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缆施工作业指导书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电缆施工

作业指导书

单位:

编制:

复核:

审批:

2022 年 3 月 1 日发布 2022 年 3 月 2 日实施

1、合用范围

合用于渝利铁路第 2 标段长途通信电缆施工。

2.作业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织技术人员认真进行图纸审核,熟悉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 组织设计;辨识危(wei )险源及危(wei )险因素,制定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全体施工 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上岗。 2.2 外业技术准备

收调查径路上既有缆线及设施,编制防护措施;与相关单位签订安全配合协议; 采集作业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进行现场调查,建立暂时设施,满足施工人 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依据设计文件,综合工程现场实际情况,编制物资申请计划,根据计划进行备料。 检验所用仪器、仪表应经计量检验, 并在计量检验有效期内使用。 3.技术要求

3.1 电缆单盘测试及配盘技术要求

1、电缆单盘测试内容根据电缆程式及使用方式确定,但所有电缆至少应进行对号、 绝缘测试。

2、对称电缆加感线对要使用电容耦合测试仪测试电容耦合 K 1 值及对地不平衡电 容 e 1、e 2 值。

3、长途对称电缆配盘技术要求如下:

1) 长途对称电缆配盘应按 1.5公里或者 2 公里加感节距进行配盘,相邻节距间的配 盘偏差,应不大于 5% ;进入通信站应考虑半加感节距。

2) 车站及中间站引入电缆长度应计算在加感节距内, 环引长度全部计入节距,桥 引长度按加感节距的 1/2 计入节距。

3) 单盘电缆的电气特性指标合格及稳气的电缆才干进行配盘。在同一个音频段 内, 宜配用同一工厂生产的同一结构电缆。

4) 其他如区间电话、传感器、地线等可按设计要求进行配盘。

5) 低频加感回线, 采用 K 1、e 1、e 2 值相互抵消的方法配盘。 当计算 k 、e 1、e 2 值 抵消时, 在每加感节距内, 不平衡的积累值 k 1 普通应小于 200 微微法,e 1、e 2 要小于 500 微微法。

3.2 直埋电缆敷设技术要求

1、长途通信电缆敷设技术要求

1) 电缆埋深及防护应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的相关规定。

2) 电缆沟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敷设电缆最大电缆直径的 15 倍。

3) 电缆保护管煨弯半径不应小于外径的 6 倍。

4) 穿越铁路电缆保护管的长度,必须大于轨道两侧轨枕头以外 0.3 米;穿越公路

的电缆保护管长度,应大于公路面以外 0.2米。

5) 电缆敷设的余留量:电缆接续后余留 0.8~ 1.5 米;通信站引入口处余留 3 ~ 5 米;穿越 30 米以上河流时,两岸各余留 1 ~ 5 米; 200 米及以上大桥两端和 250 ~ 500 米的隧道两端,各余留 1 ~ 3 米;带伸缩缝的钢结构桥梁敷设电缆时,每一个伸缩缝余留不应小

于 0.5米,通过 500 米以上隧道时,应在一侧大避车洞内适当余留。在有塌方、滑坡、

穿越铁路及有其他规划地段,应适当余留。

6) 电缆敷设时的弯曲半径:铝护套电缆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 15 倍,艰难地段为

10 倍;铅护套电缆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 7.5倍。

7) 电缆标桩、地线等设施的埋设,应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的相关规定。

2、地区(站场) 通信电缆敷设技术要求

1) 电缆埋深及防护应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的相关规定。

2) 用混凝土槽防护敷设电缆时,其埋设深度为:在站场股道附近或者铁路路肩上,槽盖板顶面距路基面不应小于 0.2m;在石渣和砂子填平的股道间,槽盖板面至轨枕底

面不应小于 0.55m。同时,盖板顶面在路基面下的覆盖厚度不应小于 0.2m。

3) 敷设电缆时,铅护套电缆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电缆外径的 7.5倍,铝护套电缆不

得小于电缆外径的 15 倍。

4) 电缆余留:接头处余留 1m ;进通信站、电话所信号楼余留 1 米;分线设备和端

子盒引入处余留 1.5m。

5) 直埋电缆引上电杆或者沿墙引上的保护管应高出地面 2.5m,保护管内径不应小

于电缆外径的 1.5倍,引上钢管的弯曲半径宜为 0.6~ 0.8m。

6) 电缆标桩、地线等设施的设置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

3.3 管道电缆敷设技术要求

1、电缆管道和人(手)孔的管孔运用应符合设计规定。同一电缆所占各段管道的

管孔应保持一致。电缆在人(手)孔铁架上的罗列顺序应与电缆管孔运用相适应。在

人(手)孔内,应避免电缆相互交越、交叉或者妨碍空暇管孔的孔口。

2、电缆在人(手)孔内最小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电缆外径的 15 倍。钢带铠装电缆

进入人(手)孔内部份应剥除铠装。

3、在每一个人(手)孔内电缆均应挂标识牌,电缆标识牌应防水,防老化。

4、在设计无具体规定时应合理选用管孔,以利于施工和维护。选用管孔的原则是:

先上后下,先侧后中。大对数电缆、干线电缆普通应敷设在靠下排两侧的管孔。

5、管孔内不得有电缆接头,电缆接头的一端距离管道出口处的电缆长度不应小于40cm 。接头不应放在管道进口处的上方或者下方,接头和电缆都不应阻挡管道的空暇孔。

3.4 电缆接续技术要求

1、电缆接续前应确认电缆端别正确,并进行单条电缆测试,确认电缆内所有芯

线无断线、混线及接地障碍,绝缘良好。充气电缆单条电缆稳气应良好。

2、电缆的开剥尺寸按电缆程式及接续方式确定,开剥后电缆端头芯线不得散开,

不得破坏芯线的扭绞。

3、电缆接续时应进行施工测试,以检查电缆接续后的路线有无混线及断线等故障,以及各接续点交叉是否正确,其绝缘电阻应符合规定。施工测试全部合格后才干进行

接头盒封装或者接续套管封焊。

4、每一个电缆接头准备电缆接头卡片一式两份,一份放入接头套管或者接头盒内,另一份存档备查。接头卡片内容包括接续交叉型式、分歧方式、接续人和接头封装

人姓名、接续日期等。

5、电缆采用接头盒形式时,应严格按接头盒说明书进行封装;采用钎封焊时,主

铅套管封焊两侧焊脚应大于 20mm ,焊缝处的焊锡厚度应大于 4mm ,封焊应坚固,

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6、加感接头在接续前应对加感元件进行电气测试,指标符合电缆电气指标要求

后方可使用。

7、电缆芯线的接续根据电缆程式及设计要求采用扭绞加焊或者接线子、模块压

接方式。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不得因芯线接续而增加额外电阻,亦不得降低芯线绝

缘电阻。

8、加感接头在接续前应对加感元件进行电气测试,指标符合电缆电气指标要求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