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遗址博物馆太阳神鸟讲解

合集下载

太阳神鸟的简介

太阳神鸟的简介
到了商周时期,长有三足的鸟才第一次出现。不过这一时期人们还未将乌与太阳相联系。同时在这一时期,还有一只拥有极高知名度的鸟,它就是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当家花旦”——太阳神鸟金饰。在这件太阳神鸟金饰正中描绘的是顺时针旋转的太阳,一共放射出十二道光芒。周围逆时针飞翔有四只鸟,鸟爪有三趾。这件金饰不仅表现出古蜀人对太阳和鸟的喜爱和崇拜,还体现出古蜀人精湛的工艺水平和丰富的想象力。
太阳神鸟的简介
要说“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是什么?恐怕许多人一时语塞。2005年 8月 16日,被国家命名的“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是出于古蜀文明的“太阳神鸟”金饰。
商周太阳神鸟金饰为商周时期的金器。2001年出土于金沙村,现收藏于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商周太阳神鸟金饰整体为圆形薄片,外径12.5厘米,内径5.29厘米,厚度0.02厘米,重20克。图案分内外两层,内层等距分布有十二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由四只相同的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
从“太阳神鸟”的造型上看,“太阳神鸟”外层的4只飞鸟,一方面是三星堆文化中古蜀人“鸟图腾崇拜”的延续,“鸟”的造型和图案在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出土的考古材料比比皆是,尤其是其中数目众多、形态各异的“青铜鸟”,都是古蜀人崇拜鸟的遗迹。另一方面,也与《山海经》等文献中记载的“使四鸟”等神话传说以及太阳神鸟的崇拜有关。结合文献和考古发现,说明“太阳神鸟”所反映的鸟崇拜是三星堆文化中古蜀人的鸟图腾崇拜的继承和发展。
小伙伴们认为哪种解释更为合理呢?
太阳神鸟的寓意
“太阳神鸟”背后藏着古蜀人的小秘密
你知道吗
关于其文化寓意的说法,主要有以下两个大的方面:
其一,学术界认为,金饰中心图案很像一个喷射出12道光芒的太阳,外层的4只飞鸟极似神话传说中的“负日金乌”,都与太阳神崇拜有关,所以其主要寓意了古蜀时期的有关“日、月、鸟、象牙”崇拜等宗教崇拜。

金沙遗址博物馆太阳神鸟介绍

金沙遗址博物馆太阳神鸟介绍

金沙遗址博物馆太阳神鸟介绍金沙遗址博物馆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金沙遗址公园内,是一座以太阳神鸟为主题的博物馆。

太阳神鸟是古代文明中的重要象征,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绘画和工艺品中,具有深远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本文将从太阳神鸟的起源、特征以及在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展示等方面进行介绍。

太阳神鸟是古代文明中对太阳的崇拜和神秘信仰的表现之一。

它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形象和寓意,但普遍都具有太阳、鸟类和神圣的象征意义。

太阳代表着光明、温暖和生命的力量,鸟类则象征着自由、飞翔和精神的力量。

太阳神鸟往往被描绘成具有鹰或鸟的形象,展示了人们对于太阳和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崇拜。

金沙遗址博物馆以太阳神鸟为主题,通过丰富多样的展品展示了太阳神鸟在古代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博物馆内收藏了大量与太阳神鸟相关的文物和艺术品,如刻有太阳神鸟纹饰的陶器、瓷器、玺印等。

这些文物展示了古代人们对太阳神鸟形象的独特诠释和艺术表达,展现了他们对自然和宇宙的思考和探索。

在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展厅中,太阳神鸟的形象被运用在展品的设计和展示中。

整个展厅以金黄色为主调,营造出一种温暖、明亮的氛围。

在展厅的中央,一座巨大的太阳神鸟雕塑矗立着,展示着太阳神鸟威严而庄重的形象。

周围的展柜中陈列着各种太阳神鸟的文物和艺术品,如精美的青铜器、石刻和绘画作品,让观众能够近距离欣赏和学习。

除了展示文物,金沙遗址博物馆还通过多种形式的展览和活动向观众介绍太阳神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博物馆定期举办讲座和学术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分享太阳神鸟的研究成果和相关的考古发现。

此外,博物馆还开展互动体验活动,如太阳神鸟主题的手工制作和绘画工作坊,让观众亲身参与其中,加深对太阳神鸟的了解和感受。

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太阳神鸟展览不仅仅是对古代文化的展示,更是对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赞美。

太阳神鸟作为人类创造的象征之一,不仅展示了古代人们对自然和宇宙的理解,也反映了他们对美和艺术的追求。

通过参观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太阳神鸟展览,观众不仅可以了解太阳神鸟的历史和文化意义,还能感受到古代人们的智慧和情感。

古蜀人的太阳神鸟

古蜀人的太阳神鸟

古蜀人的太阳神鸟[器晤总409 题]金沙的那件玉璧残片当原属于一枚太阳神鸟玉璧成都金沙遗址发现太阳鸟图案金箔,曾经轰动一时,影响非常大。

尤其是后来图案被选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

金沙遗址出土太阳鸟金箔古蜀人崇拜太阳,他们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信仰。

太阳崇拜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太阳鸟崇拜,古代将太阳与太阳鸟等观,认为太阳鸟就是太阳的象征。

中国古代没有太阳鸟这样的名称,称太阳鸟为“日乌”,为着读写的习惯,我们现在一般还是保留太阳鸟一称。

太阳鸟金箔,上面的图形是环绕太阳一周飞翔着四只太阳鸟,常常被称作“神鸟绕日”。

类似环日飞行的太阳鸟图形,在金沙当初还见到一例,一件有领铜璧上铸有完全相同的3只鸟,鸟的形态和动态与金箔所见基本一致,差别只在数量,一是4只,一是3只,我们不怀疑那都是太阳鸟。

金沙遗址出土有领铜璧这样的金与铜制作的太阳鸟图形,形貌非常简单,也就是个剪影,但却是非常生动,可以称作简式太阳鸟。

在金沙发现的与太阳鸟相关的艺术品,还不只限于上面提到的2例。

因为三星堆的重新启动发掘中发现了一件新玉器,又连带披露了另一件还未及正式刊发的金沙玉璧,两件玉器上都有鸟形刻画。

三星堆新出的那件玉器开始被称作玉砖,长方形,体量不大,因为上端中央凿有一半穿的小孔,推测是摆放插件的一个底座,这件玉底座的四面都有刻画的纹饰,这个发现让人感觉非常意外。

三星堆新出土玉砖这个玉底座的四面刻画有纹饰,相对的两侧纹饰相同,其实是两组纹饰。

一组是兽面纹,构图与三星堆以往出土的一种片状青铜神面相似,阔嘴环眼鸟形冠,觉得这就是太阳神。

另一组是鸟纹,长喙顶冠,鸟羽华彩,展翅欲飞,这应当是太阳鸟。

三星堆出土铜兽面还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件玉底座的四面图像中,都有一个相当特别的构图,即在每个画面的左右,都刻画有一个蝉纹,一共八个蝉纹。

蝉纹另有含义,在此不拟展开讨论。

我很想将这件器物定义为“太阳神饰玉底座”。

兽面就是太阳神,鸟儿就是太阳鸟,中间插孔里应当树立着旗幡一类的织物,上面会有太阳图形。

金沙博物馆太阳神鸟的简介

金沙博物馆太阳神鸟的简介

金沙博物馆太阳神鸟的简介
金沙博物馆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考古和历史博物馆之一,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的中央公园东侧。

太阳神鸟是该博物馆最著名的展品之一。

太阳神鸟是古埃及神话中的一种神奇的生物,被认为是太阳神荷鲁斯的使者。

它的形象通常被描述为一只巨大而美丽的鸟,拥有火焰般的羽毛和锐利的爪子。

太阳神鸟在古埃及文化中被视为一种象征,代表着力量、光明和重生。

金沙博物馆的太阳神鸟展品是一只来自古埃及的石雕作品,由黄色石灰石制成。

它高约40英寸(约1米),展示了太阳神鸟的特征,包括它巨大的翅膀、尖锐的喙和身披火焰的羽毛。

这件展品是在19世纪初期从埃及运到美国的,经过修复和保护后,成为金沙博物馆的重要展品之一。

它展示了古埃及文化的独特之处和对太阳神的崇拜,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学者的关注。

金沙博物馆以其丰富的古代艺术和文物而闻名,太阳神鸟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展示了古代文明的魅力和神秘。

它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古埃及历史和文化的见证,让人们对古代世界有更深入的了解。

金沙遗址太阳神鸟介绍

金沙遗址太阳神鸟介绍

金沙遗址太阳神鸟介绍
金沙遗址是中国四川省广汉市境内的一处考古遗址,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左右的西汉时期,规模庞大、建筑精致,被誉为“东方宫殿”。

在遗址中,人们发现了许多精美的艺术品,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太阳神鸟。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太阳神鸟是金沙遗址中一件非常重要的祭祀器物。

它是由陶土制成的大型鸟形器物,呈现出美丽的凤凰造型,通体雕刻精美、细节丰富,整体线条流畅自然、华丽而富有动感。

太阳神鸟的身上,在厚重的地纹之上,使用了细致的线条表现出飞舞的姿态,耳朵和尾巴上的花纹则精雕细琢,栩栩如生。

整体工艺极其精湛,细致逼真的雕刻工艺堪称高超。

太阳神鸟在金沙遗址中的位置和其他器物也非常特殊。

它位于金沙遗址的核心区域,也是整个遗址的最高点,说明了它在当时的社会中有一定的地位和崇高的象征意义。

太阳神鸟在当时的社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人们认为它具有吉祥、祈福、保佑等多种功能,是一种崇高的象征。

太阳神鸟的存在,也证明了金沙遗址在汉代时期政治、文化和经济的高度发达。

大量的考古证据表明,当时的金沙遗址不仅是一个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还是一个高度文化的聚集地,里面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多种艺术品。

综合以上的种种证据,太阳神鸟在金沙遗址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小觑。

它不仅仅代表了当时社会的物质和文化水平,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

可以说,太阳神鸟的存在,是金沙遗址历史的一个重要见证,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珍贵遗产之一。

金沙遗址出土太阳神鸟金箔饰探析

金沙遗址出土太阳神鸟金箔饰探析

金沙遗址出土太阳神鸟金箔饰探析黄剑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古代蜀人是世界上最早开采使用黄金的古老部族之一。

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金杖、金面罩、金虎、金鱼、金璋、金叶饰等黄金器物,已展现出古代蜀人高超的黄金加工制作技艺。

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金面具、金冠带、太阳神鸟金箔饰、金箔蛙形饰、金喇叭形器、金盒等10件金饰器物,更是图案诡异、风格奇特。

其中最令人惊叹的便是太阳神鸟金箔饰。

其神奇的图案和绝妙的表现手法,在四川乃至全国都是从未有过的考古发现。

它以简练和生动的图像语言,透露了有关古蜀太阳神话传说的信息,记述了商周时期古蜀国极为盛行的太阳崇拜习俗,为我们了解古代蜀人的精神观念和追溯古蜀时期一些重要祭祀活动的真实情形,提供了极重要的资料。

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饰,形制为圆形,内有镂空图案,外径12.5厘米,内径5.29厘米,厚0.02厘米,用很薄的金箔制作而成,在工艺上采用了娴熟精湛的锤揲与切割技术。

其圆形金箔上的镂空纹饰,如同一幅均匀对称的剪纸图案,可能使用了相应的模具,精心切割而成。

无论是纹饰的整体布局或图案的细微之处,都一丝不苟。

其图案可分为内外两层,内层图案中心为一镂空的圆圈,周围有十二道等距离分布的象牙状的弧形旋转芒,这些外端尖锐好似象牙或细长獠牙状的芒,呈顺时针旋转的齿状排列。

外层图案是四只逆向飞行的神鸟,引颈伸腿,展翅飞翔,首足前后相接,围绕在内层图案周围,排列均匀对称。

整幅图案好似一个神奇的漩涡,又好像是旋转的云气或是空中光芒四射的太阳,四只飞行的神鸟则给人以金乌驮日翱翔宇宙的联想。

原始崇拜是人类由洪荒向文明迈进过程中的一个古老话题,在各种原始崇拜观念中,最广泛的就是太阳崇拜观念了。

这主要是由于太阳和自然万物的密切关系,对人类的生存繁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先民们自远古以来就对太阳怀着敬畏崇拜之情,并由此产生了各种崇拜形式。

同时由于先民们对太阳与宇宙的观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丰富想像,使得世界各民族中都出现了绚丽多彩的太阳神话。

金沙遗址中“太阳神鸟”的象征意义

金沙遗址中“太阳神鸟”的象征意义

它们表示着特定的含义, 外层4 只逆向飞行的鸟代表春夏秋冬 象, 尤其是两个祭祀坑里出土的最多。如石人像、 青铜人像、 四季轮回, 内层圆圈周围的 1 道等距离分布的象牙状的弧形 2 青铜人头像、 青铜人面像以及神殿和玉璋上的人像等。这些 旋转芒纹代表一年十二个月周而复始。虽然从太阳神崇拜象 代表着各个阶层、 各个部族的人物群像 中就有主持祭祀的大 征意义的角度, 它与“ 使四鸟” 金乌负日 的神话传说以及太 和“ ” 小群巫。他们除了主持祭祀之外, 还掌握天文历法知识, 负责 阳神崇拜有关。但是, 这并不影响它所表示的这种一年分四 制定历法。 这在其它地方已经得到证明。比如中原的上古时


“ 鸟崇拜” 日、 和历法的 产生
金沙遗址出土的这个“ 太阳神 鸟” 即“ ( 四鸟绕 日金饰” )
9 ・ 0
维普资讯
仰则观象于夭, 俯视则观法于地” 。又< 尚书. 尧典》 “ :帝尧 中, 飞行的神鸟和象牙状弧形旋转芒纹作为太阳神崇拜的象 氏)
维普资讯
成都大学 学报 ( 科 ̄)06年第 2期 社 20
巴蜀文史
金沙遗址中“ 太阳神鸟” 象征意义 的
刘 道 军
( 四川 省社 会 科学 院 四川 成都 607) 101

要 :金 沙遗 址 是 继 三 星堆 之 后 古 蜀 国考 古 的又 一 重 大 发 现 , 为 其 中最 具 有 典 型 意 义 和 代 表 性 的 文 物 是 “ 作 太
平年 l 个 月 , 年 l 个 月 。古 蜀 人使 用 的 这种 完 备 的 阴 阳历 , 不 比中原 地 区 逊 色 。 2 闰 3 并
关 键 词 :金 沙 遗 址 ; 阳 神 鸟 ; 蜀 人 ; 太 古 历法 ; 阳历 阴

关于金沙博物馆的游记太阳神鸟

关于金沙博物馆的游记太阳神鸟

关于金沙博物馆的游记太阳神鸟我最近去了金沙博物馆参观,特别被那里的一件展品深深吸引——太阳神鸟。

太阳神鸟是一件来自古埃及的文物,展示了古埃及人对太阳的崇拜和对生命的追求。

太阳神鸟被放置在博物馆的中央展厅,展厅内昏暗而安静。

我踏入展厅,仿佛进入了一个神秘的世界。

太阳神鸟高高地悬挂在空中,犹如飞翔的猎鹰,展示出古埃及人的艺术造诣和对生命的敬畏。

太阳神鸟是用黄金制成的,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它的翅膀展开,展示出它飞翔的姿态。

太阳神鸟的翅膀上镶嵌着多彩的宝石,每一颗宝石都熠熠生辉,散发出迷人的光芒。

我凝视着太阳神鸟的眼睛,仿佛能感受到它深邃的智慧和力量。

站在太阳神鸟下,我能感受到它散发出的一种神圣的气息。

古埃及人相信太阳是生命的源泉,太阳神鸟象征着太阳的力量和神秘。

它的存在让人们对生命的意义和宇宙的奥秘产生了思考。

除了太阳神鸟本身,展厅内还陈列着一些用来祭祀太阳神的器物和壁画。

这些器物和壁画揭示了古埃及人对太阳的崇拜和对神圣的追求。

通过这些展品,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古埃及文化的丰富和神秘。

在博物馆里,我不仅欣赏到了太阳神鸟的美丽,也感受到了古埃及人的智慧和对生命的热爱。

太阳神鸟的存在让我反思起自己对生命的态度和对宇宙的探索。

它让我明白,生命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我们所能看到和触摸到的,更在于我们对于生命的敬畏和对世界的探索。

离开博物馆时,我心中充满了对太阳神鸟的敬畏和对古埃及文化的向往。

这次参观让我更加明白了艺术的力量和文化的魅力。

太阳神鸟成为了我心中永不磨灭的记忆,它将一直伴随着我,激励我追求生命的真谛和对世界的理解。

太阳神鸟——金饰是2001年出土于四川成都金沙遗址的一张金箔属商代晚期作品整个金饰呈一圆环。。。

太阳神鸟——金饰是2001年出土于四川成都金沙遗址的一张金箔属商代晚期作品整个金饰呈一圆环。。。

太阳神鸟——⾦饰是2001年出⼟于四川成都⾦沙遗址的⼀张⾦箔属商代晚期作品整个⾦饰呈⼀圆环。

太阳神鸟⾦饰是2001年出⼟于四川成都⾦沙遗址的⼀张⾦箔,属商代晚期作品,整个⾦饰呈⼀圆环形状,⾦饰上有复杂的镂空图案,分内外两层,内层为周围等距分布有⼗⼆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图案围绕着内层图案,由四只相同的朝逆时针飞⾏的鸟组成。

四只鸟⾸⾜前后相接,朝同⼀⽅向飞⾏,与内层漩涡旋转⽅向相反。

对其进⾏成分分析得知其含⾦量⾼达94.2%。

该⾦饰可能是古蜀⼈祭祀⽤的神器。

现藏于四川省成都市⾦沙遗址博物馆。

基本信息规格规格【名称】太阳神鸟⾦箔、太阳神鸟⾦饰、四鸟绕⽇⾦饰【年代】商后期(约公元前1300~前1046年)【⽂物原属】2001年2⽉25⽇出⼟于四川⾦沙遗址【⽂物现状】现藏四川省成都博物院⾦沙遗址博物馆【参展情况】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在⾸都博物馆"中国记忆--5000年⽂明瑰宝展"中展出。

【细项】太阳神鸟⾦箔(bó)整器呈圆形,器⾝极薄。

整器图案采⽤镂空⽅式表现,分内外两层,内层周围等距分布12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由4只逆时针飞⾏的鸟组成。

4只鸟⾸⾜相接,朝同⼀⽅向飞⾏,与内层漩涡旋转⽅向相反。

整个图案似⼀幅现代剪纸作品,线条简练流畅,极富韵律,充满强烈的动感,富有极强的象征意义和极⼤的想象空间,该器⽣动的再现了远古⼈类"⾦鸟负⽇"的神话传说故事,四只神鸟围绕着旋转的太阳飞翔,周⽽复始,循环往复,⽣⽣不息,体现了远古⼈类对太阳及鸟的强烈崇拜,表达了古蜀⼈对⽣命和运动的讴歌。

此器构图凝练,是古蜀⼈丰富的哲学思想、宗教思想,⾮凡的艺术创造⼒与想象⼒和精湛⼯艺⽔平的完美结合,也是古蜀国黄⾦⼯艺辉煌成就的代表。

有研究认为其外层4鸟代表四鸟负⽈,也代表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内层12道芒纹代表⼀年⼗⼆个⽉周⽽复始。

这是古代蜀⼈崇拜太阳的物证,也许当时古蜀⼈已经掌握了岁、时、⽉的概念以及形成的原因。

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太阳神鸟金沙遗址是四川最有名的遗址,这里陈列的文物都是商周时代的,由此可见它有多么悠久的历史呀!除此之外,金沙遗址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是中国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一项重大考古发现。

说到金沙遗址,就不能不想到太阳神鸟。

我们一进博物馆,就能看见那艳丽的神鸟金饰。

太阳神鸟外貌十分奇特,呈一个圆盘。

中间的漩涡很像太阳,有十二个光芒齿突,而四只金光闪闪的神鸟就围绕这中间的太阳,沿着它逆时针飞翔。

整个图案似一幅现代剪纸作品,线条简单流畅,含义深刻极富韵律,充满强烈的动感,富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和极大的想象空间,太阳神鸟让我联想到远古人类“金鸟负日”的神话传说故事,四只神鸟围绕着旋转的太阳飞翔,周而复始,生生不息,体现了远古人类对太阳及鸟的强烈崇拜,表达了古蜀人对生命和运动的憧憬与向往。

此器构图凝练,是古蜀人丰富的哲学思想、宗教思想,非凡的艺术创造力与想象力和精湛工艺水平的完美结合,也是古蜀国黄金工艺辉煌成就的代表。

太阳神鸟还有一个十分美丽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古蜀国有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部落—金沙,那里鸟语花香,人们都过着安居乐业幸福的生活。

可突然有一天,厄运降临到古蜀国,太阳居然不见了,于是金沙陷入一片黑暗。

人们心急如焚,请求四位长老把太阳找回来。

四位长老上路了,他们遇到了月亮。

月亮给了他们一个盒子,并告诉他们,太阳被可恶的大巫师捉走了,这个盒子里的东西要遇见大巫师的时候才能用。

接着他们又遇到了星星,星星给了他们一个布袋,说,这个布袋要打开月亮的宝盒之前打开。

星星说完后,四大长老又上路了。

他们来到金沙河边,看见了大巫师与太阳。

四位长老立即打开星星的袋子,两道强烈的金光射向巫师的眼睛,大巫师突然痛得睁不开眼。

长老们又打开月亮的宝盒,只见四条金绳捆住了大巫师。

就这样他们把太阳救了回来。

为了不让太阳再受伤害,四位长老化作金鸟时时刻刻守护着太阳。

多么美丽的传说呀!原来古蜀国还有这么悠久的历史。

我们一定要保护好文物,珍惜远古时代的人们给我们留的一切!。

金沙遗址太阳神鸟简介

金沙遗址太阳神鸟简介

金沙遗址太阳神鸟简介
金沙遗址位于中国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是一处具有四千年历史的古代城址。

在遗址中发现了一座太阳神鸟石雕,是金沙遗址的重要文物之一。

太阳神鸟是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神物,被认为是太阳神的代表。

它通常被描绘成一只有着神圣翅膀的鸟,被认为有着神秘的力量。

在金沙遗址中发现的太阳神鸟石雕,高1.2米,长1.5米,宽0.6米,重约2吨,是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太阳神鸟石雕之一。

太阳神鸟石雕的造型非常精美,雕刻技巧高超。

整个石雕呈现出流畅的线条和华丽的装饰,石雕中央的太阳神鸟翅膀张开,似乎在欢快地飞舞。

在石雕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神秘的图案,被认为是古代人类的一些神话故事。

太阳神鸟石雕的发现,为研究西周时期的宗教、文化、艺术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同时,这也是一个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文物,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 1 -。

天府立交桥太阳神鸟简介

天府立交桥太阳神鸟简介

天府立交桥太阳神鸟简介
“太阳神鸟”金饰是2001年出土于四川成都金沙遗址的一张金箔,属商代晚期作品,可以说是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金沙遗址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是在金沙遗址原址上建立的一座遗址类博物馆,也是展示商周时期四川地区古蜀文化的专题类博物馆。

金沙遗址是2001年才被发现的,博物馆是2007年对外开放的。

金沙遗址博物馆由遗迹馆、陈列馆、游客中心、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金沙剧场、园林区等部分组成,是一座集教育、研究、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化园林式博物馆,并成为代表成都悠久历史的标识性景观。

“太阳神鸟”金饰:整个金饰呈一圆环形状,中间是镂空的太阳,有十二道光芒,逆时针弯曲旋转,外面四周有四只头前脚后一字伸展神鸟,占据上下左右四方,逆时针首尾排列,也是镂空的。

其制作材料为黄金,纯度达94%,重量只有20克,外圈尺寸为125mm,内圈为53mm,厚度只有0.02mm,是一个薄如蝉翼的金箔。

刚发现的时候是团成一团的,后期清理时一点点展开,才看到的这个图案,可是惊呆了所有的人。

2005年8月16日,“太阳神鸟”金饰被选定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

2005年10月17日,太阳神鸟蜀绣制品又搭载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中遨游后返回地球。

2005年12月18日,这个永久性的纪念性雕塑作品在金沙遗址博物馆内揭幕。

2011年12月,金沙“太阳神
鸟”金饰图案被确定为成都市城市形象标识的核心图案。

所以,太阳神鸟图案一直以成都市形象标识的身份推广着成都的形象。

金沙遗址博物馆某一个物品的介绍作文

金沙遗址博物馆某一个物品的介绍作文

金沙遗址博物馆某一个物品的介绍作文篇一《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太阳神鸟金箔》金沙遗址博物馆里有太多让人惊叹的宝物,其中最让我着迷的就是太阳神鸟金箔了。

第一次看到太阳神鸟金箔,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

那时候我被挤在一群参观者当中,周围的人都兴奋地低声交谈着。

当我终于看到展柜里的太阳神鸟金箔时,我能感觉到自己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

这太阳神鸟金箔啊,看起来就像是一个被时间凝固住的小精灵。

它整个金箔是非常薄的,薄得就像一片纸,但是工艺却超级精细。

外径大概有厘米,内径厘米,重量只有20克。

中间是一个像漩涡一样的图案,那仿佛是时间的漩涡,要把周围的一切都吸进去呢。

周围等距离分布着四只鸟,鸟的造型很奇特,脖子长长的,翅膀展开着,看起来就像是正在天空中飞翔一样。

鸟的线条特别流畅,我都怀疑当时制作这个的工匠是不是用鸟的影子直接印下来照着做的。

这金箔在灯光的照耀下简直耀眼极了。

金色的光芒在展柜里闪烁着,好像要告诉每一个来看它的人,它身上带着远古的神秘力量。

我在那儿看了半天,脑袋里就在想啊,古代的人怎么能做出这么厉害的东西呢。

这肯定是当时的工匠花费了无数的心血,一刀一刀雕刻出来的。

说不定这金箔还经历过很多传奇的故事呢,它也许被当时的部落首领戴在身上,作为权力和魔力的象征。

也许是在祭祀的时候,放在高高的祭台上,接受众人的朝拜。

反正不管怎样,它就这么穿越了几千年的时光,来到了我们面前,让我们能够看到古人的智慧和非凡的创造力。

从那次参观之后,这太阳神鸟金箔就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每次想起金沙遗址博物馆,第一个出现在我眼前的就是它了。

篇二《金沙遗址博物馆的玉琮》金沙遗址博物馆有个不得不提的宝贝,那就是玉琮。

那天走进博物馆,人多得差点把我挤扁了。

好不容易挪到玉琮的展柜前,这玉琮啊,就那么静静地站在展柜里,好像在跟周围的一切说“我可是大明星”。

玉琮看起来四四方方的,但是你仔细看,就明白它可一点都不简单。

这玉琮整体是青绿色的,那种颜色就像刚从深山老林里采出来的新鲜树叶的颜色。

金沙遗址博物馆太阳神鸟讲解

金沙遗址博物馆太阳神鸟讲解

金沙遗址博物馆太阳神鸟讲解摘要:I.引言- 介绍金沙遗址博物馆- 引入太阳神鸟主题II.太阳神鸟的背景与意义- 太阳神鸟的传说- 太阳神鸟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性- 太阳神鸟与金沙遗址的关系III.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太阳神鸟展品- 太阳神鸟金箔的出土背景- 太阳神鸟金箔的形状与图案- 太阳神鸟金箔的制作工艺与材质IV.太阳神鸟展品的意义与价值- 太阳神鸟展品的文化价值- 太阳神鸟展品的历史价值- 太阳神鸟展品对现代社会的启示V.结论- 总结太阳神鸟展品的意义与价值- 强调金沙遗址博物馆对太阳神鸟展品的保护与传承正文:金沙遗址博物馆位于我国四川省成都市,是一个集考古、文化、教育、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博物馆内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其中包括一件非常著名的展品——太阳神鸟金箔。

太阳神鸟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个重要形象,它象征着太阳、光明和希望。

在古代文化中,太阳神鸟具有极高的地位,被认为是沟通天地、驱邪辟邪的神物。

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太阳神鸟金箔,就是一件极具代表性的太阳神鸟文物。

这件太阳神鸟金箔出土于金沙遗址,遗址位于成都市西郊,是一处晚商时期的蜀文化遗址。

太阳神鸟金箔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采用镂空方式表现,分内外两层。

内层周围等距分布12 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由4 只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

4 只鸟首足相接,朝同一方向飞行,与内层漩涡旋转方向相反。

整个金箔显得十分华丽且富有动感。

太阳神鸟金箔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它反映了古代蜀人对太阳神的崇拜,展示了古代蜀人丰富的想象力与卓越的创造力。

同时,太阳神鸟金箔也是我国古代黄金工艺的珍贵实物,对研究我国古代冶金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总之,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太阳神鸟金箔是一件珍贵的文物,它承载了古代蜀人的信仰与智慧,为我们揭示了古代神话传说中太阳神鸟的神秘面纱。

成都金沙博物馆太阳神鸟介绍

成都金沙博物馆太阳神鸟介绍

成都金沙博物馆太阳神鸟介绍成都金沙博物馆里,有个超级闪耀的宝贝,那就是太阳神鸟金饰。

这玩意儿,简直就像是从古代穿越而来的神秘宝物,每次看到它,都能让人心里头那股子对历史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太阳神鸟金饰,它可不是普通的金子做的饰品,而是咱们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

你瞧,它整个造型就像是一个圆环,薄得跟蝉翼似的,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仿佛随时都能飞走。

这金饰上的图案,那叫一个精致,分内外两层。

内层啊,有十二条齿状的光芒,就像是小太阳的光芒一样,一圈圈地旋转着,让人看了就觉得心里头暖洋洋的。

而外层呢,更是绝了。

有四只鸟,它们首足相接,呈逆时针飞翔,就像是在围着内层的太阳跳舞一样。

这四只鸟啊,形态各异,却又和谐统一,看着它们,就像是看到了古代蜀人那种追求光明、团结奋进的精神。

每次看到太阳神鸟金饰,我都会想起那句老话:“团结就是力量”,这四只鸟不就像是我们现代人嘛,大家齐心协力,一起向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你知道吗?这太阳神鸟金饰的含金量可高了,达到了94.2%,简直就是纯金打造的。

而且啊,它的制作工艺也是一绝,听说要经过热锻、锤揲、剪切、錾刻、模冲、刻镂等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想想看,3000年前的金沙匠人,他们是怎么用一双巧手,打造出这么精美绝伦的太阳神鸟金饰的,简直就是个谜啊!在成都金沙博物馆里,太阳神鸟金饰可是个明星展品,每天都有无数的游客慕名而来,就为了亲眼目睹它的风采。

而它呢,也从不让人失望,总是以它那耀眼的金色,和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每一个人的目光。

除了太阳神鸟金饰,金沙博物馆里还有好多好多的宝贝,比如那个大金面具,还有玉琮、玉矛这些。

但要说最让我难忘的,还是太阳神鸟金饰。

每次看到它,我都会想起那句“金子总会发光的”,它就像是古蜀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无论过了多少年,都依然闪耀着耀眼的光芒。

所以啊,如果你有机会来成都,千万别忘了去金沙博物馆看看,看看那个让人惊艳的太阳神鸟金饰,相信它一定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震撼和感动。

国宝·商周太阳神鸟金饰

国宝·商周太阳神鸟金饰

国宝·商周太阳神鸟金饰作者:来源:《时代邮刊·上半月》2022年第04期年龄:3000多岁收藏地: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2001年,成都近郊的金沙村出土了大批文物,其中商周太陽神鸟金饰最引人注目。

商周太阳神鸟金饰外径12.53厘米,内径5.29厘米,厚0.02厘米,金质,整体为圆形,厚度均匀。

金饰的图案分为内外两层,均采用镂空的方式表现,内层等距分布12条旋转的齿状芒,芒呈细长獠牙状,整体图案像太阳;外层由4只相同的飞行的鸟组成,它们等距分布于内层“太阳”的周围,引颈伸腿,展翅飞翔,爪有三趾。

外层的飞鸟首足前后相接,向着同一方向飞行,飞行的方向与内层太阳芒纹的方向相反。

整件金饰薄如纸片,采用了捶揲、剪切和打磨等多样加工手法,正面打磨光亮,背面未经打磨,较粗糙。

这件金饰整体上像一幅现代剪纸作品,线条简练流畅,富有韵律感,甚至充满了强烈的动感,而且还有极强的象征意义和极大的想象空间。

外层飞鸟飞行的方向与内层太阳芒纹的方向相反,这本身就是一种独创的、艺术的表现手法。

学术界认为,这件金饰与古蜀时期有关“日、月、鸟、象牙”的崇拜有关,也体现了当时先进的历法等科学知识。

古蜀人是世界上最早开采使用黄金的古老部族之一,他们所制作的金器,展现了不同于中原文化的独特风格。

2005年8月16日,商周太阳神鸟金饰图案从1600多个候选图案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主体图案,此外,它还是成都城市标志的核心图案。

徐悲鸿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时,聘齐白石为教授。

齐白石说:“我一个星塘老屋拿斧子的木匠,怎敢到高等学府当教授呢?”徐悲鸿说:“你不但能教我的学生,而且能教我徐悲鸿本人。

齐先生,我徐某正要借重您这把斧子,来砍砍北平画坛上的枯枝朽木!”著名编辑赵景深由于外文不太精通,在翻译一些外国作品的时候,不时出现“笔误”。

一次,他错将“银河”译为“牛奶路”。

还有一次,他错将“半人半马怪”译作“半人半牛怪”。

“太阳神鸟“的尚圆之美

“太阳神鸟“的尚圆之美

“太阳神鸟“的尚圆之美2001年2月,考古学家在成都西北郊外的金沙村发现了著名的“太阳神鸟”金饰。

这一金饰以其简洁完美的艺术构图、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展示古蜀文明的同时,与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传统审美心理相契合。

2005年,“太阳神鸟”从1600余件侯选图案中脱颖而出,被确立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太阳神鸟”金饰为镂空图案,整体成圆形,分为内外两层,内层为发散出十二道齿状旋转的太阳光芒,外层图案由四只首足相继,逆时针方向飞翔的神鸟组成,每只鸟都是三足鸟。

关于“金乌负日”、“三足乌”、太阳为金乌化身的传说,古籍中多有记载,如《山海经》记载:“汤谷上有扶桑,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

”《淮南子》中记载:“日中有踆乌。

”郭璞将之注解为“日中有三足乌”。

关于太阳神鸟图腾的产生,考古学家有多种观点,如有“稻生于鸟”之说。

陈勤建认为,鸟化稻作模式激发了人们对鸟类的崇敬。

形成相关的传说和鸟化稻作文化形态,从而为中国神圣的凤鸟传说信仰思想文化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也有生殖崇拜之说,如郭沫若认为,远古时候的鸟图腾,实质上是人类早期的生殖崇拜,体现了先民生息繁衍的原始诉求。

通过对出土遗址的场所及与其他文物关联性的考察推断,“太阳神鸟”金饰的用途可能与早期的祭祀活动有关,是先民向上天祈福的方式,表现出先民对天、自然、生命的敬畏。

从空间方位构成上来讲,四只神鸟分别位于东西南北,象征世间万物,居于四方之地;从时间观念来讲,太阳神鸟图案的四只神鸟、十二道太阳光芒,符合了中国古老的四时模式,以生命循环往复的律动来表现时间的流转。

“四”既象征了时间上的四时,同时也象征了方位上的四方。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四时配四方,就是时空合一的观念。

《淮南子·天文训》详细记载了太阳一日的生命轨迹,“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

”经过曲阿等四个地方,到达昆吾正是正午时分,后经鸟次等地方,直到蒙谷,进入夜晚。

这段文字以太阳一日的空间位移对于时间的日夜更替,扩展了四时配四方的时空合一的宇宙观念。

金沙遗址博物馆讲解词四展厅

金沙遗址博物馆讲解词四展厅

第四展厅千载遗珍集中展示了30多件文物精品,接下来我将着重为您介绍三件国宝级器物;首先我们欣赏到的是金沙遗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太阳神鸟金饰;这件金饰的直径为厘米,厚度仅毫米,重20克,含金量高达%;您看它整体呈圆形,图案分内外两层,都采用了透空的表现形式,而且中心的太阳光芒和外层的四只鸟都为等距分布,看上去就像一幅现代的剪纸作品;太阳神鸟不仅制作精美,而且寓意深刻;大家仔细一数会发现,中心的太阳光芒有十二道,外层的鸟为四只,这难道是象征着一年的十二个月和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也许古蜀先民对自然规律和历法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那为什么又会将太阳和鸟的图案结合在一起呢我们知道太阳带给我们光明和温暖,世间万物都依靠太阳而生存,所以对太阳的挚爱和崇拜是全人类共有的情感,比如在埃及、印度、古希腊的神话中都有太阳神,古玛雅文明也有举世瞩目的太阳神庙;而在中国古代神话中,人们常常将太阳和鸟结合在一起,例如山海经中“金乌负日”的故事;相传天上共有十个太阳,每天由长着三个脚趾的金乌轮流背负着太阳从东方的扶桑飞向西方的若木,这才形成了太阳的东升西落;请大家仔细观察,金饰上四只鸟全部都只有三个脚趾,这就和“金乌负日”中的神鸟形象完全相符,因此专家们认为,这件精美绝伦的黄金饰品正是体现了古蜀先民对太阳和神鸟的强烈崇拜值得自豪的是,2005年8月16日,太阳神鸟金饰在1600多件参选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同年10月12日,它的图案又以蜀绣的形式,搭乘着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遨游5天后成功返回了地球实现了远古先民千年的飞天梦想如今,太阳神鸟的图案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成为中国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的杰出代表,这既是成都人的骄傲,也是我们全中国人的的骄傲;这件国宝级器物叫“十节玉琮”;它通高厘米,器表分节分槽共有十节,每一节以转角为中轴组成了一个简化的人面纹,整个玉琮有四个面十个节,因此一件玉琮上竟然刻划着四十多人微雕的人面,让我们不得不感叹当时工匠的创造力;从这件玉琮的玉质来看它不是本地玉料,因此我们认为并不是本地制作的;而从它的制作工艺、形制和纹饰来看,完全属于典型的浙江良渚文化晚期玉琮的风格;因此专家们认为,这件玉琮很可能就是来自于良渚;可是良渚文化是一个分布在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有着5300——4200年的历史;而金沙则位于长江上游,一个长江头、一个长江尾,而且还相隔了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是怎么来到金沙的呢…..我们常说历史是人类创造的,但历史在人类面前,永远保存着一个个解不透的谜;而这件玉琮身上还有一个谜….就是在它有一面的顶部还刻有一个特殊的人形符号;您看这个人头戴羽冠、双手平举、双脚叉开,感觉像是在舞蹈,然而这样的人形符号在良渚的玉琮上却从没有出现过,它究竟是谁又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将它刻化上去的呢……从人形符号的装束来看,专家们认为它表现的是一个正在祭祀舞蹈的巫师形象,它的出现让这件玉琮显得更加神圣而独特;同时我们在玉琮身上发现了很多油沁的斑点和磨损的痕迹,这些痕迹成为它长途跋涉,辗转而来的见证;接下来请各位欣赏另一件国宝级的器物——金面具;面具在我国发现了很多,但是金面具在我国目前只有蜀文化才有;这件金面具宽厘米、高11厘米、厚厘米、重46克,是目前发现商周时期形体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金面具;面具在祭祀中主要起着通神娱神的作用,人使用面具便具有与神沟通的能力,而神灵也可以附在面具上传达它的旨意,所以面具是人神交流的媒介;也有的专家认为面具还具有娱神的作用,在祭祀中戴上面具舞蹈来取悦神灵,从而得到神的庇佑;金沙出土的这件金面具表面打磨很光亮,但是背面却非常粗糙,它应该不会直接戴在人脸上,推测这应该也是贴附在某种器物上使用;世界上最着名的金面具,是戴在古埃及十八王朝的第十二位法老图坦卡蒙的脸上;而虽然面具在中国出土了很多,但是用黄金制成的面具目前只出现在蜀文化中;因此有学者认为,蜀文化的金面具很可能是通过古代印度和中亚的途径传来,借鉴吸收了西亚近东文明的类似文化因素,由古蜀人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加以改造创新而成;但是,另一些学者认为成都地区古蜀文明自成系统,有着自身的渊源和发展演化轨迹,金面具体现了基于中原技术的地方文化因素;。

太阳神鸟金箔

太阳神鸟金箔

太阳神鸟金箔
这是一件3000多年前的黄金饰品。

2001年2月25日,出土于四川成都的金沙遗址,名叫太阳神鸟金箔,外径12.5厘米厚,内径5.29厘米,0.02厘米厚重量不算轻,有20克。

纯度达到了惊人的94.2%。

它是整个金沙遗址出土文物中含金量最高的一件器物。

它不仅工艺精湛,更吸引人的是上面的神秘图案,图案分为内外2层,外面是4只鸟,里面是12等分的弧形条纹,具体是什么意思?好多种说法,
一种说旋转的火球是太阳神,4只鸟是太阳神的4位使者,寓意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还有一种说法是来自神话“金乌负日”,所谓“金乌负日”就是古人认为太阳在天上飞来飞去是被会飞的金乌驮着,最早的时候有10只金乌,也就是有10个太阳,后来被后羿用剑射死了其中9个,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太阳。

外围的4
只鸟就象征着太阳的金乌,那么为什么有4只鸟12道条纹呢?
有人说四只鸟首尾相连,循环往复,代表着四季,12道条纹代表12个月,四和十二都暗合着天数,大部分观点认为它与太阳神一定有关,因为在全世界以及中国的各地遗址中都有太阳崇拜的现象,金箔刚出土的时候并不是这样的,而是被揉成了一团,是咱们细心的考古工作者一点一点展开的。

这里就是太阳神鸟金箔的发现地。

据专家们分析,这一带应该是专门用于祭祀的冰河场所,9个呈方形排列整齐的大型柱洞,很可能是承托祭台之用,周边一个又一个祭祀坑放满了成堆的巨大象牙、鹿角、野猪、獠牙、玉器、金器、石器,这是3000年前河边一场盛大的祭祀,这些财富并非献给人的,而是献给自然的。

2005年太阳神鸟从1600余件候选图案中脱颖而出,被选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成为数以万计的中国文化遗产的代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沙遗址博物馆太阳神鸟讲解
(原创实用版)
目录
一、金沙遗址太阳神鸟的背景
二、太阳神鸟金饰的出土过程
三、太阳神鸟金饰的图案及象征意义
四、太阳神鸟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
五、太阳神鸟的传说
正文
一、金沙遗址太阳神鸟的背景
金沙遗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郊,是一处晚商时期的蜀文化遗址。

2001 年 2 月 8 日,考古人员在这里发现了一件珍贵的文物——太阳神鸟金饰。

这件文物的发现,为我们了解古代蜀国的文化、宗教和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二、太阳神鸟金饰的出土过程
太阳神鸟金饰是在金沙遗址的一次抢救性发掘中被发现的。

当时,考古人员在清理一块直径十几厘米的泥块时,发现了一个金黄色的小角。

随着泥土被小心翼翼地拔开,一块揉成一团的金箔逐渐展现在人们面前。

金箔被一点点展开复原,呈现出一个圆环形的图案。

三、太阳神鸟金饰的图案及象征意义
太阳神鸟金饰采用镂空方式表现,分为内外两层。

内层周围等距分布12 条旋转的齿状光芒,象征着太阳的光芒。

外层由 4 只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鸟首足相接,朝同一方向飞行,与内层漩涡旋转方向相反。

这 4 只鸟代表了古代蜀人对太阳神鸟的崇拜,寓意着太阳神鸟负载着太阳,为大地带来光明。

四、太阳神鸟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太阳神鸟具有重要地位。

古代先民们常常将太阳与鸟联系在一起,认为鸟是太阳的化身。

太阳神鸟代表了人们对太阳的崇拜,是太阳神权的象征。

此外,太阳神鸟也出现在古代神话和传说中,如《山海经》和《淮南子》等文献均有关于太阳神鸟的记载。

五、太阳神鸟的传说
在《山海经》中,太阳神鸟被称为三足金乌。

它们居住在东方汤谷的扶桑神树上,每天轮流上天值日,为天地带来白昼。

扶桑神树上有十只太阳神鸟,每只神鸟每天都会轮流值日,当神鸟飞出汤谷的时候,就是日出的时候,当太阳神鸟飞回来落在扶桑树的时候就是太阳落山。

扶桑树还连通着天地人三界,具有神秘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