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朱子的

合集下载

论“朱子读书法”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论“朱子读书法”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与“ 子读书法” 朱 中的 “ 读 精 思 ” “ 心 涵 泳 ” “ 己 熟 、虚 和 切 体 察 ” 异 曲 同 工之 妙 有
了 一 个 新 的基 础 台 。 着改 革 之 势 , 借 自主 性 阅 读 、 合 作 性 阅读 、 受性 阅读 、 解性 阅读 、 赏 性 阅 读 、 价 感 理 欣 评 性 阅 读 、 达 性 阅 读 、 移 性 阅 读 、 究 性 阅 读 、 造 性 表 迁 探 创
涵。
“ 书须 是虚 心 平 气 . 游 玩 味 “ 书 须虚 心 熟 读 优 ”读
读 。 之 自有 所得 。 自 有 所 疑 。朱 熹 主 张 读 书 要 “ 久 亦 ” 虚


心 ” 就 是 要 “ 怀 若 谷 。 心 思 虑 . 细 体 会 书 中 的 意 , 虚 静 仔 思 , 要 先 人 为 主 。 强 附 会 ” 。 且 , 书 “ 是 沉 潜 不 牵 ⑥并 读 须 讽 咏 , 味 义 理 , 嚼 滋 味 , 有 所 益 。 朱熹 主 张 读 书 玩 咀 方 ” 还 要 “ 泳 ” 就 是 要 “ 复 咀 嚼 。 心 玩 味 ” 。 就 是 涵 . 反 细 ⑦这 “ 心 涵 泳 ” 内涵 虚 的 “ 者读 书 , 要 将 圣 贤 言 语 . 之 于 身 。 朱 熹 强 学 须 体 ” 调 读 书 要身 体 力 行 . 系 自身 实 际 情 况 , 联 结合 切 身 的体 会 去理 解 其 中意 味 。 就 是 “ 己体 察 ” 这 切 的内 涵 。
教参阅 学l 学考读 攀 大.教, l
以 精 思 。 其 意 皆若 出 于 吾 之 心 . 后 可 以有 得 尔 。朱 使 然 ” 熹 主 张 读 书要 熟 读 成 诵 .达 到 “ 其 言 教学的启示
画 佃礼 杰

(八)朱子之心性论

(八)朱子之心性论

朱子之心性论性属理,心属气,必先明白了朱子之理气论,始能探究朱子之心性论。

朱子极称伊川性即理也一语。

谓:伊川性即理也,自孔孟后无人见得到此,亦是从古无人敢如此道。

又曰:如性即理也一语,直自孔子后惟是伊川说得尽。

其实孔孟书中并不见有性即理也之语,只因宋代理学家敢于说从古未有人说的话。

但就论其实,伊川说此话,也与朱子之说有不同。

伊川云:性即理也,所谓理性是也。

天下之理,原其所自,未有不善。

喜怒哀乐之未发,何尝不善。

发而中节,则无往而不善。

发不中节,然后为不善。

可见伊川性即理也之语,主要在发挥孟子性善义,只就人生界立论,而朱子则用来上通之于宇宙界。

亦可谓朱子乃就其自所创立有关宇宙界之理气论而来阐申伊川此语之义。

要之伊川言性理,偏重在人生界,朱子言性理,则直从宇宙界来,此乃两人之所异。

伊川又曰:道孰为大,性为大。

人之性则亦大矣,人之自小者,亦可哀也。

人之性一也,世人皆曰吾何能为圣人,是不自信也。

动物有知,植物有知,其性自异。

但赋形于天地,其理则一。

此仍在阐发孟子性善义,仍偏囿在人生界。

虽亦兼及物性,但只从人生界推出,非从宇宙界落下。

朱子则曰:性只是理,万理之总名。

此理亦只是天地间公共之理,禀得来,便为我所有。

此是说天理禀赋在人物者为性,如此则宇宙界人生界一贯直下,形上形下,交融无间。

今说天即是理,则在人物身上各自占有了一分天。

此把庄老道家精义已尽量接受,而确然转成其为儒家义。

此见朱子思想组织力之伟大,消化力之细腻,而在朱子,则只似依据伊川一语加以引申,不见有自己用力处。

此乃朱子思想之邃密不可及处,亦是朱子思想之骤难把捉处。

伊川又言: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

此处把性与气分言。

朱子说之曰:大抵人有此形气,则是此理始具于形气之中而谓之性。

才是说性,便已涉乎有生,而兼乎气质,不得为性之本体。

然性之本体亦未尝杂。

要人就此上面见得其本体元未尝离,亦未尝杂耳。

此处朱子阐说伊川性即理也一语,更入深微。

理是天地公共底,性则是人物各别底。

论朱子读书观

论朱子读书观

2018年第3期(总第168期)㊀㊀㊀㊀㊀㊀黑龙江社会科学SocialSciencesInHeilongjiang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No.3ꎬ2018㊀㊀㊀㊀㊀㊀㊀㊀General.No.168哲学问题研究论朱子读书观邓庆平ꎬ王小珍(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ꎬ南昌330022)摘㊀要:朱熹肯定读书在修养成圣过程中的必要性ꎬ认为读书是格物的重要途径ꎻ但又认为读书只是学者第二事ꎬ经历实践才是第一事ꎻ读书需要以持敬为前提ꎬ同时ꎬ作为一种个体行为本身ꎬ读书也是培养持敬的重要途径ꎻ读书以求理为目的ꎬ其实质则是在一定方法与工夫指导下义理于心中的自然显现ꎮ朱子读书法的现代意义必须在充分了解古今阅读状况差异的前提下来讨论ꎬ而且这些现代意义最终要落实并体现在现实的阅读实践当中ꎮ关键词:朱子ꎻ读书观ꎻ格物ꎻ持敬中图分类号:B2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7-4937(2018)03-0116-06收稿日期:2017-12-18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现代韩国朱子学研究 (14ZX06)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 宋元朱子学批判史研究 (ZX17102)作者简介:邓庆平(1977 )ꎬ男ꎬ江西安义人ꎬ教授ꎬ从事中国哲学研究ꎻ王小珍(1979 )ꎬ女ꎬ江西德安人ꎬ讲师ꎬ从事中国哲学研究ꎮ㊀㊀无论古今ꎬ阅读都是学者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ꎮ朱子一生勤于读书ꎬ具有非常丰富的阅读经验ꎬ在与弟子的问答当中ꎬ存有许多朱熹论读书的材料ꎮ正如钱穆所指出的: 在理学家中ꎬ正式明白主张教人读书ꎬ却只有朱子一人ꎮ后人汇集其语ꎬ名为朱子读书法者ꎬ不止一家ꎮ [1]最初ꎬ朱子重要弟子辅广就有相关编辑ꎬ后来宋代张洪㊁齐躄在辅广的基础上增编而成«朱子读书法»ꎬ该书对朱子论读书材料编辑更为详尽ꎬ后为«永乐大典»收入ꎮ本文不以朱子读书的具体方法为研究对象ꎬ而主要关注朱子读书观ꎬ即着眼于理学的完整为学过程ꎬ对阅读活动进行整体的理解ꎬ既涉及朱㊁陆对于读书的不同态度与读书行为的定位ꎬ又与读书活动的关键环节相关ꎬ并通过古今阅读功能㊁方式㊁目标与环境等方面的比较ꎬ为理解朱子读书观的现代意义提供一些思考ꎮ㊀㊀一㊁读书为格物的重要途径在通常情况下ꎬ读书应该是非常关键的为学活动ꎮ我们今天还把上学等学习活动直接称为读书ꎮ但是ꎬ读书是否必要ꎬ对于理学家来说曾经是个重要问题ꎮ在鹅湖之会上ꎬ朱熹与陆九渊曾有过一场关于读书必要性的争论ꎬ关于这场争论ꎬ陆氏门人朱亨道说:㊀㊀鹅湖之会ꎬ论及教人ꎬ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ꎬ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ꎬ而后使之博览ꎮ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ꎬ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ꎬ此颇不合ꎮ先生更欲与元晦辩ꎬ以为尧舜之前何书可读?复斋止之ꎮ(«陆九渊年谱»)鹅湖之会的朱㊁陆分歧主要集中在是否承认读书讲学为修养㊁学问的基本工夫ꎮ朱熹主张读书的重要性ꎬ认为读书是学以成圣的必要途径ꎻ而陆九渊则以此为支离ꎬ认为为学的首要工夫是发明人之本心ꎬ甚至他还准备了一个有力的反诘:如果说只有读书才是认识天理和成圣贤的道路ꎬ那么ꎬ人所公认的圣贤尧舜ꎬ在他们的时代尚无文字ꎬ但他们不也成为圣贤了吗?有学者认为: 这对朱熹一边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ꎮ [2]359在此基础上ꎬ陆九渊质疑读书的必要性ꎬ认为成圣不一定需要读书ꎮ在这里ꎬ陆九渊的观点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ꎮ如吕祖谦所认为的ꎬ讲学读书是孔子以来的百代通法ꎬ否认读书讲论的必要ꎬ势必导致对孔子以来传统工夫的否定ꎮ而且正如朱熹后来所指出的ꎬ如果不必讲学ꎬ孔子与孔门弟子相聚讲论岂非多事?孔子为什么不说 你们各自回去发明本心 [2]359呢?事实上ꎬ陆九渊准备的那个 难以回答的问题 即便真向朱熹提出了ꎬ也并非就一定难以回答ꎬ理由有:第一ꎬ尧舜之前是否无书可读ꎬ这是可以讨论的ꎮ现存最早的一批书籍如«尚书»等应611是在尧舜之后ꎬ但这不是中国最早的书籍ꎬ相传ꎬ我们最早的书籍是«三坟»«五典»«八索»«九丘»ꎬ«三坟»是关于伏羲㊁神农㊁黄帝的书ꎬ«五典»是关于少昊㊁颛顼㊁高辛㊁唐㊁虞的书ꎮ尧舜生活于唐㊁虞时期ꎬ因此ꎬ尧舜之前也是有书可读的ꎬ只是这些书失传了ꎮ第二ꎬ读书即是吸收学习前人的经验与知识ꎬ虽然关于尧舜生平的许多讲法今天很难考证ꎬ但他们并非历史上突然出现的新型人物ꎬ很难想象在事实上他们完全没有接受前人的教育和影响ꎬ早期圣贤应该是中华早期文明的传承者和代表者ꎮ第三ꎬ如果从宽泛的意义上来理解ꎬ所谓书籍ꎬ其本身的文字㊁形态都在发生变化ꎬ最早的书籍不是以后世的甲骨文所书写ꎬ也不是铸刻在金属㊁龟甲㊁竹简等载体上ꎬ许慎«说文解字 序»说: 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ꎬ仰则观象于天ꎬ俯则取法于地ꎬ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仪)ꎬ近取诸身ꎬ远取诸物ꎬ于是始作易八卦ꎬ以垂宪象ꎮ及神农氏ꎬ结绳为治而统其事ꎬ庶业其繁ꎬ饰伪萌生ꎮ黄帝之史仓颉ꎬ见鸟兽蹄迒之迹ꎬ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ꎬ初造书契ꎬ百工以乂ꎬ万品以察ꎬ盖取诸 夬 ꎮ 许慎认为ꎬ在中国文字产生之前ꎬ曾有过一些过渡阶段ꎮ起初是庖牺(伏羲)氏创作八卦符号用来表示 宪象 即反映客观世界ꎮ其后有神农氏结绳记事ꎬ由于不能适应日益繁多的事物ꎬ巧饰作伪的事也逐渐萌生了ꎮ至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了书契文字ꎬ百官由此得到治理ꎬ万民由此得到督察ꎬ这大约是由易卦中的夬卦得到的启示ꎮ从八卦到结绳到书契ꎬ这种文字起源的模式虽不见得符合文字起源的客观实际ꎬ但也并非毫不相关ꎮ即便是据现代考古发现ꎬ商代甲骨文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文字ꎬ但这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文字ꎬ在此之前应该还有漫长的文字形成发展史ꎮ因此ꎬ尧舜并非不读书ꎬ而是所读之书与后世之书有所不同罢了ꎮ第四ꎬ即便是尧舜时期无须读书而成圣ꎬ也不等于后世学者可以不读书ꎮ按照孔子的讲法ꎬ有生而知之者与学而知之者ꎬ圣人是生而知之者ꎬ但这样的人是非常少的ꎬ连孔子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生而知之者ꎬ而只认为自己是学而知之者ꎬ我们后人如何可以不重视学习ꎮ而且在孔子删定六经之后ꎬ作为儒家经典的六经最终形成ꎬ而六经记录的是圣人之言ꎬ承载的是圣人之心意㊁义理ꎬ是圣人成圣经历的总结ꎬ也是圣人日常为人的基本方式ꎬ读书可以更方便直接吸收学习圣人之言与行ꎬ何乐而不为ꎮ第五ꎬ到了朱熹的时代ꎬ书籍越来越多ꎬ若不读书ꎬ那么连起码的成圣目标都无法理解ꎬ更谈不上成圣ꎮ第六ꎬ就陆九渊本人的思想发展实际来说ꎬ他自小识字研读经典ꎬ围绕 宇宙 二字的长期思索悟得 宇宙即是吾心㊁吾心即是宇宙 的思想ꎮ若无前面的读书积累ꎬ他的问题很难出现ꎬ其回答也是不可能的ꎮ陆九渊与弟子讲论学问ꎬ其中多数是围绕经典当中的概念与命题ꎬ这也证明陆九渊自身的思想成就与他的读书经历密切相关ꎮ若无读书讲学ꎬ陆九渊与朱熹等人对话何以可能?因此ꎬ 大体上讲ꎬ极力否定读书讲学是陆学尚未成熟时的主张ꎬ陆学成熟后不再言废弃读书ꎮ [2]359抛开否定读书这一极端立场ꎬ陆九渊所真正批判的应该是朱熹过于看重读书的态度与方法ꎮ两人争论的焦点不在于是否要读书ꎬ而在于读书何以成圣ꎬ在于读什么和怎么读ꎮ对于陆九渊来说ꎬ从其与弟子书信往来等材料来看ꎬ其所看重的首先是«孟子»ꎬ其次是«论语»ꎻ而对朱熹来说ꎬ所读之书非常广泛ꎬ其一生致力于 四书 ꎬ即«大学»«论语»«孟子»«中庸»ꎬ然后对 五经 也比较重视ꎮ就读书方法来看ꎬ两人区别更大ꎬ陆九渊对书的理解主要围绕某几个核心概念进行反复阐发ꎬ如对«孟子»的 本心 ㊁«论语»的 克己复礼 等ꎬ他的理解并非传统经学的章句训诂式ꎬ而更重视其内在思想的贯通ꎻ朱熹则一方面吸收继承了汉唐章句训诂的注经传统ꎻ另一方面ꎬ也注重思想义理的阐发ꎬ但其阐发的自由程度远低于陆九渊ꎮ总体上ꎬ朱熹在读书范围上比陆九渊要广泛得多ꎬ在读书严谨程度上ꎬ朱熹也比陆九渊要慎重和仔细得多ꎬ在面对书籍的时候ꎬ朱熹比陆九渊更多些 我注六经 的客观性ꎬ而陆九渊比朱熹更多些 六经注我 的主体性ꎮ大率为学虽是立志ꎬ然书亦不可不读 («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五)ꎬ 论孟固当读ꎬ六经亦当读ꎬ史书又不可不读 («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六)ꎮ从理论上讲ꎬ朱熹对读书活动的重视源于其格物思想ꎮ 格物是朱熹«大学»思想的核心观念 ꎬ且 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直接关系到一切理学体系的着眼点 为学之方ꎬ又是他全部哲学第一个最终归宿ꎬ因而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2]284ꎮ关于格物的途径ꎬ程颐曾说: 穷理亦多端ꎬ或读书讲明义理ꎬ或论古今人物别其是非ꎬ或应事接物而处其当ꎮ («二程遗书»十八)朱熹继承了这一思想ꎬ指出: 程子格物之说 若其所以用力之地ꎬ则亦不过读书史㊁应事物 («答吴伯丰一»ꎬ«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第五十二)ꎬ他将读书视为格物的基本方式ꎮ这是朱熹学问体系中ꎬ对读书行为的基本定位ꎮ他曾在«杂学辨»的«吕氏大学解辨»当中反对去文字而专体究的做法ꎬ说道: 以悟为则ꎬ乃释氏之法ꎬ而吾儒所无有 若由吾儒之说ꎬ则读书而原其得失ꎬ应事而察其是非ꎬ乃所以为致知格物之事ꎬ盖无适而非此理者ꎮ今乃去711文字而专体究ꎬ犹患杂事纷扰不能专一ꎬ则是理与事为二ꎬ必事尽屏而后理可穷也ꎮ 读书是儒生的重要学习方式ꎬ而专重心性体究则是佛学做法ꎮ这里朱熹虽然批评的是吕本中ꎬ但其中的义理同样也适用于轻视读书而专重发明本心㊁并同样被朱熹视为佛学的陆九渊ꎮ㊀㊀二、读书乃学者第二事如上所言ꎬ在宋明理学当中ꎬ朱熹是最重视读书的ꎮ但他却说:㊀㊀读书乃学者第二事ꎮ(«朱子语类»卷十)此语为朱熹重要门人李方子所录ꎬ被列为«朱子语类»卷十 读书法 的第一条ꎬ也被张洪与齐躄列为«朱子读书法»的第一条ꎮ传统学者的主要任务是围绕传统经典而展开的ꎬ因此ꎬ经学研究是传统学术研究的基本内容ꎮ读书自然对学者来说是极为重要的ꎮ例如ꎬ汉唐的儒家学者认为ꎬ经典是圣人所作ꎬ对经典非常尊崇ꎬ往往穷其一生来钻研经典ꎬ可谓皓首穷经ꎮ朱熹这里明确指出ꎬ读书并非为学的首要工夫ꎬ所谓 学者第二事 ꎬ乃是读书在学者为学过程当中的地位ꎮ那么ꎬ人们自然就要追问ꎬ什么才是学者第一事呢?朱熹解释道:㊀㊀读书已是第二义ꎮ盖人生道理合下完具ꎬ所以要读书者ꎬ盖是未曾经历见许多ꎬ圣人是经历见得许多ꎬ所以写在册上与人看ꎮ而今读书ꎬ只是要见得许多道理ꎮ及理会得了ꎬ又皆是自家合下元有底ꎬ不是外面旋添得来ꎮ学问ꎬ就自家身己上切要处理会方是ꎬ那读书底已是第二义ꎮ自家身上道理都具ꎬ不曾外面添得来ꎮ然圣人教人ꎬ须要读这书时ꎬ盖为自家虽有这道理ꎬ须是经历过ꎬ方得ꎮ圣人说底ꎬ是他曾经历过来ꎮ(«朱子语类»卷十)朱子这里指出读书的原因和前提ꎮ按照朱子学的宇宙论理论ꎬ人是禀受理气而生ꎬ理成就人的性ꎬ而气构成人的形ꎮ此性即理ꎬ此理也即为学所求的人生道理ꎬ也就是说ꎬ人生道理是人原本就具有的ꎮ但因为自己未尝经历过许多ꎬ所以ꎬ还没有理会到这些道理ꎮ圣人则经历过许多ꎬ所以ꎬ才将其经历过后所见的道理写成文字ꎬ这些文字就是经典ꎮ而今ꎬ人们读书ꎬ便是试图通过了解圣人的经历来理会那自己天生本来具有的道理ꎮ很明显ꎬ朱子主张人生而具有成圣的道理ꎬ这与柏拉图的知识先验论有一定相似之处ꎮ这也是儒家较为一致的共识ꎬ孔子就指出: 天生德于予 («论语 述而»)ꎬ«中庸»中提到 天命之谓性 ꎬ孟子主张人性本善ꎬ 大学之道 首先就 在于明明德 ꎮ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朱子对于圣人以及经典的看法ꎮ我们知道ꎬ圣人在孔子那里ꎬ是标志最高人格理想的一个概念ꎬ圣人有许多超出常人的地方ꎬ其中之一便是 生而知之 ꎮ孔子自己曾明确地说: 我非生而知之者也ꎬ好古ꎬ敏以求之者也ꎮ («论语 述而»)指出自己属于 学而知之 的层次ꎬ而且孔子从不认为自己就是圣人ꎮ从文字本身来看ꎬ孔子在自己和圣人之间设置了距离ꎬ这对于后世儒家学者来说ꎬ自然造成了一个影响:一方面ꎬ圣人是儒家的最高人格理想ꎻ另一方面ꎬ成圣在更大程度上似乎由先天因素决定ꎬ人们通过后天努力成为圣人是非常困难的ꎮ虽然孟子指出 人皆可以为尧舜 ꎬ在普通人与圣人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ꎬ为人通过后天努力成为圣人提供了可能性ꎬ但由于孟子一直到唐中期以前ꎬ也就是宋明理学兴起之前ꎬ都不为儒家学者所看重ꎮ因此ꎬ长期以来ꎬ孔子深化的圣人形象几乎一直是儒家学者圣人观的主导ꎬ成圣乃至学而为圣的观念并没有得到儒家学者的认同ꎮ然而ꎬ随着宋明理学在唐中期之后的逐渐兴起ꎬ这样的圣人观念逐渐发生转变ꎮ孟子在儒家学者中的地位逐渐上升ꎬ成为先秦儒学传统的重要代表ꎬ成圣以及学而为圣的观念逐渐为越来越多的儒家学者所接受与认同ꎮ这种圣人观念的转变ꎬ其实质在于指出普通人与圣贤之间存在本性上的共同之处ꎬ进而缩小普通人与圣人之间的距离ꎬ强调人皆可以为尧舜的可能性ꎮ整个宋明理学讨论的核心ꎬ便是教导普通人如何通过后天努力成就圣人的品性ꎮ这样的圣人观念对于儒学来说是一次重要的观念突破ꎮ明白了这一点ꎬ我们就可以理解当年程颐在太学做出«颜子所好何学论»时ꎬ主管太学的胡瑗所产生的惊异与赏识ꎮ该篇文字提出程朱理学较为成熟的圣人观ꎬ应该被视为程氏理学正式出场的重要宣言ꎮ学而为圣成为理学家尤其是程朱理学家的共识ꎬ在上面的两个材料当中ꎬ自然可以看到朱子继承了这一观念ꎮ但朱子在这里还提出了更为重要的一个概念ꎬ那便是 圣人是经历见得许多ꎬ所以写在方册上 圣人说底ꎬ须是他经历过 («朱子语类»卷十)ꎬ这样的观念我们此前并未特别关注ꎮ就理学的三个基本层面即语言㊁心智活动㊁道德实践来说ꎬ实践活动居于最底层ꎬ是理学家的心智活动与语言文字形成的基础ꎬ心智活动是介于实践活动与语言文字之间的中间阶层ꎬ主要表现为一个默会的精神活动ꎬ而语言文字则处于表层ꎬ通常为学者所直接关注[3]ꎮ就其文义来说ꎬ此处 圣人经历 应是与表现为语言文字的经典不同且构成语言文字基础的实践活动与心智活动ꎬ尤其是实践活动ꎮ这里涉及经典的实质问题ꎬ经典811是记录圣贤言行的这一观点ꎬ一直是儒家的传统观念ꎬ而朱熹对此有所发展ꎮ在他看来ꎬ经典是记录圣人经历过后的言说ꎬ圣人的经历是经典形成过程背后最为关键的因素ꎮ他虽然未尝明确指出ꎬ但其中还是蕴含了这样的观念:圣人并非就是生而知之ꎬ而是经历过后才知的ꎮ这样的圣人去除了圣人生而知之的神化因素ꎬ更加贴近现实ꎬ贴近普通人ꎬ对于普通人成圣的自信心是有帮助的ꎮ当然ꎬ孔子自言并非生而知之者ꎬ与朱子这里的解读明显有矛盾ꎬ对此ꎬ朱子说: 程子曰: 孔子生而知之也ꎮ言亦由学而至ꎬ所以勉进后人也ꎮ 愚谓圣人生知安行ꎬ固无积累之渐ꎬ然其心未尝自谓已至此也ꎮ [4]朱子引用程颐的话ꎬ说明孔子就是天生的圣人ꎬ之所以说自己也是经过努力学习的ꎬ其用意是勉励劝进后人ꎮ朱熹这里的诠释也许并不一定与孔子本意相近ꎬ但其阐发的义理还是合情合理的ꎮ这样一来ꎬ对于学者而言ꎬ读书的前提有两个:一是自家本身具有成圣的先天善良本性ꎬ具有众多道理ꎬ这虽是一个本体论的预设ꎬ但在宋明时期却是一个几乎不会被质疑的共识ꎻ另一个前提便是经典的形成ꎬ经典是圣人经历许多之后记录自家所行与所见的ꎬ圣人的许多经历是经典内容的主要来源ꎬ学者通过读书来实现学而为圣的目标ꎬ其实质便是透过经典中的文字去切实理会圣人的所行与所见ꎬ最终发现自我本身具有的本性与道理ꎮ前一点指出了读书活动的本体论基础ꎬ由此规定了读书活动的最终目标是发现自己本来具有的本性与道理ꎮ后一点则是读书活动实现的前提ꎬ读书之前必须要先有书ꎬ即经典的存在ꎮ在朱子看来ꎬ经典的实质是圣人的实践行为与内在默会的心智活动的结合ꎬ这是经典文字形成的根源ꎮ只有彻底理解了这两点ꎬ学者对于自身的读书活动才能做出恰当的定位与期待ꎮ读书并非学者第一事ꎬ学者第一事乃是经历ꎬ去经历许多方才真有所见ꎮ这经历作为学者第一事ꎬ自然并非像读书这样主要围绕文字语言的活动ꎬ其主要所指ꎬ应该是与读书相对应的行ꎬ即道德实践活动ꎬ所谓 然圣人教人ꎬ须要读这书时ꎬ盖为自家虽有这道理ꎬ须是经历过ꎬ方得 («朱子语类»卷十)ꎮ这里ꎬ朱子重视实践经历的观念与他一直强调小学㊁下学工夫的思路是完全一致的ꎮ以往我们往往关注更多的是程朱理学当中的 大学 部分ꎬ也即程朱理学当中的抽象义理部分ꎬ而这种常见的关注ꎬ势必导致我们对程朱理学理解上的偏差ꎬ也使我们在理解程朱许多核心理论方面产生很多争议ꎬ例如ꎬ对于 理 的理解ꎮ但是ꎬ这里涉及经典实质的材料也明确提示我们ꎬ重视小学㊁下学工夫应该成为我们理解程朱理学的一个基本立场ꎮ㊀㊀三、读书与持敬在修养工夫之中ꎬ朱熹特别重视敬的工夫ꎮ他认为: 敬之一字ꎬ真圣学之纲领ꎬ存养之要法ꎮ («朱子语类»卷十二) 敬字工夫ꎬ乃圣门第一义ꎬ彻头彻尾ꎬ不可顷刻间断ꎮ («朱子语类»卷十二)在朱熹看来ꎬ敬贯动静内外ꎬ是其整个工夫体系中的关键和核心ꎮ敬的工夫表现在人生的方方面面ꎬ既有衣食住行ꎬ也有言谈举止ꎻ既有外在明言ꎬ也有内在默会ꎬ具体包括专心致志㊁严肃认真㊁恭敬稳重的要求和态度ꎮ这种要求与态度也是读书活动的必要前提ꎮ朱熹强调读书必须专心静虑ꎬ全神贯注ꎬ即 学者只知观书ꎬ都不知有四边ꎬ方始有味ꎮ («朱子语类»卷十) 关了门ꎬ闭了户ꎬ把断了四路头ꎬ此正读书时也ꎮ («朱子语类»卷十)也就是说ꎬ读书的状态应是完全专心于书本ꎮ在阅读过程中 读书须是专一ꎮ读这一句ꎬ且理会这一句ꎻ读这一章ꎬ且理会这一章ꎮ须是见得此一章彻了ꎬ方可看别章ꎬ未要思量别章别句ꎮ只是平心定气在这边看ꎬ亦不可用心思索太过ꎬ少间却损了精神ꎮ前辈云: 读书不可不敬ꎮ 敬便精专ꎬ不走了这心ꎮ («朱子语类»卷十)敬包含了读书要以精专为主ꎬ不可贪多ꎮ若是贪多则 其始也ꎬ自谓百事能ꎻ其终也ꎬ一事不能!言人读书不专一ꎬ而贪多广阅之弊ꎮ僩ꎮ («朱子语类»卷十)即便是后人总结出来的朱子读书六法(即循序渐进㊁熟读精思㊁虚心涵泳㊁切己体察㊁着紧用力㊁居敬持志)ꎬ①基本上都是持敬工夫的具体表现ꎮ此外ꎬ朱熹认为ꎬ读书作为一种个体行为本身ꎬ也是培养持敬工夫的重要途径ꎮ他说: 人常读书ꎬ庶几可以管摄此心ꎬ使之常存ꎮ横渠有言: 书所以维持此心ꎮ一时放下ꎬ则一时德性有懈ꎮ其何可废! («朱子语类»卷十一) 某要得人只就读书上体认义理ꎮ日间常读书ꎬ则此心不走作ꎻ或只去事物中羇ꎬ则此心易得汨没ꎮ知得如此ꎬ便就读书上体认义理ꎬ便可唤转来ꎮ («朱子语类»卷十一)作为一种日常行为本身ꎬ读书活动之所以能够培养主敬的心态ꎬ还可以参考«童蒙须知»中关于读书行为的相关规定来理解:㊀㊀凡读书ꎬ须整顿几案ꎮ令洁净端正ꎬ将书册整齐顿放ꎮ正身体ꎬ对书册ꎬ详缓看字ꎬ仔911①最早由元代程端礼在«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中将朱熹读书法归结为此六条ꎬ即 日程节目ꎬ主朱子教人读书六法修 (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ꎬ中华书局1985年版ꎬ第1页)ꎮ细分明读之ꎮ须要读得字字响亮ꎬ不可误一字ꎬ不可少一字ꎬ不可多一字ꎬ不可倒一字ꎬ不可牵强暗记ꎮ只是要多诵遍数ꎬ自然上口ꎬ久远不忘ꎮ古人云:读书千遍ꎬ其义自见ꎮ谓熟读ꎬ则不待解说ꎬ自晓其义也ꎮ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㊁眼到㊁口到ꎮ心不在此ꎬ则眼不看仔细ꎮ心眼既不专一ꎬ却只漫浪诵读ꎬ决不能记ꎮ记ꎬ亦不能久也ꎮ三到之法ꎬ心到最急ꎮ心既到矣ꎬ眼口岂不到乎ꎮ凡书册ꎬ须要爱护ꎬ不可损污绉摺ꎮ济阳江禄ꎬ书读未完ꎬ虽有急速ꎬ必待掩束整齐ꎬ然后起ꎬ此最为可法ꎮ(«童蒙须知 读书写文字第四»)«童蒙须知»是关于童蒙教育的读物ꎬ其内容主要是对孩童日常读书的一些具体规范ꎮ认真㊁严谨㊁踏实等读书习惯的养成ꎬ得益于朱熹对持敬的强调ꎬ读书之持敬一方面表现为对于书册几案的爱惜ꎻ另一方面ꎬ还包括读书姿势的端正㊁读书声音的响亮㊁读书过程的严谨㊁用心与专一等ꎬ这些要求虽然是规范童蒙读书的ꎬ但这些看似琐细的读书习惯正好为未来读书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了重要的基础ꎮ从童蒙时期就开始规范读书活动ꎬ注重读书过程中持敬工夫的养成ꎬ是朱熹读书观的重要特点ꎬ体现出朱子工夫体系的完整严密与内在一致性ꎮ㊀㊀四㊁道理自会出来读书以求理为目标ꎬ而关于此理如何显现于心ꎬ朱熹提及许多具体的读书之法ꎬ其中有几条值得关注:㊀㊀读书看义理ꎬ须是胸次放开ꎬ磊落明快ꎬ恁地去ꎮ第一不可先责效ꎮ才责效ꎬ便有忧愁底意ꎮ只管如此ꎬ胸中便结聚一饼子不散ꎮ今且放置闲事ꎬ不要闲思量ꎮ只专心去玩味义理ꎬ便会心精ꎻ心精ꎬ便会熟ꎮ读书ꎬ放宽着心ꎬ道理自会出来ꎮ若忧愁迫切ꎬ道理终无缘得出来ꎮ少看熟读ꎬ反复体验ꎬ不必想象计获ꎮ只此三事ꎬ守之有常ꎮ太凡看文字:少看熟读ꎬ一也ꎻ不要钻研立说ꎬ但要反复体验ꎬ二也ꎻ埋头理会ꎬ不要求效ꎬ三也ꎮ三者ꎬ学者当守此ꎮ读得通贯后ꎬ义理自出ꎮ方子ꎮ(«朱子语类»卷十)读书通常给人一个主动寻求义理的印象ꎬ表现为一个个体发挥自身主动性以接近契合义理的过程ꎬ义理似乎隐藏在经典之中ꎬ有待于人的主动寻求ꎮ由于读书的一些外在目标ꎬ读书过程容易导致一些求理之外的意识ꎬ如上文提到的对于读书效果的过分追求㊁钻研立说的目的㊁忧愁急迫的心态等ꎬ朱子在这里指出ꎬ读书求理除了表现为学者主动求理的过程之外ꎬ义理本身还有一个自动显现于心的过程ꎬ而且这个 道理自会出来 的过程对于读书来说更为重要ꎮ也许有人认为 义理自会出来 ꎬ是指义理从经典当中显现出来ꎬ而并非完全是指义理于自己本心显现ꎬ因为朱熹也说过 读书着意玩味ꎬ方见得义理从文字中迸出ꎮ («朱子语类»卷十)这种讲法看似合理ꎬ但其实值得追问ꎮ首先ꎬ这种义理从经典中显现出来的观念ꎬ其预设的前提是认为义理本身潜藏于经典文字当中ꎬ这个观念表面上说得过去ꎬ但若参照上面所提到的朱子对经典实质的理解来看ꎬ义理并非藏于经典文字当中ꎬ而是在文字之后的圣贤之心㊁圣贤之意ꎬ再进一步说ꎬ是圣贤之经历ꎮ其次ꎬ从义理显现的条件来看ꎬ经典作为客观文本ꎬ不可能自我显现义理ꎬ此种显现必然是发生在读者身上ꎬ也就是说ꎬ当读者的读书工夫达到一定程度时ꎬ义理才会在读者的内心中显现出来ꎮ这个显现的过程也是读者与圣贤心意的契合过程ꎮ现代解释学已经对此做出印证ꎬ即阅读与理解的实质不是文本向读者的单向信息输入过程ꎬ而是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双向互动过程ꎬ是读者与文本之间视域融合的过程ꎮ这里所提及的道理自会显现ꎬ从本体论上来说ꎬ涉及作为世界本体的理之显现的问题ꎬ这在朱子后学乃至当今学界都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议题ꎮ从薛瑄㊁罗钦顺到朝鲜儒家学者李栗谷ꎬ再到现代的冯友兰㊁牟宗三等ꎬ都认为理本身是 只存有而不活动 的ꎬ这样的理只是静态虚设的ꎬ自然根本不可能有自我向外显示的活力ꎮ然而ꎬ黄榦㊁李退溪等后代朱子学者则承认理的存在ꎬ认为理本身并非静止不动的ꎬ而是处于时刻活跃㊁向外彰显的过程ꎮ而对于读书求理的过程ꎬ在朱子看来ꎬ读书不可夹带太多外在的功利目的ꎬ不可带有许多人为刻意的心思ꎬ读书求理应该是一个义理自然发现于心的过程ꎮ而抛弃钻研立说㊁忧愁迫切ꎬ便是要求去除私心成见以造就一个 放宽着心 的有利于义理自然发见的心理环境ꎮ在朱子看来ꎬ义理的自然发显一方面符合义理天生就具备的先验论预设ꎻ另一方面也与朱熹主张通过读圣贤之书去把握圣贤之意进而让自身义理发显出来的读书观是一致的ꎮ㊀㊀五㊁朱子读书观的现代意义关于朱子读书方法的现代意义ꎬ学术界有过不少论述ꎮ这里我们仅从上述朱子读书观出发阐述如下两点ꎮ021。

论朱子的思想总结

论朱子的思想总结

论朱子的思想总结朱子(1130-1200年),字载之,号东岳,北宋理学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和思想家。

他对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深远,与程颐、程颢并称为“二程”,并且他的思想构想和教育理念也在后世发扬光大,影响了中国几百年的思想史。

朱子思想的核心是“天人合一”,他认为只有获得真知,才能实现人与天地的和谐。

朱子提出了“格物致知”的教育理念,主张通过观察和研究事物的本质,达到启发自己的理性和思考能力,从而实现心性的修养和人格的完善。

他认为,人的心性是潜在的善,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修养才能发挥出来,以实现个人的完美和社会的和谐。

他强调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培养人的知识和智慧,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德行和品德,以成为有用于社会、有责任感和感恩心的人。

朱子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是他的核心概念。

他认为人是天地之间的桥梁,只有通过自己的修行和实践来实现人与天地的和谐。

朱子强调需要全方位的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

他认为,只有通过全面培养个人的各个方面,才能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朱子强调个人和社会的和谐是相互依存的,只有通过个人的修养和心性的修炼,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朱子思想还强调了儒家的理想和信仰。

他认为儒家经典是至理的体现,只有通过对经典的研究和实践,才能理解天地万物的本源和规律。

他主张学习经典,并且通过经典的解读和应用来培养自己的智慧和修养。

朱子还提出了四书五经的教育体系,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和五经,认为这些经典是人们修身养性和实践道德的重要依据。

朱子思想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政治思想。

他提出“仁政”和“人治”的理念,主张通过道德伦理和人性的引导来推行治理,而不是纯粹通过法律和武力来实现。

他认为,君主应该以仁爱之心关心百姓,推行有利于人民和社会的政策。

他反对权力的滥用和专制统治,强调君主应该尊重人民的权利和意愿,实现君主与百姓共同的利益。

总之,朱子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教育、政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校选课论文:浅谈朱子

校选课论文:浅谈朱子

朱熹是谁?上这门课之前,作为一个非文科专业的学生,可能知道他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知道他是”理学家“;知道他应该是个官员;知道他写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其他就不知道了。

那么朱熹本人,和他的学说,到底对社会起到了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呢?我们并不了解,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可是现在某些广为传播的观点似乎掀起了一种“反孔反孟反朱”的浪潮,批判朱熹应该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导致了很多人在并不了解儒家的情况下,在阅读了这些文章以后,形成了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导致他们开始质疑并这种发源于近两千年前的中国传统思想。

所以,如果写一篇科普向的文章来“洗白”朱子,真正让大家客观认识这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应该从以下几点向这些“门外汉”解释。

第一,朱子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到底是什么呢?知乎上有人评价儒学:“对外人无限‘跪舔’,对自己无限压榨”,猛地一听好似在理,仔细一想其实不然。

每一个朝代都会有对外人“跪舔”,但是每一个朝代都从不缺乏誓死抗争的士大夫和武将。

而且,如果从朱子的理论里读出“无限压榨”,我觉得朱子本意并非如此在鹅湖之辩中,朱熹说心与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理是本体,心是认识的主体。

二陆主张心与理是一回事,坚持以心来统贯主体与客体。

朱子认为,“理”是事物的规律,放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说实话,这一部分我没怎么听懂,也不太能理解。

我猜测,这么解释的话,如果要顺从万物的“理”,朱熹应该是认为人性存在非兽性的一面,毕竟“存天理,灭人欲”乃是指人心应当顺从“理”,而去除过分的欲望。

第二,朱子作为教育家如何?朱熹十几岁时早已立下大志,要成为圣人。

在世70年,编撰2000万字,平均每年30万字,临终前一天朱熹还在修改《大学章句》,从易学到理学,横跨面之大,所以说他是一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他还是一名有很强责任心的教育家,朱熹在南康军任上,为白鹿洞书院殚精竭虑,不遗余力。

论朱子的理气动静问题 (1)

论朱子的理气动静问题 (1)

07·中国哲学·论朱子的理气动静问题*乔清举(南开大学哲学院天津300071)【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862(2012)07-0070-11一问题的提出太极或理的动静问题,是朱子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学界历来争议较大甚至观点截然相反的一个问题。

冯友兰先生是在哲学范式下进行朱子哲学研究的首创者,他认为在朱子哲学中,有动之理,亦有静之理,但理不动亦不静。

他说:“太极亦无动静。

”[1]又说:太极中有动静之理,故气得本此理以有动静之实例。

其动者便为阳,其静者便为阴。

阴阳亦形而下者。

至于形而上之动静之理,则无动无静,所谓“不可以动静言”也。

[2]冯先生晚年仍然坚持此观点,并批评“理可以动、可以生气”之说。

他说:一般是无情意,无计度,无造作的,有情意,有计度,有造作的是特殊。

情意之理并没有情意,计度之理并没有计度,造作之理也不会造作。

举一个例说,动之理并不动,静之理也并不静。

只有具体的动的东西才动,只有具体的静的东西才静。

[3]理“不动说”的又一著名代表是牟宗三先生,其为学界所耳熟能详的观点是朱子之理“是但理,只存有而不活动”。

[4]他说:(伊川朱子系)此系是以《中庸》《易傅》与《大学》合,而以《大学》为主。

于《中庸》、《易傅》所讲之道体性体只收缩提练而为一本体论的存有,即“只存有而不活动”之理,于孔子之仁亦只视为理,于孟子之本心则转为实然的心气之心,因此,于工夫特重后天之涵养(“涵养须用敬”)以及格物致知之认知的横摄“进学则在致知”,总之是“心静理明”,工夫的落实处全在格物致知,此大体是“顺取之路”。

[5]冯友兰言朱子之理不动亦不静,是为了强调朱子之理的先验性与形上性,以揭示中国哲学概念的抽象性质,或曰“哲学”性质,以与西方哲学颉颃媲美,从而使中国哲学研究同时亦成为引进与建立“哲学”的思维方式之渠道。

此实为冯友兰那一代学者的中国哲学研究的目的之一。

徐渭《评朱子论东坡文》原文及鉴赏

徐渭《评朱子论东坡文》原文及鉴赏

徐渭《评朱子论东坡文》原文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徐渭《评朱子论东坡文》原文及鉴赏【导语】:〔明〕徐渭夫子不语怪,亦未尝指之无怪。

[【教育读书】朱子读书法(全文)]论朱子读书法

[【教育读书】朱子读书法(全文)]论朱子读书法

[【教育读书】朱子读书法(全文)]论朱子读书法朱子读书法(全文)卷上读书乃学者第二事。

方子。

读书已是第二义。

盖人生道理合下完具,所以要读书者,盖是未曾经历见许多,圣人是经历见得许多,所以写在册上与人看。

而今读书,只是要见得许多道理。

及理会得了,又皆是自家合下元有底,不是外面旋添得来。

至。

学问,就自家身己上切要处理会方是,那读书底已是第二义。

自家身上道理都具,不曾外面添得来。

然圣人教人,须要读这书时,盖为自家虽有这道理,须是经历过,方得。

圣人说底,是他曾经历过来。

佐。

学问,无贤愚,无小大,无贵贱,自是人合理会底事。

且如圣贤不生,无许多书册,无许多发明,不成不去理会!也只当理会。

今有圣贤言语,有许多文字,却不去做。

师友只是发明得。

人若不自向前,师友如何着得力!谦。

为学之道,圣贤教人,说得甚分晓。

大抵学者读书,务要穷究。

「道问学」是大事。

要识得道理去做人。

大凡看书,要看了又看,逐段、逐句、逐字理会,仍参诸解、传,说教通透,使道理与自家心相肯,方得。

读书要自家道理浃洽透彻。

杜元凯云:「优而柔之,使自求之,厌而饫之,使自趋之。

若江海之浸,膏泽之润,涣然冰释,怡然理顺,然后为得也。

」椿。

今读书紧要,是要看圣人教人做工夫处是如何。

如用药治病,须看这病是如何发,合用何方治之;方中使何药材,何者几两,何者几分,如何炮,如何炙,如何制,如何切,如何煎,如何吃,只如此而已。

淳。

读书以观圣贤之意;因圣贤之意,以观自然之理。

节。

做好将圣人书读,见得他意思如当面说话相似。

贺孙。

圣贤之言,须常将来眼头过,口头转,心头运。

方子。

开卷便有与圣贤不相似处,岂可不自鞭策!祖道。

圣人言语,一重又一重,须入深去看。

若只要皮肤,便有差错,须深沉方有得。

从周。

人看文字,只看得一重,更不去讨他第二重。

僩。

读书,须是看着他缝罅处,方寻得道理透彻。

若不见得缝罅,无由入得。

看见缝罅时,脉络自开。

植。

文字大节目痛理会三五处,后当迎刃而解。

学者所患,在于轻浮,不沉着痛快。

朱子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朱子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朱子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朱子文化的意义和价值,真的是一个值得聊聊的话题。

提到朱子,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朱熹,那个大名鼎鼎的宋代理学家。

哎呀,他可是把儒家思想发展得有声有色,简直就是文化界的“超级巨星”!朱子文化就像那缠绵的春风,轻轻拂过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许多启发。

想想看,这文化可不止是书本上的东西,走在大街上、坐在茶馆里,你都会感受到它的气息,恍若隔世的智慧。

先说说朱子文化的核心理念,简直让人拍案叫绝。

他提倡的“理”和“气”的理论,简单来说就是天上有理,地上有气,二者结合才能形成和谐的世界。

这样一来,我们在生活中就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理解他人。

就像我们常说的“心中有理”,有理就有方向,不至于在生活的海洋中迷了路。

朱子把这些深奥的道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真是让人如沐春风啊!无论是教育还是家庭,朱子文化都强调修身齐家治国,简直就是现代人的人生指南针。

咱们聊聊朱子文化在教育方面的贡献。

朱子可是教育界的开创者,早早就提出“教书育人”的理念。

说白了,就是希望老师不仅教学生书本知识,还要培养他们的人格、道德。

听起来是不是很有道理?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很多人只顾着追求分数和成绩,忽略了内心的修炼。

朱子的教育观提醒我们,知识和品德同样重要,不能只看重表面的光鲜亮丽,内在的丰富才是根本。

就像我们常说的“人无德不立”,有德才有望,做个有担当的人,才不会被社会淘汰。

再说说朱子文化对家庭的影响。

朱子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强调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

古人云:“家和万事兴”,这话说得真不错。

家庭就像一座小小的社会,家长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朱子的教导提醒我们,作为父母,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比如,家长要有良好的品德,诚实守信,孩子自然就会受到熏陶。

就像种树,只有根扎得稳,树才能长得高大挺拔。

家庭的温暖和睦,也能让孩子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朱子文化还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不得不提“天人合一”的思想。

论“朱子读书法”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论“朱子读书法”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论“朱子读书法”对阅读教学的启示一、问题的缘起朱熹,宋代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

“从语文教育的角度上说,也是我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大语文教育家”①。

朱子一生“酷爱读书,对于如何读书有深切的体会,并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

”②其弟子将这些见解大概归纳为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和“居敬持志”,谓之“朱子读书法”。

“朱子读书法”对后世影响极深。

且抛开其中所蕴涵的“圣贤崇拜”思想,单从阅读和阅读教学层面加以审视,其影响力持续至今,且“不因时光的流逝而失去它弥足珍贵的价值”③。

“朱子读书法”对时下所蔓延的感受性阅读教学取向,也有其深刻的现实启示意义。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出台,拉开了新一轮语文教学改革的帷幕,为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构建了一个新的基础平台。

借着改革之势,自主性阅读、合作性阅读、感受性阅读、理解性阅读、欣赏性阅读、评价性阅读、表达性阅读、迁移性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等众多“阅读教学新概念”④应运而生。

作为“新课标”所新倡导的阅读取向,感受性阅读开始由教学理念走向教学实践,其独特价值也在实践中得以展现。

然而,在实际阅读教学操作中,感受性阅读教学却受到曲解,出现偏差。

“实践的偏差仍来自理论的迷茫和肤浅。

”⑤感受性阅读教学理论的研究无疑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

“朱子读书法”蕴涵着丰富的读书理论精华,倘能发微阐幽、得其三昧,对当下感受性阅读教学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定将大有裨益。

二、“朱子读书法”的内涵“朱子读书法”蕴涵着朱熹丰富的读书理论,而本文仅取其中三条,即“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和“切己体察”为论述对象,分别于阅读层面和阅读教学层面上,试论“朱子读书法”对当下感受性阅读教学的启示。

“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论述朱子读书法

论述朱子读书法

论述朱子读书法
朱子读书法是中国哲学家朱熹在其《论语注疏》中提出的一种读书方法。

朱子读书法的主要特点是:
1.读书之前,需要了解所读书目的地的背景和内容,并制定一定的阅读计划。

2.在读书过程中,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自我反省,来加深对所读书的理解。

3.读书之后,需要将所读书的内容概括、归纳、整理,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

4.在读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所读书的文字进行细心的解读,同时也要注意对作者的思想进行深入的分析。

朱子读书法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所读书的内容,并将其应用于自己的生活中。

此外,朱子读书法还能帮助读者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论朱子的“圣人之心”思想

论朱子的“圣人之心”思想

35
的。朱子则说:“心与理一,不是理在前面为一 物, 理 便 在 心 之 中 ,心 包 蓄 不 住 ,随 事 而 发 。”[3]85
心乃万理所汇之地,本就具备了道理在 此,故 而不能说 此 “心 ”与 此 “理 ”为 二。 如 弟 子 曾 问 朱 子:“心 是 知 觉,性 是 理。 心 与 理 如 何 得 贯 通 为 一?”曰:“不须去著实通,本来贯通。”“如何本来 贯 通?”曰:“理无 心,则 无 着 处。”[3]85 由 此 可 知,此 心 与理本来贯穿为一,心乃理之着落处,理则为心 之 所以然,二者本来就无法割裂而论,无论圣凡 皆是 如此。然圣人之 所 以 为 圣 人,在 于 圣 人 本 然 且 实 然地做到了“心 与 理 一”,而 并 非 如 常 人 在 现 实 中 “不能会之为一”。朱子说:“圣人之心,浑然一 理, 而泛应曲 当,用 各 不 同。”[4]72所 谓 “浑 然”,就 是 强 调一种自然如 此 的 状 态,圣 人 之 心 不 同 于 常 人 之 处正在于此。儒家之所以要不断强调修养学习的 作用,也正是因 为 人 必 须 通 过 这 样 一 个 过 程 才 可 以使自己的知识 和 德 行 臻 乎 极 致,而 “心”便 是 人 学 习 和 认 知 的 主 体 ,藉 此 过 程 达 到 的 状 态 则 为 “心 与理一 ”。 孟 子 说:“君 子 所 性,仁 义 礼 智 根 于 心。”[4]362“仁义 礼 智”作 为 性 理 的 具 体 内 容,也 必 须 是 “根 ”于 心 的 ,否 则 “理 无 心 ,则 无 着 处 ”。 在 这 个 意 义 上 ,也 只 有 圣 人 才 能 达 到 “心 与 理 一 ”,学 者 是 不 可 以 当 下 如 此 的 ,更 不 可 以 称 之 为 “心 即 理 ”。 朱子说:“人之 所 以 为 学 者,以 吾 之 心 未 能 若 圣 人 之心故也。心未能若圣人之心,是以烛理未 明,无 所准则,随其所 好 …… 若 吾 之 心 即 与 天 地 圣 人 之 心无异矣,则 尚 何 学 之 为 哉?故 学 者 必 因 先 达 之 言 以 求 圣 人 之 意 ,因 圣 人 之 意 以 达 天 地 之 理 ,求 之 自浅以及深,至 之 自 近 以 及 远,循 循 有 序,而 不 可 以欲速 迫 切 之 心 求 也。”[5]1977 常 人 之 心 由 于 未 能 完 满 地 彰 显 道 理 而 “无 所 准 则 ”,圣 人 其 实 也 是 “随 其所好”的,如孔 子 之 “从 心 所 欲”,然 而 关 键 则 在 后三个字“不 逾 矩”。 圣 人 之 心 与 道 理 合 二 为 一, 因此圣人心之 所 欲 即 是 道 理 之 所 在,圣 人 心 中 自 有道德之准绳,而 这 一 切 都 是 一 个 自 然 而 然 的 过 程。学者之心则不然,学者“随其所好”,则极易 流 于“师心自用”,以 自 己 的 这 一 颗 未 能 完 满 彰 显 道 理的“心”为准 则 来 处 事 应 物,就 会 造 成 一 系 列 错 误的后果。因此,说圣人之“心与理一”,不仅是 为 学者悬定一个 目 标,也 是 为 学 者 的 修 养 明 确 一 个 方向,即“以 心 穷 理”,而 非 “以 心 求 心”。 因 此,即 便圣人的 “心 与 理 一 ”已 经 可 以 达 到 心 学 所 说 的 “心即理”的状态,但朱子仍不轻易地下此定 义,其 原因不仅在于 辨 析 名 义 之 必 要,更 是 担 心 其 对 学 号 :1673-0453(2018)02-0034-0006

朱子对_克己复礼_的诠释与辨析_论朱子对_以理易礼_说的批评_牟坚

朱子对_克己复礼_的诠释与辨析_论朱子对_以理易礼_说的批评_牟坚

朱子对“克己复礼”的诠释与辨析———论朱子对“以理易礼”说的批评*牟 坚 内容提要:如何克服只有高明而无下学、有理而无礼是理学从北宋到南宋的中心问题,朱子在《论语精义》、《论语或问》、《论语集注》、《朱子语类》中对“克己复礼”不断深化的诠释,正是通过经学诠释这一中国哲学特有的方式来响应此一问题。

朱子对他之前宋代理学各家之说的辨析、取舍之细微处是最不能轻易滑过去的,对“以理易礼”说的批评则是关键所在,理不是愈来愈高,而是愈来愈实,学问的愈精处就是愈切实可循处。

“以理易礼”说一方面是只讲理而不讲礼,但更复杂的一方面是以为有理就自然能合于礼,从理到礼之间发生了一个跳跃或滑转,取消了对礼的下学的过程,而这一下学的过程正是儒学、理学的工夫所在,即只有在礼的下学中,在事事的应对中,儒家的社会、政治秩序才有保证。

“以理易礼”说取消实质性的礼的危险性更为隐蔽,在这一关节点上析理必须更精、更切实,不然就会出现后来的阳明后学取消下学与礼文而实为在社会上形成毁弃礼教之弊。

朱子对“克己复礼”析理之精,正是为了警惕以后理学可能出现的问题。

本文凸显朱子与宋明理学的精义在于对礼的重视,希图改变现今注重心性论的宋明理学研究。

关键词:朱子 克己复礼 以理易礼 “天理”是宋代儒学在与佛学的对抗中提出来的,以与佛学的高妙相抗,收拾士人人心,扭转社会风气,这也正是理学之为“理学”之所在。

但接着出现的问题是,抽象的天理得到强调,但却忽视了作为理的具体外化与落实的礼文①,失去了下学的工夫,这样也就无法真正与佛道划清界限。

程颐在〈明道先生行状〉中引程颢之言曰:昔之惑人也,乘其迷暗;今之入人也,因其高明。

自谓之穷神知化,而不足以开物成务。

言为无不周遍,实则外于伦理;穷深极微,而不可以入于尧舜之道。

天下之学,非浅陋固滞,则必入于此。

”(程颐、程颢:《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卷11)这是程子批评当时的学术,虽极高明,但不能道中庸。

由此,二程确立了其为学宗旨,理之入手处在中庸、下学,才能达到高明,二程致力于明体达用,继张载申发“理一分殊”的思想②。

试论朱子读书法对当代大学生自我学习的启示

试论朱子读书法对当代大学生自我学习的启示

试论朱子读书法对当代大学生自我学习的启示
朱子读书法是朱熹的著名读书法,其中有许多对当代大学生自我学习的启示。

首先,朱子读书法强调精读,强调认真、深入地阅读,而不是草率浏览或虚度时光。

他认为,读书要细心,把每一句话都看清楚,把每一个字都看清楚,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吸收。

当代大学生要想学好,就要学会精读,把书中的精华吸收,而不是草率浏览,浪费时间。

其次,朱子读书法强调反复阅读,他认为,一定要反复阅读,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吸收,才能真正掌握书中的知识。

当代大学生要想学好,就要学会反复阅读,反复阅读,不断地练习,才能掌握书中的知识。

最后,朱子读书法强调分析思考,他认为,读书不只是单纯地记忆,而是要分析思考,才能真正把书中的精华吸收。

当代大学生要想学好,就要学会分析思考,把书中的精华吸收,而不是单纯地记忆,而是要在记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思考,从而把书中的精华吸收。

总之,朱子读书法对当代大学生自我学习有着重要的启示,要想学好,就要学会精读、反复阅读、分析思考,把书中的精华吸收,才能真正掌握书中的知识。

对朱子“兴”论的探析与反思

对朱子“兴”论的探析与反思
上产 生 的影响还 是非 常之 大 的 , 并 且 这一 影 响直 到 雎 关关 雎鸠 , 在 河 之 洲 。窈 窕 淑女 , 君 子 好逑 ” , 今 天也仍 在继续 。这对 我 们 正确 理 解 “ 赋 比兴 ” 的 《 卫风 ・ 淇 澳 》“ 瞻彼淇奥 , 绿 竹 青 青 。有 匪 君 子 , 涵义 . 以及 与 “ 赋 比兴 ” 相关 的 “ 兴寄 ” 、 “ 兴象” 的含 充 耳秀 莹 ” 等等 。它们 都 是 对 外 物 的依 托 , 都 是 取 义显然都 是很 不利 的 。也正鉴 此 , 所 以对 这一 问题 物为譬 、 引 物为 类 , 都 是 借 助 外 物 来 托起 或撑 起 一
再 加探索 无 疑仍是 很必要 的。

定 的义 理 . 或者 说 使 主体 的心 怀 、 自我 的情 意得 到 发明 、 有所托 依 。再 明确说 , 也 即是 虽 然大 而 言之 ,

朱熹“ 兴” 论的基本 蕴含
“ 比” 与“ 兴” 二者都属譬喻 , 但 是 无 论 是 它 们 的侧 重 点在 象 在 似 , 通过 “ 比辞 ”旨在 使 本 体 表 现 得 更
理解不 仅 与郑众 、 孔颖 达 等前代 学 者所 作 的论 述 相 它 们不 仅都是 “ 直 比” 式 的“ 比方 于 物 ” , 而 且 还 基 也 就 是 它们 抵牾 . 而且 与 中 国传 统 文论 中其 他 方 面 的 “ 兴” 论 本上 都是 带有 比喻词 的。再 进一 步说 ,
中 图分 类 号 : I 2 0 6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9 — 5 1 2 8 ( 2 0 1 5 ) 0 5 — 0 0 5 8 - 0 7
收稿 日期 : 2 0 1 5 - 0 1 - 0 5

朱子的情论

朱子的情论

朱子的情論陈建美一、前言情感是人類精神活動的普遍現象,中國古代思想家很早就認識到這一現象,並嘗試對此進行歸納和解釋。

關於情感的描述散見於《詩經》《論語》等文獻,尤其《詩經》中反復出現“憂”“樂”“説”等字眼,展現出古人豐富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然而,這些文獻中,“情”字本身並不多見,①其含義也不是“情感”,而是“情實”,即事物的實際情況。

雖然如此,先秦文獻中已經有關於具體情感的總結性議論了。

《左傳》中出現了“好惡喜怒哀樂”並提的情況,乃至《禮記》有了“七情”的説法,情感現象得到了一定的總結。

到了荀子,明確爲“情”下了定義。

②先秦時代的思想家完成了①②據李天虹《“性自命出”與傳世先秦文獻“情”字解詁》統計,《尚書》《詩經》《論語》僅一兩見,《左傳》《國語》十幾見,其含義多爲“情實”,即事物的實際情况。

李天虹《“性自命出”與傳世先秦文獻“情”字解詁》一文,載於《中國哲學史》2001年第三期。

《樂記》已經有“情性”的説法,但是對“情”與“性”還分得不太清楚,荀子真正開始分辨這兩個概念。

荀子在《正名》篇中説:“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質也,欲者情之應也。

”又説:“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應,不事而自然謂之性,性之好惡喜怒哀樂謂之情。

”“情者性之質也”,“性之好惡喜怒哀樂謂之情”,性是天生的東西,情是性的本質内容,具體而言是好惡喜怒哀樂的情感。

“情”的概念化工作,並爲後代的相關討論提供了基本綫索。

情感會影響人的行爲,在倫理生活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國古代思想家尤其關注情感對道德倫理的影響。

《禮記》認爲,“禮”與“情”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繫。

一方面,情感揭示了人倫關繫的根本性内容,如親子之愛、君臣之敬、夫婦之别,①爲禮的製作提供了依據。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樂記》説“先王本之情性,稽之度數,制之禮儀”。

另一方面,不恰當的情感會導致不恰當的行爲,必須用禮來節制情感、規範行爲。

如,《禮運》説,“夫禮,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坊記》也説,“禮者,因人情而爲之節文,以爲民坊者也”。

论朱子诠释学中的“理”路

论朱子诠释学中的“理”路

2021年第1期(总第184期)黑龙江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s In HeilongjiangNo.1,2021General.No.184-哲学与文化研究•论朱子诠释学中的“理”路康宇(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150080)摘要:朱子诠释学是在“理一分殊”的大框架下,逐步系统展开的。

朱熹认为,“物理”是万物之理,是所有事物得以存在的依据,亦是所有事物在分享“理一”后具体的呈现;“文理”是文本之理,它是经典对万物之理的承载,既体现于文本结构的脉络、文义中,又表露于圣贤文字、语句所蕴藏的义理之中。

在文本诠释中,“物理”“文理”必须相互关联、相互统一。

其最终要达成的效果是,对经典要义的理解必须基于意义的理解,在文理逻辑的推动下呈现,而对多元化文本的意义理解又必须统摄于对单一物理的理解之下。

可以说,“物理”“文理”恰似“对子”,对两者关系的正确理解是后人把握朱熹诠释理论架构的关键之匙。

关键词:朱子;诠释学;理一分殊;物理;文理中图分类号:B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4937(2021)01-0018-06朱子是儒家经典诠释大师。

他运用当时南宋理学成熟的思维模式,重新审视儒学文本,加以创造性地发挥,并自觉地对相应诠释活动进行反思与探讨,从而建构出一套深刻而系统的诠释学思想。

从主观愿望上讲,朱子相信他的诠释是对儒家“圣典”的回归;从客观效果上看,朱子巧妙地沟通了格物与读书的关系,并以形上学、认识论、方法论三条线索相交织,理顺了理与物、理与文、物与文之间的关系。

毫无疑问,“理”是朱子诠释学中最为核心的概念,而正确理解“物理”“文理”等“理”路关系则是把握其诠释理论架构的关键之匙。

—、理一分殊:作为系统的存在“理一分殊”是朱子诠释理论的基点,他说:“世间事虽千头万绪,其实只一个道理,’理一分殊’之谓也。

到感通处,自然首尾相应。

或自此发出而感于外,或自外来而感于我,皆一理也。

”⑴“理一分殊,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是一个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西诠释学史比较研究”(17BZX072);黑龙江省基本科研业务费创新团队项目“经学诠释学”(HDTDW201801)作者简介:康宇,1978年生,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博士。

试论朱子文化的时代新价值

试论朱子文化的时代新价值

试论朱子文化的时代新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改变。

朱子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时代价值也在不断升华。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1. 朱子文化的时代背景朱子文化是源于宋代,至元、明时期成熟的思想体系。

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尤其是在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时代,人们对于道德、人性、社会秩序等问题都提出了更为深刻的思考和探索。

2. 朱子文化的基本理念朱子文化的基本理念是“格物致知”,目的是通过物质(包括天体、地理、生物等)的认识和研究,来推进人类的认知能力和智慧。

此外,朱子文化还包括“诚、正、中、和”等重要的价值观念,强调人人都应该遵循道德规范、修身养性、守正秉公,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3. 朱子文化的时代新价值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文化价值也在不断变化。

然而,朱子文化的价值观却在新时代中展现出新的价值和作用。

3.1 道德伦理的指导在当今社会中,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人际关系的复杂,让人们越来越迷失了生活的方向。

此时,朱子文化的“诚、正、中、和”等道德观念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它能够引领人们正确地面对社会、面对自我,践行人的应有的伦理使命。

3.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指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我们紧紧抓住发展的战略机遇、从中国特色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高度思考和谋划未来,拓展实现国家、民族、人民的现代化内涵。

在这种情况下,朱子文化的“格物致知”理念便有了更为深层次的发挥作用。

只有透过事物本身的本质、逻辑,让自己更清晰的认识现实,才能推进事业的稳步发展。

3.3 精神文明建设的借鉴建设精神文明,提升国民素质,推动文化发展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朱子文化所强调的道德观念和修身养性的思想,同样可以为优化社会文明体系,增强人们的文化素质等方面提供指导。

综上所述,朱子文化在时代变迁中,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伦理、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价值不断升华,为人们提供了多种启示和借鉴,为推进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与至善:论朱子对《大学》阐释的一个向度_4

与至善:论朱子对《大学》阐释的一个向度_4

与至善:论朱子对《大学》阐释的一个向度所谓“端绪”、“端倪”,即我们前面所说的吾人明德之发见处,如齐宣王所发之恻隐之心。

格物前须有一端绪,若端倪未见,则只涵养而无格物可言,只有当人心感事而有明德之发见时,才可就此推开穷格。

可见,格物并不是凭空地去找一件什么东西来格,它是在小学成就善的基础上,由此37条)致知,不是知那人不知底道理,只是人面前底。

且如义利两件,昨日虽看义当为然,而却又说未做也无害;见得利不可做,却又说做也无害;这便是物未格,知未至。

今日见得义当为,决为之;利不可做,决定是不做,心下自肯自信得及,这便是物格,便是知得至了。

(《语类》,卷15第78条,潘植录)格物不是为了长我的聪明见识,致知亦非为了知那人不知底道理,则朱子之格物说,不是以知识为目的,而是以成就至善为目的,也就更加显而易见了。

然而,难者或指出,朱子有许多话头,显然单纯是指向对物理的探究,对此又能作何理解?其实,对朱子来说,并不存在着物之理与人之理的区别。

《格物补传》中说:“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

”则物之理与人之理并不分离,都是天理之流行,“所谓理也,外而至于人,则人道:XL推至极致,使人心不受一毫私欲之沾染,即“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同时又表现为应事接物之际体察入微,不仅不受事物千变万化所左右而保持吾心之贞定,而且更能将事物之方方面面照管得周匝无遗,无不妥当合理,即“事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

其次,要“止于至善”,工夫上要无所不用其极,一节接一节而止于至善。

而在这一层层递进的工夫论体系中,最重要的是格物致知论,它是“止于至善”最重要的保证,朱子诠释《大学》之所以以重视格物工夫为特色,应落实在这一点上予以考虑。

第三,与之相应的是,朱子格物的目的不在于博学多闻,而在于实践领域的止于至善,单纯以知识论的立场来看朱子的格物论恐怕有所偏差,陆、王“义外”、“支离”之批评也要重新予以审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朱陆无极太极思想的分歧及其影响——以朱陆无极太极之辩为例胡泉雨(405000110012)朱子很推崇周敦颐的《太极图》及其说。

在从学李延平时就提出过相关的问题和他自己的见解。

后来,还专门作了《太极图说解》(下称《太极解义》),时间在乾道九年癸巳(公元1173年)。

但朱熹作《太极解义》从初稿到定搞到公开板行前后历时20年。

(详见杨柱才《朱子<太极解义>研究》一文,打印稿)在这个过程中,就发生了理学史、乃至整个中国哲学史有名的“朱陆无极太极”之辩,并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参见杨柱才《道学宗主——周敦颐哲学思想研究》,第44-53页。

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本文即从这个角度来讨论朱熹在作《太极解义》过程中由此产生的影响,从而形成“有无合一之谓道”的思想(详见《周子全书》卷一,第5页。

万有文库国学基本丛书,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六年三月初版)朱陆无极太极之辩始于陆九韶(字子美,号梭山,陆九渊之兄)。

他于淳熙十三年丙午(1168年)给朱子致的关于“太极西铭”二书之失的信。

(本文所涉陆九韶与朱子的书信今以不存。

但可参见《陆九渊集》[钟哲点校,中华书局,1980年1月1版,下同。

]中陆九渊与朱子书和《朱熹集》[郭齐、尹波点校,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1版,下同。

]卷三十六中朱子答陆子美与陆子静书)并于淳熙十四年丁未(1187年)初,九韶二次致朱子书,再论“太极西铭”书。

此后,当朱熹想与梭山中止“无极太极”之辩时,陆九渊却加入到辩论中来,于淳熙十五年戊申(1188年)春夏之间写了第一封与朱元晦书,开始了他与朱子之间关于“无极太极”的激烈辩论。

又于淳熙十六年己酉(1189年)写了第二书。

(详参《陆九渊集》卷二,第21-30页。

)从朱陆的往来书信看,辩论的焦点在“无极而太极”句,主要在对“极”字的训释;“无极”是否是老氏之言以及对“阴阳”的理解三个方面。

在这三个方面中,于“极”字的训释,朱子训释为“至极”,又将“理之总汇称之为太极。

他说:且夫大传之太极者,何也?即两仪、四象、八卦之理具于三者之先,而蕴于三者之内也。

圣人之意,正以其究竟至极,无名可名,故特谓之太极。

(《答陆子静》之五,《朱熹集》卷三十六,第1574页。

)而陆九渊则将“极”字训为“中”。

他说:盖极者,中也,言无极则是犹言无中也,是奚可哉?(《与朱元晦》一,《陆九渊集》卷二,第23页。

)另,在对“阴阳“的理解上,朱熹理解为是构成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材料,认为是形而下之器。

陆象山则理解为是宇宙间一切对立事物或现象的总的体现,认为是形而上之道。

(参看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著《宋明理学史(上)》,第557页,人民出版社,1984年4月第1版。

)至于“无极”是否是老氏之言,是辩论最详的,其中又涉及在“太极”之上要不要加“无极”、“太极”和“无极”是否同一两题。

而这些对于朱子解“无极而太极”句,并形成“有无合一之谓道”的思想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下面就此分而述之。

一“无极”二字是否是老氏之言。

“无极”二字出自《老子•知其雄》章“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常得不忒,复归于无极。

”在朱陆辩论中,陆九渊认为:‚无极‚二字,出于《老子•知其雄》章,吾圣人之书所无有也。

《老子》首章言‛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而卒同之,此老氏宗旨也。

‚无极而太极‛即是此旨。

(《与朱元晦》一,《陆九渊集》卷二,第24页)又说:老氏以无为天地之始,以有为玩物之母,以常无观妙,以常有观巧,直将无字搭在上面,正是老氏之学,岂可讳也?(《与朱元晦》二,《陆九渊集》卷二,第28页)而朱子则认为陆九渊之说“有未明而不能尽乎人言之意”。

他说:老子‚复归于无极‛,无极乃无穷之义。

如‚庄生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云尔非若周子所言之意也。

((《答陆子静》五,《朱熹集》卷三十六,第1577页)并又针对“有无”作了辩解说:熹详老氏之言,以有无为二;周子之言有无,以有无为一,正如南北水火之相反。

更请子细著眼,未可容易讥评也。

(同上,1579页)张敬夫亦认为“有无”是合一。

(详看陈来《朱子哲学研究》,第77页脚注②,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9月第1版)也有学者研究认为“无极”不承自道家,而是儒、释、道三家合一的概念。

(参见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第111-112页)二在“太极”之上要不要加“无极”二字。

在这一点上,朱熹在与梭山辩论时就曾明确指出:然殊不知不言无极,则太极同于一物,而不足为万化之根;不言太极,则无极沦于空寂,而不能为万化之根。

只此一句,便见其下语精密,微妙无穷。

(《答陆子美》一,《朱熹集》卷三十六,第1567页)又说:且如太极之说,熹谓周先生之意恐学者错认太极别为一物,故著‚无极‛二字以明之。

此是推原前贤立言之本意,所以不厌重复,盖有深指。

(《答陆子美》二,《朱熹集》卷三十六,第1568页)周子恐人于太极之外更寻太极,故以无极言之。

(《朱子语类》卷九十四,中华书局,1986年3月第一版,2007年10月重印,第六册,第2366页)而陆九渊则认为,“无极而太极”是老氏之说,“太极”之上不能加“无极”。

认为“太极”之上加“无极”字,正是“叠床上之床”(《与朱元晦》二,《陆九渊集》卷二,第27页。

)又曰:其为万化之根本固自素定,其足不足、能不能,岂以人言不言之故耶?((《与朱元晦》一,《陆九渊集》卷二,第23页)也就是说太极作为万化根本是素来就已定的,不必再去加上“无极“二字来修饰太极,并讲二者同一,这是“多说”之语。

他说:作《大传》时不言无极,太极何尝同于一物,而不足为万化根本耶?《洪范》五皇极,列在九畴之中,不言无极,太极亦何尝同于一物耶?太极固自若也,尊兄只管言来言去,转加糊涂,此真所谓轻于立论,徒为多说,而未必果当于理也。

(同上)对于《太极图说》与《通书》他认为是不相类似,怀疑不是周子所作。

在转述(也认同)他兄长梭山的话时就说:盖《通书•理性命》章,言中焉止矣。

二气五行,化生万物,五殊二实,二本则一。

曰一,曰中,即太极也,未尝于其上加无极字。

《动静章》言五行、阴阳、太极,亦无无极之文。

假令《太极图说》是其所传,或其少时所作,则作《通书》时,不言无极,盖已知其说之非矣。

(《与朱元晦》一,《陆九渊集》卷二,第22-23页)从这一来一往的书信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朱子与陆氏对于“无极”加在“太极”之上的明显分歧,那就是朱子非常赞同并强调“无极”二字的重要性所在;而陆氏则认为“无极”二字是多余之词。

朱熹还就周子为何言无极作了详细的辩述。

他说:来书反复,其于无极、太极之辩详矣。

然以熹观之,伏羲作易,自一画以下,文王演易,自‘乾元’以下,皆未尝言太极也,而孔子言之。

孔子赞易,自太极以下,未尝言无极也,而周子言之。

夫先圣后圣,岂不同条而共贯哉?若于此有以灼然实见太极之真体,则知不言者不为少而言之者不为多矣,何至若此之纷纷哉?(《答陆子静》五,《朱熹集》卷三十六,第1574页)又说:若论‚无极‛二字,乃是周子灼见道体,迥出常情,不顾旁人是非,不记自己得失,勇往直前,说出人不敢说的道理,令后之学者晓然见得太极之妙不属有无,不落方体。

(《答陆子静》五,《朱熹集》卷三十六,第1575页)周子所以谓‚无极,正以其无方所,无形状,以为在无物之前,而未尝不立乎有物之后;以为在阴阳之外,而未尝不行乎阴阳之中;以为通贯全体无乎不在,则又初无声臭影响之可言也。

‛(同上,第1575-1576页)三“无极”和“太极”是否同一。

朱熹曾说:周子所谓‚无极而太极‛,非谓太极之上别有无极也,但言太极非有物耳。

(《朱子语类》卷九十四,第2366页,端蒙录)又说:‚太极本无极‛,要去就中看得这意出方得。

(同上,第2367页,寓录)‚无极而太极‛,不是太极之外别有无极,无中自有理。

又不可将无极便做太极。

(同上,第2367页,漠录)从这三条语录来看,朱子是认为“无极”和“太极”是一回事,是有同一性的。

他在给陆九渊的信中也提到:无极而太极犹曰‚莫之为而为,莫之致而至‛,又曰‚无为之为‛,皆语势之当然,非谓别有一物也。

‚(《答陆子静》六,《朱熹集》卷三十六,第1582页)总之,朱陆无极太极之辩,从思想发展历程的角度是有意义的,对后学也是有影响的。

在意义方面,它“使朱熹有机会整理南康以来的思想发展,集中力量同主要对手讨论一些本体论的问题”。

(陈来《朱子哲学研究》,第86,392-393页)在这一场辩论中,二人通过对周子言“有无”是否是老氏之言、以及“有无”是“为二”还是“为一”进行了激烈讨论,产生了学术观点上的分歧,也促成了朱子“有无合一之谓道”思想的刍成。

在对后学的影响方面,自此以后到现在,“有无合一”的思想(包括朱子对“无极而太极“的诠释)一直影响着后学,特别是致力于程朱理学和朱子学的研究者和学者,因为他们多承继朱子的思想与学说。

如他的得意门人陈北溪淳就很认同老师对”无极而太极“的训解及“有无和合一”的思想,他说:太极字义不明,直至濂溪作《太极图》,方始说得明白。

所谓‚无极而太极‛,而字只轻接过,不可就此句中间截作两截看。

无极是无穷极,只是说理之无形状方体,正犹言无声无臭之类。

……。

文公解此句,所谓‚上天之载‛是以理言,所谓‚无声无臭‛是解无极二字,所谓‚万化之枢纽、品汇之根柢‛是解太极二字,又结以‚非太极之外复有无极也‛,多少是分明。

(《北溪字义》卷下《太极篇》,第44页,中华书局,1983年8月第1版)现代新儒家牟宗三先生也有论述:依吾观之,‚无极而太极‛一语是对于‚太极‛本身之体会问题,本是一事,加‚无极‛以形容之,本无不可。

(《心体与性体(上)》,第30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钱穆先生亦云:……。

今谓万物生成之理即寓于物之中,非自别为一物在于物之外,则人心又往往不肯即此便修,仍将于太极之外更寻太极,于寓于物中之理以外更寻一超物而独立之理,故必谓之无极,庶使人不再以有的道理去寻求也。

(《朱子新学案》第一册,第286页,九州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