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知识归纳
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
![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a7f5d53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be.png)
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一、总要求1.学习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了解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尤其应当了解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
2.能准确地阅读、理解现当代作品,能读懂难度适中的文言文,并能解释常见的字词和语言现象。
3.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和作品分析能力。
4.掌握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常用的写作知识,具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
写出的*应在主题、内容、层次、结构、行款、书写等方面合乎要求,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二、阅读篇目《季氏将伐颛臾》、《陈情表》、《灯下漫笔》、《论学问》、《冯谖客孟尝君》、《张中丞传后叙》、《故都的秋》、《香市》、《爱尔克的灯光》、《饮酒》(其五)、《山居秋暝》、《行路难》、《蜀相》、《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关山月》、《再别康桥》、《声声慢》(寻寻觅觅)、《前赤壁赋》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三、课文知识要点1.《季氏将伐颛臾》*选自《论语季氏》。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主要是言论)的语录体散文集。
说明孔子反对季康子攻伐颛臾的理由;理解*所体现的孔子关于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了解*的驳论性质,掌握*以对话方式展开批驳、破中有立的议论方式。
识别*所用的历史材料、现实事例和名人名言三种论据,理解*运用论据的多样性。
理解文中重点比喻句“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双重比喻作用及其含义。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1)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2)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3)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冉有、季路及见于孔子曰(2)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3)社稷之臣也。
(4)无乃尔是过与?(5)谁之过与?(6)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2.《陈情表》了解*是西晋时李密写给武帝的奏疏。
2023成考专升本语文考试知识点
![2023成考专升本语文考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66fdfa2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54.png)
2023成考专升本语文考试知识点2023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考试重点知识点一、修辞手法1. 比喻:用事物的共同属性来形容另一事物。
2. 比拟:以某种象征性的形式进行陈述。
3. 比兴:将人或事物与历史人物、现实情景相类比。
4. 夸张:夸大表达以达到强调或渲染的效果。
5. 排比:用同一句式或相似句式进行修辞,增加语言的节奏和韵律感。
6. 倒装:将一般的语序颠倒以达到修辞和表达的目的。
7. 修辞问答:问题和答案的结合使用,加强表达的效果。
8. 对仗:用相对或相似的词语组织句子,增强语言的韵律感。
9. 拟人:用人的语言和行为来形容事物,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二、文言文阅读1. 翻译句子:了解文言文的含义和语法结构。
2. 阅读文章:理解古代文文化、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主题和思想。
3. 辨析词义:通过上下文推断词义的变化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4. 理解句式:掌握文言文中的典型句式,如并列句、状语从句、定语从句等。
5. 解读典故:分析文章中出现的典故,理解作者的目的和意图。
三、现代文阅读1. 理解主题: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 掌握论据:注意文章中的逻辑关系,分析论证的过程和结构。
3. 理解修辞: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比喻、夸张、对比等。
4. 辨析词义:通过上下文推断词义的变化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5. 分析结构:理解文章的结构,如问题解决法、因果分析法等。
四、写作技巧1. 表达清晰:遣词造句要精准,句子结构要合理,段落关联要流畅。
2. 论证严谨:通过提出论据和分析论据的方式支持观点,让文章有说服力。
3. 语言优美: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形象的语言描述,使文章有艺术感和感染力。
4. 逻辑严密:文章要有层次感,逐步展开论述,避免逻辑混乱和跳跃性。
五、古代文学1. 熟悉古代文学的流派和代表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2. 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意义,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3. 辨析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词句含义,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知识归纳9篇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知识归纳9篇](https://img.taocdn.com/s3/m/ff98602b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56.png)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知识归纳9篇成人高考语文病句知识点篇一比拟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
如:①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
(拟物)②蜡炬成灰泪始干。
(拟人)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如: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三千丈”为扩大夸张)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③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把前一事物“出来”与后一事物“下火”夸张到几乎是同时出现,有人称此种夸张方式为超前夸张)对偶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如:①满招损,谦受益。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流水对)④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扇面对)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
如: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
一是。
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知识归纳篇二一、课程内容概要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介绍知识为主要目的的文章体裁。
它有两个显著特点:知识的科学性,表达的客观性。
学习说明文这一单元,应掌握说明文的分类、说明顺序与结构及常见的说明方法。
1、说明文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对说明文进行以下几种分类:(1)按说明对象划分,可分为两类:实体事物说明文,抽象事理说明文。
前者如《菊花》、《白丝翎羽丹砂顶》、《苏州园林》以及《我们肚子里的食客》四篇文章。
后者如《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桥的运动》和《统筹方法平话引子》四篇。
(2)按文章表达的语体划分,可分为两类:文艺性说明文,非文艺性说明文。
前者如《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菊花》、《白丝翎羽丹砂顶》和《我们肚子里的食客》《统筹方法平话引子》、《苏州园林》(均为科学小品)。
成考专升本《语文》考前重点知识点资料
![成考专升本《语文》考前重点知识点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01706e0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56.png)
成考专升本《语文》考前重点知识点资料
概述:
语文是专升本考试中的一门重要科目,对于广大考生来说,准备考前的语文知识点非常重要。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语文考前重点知识点的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和应对考试。
一、现代汉语基础知识
1.词汇与短语:掌握常见的词汇和短语,了解其意义和用法。
2.短语辨析:学会区分相似的短语,了解它们的区别和用法。
3.句子理解与拆分:学会理解长句和复杂句的结构,拆分并分析句子成分。
4.语法知识:掌握动词、名词、代词、形容词、副词等的基本用法和语法规则。
5.同音词、近义词和反义词:学会识别和运用同音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二、文学常识
1.古代文学知识: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史和作品,掌握古代文学作品的作者、内容和特点。
3.名著导读:熟悉一些重要的中国古代和现代名著,了解其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4.诗词鉴赏:学会欣赏和理解中国古代和现代的名篇名句,了解其意义和艺术特点。
三、阅读理解
2.关键词定位:学会通过关键词定位找到文章的主旨和重点内容。
四、写作技巧
1.文章结构:学会构建一个完整的文章结构,包括引子、承接、转折
和总结等部分。
2.描述与议论:熟悉描述和议论的写作技巧,学会合理运用修辞手法
和修辞语言。
3.语言表达: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用简练、准确的语言进行写作。
4.作文改错:掌握常见的语法错误和语言问题,学会改正作文中的错误。
以上仅为语文考前重点知识点的一些资料,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在备考过程中,除了掌握知识点外,还要积累做题经验和提高解题能力。
祝愿大家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重点复习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重点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82f02dcf866fb84ae55c8d5b.png)
总要求1.学习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了解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尤其应当了解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提高人文素质。
2.能准确地阅读、理解现当代作品,能读懂难度适中的文言文,并能解释常见的字词和语言现象。
3.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
4.掌握常用的文体写作知识,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
复习考试内容一、汉语基本知识「要求」1.识别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注意掌握现代汉语中仍然在运用的文言词语。
识别通假字和古今字,理解其含义。
2.掌握常用文言虚词之、其、者、所、诸、焉、则、而、于、以、且、乃等的用法,识别同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
3.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宾语前置、判断句、被动句等,并能正确地译成现代汉语。
4.理解古今作品中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层递、反复、设问、反诘等修辞格。
二、作家作品知识「要求」掌握中外作家的名号、国别、时代及所选课文的体裁和出处。
了解其主要思想倾向、文学主张、成就、代表作及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三、文体知识「要求」1.议论文议论文是指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文章,包括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
论点是作者的观点或主张;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根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
论证的方法有归纳论证(例证论证)、演绎论证、比较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证论)、比喻论证等。
驳论的方法有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等。
2.记叙文记叙文是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的文章。
它以叙述为主,往往间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
3.诗、词、曲、赋诗、词、曲都属于诗歌的范畴。
诗歌以丰富的情感反映生活;对生活作高度集中的概括;语言凝练而富有形象性;富于节奏感和韵律美。
中国古代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完整版)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完整版)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f8a9e21d1f34693daef3eea.png)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一、特殊文体(一)古代散文:语录体:《论语》(《论语十则》)纪传体:《史记》(通史)、《汉书》(断代史);史传:《张中丞传后叙》(叙事散文)书信体:韩愈《答李翊书》、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史论体: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游记体: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小石潭记》寓言体:柳宗元《寓言二则》、《种树郭驼橐传》奏章体:李斯《谏逐客书》(二)古代诗歌1、古体诗:四言古诗(《诗经》体):《诗经》的《氓》(弃妇诗、叙事诗)、《关雎》、《蒹葭》(爱情诗);五言古诗:陶渊明《饮酒》、《归园田居》(田园诗)七言古诗: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乐府古题、爱情诗)、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乐府旧题)杂言诗:屈原《渔父》、王粲《登楼赋》(借景抒情诗)、李白《行路难》(乐府旧题诗)楚辞体:屈原《离骚》、《国殇》乐府诗: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古题乐府(《行路难》、《春江花月夜》、王昌龄《出塞》)——新乐府(《游子吟》(五言古诗)歌行体:曹操《短歌行》、《春江花月夜》、白居易《怅恨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乐府旧题)、李白《行路难》3、歌行体:王昌龄《从军行》(七绝、边塞诗)、;曹操《短歌行》(四言诗);陆游《金错刀行》(爱国诗);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边塞诗、送别诗)4、乐府诗: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木兰辞》;乐府古题:曹操《短歌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李白《行路难》、陆游《关山月》新乐府:白居易《卖炭翁》、《杜陵叟》;孟郊《游子吟》(五言诗)2、格律诗(近体诗、今体诗):(1)绝句(四句一首):五绝:李白《静夜思》七绝: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乐府古题)、张继《枫桥夜泊》李白《望天门山》、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送别诗)(2)律诗(八句或八句以上一首)五律:王维《山居秋暝》(山水田园诗)七律:杜甫《登高》、《秋兴八首》;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爱情诗)、《锦瑟》;陆游《书愤》(爱国诗)5、词的分类:(1)婉约词派:柳永《雨霖铃》、《八声甘州》;李清照《声声慢》;姜夔;周邦彦等。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知识归纳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d94ef8f7f12d2af90342e6af.png)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知识归纳11、辛弃疾继承并发展了苏轼所开创的豪放词风,因此,文学常常苏辛并称。
但二人在相同中又有各自不同的特色。
苏轼词多表现出旷达飘逸的风格,辛弃疾词的爱国词作则多带有悲壮沉郁的色调。
2、陆游的诗歌艺术陆游诗歌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他是有宋代成就,最为杰出的一位诗人。
李白的飘逸自然、杜甫的悲壮沉郁他兼而有之。
3、欧阳修为的文章家和文坛领袖,倡导了影响深远的北宋诗新运动。
欧阳修的散文成就高于其诗歌,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
4、王安石散文创作王安石对文学的看法,特别强调其实用功能。
和其文学主张相符,王安石的散文也以政论性的为多。
这些作品,大都针对时弊,根据深刻的分析,提出明确的主张,具有极强的说明力量。
5、“元曲四大家”指在元杂剧创作中享有盛名的四位剧作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则根据四大家的活动年代和他们的创作成就,定四大家为“关白马郑”,为学术界所普遍接受。
白朴代表作《梧桐雨》;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
郑光祖代表作《倩女离魂》。
6、关汉卿:以《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调风月》、《单刀会》、《鲁斋郎》、《蝴蝶梦》为代表。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知识归纳2司马迁西汉历史学家。
史记1、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共130篇: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
《李将军列传》是一部人物传记。
主旨本文通过记述西汉名将李广功勋卓著,却长期遭受压抑,最终被逼自杀的不幸遭遇,表达了作者对李广才略和人品的钦佩,对李广不幸遭遇的同情,也揭露了西汉朝廷赏罚不公,刻薄寡恩与黑暗无道的社会现实。
疑难词句1、广家世世受射。
受:传授。
2、用善射杀首虏多。
用:因为;首:首级;虏:俘获。
3、未到匈奴陈二里所。
陈:阵地;所:大约。
4、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阵。
正:整齐,严加约束。
5、吏当广所失亡多。
当:判决;失亡:损失,死亡。
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归纳
![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a83530e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b0.png)
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归纳在大学语文学习中,了解和掌握语文的基本知识点对于学习和理解各类文本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旨在帮助读者掌握重要的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水平。
1.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通过一定的表达方式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比等。
通过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这些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有趣。
2. 词语辨析语文学习中,对于一些近义词、汉字的多音字的辨析也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要区分“衣裳”和“衣物”的用法,要明确“什么”和“什么样”的意义差异,还需要理解“量”字的不同读音和用法。
通过对这些词语的辨析,可以提高文章的准确性和表达能力。
3. 病句修改语文学习中,对于病句的修改和改正也是必不可少的。
常见的病句有主谓不一致、句子成分缺失、断句错误等。
修改病句需要从语法和修辞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使句子符合语言规范,表达更为准确清晰。
4. 文言文阅读大学语文学习中,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对于文言文的阅读理解,需要掌握古代汉字的意义、搭配和用法,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掌握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等。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阅读,可以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5. 作文写作作文写作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作文写作中,需要注意文章结构的完整性、语言的准确性和逻辑的严密性。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清楚文章的中心思想,运用合适的修辞手法,注意段落的过渡和连贯。
通过积极练习作文,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增加语言表达的熟练度。
6.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大学语文考试的重点之一,也是语文学习的核心内容。
在阅读理解中,要准确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信息细节,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领会文章作者的意图和立场。
通过多读多练,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
7. 古代文化常识大学语文学习中,了解和掌握古代文化常识也是必不可少的。
2023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必背知识点
![2023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084095d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ee.png)
**2023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必背知识点**
一、文言实词
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包括而、则、以、之、其、乃等。
2. 掌握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语,如“妻子”指老婆孩子,“寡助之至”指寡助的人。
二、文言文句式
1. 了解并掌握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等。
2. 理解固定句式和常用成语的含义。
三、古代文化常识
1. 了解古代文化常识,如科举制度、官职名称、礼仪制度等。
2. 理解古代名物制度的含义和作用。
四、诗歌鉴赏
1. 掌握诗歌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
2. 理解诗歌的情感和主旨,包括意象、意境等。
五、现代文阅读
1. 掌握常见文体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2. 理解文章的主旨和重要信息,包括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细节等。
六、语言运用
1. 了解常用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比喻、排比、拟人等。
2. 规范语言表达,包括书写、标点符号等。
总之,在备考成人高考语文专升本时,需要全面掌握以上知识点,注重积累和练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同时,也要注意调整心态,保持信心和毅力,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点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81c79a8b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64.png)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点2022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点在成人高考语文考试前,复习好相应的语文考点可以让我们在语文考试中脱颖而出。
那么关于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点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点,希望大家喜欢。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点1课文知识要点提示1.作家作品本文选自《论语·季氏》。
《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以记言为主。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
2.孔子反对季康子攻伐颛臾的理由“季氏将伐颛臾”这一事件发生在春秋末期的鲁国。
鲁哀公在位时,国内季(康子)氏专权。
费地是季氏的封地,为了扩张势力,季氏欲吞并近邻颛臾。
孔子的弟子冉有、季路为季氏家臣。
季氏发兵前,冉有、季路将此事向老师孔子汇报。
孔子因此严厉谴责了季氏的错误决策,也批评了弟子们作为家臣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孔子和弟子一共有三次对话,在第一次对话中就陈述了反对季氏攻伐颛臾的理由有三: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3.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这一主张出现在课文的第三段,孔子在驳斥了弟子冉有的自我辩护之后正面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4.议论方式。
驳立结合本文是对话形式展开的驳论文。
由冉有的三段话,引出孔子的三段议论。
冉有三段话:报告事实,推卸责任、为季氏辩护。
孔子抓住冉有的三段话,一一加以驳斥,并在驳论中正面阐述自己主张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观点。
本文总体上是驳论,孔子以治国以礼反驳季氏将伐颛臾;以家臣应尽职尽责驳“吾二臣者皆不欲也”;以为政以德驳“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但驳论之中有立论,在驳斥之后正面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治国以礼,为政以德。
在对冉有的批评中,提出“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不断将自己的观点推向深入。
贵州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知识
![贵州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c41eed9265ce050876321389.png)
贵州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知识贵州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知识 1.《大学语文》学习方法及常考知识点。
第一,应当熟读课文原文,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重点语句熟练掌握;第二,课文后面的【提示】内容非常重要,一定要进行理解性记忆,把该背的背下来;第三,对于文言文和有文言色彩的课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的意思进行重点掌握,这部分内容主要在【注释】当中;第四,对于每个阶段的文体知识的总结内容要重点去看去记,考试也是经常出题的。
考试常考的知识点主要包括: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个别语句的意思,诗歌中的意象、主旨、情感基调,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论证方式、抒情方法的运用。
词语解释题基本会出在文言文和文言色彩的课文的【注释】中。
作文题也是得分重点,建议平时勤加练习。
作文主要在于平时积累。
平时应当在阅读优秀作文的时候会借鉴,借鉴不等于抄袭,而是把一些好词佳句整理下来,加以背诵和灵活运用,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另外对于写作的技巧和手法方面,也是应当掌握的。
另外,素材的积累很重要,一些名人轶事,古今事例,应当多看多学成才云教育提供:自考本科、网络教育、成人高考报名官方网站多记。
写作光靠看也是不行的,平时也应当勤加练笔,自己动手去写非常重要,否则临场很容易写不出来东西。
下面给一篇议论文范文,大家可以借鉴一下:母语需要捍卫近些年来,外来文化的冲击已经波及汉语,于是有知道莎士比亚而不知道汤显祖的,有见面就“哈罗”而不知说“您好”的,有懂得镭射而不知何谓激光的……母语,迫切需要我们捍卫了。
捍卫母语,珍爱母语,是我们的责任。
有人说: “一个民族的语言就是它的历史。
”的确,作为文化主要载体的语言,一旦丧失,就断了历史,断了文化之脉。
汉语是世界上少有的能够沿用至今的语种之一,它的强大生命力本身就是对其价值的最好证明。
汉语之于我们,更是一种感情一种精神。
它连接起中华民族,是每一个华人血管里流淌的血液。
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点汇编
![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点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856d5af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95.png)
第一部分议论文单元议论文知识议论文是指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文章,包括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
论点是作者的观点或主张;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根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
论证的方法有归纳论证(例证论证)、演绎论证、比较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驳论的方法有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等。
《季氏将伐颛臾》考点1作家作品:本文选自《论语·季氏》。
《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包括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和“礼”。
考点2文章主旨:文章记录了孔子就季氏将对颛臾发动战争这件事所发表的三段谈话。
孔子严厉谴责了季氏的侵略行为和弟子的失职,申述了反对季氏吞并颛臾的理由,反映出孔子反对战争,认为人臣应恪尽职守,提倡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等一系列政治主张。
考点3写作特色:本文是一篇驳论,文章以对话方式展开批驳,破中有立;采用历史材料、现实事例、名人名言等多种论据,并以“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形象的比喻指出冉有、季路对战事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文中反诘句的使用更显得论证有力,观点鲜明。
《寡人之于国也》考点1作家作品: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共七篇,一般认为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著而成。
孟子,名轲,字子與,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与孔子合称“孔孟”,同属儒家学派。
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考点2文章主旨: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展开论述,阐述孟子的王道仁政理想。
考点3写作特色:孟子采用了连锁推理的句式,从“不违农时”至“王道之始”再从“五亩之宅”至“未之有也”,以前文的结论为下一轮论证的前提,推出新的结论;再以新的结论为前提推出更新的结论,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论证深刻,气势磅礴。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常识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36117e60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ed.png)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常识对于许多想要提升学历的成年人来说,成考专升本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而在成考专升本的考试科目中,大学语文是重要的一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的一些常识。
首先,我们来谈谈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的考试内容。
它通常包括语言知识及运用、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和鉴赏、写作这几个大的板块。
语言知识及运用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汉字的读音、字形、词义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对病句、修辞、标点符号等的掌握。
比如说,在读音方面,要能准确区分多音字、易错字的读音;在字形上,要能识别错别字和规范的书写;词义的理解则要求我们能根据上下文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并能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运用。
对于病句的判断和修改,需要我们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如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等。
而修辞和标点符号的运用,也有一定的规则和技巧需要我们掌握。
现代文阅读部分,一般会选取一些经典的散文、小说、议论文等作品作为阅读材料。
考生需要具备理解文章主旨、分析段落结构、把握作者观点和情感、提炼关键信息等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要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同时,还要能够对文章的语言特色、表现手法等进行分析和评价。
古代诗文阅读和鉴赏是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这部分内容涵盖了从先秦到明清的各种文学体裁,如诗歌、散文、辞赋等。
考生需要熟悉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了解各个时期的文学特点和代表作家作品。
在阅读古代诗文时,要能准确理解字词的含义,翻译句子,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对于诗歌的鉴赏,要能分析诗歌的意境、表达技巧、情感内涵等。
写作部分在考试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
通常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题目或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写作的体裁可能包括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等。
要写好一篇文章,首先要有清晰的思路和结构,开头要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中间内容要充实、有条理,结尾要有力地总结全文。
同时,要注意语言的表达,避免错别字、语病,尽量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多样的句式,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知识点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99c9642852458fb770b5651.png)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知识点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
《诗经》主要依据音乐特点作为标准来分类,即风、雅、颂三类。
"风",是地方民间音乐曲调的意思。
"国风"是15个地区的乐歌。
"雅",正也,即标准音,是王畿附近的乐曲名称。
"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重点篇章:《采薇》2.简述《诗经》的艺术成就。
(1)直抒胸臆的特色《诗经》中无论是积极干预时政的怨刺诗,抒写民间疾苦的役役诗,还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婚恋诗、农事诗,无不直面人生,表达真情实感,不作无病呻吟。
因为《诗经》真实地反映社会人生,开创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成为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赋、比、兴",是后人研究《诗经》时总结出来的三种诗歌艺术表现方法,与"风、雅、颂"合称"六义"."赋",就是铺陈直叙,不用比,兴,直截了当地铺叙、抒情、描绘,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有层次地说出来。
"比"就是比喻,打比方。
"兴" 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通过联想以触发起诗人思想感情勃发的表现方法。
《诗经》赋、比、兴手法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我国诗歌的表现艺术,对形成中国诗歌兴寄遥远、含蓄蕴藉的特有风貌起着重大作用。
3.以屈原为代表作家的"楚辞",是继《诗经》之后中国诗歌史上另一座新的里程碑。
它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更高发展阶段的出现。
这种由诗人创作、带有鲜明楚地文化色彩的新诗歌,将中国诗歌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4.《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
《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是继《尚书》之后以记事为主的一部史书。
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
![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823e976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21.png)
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对于准备专升本考试的同学来说,大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科目。
掌握好相关的知识点,能够为取得好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下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专升本大学语文的重要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1、中国古代文学从先秦文学开始,《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诸子百家的著作也需要了解,如儒家的《论语》《孟子》,道家的《老子》《庄子》等。
屈原的《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
汉代的文学,有司马迁的《史记》,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魏晋南北朝时期,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等文人的作品和风格要有所了解。
唐诗宋词更是重点,唐代的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诗人,宋代的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柳永等词人的作品和创作特点都要熟知。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的代表作也要掌握。
明清小说,如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以及《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
2、中国现代文学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的小说、杂文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作家的作品和风格也要清楚。
现代诗歌如徐志摩、戴望舒等的诗作。
3、外国文学古希腊的神话、悲剧。
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作品。
欧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如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作家的作品。
二、古代汉语1、文言文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常见的实词如“爱”“安”“被”“本”等,要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虚词如“之”“而”“以”“于”等,掌握其用法和意义。
2、文言文句式判断句,如“……者,……也”的形式。
被动句,“于”“为”“见”等表示被动的标志。
倒装句,包括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省略句,要能够补充出省略的成分。
三、现代汉语1、词汇词语的构成,如单纯词、合成词。
词义的辨析,包括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
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2、语法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的判定和分析。
病句的修改,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等。
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归纳
![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1d2a380d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1b.png)
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归纳专升本大学语文课程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涵盖了文学知识,还包括了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以下是对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的归纳:文学知识1. 古代文学: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包括先秦文学、汉魏六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等各个时期的文学特点和代表作品。
2. 现代文学:掌握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轨迹,包括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文学流派、重要作家及其作品。
3. 外国文学:对世界文学名著有所了解,包括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学特色及其对世界文学的贡献。
语言文字运用1. 文言文阅读:能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掌握常见的文言虚词和句式结构。
2. 现代文阅读: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包括对文章主旨、结构、语言风格的分析。
3. 写作技巧:学习并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文学鉴赏1. 诗歌鉴赏:学习诗歌的韵律、节奏、意象等艺术特点,能够鉴赏不同风格的诗歌。
2. 散文鉴赏:了解散文的写作手法和表现技巧,能够欣赏散文的美感和内涵。
3. 小说鉴赏:分析小说的情节构造、人物塑造、环境描写等要素,理解小说的深层意义。
文化素养1. 传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表现形式,如儒家思想、道家哲学等。
2. 现代文化:掌握现代文化的特点,包括流行文化、网络文化等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批判性思维1. 文本分析: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够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
2. 问题解决:在阅读和写作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结束语专升本大学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对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文化素养,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通过系统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同时也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地运用语言。
希望以上的知识点归纳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专升本大学语文课程的精髓。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文学常识归纳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文学常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2650e82f360cba1aa911da19.png)
202X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文学常识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
《诗经》主要依据音乐特点作为标准来分类,即风、雅、颂三类。
"风",是地方民间音乐曲调的意思。
"国风"是15个地区的乐歌。
"雅",正也,即标准音,是王畿附近的乐曲名称。
"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重点篇章:《采薇》2.简述《诗经》的艺术成绩。
(1)直抒胸臆的特色《诗经》中无论是积极干预时政的怨刺诗,抒写民间疾苦的役役诗,还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婚恋诗、农事诗,无不直面人生,表达真情实感,不作无病呻吟。
因为《诗经》真实地反映社会人生,开创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成为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赋、比、兴",是后人研究《诗经》时总结出来的三种诗歌艺术表现方法,与"风、雅、颂"合称"六义"."赋",就是铺陈直叙,不用比,兴,直截了当地铺叙、抒情、描绘,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有层次地说出来。
"比"就是比喻,打比方。
"兴" 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通过联想以触发起诗人思想感情勃发的表现方法。
《诗经》赋、比、兴手法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我国诗歌的表现艺术,对形成中国诗歌兴寄遥远、含蓄蕴藉的特有风貌起着重大作用。
3.以屈原为代表作家的"楚辞",是继《诗经》之后中国诗歌史上另一座新的里程碑。
它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唱歌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更高开展阶段的出现。
这种由诗人创作、带有鲜亮楚地文化色彩的新诗歌,将中国诗歌向前推动了一大步。
4.《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
《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是继《尚书》之后以记事为主的一部史书。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复习资料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005e67384868762cbaed57d.png)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复习资料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课文知识点复习资料1《苦恼》契诃夫课文知识要点提示1.作家作品契诃夫是19世纪后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以小说和戏剧方面的成就而著称。
契诃夫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齐名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2.主题思想这部小说描写了这样一个故事:鳏居多年,又刚刚失去爱子的马车夫姚纳,想找人诉说一下丧子的悲痛,但却屡次遭到周围人的冷眼、蔑视和辱骂,后因找不到倾诉的对象,只得向自己的老马诉说内心的哀痛与苦恼。
小说一方面揭示了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和不幸的处境,另一方面也揭露了沙俄社会里人情冷漠、人甚至不如动物通人性的不正常的社会现象,并对黑暗的现实作了深刻的揭露。
3.苦恼的主要原因小说中主人公姚纳苦恼的具体内容是:姚纳的老伴早已不在人世,的儿子又死了。
他想找人诉说一下内心的痛苦,结果偌大一个彼得堡城里竞没有一个人愿意听他倾诉衷肠,最后姚纳只得跟自己的小母马倾诉。
姚纳的苦恼主要是心中的苦恼和痛苦无处诉说。
作者写的是小人物的苦恼。
姚纳的苦恼主要折射出整个社会残酷无情的现实,反映了当时社会人情的冷漠,人甚至不如动物通人性,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小人物得不到关心和尊重的悲剧。
整部作品弥漫的是一种悲剧性的气氛:在沙皇等级制度的压迫下,社会底层人民从物质上被剥夺到精神上被摧残,他们处处受压抑,甚至连诉说心声的最低愿望都无法实现,这是时代的悲哀。
正如作品中作者写姚纳的一段独白:“连买燕麦的钱都还没挣到呢……这就是我会这么苦恼的缘故了。
一个人要是会料理自己的事……让自己吃得饱饱的,自己的马也吃得饱饱的,那他就会永远心平气和。
”姚纳的这段独自是小人物的心声,也是对沙皇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课文知识点复习资料2《宝玉挨打》曹雪芹课文知识要点提示1.作家作品*节选自长篇小说《红楼梦》第三十三回、三十四回(第三十三回手足眈眈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第三十四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知识归纳11、辛弃疾继承并发展了苏轼所开创的豪放词风,因此,文学常常苏辛并称。
但二人在相同中又有各自不同的特色。
苏轼词多表现出旷达飘逸的风格,辛弃疾词的爱国词作则多带有悲壮沉郁的色调。
2、陆游的诗歌艺术陆游诗歌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他是有宋代成就,最为杰出的一位诗人。
李白的飘逸自然、杜甫的悲壮沉郁他兼而有之。
3、欧阳修为的文章家和文坛领袖,倡导了影响深远的北宋诗新运动。
欧阳修的散文成就高于其诗歌,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
4、王安石散文创作王安石对文学的看法,特别强调其实用功能。
和其文学主张相符,王安石的散文也以政论性的为多。
这些作品,大都针对时弊,根据深刻的分析,提出明确的主张,具有极强的说明力量。
5、“元曲四大家”指在元杂剧创作中享有盛名的四位剧作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则根据四大家的活动年代和他们的创作成就,定四大家为“关白马郑”,为学术界所普遍接受。
白朴代表作《梧桐雨》;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
郑光祖代表作《倩女离魂》。
6、关汉卿:以《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调风月》、《单刀会》、《鲁斋郎》、《蝴蝶梦》为代表。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知识归纳2司马迁西汉历史学家。
史记1、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共130篇: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
《李将军列传》是一部人物传记。
主旨本文通过记述西汉名将李广功勋卓著,却长期遭受压抑,最终被逼自杀的不幸遭遇,表达了作者对李广才略和人品的钦佩,对李广不幸遭遇的同情,也揭露了西汉朝廷赏罚不公,刻薄寡恩与黑暗无道的社会现实。
疑难词句1、广家世世受射。
受:传授。
2、用善射杀首虏多。
用:因为;首:首级;虏:俘获。
3、未到匈奴陈二里所。
陈:阵地;所:大约。
4、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阵。
正:整齐,严加约束。
5、吏当广所失亡多。
当:判决;失亡:损失,死亡。
6、用此,其将兵数困辱。
用此:因此。
7、可数百里。
可:大约。
8、广军功自如,无赏。
如:相当。
9、东道少回远。
少:稍微;回远:迂回,路远。
10、军亡导,或失道。
亡导:没有向导;或:同“惑”,迷惑。
11、南绝幕。
南:向南;绝:渡过。
12、“急诣部,如书。
”马上到右将军部队去,就像“命令”上写的。
13、余睹李将军,恂恂如鄙人。
诚恳谨慎的样子,就像乡下人一样。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知识归纳3赤壁赋复习资料1、景、情、理融为一体。
文章虽从记游写起,但重在抒发人生感慨,辩论人生意义,故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和哲理性。
作者采用了因景生情,借物喻理的高明手法,使景、情、理三者达到统一。
首段因景生情,但文中又借物喻理(水、月、风),即以这段写景为下文议论说理作形象、铺垫。
第二段中客的议论,以“羡长江之无穷”扣住水,以“抱明月而长终”扣住月,以“托遗响于悲风”扣住风,虚无消极的人生观,其内涵就借具体的自然现象表达了出来。
第三段苏子反驳也是以水和月作譬,深入浅出说明事物变与不变的道理。
整篇文章,议论赋予了景物以微妙的哲理,写景使哲理呈现生动的形象,而抒情又成了文章的内在脉络。
2、采用对话手法,主客问答,抑客伸主本文继承了辞赋常用的形式规范,即主客问答,抑客伸主,文中的客,其实是作者为展开辩论而虚设的人物,主客双方,代表着作者思想的两个对立面,最终主说服客,反映了作者复杂的人生观中积极面战胜了消极一面。
3、骈、散句交错使用,有整有散,错落有致,如行云流水般自然。
全文以散句为主,其中又穿插一些似对不对的偶句。
如:“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颇有韵味悠长之感。
有些句子,似散而实整,如“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其消长也;” 有些句子,又似整而实散,如:“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知识归纳4问题类型和回答技巧、方法、方式1、选取部分内容进行分析类(字、词、句、段落)和分析感情类:表达了作者对……的热爱、向往、忧愁,爱国感情、怀才不遇、建功立业、统一天下、悠闲自在、洒脱豪迈之情,表达了作者……的情怀,表达了对……的厌恶憎恨,抒发了思念之情、抑郁之情,体现了对……的追求2、分析中心论点和主旨类:批判了……的社会现实、封建制度、愚昧无知,表达了讽刺之情,通过描述……展现了……通过雅俗对比,突出文章主旨……,暗示了……,反映了……3、比较类:通过比较……衬托了、烘托了……的社会现实、人物性格、社会的黑暗、制度的落后、道德的沦丧,表达了……的决心4、描写方法类:场面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景物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表情描写5、表现手法类:以动写静、动静相衬、比较6、修辞手法类:用典、比喻(增强形象性)、拟人、对比、对偶、夸张、排比(增强气势)、象征(深化意义)、引用、反问(反诘)7、成语出处分析类:狡兔三窟、祸起萧墙《论语·季氏将伐颛臾》、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望洋兴叹和贻笑大方《庄子·秋水》、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李密·陈情表》)8、人物性格分析类:阶级局限性、内心软弱、多愁善感、开朗乐观、沉静、谨慎、稳重、过敏多疑、安于现状、消极忧伤9、抒情方式分析类:借典故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10、结构作用分析类:承上启下、前后照应、点题、突出中心思想11、论证方法分析类:举例论证、例证法、说理论证、对比论证、演绎论证、类比论证(比喻论证)12、原因分析类:制度、社会现实、客观环境、主观认识13、线索梳理类:某个人物、事件、客观事物、一句话、一个现象等14、论证关系分析类:正反对比关系、递进关系、并列关系、总分关系、总分总、分总关系15、艺术特色分析类:复沓、叠句、重唱16、现实意义分析类:借古喻今、从政者广开言路、虚心接受他人意见和建议、礼贤下士、善于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以人为本的思想17、语言特点分析类:直抒胸臆、清新、形象鲜明、哲理性、犀利、句式长短相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知识归纳5一、课程内容概要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介绍知识为主要目的的文章体裁。
它有两个显著特点:知识的科学性,表达的客观性。
学习说明文这一单元,应掌握说明文的分类、说明顺序与结构及常见的说明方法。
1、说明文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对说明文进行以下几种分类:(1)按说明对象划分,可分为两类:实体事物说明文,抽象事理说明文。
前者如《菊花》、《白丝翎羽丹砂顶》、《苏州园林》以及《我们肚子里的食客》四篇文章。
后者如《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桥的运动》和《统筹方法平话引子》四篇。
(2)按文章表达的语体划分,可分为两类:文艺性说明文,非文艺性说明文。
前者如《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菊花》、《白丝翎羽丹砂顶》和《我们肚子里的食客》《统筹方法平话引子》、《苏州园林》(均为科学小品)。
后者如《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桥的运动》。
2、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与结构A.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概括起来有三种:(1)时间顺序,如《菊花》。
(2)空间顺序,如《我们肚子里的食客》。
(3)逻辑顺序,如《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B.最常见的说明文结构方式有两种:(1)总分关系。
“总一分”方式,如《苏州园林》:“总一分一总”方式,如《桥的运动》:“分一总”方式,如《白丝翎羽丹砂顶》。
(2)并列关系。
如《菊花》。
3、常用的说明方法(1)下定义法。
其公式为:被定义概念=属十种类。
如(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中对“物理”的说明。
(2)诠释法(解释法),如《苏州园林》说明花草树木讲究映衬的特点和《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说明“海市蜃楼”的成因。
(3)比较法,如《苏州园林》说明苏州园林建筑布局不讲究对村的特点,就与古代宫殿和近代住房比较。
(4)比喻法,如《桥的运动》用人坐板凳造成板凳变形,比喻说明车过桥上引起“变形”的力学原理。
(5)图表法,如《统筹方法平话引子》运用箭头图表示工序。
(6)数据说明法。
(7)例证法,如《统筹方法平话引子》用烧水泡茶喝的生活事例说明统等方法如何应用的道理。
又如《桥的运动》举出车行、风雨、气温、浪打、地震等引起桥变形的例子说明在外因作用下桥的运动。
(8)引用说明法,如《白丝翎羽丹砂顶》介绍丹顶鹤的形态、生活特征时,即引用大量古代典籍和诗词;《菊花》说明菊花的悠久历史,也引用了大量文献资料及诗词、小说等。
二、说明文单元考核的知识要点1、基本知识要点1、《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作者钱学森,当代核物理学家。
按说明对象分,这是将抽象事理说明文,从文章表达的语体分,属科技说明文。
全文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方式。
运用了“层层推导、条分缕析”的写法,并综合运用了下定义、举例说明方法。
2、《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作者竺可帧,现代地理学家、气象学家。
按说明对象分,本文属抽象事理说明文,从文章表达的语体看又属于科学小品。
本文的说明顺序为逻辑顺序。
本文将说理与叙事相结合,主要运用了诠释的说明方法。
3、《桥的运动》,作者茅以升,现代桥梁专家。
按说明对象分,这是抽象事理说明文,从文章表达的语体来看,属科技说明文。
本文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方式。
综合运用了下定义、举例、比喻、引用等说明方法。
4、《统筹方法平话引子》,作者华罗庚,现当代数学家。
按说明对象分,本文属抽象事理说明文,从文章表达的语体看,本文属非文艺性说明文。
本文通过简单生活事例的分析解剖,来说明复杂的科学道理,运用了举例、图表等说明方法。
5、《苏州园林》,作者叶圣陶,作家、教育家。
按说明对象分,本文属实体事物说明文,从文章表达的语体看,属文艺性说明文。
全文采取先总后分的结构方式。
运用比较、比喻等说明方法。
6、《白丝翎羽丹砂顶》,作者贾祖湾,科普作家。
按说明对象分,本文属实体事物说明文,从文章表达的语体分,属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全文采用“分一总”的结构方式,大量采用“引用”说明方法,增强了文章的知识性。
7、《菊花》,作者杨宪益,现代翻译家。
按说明对象分,本文属实体事物说明文,从文章表达的语体分,属文艺性说明文。
全文总体上采用并列关系的结构方式。
每一部分又采取“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方式,本文按照时间顺序逐层展开说明内容。
文中多用引用说明法,大量运用掌故,引述典籍、资料。
8、《我们肚子里的食客》,作者高士其,现当代科普作家。
按说明对象分,本文属实体事物说明文,从文章表达的语体看,属文艺性说明文。
全文按空间顺序说明细菌在人体内寄食的情况。
文中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文学表现手法,把说明对象形象化、人格化。
三、基本知识要点归类1、关于作者《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钱学森,核物理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