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信念模型的主要观点
健康信念模型的主要内容
健康信念模型的主要内容健康信念模型(Health Belief Model,HBM)是一种解释和预测人们对健康行为的采纳程度的理论模型。
它基于人们对健康问题的信念和态度,并考虑到其对采取预防措施或治疗行为的动机和行动。
健康信念模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感知健康问题的严重性(Perceived Susceptibility):个体对特定健康问题的发生风险和严重程度的主观评估。
如果个体认为自己易受到某种健康问题的影响,并且认为该问题的后果严重,就会更有动机采取行动。
2. 感知健康问题的易感性(Perceived Severity):个体对特定健康问题对自己造成的影响的主观评估。
个体认为自己容易受到某种健康问题的影响,且该问题可能导致严重的身体或心理损害,就会更有动机采取行动。
3. 感知自身效益(Perceived Benefits):个体对采取特定健康行为所能带来的好处的主观评估。
如果个体相信采取某种健康行为可以降低健康问题的风险、减少症状或改善健康状况,就会更有动机采取行动。
4. 感知自身障碍(Perceived Barriers):个体对采取特定健康行为所面临的障碍和困难的主观评估。
如果个体认为采取健康行为会面临较高的成本、困难或不便,就可能减弱其采取行动的动机。
5.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个体对自己能够成功采取特定健康行为的信心和信念。
如果个体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地采取健康行为,并克服潜在的困难和障碍,就会更有动机采取行动。
6. 感知触发因素(Cues to Action):个体接收到的激励和提示,促使其采取行动。
这些触发因素可以是外部的,如健康宣传、医生建议或媒体信息,也可以是内部的,如疾病症状的出现。
7. 个体背景因素(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个体的社会经济背景、文化价值观、性别、年龄等因素,可能影响其对健康问题和健康行为的认知和态度。
健康的信念模式的内容
健康的信念模式的内容
健康的信念模式是指个人对健康的理念和信念。
它是个人对健康的看法、价值观和行为选择的集合,可以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健康行为和健康结果。
以下是健康的信念模式的一些常见内容:
1. 健康定义:个人对健康的定义和理解。
有些人可能将健康定义为身体的健康状况,而另一些人可能将健康视为身心的平衡和幸福感。
2. 健康价值观:个人对健康的重要性和优先级的看法。
一些人可能认为健康是最重要的财富,而另一些人可能将其放在其他事物之后。
3. 疾病观念:个人对疾病的认识和看法。
一些人可能认为疾病是随机发生的,而其他人可能认为疾病是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和控制的。
4. 自我效能:个人对自己能够采取行动改变和管理自己的健康的信心和能力。
自我效能高的人更有可能采取积极的健康行为和面对健康问题时更加乐观。
5. 社会影响:个人对家庭、朋友、社会和文化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的认知。
一些人可能认为社交支持和社会环境是健康的关键因素,而其他人可能认为个人的选择和行为更为重要。
6. 健康行为:个人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选择。
这包括饮食习
惯、运动、睡眠、应对压力和避免健康风险等方面。
7. 健康信念:个人对健康问题的信念,如个人认为自己可能患某种疾病或采取健康行为可以预防某种疾病的认识。
健康的信念模式可以因个人的文化、教育水平、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它可以对一个人的健康决策和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了解和培养健康的信念模式对于促进个人健康和幸福至关重要。
《健康信念模式》课件
感知疾病易感性:对自身患病可能性的认 识
感知疾病治疗效果:对疾病治疗效果和治 疗方法的认识
感知疾病严重性:对疾病后果的严重性和 危害性的认识
感知疾病治疗成本:对疾病治疗成本和负 担的认识
健康信念模式的工作机制
感知疾病威胁:个体对疾病的认知和 感知
感知疾病严重性:个体对疾病严重性 的认知和感知
感知疾病易感性:个体对疾病ຫໍສະໝຸດ 感性 的认知和感知改进建议
健康信念模式在行为改变中的应用
健康信念模式:一种解释和预测健康行为的理论模型
应用实践:通过改变个体的信念和态度来促进健康行为的改变 健康信念模式的核心要素:感知威胁、感知益处、感知障碍、自我效能、 提示和线索 应用实例:戒烟、减肥、运动等健康行为的改变
健康信念模式 的评价与展望
健康信念模式的评价方法
促进健康行为:通过健康信念模式,促进人们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如定期体检、预 防疾病等
健康信念模式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
健康信念模式: 一种解释和预 测健康行为的
理论模型
慢性病管理: 对慢性病患者 进行长期、系 统的健康管理
应用实践:通 过健康信念模 式,提高慢性 病患者的自我
管理能力
效果评估:健 康信念模式在 慢性病管理中 的效果评估和
健康信念模式的发展历程
1950年代:健 康信念模式首 次提出,强调 个体对健康行 为的认知和信
念
1970年代:健 康信念模式得 到广泛应用, 成为健康教育 领域的重要理
论
1980年代:健 康信念模式被 进一步发展和 完善,增加了 社会和文化因
素的影响
1990年代:健 康信念模式被 广泛应用于各 种健康行为干 预研究中,取 得了显著成效
以健康信念模式的核心概念和框架设计健康干预方案
以健康信念模式的核心概念和框架设计健康干预方案1 健康信念模式1.1 健康信念模式的发展背景健康信念模式(Health belief model,HBM)作为应用于个体行为改变的理论,认为信念是人们接受教育、改变不良行为进而采取利于健康行为的关键。
HBM是20世纪50年代在探索美国公共卫生服务中实施免费结核病筛查失败的原因中逐步发展起来的[1]。
为探索失败原因,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罗森斯托克进行了一系列的基线调查,主要评估个体对肺结核易感性以及对筛查益处的感知,并得要想说服公众接受免费筛查,不仅要让其了解肺结核的严重性,还要得知早期筛查的益处的结论。
在罗森斯托克提出了健康信念的雏形后,社会心理学家侯慈本于1975年对健康信念模式加以修订成基本框架。
后有很多学者不断将社会心理学和行为学的理论引入到健康信念模式,提出扩展模式,使得健康信念模式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较强,适用于多种人群和范围。
1.2 健康信念模式的概念及组成HBM的核心概念是感知,即健康信念[2]。
其本质上是一种认知行为的信念,而不是一般心理学意义上的健康信念。
健康信念人们采取与执行某种目标行为的心理基础,从而去改变不健康行为。
研究表明,人们能否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可能与以下因素是紧密相连的[2,3]:①感知受到威胁:感知到易感性取决与个人的主观感受,感知到严重性取决于个人的判断性;②行为评价:感知到益处即人们觉得对自己有利时、感知到障碍;③提示因素即行动线索:指激发或换起行为者采取行动的“导火线”,是健康行为发生的决定性因素;④自我效能:是行为者对自己能力的正确评价和判断,即相信自己通过努力能成功地采纳促进健康行为,并取得期望结果。
个体的自我效能越高,其尝试或执行该行为的可能性越高;⑤影响与制约因素:包括人口学因素,社会心理学因素,和疾病相关因素如疾病史等。
因此,研究人员在干预人们改变不良行为时,应该综合的分析研讨,将以上五点因素考虑进去,拟定合理的健康宣教方案,增强人们的接受度和满意度。
健康教育理论知识
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健康教育理论是指通过系统化的教育活动,传授和促进个体的健康知识、技能和态度,以提高个体和社区的整体健康水平。
健康教育理论是指导和支持健康教育实践的基础,可以帮助教育者设计和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策略。
1.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借助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在健康教育中,社会认知理论可以应用于模仿健康行为和角色塑造,例如通过展示正面的健康行为和角色模型来引导个体改变不良习惯。
2. 健康信念模型:健康信念模型关注个体对健康行为的态度和信念,以及对健康行为结果的期望。
该理论认为,个体只有在相信自己能够采取行动改善健康,且预期结果是积极的情况下,才会主动参与健康行为。
健康教育可以利用健康信念模型来促进个体对健康行为的认知和积极态度,从而改善其健康行为。
3.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体的学习和行为改变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实现的。
在健康教育中,可以利用社会认知理论来引导个体观察和模仿健康角色模型的行为,从而改善他们的健康行为。
例如,通过呈现成功的健康行为案例,可以激励其他个体参与健康行为。
4. 健康启发式理论:健康启发式理论认为,个体在决策过程中,倾向于信任和依赖他们的直觉和感觉,而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分析。
在健康教育中,可以利用健康启发式理论来提供简洁清晰的信息,以便个体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并做出相应的行为改变。
5. 生态学健康促进模型:生态学健康促进模型认为,个体的健康行为是受到多个层面和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家庭、社区和政策等。
在健康教育中,可以应用生态学健康促进模型来设计多层面的干预措施,从而更全面地提高个体和社区的整体健康水平。
这些健康教育理论为教育者和健康专业人士提供了一些有力的工具和策略,用于改变个体和社区的健康行为和态度。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理论,可以促进健康教育的效果,并最终实现健康的知识传播和健康行为的积极改变。
人类健康相关行为模式之——健康信念模式
健康信念模式(the health belief model,HBM)是运⽤社会⼼理⽅法解释健康相关⾏为的理论模式。
健康信念模式认为:⼈们要采取某种促进健康⾏为或戒除某种危害健康⾏为,必须具备以下3⽅⾯的认识:
1.认识到某种疾病或危险因素的威胁及严重性。
(1)对疾病严重性的认识:指个体对罹患某种疾病严重性的看法,包括⼈们对疾病引起的临床后果的判断,如死亡、伤残、疼痛等;对疾病引起的社会后果的判断,如⼯作烦恼、失业、家庭⽭盾等。
(2)对疾病易感性的认识:指个体对罹患某种疾病可能性的认识,包括对医师判断的接受程度和⾃⾝对疾病发⽣、复发可能性的判断等。
2.认识到采取某种⾏为或戒除某种⾏为的困难及益处。
(1)对⾏为有效性的认识:指⼈们对采取或放弃某种⾏为后,能否有效降低患病危险性或减轻疾病后果的判断,包括减缓病痛、减少疾病产⽣的社会影响等。
只有当⼈们认识到⾃⼰⾏为的有效时,⼈们才能⾃觉采取⾏为。
(2)对采取或放弃某种⾏为障碍的认识:指⼈们对采取或放弃某种⾏为所遇困难的认识,如费⽤的⾼低、痛苦的程度、⽅便与否等。
只有当⼈们对这些困难具有⾜够认识,才能使⾏为维持和巩固。
3.对⾃⾝采取或放弃某种⾏为能⼒的⾃信也称效能期待或⾃我效能。
即⼀个⼈对⾃⼰的⾏为能⼒有正确的评价和判断,相信⾃⼰⼀定能通过努⼒,克服障碍,完成这种⾏动,到达预期结果。
综上所述,健康信念模式在采取促进健康⾏为、放弃危害健康⾏为的实践中遵循以下步骤:⾸先,充分让⼈们对其危害健康⾏为感到害怕;然后,使他们坚信:⼀旦放弃这种危害健康⾏为、采取相应的促进健康⾏为会得到有价值的后果,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为改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最后,使他们充满改变⾏为的信⼼。
第四章 健康信念模式
1.健康信念模式(HBM),作为第一个最有名的,使用最为广泛的个体行为改变理论。
是以人们健康和疾病有关的信念为研究核心,试图解释和预测健康行为的心理模型。
其强调感知在健康行为形成和维护中的决定作用,认为信念是人们接受劝导,改变不良行为,采纳健康行为的基础和动机。
第二节健康信念模式的相关概念及框架发展:健康信念,行动线索,自我效能。
一,健康信念HBM的核心概念是感知,指对相关疾病的威胁和行为后果的感知。
HBM包括:感知到威胁,行为评价。
(一)感知到威胁,即对疾病威胁的感知,包括感知到易感性和感知到严重性。
1.感知到易感性:指行为者在对疾病的发病率,流行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对自己罹患某种疾病或陷入某种疾病状态可能性的判断,其尺度取决于个人对健康和疾病的主观知觉。
所以如何使病人结合实际对疾病或危险因素的易感性作出正确判断,形成易感性的信念是健康教育成败的关键之一。
2.感知到严重性,指行为者对自己罹患某种疾病,暴露于某种健康危险因素或对已患疾病不进行控制与治疗可导致后果的感知。
后果是生物学后果的判断和社会后果的判断。
(二)行为评价:指对采纳某种健康行为益处和障碍的感知,也就是对采纳或放在某种行为能带来的益处和障碍的主观判断.即对采纳健康行为利弊的比较与权衡。
包括感知到益处和感知到障碍。
二,行动线索行动线索也称为行动诱因或提示因素、是指激发或唤起行为者采取行动的“导火线”或“扳机”,是健康行为发生的决定因素。
在罗森斯托克的原始模式中它既可以是内在线索:身体疼痛,生理的不适症状也可以是外在线索:利用大众传播的健康宣传教育、医生建议采纳健康行为、家庭成员的团体帮助和鼓励等。
(促进和强化)即行动线索越多,权威性越大,个体采纳健康行为的可能性越大。
三,自我效能:是一个用来描述个人相信自已在某种行为问题上执行能力的术语。
第三节健康信念模式的实践与应用(一)优点1. 在过去几十年里,HBM因其结构简单化而使模型容易实施、应用和检验,为调查健康行为提佛了一个有用的理论框架。
健康信念模式(1)
.
9
健康信念模式理论框架
影响和制 约因素
社会人口 学因素、 知识结构 因素等
个体的健 康信念
感知到易感性 感知到严重性
感知威胁
感知到益处 感知到障碍
产生期望
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线索 或意向
行为线索
行为改变
自我效能
.
10
健康信念模式运用于健康干预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让人们对其危害健康的行为感到害怕; 第二步:使人们坚信一旦戒除这种危害健康行为、采
健康信念模式在健康干预中的运用
.
1
主要内容
一、相关概念 二、基本内容 三、理论框架 四、一般步骤 五、运用及成效
.
2
健康信念模式的提出和发展
健康信念模式(Health Belief Model, HBM)是由Hochbaum于1958年在研究了人的 健康行为与其健康信念之间的关系后提出的, 其后经Becker、Rosenstock等社会心理学家的 修订逐步完善而成为健康信念模式。是迄今用 来解释个人信念如何影响行为改变的最常用的 模式。
.
4
健康信念模式的相关概念
健康信念是人们对健康和疾病所持有的理 念,即人如何看待健康和疾病,如何认识疾病 的严重程度及易感性,如何认识采取预防措施 后的效果及采取预防措施所遇到的障碍。
健康教育基本理论
健康教育基本理论
《健康教育基本理论》
健康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以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为核心目标,通过系统的知识和技能传授,改变个体和群体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实现健康与福祉的最佳状态。
而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则是支撑它实践的重要理论基础。
健康信念模型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理论之一,它认为个体的健康行为是受到健康信念的影响,包括健康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意图。
个体会通过自我评估、认知和态度的改变来促使自己采取健康行为。
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了社会因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它认为个体的行为是在社会环境和他人的影响下产生的。
在健康教育中,要考虑到社会因素对个体健康行为的影响,以及社会支持对于个体健康行为的促进作用。
另外,行为变化阶段理论也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理论之一,它认为个体的行为改变是一个渐进、逐步的过程,包括认知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和维持阶段。
健康教育需要根据个体在不同阶段的需求,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和方法,以促使个体完成健康行为的改变。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基本理论包括健康信念模型、社会认知理论和行为变化阶段理论等,这些理论都为健康教育实践提供了
重要的理论支持,有助于为个体和群体的健康行为改变提供科学的指导。
健康信念模式
提示因素
指的是诱发健康行为发生的因素。如:自 身躯体症状,家人、亲友、同事患病,大 众媒介的信息,医生的建议,他人的劝告 等。
背景
认 知
知觉到威胁
行 为
社 会 人 口 学 因 素
感知到易感性 感知到严重性 采纳 健康行为 应对 感知到益处 感知到障碍 自我效能
提示因素
(Rosenstock, Strecher & Becker 1994)
健康信念模式的框架
(2 )感知到障碍
即个体对采纳行为可能面临的困难的主观 判断,包括身体、心理、经济、时间花费 上的各种障碍。
自我效能
❖ ❖
❖
1977年,Bandura 提出了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的概 念。 HBM的早期模式关注的是对预防行动的界定 ,这些预防行 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很简单易行。 然而,当人们试图改变与生活方式有关的行为时,情况就大 为不同。这些行为是毕生养成的习惯,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改 变。改变饮食习惯、锻炼方式、抽烟、性行为的问题,很明 显要比接受一次免疫检查或胸片检测困难的多。事实上,这 需要极大的信心。在采取行动前,个人必须相信自己能成功 的改变生活方式。
健康信念模式
公共卫生领域发展出来的解释健康相关行为 的理论 ❖ 上个世纪50年代为了解释x光检查结核项目 而提出
❖
知觉到威胁
❖
(1)感知到易感性
即个体认为不健康行为给他带来的总体危害,以及该 行为导致其自身出现疾病的机率和可能性。
❖
பைடு நூலகம்
(2)感知到严重性
即个体感知到的行为改变可能带来的身体、心理和 金钱方面的不良影响。
❖
尽管对易感性和严重性(意识到的威胁)的认识会 推动个人采取行动,但行动的独特过程却有赖于对 多种能降低疾病威胁的行动的信心。那些表现出关 于易感性和严重性的最佳信仰水平的个人,他们在 意识到任何健康行动的潜在有效性之前,是不会接 受任何推荐的行动的。
健康信念理论
健康信念模式的概念
人的行为(behavior)是心理活动的结果,心理 活动可以被认为是内隐的行为,而行为是心理活动的 外在表现。正常人的一切行为都受到心理意识的控制, 不受心理意识控制的行为只有婴幼儿的本能行为(如 吮吸)、精神病行为(如自伤和伤人)和神经症行为 (强迫性洗手)。
健康信念模式的概念
404
419 418 419 419 420
14.1
14.8 13.6 11 9.3 6.2
血压高
420
4.5
[1]宋明瑛,兰亚佳.某科研单位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 志,2012,09(1):103-105.
健康信念模式
中科院某研究所的一次健康体检发现:被检查的 66名中年知识分子,有35人程度不同地患有各种疾 这些数字是触目惊心的。健康体检的重要性就 病,其中有 2人为早期肿瘤。
健康信念模式
谢 谢
成功采纳健康行为, 并取得期望结果。
自我效能高的人, 更有可能采纳所建议
的有益于健康的行为。
4.提示因素
指的是促使或诱发健康行为发生的因
素, 如大众媒介的疾病预防与控制运动、
医生建议采纳健康行为、家人或朋友患 有此种疾病等。
5.影响及制约因素
人口学因素 社会心理学因素 结构性因素
年龄、性别、种族等
自觉行动障碍。认为监 测血糖费钱、费力。 CNS告知自我照顾和自 我监测血糖是要付出代 价的。
“血糖高低没有什么了不起。”
结构性因素的影响。 CNS可告知长期血糖过 高对血管和器官的损害。 制定短期和长期治疗糖 尿病的计划。
小组讨论分析
应用HBM指导社区糖尿病的干预治疗
一、首先对每位患者进行个体化健康信 念和影响因素评估, 找出影响健康信念 的症结所在, 建立个人档案。
感知疾病 的威胁
2.期望
期望
感知到益处
即个体对改变不良行为所带 来的好处的认识和评价,如 维护健康或改善健康状况。
感知到障碍
即个体对采纳行为可能面临 的困难的主观判断,包括身 体、心理、经济、时间花费 上的各种障碍。
3.自我效能
是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和判断, 即是
否相信自己有能力控制自身与外在因素而
HBM的核心概念
感知
对疾病威胁的感知
对行为的评估
疾病易感性 疾病后果严重性
行为改变的有效性 行为改变的投入和收益 行动实施的障碍
HBM认为
健康信念 是人们接受劝导、改
变不良行为,采纳促进健康行为的 基础和关键。
特点
应用心理学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
为、遵照认知理论、强调人体主观
锻炼行为的理论
怎样有效养成锻炼的习惯一.健康信念模型人的行为(behavior)是心理活动的结果,心理活动可以被认为是内隐的行为,而行为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
正常人的一切行为都受到心理意识的控制,不受心理意识控制的行为只有婴幼儿的本能行为(如吮吸)、精神病行为(如自伤和伤人)和神经症行为(强迫性洗手)。
而决定人们采取某种行为的最直接心理活动就是人的知觉(perception)、态度(attitude)和信念(belief)。
知觉也可以理解为“意识”,如一个人是否能够意识到过咸饮食习惯可引起高血压?是否能够意识到高血压对人的健康会产生严重的危害?是否意识到自己具有改变过咸饮食习惯的能力?态度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对一件事物或一个人的看法及心理倾向,如改变过咸饮食习惯是否值得去做?预防高血压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吗?信念是态度的强化,是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如高血压会对人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改变过咸饮食习惯对于预防高血压十分重要。
健康信念模型(HBM)正是一个通过干预人们的知觉、态度和信念等心理活动,从而改变人们的行为的健康教育模型,由当时服务于美国公共卫生机构的社会心理学家Hochbaum等创立于19世纪50年代,其后经过不断的充实和发展,已成为人们开展健康行为干预项目和活动的重要工作模式。
HBM的理论假设是:一个人的行为会发生改变,如果他:--感到一种疾病或残疾是可以预防或避免发生的;--意识到只要采取建议的措施(行为)就可以避免其发生;--自信自己能够成功地改变这种行为;二.计划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人是如何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的。
TPB认为人的行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计划的结果。
计划行为理论是由Icek Ajzen(1988,1991)提出的。
是Ajzen和Fishbein (1975,1980)共同提出的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的继承者,因为Ajzen研究发现,人的行为并不是百分百地出于自愿,而是处在控制之下,因此,他将TRA予以扩充,增加了一项对自我“行为控制认知”(Perceived Behavior Control)的新概念,从而发展成为新的行为理论研究模式——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
健康信念模式及应用体会
健康信念模式及应用体会健康信念模式理论及实践体会北京市朝阳区管庄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马岩健康教育是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职能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门研究保健知识传播技术及针对不健康行为的教育和干预方法、以期通过改变不健康行为和建立健康行为来达到促进健康目的的一门科学[1]。
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使被教育者摒弃不良行为,实行健康行动。
即使居民”知道健康知识”“相信健康理念”,如果没有采取”健康行动”就不会带来健康效益。
所以说健康教育的核心是行为改变。
⒈健康教育需要健康教育理论指导。
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同时实践验证理论并丰富理论。
指导健康教育理论解决了什么样的健康问题适合用什么样的方法;健康教育过程中应该先做哪些事情后作哪些事情。
人类健康行为理论模式包括健康信念理论模型、合理行为与计划行为理论、自我效能理论和阶段变化理论。
目前多数基层健康教育者缺少在理论指导下的健康教育。
⒉行为是指具有认知、思维能力,并有感情、意志等心理活动的人,对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所做出的能动的反应。
知识与行为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但不完全是因果关系。
一个人的行为与知识有关,也与其价值观和信念有关,更与长期的生活环境有关。
知识是基础,但知识转变成行为尚需要外界条件,而健康教育就是这种促进把知识转变成行为的重要外界条件。
健康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把健康知识转变成健康行为。
⒊健康信念模式干预行为体会。
因为健康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信息传播、认知教育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所以健康教育者帮助人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的过程中,使被教育者树立良好的健康信念至关重要。
健康信念模式是由霍克巴姆于1970年研究了人的健康行为与其健康信念之间的关系后提出的,最初是为解释为什么美国居民不愿意参加肺结核普查体检。
1974年又经贝克及同事的修改完善,它从人们健康信念形成的角度,解释影响人们采取健康行为因素,其强调了个体的主观心理过程对采取健康行为的主导作用,解释了为什么有的人采取特定的行为方式避免疾病,而有的人却做不到。
健康信念模式
健康信念模式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1]。
糖尿病是社区常见的慢性病,一旦确诊需要终身治疗,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采纳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
健康教育是督促患者采纳健康行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全民性社会教育活动,将有关生育保健的知识传播给人们,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认识危害健康的因素,使人们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减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2, 3]。
健康教育者只有更深层次地了解影响人们行为改变的因素,才能通过有策略地教育,实现人们行为的改变,达到健康教育的既定目标。
健康信念模式(Health Belief Model, HBM)是用社会心理学方法,从人们健康信念形成的角度出发,解释影响人们采取健康行为因素的重要理论模式[4]。
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运用健康信念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于促进个体采纳健康行为配合临床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健康信念模式(HBM)HBM是由霍克巴姆(Hochbaum)于1958年在研究了人的健康行为与其健康信念之间的关系后提出的,其后经贝克(Becker)等社会心理学家的修订逐步完善成为健康信念模式。
此模式主要用于预测人的预防性健康行为和实施健康教育[3]。
健康信念,即人如何看待健康与疾病,如何认识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易感性,如何认识采取措施后的效果和采取措施所遇到的障碍[5]。
HBM认为,健康信念的形成,主要受三大方面因素的影响。
①个体知觉因素,包括知觉到易感性和严重性;②调节因素;③个体对行为效果的期望,即知觉到益处和知觉到障碍。
知觉到易感性是个体对自己是否易患某种疾病的估计。
知觉到易感性越大,采取健康行为的可能性越大。
知觉到严重性包括个体对患病引起的临床后果和疾病引起的社会后果的知觉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信念模型的主要观点
健康信念模型的主要观点
健康信念模型是一种理论框架,用于解释个体为何会选择或不选择参与健康行为并采取健康行为,并阐明影响个体决策的因素。
该模型由Rosenstock等人于1966年首次提出,并经过多年的研究和修改,目前已成为健康行为和健康促进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健康信念模型的主要观点。
1. 健康信念模型的基本观点
健康信念模型认为,对于个体而言,参与健康行为的决策取决于以下四个核心信念:
(1)健康信念:个体对拥有健康状态的价值和好处的认知。
这个信念基于个体对健康威胁和风险的认知,包括个体对健康问题的感知、严重性、预后和可控性等方面的感觉。
(2)自我效能信念:个体对自身能够采取有效的行动来控制健康威胁和风险的信念。
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和掌控感的信念,在促进健康行为方面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3)知觉到的严重性:个体对健康威胁和风险的感知程度,包括身体和心理方
面的问题,并根据个体的健康状况和健康需求程度加以判断。
(4)具体行为控制信念:个体相信他们采取的行动可以达到目标的信念。
这个信念基于个体对于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知晓程度、可行性、可控性等因素。
以上四个信念是健康行为决策的中心要素,同时发挥着相互作用的作用。
此外,健康信念模型还提出了行动阶段的概念,包括前置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和维持阶段。
这个阶段模型也是健康行为研究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工具,能够帮助专业人员根据个体的行为阶段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2. 健康信念模型的核心构成要素
(1)感知健康问题的严重性
健康信念模型认为,感知健康问题的严重性是影响个体参与健康行为的重要因素。
个体会更倾向于采取健康行为,如果他们相信自己或他人的健康状况受到严重威胁。
但是,严重性是相对的,它取决于个体的文化背景、社会经验和感性认知。
为了在干预计划中有效地利用这一构成要素,专业人员需要了解患者对健康问题的感知,以确定适当的干预措施。
(2)知觉病症的患病率和易感性
个体对健康威胁和风险的感知程度也是决策制定的重要因素。
个体会对那些需要花费更大努力和时间预防或控制的疾病感到更加担忧。
因此,专业人员需要考虑患病率、易感性和群体威胁等因素,以帮助患者确定自己的风险水平,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3)知觉过程控制
认为个体的能力确定他们的行为模式。
个体的知识储备、技能、信心、自我效能和困难程度等也都对控制健康行为有影响。
专业人员可以通过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技能和信仰,鼓励他们制定正确的行为,从而提高他们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4)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身能力和知识的信念。
个体对自身能够克服任何障碍和困难采取积极的行动的信念,可以鼓励他们采取正确的健康行为。
因此,专业人员需要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增强他们控制健康行为的能力。
(5)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指的是成员间互相支持的社会性质。
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是帮助个体参与健康行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专业人员可以鼓励患者和他们的亲朋好友、同事
等形成有益支持系统,并提供支持和援助,以帮助他们采取正确的健康行为。
3. 健康信念模型的应用
健康信念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健康行为研究和预防方案设计。
该模型可以帮助健康行为变革的干预提供帮助,并且可以用于评估患者治疗满意度以及成果评估。
在基于健康信念模型开发的预防和促进策略中,通常会使用多种干预措施,例如知识教育、行为指导、社会支持、反馈行为结果等,以促进患者采用健康行为。
4. 健康信念模型的局限
健康信念模型固然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
其中最显著的缺点是在健康风险存在的情况下忽视了人际或环境影响,以及对行为的心理和社会背景的考虑不够。
此外,该模型只考虑了个体的意识和动机,而未考虑人群的文化、经济和社会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或考虑到了社会的不平等和差异,也没有引入社区和利益相关者的意见。
总之,健康信念模型在解释个体健康行为方面提供了有用的理论框架。
了解其中的核心构成要素可以帮助专业人员更好地研究和制定健康促进策略。
但需要注意的是,该模型缺乏针对性的文化和社会调整,因此在应用和实践中必须充分考虑社区、文化和环境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