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自制教具演示步骤
初中物理教具制作
![初中物理教具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90306c41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3f.png)
初中物理教具制作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制作一些简单的物理教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物理现象以及相关的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可以制作的物理教具,并附上制作步骤和使用方法。
一、旋转荧光灯材料:旋转器、荧光灯管、电源线、开关、螺丝刀、胶带。
制作步骤:1.将旋转器固定在一个稳定的底座上。
2.用胶带将荧光灯管固定在旋转器的一端。
3.使用螺丝刀,将电源线的两根线头分别连接到荧光灯管的两端。
4.将电源线的一头连接到开关上,并将开关固定在旋转器上。
5.将另一头的电源线插入电源插座。
使用方法:打开电源开关,荧光灯管会开始旋转。
在暗房中观察,可以看到旋转的荧光灯管形成的光线呈现连续的光带,通过旋转可以得到频率和波长的比值,更深入地了解波动现象。
二、平抛运动模拟器材料:小车、驱动带、球、刻度尺。
制作步骤:1.将小车放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驱动带可以与小车紧密接触。
2.将球放入小车上并固定,球应具有一定的质量。
3.使用刻度尺测量小车和球的位置,可以在小车上粘贴纸制作标记。
使用方法:在一定的力的作用下,球被释放后,小车会沿着水平面上的刻度移动,球会沿着竖直方向做平抛运动。
通过测量和计算球在每个位置的运动轨迹,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平抛运动的相关知识。
三、凸透镜成像模拟器材料:凸透镜、物体、像屏、光源。
制作步骤:1.将凸透镜放在适当位置。
2.将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物距处,物体可以是一个尺子或者其他可以容易确定位置和形状的物体。
3.放置一个像屏在适当的位置,可以调整它的位置和距离。
4.开启光源,确保光线能够通过凸透镜形成像。
使用方法:调整物距和像距的大小,观察和记录成像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和规律。
通过制作这些简单的物理教具,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的基本原理和现象。
同时,这也能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例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实际情况,设计出更多有趣的物理教具来辅助教学。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自制教具实践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自制教具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ecfaf16d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38.png)
标题: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自制教具实践一、引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具的使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理解能力至关重要。
然而,现有的教具往往不能满足所有教学需求,因此,自制教具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
本文将介绍一些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自制教具实践,以及这些教具的设计、制作和使用效果。
二、自制教具的设计和制作1.静电现象演示器该教具的主要目的是演示静电现象,包括电荷的转移和电荷的吸附等。
教具主要由两个不同材料的金属小球、绝缘体小球和金属箔片组成。
通过摩擦后,两个金属小球可以产生静电,并吸附到箔片上,生动地展示了静电现象。
2.光学三棱镜教具该教具主要用于演示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
教具主要由透明塑料板、彩色颜料和激光笔组成。
通过调整塑料板的角度和激光笔的光束,可以观察到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学原理。
三、自制教具在教学中的应用1.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自制教具能够生动地展示一些抽象的物理概念,如静电现象演示器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电荷的转移和吸附现象。
这种直观的展示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2.增强实验教学效果自制教具通常与实验相结合,通过实验与教具的结合,可以增强实验教学效果。
例如,光学三棱镜教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四、实践效果与反思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自制教具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理解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自制教具,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具体需求来设计适合的教学工具,更好地展示抽象的物理概念和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此外,自制教具的制作过程也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机会,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然而,我们也注意到自制教具存在一些挑战和局限性。
首先,自制教具的制作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源,这可能会影响教学进度。
其次,自制教具的质量和稳定性也可能受到影响,这可能会影响教学效果。
因此,在制作和使用自制教具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并确保其质量和稳定性。
如何自制物理教具演示文稿
![如何自制物理教具演示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607af5fa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d4.png)
第二十页,共186页。
B.自制物理实验教具案例
希罗喷泉
该实验不仅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同时也是利用大气压的一 个很有趣的实验。
第二十一页,共186页。
B.自制物理实验教具案例
希罗喷泉
该实验不仅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同时也是利用气压的一个很有趣 的实验。
第六页,共186页。
A.谈谈自制物理实验教具意义、常用加工方法
2.2 怎样设计自制教具
一般来说自制教具之前首先要进行方案设计,绘出草图后方能施工。
对于比较复杂的教学仪器或教具的设计和制作是一项比较综合、复杂和细 致的工作;它涉及仪器用途(用来干什么,演示还是分组实验)、精度(定性还是定 量,测量结果准确到何等程度);设计依据(设计原理、方法);设计装置(包括机
3)工作原理
如图7-1-3所示,当水沿出水管3流出时,封闭在饮料瓶1
中空气的体积增大,压强减小,使管外大气压强大于管中空气
的压强,所以水能从喷嘴2喷出。喷射的水柱高度由储水槽 4与接水槽5水平面间的高度差来决定。
水柱喷射高度的计算方法如下:设大气压强为p0,签字笔 喷管中的空气压强为p,接水槽到储水槽的高度差为H,储水 槽液面到饮料瓶中液面的高度差为s,喷射水柱高度为h。
如何自制物理教具演示文 稿
第一页,共186页。
如何自制物理教具
第二页,共186页。
A.谈谈自制物理实验教具意义、常用加工方法
一.自制物理实验教具的意义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部分。物理 规律的发现、物理理论的建立和物理学的发展,都离不开实验,
都必须以严格的物理实验为基础,并受到实验的检验。因此,物理 实验在物理学的创立和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在推 动其它科学、工程技术的发展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不言而喻 ,在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的作用非常重要。
物理自制教具演示步骤
![物理自制教具演示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b67de5f9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ce.png)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物理实验创新装置图一:塑料瓶中装有相同质量的水、食用油的。
图二:用U形管改装的气体温度计,为增加可视度,里面装的是红墨水。
图三:将塑料瓶放在水槽里,用导管连接U形管和直玻璃管。
图四:往水槽里倒入适量的热水。
创新思路:
教材中实验原型温度计液柱上升慢,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难以做到相同,
耗时长,温度计的可视度差,大多数学生看不清读数。
创新装置用U型管改装成气体温度计,气体受热膨胀比液体快,瓶内水和食用油有较小温度的变化就能使气体膨胀较大,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快,U型管内水位差变大。
往水槽里倒入热水,更主要的是确保了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相等,因而节省了实验时间,提高了学生的可视度和可信度,并且实验直观、形象、操作简单、
方便省时。
创新实验结果:
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食用油,加热相同的时间,与食用油相连的温度计液面水位差大,说明油的温度升高得快,表明油的吸热能力弱。
注意:
水温约70摄氏度,实验完毕,请将直玻璃管取出来,用盖子盖好塑料瓶。
物理教具制作
![物理教具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a27a7c7e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2f.png)
物理教具制作物理教育是培养孩子科学素养的重要方式之一。
然而,物理的学习和实践往往需要昂贵的仪器和设备。
因此,制作简单的物理教具可以帮助教师向学生介绍基础物理概念和原理。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几种简单的物理教具制作方法,以帮助教师改善物理教学质量。
1. 温度计温度计是一种用于测量温度的仪器。
最简单的温度计可以使用酒精或水,并用一个尺度标记温度。
制作这种温度计需要以下材料:- 一只小玻璃瓶- 一些酒精或水- 一根细玻璃管- 红色和蓝色食品染料- 度数表制作过程如下:- 将红色食品染料添加到一些酒精中,将蓝色食品染料添加到另一些酒精中。
- 将细玻璃管放入一只小玻璃瓶中,使其贴在瓶底上方。
这将成为我们的温度计玻璃管。
- 用吸管将红色染料的酒精注入玻璃管,直到管子里填满了酒精。
- 用吸管将蓝色染料的酒精注入小玻璃瓶中,直到管子外面的液体也被充满。
- 将瓶子放入温度比较高的水中,并记录红色染料的水平位置。
然后将瓶子放入温度比较低的水中,并记录蓝色染料的位置。
这些位置将对应于瓶子里的温度变化。
- 使用度数表将红色和蓝色染料的位置转换为温度。
2. 摆锤一个摆锤可以用来演示简谐振动。
我们可以在家里制作一个简单的摆锤,并用它来讲解重力与运动。
制作摆锤需要以下材料:- 一条线- 一个小的金属球(如小螺母)- 一些胶带- 一只细便携式磅秤- 用一些胶带将小金属球系在线的一端上。
- 将线固定在墙上,并且使线保持垂直。
这就是我们的摆锤。
- 将摆锤从45度左右的位置推开,并让它摆动。
使用便携式磅秤测量在摆动时球的重力。
重力大小应该都是一样的。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简谐振动和重力定律。
3. 真空球真空球是用于演示空气压力的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制作一个在球内产生真空的装置,并用它来演示气压的作用。
制作真空球需要以下材料:- 将空气管的一端粘在注射器的头部上。
- 用注射器将一半的空气从玻璃球中抽出来。
- 用胶带将球口封好。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两例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两例](https://img.taocdn.com/s3/m/c69a08ab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e3.png)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两例在教授物理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教具对概念做更清晰的展示,以更有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而自制物理教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增加学习乐趣,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消费成本。
具体来看,下面就介绍两种以简便、实惠的自制教具,即电子室压表和声音实验装置,以供初中物理老师和家长们参考。
首先,电子室压表,这是一种利用家用电器制作的物理实验教具,它可用来测量电子室压。
它的制作过程十分简单,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
首先,要拿出一台家用电视机,拆开电视机的封机壳,取出电视机的螺丝,然后拆开电视机的液晶屏,拆下液晶屏,再拆下背部的电源电路板,在电源电路板上取下一块电容,记下电容上的 200F数值,然后从电源电路板上取下一个电阻,记下电阻的电压值,接着连接一个电子室压表,将电容和电阻接到电源电路板上,最后在电子室压表上显示出电子室压,即可完成制作。
其次,还有一种声音实验装置,这是一种利用手机等日常用品制作的物理实验装置,它可用来测量声音的传播速度。
制作过程也很简单,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
首先,要准备一台手机,一把手枪,两个铁棍子,以及一台电钮子。
然后将铁棍子固定在手枪上,用电钮子将铁棍子的拨号线连接到手机的耳机插孔上。
接着,在手机上记录当前的时间,在手枪上设定一定的延迟时间,最后,当点击手枪上的开关时,就可以看到声音在空间上传播的时间,因此可以计算出声音的传播速度。
以上就是物理实验中可以使用的两种自制物理教具电子室压表和声音实验装置,他们都非常简单便捷,非常实惠,而且制作步骤也很容易,只要稍加操作,就可以把一些家用电器变成自制的物理实验教具,为教学带来新的热情和活力,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更有趣更有乐趣。
在学习物理中,只能通过课本和书本学习是很难掌握知识的。
在学习中,老师可以利用各种自制物理教具对概念做更清晰的展示,以更有趣的方式开启学生们的知识之旅,不仅有助于学习的深入,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培养归纳概括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家长减少物质消费。
在家里就能做的物理小实验
![在家里就能做的物理小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8aaf033af111f18583d05a26.png)
在家里就能做的物理小实验作者:吴岩来源:《中学物理·初中》2013年第02期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初中物理教材中设置了大量的“探究实验”,这些探究实验大部分是从原来的学生实验、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小实验变化而来.但是由于器材的原因,一些探究活动只能由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来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重视课外小实验,更多地自制教具,开发出便于学生自制、操作的小实验,特别是研制花钱少且操作简单的教具,让学生的“实践活动量”有足够的保证.重视这些小实验的教学,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对全面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有重要的意义.实验虽小,作用却大.下面是我与学生在课余利用身边的常见的器材做的一些实验介绍.1用可乐瓶造喷泉【实验步骤】(1)在可乐瓶的盖子上打两个孔,孔不易过大,以刚刚插入吸管为宜.(2)向可乐瓶内注入大约3/4的水,再盖上打好孔的盖子.(3)分别把直吸管和弯吸管插入两个孔中,直吸管插进水面,弯吸管不接触水面.(4)用力吹那根没有接触水面的弯曲的吸管,这时就会看到直吸管的那一端有喷泉喷出来.【实验大揭秘】在往瓶里吹气之前,可乐瓶里的气压和外界空气的大气压是相等的.用力吹那根没有接触水面的弯曲吸管,可乐瓶内的气压就会增加,因此可乐瓶内的水就会被瓶内气压压入直吸管内,直至喷出,形成了喷泉.2小小喷雾器【实验步骤】(1)将吸管按照2∶1的比例剪成两截.(2)先将较短的那截吸管插入盛水的杯中,使较长的吸管管口贴靠在短吸管的上端,与较短吸管的上部呈直角,并与水面保持水平.(3)用力吹长的吸管,这时你就会看到小小喷雾器喷出水雾来.【实验大揭秘】向吸管吹气时,两截吸管之间的气流加快,气压下降,而液面的气压与外界气压相同,都是大气压,所以液面的大气压就会把水压进短吸管,直至喷出.这个实验主要运用了伯努利定理: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3制作浮沉子【实验步骤】(1)用各种口服液的玻璃小瓶来制作浮沉子.用粗铁钉扎一下吸管孔(以扩大孔径),在瓶颈上缠绕适量的细金属丝(用以降低瓶口朝下时瓶的重心,并确保瓶口始终朝下),用带针头的注射器调节小瓶里装的水量,使小瓶刚好能漂浮在烧杯中的水面上,只让小瓶极少量体积露出水面,这样浮沉子就做好了.(2)找一个500 mL左右的塑料饮料瓶,将饮料瓶中加入占容积95%左右体积的水,把拔掉吸管的小瓶(完整保留瓶盖)开口向下放入塑料饮料瓶中,漂浮在水面上,给塑料瓶加上盖子,塑料瓶内密封了少量空气.(3)用手轻轻挤压塑料瓶,观察到小玻璃慢慢没入水中,使其刚好悬浮于水中.(4)继续加大对塑料瓶的压力,观察到小玻璃瓶沉到水底.(5)减小对塑料瓶的压力,观察到小玻璃瓶向上运动直至重新浮出水面,而且观察到有带颜色的药液由小瓶排入塑料瓶的水中(水被染成颜色).【实验大揭秘】挤压塑料瓶时,塑料瓶发生形变,瓶内水面上方密闭空气被压缩,密闭气体气压变大.小瓶瓶口内侧药液产生的压强小于小瓶瓶口外侧水产生的压强,水被挤入小瓶内.小瓶总重变大,小瓶下沉.在下沉过程中,V排变大,浮力变大,当小瓶总重刚好等于小瓶所受浮力时,小瓶处于悬浮状态.继续加大压力,塑料瓶内密闭气体压强继续变大,水继续被压入玻璃小瓶内,小瓶总重继续变大,但由于小瓶已浸没于水中浮力不变,小瓶总重大于小瓶所受浮力,小瓶沉于水底.反之,减小对塑料瓶的压力,塑料瓶内密闭气体压强变小,小瓶瓶口内侧药液产生压强大于小瓶瓶口外侧水产生的压强,小瓶内药液被挤出,小瓶总重变小,当小瓶总重小于小瓶所受浮力时,小瓶将上浮至漂浮.漂浮时,小瓶总重等于所受浮力.潜水艇与浮沉子升降道理是相同的.潜水艇下潜时,让海水充入水舱中,增大自重.当总重等于浸没时所受浮力时,潜水艇悬浮于水中.让海水继续充入潜水艇水舱中,增大自重,当总重大于浸没时所受浮力时,潜水艇沉入海底.反之,潜水艇让海水排出水舱时,减小自重,当总重小于浸没时所受浮力时,潜水艇上浮,漂浮于水面.4形影不离的电流和磁场【实验步骤】(1)用细线把回形针拴好,吊起来.拿着回形针在磁铁上沿着同一个方向摩擦20次.(2)把铝箔纸卷成长条,分别接在电池的正负两极.一个简单的电路就做成了.(3)让铝箔纸导线的中心靠近吊起来的回形针,这时你会发现回形针会做剧烈运动.【实验大揭秘】当铝箔纸接触到电池的正负极时,导线就通上了电,这时,在导线周围就产生了磁场.被磁铁摩擦过的回形针相当于磁针,当导线靠近它时,它因为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而剧烈运动起来.5自制密度计【实验步骤】(1)取一支带有橡皮头的铅笔,在橡皮头上沿铅笔的轴向按上一个图钉,然后放在清水中,可以看到铅笔竖直浮在水面上.(2)在铅笔与水面接触处划一条细横线,这就是水的密度刻度.(3)把这个简易的密度计放在食用油、盐水中,就可以比较出三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实验大揭秘】密度计无论放在那种液体中都是漂浮的,这是一种平衡状态,因此它的重力始终等于它受到的浮力.它放入不同的液体里,浸入液体的体积是不一样的,但是它受到的浮力都是一样的,都等于它的重力.可以根据密度计上的刻度来直接读出所放入的液体的密度:把它放在密度比较大的液体里,那它浸入液体的体积就小点,把它放在密度比较小的液体里,那它浸入液体的体积就大点.这样的话密度计的刻度从下往上的示数是越来越小的,这个和量筒正好相反.。
八年级下册-物理小制作
![八年级下册-物理小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4f5dddd233d4b14e852468d0.png)
木髓球静电验电器从植物的干茎中取木髓,晒得很干后捏成一些直径约5毫米的小球。
在小球上涂一层铝粉漆、胶体石墨或金粉漆。
在每个球上连接15厘米长的丝线。
在木架上挂一个木髓球。
用绸布、毛皮或法兰绒摩擦过的物件去接近木髓球,看它如何动作。
这种木髓球装置叫做验电器。
除了用木髓球外,也可用爆米花、聚苯乙烯膨体球、乒乓球或其它很轻的物体。
主要的一点是要涂上一层金属粉,使其成为导电体。
可以用蛋白将铝粉涂在球的表面。
伏打电池现介绍一种伏打电池,可以使1.2伏小灯泡连续发光,持续时间可达10分钟以上,使用后也不必作特殊处理,制作容易,使用方便。
【制作方法】1.容器及溶液的配制:在约200毫升带盖的口瓶上另配一个胶塞,塞上钻两个直径约4毫米的孔。
溶液为15%的稀硫酸(质量比),内加1%的重铬酸钾作去极剂如配制100毫升溶液,就先在用蒸馏水洗净的烧杯中倒入85毫升蒸馏水,再缓慢注入15毫升纯硫酸,然后加入1克重铬酸钾。
经搅拌使重铬酸钾全部溶于蒸馏水后,装入广口瓶,盖好备用。
2.极板的制法:取约60×10×4毫米3的电解铜和锌各一块,把直径约4毫米、长约5厘米的两段粗铜丝,一端与铜块、锌块焊牢,另一端穿过胶塞,并通过一小段软线与1.2伏小灯泡焊牢,如图16.7-1所示。
【使用方法】揭开广口瓶盖,将极板插入瓶内的溶液中灯泡即亮。
实验完毕,取出极板,用蒸馏水洗净包好保存,将广口瓶盖好,以后继续使用。
【注意事项】极板一定要保持干净,溶液混入普通的水或其他物质。
编者提示:本自制教具可辅以“简单的电现象”部分的物理实验教学。
2003-04-11 选自:《初中物理自制教具》水果电池【制作方法】取一块30×20×2厘米2的木板,钉在一块30×15×2厘米3的木板上,做成如图167-2所示的支架。
按图中要求,在支架的上部中间处,装一只发光二极管,在发光二极管下方挖孔装一只微安表。
高中物理自制演示实验教具的设计与制作
![高中物理自制演示实验教具的设计与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2366b98c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f0.png)
高中物理自制演示实验教具的设计与制作一、设计原则在设计自制演示实验教具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教具的设计必须符合物理原理和教学理论,能够正确反映物理现象和规律,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安全性原则: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教具的设计必须避免任何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的隐患,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直观性原则:教具应设计得直观易懂,能够清晰地展示物理现象和过程,便于学生观察和理解。
经济性原则: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尽量使用简单易得的材料,降低制作成本,提高教具的经济性。
重复性原则:教具应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够在多次实验中保持稳定的性能,减少资源浪费。
二、设计步骤选题与构思:根据教学需要和物理知识点,选择适合的演示实验作为教具的设计对象。
然后,构思教具的设计方案,包括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和实验流程等。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方案,准备所需的材料。
这些材料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如气球、水、纸张等,也可以是专业的实验器材。
制作与调试:按照设计方案制作教具,并进行初步调试。
在调试过程中,注意检查教具的性能是否稳定,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修正。
实验验证:使用制作好的教具进行实验验证,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数据。
通过对比实验结果和理论预期,评估教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改进与优化:根据实验验证的结果和反馈意见,对教具进行改进和优化。
这包括调整材料、改进结构或优化实验流程等方面。
三、实例分析以自制“平抛运动仪”为例,该教具的设计思路如下:设计思路:为了形象生动地展示平抛运动的轨迹,可以利用水流在水平方向上的初速度来模拟平抛运动。
通过注射器给水流一个初速度,使其在水平方向上运动并形成抛物线轨迹。
材料准备:需要准备方型木底板、直木条(或铁架台)、医疗注射器、木板、直尺、铁钉、白纸等材料。
制作过程:用直尺在木板上建立平面坐标系,并将其固定在方型木底板上。
将木条(或铁架台)固定在方型木底板上作为支撑架。
高中物理小手工展示教案
![高中物理小手工展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4672c4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ca.png)
高中物理小手工展示教案
主题:简易电磁铁
年级:高中
目标:通过制作简易电磁铁,学生能够理解电流通过螺线管产生的磁场,并能够利用电磁铁吸附铁磁物体。
材料:铁螺丝、铜线、干电池、绝缘胶带
步骤:
1. 将铁螺丝穿过绝缘胶带上的两个小孔,确保螺丝两端露出一段。
2. 将一段铜线绕在螺丝上,并将两端剥开。
3. 将铜线一端连接到干电池的正极上,另一端连接到负极上。
4. 启动电池,观察铁螺丝的变化。
讨论问题:
1. 为什么电流通过螺线管会产生磁场?
2. 电流方向改变时,磁场的方向会发生变化吗?
3. 电磁铁可以吸附的物质有哪些?
延伸活动:
1. 用不同长度和绕圈数的铜线重复制作电磁铁,比较它们产生的磁场强度。
2. 设计一个简单的电磁升降机,实现通过电操控升降物体。
注意事项:
1. 操作电池时要小心,避免短路和电击。
2. 确保铜线和铁螺丝不触及彼此,以免产生短路。
3. 强调安全意识,并告知学生不得私自操作电学设备。
自制教具物理实验报告
![自制教具物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ff5c494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90.png)
自制教具物理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设计并制作一种自制教具,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实验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实验原理自制教具是通过物理原理,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直观的模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
该教具的设计基于以下物理原理:1.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受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2. 弹簧恢复力:弹簧恢复力与弹簧的弹性系数以及伸长或压缩的长度成正比。
3. 斜面运动:斜面运动中,物体受到分解后的重力和斜面法向力的作用。
实验材料- 木板- 弹簧- 小车- 斜面实验步骤1. 制作小车:将一个小木块钉在木板上,使其可以自由移动。
2. 添加弹簧:在小车的前方固定一根弹簧。
确保弹簧的一端和小车连接,另一端连接在木板上。
3. 制作斜面:用木板制作一个斜面,角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固定在木板上。
4. 进行实验:将小车放置在斜面上,使其可以沿斜面自由滑动。
观察小车受到的力和加速度的变化。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当小车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未受任何力的作用,因此可以推断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2. 当斜面的角度增大时,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增大,加速度也随之增大。
3. 当斜面的角度减小时,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减小,加速度也随之减小。
4. 弹簧的弹性系数以及伸长或压缩的长度对恢复力的大小有很大影响。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固定长度并改变弹簧的弹性系数,或保持弹性系数不变并改变长度,来观察恢复力的变化。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牛顿第二定律成立,小车的加速度与受到的合外力成正比。
2. 斜面的角度对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和加速度产生影响,角度越大,合外力和加速度越大。
实验应用这种自制教具可以广泛应用于物理实验教学中,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物理原理和概念。
通过这种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到物理实验中的相关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观察实验结果,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
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设计和制作自制教具,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理实验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自制物理教具与物理小实验0
![自制物理教具与物理小实验0](https://img.taocdn.com/s3/m/e6e85ab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01.png)
实验步骤与操作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器材和材料。
2. 按照实验指导进行操作。
实验步骤与操作
• 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步骤与操作
1. 安全注意事项
确保实验环境安全,避免使用危险器 材和试剂。
2. 正确操作
按照实验步骤逐步进行,注意观察和 记录。
实验结果与讨论
实验讨论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和 观察到的现象,得出实验结
制作方法
将绳子一端固定在固定点上, 另一端系上重物。
实验原理
摆锤的摆动周期与摆长和重力加 速度有关,通过摆动周期可以探
究这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自制物理教具案例二:摩擦力演示器
制作材料
一块木板、一个小车、一些不同材质 的布料。
制作方法
将木板平放,把小车放在木板上,再 将不同布料放在小车底部。
使用方法
通过自制物理教具,可以引导学生利 用废弃物品制作教具,从而培养学生 的环保意识。
降低教学成本
自制物理教具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常见 材料制作,相比购买传统教具,成本 更低。
自制物理教具的方法
02
与技巧
选择合适的材料
01
02
03
安全性
选择无毒、无害、不易破 碎的材料,确保使用过程 中的安全。
易得性
优先选择容易获取、成本 低廉的材料,以便于制作 和推广。
自制教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 解抽象的物理概念和原理,通过 直观的展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
解和记忆。
培养实践能力
自制物理教具的过程本身就是一 种实践操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动
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家庭学习中的应用
增进亲子互动
家长和学生一起制作物理教具,可以增进亲子关系,同时培养学 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初中物理力学演示实验低成本自制教具5例
![初中物理力学演示实验低成本自制教具5例](https://img.taocdn.com/s3/m/b7bc742d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bc.png)
初中物理力学演示实验低成本自制教具5例初中物理是一个重要的学科,力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为了更好地让初中生学习和理解力学概念,进行力学实验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实验设备价格昂贵,不可避免地会对学校产生负担,同时也会限制老师和学生的实验活动。
因此,我们介绍五个低成本自制教具的制作步骤,这些教具可以很好地辅助力学实验,并且不会造成财务压力。
1.过滤法测定物体体积这是一个简单的实验,可以用于测量固体物体的体积。
为了制作它,需要一只注射器、一张塑料薄膜、一些硬纸板,以及一个标尺。
步骤如下:1)制作一个三角形筒。
用硬纸板和胶水制作一个三角形,则筒以进行物体测量。
2)在持管顶部穿孔,插入标尺,并在底部贴上透明塑料薄膜。
3)将注射器插入开口处,卡住三角筒的底部,此时整个装置就搭建完成。
4)将要测量的固体物体放入三角筒中,然后注入水,记录两个高度。
这个装置的原理是根据物理规律:浸入液体时排出的液体体积等于物体体积。
2. 弹簧测量重力实验这个实验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重力。
为了制作这个实验装置,你需要用到一根弹簧,硬纸板,滑轮、扭转绳子和挂重物。
步骤如下:1)用硬纸板制作一个四方形架网,一边直立,一边开放。
2)将滑轮悬挂在直立面的边角,绕到开放面并与弹簧相连。
3)用扭转绳子从开放面穿过滑轮,然后用钩挂上重物。
4)记录挂重物时,弹簧的拉伸距离,如此一来,就可以用简单的物理计算估测物体的质量。
3. 弹性碰撞小车实验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弹性碰撞、动能守恒等物理概念。
弹性碰撞小车可以用简单的材料制作,只需要木板、弹簧、轮子以及一些固定要素。
步骤如下:1)在木板上钻两个小孔,并将弹簧拉伸连接两个孔。
2)将轮子通过螺栓固定到木板底部。
3)将一个小球体卡在弹簧上,然后学生可以通过引导弹簧与木板相碰撞来体验弹性碰撞过程。
4. 稳定平衡小勺实验这个实验装置可以帮助初学者理解稳定性和平衡问题。
实验装置需要用到三根针、小勺及一些硬纸板。
自制科学教具简单图文教案
![自制科学教具简单图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17e336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d8.png)
自制科学教具简单图文教案引言:科学教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辅助工具,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然而,市面上的科学教具种类繁多,价格昂贵,有时候学校或家庭的经济条件并不允许购买这些教具。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自制一些简单的科学教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简单的自制科学教具,并提供图文教案,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制作过程。
一、自制简易显微镜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观察微小的生物结构。
下面我们将介绍如何用简单的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显微镜。
材料:1. 一个透明的玻璃小瓶2. 一张透明塑料薄膜3. 一根橡皮筋4. 一张白纸5. 一支手电筒制作步骤:1. 将玻璃小瓶倒扣放在白纸上,用铅笔在玻璃瓶底部画一个圆圈,然后用剪刀将这个圆圈剪下来。
2. 将透明塑料薄膜拉紧放在玻璃瓶口上,用橡皮筋将其固定。
3. 将手电筒打开,将玻璃瓶底部对准光源,然后将需要观察的物体放在透明塑料薄膜上,就可以通过玻璃瓶观察物体了。
二、自制简易电磁铁电磁铁是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它能够产生磁场,吸引铁磁物质。
下面我们将介绍如何用简单的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电磁铁。
材料:1. 一根铁钉2. 一根绝缘铜线3. 一个 1.5V 电池4. 一块铁磁物质(如铁钉或铁片)制作步骤:1. 将铜线围绕铁钉的一端绕上10圈左右,然后将铜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到电池的两极上。
2. 将铁钉的另一端靠近铁磁物质,打开电池,就可以看到铁钉变成了一个电磁铁,能够吸引铁磁物质了。
三、自制简易天平天平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地称量物质。
下面我们将介绍如何用简单的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天平。
材料:1. 两个一样大小的塑料瓶2. 一根细木棍3. 一根细绳4. 一些小铁块或石头制作步骤:1. 将细木棍横放在两个塑料瓶上,用细绳将细木棍固定在塑料瓶上。
2. 将小铁块或石头放在两个塑料瓶上,调整位置使得天平保持平衡。
3. 将需要称量的物质放在一个塑料瓶上,就可以通过天平称量物质了。
自制物理教具与物理小实验
![自制物理教具与物理小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e9e4735c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8c.png)
基于牛顿第三定律、电磁感应、 光的折射等基础物理原理,通过 实验现象展示物理规律。
实验步骤与操作
1. 准备实验器材
根据实验原理选择合适的器材,如小 车、弹簧测力计、导线、电池等。
2. 设定实验环境
确保实验环境安静,避免外界干扰, 调整实验参数。
实验步骤与操作
3. 开始实验
按照预设步骤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
测试与调整
对原型进行测试, 根据需要调整设计。
设计教具
根据教学需要,设 计教具的形状、大 小和功能。
制作原型
按照设计图,制作 出教具的原型。
优化与改进
根据测试结果,优 化教具的设计和制 作过程。
制作实例展示
01
02
03
自制简易小车
利用纸盒、电池、小电机 等材料制作一个可以行驶 的小车,帮助学生理解轮 子与转动的关系。
结论
05
自制物理教具与小实验的意义
增强实践能力
通过自制教具和小实验,学生 可以亲自动手制作,提高动手
能力和实践能力。
加深理解
通过亲手操作和观察实验结果, 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物理原理 和概念,提高学习效果。
激发兴趣
有趣的实验和教具可以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对物理学 科的热爱。
培养创新能力
在制作教具和设计实验的过程中, 学生需要发挥创新思维,尝试不同
3. 探讨实验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提出 优化建议。
2. 将实验结果与理论知识进行对比,加 深理解。
结果讨论
1. 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误差来源 。
物理教具与小实验的
04
应用
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辅助理论教学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更直观 地理解物理原理,例如通过自制 滑轮组来解释滑轮的工作原理。
高中物理实验自制教具教案
![高中物理实验自制教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9c1150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e3.png)
高中物理实验自制教具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自制电磁铁教具,让学生了解电流产生的磁场,并能够观察和测量不同电流对磁场的影响。
实验原理:根据安培环路定理,通过在导线中通电产生磁场的原理,制作一个简单的电磁铁教具。
实验材料:
1. 铜线
2. 铁芯
3. 9V电池或电源
4. 电线
5. 涂有绝缘胶的木板
实验步骤:
1. 将铜线缠绕在铁芯上,制作成一个螺线状的线圈。
2. 将电池或电源连接在线圈两端,使电流通过线圈。
3. 将铁芯放置在绝缘木板上,并通电,观察铁芯上是否有磁场产生。
4. 测量不同电流下产生的磁场强度,并记录数据。
5. 通过调整电流大小,观察磁场的变化,并记录数据。
6. 总结实验结果,分析电流大小对磁场强度的影响。
实验注意事项:
1. 小心操作电源和电线,以免发生电击事故。
2. 在实验过程中要小心铁芯可能会变热,避免烫伤。
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断开电源并清理实验场地。
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学生可以得出电流大小与磁场强度成正比的结论。
并且通过观察磁场的变化,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
延伸实验:
1. 通过改变线圈的匝数或铁芯材料,观察磁场强度的变化。
2. 利用自制的电磁铁教具进行实验,研究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
实验评价:
通过自制电磁铁教具的实验,学生不仅可以深入理解电磁现象的原理,还可以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2019秋教科版八年级物理自制教具[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演示仪]
![2019秋教科版八年级物理自制教具[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演示仪]](https://img.taocdn.com/s3/m/d20b0122844769eae109ed02.png)
初中物理教学自制教具
(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演示仪)
一、实验器材:光具座,焦距不同(厚度不同)、凸透镜四个、通光镜1个、凹透镜2个、光屏1个、蜡烛、火材、眼球的结构图
二、实验原理:晶状体变形是产生近视、远视的主要原因,矫正近视眼的方法是配带凹透镜,矫正远视眼的方法是配带凸透镜。
三、装置说明:
四、演示正常眼成像:
将代表正常眼凸透镜摆放在图晶状体的位置,然后将光屏摆放在视网膜的位置,点燃蜡烛,会看到成像在视网膜上。
五、近视眼成像及矫正:
1、换用较厚的凸透镜,观察光屏像不再清晰,移动光屏,会发现此时成像在视网膜的前面,表示为近视眼。
2、分别把平板玻璃镜片,凹透镜,凸透镜放在代表近视眼的晶状体前,观察光屏上像,然后移动光屏,会发现,平板玻璃镜片没有改变像的位置,
凸透镜使像的位置前移,凹透镜使像的位置后移,这说明选择合适的凹透镜就可以使像后移到视网膜上。
六、远视眼成像及矫正:
1、换用较薄的凸透镜,观察光屏像不再清晰,移动光屏,会发现此时成像在视网膜的后面,表现为近视眼。
2、分别把平板玻璃镜片,凹透镜,凸透镜放在代表近视眼的晶状体前,观察光屏上像,然后移动光屏,会发现,平板玻璃镜片没有改变像的位置,凸透镜使像的位置前移,凹透镜使像的位置后移,这说明选择合适的凸透镜透镜就可以使像前移到视网膜上。
物理自制教具演示步骤
![物理自制教具演示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238eaf8c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2a.png)
物理自制教具演示步骤第一步:确定演示目标在进行物理自制教具演示之前,需要明确演示的目标是什么。
是为了展示一些物理原理,还是为了解释一些实验过程?确定目标有助于在整个演示过程中保持清晰的思路,并能够更有效地传达给学生。
第二步:准备材料和设备在进行物理自制教具演示之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根据演示的目标和内容,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备,并确保它们的可用性和安全性。
可以自制一些实验器材,如简易电路板、物理力学实验平台等,也可以使用市售的物理实验仪器和设备。
第三步:安全措施在进行物理自制教具演示之前,需要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
比如,当演示涉及到电流较大的实验时,需要确保电路的绝缘和安全接地;当演示涉及到高温实验时,需要戴好防护眼镜、手套等。
学生也需要提前告知注意事项,以确保演示过程的安全性。
第四步:演示过程在进行物理自制教具演示时,需要按照预定的步骤进行演示。
首先,对演示的物理原理进行简要解释,帮助学生理解演示的目的和意义。
然后,逐步演示实验的过程,并解释每个步骤的原理和现象。
在演示过程中,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或让学生参与进来,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互动。
第五步:实验结果分析在演示结束后,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让学生理解实验中所涉及的物理原理,并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之间的差异或一致。
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知识背景,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他们的物理理解。
第六步:概括总结在演示的最后,可以对整个演示过程进行概括总结。
总结可以从演示的目标、准备工作、演示过程以及实验结果等方面展开。
通过总结,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形成系统的认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第七步:反馈和评估在物理自制教具演示结束后,可以进行反馈和评估。
可以通过提问学生或进行小测验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演示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反馈意见。
反馈和评估有助于了解学生对演示内容的消化吸收程度,并可以根据反馈情况对今后的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物理实验创新装置
图一:塑料瓶中装有相同质量的水、食用油的。
图二:用U形管改装的气体温度计,为增加可视度,里面装的是红墨水。
图三:将塑料瓶放在水槽里,用导管连接U形管和直玻璃管。
图四:往水槽里倒入适量的热水。
创新思路:
教材中实验原型温度计液柱上升慢,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难以做到相同,
耗时长,温度计的可视度差,大多数学生看不清读数。
创新装置用U型管改装成气体温度计,气体受热膨胀比液体快,瓶内水和食用油有较小温度的变化就能使气体膨胀较大,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快,U型管内水位差变大。
往水槽里倒入热水,更主要的是确保了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相等,因而节省了实验时间,提高了学生的可视度和可信度,并且实验直观、形象、操作简单、
方便省时。
创新实验结果:
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食用油,加热相同的时间,与食用油相连的温度计液面水位差大,说明油的温度升高得快,表明油的吸热能力弱。
注意:
水温约70摄氏度,实验完毕,请将直玻璃管取出来,用盖子盖好塑料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