岩浆或岩层中的气体突然释放出来。

3.地震的震源深度一般为几千米,最浅的为几米,最深的为70千米左右。

4.地震的震中称为震源,震源的深度称为震源深度。

震源越浅,对地面影响越大。

二、地震的预测和防范1.地震的预测目前还很难。

目前只有少数地震可以预测,而且准确性很低。

2.强烈地震之前,往往有一些前兆现象,如地面的异动、地面的倾斜、地面的断裂等。

地震概论笔记及大纲

地震概论笔记及大纲

地震概论整理一、一些概念与常识1.震源:地震破坏开始的地方。

2.震中:震源在地表的垂直投影。

3.震源区,震中区(极震区),震中距。

4.震级:表示地震强度,是根据地震图记录到的地震波的强弱来表征地震大小的一个标度,无量纲。

5.烈度:是描述地震破坏性的一种经验性的定性标度。

不仅与地震大小和震源深度有关,而且与观测点距震中的远近,场地条件,建筑物结构、质量和固有周期有关。

6.走时:地震射线从震源出发到达地震台所用的时间。

7.地震的分类(主要)(详见讲义p3)按成因:a.构造地震(占全球发生的天然地震的90%)。

所有危害人类的大地震都是构造地震。

b.火山地震(中国少有)。

c.诱发地震(人为)(d.陷落地震)按震源深度、震源机制、震级等划分地方震:震中距在100km内;近震:震中距在100~1000km内;远震:>1000km8.地震序列主震型:有一次大的主震,前有前震,后有余震。

(一般观测到前震的地震序列不多,因为即使主震是大地震,其前震有可能震级极小)震群型:一个地震序列中包含若干震级差不多的地震,无一特大震级的地震。

9.全球大地震带(三条)a.环太平洋地震带。

震源深度从大洋一侧向大陆逐渐加深。

所释放的地震能量占全球75~80%,是全球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震带(全球80%的浅源地震、90%的深源地震均集中在该带上,这是一条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地震带)。

b.地中海—南亚地震带。

以浅源地震为主,局部有中深源地震。

所释放的地震能量占全球的20%左右。

中国西藏、云南局部地区属于此。

c.全球断裂带地震带(洋中脊、海岭)。

均为浅源地震,深度<30km,无巨大地震,地震频度低。

10. 地震成因:弹性回跳理论(断层说)、岩浆冲击说、相变理论。

(后两者没有进一步论证、应用)宇宙演化1. 距离光年天文单位(AU/UA)秒差距parsec (pc) :恒星距离单位,数值上等于恒星周年视差的倒数。

详见ppt。

1pc=360×60×60/2PI×1天文单位=206265天文单位=3.2616光年=308568亿公里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的距离约为1.29pc(4.22光年)。

地震概论整理

地震概论整理

地震会考什么呢?不知道啊...那就打在下面的会考,没有看的不考吧!绪言:1.地震灾害具有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震源浅、灾害重的特点。

2.地震学的应用:(1)地震观测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最基本的方法。

(2)利用地震波在不同岩层分界面上所产生的反射、折射或衍射来确定这些几何界面的几何关系,从而寻找地下的地质构造,特别是储油构造。

(3)地震波还可以用作传递信息的工具。

(4)科学家用地震波资料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用地震波探测地下矿产资源,并形成了一门应用科学——地震勘探。

(5)地震学者还在核爆监测及维护世界和平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地震学,即对地震的科学研究,与化学、物理学或地质学相比较是一个年轻的学科;然而在仅仅100年里,它在解释地震成因、地震波的性质、地震强度的显著变化以及整个地球的地震活动明显的分区特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地震学是探测地球内部的嘴有效的深部探测器。

近年来,通过地震波可以探测出地球内部岩石密度和刚度小到10%的变化,这些新研究进展大多依靠层析成像方法。

】第一章。

地震队人类社会的重大影响1.华县地震——有历史记载伤亡之最※损失巨大的原因:(1)震中区位于河谷盆地和冲积平原,松散沉积物厚,地下水位高,地基失效,黄土窑洞极易倒塌;且地震发生在午夜时分,人们丝毫没有准备。

(2)地震前两年关中地区大旱,岁荒粮歉,地震后完全丧失了抗御灾害的能力,疾病等次生灾害严重。

(3)位于华县地震极震区东西两端的是渭南和潼关两个黄土塬,在地震的触发和强烈振动作用下,造成沿黄土塬边缘发生了巨大的构造滑坡。

(4)黄土崩塌了窑洞造成伤亡。

(5)震中区的地裂缝吞噬民众。

(6)地裂缝、砂土液化和地下水系的破坏,使灾情进一步扩大,水灾、火灾等次生灾害严重,加上社会治安混乱,谣言四起,灾民惶惶不可终日。

2.海城地震——世界上唯一成功准确预报的主震型地震。

3.减轻震害措施(1)减轻震灾的工程性措施:①加强工程结构抗震设防,提高现有工程结构的抗震能力。

地震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地震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地震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一、地震的定义和原因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而导致的一种地表震动现象。

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球内部板块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当地壳岩石承受不住内部应力力量时会发生破裂,导致地震释放大量能量。

二、地震的分类1.按照地震发生的深度可以分为浅震、中震和深震。

2.按照地震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人工地震。

三、地震的影响地震会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产生严重影响,包括建筑物倒塌、地质灾害、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

四、地震预警和预防1.地震预警是指通过监测地震前兆信号,提前预警公众并采取适当措施减少地震造成的危害。

2.地震预防主要是指建设抗震设施和规划合理的城市布局,减少地震影响。

五、地震的测定和观测地震可以通过测定地震波和观测地震仪来确定地震的发生地点、震级和震源深度。

六、地震的应对措施当地震发生时,人们应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包括躲避危险区域、避免室内物品伤人和火灾等。

七、地震的常识地震在地球表面由于振动引起的各种现象。

八、地震的预报地震预报是指通过对地震前兆现象的监测和分析来预测地震的发生时间和地点,以减少地震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九、地震的灾害地震会引起海啸、地质灾害等各种灾害,对人类和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十、地震防治地震防治是指建设抗震工程、进行地震科普宣传、加强地震监测等一系列措施,以减少地震造成的危害。

十一、地震与环境地震在地球壳、大气等环境中产生的各种影响。

十二、地震的危害和预警地震会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地震预警是非常重要的。

十三、地震的预警机制地震预警的机制主要是通过地震监测仪器和传感器监测地震前兆并发出警报。

十四、地震与建筑物地震对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要求以及建筑物防护措施。

十五、地震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地震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环境的影响,包括对农业、交通、水利等方面的影响。

十六、地震对历史和文化的影响地震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保障,以及地震对人类文化的影响。

十七、地震常见的地质灾害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包括滑坡、泥石流、坍塌等各种灾害。

地震概论知识点总结

地震概论知识点总结

地震概论知识点总结地震是地球表面的一种自然现象,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地壳运动而引起的地面震动。

地震是地球的地壳结构发生变化时产生的自然灾害,一般由于地壳内部能量释放而引起。

地震的产生与地球的内部构造密切相关。

地球内部由地核、地幔、地壳三个部分组成。

地壳是地球最外围的一层,是地球表面的最薄的一层,地壳包括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地壳的运动导致了地震的产生。

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壳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

地球的地壳板块是不断运动的,它们之间相互挤压、拉伸和滑动,导致了地震的产生。

地震还可以由于火山喷发、坍塌以及人类活动等引起。

地震的强度通常用里氏震级来表征,震级越大表示地震能量越大。

地震的震级一般是由测震台所测定,并根据地震波的振幅来确定。

地震通常会造成严重的损失。

地震会导致房屋倒塌、道路断裂、桥梁受损等严重后果,甚至会引发海啸、火山喷发等次生灾害。

地震还会造成人员伤亡,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极大的危害。

为了应对地震带来的损失,人们还开发了一系列地震预警系统和应急救援方案,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地震对人类的不利影响。

地震的研究和预防已成为地震学的研究重点。

地震学是地球物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地球的内部构造、地震的发生规律以及地震对人类的影响。

地震的研究包括地震的监测、测震台的建立和运营以及地震数据的分析等。

通过对地震的监测和研究,科学家可以对地震进行预测和预警,避免地震对人类的损失。

地震还有许多与之相关的术语和概念。

例如地震带、地震波、地震震源、地震震中等,这些术语都是地震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在应对地震灾害时,人们还开发了一系列地震防灾减灾的技术和方法。

例如建筑物抗震设计、地震疏散和逃生等,这些技术和方法可以减少地震对人类的伤害。

总之,地震是地球内部地壳运动所引起的地表震动,是地球的自然现象之一。

地震的研究和预防已成为地震学的研究重点,人们已经开发了一系列地震预警系统和应急救援方案来减少地震对人类的影响。

地震防灾减灾技术和方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减少地震对人类的损失。

地震概论地概笔记1号

地震概论地概笔记1号

知识要硬才会有力量,如果不应用那只是一种负担。

不然北大的老师为什么没什么力量。

第一章地震介绍✧中国多地震国家,死亡超过20万世界6次,中国4次。

地震两面性。

唐山、海南、华县、汶川)✧9.11双子塔倒塌。

原因:不是豆腐渣,钢结构混凝土少,不防高温,火烧。

✧震级是微观标准,用仪器测量,表示的真能量传播。

烈度是宏观标准,实际强度。

✧地方震(100公里以内)、近震、远震(1000公里以外)✧李嘉诚的书要多看3.4 地概看电影《大地震》3.11 第二章地震波✧复习:小地震大灾害(板块密度大)✧地震分类:大小分,深度分,距离分。

一、波的性质✧波的性质;横波(切变)纵波;气体和液体只能传播纵波。

(因为没有剪切效应),外核是液体剪切力:只作用在固体表面上的力。

(力的方向和受力面平行)平面球面波:太阳光1、在各向同性介质中传播时,波线和波阵面垂直。

2、在远离波源的球面波波面上的任何一个小部份,都可视为平面波。

波面为平面/球面波/柱面波驻波:两列频率相同的想干波相遇✧波长大于介质分子间的距离是介质才是连续的;若小于,不连续,不能传播弹性波✧弹性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频率上限✧在各向同性介质中传播时,波线和波振面垂直✧在任意时刻,波面有很多个,最前面的波面是波前,波前只有一个✧波动是不同频率波的混合;光线描述光的传播。

✧我们认为地球介质是:均匀连续的,✧研究地震波传播时间很短时可以假定为:完全弹性体✧研究地震发生:脆性、二、地震波✧弹性介质:(塑性不能回复,)✧杨氏模量/泊松比/体变模量/切变模量✧波动方程:体积变化引起纵波,对方程求散度,求旋度✧P波S波差异1)纵波P波比横波S波速度快根号3倍;2)质点振动方向互相垂直;3)p波垂直分量较强,s波水平;4)s波低频成分丰富;5)天然地震震源破裂以剪切破裂和剪切错位为主。

6)P波无旋波通过,质元无转动而有体积变化;s波无散等容波,✧面波是沿地球表面传播的,在垂直地球表面方向面波的振幅急剧衰减,地震记录上面波的振幅大于体波✧在圣保罗大教堂的耳语长廊或者天坛回音壁上捕获的声波就是面波✧周期越大的波渗透深度越大✧半无限不均匀介质不产生勒夫波,瑞利波无频散✧到达顺序:P波,S波,love面波,Rayleigh面波,尾波3.18第三章首波、侧面波3.25第三章第一节✧费尔马原理:地震波传播的路是走时最短的路线,但是只适用于高频/短波(地震波的特征波长远远小于所研究问题的尺度)是地震波的高频近似解✧高频近似:地震波的特征波长远小于所研究问题的特征尺度✧地震射线:能量分布呈高斯分布,能量束的宽度(能量达到某一标准的分布范围)反比于频率,高频时,能量束成为线✧首波(地震波由低速层向高速层入射)与直达波,超过一定临界距离,首波先于直达波到达。

地概知识点整理(排版清晰)

地概知识点整理(排版清晰)

地概总结一、名词解释1.地质灾害由于地质营力或人类活动而导致地质环境发生变化,并由此产生各种危害或严重灾害,使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人类生命财产遭受损失的现象或事件2.地层层序律地层形成的原始产状一般是水平或近水平,并总是先形成的地层在下,后形成的盖在上面,这种正常的地层叠置关系叫地层层序律3.化石层序律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具有不同的古生物化石组合,相同时代的地层中具有相同或相似古生物化石组合4.自然环境人类在地球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周围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如阳光、空气、土地、能源等5.地质环境围绕生物体外部的空间及所包容的一切因素的总和6.生态系统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生物和非生物的综合,并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组织的能力7.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总是不断进行,一定时间、空间内,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都保持着一种动态的稳定,此状态叫8.重力异常实测重力值与理论重力值之间的差值9.成岩作用由松散的沉积物转变为沉积岩的过程10.压实作用沉积物在上覆水体和沉积物的负荷压力下,水分排出,孔隙度降低及体积缩小的过程11.胶结作用从孔隙溶液中沉淀出的矿物质(即胶结物)将松散的沉积物粘结成沉积岩的过程12.节理岩石受力作用超过岩石的强度时,就会破裂形成断裂构造,断裂两侧岩块无明显滑动者叫节理,有明显滑动者叫断层。

13.剪节理由剪应力产生的破裂面14.张节理由张应力产生的破裂面15.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规则裂开的性质天然形成的、由固体矿物或岩屑组成的集合体17.岩石的矿物成分不同类型的岩石具有的不同的矿物共生组合18.岩石的结构组成岩石的矿物或碎屑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态特征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19.岩石的构造岩石中的矿物(或岩屑)颗粒在空间上的分布和排列方式特点20.岩石圈软流圈之上的固体地球的刚性圈层21.岩浆地壳深部或上地幔局部地段中存在的一种炽热的、粘度较大且富含挥发成分的硅酸盐熔融物质22.岩浆作用岩浆沿构造软弱带上升到地壳上部或喷溢出地表,由于物化条件改变,岩浆成分不断发发生变化,最后冷凝成岩石的复杂过程23.侵入作用岩浆在向上运移、侵位后,在地壳上部某处冷凝下来的作用过程24.矿产(矿产资源)自然界里一切埋藏在地下的可供人类利用的矿物或岩石资源25.矿床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中所含某些物质成分的质和量符合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要求,并能为国民经济所利用的综合地质体26.矿石矿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完整版)北京大学《地震概论》重点知识点

(完整版)北京大学《地震概论》重点知识点

(完整版)北京大学《地震概论》重点知识点地震概论笔记(2016春)第一章地震学的研究范围和历史1.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全球每年约发生500万次地震。

全球有6亿多人生活在强震带上,20世纪约有200万人死于地震,预计21世纪将约有1500万人死于地震。

我国是多地震国家,历史记载死亡人数超过20万人的地震,全球6次,中国4次。

2.地震的两面性:①自然灾害②给人类了解地球内部的信息3.地震:地球内部介质(岩石)突然破坏,产生地震波,并在相当范围内引起地面震动。

破坏开始的地方称为震源(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

理论上看成一个点,实际上是一个区)震源深度:将震源看做一个点,此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4.震中:震源在地表上的垂直投影。

震中距:观测点与震中的大圆弧距离(在地面上,从震中到任一点沿大圆弧测量的距离)可证明是两点间的最短距离。

烈度:宏观,实际的破坏程度(我国12度烈度表)震级:微观标准表示地震能量大小,仪器测量(地震差一级,能量相差32倍(101.5),两级相差1000倍:log E=11.8+1.5M,E:能量,M:震级)两者都反映地震大小5.分类:地震序列:①主震型(一个主震,多个余震)②震群型按震源深度分:①浅源:震源深度< 60km ②中源:60-300km ③深源:> 300km 按震中距分:①地方震:震中距<100km ②近震:<1000km ③远震:>1000km (以观测点为圆心,1000km为半径)6. 地震学是应用物理类课程。

地震学只有100多年的历史,中日美在地震学三足鼎立第二章地震波第一节波的性质简述1.液体、气体只能传播纵波,固体可以传播横波(S波)、纵波(P波)2.波线和波阵面垂直3.远离波源的球面波波面上任何一小部分视为平面波第二节地震波1. P波和S波的主要差异总结:vP=√3vS(1)P波的传播速度比S波快,地震图上总是先出现P波。

地震概论知识点复习

地震概论知识点复习

零级地震的规定
• 伍德—安德森标准地震仪在震中距等于
100km处,如果记录的两水平分向最大振
幅的算术平均值是1μm,那么此次地震
的震级为零级。
余震的两个特点: 第一:余震并不一定局限于主震周围很小的区 域。 第二:随着时间流逝,余震的频率确实会越来 越小,但是其强度却不一定减小,在主震过 去很久后,还偶尔有很大的余震发生。
压力 P MPa 0
重力 g m· s-2 981
温度t 附 C 14 注
2.6


( 莫霍面) 33 60 7.0 8.2 7.93 4.2 4.6 4.36 4.5 5.42 7.23 0 0 2.9 3.34 3.42 3.6 4.64 5.56 9.98 11.42 1200 1900 3300 6800 18500 983 984 984 989 995 400-1000 1100 1200 1900 3700
SH波——当振动发生在波传播的水平面内时为SH波。
SV波——当振动发生在波传播的垂直面内时为SV波。
• (二)面波
• 面波是沿地球表面附近传播的一种弹性波。面 波传播的速度都比体波慢。最重要的面波有两种: Rayleigh 波(R波)和Love 波(L波),它们的命 名是为了纪念这些波的发现者,英国科学家Lord Rayleigh 和 A.E.H. Love。
邢台地震揭开了中国地震监测预报的序幕
1.4揭开中国地震监测预报序幕的地 震 — 邢台地震
• • • • • • 邢台地震 时间:1966年3月8日5时29分14秒/3月 22日16时19分46秒 地点:河北隆尧县/宁晋县 震经/震中:6.8级/9度;7.2级/10度 波及范围/损失:地震发生后,漫天飘雪 死亡人数: 8064人

地震知识点地理总结

地震知识点地理总结

地震知识点地理总结1. 地震的形成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构造活动导致地壳发生运动而产生的。

地球的构造活动包括板块构造运动、火山喷发和地壳变形等。

当地壳受到外界力的作用,无法承受而发生破裂时,就会导致地震的发生。

地震的能量来自于地球内部的岩石,当岩石的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破裂,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2. 地震的分类根据地震的发生深度和位置不同,地震可以分为浅震、中震和深震。

浅震指的是震源在地表到60公里深度之间的地震;中震指的是震源在60公里到300公里深度之间的地震;深震指的是震源在300公里以上的地震。

另外,地震还可以根据震中的位置分为陆震和海震。

陆震是指震中位于陆地上的地震,海震是指震中位于海洋上的地震。

3. 地震的影响地震对人类和自然环境都会造成重大的影响。

地震可以引起地表的振动、地面的裂缝、滑坡、地面沉陷和涌积等地质灾害,给建筑物、交通设施、水利工程和农田等带来严重破坏。

地震还会引发火山喷发、海啸、地震海啸等次生灾害,给人类造成生命和财产上的巨大损失。

4. 地震的预测和预防目前,地震的预测仍然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

地震预测主要通过对地震前兆的监测和分析来进行,包括地震活动、地表变形、地磁变化、地下水位变化等。

但由于地震前兆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使得地震预测难度很大。

因此,人们更多地是依靠地震监测、应急预案和灾后救援来减轻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

5. 地震的记载和研究地震的发生早在古代就有记录,古代中国的地震记载就相当丰富。

自然科学界始终关注地震的研究和预测,通过地震波的传播、地壳的运动静力学和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来深化对地震的认识。

地震的研究还可以为地震预测和减灾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地震是地球内部构造和活动的表现,具有破坏性和危害性。

对地震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减轻地震灾害的损失,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地震的研究和预测仍然是科学家和学者们关注的重要课题,也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地震概论整理

地震概论整理

一、地球科学概况1、地震学:研究地震及其相关现象2、四大起源问题:行星(宇宙)、地球、生命、人类3、C.S.H: Composition(组成):同位素地球化学.Structure(构造):全球构造.History(历史):全球变化.4、地学发展:水火不相容(Werner水成论与Hutton火成论)——均变与灾变——固定论与活动论固定论:海洋与陆地永恒不变5、极地科学:全球变化;海平面变化;气候与生态演变二、宇宙演化1、哈勃发现非稳衡宇宙红移:相互背离,频率变小由此宇宙是由一个基点爆炸而得2、宇宙大爆炸理论的证据:2.7K的发现3、哥白尼原理:宇宙中各点是平权的,有限无边的宇宙没有中心三、太阳系1、行星顺序:水金地火木土天海,Pluto是矮行星绪论2、太阳系的轨道特征:近圆性同向性共面性3、行星运动三大规律:(1). 行星在椭圆轨道上运动,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2). 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3). 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与轨道半长径的立方成正比.4、体积密度卫星表面类地行星小大少固体类木行星大小多非固体5、彗星结构:慧发、慧核、慧尾6、太阳系起源假说及发展:Kant-Laplace星云说(18世纪Kant, 1755《自然通史和天体理论》Laplace, 1796《宇宙体系论》)无法解释角动量分配异常灾变说和爆发说新星云说补充:Laplace星云说中太阳系形成的过程:炽热的气体云—分离环—团块—行星7、地球的早期演化:地球形成期(约46亿年前) ——放射熔融期——小天体碰撞期——熔流外溢期——.板块构造发育期8、金星温室效应严重,不适合开发9、月球公转与自转周期一致,导致月球仅有一面面向地球第一章地震学的研究范围和历史1、全球7.0以上强震约13次,15%在大陆,2、中国西部地震较频发,中国每年4.7级以上地震平均50次3、地震频发性低于气象灾害,而由于其突发性和毁灭性使得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高居所有自然灾害之首。

地震概论周五 地概笔记2018秋

地震概论周五 地概笔记2018秋

第一章1、近震:震中距离1000公里远震:震中距离1000公里以外地方震:震中距离100公里2、烈度:按一定宏观标准,表示地震对地面影响和破坏程度的一种量度震级:按一定围观标准,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一种量度3、比较重要的就是地震波的折射、反射和转换的计算第二章:地震波1、地球介质通常可以认为是均匀和连续的。

2、在无界弹性介质中,纵波传播速度为杨氏模量与密度比值的二次方,横波传播速度是切变模量与密度的比值的二次方。

纵波(P波)传播速度约为横波(横波)传播速度的根号3倍。

3、纵波与体变相关,横波与切变相关。

4、面波振幅一般比体波大。

5、回音壁上是面波。

6、面波周期越大,渗透深度越大。

7、在半无限的均匀介质中,不产生Love波,且Ruilei波没有频散。

因此,地震记录中出现love波以及频散的Ruilei波,则介质不均匀。

8、地球自由震荡周期特别长,周期短长排列:体波<面波<自由震荡9、影响自由震荡周期的因素:(1)自转(2)横向非均匀性10、地震波的波序:P波,S波,love面波,Ruiley面波,地震尾波(脉动)频率依次降低第四章:地球内部的结构1、地壳厚度约为35~45公里,一般分为两层。

上层的P波速度由5.8~6.4公里/秒随深度增加到下层的6.5~7.6千米/秒2、要研究大洋和地壳的区别,必须研究面波!!!可以此判断海洋地壳和大地地壳是不同的3、地幔氛围上地幔、过渡层和下地幔三个层区4、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壳幔界面:地下30-60Km处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莫霍界面上下地面的过渡层幔核界面:地下约2900Km处,地幔与外核分界面,古登堡界面内外核界面5、用于确定地球内部深处构造的基本方式,解释测得的地震波走时曲线,求解通过地球的平均地震波速度。

第五章1、板块构造学说一、板块理论发展第一阶段:大陆漂移维格纳——大陆漂移学说的缔造者大陆漂移的证据:大陆架;化石;岩石连续性;古气候证据问题大陆漂移的力学机制是什么?二、第二阶段——海底扩张地磁条带和地磁极性反转(哈扬地壳年龄不超过两亿年)三、第三阶段——板块构造板块构造驱动力问题地幔对流模式2、简述地震学、古地磁学为板块构造学说提供的证据地震学为板块构造学说提供了三方面的证据:(1)天然地震的空间为校址可以勾画出板块的边界。

地概笔记

地概笔记

一、地球科学概况1、地震学:研究地震及其相关现象2、四大起源问题:行星(宇宙)、地球、生命、人类第一章——地震学的研究范围和历史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

全球每年发生500万次地震,人们可以感觉的仅占1%,造成严重破坏的7级以上的大地震约有18次,8级以上的特大地震1~2次。

全世界有6亿多人生活在强震带上,上个世纪约有200万人死于地震,预计二十一世纪将有约1500万人死于地震。

我国是个多地震国家,20世纪以来,我国发生了800多次6级以上的地震,平均每年约8次;历史记载全球死亡超过20万人的地震有6次,其中在中国就有4次。

地震有两面性,虽然是一种自然灾害,但人们对地球内部的了解主要来自地震给我们带来的信息,地震相当于一盏照亮地球内部结构的明灯。

地震学是关于地震的科学,它是以地震资料为基础,用数学、物理和地质知识研究地震机理及地震波传播的规律,以防御地震灾害、研究地壳和地球内部的构造以及促使研究结果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得以应用。

地球物理学就是用物理学的方法研究地球的问题固体地球物理学则是通过观测地球表面上的物理效应来研究地球内部的物质的性质,和地质学密切相关,无论从观点上还是从研究方法上看都截然不同。

地球物理学包含固体地球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包含地震学烈度:按一定的宏观标准,表示地震对地面影响和破坏程度的一种量度。

按烈度值的大小排列成表,称为烈度表。

将地面上等烈度的点联成线,称为等震线。

震级:按一定的微观标准,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一种量度。

震级和烈度都是衡量地震强度的一种量度。

两者之间的关系复杂。

用字母M表示。

地震序列:地震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有成丛发生的倾向。

这种成丛发生的地震称地震序列。

按时间顺序和震级分布,地震序列分为:主震型和震群型。

①主震型:通常包括主震和大量的余震。

有些地震序列还包括一系列前震。

若地震序列中,特别大的地震只有一次,则称之为主震;发生在主震之前的中、小地震叫前震;发生在主震之后的大量较小地震叫余震。

模板:地概笔记

模板:地概笔记

乱七八糟之地概笔记 byxxx2013年3月8日19:00XXXXXX 地概第一章XXXXXXXX1. 地震概论是一门应用物理类课程,不是地质类课程。

2. 震中距:地震观测点到震中的大圆弧的长度3. 古人对地震的认识: 日本地震鲶,印度大象,台湾地牛,古希腊气动说4. 月球公转周期与自转周期相同,所以只有一面面向地球。

XXXXXX 地概第二章XXXXXXXX预先知识部分:地震波包括体波、面波等形式1. 体波包括P波(纵)和S波(横),S波(图中能看出波动,无论波动横向还是纵向都是横波)可以分解为SH波[平行于界面]和SV波[入射线和界面法线的平面上],而P波不能分解,因为P波是纵波,其方向和传播方向相同(图中看不出波动)。

2. p波散度不为0,旋度为0,S波正相反,是无散的等容波。

3. 面波能量随深度呈指数形式衰减,面波包括Love波和Rayleigh波,瑞利波的形状是逆进的椭圆,既有水平又有垂直方向的位移,Love波只有水平振动,属于横波。

4.5. 中国天坛回音壁墙面上捕获的声波就是面波,面波周期越大渗透深度越大,在半无限的均匀介质中,不产生love波,而且它所产生的瑞利波没有频散[传播速度与频率无关]。

6. 地震记录中出现勒夫波以及有频散的瑞利波,说明地球介质是不均匀的。

7. 地球自由振荡分为环形震荡和球形震荡,前者只有水平方向位移,后者既有水平也有竖直方向位移8. 地震记录中会有一些背景噪声或脉动,这种脉动其实是杂波,认为是海洋的潮汐现象引起的。

9. 不同地震波类型的传播速度不同,到达时间也就不同,一般到达的顺序为:P波、S 波、love面波、瑞丽面波、地震尾波。

第三章预先知识部分•若介质是分层的,当地震波由低速一方向高速一方入射时,还存在一种波,叫做首波。

虽然首波的传播路径总是比直达波长,但是因为首波在分界面上是以深层介质中的速度来传播的,因此超过一定临界距离之后,首波就会比直达波率先到达台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地震学的研究范围和历史全球每年发生500万次地震,人们可以感觉的仅占1%,造成严重破坏的7级以上的大地震约有18次,8级以上的特大地震1~2次。

全世界有6亿多人生活在强震带上,上个世纪约有200万人死于地震,预计二十一世纪将有约1500万人死于地震。

我国是个多地震国家,20世纪以来,我国发生了800多次6级以上的地震,平均每年约8次;历史记载全球死亡超过20万人的地震有6次,其中在中国就有4次。

第一节什么是地震学?地震学包括:一、地震的科学以及地球内部物理学,后者主要研究地震波的传播,从而得出地球内部结构的结论;二、弹性波(地震波)的科学,主要研究地震、爆炸等激发的弹性波的产生、在地球内部的传播、记录以及记录的解释;三、应用:地震勘探、工程地震学、识别核爆。

固体地球物理学则是通过观测地球表面上的物理效应来研究地球内部的物质的性质第二节地震学的研究范围和主要的研究方面研究范围的三个方面一、宏观地震学:主要是指地震宵害的调查和研究、地区基本烈度的划分,以达到为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提供合理的资料和指标,并为地震预报提供宏观数据。

二、地震波的传播理论:根据地震台风网观测得到的地震资料,研究地震波的发生及传播特征,并利用来研究地壳和地球内部的结构、组成和状态。

三、测震学:内容包括地震仪器的研制、地震观测台网的布局以及记录图的分析、处理和解释工作。

第三节地震学的基本名词和概念2)按震源深度划分:✧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60km的天然地震;✧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60-300km之间的地震称为中源地震;✧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km的地震已记录到的最深地震的震源深度约700公里。

有时也将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统称为深震。

(3)按震中距划分:✧地方震:震中距小于100km的地震;✧近震:震中距小雨1000km的地震;✧远震:震中距大于1000km的地震;(4)按震级划分:✧弱震:M<3的地震;✧有感地震:3<M<4.5的地震;✧中强震:4.5<M<6的地震;✧强震:M 6的地震;地震波波长:数百米至数千米第三节古代人类对地震的认识一、地震学前史在科学不发达的过去,人们对地震发生的原因,常常借助于神灵的力量来解释。

•我国古代鳌鱼翻身的传说。

•日本的“地震鲶”传说:地球靠一大鲶鱼支撑着,鲶鱼尾巴一甩就地震。

•古希腊的“气动说”。

二、我国丰富的地震史料• 中国人对地震的观察和记载是相当早的。

《竹书纪年》所载公元前1831年“泰山震”,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文字记载之一。

• 秦汉起,加强了历史资料工作,此间对地震等自然灾害也开始有了比较连续的记载。

中国方志开始的年代很早。

地震史录甚至可以达到6级以上地震基本不漏的程度。

• 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张衡创制候风地动仪,这是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

候风地动仪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思想的成熟:地震是由远处一定方向传来的地面震动。

这表明张衡早于西方学者一千多年就知道地震影响是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的。

第五节 地震学发展简史• 19和20世纪之交是地震学的创业年代,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登上现代科学的舞台,地震仪出现并且广泛使用。

• 地震学是一门相对年轻的科学,其定量研究只有100年左右的时间。

• 弹性回跳理论(Elastic Rebound Theory):美国地震学家里德(H.F.Reid), 1910年第二章 地震波第一节 波的性质简述机械波产生的条件:波源和弹性介质 频率和周期只决定于波源,和介质种类无关。

我们可以用波前来描述波的传播。

在高频近似的情况下第二节 地震波第三节地震波的类型在无限、各向同性的均匀弹性介质中,仅有两种类型的弹性波传播,即纵波和横波。

但是在半无限、各向同性的均匀弹性介质或成层介质中,有可能出现一种弹性波,这种波的特点是:扰动的幅度随着离开界面距离的增加而迅速衰减,或者说,扰动只局限于界面附近。

通常称这种波为面波。

由于地球具有边界和内部分层构造,地震波不仅有纵波和横波,还有面波和地球自由振荡。

• P 波的传播速度比S 波快,地震图上先出现P 波。

• (2)P 波和S 波的质点振动(偏振)方向相互垂直。

• (3)一般情况下,三分量地震图上P 波的垂直分量相对较强,S 波的水平分量相对较强。

• (4)S 波的低频成分比P 波丰富。

• (5)天然地震的震源破裂通常剪切破裂和剪切错动为主,震源向外辐射的S 波的能量比P 波的强。

• 在地震记录上,面波的振幅一般比体波大。

• 面波的能量被捕获在表面才能沿着或近地表传播,在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 “耳语长廊”或中国天坛回音壁的墙面上捕获的声波就是面波。

• 不同周期的面波,其渗透深度不同;周期愈大的波,其渗透深度愈大。

• 在半无限的均匀介质中,不产生勒夫波,而且它所产生的瑞利波没有频散。

地震记录中出现勒夫波以及有频散的瑞利波,则说明地下的介质是不均匀的或是成层的。

第四节 地震波的波序Sp V V 3第三章地震波传播理论第一节地震波传播的基本概念1、地球介质和弹性波地球介质可以做为各向同性的完全弹性体来对待2、首波(或侧面波)若介质是分层的,当地震波由低速的一方向高速的一方入射时,还存在一种波,叫做侧面波。

P波和S波都会有相应的首波。

3、地震波的吸收和衰减4、震中距震中距就是震中到观测台站之间的距离,单位是千米震中距(度)=(震中距(千米)×180)/(地球半径×π)1度约为110km第二节地震波传播的基本理论通常把地球介质当作均匀、各向同性和完全弹性介质来处理我们介绍的是第二种方法:运动学方法,就是将波动方程的求解简化成波传播的射线理论地震学中的Fermat定理不是永远成立,是高频情况下地震波波动方程的渐近解。

Fermat 定理是地震波的高频近似解。

地球内部介质性质的变化,主要有以下情形:①上下介质的性质、状态迥然不同,出现明显的分界面,地震波速度出现阶梯状跳跃,如地壳与地幔、地幔与地核之间。

地壳是固体,外核是液体,地幔介于固态与液态之间。

②上下介质的状态基本相同,但性质变化显著,呈现明显的分界面,如地幔中的细层之间的分界面,地震波在分界面上的速度也有显著的变化。

③在同一层内,地球介质也不是均匀分布的。

一般来讲,由于地球介质是分层均匀、各向同性的,地球介质的密度、弹性参数等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地震波速度也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但有两种特殊情形:一种是速度随深度增加而减小(称为低速层),另一种是随着深度增加速度异常增加(称为高速层)。

地震波入射到层之间的界面上时, 会产生折射、反射和波型转换等现象。

以观测点的震中距为横坐标,地震波到达时间为纵坐标,绘成的曲线称为走时曲线。

地震波到达时间与震中距关系的方程称为走时方程。

1.水平层状介质(1)单层地壳介质模型中地震波震相与走时曲线Ⅰ、震源在地表(h=0)Ⅱ、震源不在地表(h≠0)直达P波和直达S波震相,分别记为Pg和Sg地壳底面反射波震相,分别记为PmP和SmS首波震相,分别记为Pn和Sn震中距超过一定临界值时,Pn将是地震图上记录的第一个震相,从而可以清楚的识别出Pn 震相,这个临界距离称为首波的第二临界震中距介质存在高速层时地震射线的时距曲线(横轴x纵轴t斜率减小)介质存在低速层时地震射线的时距曲线北美地盾模型:高速层第三节体波各种震相和走时表通常把在地震图上记录到的不同振动类型或通过不同途径的波所引起的一组一组的振动叫震相。

一、近震体波震相对于近震,最主要的速度间断面就是莫霍面了。

以Pg、Sg表示地壳内由震源发出直接到达地面的纵波和横波。

P、S波到达莫霍面后的反射波有可能产生转换波,因此经莫霍面的反射波表示为PmP、PmS、SmP、SmS。

而经莫霍面的首波则表示为Pn、Sn。

二、远震体波震相P S p s K I J c i地震走时表地震波在不同震中距上传播的时间表走时表是分析地震图、识别不同震相的主要依据第四章地球内部的结构第一节地球内部结构的发现在古代,地心被神化地描绘成地狱之火。

古希腊时,毕达哥拉斯和亚里士多德都提出过球形大地的观点,埃拉托色尼则第一个用几何方法给出了地球赤道的长度。

1522年9月6日,麦哲伦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地球是圆的这个概念才宣告确立。

1666年,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标志着对地球认识的新阶段的开始。

牛顿和惠更斯同时得出地球是一个两极扁平赤道隆起的椭圆的理论,牛顿的重力原理也提供了测定地球密度的一种途径。

把整个地球内部的平均性质与已知岩石的密度比较,可以得到对地球组成情况的初步近似估计。

1798年,英国的卡文迪什勋爵确定地球的平均密度为5.45,比普通岩石的密度大一倍。

差异如此之大,表明在地球内部决没有空洞,那里的物质必定是非常致密的。

1897年维歇特通过理论计算发现,地球内部可能由围绕着一个铁核的硅酸盐地幔组成。

1902年在柏林发表的一张地球内部略图这个地球的早期模型具有固体地壳、弹性地幔和固态核✧1909年:莫霍面的发现(Mohorovicic)克罗地亚✧地壳的厚度在全球各处是不同的。

大陆地区,地壳平均厚度为35公里,但横向很不均匀。

在大陆的稳定地区,地壳厚度约为35~45公里,一般分为两层。

有些地区,上下层中间存在一个速度间断面,叫康拉德(Conrad)面,或C界面。

但在另一些地区,观测不到来自C界面的震相。

海洋地壳的厚度只有5~8公里。

✧1906年:外核的发现(Oldham)✧英国地质学家奥尔德姆(Oldham)发现地球的核。

✧1914年:古登堡古面的发现原因:德国✧ 1 广泛的地震波反射波观察,拥有更丰富的地震记录✧2首次估计出地核深度为2900公里,现代观测对地核深度的估计值2891公里与这一数值仅有几公里的误差。

✧1936年:内核的发现(Inge Lehmann)✧丹麦地震学家英格·莱曼(Inge Lehmann)于1936年首次发表证据说,在外核之内有一月亮大小的内核如果知道深部地球介质的性质,我们就能从理论上预测相应观测到的面波的波形。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倒过来的,我们先观测到某种波形,然后试图从波形推断出沿漫长传播路线所经过的岩石性质的平均状态。

面波通过地球表面的路径通常既穿过大洋,又穿过大陆。

但在特殊情形下,有些地震台能记录到仅通过大陆地壳或海洋地壳的纯路径面波。

力学上的软流层与地震学发现在上地幔内部存在的低速层,其含义和位置不一定符合,这是因为虽然软流层是地质时间尺度的物质力学性质的描述,但在地震波测量的时间响应尺度内仍然可以表现为弹性响应地震波的速度是由介质的物质组成和温度共同决定的。

关于410公里和670公里速度间断面的探测与研究,近年来已成为地震学与地球动力学研究的一个专题。

全球地震活动图像显示,在700公里以下,地球内部没有发现地震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