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风险评估论文六篇
审计风险防范论文
审计风险防范论文审计风险防范论文审计工作在进行的过程中,产生风险的情况较多,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背景下不断恶化。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审计风险防范论文,欢迎查看。
篇一: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事实证明,审计产生的风险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对其进行控制。
会计公司发展需要依靠对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实现。
其实,在审计开展时,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不确定的影响因素,导致风险难以避免。
针对这种情况展开研究,对审计工作起到较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我国当前审计风险防范的现状所谓的审计风险,简单明了的解释就是指:审计人员发现了单位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者漏报,但是审计人员审计后却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审计风险在现实生活中是无论如何也不会降至为零,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对于审计行业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可持续性运行都是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1.企业内部审计控制制度存在缺陷。
企业的内部控制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内部控制失灵,其正常作用便难以发挥,导致经济活动中容易出现各种难以避免的偏差。
有些企业人员会利用这些漏洞进行作弊,导致风险随之产生。
因此,一套较为严谨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此,企业内部控制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具备科学严谨的特点,否则就会在其对工作发生作用时出现较为严重的差错。
这种情况出现时,审计人员展开审计工作,在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参照的过程中难以发现问题所在,使得作弊行为难以得到揭露。
2.审计人员与客户沟通不足。
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之前,应该和委托单位进行良好的沟通。
这个过程中,应该针对审计工作的内容交换意见,了解委托单位的财务信息。
还可以对单位内部人员展开调查,了解具体信息,对信息进行整理,如此方式可以达到从整体上掌握单位信息的目的,为审计工作展开作好铺垫。
针对审计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困难要及时告知客户,使客户能够为审计人员提供必要的帮助。
从现实角度讲,审计人员受到人身伤害的情况屡见不鲜,有些甚至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
内部审计风险论文
内部审计风险论文内部控制作为公司各项经营管理的基础,是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的有效机制。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内部审计风险论文,供大家参考。
内部审计风险论文篇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医疗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成为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一大推动因素。
公立医院在改善医疗环境,提高医疗水平的同时,也必须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内部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内部监督形式,能够有效促进公立医院的良好发展,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已经成为我国公立医院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公立医院审计的重要性当前,我国正处于医院改革的重要时期,而公立医院改革是我国医疗体系改革最为重要的环节,也是最困难的环节。
这是因为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体系的重要部分,其改革又与卫生、医药等领域的改革密切相关,故医疗体系的改革都是由医院特别是公立医院来体现的,许多医疗政策和医疗体系的改革也都以公立医院改革的成功为典范。
在公立医院改革过程中,势必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此时加强公立医院内部审计是十分必要的。
一方面,原来政府对公立医院有财政补贴、药品加成等补偿措施,但是医改之后没有了药品提成,补偿措施改为财政补助等。
这样看来,公立医院的改革归根到底是公共财政的改革,因此加强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并对其资产进行严格管理,是公立医院保持公益型的前提和保障。
另一方面,公立医院只有加强内部审计,提高内部控制能力,才能保证自身在改革期间的运行效率,最终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二、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内部审计在公立医院的开展时间较早,并且在加强内部控制和节约资源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医疗行业的内部竞争变得异常激烈,公立医院的一些缺陷也慢慢暴露出来,如传统审计方法落后,各种弊端较多等,对整个医疗体系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阻碍作用。
1.审计内容过于单一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内容过于单一,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大部分公立医院只重视财务收支方面的审计工作,只对资金收支的合法性和真实性进行审计,而往往忽视了对资金收支的合理性进行审计,没有对资金收支活动的效益进行分析,使内部审计活动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论审计风险毕业论文
论审计风险毕业论文审计风险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它会直接影响到审计事业的发展。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论审计风险毕业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论审计风险毕业论文篇1试析会计风险与审计风险的转化摘要:会计以及审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
本文对会计风险和审计风险的关系以及转化进行探讨,以此来更好地规避风险。
关键词:会计风险,审计风险一、会计风险与审计风险的关系1.会计风险与审计风险具有客观性。
首先,会计活动与审计活动都存在着固有风险。
财务会计被看作是一种信息处理系统,是以一系列假设为前提的。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假设并不总是成立的,必然导致会计风险的产生。
审计固有风险可以理解为是会计核算工作本身发生差错的可能性,这些差错反映到审计人员进行审计的客体上(多数情况下是指财务报表),审计客体本身的局限性是审计人员无法克服的,因此审计风险必然产生。
其次,工作性质也会带来一定的固有风险。
由于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本身固有的局限性和经济背景及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导致会计报表只是近似地反映企业财务状态和经营成果。
而且,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会计人员在利益的追求上也存在着差异,使得他们对会计行为施加直接或间接、有意或无意的影响,从而使会计信息偏离客观事实,导致会计信息出现差错,进而存在会计风险。
同样,审计风险的客观性也是审计工作的判断性质所决定的。
因为审计工作离不开职业判断,而审计人员受工作经验、执业水平的限制,不可避免地使审计结果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因此,对于同样的问题可能产生不同的判断,这就必然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
2.会计风险与审计风险都具有潜在性。
会计风险和审计风险隐藏于会计、审计工作中,它们是否发生、发生风险可能性的大小,以及能否由潜在的风险转化为现实的风险需要一定条件。
如果会计信息存在错报或漏报的现象,但没有被发现,或虽被发现未被追究,则会计人员不会或不会全部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
审计风险管理问题现状及防范对策思考论文(共6篇)
审计风险管理问题现状及防范对策思考论文(共6篇)第1篇: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审计风险与防范探讨一、电子商务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一)电子商务运行中存在问题随着网络的普及,我国的网民的数量也逐渐攀升,因此中国的网络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潜力,这为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但是其在运作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的弊端,这就制约了其自身的发展,审计制度存在的漏洞还未完全解决,这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带来了困难。
中国内部电子商务网络的高危风险太多,其相关的体系还不够完善,特别是物流行业的链接网已经成为制约物联网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二)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审计准则不完善有关部门看重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前景,因此十分重视电子商务方面的法律条文定制,在一定程度上也为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扫清障碍,促进了其发展,也为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范例。
当然审计工作进行的的困难还有以下这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中国的电子商务立法设立较晚,其次不够全面,最后不够贴合实际。
(三)企业尚未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統内部控制企业内部对自身信息的管控不够严密,对信息管理存在着极强的依赖心理,进一步加大风险降临的几率。
由于企业管理层的人员往往意识不到过度依赖所造成的风险,再加上自身在对于信息系统内部环境的控制和维护会计数据程序方面安全意识的缺失,都加大了信息泄露的可能性。
二、防范我国电子商务审计风险的建议(一)降低电子商务审计环境风险电子商务类公司可以逐渐采用第三方物流的方式,如果可以提高物流水平便能有效节省资源,同时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还要继续改善与电子商务相关的审计规制、法律法规,加快有关法律条文的研究速度,把握电子商务的创新提高速度,努力打造出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
重中之重便是在国家审计部门管辖范围内另外开设一个专业的电子商务审计研究委员会,主要工作为发现电子商务的审计规制及职业规范中的漏洞,制定出完善的可行性高的审计规范标准,不断提高电子商务审计运行速度,同时注意风险防范。
审计专业论文六篇
审计专业论文六篇审计专业论文范文1(一)文献回顾审计师行业专长是指会计师事务所将实践与阅历集中地投入到某特定行业(Solomonetal.,1999)。
已有讨论表明审计师的行业专长有助于其发觉错误并提高财务报告质量。
试验讨论显示具备特定行业学问的审计师对该行业的公司特征了解得更全面,这增加了审计师发觉错误的力量和手段(MalettaandWright,1996;Owhosoetal.,2021)。
大量关于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审计质量关系的讨论都支持此理论。
例如,行业专长可以提高审计师发觉会计差错的力量(MalettaandWright,1996;Owhosoetal.,2021),削减盈余操纵行为(Balsametal.,2021;Kr-ishnan,2021a)。
Balsametal(.2021)发觉与聘任不具备行业专长的审计师的公司相比,聘任具备行业专长的审计师的公司盈余管理水平较低,盈余反应较高。
Krishnan(2021a)的讨论也与此全都。
这说明审计师行业专长有助于削减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财务重述意味着外部审计师没能在其客户重新表述前期会计差错之前发觉虚假的会计信息,因此,财务重述为审计师行业专长的讨论供应了一个新领域(EilifsenandMessier,2000)。
与审计质量的其他代表变量相比(如盈余管理水平),财务重述更有力地说明审计师在揭露或报告上市公司的会计处理与GAAP的规定不全都方面的失败(DeFondandFrancis,2021)。
基于此,本文假定聘请具备行业专长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的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会比较低。
由此提出:假设1:审计师行业专长与财务重述的发生负相关。
虽然笔者假设审计师行业专长与财务重述发生的可能性负相关,会计师事务所和公司在行业专长方面投入了资源,但是财务报告工作的简单性意味着财务重述仍旧会发生。
因此,本文进一步检验了审计师行业专长与财务重述涉及的会计账户类型之间的关系。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论文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论文企业内部审计风险论文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的扩大及经济业务的复杂化程度的提高,推动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企业内控机制的建立,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部分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同时,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幻使得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增加,使得降低审计风险成为目前广为关注的首要问题之一。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企业内部审计风险论文,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篇一: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成因与对策一、引言在我国的社会体制下,国有企业的成立目的除了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之外,还担负着控制国民生产命脉、确保民生稳定的重要作用。
因此,国有企业的内部管控就显得尤为重要,内部审计是一项客观、独立的专业性活动,主要通过建立规范化的方法,对组织活动进行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发挥控制和治理的作用,保证企业流程架构的合理性和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等,使企业增值。
但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国企内审制度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影响企业运营和发展。
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现状研究(一) 内审体系表面健全,内审职能目标不清。
纵观目前我国国企,尤其是大型国企,内审体系建设表面上都比较全面,各种监督部门、审计部门、纪检部门等等一应俱全,会计流程、审计流程、审批制度、管理制度也很规范,但企业领导一般只在国家或上级部门检查时,才会重视内部审计,其他时候便极少过问审计工作。
企业通常只关注经营效益,忽视了对内审部门的建设,这就导致内审部门在企业内部地位低下,起不到实际的管控作用,在现行的国企的内审制度中,内审的目标仍以财务差错纠弊为主,内审局限在财务审计层面上。
(二) 内审部门地位低下,独立性较差。
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健全,缺乏独立性,在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上,大多数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在企业组织中的地位较低,甚至将内审部门归总会计师领导,或与其他部门合并现象,企业内审工作的开展受到不利的牵制和干预,不能保证审计组织的独立性难以发挥内审机构的作用,很难反映真实情况,做出有效的监管。
审计风险控制论文
审计风险控制论文为了使国有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得到保证,必须建立健全社会审计制度。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审计风险控制论文,欢迎浏览。
审计风险控制论文篇一摘要:当今社会,随着信息化普及,信息化广泛应用到人们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全面信息化使人们对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在此情况下,会计审计工作也已经由传统的会计审计方式逐渐向信息化审计方式过渡,可由于传统审计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在转变过程中,这些问题不断涌现,从而影响企业利益,制约企业发展。
本文从会计审计存在的风险因素和实现信息化审计的策略两方面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会计审计;风险因素;信息化审计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会计审计信息化也越来越普遍,目前,我国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已经离不开会计审计,会计审计工作也已经由传统的会计审计方式逐渐向信息化审计方式转变,但由于传统会计审计存在一定风险,因此,在由传统会计审计方式向信息化审计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急需解决处理。
一、会计审计风险因素分析1.市场竞争激烈以及相关法律不完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企业之间相互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经营环境也日趋复杂,因此,很多企业为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占据主导地位,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采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对企业进行管理,实施会计信息化审计,可由于会计信息化审计不同于以往的人工审计方式,会计信息化审计数据更加科学准确,误差较小,不符合企业发展要求,导致企业管理者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为争取更大利益,而进行内部操作,市场操纵,进而随意篡改审计数据,在会计审计过程中的舞弊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这种行为将会极大地增加会计审计的风险,增大审计失败的几率,严重阻碍会计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和企业的健康发展,随着会计审计信息化的不断普及,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中的许多问题也不断涌现,可当问题出现时,又找不到相关法律进行有效解决,导致会计审计工作人员遇到此类问题,不知该如何处理解决,出现无法可依据的局面,影响会计审计工作的有效进行,增大会计审计工作失败几率,增加会计审计风险,严重阻碍会计信息化审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审计风险评估论文
审计风险评估论文审计风险评估论文审计风险是指审计师对含有重要错误的财务报表表示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审计风险评估的论文,欢迎大家的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我办几年来的审计实践,以风险基础审计理论为依据,从实证的角度对环境审计的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的水平分别进行了评价。
对现行的投资体制、财政体制、资金拨付体制、项目管理体制、地方利益驱动和法制观念进行了研究论证,表明环境审计具有较高的固有风险;农业农村工作的现状,普遍对经济活动和资金运行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控制风险处于较高水平;受审计人员专业知识缺陷和审计成本效益的影响,项目总体状况和经济社会效益难以评价,有些检查风险不易控制;由此得出环境审计具有高风险的结论。
接下来从审计技术和质量控制的角度,对降低环境审计风险的艰巨性进行了简单阐述。
最后介绍了我办实施环境审计中加强项目管理、探索有效的审计技术与方法、依法审计规避风险、切实发挥国家审计的权威性和威慑力的一些做法,以此降低环境审计风险,提高环境审计质量。
关键词:环境;审计;风险;评估;对策近三年,京津冀特派办审计的环境保护项目主要包括:天然林保护工程、重点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程。
在每次执行审计任务前,审计人员都对审计风险作了充分的考虑和评估,在审计任务完成后,又对如何认识和防范环境审计风险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总结。
现将审计人员的所得形成文字,与大家共同探讨。
本文讨论的环境审计指对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审计和审计调查,审计主体是国家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审计客体是与环境保护资金相关的单位和个人,审计对象是与环境保护资金拨付、管理、使用和效益相关的经济活动。
一、环境审计风险的分类本文对环境审计风险的分类以风险基础审计理论为依据,将审计风险分为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
二、环境审计风险水平的实证研究1、环境审计具有较高的固有风险。
(1)现行投资体制下,环境保护项目名目繁多且内容雷同,增加了项目单位挪用、串用,甚至虚报项目冒领资金的风险。
关于审计风险的论文
关于审计风险的论文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审计逐步迈八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
历史证明,经济越发展越需要审计,审计风险随着审计环境日趋复杂而日渐增大。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审计风险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审计风险的论文范文一:内部审计风险及对策摘要:2015年以来,我国经济状况每况愈下,市场需求不断减少,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市场资金链时常出现断裂,使得许多企业面临严重的务危机和生存困境。
在这种条件下,如何控制企业自身的务风险,保持对企业内部各项事务的全面控制,是企业应当着重考虑的问题,所以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目前大部份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不够健全,使得内部审计面临较大的风险,我们通过对造成内部审计风险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以完善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
关键词:内部审计;风险;防范对策内部审计是对企业自身务状况和生产经营状况的自查自改,内部审计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务风险和生产经营风险,帮助企业及时改正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方式,促进企业不断发展。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更多的企业意识到了内部审计对于把控企业风险,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全面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并且在各种务丑闻发生的情况下,更加凸显出内部审计对于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比如,2016年4月发生的东虹桥金融在线公司的延期支付事件,是由于其资金链断裂造成了务危机,而务危机的造成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其内部审计制度不够健全造成的。
然而自从内部审计制度从国外引入我国以后,总是会出现一些与我国企业以及我国市场环境不相符的情况发生,导致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风险频发,难以达到发现企业问题的目的,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健全和发展。
所以我们接下来就通过对造成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原因一一的进行深入的剖析,然后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避免内部审计风险的发生,促进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不断完善,最终保证企业健康的发展。
关于审计风险论文
关于审计风险论文范文一:审计风险会计电算化论文一、会计电算化下新审计风险和传统审计风险产生巨大差别的原因传统审计是由独立的审计专业人员接受委托,对被审单位一定时期的会计报表和其他相关资料的公允性、真实性、可靠性以及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监督、评价和鉴证的活动。
电算化审计是审计人员针对会计电算化方式下的电子凭证、账簿、报表和内部控制制度等进行客观评价,从而判断会计电算化数据公允性、真实性、合法性和可靠性等方面信息与规定标准之间的符合程度。
会计电算化系统在企业会计方面极大地提高会计活动的高效性、及时性,实现会计记录电子化、信息传递数据化、支付手段现代化;在独立审计方面也带来了审计对象、审计范围、审计风险、审计信息的存储介质、审计方法、审计技术等重大变化,因而产生了一系列新审计风险,充分认识这些会计电算化下产生的新审计风险将成为审计人员面对克服其的关键。
二、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四大审计风险一财务数据风险传统手工会计方式下的审计线索主要为纸质凭证、账簿和报表中记录的相关数据信息,审计线索是明显清晰可见的,审计人员可以通过这些书面记录进行审计。
但是,在会计电算化方式下,会计信息的存储由纸质介质变为磁性介质,使得审计的可视线索消失,减少了审计过程中发现错误的机会,同时,存储在磁盘上的会计信息非常容易被破坏和篡改或者对其进行隐蔽的非法操作,对会计数据和记录进行不留痕迹的修改等,从而导致对会计信息真实性、公允性审计的难度增大。
二内部控制风险传统手工会计方式下,内部控制主要表现为职责分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牵制,采取的手段主要是审计人员利用纸质信息进行手工检查核对,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
会计电算化方式下,由于内部控制措施以程序文件的形式建立在会计电算化财务软件系统中,实行权限管理,即根据不相容职责分离原则规定每个不同角色的制单权、审核权和查询、修改权等,因此计算机财务软件系统内部控制功能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系统输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公允性,内控制度的固有局限性也会增加被审计单位管理层错误与弊端的风险。
风险控制审计论文
风险控制审计论文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本身存在重大错报,但注册会计师没要遵循审计准则,也没有完全执行审计程序,因工作失误未能及时发现财务报表存在的重大错报而发表了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风险控制审计论文,欢迎阅读参考!风险控制审计论文(一)1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1.1被审计对象未全面提供会计资料而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被审计对象未全面提供会计资料往往会导致审计风险隐患的存在。
以云南红塔集团为例,其间开展过多次审计,然而由于未充分提供会计资料,导致多次审计均未发现10亿元“小金库”这一严重违纪行为。
因而国内审计环境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业务以及思想政治素质,然而目前国内审计队伍建设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1.2审计人员专业素质不足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就目前审计工作现状而言,审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这一问题普遍性存在,且在工作过程中缺乏先进的审计方法,导致审计质量不高。
相比于常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全新形式,审计人员应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然而在审计经费短缺、审计力量不足以及审计任务繁重的现况下,大部分审计人员缺乏必要的培训以及后续教育机会,其业务素质难以得到有效改善。
1.3审计评价标准不够统一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审计评价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对审计对象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作出的综合评估,与审计对象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现阶段,国内对于经济责任审计方法、审计范围、责任的界定与追究、审计工作人员行为准则、评价标准以及违法违纪行为的惩治措施等各个方面仍然缺乏统一标准,导致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审计机关无法精确审计范围,或评价责任标准不一,容易引发审计风险。
2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策略2.1加强内部控制制度评审在现代审计构成中,内部控制制度评审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风险防范的关键所在。
健全有效的内控制度有利于保证资产完整与安全,并能够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与错误,从而实现会计资料合法真实等诸多财务目标。
现代审计风险评估策略分析论文
提高审计人员的应变能力
加强审计人员对风险的应对能力培训,提高其应 变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3
建立风险应对机制
建立完善的风险应对机制,确保在风险发生时能 够迅速、有效地应对,降低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现代审计风险评估策略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 善,涉及多种方法和工具,包括风险矩阵、风
基于风险应对策略的分析
风险应对
风险应对措施
风险应对监控
审计师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 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以 降低或消除审计风险。
审计师应采取多种措施应对风 险,如修改审计计划、增加审 计程序、扩大样本规模等,以 确保审计质量和效果。
审计师应对风险应对措施进行 持续监控和调整,以确保其有 效性和适应性。同时,审计师 还应定期对审计程序和风险管 理流程进行审查和更新,以适 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
险因素分析、风险指数等。
审计风险评估策略需要不断更新和调整,以适应企业 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新的风险挑战。
审计风险评估策略对于企业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能够帮助企业识别、评估和控制风险,从而 降低经营风险和损失。
审计风险评估策略的有效性取决于评估者的专业 能力和经验,同时也需要企业各部门的支持和配 合。
理论和实践意义
深入研究现代审计风险评估策略有助 于完善审计理论,提高审计实践的效 率和效果,从而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和 公众利益。
研究范围与方法
研究范围
本文将全面分析现代审计风险评估策 略,包括其理论基础、应用现状及未 来发展方向。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 相结合的方法,旨在系统地揭示现代 审计风险评估策略的特点和规律。
审计评估六篇
审计评估六篇审计评估范文1【关键词】战略管理睬计风险导向审计风险评估一、引言2021年2月15日财政部新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引入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指导思想,并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是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第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和第1301号“审计证据”。
这些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以识别重大错报风险、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对这些重大错报风险加以应对,并记录于工作底稿之中。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从战略的角度考虑企业的经营风险,从而确定审计重点领域,将审计资源有的放矢地安排到各个领域之中。
二、战略管理睬计的特点1、具有明显的外向性。
战略管理睬计跳出了单一企业这一狭小的空间范围,将视角更多地投向影响企业的外部环境。
2、更注意长期、持续的进展战略。
现代企业特别重视自身健康地可持续进展。
以下八个因素对企业的持续健康进展至关重要:顾客满足程度、制造优良、市场占有率、产品品质、可信任程度、敏感性、技术领先地位、优良的财务业绩。
因此,战略管理睬计必需超越单一的期间界限,着重从长期竞争地位的变化中把握企业将来的进展方向,更注意企业长久优势的取得和保持,甚至不惜牺牲短期利益。
所以,构成企业竞争地位的上述因素都是战略管理睬计必需讨论的内容,而不仅局限于优良的财务业绩这一财务指标。
3、将供应更多的与战略有关的非财务信息。
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必需依仗众多的非财务指标。
与战略有关的财务与非财务信息包括:战略财务信息和经营业绩信息、企业管理部门对上述战略财务与经营业绩信息的评价分析、前瞻性信息、背景信息、竞争对手信息。
4、是一种全面性、综合性的风险管理。
战略管理睬计高瞻远瞩地把握各种潜在的机会,回避可能的风险,包括从事多种经营而导致的风险、由于行业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导致的风险、由于资产、客户、供应商等过分集中而产生的风险、由于流淌性差导致的风险等等,以便从战略的角度最大限度地增加企业的盈利力量和价值制造力量。
审计风险控制论文
审计风险控制论文树立审计风险观念,其目的在于以最低的审计资源消耗,取得最佳审计效果。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审计风险控制论文,供大家参考。
审计风险控制论文篇一摘要:大数据时代悄然而至,互联网企业的蓬勃发展正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企业的审计风险趋于复杂,注册会计师对审计风险的评估难度随之增加。
本文对大数据、互联网企业的审计风险及应对措施进行研究,颇具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数据;互联网企业;审计风险大数据时代,我国互联网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互联网企业同“大数据”密不可分,注册会计师对互联网企业审计时必须考虑大数据对其影响,因此,研究大数据背景下电商企业审计风险并提出防范建议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1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企业审计风险的特征1.1数据电子化,被审计单位舞弊风险缩小大数据时代,企业内部控制焦点也不再单纯是财务管理过程的合规性和具体监督流程的设计,而是基于既成数据信息的有效处理和安全保护。
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企业往往依托互联网及计算机技术形成“大数据”平台,如阿里巴巴、腾讯等,得益于此,修改会计记录等舞弊行为很容易发掘,业务流程更为清晰,被审计单位的舞弊可能缩小,审计风险得以降低。
1.2证据全样化,审计抽样风险降低成本效益原则使得审计抽样技术也应运而生。
由于抽样的偶然性,审计抽样风险固然存在于抽样中。
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对于抽样风险的影响显著降低。
大数据的应用使审计证据获取的难度变小,成本降低,为全样分析取代抽样分析提供可能,从而审计抽样风险大幅降低。
1.3信息及时性提高,信息不对称风险降低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特别是互联网企业,传统的期间审计模式必然向实时审计模式转变。
大数据背景下信息及时性大大提升,信息不对称的风险随之降低。
2大数据对互联网企业审计风险的影响由于风险导向审计下的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因此,大数据对于互联网企业审计风险的影响也可从重大错报风险与检查风险两方面分析。
审计控制风险论文
审计控制风险论文审计控制风险论文在经济环境中市场经济成份的多元化,被审单位行为的不稳定性,如企业改组、兼并、重组等,使审计人员对企业的情况难以全面地反映和评价,获得正确结论的难度加大,从而增加了审计风险。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审计控制风险论文,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篇一:审计控制与审计风险现代企业治理要求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实现分离,以便由职业经理人独立经营,但也因此导致企业经营者与投资者之间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投资者难以及时获取反映企业真实经营情况的财务会计信息,甚至有可能看到的财务报表都是经营者有意造假编撰的,所以投资者就需要委托社会第三方独立审计机构对企业经营情况进行审计,以便获得有关企业经营最真实的第一手材料。
可见审计工作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企业经营者能否把握真实情况、做好决策、确保财产物资的安全,同样也关系到投资者的投资安全,但因为种种原因,审计风险无法消除,客观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客观看待审计风险的存在,思考如何控制企业的审计风险。
一、审计风险概述1.审计风险的含义由于种种原因和突发的意外情况,企业财务报表存在一些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对于注册会计师而言,其主要职责不是去找出企业财务报表中所有的错误,并一一纠正,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无误,那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是按照一定的标准,遵循统一制定的审计准则,执行标准的审计程序,采用科学的审计方法,发现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报,并将其指出改正,这才是注册会计师对企业财报进行审计时应当履行的职责。
从这点上来说,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本身存在重大错报,但注册会计师没要遵循审计准则,也没有完全执行审计程序,因工作失误未能及时发现财务报表存在的重大错报而发表了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2.审计风险的种类目前,大多数公司经营业务都较为复杂,有的规模还很大,如果再要求注册会计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每一笔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进行逐一核对,以确定财报是否存在错报,显然这是不现实的,因而现代审计大都采用的是抽样审计,既然是抽样,那就不可避免的会遗漏某些错报,不可能不存在一点错误,因此对注册会计师而言,审计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如何防范公司财报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上,这就需要会计师在审计时,应当充分运用专业判断技能,对审计风险进行合理评估,并小心谨慎地防范。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分析论文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分析论文一、经济责任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一)审计内部的原因造成的审计风险2.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够高所形成的内在审计风险。
一是审计队伍知识机构不合理。
复合型人才的缺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二是审计人员专业能力有限。
审计人员采用何种审计方法,收集多少审计证据,做出哪种审计评价,提出怎样的意见,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取决于审计人员的经验和能力。
3.审计项目多、任务重,审计人员少,难以满足审计工作的需求。
目前审计力量普遍偏少,而审计任务较重,审计人员普遍感到压力很大,不堪重负,对审计工作质量也有影响。
4.经济责任的界定问题难度较大形成审计风险。
一方面,虽然行政主要领导主持行政方面的工作,只要其本人无违规违纪行为,即使任期内单位财务管理方面存在严重问题,也无从界定其应承担的责任。
另一方面,被审计单位违反财经纪律,在某些环节上既有离任者的个人行为,又有领导班子的集体行为时,往往相互推卸责任,很难界定个人所起的作用大小,致使责任难以区分。
另外,由于决策失误、管理不当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应追究何种行政责任也无明确金额标准界定。
5.评价失真产生审计风险。
一是对非评价审计事项不应评价而评价。
二是对审计过程中未涉及的具体事项不应评价而评价。
三是对审计证据不足的审计事项不应评价而评价。
四是用词不妥的审计评价。
假如存在违法的事实在后来被查处,就会影响审计部门的形象,产生审计评价风险。
(二)审计外部的原因造成的风险1.先任命后审计,增加了审计工作的难度,造成高风险。
“先离后审”、“先任后审”现象普遍存在,这与“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加强干部考核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的要求相违背,给审计工作带来影响。
如果离任不审,形成的损失就会职责不清,无法追究;如果先离后审,就会对离任领导缺乏约束力,使审计流于形式。
2.被审计单位经营管理复杂化,加大了审计难度,增加了审计风险。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被审计单位所处的经营管理环境十分复杂,多样化经营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确定性增加,引起审计人员失察和出现错误的可能性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计风险评估论文六篇审计风险评估论文范文1审计风险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一是审计风险的客观性。
现代审计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采纳抽样审计的方法,即依据总体中的一部分样本的特性来推断总体的特性,而样本的特性与总体的特性或多或少有一点误差,这种误差可以掌握,但一般难以消退。
因此,风险总是存在于审计活动过程中,人们只能熟悉和掌握审计风险,而不能完全消退审计风险。
二是审计风险的普遍性。
虽然审计风险通过最终的审计结论与预期的偏差表现出来,但这种偏差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引起的,审计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导致风险因素的产生。
因此,审计风险具有普遍性,它存在于审计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审计失误,都会导致最终的审计结论与预期消失偏差,形成审计风险。
三是审计风险的潜在性。
审计责任的存在是形成审计风险的一个基本因素,假如审计人员在执业上不受任何约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不担当任何责任,就不会形成审计风险,这就打算审计风险在肯定时期里具有潜在性。
在实际工作中,尽管审计人员可能发表了不恰当的审计看法,只要没有造成不良后果和损失,风险尚停留在潜在阶段,还不能称之为实在意义上的风险。
因此,审计风险是一种可能的风险,它存在一个显化的过程,只有当审计人员被追究失误责任并担当风险损失时,才表现为实在性。
四是审计风险的可控性。
虽然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并且贯穿于全部审计项目和整个审计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一旦发生将给审计组织和人员造成有形和无形的名誉及经济损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审计人员在审计风险面前无能为力,它是可以被掌握的。
只要审计人员保持职业谨慎,运用职业推断,对审计风险进行评估,制定并实施合理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就可以将其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
二、审计风险的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审计风险是由固有风险、掌握风险、检查风险三要素构成。
固有风险是指在不考虑被审计单位相关的内部掌握政策或程序的状况下,其会计报表上某项认定产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它是独立于会计报表审计之外存在的,是注册会计师无法转变其实际水平的一种风险。
掌握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内部掌握未能准时防止或发觉其会计报表上某项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
同固有风险一样,审计人员只能评估其水平而不能影响或降低它的大小。
检查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预定的审计程序未能发觉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上存在的某项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
检查风险是审计风险要素中唯一可以通过注册会计师进行掌握和管理的风险要素。
审计风险的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掌握风险×检查风险。
即:AR=IR×CR×DR。
由于固有风险、掌握风险是被审计单位客观存在的,审计人员只能评估其大小,不能转变其大小,因此要降低审计总体风险,只能通过降低检查风险实现。
当审计风险肯定的状况下:检查风险=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掌握风险允许的最高检查风险与审计总体风险成正比,与固有风险和掌握风险成反比。
三、审计风险的评估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时,必需对其大小进行评估,依据评估结果,确定应当实施的审计程序。
(一)固有风险的评估固有风险除受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性质影响外,从被审单位内部看主要受两大因素影响:一是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因素的影响;二是会计报表项目(详细交易事项)的性质影响。
1.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对固有风险的影响(1)管理人员及财务人员诚信越高,固有风险越小,反之则越大;(2)管理人员及财务人员政策水平越高,业务力量越强,固有风险越小,反之则越大;(3)管理人员及财务人员越稳定,固有风险越小,管理及财务人员变动越频繁,固有风险就越大;(4)管理人员及财务人员受到的特别压力越大,固有风险就越大,反之则小;2.会计报表项目对固有风险的影响(1)报表项目越多,产生错误漏报的可能性就越大,其固有风险就大,反之就小;(2)经济业务越简单,专业技术要求越高,固有风险就越大,反之则越小;(3)在核算中需要推断和估算的项目越多,固有风险就越大,反之越小;(4)简单患病损失或被挪用的资产,其固有风险大,反之则小;(5)特别变动的项目固有风险大,反之则小。
对固有风险可以依据以上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评估固有风险的大小。
(二)掌握风险的评估掌握风险的大小,主要受内部掌握要素的影响,内部掌握要素包括:1.掌握环境掌握环境是对企业掌握的建立和实施有重大影响的因素。
包括经营观念、方式和风格、组织结构、人事政策、管理开展方法、内部责任制等。
2.会计系统会计系统是指公司为了汇总、分析、分类、记录、报告公司交易,并保持对相关资产、负债的受托责任而建立的方法和记录。
有效的会计系统应满意以下几点:(1)确认并记录全部真实交易;(2)准时充分描述交易;(3)计量交易的价值;(4)确定交易的时间;(5)在会计报表适当表达交易和披露相关事项。
3.掌握程序掌握程序是指对任何交易或事项的进行都要制定实施步骤和开展的方法。
主要包括交易的授权、职责的划分、凭证与记录掌握、资产接触与记录使用、独立稽核等内容。
企业进行内部掌握都要通过一系列内部掌握制度来实现的。
因此若评估掌握风险,就必需评价内部掌握制度,审计人员对内部掌握制度讨论和评价可分为三个步骤:(1)了解企业内部掌握制度的状况,并做出相应的记录—把握被审单位是否存在内部掌握制度,存在哪些内部掌握制度,可采纳调查表法;(2)进行符合性测试—证明有关内部掌握制度的设计和执行是否有效,审计人员可以选择某一内部掌握制度,结合被审单位的实际抽查内部掌握制度是否有效执行;(3)评价内部掌握的强弱若无内部掌握制度,或虽有内部掌握制度,但未贯彻执行均为高掌握风险,其掌握风险应与评估的固有风险相等。
(三)检查风险的评估对固有风险和掌握风险评估后,为了达到估计的风险,应当评估允许的最大检查风险为:当审计风险肯定的条件下,并且掌握风险和固有已经评估出来后,允许的检查风险。
四、如何降低审计风险评估审计风险的目的是审计人员努力将审计总风险降低到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以避开担当过大的审计责任,审计人员可通过以下方式降低审计风险:(一)在评估固有风险和掌握风险时,宁可高估绝不行低估;适当增加审计抽样,虽然增加点工作量,但可降低审计风险;(二)提高审计人员素养,提高审计人员的分析和推断力量,增加审计人员责任心,按审计准则要求实施审计工作;(三)实行审计项目责任制和风险基金制度。
首先,审计人员要实行项目负责制,谁负责的项目谁担当风险;其次,实行风险基金制度,凡是有单位的审计人员都要向所在单位交纳肯定的风险基金。
这可使审计人员的经济利益与审计风险挂钩,使审计人员从主观上增加风险意识,努力降低风险;(四)摆正并处理好收入与质量的关系。
收入是审计人员生存和进展的前提条件,质量是审计业务的生命线。
只有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增加审计人员的收入,才能保证自己的审计工作长期生存和进展;审计风险评估论文范文2【关键词】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风险评估策略审计风险Comparing on the Tactics of Risk Assessment of Traditional Risk-based Audit and Modern Risk-based AuditAbstract: Traditional Risk-based Audit and Modern Risk-based Audit are the two phases that Risk-based Audit has evolved. The tactics of risk assessment of Traditional Risk-based Audit and Modern Risk-based Audit differ from each other while they still have some similarities. This paper does the Comparion on the Tactics of Risk Assessment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orientation of risk assessment, extent of risk assessment, procedures of risk assessment and methods of risk assessment.Keywords: Traditional Risk-based Audit Modern Risk-based Audit Tactics of Risk Assessment Audit risk一、引言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进展的两个不同阶段。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均以风险评估为起点,同时都将风险分析与掌握方法贯穿运用于审计全过程,使审计过程成为一个不断克服和降低审计风险的过程。
因此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两种审计模式在风险评估策略上存在肯定的相同之处,但同时更多地体现出了差异。
鉴于两种审计模式的风险评估策略较易被混淆,本文拟对两种审计模式的风险评估策略作一比较,对两者差异加以初步探讨。
二、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涵义(一)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也称为掌握风险导向审计[1]。
审计模式进展到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标志性大事是AICPA在1983年了第47号《审计准则公告》(SAS No.47)——“审计业务中的审计风险和重要性”,首次提出了审计风险模型。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将风险分析、评价与掌握融入传统审计方法(账项导向审计和制度导向审计)之中,进而猎取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的一种审计取证模式。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程序并没有脱离制度导向审计模式,但它在制度导向审计模式的基础上更加注意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
针对制度导向审计不直接处理审计风险,不能对审计风险进行量化的缺点,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引入审计风险模型,通过该模型将从各种渠道所收集的证据联系了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对审计风险进行定量评估,将审计资源相对合理的安排到高风险领域。
(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也称为经营(商业)风险导向审计、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
1997 年,Bell 和 Frank 发表了名为《通过战略系统的视角对组织进行审计》的讨论报告,首次提出了毕马威的BMP 审计模式,这标志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产生。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审计技术方法在系统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基础上的重大创新,它以被审计单位的战略经营风险为导向,通过“战略分析——流程分析——经营业绩评价——财务报表剩余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将会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和经营风险联系了起来,从而提出了审计师从源头分析和发觉会计报表错报的观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