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设计
中国神话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5篇
![中国神话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ac173c0f111f18582d05a6a.png)
中国神话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5篇引导学生阅读神话故事,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领略独具魅力的神话天地。
具体该怎么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神话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供您阅读,参考。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中国神话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1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
不知过了多少年,一天夜里,女娲突然被一阵“轰隆隆”的巨大响声震醒了,她急忙起床,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远远的天空塌(tā)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
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
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
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zhēng)扎。
女娲难过极了。
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xī)灭。
又造了船,好救出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
不久,天火熄灭了,洪水中的人们被救上来了。
可是,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
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
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
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
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
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yě)炼(liàn)。
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
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现在,人们常常看见天边五彩的云霞,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
【学习目标】1、认识“塌、挣”等5个生字,会写“隆、塌”等13个字,正确读写“创造、轰隆隆”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女娲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
4、积累课文中的生动语句,能有条理地讲这个故事。
【课前准备】收集中国的神话传说。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神话传说,激阅读兴趣1、同学们喜欢神话故事吗?你读过哪些神话故事呢?说给大家听听。
五下语文阅读教学教案设计
![五下语文阅读教学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42ff54f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8d.png)
五下语文阅读教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
1. 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短语;
2. 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阅读;
3.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
2. 通过阅读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三、教学准备
投影仪、教学课件、黑板、钢笔、课本。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约5分钟)
介绍本课的话题,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预习新课(约10分钟)
教师播放课件,呈现新课文的标题和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查找生词并尝试理解课文。
3. 阅读理解(约20分钟)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重点关注课文的关键词语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并标记课文中的重要内容。
4. 练习与拓展(约15分钟)
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练习题,如填空、选择题等,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拓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5. 总结归纳(约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总结,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六、课堂延伸
鼓励学生拓展阅读,阅读其他相关的文章或故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七、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本节课内容的读后感,字数不少于200字。
八、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明显提高。
对于一些词汇掌握不透彻的学生,可以进行个别辅导。
下节课将继续巩固阅读理解能力,增加拓展阅读的练习。
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6bd63a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86.png)
本文将结合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大纲和实际教学情况,为大家讲解如何制定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案。
一、教学目标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并逐步掌握阅读技巧。
针对这一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其阅读欲望。
2.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文能力。
3.逐步掌握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通过对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大纲的研究,我们知道了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识字教学、篇章阅读教学和语言表达教学。
1.识字教学识字教学是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
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内容:(1)掌握汉字基本笔画和拼音;(2)学习生字,建立良好的生字识记系统;(3)增加生字量,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2.篇章阅读教学篇章阅读教学是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
在篇章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内容:(1)让学生阅读一些简单的文章,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2)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准确度;(3)教导学生运用上下文语境来理解文章;(4)让学生了解作者表达的意思,并且进行简单的创作活动。
3.语言表达教学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愉悦地阅读,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在语言表达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内容:(1)让学生熟悉基本的汉语语法规则,并能正确地运用它们;(2)让学生熟练掌握常用的汉语词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如写简单的小作文等。
三、教学方法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方法每个人都应该掌握。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内容:1.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
在这种方法下,教师通常会在给学生讲解某个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它。
2.朗读和听读教学法朗读和听读教学法是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多文本阅读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
![小学语文多文本阅读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9d981f8f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49.png)
小学语文多文本阅读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1. 内容简述明确教学目标: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教材特点,明确多文本阅读教学的目标,包括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选择合适的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适合的多文本阅读教材,如课外名著、散文、诗歌等。
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写作练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如预测、推断、归纳等,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加强师生互动与合作: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
评价与反馈: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并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改进建议。
1.1 研究背景我国正在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此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
多文本阅读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阅读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多文本阅读教学通过引入多篇相关文章,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文章主题,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单一的教材为中心,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而多文本阅读教学可以通过引入多种文本形式和内容,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研究小学语文多文本阅读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小学语文多文本阅读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的研究背景反映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实需求和发展趋势。
通过研究和探索多文本阅读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可以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小学语文多文本阅读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有效策略,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阅读教学设计教案小学
![阅读教学设计教案小学](https://img.taocdn.com/s3/m/32c39b13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33.png)
阅读教学设计教案小学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准确读出所学课文中的单词和句子;2. 学生能够理解所学课文的基本含义;3.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理解的方式回答问题。
二、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准确读出所学课文中的单词和句子;2. 学生能够理解所学课文的基本含义。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份教案,包含课文和相关练习题;2. 学生准备课文笔记和阅读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用图片或词语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话题的兴趣,并引导学生与话题相关的背景知识。
2. 预测教师提供课文标题、主题或段落的第一句话,让学生尽可能地猜测课文内容并做出预测。
3. 阅读教师提供课文材料给学生,并指导学生默读一遍,理解基本含义,注意发音和停顿。
4. 讨论教师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讨论,鼓励学生表达个人意见和观点,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要信息。
5. 理解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文的全面理解,帮助学生寻找关键词、梳理文章结构和逻辑关系等。
6. 翻译教师可以选取适当的句子或段落,让学生进行翻译练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7. 回答问题教师提供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方式回答问题,并进行个人或小组讨论。
8. 总结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关键点和重点内容,并与学生一起进行复习和讨论。
五、拓展活动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拓展活动,例如写作、口语练习或课外阅读等,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
六、作业布置教师可以布置相关的阅读作业,要求学生读完一篇短文,并根据问题回答,以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反思教师应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一份关于阅读教学设计的小学教案。
该教案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技巧。
教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学生水平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以确保教学效果的实现。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示例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示例](https://img.taocdn.com/s3/m/bf3ba59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43.png)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示例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乐趣。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一篇名为《小鸟找伙伴》的短篇阅读材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描绘自然风光的图片引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并询问学生对自然的感受和想象。
2. 预测给学生看题目,让学生猜测接下来的阅读内容可能是什么,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和经验进行预测。
3. 阅读让学生阅读短篇阅读材料《小鸟找伙伴》,要求学生默读一遍,然后找出关键词和不理解的词汇。
教师辅助学生解读不理解的词汇,并帮助学生运用上下文推测词义。
4. 理解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回答与文章内容相关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
5. 分析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引导学生发现短篇阅读材料的一些常见特征和技巧。
6. 互动在课堂上进行一些语言游戏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运用刚才学到的知识和技巧进行互动交流,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阅读任务,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相关材料。
四、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讨论表现、问答能力及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来评价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的提高情况。
五、延伸拓展针对学生的不同阅读水平和兴趣,可以提供更多类似的阅读材料,并组织阅读角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口头表达和交流。
六、教学资源及参考书目1. 教学课件:包含短篇阅读材料和相关图表图片。
2. 相关参考书目:等级阅读系列、儿童故事书、百科全书等。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了乐趣,并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的参与度,在问题设置上更加具体和引导性,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回答。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个别学生的差异化教学,为不同学生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扩展。
语文阅读课教案
![语文阅读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cf7707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8a.png)
语文阅读课教案学生年级:六年级教学科目:语文教学内容:阅读理解教学目标:1. 学会读懂并理解文本中的信息,并能准确回答相关问题。
2.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会分析文章中的信息,掌握文章的主旨。
2. 培养学生的推理和判断能力,提高解题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推理能力,从文中得出隐含信息。
2. 解决理解较难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教学准备:1. 阅读材料:一篇短文,题目是《小鸟的人生》。
2. 教学辅助工具:白板、投影仪、教学PPT等。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 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今天的课程内容,并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习的是如何阅读理解和回答问题。
2. 学生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问题的关键词,分析问题的要求。
Step 2: 教学阅读理解的技巧1. 教师通过示范,向学生介绍如何读懂一篇短文,包括学会快速浏览全文,理解文章的主旨,找出关键信息等。
2. 通过一系列的例子,教师向学生演示如何分析并解答阅读理解问题,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解题思路。
Step 3: 独立阅读与理解1. 学生独立阅读一篇短文《小鸟的人生》。
2.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标记关键信息,并尝试回答老师提出的一些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答案给予指导和反馈。
Step 4: 小组合作交流1. 学生分成小组,互相讨论并比较彼此的答案。
2. 学生就短文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一起探讨更深刻的问题解释和逻辑推理。
Step 5: 提问回答1.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提出一些更深入的问题,要求学生进行推理和解释。
2. 学生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并通过互动讨论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含义和推理过程。
Step 6: 总结和小结1. 教师对整节课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需要注重细节、分析信息、推理判断等技巧和方法。
2. 学生进行小结,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和技巧。
拓展延伸: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阅读材料进行阅读,并尝试回答相关问题。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设计五篇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设计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810567ca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a1.png)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设计五篇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设计五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设计五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设计五篇1[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起点阶段的阅读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读的乐趣”。
《小母鸡种稻子》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不仅插图形象生动,而且语言活泼易懂,符合儿童口语习惯。
教学时通过自读、互读、分角色朗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同时《小母鸡种稻子》一文富含劳动教育意义,且前三段结构相似,依据课改理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熟读课文,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领会课文潜在的思想教育内容,提高品德修养。
[教学目标]1、让学生懂得幸福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培养学生从小爱劳动的好品质。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14个生字,会用“愿意”口头造句。
教学流程:一、唱唱读读,导入新课1、师:早晨,太阳露出了笑脸,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小喜鹊呀,小蜜蜂呀,都从树林里飞了出来,鸟儿们又开始欢快地唱起歌。
同学们,请听——(多媒体播放《劳动最光荣》的曲子)2(出示歌词)学生朗读这首歌词。
3、师:同学们,知道“幸福的生活哪里来吗?”(要靠劳动来创造)是呀!劳动最光荣!今天,让我们顺着歌声(音乐声起)一起去认识一位劳动小能手。
(师手拿一张小母鸡图片,边演示边板书课题。
)4、齐读课题(指导认识并读好“种”这个多音字)5、设置悬念: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评:童话般的导语一下子就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欢快的乐曲带着学生走进课文,小母鸡生动的动画形象、悬念的设置更是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阅读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阅读篇](https://img.taocdn.com/s3/m/b3f5c404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64.png)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阅读篇语文教育是每个小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阅读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需要老师们认真设计教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针对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本文将针对阅读教案设计进行详细探讨,帮助老师们制定出更加优秀的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阅读能力是小学四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在教案设计中制定出较为明确的教学目标,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以下是一些小学四年级阅读教学的基本目标:1.提高学生的基本阅读技能包括准确、流畅、有节奏感的读音、遵循标点符号的读停顿,以及能够抓住文章中的重点内容等。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教授各种阅读策略和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意思,并提高阅读的思维层次。
3.帮助学生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乐趣,进一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从而产生更好的阅读体验和效果。
二、教学内容设计1.阅读材料的选择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阅读材料应该以简单、易懂的文章为主,同时这些文章的主题和内容也应该与学生的兴趣相符。
在选择阅读材料时,还可以结合教学任务和教学策略进行有目的地引导。
2.阅读策略的教授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给出不同的阅读策略教学,如预测,揣测,推理等,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目的地提升自己的阅读技能和思维能力。
此外,对于一些较难的词汇,可以结合单词的拼读方法进行教学。
3.阅读技巧的培养除了教授阅读策略,教师还需要教授一些实用的阅读技巧,如找关键字、排除干扰项、找段落主题等,让学生能够更加顺利自如地进行阅读理解,同时对于增加阅读效果也有积极作用。
三、教学方法探讨1.合作学习法通过合作学习,可以鼓励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互相交流讨论,从而提升阅读效果。
在阅读过程中,老师可以分配小组任务,让学生一起思考,互相辅助,共同完成阅读任务,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效果。
2.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如直接教学法、问题导学法、讨论交流法、解释剖析法等,优秀教学方法的使用,既培养了学生个体思维,同时也提高了整体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和写教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和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2df23f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03.png)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和写教案一、引言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工作。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和写教案的方法和技巧,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基础。
针对不同年级和学生的特点,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为主要目标,同时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制定具体和可操作的目标。
2. 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能力的阅读材料,包括课本课文、课外阅读书籍和其他相关资源。
注重内容的丰富性和启发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理解和表达。
3.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整体教学、分组合作、情境模拟等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示范阅读、导读、问题引导等方式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策略和技巧。
4. 教学过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制定具体的教学过程。
包括导入活动、阅读材料的呈现与理解、讨论与思考、总结归纳等环节。
注重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和推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5.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
通过观察、访谈、作品展示等方式,对学生的阅读理解、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价。
注重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综合评价,为进一步的教学提供反馈和指导。
三、教案编写教案编写是教学设计的具体化和操作化过程。
教案应具备以下要素:1.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简明扼要地描述预期的学习成果。
2. 教学准备列出所需教学资源和教学材料,包括教辅书、课件、多媒体设备等。
准备好学生需要的辅助材料和活动准备。
3. 教学过程按照教学步骤,详细描述每个环节的具体操作和内容呈现方式。
注重环节的衔接和学习任务的明确。
4. 教学方法明确采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及教师的具体角色和指导方式。
5. 学情分析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析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注重个体差异的关注和个性化的引导。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优秀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821dcc8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5c.png)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优秀教学设计教学背景- 学校:XXX小学- 年级:一年级- 教材: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阅读》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 帮助学生掌握字母、词语的认读和拼写。
-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课时:认识字母Aa1. 激发学生对字母Aa的兴趣,并介绍字母Aa的基本形态和发音。
2. 给学生展示字母Aa的写法和正确读音,并帮助他们一起模仿书写和发音。
3. 引导学生在教室环境中找出以字母Aa开头的物品,并进行识读和说出物品名称。
第二课时:认识字母Bb1. 通过贴纸、图片等多种形式展示字母Bb的外形和发音,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分组活动,让学生共同动手制作字母Bb的卡片,同时复字母Aa。
3. 设计互动游戏,通过听音辨字的方式进行字母Bb的识读。
第三课时:认识字母Cc1. 引入字母Cc的写法和发音,采用多媒体资源展示,增加教学趣味性。
2. 学生分角色表演故事,使用字母Cc的词语,提高学生对字母Cc的理解和记忆。
3. 小组活动,让学生利用课本和图片等资源,设计字母Cc的卡片,并进行拼读练。
教学评估1. 课堂练:通过识读字母、词语的能力测试学生的掌握情况。
2. 个别测试: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口头测试,评估他们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包括字母Aa、Bb、Cc的书写、识读和造句等,帮助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资源及教具- 课本《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 多媒体资源(图片、音频)- 字母卡片- 贴纸、彩笔等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通过趣味性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 设计多样化的活动,充分利用教材和多媒体资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中来。
参考资料-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阅读》教材及教师指导书。
小学语文阅读教案
![小学语文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89e09f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06.png)
小学语文阅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文章的类型和特点,感受文章给人的情感,识别并理解课文中的字词和句子。
2.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节,概括文章中表达的意义,理解文章的内涵。
3.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概括文章中表达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
1.导入
老师可以通过介绍一些激动人心的故事或趣味性强的小故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2.阅读
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课文,帮助学生进行阅读,并提出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逐步概括文章内涵。
3.分析
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了解文章中的不同部分如何构成了整篇文章。
4.评价
学生进行阅读后,可以对文章进行评价,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理解作者的用意。
5.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理解作者的用意,体验文章的情感,开发自己的阅读习惯,提高自己的阅读技能。
四、教学资源准备
1.相关课文,包括故事、诗歌等等。
2.标注文章要点的工具,如笔记本电脑或智能手机。
3.教师解答或参考材料,利用用于解决学生困惑的问题。
五、教学后总结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很好地促进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和阅读习惯的养成。
希望在接下来的课堂上,老师还可以运用更多的教育技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彰显他们的个性特征,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希望学生能够继续保持阅读习惯,培养阅读兴趣,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课教学设计范文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课教学设计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08801c3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d2.png)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课教学设计范文理清文章的脉络,渗透理解词句的方法,指导学生抓住文眼来理解中心,归纳小结“分段、概括段意、概括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感悟表达方法”等阅读技能,并进行迁移学习到同体裁的课文中去,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课教学设计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课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与我们一家和谐相处的感情。
3、学习作者运用具体事例将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与我们一家和谐相处的感情【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运用具体事例将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想说些什么?师:如果有这样的一只松鼠跑进你家,你会怎么办?生:卖了、养起来、杀掉等等过渡:看来在坐的我们都有自己不同的做法,那我们一起去看看这只松鼠跑进作者的家里后怎么样了?第二自然段:很快跟我们相熟了…师:是啊,这只松鼠跑进我家后很快得便与我们混熟了,混熟了之后又会发生什么事呢?二、初读感知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松鼠来到我家具体做了哪些事情?并用简练的词语进行概括。
(偷备方糖、晾晒蘑菇、冬眠垫窝。
)2、谈谈自己的感受。
(你觉得做得这些事情有趣不?)三、细读体会1、过渡:做了这么多坏事,我们一家人肯定很讨厌这只松鼠吧?那到底有没有呢?那我们就带着这个疑问先去松鼠为自己储备冬粮的事情中去探个明白,看看作者以及家人与松鼠是如何相处的?(在学生的回答中,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美读。
)2、交流:⑴有时,松鼠跳到我的肩上,用小嘴蹭我的脸,还轻轻咬我的耳朵,我想它是又想吃糖了。
(抓住一连串动词体会)(这些动词中透露了什么,然后在让学生进行朗读,在进行指导读,有条件教师可以范读。
)引导:为了这件事,孩子们一个星期不允许吃糖,家人责怪松鼠吗?原来松鼠才是我们家那个不诚实的孩子。
小学语文课堂教案教学设计5篇
![小学语文课堂教案教学设计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2861ce3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72.png)
小学语文课堂教案教学设计5篇学校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江南第一楼。
2.赏析课文,体会江南第一楼的壮丽宏伟。
3.了解课文的写作顺次和结构,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
4.通过赏读课文,领悟对岳阳楼的喜欢与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人们为什么称岳阳楼为江南第一楼。
2.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岳阳楼的壮丽气概和悠久历史,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
二.质疑了解课题。
三.预习反馈。
我能读。
我知道。
四.观赏课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五.引导同学赏析全文。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读后你知道了什么?2.指名读第6自然段:读后你又知道了什么?它与第一自然段是什么关系?3.小组争论:课文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浩瀚的洞庭,壮丽的楼阁,不朽的诗文,动人的传奇。
4.与对子沟通自己喜爱的语句:5.引导同学展示喜爱的语段,指导同学有感情地朗读。
6.说说人们为什么把“岳阳楼”称为“江南第一楼”?六.当堂检测。
1.填一填,读一读。
2.说一说。
七.总结课堂。
学校语文教案2教学要求1. 学会本课生字和组成的新词。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 联系课文内容体会:贪得无厌的人必将受到惩办。
重点难点1. 通过国王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等描写,了解他的感情改变,从而领悟国王由于受到惩办,吸取了教训。
2. 理解课文讲解并描述的道理。
教具预备生字词语卡片;挂图。
课时布置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体会课题,感知内容(8)1. 看到课题“点金术”,你想到些什么?2. 有这样一句话:“给同学金子(知识),不如教给同学点金术(学习的方法)。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3.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认准生字,读通课文(12)1. 圈诞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老师指导写好笔画较多的生字。
2. 老师抽查新词能否读正确。
3. 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课例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课例](https://img.taocdn.com/s3/m/80a02770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85.png)
注意事项:根据 学生的实际情况 和教学目标,合 理安排教学内容 和时间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确定教学目标:根据课程大纲 和学生实际情况,明确教学目 标,确保教学内容符合教学要 求。
安排教学进度:根据教学内容 的难易程度和学生实际情况, 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教学 进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05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故事导入:通过讲述与课文相关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情境导入: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的氛围。
提问导入:通过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进而引出课文的主题。
复习导入:通过复习已学过的知识,自然地引入新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 识。
教学设计的反思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实际需求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评价是否科学合理
THANK YOU
汇报人:XXX
展开环节
导入: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讲解:对课文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 和重点。 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他 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阅 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深入环节
讲解:深入浅出地讲解课 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文 章主题和思想。
导入:通过故事、游戏等 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习兴趣。
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 方式与学生互动,提高学 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 习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帮助学生巩固所 学知识和提高应用能力。
小学语文儿童文学阅读教案
![小学语文儿童文学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87af5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1b.png)
小学语文儿童文学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儿童文学阅读,使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情感,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主要围绕小学阶段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展开,包括童话、寓言、神话、民间故事等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景教学法、分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歌曲、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学生自主阅读文学作品,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情感。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互相提问,解答疑问。
4. 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故事中的语言表达。
5. 创作: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进行创作,可以是绘画、写作、表演等形式。
6.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学习的内容,强调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阅读理解测试、创作展示、课堂参与度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资源1. 儿童文学作品:童话、寓言、神话、民间故事等。
2. 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3. 教学辅助材料:图片、卡片、游戏等。
七、教学时间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八、教学建议1.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主动阅读。
2.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情感。
3.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语文阅读教案范文大全
![小学语文阅读教案范文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d59cb7e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7b.png)
小学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不仅是学习语文的基本环节,更是学习其他学科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方式。
因此,阅读是小学语文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教师来说,编写一份优秀的小学语文阅读教案是非常关键的。
那么,如何编写一份优秀的小学语文阅读教案?以下是一些范例供教师们参考。
一、目的明确教学目的是任何一堂课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小学阅读教案编写的第一步。
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特点,我们需要确定不同的教学目的,从而达到指导学生全面提高的效果。
比如,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我们可以通过贴画、拼图等形式进行启蒙式阅读,训练学生的阅读意识和语文表达能力;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我们则可以通过集体阅读、配合动画等方式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在编写小学语文阅读教案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同时也要关注教材内容的合理选择。
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才能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并且加深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例如,在三年级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通俗易懂的课文,让学生在阅读中逐渐接触一些复杂的语法结构和汉字,从而提高整体的阅读能力。
三、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学方式的创新是小学语文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交互性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他们更加融入到阅读中来。
例如,在四年级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将阅读理解与游戏相结合,设计一些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四、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在小学阅读教育中,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学习效果,而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进行合理的方法选择。
例如,在五年级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分层次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更为深入的层次上学习语文知识,从而更透彻地理解语文。
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采用情景化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带入到一个充满语言表现力的情境中来,激励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文。
2024年度-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教案(精选)
![2024年度-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f565775c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0c.png)
遵循阅读教学原则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 为主导。
精选阅读材料,符合 学生认知水平。
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 和训练。
5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和环境。
推荐适合学生年龄段的读物。
组织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如 读书分享会、朗诵比赛等。
6
02
阅读教学内容与方法
Chapter
7
精选适合学生年龄段的读物
背景知识介绍
介绍与阅读材料相关的背景知识, 如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等,帮助学 生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
阅读任务明确
明确阅读任务和要求,让学生带着 问题去阅读,提高阅读的针对性和 有效性。
13
练习环节: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
阅读方法指导
教授学生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阅
评价结果运用
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结果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参考,帮助 学生更好地提高阅读能力。
19
05
教师角色与专业素养提升
Chapter
20
发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01
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和阅读能力,为学生推荐适合的阅读材料,激发
学生的阅读兴趣。
02
给予学生阅读方法指导
制定评价标准
针对评价目标,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如准确理解文本内容、快速 浏览文章、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等。
多样化评价方式
除了传统的笔试方式,还可以采用口头表达、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
17
及时给予学生阅读反馈
及时性
在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后,教师应尽快给予反馈,让学生及时了解 自己的阅读表现。
阅读问题讨论
针对阅读材料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进 行讨论和交流,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和探究。
小学二年级语文阅读理解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阅读理解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cbf071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c7.png)
小学二年级语文阅读理解教案是教师在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讲解、练习、检查等环节,帮助学生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一、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理解文章中的主要信息。
2.能够根据文章中的信息回答问题。
3.能够运用文章中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4.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3.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课前预习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在课前可阅读一些好的、简单的故事,做到心中有数,为对下一节课的掌握打下基础。
2.讲示教师针对学生已读的文章,展开讲解、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掌握文章主旨及重点。
3.阅读练习通过多次的阅读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文章,掌握文章中的信息。
4.体验活动通过模拟情景、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文章中的情境、活动等,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
5.讨论和总结在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就所读文章进行讨论,总结经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增进了学生的语文交流与合作能力。
四、教学手段1.课件展示。
2.PPT演示。
3.模拟情景。
4.角色扮演。
5.团队讨论。
小学二年级语文阅读理解教案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工具,也是需要教师工作的引导与帮助下,学生才能够更好的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从而更好地迎接学习的挑战。
希望各位老师们在进行阅读理解教学时,能够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制定出更加系统、有效的教案,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身心愉悦,成为自信、有能力的语文爱好者。
小学语文阅读教案计
![小学语文阅读教案计](https://img.taocdn.com/s3/m/7539cc94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35.png)
小学语文阅读教案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善于动脑、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2. 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的准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与学生谈论关爱他人,引入本课主题。
2. 自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认读、组词,理解词语意思。
4. 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5. 品悟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感悟课文的内涵。
6. 拓展延伸: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拓展延伸活动,如讨论如何关爱他人,分享自己的经历等。
7.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8.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等方面。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七、板书设计:1. 课文标题2. 重点句子3. 生字词八、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
2. 抄写生字词。
3. 写一篇关于关爱他人的小短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设计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设计1一、教学要求1认识11个生字。
会写“人、火、文、六”4个字。
认识2个偏旁“”“”。
2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二、教材说明本课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
画上有山、水、花、鸟。
整幅画面给人以山水相衬、鸟语花香的美感。
课文以“画”这个谜底为中心,抓住山水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
图文对应,妙趣横生。
读读这首诗,使人仿佛看到了诗中所描绘的充满勃勃生机和浓浓春意的画面。
教学的重点是练习朗读,认字。
教学的难点是了解诗句和画的关系。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1带领学生到风景优美的地方去游览,让他们看看山、水、花、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
2准备一幅山水画。
(二)认字、写字1认字学生在初读课文时,要求他们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利用生字卡片,通过开火车读的方式检查字音是否读准,注意容易读错的字音,如“色”的声母是平舌音,“声”“春”的声母是翘舌音,“近”“春”“人”的韵母是前鼻音,“听”“声”“惊”的韵母是后鼻音。
如果有的学生读错,就指名学生当小老师帮助正音。
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可能已认识了一些汉字,教师应尽量启发学生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字形。
如“元”加上“辶”是“远”,“斤”加上“辶”是“近”,“不”加上“辶”是“还”。
“”“”是新学的偏旁,学生认识它以后,让他们自己认记“春”“惊”的字形。
此外,要指导学生比较区别“人、八、入”和“无、天”的音形义。
2写字本课要求会写的四个字,笔画都比较简单,可在学生对字形有了印象的基础上,指导他们把字写匀称。
“人”的第二笔从竖中线和横中线交叉处偏左一点起笔。
“火”要指导学生掌握它的笔顺,第四笔“捺”从竖中线和横中线交叉处起笔。
(三)词句要让学生借助拼音反复读熟诗句,然后引导学生弄懂每行诗在字面上说的是什么意思,再结合看图和启发学生回忆郊游时看到的景物,让学生思考:诗中说“山有色”,那么山会是什么颜色?流水会发出哗哗的声音,为什么诗中却说走近流水仍听不到声音?使学生弄清诗句说的是画中的山和水。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理解第三、四行诗句与画上内容的关系,然后再让学生把课文完整地读一读,说一说为什么这首谜语诗的谜底是画。
诗中有几对反义词,要指导学生通过比较,理解它们的意思。
如“远”和“近”意思相反,是比较来说的。
可以举例说明,如“小明的家离学校远,小英的家离学校近”,让学生知道远和近所表示的距离不一样。
(四)朗读、背诵1学生理解诗意后要反复朗读。
朗读时要注意掌握好停顿和重音。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朗读的形式要多样,可以自由读,分组读,指名读,还可以教师引读,如“远看——,近听——,春去——,人来——”。
2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指导他们根据板书“山、水、花、鸟”,回忆诗句的顺序和内容,自己先小声试背,再齐背,最后指名背。
(五)实践活动1把“我会说”中六对反义词做成头饰,给学生戴在头上,在“找朋友”音乐伴奏下跳舞,做找朋友的游戏。
2布置学生回家找谜语,课后开展谜语竞猜活动。
在规定的时间里谁说得多,猜得对,并说清楚是怎么猜出来的为优胜。
先以小组为单位,评出优胜者,然后在全班比赛,评出优胜小组。
(六)教学时间教学本课可用1—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一)指导看图先让学生整体观察图画,再由远到近地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二)理解诗句让学生借助拼音读熟诗句,然后启发他们说说每行诗的意思。
最后完整地读一读,说出这首谜语诗的谜底,并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三)创设情境指名一位学生扮演小诗人,先站在教室后,一边看画面上的山,一边说“‘远看山有色’,这山上一片翠绿,真美啊!”又走近图画,一边听一边说“‘近听水无声’,画上的流水一点声音也没有”。
小诗人指着画上的花说:“春天过去了,花还在盛开。
”他又做赶鸟的动作,大家一齐说:“人来鸟不惊。
”(四)指导朗读、背诵(五)复习巩固字词1用生字词卡片检查字词读音。
2做反义词找朋友的游戏。
六)指导写字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设计2[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起点阶段的阅读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读的乐趣”。
《小母鸡种稻子》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不仅插图形象生动,而且语言活泼易懂,符合儿童口语习惯。
教学时通过自读、互读、分角色朗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同时《小母鸡种稻子》一文富含劳动教育意义,且前三段结构相似,依据课改理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熟读课文,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领会课文潜在的思想教育内容,提高品德修养。
[教学目标]1、让学生懂得幸福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培养学生从小爱劳动的好品质。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14个生字,会用“愿意”口头造句。
教学流程:一、唱唱读读,导入新课1、师:早晨,太阳露出了笑脸,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小喜鹊呀,小蜜蜂呀,都从树林里飞了出来,鸟儿们又开始欢快地唱起歌。
同学们,请听——(多媒体播放《劳动最光荣》的曲子)2(出示歌词)学生朗读这首歌词。
3、师:同学们,知道“幸福的生活哪里来吗?”(要靠劳动来创造)是呀!劳动最光荣!今天,让我们顺着歌声(音乐声起)一起去认识一位劳动小能手。
(师手拿一张小母鸡图片,边演示边板书课题。
)4、齐读课题(指导认识并读好“种”这个多音字)5、设置悬念: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评:童话般的导语一下子就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欢快的乐曲带着学生走进课文,小母鸡生动的动画形象、悬念的设置更是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同桌互读,相互评价。
要求:知道小母鸡种稻子请谁帮忙?(师贴小鸭、小猫、小猪的图片)4、指名读,教师伺机指导,注意正音,把句子读顺。
评:让学生充分朗读,帮助学生培养语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为指导分角色朗读、表演读作好铺垫。
同时,让学生明确读的要求,有利于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
三、阅文结合,学习第1自然段1、自由轻声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你从中知道了什么?2、交流。
3、教师伺机进行指导。
(1)指点理解“愿意”。
○1引导学生自由练读“你愿意和我一起种稻子吗?”这句话。
○2你能用一个词来代替“愿意”,再把这句话说一说吗?○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用“愿意”说一句话。
(如:当你看到妈妈干活很累了,你愿意为妈妈做些什么事呢?)评:教师通过让学生充分读、换词说话,领悟“愿意”的意思,并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降低了口头造句的难度。
让生活走进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
(2)结合图,说一说小鸭子为什么不愿意和小母鸡种稻子呢?(3)指导朗读小母鸡和小鸭子的对话,进行分角色朗读。
评:分角色朗读有助于提高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形成良好的语感。
四、小组合作学习第2、3自然段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2、3自然段,可以分角色朗读,也可以加上动作演一演。
2、交流。
(1)提出不懂的词语。
(2)进行分角色朗读比赛或表演比赛。
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留出时间,留出空间,引导学生熟读课文,自读、自悟,初步学会主动学习。
避免了传统教学繁琐的串讲串问。
五、学习第4自然段1、教师范读。
2、引导学生看图,组织探究:“又香又甜的白米饭是怎么来的?”(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种——锄草——收)3、指导朗读。
4、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上小母鸡、小猪、小猫、小鸭的神情,想象他们的动作、语言,指导学生小组合作,戴上头饰表演。
评:喜欢表演是孩子们的天性,课文插图很生动,有助于学生的表演,表演不仅使课文内化,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与创造力。
教师实实在在地把课堂还给学生。
六、回归整体,总结全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想一想:此时,你最想对小母鸡,还有小猪、小猫、小鸭说些什么呢?评:一个巧妙的“想一想”,挖掘了课文的思想内涵,使学生在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中受到热爱劳动的教育,同时又进行了一次口语交际的训练。
正如《标准》提出的“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七、识记生字1、学生按顺序指读本节课要记住的生字。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这些字。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3、“抢答”游戏。
(课件出示一碗碗米饭图,上面写一个生字,师:小母鸡做做了一碗碗又香又甜的白米饭,想吃的同学赶快来抢答。
学生若读对了,“米饭”就“啵”地一声不见了。
) 评:通过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想办法记住生字,再加上有趣的游戏,时时体现出学生自主的实践活动,真正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八、作业课后和家长进行课本剧表演。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学会15个生字,并会灵活运用。
2.能用愿意造句。
3.向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使学生知道劳动是光荣的,也是辛苦的。
教学重点:熟练识记15个生字。
教学难点:掌握生字,进行热爱劳动的思想教育。
教学方法:练习、活动、游戏。
教学准备:生字卡、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好!今天老师想和你们交朋友。
你好!(与学生握手)我叫王睿! 生:你好!我叫×。
师:我们已经成为好朋友了,还有谁想和我交朋友?生:我......(举手表示)师:看来你们很喜欢交朋友。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四个新朋友,见到它就喊出他的名字。
生:鸡、鸭、猫、猪。
师:(课件)你想和哪个好朋友说说话呢?生1:我想对小鸡说你好!师:(课件)小鸡对你点头问好呢!生2:我想说小猪你该减肥了!师:小猪一定会听取你的意见的。
师:我们再来读读好朋友的名字并记住它!每个字读三遍。
(课件)二、新授:师:这四个朋友我们都认识了,它们之间还有个有趣的故事,你们想听吗?生:想!师:好!(板书课题)老师就给你们讲“小母鸡种稻子”的故事(指课题读)。
你们也来读一读。
生:(齐读课题)师:谁最细心发现题目中的哪个字与原来学的读音不一样?生:“种”字。
师:原来读什么音?这里呢?生:原来读“种子”的“种”,这里读“种稻子”的“种”。
师:(课件)大家一起读读。
师:故事开始了......师:故事中的小母鸡(板书鸡)都请谁帮忙了?生:请小鸭种稻子,请小猫锄草,请小猪收稻子。
(课件)(板书鸭、猫、猪)师:小母鸡最先请小鸭帮忙的,我先看看它们是怎么说的?(课件)请打开书77页,用铅笔把红色的生字圈出来,一边圈一边多读几遍,看看能不能记住。
生:(活动圈字、读字、记字)师:这些字你记牢了吗?请你们轮流当小老师,把你记住的字教给你组里的小伙伴,如果你的小伙伴都会了,就把字贴在大苹果上,比一比看哪组的大苹果最先长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