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日较差、年较差的影响因素

合集下载

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地面性质 北半球大陆 北半球海洋 气温最高月 7月 月 8月 月 气温最低月 1月 月 2月 月
②年较差及其影响因素 年较差及其影响因素: 其影响因素 (1)纬度(太阳高度变化) )纬度(太阳高度变化) (2)海陆 ) (3)气候(天气) )气候(天气) (4)地形 ) (5)植被 ) 随纬度增高而增大 陆地大于海洋 晴天大于阴天 平原大于山区 裸地大于绿地
影响日较差的因素 (1)纬度(太阳高度变化) 随纬度增高而减小 )纬度(太阳高度变化) (2)海陆 ) 陆地大于海洋 (3)气候(天气) )气候(天气) 晴天大于阴天 (4)地形 ) 平原大于山区 (5)植被 ) 裸地大于绿地
日较差问题分析: 日较差问题分析: 天气(云层)或大气密度, 天气(云层)或大气密度,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 作用,晚上大气逆辐射。 作用,晚上大气逆辐射。 如青藏高原日较差大分析
例: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大气多年平均热量收入和 支出年内变化示意图,回答: 支出年内变化示意图,回答:
热量收入
1)曲线A表明了_____年内变 1)曲线A表明了_____年内变 曲线 _____ 化,这种变化趋势与____ 这种变化趋势与____ 的变化一致; 的变化一致;正午太阳高度
热量支出 气温 2)曲线B表明了_____年内变化,这种变化趋势与______ 2)曲线B表明了_____年内变化,这种变化趋势与______ 曲线 _____年内变化 的变化一致; 的变化一致; 盈余 3)阴影 反映了近地面空气热量_____ 阴影C _____, 3)阴影C反映了近地面空气热量_____,所以此时段内平 均气温呈_______趋势; _______趋势 均气温呈_______趋势; 上升 亏损 4)阴影 反映了近地面空气热量___________ 阴影D ___________, 4)阴影D反映了近地面空气热量___________,所以此时 段内平均气温呈__________趋势; __________趋势 段内平均气温呈__________趋势; 下降 5)曲线 曲线A 的两个交点E 5)曲线A、B的两个交点E、F表明当地近地面空气的热量 ____, ______、_____出现的时候 ____ 它们分别是一年内______ 最高温出现的时候。 最低温 收支平衡,它们分别是一年内______、___温年较差图” ,回答: .(16分 北美洲平均气温年较差图” 回答: 16

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规律总结(详细)

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规律总结(详细)

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规律总结(详细)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规律总结气温日较差亦称气温日振幅,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其大小与纬度、季节、天气情况及地表性质等有关。

1.气温日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日较差越小。

原因: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小。

2.气温日较差与天气的关系: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

3.气温日较差与海陆的关系:沿海比内陆日较差小。

4.气温日较差与海拔的关系:山顶的气温日较差比山下平原小;的高原山地地区,则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或称气温年振幅。

其大小与纬度、海陆分布等因素有关。

1.气温年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年较差越大。

原因: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越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因而气温的年较差越大;低纬相反。

2.气温年较差与海陆的关系:离海越远,年较差越大。

原因:陆地比海洋的热容量小,夏季升温快,温度比海洋高;冬季降温快,温度比海洋低,因而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

沿海受海洋的影响较大,比内陆年较差小。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与我国同纬度平原、盆地比较,气温年较差小。

这是因为:青藏高原属于中低纬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气温不太高;冬季因纬度低,且受高大地形的影响,南下的寒冷气流影响不到,气温不太低。

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有:(1)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

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

普通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2)季节普通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

因为固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3)地形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高山,高山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

气温日较差_年较差的变化规律

气温日较差_年较差的变化规律
(3) 受山地云雾热力状况作用的影响。泰山海拔高,气温低,大气中云雾多,
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
3、大尺度地形区日较差的大小:
气温的日较差与高度成正比,海拔越越高高,,日日较较差差越越大大
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空气密度小,受大气热力状况的影响,白天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低,晚上大气对地面辐射的保温作用差, 因此白天升温快,夜晚降温快,所以气温日较差大。
(5)地势 不论什么 地方,都是离地面越 近,日较差越大,因 为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地面长波辐射
例1:
海拔(米)
4000
3000
2000
1000
杭州
拉萨
(1)在同等天气条件下两地中太阳 辐射较强的是 拉萨
原因是: 海拔高,空气稀薄,大 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 用弱 。
(2)两地中白天气温较高的是 杭州
例2:2008年全国卷二
1.推测D湖沿岸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特征,并简述原因。(12分) (年均温较低,)年变化(年较差)较小(2分),因为海拔高,地处热 带(低纬度地区)(4分)日变化(日较差)较大(2分),因为海拔高,空 气稀薄,白天增温快,夜晚散热快(按高度推测日最低气温可能降至0℃ 及以下)(4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青藏高原气温年较 差与我国同纬度平原、盆地比较,气温年较 差小。这是因为:青藏高原属于中低纬的大 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气温不太高;冬季 因纬度低,且受高大地形的影响,南下的寒 冷气流影响不到,气温不太低。
(3)地形 (4)天气 (5)植被
一般情况下高地小于凹地、谷地。海拔愈高年较差越小。 云雨多的地区小于云雨少的地区。 有植被的地区小于裸地。
气温较差变化规律
一、气温的日变化
• 一天中气温随时间的连续变化,称气温的日变化。 在一天中空气温度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 两者之差为气温日较差。通常最高温度出现在 14~15时,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前后。由于日出 时间随季节、纬度和天气的影响,出现时间可能 提前也可能落后。比如,夏季最高温度大多出现 在14~15时;冬季则在13~14时。由于纬度不同 日出时间也不同,最低温度出现时间随纬度的不 同也会产生差异。气温日较差小于地表面土温日 较差,并且气温日较差离地面越高则越小,最高、 最低气温出现时间也越滞后。

高三复习-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高三复习-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气象学上把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称为空气温度,简称气温。

那么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气温的测量方法地面气温一般指距地面1.25—2.0米处的大气温度。

测量时,为了防止太阳辐射对观测值的影响,测温仪器必须放在百叶箱或防辐射罩内,并且还要满足测量元件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气象台站用来测量近地面空气温度的主要仪器是装有水银或酒精的玻璃管温度表。

因为温度表本身吸收太阳热量的能力比空气大,在
太阳光直接曝晒下指示的读数往往高于它周围空气的实际温度,所以测量近地面空气温度时,通常都把温度表放在离地约1.5m处四面通风的百叶箱里。

这些温度表或温度计是根据水银、酒精或双金属片作为感应器的热胀冷缩特性制成的。

气象部门所说的地面气温,就是指高地面约1.5m处百叶箱中的温度。

地理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

地理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
二、地形与气温较差的关系及原因
在人教版教材高一上里有个表格比较了济南和泰山的气温日较差,引起了很多学生关于地形与气温较差关系与原因的讨论。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仍应该分情况来进行对比分析。
1. 山地与同纬度平原地区气温较差的差异
地形凹凸和形态的不同,对气温也有明显的影响。在凸起地形如山顶,因大气与陆面接触面积小,受到地面日间增热、夜间冷却的影响较小,又因风速较大,湍流交换强,再加上夜间地面
由此可见,同样是“高处不胜寒”,不同地形下,原因不同。简单总结,平原高空大气是离地面这热源太远而“供热不足”;高山地区的大气是地面小而“供热不足”和高空风力的影响;而高原上的大气是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强而大气保温作用弱使气温不高。青藏高原的气温低的根本原因应该是空气稀薄,且水汽和二氧化碳等含量少、大气的保温作用弱
高,空气稀薄,大气质量、水汽、杂质相对较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大,晚上大气逆辐射弱,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大;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水域面积大,大气质量、水汽、杂质集中在对流层底部。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小。
(1)日较差 以青藏高原为例,在我国,青藏高原气温因为太阳辐射强烈,日出后地表升温快,即使在冬季,在阳光下也会感到温和如春;日落后,由于空气稀薄、水汽含杂质少,地表容易散热等项原因,降温迅速;所以青藏高原日较差比同纬度东部地区大,表明这里具有大陆性气候的特征。如拉萨、日喀则等地年平均日较差均在14~16℃。与此相比较,北京、西安为10~12℃,成都、武汉、南京为 7~8.5℃。阿里地区、藏北高原、柴达木盆地等地的日较差约17℃左右,即使日较差较小地区如班戈湖、申扎、三江河谷、青海东部等地区其日较差也多为14℃左右。另外高原地区内部日较差也还有差异,其具体差异的大小与地形、植被、干湿程度等有关,如柴达木盆地干燥,多晴少雨,白天日晒增温急剧,夜间地面辐射强,降温快,其日较差就比较大。而在多阴雨的藏东南地区,白天增温不高,夜间云层

气温年较差

气温年较差

关于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一、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气温随时间的连续变化,称气温的日变化。

在一天中空气温度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两者之差为气温日较差。

通常最高温度出现在14~15时,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前后。

由于日出时间随季节、纬度和天气的影响,出现时间可能提前也可能落后。

比如,夏季最高温度大多出现在14~15时;冬季则在13~14时。

由于纬度不同日出时间也不同,最低温度出现时间随纬度的不同也会产生差异。

气温日较差小于地表面土温日较差,并且气温日较差离地面越高则越小,最高、最低气温出现时间也越滞后。

在农业生产上有时需要较大的气温日较差,这样有利于作物获得高产。

因为,日较差大就意味着,白天温度较高,而夜间温度较低,这样白天叶片光合作用强,制造碳水化合物较多,而夜间呼吸消耗少,积累较多,作物产量高,品质好。

二、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有:(1)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

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

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2)季节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

因为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3)地形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

低凹地形,空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通风不良,热量不易散失,并且在夜间常为冷空气沿山坡下沉汇合之处,加上辐射冷却,故气温日较差大。

而凸出地形上部由于海拔高和方圆面积小的关系,气温受地表影响小而主要受周围空气的调节,白天不易升高,夜晚也不容易降低.气温日较差通常比同纬度的平地小气温日较差小,平地则介于两者之间,山谷大于山峰;高原大于平原:如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质量、水汽、杂质相对较少。

气温日较差与气温年较差的比较

气温日较差与气温年较差的比较

气温日较差与气温年较差的比较1、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气温随时间的连续变化,称气温的日变化。

在一天中空气温度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两者之差为气温日较差。

通常最高温度出现在14左右时,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前后。

在农业生产上有时需要较大的气温日较差,这样有利于作物获得高产。

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一般白天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气温高,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制造、积累较多的营养物质,夜间气温越低,植物的呼吸作用越弱,能量消耗就越少,有利于糖分的贮存,如新疆哈密瓜,个头大肉质甜。

2、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有:(1)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

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

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2)季节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

因为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因为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3)地形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

低凹地形,白天空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通风不良,热量不易散失,夜间常为冷空气沿山坡下沉汇合之处,加上辐射冷却,故气温日较差大。

正因凹形地形夜晚降温强烈,故春秋两季易出现霜冻,“雪下高山,霜打洼地”就是这个缘故。

而凸出地形上部因为海拔高和方圆面积小的关系,气温受地表影响小而主要受周围空气的调节,白天不易升高,夜晚也不容易降低.气温日较差通常比同纬度的平地小气温日较差小,平地则介于两者之间,山谷大于山峰;高原大于平原:如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质量、水汽、杂质相对较少。

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大,晚上大气逆辐射弱,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大;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水域面积大,大气质量、水汽、杂质集中在对流层底部。

关于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

关于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

关于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一、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温度随时间的连续变化称为温度的日变化。

在一天中,气温有一个最大值和一个最小值,两者之间的差值就是气温的日变化范围。

通常,最高温度出现在14~15点钟,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前后。

由于季节、纬度和天气的影响,日出时间可能提前或推迟。

例如,夏季最高气温大多出现在14~15点钟;冬天是13~14点。

最低温度随日出时间和纬度而变化。

日温度范围小于地表土壤的日温度范围,且日温度范围离地面越高,日温度范围越小,最高和最低温度出现的时间越长。

在农业生产中,有时需要有一个大的日温度范围,这有利于作物的高产。

因为大的日变化范围意味着白天温度较高,晚上温度较低。

这样,白天叶片的光合作用很强,产生更多的碳水化合物,夜间呼吸消耗更少,积累更多,作物产量高,品质好。

2、影响每日温度范围的因素有:(1)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

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

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2)季节一般来说,夏季的日温差大于冬季,而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的日温度范围的最大值出现在春季。

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日间温度高,但由于中日和高纬度地区白天长、夜间短、降温时间短,夜间气温也较高,因此夏季的日较差远不及春季。

(3)地形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

低凹地形,空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通风不良,热量不易散失,并且在夜间常为冷空气沿山坡下沉汇合之处,加上辐射冷却,故气温日较差大。

而凸出地形上部由于海拔高和方圆面积小的关系,气温受地表影响小而主要受周围空气的调节,白天不易升高,夜晚也不容易降低.气温日较差通常比同纬度的平地小气温日较差小,平地则介于两者之间,山谷大于山峰;高原大于平原:如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质量、水汽、杂质相对较少。

地理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

地理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

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规律总结如下,供同学们参考气温日较差亦称气温日振幅,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其大小与纬度、季节、天气情况及地表性质等有关。

1.气温日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日较差越小。

原因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小。

2.气温日较差与天气的关系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

3.气温日较差与海陆的关系沿海比内陆日较差小。

4.气温日较差与海拔的关系山顶的气温日较差比山下平原小;大尺度的高原山地地区,则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或称气温年振幅。

其大小与纬度、海陆分布等因素有关。

1.气温年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年较差越大。

原因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越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因而气温的年较差越大;低纬相反。

2.气温年较差与海陆的关系离海越远,年较差越大。

原因陆地比海洋的热容量小,夏季升温快,温度比海洋高;冬季降温快,温度比海洋低,因而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

沿海受海洋的影响较大,比内陆年较差小。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与我国同纬度平原、盆地比较,气温年较差小。

这是因为青藏高原属于中低纬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气温不太高;冬季因纬度低,且受高大地形的影响,南下的寒冷气流影响不到,气温不太低。

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有(1)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

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

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0~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0~0℃。

(2)季节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

因为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3)地形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

低凹地形,空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通风不良,热量不易散失,并且在夜间常为冷空气沿山坡下沉汇合之处,加上辐射冷却,故气温日较差大。

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

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

高考地理考点: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的影响因素气温日较差是一天当中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它的大小反映了气温日变化的程度。

通常最高温度出现在14~15时,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前后。

由于日出时间受季节、纬度和天气的影响,出现时间可能提前也可能拖后。

气温年较差是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就北半球来说,中高纬度内陆地区月平均最高温度在7月份出现,月平均最低温度在1月份出现。

海洋上的气温以8月为最高,2月为最低。

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

一、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1)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

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

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2)季节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

因为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3)地形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

低凹地形,空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通风不良,热量不易散失,并且在夜间常为冷空气沿山坡下沉汇合之处,加上辐射冷却,故气温日较差大。

而凸出地形上部由于海拔高和方圆面积小的关系,气温受地表影响小而主要受周围空气的调节,白天不易升高,夜晚也不容易降低.气温日较差通常比同纬度的平地小气温日较差小,平地则介于两者之间,山谷大于山峰;高原大于平原:如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质量、水汽、杂质相对较少。

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大,晚上大气逆辐射弱,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大;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水域面积大,大气质量、水汽、杂质集中在对流层底部。

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小。

影响气温日较差和气温年较差的因素

影响气温日较差和气温年较差的因素

影响气温日较差和气温年较差的因素一、影响气温日较差的要素(1)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

这是由于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

普通热带地域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温带地域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2)时节普通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域,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呈现在春季。

由于固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昼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域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3)地形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

低凹地形,空气与空中接触面积大,通风不良,热量不易流失,并且在夜间常为冷空气沿山坡下沉集合之处,加上辐射冷却,故气温日较差大。

而凸出地形上部由于海拔高和方圆面积小的关系,气温受地表影响小而主要受四周空气的调理,白昼不易升高,夜晚也不容易降低.气温日较差通常比同纬度的平地小气温日较差小,平地则介于两者之间,山谷大于山峰;高原大于平原:如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质量、水汽、杂质相对较少。

白昼,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抵达空中的太阳辐射量大,晚上大气逆辐射弱,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大;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水域面积大,大气质量、水汽、杂质集中在对流层底部。

白昼,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小。

(4)下垫面性质由于下垫面的比热特性和对太阳辐射吸收才能的不同,气温日较差也不同。

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且距海越远,日较差越大。

沙土、深色土、干松土壤上的气温日较差分别比粘土、淡色土和湿润严密土壤大,旱地比水田大。

(5)天气晴天气温日较差大于阴(雨)天的气温日较差,由于晴天时,白昼太阳辐射激烈,空中增温激烈,夜晚空中有效辐射强降温激烈。

大风天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6)地势不管什么中央,都是离空中越近,日较差越大,由于大气的直接热源是空中长波辐射。

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小分析

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小分析

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小分析一.气温的时间变化:取决于地面储热量的多少,落后于太阳高度的日变化与年变化。

1.日变化:一天中,若无明显天气过程的干扰,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即当地地方时14:00)左右。

天气因素也会影响到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的时间。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气温的变化幅度。

一般规律: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晴天>阴天。

一天内,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称为气温日较差。

它的大小反映了气温日变化的程度。

如果某地一天之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大,即日较差大,说明该地气温的日变化大。

较大的气温日较差,白天温度高,有利于植物有机质的制造;夜间温度低,可以减少植物的呼吸损耗,利于植物营养物质的积累,使果实饱满,瓜果含糖量高。

气温日较差的大小与地理纬度、季节、地表性质和天气状况等因素都有关系。

①纬度:低纬度地区日较差大,高纬度地区日较差小。

气温的日较差随纬度升高而减小的原因是:纬度较高地区的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小。

②天气状况:一般地,晴天日较差大,阴天日较差小;如柴达木盆地较干燥,多晴少雨,白天日晒,增温急剧,夜间地面辐射强,降温快,其日较差就比较大;而在多阴雨的藏东南地区,白天增温不大,夜间云层低,地面辐射相对较弱,降温少,所以日较差较小。

③季节:夏季气温日较差大,冬季气温日较差小。

原因是:夏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白昼较长。

④地形地势:凹地日较差大,凸地日较差小。

原因是:在凸起地形,如山顶,因与陆地接触面积小,受到地面日间增热、夜间冷却的影响较小,又因风速较大,湍流交换强,再加上夜间冷空气可以沿坡下沉,而交换来自由大气中较暖的空气,因此气温日较差较小;凹陷地形则相反。

⑤海拔高度:高海拔地形区日较差大,低海拔地形区日较差小。

如高原地区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是: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强烈,地面温度急剧升高,加速了近地面空气的升温作用,因此即使是在冬季,在阳光下也会感到温暖如春;到了夜晚,由于空气稀薄、水汽所含杂质少,地面热量大量向空中散失,近地面气温迅速下降,夜晚温度很低。

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规律总结

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规律总结

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规律总结气温日较差亦称气温日振幅,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其大小与纬度、时节、天气状况及地表性质等有关。

1.气温日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日较差越小。

缘由: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小。

2.气温日较差与天气的关系: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

3.气温日较差与海陆的关系:沿海比内陆日较差小。

4.气温日较差与海拔的关系:山顶的气温日较差比山下平原小;大尺度的高原山地地域,那么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或称气温年振幅。

其大小与纬度、海陆散布等要素有关。

1.气温年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年较差越大。

缘由: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越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因此气温的年较差越大;低纬相反。

2.气温年较差与海陆的关系:离海越远,年较差越大。

缘由:陆地比陆地的热容量小,夏季升温快,温度比陆地高;夏季降温快,温度比陆地低,因此气温年较差比陆地大。

沿海受陆地的影响较大,比内陆年较差小。

这里需求说明的是,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与我国同纬度平原、盆地比拟,气温年较差小。

这是由于:青藏高原属于中低纬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气温不太高;夏季因纬度低,且受矮小地形的影响,南下的冰冷气流影响不到,气温不太低。

影响气温日较差的要素有:(1)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降低而减小。

这是由于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

普通热带地域气温日较差为 12℃左右;温带地域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2)时节普通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夏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域,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如今春季。

由于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昼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域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3)地形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

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规律总结(详细)

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规律总结(详细)

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规律总结气温日较差亦称气温日振幅,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其大小与纬度、季节、天气情况及地表性质等有关。

1 .气温日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日较差越小。

原因: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小。

2 .气温日较差与天气的关系: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

3 .气温日较差与海陆的关系:沿海比内陆日较差小。

4.气温日较差与海拔的关系:山顶的气温日较差比山下平原小;大尺度的高原山地地区,则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或称气温年振幅。

其大小与纬度、海陆分布等因素有关。

1 .气温年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年较差越大。

原因: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越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因而气温的年较差越大;低纬相反。

2 .气温年较差与海陆的关系:离海越远,年较差越大。

原因:陆地比海洋的热容量小,夏季升温快,温度比海洋高;冬季降温快,温度比海洋低,因而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

沿海受海洋的影响较大,比内陆年较差小。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与我国同纬度平原、盆地比较,气温年较差小。

这是因为:青藏高原属于中低纬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气温不太高;冬季因纬度低,且受高大地形的影响,南下的寒冷气流影响不到,气温不太低。

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有:(1)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

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

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2)季节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

因为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3)地形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

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的变化及原因分析

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的变化及原因分析

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规律总结气温日较差亦称气温日振幅,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其大小与纬度、季节、天气情况及地表性质等有关。

1.气温日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日较差越小。

原因: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小。

2.气温日较差与天气的关系: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

3.气温日较差与海陆的关系:沿海比内陆日较差小。

4.气温日较差与海拔的关系:山顶的气温日较差比山下平原小;大尺度的高原山地地区,则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或称气温年振幅。

其大小与纬度、海陆分布等因素有关。

1.气温年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年较差越大。

原因: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越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因而气温的年较差越大;低纬相反。

2.气温年较差与海陆的关系:离海越远,年较差越大。

原因:陆地比海洋的热容量小,夏季升温快,温度比海洋高;冬季降温快,温度比海洋低,因而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

沿海受海洋的影响较大,比内陆年较差小。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与我国同纬度平原、盆地比较,气温年较差小。

这是因为:青藏高原属于中低纬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气温不太高;冬季因纬度低,且受高大地形的影响,南下的寒冷气流影响不到,气温不太低。

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有:(1)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

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

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 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2)季节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

因为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3)地形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

地理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

地理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

地理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气温科灰藓与年较差规律总结如下,供同学们参考:气温日较差亦称气温日振幅,是一天五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高值之差。

其大小与纬度、季节、天气情况及岩石性质性质等有关。

1.气温日较差与气候区的关系:纬度越高,日较差越小。

原因: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涨落越小。

2.气温日较差与天气的关系: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

3.气温日较差与海陆的关系:沿海比内陆日较差小。

4.气温日较差与主峰的关系:山顶的气温日较差比山下平原小;大尺度的高原山地地区,则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

气温年较差:一年一年中月平均温度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或称气温年振幅。

其大小与纬度、海陆分布等因素有关。

1.气温年极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年较差越大。

原因:纬度越高正午差异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越大,昼夜加减的年变化越大,因而气温的年较差越大;低纬相反。

2.气温年较差与海陆的关系:离海越远,年较差越大。

原因:陆地比海洋所的热容量小,夏季升温快,温度比海洋高;冬季降温快,温度比海洋低,因而气温年较差比地球科学大。

沿海受海洋的影响较大,比内陆年较差小。

这里可能需要说明的是,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与我国同纬度平原、盆地比较,气温年较差小。

这是因为:青藏高原属于中低纬的大谷地,夏季因其海拔高,气温不太高;冬季因纬度低,且受高大地形的影响,南下的寒冷气流影响没,气温不太低。

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有:(1)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

这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

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2)季节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西北地区,一年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

因为虽然秋天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并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夏季有大。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温日较差、年较差的影响因素
一、气温的日变化
一天中气温随时间的连续变化,称气温的日变化。

在一天中空气温度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两者之差为气温日较差。

通常最高温度出现在14~15时,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前后。

由于日出时间随季节、纬度和天气的影响,出现时间可能提前也可能落后。

比如,夏季最高温度大多出现在14~15时;冬季则在13~14时。

由于纬度不同日出时间也不同,最低温度出现时间随纬度的不同也会产生差异。

气温日较差小于地表面土温日较差,并且气温日较差离地面越高则越小,最高、最低气温出现时间也越滞后。

在农业生产上有时需要较大的气温日较差,这样有利于作物获得高产。

因为,日较差大就意味着,白天温度较高,而夜间温度较低,这样白天叶片光合作用强,制造碳水化合物较多,而夜间呼吸消耗少,积累较多,作物产量高,品质好。

二、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有:
(1)纬度
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

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

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2)季节
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

因为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3)地形
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

低凹地形,空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通风不良,热量不易散失,并且在夜间常为冷空气沿山坡下沉汇合之处,加上辐射冷却,故气温日较差大。

而凸出地形上部由于海拔高和方圆面积小的关系,气温受地表影响小而主要受周围空气的调节,白天不易升高,夜晚也不容易降低.气温日较差通常比同纬度的平地小气温日较差小,平地则介于两者之间,山谷大于山峰;高原大于平原:如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质量、水汽、杂质相对较少。

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大,晚上大气逆辐射弱,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大;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水域面积大,大气质量、水汽、杂质集中在对流层底部。

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小。

(4)下垫面性质
由于下垫面的比热特性和对太阳辐射吸收能力的不同,气温日较差也不同。

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且距海越远,日较差越大。

沙土、深色土、干
松土壤上的气温日较差分别比粘土、浅色土和潮湿紧密土壤大,旱地比水田大。

(5)天气
晴天气温日较差大于阴(雨)天的气温日较差,因为晴天时,白天太阳辐射强烈,地面增温强烈,夜晚地面有效辐射强降温强烈。

大风天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6)地势不论什么地方,都是离地面越近,日较差越大,因为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
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一样,在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

就北半球来说,中、高纬度内陆地区月平均最高温度在7月份出现,月平均最低温度在1月份出现。

海洋上的气温以8月为最高,2月为最低。

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

三、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有:
(1)纬度
气温年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大。

这是因为随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能的年变化增大。

例如我国的西沙群岛(16°50′N)气温年较差只有6℃,上海(31°N)为25℃,海拉尔(49°13′N)达到46℃。

低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很小,高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可达40~50℃。

(2)海陆
由于海陆热力特性不同,对于同一纬度的海陆相比,大陆地区冬夏两季热量收入的差值比海洋大,所以距海洋越近,受海洋的影响越大,气温年较差越小,越远离海洋,受海洋的影响越小,气温年较差越大。

一般情况下,温带海洋上年较差为11℃,大陆上年较差可达20~60℃。

此外,地形、天气及植被等对气温年较差的影响与对气温日较差的影响相同
(3)地形
一般情况下高地小于凹地、谷地。

海拔愈高年较差越小。

(4)天气
云雨多的地区小于云雨少的地区。

(5)植被
有植被的地区小于裸地。

“高处不胜寒”的三种原因
(1)平原高空的“高处不胜寒”
由于地面是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热源,在平原的上空,由于离地较远,所以,高空气温较低。

另外,高空湍流也使其气温不高。

(2)山地的“高处不胜寒”
在高山上,海拔增加,山地近地面大气比同纬度平原近地面大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太阳辐射因此很强。

可是因为山地在同海拔地区地面面积
较平原地区小,所以即使太阳辐射强,可地面小,使地面吸收热量,发出的长波辐射有限。

因此也就导致山地大气得到的来自山地的地面辐射较少,使得气温不高。

此外,山地的地形复杂,植被较多,并且云雾较多也削弱了一定高度下的太阳辐射。

另外,山地海拔较高,也使山地的湍流交换作用较强,风力较大,使气温不会太高。

因而“高处不胜寒”。

(3)高原地区的“高处不胜寒”
高原地区同样有着高海拔,空气稀薄的特点,因此太阳辐射很强。

然而高原地区与山地不同,大气与陆面接触面积比山地大,地面辐射较多。

在强烈的太阳辐射下,广阔的地面增温并产生了比山地多的地面辐射。

可地面辐射的增多并没形成平原地区那样的较高气温,原因仍然在于其稀薄的大气,由于大气稀薄,水汽、二氧化碳较少,使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能力很弱,即大气的保温作用弱,使整个地气系统的热量流失很快。

这样,大气的气温也就不会很高了,同样导致了“高处不胜寒”。

比较起来,同纬度平原地区近地面空气密度大等因素,使其对大气的保温作用强,地气系统的热量流失慢,故气温较高。

由此可见,同样是“高处不胜寒”,不同地形下,原因不同。

简单总结,平原高空大气是离地面这热源太远而“供热不足”;高山地区的大气是地面小而“供热不足”和高空风力的影响;而高原上的大气是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强而大气保温作用弱使气温不高。

青藏高原的气温低的根本原因应该是空气稀薄,且水汽和二氧化碳等含量少、大气的保温作用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