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基础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兽医基础知识
综合分析题:
1、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方式。
答案:动物生活在环境中机体的生存、生长、发育、繁殖及进化都直接或间接的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而动物体本身又是由各器官、系统构成的统一体,因此动物体任何一个器官、系统的生理活动都与其它生理活动保持着复杂而精确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同时也必须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动物体的统一性和整体性是通过高度发达的调节活动而实现的,即使机体各部的活动能够密切配合、互相协调保持动态平衡,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恒定并使机体的活动能够与周围环境的变化相适应。机体对不同器官、系统的调节是借助细胞内源的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而实现的。细胞内源的调节是依靠酶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以及酶与代谢物质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一种调节方式,也是最原始和最基层的调节方式。单细胞生物就依靠这种方式来调节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在高等动物中,这种各个细胞各自为政的调节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生命活动的需要。所以随着动物的进化,这种原始调节方式就退居次要地位,并逐步发展起越来越完善的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方式。神经调节是指神经系统的活动,通过神经纤维的直接联系,对机体各部分的功能发生调节作用。体液调节是指体液因素,主要是激素和某些其他化学物质,通过体液循环,对机体各部分的功能发生调节作用。其中神经调节是最主要、最完善的调节方式。但无论是神经调节或体液调节,都必须通过控制细胞内源调节
的过程,才能发挥调节效应。
2、以猪、牛为例比较单、复胃的结构差异。
答案:猪胃亦为单胃。猪胃黏膜的无腺部很小,仅位于贲门周围,呈苍白色,贲门腺区很大,由胃的左端达胃的中部,呈淡灰色。胃底腺区较小,沿胃大弯分布,呈棕红色,幽门腺区位于幽门部,呈灰色。牛的胃为复胃,由四个部分构成,即瘤胃(第一胃)、网胃(第二胃)、瓣胃(第三胃)和皱胃(第四胃)。前三个胃又称前胃,前胃均无腺体,仅皱胃有腺体。
3、叙述尿的形成与排出。
答案:尿的生成是在肾小球、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共同参与下完成的,即血液先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原尿再经过肾小管和集收管的重吸收作用及分泌作用,最终形成尿液排出。
(1)、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当血液流过肾小球时,血浆中的一部分水和小分子物质可通过滤过作用而进入包裹肾小球的肾球囊腔中,这部分液体即为原尿。原尿中除不含血细胞和的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成分与血浆相同。
(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选择性重吸收作用:肾小球滤出的原尿在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过程中,绝大部分的水和某些有用物质被重吸收到血液中来。终尿的量一般仅占原尿量的约1%,原尿中的一些物质(如葡萄糖)可全部被重吸收,但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有一个浓度限度,一旦原尿中葡萄糖的浓度超过这一值,就不能被完全重吸收,从而出现糖尿。另外有些离子(如Na+、K+等)可部分被重
吸收,还有些物质在完全不被重吸收,如肌苷等。
(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肾小管和集合管除了对原尿中的不同成分进行重吸收外,其管壁细胞还分泌一些物质进入小管液中,参与原尿的形成,如H+、NH3、K+等的分泌。
(4)、尿的排出:尿在肾脏生成后,通过输尿管输送至膀胱,当膀胱中的尿液达到一定量时,间歇性地引起排尿反射,将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4、介绍畜体主要浅淋巴结。
答案:畜体主要浅表淋巴结包括:
(1)下颌淋巴结:位于下颌间隙皮下,牛的在下颌间隙后部,与颌下腺前端相邻。猪的在下颌骨后缘,被腮腺覆盖。
(2)颈浅淋巴结:又称肩前淋巴结,位于肩关节前上方,表面被臂头肌和肩胛横突肌(牛)覆盖。猪的颈浅淋巴结还可分成背侧和腹侧两组。
(3)髂下淋巴结:又称股前淋巴结,位于膝关节上方,阔筋膜张肌前缘的皮下。
(4)腹股沟浅淋巴结:位于腹股沟部皮下,在公畜位于阴茎背侧,母畜则位于乳腺后上方,又称乳房上淋巴结。
(5)?淋巴结:位于腓肠肌的后上方,股二头肌和半腱肌之间。
(6)髂外淋巴结:位于髂外动脉起始部附近。
5、叙述脑的结构。
答案:脑位于颅腔内,是神经系的高级中枢,协调身体各部的活
动。脑包括大脑、小
脑和脑干三个部分。
(1)大脑:位于脑干前方,背侧以大脑纵裂分成左、右大脑半球。大脑半球表面覆盖一层灰质,称为大脑皮质,其表面凹凸不平,形成脑沟(凹陷)和脑回(凸起)。皮质深层为白质,由各种神经纤维构成。每侧半球内各有一个内腔,即侧脑室。大脑皮质是神经系统调节躯体运动的最高级中枢,同时,它对内脏活动也有调节作用。
(2)小脑:位于大脑后方,在延髓和脑桥的背侧。小脑被两条纵沟分为中间的蚓部和两侧的小脑半球。蚓部主管平衡和调节肌紧张,小脑半球与大脑半球密切联系,参与调节随意运动。
(3)脑干:脑干为脊髓的直接延续,由后向前依次为延髓、脑桥、中脑和间脑。脑干中的网状结构是中枢神经系中最重要的皮层下整合调节机构。
(4)脑膜:脑膜类似脊膜,也有3层结构,从内向外依次为软膜、蛛网膜和硬膜,但在脑没有硬膜外腔。
6、临床检查的基本程序及主要注意事项?
答案:首先,通过一般检查掌握动物的基本情况,为后面有重点地分系统检查作准备。一般检查包括:体态检查,即精神状态、姿势和营养;体表及被毛检查;可视黏膜检查;浅表淋巴结检查;体温、呼吸、心率的测定。一般应坚持先全面后系统的检查顺序,两者并重,防止片面。但临床检查的程序也需要灵活掌握。对某些危重的急性病例,应在作重点检查后立即抢救,待病情缓解后再详细检查;对情况
复杂的病例,应反复、深入地检查。对仅根据一般的临床检查难以作出明确判断的病例,应进一步采取实验室检验或其他特殊器材检验(如放射和超声检查)。
一般检查后,根据问诊和检查结果,有侧重地对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等进行分系统检查。
在进行基本检查时,必须从整体观念出发,既要了解动物在疾病过程中的病理表现,又要结合气候、地理环境和动物体质等要素;要善于把各种现象联系起来,作到全面、细致地了解、分析和判断。对各种基本检查方法,应全面、合理地运用,不可偏废。进行检查时,应尽量避免被检动物兴奋、紧张,使临床症状充分、自然地表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为后续的检查和诊断提供正确的依据。
7、简述微生物学诊断样本的采集和运送的基本原则。
⑴标本尽量采集自发病但尚未死亡或刚死亡不久动物;⑵应在动物出现临床症状后尽快从感染部位采集样本;⑶应采集病变区的边缘组织并包括一部分临近的眼观正常的组织;⑷采集样本时应尽量做到无菌操作,减少杂菌污染;⑸在进行抗菌素治疗后不久采集样本会增加病原菌分离难度,应尽量在进行药物治疗前采集;⑹棉拭子采集的样本或小的组织块在送达实验室之前容易干燥而影响病原的活性,样本采集量尽可能大些;⑺所采集的标本应该使用不渗漏的容器单独盛装,并标明动物的品种、组织脏器名称和日期。
8、简述机体解剖屏障结构的组成及其对病原微生物入侵的免疫防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