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可以并且可能成为朋友吗? ——读石中英先生的《教育哲学》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生可以并且可能成为朋友吗?——读石中英先生的《教育哲学》

人们常说优秀的教师应当是学生的良师益友,“良师”这一关系毫无争议,教师与学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那么,什么是“益友”?师生之间可以并且可能实现“益友”关系吗?这里要讨论的是在教育过程中,中小学师生在课堂与生活中能否实现朋友式的师生关系。

假设师生之间可以成为朋友,那进一步问师生间的朋友关系是全面的吗?也就是怀疑教师能否与每一位学生成为朋友。一位教师由于理性和职业道德,愿意与每一位学生做朋友,希望对学生一视同仁。但事实上,人是有缺陷的,人不完全理性,不可能做到完全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而学生也未必就愿意与教师交朋友。与此同时,教师和学生作为社会中的普通人,选择朋友必有自己的标准,有自己的好恶,在生活中选择一部分人做朋友,如何强求与身边的每个人成为朋友呢?按这样的情况推测,教师会与班级中的一部分学生成为朋友,同样这里要考虑人是不完全理性的,那么就不能保证教师不会偏爱跟自己关系更亲密的学生。偏爱必然会导致教育的不公正,教师对学生的关爱程度不同,加之社会上的人际关系、个人好恶、刻板印象等诸多因素会影响学生学习、考试、评奖、升学等方面的公正性。教师的不公正行为,哪怕只是偶尔的一次,也会严重影响到师生间的信任,也从根本上违背了教育的精神,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尤其是公正德性的形成有很大负面的影响。

从现实教育看,师生之间也是不大可能成为朋友的。究其原因,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首先,教师有着知识和权力的威严,学生是敬畏知识,更是害怕教师的权威。在教学中,教师掌握知识的权威,学生大多是在教师的带领下,虔诚地接受知识,学生不会对这些“知识”产生怀疑,更没法形成一种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认识,以及对知识的丰富与拓展。另一方面,教师管理班级事务,履行作为教师的义务,同时也在发挥他手中的“权力”,他出于善意的管理和监督,会让学生敬而远之。正如《第56号教室》的作者雷夫·艾斯奎斯老师所提到的,那是充满害怕与恐惧的教室。在这样的教室中,教师与学生间的交往是不平等的,又何来朋友之谈?

其次,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少,双方仅在知的层面进行着教育者向受教育者的单向信息传递,师生作为人的多种价值与意义没有很好地体现。学生身处“恐惧教室”,害怕教师,如果教师又没有积极与学生交流的意识,那么很可能出现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到的情况:“因此,只是勉勉强强地相处在一起,学生把老师看作是他在儿童时候遇到的灾难,而老师则把学生看作一个沉重的负担,巴不得把它卸掉;他们都同样盼望彼此摆脱时刻早日到来;由于他们之间从来就没有真心诚意的依依不舍的情谊,所以,一个是心不在焉,一个是不服管教。”也有这样的情况,职业操守要求教师充满爱心,一部分教师对学生的爱近于父母对孩子的爱,那么学生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就更不可能是朋友关系了,尤其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

最后,也不能脱离时代环境来谈这个问题,外界对学校的评价主要看升学率,这势必导致学校本身对学生成绩、升学的重视。学校要求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就给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起师生之间的矛盾冲突。人在这里容易沦为教育的“工具”,而非教育的目的,人们关心的是未来成人的生活而非当下真实的儿童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师生无法实现朋友关系。

以上历数师生之间不可以并且不可能实现朋友关系的种种理由,其实师生要想成为朋友并非不可以或不可能,关键是双方要做到情感与理性的平衡。现代师生关系的危机就在于一种理性与情感的严重失衡。这里比较认同北京师范大学石中英先生在《教育哲学》一书中关于“构建师生关系”的看法。

之所以称“构建”师生关系,石中英先生认为师生关系不是给定的,而是“生成的”,是建立在师生双方对彼此的认识基础上的。师生双方对彼此的认识要经历三个主要的阶段:常识性阶段、感性阶段、理性阶段。在常识性阶段,师生双方是根据历史和当前教育生活中形成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来看待对方,教师眼里的学生都是一样的,学生眼里的教师也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进入感性阶段,教师开始认识每一位学生特点,并致力于与每位学生建立起独特的人际关系;而学生也开始寻找每位教师独特的为人和教学风格,并与不同的教师进行比较,出现有倾向性的交往动机。师生双方都愿意根据自己的感性认识与对方建立起比较密切的私人关系,这就包括了我们一般理解上的“朋友”关系。但到这里还不是师生关系的终极,师生间的“朋友”关系或其他私人关系超越了纯粹意义上的教育关系时,师生关系就会受到新的挑战,从而进入第三个阶段。在理性阶段,教师眼中的学生既有一般特征又有个别差异,教师在

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时,借助于理性将一般与个别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关照个体,又引导个体超越纯粹的个体性而获得一般性、社会性和历史性。学生眼中的教师集教师的共性与个性于一体,学生能看到不同教师丰富多彩的个性,又能够理解每位教师所肩负的共同责任。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经历常识性阶段、感性阶段和理性阶段。这过程类似于参禅,宋时有禅语曰:“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石中英先生所说的不断从常识性认识、感性认识走向理性认识的师生关系,强调师生双方在处理关系时理性的介入和反思。但也要看到即使在理性阶段,师生看对方仍有其个性的一面,因此石中英先生要构建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理性与情感的平衡。

这样看来,师生可以并且可能成为朋友。但是师生之间的朋友关系不是纯粹的简单意义上的朋友,有其特殊性,是师生双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情感交流与信任。它不同于学生之间的朋友关系,也不同于教师与同事之间的朋友关系。李镇西老师在《师生可以而且应该成为朋友》一文中表达过相似的看法,他强调教师做良师时别忘记了做“益友”,在做益友时,别忘记了做“良师”,优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总是“良师益友”双重角色的和谐统一。也就是师生双方理性与情感的平衡,理性要求双方平等、尊重,情感要求宽容、理解,双方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与对话。

陶行知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师生双方做到理性与情感的平衡,教师在心灵深处秉承人文教育观这一教育哲学,那么师生可以并且可能成为朋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