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规划建设的分析和探讨
机场工程建设情况汇报
机场工程建设情况汇报
尊敬的领导:
我在此向您汇报机场工程建设情况。
自从项目启动以来,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以下是我们工程建设情况的详细汇报:首先,我们已经完成了机场跑道的铺设工作。
这是整个机场工程的关键部分,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之一。
我们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确保了跑道的平整度和牢固性。
同时,我们还对跑道进行了多轮检测,确保了其安全可靠性。
其次,机场航站楼的建设也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我们在航站楼的设计上注重了舒适性和实用性,力求为旅客提供更好的候机环境。
目前,航站楼的主体结构已经完成,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和设备安装工作。
我们相信,一旦航站楼完工,将会成为整个机场的一大亮点。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对机场周边设施的规划和建设。
包括停车场、货运区、办公楼等配套设施的建设,这些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机场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然而,我们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是工程进度的压力,由于一些不可抗力的因素,我们在一些工程节点上出现了一定的滞后。
其次是资金的紧张,由于工程的复杂性和规模,我们在资金使用上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但是,我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等,力求克服这些困难,确保工程按时按质完成。
总的来说,机场工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我们将继续努力,全力以赴,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圆满完成。
同时,我们也期待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共同推动机场工程建设取得更大的成就。
谨此汇报。
此致。
敬礼。
谈谈中国机场发展的几个问题
谈谈中国机场发展的几个问题(中国民航报,2016年6月9日)陈晓宁刚刚闭幕的中国机场发展论坛对我国机场在新常态下的建设与发展作了很好的阐述和展望,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真知灼见。
其中,有许多重大问题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机场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值得在理论与实践中深入探讨。
关于用新的理念规划与建设机场“十三五”时期,我国将新建和改扩建、迁建一批机场,使我国运输机场总数达到270座。
当前,机场建设可以说是如火如荼、方兴未艾的。
然而,在机场规划与建设中,也发生一些新旧理念的冲突与碰撞。
如何以新的理念规划和建设机场,是当前机场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现在,在机场建设中有两个问题特别受到业内的关注。
一个是高、大、上的候机楼,一个是枢纽机场。
笔者不反对建大候机楼,特别是确有需要的大型、特大型机场。
但是,我们要看到,大型候机楼也存在周期长、成本高、耗能大、管理难以及旅客登机耗时长等短板,特别是在当前反恐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大体量的候机楼防范的难度比较大。
另一方面,在我们热衷建设大型候机楼的同时,国外的同行们则开始建设卫星候机楼。
亚特兰大机场、丹佛机场、新加坡机场等都已经和正在规划建设卫星候机楼。
在机场流量日益增长的今天,在主候机楼周边建设独立的小体量卫星候机楼,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的乘机服务,应该说是国际机场建设中值得我们注意的新特点。
可喜的是,上海浦东机场已经重视并开始建设卫星候机楼了。
枢纽机场建设问题我们已经提了近20年。
但是,在我国现在还没有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枢纽机场的同时,却刮起了不小的枢纽风。
大型机场、中型机场大都要把自己建成枢纽或国际枢纽。
为什么一定要争那个枢纽呢?在实践中,枢纽有枢纽的好处,点对点有点对点的优势。
从中国民众出行的消费习惯来看,更多的是需要点对点这种直接、便捷的飞行。
笔者认为,我们提出枢纽机场建设主要是针对国际机场的竞争而言的,其中新加坡樟宜、东京成田、香港、迪拜、曼谷、仁川等机场是我们的竞争对手。
昆明长水机场市政设施规划探索
昆明长水机场市政设施规划探索【摘要】作为机场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市政设施是保障机场正常运行和发挥效能的重要基础设施。
市政设施规划对于统筹机场内外设施衔接,指导市政工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昆明长水机场市政设施规划为例,基于目标导向,提出了多方式校核测算负荷需求、构建分级保障系统、设计协同和建立绿色市政设施指标的四条核心策略。
【关键词】长水机场;市政设施;规划研究;核心策略市政设施作为机场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给水、排水、污水、污物、供电、供气、供热、通讯等工程,是保障机场正常运行和发挥效能的重要基础设施。
长期以来在国内机场规划和建设中,市政设施多作为机场主体工程配套,依据可研批准内容进行建设,一定程度上存在缺乏对驻场单位需求的统筹,以及近期建设与远期规划衔接问题。
市政设施规划对于统筹场内各驻场单位需求、内外系统衔接,指导市政工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作为全周期高效率利用能源的重要途径,市政设施的规划建设也倍受关注,如何将市政设施建设与今后运营相结合需要在规划中深入思考。
希望通过笔者在长水机场市政设施规划中的一些分析和探索,为其它大型机场的市政设施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
1 项目概况昆明长水机场定位为面向东南亚、南亚和连接欧亚的国家门户枢纽机场,远期按照满足6500万旅客吞吐量进行总体规划,规划四条平行跑道。
一期工程建设目标年为2020年,按照满足年旅客吞吐量38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95万吨使用需求进行建设,于2008年12月5日全面开工,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东、西2条主跑道,航站楼建筑面积54.83万m2,站坪机位84个以及各类生产生活配套辅助设施。
长水机场于2012年6月28日建成投产,具有工程规模浩大,系统庞大繁杂,建设工期紧张等特点。
2 规划研究思路2.1 规划目标结合大型机场建设与运营的特点,长水机场市政设施规划的目标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2.1.1 建立区域内市政基础设施一体化系统统筹新建机场内各驻场单位与近、远期建设用地市政设施需求,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思路,建立机场区域内市政基础设施一体化系统。
河南省通航机场现状和规划分析
Value Engineering———————————————————————作者简介:裴柯欣(1995-),女,河南安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航空运行环境。
0引言我国近年开始大力发展通用航空业,各地通航机场数量激增,通航企业发展大幅加快,其中支线机场的数量占据了我国通航民用机场总数的76.6%,因此支线机场的建设研究极具讨论性。
机场的空间布局规划是通用机场的建设中的首要环节,在利民便民且充分发挥通用航空短途运输职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对已有支线机场的利用达到最优[1]。
需要了解影响规划的因素,优化机场布局规划方案,使其满足实际建设和发展需要,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交通体系完善等目标[2]。
1河南省支线和通航机场发展的现状及生存环境目前河南拥有4座民航机场,分别是: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洛阳北郊机场、南阳姜营机场、信阳明港机场。
2022年预计将建成商丘观堂、安阳豫东北和平顶山鲁山3个民航机场,并规划三门峡、潢川、平顶山尧山、周口和济源等5个支线机场。
河南省现有通用机场:郑州上街机场,安阳北郊机场、周口西华县、安阳林州、新乡唐庄5个,批准郑州登封市、商丘永城、新乡长垣县、驻马店平舆县、郑州中牟县,洛阳通用机场、商丘民权8地,规划焦作云台山、开封兰考、濮阳台前、鹤壁、漯河、许昌、三门峡、济源8个通用机场[3],具体机场情况如下[4]:郑州上街机场:A1类,是郑州第二大机场,4C 级机场,2019年签订上街到长治、济宁省外航线和3条省内航线的协议,具有商务飞行和空中救援的服务。
安阳北郊机场:B 类,国家体育总局所辖国内最大的航空俱乐部和航空体育训练中心,仅开通了安阳-林州航线,主要用于航校训练。
安阳林州机场:A 类(级别未知),2016年10月底机场完工,每月最多可起降飞机3000架次,从事航空游览、航空摄影、飞机播种、飞行员培训等业务。
周口西华机场:B 类机场,2019年10月底建成投用,公务机飞行、飞行员培训、农林植保与航空应急救援、航空摄影广告和航空物等业务板块全面启动。
民航机场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设计方案
民航机场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设计方案作者:***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20年第30期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腾飞,中国民航发展迅速,民用机场的规划建设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文章结合个人工作经验,针对民航机场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设计方案的确定,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机场总体规划;飞行区规划;航站区规划引言1949年11月2日,中国民用航空局成立,揭开了我国民航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从这一天开始,新中国民航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总体而言,中国民航发展至今主要历经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8年):民航领导体制经过了受空军指导、交通部管辖以及又改为归空军负责管理等三次变革。
这一时期,中国民航航空运输发展受政治、经济影响较大,1978年,全国航空旅客运输量仅为231万人次,运输总周转量3亿吨公里。
第二阶段(1978-1987年):这期间中国民航局政企合一,既是主管民航事务的政府部门,又是直接经营航空运输、通用航空业务的全国性企业。
1980年全国航空旅客运输量仅343万人次,运输总周转量4.29亿吨公里。
第三阶段(1987-2002年):1987年,中国政府决定对民航业进行以航空公司与机场分设为特征的体制改革,组建成立国航、东航、南航、西南航空、西北航空、北方航空以及中国通用航空。
20多年中,我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物运输量年均增长分别达18%、16%和16%,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两倍多,成为令人瞩目的民航大国。
第四阶段(2002-至今):机场实行属地管理,对除了首都机场、西藏自治区内的民用机场外的90个机场进行了属地化管理改革。
2004年中国首次当选国际民航组织一类理事国。
中国民航飞速发展,2019年全国共有运输机场238个,航空旅客运输量13.5亿人次,运输总周转量1293亿吨公里,位居世界第二位。
前两个阶段的航空运输还是只能为较少的人员提供服务,对机场的需要也只是处于“跑道能起降、航站楼能走人、塔台能指挥”的阶段,机场的规划建设也只是满足“一场一站一塔台”的使用需求。
机场规划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机场规划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作者:吴浩宁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5年第12期摘要:随着民航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机场的规划设计越来越重视,机场规划设计是机场的建设项目工程的一部分,机场自身的定位和规划建设模式对机场规划设计有很大影响。
本文通过对机场规划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改进的建议,旨在优化机场规划的功能效率,加快民航业的发展脚步。
关键词:机场规划设计;问题;对策现代社会对交通运输的需求日益增长,机场建设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国内机场建设项目加快推进,机场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按照估价规划,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共新建机场82个,迁建机场26个,改扩建机场109个,除此之外,开展36个机场建设前期研究。
随着机场的容量日益饱和,很多机场搬迁,第二机场的建设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对民航业的发展和交通运输体系都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机场的规划和设计成为了机场建设的重中之重。
1 机场规划方面存在的问题(1)土地资源紧缺。
机场建设根据地区的人们需求和发展需要,一般规模较大。
特别像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本来土地资源就很紧缺,很难规划出一大块用地用于机场的建设,加上航空公司越来越多,对机场的发展和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在机场规划中土地资源紧缺成为了机场建设规划设计的难题。
(2)机场布局规划问题。
机场的建立目的就是满足人们的需求,完善运输服务体系。
航空公司为旅客提供服务,而旅客是服务的最终体验者。
机场是为旅客提供体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就是说,机场为航空公司创造空间和服务条件,航空公司为旅客提供实质性的服务。
但是,目前一些机场的布局规划中,靠近候机楼的位置一般作为机场预留用地,或者成为了商业开发用地,机场的直接用户航空公司基地则被布置在整个机场的边缘位置,机场的布局规划存在很大问题,机场没有考虑航空公司的运营需要,将航空公司基地设置在很多个分散的地方。
很多设施都是从机场的自身商业角度出发考虑设计,没有考虑到航空公司和旅客的实际需求。
机场规划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现代社会 对交通运输的需求Biblioteka 日益增长 ,机场建设 成为人们关注的
3 机场建设规划设计合 理性建议
3 . 1 机 场建设合理布局和规划 机场布 局和规模必须与 国情、 国力相适应 。合 理的布局和规划是 搞好机场建 设、发展 民航运输 、发挥其投资效益 的前提 ,针对我 国目 前机场建设 现状 ,布局上仍有许多不合理之处 。在 一、二线城市 ,机 场密度大 ,机场数量超出了旅客的需求量 ,机场距 离过 近 ,影响机场 效益 的发 挥。除此之外 ,机场 的建设规模应该根据 市场需求和发展进 行规 划调 整 ,合理的布局 ,适度控制建设规模 , 使 机场建设发挥其效 益和作用 。 3 . 2 增强公益服务功能 机场 建设应该从公益性角度 出发 ,以航 空公 司的运 营需求和旅客 的需 求为中心建设 ,应该淡化其机场经营管 理的利益性和竞争理念 , 机场建设 定位应该从利益 向公益转型 ,国家政 策和地方政府应该加大 对机 场建 设的财政支持 ,为机场定位转型提供 经济基础 ,使机场定位 逐渐 转型为公共设施 。 3 . 3 区域分工合作 机场建设管理应该加强地方政府 的主 导作用 ,政府、 民航局和地 区管理局能够相互配合指导机 场建设 工作 。对机场建设布局和功 能性 进 行合理指导 ,提高对投资 的有效性 的重 视程度 ,使社会资本 、企业 投 资在机场建设 中充分 的发挥着 的积极作 用 。政府 、机场和航 空公 司 能够共同参与到机场建设 中 , 从各 方的利益和诉求 出发 ,进行建 设工 作。 3 . 4 优化功能分 区模 式
2 _ 2 机 场 建 设理 念
近年来 , 机 场建设 大多数从机场 的经济利益 、 经 营管 理角度考虑 , 从布局规划到机场 设计都是 以机场发展规模和投 资加 大经济 效益的角 度出发 ,没有 把航 空公司和旅客的需求作为 出发 点。机场建设通过扩 大规模 ,增加 自营资产 ,规模太大 ,场地使用集 中 ,使得很多地方被 闲置 ,发挥不 到其建 设的作用 。 2 . 3 机场 建设的经营管理体制 由于机场 建设 的出发点是从利益角度 出发 ,所以 ,机场建设不仅 要考虑机场基 础设施的建设 问题 ,还要加入 到市 场经营竞争中 ,从 自 身的发展 的角度着想 ,面临着建设和经营两方面 的问题 ,使机场建设 的经济利益性 远远大于了公益性 。 《 中国民用航 空发展 “ 十二五 规 划》中曾指出 , “ 深化行业管理体制改革 。确立航 空公司的核心地位 , 建立航 空公 司、机场、空管协调发展 的机 制。深 入推进机场管理体制 改革 , 强化机 场公益性质。 机场建设经营管 理不 应该依靠机场盈利 , 应该改变其 自身经济利益发展的经营管理体制 。
民航机场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设计方案——以哈尔滨机场总体规划为例
图1 哈尔滨机场与周围设施关系图 图2 哈尔滨机场现状图)跑道构型与航站区位置相契合,兼顾飞行区和航站区的容量与效率。
一般来说航站区位置的选址是在保证飞机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尽量缩短起飞飞机从航站区到跑道起飞端及着陆飞机从跑道抵达站坪的滑行距离,以提高机场运行效率、降低能耗,因此航站区一般规划在跑道或飞行区两侧的中部位置。
但哈尔滨现有航站区位于跑道南端的西侧,大大增加了从结合跑道构型的总体考虑,本次规划研究提出道+1条大幅错开中距跑道的构型(如图3):即东二跑道与东一跑道间距760m,东二跑道北端相对于东一跑道南端向南错开400m;西一跑道与东一跑道间距2280m,西一跑道南端与东一跑道南端向南错开1400m;西二跑道与西一跑道间距 图3 跑道构型方案示意图 图4 哈尔滨机场跑道运行示意图从净空控制角度,避开了临空经济区的已建设施(机库),并且有效缓解了现有航站区过偏的问题,缩短了飞机滑行距离,满足容量需求的同时提高了机场运行效率,因此最终将此方案作为推荐构型纳入机场总体规划,跑道运行方式如图。
国际上大幅错开的跑道构型典型案例是马德里机场,航站区位于两组错开跑道的端部、飞行区的中部[3]。
站区管制中心、供应服务设施、航站交通及停车场等设施组成的区域。
20世纪30年代飞机刚刚用于民用运输时货运量很小,且多为“客带货”,常不单设货运站,后期随着航空业务量的发展,客、货业务逐步分开,也增添了很多新设施、增加了新的功能分区。
因此,现在航站区一般特指“旅客航站区”,它是以旅客航站楼为中心的区域,包括机坪、航站楼和车道边、停车设施以及地面交通组织所涉及的区域。
(1)均衡航站区模式:类似首都机场、樟宜机场、吉隆图6 均衡航站区示意图 图7 主辅航站区示意图图8 中央航站区(尽端式)示意图 图9 中央航站区(贯通式)示意图由于均衡航站区不符合“效率”原则,主辅航站区运行成本和建设成本相对偏高,中央航站区由于无错配问题和航站区设施相对集中,在空侧运行效率和今后的运行成本方面具备一定图10 哈尔滨机场航站楼中标方案远期总平面图结束语综上所述,机场的总体规划应从机场的功能定位出发,满足机场近远期航空业务量的使用需求;结合机场的使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机场周边已建、规划设施情况、地形地貌、净空及空域条件,提出合理的飞行区构型作为规划框架;根据确定的飞行区。
天府机场远期工程规划方案
天府机场远期工程规划方案天府机场是四川省成都市的主要民用机场,是西部地区最大的航空枢纽,也是中国四大重要机场之一。
随着成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民航需求的增加,为了适应未来的航空运输需求,天府机场需要进行远期工程规划,以提高机场的运营能力和服务水平。
本文将就天府机场远期工程规划方案做一详细的阐述。
一、天府机场远期发展背景1. 成都市经济发展迅速,航空客流量快速增长。
据统计,2019年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客流量接近7千万人次,同比增长13.6%,货邮吞吐量更是突破了500,000吨,增长10%以上。
这些数据显示天府机场已经严重超负荷运营,需要进行扩建和改造。
2. 成都自贸试验区的建设,未来将有更多的产业集聚成都,在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进驻的同时,也将带动着更多国际及国内客流量的增长。
3. 成都正在积极争取国际会议、国际比赛、大型文化活动、国际峰会等,天府机场迎来的交通流量更大,因此建设国际交通枢纽机场势在必行。
4. 成都地处中国西部地区,是连接西南、西北和中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天府机场的建设将对促进经济充分融合起到重要作用,邰庄中心区的建设也将为天府机场的改扩建提供有力支撑。
二、目标和原则天府机场远期工程规划的目标是提高机场的运营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航空运输业的发展,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在规划的过程中,我们将坚持以下原则:1. 综合发展。
规划中将充分考虑机场与周边城市的融合发展,促进机场区域综合经济发展。
2. 安全可持续发展。
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将充分考虑飞行安全和航空环保等问题,确保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 需求导向。
规划将以航空运输需求为导向,结合未来的航空客流量预测,进行科学的规划。
4. 航空枢纽。
天府机场将打造成西南地区的国际航空枢纽,为周边城市提供高效、便捷的航空服务。
三、规划内容1. 扩建航站楼。
天府机场的T1航站楼和T2航站楼将进行扩建,新增候机楼、候机厅、登机口、行李转盘等设施,提高机场的接待能力。
全国机场布局规划和十三五建设规划的新思路
一、经济新常态下的机场规划建设新态势1、枢纽机场航空业务量增长和支线机场数量增长并存从“十二五”民航的发展态势来看,我国机场在运营规模和建设数量两方面呈现出“双增长”:一是跻身大型机场之列的机场数量强势增长,如2014年年旅客吞吐量达3000万人次以上机场数量已有7个,1000万以上有24个,这些机场的航空业务量大,航线辐射面广,以往的干线机场普遍提出了建设枢纽机场的发展战略,北京地区和成都地区更是正在建设成为继上海之后的“一市两场”机场体系;二是新增支线机场的数量持续增长,“十二五”期间我国机场的数量已经增加到204个,预计2015年将达到212个,这些新增的机场均为支线机场。
机场密度不断加大,已经达到0.25个/万平方公里。
随着机场数量不断增多,分布更为广泛,全国不少地域广袤的地级行政单元逐渐开始出现了多个支线机场,如云南保山地区拥有保山、腾冲、芒市三个机场;黑龙江佳木斯市拥有佳木斯、抚远东极两个机场;呼伦贝尔拥有海拉尔、满洲里和根河等机场,这些地区具有构成“支线机场群”的趋势。
2、大型机场地区直接影响到区域空间、区域经济及区域交通的发展大型机场尤其是超大城市的“一市两场”机场体系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发展定位,如东部沿海的上海、天津、广州以及长江沿线的武汉和重庆等城市都提出了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城市发展定位,这些国际航运中心的规划建设实际上涵盖了水路运输和航空运输两种主要的国际运输方式。
京沪两个超大城市“一市两场”机场体系的航空旅客吞吐总量2015年预计将达到1亿人次左右,这极大支撑了北京国际航空中心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目标实现。
另外,随着城郊型综合交通枢纽、临空产业和航空城(简称“港、产、城”)的一体化发展,大型机场地区在区域空间结构、区域经济结构以及区域综合交通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逐渐加强,以至这些机场的发展定位除了需要确定国家或区域民用机场体系中的枢纽地位之外,还需要从三个维度予以考虑:一是如何成为综合交通体系中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节点;二是如何促进临空经济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三是如何推动航空城成为践行新型城镇化的新路径。
机场系统规划建设方案
机场系统规划建设方案机场系统规划建设方案一、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航空业的需求不断增长。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机场的规划和建设至关重要。
机场作为国家门户的交通枢纽,对国家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机场系统规划建设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目标和原则1.目标:建设先进、高效、安全的机场系统,提高机场的吞吐能力,优化服务质量,提升综合竞争力。
2.原则:科学规划、可持续发展、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合理配置资源、节约能源。
三、建设内容1.人员规划:根据机场规模和预计客流量,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包括航空安全人员、航班管理人员、客户服务人员等。
2.航站楼建设:建设现代化的航站楼,提高旅客的出行体验。
航站楼应设置合理的旅客服务区域,包括候机厅、餐饮区、商业区等,并提供便利的设施,如免费无线网络、行李寄存等。
3.跑道和停机坪建设:根据机场规划的航班量和机型,建设足够数量的跑道和停机坪,以提高机场的运行效率和吞吐能力。
4.机场设施建设:建设先进的航管设备和航行辅助设施,如雷达系统、导航设备等,以提高飞行安全性。
同时,建设设备先进、高效的行李处理系统和货运中心,以满足旅客和物流的需求。
5.环境保护:建设绿色机场,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降低机场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同时建设噪音隔离设备,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四、建设计划和时间表1.规划阶段:进行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确定机场规模和功能定位,确定建设内容和目标。
预计耗时3个月。
2.设计阶段:进行机场系统的设计和方案编制,包括土地使用规划、建筑设计、设备配置等。
预计耗时6个月。
3.招标阶段:发布招标公告,选择合适的设计和建设公司进行施工。
预计耗时2个月。
4.施工阶段:进行机场系统的建设,包括土建施工、设备安装等。
预计耗时1年。
5.验收和运营阶段:进行机场系统的验收和运行试点,修正和完善不足之处。
预计耗时3个月。
五、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1.政策风险:机场规划建设需要符合政府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
浅谈对通用机场规划建设的思考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科技论坛科学与信息化2020年7月中 179浅谈对通用机场规划建设的思考高猛 高奕龙民航机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29摘 要 通用航空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内通用机场的蓬勃发展,通用机场在规划和建设方面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本文旨在总结分析通用机场建设项目前期咨询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为通用机场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通用机场;规划和建设引言民航业是我国重要的行业之一,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帮助作用,因此民航业在我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用航空与运输航空是我国民航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随着国家对民航产业的重视,民航产业的发展越发的繁荣,近几年,国内的通用机场建设大放异彩,并且还有另一部分的通用机场正在建设中,由此可见通用机场对民航产业发展的帮助[3]。
1 机场建设与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的原因①布局规划体系不成熟。
机场的建设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事情,而需要选择合适的区域,合适的地段,做好机场建设的布局。
当前随着航空的发展,机场的建设也越发的繁荣,尤其是省域通用机场也在加紧建设,省域之间的机场布局规划并不成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因为省域之间的机场布局并没有成熟的规划布局理论与成熟的方法,这种情况下,一些省域之间的机场在建设的过程中,往往只会重视机场的空间布局,但是并没有过多的重视机场的功能结构,这是问题所在。
在布局规划体系不成熟的情况下建设的省域间机场,往往会出现功能定位与业务发展方向重复,甚至优于布局不合理,导视两个机场位置出现过近的情况,不仅浪费土地资源,更浪费建设的人力与物力。
②通用机场建设的审批过于复杂。
通用机场的建设是一件极为复杂的事情,不仅仅涉及一方面,而是涉及多个企业以及多个部门,保证机场顺利建设,必须要经过重重的审批,审批通过之后方可进行建设。
虽然做好审批可以保证机场建设的严谨性,但是这也极容易存在问题,审批的流程复杂、烦琐,导致时间大大的流失以及浪费,这段时间相应的也就浪费了过多的资源。
2024年机场建设市场前景分析
机场建设市场前景分析简介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国际旅游、商业往来的增加,机场建设市场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对机场建设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探讨市场发展的趋势和机遇。
市场的需求与增长潜力随着全球旅游需求的增加,更多的人选择乘飞机出行。
同时,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也推动了国际航空货运的发展。
这些因素都使得机场建设市场具有巨大的需求和增长潜力。
市场的发展趋势1.区域性机场的崛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密集区周边的地方机场开始崛起。
这些机场因为位置更便利,服务更加周全,能够吸引更多的航空公司和旅客。
2.航空物流的发展: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航空物流将成为重要的运输方式。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机场建设市场将不断提升物流设施和服务水平。
3.环保和可持续性: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增加,机场建设市场也面临着环保和可持续性的要求。
未来的机场将会更注重节能减排、资源回收和环境保护。
市场的机遇与挑战1.机遇: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正成为全球最大的航空市场之一。
这为机场建设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同时,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也将推动机场建设的需求。
2.挑战:机场建设面临着土地和资金的压力。
优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机场规划和建设需要克服土地问题。
此外,机场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融资难、融资成本高也是机场建设市场面临的挑战之一。
市场策略与建议1.优化规划设计:市场竞争激烈,一流的规划设计能够为机场赢得竞争优势。
在规划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旅客体验和环境要求。
2.加强国际合作:机场建设市场具有国际化的特点,加强与外国机构的合作能够带来技术和资金的支持。
3.增强服务水平:优质的服务是机场赢得旅客青睐的重要因素。
加大投入,提升服务水平,将有助于机场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
总结机场建设市场面临着巨大的需求和增长潜力,但也面临着挑战。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旅游需求的增加,机场建设将呈现出光明的前景。
在市场竞争中,优秀的规划设计和卓越的服务将成为机场赢得市场份额的重要策略。
机场行业智能机场规划方案
机场行业智能机场规划方案第1章项目背景与目标 (3)1.1 背景分析 (3)1.2 规划目标 (3)1.3 研究范围与内容 (4)第2章机场现状分析 (4)2.1 机场基础设施现状 (4)2.2 机场业务流程现状 (5)2.3 机场智能化程度分析 (5)第3章智能机场建设需求分析 (6)3.1 旅客需求分析 (6)3.1.1 出行便捷性需求 (6)3.1.2 个性化服务需求 (6)3.1.3 信息透明度需求 (6)3.2 航空公司需求分析 (6)3.2.1 提高航班运行效率 (6)3.2.2 降低运营成本 (6)3.2.3 提升品牌形象 (6)3.3 机场运营管理需求分析 (6)3.3.1 安全管理需求 (6)3.3.2 资源优化配置需求 (7)3.3.3 环境保护需求 (7)3.3.4 信息化管理需求 (7)第4章智能机场总体规划 (7)4.1 智能机场发展愿景 (7)4.2 总体规划原则与策略 (7)4.3 智能机场功能布局 (8)第5章智能机场基础设施建设 (8)5.1 信息基础设施 (8)5.1.1 网络架构 (8)5.1.2 数据中心 (8)5.1.3 信息安全 (8)5.2 物理基础设施 (8)5.2.1 机场航站楼 (8)5.2.2 机场跑道与滑行道 (9)5.2.3 停机坪与机务设施 (9)5.3 能源基础设施 (9)5.3.1 供电系统 (9)5.3.2 供水与排水系统 (9)5.3.3 暖通系统 (9)5.3.4 能源管理平台 (9)第6章智能机场关键技术应用 (9)6.2 人工智能技术 (9)6.3 物联网技术 (10)6.4 云计算技术 (10)第7章智能机场核心系统规划 (10)7.1 智能安检系统 (10)7.1.1 系统概述 (10)7.1.2 系统规划 (10)7.2 智能航班管理系统 (10)7.2.1 系统概述 (11)7.2.2 系统规划 (11)7.3 智能旅客服务系统 (11)7.3.1 系统概述 (11)7.3.2 系统规划 (11)7.4 智能物流系统 (11)7.4.1 系统概述 (11)7.4.2 系统规划 (11)第8章智能机场运营管理规划 (12)8.1 运营管理模式 (12)8.1.1 管理架构 (12)8.1.2 运营策略 (12)8.1.3 协同决策 (12)8.2 安全生产管理 (12)8.2.1 安全管理体系 (12)8.2.2 安全监控与预警 (12)8.2.3 应急救援与处置 (12)8.3 服务质量管理 (12)8.3.1 服务标准与规范 (12)8.3.2 智能服务系统 (12)8.3.3 客户满意度评价 (13)8.4 资源配置优化 (13)8.4.1 人力资源配置 (13)8.4.2 设备资源配置 (13)8.4.3 财务资源配置 (13)8.4.4 信息化资源配置 (13)第9章智能机场信息安全规划 (13)9.1 信息安全体系构建 (13)9.1.1 基础设施安全 (13)9.1.2 数据安全 (13)9.1.3 网络安全 (13)9.1.4 应用安全 (14)9.2 信息安全风险防控 (14)9.2.1 风险识别 (14)9.2.2 风险评估 (14)9.3 信息安全运维管理 (14)9.3.1 运维团队建设 (14)9.3.2 运维管理制度 (14)9.3.3 运维监控 (14)9.3.4 应急响应 (14)第10章智能机场实施与评估 (14)10.1 项目实施策略 (14)10.1.1 分阶段推进 (15)10.1.2 资源整合与协同 (15)10.2 项目投资估算 (15)10.2.1 投资估算依据与方法 (15)10.2.2 投资估算结果 (15)10.3 项目效益评估 (15)10.3.1 经济效益评估 (15)10.3.2 社会效益评估 (15)10.4 项目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15)10.4.1 技术风险 (15)10.4.2 政策风险 (15)10.4.3 市场风险 (16)第1章项目背景与目标1.1 背景分析全球航空业的迅速发展,机场作为国家经济和地区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承载的功能和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
2023中国民用机场发展蓝皮书
2023我国民用机场发展蓝皮书近年来,我国民用航空业发展迅速,民用机场数量逐渐增加,空中交通运输量逐年提升,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民用机场的可持续发展,特编撰撰写了《2023我国民用机场发展蓝皮书》,旨在系统分析当前我国民用机场的发展现状,提出发展策略和建议,推动我国民用机场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背景分析1.1 我国民航业发展情况近年来,我国民航产业发展迅速,空中交通运输量不断增加,航空运输市场不断扩大。
2019年,全国民用机场保有量达到238个,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目前已增长至260个。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新建机场的需求增加,部分地方机场运力饱和,一些地区机场规模偏小,无法满足国内外旅客需求。
1.2 我国民用机场发展现状目前,我国民用机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东部地区机场集中度高,西部地区机场相对较少。
一些地区的机场规模偏小,运输能力有限,难以满足旅客需求。
一些建设的机场,在项目规划、基础建设、投资回报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二、发展现状分析2.1 机场规划建设目前,我国民用机场规划建设过于分散,一些中小型机场规模过小,无法满足旅客需求。
建议未来在机场规划建设中,更加注重规模和运力的合理配置,避免过度竞争和资源浪费。
2.2 机场设施设备一些地方机场设施设备陈旧,无法满足现代化机场的需求,如航站楼、停机坪、登机口等设施质量和数量都无法满足当今的旅客需求。
应该加大投入,加快设施设备的更新换代。
2.3 航空公司运营情况随着国内外旅客需求的持续增长,航空公司运力需求不断增加。
然而,现阶段我国航空公司运营情况并不理想,一些航空公司存在机队老化、运力过剩、盈利状况不佳等问题,需要加强整合和优化。
2.4 机场管理与服务水平部分地区机场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未来应该进一步完善机场管理和服务体系,优化流程、提升效率,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服务体验。
三、发展策略和建议3.1 加强规划统筹,推动机场布局优化未来,应该根据国家交通运输布局规划,科学规划机场布局,坚持有序发展的原则,促进机场布局的优化和合理配置,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
机场规划设计中的不足与对策探究
机场规划设计中的不足与对策探究作者:覃霄志来源:《E动时尚·科学工程技术》2019年第19期摘要:航空航天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机场规划设计也更加重视,这是机场建设项目的主要内容,符合机场的定位和其建设模式要求。
机场规划设计工作目前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到了行业发展,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具体阐述在机场规划设计中的不足之处,并且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机场规划设计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机场;规划设计;布局;交通枢纽前言人们生活质量在提升的同时,对于交通运输的需求也在明显增长,相应的对于机场建设更加注重,机场建设项目的数量日益增加,其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有效的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机场在最初的规划设计阶段就需要保证质量,避免影响到交通运输体系的完善,不可否认,目前在机场规划设计中仍然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规划设计中充分衡量多个因素。
1.机场规划设计中的不足之处1.1 城市发展与机场空间出现冲突受到城市规划的影响,一般在机场建设中都会选择远离市中心的位置,和城市相对距离较远,尤其是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城市化进程不断的加深,城区范围进一步扩大。
机场位置从原本的城市周边变成了城市内部,机场的周边用地也成为了城市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内容。
机场扩建项目对于土地资源的需求量较大,这对于城市发展来说,土地资源极为宝贵,土地价格逐渐增长,城市发展和机场擴建、改建经常会出现土地资源上的冲突,有一些城市只能受制于土地资源的影响,拆迁原本的机场,而将机场搬至更远的位置,但是相应的建设又要重新开始,还需要配合一定的交通体系,机场规划设计难度明显提升。
1.2 机场本身的规划布局并不合理机场的规划设计需要进一步完美运输服务体系,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这也是设计的重要目标,尤其是需要提高用户的体验度,让用户对于机场更加满意。
机场为包括公司提供空间和可以服务的条件,而航空公司则负责为旅客提供飞行乘坐服务。
目前还是有一些机场的规划设计中,将与候机楼距离较近的位置作为了机场的预留地或者忽视了航空公司本身的诉求和利益获取,而选择了多个分色绣的区域,成为了航空公司的基地。
机场总体规划修编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从全世界经验来看,发展临空经济、实现港城一体化是发 挥航空运输优势、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从国 内外实践看,临空经济区大多集中在空港周围 6km~20km 范围 内,或在空港交通走廊沿线 15min 车程范围内,以空港为核心, 大力发展临空产业,与空港形成相互关联、相关依存、相互促 进的互动关系。目前大部分城市都在机场周边成立了临空经 济区,机场作为对外的重要窗口和地方大交通体系的核心组 成部分,在总规修编中应充分考虑与临空经济区的对接,充分 发挥机场的综合平台作用和聚集效应,推动航空经济发展。 同时,从节约投资的角度来看,具备条件的机场供暖、排水、排 污等公用设施均可考虑接入市政系统。
2.3 构建综合交通枢纽
以机场为中心规划建设综合交通枢纽是目前国际和国内 交通体系建设的发展趋势,也与交通运输部、国家民航局等部 委的要求相吻合。国内以上海虹桥机场综合交通枢纽最为典 型,由航站楼、东广场(含地铁)、磁悬浮、高铁、西广场(含地 铁)五部分组成,实现了“空地联运、产业聚集”的功能,成为区 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随着地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机 场周边各类交通设施逐年改善,部分城市和机场周边聚集了 高速铁路、普通铁路、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甚至轨道交通等基 础设施,具有了整合多种集疏运交通方式,构建多元化、多层 次、空铁一体化的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区位条件。具备 条件的机场可以对接地方政府,在总规修编中提出在新建航 站楼前构建综合交通枢纽,包含公路、轨道、普通铁路、高铁 等,实现旅客在多种交通方式间的零距离换乘和无缝衔接。
156
预留发展空间并纳入总体规划中进行用地控制。在规划中充 分考虑远期改扩建需要进行功能分区和布局。
2.2 开展空域容量评估
空域容量是指定空域和机场在一特定时间内能够接收的 最多数量的航空器架次,即为该空域和机场的空中交通服务 容量。该容量取决于航路结构、导航设施、空管人员、天气等 多种因素,又分为运行容量和最大容量。机场总规方案初步 确定后,建议委托专业机构根据规划的航站区和飞行区方案 对机场的空域容量进行评估,得出方案的运行容量和最大容 量是否满足规划需求,同时提出提高运行效率和增加空域容 量的有效措施,缓解空域资源紧张的情况。
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的发展战略分析
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的发展战略分析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的发展战略分析摘要:航空运输始于1871年。
1918年5月5日,飞机运输首次出现,航线为纽约—华盛顿—芝加哥。
同年6月8日,伦敦与巴黎之间开始定期邮政航班飞行。
30年代有了民用运输机,各种技术性能不断改进,航空工业的发展促进航空运输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建立了航线网,以各国主要城市为起讫点的世界航线网遍及各大洲。
1990年,世界定期航班完成总周转量达23561>.7亿吨千米。
中国航空运输业在改革开放中迅猛发展,2002年按航空运输总周转量计已在世界上排名第五位;中国航空运输业将在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开放中继续前进,并确定了在21世纪头20年中实现由航空大国向航空强国历史性跨越的奋斗目标。
而坐落于广州市花都区的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是全国最繁忙、客货流量最大的机场之一。
乘着广州和珠江三角洲的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新白云国际机场的物流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对新白云国际机场的现状的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分析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的物流发展战略。
关键词: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空港物流发展战略一、新白云国际机场的功能和定位广州新国际机场是我国第一个按照中枢结构理念建造的机场,拥有先进的地面货运设施,与城市之间具有机场高速公路、地铁(轻轨)等快速、高效的交通系统作为支持。
因此,广州年空运邮货量新机场建成运营,不仅可以满足广州航空货运发展的要求,而且也将是珠江三角洲乃至整个华南地区航空货运发展的重要保障,新机场的建成将进一步促进广州现代物流的发展,并巩固广州作为华南地区中心城市的地位8。
071.15过去,由于旧白云机场货物吞吐量的能力有限,广州市的空港物流量一直徘徊不前。
从2000年的空运货邮量36.90万吨,到62003年的41.97万吨,增长率为13.74%,年平均增长49.97率仅为4.38%,远远落后于同期深圳机场超过25%的年平均增长率。
中国区域机场体系的规划布局
于区域性经济协作区尚未成 形的地区,在我国中部和北 部地区较为常见。 例如, 湖南 省的长株潭地区采用“三市 合用” 的模式, 共同使用黄花 机场。而位于辽中地区中部 的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则地处 沈阳、 抚顺、 本溪、 辽阳和鞍 山等五个城市的中心位置, 采用“多市共场”模式。
3.以航空网络为依托 的单中心对外辐射式 该模式适合于地面交通相对 不发达、但中心机场的航空 地理位置较优的地区,多为 我国西部边远地区所推崇。 其枢纽机场或干线机场的核 心作用突出,且支线机场数 量多、 分布广, 覆盖的区域面 积大,枢纽或干线机场和支 线机场形成 “群星捧月” 式的 布局,这以云南和新疆的区 域机场布局体系最为典型。
区域机场体系的规划原则和总体目 标 1.主要规划原则 (1)区域机场规划布局结构应等级化、 规模化和体系化,规划布局模式应多元 化、特色化; (2)区域内的各种类型机场在功能上 应分工明确,并相互具有合作协调关系, 并共同促进单一枢纽机场向复合型枢纽机 场群发展; (3)机场布点的航空地理位置和空间 区位优越, 且分布合理均匀, 机场与城市 地面交通网络存在着直达和通畅的交通联 系; (4)区域机场规划布局应与跨区域的 机场管理集团和骨干航空公司的发展战略 构成良性的互动。 (5)机场定位应基本上与城市定位相 匹配, 区域内的机场群布局与城市群布局 也存在着密切的对应关系, 并与区域经济 分工及产业结构布局相互协调。 2.总体目标 在全国性的机场规划布局体系中, 应 明确机场规划布局和航线网络结构发展的 总体目标, 为此应以构筑航空交通圈为时 空通达目标。航空交通圈作为由公路圈、
中国民用航空
Mar. 2004 ( Vol. 39)
机
场
A I R P O R T
长江三角洲地区现有民航机场 9 个, 修等航空主业方面展开横向协作, 同时也 铁路圈等组成的综合交通圈组成部分, 应 以上海 区域集群模式 初步形成以上海浦东机场为核心, 构筑完善而又相对独立的航空交通网络。 在旅游、商业等领域合作。 南京禄口机场和杭州萧山机场 主要体现在我国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虹桥机场、 由于航空交通圈服务于区域经济, 而大型 该区域内 和环渤海地区等三大经济区内, 其区域经 为准中型枢纽的区域机场体系。 机场又是区域性的交通设施, 应将区域机 的机场密度适中, 但需要功能错位, 强化 场体系纳入经济区域范畴下进行规划布 济和城市群布局方面各有特色。 目前珠江三角洲在其半径150公里左 机场地面交通联系和建立区域机场体系的 局。 总而言之, 航空交通圈专指采用航空 无锡硕放机场的新近投入 右的地区分布有香港、澳门、珠海、深圳 管理协调机制。 交通方式出行, 以经济区内部或经济区之 宝安和广州白云五大机场, 区域内的机场 运营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苏锡常地区航空货 间任意城市为起讫点, 限定单向行程时间 等级结构呈现为“倒金字塔”型, 即存在 运能力欠缺的局面。 内可通达的范围, 它反映了航空交通的通 京津冀北地区是环渤海地区的核心 大型机场过于密集和功能重叠的问题。 有 达深度和畅通程度, 也是航空旅客一天内 该地区的机场数量不多, 但存在机场 鉴于此, 上述机场自发地建立了横向合作 区, 往返的最大可接受的舒适旅行低限。 运营过于集中的问题, 相比之下, 经济区 。 我国机场规划布局和航空交通发展的 机制,构成了“5A 模式” 缺乏专业性航空货运配送中 总体目标应是在经济区之间构 心及航空快递中心。 另外, 结 筑通道化的空中交通走廊, 而 资料链接 合该地区容量有限的空域规 在经济区内则建立网络化的地 两种主要的区域机场规划方法及其特点 划也是该区域机场规划布局 面交通网络或支线航空网络, 现阶段我国机场规划布局体系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国家 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 并分两个层次构筑航空交通 级的机场规划布局体系, 第二层次是大地区级的机场规划布局体系, 圈: 第一层次是在经济区之间 2.以地面交通网络为 第三层次是经济区或省市级的机场规划布局体系, 第四层次则是各 构筑旅行时间为 1.5~4 小时 依托的单中心对外辐射模式 机场总体规划。 第一、 二层次的区域机场规划隶属于民航总局和民 左右的航空干线交通圈, 第二 该模式以行政区划内地处中 航地区管理局的行政管理职能范畴。 第三层次的经济区或省市级的 层次是在经济区内部构筑旅行 心城市的单一中型枢纽机场 区域机场体系布局则分有民航部门和地方政府两个管理层面, 行政 时间为 0.5~2 小时的机场地 或干线机场为中心,以发达 区划内的区域机场体系布局多为民航部门监管下的地方政府管理范 面交通圈或航空支线交通圈, 的放射形和环形公路或城际 畴, 而跨区域的区域机场规划布局应由民航部门直接主持制定。 以 最终达到以枢纽机场或干线机 铁路等所构成地面交通网络 上三个层次为区域机场规划布局的范畴。 第四层次除了民航直接管 场为中心、 干支线机场相结合 作依托,其区域内的机场群 辖的机场外, 其他机场总体规划都由各级地方政府所负责制定。 的 2~6小时航空交通圈目标。 布局较为松散。该模式适用 我国区域机场规划布局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 “自上而下” 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场规划建设的分析和探讨
摘要:随着民航事业的发展,民航经济快速增长,民航机场新建和改扩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然而根据民航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多数机场亏损,盈利的机场在营收上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为了使机场具备高效运营和可观营收的发展条件以满足市场化发展的需求,本文结合国内外机场情况从机场投资、机场收益和机场周边土地开发利用等角度在项目经济性、项目经济效益等方面对机场规划建设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规划建设、机场投资、机场收益、土地开发利用
1.
前言
民用运输机场作为国家重要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是民航业发展的基础,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机场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需求进行规划建设,在中国,机场按规划年旅客吞吐量规模可分为超大型机场,大型机场、中型机场和小型机场,对应的年旅客吞吐量分别为不低于 8000万人次、2000-8000万人次、200-2000万人次和 200万以下人次。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航空业运输的突飞猛进,民航机场数量在不断的扩张,民航业的利润总额也在不断增长,然而根据民航局公布的数据显示,除了首都机场集团等个别机场管理集团和机场管理公司外,多数机场依然为亏损。
对于超大型和大型机场而言,基于旅客吞吐量的保障,其盈利能力可观;对于中小型机场而言,很多为维持运营,却需政府的支持和补贴。
盈利的机场与国际上同规模机场相比,其营收构成仍有大的发展空间。
当然,在国外,除了商业化运营的机场和由政府运营的大型机场,其他很多机场也有着需依靠政府来维持运营的情况。
因此,在规划建设机场时,在满足基本需求基础上,除了考虑四型机场等基本机场特征,如何使机场具备高效运营和可观营收的发展条件以满足市场化发展的需求,便是机场规划建设需重要考虑的内容。
为了让机场运营更具合理的经
济回报,本文从机场投资、机场收益和机场周边土地开发利用等方面对机场规划建设进行分析和探讨。
1.
机场投资
民用运输机场作为地区或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常作为城市形象的代表和名片,因此,对于地方政府,在进行规划建设时,多以高标准的服务设施等级去配置,这使得机场初期的投资往往过高,而在机场投入运行后,很多设施并不能够被快速且很好的高效利用,于是,机场投资收益便受影响,尤其对于客货吞吐量较低的中小型机场而言,直接反映便是机场亏损明显。
为了解决初期投资过高的问题,在机场规划建设时,要多考虑机场的灵活布局和扩展功能,航站区和飞行区均根据机场的逐步发展进行逐步扩建,将“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做到极致。
机场总体规划一般按近期15年、远期30年的原则制定,但从投资收益角度考虑,尤其对于中小型机场,根据当期实际需求(而非近期目标年规划规模)以最小的投资去新建机场,根据实际发展需要灵活扩建机场,才会使得机场项目收益最大化。
如柬埔寨的金边国际机场,从2010年至2019年,其年旅客吞吐量从 160万人次逐步增长到 600万人次,期间,航站楼、机坪、滑行道、陆侧停车设施、VVIP航站楼等设施基本上均根据客货吞吐量和起降架次需求逐年扩建,机场每年新投入的设施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逐步新增的运营人员也可以不断的融入高效运营工作中,这使得机场的投资得到有效控制,运营也得到有效的保障,这样,机场在投资压力小、低成本进行属地化运营的同时,投资者的收益得到稳定增长。
对于新建机场,初始投入应考虑当期设施建设的必要性,根据当期实际需求规划建设航站楼和跑滑等基本设施,机场运行所需的航油、航食等设施(尤其对于新建的中小型机场而言)均可以市场化的形式引入第三方来提供服务,这样在降低机场初始投资的同时,也可以保证机场相关服务的专业化运行。
对于运营的机场,航站区和飞行区的逐步扩建要充分结合航空业务量实际增长需求以及满足
不停航施工的要求,这就要求在机场规划建设阶段,要充分考虑航站楼与跑滑的构型布局、航站楼扩展的可行性和灵活性、飞行区设施建设的先后顺序,以保证机场的改扩建在保障机场运行受到的影响最小的情况下,顺利快速的完成建设交付并实现有效利用。
1.
机场收益
机场的收入可分为航空性收入和非航空性收入,其中航空性收入包括旅客服务费、起降费、安检费、停场费、过夜费、廊桥费等,非航收入包括免税店、餐饮、租赁、广告、客货代理等。
航空性收入类似公用事业,其单价由政府定价或参考政府指导价,客货吞吐量和起降架次是收入增长的关键,但由于保障机场运营的成本基本上也随客货吞吐量和起降架次的增加而同比增加,故航空性收入的毛利率较低,利润贡献不大;非航收入较为市场化,旅客的数量、旅客消费渗透率、免税政策、广告和特许经营等商业合同决定着非航收入的增长,相对于航空性收入,非航收入的毛利率可观。
长久以来,机场的零售店、餐饮店和停车场等作为机场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机场带来了稳定可观的收入,所有大型机场都依赖非航收入。
对于外国主要机场而言,非航业务经营时间长,因而发展较为充分,非航空性业务己逐渐取代航空性业务,成为外国核心机场盈利的主要来源,核心机场的非航空性收入在机场总收入所占比重在 50%以上,甚至达 70%以上,非航空性业务收益率也高达 25%左右[1]。
在我国,虽主要机场也逐渐向全球主要机场靠拢,但是,除了首都机场、上海机场等大机场近两年非航收入增速明显—其非航空性收入在机场总收入所占比重超越 50%,其他核心机场的非航空性收入占比仅为 30%左右。
为了保证机场的收益,增加非航收入是机场发展的趋势,因此做好机场的商业规划便是机场规划建设的必要前提。
从国际经验来看,成功的商业在给机场带来可观的非航收入的同时,也提高了航空竞争服务的质量,如香港赤鱲角机场,新加坡樟宜机场,阿联酋迪拜机场均在机场行业实现了成功的商业,也为旅客带来了舒适的航站楼体验,与此同时,良好的航空服务也吸引了更多的旅客并促进了消费。
又如瑞士的苏黎世机场,其航站楼不仅为机场旅客服务,航站楼里陆侧
区域规划设置了大型超市等商业设施,并借助于机场综合交通设施为城市居民提供商业服务,最大化的发挥了航站楼的空间利用和商业功能,为航空旅客和城市居民服务的同时,也为机场创造了更多营收。
而在国内机场,航站楼的规划多从简便的功能流程进行设计,未考虑商业设施的规划和旅客的服务体验,在后期增设商业设施时,布局已受限制,商业收入增长受影响;在飞行区以及陆侧等商业规划方面,可用于特许经营的业务并未得到有效发展,也使非航收入提升受限。
故在航站区和飞行区规划初期,或对旧航站区和飞行区进行改扩建时,便要根据机场定位和机场服务目标群体(如航空旅客)等特点,充分考虑商业设施的规划建设和发展预留。
1.
机场周边土地开发利用
随着机场的建设和运营,机场周边的土地会实现增值,航空关联产业会在机场临空区逐渐发展。
尤其对于发展快速的大型机场而言,机场周边产生的聚集效应十分明显,逐步形成了以机场为依托,以临空指向产业为主导、多种产业有机关联的发展模式。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在大多数城市中,围绕机场的经济活动大多集中在机场范围6公里以内,人们将这一与机场紧密相连的区域成为临空经济区,这一区域就业增长速度常高出城市中其他郊区 2-3倍。
在这一区域,从功能上与机场服务相关的包括货运、飞机维修、航司办公楼、机场酒店、会展中心、商业零售、员工公寓等设施;除了与机场服务相关的设施外,这一区域还往往吸引与机场无直接关系的产业,它们选择的原因是航空服务便捷性,交通系统通达性,以及机场作为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集散节点带来的巨大商机,如物流仓储、贸易加工、商务旅游产业设施等。
如巴黎戴高乐机场,其周边土地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和开发,巴黎机场集团拥有机场范围内的所有土地,除了机场自建用地外,机场周边土地以出租土地模式和自建出租模式开发了机场酒店、商业零售和全球机场附近最大规模的办公楼等[2],这些向航空旅客、机场工作人员和机场附近居民提供了很好的服务,也为巴黎机场集团提供了很好的营收。
对于机场周边土地的开发利用,机场的定位、客货吞吐量和客货比例、交通的互联互通性决定了机场周边产业吸引力和土地使用功能布局。
因此,在进行机场规划建设时,要结合机场定位,对机场周边做好合理规划,既提供服务设施保障机场高效运营,也提升机场周边土地经济价值,为机场创收的同时,也为社会带来经济效益。
1.
综述
随着民航业的发展,机场新建和改扩建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为了使机场在投资后获得良好的投资收益,减少或避免亏损,在机场规划建设阶段,从投资角度:投资者要充分考虑机场新建和改扩建的最小的合理资金投入,从机场整体布局上规划航站区和飞行区设施,并让这些设施具有灵活的扩展性,满足逐步小范围扩建的需求,对于航油航食等设施均可采用第三方服务的方式来降低机场投资者的初始投资;从商业收益角度:在航站楼设计时,要做好商业设施的布局和规划,以吸引更多旅客为非航空性营业创造良好条件,在飞行区以及陆侧等商业规划方面,最大化发挥特许经营的功能;从机场周边土地的开发和利用的角度,要根据机场定位和客货情况做好布局规划,提升机场周边土地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综上所述,充分考虑机场投资、机场收益和机场周边土地的开发利用,结合机场特点合理规划建设机场,便可促进机场投资成本的可控,实现良好的收益,满足市场化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孙玉龙. 大型机场航站楼商业规划发展[J]. 江苏航空. 2015,02
[2]姚晏斌. 国外机场临空地产发展的经验借鉴和启示[J]. 现代商业.2018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