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体制的变化

合集下载

改革开放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及变化

改革开放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及变化

改革开放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及变化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中,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进出口额从1978年的200亿美元增长至2004年的10000亿美元以上。

制成品在总出口中所占比重从早期的不到一半上升到2004年的90%以上。

制成品出口内部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除传统的纺织品、轻工业品外,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出口也迅速增长,在全部出口中所占比重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10%上升到2004年的42。

9%。

外贸主体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早期国有企业几乎支配了全部外贸发展到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与民营企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格局。

至2004年,外资企业在全部出口中所占比重已从1985年的1%上升到超过50%。

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国家战,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其中包括外贸体制的改革。

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是放开部分贸易经营权(包括对外资企业),以及贸易公司自主化改革,其中又分为三个分阶段。

(1)1979年至1987年间,政府根据政企分开,外贸实行代理制,工贸结合,技贸结合,进出口结合的原则,下放部分外贸经营权,开展工贸结合试点,简化外贸计划内容,实行出口承包经营责任制。

(2)1988年至1991年期间,全面推行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地方政府,外贸专业总公司与工贸总公司向中央承包出口收汇,上交外汇与经济效益指标。

承包单位自负盈亏,出口收汇实行差别留成。

(3)1990年12月9日,外贸企业出口实行没有财政补贴的自负盈亏,以完善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

为了配合外贸企业改革,国家采取了放宽外汇管制,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外经贸部下放部分权力等一系列配套改革的措施,增强了运用经济杠杆调节宏观经济的能力,并为外贸企业利用市场机制,自主经营创造了外部环境。

1992年开始,中国贸易政策体系的改革已经不限于贸易权与外贸企业等内容,伴随着1986年中国要求"复关"开始,中国的贸易政策改革已经开始以符合国际规则为导向,涉及到国内管理的各个方面。

中国对外贸易 1978-1992年

中国对外贸易 1978-1992年

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2年)一、1978-1992年中国对外贸易总体情况在我国进行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2年),伴随着外贸管理体制的改革和更为灵活的贸易形式,对外贸易迅速发展;海外投资与经济特区的创办,为中国对外经贸关系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工业制成品成为中国主要的出口商品。

在这一阶段,国家对外贸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外贸体制改革和外商直接投资极大地促进了外贸发展。

1978-1991年,进出口总额由206.4亿美元增长到1356.3亿美元,其中出口由97.5亿美元增长到718.4亿美元,进口由108.9亿美元增长到637.9亿美元,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6.6%和14.6%。

(见表1)为吸引资金、技术、设备,拓展国际市场渠道,创造外汇收入,同时增加就业机会,1979年,国务院批准在沿海地区开展加工贸易。

80年代中期,国际产业结构出现了新一轮调整和转移,为了抓住这一有利形势,国家进一步确立了以加工贸易为重点、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沿海发展战略,加工贸易得到迅速发展。

为了使中国的外贸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在1979年中国陆续建立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开发区等特殊经济区域(见表2),在进出口管理与经营政策、外汇政策等方面试点实行更灵活、更优惠的特殊政策,这些特殊区域对全国的外贸发展以至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平台、示范与辐射作用,是这一时期对外贸易发展最为活跃的区域。

除此之外,在1979年,国家开始对外贸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调整中央外贸领导机构、成立了一批归属工业部门管理的工贸公司、简化外贸计划内容、实行汇率双轨制以提高出口竞争力、实行进出口许可证制度等;同时中国开始招商引资,利用外部资金,扩大出口生产和创汇能力。

外商投资企业被直接赋予进出口经营权。

1979-1991年,中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50亿美元。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在中国外贸中的作用迅速提升。

在1978-1992年我国对外贸易政策主要有:(1)采取出口导向战略,鼓励和扶持出口型产业,并进口相应技术设备,实施物资分配、税收和利率等优惠,组建出口生产体系;实行外汇留成和复汇率制度;限制外资企业商品的内销;实行出口退税制度;建立进出口协调服务机制等一系列措施。

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1. 背景介绍我国进出口贸易是指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交流活动。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引擎。

2. 发展历程2.1 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0年)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较小。

1978年,中国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和完善,我国开始吸引外资、扩大对外开放,并逐步实行自由化、多元化的贸易政策。

2.2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标志着我国进出口贸易迈入新阶段。

加入WTO后,我国积极履行承诺,加强与其他成员国的合作和交流,并逐步实现市场准入、关税降低等方面的开放。

2.3 进出口额持续增长自加入WTO以来,我国进出口额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2002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了6200亿美元。

随着经济发展和贸易便利化措施的推进,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2018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已经达到了4.62万亿美元。

3. 主要特点和成就3.1 外贸结构升级近年来,我国外贸结构逐渐优化升级。

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逐渐减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重逐步提高。

同时,服务贸易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3.2 对外投资持续增加随着中国企业境外投资意识的觉醒和能力的提升,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中国企业通过对外投资,促进了技术转移、资源配置和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合作与发展。

3.3 自主品牌走向世界中国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

一些中国企业通过创新、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等方式,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例如华为、小米等科技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成功。

3.4 跨境电商的崛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跨境电商成为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的新兴业态。

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中国企业能够直接面向全球市场,实现商品和服务的快速流通。

4. 挑战与展望4.1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当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等因素给我国进出口贸易带来了一定压力。

中国对外贸易的贸易模式演变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的贸易模式演变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的贸易模式演变分析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外贸易也不断拓展。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家和第二大服务贸易国家。

中国的贸易模式经过了多个阶段的演变,这些演变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阶段:对外贸易的起步阶段(1978-1992年)这一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对外贸易非常有限,主要是一些特殊商品和技术装备的贸易。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政策,例如,“税收退还,免征,减免,返还”制度,这些政策鼓励了出口企业的发展。

同时,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放松了对外贸易管制,改善了外商投资环境,吸引了外资资金和技术的流入。

第二阶段:对外贸易大发展阶段(1992-2001年)这一时期,中国逐渐形成了对外贸易的完整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中国开放程度加强。

中国进入GATT,参加WTO,这意味着中国将正式走向国际市场。

同时,中国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将自己的贸易活动与国际市场的标准和规则相对应。

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中国进一步放宽了对外贸易的限制和管制,扩大了对外贸易的范围,加大了对外贸易的投入。

对外贸易方面,出口贸易成为重点,通过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增加了出口种类和规模。

在出口农产品方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出口国。

第三阶段:贸易模式多元化阶段(2002年至今)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内外生产力、资源配置不断优化,中国对外贸易也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

在这一阶段,政府的主导作用逐步减弱,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逐渐增强。

中国对外贸易也不再仅限于传统的商品贸易,开始涉足服务贸易和跨境电商等新领域。

服务贸易方面,中国已与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协定,发展了旅游、文化、教育等服务贸易。

在跨境电商领域,中国的跨境电商出口规模已居全球第一。

同时,中国也加强与国际贸易伙伴的经济合作,积极参与全球贸易规则制定和改革,提升了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话语权。

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战略转变

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战略转变

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战略转变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惊人的成绩, 这主要是对外开放的结果。

而作为对外开放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对外贸易更是功不可没。

然而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 我国这种有特色的对外贸易战略出了新的问题。

面临着新的挑战, 我们应审时度势, 及时进行对外贸易战略的战略转变。

一、国际环境的变化1.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经济全球化是各国经济对外开放和国际化的结果, 同时也是各国经济体制市场化的结果。

经济全球化使大部分国家融入世界经济的整体运行之中, 而且深刻地影响着各国经济的发展。

贸易自由化、生产国际化和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跨国公司已经把生产、经营和发展的空间扩大到了全球, 在全球范围内规划投资、配置资源, 并以此来带动贸易的快速发展。

据联合国统计, 1990年各国出口总额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16.2%到2000年上升为20%, 全球年平均贸易增长速度达到5.86%。

在贸易量迅速增加的同时, 贸易结构也发生变化。

过去西方发达国家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 进口原材料, 经济落后国家主要出口初级产品, 进口工业制成品。

现在, 发展中国家的汽车、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也大量进入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除了出口高科技产品, 工业制成品外、钢铁、化工等生产原材料外, 农产品也大量进入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垂直型分工逐步向水平型分工发展,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

跨国公司以市场为中心, 以越过贸易障碍、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和增加利润为目的, 综合全球各地资源、资金和劳动力, 力求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 形成了世界范围内的生产经营全球化。

2.世界经济发展水平大大提高, 传统出口面临愈来愈激烈的竞争。

世界经济发展水平低的时候, 寻找海外市场压力较小, 实行进口替代或出口替代比较容易, 但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走向了由一般制造业为主的出口导向战略, 国际竞争激烈, 出口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

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及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及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及特点巨文思 13023022教改经302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及特点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贸易体制从“国家统一经营、统负盈亏”,十四大以后向统一政策、放开经营、平等竞争、自负盈亏、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的方向深化。

——摘要1978年12月,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同志深刻总结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教训,把对外开放提高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规律的高度,明确指出了对外开放是我国的长期国策,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发展国民经济、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路线。

随后,我国又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利用两种资源——国内资源和国外资源;要打开两个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要学会两套本领——组织国内建设的本领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本领,这是我国经济战略思想的重大转变。

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提出使我国对外经济贸易进入了迅猛发展的历史新阶段。

我国对外开放是从沿海开始,逐步向内地推进的。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开始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种对外经济交往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的新格局发展,向广度和深度推进。

对外贸易总额迅速增加,市场不断扩大,经营方式日趋灵活多样;利用外资、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对外多边经济合作、对外投资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

同时,对外经济贸易体制改革也逐步走向深入。

我国对外经济贸易进入了欣欣向荣的大发展时期。

我国对外贸易的改革与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我国原有的以国家统一经营、统负盈亏为主要特征的对外贸易体制,是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在特定历史时期,这一体制对我国经济建设和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曾发挥过重要作用。

但随着国内和国际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和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原有外贸体制的垄断经营、大锅饭、财政补贴的弊端日益显现,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障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国贸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国贸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有了很大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同世界各国开展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成为中国经济最为活跃、增长最快的部分之一,中国也成为跻身世界前列的贸易大国。

中国经济不断增长,同时也促进了世界的繁荣与进步。

1978年到1991年,中国处于改革开放的探寻阶段,中国对外贸易逐步发展。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改革开放进入扩大阶段。

此时中国对外贸易除少数年份进出口贸易有小规模顺差外,多数年份均为逆差。

1995年贸易顺差突破100亿元,达到167亿美元。

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国民经济发展中对外贸易依存度逐年提高。

2001年中国加入WTO,中国全面进行改革开放。

入世带来的进出口壁垒的大幅降低使中国迅速成长为一个贸易大国。

2006年,中国的贸易增速超过了其它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成为继欧盟和美国之后的第三大贸易实体。

中国成为所有发展中国家里贸易壁垒最低的一个。

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了13%。

同时,逐步失去贸易保护的中国经济,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006年国有外贸企业降到了30%,民营企业占70%。

而在2001年,外贸行业中民营企业(不含外商投资企业)占不到10%,原有的国有外贸企业转变经营方式和新企业的加入,增加了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活力,是五年来推动中国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的关键因素。

在2001年之后,加工贸易增多,也成为中国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的因素之一,也是中国出现盈余的重要原因。

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不断加深并在9月份演变为“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市场剧烈动荡,美欧日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发展中国家经济普遍遇到较大困难,国际市场需求大幅萎缩。

在世界经济形势急剧下滑和国内要素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下,中国外贸增长呈现明显的前高后低走势。

2008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56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的对外贸易政策

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的对外贸易政策

1.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的对外贸易政策A.改革开放时期1)初期改革开放初期实行有管制的开放式贸易保护政策,这一时期的贸易政策是在对外开放的前提下,更注重奖出与限入的结合,实行有条件的、动态的贸易保护手段,因此称之为有管制的开放型贸易管制政策。

2)深化期这一时期实行有自由化倾向的贸易保护政策,1992年南巡讲话后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深化时期,对外贸易政策开始进行了深入的改革,特别是进口限制方面的改革步伐加快,首先是对关税的改革,降低了我国的关税水平,其次是减少、规范非关税措施,实行单一的有管理的汇率制度,三是根据GA TT/WTO的规则,对涉外法律体系进行完善。

另一方面就是大力促进出口的发展。

奉行顺差就是成绩,顺差就是目的“顺差至上”的重商主义思想。

B. 入世以来从2001年入世以来,我国实行一般自由贸易政策,这一时期我国对外贸易政策一方面要适应中国市场改革的特点,另一方面又要与世贸规则相一致。

我国外贸政策也从有贸易自由化倾向的贸易保护政策向有协调管理的一般自由贸易政策转变。

C. 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不良影响也蔓延至我国,对我国外贸进出口影响极为突出,扩大内需,稳定外需的政策。

2.关于中国石油安全问题(国际货物运输的主要运输方式)石油运输以管道运输和远洋货轮运输为主,管道运输主要用于陆路运输,具有量大、安全、便捷、经济等优点,管道安全密闭,基本上不受恶劣天气气候的影响,管道运输占地小,易取最短途径运输,所以是各国油田与油港、炼油中心之间的纽带。

海运是国际石油贸易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运量大,通过能力强,运费低,通过海上运输的石油量占世界石油消耗量的一半以上,我国石油进口主要来自中东,非洲和东南亚,所以我国石油进口的主要渠道是海上油轮运输。

但两种运输中都存在安全问题,在管道运输中有可能会出现有关爆炸的问题,比如2010年大连油管爆炸事件,在油的作用下火势蔓延极快且不好控制,这也暴露了事故单位管理混乱,操作程序不周密等一系列问题,对工人的安全和环境安全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 (国贸)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 (国贸)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 (国贸)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国际贸易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并为中国带来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和技术引进。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通过推出一系列的对外开放政策,吸引了外国投资和技术,逐渐成为全球制造业的工厂。

中国的出口迅速增长,尤其是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如纺织品、服装、鞋类等。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进口需求也大幅增加。

从外国进口资源和能源成为中国的重要需求之一。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降低了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进一步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中国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

不仅如此,中国通过参与区域和自由贸易协定,如亚太经合组织(APEC)、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贸协定等,进一步拓展了对外贸易的规模和范围。

中国还大力推进跨境电商发展,促进了电子商务的繁荣。

中国的跨境电商平台如阿里巴巴和京东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力逐渐增强。

然而,中国的对外贸易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中国被指责存在不公平贸易行为,如知识产权侵权和产能过剩。

此外,国际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主义情绪的上升也给中国的对外贸易带来了压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成为世界贸易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中国将继续致力于促进开放、平等和互利的国际贸易环境,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中国对外贸易体制的演变

中国对外贸易体制的演变

改革开发以来中国对外贸易体制的演变一、演变过程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外贸体制改革主要是改革单一计划管理体制,下放外贸管理权和经营权,实行外汇留成制度并建立外汇调剂市场。

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使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新的经营主体进入外贸领域,打破了国有外贸企业的垄断。

此后,中国推行了外贸经营承包制,用指导性计划逐步取代指令性计划。

按照国际贸易通行规则,建立了出口退税制度。

1992年10月,中国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根据这一目标,对财政、税收、金融、外贸和外汇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

1994年1月,中国政府取消对出口的所有财政补贴,进出口企业转变为完全自负盈亏。

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市场调剂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外贸经营领域进行了企业股份化和进出口代理制试点。

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正式颁布实施,确立了维护公平、自由的对外贸易秩序等原则,奠定了对外贸易的基本法律制度。

1996年12月,中国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

与此同时,中国多次大幅度自主降低关税,减少配额和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

这些改革使中国初步建立起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充分发挥汇率、税收、关税、金融等经济杠杆作用的外贸管理体制和调控体系。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第143个成员。

根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中国扩大了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对外开放,加快推进贸易自由化和贸易投资便利化。

在履行承诺过程中,中国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完善外贸法律法规体系,减少贸易壁垒和行政干预,理顺政府在外贸管理中的职责,促进政府行为更加公开、公正和透明,推动开放型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现状1.我国对外贸易面对的机遇。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期。

多年来,我国紧紧抓住国际制造业加快转移的机遇,正在成为世界重要的加工基地。

另一方面,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不断提高,研发、物流等服务环节的国际转移日益加快,为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历程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历程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历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丝绸之路时期,但在现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以下是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历程。

一、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1990年)1978年,中国启动了历史性的改革开放,对外贸易政策也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外贸的政策,包括设立经济特区和对外开放城市。

在这一时期,中国逐步放开对外贸易的管制,积极吸引外资,推动了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

1980年代初,中国加入了联合国,并于1986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式参与国际贸易体系。

这一时期,中国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对外经济合作逐渐深入。

二、迅猛增长期(1990年-2000年)1990年代初,中国继续深化改革,实施开放政策。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资格为中国融入国际贸易提供了更多机会。

与此同时,国际市场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之一。

1997年,中国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推动了内陆地区的对外贸易。

同时,我国积极参与区域贸易安排,签署了一系列自由贸易协定,促进了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

三、加入WTO后的全面开放时期(2001年-2010年)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中国承诺逐步实现市场经济地位,大幅度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全面开放市场。

这一时期,中国对外贸易迎来了高速增长的黄金十年。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生产和贸易中心之一,加工贸易模式成为中国外贸的重要特征。

与此同时,我国对外投资也快速增加,企业“走出去”成为一大亮点。

四、全球经济危机后的调整时期(2010年-2020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对外贸易也面临了一些新的挑战。

出口市场受到冲击,但国内市场需求的崛起逐渐成为对外贸易的新引擎。

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推动了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拓展了贸易伙伴。

简述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过程

简述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过程

简述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过程
对外贸易政策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经历了以下演变过程:
第一阶段是1978年至1990年,这一时期我国实行的对外贸易政策主要是出口导向型的政策。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企业增加出口,包括提高出口退税率、降低关税等。

第二阶段是1990年至2001年,这一时期我国对外贸易政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政府开始注重发展进口贸易,同时积极谋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且对外投资也得到了鼓励和支持。

第三阶段是2001年至2012年,这一时期我国对外贸易政策以进口和出口并重为主要特点。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政府开始实行更加开放的贸易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竞争。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出口企业的支持力度,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对一些重点产品实行出口补贴等。

第四阶段是2013年至今,这一时期我国对外贸易政策主要以“一带一路”为基础,以推动“走出去”战略为主要特点。

政府加大对外投资支持力度,同时积极推动自贸区建设,实施更加宽松的市场准入政策,为企业拓展国内和国际市场提供更多的机会。

总之,我国对外贸易政策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不断适应和引领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

未来,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深化和全球化的趋势愈加明显,我国对外贸易政策仍将继续发生变化和演进。

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及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及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及特点巨文思 13023022教改经302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及特点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贸易体制从“国家统一经营、统负盈亏”,十四大以后向统一政策、放开经营、平等竞争、自负盈亏、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的方向深化。

——摘要1978年12月,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同志深刻总结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教训,把对外开放提高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规律的高度,明确指出了对外开放是我国的长期国策,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发展国民经济、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路线。

随后,我国又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利用两种资源——国内资源和国外资源;要打开两个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要学会两套本领——组织国内建设的本领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本领,这是我国经济战略思想的重大转变。

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提出使我国对外经济贸易进入了迅猛发展的历史新阶段。

我国对外开放是从沿海开始,逐步向内地推进的。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开始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种对外经济交往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的新格局发展,向广度和深度推进。

对外贸易总额迅速增加,市场不断扩大,经营方式日趋灵活多样;利用外资、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对外多边经济合作、对外投资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

同时,对外经济贸易体制改革也逐步走向深入。

我国对外经济贸易进入了欣欣向荣的大发展时期。

我国对外贸易的改革与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我国原有的以国家统一经营、统负盈亏为主要特征的对外贸易体制,是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在特定历史时期,这一体制对我国经济建设和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曾发挥过重要作用。

但随着国内和国际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和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原有外贸体制的垄断经营、大锅饭、财政补贴的弊端日益显现,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障碍。

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对外贸易

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对外贸易

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对外贸易内容摘要:根据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的状况,分析中国经济发展采取的战略,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对外贸易导致中国国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和中国对外贸易中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对外贸易战略国民收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物贸易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在20世纪80年代实现了由初级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到90年代实现了由轻纺产品为主向机电产品为主的转变,进入新世纪以来,以电子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不断扩大。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转变基本上符合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体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战略随着国际形势的转变而转变。

改革开放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中国在制定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和发展出口产业的政策中,基本遵循了比较优势原理。

大卫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是生产的技术的相对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不同,一国可以在所有的产品上都不具有绝对优势,但在某些产品上拥有基于技术相对差异的比较优势,因此也有条件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是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

根据当时的实际,中国实施了发挥四个优势的出口商品战略,即发挥资源丰富的优势增加了矿产品和农副土特产品出口,发挥传统技艺精湛的优势发展工艺品和传统的轻纺产品出口,发挥劳动力众多的优势,发展进料加工,发挥现有工业基础的作用,发展各种机电产品和多种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加工品的出口。

在“七五”计划(1986—1990年)时期,轻纺产品超过石油成为我国最大类的出口商品,纺织品出口量跃居世界第一位,机电产品出口年均增长率达到了46%。

“八五”期间,中国大力发展机电产品出口,年均增长率达32.9%,1995年机电产品出口额达439亿美元,成为我国最大类的出口商品。

进入21世纪,中国继续大力发展机电产品出口,特别是成套设备出口,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并使其中一部分产品上升为出口的主导产品,保持外贸出口发展后劲,着重提高轻纺产品的质量、档次,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扩大花色品种,创立名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深加工、附加价值高的和综合利用农业资源的创汇农产品出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体制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体制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体制的变化国贸102 张俊学号:2010241082前言对外贸易体制是指对外贸易的组织形式、机构设置、管理权限、经营分工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制度。

外贸体制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原有的经济体制和外贸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需要。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外贸体制的改革也陆续展开,从放权、让利、分散,到推行外贸承包制和放开经营,在层次上渐次推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的重大突破。

目录一、外贸管理制度改革的探索时期(1978-1987)二、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时期(1988-1990)三、外贸企业经营机制转变时期(1991-1993)四、新型外贸管理体制建立时期(1994-2001)五、贸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时期(2002至今)第一阶段:外贸管理制度改革的探索时期(1978-1987)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对外贸易制度改革处在探索时期。

其主要措施为精简政府管职能,并向地方政府及微观经营主体下放权力。

这一阶段的外贸体制改革,主要是解决外贸行政管理过于集中在中央政府,经营统得过死,产销脱节,各级地方政府、工业部门和生产企业缺乏从事对外贸易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外贸财务上的统收统支,外汇分配制度不合理等方面问题。

改革的目标首先通过下放外贸经营权,充分调动各级地方政府、工业部门、外贸公司和生产企业的积极性,使对外贸易取得较大的发展,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对外贸易超前增长的要求。

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1.外贸经营权下放地方、工业部门和部分生产企业。

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以及计划单列市和经济特区,均开辟了外贸口岸,按批准的权限经营进出口业务,承担国家的进出口计划任务。

相继批准成立冶金、有色金属、煤炭、电子、船舶、石油化工、农业机械等十几个工业部门所属的专业进出口工贸总公司,直接对外出口本部门企业生产的产品,进口所需要的生产资料。

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罗鹏新中国成立以来60年里,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与整个国家的经济体制一样,经历了十分剧烈的转变。

一、改革开放以前的对外贸易政策自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期间,实行的是高度封闭的保护贸易政策,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外贸经营由国家高度垄断并设置较高的贸易壁垒。

1949-1952年,在没收官僚资本的进出口企业和改造民族资本的进出口企业的基础上,中国建立了国家高度垄断的外贸体制,即全国的对外贸易均由对外贸易部统一实行行政管理,各项进出口业务由国有外贸公司垄断经营,进出口商品的品种和数量严格按照计划进行。

设置了较高的贸易壁垒,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第一,高关税。

根据1951年中国实施的海关规则,进口商品的算术平均税率为52.9%,其中农产品的平均关税率为92.3%,工业品的平均关税率为47.7%。

这一关税水平远远高于GATT(关税与贸易总协定,WTO的前身)规定的关税率。

第二,各种行政壁垒。

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都需要办理配额、许可证并通过各种部门的审批。

第三,外汇管制。

对于进口所需的外汇必须申请额度并承担汇率高估的损失。

2.脱离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GATT是战后建立的国际贸易框架机构和规则体系,体现了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方向和政策规范,也反映了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愿望和利益。

但新中国成立后,既没有向GATT申请复关继承创始缔约国地位,也没有参加GATT的任何活动。

1974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又有机会重返GATT,但万分遗憾的是又一次选择了放弃,从而丧失了在战后国际贸易体系中的优势地位和应有权益。

对于实行这一贸易政策的实践效果,其积极方面是实现了进出口贸易基本平衡。

从1956年起中国一举扭转长期以来严重的外贸逆差,直到1977年其间,除了在少数年份出现少量逆差,一直保持进出口平衡且略有盈余的局面。

但其消极方面更多:外贸规模增长缓慢;长期过度保护使国内企业普遍效率低下;高度封闭难以获取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从而使中国在战后蓬勃发展的世界经济浪潮中又一次被远远抛在后头,处于边缘化的不利地位。

中国对外贸易格局的改变与未来趋势

中国对外贸易格局的改变与未来趋势

中国对外贸易格局的改变与未来趋势一、前言对外贸易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都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得到快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

本文将从贸易政策、贸易方式、贸易产品和贸易市场四个方面介绍中国对外贸易格局的改变及其未来趋势。

二、贸易政策改变1. 对外投资政策调整。

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逐步扩大,投资方向也日益多元化。

在C919大型客机、高铁、核电等领域,中国企业已具备了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能力。

2. 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中国自2013年以来着手于在全国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并已陆续成立了18个自贸区。

自贸试验区除了推广自贸,还优化了进出口环节的制度,为企业带来更大便利。

3. 缩小进出口贸易差额。

近年来,中国政府通过一系列减税、增值税退税等措施,有力地缩小了我国进出口贸易差额,提高了进出口质量,加强了监管,减少了出口企业的不良行为。

三、贸易方式改变1. 跨境电商的兴起。

随着物联网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跨境电商取得了极大的进展,成为中国贸易方式改变的重要方向。

据统计,2020年中国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了14.8%,远高于全球平均增长率。

2. 外贸数字化转型。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近年来不断推进数字化转型,尤其是在电子商务、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等领域,中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3. 进步的贸易金融服务。

越来越多的贸易金融机构开始支持中国企业进行对外贸易,并提供更普遍、便捷、适合的金融服务,成为中国贸易融资改变的重要方向。

四、贸易产品改变1. 加强高技术产品出口。

随着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高技术产品的出口越来越得到重视,创新驱动下的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出台,为中国高端制造业的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2. 加强服务贸易出口。

我国服务贸易进口和出口也在加快发展。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与国际贸易规则的日益接轨,综合服务贸易将成为未来贸易发展的重要方向。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与变化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与变化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与变化自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开启之后,中国的外贸一直处于不断发展与变化之中。

40年的时间,见证了中国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也见证了中国外贸在新时代下的变革与挑战。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与变化。

进出口总量的快速增长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总量一直在快速增长。

201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已经达到了30.51万亿元,相比于1978年的125.1亿美元,增长了200多倍,远超其他国家。

这个巨大的数字背后,反映了中国外贸的快速发展与壮大,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体现之一。

贸易结构的不断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对外贸易的贸易结构也不断发生了变化。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对外贸易主要集中在传统的低附加值产品,如纺织品、皮革、轻工工艺品等,这些产品以数量为主导,价格较低。

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中国逐渐开始生产高附加值商品,如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高科技产品等,这些电子产品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为中国对外贸易的贸易结构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贸易伙伴的不断扩展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对外贸易伙伴也在不断扩展。

过去中国以发达国家为主要贸易对象,但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对非洲、南美等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不断增长,这些发展中国家成为了中国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

而在中国与欧盟、中美等贸易大国之间,争议与不信任也在逐步增加,这也表明了中国对外贸易在新时代下的挑战和不确定性。

电子商务的崛起40年的时间,电子商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了中国对外贸易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

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我们的对外贸易的速度和效率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提高了交易的效率与便捷性。

在此过程中,它也为小微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许多小型企业逐渐走上了国际贸易的大舞台。

稳步推进进口自由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也在不断地调整和改变。

小市场、自贸区、产业园区的建立,提供了一系列平台,为高水平开放和国际合作搭建了新的平台。

中国对外贸易 1978-1992年

中国对外贸易 1978-1992年

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2年)一、1978-1992年中国对外贸易总体情况在我国进行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2年),伴随着外贸管理体制的改革和更为灵活的贸易形式,对外贸易迅速发展;海外投资与经济特区的创办,为中国对外经贸关系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工业制成品成为中国主要的出口商品。

在这一阶段,国家对外贸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外贸体制改革和外商直接投资极大地促进了外贸发展。

1978-1991年,进出口总额由206.4亿美元增长到1356.3亿美元,其中出口由97.5亿美元增长到718.4亿美元,进口由108.9亿美元增长到637.9亿美元,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6.6%和14.6%。

(见表1)为吸引资金、技术、设备,拓展国际市场渠道,创造外汇收入,同时增加就业机会,1979年,国务院批准在沿海地区开展加工贸易。

80年代中期,国际产业结构出现了新一轮调整和转移,为了抓住这一有利形势,国家进一步确立了以加工贸易为重点、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沿海发展战略,加工贸易得到迅速发展。

为了使中国的外贸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在1979年中国陆续建立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开发区等特殊经济区域(见表2),在进出口管理与经营政策、外汇政策等方面试点实行更灵活、更优惠的特殊政策,这些特殊区域对全国的外贸发展以至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平台、示范与辐射作用,是这一时期对外贸易发展最为活跃的区域。

除此之外,在1979年,国家开始对外贸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调整中央外贸领导机构、成立了一批归属工业部门管理的工贸公司、简化外贸计划内容、实行汇率双轨制以提高出口竞争力、实行进出口许可证制度等;同时中国开始招商引资,利用外部资金,扩大出口生产和创汇能力。

外商投资企业被直接赋予进出口经营权。

1979-1991年,中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50亿美元。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在中国外贸中的作用迅速提升。

在1978-1992年我国对外贸易政策主要有:(1)采取出口导向战略,鼓励和扶持出口型产业,并进口相应技术设备,实施物资分配、税收和利率等优惠,组建出口生产体系;实行外汇留成和复汇率制度;限制外资企业商品的内销;实行出口退税制度;建立进出口协调服务机制等一系列措施。

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外贸的演变及影响

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外贸的演变及影响

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外贸的演变及影响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外贸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外贸主要由国家体制下的对外贸易公司负责,而在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后,外贸经营已经逐渐实现市场化,企业主体地位得以提升。

本文将从改革开放初始阶段到今天的外贸形势进行梳理,探究外贸改革带来的影响。

一. 初期对外贸易政策调整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的对外贸易管理遵循了“全家出动,全国发展”的原则,即国家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统一监督,所有对外贸易业务都由国家委托外贸公司代理。

这一时期,外贸公司是政府的直接代表,负责了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组织、实施和监督,形成了一条受政府直接控制的“国家贸易通道”。

1984年,外贸体制改革开始了。

经济特区、沿海开发开放区和边境开放地带率先试水,建立了以企业为主导的新型外贸体制。

1985年,全国范围内的外贸体制改革措施逐步推进,外贸体制改革进入了全面推进的快车道。

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主要包括“享受国家对出口企业实行退税”、“由国家统一控制转向市场调节”等,这些调整的政策为外贸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 企业主体地位的提升20世纪80年代,我国与国外的贸易逐步增长,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在许可证制度改革后小试牛刀,掀起了市场化的新浪潮,外贸企业开始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寻求与海外市场进行直接的贸易往来以及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随着国家对外贸易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产业政策的不断完善,企业主体地位得以提升,他们已经成为跨越国界、进行国际贸易的重要力量。

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体和生力军,外贸体制也由以外贸公司为主导,逐渐转变为公司自主经营,企业快速成长壮大。

三. 外贸增速逐渐放缓新世纪至今,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规模稳步增长。

但同时也发现,贸易增速稳中微降,这与全球贸易形势变化、自身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有关。

在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的背景下,对美出口额下降,尤其是在制造业和原材料出口上,负增长严重。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体制的变化国贸102 张俊学号:2010241082前言对外贸易体制是指对外贸易的组织形式、机构设置、管理权限、经营分工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制度。

外贸体制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原有的经济体制和外贸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需要。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外贸体制的改革也陆续展开,从放权、让利、分散,到推行外贸承包制和放开经营,在层次上渐次推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的重大突破。

目录一、外贸管理制度改革的探索时期(1978-1987)二、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时期(1988-1990)三、外贸企业经营机制转变时期(1991-1993)四、新型外贸管理体制建立时期(1994-2001)五、贸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时期(2002至今)第一阶段:外贸管理制度改革的探索时期(1978-1987)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对外贸易制度改革处在探索时期。

其主要措施为精简政府管职能,并向地方政府及微观经营主体下放权力。

这一阶段的外贸体制改革,主要是解决外贸行政管理过于集中在中央政府,经营统得过死,产销脱节,各级地方政府、工业部门和生产企业缺乏从事对外贸易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外贸财务上的统收统支,外汇分配制度不合理等方面问题。

改革的目标首先通过下放外贸经营权,充分调动各级地方政府、工业部门、外贸公司和生产企业的积极性,使对外贸易取得较大的发展,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对外贸易超前增长的要求。

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1.外贸经营权下放地方、工业部门和部分生产企业。

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以及计划单列市和经济特区,均开辟了外贸口岸,按批准的权限经营进出口业务,承担国家的进出口计划任务。

相继批准成立冶金、有色金属、煤炭、电子、船舶、石油化工、农业机械等十几个工业部门所属的专业进出口工贸总公司,直接对外出口本部门企业生产的产品,进口所需要的生产资料。

授予一批生产设备、技术条件较好,并有生产出口产品经验和一定自营能力的大中型生产企业以外贸自营权。

2.针对长期以来实行外贸收购制形成的工贸分家、产销脱节以及生产企业缺乏搞外贸的积极性等一系列问题,推行工贸结合的试点改革,以消除生产企业与世界市场之间的“隔层”,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适销性和国际竞争力。

3.改革外贸计划体制,逐步减少和缩小指令性计划范围,增加和扩大指导性计划范围。

到80年代中期,指令性计划业已缩减到仅限于两个方面:一是进口和出口总额;二是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少数大宗进出口商品,仍下达指令性计划指标。

4.调整外贸财务体制。

由于种种客观条件的阶制,在改革的第一阶段中并未对中央财政统负外贸盈亏的财务制进行大的改革,仅做了一些局部性的调整:即原有外贸专业公司及其分公司的盈亏由中央财政统负的格局维持不变;工业部门所属的外贸公司和工贸公司财务直接同中央财政挂钩;地方外贸公司的进出口盈亏由地方财政自负。

这一时期,由于指令性计划的存在,企业为了完成进出口任务,不得不不计成本扩大出口;进口计划则使企业只能以大大低于国际市场进货成本价格将商品调拨给国内用户。

所以,国家为减轻企业损失,对企业进行了相应补贴(如下表1)。

表1 中国对粮食、棉花、砂糖、化肥、农药的进出口补贴金额然而,国家补贴却并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则,延缓了外贸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机制的建立。

同时,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国家因这种补贴造成的财政负担也越来越重,对财政收支平衡形成了威胁,而且国家提供外贸补贴也不符合国家贸易规范,因此取消对外贸易的指令性计划,取消国家财政补贴也势在必行。

第二阶段: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时期(1988-1990)这一时期的外贸管理体制改革处于深化时期,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推行对外贸易承包责任制,并逐步加以完善。

向国家承包出口收汇的执行主体由外经贸部下属的外贸企业扩展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各外贸专业公司,这些公司向国家承包出口收汇、上缴中央外汇额度和经济效益指标。

主要目标是建立外贸企业自负盈亏的机制。

这一时期的改革使中国的出口企业逐步成长为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打破了以往“大锅饭”式的财务体制。

外贸吃“大锅饭”的体制多年来一直制约着外贸事业的发展。

经过调查研究,国务院决定从1988 年起全面推行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改革的方向是建立自负盈亏、放开经营、工贸结合和推行代理制的外贸体制。

通过建立和完善以汇率、税收等为主要杠杠的经济调节体系,推动外贸企业实现自负盈亏。

实践证明,实行外贸承包责任制初步改变了责权利分离的状况,大大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力促进了外贸的发展。

第二阶段改革理论上的探讨,主要围绕外贸承包责任制的问题展开。

其主要内容是:1.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政府以及全国性外贸总公司向国家承包出口收汇,上缴中央外汇和相应的补贴额度,承包基数三年不变。

2.取消原有使用外汇控制指标,凡地方、部门和企业按规定所取得的留成外汇,允许自由使用,并开放外汇调剂市场。

3.进一步改革外贸计划体制,除统一经营、联合经营的 21 种出口商品保留双轨制外,其他出口商品改为单轨制,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直接向中央承担计划,大部分商品均由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按国家有关规定自行进出口。

4.在轻工、工艺、服装三个进出口行业进行外贸企业自负盈亏的改革试点。

三年来的实践表明,承包制的推行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首先,它打破了长期以来外贸企业吃国家“大锅饭”的局面,为解决责权利不统一的状况迈出了一大步,从而大大调动了各方面特别是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外贸的发展。

其次,它有利于解决中国经营体制上长期存在的政企不分问题,让企业逐步走向自主经营的道路。

再者,它促进了工贸结合,有利于增强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但出口承包责任制只是一种在改革中的过渡体制.存在很多不符合国际贸易规范的做法,所以也暴露出一些弊端:1.尚未建立外贸的自负盈亏机制。

承包制仍然保留了中央财政对出口的补贴,财政补贴是一种非规范化的行政性分配,带有主观随意性,也不符合国际贸易的通常做法。

2.助长了局部利益的膨胀和不平等竞争的加剧。

对不同地区的承包企业规定不同的出口补贴标准和不同的外汇留成比例,从而造成了地区间的不平等竞争,诱发了对内的各种抢购大战和对外的竞相削价销售,造成外贸经营秩序的混乱。

3.企业行为短期化。

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刺激下,缺乏中长期投资眼光和积极性,只重承包期内任务的完成和超额完成,往往忽略了外贸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企业宁可转产附加值低且易迅速出口、换汇成本低的产品,导致国家外向型企业产品结构长期处于低水平运行。

4.承包期一定三年不变,未能适应国内非经营环境的变化。

遇有重大的环境变化,承包企业往往难以完成承包任务。

这一阶段,我国对外贸易经营企业的规模和数量有了很大发展,急需建立一套多层次的、既灵活又规范的宏观管理体制。

第三阶段:外贸企业经营机制转变时期(1991-1993)这一轮外贸体制改革重点放在微观管理层的变革,它既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也是前一阶段简政放权道路的延续。

国务院于1990年底决定进一步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并于1991年开始实施。

这次改革使中国外经贸易管理体制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外贸企业自负盈亏使出口的发展摆脱了国家财政状况的制约,企业自主经营有利于出口生产发展的长远规划,以保证国家外贸出口的稳定发展;这一改革使中国外贸体制在自负盈亏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更便于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也更适应国际贸易规范的要求。

主要内容有以下五点:1.在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实行了外贸企业出口自负盈亏的改革,取消了国家对外贸出口的财政补贴,对出口总额、出口收汇、上缴外汇仍维持承包制,但改为一年一核承包指标。

2.改变外汇留成办法,由过去按地区实行差别比例留成改为按大类商品实行统一比例留成。

3.调整了出口商品的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范围,缩减了配额和许可证管理商品的范围。

从1992年起,基本上取消了进出口指令性计划,实行指导性的总量计划,允许绝大多数进出口商品放开经营,少数商品实行公开、透明的配额许可证管理。

4.改革关税制度。

1992年1月1日起,主动降低225个税目商品的进口关税率;1992年12月31日起调减3371个税目商品的进口关税率,使关税总水平下调7.3个百分点;1993年12月31日调减2998个税目的进口关税率,平均降税率为8.8%。

5.深化外贸企业内部机制的改革,推动外贸企业转换经营机制。

同时,推动外贸企业开展实业化、集团化、国际化经营,形成若干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以外贸为龙头的贸工相结合的外向型企业集团。

在一系列改革措施中,有两项特别重要:1.取消国家财政对出口的补贴,按国际通行的做法由外贸企业综合运筹,自负盈亏;2.改变按地方实行不同外汇比例留成的做法,实行按不同商品大类统一比例留成制度。

此后,中国外贸经营基本打破了“大锅饭”体制,外贸企业的经营机制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外贸财政补贴的取消使外贸企业第一次被真正作为外贸经营主体和参与竞争的独立实体而受到重视,使国内外贸企业能够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前提下,建立和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营机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国际竞争能力,从而在更深更广的范围内参与国际分工,促进市场秩序健康发展,同时,它还扩大了企业对外汇的支配使用权,有利于保持适度的进口增长,为进一步拓展对外贸易关系创造了良好条件。

另外,为了保证国家收汇并防止逃汇、套汇,外汇管理部门和结汇银行实行跟踪结汇,加强了对出口外汇的管理。

截止至 1993 年底,中国有外贸经营权的各类企业 ( 不包括已投产的 8 万多家外商投资企业 ) 达 8000 多家。

原有的宏观管理模式已明显不能适应外贸发展的需要。

企业自主权的扩大,企业产权制度的变革,也呼唤政府建立一套多形式、多层次、既灵活又统一的管理体制。

为此,国家提出按现代企业制度改组国有企业,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外贸企业进行股份制的试点工作,鼓励专业外贸公司实行进出口代理制,鼓励工贸结合,发展实业化、集团化、国际化经营,从整体上促进全国外贸规模的发展。

第四阶段:新型外贸管理体制建立时期(1994-2001)这一时期的外贸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是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外贸管理制度框架,其主要任务是完善外贸宏观管理体系。

主要内容有以下五点:1.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发挥汇率对外贸的重要调控作用,实现汇率并轨和有利于出口的信贷和税收制度。

进一步实施对外贸易企业的自负盈亏管理。

继续强化经济手段的调控作用,完善出口退税制度,中央财政承担了所有的出口退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