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讲元素分析→质谱法→波谱分析(学生版)-高二化学精品讲义(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及分子结构的鉴定课件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
(2)若该有机化合物的H核磁共振谱图如下图所示,请写出该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CH3OCH3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
分离 提纯
乙醇 粮食
元素定量分 析,确定
实验式
n(C):n(H):n(O)
测定相对分 子质量确定
分子式
C2H6O
质谱法
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氢谱
实验式C2H6O
思考与交流:若要确定其分子式,还需要什么条件?
相对分子质量
二、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质谱法 阅读:P21第一自然段
未知物A的质谱图
谱图中的质荷比最大值就是 未知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MA= 46
1、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贡献之一是发明了对有机物分子 进行结构分析的质谱法。其方法是让极少量的(10-9g)化合物通 过质谱仪的离子化室使样品分子大量离子化,少量分子碎裂成更小 的离子。如C2H6离子化后可得到C2H6+、C2H5+、C2H4+……,然 后测定其质荷比。设H+的质荷比为β,某有机物样品的质荷比如右 图所示(假设离子均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信号强度与该离子的多少 有关),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1) 先确定该有机物中各组成元素原子的质量分数
第1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
分子式为C2H6O的两种有机物的1H核磁共振谱图
针对练习1、分子式为C2H6O的两种有机化合物的1H核磁共振谱,你能分辨出哪一幅是乙醇的1H-NMR谱图吗?
①测定实验式:某含C、H、O三种元素的有机物,经燃烧分析实验测定其碳的质量分数是64.
d.核磁共振仪
51%, 则其实验式是(
)。
氢原子种类=吸收峰数目
关系: (实验式) n = 分子式
质谱分析法 波谱综合解析 教学课件
1.电子轰击 2.化学电离 3.场致电离 4.激光 电离
1.单聚焦 2.双聚焦 3.飞行时间 4.四极杆
数据处理
质谱仪需要在高真空下工作:离子源(10-3 10 -5 Pa ) 质量分析器(10 -6 Pa )
(1)大量氧会烧坏离子源的灯丝; (2)用作加速离子的几千伏高压会引起放电; (3)引起额外的离子-分子反应,改变裂解模型,谱图复杂化。
EI源:可变的离子化能量 (10~240eV)
电子能量
电子能量
分子离子增加
碎片离子增加
对于易电离的物质降低电子能量,而对于难电离的物质 则加大电子能量( 常用70eV )。
2020/6/30
b) 化学电离源(Chemical Ionization, CI) 作用过程:
样品分子在承受电子轰击前,被一种反应气(通常是甲烷)稀释,稀 释比例约为103:1,因此样品分子与电子的碰撞几率极小,所生成的样 品分子离子主要由反应气分子组成。
• 1934年,双聚焦质谱仪,大大提高了分辨率。 • 二战期间,用于美国原子弹制造计划(研究235U)。 • 1942年,出现了第一台商用质谱仪,进入民用,石油分析。 • 50年代,出现新型质量分析器,四极滤质器(1953),脉冲飞行时间
分析器(1955),及新的离子化手段,火花离子源、二次离子源,气 质联用。 • 60年代以后,新的离子化方法:FI,FD,CI,激光离子化,ICP, FAB,ESI,复杂的质谱仪推出,离子探针,三级四极杆,四极杆飞 行时间,磁场四极,磁场飞行时间,离子回旋共振等,液质联用。 • 1974年等离子体质谱,1981年快原子轰击质谱,1988年,电喷雾电 离质谱, • 90年代以后,EPI-MS,MALDI-MS用于生物间非共价键作用研究, 联用技术发展迅速。
质谱法专题教育课件
: R4
++
:e
(M-R2)+
(M-R1)+
(M-R3)+
M+
Mass Spectrometer
EI源:可变旳离子化能量 (10~70 eV)
有机分子旳电离电位一般为7-15eV。 可提供丰富旳构造信息。
电子能量 分子离子增长
电子能量 碎片离子增长
原则质谱图基本都是采用EI源(70eV)取得旳
合用性强,图谱重现性好 但图谱复杂,分子离子峰难寻找
分子离子或准分子离子峰
质谱中分子离子峰旳辨认及分子式旳拟定是至关重要旳.
分子离子峰旳辨认
1. 假定分子离子峰: 高质荷比区,RI 较大旳峰(注意:同位素峰) 2. 判断其是否合理: 与相邻碎片离子(m/z较小者)之间关系是否
合理
Δm
1
2
丢失 H· H2
3
15
16
17
H2, H CH3
O
OH
NH2
18 20 H2O
质谱仪器构造框图
电子轰击离子化EI(50~100 eV) 分子离子,可裂
M
e
M
•
2e
离子被电场加速后,动能和位能相等
(加速后旳电子势能转化为动能)
1 mv2 zU 2
解为碎片离子
m:离子质量 v:离子速度 z:离子电荷 U:电场电压
加速后旳离子进入磁场,圆周运动旳离心力和向心力相等
mv2 Hzv R
R
CH CH2 CH2
(M-18)+
酚
(三)醛和酮
C3H7
H .+ O
CH3C O+
C6H13C O+
《波谱分析辅导》PPT课件
·F,HF
含氟化合物
·C≡CH
炔化物
CHCH,·CN 芳烃、腈化物
·CHCH2,HCN 烃类、腈化物
CH2CH2,CO 烯烃、丁酰基类、乙酯类、醌类
·C2H5,·CHO 烃类、丙酰类、醛类
NO,CH2O
硝基苯类、苯甲醚类
·OCH3,·CH2OH 甲酯类、含CH2OH侧链
CH3OH
甲酯类、伯醇、苯甲醚
整理ppt
34
氯与溴的同位素丰度
整理ppt
35
与P方向平行, 磁旋比,不同的核具有不同的磁旋比,它 是磁核 一个特征(固定)值。
(3) 只有自旋量子数(I)不为零的核具有磁矩
整理ppt
16
具有磁矩的核:
o P
原子核存在自旋,核磁矩不为零,能
与外加磁场相互作用,发生能级分裂,
用于核磁共振分析
质量数(a) 原子序数(Z)自旋量子(I)
例子
奇数
偶数 偶数
戊酮类、己酰基等
·C4H9,C2H5CO· 丙酰类、丁基醚、长链烃
C3H7O·
丙酯类
CH3COOH
羧酸类、乙酸酯类
CH3C(OH)2· 乙酸酯的双氢重排
·SC2H5 ,C2H5SH 硫醇类、硫醚类
·Br,HBr
含溴化合物
·I,HI
含碘化合物
整理ppt
32
整理ppt
33
电子轰击源(Elextron Bomb Ionization, EI) ——热阴极发射出能量为70eV的高能电子束,在高速向 阳极运动时,撞击来自进样系统的样品分子,使样品分 子发生电离。
1
4
e2
3 250 300 350
λ 400nm
质谱ppt课件
同位素离子峰 M+1 或 M+2 峰
最新版整理ppt
18
一些同位素的自然丰度
最新版整理ppt
19
常见同位素及其丰度
元素 C
H N O S Cl Br
最大丰度同位素%
12C
100
1H
100
14N 100
16O 100
32S
100
35Cl 100
79Br 100
M+2同位素峰相对于分子离子峰M的强度:
M 2 ( 1 .0W 8 0 .0x ) 2 2 0 .2z 0 4 .4q 0
M
200
最新版整理ppt
21
例如C8H12N3O,同位素离子峰M+1、M+2的相对强度
M 1 1 1 0 .0 8 0 8 0 .0 1 2 0 .2 3 3 7 0 .0 1 4 1 .0 0 M
②若R一定,改变V和B
②R,B一定,改变V,为电场扫描法, 当最V新由版整小理p到pt 大变化时,先收集到的是1重2 离子
四、 质谱图的组成
质谱图由横坐标、纵坐标和棒线组成。 横坐标标明离子质荷比(m/z)的数值,纵坐标标明各峰的相 对强度,棒线代表质荷比的离子。因多电荷离子比较少,质 谱的横坐标就是离子的质量,峰的相对强弱表示该离子的数 量多少,图谱中最强的一个峰称为基峰,将它的强度定为100。
图上出现相应的峰,称为碎片离子峰。位于分子离子峰 的左侧
正 己 烷
15
29
43
57
71
H 3 C CH 2 CH 2 CH 2 CH 2 CH 3
71
57
43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3册同步精品讲义 第04讲 实验式、分子式、分子结构的确定(学生版)
一、确定实验式——元素分析1.元素分析(1)定性分析:确定有机物的元素组成。
(2)定量分析:确定有机物的实验式。
2. 李比希法确定实验式二、确定分子式——质谱法1.质谱法原理质谱仪用高能电子流等轰击样品(很少量),使有机分子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等。
这些离子因质量不同、电荷不同,在电场和磁场中的知识精讲知识导航第04讲实验式、分子式、分子结构的确定运动行为不同。
计算机对其进行分析后,得到它们的相对质量与电荷数的比值,即质荷比。
以质荷比为横坐标,以各类离子的相对丰度为纵坐标记录测试结果,就得到有机化合物的质谱图。
2.质荷比有机分子离子或碎片离子的相对质量与电荷数的比值,即质荷比。
质谱图中质荷比的最大值等于样品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相对丰度无关)。
三、确定分子结构——波谱分析确定分子结构的常用方法包括质谱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氢谱法和X射线衍射等。
1.红外光谱原理:①有机化合物受到红外线照射时,能吸收与它的某些化学键或官能团的振动频率相同的红外线,通过红外光谱仪的记录形成该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
②谱图中不同的化学键或官能团的吸收频率不同,因此分析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可获得分子中所含有的化学键或官能团的信息。
2.核磁共振氢谱(1)原理:①氢原子核具有磁性,如果用电磁波照射含氢元素的化合物,其中的氢核会吸收特定频率电磁波的能量而产生核磁共振现象,用核磁共振仪可以记录到有关信号。
②处于不同化学环境中的氢原子因产生共振时吸收电磁波的频率不同,相应的信号在谱图中出现的位置也不同,具有不同的化学位移,而且吸收峰的面积与氢原子数成正比。
③由核磁共振氢谱图可以获得该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有几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及它们的相对数目等信息。
(2)分析方法:吸收峰数目=氢原子种类数,吸收峰面积比=不同种类氢原子个数比3.X射线衍射(1))的电磁波,它和晶体中的原子相互作用可以产生衍射谱图。
(2)经过计算可以从中获得分子结构的有关数据,包括键长、键角等分子结构信息。
质谱法
进样系统:将分析样品导入离子源的装置; 包括: 直 接进样, GC, LC及 接口, 参考物或靶气气体进样等
质量分析器: 将离子按不同质荷比(m/z)大小分离的 分析部分; 离子通过分析器后,按不同质荷比分开, 并将相同的质荷比离子聚焦在一起, 从而形成质谱
检测分析器: 接收离子束并将电信号放大的装置
1910-40年代(黎明期):
从二十世纪初(1910年),J. J. Thomson (发现电子)进行“阳粒子线分析”(positive ray analysis)研究的时代开始,直到F.W. Aston 和A. J. Dempster等人开创的‘真正’质谱分析 法及其应用的发展,这约40年被认为是质谱分析 法的‘黎明期’。
进入80年代以后,有机质谱的发展主要表 现为两个方面:
■ 离子化技术(包括接口技术)的创新和不断 改进
■ 联用技术(MS/MS,LC-MS/MS等)的开发 和不断完善
MS/MS的类型
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多种类型的MS/MS仪。如:
1. 两台质谱仪串联组成(空间序列 MS/MS仪) 磁质谱—磁质谱、磁质谱—Q 、磁质谱—Tof 、磁 质谱—Trap、 QqQ、 Q—Tof、Tof—Tof、 QTRAP .……
1940-80年代(成熟期 ): 新技术开发
• CI-MS的特点是,首先以电子轰击被称为反应 气体(reactant gas)的CH4、H2、NH3等气体 使其离子化,并发生离子-分子反应,产生 CH5+ or C2H5+、H3+、NH4+等离子,再与样品 分子发生离子-分子反应,达到使分子离子化 的目的,一般常产生 [M+H]+、[M-H]+等‘准 分子离子’。因为是一种‘软’电离技术,与
有机波谱分析第04章核磁共振谱
4.1.2 原子核的进动和在磁场中的取向 按照量子力学理论,自旋核在外加磁场中的自旋取向数不是任意的,可按下式计算: 自旋取向数= 2I+1 以H核为例,因I =1/2,故在外加磁场中,自旋取向数=2(1/2)+1=2,即有两个且自旋相反的两个取向,其中一个取向磁矩与外加磁场B0一致;另一取向,磁矩与外加磁场B0相反。两种取向与外加磁场间的夹角经计算分别为54024'(θ1)及125036'(θ2)。见图
自旋—自旋驰豫(spin-spin relaxation):自旋—自旋驰豫亦称横向驰豫,一些高能态的自旋核把能量转移给同类的低能态核,同时一些低能态的核获得能量跃迁到高能态,因而各种取向的核的总数并没有改变,全体核的总能量也不改变。自旋—自旋驰豫时间用T2来表示,对于固体样品或粘稠液体,核之间的相对位置较固定,利于核间能量传递转移,T2约10−3s。而非粘稠液体样品,T2约1s。
已知核从低能级自旋态向高能态跃迁时,需要一定能量,通常,这个能量可由照射体系用的电磁辐射来供给。如果用一频率为ν射的电磁波照射磁场中的1H核时,电磁波的能量为 E射 = h v射
核跃迁与电磁辐射(核磁共振)
当电磁波的频率与该核的回旋频率ν回相等时,电磁波的能量就会被吸收,核的自旋取向就会由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即发生核磁共振。此外E射=ΔE,所以发生核磁共振的条件是:
自旋—自旋驰豫虽然与体系保持共振条件无关,但却影响谱线的宽度。核磁共振谱线宽度与核在激发状态的寿命成反比。对于固体样品来说,T1很长,T2却很短,T2起着控制和支配作用,所以谱线很宽。而在非粘稠液体样品中,T1和T2一般为1s左右。所以要得到高分辨的NMR谱图,通常把固体样品配成溶液进行测定。
二、核磁共振的条件与核磁共振
*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5高中《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ppt课件之四
色 谱 法
4/27/2019 3:45 PM
德国化学家库恩
4/27/2019 3:45 PM
茨卫特的色谱 实验当时并未引起 人们的注意。直到 25年后的1931年, 德国化学家库恩在 分离、提纯、确定 胡萝卜素异构体和 维生素的结构中, 应用了色谱法,并 获得1938年诺贝尔 化学奖。
二、分离、提纯
二、分离和提纯
1.蒸馏 2.重结晶 3.萃取 4.色谱法
三、元素分析与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
1.元素分析:李比希法 2.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质谱法
四、有机物分子结构的确定
1.化学方法:利用特征反应鉴定出官能团,再进一步确认分子结 构 2.物理方法:①红外光谱-确定化学键、官能团;
②核磁共振氢谱-确定等效氢原子的类型和数目
分析:可先假设分子中只含1个氮原子,可通过N的百分 含量和N的原子量,计算出吗啡的最小分子量。
解:⑴吗啡最小分子量
,而又知吗啡分子量不
超过300,故可知吗啡分子量即为285。
⑵一个吗啡分子中碳原子数为
氢原子数为
氮原子数为1
氧原子数为
故吗啡的分子式为
4/27/的确定
4/27/2019 3:45 PM
[练习1]下列每组中各有三对物质,它们都能
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BD )
A 乙酸乙酯和水,酒精和水,植物油和水 B 四氯化碳和水,溴苯和水,硝基苯和水 C 甘油和水,乙酸和水,乙酸和乙醇 D 汽油和水,苯和水,己烷和水
4/27/2019 3:45 PM
二、分离、提纯
∴实验式为 C2H6O
(2)若要确定它的分子式,还需要什么条件?
相对分子质量
4/27/2019 3:45 PM
例2、实验测得某碳氢化合物A中,含碳80%、含氢
新教材高中化学 第一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 2.2 元素分析-质谱法
的量,即可推出分子式,如给出一定条件下
的相对密度及各元素的质量比,求算分子式
的途径:相对密度→摩尔质量→ 1 mol气体中各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分子式。
(2)实验式法
实验式是表示化合物分子中所含各元素的原子数目最简整数比的式子。
由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实验式)
分子式。
(3)物质的量关系法
12 1 16
验式为C4H10O,实验式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观察该有机物的质谱图,质荷比最
大的数值为74,所以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4,则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4H10O。
答案:C4H10O
【素养提升】沙棘是一种落叶性灌木,提取的沙棘油中含有206种对人体有益的 活性物质,其中有46种生物活性物质,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维生素A、黄酮等, 具有降低血浆胆固醇、减少血管壁中胆固醇含量的作用,能防治高血脂症和冠 状动脉粥样硬化症,并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规律方法】确定有机物分子结构的方法
【迁移·应用】
1.某烷烃和烯烃混合气体的密度是1.07 g·L-1(标准状况),该烷烃和烯烃的体
积比是4∶1,则这两种烃是
()
A.CH4、C4H8 C.C2H6、C2H4
B.CH4、C3H6 D.CH4、C2H4
【解析】选A。某烷烃和烯烃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1.07 g·L-1(标准状况),则平
g,7.2
g水的物质的量为
7.2 g 18 g mol1
=0.4 mol,n(H)=2n(H2O)=0.8 mol,m(H)=0.8 g,故化合物中N(C)∶N(H)=
n(C)∶n(H)=0.2 mol∶0.8 mol=1∶4,由于m(C)+m(H)=2.4 g+0.8 g=3.2 g
第一章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022学年高二化学同步教学精品课件(人教版选修5)
录为质谱图。
②质荷比
分子离子或碎片离子的相对质量与其电荷的比值。
质荷比最大值就是该样品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质谱仪
依据质谱图:
未知物A的相对分
子质量为46,根据
M=n×[M (C2H6O)]
算出n=1,所以未
知物A的分子式也
是C2H6O 。
未知物A的质谱图
(2)其他方法
(1)红外光谱
①用途:初步判断有机物中官能团和化学键的类型
②原理:
不同的官能团或化学键吸收频率
不同,在红外光谱图中处于不同
的位置。有几种化学键,就有几
个振动吸收。(碳碳单键的振动
吸收可省去)
红外光谱仪
说明A为乙醇
未知物A的红外光谱
(2)核磁共振氢谱(H—NMR)
①用途:测定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比
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
二、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1、元素分析
(1)定性分析——化学方法确定有机物的元素组成
如:完全燃烧后,C生成 CO2 、H生成 H2O 、S生成
N生成 N2
SO2 、
。(不能确定O元素是否存在)
(2)定量分析——确定有机物的实验式
H2O CO2
李比希元素分析仪示意图
李比希
测定步骤(李比希法)
现代元素分析仪 ——元素定量分析
可以直接测出有
机物中各元素原
子的质量分数
【小试牛刀】某含C、H、O三种元素的未知物A,经燃烧分析实验
测定该未知物碳的质量分数为52.16%,氢的质量分数为13.14%,试求
该未知物A的实验式。
【思路点拨】
(1) 先确定该有机物中各组成元素原子的质量分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04讲 元素分析→质谱法→波谱分析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知道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在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测定中的应用。
2.通过测定有机化合物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的般方法,能确定有机化合物分子式,并能根据特征结构和现代物理技术确定物质结构。
1.通过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现代仪器测定和探析有机物的分子组成、结构,揭示有机物结构的异同;能认识仪器分析对确定物质微观结构的作用。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2.从官能团的鉴别,构建不同有机物的结构模型,结合官能团的性质,推理出各类有机物的特性。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知识点01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步骤【即学即练1】有机物的天然提取和人工合成往往得到的是混合物,假设给你一种这样的有机混合物让你研究,一般要采取的几个步骤是( )。
A .分离、提纯→确定化学式→确定实验式→确定结构式B .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化学式→确定结构式C .分离、提纯→确定结构式→确定实验式→确定化学式D .确定化学式→确定实验式→确定结构式→分离、提纯知识点02 有机物实验式(最简式)的确定——元素分析1.实验式:有机化合物分子内各元素原子的最简整数比,也称为_______。
2.李比希定量分析一般过程【即学即练2】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数之比为2∶1,则该物质可能是:①CH 4;②C 2H 4;③C 2H 5OH ;④CH 3OH ( )。
A .②③B .①④C .①③D .②④知识点03 研究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物理方法1.质谱法 (1)原理:质谱仪用高能电子流等轰击样品,使有机分子失去电子,形成带_______的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等。
这些离子因_______不同、_______不同,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行为不同。
计算机对其进行分析后,得到它们的______________与_______的比值,即质荷比。
以质荷比为横坐标,以各类离子的相对丰度为纵坐标记录测试结果,就得到有机化合物的质谱图。
知识精讲目标导航(2)作用:测定有机物的______________(3)读图:质谱图中_______的分子离子峰或质荷比_______表示样品中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4)示例: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
2.红外光谱(1)作用:初步判断某有机物分子中所含有的______________。
(2)原理:不同的化学键或官能团的_______不同,在红外光谱图上将处于不同的位置。
(3)示例:有机物C2H6O的红外光谱上有O-H、C-H和C-O的吸收峰,可推知其结构为_______。
3.核磁共振氢谱(1)原理:处于不同化学环境中的氢原子因产生共振时吸收电磁波的频率不同,相应的信号在谱图上出现的位置也不同,具有不同的化学位移,而且吸收峰的面积与_______成正比。
(2)作用:测定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的_______和它们的相对_______。
(3)读图:吸收峰数目=______________,吸收峰面积比=______________。
(4)示例:有机物C2H6O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图中三个峰的面积之比是1∶2∶3,则有3种处于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4.X射线衍射(1)原理:X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约10-10 m)的电磁波,它和晶体中的原子相互作用可以产生衍射图。
(2)作用:经过计算可以从中获得分子结构的有关数据,包括_______、_______等分子结构信息。
(3)应用:将X射线衍射技术用于有机物(特别是复杂的生物大分子)晶体结构的测定,可以获得更为直接而详尽的结构信息。
【即学即练3】为了测定某有机物A的结构,做如下实验:①将2.3g该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0.1molCO2和2.7g水;②用质谱仪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得如图一所示的质谱图;③用核磁共振仪处理该化合物,得到如图二所示图谱,图中三个峰的面积之比是1∶2∶3;④用红外光谱仪处理该化合物,得到如图三所示图谱。
试回答下列问题:(1)有机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
(2)有机物A的实验式是________。
(3)有机物A的分子式是________。
(4)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考法有机物分子式和结构简式的确定【典例】(2022·陕西汉中高二检测)某化学小组为测定有机物G的组成和结构,设计如图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开始时,先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一段时间后再加热反应管C,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和装置D中浓硫酸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装置E和装置F中碱石灰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4)若准确称取4.4g样品G(只含C、H、O三种元素),经充分燃烧后(CuO的作用是确保有机物充分氧化,最终生成CO2和H2O),装置D质量增加3.6g,U形管E质量增加8.8g。
又知有机物G的质谱图如图所示: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_。
(5)已知有机物G中含有羧基,经测定其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6∶1∶1。
综上所述,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知识拓展】1.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1)常规确定方法(2)化学方程式法:利用有机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之间“量”的关系求分子式的方法。
①C x H y +(x +4y)O 2x CO 2+2yH 2O (g ) ②C x H y O z +(x +4y-2z )O 2x CO 2+2yH 2O (g )③C x H y O z N p +(x +4y-2z )O 2xCO 2+2yH 2O+2p N 2(3)“商余法”推断烃的分子式(设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12M的余数为0或碳原子数大于或等于氢原子数时,将碳原子数依次减少一个,每减少一个碳原子即增加12个氢原子,直到饱和为止。
2.有机物的不饱和度的确定 (1)计算公式:①不含氮原子:Ω=2H 2C 2)(-)(N N +②含有氮原子:Ω=2H 2N C 2)(-)()(N N N ++(2)说明①N (C )表示碳原子数,N (H )表示氢原子数,N (N )表示氮原子数。
②若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含有卤素原子,则将其视为氢原子。
(3官能团或原子团 不饱和度 官能团或原子团 不饱和度 一个碳碳双键 1 一个碳碳三键 2 一个羰基 1 一个苯环 4 一个脂环 1 一个氰基 2 一个硝基 13(1)分子结构确定步骤(2)有机物的不饱和度与分子结构的关系①Ω=0,说明分子是饱和链状结构;②Ω=1,说明分子中有一个双键或一个环;③Ω=2,说明分子中有两个双键或一个三键,或一个双键和一个环,或两个环;④Ω≥4,说明分子中很有可能有苯环。
(3)常用读谱方法①质谱:相对分子质量=最大质荷比;②红外光谱:化学键和官能团信息;③核磁共振氢谱:吸收峰数目=氢原子种类数,不同吸收峰的面积之比=不同氢原子的个数之比;【易错提醒】质谱图中最右侧的分子离子峰或质荷比最大值表示样品中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要误读成纵坐标相对丰度的最高值。
分层提分题组A 基础过关练1.能够快速测定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的仪器是()。
A.核磁共振仪B.质谱仪C.李比希元素分析仪D.红外光谱仪2.(2022·天津静安区高二检测)乙酸和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其结构式分别如图和,在下列哪种检测仪上显示出的信号是完全相同的()。
A.李比希元素分析仪B.红外光谱仪C.核磁共振氢谱仪D.质谱仪3.某气态烃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1.34g/L,含氢20%,其分子式为()。
A.CH2O B.C2H4C.C3H6D.C2H64.(2022·常州高二检测)如图中的1H核磁共振谱图表示的可能是下列哪种有机物的核磁共振谱()。
A.CH3CH2CH3B.CH3CH2OHC.CH3CH2CH2Cl D.CH2=CHCH2CH35.某有机物样品的质荷比如图所示(假设离子均带一个单位正电荷),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A.甲醇B.甲烷C.丙烷D.乙烯6.(双选)某化合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红外光谱图有C-H键、-O-H键、-C-O键的振动吸收,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
A.CH3CH2OCH3B.CH3--CH3C.CH3CH2CH2OH D.CH3CH2CH2O7.(2022·太原高二检测)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某固体有机物A的分子组成,测定装置如图(铁架台、铁夹、酒精灯等未画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定前要先通入纯氧气,再点燃试管BB.装置C可测定有机物中碳的含量C.装置D可测定燃烧产物中水的质量D.该装置能测定所有有机物的分子组成8.(2022·厦门高二检测)鲨鱼是世界上惟一不患癌症的动物,科学研究表明,鲨鱼体内含有一种角鲨烯,具有抗癌性。
已知角鲨烯分子中含有30个C原子及6个且不含环状结构,则其分子式为()。
A.C30H60B.C30H56C.C30H52D.C30H509.(2022·如东高二期末)A是一种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
已知:A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4.1%,氢的质量分数为8.82%,那么A的实验式是()。
A.C5H12O4B.C5H12O3C.C4H10O4D.C5H10O410.(2022·天津高二检测)下列装置中有机物样品在电炉中充分燃烧,通过测定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来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
请回答下列问题:(1)B装置中试剂X可选用________________。
(2)D装置中无水氯化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装置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中所取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准确称取样品,经充分反应后,D装置质量增加,E装置质量增加,已知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该样品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题组B 能力提升练1.(2022·重庆高二检测)某化学研究小组在实验室采取以下步骤研究乙醇的结构,其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沸点不同蒸馏提纯该有机物B.利用燃烧法确定该有机物的实验式为C2H6OC.利用红外光谱图确定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D.利用核磁共振氢谱确定该有机物分子中含3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2.某气态有机物X含C、H、O三种元素,今列出下列五个条件,①X中含碳的质量分数,②X中含氢的质量分数,③X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④X对H2的相对密度,⑤X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