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培训课目

合集下载

2024年预防接种知识培训课件

2024年预防接种知识培训课件

2024年预防接种知识培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预防医学》教材第四章“疫苗与接种”,具体内容包括疫苗的种类、作用原理、接种程序、不良反应及其处理,特别是2024年推荐的疫苗接种计划及新疫苗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疫苗的基本知识,掌握常见疫苗的接种程序及适应症。

2. 理解疫苗接种的重要性,认识到预防接种在疾病控制中的作用。

3. 学会分析和处理疫苗接种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疫苗的种类、接种程序和不良反应的处理。

难点:新型疫苗的应用及其免疫机制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疫苗接种日程表、疫苗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2024年全球疫苗接种覆盖率的数据,引出预防接种的重要性。

展示数据(2分钟)学生思考讨论(5分钟)2. 理论讲解:疫苗种类与作用原理(15分钟)接种程序及注意事项(10分钟)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法(8分钟)3. 实践情景引入:案例分析:展示疫苗接种中的典型不良反应案例(10分钟)分组讨论:每组分析案例,提出处理方案(15分钟)4. 例题讲解:挑选疫苗接种相关典型题目进行讲解(10分钟)学生随堂练习,解答疑问(10分钟)展望未来疫苗接种趋势与挑战(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左侧:列出疫苗种类、接种程序、不良反应三大要点。

2. 板书右侧:展示不良反应处理流程图及新型疫苗简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列出我国2024年推荐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种类及接种时间表。

描述三种常见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2. 答案:(见教材第四章附录)(根据课堂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进行阐述)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对预防接种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

课后,学生应通过查阅资料,关注疫苗接种领域的最新进展,如mRNA疫苗、DNA疫苗等新型疫苗的研究动态,增强对预防医学学科的认识和兴趣。

同时,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接受程度,提高教学效果。

预防接种培训计划

预防接种培训计划

预防接种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1.了解预防接种的意义和作用2.认识各类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接种的必要性3.掌握接种知识和技能4.提高接种意识,积极参与预防接种二、培训对象1.社区卫生工作者2.医护人员3.学校老师4.家长5.其他对预防接种感兴趣的人群三、培训内容1.预防接种意义和作用的介绍1.1 接种的定义1.2 接种的作用1.3 接种的原则2.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接种2.1 麻疹2.2 白喉2.3 破伤风2.4 A肝2.5 B肝2.6 流感2.7 水痘2.8 麻风2.9 疫苗接种年龄段3.接种知识和技能3.1 接种程序3.2 接种注意事项3.3 接种后的处理4.接种管理4.1 库存管理4.2 疫苗运输4.3 疫苗接种记录4.4 接种室环境5.宣传与咨询5.1 接种宣传5.2 接种咨询6.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处理6.1 接种后不良反应的种类和特点6.2 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处理四、培训形式1.讲座式培训安排专业医生或卫生专家进行讲解,结合案例进行分析,提高参与者的学习兴趣和理解程度。

2.实践操作安排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接种操作演示和实际操作指导,让参与者掌握接种的具体技能。

3.小组讨论设立小组,让参与者就自身的学习和工作情况进行讨论,相互分享经验和答疑解惑。

五、培训时间与地点1.培训时间根据参与者的工作和学习时间,灵活安排培训时间。

2.培训地点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校、医院或公共场所进行培训。

六、培训评估与考核1.定期组织考核,检查参与者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

2.培训结束后,进行调查问卷,了解培训效果和参与者对培训的反馈意见。

七、培训效果评估1.定期跟踪参与者的接种工作情况,了解培训后的工作表现和改进情况。

2.收集参与者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培训内容和形式,提高培训效果。

以此培训计划为指导,相信能够提高接种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加强大众的健康意识,提高社会对接种工作的支持和参与度。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能够让更多的人受益,让社会更加健康和美好。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培训计划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培训计划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本培训旨在加强预防接种服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提高其对预防接种工作的认识,规范服务行为,确保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和安全,保障公众健康。

通过培训,使预防接种服务人员全面了解预防接种工作的政策法规、操作规程、后勤保障、卫生保障和安全防护管理等基本知识,并提高他们的实操能力,提升服务质量,确保接种工作的规范和安全。

二、培训对象接种单位预防接种服务人员。

三、培训内容1. 预防接种相关政策法规和操作规程2. 预防接种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 预防接种常见疫苗的接种流程和技术要点4. 预防接种疫苗的储存和运输管理5. 预防接种服务场所的卫生保障和安全防护管理6. 预防接种服务过程中应急处理和突发事件处理7. 案例分析和经验分享四、培训方法1. 讲座式教学2. 案例分析3. 视频观摩4. 模拟训练五、培训时间和地点培训时间:2天培训地点:指定的培训场所或接种单位内进行培训六、培训流程第一天上午08:30-09:00 培训开班仪式09:00-10:30 预防接种相关政策法规和操作规程10:30-10:45 茶歇10:45-12:00 预防接种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下午13:30-15:00 预防接种常见疫苗的接种流程和技术要点15:00-15:15 茶歇15:15-16:30 预防接种疫苗的储存和运输管理第二天上午08:30-10:30 预防接种服务场所的卫生保障和安全防护管理10:30-10:45 茶歇10:45-12:00 预防接种服务过程中应急处理和突发事件处理下午13:30-15:00 案例分析和经验分享15:00-15:15 茶歇15:15-16:30 培训结业式备注:具体培训内容和时间安排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当调整,确保培训内容的全面性和专业性。

七、培训检测与考核培训结束后,对参训人员进行培训成绩考核,通过考核合格者发放结业证书,不合格者予以培训补救,直至合格。

八、培训效果评估对培训的参训人员进行效果评估,收集参训人员对培训的满意度和建议,为后续培训提供九、培训整改和总结根据培训效果评估结果和参训人员意见建议,对培训内容和形式进行总结和整改,完善和提高培训质量,使培训更加符合实际需要。

进修预防接种培训计划

进修预防接种培训计划

进修预防接种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通过本次培训,参训人员将能够全面了解预防接种的重要性、相关政策法规并掌握预防接种的技能,提高预防接种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提升服务水平。

二、培训内容1. 预防接种概念及重要性2. 预防接种政策法规及相关文件解读3. 预防接种疫苗种类及适用人群4. 预防接种工作流程与操作规范5. 预防接种安全与不良反应处理6. 预防接种管理与监督7. 预防接种知识宣传与教育三、培训方法1. 理论授课2. 案例分析3. 视频学习4. 讨论交流5. 实践操作6. 考核评价四、培训时间本次培训共计5天,具体时间安排如下:第一天:预防接种概念及重要性、预防接种政策法规及相关文件解读第二天:预防接种疫苗种类及适用人群、预防接种工作流程与操作规范第三天:预防接种安全与不良反应处理第四天:预防接种管理与监督第五天:预防接种知识宣传与教育、结业考核五、培训地点培训地点设于当地卫生院或者卫生学校,具体地点将根据实际情况另行通知。

六、培训人员1. 流行病学和预防医学相关专业的医务人员2. 卫生防疫站工作人员3. 卫生院预防接种科工作人员七、培训师资1. 医学教育和预防接种方面的专家学者2. 具有丰富预防接种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士八、培训费用本次培训免收学员学费,相关材料费用由主办方承担。

九、培训评价1. 培训结束后,将对每位参训人员进行培训效果评估,了解参训人员在培训时间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2. 根据培训评价结果,对培训过程进行总结,为下一次培训提供参考。

十、预防接种技能考核培训结束后举行预防接种技能考核,达到合格标准者颁发结业证书,不合格者将提出改进意见并且安排补考。

十一、培训总结本次培训将致力于提升预防接种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提高服务质量、提升预防接种的覆盖率,共同推动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计划免疫接种人员培训

计划免疫接种人员培训

计划免疫接种人员培训一、培训目标1. 掌握免疫接种相关知识:培训人员应该了解免疫接种的基本原理、程序和相关政策法规,掌握各类疫苗的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等知识。

2. 熟练掌握接种操作技能:培训人员应该能够熟练掌握接种技术,包括疫苗保存、预处理、接种方法、处置废弃物等操作流程。

3. 提高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培训人员应该了解免疫接种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安全隐患,学会正确使用防护装备,确保自己和接种对象的安全。

二、培训内容1. 免疫接种基础知识:包括免疫接种的定义、意义、基本原理、程序,疫苗的分类、保存、运输、免疫程序、不良反应等知识。

2. 接种操作技能:包括疫苗的预处理、接种方法、接种部位的选择、接种程序、废弃物处理等操作流程,以及操作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3. 安全防护知识:包括接种现场的卫生环境要求、接种人员自身的防护要求,如何正确使用口罩、手套、消毒剂等防护装备,接种现场的安全风险和应急处理措施等知识。

三、培训方法1. 理论讲授: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免疫接种相关知识的讲解,包括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等形式。

2. 示范操作:由资深接种医生进行实际疫苗接种操作的示范,让学员们亲自观摩和模仿操作,加深记忆和理解。

3. 实际操作:安排学员进行实际接种操作,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指导和检查,熟练掌握接种操作技能。

4. 模拟演练:组织接种操作的模拟演练,模拟接种现场,检验学员的操作技能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四、培训评估1. 知识考核:通过笔试、口试等形式进行知识考核,评估学员对免疫接种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 技能操作评估: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演练,评估学员的接种操作技能和安全防护技能。

3. 案例分析:进行典型案例的分析,评估学员对常见问题的处理能力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4. 满意度调查:收集学员的培训反馈意见,了解培训效果和学员满意度,为今后的培训工作提供改进建议。

通过以上培训计划,可使免疫接种人员全面掌握免疫接种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增强安全防护意识,提高接种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预防接种学习培训计划

预防接种学习培训计划

预防接种学习培训计划一、培训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预防接种在疾病控制和预防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医务人员的预防接种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水平,更好的服务于广大患者,特制定本次培训计划。

二、培训目标1. 了解预防接种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熟悉各种疫苗的种类、适应症和禁忌症;3. 掌握预防接种的操作技能、接种程序和管理;4. 提高对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5. 了解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处理和预防;6. 掌握预防接种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7. 解答疑难问题,提高工作适应能力。

三、培训内容1. 预防接种的基本知识(1)预防接种的概念和原理(2)预防接种的目的和意义2. 各种疫苗的适应症、禁忌症和规划程序(1)常见的预防接种疫苗(2)疫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3)疫苗接种的程序和管理3. 预防接种的操作技能(1)接种工具和材料的准备(2)接种部位和方法的选择(3)接种后的注意事项和观察4. 预防接种的管理和监督(1)预防接种的计划与实施(2)疫苗接种的记录和报告(3)预防接种的管理和监督5. 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处理(1)常见的疫苗不良反应(2)不良反应的处理和预防6. 预防接种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1)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介绍(2)预防接种政策的宣传和普及7. 答疑解惑(1)疫苗接种中的疑难问题(2)工作适应能力的提高四、培训方法1. 教学讲授:设置专题讲座,邀请专家学者授课;2. 现场演示:进行预防接种操作技能的演示和练习;3. 讨论交流:开展小组讨论和经验交流,解答疑难问题;4. 观摩学习:组织参观预防接种实际操作场所;5. 自学辅导:提供相关资料和学习指导,加强自主学习。

五、培训时长和地点本次培训计划为期三天,培训地点为医院内的培训教室。

六、培训实施方案1. 培训前准备工作(1)确定培训时间和地点,通知参加人员;(2)准备培训资料和教具,确保培训顺利进行;(3)邀请专家学者和医务人员授课和演示。

预防接种安全教育培训

预防接种安全教育培训

1.各位家长上午好, 欢迎来参加“手牵手”预防接种安全教育家长课堂, 我是河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科一名医生, 下面开始上课, 以下是今天所讲的内容。

2.为什么我们要接种疫苗疫苗又分哪些种类现在孩子一出生就要面对十几种疫苗, 妈妈们自己究竟有没有选择权希望这堂课后, 大家能有一个基础的认识。

大家知道每个母亲十月怀胎非常辛苦, 怎么样让婴儿健康成长, 是每一位父母最关心的问题。

您是否意识到, 宝宝的免疫系统并未发育完善, 身体抵抗力弱, 很容易受到外界感染而患上各种疾病。

要想防患于未然, 除了保证宝宝均衡的营养, 以助宝宝健康搭建自身的免疫系统, 还必须依靠接种疫苗免疫预防的手段为娇弱的宝宝搭建一个积极防御的免疫屏障。

双管齐下, 宝宝的健康自然高枕无忧。

宝宝一出生, 娇弱的身体就面临几十种疾病的威胁。

这些疾病诸如小儿麻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甲肝、乙肝、麻疹、风疹、腮腺炎、肺炎、脑膜炎等等, 每一个都是新生儿健康成长的重大隐患, 但以上这些疾病我们都有相对应的疫苗所预防!那么孩子怎样才能对这些感染性、传染性疾病有很好的抵抗力, 即宝宝体内要怎样才能有这些抗体呢一般是三种方式。

第一种是自然的, 孩子在胎儿期通过胎盘、脐带从妈妈体内得到一些抗体, 这些抗体是非常有效的, 但是最多只能坚持6-8个月, 之后从母体获得的抗体就消失殆尽了, 此时再想让孩子对疾病有抵抗力, 只能通过接种疫苗。

第二种是通过患病的方式, 比如孩子得了麻疹, 体内有了很好的抗体, 很可能一辈子就不会再得。

但是我们怎么能让孩子都把每个病都得一次, 再得到抗体呢而第三种是最科学、最理想的, 通过接种相应疫苗, 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

等宝宝真的遇到相应病原微生物时, 因为体内已有抗体, 得相应疾病的风险大大降低。

那疫苗是什么预防接种为什么又能防止我们生病呢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 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

预防接种服务培训计划

预防接种服务培训计划

预防接种服务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预防接种服务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效的预防接种可以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人们的健康。

因此,开展预防接种服务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预防接种知识水平和技能,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

二、培训对象本次培训对象主要包括医院医护人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护人员、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等从事预防接种工作的人员。

三、培训内容1.预防接种知识普及(1)预防接种的基本概念(2)预防接种的历史和现状(3)预防接种的意义和作用2.国家预防接种策略和规划(1)国家预防接种政策(2)全国疫苗免疫规划(3)常见预防接种疫苗的使用要点3.预防接种疫苗的种类和特点(1)常规预防接种疫苗(2)特殊预防接种疫苗(3)预防接种疫苗的选择和使用4.预防接种服务的管理规范(1)预防接种服务的流程(2)预防接种疫苗的储存和运输(3)预防接种服务的记录和报告5.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预防和处理(1)预防接种常见异常反应的预防要点(2)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处理措施(3)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和评估6.预防接种宣教知识(1)预防接种宣传与教育(2)预防接种接种意愿的调查与分析(3)预防接种信息的传播渠道和方式四、培训形式1. 线上培训(1)开设预防接种知识的线上课程,采取直播、录播、互动等形式进行教学。

(2)组织专家学者开展相关预防接种知识的线上讲座,展开专题讨论。

2. 线下培训(1)组织专家学者开展预防接种技能培训班,进行理论讲解、实践操作等教学方式。

(2)结合实际案例,进行预防接种技能演练和模拟操作。

(3)举办预防接种知识培训展览,展示相关疫苗设备和信息资料,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五、培训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分阶段进行培训,每次培训时间为2-3天。

六、培训效果评估1. 通过培训后的考试、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2. 定期开展培训后跟踪调研,了解医护人员预防接种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总结培训成果和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预防接种培训计划内容

预防接种培训计划内容

预防接种培训计划内容一、培训内容1. 预防接种的概念和意义预防接种是指通过注射疫苗或其他途径,使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以增强免疫力,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培训计划首先需要介绍预防接种的概念和意义,让受训者了解预防接种在公共卫生中的重要性,以及预防接种对个人和社会的益处。

2. 预防接种的相关法律法规为了推动预防接种工作的开展,相关法律法规是不可或缺的。

培训计划应当就预防接种的法律法规进行详细介绍,比如《传染病防治法》、《预防接种法》等法律法规的内容和意义,让受训者了解预防接种工作的法律依据和规范要求。

3. 常见疾病的预防接种培训计划需要介绍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接种知识,比如麻疹、风疹、白喉、乙型肝炎等疾病,介绍预防接种的疫苗种类、接种时间、接种适应症和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知识,让受训者了解各种疾病的接种防范措施。

4. 预防接种的筛查和评估预防接种需要根据接种对象的不同情况进行筛查和评估,包括接种对象的年龄、健康状况、过敏史等因素。

培训计划应当介绍预防接种的筛查和评估标准,使受训者能够对接种对象进行科学的筛查和评估。

5. 预防接种的安全与注意事项预防接种是一种有益的举措,但在进行接种时也需要注意一些安全和注意事项,比如接种时间、接种部位、接种疫苗的保存和使用要求等方面的知识。

培训计划应当介绍预防接种的安全与注意事项,让受训者在进行预防接种时能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6. 预防接种的宣传和推广预防接种的宣传和推广是一项重要工作,培训计划应当介绍预防接种的宣传和推广策略,让受训者了解如何有效地开展预防接种宣传工作,提高接种率,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二、培训方式和方法1. 专家讲座可以邀请预防接种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介绍预防接种的最新进展和相关知识,让受训者从专家口中获得详实可靠的知识。

2. 走访调研可以组织受训者进行实地走访调研活动,深入社区、学校、医院等地方,了解预防接种的实际情况和问题,为后续的培训工作提供参考和支持。

预防接种业务培训计划

预防接种业务培训计划

预防接种业务培训计划一、理论培训1.预防接种基本知识本部分将介绍预防接种的基本概念、流行病学原理、疫苗种类、接种原则和程序等内容,让参与培训的医护人员对预防接种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2.预防接种技术本部分将介绍预防接种的常见技术,包括注射技术、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等操作技能,以及预防接种的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

3.预防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处理本部分将介绍预防接种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法,包括接种后局部红肿、发热、过敏反应等情况的处理与预防。

二、实践操作1.疫苗接种操作演练本部分将由专业的讲师和教练团队带领参与培训的医护人员进行疫苗接种操作演练,包括对不同种类疫苗的接种操作、接种程序的规范等内容。

2.操作技能培训本部分将通过模拟操作和实际操作训练,提高参与培训的医护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预防接种业务的操作要领。

三、考核与评价1.理论知识考核本部分将对参与培训的医护人员进行预防接种理论知识的考核,包括选择题、简答题等形式的考试,以检验他们对预防接种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2.实践技能考核本部分将对参与培训的医护人员进行预防接种操作技能的考核,通过对他们实际操作的观察和评估,以检验他们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

为确保培训计划的有效实施,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培训档案对参与培训的医护人员建立详细的培训档案,包括培训内容、学习进度、考核成绩等信息,以便及时跟踪和评估培训效果。

2.定期复习与总结定期组织培训内容的复习与总结,加强对预防接种知识和技能的巩固和提升,确保培训效果的持续和稳定。

3.开展培训评估定期开展培训效果评估,收集医护人员的学习反馈和建议,及时调整和改进培训计划,确保培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总之,本培训计划将有效提升医护人员预防接种业务的水平和规范化程度,为保障群众健康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希望通过这份培训计划,能够为广大医护人员提供更加优质、系统的培训服务,为疫苗接种工作的推进做出积极的贡献。

开展预防接种工作培训培训会

开展预防接种工作培训培训会

开展预防接种工作培训培训会
预防接种工作培训培训会是为了让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和掌握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

培训会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 预防接种知识介绍:介绍疫苗的种类、接种的对象、接种的流程和注意事项等基本知识。

2. 疫苗安全和质量控制:介绍疫苗的生产、质量控制以及存储和运输的规范要求,以确保疫苗的安全和有效性。

3. 接种工作流程:详细介绍疫苗接种的流程,包括接种前的准备工作、接种技术与操作要点,以及接种后的监测和记录等环节。

4. 预防接种知识宣传技巧:培训人员可以针对不同接种对象,介绍如何进行有效的预防接种宣传,以提高接种率和公众的认知水平。

5. 预防接种常见问题解答:参与培训的人员可以提出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培训人员提供解答和指导。

培训会的形式可以是讲座、研讨会或者实操培训等形式,根据参与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

培训会可以邀请相关的专家学者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进行授课,也可以结合案例分析和互动交流等方式进行教学。

预防接种门诊的培训计划

预防接种门诊的培训计划

预防接种门诊的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是保护公众健康的重要举措。

为了提高接种门诊医务人员的接种技能和服务质量,加强对接种工作的管理和监督,需要开展接种门诊的培训工作。

二、培训对象接种门诊医务人员,包括接种医生、接种护士等相关工作人员。

三、培训内容1. 接种技能培训:包括接种程序、接种部位、接种量、接种方法等技能要点的讲解和操作演练。

要求参训人员对常见预防接种的接种规范和程序进行熟练掌握。

2. 知识培训:包括疫苗的种类、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及处理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以及接种的原则和程序等。

3. 接种安全管理:包括如何提高接种的安全性、预防接种意外事件的发生,以及处理接种意外事件的应急措施等。

4. 服务质量提升:包括如何与接种者进行有效沟通、提高接种服务的满意度和质量等。

5. 管理规范:包括如何进行接种档案管理、疫苗管理、器械消毒和质控等方面的规范要求。

6. 法律法规:包括疫苗管理法律法规、接种门诊相关政策文件的学习和理解等。

四、培训方式1. 理论教学:通过讲座、培训课程等形式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

2. 实践操作:通过模拟实战、实地操作、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接种技能的演练和操作。

3. 现场考察:到其他医院或接种门诊现场进行观摩、学习、交流,获取经验借鉴。

五、培训计划1. 培训时间:设定为1周的培训周期。

2. 培训内容安排:第一天:接种理论基础知识的讲授和培训课程的安排;第二至四天:接种技能的操作演练和实践操作;第五天:现场考察和交流学习。

3. 培训地点:采用医院内的培训教室和接种门诊进行培训。

4. 培训人员安排:选择有关医院的专家教师进行培训,组织接种门诊医务人员参加。

六、培训考核1. 理论考核:对培训内容进行笔试考核,通过率达到80%以上。

2. 技能考核:对接种技能进行实际操作考核,操作规范、流程正确、安全可靠。

七、培训后续1. 培训后,建立常态化的培训机制,定期对接种门诊人员进行业务知识的学习和技能培训。

疫苗接种培训实施方案

疫苗接种培训实施方案

疫苗接种培训实施方案一、培训目的。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接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确保疫苗接种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培训实施方案。

本方案旨在加强疫苗接种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确保接种工作的安全、规范和科学进行。

二、培训对象。

本培训对象为所有参与疫苗接种工作的医务人员,包括但不限于接种医生、护士、接种室工作人员等。

三、培训内容。

1. 疫苗知识培训,包括疫苗种类、接种程序、接种部位、不良反应处理等内容。

2. 接种技术培训,重点培训接种操作技能,包括疫苗注射技术、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等。

3. 安全防护培训,培训接种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知识,包括接触传染病的预防、消毒操作等。

4. 应急处理培训,培训接种工作人员在接种过程中出现突发情况时的应急处理方法,包括过敏反应、注射事故等。

四、培训方式。

1. 理论培训,采用课堂讲授、专题讲座等形式,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

2. 实践操作,组织学员进行实际操作演练,包括疫苗接种操作技能的训练和模拟应急处理演练。

3. 网络培训,结合现代网络技术,开展在线学习和考核,提高学员的学习效率。

五、培训考核。

1. 理论考核,通过书面考试或在线测试的形式对学员的理论知识进行考核。

2. 技能考核,组织实际操作考核,对学员的接种操作技能进行评估。

3. 综合考核,对学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进行综合考核,合格者方可参与疫苗接种工作。

六、培训保障。

1. 培训资料,提供相关的培训教材、资料,确保学员有充分的学习资源。

2. 师资力量,邀请专业医务人员担任培训讲师,保证培训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3. 设施设备,提供符合卫生标准的培训场所和实践操作设备,保障学员的学习和操作环境。

七、培训效果评估。

1. 通过考核结果评估学员的培训效果,对培训过程进行总结和反馈。

2. 监测学员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及时跟进培训效果,对需要进一步培训的人员进行补充培训。

3. 不断改进培训方案,提高培训质量,确保培训效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预防接种科学习培训计划

预防接种科学习培训计划

预防接种科学习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疾病的预防接种在健康管理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预防接种可以有效地减少传染病的传播和发生,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为了提高医务人员对预防接种科学的认识和技能,增强其预防接种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特制定本培训计划。

二、培训对象本培训对象为全国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预防接种部门的工作人员及学生。

三、培训内容1. 接种原理2. 预防接种的意义和作用3. 各类疫苗的认识4. 预防接种程序及规范5. 预防接种的常见问题及处理6. 预防接种的实践技能四、培训方式1. 线上学习: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提供视频课程、在线直播讲座等形式的学习资源,方便医务人员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2. 线下面授:组织专家、学者进行现场授课,讲解预防接种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进行现场操作演练。

3. 现场实践:安排医务人员到卫生机构进行实地观摩,学习现场接种操作规范和程序。

五、培训时间本培训计划为期2个月,其中线上学习时间为1个月,线下面授和现场实践时间为1个月。

六、培训安排1. 第1周:开展线上学习,介绍预防接种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医务人员对预防接种科学的认识。

2. 第2周:进行各类疫苗的认识和接种原理的学习,为后续的实践操作做准备。

3. 第3周:进行预防接种程序及规范的学习,为医务人员提供实际操作指导。

4. 第4周:开展线下面授,邀请专家进行现场授课,讲解预防接种的常见问题及处理。

5. 第5周:进行现场实践,组织医务人员到卫生机构进行实地观摩和学习,加强实际操作技能。

6. 第6周:总结和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七、培训评估1. 知识测试:对医务人员进行预防接种知识的测试,考察其对预防接种的掌握程度。

2. 技能考核:组织医务人员进行预防接种技能的操作演练,并进行考核评分。

3. 满意度调查:对参加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满意度调查,收集反馈意见和建议。

八、培训成果通过本次培训,医务人员将全面了解预防接种的意义和作用,掌握各类疫苗的认识和接种原理,掌握预防接种程序及规范,提高预防接种操作技能,增强预防接种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培训计划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培训计划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为了提高预防接种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规范接种流程,做好疫苗接种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特制定本规范培训计划。

二、培训对象本次培训对象包括各级医疗机构的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如医生、护士、接种医生等。

三、培训内容1. 疫苗知识- 了解常见疫苗的接种对象、接种时间、接种途径等相关知识;- 掌握疫苗的接种剂量、保存条件、接种后的观察及异常反应处理等内容;- 对各类疫苗的免疫程序和规范操作流程有充分的了解。

2. 接种流程- 熟悉疫苗接种的操作流程,包括接种前的准备工作、接种过程的不同步骤和接种后的观察和记录;- 掌握接种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如疫苗不良反应、接种工具消毒等。

3. 安全防护- 掌握职业暴露预防措施,如接种时的个人防护装备、接种后的手卫生等;- 清晰了解疫苗接种师的职责和义务,建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4. 疫苗预防接种厂家质量管理体系- 了解疫苗预防接种产品质量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疫苗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掌握疫苗预防接种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知识和技能。

5. 社区预防接种管理- 了解社区预防接种流程和管理制度;- 掌握社区预防接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6. 疫苗接种记录管理- 掌握接种记录的规范管理流程;- 熟悉疫苗接种记录的填写和保存。

四、培训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座、课件等方式,向培训对象传授疫苗知识、接种流程、安全防护等理论知识。

2. 实地操作:组织培训对象进行实地操作演练,模拟接种流程,检验其操作技能。

3. 知识问答:采用互动问答、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培训对象加深对疫苗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 角色扮演:模拟接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进行角色扮演演练,提高培训对象的应变能力。

五、培训考核1. 理论考核:设置笔试,测试培训对象对疫苗知识、接种流程等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地操作考核:进行实地操作考核,检验培训对象的接种技能和规范操作流程的掌握情况。

预防接种室培训计划

预防接种室培训计划

预防接种室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1.提高接种室医务人员的接种技能,确保接种操作规范、安全;2.加强疫苗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3.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和满意度;4.了解最新的疫苗接种政策和指导,确保接种工作符合国家规定。

二、培训内容1.疫苗知识培训(1)了解疫苗的种类、使用范围和接种适应症;(2)学习疫苗的保存和运输要求;(3)掌握疫苗的注射部位、注射方法和不同年龄段的接种剂量;(4)了解疫苗的不良反应和处理措施。

2.接种操作规范培训(1)学习接种操作程序和步骤;(2)掌握接种设备的使用和消毒方法;(3)了解接种后的观察和处理措施;(4)培养礼貌、耐心和细致的工作态度。

3.团队协作培训(1)强化团队协作意识,互相支持和帮助;(2)学习在紧急情况下的处理方法;(3)建立应急预案和规范操作流程。

4.法律法规培训(1)了解接种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2)掌握疫苗接种的记录和报告要求;(3)学习接种纠纷的处理方法。

三、培训方式1.理论培训组织专家进行疫苗知识、接种操作规范、团队协作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讲座和培训。

2.技能培训组织实际操作演练,让医务人员亲自操作疫苗接种,提高操作技能和熟练度。

3.案例分析结合真实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让医务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处理各种情况和问题。

四、培训计划1.第一阶段:理论知识培训时间:3天内容:(1)疫苗知识、接种操作规范和团队协作;(2)疫苗保存和运输要求;(3)接种后的观察和处理措施;(4)疫苗的不良反应和处理措施;(5)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2.第二阶段:技能操作培训时间:5天内容:(1)疫苗接种操作演练;(2)接种设备的使用和消毒方法;(3)接种后的观察和处理措施;(4)应急预案和规范操作流程。

3.第三阶段:案例分析和总结时间:2天内容:(1)结合真实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2)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五、培训效果评估1.理论考试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知识考试,考核医务人员对疫苗知识、接种操作规范、团队协作和法律法规的掌握程度。

儿童预防接种业务管理及管理知识培训

儿童预防接种业务管理及管理知识培训

儿童预防接种业务管理及管理知识培训儿童预防接种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而预防接种业务管理和管理知识的培训对于提高服务质量和保障疫苗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儿童预防接种业务管理及管理知识培训展开,详细分析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并探讨其对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的积极影响。

一、培训内容1. 疫苗知识培训:包括各种疫苗的种类、功能和副作用,疫苗的保存和运输要求,以及疫苗预防疾病的适应对象和接种时间等。

2. 预防接种业务管理培训:包括信息登记和管理、疫苗接种计划制定、接种证明的管理和签发、接种人员资格要求以及接种程序和流程等。

3. 接种服务技巧培训:包括与儿童及其家长的沟通技巧、接种器具使用操作技巧和常见接种反应的处理等。

4. 应急处理培训:包括应对常见的接种异常反应和应对疫苗事故的处置方法等。

二、培训方法1. 网络培训:通过在线课程、教学视频和在线论坛等方式,向接种人员提供疫苗知识和接种业务管理知识的培训。

2. 实地培训:在疾控机构或医院内设立接种实习岗位,由资深接种人员进行实地指导和培训,让接种人员亲自接触和操作疫苗和接种工具,提高其实践能力。

3. 现场演练:定期组织现场演练,模拟接种场景,让接种人员在实际操作中熟悉接种流程,培养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培训的积极影响1. 提高接种人员的专业素质:通过知识培训和技能训练,接种人员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疫苗和接种业务,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为儿童预防接种提供更加科学和安全的保障。

2. 提升服务质量:接种人员掌握了疫苗知识和预防接种业务管理知识后,能够更加规范和准确地为儿童进行接种服务,提升接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增强儿童家长的满意度。

3. 降低接种风险:通过应急处理培训,接种人员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接种异常反应和疫苗事故,减少接种风险,确保儿童的安全和健康。

4. 促进疫苗接种工作的普及和推进:接种人员通过培训掌握了丰富的疫苗知识和接种业务管理知识后,能够为儿童接种工作提供更加专业和有效的支持,推动疫苗接种工作的普及和推进。

预防接种教育培训计划

预防接种教育培训计划

预防接种教育培训计划一、前言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它可以有效地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和传染率,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

为了推广和普及预防接种知识,提升预防接种意识,我们制定了一项预防接种教育培训计划,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预防接种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预防接种知识,提高预防接种技能,从而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二、培训目标1.提高参训人员的预防接种意识,增强对预防接种的重视;2.传播预防接种知识,让参训人员了解各类疫苗的种类、接种程序及作用;3.培养参训人员正确的预防接种观念,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和推广预防接种;4. 提升参训人员的预防接种能力,使其能够正确、安全地进行预防接种工作。

三、培训内容1.预防接种知识普及(1)疾病及传染病的危害;(2)预防接种的重要性;(3)预防接种的基本知识,包括疫苗种类、接种程序、接种时间等;(4)预防接种的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的知识;(5)预防接种常见误区及解答。

2.预防接种技能培训(1)疫苗保存、运输、接种的基本知识;(2)正确的疫苗接种方法;(3)接种相关器械的使用;(4)预防接种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5)接种后的观察及处理方法。

3.预防接种宣传策略(1)预防接种宣传策略及方法;(2)如何利用媒体、社区、学校等渠道进行预防接种宣传;(3)疫苗接种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四、培训方式1.专家授课拟邀请国家、省市级卫生专家和预防接种领域的专家学者,通过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的方式,传授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技能和经验。

2.现场演示融入模拟疫苗接种现场,让参训人员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接种技能。

3.小组讨论设立小组,针对预防接种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促进学习成果的深化。

4.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参训人员切身体验预防接种宣传与实施的过程,提高他们的宣传和组织能力。

五、培训对象1.各级卫生机构预防接种相关人员2.社区卫生服务人员3.学校医务室医生及护士4.家庭医生及其他医务人员5.公众群众六、培训时间及地点培训时间:预计为期三天培训地点:设在各级卫生机构和学校、社区等地方七、培训后续工作1.建立预防接种知识普及和宣传体系,定期进行预防接种知识的培训和宣传工作;2.加强预防接种技术和设施设备的提升,提高预防接种的覆盖率和质量;3.加大对预防接种相关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力度,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服务态度;4.开展预防接种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预防接种的重视和意识。

预防接种培训内容计划

预防接种培训内容计划

预防接种培训内容计划一、背景介绍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预防接种已经成为预防传染病的核心措施之一。

而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了解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和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开展预防接种培训活动,提高民众的预防接种意识和知识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着此目的,我们制定了以下培训内容计划。

二、培训目标1.增强受训者的预防接种意识,提高自身的健康保护意识。

2.掌握预防接种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同疫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3.学会预防接种技能,包括接种点选择、注射方式、接种后的护理等。

4.提高受训者对预防接种政策的认识,了解当地的接种资讯和服务方式。

三、培训内容1.预防接种的基本概念和意义(1)传染病的定义和危害(2)预防接种的基本概念和意义(3)预防接种对控制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性2.常见预防接种疫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疫苗的种类和作用(2)疫苗接种的适应症与禁忌症(3)不同年龄段的常规接种计划3.预防接种技能培训(1)接种点选择和消毒(2)正确的注射方式和用具选择(3)接种后的护理和处理不良反应4.预防接种政策和服务(1)国家预防接种政策和规划(2)当地预防接种服务机构及资讯获取方式四、培训方式1.讲授通过专家讲座、研讨会、讲座等方式,向受训者传授相关知识,启发思考,提高对预防接种的重视程度。

2.实地操作通过实地演示和操作,让受训者掌握预防接种的实际技能,提高操作技巧。

3.讨论交流组织讨论和交流活动,鼓励受训者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经验,促进学习氛围。

五、培训对象1.医务人员2.健康管理人员3.社区工作人员4.学校教师5.家长和孕妇六、培训评估1.培训前组织问卷调查,了解受训者对预防接种的了解程度和关注度,为培训内容的具体安排做好准备。

2.培训中观察受训者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培训方式和内容,确保培训效果。

3.培训后进行培训效果评估,收集受训者的反馈意见,总结经验,为下一次培训做好准备。

七、培训资料1.培训手册2.资料教材3.实物演示工具八、培训时间和地点1.培训时间根据受训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灵活安排培训的具体时间和持续周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培训材料(摘录)3.3接种单位3.3.1 根据责任区域内预防接种工作需要,按照各项技术规范要求,具体实施预防接种工作。

3.3.2 制订第一类疫苗使用计划和第二类疫苗购买计划。

做好疫苗管理,保证疫苗冷藏。

3.3.3 按照有关规定对新生儿建立预防接种卡(证),及时发现流动人口中的儿童,并按规定建卡,给予接种或补种。

3.3.5 开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对预防接种后的一般反应进行处理。

3.3.6 开展健康教育和有关咨询活动。

3.3.7 收集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基础资料。

疫苗使用管理表2-1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程序疫苗年(月)龄出生时1月2月3月4月5月6月8月18~24月4岁* 6岁乙肝疫苗第1剂第2剂第3剂卡介苗1剂注:* 加强免疫; ** 复种4.2.4 疾病预防机构、接种单位在接收疫苗时,应对疫苗品种、剂型、批准文号、数量、规格、批号、有效期、温度记录、供货单位、生产厂商、质量状况等内容进行核对,做好记录。

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4.3.2 疫苗应按品种、批号分类码放。

4.3.3 疫苗储存和运输的温度要求4.3.3.1乙肝疫苗、卡介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乙脑灭活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在2℃~8℃条件下运输和避光储存。

4.4.1 领取或分发疫苗时要遵循“先短效期、后长效期”,以及先产先出、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出的原则,有计划地分发。

4.4.2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应当建立真实、完整的购进、分发、供应疫苗记录(见《附件五》表1-2-1)。

记录应当注明疫苗的通用名称、生产企业、剂型、规格、批号、有效期、批准文号、(购销、分发)单位、数量、价格、(购销、分发)日期、产品包装以及外观质量、储存温度、运输条件、批签发合格证明编号或者合格证明、验收结论、验收人签名。

记录应当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4.4.3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要经常核对疫苗进出情况,日清月结,每半年盘查1次,做到帐、苗相符。

冷链系统管理冷链系统是在冷链设备的基础上加入管理因素,即人员、管理措施和保障的工作体系。

4.3冰箱4.3.1 冰箱内储存的疫苗要摆放整齐,疫苗与箱壁、疫苗与疫苗之间应留有1~2cm的空隙,并按品名和效期分类摆放。

4.3.2 冰箱门因经常开启,温度变化较大,门内搁架不宜放置疫苗。

4.3.3每天记录冰箱内的温度及其运转情况。

每台冰箱应配有温度监测记录表,每天记录冰箱内的温度及其运转情况。

4.3.4 使用冰衬冰箱储存疫苗时,注意应将卡介苗、脊灰疫苗和麻疹疫苗存放在底部,并将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和乙肝疫苗放在接近冰箱顶部,不可将冷藏保存的疫苗放在距冰箱底部15cm内的地方,以免冻结。

5.4.1 温度记录表:冷链设备的管理人员每天应至少2次(上午和下午各1次)查看并填写温度记录表。

每台冰箱/冰柜都必须设有温度记录表。

冷藏设施设备温度超出疫苗储存要求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并记录。

第四章预防接种服务2.1.3 出生时接种设有产科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按照“谁接生,谁接种”的原则,承担新生儿乙肝疫苗及卡介苗预防接种服务。

3 预防接种证、卡(簿)的管理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接种单位必须按规定为适龄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作为儿童预防接种的凭证、记录和证明;同时,做好其他适龄人群预防接种的记录工作。

3.2.2 预防接种证、卡(簿)由实施接种工作的人员填写。

书写工整、文字规范、填写准确、齐全,时间(日期)栏(项)填写均以公历为准。

5.2 接种时的工作5.2.1 接种场所要求5.2.1.1 接种场所室外要设有醒目的标志,室内宽敞清洁、光线明亮、通风保暖;并准备好接种工作台、坐凳以及提供儿童和家长休息、等候的条件。

5.2.1.2 接种场所应当按照登记、健康咨询、接种、记录、观察等内容进行合理分区,确保接种工作有序进行。

5.2.1.3同时接种几种疫苗时,在接种室/台分别设置醒目的疫苗接种标记,避免错种、重种和漏种。

5.2.1.4 做好室内清洁,使用消毒液或紫外线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

5.2.1.5 接种工作人员穿戴工作衣、帽、口罩,双手要洗净。

5.2.1.6 在接种场所显著位置公示相关资料,包括:(1)预防接种工作流程;(2)第一类疫苗的品种、免疫程序、接种方法、作用、禁忌症、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等;(3)第二类疫苗(包括第一类疫苗的同品种自费疫苗)的品种、免疫程序、接种方法、作用、禁忌症、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接种服务价格等;(4)接种服务咨询电话;(5)宣传资料。

5.2.2 核实受种对象5.2.2.1 接种工作人员应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卡,核对受种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及接种记录,确认是否为本次受种对象、接种疫苗的品种。

5.2.2.2 接种工作人员发现原始记录中受种者姓名,出生年、月、日有误,应及时更正。

5.2.2.3 对不属于本次的受种者,向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做好说服解释工作。

5.2.2.4 对于因有接种禁忌而不能接种的受种者,医疗卫生人员应当对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提出医学建议,并在接种卡(薄)和接种证上记录。

5.2.3 接种前告知和健康状况询问5.2.3.1 接种工作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

告知可采取口头或文字方式。

5.2.3.2 接种工作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情况。

5.2.3.3 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要求自费选择接种第一类疫苗的同品种疫苗的,接种单位应当告知费用承担、异常反应补偿方式以及本章5.2.3.1的内容。

5.2.4 接种现场疫苗管理5.2.4.1 接种前将疫苗从冷藏容器内取出,尽量减少开启冷藏容器的次数。

5.2.4.2 核对接种疫苗的品种,检查疫苗外观质量。

凡过期、变色、污染、发霉、有摇不散凝块或异物,无标签或标签不清,安瓿有裂纹的疫苗一律不得使用。

5.2.4.3 冻结过的百白破疫苗、乙肝疫苗一律不得使用。

5.2.4.4 注射剂型疫苗的使用(1)将安瓿尖端疫苗弹至底部,用75%乙醇棉球消毒安瓿颈部后,再用消毒干棉球/纱布包住颈部掰开。

(2)将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下插入安瓿的液面下,吸取疫苗。

(3)吸取疫苗后,将注射器的针头向上,排空注射器内的气泡,直至针头上有一小滴疫苗出现为止。

(4)自毁型注射器的使用方法参见相关产品使用说明。

(5)使用含有吸附剂的疫苗前,应当充分摇匀。

使用冻干疫苗时,用注射器抽取稀释液,沿安瓿内壁缓慢注入,轻轻摇荡,使疫苗充分溶解,避免出现泡沫。

(6)安瓿启开后,未用完的疫苗盖上无菌干棉球冷藏。

活疫苗超过半小时、灭活疫苗超过1小时未用完,应将疫苗废弃。

(7)冷藏容器内的冰排溶化后,应及时更换。

在接种门诊,上午门诊下班前应将未开启的疫苗存入冰箱冷藏室内。

5.2.5 接种操作5.2.5.1 接种工作人员在接种操作前再次查验核对受种者姓名、预防接种证、接种凭证和本次接种的疫苗品种,无误后予以接种。

5.2.5.2 皮肤消毒(1)确定接种部位。

接种部位要避开疤痕、炎症、硬结和皮肤病变处。

(2)用灭菌镊子夹取75%乙醇棉球或用无菌棉签蘸75%乙醇,由内向外螺旋式对接种部位皮肤进行消毒,涂擦直径≥5cm,待凉干后立即接种。

禁用2%碘酊进行皮肤消毒。

5.2.5.3疫苗的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参见国家药典的规定,对未收入药典的疫苗,参见疫苗使用说明书。

目前常用疫苗的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见表4-1。

表4-1 常用疫苗的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疫苗接种部位接种途径接种剂量/剂次乙肝疫苗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肌内注射酵母苗16岁以下5μg/0.5ml,CHO苗10μg/1ml、20μg/1ml*卡介苗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附着处皮内注射0.1ml* 母婴阻断的新生儿使用CHO疫苗为20μg/1ml。

5.2.5.4 接种时严格执行安全注射。

(1)接种前方可打开或取出注射器具。

(2)在注射过程中防止被针头误伤。

如被污染的注射针头刺伤,应按照有关要求处置。

(3)注射完毕后不得回套针帽。

应将注射器具直接投入安全盒或防刺穿的容器内,或者用截针器毁型后,统一回收销毁。

5.2.6.4 负责新生儿接生的单位在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后,应当填写首剂乙肝疫苗接种登记卡(见《附件五》表1-1-2),同时告知家长在1个月内到居住地的接种单位建证、建卡,并按免疫程序完成第2、3剂乙肝疫苗接种。

5.3 接种后的工作5.3.1 清理器材5.3.1.1 清洁冷藏容器。

5.3.1.2 使用后的自毁型注射器、一次性注射器及其他医疗废物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处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实行入户接种时应将所有医疗废物带回集中处理。

5.3.1.3 镊子、治疗盘等器械按要求灭菌或消毒后备用。

5.3.2 处理剩余疫苗记录疫苗的使用及废弃数量,剩余疫苗按以下要求处理:5.3.2.1 废弃已开启安瓿的疫苗。

5.3.2.2 冷藏容器内未打开的疫苗做好标记,放冰箱保存,于有效期内在下次接种时首先使用。

5.3.2.3 接种单位在进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时,剩余疫苗应当向原疫苗分发单位报告,并说明理由。

7 常见的预防接种一般反应及处置原则7.1 预防接种一般反应预防接种一般反应,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综合症状。

7.2 全身反应7.2.1 临床表现7.2.1.1 发热:分为轻度(37.1~37.5℃)、中度(37.6~38.5℃)和重度(≥38.6℃)。

部分受种者接种灭活疫苗后5~6小时或24小时左右体温升高,一般持续1~2天,很少超过3天;个别受种者发热可能提前,在接种疫苗后2~4小时即有体温升高,6~12小时达高峰,持续1~2天。

注射减毒活疫苗后出现发热反应的时间稍晚,个别受种者在注射麻疹疫苗后6~10天内会出现中度发热,有类似轻型麻疹样症状。

7.2.1.2 部分受种者除体温上升外,可能伴有头痛、眩晕、恶寒、乏力和周身不适等,一般持续1~2天。

个别受种者可发生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一般以接种当天多见,很少有持续2~3天者。

7.2.2 治疗7.2.2.1 发生轻度全身反应时加强观察,一般不需任何处理,必要时适当休息,多喝开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其它疾病。

7.2.2.2 全身反应严重者可对症处理。

7.2.2.3 高热不退或伴有其它并发症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必要时送医院观察治疗。

7.3 局部反应7.3.1 临床表现7.3.1.1 注射局部红肿浸润,根据纵横平均直径分为弱反应(≤2.5cm)、中反应(2.6~5.0cm)和强反应(>5.0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