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的风俗习惯
藏族有什么节日和风俗
藏族有什么节日和风俗藏族是中国民族中的一个重要族群,他们有着丰富多样的节日和独特的风俗。
本文将介绍藏族的一些主要节日和风俗。
一、藏族的传统节日1. 达藏节(大年节):达藏节被认为是藏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它通常在农历新年(每年的正月初一)举行,为期十五天。
达藏节包括祭神、祭祖、拜年、舞蹈、唱歌、摔跤等一系列庆祝活动。
节日期间,家人团聚,互相祝福,传统服饰和民族舞蹈也是达藏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藏历新年(洛桑节):这是根据藏族传统历法来决定的一个重要节日。
通常在每年的藏历正月初一,节日期间,人们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如放鞭炮、访亲友、赠送礼物等。
此外,藏族传统的舞蹈表演和藏戏演出也会让整个节日更加热闹欢乐。
3. 鲁山葬(天葬):尽管鲁山葬并不属于传统的节日,但它是藏族重要的一种丧葬仪式。
在传统观念中,人体死后应该回归自然,所以将尸体运送到高山上供给食肉飞鸟也是一种尊重死者的方式。
这种特殊的葬礼仪式带有浓厚的宗教信仰色彩,也吸引了许多外国游客的兴趣。
二、藏族的传统风俗1. 藏式婚礼:在藏族传统婚礼上,一般会有盛大的仪式,比如洗头、簇拥等。
新娘通常会穿着色彩鲜艳的传统婚纱,而新郎则会戴着帽子,穿着藏族传统服装。
婚礼期间,还会有传统舞蹈、唱歌和丰盛的宴席,使整个婚礼更加隆重而喜庆。
2. 家访:在藏族社区中,家访是一种常见的社交活动。
人们通常会去拜访亲朋好友,并互相交流问候。
在家访期间,主人会热情地款待客人,并提供茶水、糕点等。
这种传统的社交习惯是藏族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3. 藏戏:藏戏是藏族民间戏曲艺术的代表之一。
它通常通过面具和服饰的变化来表达不同角色的性格和特征。
藏戏是受到当地居民热爱的艺术形式,每逢节假日,人们会聚集在一起观看藏戏演出,以此庆祝节日,展现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以上介绍的只是藏族传统节日和风俗的一部分,藏族社会还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和特殊的风俗习惯。
这些节日和风俗不仅体现了人们的宗教信仰,更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藏族风俗习俗
藏族风俗习俗藏族主要分布在辽阔的青藏高原,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的藏族自治州、藏族自治县。
藏族信喇嘛教,喇嘛教对藏族的文化和风俗有深远的影响。
在饮食上.藏族人忌食奇蹄五爪类、禽兽类,如马、驴、骡、鸡、鸭、鹅等。
大部分地区的藏族也不食海味及鱼类。
藏族可以食用的是偶蹄动物的肉,如牧养的牛、羊、野生的鹿等,蹄都是双瓣的,即偶蹄,其肉才是可以食用的。
藏族牧民的饮食多为一日四餐,早7点第一餐。
多食糌粑,喝酥油茶,10点吃第二餐,午后2点食第三餐,亦称午餐,以食用肉食为主.晚8点吃第四餐,食品以粥为主。
总体上牧民们以牛、羊肉和奶茶为主要食物,奶制品有酥油、酸奶、奶酪等。
农区藏民的饮食以粮为主,蔬菜为副。
糌粑是藏族的日常食品,它是由青稞或豌豆经炒熟磨粉而成,再经数道加工调配工序制成粑食。
粑食营养丰富,香酥甘美,不仅藏族终生食用,居住在藏区的其他民族也喜欢。
藏族日常生活不能没有茶,酥油茶是藏族人时刻不可缺少的饮料佳品。
青稞酒是藏民过节必备的饮料。
习惯上,青稞酒多指青稞啤酒,此酒黄绿清淡、酒香甘酸。
在西藏,除僧人依教规忌酒外,藏族男女老幼几乎都喝青稞酒。
西藏文字:藏族有文字的历史已有1300多年,藏语分为卫藏,康,安多三个方言。
藏文创建于公元7世纪前期,吐蕃部落第33代赞普松干布赞掌权以来,派大臣吞米桑布扎一行到天竺学习梵文,根据吐蕃语言的特点,创造了30个声母和4个韵母的拼音文字。
到了公元9世纪,藏王热巴布登位后,对藏文拼音进行简化,丰富词汇,改进文法,编制字典,撰写藏史,使藏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
西藏吉祥八宝:八宝吉祥,藏语称“扎西达杰”,是藏族绘画里最常见而又赋予深刻内涵的一种组合式绘画精品。
大多数以壁画的形式出现,也有少量雕刻和塑造的立体形,这八种吉祥物的标志与佛陀或佛法息息相关。
胜利幢为古印度时的一种军旗。
佛教用幢寓意烦恼孽根得以解脱,觉悟得正果。
藏传更用其比喻十一种烦恼对治力,即戒、定、慧、解脱、大悲、空无相无愿、方便、无我、悟缘起、离偏见、受佛之加持得自心自情清净。
藏族生活风俗习惯简介
藏族生活风俗习惯简介一、生活上有什么习惯,哪些方面需要注意?藏民族生活习惯主要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讲,藏族同胞的藏装分地方样式、颜色、面料等方式有所差别,随着开放的不断深入,藏族同胞的服饰也呈多元化,只重大节日期间才着盛装。
饮食上以糌粑、酥油、干肉、藏面、各类面点等为主,目前也不局限于此,特别是藏族干部职工及城镇居民都习惯吃中餐和小吃,川菜尤其受藏族同胞的喜爱。
需要注意的地方:1、在西藏,领导干部乘坐小车时一般坐副驾位置,这与内地不同。
2、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时,手不能搭在对方的肩膀上。
3、不能跨过或踩在别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别人的衣服上,更不能从人身上跨过去。
4、不能在屋里吹口哨或大声哭叫。
5、在使用扫把和簸箕时,不能直接用手传递,必须先放在地上,然后另一个人从地上捡起来。
6、有缺口或有裂缝的碗、杯子不能用来吃饭喝水,也不能给客人倒茶。
二、饮食有什么要求:藏民族饮食主要有糌粑(类似于内地的炒面,吃时往碗里倒些糌粑,倒入酥酒,冲茶水,然后用中指按逆时针方向反复揉捏均匀,然后用手捏成团状,吃时也用手往嘴里送)、酥油茶、风干肉、甜茶、奶渣、藏面等。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与内地联系日趋紧密,藏族的生活习惯也有所改变,其中受四川影响最大,川味食品深受藏族同胞的喜爱。
需要注意事项:1、藏族同胞大多喜欢喝青稞酒或啤酒,很少喝白酒。
2、在食肉方面,一般人只吃牛羊肉,而不吃马、驴、骡、狗、青蛙肉等。
3、在饮食方面,有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等规矩。
三、藏族的礼仪礼节1、按照藏族习俗,客人来了,豪爽热情的主人要端起酒壶(或酒瓶),斟三杯敬献客人。
前两杯酒,客人按自己的酒量,可喝完,也可剩一点,但不能一点也不喝。
第三杯斟满后则要一饮而尽,以示尊重。
藏族传统节日的风俗
藏族传统节日的风俗藏族与汉族不同的是,藏族使用的是藏族日历。
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有着自己民族特别的传统节日。
那么藏族都有着哪些传统节日呢?接下来店铺给大家介绍藏族传统节日的风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蔵族传统节日的风俗1、藏历年(藏历正月一日开始)在九百五十多年前,即农历丁卯年(公元1027年),藏族开始了藏历年。
藏历年是一种节日习俗,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每年藏历正月一日开始,三至五天不等.藏历十二月初,人们便开始准备年货,家家户户在水盆中浸泡青稞种子,培育青苗。
在藏历年中,其饮食风俗习惯,虽然吃的东西不同,但是过的习惯跟汉族是一致的,如大年三十或者二十九,吃年夜饭,出息晚上,大家人再聚到一起,各家要吃面团突巴(古突)。
年初一要预祝新的一年好运气,分别再拜年。
初二回礼,相互送礼物,并且穿新衣服。
藏历新年期间,在广场或空旷的草地上,大家围成圈儿跳锅庄舞、弦子舞,在六弦琴、钹、锣等乐器的伴奏下,手拉手、人挨人地踏地为节、欢歌而和,孩子们则燃放鞭炮,整个地区沉浸在欢乐、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之中。
在城乡演唱藏戏,跳锅庄和弦子舞。
在牧区,牧民们点燃篝火,通宵达旦地尽情歌舞。
民间还进行角力、投掷、拔河、赛马、射箭等活动。
2、上九节(农历正月初九)流行于宝兴县一带。
每年农历正月初九举行。
是日,人们汇集到山下,举办灯会和表演狮舞等,尽情欢舞高歌。
夜晚,举行别具一格的男女对垒摔跤,结果常常是男败女胜,引起轰堂大笑,将节日活动推向高潮。
3、谢水节(农历三月初六)流行于冕宁县一带。
每年农历三月初六举行。
其主要内容是求雨和祈子。
是日,喇嘛带上用糌粑做成的青蛙、蛇和癞蛤蟆,每家随去一二人。
来到水沟边,喇嘛一边念经一边把糌粑做的动物放到水中。
返回时,大家打着雨具,嚷嚷闹闹,表示雨已下起来了。
接着,人们去敬一个圆形的塔子。
塔内放有一把刀子和一个小锣锅,代表生育。
久婚无子的妇女向塔神许愿,祈求生子。
敬塔后生了孩子的侬,该日要去敬塔还愿。
藏族的风俗习惯
藏族的风俗习惯1. 引言藏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和周边地区。
他们有着独特而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包括各种风俗习惯。
本文将介绍一些藏族的风俗习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个宝贵的文化。
2. 藏族的信仰和宗教藏族人民深信佛教,他们将佛教视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每天都要进行祈福和念经,而佛教寺庙也成为了藏族人民的重要聚集地。
此外,藏族人民还相信藏传佛教的高僧可以给予他们庇护和保护,因此时常会到寺庙中接受高僧的指导和祝福。
3. 藏族的节日和庆典藏族拥有丰富多彩的节日和庆典活动,这些活动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著名的节日之一是藏历新年,这个节日通常在农历年末举行,持续数天。
在这个节日期间,人们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舞蹈、音乐表演和传统体育竞技等。
此外,藏族人民还会在一些特定的日子里举行祭祀仪式,以表达对神灵的敬意和感谢。
4. 藏族的服饰和饮食藏族的传统服饰非常独特,色彩鲜艳。
男性通常穿着长袍和长裤,女性则穿着色彩斑斓的长袍和头巾。
他们还喜欢佩戴各种珠宝和饰品,这些饰品往往代表着他们的身份和地位。
在饮食方面,藏族人民以牛羊肉、青稞等为主要食材,制作出各种美味的传统菜肴。
他们还有一种特殊的饮料叫做“酥油茶”,通常是在特殊场合和节日中享用的。
5. 藏族的婚嫁习俗藏族的婚嫁习俗充满了仪式感和庄重。
在婚礼前,男方家族需要向女方家族提供一定的彩礼和财物作为聘礼,以展示对女方的认可和尊重。
在婚礼的当天,新娘会穿着传统的婚纱和珠宝,在亲友的祝福下入嫁新家。
整个婚礼过程通常持续数天,期间有各种祭祀、舞蹈和宴会等庆祝活动。
6. 藏族的艺术和手工艺藏族以其独特而精美的艺术和手工艺闻名于世。
他们擅长制作各种精美的刺绣、织物和珠宝,这些作品常常为其传统服饰和饰品所用。
此外,藏族人民还以雕刻和绘画等艺术形式传承和表达自己的文化和信仰。
7. 藏族的民间传说和故事藏族拥有丰富的民间传说和故事,这些故事通常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流传至今。
藏族的风俗习惯
藏族的风俗习惯藏族的风俗习惯8篇藏族的风俗习惯1藏族非常讲究礼仪,日常生活中见到长者、平辈都有不同的鞠躬致礼方式。
见到长者或尊敬的人,要脱帽,弯腰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于地面。
见到平辈,头稍稍低下即可,帽子可以拿在胸前,这时的鞠躬只表示一种礼貌。
在有些地区,合掌与鞠躬同时并用。
合掌要过头,表示尊敬。
这种致礼方式多用于见到长者或尊敬的人。
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
哈达是藏语,即纱巾或绸巾。
以白色为主,亦有浅蓝色或淡黄色的,一般长约1.5米至2米,宽约20厘米。
最好的是蓝、黄、白、绿、红五彩哈达。
五彩哈达用于最高最隆重的仪式如佛事等。
磕头藏族人朝觐佛像、佛塔、活佛及拜谒长者,都要磕头。
磕长头,一般是在有宗教活动的寺庙中进行。
两手合掌高举过头,自顶、自额、至胸拱揖三次,然后匍伏在地,伸直双手划地为号,如此反复进行。
磕短头,也在寺庙中进行。
合掌连拱三次,然后拱腰到佛像脚下,用头轻轻一顶,表示诚心忏悔。
拜谒长者,要磕短头,表示尊敬祝福。
旁色藏语中“旁”是“污浊”,而“色”意即“清除”,旁色是指清除晦气的一种活动。
在小孩出生的第三天或第四天,亲朋好友便要带上青稞酒、酥油茶和给小孩的衣服、帽子等,登门祝贺。
客人一到,首先向母亲和婴儿献哈达,然后给母亲敬酒,倒茶,最后端详婴孩,夸奖孩子的福运和五官,再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一点糌耙,放在婴儿的额头,祝福孩子吉利向上。
婚俗藏族各地的婚俗不尽相同,但基本步骤大致相仿。
如一对青年男女彼此有意后,他们得先求喇嘛活佛看看自己未来的婚姻是否吉祥,家庭能否幸福。
如是"吉"的话,那么男方或女方就请自己的亲戚或媒人持哈达及礼品到对方家求婚,如对方同意这门亲事则收下哈达和礼品,并当即奉上一条哈达赠来人,还之以礼。
随后,双方协商订婚仪式的日期。
在订婚仪式上,男方或女方向对方家赠送礼品和钱财、制定婚约、设宴庆贺,最后是请活佛打卦求签,选定结婚吉日。
藏族的风俗习惯作文
藏族的风俗习惯作文
藏族的风俗惯
藏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有着独特而丰富的风俗惯。
以下是关于藏族的一些重要风俗惯的简要介绍。
1. 藏式婚礼
藏族的婚礼是一个非常盛大的仪式。
在婚礼之前,新郎必须亲自制作结婚杠糖,以示诚意。
婚礼当天,新娘会穿上华丽的传统服饰,在家人和朋友的陪同下前往新郎家。
在婚礼上,还会有舞蹈表演和丰盛的宴席。
2. 藏式餐饮
藏族人民的饮食惯受到高原气候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他们喜欢吃牦牛肉、羊肉、青稞等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
他们也以制作奶茶和酥油茶而闻名。
藏族人民还保留了一种叫做“藏式炒饭”的独特烹饪方式。
3. 藏族服饰
藏族的传统服饰非常华丽,并且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独特的款式和花纹。
男性通常穿着长袖长裤和长靴,女性则穿着色彩斑斓的长袍和披肩。
藏族的服饰上常常装饰着精美的刺绣和珠宝。
4. 藏族舞蹈
藏族舞蹈是藏族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舞蹈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包括藏戏、独舞和舞剧等。
舞蹈的动作独特优美,常常表达着对大自然和生活的敬仰和赞美。
5. 藏族节日
藏族有很多重要的节日,如藏历新年、祭山节、莎莉节等。
这些节日通常伴有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包括舞蹈、音乐、民俗游戏等。
在节日期间,人们会穿上传统服饰,举行盛大的仪式和祭祀。
以上是关于藏族的一些重要风俗习惯的简要介绍。
藏族的文化传统丰富多样,每个习俗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令人称奇和钦佩。
藏族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藏族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有哪些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由于地域与人文的不同都有自己的特色及传统节日,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关于藏族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欢迎大家阅读。
藏族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藏历年藏历年的确定,是与藏历的使用有密切的关系的,藏历年的正式使用,是在九百五十多年前,即农历丁卯年(公元一0二七年)开始的。
从此,藏历的用法便沿袭下来。
藏历年是藏族传统节日。
每年藏历正月一日开始,三至五天不等.藏历十二月初,人们便开始准备年货,家家户户在水盆中浸泡青稞种子,培育青苗。
十二月中旬每家每户陆续用酥油和白面炸油子馃(卡赛),油馃子的种类很多,有耳朵状的“古过”,有长形的“那夏”,有圆形的、“布鲁”等等。
接近年关,每家都要准备一个画有彩图的长方体竹素琪玛五谷斗,斗内装满酥油拌成的糌粑、炒麦粒、人参果等食品,上面描上青棵穗、鸡冠花和用酥油做的彩花板。
并准备一个彩色酥油塑的羊头。
这一切都具有喜庆丰收,预祝来年风调雨顺、人畜兴旺的含意。
除夕前两天屋内外进行大扫除,摆新卡垫,贴新年画。
二十九晚饭前在灶房正中墙上,用干面粉撒上“八吉祥微”。
在大门上用石灰粉画上象征永恒吉祥的“”字符号,表示人寿粮丰,岁岁平安。
除夕晚上,各家在佛像前摆好各种食品,为了使节日期间有充足、丰富的食品,在这天晚上,全家人还忙碌到深夜。
这天晚饭,各家要吃面团突巴(古突)。
在面团突巴中特意制作几个包有石子、辣椒、木炭、羊毛等夹心不同的面团,每一种夹心都有一种说法,石子预示心肠硬,木炭预示心黑,辣椒预示嘴如刀,羊毛说明心肠软。
吃到这些夹心的人,均即席吐出引起哄堂大笑,以助除夕之兴。
这是一种饮食娱乐活动,无论谁吃到什么,都必须即席吐出,这往往引起哄堂大笑,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欢乐气氛。
到初一这天,将青苗,油馃子、羊头、五谷斗等摆于佛龛茶几上,预祝新的一年人寿粮丰。
大年初一天不亮,家庭主妇便从河里背回“吉祥水”,然后唤醒全家人,按辈排位坐定,长辈端来五谷斗每人先抓几粒,向天抛去,表示祭神,然后依次抓一点送进嘴里。
藏族民族风俗有什么
藏族民族风俗有什么藏族民族风俗有什么藏族的风俗习惯是指中国藏族人民的一系列风俗习惯,包括婚丧、饮食等习惯。
那么,藏族民族风俗有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藏族的礼仪习俗1、磕头与鞠躬——磕头:朝觐佛像、佛塔、活佛及拜谒长者时的一种礼仪。
磕长头,要两手合掌高举过头,自顶、自额、至胸拱揖三次,然后匍伏在地,伸直双手划地,如此反复进行。
在寺庙中磕短头,可合掌连拱三次,然后拱腰到佛像脚下,用头轻轻一顶,表示诚心忏悔。
拜谒活佛、长者,磕短头表示尊敬祝福。
——鞠躬:藏民在日常中见到长者、平辈都有不同的鞠躬致礼方式。
见到长者或尊敬的人,要脱帽,弯腰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于地面。
见到平辈,头稍稍低下即可,帽子可以拿在胸前,这时的鞠躬只表示一种礼貌。
在有些地区,合掌与鞠躬同时并用。
合掌要过头,表示尊敬。
这种致礼方式多用于见到长者或尊敬的人。
2、献哈达哈达是藏族人民作为礼仪用的一种生丝织品,是社会交往活动中的必备品。
婚丧嫁娶、迎来送往、求请致谢、致敬祝贺、朝佛膜拜等都离不开哈达。
哈达长短不一,长者一、两丈,短者三、五尺。
献哈达表示纯洁、诚心、忠诚的意思,是藏民生活中普遍而又尊贵的礼节。
敬献哈达作为藏民社交中的礼仪,有一定的方式和讲究。
敬献动作因客人身份而异: 对尊者,长辈,要双手将哈达举过头顶; 对平辈,只要双手捧献于对方手上; 对晚辈则系在他们颈上。
接收哈达时,须将身体微微前倾,双手接过哈过后,从头绕过,挂于脖颈,以表示最深切的谢意。
3、喝茶藏民族重礼节、讲友谊。
藏族在认为“有茶喝就”的同时,形成了许多有关茶的礼仪。
到藏家作客,主人会斟上香浓的酥油茶敬客。
客人接茶后,可慢慢饮啜,细细品尝。
客人每次饮茶后,主人会很快将置于桌上的茶碗添满,使茶碗保持盈满状态。
客人至,一般需饮茶3碗,只喝一碗就不吉利,藏谚道:“一碗成仇!”喝茶时不能必出“唏、唏”的声音,更不能将碗里的茶全部喝光,否则会被视为没有教养。
藏族敬酒和祭祀礼仪风俗习惯
藏族敬酒和祭祀礼仪风俗习惯藏族是一个十分讲究礼仪文化的少数民族,在大多数藏区,每当有客人到访,都是敬茶不敬酒。
对于祭祀仪式,都有着特定的礼仪风俗。
下面一起来看看藏族敬酒和祭祀的礼仪介绍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藏族敬酒的礼仪风俗藏族敬酒的礼仪风俗凡是人们欢聚,必须饮酒唱歌。
婚礼称为“羌萨”,直译为“喝酒的地方”,与内地的喝喜酒是一个意思。
婴儿降生、孩子上学、新房落成,照例都要饮酒庆贺。
人死后一周年之际,邻居亲友也要欢聚一堂,祝贺死者投胎转世,重新降生。
至于藏历新年,大小节日,喝酒唱歌,更是绝对少不了的。
藏族敬酒的礼仪风俗,人们慢慢地饮酒.悠悠地唱歌;喝酒喝得似醉非醉,唱歌唱得如梦如痴,如此这般,便达到了人生快乐的境界。
扎西德勒!西藏人最看重喝酒,最喜欢敬酒,敬酒必须有敬酒歌。
有一首酒歌这样唱道:酒,不要催快喝快喝,喝酒跟饮驴不一样;歌,不要催快唱快唱,唱歌跟吵架不一样;舞,不要催快跳快跳,跳舞跟打铁不一样。
喝酒不唱歌,跟毛驴饮水差不多。
在过去的年代,藏族敬酒的礼仪风俗,僧俗官员冬天请客,夏日园林休闲,都要请几为称为“冲雄玛”的敬酒女子,一边给宾客敬酒,一边唱酒歌,有点像今天节日庆典的主持人。
她们照例要打扮成雍容华贵的贵族女子模样,头戴用珍珠、松石、珊瑚、玛瑙装饰的珠冠,胸配金玉制作的嘎乌佛盒,长长的耳坠垂到双肩,身着彩缎藏袍、彩绸衬衫,腰系彩色围裙,脚蹬彩色藏靴。
她们往往都有爽朗的性格,娇好的身材,特别是有着甜美的歌喉,不但善于唱酒歌酒曲,还能清唱藏戏,藏戏的曲调悠扬高亢,热烈深情,一人引领,众人相和,使酒宴洋溢在一派欢乐祥和的气氛中。
即使在当代,各种娱乐聚会,往往邀请两三位能歌善舞的女性,出面敬酒和唱劝酒歌,聚会才会热烈欢快,圆满吉庆。
酒宴最重要的是排坐次。
过去的年代,人的尊卑长幼区分非常严格,现在已不怎么讲究了,但每次酒宴,坐次也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
酒宴一般分为首席、次席、末席三个档次。
坐在首席的人,大都是年高的长者或尊贵的客人,陪坐末席的,往往是年纪最小、辈分最低的人。
西藏的风俗
西藏的风俗西藏作为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地区,拥有着独特而多样的风俗习惯。
在藏族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传统文化的影响深深地融入了每一个细节中。
从举办婚礼到节日庆典,从居家生活到食品制作,西藏的风俗无处不在,为当地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一、节日庆典西藏的节日庆典丰富多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藏历新年。
藏历新年一般在每年的二月或三月份举行,庆典活动包括宗教仪式、跳高原舞蹈、放风筝、点燃篝火等。
此外,西藏还有农历正月十五的藏历“舞拉”节、六月二十五的藏历“萨嘎尔”节、七月五日的藏历“莲花节”、十一月十五的藏历“阿巴桑卓”节等多个节日。
不同地区的节日庆典方式各异,但基本上都会有食品制作、舞蹈、音乐表演等庆祝活动。
二、结婚习俗西藏的结婚习俗独具特色。
在藏族人们的婚姻观念中,男女不是通过相亲或媒婆介绍认识的,而是通过“谈恋爱”自由选择伴侣。
结婚仪式一般会分为两部分:订婚和成婚。
订婚是双方家长为了确认婚姻关系所举行的仪式,而成婚则是正式举办结婚典礼,包括举行宗教仪式、合家团聚喜庆、交换礼物等。
在结婚当天,新郎和新娘会穿上传统的婚服,这些婚服至少包括:1.男士的“婚遮巾”:一条红色的丝绸巾,代表男子在结婚后已有了家庭责任。
2.女士的“节庆头巾”:由丝绸和金色的菱形珠串制成,寓意女性的吉祥和美丽。
3.新郎的“梭巴”:一件崭新的牛皮袍子,代表新郎从此要担负家庭责任。
4.新娘的“羊角帽”:羊角帽代表女性的孝顺和节俭,寓意新娘要继承家庭传统,保持家庭的和谐和稳定。
三、居家生活西藏传统的居家生活也有着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西藏的高原地区,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建筑材料更多地使用黄泥土、草坯,这些造型独特的房屋有着很高的实用性和美感。
在日常生活中,西藏人们喜欢用手织毛毯、编草席,家中常备有藏传佛教中的经书、唐卡等宗教物品。
西藏人家庭的餐桌上也有着独特的藏式食品,比如:1.酥油茶:酥油茶是藏族人们的标志性饮品,它不仅可以糖分和咖啡因提供能量,还能够消化油脂,适合高原干燥的气候。
藏族的风俗文化有什么
藏族的风俗文化有什么藏族风俗是我国重要的民族风俗文化,它所带来的特殊的文化也是如此令人着迷。
那么,藏族的风俗文化有什么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藏族的饮食1、藏餐:藏族以麦、米、青稞等谷物为食粮,以适宜在高原生长的青稞为主要食物。
藏族有着自己独特的食品结构和饮食习惯,其中酥油、茶叶、糌粑、牛羊肉被称为西藏饮食的“四宝”,此外,还有青稞酒和各式奶制品。
藏餐是中国餐饮系列中的流派之一,历史悠久,品种丰富。
藏餐分为主食、菜肴、汤三大类。
糌粑是藏族的一种重要食品,制作很简单,将青稞炒熟后磨成面便成了糌粑。
风干肉是西藏非常有特色的一种食品。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改善,藏餐在菜肴烹制技术和用膳形式上也在不断地改进和丰富。
在藏餐的食肉方面,藏族禁忌较多。
一般只吃牛羊肉,不吃马、驴、骡,尤忌吃狗肉。
鱼、虾、蛇、鳝等水产海鲜类食品,除部分城镇居民外,农牧区群众一般不习惯食用。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改善,藏餐在菜肴烹制技术和用膳形式上也在不断地改进和丰富。
2、酒文化:西藏比较流行的是青稞酒。
青稞酒是用青稞直接酿成的,度数较低,藏族群众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喝,是喜庆过节所必备的。
当然随着跟内地的'联系越来越多、西藏也有了很多内地制造的酒。
聚会饮酒时,歌是必不可少的。
藏族酒歌曲调悠扬,优美动听,内容多为祝福、赞美之辞。
一般酒宴上,男女主人都会唱着酒歌敬酒,盛大宴会上,有专门的敬酒女郎,她们穿着华丽的服饰,唱着迷人的酒歌,轮番劝饮,直到客人醉倒为止。
3、茶文化西藏人比较喜欢的是酥油茶。
酥油茶是西藏的藏族人不可缺少的饮料,做酥油茶离不开酥油、盐和茶,酥油是从牛羊奶里提炼的奶油,以夏季牦牛奶里提炼的金黄色酥油为最好,从羊奶里提炼的则为纯白色。
藏民族饮茶时讲究长幼、主客之序。
客人饮茶不能太急太快,一般以三碗为最吉利。
喝茶之前、客人需先用手指沾下茶水、撒三次到外面,这也是一种对主人的礼貌藏族的服饰西藏地域辽阔,由于地理环境气候不同,自然条件差异很大,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和不同的气候条件,各地区都具有特色鲜明的民族服饰。
藏族的生活习俗
藏族的生活习俗
藏族是中国的一个重要民族,他们有着丰富多彩的生活习俗,这些习俗代代相传,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藏族的生活习俗包括了日常生活、婚嫁、葬礼等方方面面,展现出了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生活方式。
在藏族的日常生活中,他们有着丰富的民俗活动。
比如,每年的藏历新年是藏
族人民最重要的节日,他们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舞龙、舞狮等。
此外,藏族人民还有着独特的服饰和饮食习俗,如藏袍、长靴、围裙等传统服饰,以及酥油茶、青稞酒等传统饮食。
在婚嫁方面,藏族人民也有着独特的习俗。
他们通常会举行盛大的婚礼,婚礼
上有着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唱歌跳舞、赛马、射箭等。
此外,藏族人民还有着特殊的婚姻制度,如“兄弟共妻”、“田园婚姻”等,这些习俗都反映了藏族人民的传统观念和价值观。
在葬礼方面,藏族人民也有着独特的习俗。
他们通常会进行天葬,将逝者的尸
体供奉给秃鹰等飞禽,以达到超度的目的。
此外,葬礼上还有着丰富的祭祀仪式和纪念活动,如吹唢呐、念经等。
总的来说,藏族的生活习俗丰富多彩,反映了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生
活方式。
这些习俗不仅丰富了藏族人民的生活,也丰富了整个中国的文化。
希望在现代社会,这些传统习俗能够得到传承和保护,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尊重藏族的文化。
藏族的生活习惯
藏族的生活习惯藏族的生活习惯藏族是胜地,很多虔诚的佛教信徒或者是很多的想要洗涤的人,都会想要去西藏一次。
那么藏族的习惯,藏族的风俗文化,你具体都了解多少呢?接下来就和店铺一起来往下看看吧!藏族风俗习惯迎接客人藏族在迎接客人时要用手蘸酒弹三下,同时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饮一口,然后一饮而尽,主人饮完头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饮用;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否则会被认为是一种失礼的行为;吃饭时讲究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藏族人常常用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带尾巴的一块肉为贵,敬给最尊敬的客人,制作时还要在尾巴肉上留一绺白毛,表示吉祥。
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
打招呼藏民在见面打招呼时,点头吐舌表示亲切问候,受礼者应微笑点头为礼。
有客人来拜访,藏民们等候在帐外目迎贵客光临。
藏民们见到长者或尊敬的客人,要脱帽躬身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地面;见到平辈,头稍低就行,帽子拿在胸前,以示礼貌。
男女分坐,并习惯男坐左女坐右。
敬酥油茶敬酥油茶的礼仪是:客人坐在藏式方桌边,女主人拿一只镶着银边的小木碗放在客人面前,接着提壶或热水瓶给客人倒上满碗酥油茶,主客开始聊天;等女主人再提壶,客人就可以端起碗来,轻轻地往碗里吹一圈,然后呷上一口,并说些称赞茶打得好的'话;等女主人第三次提壶时,客人呷上第二口酒;客人准备告辞,可以多喝几口,但不能喝干,碗底一定要留点漂着油酥花的茶底。
寺庙习俗藏民族普遍藏传佛教。
所以,在转经时一定要按顺时针方向行走,切不可逆时针方向行走。
很多藏族老者在转经的时候,身后会跟着一些挂着红绸子的羊,这种羊被称做“放生羊”,不可对这些羊进行骚扰。
同时,在寺庙佛殿之内,不可大声喧哗和随意触摸佛像,在没有允许的情况下,更不能在佛殿内录像、照相等。
藏族的禁忌藏族禁忌较多,有生活禁忌、待客禁忌、生产禁忌等诸方面。
藏族的人口生活习惯风俗习惯
藏族的人口、生活习惯、风俗习惯,有人口600万人(最新数据),主要分布在以及、甘肃、四川、云南等临近省。
主要从事,兼营农业。
【】以等制作的,喝、是农牧民的主要食品。
糌粑是由青稞或炒熟后磨制而成的,把糌粑用或青稞酒拌和,用手捏成小团就可以吃了。
酥油茶是把的茶叶倒入1米长的木质长筒内,加上盐巴和酥油,用长轴上下冲击,使其各种成分均匀融合而成。
藏族同胞宁可三月无肉,不可一天无酥油茶。
青稞酒是用当地出产的青稞酿制而成的一种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欢,食物多用肉食和奶制品,不少人爱吃风干的牛羊肉。
【婚丧习俗】人死后有五种葬法,最隆重的是,然而只有和一些领主死后,即享受。
小孩死了,或因其它病疾死亡的人,则把尸体丢进河里喂鱼,这叫。
生前作过坏事的人,即用土葬。
藏族认为,被埋的人是永远不会转世的。
寄托一种升上“天堂”的幻想。
天葬仪式一般都是在清晨举行的。
死者家属在天亮前,要把尸体送到拉萨北郊的天葬台,太阳徐徐升起,天葬仪式开始。
不经允许一般是不欢迎人们去观看的。
因为这是不太好的。
【服饰特色】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
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
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
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
藏族同胞特别喜爱“”,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
“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以示敬意。
藏族广布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地,服饰多姿多彩、雄健豪放;典雅潇洒,尤以珠宝金玉做为,形成高原妇女特有的风格.是藏族的主要,种类很多,从衣服质地上可分、皮面、、素布等、藏袍花纹装饰很讲究,过去僧官不同品级,严格区分纹饰。
藏袍较长,一般都比身高还长,穿时要把下部上提,下摆离脚面有三、四十公分高、扎上腰带。
藏袍可分牧区皮袍、色袖袍、农区为氆氇袍,式样可分长袖皮袍,宽肩无袖、无袖女长袍和加珞花领氆氇袍,男女穿的衬衫有大襟和对襟两种,高领女式多翻领,女衫的袖子要比其他衣袖长40公分左右。
藏族民俗研究报告
藏族民俗研究报告1. 引言藏族是中国重要的民族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
本报告旨在对藏族民俗进行研究,探讨其特点、传承和发展等问题。
2. 藏族民俗概况藏族民俗是藏族人民长期以来形成并代代相传的一种文化现象。
其中包括了民间节日、传统礼仪、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内容。
2.1 民间节日藏族有许多独特的民间节日,例如藏历新年、腊八节、祈福节等。
这些节日都具有较强的宗教色彩,参与者会进行祭祖、燃烛、舞蹈等活动,以祈求幸福和祥瑞。
2.2 传统礼仪藏族人民非常重视礼仪,在重大场合如婚礼、葬礼等都有严格的礼仪规定。
婚礼上,新郎新娘要穿着传统的婚服,舞蹈表演也是必不可少的。
葬礼上,亲友们会举行精心的仪式,送别逝去的亲人。
2.3 风俗习惯藏族人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独特的风俗习惯。
例如,藏族人认为羚羊是神圣的动物,因此很少食用羚羊肉。
另外,藏族的民居通常是石木结构,有独特的藏式建筑风格。
3. 藏族民俗的传承与发展3.1 传承方式藏族民俗的传承主要通过口头传统的方式进行。
长辈们会将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传授给后代,以确保藏族民俗的传统不会失传。
此外,一些有关民俗的文献资料也对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2 传承难题和保护措施然而,受到现代化的冲击,藏族民俗的传承面临着一些困难。
年轻一代对现代生活的追求和变化的社会环境,导致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程度较低。
为了保护藏族民俗,政府和社会组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设立传统文化学校、举办民俗展览和推广民俗旅游等。
3.3 民俗与旅游业的结合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们对民俗文化的研究和欣赏需求上升。
藏族民俗正因其独特性和魅力而成为旅游业的重要资源。
通过开发民俗旅游项目,能够促进藏族民俗的传承和发展,并带动当地的经济增长。
4. 结论藏族民俗是藏族人民的宝贵财富,通过研究和保护,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它们。
同时,将民俗与旅游业相结合,不仅能够促进藏族民俗的发展,还能推动当地经济的繁荣。
保护和传承藏族民俗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也是维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举措。
藏民的生活和风俗
藏民的生活和风俗第一篇:藏民的生活藏民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居住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和西藏高原上。
藏民的生活和其他少数民族有很多不同之处,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们的生活吧。
1. 家庭生活藏民的家庭结构以大家庭为主,一般都是由父亲、母亲、子女和祖父母组成。
在藏民的家庭中,尊重老人是很重要的传统。
年长者享有崇高的地位,他们的意见和看法往往会被认为是正确的。
同时,藏民的家庭也非常注重家族的荣誉和尊严。
2. 饮食习惯藏民以牛羊肉、酥油茶、青稞饼、奶酪等为主要食物,辅以大米和蔬菜。
他们认为,牛羊肉和酥油茶是能够给人提供足够能量的最好食物。
此外,藏民还有一种独特的吃法,就是用手抓食物,不需要用筷子或勺子。
3. 衣履装扮藏民的传统服装是高原上不可缺少的一道风景线。
藏民男性穿长袍,头戴帽子;女性则穿着色彩斑斓的长袍和头巾,手臂上佩戴手镯和香囊。
在特殊场合,藏民还会穿上华美的节日服装,以庆祝节日。
4. 生产方式藏民主要从事畜牧业和农业生产,他们根据不同的季节,采取不同的生产方式。
在春季,他们会在田里种植青稞和豌豆;到了夏季,他们则开始放牧,让牲口到草地上吃草;到了秋季,他们就会收获庄稼,制作奶酪和酥油。
5. 宗教信仰藏民的主要宗教信仰是藏传佛教,他们认为佛教能够保佑他们在生活中得到平静、幸福和安宁。
在藏民的日常生活中,众多的宗教活动如祷告、唱经、念佛等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藏民的生活充满了独特的价值和魅力,他们的风俗和文化也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
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这种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第二篇:藏民的风俗藏民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有着非常独特的风俗和传统。
接下来,我们将会介绍一些藏民的风俗,让你更深入地了解这个神秘而有趣的少数民族。
1. 吐蕃时期的文化遗址吐蕃在藏历第七世纪的时候曾经是一个大国,并且在那个时候,藏民族的文化传统就因为这个国家而有了极大的发展。
现在,吐蕃时期的文化遗址已经成为了藏民族文化的重要来源。
民族风情:青海藏族风俗习惯
藏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个历史悠久、⼈⼝较多的民族。
主要聚居在西藏⾃治区及青海、四川、⽢肃、云南等地。
藏族在青海主要分布在⽟树、果洛、海南、黄南、海北、海西六个⾃治州。
藏族是青海省少数民族中⼈⼝最多、居住最⼴的⼀个民族。
藏族⼈的⽣活习俗⼀般以⼿抓、奶茶、酥油为主⾷。
他们还是⼀个能歌善舞、热情奔放、喜爱运动的民族。
每当夏秋季节,在草原上⽔美草丰、牲畜膘肥体壮的时候,他们都要举⾏各种欢乐的草原盛会。
届时,⼈们选择地势平坦、⽔草茂盛、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地⽅作为会场,然后合家⽼少带上帐篷,赶上⽜⽺、骑上骏马,从四⾯⼋⽅汇聚到⼀起,参加各种活动。
我国是⼀个统⼀的多民族的国家,藏族是其中光荣的⼀员。
它以悠久的历史和古⽼的⽂化著称于全国乃⾄世界。
藏族,不管居住在祖国的何处,⾃古以来均⾃称为"博"。
这⼀称呼表明,整个藏族在其经济、⽂化、语⾔、⼼理素质上稳定的统⼀性,是⼀个民族共同体。
只因居住区域的不同和⽅⾔的差别,⼜有"博巴"(除昌都地区外的西藏)、"康巴"(包括昌都专区、⽢孜州、⽟树州、迪庆州)、"安多"(除⽟树州外的青海藏区、阿坝州和⽢肃的藏族)之区分。
在甸历史的长江可中,勤劳、勇敢的藏族⼈民与汉族等众多兄弟民族⼀道,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化。
他们为维护祖国的统⼀和国家的尊严,反对外国侵略,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化遗产,为各族⼈民的友谊和团结做出过重⼤贡献。
根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普查提供的数据,青海省藏族有911860⼈,占青海总⼈⼝的20.46%,占全国藏族总⼈⼝的19.85%。
环青海湖居住的海东区、海西蒙古族藏族⾃治州和海南、海北以及果洛藏族⾃治州的藏族同操安多⽅⾔,为安多⽅⾔区,⽟树州藏族操康巴⽅⾔,属康巴⽅⾔区。
习俗,作为⼀种特殊的⽂化现象,其产⽣总是受到社会⽣产⼒发展的制约,超越经济基础的民俗是不存在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藏族的风俗习惯藏族的风俗习惯1藏族非常讲究礼仪,日常生活中见到长者、平辈都有不同的鞠躬致礼方式。
见到长者或尊敬的人,要脱帽,弯腰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于地面。
见到平辈,头稍稍低下即可,帽子可以拿在胸前,这时的鞠躬只表示一种礼貌。
在有些地区,合掌与鞠躬同时并用。
合掌要过头,表示尊敬。
这种致礼方式多用于见到长者或尊敬的人。
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
哈达是藏语,即纱巾或绸巾。
以白色为主,亦有浅蓝色或淡黄色的,一般长约1.5米至2米,宽约20厘米。
最好的是蓝、黄、白、绿、红五彩哈达。
五彩哈达用于最高最隆重的仪式如佛事等。
磕头藏族人朝觐佛像、佛塔、活佛及拜谒长者,都要磕头。
磕长头,一般是在有宗教活动的寺庙中进行。
两手合掌高举过头,自顶、自额、至胸拱揖三次,然后匍伏在地,伸直双手划地为号,如此反复进行。
磕短头,也在寺庙中进行。
合掌连拱三次,然后拱腰到佛像脚下,用头轻轻一顶,表示诚心忏悔。
拜谒长者,要磕短头,表示尊敬祝福。
旁色藏语中“旁”是“污浊”,而“色”意即“清除”,旁色是指清除晦气的一种活动。
在小孩出生的第三天或第四天,亲朋好友便要带上青稞酒、酥油茶和给小孩的衣服、帽子等,登门祝贺。
客人一到,首先向母亲和婴儿献哈达,然后给母亲敬酒,倒茶,最后端详婴孩,夸奖孩子的福运和五官,再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一点糌耙,放在婴儿的额头,祝福孩子吉利向上。
婚俗藏族各地的婚俗不尽相同,但基本步骤大致相仿。
如一对青年男女彼此有意后,他们得先求喇嘛活佛看看自己未来的婚姻是否吉祥,家庭能否幸福。
如是"吉"的话,那么男方或女方就请自己的亲戚或媒人持哈达及礼品到对方家求婚,如对方同意这门亲事则收下哈达和礼品,并当即奉上一条哈达赠来人,还之以礼。
随后,双方协商订婚仪式的日期。
在订婚仪式上,男方或女方向对方家赠送礼品和钱财、制定婚约、设宴庆贺,最后是请活佛打卦求签,选定结婚吉日。
结婚之日,要么迎娶新娘到男方家,要么新郎入赘到女方家。
亲人牵着马匹到对方家接新人,被迎接的一方随身带上自己的嫁妆赶赴对方家完婚。
迎来新人后,安排在特设的垫子上落座,开始向其敬献哈达和美酒。
晚间,新人步入洞房,此时亲人们再次向他们敬酒,唱祝福歌,愿他们白头偕老,吉祥如意。
婚后半年内,夫妻双方要回另一方家中住上几日。
至此,整个婚礼即告结束。
泼水婚礼迪庆藏族结婚的时候,要向新娘新郎身上泼水。
传说这是一种神圣的礼节,表示新婚夫妇互敬互爱、互相体贴,感情如流水一样长,像海水一样深。
藏民族传统服饰藏族传统服饰最基本的特征是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长靴、编发以及富有夸张色彩的金银珠玉饰品等。
厚重保温、宽大暖和的肥腰以及长袖长裙,自然适应于藏民族居住地特定的环境和气候。
如藏族高原牧民的氆氇长袍胸前留有一个突出的空隙(酷似袋子),这样外出时可存放糌粑、茶叶和饭碗等,天热或劳作时,根据需要可袒露右臂或双臂,将袖系于腰间,调节体温,需要时再穿上;夜晚睡觉,解开腰带,脱下双袖,铺一半盖一半,成了一个暖和的大睡袋,可谓一衣多用。
藏帽在藏语里称“霞帽”,各式各样,种类颇多。
西藏东部昌都地区的人喜欢皮帽,藏式皮帽大多用整块狐狸皮毛制成,给人以粗犷豪放之感;而“金定幅”则是以氆氇和皮毛为料,用金丝缎、银丝缎和金丝带作装饰制成的一种帽子,流行于拉萨、日喀则等地,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男女老少都非常喜爱。
氆氇袍藏族传统装饰,是一种用名叫氆氇的手纺毛料制成的宽大的长袍。
也有用纯布料缝织的长袍。
形制多为大领或圆领,右开襟,设一扣或无扣,衣边或领口多镶彩布或豹皮等。
牛皮衣在西藏错那地区,妇女的装束非常独特,无论老幼,背上都有一张完整的小牛皮。
皮毛向内而皮板朝外,小牛皮头部只须朝上,牛尾朝下,四肢向两侧伸展。
在此地区,妇女是牧业生产的主力军。
她们的装束反映了原始的图腾崇拜。
另外,背上披着牛皮,背架背米可以避免磨损衣服,同时还可以隔潮保暖。
藏鞋大致分为三种,即“松巴鞋”、“嘎洛鞋”和“多扎鞋”。
一般以氇氆、毛呢、平绒和皮革为主要原料,色彩搭配十分讲究,有的还以丝线绣上各种花纹图案,有的用金丝缎镶边、贴花。
鞋尖有方有圆,有尖有钩,形态各异。
只是各式藏鞋腰后部都留有10多厘米长的活口,以便穿脱。
穿藏鞋要系带。
而鞋带非常讲究,使用细毛绒编织而成,附有各种优美的图案,两端还留有彩穗,色彩艳丽,与藏鞋配在一起,可谓赏心悦目。
邦垫藏族妇女腰间所围的彩色围裙。
邦垫编织精细,色彩鲜丽,给人影响非常深刻。
制作邦垫工序比较复杂:一般先用手工纺线,然后染色、刷毛、织成条状,最后再缝合成裙。
藏族的风俗习惯2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由于地域与人文的不同都有自己的特色及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是人文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经过千百年的传承与延续经久不衰。
而藏族文化主要的表现也是藏族节日,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藏族的节日,习俗及历史渊源。
一、藏族民俗节日1、藏历年藏历年的确定,是与藏历的使用有密切的关系的,藏历年的正式使用,是在九百五十多年前,即农历丁卯年开始的。
从此,藏历的用法便沿袭下来。
藏历年是藏族传统节日。
每年藏历正月一日开始,三至五天不等.藏历十二月初,人们便开始准备年货,家家户户在水盆中浸泡青稞种子,培育青苗。
十二月中旬每家每户陆续用酥油和白面炸油子馃,油馃子的种类很多,有耳朵状的“古过”,有长形的“那夏”,有圆形的、“布鲁”等等。
接近年关,每家都要准备一个画有彩图的长方体竹素琪玛五谷斗,斗内装满酥油拌成的糌粑、炒麦粒、人参果等食品,上面描上青棵穗、鸡冠花和用酥油做的彩花板。
并准备一个彩色酥油塑的羊头。
这一切都具有喜庆丰收,预祝来年风调雨顺、人畜兴旺的含意。
除夕前两天屋内外进行大扫除,摆新卡垫,贴新年画。
二十九晚饭前在灶房正中墙上,用干面粉撒上“八吉祥微”。
在大门上用石灰粉画上象征永恒吉祥的“”字符号,表示人寿粮丰,岁岁平安。
除夕晚上,各家在佛像前摆好各种食品,为了使节日期间有充足、丰富的食品,在这天晚上,全家人还忙碌到深夜。
这天晚饭,各家要吃面团突巴。
在面团突巴中特意制作几个包有石子、辣椒、木炭、羊毛等夹心不同的面团,每一种夹心都有一种说法,石子预示心肠硬,木炭预示心黑,辣椒预示嘴如刀,羊毛说明心肠软。
吃到这些夹心的人,均即席吐出引起哄堂大笑,以助除夕之兴。
这是一种饮食娱乐活动,无论谁吃到什么,都必须即席吐出,这往往引起哄堂大笑,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欢乐气氛。
到初一这天,将青苗,油馃子、羊头、五谷斗等摆于佛龛茶几上,预祝新的一年人寿粮丰。
大年初一天不亮,家庭主妇便从河里背回“吉祥水”,然后唤醒全家人,按辈排位坐定,长辈端来五谷斗每人先抓几粒,向天抛去,表示祭神,然后依次抓一点送进嘴里。
此后长辈按次序祝“扎西德勒”,后辈回贺“扎西德勒彭松措”。
仪式完毕后,便吃麦片土巴和酥油煮的人参果,接着互敬青稞酒。
初一一般禁止扫地,不准说不吉利的话,互不走访做客。
藏族的风俗习惯3献哈达献哈达是藏民族最普遍也是最隆重的一种礼节。
当好客的藏族主人向客人敬献哈达时,客人应躬腰接受;走进普通藏民的家,切记不可用脚踩门槛;要称呼人名时,一般在名字后面加“啦”字,以示对对方的敬重、亲切。
主人如请客人落座,可盘腿而坐,切勿伸直双腿,脚底向人;接受礼物,用双手接。
此外,不能随便用手去抚摸藏族人的头顶。
寺庙西藏对游客开放的很多寺庙都是藏传佛教寺庙,藏民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
所以,在转经时一定要按顺时针方向行走,切不可逆时针方向行走。
而少数的苯教寺庙,转经的方向正好相反,应该逆时针行走。
同时,在寺庙佛殿之内,不可大声喧哗和随意触摸佛像,在没有允许的情况下,更不能在佛殿内进行录像、照相等。
西藏作为一个宗教信仰比较广泛的地方,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细节也跟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比如,很多藏族老者在转经的时候,身后会跟着一些挂着红绸子的羊,这种被称做放生羊,不可对这些羊进行骚扰。
三口一杯三口一杯是藏民族在会客时最主要的一种礼节。
三口一杯的程序大概为这样:客人先用右手无名指沾点酒,向空中、半空、地上弹三下,以示敬天、地和祖先(或者敬佛法僧三宝),然后小喝一口,主人会把杯子倒满,再喝一口,主人又会把杯子倒满,这样喝完三次,最后把杯子中的酒喝完。
伸舌头藏族人伸舌头是一种谦逊和尊重对方的行为,而不是对他人不敬。
双手合十表示对客人的祝福。
藏族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与汉族有很大的不同。
在称呼藏族朋友的时候,可以在后面加一个“啦”字,“啦”是敬称,这样显得尊重他,特别是初次见面的朋友,切忌直呼其名,这是很不礼貌的。
到藏民家做客时,在室内要盘腿端坐,脚底不要朝着人,不要东张西望。
藏族禁忌杀生,佛教徒在这方面更为严格。
虽他们也吃牛羊肉,但不亲手宰杀。
藏族人不吃驴肉、马肉和狗肉,有些地区还不吃鱼肉。
喝酥油茶时,不要急急忙忙的去接,主人会把茶双手捧到你面前,这时才能接过来喝。
另外不要在别人后背吐唾沫,拍巴掌。
到寺院、佛塔等宗教场所参观时,必须从左往右绕行(到苯教寺庙需从右边绕行),不要跨越法器、火盆等。
另外转经筒,经轮不能逆时针转动。
不要随便摸藏族人的头,这点非常重要。
在藏族的传统文化中,除了高僧和长辈外,别人是不可以随便摸自己的头的。
这是一种非常不礼貌的行为,请大家牢记。
到寺庙参观,不要吸烟、摸佛像、翻经书等。
对于喇嘛佩带的护身符、念珠等宗教器物,不得动手抚摸。
遇到寺庙内举行法事活动,要保持安静。
不要在寺庙内和寺庙附近大声喧哗,更不能打猎和杀生。
还需要注意一些其他的小细节,比如不要用印有藏文的纸擦东西;到藏族同胞家做客,男的坐左边,女的坐右边,不能混杂而坐;看到门口生一堆火,或者门口插上树枝,上面贴一红布条,这表示这户人家里病人,切勿进入。
藏族的`风俗习惯4今天,我们接受藏民邀请参加藏族歌舞晚会。
一到夜晚,藏族家里就跳起了舞蹈欢迎各方游客。
我们走进一家藏族大院,热情好客的“扎西、卓玛”为我们献上哈达,敬一杯青稞酒。
青稞酒真香,我尝了一小口,心里甜滋滋地。
走上楼一看,喔!这里的人可真多。
扎西、卓玛在跳舞,游客们在欢唱,好热闹。
我赶紧找了座位坐下来,小桌上摆放着许多小吃,有青稞面,酥油茶,炸青稞小米,还有香香的奶酪、青稞酒。
美丽的卓玛阿姨为我们倒满酥油茶,教我们做“掌巴”。
我把青稞面放入酥油茶中,加点白糖,搅拌均匀,成了一块灰色的面团,然后放在手中揉起来,揉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这就是我做的“掌巴”。
你想来品尝、品尝吗?歌声越来越欢快,人们都围着柱子跳起了“迎宾舞”。
我也加入了舞队和“扎西、卓玛”手拉手跳起了热情的藏族舞蹈。
我们开心地跺脚,欢唱“亚雄、亚雄、亚亚雄-扎西得乐”。
卓玛阿姨美妙的歌声-“青藏高原”把晚会推向了高潮,歌声、舞蹈、欢笑声,大院里沸腾起来。
穿着盛装的扎西端着香喷喷的烤全羊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