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材料A》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适用层次:高起专适用教育形式: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考核形式:考试所属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先修课程:无一、课程简介《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管理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技术性能、应用方法,获得土木工程材料的一些实验检验技能,能正确选用与合理使用土木工程材料,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土木工程材料的基础知识。

二、课程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技术性能、应用方法,获得土木工程材料的一些实验检验技能,能正确选择与合理使用土木工程材料。

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高层建筑施工、工程计量与计价等课程的先修课程。

四、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介绍了土木工程材料的主要种类、性质及应用。

对所介绍的材料,从其基本组成、品质特征、质量要求、检测方法及选用原则等方面逐一、顺序介绍,并分以下章节进行讲解。

第一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知识点』土木工程材料定义、土木工程材料分类、材料的热工性质、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抗渗性、抗冻性、耐久性、耐水性、材料的基本状态参数。

『重点』材料的基本状态参数;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

『难点』材料的基本状态参数。

『关键知识点』材料的基本状态参数。

『基本要求』1、识记:土木工程材料定义、土木工程材料分类、材料的热工性质。

2、领会: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抗渗性、抗冻性、耐久性。

3、简单应用:耐水性。

4、综合运用:材料的基本状态参数。

第二章气硬性胶凝材料『知识点』胶凝材料的基本概念、胶凝材料的分类、石灰的分类、石灰的熟化硬化特点、石灰的特点、陈伏的作用、石灰的技术标准、石灰的应用、石膏的特点、石膏的应用、水玻璃的特点。

『重点』石灰的熟化硬化特点、胶凝材料的基本概念。

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大纲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学习目的1、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 是直接为土木工程实际问题服务的一门重要的学科。

《土木工程材料》是研究土木工程用材料结构、性能、标准及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并且研究如何选用和组配复合材料。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材料内部组成、结构、技术性能、技术标准及其相互关系。

培养学生合理选用和组配新型复合材料的能力。

2、课程的基本要求:(1)掌握砂石材料、水泥、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技术性质及其关系;掌握矿质混合料、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2)熟悉石灰、沥青及钢材的组成结构、技术性质及技术要求;(3)了解各种外加剂的性能;了解部分新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能及发展趋向;(4)了解石灰、水泥凝结硬化原理;沥青混凝土强度理论;集料的级配理论;沥青乳化机理。

(5)了解土木工程中合成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制品及应用、了解建筑功能材料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3、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在学习本课程之前, 应学完《数学》、《物理》、《化学》、《材料力学》、《工程地质》等课程,以便同学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过去学过的知识。

它是后续专业课的基础。

二、本课程学习和考核的内容绪论(2学时)教学内容:土木工程材料发展概况,土木工程材料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物中的作用,以及在经济发展中的意义;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要求和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了解土木工程材料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物中的作用,以及在经济发展中的意义;明确本课程在本专业中的地位,了解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要求和学习方法。

重点:土木工程材料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物中的作用,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概况。

难点:土木工程材料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物中的作用(一)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2学时)教学内容:材料学的基本理论,材料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材料的耐久性。

《土木工程材料》A课程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A课程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A课程大纲课程代码0801011课程名称中文名:土木工程材料A英文名:Civi1EngineeringMateria1s课程类别专业课修读类别必修学分 3.0学时48(理论38+实验10)开课学期第4学期开课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系适用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先修课程大学化学、普通物理、材料力学后续有关专业课程和教学环节土木工程材料检测技术、胶凝材料学,混凝土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A,专业技能训练主讲教师/职称籍凤秋/教授、要秉文/教授、张光磊/教授、高振国/教授、李剑芝/教授、任书霞/副教授、高礼雄/副教授、孔丽娟/副教授、罗永会/副教授、张志伟/副教授、韩玉芳/副教授、梅世刚/讲师、吕臣敬/讲师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期末考试(20%)+(20%)+(60%)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土木工程材料》,苏卿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8《土木工程材料》,赵志曼,张建平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9《土木工程材料》,葛勇主编,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7.1《土木工程材料》,宋少民、要秉文等编著.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一、课程性质和目标本课程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和土木工程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主要土木工程材料的基础知识、技术性能、品种规格、适用范围、检验方法和储运等知识;能根据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和应用之间关系合理选材,能根据土木工程材料的规范标准对材料质量进行检验,并为后续专业课程提供必备的土木工程材料的基础知识。

知识目标:课程目标1:认识土木工程材料的分类、地位、作用、现状和发展趋势,理解土木工程对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及耐久性能要求。

课程目标2:理解石灰、建筑石膏和硅酸盐水泥等胶凝材料的技术性质及应用,理解混凝土和砂浆的组成材料、技术性质及其测试方法,能够根据实际工程正确选择水泥品种,并能根据工程要求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性质与定位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学生在学习了《化学》、《材料力学》、《工程地质》等课程之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获得有关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质与应用的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基本理论,能正确认识、合理选择和使用土木工程材料,能获得主要土木工程材料实验的基本技能训练,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检验、运输与保管等相关知识,并为后续《桥梁工程》、《路基路面工程》、《道路工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等课程的学习和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主要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质、用途、制备和使用方法,熟悉土木工程材料的有关国家标准。

2.能力目标:针对不同工程,能合理选用材料;掌握土木工程材料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备对常用土木工程材料质量进行检测的能力,并能够判断质量是否合格;具备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编写实验报告的能力3.素质目标:具备未来工程师的严谨求实、扎实勤恳的学习风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四、主要内容和要求第一章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目的要求】1、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2、熟悉土木工程材料耐久性的基本概念3、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组成、结构和构造及其与材料基本性质的关系【教学设计建议】通过引入生动的工程实例引起学生对本门课的兴趣,在讲授中借助工程视频、实验动画等丰富课堂教学。

【讲授内容】1、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包括基本物理性质、热工性质、力学性质、化学性质2、材料的耐久性以及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构造第二章无机胶凝材料【目的要求】1、掌握硅酸盐水泥的矿物组成,了解其硬化机理,熟练掌握硅酸盐水泥等几种通用水泥的性能特点2、熟悉石灰等气硬性胶凝材料的硬化机理性质及使用要点,熟悉其主要用途3、了解特性水泥和专用水泥的主要性能及使用特点【教学设计建议】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常用无机胶凝材料的性质,以期在工程中能合理选用。

《土木工程材料A 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A  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A 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Building Material A Experiment
课程编码:
设课方式:课程实验
适用对象:土木工程
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
一、本实验课程教学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
“工程材料”课程为土木工程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的目的是为学习建筑设计、建筑施工、结构设计专业课程提供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并为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能够合理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有关工程材料的性质与应用的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基本理论,并获得主要建筑材料试验的基本技能训练。

二、实验项目一览表
实验项目目的和要求:
1.水泥物理性能实验、强度试验:实验要求学生掌握水泥的基本性质。

要求学生掌握水泥的强度等级确定方法,
2.砼用骨料实验:砂的筛分析实验要求掌握砂的技术性质,会计算细度模数,判别砂的粗细和级配分区。

3.砼拌合物实验、强度实验:通过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混凝土强度检测实验判定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的好坏,掌握坍落度测量方法并会对坍落度进行调整,掌握混凝土强度的试验方法及混凝土配合比的概念及其调整方法。

4.沥青三大指标实验:通过沥青的试验,掌握沥青的三大指标。

三、考核方式:
实验课做实验,实验后写实验报告.
四、教材、指导书及参考书目
1、使用教材:
陈志源,《土木工程材料》(第二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1(2)2、主要参考书:
[1] 陈银根,《建筑材料》,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8
[2] 李亚杰,《建筑材料》,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3。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的和任务《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专业和交通工程专业的必修技术基础课。

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有关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质和应用的基本知识及必要的基础理论,了解工程材料性质和材料结构的关系,以及改善性能的途径,并获得主要土木工程材料的试验方法的基本技能训练。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将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时,能够针对不同工程,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材料打下理论基础,并能与后续课程密切配合,了解材料与设计参数及施工措施的相互关系。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是在大学物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后续课程如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施工、混凝土结构设计、砌体结构等专业课,以及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提供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及基础理论。

四、教学内容、重点、教学进度、学时分配(一)绪言(4学时)1、主要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材料的基本状态参数第三节材料的力学性质第四节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第五节材料的热性质第六节材料的耐久性2、重点材料的基本状态参数及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

3、教学要求熟悉本课程经常涉及到的与材料性质有关的基本概念,要求掌握材料的基本状态参数,与水有关的性质和热工性质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运用;了解材料力学性质及耐久性的基本概念。

(二)气硬性胶凝材料(2学时)1、主要内容第一节石灰第二节石膏2、重点石灰和石膏的性质及应用。

3、教学要求了解石灰和石膏的原料、生产、凝结硬化及质量要求;掌握其性质及应用。

(三)水泥(5学时)1、主要内容第一节常用水泥第二节其他水泥2、重点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的组成及特性;硅酸盐水泥的性质与应用。

3、教学要求要求掌握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的组成及特性、硅酸盐水泥水化物及特性,以及硅酸盐水泥的性质与应用;了解硅酸盐水泥凝结硬化过程及技术要求,在此基础上掌握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的特点,对其他水泥一般了解。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土木工程材料 Civil Engineering Materials二、课程编码:三、学时与学分:32/2四、先修课程:材料力学五、课程教学目标1.以课堂面授为主、重视实验环节、辅以习题练习等教学手段进行教与学。

本课程是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主要讲授建筑材料中常用材料的技术性质、品种规格、适用范围、检验方法及储运知识等。

2.在能力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设计中合理的选择材料、在施工中正确的使用材料,并为后续专业课提供材料的基础知识。

3.重视实验环节,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操作的机会,培养工程素质。

六、适用学科专业教育培养计划土木工程专业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绪论和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4学时)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构造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材料的耐久性●建筑钢材(4学时)钢的分类、钢的冶炼、加工对钢材性质的影响建筑钢材的力学性能建筑钢材的晶体组织和化学成分钢材的冷加工及时效强化、热处理建筑钢材的标准和选用●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2学时)石膏石灰水玻璃●水泥(6学时)硅酸盐水泥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高铝水泥其它品种水泥●混凝土(10学时)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混凝土外加剂普通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建筑砂浆(1学时)砌筑砂浆抹面砂浆●墙体材料(1学时)砖砌块●实验内容(4学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易性测定及强度成型混凝土抗压强度八、教学方法(1) 研究性和创造性培养每章均设研究性和创造性培养栏。

结合该章内容讨论挑战性问题,体现研究性学习,如基于项目、问题、任务等的学习方法,讨论课,课内课外相结合等;漫谈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该方法还有创造性思维点拨,引导学生从创新的角度思考问题。

(2) 参与式试验和材料综合选用每章均设有参与式试验需要学生直接参与,如选定某些试验参数。

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有机统一。

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学习目的1、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 是直接为土木工程实际问题服务的一门重要的学科。

《土木工程材料》是研究土木工程用材料结构、性能、标准及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并且研究如何选用和组配复合材料。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材料内部组成、结构、技术性能、技术标准及其相互关系。

培养学生合理选用和组配新型复合材料的能力。

2、课程的基本要求:(1)掌握砂石材料、水泥、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技术性质及其关系;掌握矿质混合料、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2)熟悉石灰、沥青及钢材的组成结构、技术性质及技术要求;(3)了解各种外加剂的性能;了解部分新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能及发展趋向;(4)了解石灰、水泥凝结硬化原理;沥青混凝土强度理论;集料的级配理论;沥青乳化机理。

(5)了解土木工程中合成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制品及应用、了解建筑功能材料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3、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在学习本课程之前, 应学完《数学》、《物理》、《化学》、《材料力学》、《工程地质》等课程,以便同学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过去学过的知识。

它是后续专业课的基础。

二、本课程学习和考核的内容绪论(2学时)教学内容:土木工程材料发展概况,土木工程材料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物中的作用,以及在经济发展中的意义;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要求和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了解土木工程材料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物中的作用,以及在经济发展中的意义;明确本课程在本专业中的地位,了解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要求和学习方法。

重点:土木工程材料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物中的作用,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概况。

难点:土木工程材料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物中的作用(一)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2学时)教学内容:材料学的基本理论,材料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材料的耐久性。

教学目标:了解材料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材料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掌握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相互间的关系及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掌握材料耐久性的基本概念。

《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大纲及自学指导书

《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大纲及自学指导书

《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大纲及自学指导书覃荷瑛编桂林工学院成教院二零零六年八月《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大纲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它与公共基础课及专业紧密衔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主要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质、用途、制备和使用方法以及检测和质量控制方法,并了解工程材料性质与材料结构的关系,以及性能改善的途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能针对不同工程合理选用材料,并能与后续课程密切配合,了解材料与设计参数及施工措施选择的相互关系。

本课程的自学课时为70学时,面授课时为20学时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1.1 概述1 土木工程材料分类2土木工程材料的标准化1.2 材料的基本状态参数1 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2 材料的孔隙和空隙1.3 材料的力学性质1强度和比强度2 材料的弹性与塑性3 脆性和韧性4硬度和耐磨性1.4 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1 材料的亲水性与憎水性2 材料的含水状态3 材料的吸湿性和吸水性4 耐水性5 抗渗性6 抗冻性1.5 材料的热性质1 热容性2 导热性3 热变形性1.6 材料的耐久性本章提示:重点掌握建筑材料的基本力学、物理性质以及耐久性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气硬性胶凝材料2.1 石灰1 石灰的生产简介2 石灰的技术要求3 石灰的特性4 石灰的应用2.2 石膏1 建筑石膏的生产简介2 石膏的技术要求3 建筑石膏的特性4 建筑石膏的应用2.3 水玻璃1水玻璃的特性2水玻璃的应用本章提示:重点掌握石灰、石膏的特性、技术性质和应用。

第三章水泥3.1 常用水泥1 常用水泥的生产2 常用水泥的特性3 影响常用水泥性能的因素4常用水泥的选用5 常用水泥的技术要求3.2其它水泥品种1高铝水泥2 膨胀水泥3 白色和彩色硅酸盐水泥本章提示:重点掌握常用水泥的基本技术性质和质量要求,并能根据工程要求合理地选用。

第四章混凝土4.1 混凝土概述4.2 普通混凝土和组成材料1水泥2 骨料3 混凝土用水4 外加剂5 掺合料4.3 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1 和易性的概念2 和易性的测定方法3 影响和易性的主要因素4.4 硬化混凝土的强度1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强度等级2 影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4.5 硬化混凝土的耐久性1 混凝土的抗渗性2 混凝土的抗冻性3 混凝土的抗侵蚀性4 混凝土的碳化5 混凝土的碱-骨料反应4.6硬化混凝土的变形性1 化学减缩2 温度变形3 混凝土的干缩湿胀4 荷载作用下的变形4.7 混凝土质量控制与强度评定1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2 混凝土强度质量的评定4.8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1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基本要点2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和步骤3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例4.9 其它种类混凝土1 轻混凝土2 纤维混凝土3 聚合物混凝土4 高强混凝土本章提示:本章是本课程的重点,要求掌握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性能和影响性能的因素,重点掌握配合比的基本设计方法,了解其它种类的混凝土。

土木工程材料A教学大纲-长沙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材料A教学大纲-长沙理工大学

实验教学大纲“建筑材料实验”实验教学大纲大纲执笔人:李九苏课程负责人:李九苏大纲审核人:龙科军课程编号:0805100015英文名称:Experiments of Building Materials学分:0.5学时:16适用对象: 土木工程专业(桥梁、隧道、岩土、建筑方向)先修课程:土木工程材料、材料力学等一、课程性质与目的综合大土木类及我校桥梁、隧道、岩土、建筑专业的教学需要和安排,开设《建筑材料实验》课程,为一门专业基础选修课程。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主要有:1.学习试验方法,培养科学的研究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2.掌握常用土木工程材料技术性能的测试方法、数据处理、结果评定等基本技能;3.了解常用土木工程材料的质量及检验方法的现行技术标准规范;4.培养综合设计试验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打好基础;5.为后续课程和将来从事土木工程类工作打下基础。

二、基本要求1.通过实验课,巩固理论课所学的土木工程材料相关知识,使理论更好地与实践相结合;2.通过基本技能的训练,达到正确地、较为熟练地操作各种仪器设备,掌握各种试验操作技巧、计算与记录方法,了解仪器的构造与性能;3.培养综合设计试验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后续课程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打好基础。

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内容粗细集料组成设计试验、水泥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

3052.难点内容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

五、单项实验内容和目的1.粗、细集料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实验内容:(1)进行粗、细集料的表观密度和松装密度试验;(2)实验教师演示并讲解集料含水率、吸水率、压碎值、磨耗值等试验;(3)综合评定集料物理力学性能。

实验要求:(1)掌握粗、细集料表观密度和松装密度的试验方法;(2)加深理解表观密度同密度的区别,学会计算集料的空隙率;(3)学会综合评价集料物理力学性能的方法。

主要仪器:容量瓶、烘箱、干燥器、浅盘、料勺、容量筒(1L和10L)、压碎值仪、洛杉矶磨耗机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木工程材料A》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Building MaterialA
课程编码:080720205
总学时:32 实验学时:学分:2
适用对象:土木工程专业二年级学生
先修课程:无
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工程材料”课程为土木工程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的目的是为学习建筑设计、建筑施工、结构设计专业课程提供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并为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能够合理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有关工程材料的性质与应用的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基本理论,并获得主要建筑材料试验的基本技能训练。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第1章绪言
1、教学内容与要求
(1)了解建筑材料定义及其分类,建筑材料发展概况;建筑材料及其应用的技术标准以及课程的目的、任务及基本要求。

(2)了解材料的组成、材料的结构;与热有关的性质(导热性、热容);材料的耐久性。

(3)掌握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性质。

强度、冲击韧性,硬度、磨损及磨耗。

2、教学重点
掌握表示材料物理特征的性质:体积密度、密度、表观密度,孔隙率及散粒材料的堆积密度与空隙率;与水有关的性质(亲水性与憎水性、吸水性、耐水性、抗渗性)。

3、教学难点
体积密度、密度、表观密度、孔隙率、吸水率、含水率等概念。

(二)第2章气硬性胶凝材料
1、教学内容与要求
(1)了解石膏的生产与品种。

建筑石膏的凝结与硬化。

建筑石膏的特性、质量要求与应用;水玻璃的组成。

水玻璃的硬化。

掌握水玻璃的性质。

水玻璃的应用。

(2)掌握石灰的原料与生产。

石灰的熟化与硬化。

石灰的特性、质量要求与应用。

2、教学重点
掌握石灰的熟化与硬化,石灰的特性、质量要求与应用。

3、教学难点
石灰的熟化与硬化,石灰的特性;建筑石膏的特性;水玻璃的性质。

(三)第3章水泥
1、教学内容与要求
(1)了解水泥的应用与存放;铝酸盐水泥的主要矿物成分与水化产物,铝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铝酸盐水泥的性质与应用;其它品种水泥中铝酸盐水泥、快硬硅酸盐水泥、白色及彩色硅酸盐水泥、膨胀水泥等水泥的特点。

(2)掌握硅酸盐水泥的生产过程与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硅酸盐水泥的凝结与硬化,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及性质,水泥石的腐蚀与防止;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的性质和特性,达到能合理选用水泥。

混合材料的概念和分类。

2、教学重点
硅酸盐水泥的性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的性质和特性,达到能合理选用水泥。

(四)第4章混凝土
1、教学内容与要求
(1)了解混凝土的组成及组成材料的作用,混凝土的基本要求;普通混凝土结构及性质中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混凝土的变形性质,普通混凝土的耐久性;混凝土强度保证率,会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评定;早强剂的种类、引气剂、其它外加剂的作用;轻骨料混凝土、多孔混凝土及大孔混凝土;防水混凝土、耐热混凝土、耐酸混凝土、纤维混凝土、泵送混凝土及聚合物混凝土的特点。

(2)掌握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中水泥、细骨料(砂)、粗骨料(碎石、卵石)。

混凝土拌和及养护用水的技术性质和要求;普通混凝土拌和物的性质中和易性,和易性的指标(坍落度)和测定,影响和易性的因素;混凝土配制强度和设计强度间的关系。

(3)掌握混凝土配合比基本参数的确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与步骤,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举例;减水剂的作用和机理及其经济效果。

2、教学重点
掌握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中水泥、细骨料(砂)、粗骨料(碎石、卵石)。

混凝土拌和及养护用水的技术性质和要求;普通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及其指标(坍落度)和测定,影响和易性的因素;混凝土配制强度和设计强度间的关系;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教学难点
普通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的性质;普通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五)第5章建筑砂浆
1、教学内容与要求
(1)了解计算和选择砂浆配合比;普通抹面砂浆、装饰抹灰砂浆、其它抹灰砂浆。

(2)掌握新拌砂浆的和易性(稠度和分层度),砂浆的强度的确定;砌筑砂浆的组成材料及要求。

2、教学重点
掌握新拌砂浆的和易性(稠度和分层度),砂浆的强度的确定;砌筑砂浆的组成材料及要求。

3、教学难点
砂浆配合比的计算和选择。

(六)第6章烧结砖
1、教学内容与要求
(1)了解粘土原料及生产。

(2)掌握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和烧结空心砖的技术性质和尺寸大小,强度等级的表示和意义。

2、教学重点
掌握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和烧结空心砖的技术性质和尺寸大小,强度等级的表示和意义。

3、教学难点
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和烧结空心砖的技术性质。

(七)第7章建筑钢材
1、教学内容与要求
(1)了解铁和钢的概念,钢的分类;钢的冶炼和脱氧及其对钢质量的影响;化学成分对钢性能影响;钢的晶体组织与化学成分对钢性能的影响:理解钢的组织及其对钢性能的影响;碳素结构钢、低合金结构钢、钢筋混凝土结构用钢筋和钢丝的技术标准及选用;钢的锈蚀,钢材防锈的要点。

(2)掌握钢材的主要技术性质中的力学性质、工艺性能和钢材的牌号及选用;钢材的加工强化和时效处理,钢材的热处理。

2、教学重点
掌握钢材的主要技术性质和钢材的牌号及选用;钢材的加工强化和时效处理。

3、教学难点
钢材的主要技术性质和钢材的牌号及选用;钢材的加工强化和时效处理。

(八)第8章建筑塑料
1、教学内容与要求
(1)了解塑料的基本组成,塑料的基本性质,常用塑料制品的性质及其应用。

(九)第9章木材
1、教学内容与要求
(1)了解宏观构造。

显微构造;木材的物理性质。

木材的力学性质;木材的腐朽。

防腐措施;、各种胶合板、细木工板、硬质纤维板、刨花板、浸渍纸贴面刨花板的性能及选用。

(十)第10章沥青材料
1、教学内容与要求
(1)了解石油沥青的组成与结构;煤沥青的组成,煤沥青的性质特点,煤沥青的应用。

橡胶改性沥青,树脂改性沥青的性能,防水卷材、沥青胶(玛脂)、沥青防水涂料、沥青防水密封膏的性能及其应用;沥青混合料的组成材料和结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

(2)掌握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石油沥青的标准及选用;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技术指标。

2、教学重点
掌握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石油沥青的标准及选用;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技术
指标。

3、教学难点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

(十一)第11章其它工程材料
1、教学内容与要求
(1)了解绝热材料、吸声材料与隔声材料装饰材料、新型防水材料的的功能与常用品种。

三、学时分配
五、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1、使用教材:
陈志源,《土木工程材料》(第二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1(2)
2、主要参考书:
[1] 陈银根,《建筑材料》,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8
[2] 李亚杰,《建筑材料》,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3
六、课程考核
本课程是一门重点的专业必修课。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材料方面的基础知识,为今后学习《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建筑施工》等专业课程打下材料方面的基础。

本课程为考查课,重点、难点主要有:水泥的性质和选用,混凝土的组成材料的性质,和易性、配合比设计等。

主要教学方式为面授和实验相结合,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考试内容尽量选择与工程实践联系较为紧密的部分,课程成绩评定主要依据考试成绩、试验成绩、平时成绩来进行综合评定,其中考试成绩占70%,试验成绩占10%、平时成绩占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