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阅读真题阅读试题及答案精选共20篇汇总
中考现代文阅读真题带答案(精选)共20篇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真题附答案详解一、阅读理解训练题1.(2020南通)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问题。
______的眼睛李汉荣①在农家小院的正中,在光线最集中的地方,我的母亲端坐着,为我们做鞋,做枕头,缝补衣裳,在书包上绣花。
此时,阳光投在这个小小的院子里,灌注进母亲手里那小小的针眼。
每一个针脚里,每一个图案上,都注满村庄正午的温情和深蓝。
②看着沐浴在天光里的母亲,看着跟随母亲的目光穿梭在生活经纬里的小小针线,我终于明白:我们贴身的衣服里和书包上,织进去的不只是母亲细密的眼神,还有来自几光年之外上苍的眼神。
③母亲八十多岁的眼睛,还保持着少女的清澈和纯真。
而世间不少的人,涉世稍深或略有阅历,目光就少了清纯,蒙上了或世故或势利或狡黠的尘灰。
莫非母亲有什么特殊的“养眼”之法?我想了解其中的缘由。
④那年,我回老家养病。
我每天都在故乡的原野上走来走去,在清晨,在黄昏,在百万千万颗露珠的照拂里,在百万千万片绿叶的叮咛里,我的心里,我的眼睛里,哪怕藏匿得很深很隐蔽的细小杂念和灰尘,都被一一洗净。
我身体里的病,也渐渐离我远去。
我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无尘无垢,无嗔无痴,甚至有一点吐气如兰的意思了,连梦都是清洁的。
这让我体会到:一个人若保持身体的洁净、心灵的洁净,保持每一个意识和念想的仁慈与洁净,那么,他将会从生命里领受到怎样单纯而又无比丰富的诗意!⑤我在故乡的怀里、在母亲身边养病。
病大约不好意思待在我逐渐变得干净、健康的身体里,我的身体里没有了毒素,也没有了病魔赖以存活的养料。
病知趣地走了,我养好了身体,也养好了心。
那次乡村静养,等于让我对乡村母亲的心灵养成做了一次田野调查。
⑥那么,母亲何以有那样洁净无尘的心,何以有那样洁净无尘的眼睛?我想,清晨或黄昏,原野上那无数颗透明的露珠,已经给出了一部分答案。
我的母亲,一生善良、纯洁和真诚:她是用一生的田野劳作和行走,与无数颗露珠﹣﹣与无数颗清澈的天地之眼,交换着心灵的语言,交换着眼神。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真题带答案共20篇汇总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真题附答案详解一、阅读理解训练题1.(2020苏州)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行走的种子(节选)①春花烂漫的时节过去了。
枫树和山核桃树上开败的花朵如雨点一般洒落下来,向大地证明了这些树木繁茂的生殖能力。
成百上千朵小花静静地躺卧在坛城中。
与虫媒植物外表华丽的花朵不同,这些树木的花朵温和而谦逊,既没有明显的花瓣,也没用多姿多彩的装扮。
这种极端素朴的装束暗示出,坛城上树木之间的繁衍,是一项严肃的任务,绝不同于虫媒植物铺张的花蜜与色彩的盛宴。
这些树木无需取悦谁。
风为它们传递花粉,因此它们不必像虫媒植物一样费心去吸引昆虫的眼球与鼻子,赤裸裸地露出功利主义的本质。
②对于早春开花的树木来说,风媒授粉是一种格外有用的策略。
虫媒植物生长在一个相对温暖、避风的微观气候中,即便这样,它们也要努力寻找授粉者。
而树木冠层的微观气候,更加不利于早春的昆虫出没。
不过风是不短缺的。
因此,枫树和山核桃树打破了与昆虫之间的古老协约,采用物理的而非生物的方式,来运输它们的花粉。
很不幸,可靠性的增加伴随着精确性的减少。
蜜蜂能直接将花粉从一朵花的柱头传递到另一朵花中。
风并不有目的地传递什么。
相反,它散布随着它的运动而携带来的一切事物。
这给花和人类的鼻子都造成了困扰。
风媒植物必须释放出大量的花粉。
它们像搁浅在一座小岛上的漂流者一样,把无数个瓶子扔进水中,指望着总有一个瓶子能将信息传递出去。
③枫树和山核桃树产生的是两类花,即雄花和雌花。
雄花悬挂在枝条上,空气中只要有一丝流动就会惊动它们。
枫树上成簇的雄花全都借助瘦长结实的花丝挂在树上。
每根花丝长一两厘米,末端有一个花药簇,这个产生花粉的结构看起来就像黄色的小球,大小与书页上的逗号差不多。
山核桃树的花药在毛茸茸的花序上摇晃,每个花序大约有一根手指那么长。
在这两种树木上,花药都成群簇拥在小小的伞盖下面,大概是为了防止雨水将花粉冲走。
雌花更粗短一些,因为它们没必要向风中播撒大量的花粉。
中考现代文阅读真题有答案(精选)共20篇汇总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真题附答案详解一、阅读理解训练题1.(2020常州)阅读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儿童文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儿童生命的本然状态陈思和①儿童文学必须突出儿童性,但是儿童与儿童文学的写作是分离的。
不像青春文学,作者多半是在读的中学生和大学生,或者是青年作家。
儿童文学是由成年人来写的,年龄上隔了一代,甚至隔了两代。
年龄跨界的人来表达儿童生命的感受,难度就比较大。
所以,恰当的创作原则是:儿童文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儿童生命的本然状态。
②儿童阶段的生命特征是儿童文学的母题所在。
在外力帮助下逐渐走向独立是儿童阶段的重要特征,这就构成儿童文学的一大母题﹣﹣爱和互相帮助。
还有两个主题与此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是善恶,一个是分享。
③儿童阶段的另一个生命特征是环境视域的逐步扩大,这也是儿童文学的重要母题。
儿童文学最初关注的意象是床和房子,拓展开去,于是就出现了离家外出旅行的主题,或者身体突然掉进另外一个空间,由此开始了历险记。
西方儿童文学名著《小红帽》《木偶奇遇记》都是这个主题延伸出来的。
④从生命原始状态到开始接受文明规范的教育是儿童生命的又一重要特征。
孩子的生命是赤裸裸诞生的,是一种无拘无束的原始形态,也可以说这是一种野蛮形态。
这个特征既强调了教育在儿童文学中的地位﹣﹣人自身从“小野蛮”逐渐向着“小文明”的形态发展,同时,也肯定了儿童生命的某种野蛮特点。
⑤这里说的“野蛮”是不带有贬义的,它揭示出生命形态中有很多非文明规范的因素,它是自然产生的,是孩子生命形态的本然。
电影《地雷战》有一个细节,鬼子工兵挖地雷的时候,挖到了一个假地雷,里面放的竟然是大便,日本工兵气得嗷嗷直叫。
电影镜头马上切换到两个孩子在哈哈大笑,一个悄悄告诉另一个:是臭粑粑!如果镜头里表现的是成年人这么做,就会让人感到恶心,然而孩子的恶作剧却让人解颐一笑。
为什么?因为在这个细节里突然爆发了一种儿童生命的蛮性特征,用在战争环境下特别恰当。
⑥创作儿童文学,尽可能地接近儿童生命的本然状态,途径还有很多,比如“模仿”和“接近”,但是这属于外部行为。
(精选)中考语文阅读真题阅读试题及答案共20篇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真题附答案详解一、阅读理解训练题1.(2020连云港)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5G产业研究专家冯媛在谈到中国5G技术为什么能领先全球这一问题时表示:在经历“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并跑”的不同阶段后,5G技术领先来之不易。
5G网络传输速率是4G的10﹣100倍。
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引擎,5G是发展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在线经济等新产业的重要支撑。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0年6月7日)材料二:疫情期间,在北京,由5G驱动的无人机在国家体育场附近发放口罩;在广州,数百辆无人驾驶汽车不停地对街道进行消毒;在南京,一些高中利用5G技术进行了远程考试。
医疗领域发现了5G的更多用途,有100多家采用了5G系统的医院在新冠疫情期间进行了线上医疗会诊。
(摘编自《参考消息》2020年5月8日)材料三:5G专家李正茂指出:现在凡是有“智慧”这个字眼的行业,基本都跟5G有关,这就是5G带来的非常本质的变化。
基于这个变化,大多数行业都会受到5G的影响,行业的运作模式、形态将会发生一些新变化。
李正茂预测,5G会让教育“大变身”,将会变革教育行业体系。
过去学校有围墙,今后学校是没有围墙的。
学校教育将是开放、公开、大规模的高质量教育。
在5G的帮助下,距离将不再是教育难以逾越的鸿沟。
5G将让远程医疗手术成为可能。
李正茂解释称,人看电视时,对100毫秒的时延几乎没有感知,但在手术中,100毫秒时延可能造成患者生命危险,这是过去远程医疗手术无法进行的原因。
5G时代,远程医疗的时延低至几毫秒,让手术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
在广州,5G正被应用于机场安保。
监控设备通过5G网络实现高清视频实时回传、即时分析。
借助5G网络,白云机场还建立了统一监控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
5G将让民航业的安全更有保障。
(摘编自《环球时报》2020年5月19日)(1)根据材料,下列对5G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5G技术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引擎,支撑着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在线经济等新产业的发展。
中考真题现代文阅读含答案20篇
中考真题现代文阅读含答案20篇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海底两万里(节选)这是一个人,一个活人,一个印度人,一个采珠人,一个可怜的家伙。
我想,他在采球期到来之前便赶到了这里。
我看到,他的小船便停泊在距他头顶几英尺的海面上。
他不断潜入海水中,()又浮上海面。
一块被砸成小面包一样的圆石夹在他的两脚之间,一根绳索一站系着石头,一端系在他的小船上,这样可以使他迅速潜入海底。
这便是他全部的采珠工具。
他潜入海底大约5码深的地方,()跪下来,将顺手抓到的珠贝塞入他的网袋。
他浮出海面后,将网袋里的螺贝倒在船上,然后夹起石头,再次潜入海底进行采珠作业。
他的整个采球过程只不过三十秒钟。
……我仔细观察着他,他的工作非常有规律,在半个小时之内,没有任何危险威胁到他。
()地,我开始习惯这种有趣的采珠工作。
(),当这个印度人正跪在水底的时候,我看到他做了一个惊恐的姿势,然后站起身,用力向上一跳,试图返回海面。
很快,我便明白了他的恐惧。
一个巨大的黑影出现在这不幸的采珠人头顶。
那是一条巨大的鲨鱼,它的眼睛放着光,张开大嘴,正斜向采珠人冲来!我吓得目瞪口呆,甚至一动都不能动。
这个贪婪的猛兽,用力摇了摇尾巴,然后径直向印度人扑去。
采珠人向旁边一躲,避开了鲨鱼的大口,但是却没有躲过鲨鱼的尾巴,因为鱼尾正好打在他的胸部,将他翻倒在海底。
这可怕的一切不过是瞬间发生的事情。
鲨鱼转身返回,翻转脊背,准备一口将印度人咬成两段。
正在这时,我察觉到蹲伏在我身旁的尼摩船长突然站起身来,然后手持短刀,奋力向那头怪物冲去,准备迎面与它决战。
正在鲨鱼要将这个不幸的采珠人咬为两段的关键时刻,它发现了新的敌人,因此立刻翻转身体,猛地冲向尼摩船长。
我至今仍能看到尼摩船长当时的姿态。
他蹲伏在那里,带着令人钦佩的冷静等待着那头巨大的鲨鱼。
当鲨鱼冲向他的时候,他异常矫捷地跳到一旁,躲过了鲨鱼的冲击,同时将短刀深深地刺入了鲨鱼的肋部。
不过,一切并没有结束。
精选中考语文阅读真题阅读试题及答案共20篇汇总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真题附答案详解一、阅读理解训练题1.(2020南京)现代散文阅读惊叹,由“吁”到“芋”冯杰在我们北中原殷墟出土的甲骨文里,你就是把全部的龟片翻个底朝天,也找不到这个小小的“芋”字,文字比它本身走来得要更晚一些。
我开始把它的来历想象成一出乡村传奇:最早,是在很远的一天,我们北中原的先民在田野或荒无人烟之地苦旅,忽然,看到了那种未曾见过的大叶子,于是,发出惊叹的语气词﹣﹣“吁.!”米豆的批注①:“吁”这个感叹词,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哇”,朗读时声音可以由低到高再到低,而且拖得较长,是一种惊叹的语气。
再于是,这种植物就开始叫“芋”了。
这就是它的来历。
当然,还得给汉字戴上一笠遮雨的草帽。
中国汉字有个规律,凡带草字头的,都是绿颜色的汉字,能发芽的汉字,能种下的汉字。
这是我赋予这种植物诞生记的小引子,自然是禁不起推敲的。
我只不过想用文字把它打扮一下,好让芋穿着一面面大绿叶子出场而已。
芋因充满乡土情结而可入画。
我是首先看到齐白石画的芋叶,其后,才看到真芋的。
在一方小小的邮票上,那芋的肥大枝叶几乎延伸到方寸之外了。
滴下的露水,正在深浅分明的墨叶上流淌。
一边,还有两只歌唱秋风颂的蟋蟀。
初春,母亲常常会在集市上买些小芋头。
大的煮熟,让我们蘸着小碟子里的白糖吃。
小的也不丢,留下来。
我看到一小筐里放着一堆小芋头,一个个顶着绿芽。
原来母亲要种。
米豆的批注②:母亲种小芋头,可能是想把喜欢的稀奇食物留在一家人的生活里吧。
芋头开始在院子里发芽,抽枝时还要随着培土。
等到长大时,芋的风姿有点像陆地上生长的荷叶,大叶子在晚风中缓缓摇曳。
有串门的人也“a.吁.﹣﹣”:“你们怎么种了一院子藕啊?“中国的芋头可能要数广西荔浦芋头最大最好。
据说过去都是“贡品”。
母亲生前,我们全家坐在一起,看过那个关于刘墉的喜剧,荔浦芋头作为角色在里面出场过。
那时,曾有黄昏里开心的笑声。
有一年,我随一个旅行团到过荔浦,专门在一个小火炉前买过一个,双手捧着,边上车边吃,干,面,掉粒,惹得一车人看我的贪相。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真题带答案[精选]共20篇汇总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真题附答案详解一、阅读理解训练题1.(2019盐城)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芬芳的蜡梅花秦湄毳①天空飘着雪花,和雪花一同落在我手中的还有朵朵芬芳的蜡梅花﹣﹣几个学生随信寄来的,我不禁带着微笑想起那群学生……②秋风扫净落叶的时候,学校临时安排我接管初三的一个班,这个班里有几个出了名的“捣蛋鬼”。
③一进教室,我就看见靠门的小书桌边缘刻着一个“恨”字﹣﹣而且右边多了一点,我知道这是一群“恨错了”的孩子,我笑了,我微笑着说:“孩子们,我有一个难题,请帮助我解决。
”他们停住了嚷嚷,睁大眼睛望着我,眼神很丰富:有吃惊,有冷漠,有怀疑,有猜测……这么多样的眼神一齐注视我,我也有些慌神、不由歪了一下身子,我掩饰地清着嗓子说,“我做教师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我的咽炎愈来愈严重了。
我今年30岁,可我的声带却未老先衰,恐怕有300岁的年纪了。
”听到这里他们中不少人笑了,有情不自禁笑的,也有故意大声呵呵的,但我发现他们的表情里没有恶意。
我放心地笑了……④接下来的情形可想而知,他们卖力地献计献策,我一一点头说“试过了”。
最后,他们有些泄气,有的已开始“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我想我得实施我的“底牌”方案了,否则这只能是疲软无效的“情感搭讪”。
突然,我听见小胖说,“我知道一个方法,就是用蜡梅花拌蜂蜜……”这就是我要等的那个孩子,他终于发话了,我早知道他是这个班的“七寸”。
我说,“是吗?这个办法倒还没试过……”⑤窗外,飘着雪花。
我和小胖这些孩子的对话也像雪花一样落进彼此心里。
显然,他们开始配合我“帮助”我了。
⑥其实,我只需要他们的配合,并不指望他们的“药方”。
事实上,他们在卖力地“帮助”我,放弃了属于自己的玩乐时间,为我寻找新鲜的蜡梅花……⑦有一天,他们的“小神探”跑来给我说,“老师,小胖领着我们找到一片蜡梅树林,我们摘了一些在家晾着呢,等干了给你拿来。
”我呆了,想着他们可别“毁林”啊。
⑧我悄悄叫来小胖,谨慎地想着措辞,不想小胖挺“诡”,一听就明白了,大声大气地说,“老师,那是一片没人管的废林子,正改建,快挖没了,再晚了就摘不到了”我将信将疑拨通报社朋友的电话,他索性带我去实地考察,果然小胖的话属实。
中考现代文阅读真题及答案【精选】共20篇汇总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真题附答案详解一、阅读理解训练题1.(2019泰州)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各题。
①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②家是温馨的港湾。
在步履匆匆的返乡途中,在“爸妈装的行李箱”中,在难改的口味与乡音中,人们感受家的温暖,体悟家的意义,真诚感叹“有家真好”。
但不要忘记,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还是“老吾老以及人之七”的爱意延伸,这种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
每个人孝亲敬长、安居乐业,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才能聚沙成塔,汇聚成同心筑梦的强大力量。
③爱家不能小家子气,更不应局限于小情怀之中。
公益短片《家国与边关》曾在全国上万家影院播出,感动了无数观众。
在海拔5380米的神仙湾、最低气温达零下57度的伊木河,边防战士与恶劣环境、枯燥孤寂搏斗,无怨无悔,只因脚下站立的地方是祖国。
现实中,执勤交警、电力工人,白衣天使,他们都是普通人,_____.而这,何尝不是对家国情怀的有力诠释。
④“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
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
”读懂家与国的辩证法,涵养深沉的家国情怀,我们就能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汇聚亿万人民的智慧与热忱,用奋斗托举美好未来。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作者:石羚)(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概括第②段的论证思路。
首先,然后,最后。
(3)请在第③段划线处写一段话,使之与上下文意思连贯。
【分析】本文开篇提出国家与家庭、社会和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接着论证家是温馨的港湾,然后列举公益短片《家国与边关》的例子说明爱家不能小家子气,更不应局限于小情怀之中,最后强调文章论点,呼吁大家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汇聚亿万人民的智慧与热忱,用奋斗托举美好未来。
【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对中心论点的概括。
首先要明确中心论点的特征,其次,掌握寻找中心论点的方法。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训练及答案[精选]共20篇汇总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真题附答案详解一、阅读理解训练题1.(2020泰州)阅读苏沧桑的《酿泉》,完成问题。
①小寒前的一个清晨,明强领着我从楚门镇出发,进山谷,沿山路盘旋而上。
那个小小的酿酒坊,就窝在山坳一棵巨大的香樟树下。
②做酒人在木蒸桶底部摊上一块白纱布,倒入浸好的糯米,盖上竹斗笠,打开一大早就开烧的锅炉,蒸汽从木蒸桶下汹涌而上,将糯米“炊”热,黏度恰到好处。
炊饭,拉开了山里村冬酿的序幕。
③酿酒坊的老师傅伊海说,要雪白的糯米,一粒坏米都不要。
④酿酒坊的总管灵江点点头,对,雪白的糯米,宁可贵点。
⑤泉水在一道斜坡下面,一眼泉亘古不断,冬酿用的就是这眼泉。
⑥伊海、灵江、全于等七个做酒汉子,在热气蒸腾里默默配合着,最大的七十岁,最小的四十九岁。
灵江将铁锹斜插进糯米饭里,用力抬起,翻倒进大木桶里。
铁锹收回,在一旁的小水桶里蜻蜓点水般地浸一下,以免糯米太黏,接着又插进糯米饭里。
如此反复,使的是巧劲,从六点到十一点,一刻不停。
全于用小水桶舀起泉水,淋在糯米饭上,要五桶半冷水,然后舀起温水再淋四遍。
他个子高,拎起水桶看着挺省力,但喧嚣的蒸汽声里,还是能听见他气喘吁吁。
⑦米好水好,还要手艺好。
最要紧的是拌曲。
⑧永青伸出粗壮的手臂,将酒母撒到糯米饭上,然后一把一把将糯米饭搂近自己,用手掌连同手腕不停翻炒、抖洒,将结团的饭团揉松。
接着,他将糯米饭从缸底沿着缸身搭好,用竹刷子刷平,湿漉漉的糯米饭服服帖帖。
然后,他在缸底掏出一个小碗大的窝,轻轻盖上稻草盖子。
⑨月亮挂在大樟树上,小屋通往酿酒坊的斜坡上,走来酿酒坊唯一的守夜人,六十九岁的伊海。
他走进酿酒坊,蹲下身子,将耳朵贴紧发酵缸,一个缸一个缸地听,捕捉着每一个细微的声音﹣﹣醪①液的发酵声,是那种“节节声”,像初春小雨打在树叶上,很细很急。
如果缸料厚了,温度高了,“节节声”便变得波涛汹涌,他就赶紧打开稻草盖子,耙几下,把气排出去。
发酵期间的搅拌冷却,俗称“开耙”,是整个酿酒工艺中的关键。
中考现代文阅读理解题精选及答案共20篇
中考现代文阅读理解题精选及答案共20篇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抬头看见花①早晨上班经过花木交易区,看见大棚培育的鲜花散布在土里土气的旧物之间,甚是生动,我便买来几盆。
小巧的花盆里,盛开着毛茸茸的红色小花,这种花在童年时的乡村很多见,它们叶子碧绿、花开红艳,且日久不凋,乡下人管这种花叫“长寿梅”。
②我兴冲冲地把几盆长寿梅带到办公室,每个同事的桌角放一盆。
已是寒冬,小城万物萧瑟,这一簇簇鲜艳的“梅花”,在桌案上火焰一般跳跃。
同事们都很高兴,王老师大赞:“现在好啊,抬头看见花!”抬头看见花,多么好的意境!当我们俯案劳作,忙到头眼昏花、精疲力尽时,一抬头,见桌案上一盆小小的长寿梅生机盎然地开着,多么令人欢喜!这长寿梅叶子碧绿浓密,几朵花鲜润地高出叶浪,像一些小手臂在跟你打招呼:数朵花参差地插在叶子间,有环佩叮当般的美感。
看到此,心情澄澈、明朗、欣悦。
肩疼、颈酸、眼累、心乏等等,都被这一盆小花儿给疏解了。
③我的一位女性好友,每次出门必然化妆并衣着讲究,尤其是在冬天,她穿着色彩艳丽的大衣,裹着飘逸的丝巾,戴着考究的帽子。
她笑着说,我要给生活开朵花!其实,她是被花治愈的人。
几年前,她生病在家,大家都很担心她。
有一天,她走到窗前,突然看见光秃着枝丫的玉兰开花了,那玉兰将一柄花枝探进她的窗框,像画一样美好。
那初绽的玉兰花点燃了她,她的内心一点点融化,从那天开始,她迅速康复。
她还告诉我一个细节,当看见玉兰花开的那个上午,她推开窗子,楼下一个女孩正在仰头看花,目光对视时,给了她一个真诚甜美的微笑,这笑和花都是治疗她的药引子...。
所以,她现在也想成为一枝花,开在严寒的冬天里,把别人心里的冰融化。
④一日,孩子在阳台喊:“快看,‘黑森林’开花了!”“黑森林”是我家旁边的原生态植物园,里面有很多落叶植物,到冬天全都褪去叶子,赤裸着黑乎乎的粗裂枝干,风景单调得很。
眼下隆冬天气,“黑森林”怎么会开花?我从阳台看过去,那些黑乎乎的树枝上,还真是闪闪烁烁地“开”着不少“花”,有的像桃花般粉红,有的像石榴花般鲜艳,也有迎春花一样金灿灿的,花朵间还有些绿色叶子,看起来春光灿烂。
中考真题现代文阅读含答案20篇
中考真题现代文阅读含答案20篇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书院与乡愁》,完成问题。
书院与乡愁①这是我见到的藏书最丰的个人书院,位于川西德阳市旌阳区,名叫高槐书院。
高槐是这个村子的名字,是有着高大的槐树吗?槐树是有的,却不高大,在村子之外和房前屋后,谦卑地站立于深秋的微雨里。
因此显眼的不是槐树,而是民谣小院、高槐书院、高槐木刻、染云山房,木刻与染房,都是非遗项目,做民谣的是几个从丽江过来的年轻人,自创自唱。
在村庄入口处,下一段小小的斜坡,就到了书院的院坝,站在院坝里,就见屋内书架林立。
进门,抬眼就看到伦茨的《德语课》,那是我喜欢的小说,也是我一直没读完的小说;不急着读完,正因为喜欢。
在陌生的环境里,遇见自己喜爱之物,喜爱就化为喜悦了。
然后是我们熟知的世界名著,中国古典和现当代名著,层间很高的两层木楼,包括楼梯两侧,满满当当排列着,足有二十多万册。
②一个壮实的年轻人守在那里,说自己刚大学毕业,回来是帮助父亲。
这个书院,这些书,都是他父亲的。
德阳我不可谓不熟悉,跟这里的作家和学者多有来往,但从没听说谁有这么多藏书,于是问他父亲的名字。
“他叫舒銮兵”,年轻人说。
想了想,竟不认识。
“他是个厨师”,年轻人又说。
③这让我暗暗吃了一惊,同时平添了几分敬意。
厨师爱书,当然并不稀奇,难得的是拥有如此巨大的数量,且品质高雅,种类繁多,除文学、历史、哲学,还有音乐、医学、农科……二楼的一间屋子里,放了八千多册创刊号。
据悉,全国私人收藏的创刊号,唯上海一藏书家比舒銮兵丰富,那人有上万册。
名著可不断翻印,创刊号却是唯一的,是一个时代文化风尚的见证。
我小心翼翼翻开一本,打头是茅盾先生的文章,发黄的纸页,留下时间走过的足迹,也留下那个时代特有的气息。
茅盾的那篇文章里,无非是简述办刊的缘起,文字平顺,却字字句句给我仓廪殷实的感觉。
是旧书赋予的感觉。
很长时间以来,我都读电子书了,手不那么累,也便于携带,而电子书不会给予我那样的感觉。
于是我想,物质和精神,就像身体和灵魂,是不能轻易分开的。
中考现代文阅读真题有答案[精选]共20篇汇总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真题附答案详解一、阅读理解训练题1.(2019镇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塑料花路明①上午最后一节课,班主任说,中午大家回家,换白衬衫、白球鞋,每人带一束塑料花来,下午有外宾。
②我们都欢呼起来。
外宾的到来意味着停课。
那几年,合资、独资企业一家接一家入驻小镇,每年总有一两次,有重量级外宾来我们小学访问,我们穿上整齐的服装,挥舞着手中的花束,在校门口列队欢迎。
③和九十年代所有的家庭一样,我爸妈卧室里挂着一幅结婚照。
我妈身披婚纱,捧一束白色马蹄莲。
这束马蹄莲,就插在照片底下的花瓶里。
④我抓起马蹄莲,有一支脱落了。
我哇哇大叫,妈,花坏了。
⑤我妈皱眉说,要不,用胶带贴一下?⑥我大声抗议。
身为中队学习委员,两条杠的班干部,怎么可以带一支伤兵一样的花去学校?⑦我妈为难地说,那怎么办?⑧办法肯定有。
问题是,让我妈拿出近十分之一的月工资,去买一束不能吃不能穿的玩意,她要是同意,那就是本年度最大的童话。
⑨我妈灵机一动说,你去隔壁照相馆借借看,他们一定有。
⑩我忐忑不安地走到振国照相馆,很不幸,道具花已经被另一个小学生借走了。
老板娘去仓库翻了半天,总算又找出一束来。
我向老板娘行了个队礼,捧着花,喜笑颜开地去学校了。
⑪学校后边是一片农田,可以抄近路。
我走在田埂上,风吹动我的头发。
春天,油菜花盛开,望去一片金黄。
我看见咸菜瓶蹲在地里,我就喊,咸菜瓶,咸菜瓶,你在干嘛?⑫咸菜瓶挥挥手,朝我走过来。
她的左手攥着一把鲜花,有野菊,有蒲公英,有牵牛,有太阳花,还有几支我叫不上名字,用橡皮筋箍在一起,五彩斑斓的。
她的右手提着几支油菜。
咸菜瓶不好意思地说,我在找最好看的油菜花。
⑬她松开橡皮筋,把油菜插进花束,调整好位置,再重新扎起来。
⑭我说,老师不是讲要塑料花吗?⑮咸菜瓶小声说,我家没塑料花……她结结巴巴地解释,全村只有两户人家有塑料花,不巧的是,这两家都有小学生,所以,她就只好采一些野花来代替了。
⑯我说,咸菜瓶,老师会骂你的。
中考现代文阅读真题及答案[精选]共20篇汇总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真题附答案详解一、阅读理解训练题1.(2020淮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给鸟搬家刘亮程①我们家的院子和老陈家的院子中间隔了一小截篱笆,平常两家借点东西都是从篱笆缝里递来递去。
②一天,阿健盯住老陈家榆树说,要是把他家的麻雀赶到我们家树上多好。
阿健就挤过篱笆缝,往老陈家树上扔土块儿,朝树上喊叫。
③怎么才能让鸟在我们家树上也筑窝呢?阿健说。
④等你们都长大了,麻雀看见院子里没小孩了,就会来我们家树上筑巢。
二伯说。
⑤我想现在就让麻雀来我们家树上筑巢。
阿健说。
⑥那我们想个办法吧,先在树上给鸟做个窝,到时候我会让那棵树上的鸟搬过来住。
二伯说。
⑦二伯带着张欢、阿健、洋洋和方圆,在院子里做鸟巢。
⑧二伯从小库房里找出锯子、斧头和钉锤,用木板钉了一个方盒子,找了一些柔软的干草放进做好的鸟巢。
⑨然后,二伯让方圆爬上树,用铁丝把鸟巢绑在最高的树杈上。
二伯做木盒的时候,中间隔出了盛放食物的槅档,在里面装了些小米。
⑩鸟巢安置后,第二天就有鸟在树上叫了,鸟发现巢里的食物,再叫其他鸟过来吃。
⑪过了两天,树上没鸟叫了。
二伯说,可能食物吃完了。
他让方圆上去又放了一些小米。
鸟又在树上叫了,可是,鸟把小米吃完又飞了,没有把我们的木盒当窝的意思。
⑫这咋办呢?阿健说。
⑬不急,再想办法。
二伯说。
⑭二伯让方圆爬到老陈家榆树上,把窝里的鸟蛋放到我们家树上的鸟巢里。
⑮二伯说,我们把鸟蛋移过来,鸟就会跟着过来。
⑯可是,鸟没有搬家过来,只是在我们家树上叫了一阵,又回到老陈家树上。
二伯只好让方圆把鸟蛋放回老陈家榆树上的旧窝里。
⑰二伯的办法失败了。
⑱怎么办?阿健、张欢都着急了。
再等等。
二伯说。
⑲不久以后,老陈家树上的鸟巢孵出了小鸟,在树下都能听到小鸟的叫声。
⑳二伯又让方圆爬到老陈家树上,把小鸟全拿下来。
方圆上树的时候,鸟一阵乱叫。
㉑方圆把小鸟装在衣兜里拿下来,五只精光的小鸟,张着嫩黄的小嘴直叫。
张欢、阿健都围上去摸小鸟。
二伯让方圆赶快把小鸟放到我们家树上的窝里,又放了好多小米进去。
中考现代文阅读理解题精选及答案共20篇
中考现代文阅读理解题精选及答案共20篇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丰碑李秀丽①“妈妈,你扎这稻草人做什么呀?”②“让它帮我们看地呀。
”③“那它不累吗?”④“傻孩子,它怎么会知道累呢?”⑤小时候,每在地头玩耍,我总会不时地望向那株单薄的稻草人:清晨,它默立在晨曦中。
正午,它呆立在炎炎的烈日下。
黄昏,它静立于袅袅的炊烟中……⑥如今,我已工作,安家在市内,很少回家。
同我一样,家乡年轻力壮的劳力大多也已迁居城里或在外打工,唯剩一些老人守家务农,所以他们几乎全部种植玉米,几乎绝不选择极易遭到鸟雀糟蹋的谷子、黍子来种植。
就在这种严峻形势下,妈妈却大胆地迈出了与众不同的一步——种了一大片谷子。
⑦且不说她播种、薅苗、追肥、收割、扬场的辛劳,单就说说眼下这看麻雀的艰辛吧。
谷子地在一片玉米地的里侧。
当它们抽出了穗,渐趋成熟的时候,便招惹了大批的麻雀来啄食。
小时候的稻草人又上阵了。
然而久之,那些狡猾的麻雀便看出了稻草人的黔驴之技。
没有办法,妈妈只得自己上阵了。
⑧早上,天刚亮,她就起床了,站在路边“哄——哄——”地喊起来了。
好家伙,得有数十只麻雀从谷子地里飞出来。
几天后,这外围的虚张声势也不好用了。
无奈,妈妈只得穿过玉米地靠近谷子地去轰赶了,有时,还得边喊边扬几把土或扔几颗石子方能将它们赶走。
中午阳光毒辣辣的,这些麻雀也不休息,害得妈妈也休息不得,来来回回地在地里穿走,好是辛苦。
直到黄昏,鸟雀归巢,她才回家。
⑨那几日,我回家,帮她看鸟雀时,偶然发现临近谷子地的那条玉米垄已然变成了一条小路。
追肥时犁出的水沟早已不见了痕迹,如今却是这般硬实平坦——原来,那是妈妈的双脚踏出来的小径。
它静静地延伸于两排猗郁的玉米中间,直到玉米地的尽头,坚实的样子像极了妈妈手上的老茧。
看着这条小路,眼前浮现出妈妈弓身穿行在绿叶遮蔽的闷热田间的背影,还有那坐在地头饱含希冀眺望田间的面庞。
穿梭在这条小径上,我被妈妈愚公式的精神感动着,更是心疼着她年逾六十的身体。
中考语文阅读真题阅读试题及答案【精选】共20篇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真题附答案详解一、阅读理解训练题1.(2020泰州)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问题。
①现实中,不少青少年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
部分青少年对劳动的理解有偏差,渴望不劳而获。
为了“对症施治”,劳动教育应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把个人成长与人民的需要、民族的振兴、时代的使命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劳动中真正把“小我”融入“大我”。
②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
通过劳动教育,青少年能够体会到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认识到劳动不分贵贱,从而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劳动精神;能够历练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养成劳动习惯。
③开展好劳动教育,教师、家长要首先认同劳动的价值,抱有对劳动的热爱,言行一致地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要引导青少年崇尚劳动价值、追求劳动创造、尊重劳动主体,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成长为有理想信念、有过硬本领、有责任担当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④数字时代,如何构建青少年的核心劳动素养,涉及劳动精神、劳动技能、劳动习惯、劳动思维等多方面内容。
在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中,要吸纳人工智能、数字技术、劳动规范等相关内容,为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性劳动能力做足准备。
⑤青少年为自己埋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为国家“种”下什么样的未来。
广大青少年只要肯学肯干肯钻研,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手好技术,就能立足岗位成长成才,在劳动中发现广阔天地,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感受快乐。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作者:张乃芳)(1)请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2)本文第一段划线句有哪些作用?(3)青少年应该为自己埋下哪些种子?请结合本文②~④段简要回答。
【分析】本文开篇指出现实中,不少青少年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
部分青少年对劳动的理解有偏差,渴望不劳而获。
引出中心论点:劳动教育应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把个人成长与人民的需要、民族的振兴、时代的使命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劳动中真正把“小我”融入“大我”。
[精选]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训练及答案共20篇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真题附答案详解一、阅读理解训练题1.(2020连云港)阅读《儒林外史》选段,完成问题。
【甲】话说周进在省城要看贡院,金有余见他真切,只得用几个小钱同他去看。
不想才到“天”字号,就撞死在地下。
众人都慌了,只道一时中了邪。
行主人道:“想是这贡院里久没有人到,阴气重了。
故此周客人中了邪。
”金有余道:“贤东!我扶着他,你且到做工的那里借口开水灌他一灌。
”行主人应诺,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着,灌了下去。
喉咙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
众人道:“好了。
”扶着立了起来。
周进看看号板,又是一头撞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
【乙】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老太太慌了,忙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
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了!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
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
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1)请简述周进和范进两人之间的关系。
(2)周进一到贡院就撞死在地下后,众人都慌了,只道一时中了邪。
你赞同众人的判断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3)请各用一个字概括周进与范进二人相反的行为表现,不同行为表现的背后有着怎样相同的社会根源呢?(4)范进中举前后,他老丈人胡屠户有不同的表现,请各举两例。
【分析】《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
全书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地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地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
【解答】(1)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了解。
周进在省城要看贡院大哭之后,几个商人帮助周进捐了个监生。
中考真题现代文阅读含答案20篇
中考真题现代文阅读含答案20篇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牡丹真美》,回答问题。
牡丹真美①好友的女儿新婚不久,随丈夫到乡下去探望丈夫的姨姥姥。
一进院门,她就大叫起来,因为,院子里有一株跟她差不多高的牡丹,开满了硕大的白色花朵。
她顾不上跟姨姥姥过多寒暄,就自顾自转着圈儿为那牡丹拍起照来。
大家都笑她,她也笑自己,但却根本停不下来。
后来,一大家子人陪她吃饭,她却忍不住低头翻看手机中的牡丹照片。
她没有注意到姨姥姥的离席,甚至也没有注意到老公的离席……临走的时候,姨姥姥送给她十朵半开的白牡丹,嘱她回家插到花瓶里,清水里放一点点白糖,可以开上半个月。
她欢喜得要命,不住声儿地叨咕:“牡丹真美!牡丹真美!”回程的路上,丈夫告诉她说:那棵白牡丹是姨姥姥的婆婆过门儿后亲手所栽,已经一百多岁了;姨姥姥不准任何人碰那棵牡丹,别说摘花,就是揪一片叶子,姨姥姥都要跟那人拼老命;为了讨你喜欢,姨姥姥破天荒亲手为你剪了十枝花!趁你在屋里吃饭,她净了手,在牡丹前烧了三炷香,跪下跟牡丹说:那孩子可待见你呢!求你舍她十枝花吧……②好友的女儿是含着泪跟我讲这段故事的,末了,她把手机举到我面前说:“你看你看,多美的牡丹!美得就像画出来的!”③这个可爱的故事,被我在心里温习了一遍又一遍。
我总忍不住拟想:简陋的农家小院里轰轰烈烈地盛开着夺目的白牡丹究竟是怎样一种情形?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这家的房屋定然..有过生老病死吧?旱涝虫灾的年份里,这..不止一次翻修过吧?这家的家庭成员定然株牡丹定然..跟其他的植物一样难捱吧?但是,这一切的更迭变故、灾祸劫难,都没有成为这株牡丹枯焦萎谢的理由。
她被爱,她被欣赏,她被视为神物,她始终处于怀抱的中心。
她怎敢衰枯?她怎忍心不在每年春天开出最打眼的花?我喜欢这种升华了的人与花的关系。
神圣的善待,将彼此深藏的美都发掘了出来。
不管那个农家小院多么简陋寒碜,我都相信那位“姨姥姥”定然是多福多寿的——为了看护好她心爱的牡丹,为了一年一度的隆重会晤,她必须活得好、活得久。
中考真题现代文阅读含答案20篇
中考真题现代文阅读含答案20篇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焰火的变奏赵丽宏夜晚,没有风,湖水平静得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照着夜空;在水天相接处,夜空和湖泊构成一个轴对称的浩瀚画面。
湖畔积聚着数不清的人。
音乐响起,仿佛是从湖水里飘旋而出,在空旷的湖面回荡。
紧随着音乐,湖天之间突然蹿出一道道光点,犹如活泼的蝌蚪,从湖水深处向深邃的夜空腾游;也像犀利的鸣镝,从空中呼啸着飞入湖底。
只不过瞬间的工夫,这些蝌蚪和鸣镝便轰然炸裂,变成一朵朵巨大的彩色花朵,它们随风飘动变幻,继续着火焰在夜空里演出的奇妙童话。
而天上发生的所有一切,无一遗漏,都同时倒映在湖里……如果你的想象力不贫乏,那么,在这些千变万化的焰火里,可以联想起大地上所有的奇花异卉,可以联想起一年四季中大自然的美妙风景;当然也会联想起和焰火有关的往事,回忆起和焰火有关的一些难忘瞬间。
天上的烟花像什么?在听到有人这样发问时,除了那些美好的回忆,我的脑海中竟出现了一些和此时气氛毫不相干的景象。
那是战争中的夜景:弹和炮弹在夜空中划出耀眼的弧线,随之而来的,是爆炸,是火光,是惊悸的呼喊和痛苦的呻吟。
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人,都有这类恐怖的记忆:飞机在天空中隆隆飞过,炸弹从天而降,如飞蝗,如黑鹅,成群成片,大地摇撼,火光四起,城市仿佛在地震中颤抖。
“地震”之后,空中依然白云蓝天,但人间已是惨象遍地:火焰里血肉横飞,到处可以看到死者的鲜血和肢体,连树枝和电线上也挂着血淋淋的生命碎片……更凄惨的是失去亲人的哀痛景象:在被炸毁的火车站的站台上,一个未谙世事的孩子,坐在死去的母亲身边,惊惶无措地放声大哭;那个孩子的身边,也是烟和火……这样的噩梦,和眼下舒展在湖天之间的美妙焰火,没有任何关系。
然而,我却无法驱散火光中生发的遥远苦痛的联想。
炮火与焰火,都是火药爆炸产生的光芒,两者的目的和效果却是天差地别。
炮火,是为进攻,为征服,为反抗,为破坏,为杀戮,是人间最可怕最惨烈的景象,是战争、灾难和死亡的象征;焰火,是为庆祝,为团圆,为展示和平的欢乐,为表现人间的繁华和喜悦。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真题带答案(精选)共20篇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真题附答案详解一、阅读理解训练题1.(2020苏州)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草原日出[英]多丽丝•莱辛①那年冬天,每晚睡前,他都对着枕头里面大声喊:“四点半!四点半!”直到确信脑袋已抓牢这三个字,才安然入睡,仿佛一片安眠药突然降临。
他脸朝着闹钟的方向,这样醒来后第一眼便能看到它。
②早晨四点半,分秒不差,他得意地按下将要响起的闹铃。
再躺这最后一秒吧!不,他弹跳而起,如鱼跃水面。
冷啊!真冷啊!③出门,带上猎枪和狗。
天亮前他得赶完四里路。
他在疾行,狗在探路。
它们没有经过训练,自由散漫,有时会玩失踪,但却是他最好的同伴。
为了几枪射击,他要赶很长的路,有了它们路上就不枯燥了。
④他在田埂上跑起来,大步慢跑,扎实前进。
这方法是他观察土著人学会的:上身的重量交替落在两脚上,保持慢速、平衡运动,这样不会疲乏气短。
当血液从腿部冲上胳膊,他对身体的得意和骄傲油然而生,直到他不得不咬紧牙关,关住那股想大声歌唱的强烈欲望。
⑤草原。
第一只鸟在他脚边醒来,接着一群鸟冲向天空,鸣叫着宣布新一天的开始。
他终于抑制不住,发出狂野的喊叫,然后野兽似的狂奔,他在疯狂中忘我地歌唱生命的愉悦和青春的奢华。
⑥突然,他想起了什么:我15岁啦!15岁啦!这话对他来说很新鲜,他满怀兴奋又若有所思,开始用手指感受走过的岁月,像数着鹅卵石,每一块既独立又离不开彼此,每一块都闪烁着奇异的光芒。
这就是他:在这片土地上生长了十五年的男孩。
陪伴他的有这缓缓的河水,还有这充满挑战的空气:夏日正午,它闷热难耐;冬天早晨,它凛冽刺骨。
⑦没有什么他不能做到!他觉得自己将来的生命是伟大而神奇的,完全是他自己的:“世上所有大人物都曾像我现在这样小,所以我也能成为大人物。
只要我愿意,我能把世界变成我想要的样子。
”⑧他的嗓音充满了紧迫性、真理性和非凡的勇气。
他又大声唱起来,歌声沿着河水旁的峡谷回荡,他停下来等待回声,然后又唱:“歌唱吧!这就是他﹣﹣只要愿意,他就歌唱,这个世界必须响应他!”⑨他等待回声。
中考现代文阅读真题有答案【精选】共20篇汇总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真题附答案详解一、阅读理解训练题1.(2020宿迁)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怎样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宗白华①在我看来,我们生活的内容分为对外经验和对内经验。
“对外经验”,即对于自然与社会的观察、了解、思维、记忆;“对内经验”,即思想、情绪、意志、行为。
我们要想使生活丰富,就要在这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提升我们对外经验的能力,使我们观察研究的对象增加;一方面提高我们内在经验的质量,使我们思想情绪的范围丰富。
②我们闲居无事的时候,独往独来,或是走到自然中,看着闲云流水,野草寒花;或跑到闹市里观看社会情状,人事纷纭。
在这个时候,最容易看出我们思想智慧的程度高下。
③有一次黄昏,我走到街头一个铁匠家门口。
看见那黑漆漆的茅店中,一堆火光耀耀,映着一个工作的铁匠,红光射在他半边的臂上、身上、面上,映衬那后面一片黑暗,非常鲜明。
那铁匠举着他极健壮丰满的臂膀,用一个极适当协和的姿势,击着那透红的铁块,火光四射。
我看着,心里就想到:这不是一幅极好的荷兰画家的画稿吗?内心充满了艺术的思想。
站着看着,我不忍走了,渐渐地转想到人生问题,心想人生最健全最真实的快乐,就是有一个安定的工作。
有了它,然后才得身心泰然,才得健全的乐趣和人生的价值。
社会中真实的支柱,也就是这班各尽所能的劳动家。
我想到此,则是从人生问题,又转到社会问题了。
后来我又联想到生物学中的生存竞争说,又想到哲学家生存意志的人生观与宇宙观。
诸君自由运用,可以使人生最小的一段,化成三四倍的内容,乃不致因闲暇而无聊,因无聊而堕落,因堕落而痛苦了。
④但这还不是我所说对外经验丰富的全部方法。
这不过是把我们的一种对外经验,一个自然界的对象,作多方面的玩味观察,把一个单调的、平常的环境,化成一个复杂的、丰富的对象,使它表现出多方面(艺术、人生、社会、科学、哲学)的境相。
这就是使我们的“心”成了一个多方面的折光的镜子,照着那简单的物件,变成多方面的形态色彩。
⑤以上的观照已经可以使我们的生活丰富不少,但我们还要使我们“对内经验”也扩充丰富,使我们的感情意志方面也不寂寞,这有什么方法呢?这个实在很简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真题附答案详解一、阅读理解训练题1.(2020淮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人为什么爱摸自己的脸吴燕京①有人统计过,人在不自知的情况下每小时会触摸脸部二三十次,平均两三分钟就会摸一次,而且这个习惯动作很难避免。
那么,人为什么要摸自己的脸呢?②早期的人类语言与我们现在使用的语言有很大的不同,语言学家认为,在人类语言起源初期,人用于交流的方式和动物的交流方式比较类似,两者都包含了大量的肢体动作,这是因为早期的人类语言只包含很简单的几个音节,无法满足复杂的交流需求,因此需要借助肢体动作来丰富语言交流的形态和内容。
③在人类语言形成的早期,触摸面部、额头、下巴和脖子是早期人类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人类学家甚至研究了这些动作的具体意义,比如,用手掌触摸额头代表臣服于族群的首领,用手握住脖子则是向同伴发出“有危险”的警告,触摸面部和下巴可能用于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
看来,摸脸在人类早期是我们“说话”的一种方式。
④随着语言的发展,特别是语音变化的丰富,人类已经可以通过说话表达十分复杂的思想和感情,几乎满足了所有的交流愿望。
肢体动作逐步失去了其在交流中的主导作用,退化成语言的辅助机制。
⑤相对于语言学家的解释,心理学家则认为人类触摸面部的现实意义是调节情绪,减少心理压力。
⑥英国杜伦大学芮斯兰德教授利用超声波扫描技术研究了怀孕24﹣36周的准妈妈,研究发现,触摸面部和调节情绪有关,心理压力较大的孕妇其体内胎儿会更多地呈现触摸自己面部的姿势。
美国迈阿密大学的神经学家指出,由于脸部生有大量的神经末梢,触摸面部皮肤会刺激神经活动,从而导致人体激素水平的变化,进而降低压力和焦虑带来的负面情绪。
由此可见,人们之所以会在不经意间摸自己的脸,实际上是在调节情绪,使自己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
⑦人与动物的一个显著差异就是人类拥有强烈的自我意识。
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既独立于周边的环境,也独立于他人。
研究发现,部分..高级哺乳动物也拥有一定的自我意识,大象,猩猩、狮子等动物在照镜子时可以区分镜子中的自己和镜子中的其他同类个体。
有学者认为,人类触摸自己面部的表现正是源于这种自我意识的反应。
⑧人类有一套心理机制保护自我意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触摸自己的身体是最简单、直接的提升自我意识的方法。
有研究发现,人在群体中比独处的时候会更多地触摸自己的脸、胳膊和头部,这固然是因为人们更在意社交场合下自己的仪容,但群体也是影响和降低自我意识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在群体中人会下意识地触碰自己的身体。
这种行为可以产生心理暗示作用,提升自我意识,不容易在茫茫人海中迷失自我。
⑨当我们下一次出门注意到自己或他人触摸面部的这个动作时,体会或许会更多吧。
(选自《百科知识》2020.05A,有删改)(1)文章开头从人们习惯于摸自己的脸这种生活现象谈起,有何用意?(2)第③段画线句子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第⑦段加点字“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4)请依据文章内容解释下列材料中的实验现象。
德国莱比锡大学的古安伍德教授让14名成年人参与到一个有关工作记忆的任务中。
每一个参与者必须在5分钟内记住若干个光点在一个平面中的位置。
在实验过程中,参与者会随机受到高频噪声的干扰。
实验结果发现,当出现噪声时,参与者触摸面部的动作比不出现噪声时显著增多。
【分析】本文第①段提出说明对象;第②﹣④段从语言学家的角度解释,指出摸脸在人类早期是我们“说话”的一种方式;第⑥﹣⑧段从心理学家的角度解释,指出人类触摸面部的现实意义是调节情绪,减少心理压力;第⑨段结束全文。
【解答】(1)本题考查说明文开头段落的作用。
开头段落的作用往往是引出说明内容,领起下文;如果开头还有有关的故事等,就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注意结合具体说明内容进行分析解答。
从内容上分析,本文是事理说明文,说明的是人爱摸自己的脸的原因,文章一开头列举“每小时会触摸脸部二三十次,平均两三分钟就会摸一次”这些具体的数字及现象,主要是引出本文要说明的事理;并且运用设问,设置悬念,启发读者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从结构上分析,开头提出的问题与标题照应,为下文具体说明人为什么爱摸自己的脸作铺垫。
(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
画线句根据“比如”可知,运用的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结合本段中心句“摸脸在人类早期是我们‘说话’的一种方式”可知,作者通过列举用手触摸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具体意义,目的是说明“摸脸在人类早期是我们说话的一种方式”,从而也解释了本文要说明的事理。
(3)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解答本题首先表态:不能删去;其次解词:“部分”意思是整体中的局部,表示范围上的限制,说明并不是所有的高级哺乳动物都拥有一定的自我意识;再次从反面解说:如果删去,则表示全部高级哺乳动物也拥有一定的自我意识,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最后从语言角度作结:用上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4)本题考查材料的分析。
首先分析原文。
原文针对“人为什么要摸自己的脸”这个问题,主要解说了两种原因。
②﹣④段从语言学家的角度解释,指出摸脸在人类早期是我们“说话”的一种方式;⑥﹣⑧段从心理学家的角度解释,指出人类触摸面部的现实意义是调节情绪,减少心理压力。
其次运用于实践。
材料写当出现噪声时,参与者触摸面部的动作比不出现噪声时显著增多。
结合原文中心理学家的解说“由于脸部生有大量的神经末梢,触摸面部皮肤会刺激神经活动,从而导致人体激素水平的变化,进而降低压力和焦虑带来的负面情绪”可知,未成年人在参与工作记忆的任务中受到噪音干扰后,参与者会运用触摸面部来调节情绪,减少心理压力。
【点评】为了使说明语言准确严密,通常在表示程度、范围、数量、估计、时间等几个方面进行修饰限制,解答能不能删去这些修饰限制性词语的问题,步骤是:先表态,然后解释词语的本义和语境义,进而比较删除后的不同,最后明确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2.(2021宿迁)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小题。
磨刀匠进城肖国才①仲春的一个周末清晨,小区门口来了位衣着朴实、满脸笑容的磨刀匠。
身材魁伟,嗓音洪亮,一声“磨——菜——刀哟”的吆喝,穿破晨雾,回声不绝,引来小区居民和过往的路人驻足围观。
②“磨把菜刀多少钱呀?”③“刀磨了不好用,怎么找你退钱呢?”④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发问,围观的人越聚越多。
磨刀匠清清嗓子,一脸和善地拱手作揖,然后笑盈盈地对围观者说:“老少无欺,明码实价。
每把刀十元。
如果磨得不好,分文不收,再倒赔一把刀的钱。
初来乍到,大家信不过我都正常。
今天磨刀不收钱,用得好,下次给不迟。
”⑤话音刚落,只听人群里有人喊了声“好”,然后说要用自家的刀先来试试磨刀匠的手艺。
⑥围观者的目光齐刷刷地循着声音看过去,原来是小区里那个面目清癯、凡事喜欢较真的老邹。
⑦“磨刀真的不收钱?”老邹问。
⑧“当然。
手艺人说话做事讲诚信,不会虚头巴脑讹人。
”磨刀匠答。
⑨约莫十分钟后,老邹就把两把菜刀放在了磨刀匠的面前。
⑩磨刀匠麻利地从蜡黄色帆布包里取出四块磨刀石。
他把矿泉水瓶当花洒,在一块条砖型青石上轻轻点了点,水珠均匀地洒在条石上。
然后,他就着水珠把菜刀按在青石上磨起来。
磨好一面后再磨另一面。
刀刃上有个米粒大的缺口,他又换上一块有凹槽的青石,夹着缺口磨。
最后,再用细腻的青石磨光刀口。
所有程序完成后,他揪了几根头发搭在刀口,用力一吹,头发被齐刷刷割断。
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⑪不需多言。
老邹拿着磨好的菜刀刚离开,几把生锈的菜刀就立马摆在了磨刀匠的面前。
磨刀匠的脸上掠过一丝笑容,接着打开了话匣子。
他对自己的磨刀手艺很自信,自信来自于他在乡下磨刀三十多年的经验。
儿子从小到大读书的开销,都是他走村串户一把刀一把刀磨出来的。
儿子研究生毕业后考进城里当了公务员,去年有了孩子。
他进城帮儿子媳妇带孙子,刚来时很别扭,城里生活过不惯。
于是,张师傅跟儿子媳妇说,周末他得出来透透气,顺带跟别人说说话,干干他舍不得放弃的磨刀手艺。
时间久了,来磨刀的都很愿意和张师傅说上几句,听他聊这样那样的故事。
⑫又是一个周末的清晨,我去小区外面买菜。
只见小区门口,张师傅来得很早,正猫腰坐在一张条凳上磨菜刀。
我问他生意怎么样。
他一脸喜色,下巴颏朝地上一堆待磨的菜刀点了点,说活儿多得出乎他的意料。
他还告诉我,这些活儿都是前些日子来磨刀的顾客引荐来的,够他忙一天,不知道天黑之前能不能磨完。
说完,他得意地笑。
⑬几天后,张师傅身边又多了一位中年汉子,帮着他一起磨刀。
大家见了都问,张师傅你收徒弟了?张师傅笑呵呵地道出原委:不是徒弟,而是同行。
这位中年磨刀匠也是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吆喝了半天,没揽到一桩活儿。
他主动跑来跟张师傅搭话。
张师傅宽慰他:“不急,生意都是慢慢做出来的,坚持下去就会好起来的。
”可他却说:“等不起啊,一家人还等着我挣钱呢,没活儿做怎么养家糊口。
”张师傅听他这么说,思忖了一下说道:“要不,你做我的活儿,做多少得多少。
不过,我得把丑话说在前头,你出的活儿我都要仔细检查,如果达不到我的要求,这活儿就不能给你做。
”中年磨刀匠先是有些诧异,继而一脸感激,连声称谢。
就这样,中年磨刀匠在张师傅身边干开了。
他磨一阵刀,就递给张师傅看看,听听意见,再接着磨。
张师傅认真地指点着他,即便是一点点瑕疵也不放过。
⑭有跟张师傅熟识的老顾客,私下里悄悄地提醒道:“老张,关键技术可不能随便传人,小心抢了你的饭碗!”张师傅听了嘿嘿..一笑,说:“谢谢提醒,我不怕。
”⑮张师傅把一份看似不起眼的磨刀活儿做得风生水起,着实惠及了不少小区居民。
一天,张师傅边磨刀边和顾客聊天:“再过两年,等孙子上幼儿园了,我就去工商部门申请营业执照,开个磨刀公司。
”说完他把磨好的刀递给顾客。
顾客接过刀,看了看,拉长了声音:“好——”(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5月12日,有删改)(1)根据文章内容,将表格填写完整。
小说故事情节人们心理反应张师傅在小区里吆喝磨刀半信半疑张师傅现场展示磨刀手艺①张师傅讲述自己磨刀故事理解接受②(同行)诧异感激;(老李)担心忧虑张师傅想开磨刀公司③(2)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第⑩段画线句。
②赏析第⑭段加应词的表达效果。
(3)老邹在本文中有着重要作用,请简要分析。
(4)结合全文,探究小说主旨。
【分析】本文写了张师傅在小区里吆喝磨刀,人们半信半疑;张师傅现场展示磨刀手艺,人们心悦诚服;张师傅讲述磨刀故事,人们理解接受;张师傅带中年汉子一起磨刀,老顾客提出担心;张师傅想开磨刀公司,人们赞同祝愿等内容。
文章以此表达了对技艺高超、诚信纯朴等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的赞美之情,也表达了对传统技艺能够得到传承的美好希望和对进城农民处境的关注和思考。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的梳理概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