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 作 物 种 子 质 量 标 准 (二)

合集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行业标准ICS 60.100 B17 NY NY 608-2002 农药产品标签通则 Guideline on labels for pesticide products 2002-11-05 发布 2002-12-20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NY 608-2002 前言本标准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并参照联合国粮农组织(FAO)1995年颁布的《农药标签规范准则》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国国情制定的。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负责起草,农业部农药产品质检中心(长沙)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叶纪明、刘绍仁、傅桂平、陈景芬、宗伏霖、邱涧平、吴志华、顾宝根。

NY 608-2002 农药产品标签通则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农药产品标签设计制作的基本原则、标签标示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商品农药(用于销售,包括进口)产品的标签设计和制作。

本标准不适用于出口农药以及属农药管理范畴的转基因作物、天敌生物产品的标签设计和制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的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 4839 农药通用名称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农药标签 pesticide label 农药包装容器上或附于农药包装容器的,以文字、图形、符号说明农药内容的一切说明物。

3.2 农药包装容器 pesticide container农药包装作为销售和使用的基本单元的任何包装形式。

3.3 农药通用名称 common name of pesticide 由标准化机构批准的农药产品中产生作用的活性成分的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解读一、概念种子是指农作‎物和林木的种‎植材料或者繁‎殖材料,包括籽粒、果实和根、茎、苗、芽、叶等。

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以及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各自分‎别确定的其他‎一至二种农作‎物。

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被列入《种子法》范畴的只是商‎品种子,即用来作为商‎品与他人进行‎交换的种子,不与他人发生‎社会关系的自‎用种子,不属于《种子法》所指的种子范‎围;不是作为商品‎种子出售,而是作为商品‎粮食、饮料等出售,但被购买者作‎为种子使用的‎,也不属于《种子法》界定的范畴。

二、新时期种子监‎管工作的重点‎以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大豆及本地重‎要经济作物种‎子为重点,在春耕和秋播‎前集中开展种‎子市场专项整‎治,突出种子市场‎质量抽查,严格品种审定‎,切实清理种子‎市场品种多、乱、杂的现象,严厉打击假劣‎种子坑农害农‎行为。

三、新时期强化种‎子市场监管的‎主要内容(1)严格企业市场‎准入。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严格按照‎法定条件办理‎种子企业证照‎,加强对种子经‎营的管理。

(2)严格商品种子‎管理。

商品种子要符‎合《种子法》有关品种审定‎、新品种保护、质量要求、加工包装、标签标注等规‎定。

品种名称应当‎规范;主要农作物品‎种推广前应当‎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生产经营转基‎因植物种子要‎取得农业部颁‎发的生产、经营许可证;发布转基因植‎物种子广告要‎经农业部审查‎批准;逐步建立“缺陷种子召回‎制度”;发现销售的种‎子有问题的要‎及时更换;实行品种退出‎机制,发现经审定通‎过的品种已不‎适合农业生产‎需要或有难以‎克服缺点的,要及时退出。

(3)加强市场监管‎。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依法加强‎对种子市场的‎监管,切实履行种子‎市场监管职责‎。

农业、工商、公安部门要密‎切配合,依法加大打击‎力度,及时查处生产‎、销售假、劣种子等违法‎行为。

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质量评价讲义

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质量评价讲义
危险性分析(Risk Analysis,又称风险分析):对 (食源性)危害是否发生作用,并是否发生不良作 用的规定 。
1. GHP
良好卫生规范(GHP)的内容包括:初级 产品的生产;企业的设计和设施;操作 的控制;企业的维护和卫生;个人卫生; 运输卫生;产品信息与消费者知晓; 培训.
类 似 GHP 的 规 范 还 有 GMP,GAP,SSOP,WHO Five keys to safer food 以 及 USDA/FDA Four steps to Food safety.
4. 我国的食品卫生标准中对于有害化学物质的确定过程
①动物毒性试验; ②确定动物最大无作用剂量; ③确定人体每日允许摄入量; ④确定一日食物中的总允许量; ⑤确定该物质在每种食品中的最高允许量; ⑥制定食品中的允许标准。
食品安全性评价是在人体试验和判断识别的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是风险分析的基础。
(二)食品安全性管理措施
农产品质量标准化是指狭义的农业标准化。
(三) 标准的分类
国际标准 国际区域标准
按标准类型来划分:产品质量标准、产品加工质量标准、配套的生产技 术标准、产地环境标准。
按行业来划分:种植业产品标准、林产品标准、畜牧产品标准、水产品 标准,其中,种植业产品又包括粮油棉、果蔬茶等产品标准。
(四)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框架
暴露评估
exposure assessment
实际的或预测的人体对毒素的接触剂量的评估。确定最大残留限量每日 允许摄入量
危险性特征的描述 risk characterization
对目标人群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进行估计。
危害特征的描述是危险性分析中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是实施风险管理 措施(比如HACCP)的主要依据。

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办法

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办法

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促进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交流和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整理、鉴定、登记、保存、交流、利用和管理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农作物种质资源,是指选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础材料,包括农作物的栽培种、野生种和濒危稀有种的繁殖材料,以及利用上述繁殖材料人工创造的各种遗传材料,其形态包括果实、籽粒、苗、根、茎、叶、芽、花、组织、细胞和dna、dna片段及基因等有生命的物质材料。

第四条农业部设立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委员会,研究提出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协调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管理工作。

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负责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需要,确定相应的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单位。

第五条农作物种质资源工作属于公益性事业,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农作物种质资源工作的稳定和经费来源。

第六条国家对在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整理、鉴定、登记、保存、交流、引进、利用和管理过程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第七条国家有计划地组织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重点考察和收集工作。

因工程建设、环境变化等情况可能造成农作物种质资源灭绝的,应当及时组织抢救收集。

第八条禁止采集或采伐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野生种、野生近缘种、濒危稀有种和保护区、保护地、种质圃内的农作物种质资源。

因科研等特殊情况需要采集或采伐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野生种、野生近缘种、濒危稀有种种质资源的,应当按照国务院及农业部有关野生植物管理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需要采集或采伐保护区、保护地、种质圃内种质资源的,应当经建立该保护区、保护地、种质圃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九条农作物种质资源的采集数量应当以不影响原始居群的遗传完整性及其正常生长为标准。

谷物种植过程中的种子质量检测与评估方法

谷物种植过程中的种子质量检测与评估方法

谷物种植过程中的种子质量检测与评估方法种子是农作物种植的基石,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在谷物种植过程中,对种子的质量能够进行科学的检测和评估,有助于提高种子的生活力和农作物的产量。

本文将介绍谷物种植过程中的种子质量检测与评估的方法,以便农民在谷物种植中能够更科学地选择种子。

一、种子质量检测方法1. 外观检测法外观检测是最基本也是最直观的种子质量检测方法。

通过观察种子的大小、形状、色泽等外观特征,可以初步判断种子的质量是否优良。

例如,外观上均匀饱满、颜色鲜亮的种子往往质量较好,而呈破碎、变形或颜色发黄的种子则质量较差。

2. 种子水分检测法种子的水分含量对其萌发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晒干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种子水分检测方法。

将待检测的种子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晒干,并测量种子的干重和湿重,通过计算其含水量来评估种子的水分状态。

种子的适宜水分含量因作物而异,但通常在10%-14%之间。

3. 发芽率检测法发芽率是评估种子萌发能力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方法是将一定数量的种子放置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例如恒温箱),观察并记录在一定时间内发芽的种子数量,再以此计算发芽率。

一般来说,发芽率高于90%的种子质量较好。

4. 病菌检测法病菌是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通过病原菌的检测方法,可以评估种子是否受感染。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将待测种子与选择性培养基接种,培养并观察是否出现病原菌感染的症状。

二、种子质量评估方法1. 杂质含量评估种子中的杂质对其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评估。

可通过称重的方法,将一定数量的种子和杂质混合在一起,通过称重的差值来计算杂质含量。

2. 营养物质含量评估种子中的营养物质含量也是评估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对种子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例如测定种子中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等含量。

3. 抗逆能力评估种子的抗逆能力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施加不同的逆境条件(例如盐碱胁迫、干旱胁迫等),观察并比较种子的生长情况来评估其抗逆能力。

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

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
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
粮食作物种子质量标准--禾谷类(GB4404.1-2008)
水稻种子质量应符合表1要求单位:%
表1
作物名称
种子类别
纯度
不低于
净度
不低于
发芽率
不低于
水分
不高于
水稻
常规种
原种
99.9
98.0
85
13.0(籼)
14.5(粳)
大田用种
99.0
不育系
保持系
恢复系
原种
99.9
98.0
80
13.0
净度(净种子)
不低于
发芽率
不低于
水分
不高于
圆果黄麻
原种
99.0
98.0
80
12.0
大田用种
96.0
长果黄麻
原种
99.5
98.0
85
12.0
大田用种
96.0
红麻
原种
99.0
98.0
75
12.0
大田用种
97.0
亚麻
原种
99.0
98.0
85
9.0
大田用种
97.0
经济作物种子质量标准—油料类(GB4407.2-2008)
表1
作物名称
种子类型
种子类别
品种纯度
不低于
净度(净种子)
不低于
发芽率
不低于
水分
不高于
棉花常规种
棉花毛籽
原种
99.0
97.0
70
12.0
大田用种
95.0
棉花光籽
原种
99.0
99.0
80

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项目内容及管理

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项目内容及管理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在世界粮食进出口中占据一席之地,农作物种子质量的好坏是决定农作物生长发育的根本,只有保证种子质量才能保障农作物实现高产,为农民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为此,必须严格把控种子质量检验工作,对种子质量检验项目的内容和管理进行深入分析,以保障农作物种子质量,为广大农民谋福利,为国计民生作贡献。

关键词:农作物种子;质检;内容;管理文章编号:1005-2690(2020)05-0033-01中图分类号:S572文献标志码:A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项目内容及管理吴灵军(平凉市种子站,甘肃平凉744000)1种子质量检验的作用农作物种子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农作物的生长基础,决定着农作物的长势,保证其产量,种子质量检验也是农业生产的根本和农民经济的基本保障,在我国大力发展农业种植的背景下,对农作物种子检验工作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因此,必须加强对农作物种子的把控,确保市场销售的种子质量,实现农业高产。

种子质量的优劣可以按照土地适用性、产量可靠性及经济效益性3个方面进行考察,同时满足以上3个指标才能够培育出优良种子。

土地适应性是指农作物种子在不同的土壤土质中的生长效果,需提供农作物在不同环境下的不同生长情况数据;产量可靠性是指在种植农作物的时候,通过试验和种植经验进行长势预估,以此保证农作物的正常产量;经济效益性是种子的价值体现,保障作物能够正常发芽生长,为国家和农民带来经济收益,保证种植户的辛勤劳动得到应有的回报。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对高质量种子的培育技术也日渐成熟,在大力发展机械化种植的趋势下,更多新型高产、抗虫害能力强的种子陆续被研发出来,但是由于其种植条件苛刻,无法满足土地适应性,不能实现全面推广,还需要进行种子优化改良,因此,种子质量检验工作成为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关键。

2种子质量检验内容种子质量检验项目主要包括种子净度、种子纯度、种子含水率、种子发芽率4个方面,通过对以上4个方面检测分析种子,能够从根本上发现问题种子,及时调整和优化种子培育方案,为农民提供高产优质种子。

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办法

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办法

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促进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交流和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整理、鉴定、登记、保存、交流、利用和管理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农作物种质资源,是指选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础材料,包括农作物的栽培种、野生种和濒危稀有种的繁殖材料,以及利用上述繁殖材料人工创造的各种遗传材料,其形态包括果实、籽粒、苗、根、茎、叶、芽、花、组织、细胞和dna、dna片段及基因等有生命的物质材料。

第四条农业部设立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委员会,研究提出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协调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管理工作。

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负责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需要,确定相应的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单位。

第五条农作物种质资源工作属于公益性事业,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农作物种质资源工作的稳定和经费来源。

第六条国家对在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整理、鉴定、登记、保存、交流、引进、利用和管理过程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第七条国家有计划地组织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重点考察和收集工作。

因工程建设、环境变化等情况可能造成农作物种质资源灭绝的,应当及时组织抢救收集。

第八条禁止采集或采伐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野生种、野生近缘种、濒危稀有种和保护区、保护地、种质圃内的农作物种质资源。

因科研等特殊情况需要采集或采伐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野生种、野生近缘种、濒危稀有种种质资源的,应当按照国务院及农业部有关野生植物管理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需要采集或采伐保护区、保护地、种质圃内种质资源的,应当经建立该保护区、保护地、种质圃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九条农作物种质资源的采集数量应当以不影响原始居群的遗传完整性及其正常生长为标准。

农作物种子检验

农作物种子检验

农作物种子检验作者摘要:种子检验规程是国家各级政府部门或企业颁布有关种子质量检验的方法、步骤、结果计算等的规定。

种子检验规程应具有统一性、可重复性、公众认可性和准确性。

子是有生命的生物产品,其检验不如对无生命或非生物产品那样能准确地加以预测,所采用的方法依科学知识和种子工作者积累的经验为基础,并且制定了允许误差范围。

关键词:检验标准扦样净度分析发芽试验误差报告单正文: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种子扦样程序,种子质量检测项目的操作程序,检测基本要求和结果报告。

2、引用标准GB/T 3543.2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扦样GB/T 3543.3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净度分析GB/T 3543.4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GB/T 3543.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GB/T 3543.6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水分测定GB/T 3543.7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其他项目检验GB/T 8170 修约规则3、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的构成3.1 构成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由七个系列标准构成。

就其内容可分为扦样、检测和结果报告三部分。

种子批的扦样程序扦样部分验室分样程序品保存净度分析(包括其他植物种子的数目测定)发芽试验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检测部分分测定生活力的生化测定重量测定种子健康测定包衣种子检验容许误差结果报告告单的条件结果报告单其中检测部分的净度分析、发芽试验、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水分测定为必检项目,生活力的生化测定等其他项目检验属于非必检项目。

4、扦样部分扦样是从大量的种子中,随机取得一个重量适当、有代表性的供检样品。

样品应由从种子批不同部位随机扦取若干次的小部分种子合并而成,然后把这个样品经对分递减或随机抽取法取法分取规定重量的样品。

不管哪一步骤都要有代表性。

5、检测部分5.1净度分析净度分析是测定供检样品不同成分的重量百分率和样品混合物特性,并据此推测种子批的组成。

分析时将试验样品分成三种成分:净种子、其他植物种子和杂质,并测定各成分的重量百分率。

最新gb4404.2- 粮食作物种子 豆类西瓜白菜等

最新gb4404.2- 粮食作物种子 豆类西瓜白菜等

2011年新发布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2012年1月1日实施)1、GB4404.2-2010 粮食作物种子豆类作物种类种子类别品种纯度/%不低于净度/%不低于发芽率/%不低于水分/%不高于大豆原种99.999.0 85.012.0大田用种98.0蚕豆原种99.990.0 大田用种97.0赤豆(红小豆)原种99.085.0 13.0大田用种96.0绿豆原种99.0大田用种96.0注:长城以北和高寒地区的大豆种子水分允许高于12.0%,但不能高于13.5%。

长城以南的大豆种子(高寒地区除外)水分不得高于12.0%2、GB4404.3-2010 粮食作物种子荞麦作物种类种子类别品种纯度/%不低于净度/%不低于发芽率/%不低于水分/%不高于苦荞麦原种99.098.0 85.0 13.5大田用种96.0甜荞麦原种95.0大田用种90.03、GB4404.4-2010 粮食作物种子燕麦作物种类种子类别品种纯度/%不低于净度/%不低于发芽率/%不低于水分/%不高于燕麦原种99.098.0 85.0 13.0 大田用种97.04、GB16715.1-2010 瓜菜作物种子瓜类作物种类种子类别品种纯度/%不低于净度/%不低于发芽率/%不低于水分/%不高于西瓜亲本原种99.799.0908.0大田用种99.0二倍体杂交种大田用种95.0三倍体杂交种大田用种75甜瓜常规种原种98.0 908.0大田用种95.0 85亲本原种99.790大田用种99.0杂交种大田用种95.0 85哈密瓜常规种原种98.0 907.0大田用种90.0 85亲本大田用种99.090杂交种大田用种95.0冬瓜原种98.0 709.0 大田用种96.0 60黄瓜常规种原种98.0908.0大田用种95.0亲本原种99.9 90大田用种99.0 85杂交种大田用种95.0 905、GB16715.2-2010 瓜菜作物种子白菜类作物种类种子类别品种纯度/%不低于净度/%不低于发芽率/%不低于水分/%不高于结球白菜常规种原种99.098.0 85.0 7.0大田用种96.0亲本原种99.9大田用种99.0杂交种大田用种96.0不结球白菜常规种原种99.0大田用种96.0 6、GB16715.3-2010 瓜菜作物种子茄果类作物种类种子类别品种纯度/%不低于净度/%不低于发芽率/%不低于水分/%不高于茄子常规种原种99.098.0 75 8.0大田用种96.0亲本原种99.9杂交种大田用种96.0 85辣椒(甜椒)常规种原种99.0807.0大田用种95.0亲本原种99.975大田用种99.0杂交种大田用种95.0 85蕃茄常规种原种99.085大田用种95.0亲本原种99.9大田用种99.0杂交种大田用种96.07、GB16715.4-2010 瓜菜作物种子甘蓝类作物种类种子类别品种纯度/%不低于净度/%不低于发芽率/%不低于水分/%不高于结球甘蓝常规种原种99.0 99.0 85.0 7.0亲本原种99.980.0大田用种99.0杂交种大田用种96.0球茎甘蓝原种98.099.085.0 大田用种96.0花椰菜原种99.098.0 大田用种96.08、GB16715.5-2010 瓜菜作物种子绿叶菜类作物种类种子类别品种纯度/%不低于净度/%不低于发芽率/%不低于水分/%不高于芹菜原种99.095.0 70.0 8.0 大田用种93.0菠菜原种99.0 97.0 70.0 10.0莴苣原种99.098.080.07.0大田用种95.09、GB8080-2010 绿肥种子作物种类种子类别品种纯度/%不低于净度/% 不低于发芽率/% 不低于水分/% 不高于紫云英原种99.097.080.010.0大田用种96.0毛叶苕子原种99.098.012.0大田用种96.0光叶苕子原种99.0大田用种96.0蓝花苕子原种99.0大田用种96.0白香草木樨原种99.096.011.0大田用种94.0黄香草木樨大田用种94.0 10、GB19176-2010 糖用甜菜种子(1)糖用甜菜多胚种子作物种类发芽率/%不低于净度/%不低于三倍体率/%不低于水分/%不高于粒径/㎜二倍体原种80.098.0—14.0≥2.5大田用种磨光种—≥2.0包衣种90.0 —12.0 2.0~4.5多倍体原种70.0 —14.0≥3.0大田用种磨光种75.0 45(普通多倍体)或90(雄性不育多倍体)≥2.5包衣种85.0 12.0 2.5~4.5(2)糖用甜菜单胚种子种子类别单粒率/%不低于发芽率/%不低于净度/%不低于三倍体率/%不低于水分/%不高于粒径/㎜原种95 80.0 98.0—12.0≥2.0大田用种磨光种95.0包衣种90.099.0丸化种95.0 98.0 3.5~4.751。

农产品质量检测程序—误差及数据处理

农产品质量检测程序—误差及数据处理

2.求平均值和标准偏差s
3.求统计量G •若最小值x1可疑
G计
x
x1 S
•若最大值xn可疑
G计
xn S
x
x疑 x G
s
第三章 误差和数据处理
57
4.查G值表(GP ,n) 一般查P = 0.90或0.95
5.判断取舍
当G计 > GP ,n时,可疑值舍去,否则保留。 优点:由于格鲁布斯检验法引入了t 分布的两个基本参
7.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就统计规律来 讲,其
A. 数值固定不变; B. 数值随机可变; C. 大误差出现代几率大,小误差出现几率小; D. 正误差出现的几率大于负误差出现的几率; E. 数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几率不相等。
8. 由测量所得的下列计算式中,每一个数据的最后一位 都有±1的绝对误差。哪一个数据在计算结果x中引入 的误差最大? X= 0.6071×30.25×45.82 0.2028×3000

3. 重量分析中沉淀溶解损失,属:
4. 可用下列那种方法减小分析测定中的然误差?
– A. 进行对照实验; B. 进行空白实验;C. 增加平行测定实验的次数; – D. 进行分析结果校正。 E. 进行仪器校准。

5. 碱式滴定管气泡未赶出,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会导致:
– A. 滴定体积减小 B. 滴定体积增大;C. 对测定无影响; – D. 若为标定NaOH浓度,会使标定浓度增大。
确定了离群值的取舍后,才能计算该组数据的 x 、s 以及进行其他有关数据统计处理。
第三章 误差和数据处理
53
用统计学方法处理离群值的方法有多种,下面着重介绍 Q检验法和格鲁不斯法(G检验法)
(一)Q检验法(当测定次数n=3-10时采用)

农 作 物 种 子 质 量 标 准 (二)

农 作 物 种 子 质 量 标 准 (二)

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6715.2~16715.5——1999GB 4404.3~4404.5——1999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二)Quality standards for agricultural seed (Ⅱ)1996-12-28发布1997-06-01实施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目录GB 16715.2-1999 瓜菜作物种子白菜类2GB 16715.3-1999 瓜菜作物种子茄果类4GB 16715.4-1999 瓜菜作物种子甘蓝类6GB 16715.5-1999 瓜菜作物种子甘蓝类8GB 4404.3-1999 粮食作物种子赤豆、绿豆10GB 4404.4-1999 粮食作物种子荞麦12GB 4404.5-1999 粮食作物种子燕麦14GB 16715.2--1999前言为促使优良品种能在农业生产上获得高产、优质的产品,保护农业生产,保障种子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利益,并满足对外贸易的需要,特制修订白菜类种子的质量标准。

本标准在对我国白菜类种子质量现状进行广泛调查和大量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GB8079—1987《蔬菜种子》中的大白菜(结球)、白菜(不结球)的种子质量标准进行修订。

同时制定杂交大白菜(结球)的种子质量标准。

标准项目仍为品种纯度、种子净度、发芽率和水分。

本标准中,种子质量级别减少,常规种不分级,四项指标各定一个标准:纯度、净度、发芽率定最低指标,水分规定最高限度。

杂交种以纯度为准分二级,其余三项同常规种。

由于检验方法和判定标准的改变,发芽率改为幼苗鉴定法,故修订后的数值降低;净度采用快速法,故修订后的数值提高。

水分的标准值变化不大。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农作物种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天津市种子公司、山东省种子站、贵州省种子站、内蒙古自治区种子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淑敏、阎富英、张承毅、付宗华、陈雅君。

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方法

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方法

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方法农作物种子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因此,对农作物种子的质量进行准确可靠的检测和评价,对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方法。

1. 背景介绍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种子的质量是影响农业生产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优质的种子能够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耐逆性和产量,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对农作物种子的质量进行准确、全面、高效的检测是实现优质农业生产的前提。

2. 种子质量检测步骤种子质量检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种子外观检查、种子萌发率检测、种子纯度检测、种子活力检测等。

2.1 种子外观检查种子外观检查是通过对种子外观特征的观察和描述来评估种子的质量。

外观检查主要包括种子的大小、形状、颜色、光泽度等方面的观察。

优质种子应具有一定的大小和形状规则,颜色鲜艳,表面光滑等特点。

2.2 种子萌发率检测种子萌发率是评价种子活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种子萌发率检测主要依据种子在一定条件下的发芽情况来进行。

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人工萌发的方式对种子进行检测。

主要步骤包括种子预处理、播种、保护、观察等。

2.3 种子纯度检测种子纯度是指种子中纯种或杂种的比例。

种子纯度检测主要通过种子的形态特征、尺寸、颜色等进行鉴定,或者通过观察种子表面的颗粒、种皮结构等特征来判断种子的纯度。

此外,还可以通过种子脱壳试验、种子萌发试验等方法进行检测。

2.4 种子活力检测种子活力是指种子在一定条件下发芽和生长的能力。

种子活力检测可以通过种子的吸水率、呼吸率、酶活性、生化物质含量等指标来进行评价。

常见的种子活力检测方法有TTC法(三联氯化鎓法)等。

3. 检测结果分析与判断通过对种子的外观检查、萌发率、纯度以及活力的检测,可以得到种子的相关数据。

根据这些检测数据,可以对种子的质量做出评价和判断,进而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4. 提升种子质量的措施为了提高农作物种子的质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4.1 选择适宜的品种选择合适的耐逆性强、抗病虫害效果好的品种,能够提高种子的质量和作物的生产能力。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重量测定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重量测定

重量测定1、仪器设备a.数粒仪或供发芽试验用的数种设备。

b.感量为0.1,0.01g的天平。

2、测定程序2.1 试验样品将净度分析后的全部净种子均匀混合,分出一部分作为试验样品。

2.2 测定方法任选下列方法之一进行测定。

a.百粒法用手或数种器从试验样品中随机数取8个重复,每个重复100粒,分别称重(g),小数位数与GB/T 3543.3的规定相同。

计算8个重复的平均重量、标准差及变异系数,按式(1)、(2)计算:n(∑X2)-(∑X)2标准差(S)=根号下 (1)n(n-1)式中:X:各重复重量,g; n:重复次数。

S变异系数=×100 (2)X式中:S:标准差;X:100粒种子的平均重量,g。

如带有稃壳的禾本科种子[见GB/T 3543.3附录B(补充件)]变异系数不超过6.0,或其他种类种子的变异系数不超过 4.0,则可计算测定的结果。

如变异系数超过上述限度,则应再测定8个重复,并计算16个重复的标准差。

凡与平均数之差超过两倍标准差的重复略去不计。

b.千粒法用手或数粒仪从试验样品中随机数取两个重复,大粒种子数500粒,中小粒种子数1000粒,各重复称重(g),小数位数与GB/T 3543.3的规定相同。

两份重复的差数与平均数之比不应超过5%,若超过应再分析等三份重复,直至达到要求,取差距小的两份计算测定结果。

c.全量法将整个试验样品通过数粒仪,记下计数器上所示的种子数。

计数后把试验样品称重(g),小数位数与GB/T 3543.3的规定相同。

3、结果表示与报告如果是用全量法测定的,则将整个试验样品重量换算成1000粒种子的重量。

如果是用百粒法测定的,则从8个或8个以上的每个重复100粒的平均重量(X),再换算成1000粒种子的平均重量(即10×X)。

根据实测千粒重和实测水分,按GB4404~4409和GB 8079~8080种子质量标准规定的种子水分,折算成规定水分的千粒重。

作物品质的评价指标

作物品质的评价指标

作物品质的评价指标
作物品质的评价指标因作物种类和用途而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作物品质评价指标:
1. 产量:衡量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指标,包括单位面积收获的穗数、粒数或重量等。

2. 抗逆性:对于某些特定品种而言,其是否具有抵抗病虫害、环境压力(如干旱、高温、低温)的能力也是评价品质的重要因素。

3. 口感与风味:在许多食品领域中,作物产品的味道、香气和质地是决定品质的关键因素。

例如水果的甜度、酸度和水分含量,蔬菜的口感和香味等。

4. 营养价值:农作物的营养成分对其食用和药用价值有很大影响。

这些成分包括糖分、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

5. 外观特征:有些作物产品如谷物、水果等的形状、颜色和光泽度等外观特性也可以作为品质评价的依据。

6. 储藏性能:一些作物产品需要在储存过程中保持新鲜度,因此它们的耐贮性和货架寿命也是一个重要的品质评价指标。

7. 加工特性:不同作物产品的加工特性也会影响其最终品质。

例如,面粉的筋度、淀粉含量等都会影响到面包的口感;果蔬汁的固形物含量和粘度则会影响到饮料的风味和稳定性。

8. 安全性:农作物的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含量以及微生物污染程度等因素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成为评价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综上所述,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应用场景,可以制定出符合要求的作物品质评价体系,从而对作物品质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农作物种子质量分级标准.

农作物种子质量分级标准.

(4)最终结果的修正三种成分的最终结果应保留1位小数,三种成分之和应为100.0%,若不是100%,需修正。

修正方法:在最大成分加上不足或减去超过的部分(修正值不大于0.1%),使三种成分之和为100.0%。

若修正值大于0.1%,应检查有无计算错误。

含量小于0.05%的成分应将数字除去,填报微量。

•当送验样品中不含重型杂物时,可采用上述方法直接修正。

例P=97.4% OS=1.3% I=1.4%P+OS+I=100.1%P-0.1%=97.3%发芽率(Germination percent):是指在发芽试验终期(规定条件和日期内)长成的全部正常幼苗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率。

反映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

2. 必要性c播前做好发芽试验,可正确计算播量,防止劣种下田,为作物高产打下基础。

d收购入仓前做好发芽试验,可正确评定种子等级和确定种子价格。

小麦、玉米发芽率不低于85%。

e调运前做好发芽试验,可避免盲目调发芽率低的种子而造成的人力、交通运输等经济损失。

f贮藏期间做好发芽试验,利于检查贮藏质量。

发芽率↓,贮藏条件不利。

3. 做发芽试验的时期:“三前一间”d变温发芽试验期间一天24h中,较低的温度保持16h,较高的温度保持8h。

变温范围多为低温20 ℃,高温30 ℃。

完成变温所需要的时间:非休眠种子:3h休眠种子:1h或更短,可采用调换发芽箱的方法完成。

实际工作中先用恒温发芽,若发芽结果不好,改用变温。

若不清楚发芽的适温,可根据播期定。

早春播10~15 ℃晚春播20~25 ℃夏播30~35 ℃秋播20~25 ℃方法:人工光照或自然光照每天8h光强750~1250 Lx,已通过休眠的可降至250Lx光照在高温期间供给三、种子发芽试验的设备1. 光照培养箱:结构功能使用2. 发芽盒3. 发芽床4. 数种设备:数种板、真空数种器。

有关粮食质量指标

有关粮食质量指标

≤12.5
正常
杂质含量%
水分含量%
黄粒米含量% 谷外糙
互混率% 色泽气味
≤1.0
≤14.5
≤1.0
≤2.0
≤5.0
正常
0.3%
2.0 1.5 13.0 32.0 85 90 70.0 6.0
宜存 色泽气味 正常 脂肪酸值(KOH/干基)(mg/100g) ≤25 品尝评分值/分 ≥70
项目
粳稻谷 轻度不宜存 重度不宜存 正常 基本正常 ≤35 >35 ≥60 ﹤60
二棱大麦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要求优级一级二级夹杂物破损率水分千粒重以干基计g三天发芽率五天发芽率蛋白质以干基计饱满粒腹径2
有关粮食质量指标 1.小麦质量标 杂质% 等级 容重g/l 不完善粒% 总量 其中矿物质 水分% 色泽气味
1 ≥790 ≤6.0 2 ≥770 3 ≥750 ≤8.0 ≤1.0(误差0.3%) ≤0.5(误差0.3%) 4 ≥730 5 ≥710 ≤10.0 等外 ﹤710 大特1.0%中小粒0.5% 双试验误差 3g/1 小麦赤霉病最大允许含量为4.0%,单立赤霉病项目,按不完善粒归属. 2.粳稻谷,粳糯稻谷质量指标 等级 出糙率% 整精米率%杂质 1 ≥81.0 ≥61.0 2 ≥79.0 ≥58.0 3 ≥77.0 ≥55.0 4 ≥75.0 ≥52.0 5 ≥73.0 ≥49.0 等外 ﹤73.0 ~ 注~为不要求 双试验误差 0.5% 3.二棱大麦理化要求 优级 一级 夹杂物% ≤ 1.0 破损率% ≤ 0.5 12.0 水分% ≤ 千粒重(以干基计)/g ≥ 38.0 35.0 三天发芽率% ≥ 95 92 五天发芽率% ≥ 97 95 10.0-12.5 蛋白质(以干基计)% 9.0-13.5 饱满粒(腹径≥2.5mm)/%≥ 85.0 80.0 瘦小粒﹤2.2mm)/% ≤ 4.0 5.0 项目 二棱大麦 二级 1.5 1.0

作物播种材料的质量检验

作物播种材料的质量检验
净度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分析样品中净种子、其他植物种子和杂质三种 成分,了解该种子批中洁净可利用种子的真实重量、其他植物种子及杂质 的种类和含量,为种子清选、质量分级和计算种子用价提供依据。
净度分析大体分为重型杂质的检查、试样分取、试样筛理、 试样分析和称重计算与报告5个步骤。
第三节 净度
一、重型杂质的检查
所有的检验操作都是针对样品进行的,如果种子样品不 能真实无偏的代表种子批的实际质量状况,这样的检验结果 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扦样是种子检验工作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种 子检验扦取的样品有无代表性是决定检验结果正确与否的关 键步骤之一。
第二节 扦 样
1. 扦样的有关定义
扦样:从大量的种子中,随机抽取一个重量适当、有代 表性的供试样品的过程。
(2)根据被扦种子数量进行种子批划分。
如:小麦种子批最大重量为25 000 kg,可以有5%的差距,即最大为 26 250 kg,如同一批种子超过次上线,就应该分批检验。
第二节 扦 样
4. 扦取初次样品的方法
按被检验对象的贮存方式,通常分为袋装扦样法、散装扦 样法和圆仓扦样法。 (1)袋装种子扦样法 扦样点分布:均匀分布于堆垛的上、中、下各个部位(最顶 包和最低包不扦); 扦取样品的袋数:根据种子批的袋数决定扦样的袋数 ; 扦样器的选择:根据种粒的大小、形状选用合适的扦样器。 中小粒种子用单管扦样器 ,大粒种子用双管扦样器 ,棉花、 花生等种子可采用倒包徒手扦样 。
种子批 初次样品 混合样品
第一节 绪 论
送验样品
试验样品
水 分 测 定
送验样品
试验样品
种其 子他 测植 定物
送验样品 重型混杂物测定
试验样品 净度分析
送验样品 试验样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6715.2~16715.5——1999GB 4404.3~4404.5——1999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二)Quality standards for agricultural seed (Ⅱ)1996-12-28发布1997-06-01实施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目录GB 16715.2-1999 瓜菜作物种子白菜类2GB 16715.3-1999 瓜菜作物种子茄果类4GB 16715.4-1999 瓜菜作物种子甘蓝类6GB 16715.5-1999 瓜菜作物种子甘蓝类8GB 4404.3-1999 粮食作物种子赤豆、绿豆10GB 4404.4-1999 粮食作物种子荞麦12GB 4404.5-1999 粮食作物种子燕麦14GB 16715.2--1999前言为促使优良品种能在农业生产上获得高产、优质的产品,保护农业生产,保障种子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利益,并满足对外贸易的需要,特制修订白菜类种子的质量标准。

本标准在对我国白菜类种子质量现状进行广泛调查和大量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GB8079—1987《蔬菜种子》中的大白菜(结球)、白菜(不结球)的种子质量标准进行修订。

同时制定杂交大白菜(结球)的种子质量标准。

标准项目仍为品种纯度、种子净度、发芽率和水分。

本标准中,种子质量级别减少,常规种不分级,四项指标各定一个标准:纯度、净度、发芽率定最低指标,水分规定最高限度。

杂交种以纯度为准分二级,其余三项同常规种。

由于检验方法和判定标准的改变,发芽率改为幼苗鉴定法,故修订后的数值降低;净度采用快速法,故修订后的数值提高。

水分的标准值变化不大。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农作物种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天津市种子公司、山东省种子站、贵州省种子站、内蒙古自治区种子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淑敏、阎富英、张承毅、付宗华、陈雅君。

本标准委托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瓜菜作物种子白菜类GB 16715.2—1999代替GB8079-1987Seeds of gourd and vegetable-Chinese cabbage group-----------------------------------------------------------------------------------------------------------------------------------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白菜杂交种(结球)、大白菜(结球)、白菜(不结球)种子的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和销售的白菜类作物种子。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3543.1-199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总则GB/T 3543.2-199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扦样GB/T 3543.3-199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净度分析GB/T 3543.4-199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GB/T 3543.5-199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GB/T 3543.6-199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水分测定GB/T 7414—1987 主要农作物种子包装GB/T 7415—1987 主要农作物种子贮藏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原种basic seed用育种家种子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或按原种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的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

3.2 良种quality seed用常规种原种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和杂交种达到良种质量标准的种子。

4 质量要求白菜类作物种子质量指标见表1表1 % 项目名称级别纯度不低于净度不低于发芽率不低于水分不高于结球白菜(大白菜)亲本原种99.9 98.0757.0良种99.0 杂交种一级98.0 98.0 85 7.0二级96.0常规种原种99.098.0857.0良种95.0不结球白菜(白菜)原种99.098.0857.0良种95.05 包装、运输、贮藏、标志按GB/T7414、GB/T7415执行。

6 检验方法6.1 扦样按GB/T 3543.2执行。

6.2 净度分析按GB/T 3543.3执行。

6.3 发芽试验按GB/T 3543.4执行。

6.4 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

按GB/T 3543.5执行。

6.5 水分测定按GB/T 3543.6执行。

7 检验规则以品种纯度指标为划分种子质量级别的依据。

纯度达不到原种指标降为一级良种,达不到一级良种降为二级良种,达不到二级良种即为不合格种。

净度、发芽率、水分各定一个指标,其中一项达不到指标的即为不合格种子。

纯度、净度、发芽率的测定值与标准规定值进行比较判定时,暂不执行GB/T 3543.1--3543.6-1995中与规定值比较所用的允许误差。

---------------------------------GB 16715.3--1999前言为保护农业生产,保障种子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利益,同时,为促进我国的种子质量标准尽可能与国际接轨,特制修订茄果类蔬菜种子质量标准,以规范种子生产、加工和经营,保证种子质量。

本标准在对我国当前匣果类作物种子的常规种和杂交种种子质量进行广泛抽样检查和试验的基础上,并参考国际上一些先进国家或有关机构制定的该作物种子质量标准,对GB8079—1987《蔬菜种子》中的茄子、辣椒和番茄种子质量标准进行修订。

并制定出相应杂交种种子质量标准。

、本标准中,种子质量级别减少,常规种的良种级别由原来的三级改为不分级,杂交种种子质量以纯度为准分二级,其余三项分别定一个指标。

原种纯度指标参照国际有关标准。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农作物种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黑龙江省种子局、辽宁省种子站、湖南省种子站、安徽省种子站、河北省种子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家义、常秀兰、盛素文、温楚良、聶练兵、刘华开、张志刚。

本标准委托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瓜菜作物种子茄果类GB 16715.3—1999代替GB8079-1987Seeds of gourd and vegetable-Solanaceous vegetables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茄子、辣椒和番茄种子及其杂交种子的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和销售的茄果类作物种子。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3543.1-199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总则GB/T 3543.2-199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扦样GB/T 3543.3-199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净度分析GB/T 3543.4-199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GB/T 3543.5-199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GB/T 3543.6-199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水分测定GB/T 7414—1987 主要农作物种子包装GB/T 7415—1987 主要农作物种子贮藏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原种basic seed用育种家种子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或按原种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的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

3.2 良种quality seed用常规种原种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和杂交种达到良种质量标准的种子。

4 质量要求茄果类作物种子质量指标见表1表1 % 项目名称级别纯度不低于净度不低于发芽率不低于水分不高于茄子亲本原种99.975 8.0良种99.0 杂交种一级98.0 98.0 85二级95.0 常规种原种99.0 98.0 75 8.0良种96.0 辣椒亲本原种99.9 98.0 75 7.0良种99.0 杂交种一级95.0 98.0 80 7.0二级90.0常规种原种99.0 98.0 75 7.0良种90.0 番茄亲本原种99.9 98.0 85 7.0良种99.0 杂交种一级98.0 98.0 85 7.0二级95.0 常规种原种99.098.0857.0良种95.05 包装、运输、贮藏、标志按GB/T7414、GB/T7415执行。

6 检验方法6.1 扦样按GB/T 3543.2执行。

6.2 净度分析按GB/T 3543.3执行。

6.3 发芽试验按GB/T 3543.4执行。

6.4 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

按GB/T 3543.5执行。

6.5 水分测定按GB/T 3543.6执行。

7 检验规则以品种纯度指标为划分种子质量级别的依据。

纯度达不到原种指标降为一级良种,达不到一级良种降为二级良种,达不到二级良种即为不合格种。

净度、发芽率、水分各定一个指标,其中一项达不到指标的即为不合格种子。

纯度、净度、发芽率的测定值与标准规定值进行比较判定时,暂不执行GB/T 3543.1--3543.6-1995中与规定值比较所用的允许误差。

---------------------------------GB 16715.4--1999前言为促进优良品种能在农业生产上获得高产、优质的产品保护农业生产,保障种子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利益,促进种子贸易,特制修订甘蓝类蔬菜种子质量标准。

本标准在对我国甘蓝类种子质量现状进行广泛调查和大量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GB8079—1987《蔬菜种子》中的甘蓝、花椰菜种子质量标准进行修订。

同时制定杂交甘蓝、球茎甘蓝(苤蓝)的种子质量标准。

标准项目仍为品种纯度、种子净度、发芽率和水分。

、本标准中,种子质量级别减少,常规种不分级,四项指标各定一个标准:纯度、净度、发芽率定最低指标,水分规定最高限度。

杂交种以纯度为准分二级,其余三项同常规种。

由于检验方法和判定标准的改变,发芽率改为幼苗鉴定法,故修订后的数值降低;净度采用快速法,故修订后的数值提高。

水分的标准值变化不大。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农作物种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湖南省种子站、天津市种子站、北京市种子站、河北省种子站、农业部北京蔬菜种子质检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