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物理初中全部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理初中全部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力与运动1.力的概念及分类2.力的合成与分解3.力的作用效果4.力的计算5.运动的描述与分析6.匀速直线运动7.变速直线运动8.抛体运动二、力的作用1.摩擦力2.压强与压力3.浮力与浮力原理4.弹力5.万有引力6.静电力和电场三、能量与能量转化1.能量的概念2.动能与势能3.机械能守恒定律4.能量与物质的转化5.热能与温度6.能量的传递与转化四、光学基础1.光的传播与光的反射2.光的折射与折射定律3.光的色散与全反射4.平面镜与球面镜5.透镜与光的成像6.光的干涉与衍射7.光的定向传播五、电学基础1.电荷与电场2.电流与电路3.电阻与电阻率4.电路中的功率与电能5.欧姆定律与串并联电路6.导体中的电场分布7.磁场与电磁感应六、声学基础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声音的特性与参数3.声音的反射与共鸣4.声音的干涉与衍射七、物态变化1.固体的特性与性质2.固体的熔化与凝固3.液体的特性与性质4.气体的特性与性质5.气体的压强与体积关系6.气体的温度与体积关系7.相变与气体压强八、核与辐射1.放射性与核能2.电离辐射与辐射防护3.核能的利用与应用以上是初中物理的主要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你可以根据这些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与复习。
记得理解概念,掌握基本原理,并进行实际应用与实验操作,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祝你学习顺利!。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6。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要吸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要放热.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
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完整版)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完整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1.乐音三要素及决定因素:①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②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振幅越大,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③音色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时,音色是不同的。
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3.光的直线传播现象:阴影、针孔成像、日食、月食。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入射光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反射光和入射光在法线两侧分开,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总结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5.平面镜成像特点①像与物等大②平面镜成像为虚像③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④像与物的对应点的连线到镜面的距离垂直6.光的折射规律:①在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③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界面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
7.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C =3×108m/s(8为次方)8.光的三原色:红、绿、蓝9.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10.近视眼矫正应佩带凹透镜,远视眼矫正应佩带凸透镜,老花镜用凸透镜。
11.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1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1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14.晶体熔化特性:固液共存、吸热、恒温。
非晶熔化特点:吸热,先软化变薄,最后变成液态非晶熔点:温度不断上升。
15.熔化的条件:⑴ 达到熔点。
⑵ 继续吸热。
16.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汽化的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的条件:⑴温度达到沸点。
⑵ 继续吸热。
沸腾的特点:不断吸热,温度不变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蒸发快慢决定因素: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一、力与运动
1、力的大小和方向
力的大小是指物体受到的外力有多大,具体可表示为牛(N)。
力的方向指物体受到的外力的方向,一般表示为向上、向下或沿其中一方向。
2、力的作用
力的作用是指外力在物体上造成的影响,可分为推动和扭转两种。
推动是指外力使物体产生位移;而扭转是指外力使物体产生角动量。
3、力的种类
受力的物体可能是普通物体,也可能是介质,所以力分为普通力和介质力。
常见的普通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等;而介质力则可分为磁力、电力等。
4、运动的特点
运动是物体在其中一方向上持续改变位置的过程,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具有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特点。
5、运动的定义与分类
运动的定义是指物体在其中一方向上持续改变位置的过程;而运动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
二、动量守恒
1、动量的定义
动量是指物体在运动中所具有的运动能力,可以表示为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用符号表示为p或mv。
2、动量守恒
动量守恒定律表明,物体在作用施加外力前后,其动量的总和不变,可用简要方程式 p = mv 来表示。
3、动量的互换
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可以改变动量,这种改变是其动量与其它物体的动量互换的结果。
物体间动量的互换可用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来分类。
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1.物质的组成和变化-物质的三态:固体、液体和气体。
固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之间距离短;液体具有固定的体积而没有固定的形状,分子之间距离中等;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之间距离较远。
-物质的分子结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没有电荷,电子带负电荷。
原子的结构可以用核外层轨道上的电子数量表示。
-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
化学反应中,原有物质消失,新的物质生成。
化学反应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表示。
2.运动的描述和变化规律-运动的描述:位置、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重要物理量。
位置表示物体所处的位置,位移表示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改变,速度表示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加速度表示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
-运动的变化规律:牛顿三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指出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第二定律(运动定律)指出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指出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力的作用和性质-力的作用: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原因。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产生加速度。
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浮力等。
-力的性质:力是矢量量,具有大小和方向。
力的大小用牛顿(N)来表示。
力可以叠加,多个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合力。
力的作用效果可以通过牛顿的第二定律进行解释。
4.简单机械和能量-简单机械:斜面、杠杆、滑轮、轮轴、齿轮等都是常见的简单机械。
利用简单机械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实现对物体的力的作用。
-功和能量:力做功是指力通过位移对物体做了力的作用。
功的大小等于力与位移的乘积。
能量是物体具有做功能力的物理量。
机械能是指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5.热学知识-温度与热量: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完整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8.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9.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10.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11.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2.速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s=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如(a)怎样用短刻度尺测量教学楼的高度,请说出两种方法?
(b)怎样测量学校到你家的距离?(c)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请把这三题答案写出来)
(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7.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最全)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汇总
初中物理知识归纳总结(打印版)第一章 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
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 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km=1000m ;1dm=0.1m ;1cm=0.01m ;1mm=0.001m ;1μm=0.000 001m ;1nm=0.000 000001m 。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1h=60min 1min=60s 。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1. 力和运动
- 力的定义: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或改变其速度或形状的物理量。
- 动力学定律:牛顿三定律包括惯性定律、运动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 运动的描述:速度、加速度、位移和时间是描述运动的基本参数。
- 弹簧力:弹簧的伸缩受到应变力的作用。
2. 声音
-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物体振动传播的结果。
- 声音的特性:音调、音量和音色是声音的基本特征。
- 声音的传播: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比如空气、固体或液体。
3. 光和光学
- 光的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能够沿直线传播。
- 光的属性:光的颜色、亮度和反射是光的基本属性。
- 光的折射: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发生折射现象。
- 光的成像:光经过凸透镜或凹透镜能够形成图像。
4. 热与温度
- 温度的测量: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强度的表征,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 热的传递:热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的方式传递。
- 物质的热性质:物质的热导率和比热容是热性质的表征。
5. 电与磁
- 电荷和电流:电荷是电子带有的物理量,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
- 电路和电阻:电路是电流在导体中的闭合路径,电阻是电流的阻碍。
- 磁场和磁力:磁场是磁力的产生者,磁力作用于带电体或磁性物体。
这些是初中物理的基本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对研究物理的同学有所帮助。
以上为简要总结,具体内容请参考教材或详细研究资料。
重点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归纳精华
重点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归纳精华
一、物体的运动
1、物体运动的基本性质
(1)物体的速度是指物体每秒距离的变化量,可以用矢量表示;
(2)加速度是指物体每秒速度的变化量,也是矢量;
(3)依据动量定理,物体的受力总和与物体的动量变化量之间有关;
(4)物体的动能是指物体受力时所失去或得到的能量,可以用动能
定理来表示;
(5)受力的物体的加速度、动量、动能受外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影响。
2、牛顿运动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时,它的运动轨迹不变;
(2)牛顿第二定律: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时,它的加速度与外力的
大小成正比,且方向与外力的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定律: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时,它会反作用它的外力,且反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和它所受的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反。
3、速度的变化
(1)直线速度的变化:沿着直线路径运动时,物体的速度可以改变,如匀变速直线运动;
(2)旋转速度的变化:物体沿着条轨道运动时,它的旋转速度会发
生变化,如匀变角速度旋转运动;
(3)旋转轴的变化:物体沿着条轨道运动时,它的旋转轴会发生变化,如圆周运动。
4、动量和动能
(1)动量:动量是物体运动的性质。
最完整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完整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牛顿力学
1、牛顿第一定律:若一个物体处于静止或者相对空间恒定速度运动
状态,当受到外力作用时,物体实现加速运动。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外力作用,施加在物体上的加速力大小等
于外力的大小,但方向相反。
3、牛顿第三定律:施加在物体上的力之间存在定义的互相作用,两
个物体之间施加的力是互相等值而又相互作用的。
4、慣性定律:物体开始运动或者处于运动平面上,难以改变其运动
状态,物体想要改变运动状态,就需要有力的作用在其上。
5、力学,力的定义及特性:力是能够引起物体变形或者改变物体运
动状态的一种作用。
二、动能
1、动能的定义:任何物体都带有一定动能,其动能大小等于物体质
量乘以平方数除以2
2、动能守恒:动能大小不受物体的影响,只受外力的影响,外力只
能改变动能的方向,而不能改变大小。
3、势能守恒:势能大小由力量外力、物体的位置和物体的质量决定,只受外力的影响,外力只能改变势能的大小,而不能改变位置。
三、热力学
1、热力学定律:在宏观尺度上,物体转换热能和动能是有定律的,这就是热力学的定律,它包括热守恒定律、热力定律及热平衡定律。
2、热守恒定律:热能在宏观尺度上不会凭空产生或消失,它只能从一方传到另一方。
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点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点总结一、力和压力1. 力的概念:力是一种导致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运动状态的物理量。
2. 力的计算:力的大小用牛顿(N)作为单位,1N等于使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产生加速度为1m/s²的力。
3. 力的作用:力可以使物体产生形变或改变运动状态,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4. 压力的概念: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单位为帕(Pa)。
5. 压力的计算:压力等于垂直于单位面积的力的大小。
二、机械能和功1. 机械能的概念:机械能是物体在运动或静止过程中具有的能量形式,分为动能和势能。
2. 动能的计算:动能等于物体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再乘以1/2。
3. 势能的计算:势能等于物体在重力场中的高度乘以重力加速度。
4. 功的概念:功是力使物体发生位移时所做的功。
5. 功的计算:功等于力的大小乘以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的夹角的余弦值,再乘以位移的大小。
三、机械运动1. 速度和加速度: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距离,加速度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2. 简谐振动:简谐振动是物体绕平衡位置作周期性往复运动。
3. 力的平衡:平衡力是指施加在物体上的各个力之和为零时,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 牛顿三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指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二定律指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牛顿第三定律指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力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
四、压强和浮力1. 压强的概念: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压强等于单位面积上的垂直力的大小。
2. 压强的计算:压强等于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
3. 浮力的概念:浮力是液体或气体对浸没物体的向上的支持力。
4. 浮力的计算:浮力等于被浸没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乘以液体的密度乘以重力加速度。
五、光学1. 光的传播:光可以在真空、空气、物质等介质中传播,光的传播是一种电磁波的传播。
2.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遇到表面发生反射,遇到不同密度的介质发生折射。
3. 光的成像:透镜和反射镜都可以成像,成像分为实像和虚像。
物理初中知识点总结归纳
物理初中知识点总结归纳
1、物质的性质
(1)物质的形状、容量和大小:物质的形状可以变化,容量是物质的量,大小是物质的体积。
(2)物质的质量:物质的质量指它的物质量,是物质由不同分子和原子组成所形成的比例关系,即它所含物质的量。
(3)物质的浓度: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浓度或比例。
2、物理量
(1)力:力是力学中暂时用以定量描述物体间相互作用的量。
(2)位移:位移是物体由一个位置移到另一个位置的距离,是物体的运动的量度。
(3)速度:速度的大小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移动距离,是物体的运动极速的量度。
3、物体的运动
(1)直线运动:物体一次性完成同一距离的平行变动,这类运动称为直线运动。
(2)抛物运动:抛物运动是由物体具有有限的启动速度以及被地心引力向下,而且加速变成抛物线运动而上升至顶点。
(3)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受地心引力只能作垂直向下的直线运动。
4、物理规律
(1)牛顿定律:物体的运动规律的基本定律。
它的基本思想是物体的
本性状态是静止的,它的运动仅仅是物体受到外力影响而产生的变化。
(2)质能守恒定律:质能守恒定律是物质系统中质能量是不可自行创
造出来或消失的。
(3)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指受力体系内物体的总动量不变,
也就是总动量守恒。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3篇)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一、运动与力1. 运动的描述:位移、速度、加速度2. 运动的类型: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3. 力和力的效果:力的性质、力的作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合力与分力4. 惯性:惯性的概念、物体的质量与惯性的关系5. 牛顿定律: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6. 弹力: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力的关系、Hooke定律二、能量与能量转化1. 功:功的概念、功的计算2. 功率:功率的概念、功率的计算3. 机械能:势能的概念、动能的概念、机械能守恒定律4. 能量转化:机械能的转化、能量转化的效率三、光学1. 光的直线传播:光线的传播方向、光的反射和折射2. 光的反射:光的反射规律、反射成像3.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规律、透镜的成像4.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现象、光的分光光谱5. 光的传播和吸收:光的传播、光的吸收与透过四、声学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的传播方式2. 声音的特点:音调、音量、音质3. 声音的反射:声音的反射规律、声音的回声4. 声音的共振:共振的概念、共振的条件5. 声音的传播和吸收:声音的传播、声音的吸收与衰减五、静电学1. 电荷和电场:电荷的性质、电场的概念、电荷间相互作用2. 电场线和电场强度:电场线的性质、电场强度的概念、电场强度的计算3. 静电力:静电力的性质、静电力的计算、静电平衡4. 电场中的电势:电势能的概念、电势的概念、电势差的概念、电势的计算5. 电容和电容器:电容的概念、电容的计算、电容器的结构和类型6. 电荷守恒定律:电荷守恒定律的概念、电荷守恒定律的应用六、电流和电磁1. 电流和电路:电流的概念、电流的计算、电路的概念、电路图的画法2. 电阻和电阻器:电阻的概念、电阻的计算、电阻器的结构和类型3.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的概念、欧姆定律的计算、电功率的计算4. 简单电路中的互动电磁效应: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规律、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原理七、热学1. 温度和热量:温度的概念、热量的概念、热平衡与温度计2. 热传递:热传递的方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3. 物体的热性质:热膨胀、热容、比热容4. 热机和热效率:热机的工作原理、热效率的计算5. 相变和气体定律:相变的概念、气体定律的概念、气体状态方程八、原子和分子1. 原子结构:原子的组成、原子的结构、原子核、电子层、原子的化学性质2. 原子团: 分子的组成、分子的结构、分子的化学性质3. 元素和化合物:原子的周期表、元素与化合物、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4. 分子量、摩尔和化学计算:分子质量和摩尔质量、摩尔和化学计算、平均摩尔质量的计算以上是初中物理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二)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质和能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物质的运动规律以及自然界中的现象和现象之间的联系。
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力学1. 基本概念- 物质:构成物体的材料- 质量:物体惯性的量度,与重量不同- 力:作用在物体上的推动或拉动作用- 运动: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2. 力学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除非受外力作用- 牛顿第二定律(动力定律):F=ma(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 力的合成与分解- 合力: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时的等效力- 力的分解: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分力4. 摩擦力- 静摩擦力:阻止物体开始运动的力- 动摩擦力:物体在运动中受到的摩擦力5. 压强- 定义: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 计算公式:P = F/A(P为压强,F为压力,A为面积)6. 浮力- 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向上浮力等于它所排开的流体重量- 浮力的计算:F_b = ρVg(F_b为浮力,ρ为流体密度,V为物体在流体中排开的体积,g为重力加速度)7. 功、能量和功率- 功:力作用于物体并使物体移动的量度,W = Fd(W为功,F为力,d为位移)- 动能:运动物体的能量,K = 1/2mv^2(m为质量,v为速度) - 势能:物体因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功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P = W/t(P为功率,W为功,t为时间)二、热学1. 温度与热量- 温度:物体热冷程度的度量- 热量:物体间能量转移的量度2. 热传递方式- 导热:热量通过物体内部分子振动传递- 对流:热量通过流体(气体或液体)的宏观流动传递- 辐射:热量以电磁波形式传递3. 热膨胀- 定义:物体受热后体积膨胀的现象- 线膨胀:物体长度随温度增加而增加4. 气体定律- 波义耳定律:在恒温条件下,气体压力与体积成反比- 查理定律:在恒压条件下,气体体积与温度成正比- 盖-吕萨克定律:在恒容条件下,气体压强与温度成正比三、光学1. 光的反射- 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平面镜:光在平滑表面上的反射2. 光的折射- 折射定律: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其速度和传播方向改变- 斯涅尔定律:n1sinθ1 = n2sinθ2(n为折射率,θ为入射角和折射角)3. 光的色散- 定义:光通过透明介质时,不同波长的光速不同,导致光分散成不同颜色4. 光的干涉和衍射- 干涉:两束或多束光波相遇时,光强增强或减弱的现象- 衍射:光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四、电学1. 静电学- 电荷:物质带电的量度- 库仑定律:两电荷间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2. 电路基础- 电流:电荷的流动,I = Q/t(I为电流,Q为电荷量,t为时间) - 电压:电势差,V = W/Q(V为电压,W为功,Q为电荷量)- 电阻:阻碍电流流动的程度,R = V/I(R为电阻,V为电压,I为电流)3. 欧姆定律- 定义:在电路中,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4. 电能和电功率- 电能:电流做功的能量,W = VIt(W为电能。
初中物理所有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物理所有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和分类2. 牛顿第一定律3. 牛顿第二定律4. 牛顿第三定律5. 摩擦力6. 弹力7. 重力8. 浮力二、机械运动1. 速度和加速度2. 运动的图示3. 匀速直线运动4. 加速直线运动5. 自由落体运动6. 斜抛运动7. 圆周运动三、声和光1. 声的传播和性质2. 光的传播和性质3. 光的反射4. 光的折射5. 光的色散6. 镜子和透镜四、电和磁1. 静电2. 电流和电路3. 电阻和电功率4. 磁铁和磁场5. 电磁感应6. 电磁铁和电动机五、热和能1. 热和温度2. 内能和物质的状态变化3. 热传递和传热方式4. 热量和机械功5. 能量守恒定律6. 能源和能量转换六、能源利用1. 能源的种类和特点2. 能源的转换和利用3. 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4.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七、科学与技术1. 科学方法和科学原理2. 科学实验和观察3. 发明创造和科技应用4. 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八、物理与社会1. 物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物理学对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影响3. 科学素养和科学伦理总结初中物理涵盖了力和运动、机械运动、声和光、电和磁、热和能、能源利用、科学与技术以及物理与社会等多个知识点。
通过学习物理,学生对世界万物的运行和规律有了更深的认识,培养了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知识不仅在学科上有重要意义,而且在日常生活、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因此,初中物理的学习既是为了应对考试,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伦理,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1.物理量和单位-物理量是用于描述物理现象和过程的特征的量,如:长度、质量、时间等。
-物理量可以用单位来进行量化,如:米、千克、秒等。
2.运动和力-运动是物体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力是引起物体运动和变形的原因。
-力的大小可以用牛顿来衡量,表示为N。
3.力的作用和效果-力的作用可以使物体发生位移、改变速度和形状。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一种常见的力。
4.力的合成和分解-合力是多个力的矢量和。
-分解力是把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力的矢量和。
5.速度和加速度-速度是位移随时间的变化率。
-加速度是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6.简谐振动-简谐振动是物体在恢复力作用下以一些平衡位置为基础做来回周期性运动的现象。
7.光和视觉-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
-光的速度在真空中为3.0x10^8m/s。
-光的传播遵循直线传播的原则。
-光的反射和折射是光的重要现象。
-红光、绿光和蓝光是可见光谱的三个主要成分。
8.电和磁-电是一种带电粒子的运动。
-电能是电荷在电场中移动所具有的能量。
-磁是由电荷运动而产生的一种物理现象。
-电磁感应是由磁场变化所引起的电场的产生。
9.电路和电流-电路是由导体、电源和负载组成的路径。
-电流是电荷在电路中的流动。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10.静电学-静电是电荷的一种状态,没有电流。
-静电荷可以通过摩擦、接触和感应等方式产生。
11.功和能量-功是力对物体产生的效果。
-能量是物体具有的做工的能力。
-能量的单位是焦耳(J)。
12.温度和热量-温度是物体内热运动的程度。
-热量是物体间能量传递的方式。
13.物态变化-物质的物态可以是固态、液态和气态。
-物质在不同存在状态下具有不同的分子间距、分子运动速度和形状。
14.频率和波长-频率是波动现象中的周期性变化。
-波长是波动现象中相邻两个相位点间的距离。
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大的实像(像距:v>2f)。如幻灯机。 (3)物体在焦距之内(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光路图: 6.作光路图注意事项: (1).要借助工具作图;(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 实际光线画虚线;(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 好,不要断开;(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 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 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5)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 角较大; (6)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 延长线一定相交在虚焦点上;(7)平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线的 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8)画透镜时,一定要在透镜 内画上斜线作阴影表示实心。 7.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 相机的镜头(凸透镜) ,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8.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 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 9.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其中伽利略 望远镜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开普勒望远镜目镜物 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 。 10.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也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短, 目镜焦距长) 。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 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 表示,我们走两 步的距离约是 1 米,课桌的高度约 0.75 米。 3.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 它们关系是: 1 千米=1000 米=103 米;1 分米=0.1 米=10-1 米 1 厘米=0.01 米=10-2 米;1 毫米=0.001 米=10-3 米 1 米=106 微米;1 微米=10-6 米。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5
2
11.(晶体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非晶体熔化曲线图) 12. 上图中 AD 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 AB 段处 于固态,在 BC 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 液共存状态,CD 段处于液态;而 DG 是晶体凝固曲线图, DE 段于液态,EF 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 固液共存状态,FG 处于固态。 13.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 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14.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 缓慢的汽化现象。 15. 沸腾: 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 在液体内部和表面 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 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6.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 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7.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 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液 化现象如: “白气” 、雾、等) 18.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19. 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构 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水的循环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第三章 光现象知识归纳 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 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 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 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 ;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 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1、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气态、液态。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物态变化跟温度有关。
3、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4、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5、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1.01×105 Pa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而把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 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6、温度计的使用:⑴让温度计与被测物长时间充分接触,直到温度计液面稳定不再变化时再读数,⑵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拿离被测物体,⑶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相平,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
⑷测量液体时,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7、体温计:量程一般为35~42℃,分度值为0.1℃。
8、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9、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熔点即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如:金属、食盐、明矾、石英、冰等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变软、变稀变为液体。
如:沥青、松香、玻璃10、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11、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12、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面的空气流通速度。
13、物理降温:在需要降温的物体表面,涂一些易挥发且无害的液体,通过液体蒸发吸热来达到降温的效果。
14、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15、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且能继续从外界吸热。
16、沸腾的现象:从底部产生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液面破裂,放出气泡中的水蒸气。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液面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高原地区普通锅里煮不熟鸡蛋,就是因为气压低,沸点低造成的。
高压锅是利用增大液面气压,提高液体沸点的原理制成的。
17、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18、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19、所有气体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气体液化放出热量。
20、常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条件下,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它液化储存在钢瓶里的。
21、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升华吸热。
22、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凝华放热。
像雪、霜等小冰晶都是凝华形成的。
23、生活中的物态变化:云:水蒸气在高空遇到冷空气,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空中。
雨:云中的小水滴、小冰晶下落,冰晶吸热熔化成小水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落到地面。
雾和露: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
雪和霜:水蒸气直接凝华成的小冰晶24、卫星外部整流罩涂有特殊物质的作用:物质熔化和汽化都吸热,降低卫星温度保护卫星。
25、电冰箱的电动压缩机用压缩气体体积的方法把气态制冷物质压入冷凝器中使其在冰箱外部放热液化,被液化的制冷物质通过节流阀进入冰箱内部的蒸发器迅速汽化吸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
第二章物质的性质1、长度的测量,测量结果包括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
2、误差:是指测量值与被测物体的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在任何测量中都存在,误差的产生跟测量的人和工具有关,只能减小不可避免。
通常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
而错误是应该且可以避免的。
3、量筒和量杯的使用方法:首先放在水平桌面上,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水银应与凸液面的顶部保持水平)4、质量: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叫物体的质量。
物体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变化无关。
5、质量的测量工具:台秤、天平、戥子、地中衡等6、托盘天平的使用: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镊子把标尺上的游码拨至左侧零位置,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将物体轻放在左盘上,右盘放砝码。
用镊子拨动游码,使指针指在中央刻线上,记录数据。
砝码用毕必须放回盒内。
不能用手捏砝码。
7、密度: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公式:ρ = m/v8、纳米材料:将某些物质的尺寸加工到1 ~100nm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与较大尺寸时发生了异常变化,称为纳米材料。
纳米方法处理后的领带具有自洁性,不沾水也不沾油。
纳米方法处理后的物质也有抑制细菌生长的功能。
9、锂电池的特点:体积小、质量轻、能多次充电、对环境污染小。
10、记忆合金: 主要成分是镍和钛,它独有的物理性质是:当温度达到某一数值时,材料内部的晶体结构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了外形的变化。
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1、参照物: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选定一个标准物体做参照物,这个选中的标准物体叫参照物。
2、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3、位置变化:一指两个物体间距离大小的变化,二指两个物体间方位的变化。
4、相对静止: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相同的两个物体称为相对静止。
5、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国际单位制是米/秒,常用单位:千米/小时。
第四章声现象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气体、液体、固体都是传声的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人听到声音的条件:声源---→介质---→耳朵3、一般情况下气体中的声速小于液体和固体中的声速。
4、回声的产生:回声到达人耳与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时,人能够把原声与回声区分开,就听到了回声,否则回声与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5、声音分为乐音和噪声。
乐音有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6、音调的高低是由发声体震动的频率决定的,音调高听起来尖细,音调低听起来就低沉。
7、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震动幅度越小响度越小。
响度还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近,感到的响度就越大。
8、音色:也叫音质、音品,它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震动方式等因素有关。
人们通常通过辨别音色,来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9、噪声的控制:1) 在噪声的发源地减弱它,2)在传播途中隔离和吸收,3)阻止噪声进入人耳。
10、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11、超声波的应用:1)声纳----探测海洋深度、鱼群、礁石等2)B型超声仪---观察内脏器官及胎儿,帮医生诊断。
3)超声探伤仪---探查金属内部的裂纹,4)超声波测速仪---测量物体速度。
第五章光现象1、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现象:影子的形成。
日食和月食。
小孔成像……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c=3×108 m/s 。
在水中约为真空中的3/4,玻璃为真空的2/3 。
4、光年是长度单位,指光在1年中的传播距离。
5、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6、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原理:光的反射现象。
所成的是虚像。
7、球面镜的利用:凸面镜:汽车观后镜……凹面镜:太阳灶,手电筒的反光装置……8、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
9、光的折射定律:光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中折射入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从介质中折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10、光发生反射与折射时,都遵循光路可逆原理。
11、色散:复色光被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光谱的现象,称为色散。
12、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
13、光的三原色: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14、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
15、不透明的物体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16、当白色光(日光等)照到物体上时,一部分被物体吸收,另一部分被物体反射,这就是反射光,我们看到的就是反射光,不反射任何光的物体的颜色就是黑色。
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焦点,通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射出,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
2、凸透镜的确定方法(1)手摸法:中间厚边缘薄的为凸透镜。
(2)聚焦法:用太阳光对着透镜照能得到细小亮斑的是凸透镜。
(3)放大法:看书上的字放大的是凸透镜。
3、透镜的两个镜面所在球心的连线叫主轴,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焦距越短折光能力越强。
4、放大镜的使用: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像同侧。
使用时应使物体尽量远离透镜,但物距不得超过一倍焦距。
5、幻灯机与投影仪:都是将较小的物体经凸透镜在屏幕上成放大的像,投影仪中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要使得到的像更大,应把幻灯机或投影仪远离屏幕并把影片与透镜的距离调近。
6、照相机:较大的物体经凸透镜后成较小的像,景物离照相机越远,拍到的像就越小要使拍到的像大些,应使照相机离物近些,同时将镜头与底片的距离调大些。
简言之:要使像大,减物距,增像距。
要使像小,增物距,减像距。
7、放大镜、幻灯机、照相机是代表凸透镜成不同像的三种最基本的光学仪器。
8、显微镜: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相当于幻灯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
它是对物体的两次放大,物镜成放大实像,目镜成放大虚像。
显微镜对物体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9、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可以由凸透镜组成,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先由物镜把远处的物体拉近成实像,再由目镜放大成虚像。
我们看远处的物体通过望远镜使视角变大了,所以能看得很清晰。
10、晶状体和角膜的组合相当于凸透镜,它把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
11、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看远处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看近处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强,物体射来的光也会聚在视网膜上。
12、近视的形成:(1)睫状体功能降低不能使晶状体变薄,晶状体折光能力大。
(2)眼球的前后方向上过长。
这两种结果都能使像成在视网膜前方,形成近视。
因为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用凹透镜制成眼镜矫正近视。
13、远视:(与近视相反)用凸透镜矫正。
14、眼镜的度数:凹透镜的度数是负的,凸透镜的度数是正的。
凸透镜越厚,焦距就小,度数就越大。
凹透镜中心越薄,焦距就小,度数就越大。
度数=100/f(f为焦距,单位:米)15、巧记凸透镜成像的区分:物近像远像变大,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实像总是倒立的。
第七章运动和力1、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叫力,(压、推、拉、提、吸引、排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