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理论综述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研究的文献综述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研究的文献综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FDI)是指中国企业在境外投资并持有对外实体企业的股权或投资。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对外投资方式和领域也日益多元化。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不仅为中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机会,也对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探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及其相关研究成果。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自1979年实行对外开放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起初,中国企业主要通过政府引导和支持的方式进行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资源开采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企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投资领域也逐渐扩展到制造业、金融业、科技创新等领域。
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出规模首次超过外商直接投资流入规模,成为全球最大的海外投资国之一。
1. 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资源获取途径,有利于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也为中国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转型。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还有助于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2. 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不仅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对全球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的对外投资活动促进了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为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也有助于促进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增长,为全球投资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
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领域,国内外学者们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模式、动因和效果、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宏观经济的关系、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方面。
1. 发展模式、动因和效果关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模式、动因和效果的研究较为广泛。
第四章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概述 《国际投资学》
8 技术地方化理论
• 8.1 产生背景 • 8.2 发展学家沙加亚·劳尔(Sanjaya Lall)在 1983年出版的《新跨国公司:第三世界企业的发 展》一书中,在深入研究印度跨国公司的竞争优 势和投资动机的基础上,从技术变动的角度首次 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的技术地方化理 论(Localized Technological Change Theory),以 解释发展中国家通过对技术的引进、创新来进行 国际直接投资的行为。
4.2 投资的三种动机
从投资国的角度将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划分为三种类 型:第一种是自然资源导向型,第二种是劳动力导向型, 第三种是市场导向型。垄断优势理论过于强调企业对国际 直接投资行为的影响,忽略了宏观经济因素和国际分工原 则,有失偏颇。国际分工原则和比较优势原理对国际直接 投资的讨论中应该是一致的。小岛清的比较优势投资理论 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投资国与东道国的技术差距越 小越好;第二,中小企业在制造业的投资比大企业更具有 优势;第三,无论是投资国还是东道国都不需要有垄断市 场。
第四章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概述
本章要点:
➢学习国际投资理论的发展渊源
➢运用相关理论,解释企业的跨境投资经 营行为
• 1.1 海默的开创性研究 • 1.2 金德尔伯格的补充 • 1.3 理论评价
1.1 海默的开创性研究
美国学者海默(Stephen Herbert Hymer, 1960)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完成的博士论文中, 首次以垄断优势来解释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 为。海默认为,国际资本流动理论中提出的“国 际间资本流动主要是由利率差异所导致”的说法 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现象。他指出, 直接投资是伴随着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而产生的, 因此,国际资本流动的决定因素是企业的跨国经 营的程度。
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关系理论综述
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关系理论综述张如庆(安徽财经大学,蚌埠233041)【摘 要】 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可以归结为替代和互补两种,由于考察的角度、假设的条件和影响的因素不同,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替代和互补在理论上的这种非严格区分性表现为:在实践中,替代和互补可能是同时存在的,只不过互补关系可能常大于替代关系,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在地理区域与产业分布上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日益融为一体,以至于实证分析一般体现为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总体上是互补的。
【关键词】 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贸易; 替代; 互补【中图分类号】F83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222(2009)01-0056-04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贸易始终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中心议题,传统的贸易理论研究往往重视自由贸易政策对国际贸易发展的作用,而忽视资本自由流动对贸易的影响,或者在国际间资本不流动的非现实性假定中构造形式完美的自由贸易理论模型。
然而,现实情况是: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贸易间,特别是国际直接投资(FDI)与国际贸易间具有密切的联系。
一、FDI与国际贸易关系两个典型的替代和互补模型俄林(Ohlin)等认为,在开放经济中,国家间因生产要素自然禀赋不同而引起的生产要素价格差异,将通过生产要素和商品的国际流动两条途径逐步缩小,最终实现价格均等化。
“通过货物与生产要素两项流动,或是其中之一的流动———遇到阻力最小时———,就能促进国际价格平衡。
”因此,当国际贸易发生障碍增加时,国际贸易量就会减少,要素的国际间流动就会增加,以抵消国际间的要素价格差。
这时,资本流动将替代贸易,由此达到要素价格的均等。
Mundell(1957)从传统赫克歇尔—俄林(HO)理论的两个国家、两种要素和两种产品的分析框架出发,假定:(1)A国资本要素丰富,B国劳动力要素丰富;(2)A国在资本密集型产品X的生产方面拥有比较优势并出口之,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Y,B国在Y的生产方面拥有比较优势并出口之,进口X;(3)A、B两国具有相同的生产函数。
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理论综述
高 ,国内基础设施有 了较大 的改进 ,投资
环境得到 改善 ,对外直接投 资的吸引力加 大 。外国对 本国的投资量有所 增加 ,本 国 的对外直 接投 资开始 出现 ,但投 资水 平仍 然很低 ,净对外直 接投 资仍呈负数增长 。 第 三 阶 段 , 人 均 国 民 生 产 总 值 在 2 0 — 7 0 元之间。经济 实力有了很大 00 45 美
按人均 国民生产总值 ,投资发展 阶段 理论区分 了五个经济发展 阶段 。 第一阶段 ,人均国 民生产 总值在 4 0 0 美元 以下 。处于这 一阶段的 国家经济发展
密相关的。威 尔斯 主要从 三个方面分析了
发展 中国家跨 国企业 的相对 比较优 势。
中 国 家对 外 投 资 理 论 , 并 结合 中 国 实 际提 出这 些 理 论 对 中 国 对 外 直 接 投 资
展 中国家跨 国企业提 高市场 占有率 的有 力 武 器。发展 中国家企 业营销费用 明显低于
发达国家的水平 ,但 适于 中低收入水平的
阶 层。
高, 使该 国的东道国区位优势逐渐丧 失。 在 这一阶段上 ,外 国对本 国的直接投资仍大
于 本国的对外直接投 资 ,但本国对外直接
威尔( nwe1 Ca t l和托兰惕诺(oe t o 的技 ) T lni ) n 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理论 和拉奥( ・ aI S L l的 )
论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我国企业实施_走出去_战略的借鉴意义.pdf
对策与战略论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借鉴意义□肖利秋许晶(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商学院,广东广州510405)摘要: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有助于缓解我国出口企业面临的日益严重的国际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对于推进我国产业结构提升和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具有现实而长远的重要意义。
伴随着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有条件的本土企业选择“走出去”投资战略。
研究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可以为现阶段我国企业成功“走出去”提供战略投资和路径选择的有益借鉴。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区位选择;产业选择;核心竞争力Abstract: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of "making way into the world market" and actively carrying out FDI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re helpful to ease the growing trade frictions and barriers faced with China export enterprises, which will have realistic and long -term importance for advancing China’s industry structure and strengthening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our enterprises. Along with increasingly improve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e-conomy, more and more qualified local enterprises make choice of “making way into the world market”. Research on the theory of outward FDI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can serve as a useful reference of the strategic in-vestment and approach choice for our enterprises suc-cessfully making way into the world market.Keywords:developing countries;FDI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location choice;industrial choice; core competitiveness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快速增长,国际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的日益增多以及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使我国外向型企业面临日益严峻的生存压力。
发展中国家投资理论讲义
• 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能力的提高是与它们对 外投资的累积增长直接相关的,技术能力 的积累是影响其国际生产活动的决定性因 素,同时也影响着其对外投资的形势和增 长速度。
• 因此,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产业分布和 地理分布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化的 ,并且是可以预测的。
(五)小泽辉智(Ozawa)的一体化国际投资发展 理论
第四阶段,人均GDP在4750美元以上,处于 这一阶段的国家是发达国家,它们拥有了 强大的所有权优势,净对外投资呈正数增 长
(二)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 (Small—scale Technology Theory, Louis T.Wells,1983)
•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比较优势来源于小 规模生产技术,这种小规模生产技术带来 的低生产成本等比较优势能够使生产者获 得比较利益。
(三)劳尔的技术地方化理论 (The Theory of Localized Technological Change, Lall Sanjaya,1983)
对成熟技术或生产工艺的应用和改进,可以 使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形成和发展自己的特 定优势,进而实施对外投资。
(四)坎特威尔和托伦惕诺(John Cantwell(Paz Estrella E.Tolentino,1990)的
发展中国家投资理论讲 义
2024年2月1日星期四
(一)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 Development Cycle, John Dunning, 1981)
第一阶段,人均GDP在400美元以下,处于这一阶 段的国家由于没有产生所有权优势,因而没有直 接投资输出,由于本国投资环境太差,只有少量 直接投资流入;
第三章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规模经济优势案例:
企业是国内融资成本低还是国外融资 成本低?
公司规模较小,国内融资成本低 公司规模较大,国际融资成本低
瑞士雀巢公司 英国糖果公司
知识产权优势
包括生产技术、管理与组织技能及销售
技能等一切无形资产在内。
销售技能、渠道的重要性
投资要重视现金流的连续性
渠道为王 现金为王
案例:山东秦池酒厂的没落
没有提及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产业、技术
和市场等)
第二节 以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的国际直 接投资理论
垄断优势论
产品生命周期论 内部化理论 边际产业扩张论
国际生产折衷论
一、垄断优势理论 (Monopolistic Advantage Theory)
1.理论背景:
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是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又
两人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二人并列为这一理论的创立者; 由于该理论主要是以产业组织学说为基础展开分析,因此也被称为产业组织理
论分析法。
斯蒂芬·赫伯特·海默
斯蒂芬·赫伯特·海默(Stephen Herbert
Hymer),1934-1974, 加拿大经济学家, 跨国公司理论之父。生于蒙特利尔,死于美 国纽约州的山达肯的一场车祸。 1960年美 国学者斯蒂芬·海默(Stephen Hymer)在 麻省理工学院完成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 国际化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率 先对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首次提出了垄断 优势理论。
称所有权优势论、公司特有优势理论。
1960年,美国学者斯蒂芬〃海默(Stephen H.Hymer)在他的博士论文《国内企
业的国际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中首次提出了垄断优势来解释FDI的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综述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综述一、主流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国际直接投资的研究对象是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研究的核心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决定因素、行为方式和条件等。
目前对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较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
1、垄断优势理论(Monopolistic Advantage Theory〕美国学者斯蒂芬·海默(Stephen Hymer, 1960)在其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运用西方微观经济学关于厂商垄断竞争的原理来说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指出大企业凭借其特定的垄断优势从事对外直接投资。
它是一种说明当代跨国公司在海外投资具有垄断优势的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是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独立的理论,开创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先河。
后来金德尔博格〔Kindleberger,1969〕推进了海默的思想,认为跨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时具有规模优势、市场优势、生产要素优势等。
约翰逊〔Johnson,1970〕从知识资产的占用和使用的角度,阿利伯〔Aliber,1970〕从货币和资本的角度,卡夫斯〔Caves,1971〕从产品的异质化能力、知识和技术等核心资产的角度,彭罗斯〔Penrson,1976〕从规模经济的角度论述了企业的垄断优势。
邓宁〔Dunning,1977〕进一步把这种优势开展为“所有权优势〞。
即经过其导师金德尔伯格(Charles P·Kindleberger)以及其他学者的补充,开展成为完整的垄断优势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首次提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不完全竞争出发,在市场不完全的情况下,企业才能够以自己的各种垄断优势,如技术优势、资金优势、规模经济优势、管理技能和销售渠道优势等,对他国进展直接投资,方能抵消跨国经营的各项额外本钱和由此产生的劣势。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The Theory of Product Life Cycle)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于1966年5月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了?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一文,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根据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的报告, 在上世纪70年代,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占 全球贸易的1/5。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 这一比例已上升到1/3。在所有行业中,制
造业中的企业内贸易比重更大,有的行业 达到了3/4以上,特别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和
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的行业,企业内贸易占
有更加重要的地位。由此可见,跨国公司
在上述两个命题的基础上,该理论的基本结论是: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和地理分布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化的,并且是可以预测的。
根据坎持韦尔等人的研究,发展中国家跨 国公司的海外直接投资遵循下面的发展顺 序:首先是在周边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充 分利用种族联系;随着海外投资经验的积 累,种族因素重要性下降,逐步从周边国 家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扩展直接投资;最后, 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之上,为获取更先进的 复杂制造业技术开始向发达国家投资。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在分析方 法上存在较严重的缺陷。邓宁用人均GDP作为经济
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进而与一国的国际投资地位 联系起来,这是值得推敲的。
经济发展水平接近的国家在人均GDP方面往往表现 出较大的差异,而人均GDP相同的国家也很难保证 就是处在相同的经济发展阶段。
此外,净对外投资这个相对概念并不能够真正反映 一国国际投资地位,位于吸引FDI和对外投资低端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空客的第一个型号 A300的生产中,这样的分工就开始了:含驾 驶舱的机头段、中机身下半部分和发动机挂架 由法国航宇公司生产,机翼主体由英国航宇公 司生产,机身的其余部分和垂尾由德国空中客 车工业公司生产,机翼前后缘和各活动翼面由 荷兰福克联合航空技术公司生产,客舱门、起 落架舱门和平尾由西班牙航空公司生产,这些 部件从欧洲各地运往德国或法国,在汉堡或图 卢兹的总装线上加以组装。而在后续机种的开 发和生产中,美国、日本、中国等地的全资子 公司也参与其中。
国际投资学教程课后题答案解析((完整版))
第一章1.名词解释:国际投资:是指以资本增值和生产力提高为目标的国际资本流动,是投资者将其资本投入国外进行的一阴历为目的的经济活动。
国际公共(官方)投资: 是指一国政府或国际经济组织为了社会公共利益而进行的投资,一般带有国际援助的性质。
国际私人投资:是指私人或私人企业以营利为目的而进行的投资。
短期投资:按国际收支统计分类,一年以内的债权被称为短期投资。
长期投资:一年以上的债权、股票以及实物资产被称为长期投资。
产业安全:可以分为宏观和中观两个层次。
宏观层次的产业安全,是指一国制度安排能够导致较合理的市场结构及市场行为,经济保持活力,在开放竞争中本国重要产业具有竞争力,多数产业能够沈村冰持续发展。
中观层次上的产业安全,是指本国国民所控制的企业达到生存规模,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及较大的产业影响力,在开放竞争中具有一定优势。
资本形成规模:是指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如何筹集足够的、实现经济起飞和现代化的初始资本。
2、简述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投资的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特点?(一)投资规模,国际投资这这一阶段蓬勃发展,成为世纪经济舞台最为活跃的角色。
国际直接投资成为了国际经济联系中更主要的载体。
(二)投资格局,1.“大三角”国家对外投资集聚化 2.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不断增加 3.发展中国家在吸引外资的同时,也走上了对外投资的舞台(三)投资方式,国际投资的发展出现了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齐头并进的发展局面。
(四)投资行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直接投资的行业重点进一步转向第二产业。
3.如何看待麦克杜格尔模型的基本理念?麦克杜格尔模型是麦克杜格尔在1960年提出来,后经肯普发展,用于分析国际资本流动的一般理论模型,其分析的是国际资本流动对资本输出国、资本输入国及整个世界生产和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
麦克杜格尔和肯普认为,国际间不存在限制资本流动的因素,资本可以自由地从资本要素丰富的国家流向资本要素短缺的国家。
资本流动的原因在于前者的资本价格低于后者。
第2章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二)基本假设
内部化理论的三个基本假设 ●企业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从事各种贸易活 动存在各种障碍,其内部化经营的目的是 利润最大化 ●生产要素市场尤其是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 时,企业可以以内部市场替代外部市场 ●在不完全市场上实施内部化来到降低生产 成本,当这种内部化跨越国界时就产生了 跨国公司和对外直接投资。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产品创新阶段
(New Product Stage) 产品成熟阶段 (Mature Product Stage) 产品标准化阶段 (Standardized Product St 将垄断优势、产品生命周期和区位因素结合起
来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时机和区位的选 择 从动态的角度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并增添了时 间因素 把国际直接投资同国际贸易和产品的生命周期 结合起来解释美国战后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与 区位的选择 使国际投资理论既可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也 可用来解释新产品的国际贸易。
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The 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 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由所有权优势、内部 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这三个基本因素决定的。 所有权优势 内部化优势 对外直接投资 区位优势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产生的背景
(六)内部化理论的局限性
• 与其它理论相比,内部化理论属于一般理 论,能解释大部分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同时,内部化理论不同程度地包含了其他 理论。
• 未考虑非生产要素的影响,只考虑自 身成本与利润之间关系 • 忽略了外部不完全市场对投资的积极 作用
第三节 考虑区位因素的国际直接投 资理论
• 一、国际产品周期理 论 • 二、国际生产折衷理 论
FDI理论的比较研究文献综述
准化产品.或为了适应东道国市场需求而将其原来的 产品改进或多样化等;(3)该理论无法解释在国际分 工深化条件下的境外直接投资行为。
2边际产业投资理论 日本小岛清在1977年出I;叵的《对外直接投资论》
明了FD飕程自身所产生的效率或租金。巴克利(P
Buckley)雨1卡森(M
c
J
中用国际贸易比较优势原理,推论出日本对外直接投
润。企业垄断优势来自于: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不完 全的优势。如产品特异性和专利知识产权等,凭借较
高的金融信用等级在资本市场上的筹资能力.管理技 能的优势,规模经济的优势,从而产生低成本经营优
流动。资本在国际间流动是从拥有丰裕资本从利率水 平较低的国家流向资本稀缺而利率水平较高的国家, 直到利率差异消失为止,这时资本投资的利润将达到
I雪的比较优势产业,而东遭国利用这些比较优势扩大 生产。扩大出口.按边际产业顺序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而保留本国比较优势产业扩大出口,既可实现产业国 际性转移.又可促进贸易发展,所以称为顺贸易导向 的投资。 (二)基于不完全市场假设的FDI理论 传统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都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
论中最具有代表性及研究特点的理论。尽管从20世纪
8£9á ?S•Íê,ÈyiC)ÚAŽÍåÑ,XEÖ*üûÚd ÑLCçKÂNl '!åÑÍê,ÈyiC,X)„(ŠâåÑ4£#"¥)EózžJüê+ 4£#",X!Uá,Ì/Ä4§ÜE-ÔrL™‰EîE›Í?S•Íê,ÈyiC)ÚA EÖ*üû,XÚd-è0Jv2öZEÖÜåÑÍê,ÈyiC¥),X)ÚAŽqBÛÎZE-o)ÚAŽÍåÑÍê,ÈyiC,X/ÃÛÐ0*üžJL :!AŽ[ F¥ùLò ÑÕîÍê,ÈyiC,X!Eݽ-è0J !EݽÍê,ÈyiC6Ñúäs,XGKKÂNlÄE¯9„,Xê4~È4£#"<)×ê,XE¯/ßt¿ÈÑÕî,XÍê,ÈyiCzE¢9Ôþ¿ !86 CßÈÍÑÕîÍê,ÈyiC!EݽKÂNlE¯> -è0JÈá™Ã¹SÍê,ÈyiC!Eݽ,X)ÚAŽÈt È3ùnÑÕîÍê,È ,X!Eݽì+9¤oqBÈ—E¯Íê,ÈyiC,X9‹¥)Ä [¹Íê,ÈyiC)ÚAŽ`ÑL,ÈyiCrCÉÎ.È0U.ô4³,X&´ÚdÈ¢Íê,ÈyiCì+9)ƒWÃì+9|`G6(´2ôÝþM6ÚdÍê, yiC!Eݽ,XE¡´2ôÈÎ0ŸZ4ÐÜÚd,XŠÄG›*ü)ÚAŽ`rL,Ì4§ÜÃnûÚdânG£Úd,Ì4§ÜÃrA•Údâ?˜8 ¡ÑÕîÍê,ÈyiC!Eݽ,XØ/¡´2ôE¯> ÚdÈJñA©û,XÎ0ŸZÑÕîÍê,ÈyiC,XAuG£4£#"õ_ÈÍ)ÚAŽÚdt Îì+9~‘Ä Oj[üÐAŽŸ4¡ZA¹AŽNl,XEÝNl6 C`ãÈJÍÑYêGbÍê,ÈyiC!Eݽ,X,ÌG[)E¯> Z‡)Úȹ!80[E¯Ô!9E ,XÎ.Ä2ûy-1`0´Íê+ Íê,ÈyiC,X¥)Ã)„(Š`(M&•žC_“E¯> ZŸ4¡`4§ÈJ¢áà,X{M6Íê+ Íê,ÈyiC,X!$è ZÚd`&4‡È¹“¤oÍê,ÈyiC!EݽKÂNl,XÔþVB`È0[)ÚAŽÚdŠ,X'rA•Î.Ä1Ý0´Íê,ÈyiC!Eݽ,ÌG)Ú 4ÐEÄ`[,X)ÚAŽŠÄA¹0´ÚÍê,ÈyiC)ÚAŽ&4‡êF¼|´)ÚAŽ`YF¼|´)ÚAŽÈ0<[,X)ÚAŽÎ.ÄJ¢Íê,Èy `G6(´2ôÝþM6ÚdE¡Íê,ÈyiC!Eݽ,X´2ôÈÎ0Ÿ4ÐÜÚdŠÄì+9)ƒWÙÀ,XêF¼)ƒW`YF¼)ƒWÈÍ !¤5Ê×ì+9|Íê,ÈyiC!Eݽ,XÐå×5àà!EݽØüàÔM6,X{îEݽâE¯9•ã,Xì+9‡1*í`!Eݽ,ÌfG6(à È!Eݽ,XG6(´2ôÄ1¯0´Ã1h0´`1A0´ÚÿÍE¡ÑÕîÍê,ÈyiC!Eݽ,Xì+9)ƒWÃì+9|`G6(´2ôE-ÝþM > ZAº4š,XAŽEÄÄ1¯0´¢ÑL)ƒWÃ!¡Ñ)ƒWÃðF'Ñ)ƒW`Õî,X0²]ì“ÚdÑÕîÍê,ÈyiC,XYê)ƒWÄ1h ȹxç)ÚAŽÃÕîC$dAŽ1)ÚAŽÎ.ÍÑÕîÍê,ÈyiC,Xì+9|E¯> Z)ÚAŽÚdÈJEîE›,ÌG,XKÂKA×¹E¯> Z `E¯9•ãâ!Eݽ,XG6(ûE¯> )ÚAŽ`rA•ÚdÈAÈâJÍ!Eݽ,XE¡Ä1×0´ÍÑÍê,ÈyiCž!Eݽ(M&•,X4§ Íê,ÈyiC!EݽÚd,XrA•Î.ÄJÎ0ŸZÍê,ÈyiC!Eݽ,Xî4“û²&õ_ÈP`A•éÑÕîÍê,ÈyiC,XGK!´2ôJÚd s´ÄÔâÈ[B¹Þ,X)ÚAŽ`rA•ÚdÛÎÑÕîÍê,ÈyiC!Eݽ,ü,XKÂNlÈJ¤ÎZÑÍê,ÈyiC!Eݽ,Xì+9`r‘Í1* Ä :!AŽ[ "8G åÑÕîC$d9‹ª_Íê,ÈyiC-è0J HHbÍê,ÈyiCÍ4£#"¥),XG¡?U||0*üÈWÔ,È)ÚAŽ+ vA|,X&ÁK¼A±NlÄÍbÑE-Ôþ¥),XûÑ9AÈÈ *üá?Ô5à•ÄM=ÔñóÈZûo¥):â,X4£#"ÈÑ2ÔûK¼é97¾ê+ ØÑ,XêiCÈE-Í—E¯ÑY,X4£#"N²E *ü×5àHE›•ZÈLc-M=,X#Å9`Ño,XrÈÑÕîÆ4£KÛroCDÎÑK¼ÈÈQ,Xý*üÑLÖÃÑLC$dÈA}Ñ + 4£#"Ä'5àM6Í„,X)ƒWÈM6Í-€CÛ¬,X> ™ÈM6͆,X0²]ÍÈÑÕîV)ÈQ,XÔ)Íê,ÈyiCÈ¢5àüÈû/ß ¥)ÈåÀákávA|,XKÂNlÄ ÔÃ[?U?–&•[0ŸC‡‚?–ÕîÈqBC$dqC*)ÚAŽÈ¢ÕîC$d,X?¦zÚdAxü)„L!‰åÑÕî¥)Íê,ÈyiC,X|h ÈøJÑYÕî¥)BF! ô5,XECC$d×5àüK',XiCE›/ßÈhEݽTšLš_> îÈàÊEݽ¥E’ÑŠP¬/¥T{î6.L •ãE¯9È''Ý5Ê,XA±Ã¹Eݽ(ÀC„Î×ü#Å9¥E’ÑŠÖâ?UÚý*ü¡åTê$vh,XØ/¡#ôF'9‹ªÕî¥)LÔ?U,X *ü@ÌYF¼#ôF'ÚE-oC$dE@/ϲ!¡ÑÕîÈ—E¯!¡@Ì,X¥)âE¯!9Ä `Ã[?UY•[0´0ŸC‡‚?–Õî,X?¦zȹC$dqC*)ÚAŽÎ.È¢ÕîE¯> Íê,ÈyiC,X|9È-G¡ÚdÕîÍê,ÈyiC,X<E Èo"EîE›)ÚAŽ`_,X4§ÜÈÚdÎÕîEîE›Íê,ÈyiC,X•ã9‹ªC$d,XEèXÄÎb!8ñCÃÈ[0´,X?UY•EîE›¹ß 1Ô0´È4¾AŽÄE-ÔF¼Ú?UÚdZ[m0,X,Â,X`ãÈ[0´S*ü,X-è0J•"©È¹ž[,X> [ñCÃÄü-è0JÍê,Èy &ÁK¼A±Nl,XE›/ßÈZ6ÑüÚKÂNlÚd#Ù.,XàÊ')„7¾Å,X(M8FÈ[&×Z4ƒ)ÚAŽÚd`nG£AuG£õ Ü,X•ãȹ)ÚAŽÚdÈEY¹_ÚdÆrtAÈáoÈàÊDA•)ÚAŽÚd,X4§AŽÄ 1`0´È[)²NRÄE-F¼Ú?UÍ¥)ÑŠÍê,ÈyiC,X)ÚAŽ¹žÍê,ÈyiC,X:4h,X-è0J[)E¯> Z²NRâA˜dÈA©Ò 9&•Ä ÑÔþ¥)ÑŠÈ´!8?U-è0JÑÕî,XÍê,ÈyiCÈákáOjÍ!E\ÀGb¥)ÑŠ,XÍê,ÈyiC,X)ÚAŽE¯> ²NRÈóHH o)ÚAŽÍÑÍê,ÈyiC,XÛÐãÈàÊ4§ÜÑÍê,ÈyiC,X)„(ŠÈÏREÖÜÑÕîÍê,ÈyiC,X¥)CÃX`õãÄ :5ÙÀü\½3AxAšÍ!¨7¾Å¥E’,XÑŠêE¯> ,ÈyiCKÝ:4hÈ´!8™NOÍE-o)ÚAŽ3E¯> ¨4š²NRÈÚ[Úd 'QÎ.Ä üÍÆÝ,X[)E¯> ²NRâA˜EÄ,XÎ.ÞÈ0è5ÙR[,XÛ9&•ÈG¢Íê,ÈyiC,X|9È¢‚?–ÕîqC*C$d¥),X?¦z²1 ?UE¯> Íê,ÈyiCÈàÊÚdÕîEîE›”,X•ã•9‹k¥)LÔ?U,XC$dȹžE-oC$dœ¹”,X•ãE¡åÀ,X!¡ÑÕîÄ 1Ý0´È6 CÚdÄE-ÔF¼ÚÍ)„L!‰ÑÕîÍê,ÈyiC,X6 CE¯> ZAº4šÚdÈ[Ax¾ÝüAx#ÙE-o6 CâÈå .B,XÍê,ÈyiC,X‡1*Ä[0´ü1T?UŸ4¡ZÍê,ÈyiC,XVÉ`(M&•âÈG¡&•ÚdZÑE¯9M=!PH,X„L!‰ÈM ,X„¬êÄE-o¬ê?U')„üÖ ÑL•M6Èô4³Ík0²]?˜íEä#ä>•Ü00²])ÚÉÓ·ÈE-¥)ÑŠÍê,ÈyiC(MÿEÚåÍêiCïEôZ5Ê`%ÈE¯5à JüÈP¬ õÞE¯9ÑLÚ¹'2ÏÈr)„{î4§XC¼C^ã4{¤oZ„,XCÃX×ô4³,X#äE¯ã`EÑCJã¥)õãM6AÌîÄL ¥)ÑŠ¢1T)éE¯õÓ|Aߪï„,XT`{î4{YüȬEÑCJCJCYÄ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综述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综述既然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经济事实,那么这些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是什么?它们的竞争优势何在?他们的投资原因是什么?它们的行为有何特点?这些都有待于经济学家提供相应的答案。
为了寻求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依据,国际经济学界从上述四个方面进行了多角度、多侧面地探索,创立了一些新的理论学说。
但能形成较系统、较成熟的理论的却不多。
这些理论成就远远逊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方面的成就。
这些理论虽然在西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中不属于主流理论,但其影响越来越大。
研究这些不同理论流派的思想,可以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以对外直接投资目的为切入点长期战略理论长期战略理论是鲁伯等人根据对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调查而总结提出的。
他们的调查涉及80多个跨国公司,描述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发现对外直接投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厂商的长期战赂考虑。
在上述学者看来,不同种类的对外直接投资是由不同的因素决定的。
例如,较之注重于东道国市场的投资,以出口导向的投资通常需要较短的回收期或较高的收益率。
但是,如果把各种外国直接投资一并考虑,鲁伯认为,预期的投资利润率(而不是当前的利润率)对投资水平有着根本的影响。
该研究还认为,最为重要的决定因素是长期的战赂考虑,其中包括长期利润率、市场规模和潜力以及生产成本,投资刺激对以出口导向的投资选址有一些影响,并会增加市场拓展和政府倡导型对外直接投资向发展中国家的流量。
鲁伯等人的研究是实证性的。
他们把不同类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归因于不同的因素,这有助于我们对问题的理解。
长期战略理论对于我国的指导意义在于: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应着眼于企业的未来长期发展战略,短期的利润率不应占有绝对重要的位置;同时,在投资的选址上,也应把企业未来的发展考虑在内。
二、以对外直接投资可能性为切入点1.小规模技术理论威尔斯在1977年发表的“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国际化”一文中提出小规模技术理论,在1983年出版的《第三世界跨国公司》专著中对该理论作了较系统的阐述。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综述
Working Paper No.201204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综述【内容提要】传统的国际经济理论认为,国际资本应当从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流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
然而,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国有企业日益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参与者,相当一部分企业投向了自己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上述事实一方面对传统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提出了严峻挑战,另一方面也推动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
本文主要从国际生产折衷优势理论、国际生产联系和政府支持等视角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进行了综述和探讨。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对外直接投资 综述一、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情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融入到了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全球生产网络,这使得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企业获得了参与国际化生产的机会。
2007年以来,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掀起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高潮,而且呈现出与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不同的特征。
(一)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伴随着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经济的快速增长,这些国家(地区)的跨国公司更加渴望在新的市场参与竞争,它们日益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驱动力量。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11年世界投资报告》,2010年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创历史新高,达到3,880亿美元,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份额从2007年的16%上升到2010年的29%。
2010年有6个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跻身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排行榜的前20名。
联合国贸发会议的2011-2013年世界投资前景调查(WIPS )证实,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正成为重要的投资者,而且这一趋势很可能将来继续发展。
在对外直接投资增长速度方面,2010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比2009年增长了11%,其中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增长了10%,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增长了21%。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综述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综述一、主流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国际直接投资的研究对象是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研究的核心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决定因素、行为方式和条件等。
目前对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较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
1、垄断优势理论(Monopolistic Advantage Theory)美国学者斯蒂芬·海默(Stephen Hymer, 1960)在其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运用西方微观经济学关于厂商垄断竞争的原理来说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指出大企业凭借其特定的垄断优势从事对外直接投资。
它是一种阐明当代跨国公司在海外投资具有垄断优势的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是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独立的理论,开创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先河。
后来金德尔博格(Kindleberger,1969)推进了海默的思想,认为跨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时具有规模优势、市场优势、生产要素优势等。
约翰逊(Johnson,1970)从知识资产的占用和使用的角度,阿利伯(Aliber,1970)从货币和资本的角度,卡夫斯(Caves,1971)从产品的异质化能力、知识和技术等核心资产的角度,彭罗斯(Penrson,1976)从规模经济的角度论述了企业的垄断优势。
邓宁(Dunning,1977)进一步把这种优势发展为“所有权优势”。
即经过其导师金德尔伯格(Charles P·Kindleberger)以及其他学者的补充,发展成为完整的垄断优势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首次提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不完全竞争出发,在市场不完全的情况下,企业才能够以自己的各种垄断优势,如技术优势、资金优势、规模经济优势、管理技能和销售渠道优势等,对他国进行直接投资,方能抵消跨国经营的各项额外成本和由此产生的劣势。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The Theory of Product Life Cycle)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于1966年5月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了《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一文,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理论综述
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理论综述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发展迅速,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也逐渐被人所认识,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理论,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这些理论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意义。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外商直接投资理论中国传统的直接投资理论是建立在对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实证研究基础之上的,强调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备垄断优势。
因此这些理论特别适合解释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之间的直接投资行为。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并对传统的直接投资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了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与动因,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大批新的直接投资理论纷纷涌现。
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有邓宁(Dunning)的投资发展阶段论、威尔斯(L·T·Wells)的小规模技术理论、坎特威尔(Cantwell)和托兰惕诺(Tolentino)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理论和拉奥(S·Lall)的技术地方化理论。
邓宁的投资发展阶段论投资发展阶段理论是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运用和延伸,旨在从动态角度解释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国际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
该理论认为,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倾向不仅取决于其O.I.L优势(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而且其净对外直接投资是该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函数。
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投资发展阶段理论区分了五个经济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400美元以下。
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经济发展落后,缺乏足够的区位优势及所有权优势,只有少量的外来直接投资,完全没有对外直接投资,其净对外直接投资额等于零或是接近于零的负数。
第二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400-2000美元之间。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国内基础设施有了较大的改进,投资环境得到改善,对外直接投资的吸引力加大。
外国对本国的投资量有所增加,本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开始出现,但投资水平仍然很低,净对外直接投资仍呈负数增长。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综述
【 键 词 】中国;F I 究;综述 关 D ;研 【 基金项 目 】湖 南省社科基金项 目,编号Y B 8 z o 。 B 1 5(o s) 【 作者简介 】 李一文 ,湖 南涉外经济 学院国际经济研 究中心 主任 ,副教授 , 士,研 究方向 : 国投 资与 经营。 博 跨
C S O、A R H N OC I C I A、C E Y、Z E、 H A I H R T U WE 等
三 种优 势 才会进 行 对外 投资 ,但 是 这种 理论 已明显 不 能解 释 中 国企业 对外 投 资 的事实 。中 国各种所 有
制 形式 的企业 普遍 缺乏 所 有权 优势 ( 争 能力 、技 竞
投 资 中 ,除为确 保 资源 的投 资 占的 比重 较 大外 ,为 获 取技 术 、品牌 、先进 管理 经验 、国 际销售 网络等
英 国利 兹 大 学 商 学 院 教 授 巴 克 利 ( uke ) B cly
和沃斯 ( os ( 1 6) 用 独 特 的政 府机 构数 据 V s ) 20 利 )
引资 政策 、文化 法律 、社会 制度 和 中国企业 投资 动 机等 非经 济 因素的考 察 ,结 果与 现实存 在差 距 。
此 外 ,还有 一些学 者从 另外 一些角 度对 此问题
际学 术界 的足够关 注 ,中国企 业对 外投 资和跨 国经 营 的广度 、格局 、决定 因素及 其影 响等诸 多重 要 问
投 资 的 区位 选择 问题 ,认 为 中国与投 资 目标 国 、双边贸易量等与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及对中国的启示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及对中国的启示【摘要】本文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并探讨这些理论对中国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指导作用及启示。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回顾启示一、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兴起和发展1、威尔斯(Louis T.Wells,1983)的“小规模技术理论”1983年,威尔斯在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的代表作《第三世界跨国企业》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竞争优势来源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并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前景。
其主要观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1)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竞争优势的来源。
威尔斯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发展中国家的跨国企业在比本国更不发达的国家进行投资的时候具有独特的优势。
因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制成品市场规模比较小,如果本地企业从发达国家进口技术,可能会导致企业规模过大而与当地市场规模不匹配。
在产品市场比较小的情况下,使用的技术也应该适合于小规模制造,才能增加利润,而发展中国家掌握的技术就符合这一要求。
另外,发展中国家在国外投资的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一方面是本地企业,另一方面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
本地企业想要模仿投资国的技术,可能要支付比较高昂的成本,而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并不愿意将资源浪费在小规模生产和小规模市场上,所以,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者就具备了技术上的优势。
竞争优势还体现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因为恶劣的国际收支状况会限制进口而鼓励本国企业制造,因而进一步促进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
(2)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为了夸大企业的竞争优势,发展中国家首先会选择商品出口。
在出口受到威胁时才会考虑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活动,通过对外的投资活动保护产品的国外市场、寻求更低的生产成本和更廉价的原材料。
另外,因为投资国与东道国比较接近的地理位置、经济文化环境,使产品和技术更容易被接受与认可。
(3)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前景。
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和发达国家相比,具备的竞争优势比较小,从而容易失败,一旦发展中国家小规模技术优势被取代就很难寻求其他的优势来源。
中国资本对外直接投资问题研究综述
在对外直接投资上 , 虽然走 出国门的民营企业还
收 稿 日期 : 0 2 6 l 2 0 —0 一 5 作 者 . 江 大 学 管理 学院 讲 师 。研 究 方 向 : 业 管 理 。 朱 17 一 . 浙 9 浙 企
6 经济 纵 横 2
经营之路。中国资本对外直接投资问题也由此成
为理论 工作 者和 实际 工 作者关 注 的热 门话 题 社
由此认 为 当前 我 国进 行对 外 直接 投 资的条 件 尚不 成 熟 。但更 多 的学者 认为 资本 输 出 并 不一 定是 富 国 。 为资即的对 为资.保 。。 即然 业行,为 国的 专利 , 并从 以下 几 方内 论 证 了 我 国 资本 对 外 取H 面 直接 投 资 的可行 性 。 1 中罾 已达 到 快速 对 外输 出资 本 的 阶段 。一 、 个 国 家的 人均 年收 入 一旦 达到 2 0 0 0美 元 , 国际 从 经 验来 讲 , 产业 结 构就 应进 行 调 整 , 一些 生产 能 把 力过 剩 的 企业 移 至 海外 : , 以更 低 的成 本 来 获 取 更 多 的利 润 。 目前 中 国人均年 收入 虽 然 只有 9 0美 0 元 , 地 区差 距 相 当 大 , 海 浙 江 、 苏 等 沿 海 地 但 上 江 区的 人均年 收 入 已达到 较 高 水平 , 因此 , 中国 东南 沿海 经 济 发达 地 区 已具 备 能 力 向 国外 , 别 是 广 特 大 发 展 中国家 输 出资 本 。 2 技 术上 具有 一 定 的 比较优 势 。主要 体 现在 、 与发达 国家相 比 , 然整 体 上不 占优 势 , 我 国在 虽 但
8 20 /0 2
维普资讯
信 息 资源 。 但更 多 的学 者认 为 , 国 的对 外直 接 投 我 资应 选择 那 些市 场 发育 程度 比 中国“ 半 拍 ” 家 慢 国 或地 区的“ 半 拍 ” 慢 产业 。x'l i 直接 投 资 的竞 争 力 ,- # 取决 于 比较优势 和 开 拓 市场 的能力 。按照 世 界各 国 出 口产 品 的 资 本 和技 术 密 集 度 排 队 , 容 易合 最 作 的国 家也 许就 是 在这 个排 列 中 比较 靠近 的那些 国家 。 可 以称 为对 外 直接 投 资 的“ 半拍 ” 则 。 这 早 准 这 些 学 者 以 中国 为例 , “ 半 拍 ” 对 早 准则 进 行 了解 释 和分 析 。 中国实 际 利 用 的外 商 直 接 投 资 有 2 3 / 来 自于 亚 洲 , 中 来 启 于 亚 洲 四 小 龙 的 占 5 , 其 6 7 . 自于世 界 七大 工 业 国的 外 国直接 投 资 只有 来 2 . 入 中 国的资本 或 技 术密 集 型产业 的企l 7. / o 。进 业 多数 来 自于欧 美 , 自于 香 港 、 来 台湾 的企 业 大 多投 资于 劳动 力密 集型 产业 。经 过 2 O多 年实 践 , 美 欧 企业 中有 不少 赚 钱 的 , 其 利 润 率 显 然 比不 上 港 但 台企业 。 台 企业 之 所 以取得 成 功 , 港 主荽 就 在于 他 们符 合 了“ 半拍 ” 则 一 早 准 、 根 据 上述 “ 半拍 ” 则 , 国资 本 输 出的 最 早 准 中 前 对外 直接 投 资方 式 中 一半 以上 是 采 取 快捷 、 实 佳 地 区应是 那 些在 经 济发 展 程度 上 和 中国仅仅 差 用 的购 并方 式 。因 此 , 多学 者 提 出 , 后 中 国企 许 今 半 拍 的 国 家 和地 区 , 致 范 围可 确 定 为 东 欧 和 中 大 业 在对 外 直 接 投资 方 式 的选 择 上 , 在 考 虑 企 业 亚 各 国 , 非 洲 和 拉 美 的部 分 国家 也 可 能 成 为 较 应 而 这 民众 的 自身投 资 能 力 和 风 险承 受 能力 的 基 础 上 , 合 投 好 的投 资 选择 地 区 。 些 国家 的 工业 基础 、 结 资 区域 特 点 、 资项 目特 点及 各 种 投 资方 式 本 身 教 育 和工 人 的技 术 水 平 不 比中 国 差 , 他 们 国 内 投 但 的利 弊加 以综 合 确 定 。 传统 的 投资 方式 基 础 上 , 在 市场 化 的程 度 不 如 中国+ 与 世 界 经 济 的 程 度 也 , 参 积极 重视 跨 国购 并 、 国际 战略 联 盟 的运 用 , 实力 较 远 远不 如 中 国 。在 轻工 业 、 织 工业 、 用 电器 等 纺 家 强 的中 国企 业应 增 加对. 兼并 购方 式 的使 用 , 收 使 行 业 上和 中 国有相 当 显著 的 差距 。东欧 和 中亚各 我 国 企 业 能 在 更 高层 次 参 与 国际 分 工 与 国 际 竞 国 出 口能力 很 差 , 产 品在 国际 市 场 上 没 有 什 么 其 争 。 :一 - . ‘‘ L ’ 竞 争能 力 : 从这 些方 面 讲 , 国 的经 济发 展 比他 们 中 至于 投 资 时到 底对 外 输 出 何 种要 素 , 结 合 早 了半 步 。 国和东 欧 、 需 中 中亚 各 国之 间的 合 作能够 企业 优势 及经 济 合理 性两 个 方面 综合 考虑 。 由于 ‘ 发挥 双方 的 比较 优 势 。 ’ 商 标 术 及 设 备 等 非 资金 投 入 方 式 既 可 节 省 外 技 参考文献 : 汇, 又有 利于企 业 对海 外 机构 实麓 非 股权 控 制 , 还 [] 1 程红 , 张铭 . 中国企 业对外直接 投资问题探析 [ ] J. 可 配 合 国 内产 业结 构 调整 中国 企 业 对 外 直接 投 ’ 中 国 工 业 经 济 ,9 5 ( ) l 9 ,8 . 资 时应 尽量 争 取 使用非 资 金投 资 方式 。x # 投 资  ̄l - [ ] 亚 涛 . 国跨 国公 司 对 外 直 接 投 览 方 式 的 选 择 2张 中 企 业采 取 何 种 组 织 形 式 依 照 行 业特 点 和我 方 应
发展中国家 国际投资理论
三、技术地方化理论
1、产生背景 2、主要内容 3、评价 4、我国企业技术地方化的累积效应
三、技术地方化理论
1、产生背景 • 1983年,拉奥深入研究了印度跨国公司的 竞争优势和投资动机,发现发展中国家跨 国公司的技术特征: ①规模小 ②使用标准化技术和劳动密集型技术 但包含企业内在的创新活动
四、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2、主要内容
• 产业分布: ①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的纵向一体化生产活动; ②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为主的横向一体化生产活动。 • 地理扩展:“心理距离” ①在周边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充分利用种族联系; ②随着海外投资经验的积累,逐步从周边国家向其他 发展中国家扩展直接投资; ③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开始从事高科技领域的生产 和开发活动。同时,为获得更先进复杂的制造业技 术,开始向发达国家投资。
三、技术地方化理论
4、我国技术地方化的累积效应 • 技术地方化:“引进来”&“走出去”;通过 合资合作和FDI,获取先进技术;模仿发达国 家先进技术,进行大幅度局部调整、改造、创 新,使之具有规模小、使用标准技术和劳动密 集等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生产的技术特征。 • 这种技术地方化的累积效应使我国跨国公司逐 渐具备了在东道国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优 势。
客户来自发展中 国家,以亚太地 区、独联体和非 洲为主
•华为的经验证明了技术创新理论的结论的解释能力。 该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中国民营企业全球扩张的路径:
四、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4、技术创新理论与华为非研发类FDI途径
• 华为的非研发对外直接投资,是指华为除了设立 研发中心以外的,包括设立地区销售部、培训中 心、合资公司等各种形式的海外非金融投资活动。 • 通信设备产品的特殊性要求销售商,除能够满足 购买企业需求的产品外,必须提供满意的安装和 售后服务。而服务水平的高低对人员的培训提出 要求,这就是华为非研发对外直接投资存在且随 着产品市场的不断扩大而增长的原因。 • “合适的”技术优势:指的是适用于东道国经济 发展水平和社会需求及当地的自然环境的、富有 价格竞争力的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理论综述传统的直接投资理论是建立在对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实证研究基础之上的,强调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备垄断优势。
因此这些理论特别适合解释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之间的直接投资行为。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并对传统的直接投资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了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与动因,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大批新的直接投资理论纷纷涌现。
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有邓宁(Dunning)的投资发展阶段论、威尔斯(L·T·Wells)的小规模技术理论、坎特威尔(Cantwell)和托兰惕诺(Tolentino)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理论和拉奥(S·Lall)的技术地方化理论。
邓宁的投资发展阶段论投资发展阶段理论是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运用和延伸,旨在从动态角度解释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国际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
该理论认为,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倾向不仅取决于其优势(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而且其净对外直接投资是该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函数。
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投资发展阶段理论区分了五个经济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400美元以下。
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经济发展落后,缺乏足够的区位优势及所有权优势,只有少量的外来直接投资,完全没有对外直接投资,其净对外直接投资额等于零或是接近于零的负数。
第二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400-2000美元之间。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国内基础设施有了较大的改进,投资环境得到改善,对外直接投资的吸引力加大。
外国对本国的投资量有所增加,本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开始出现,但投资水平仍然很低,净对外直接投资仍呈负数增长。
第三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2000-4750美元之间。
经济实力有了很大提高后,国内企业凭借自身的所有权优势,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
另一方面,国内技术力量的增强以及劳动力工资水平的提高,使该国的东道国区位优势逐渐丧失。
在这一阶段上,外国对本国的直接投资仍大于本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但本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速度明显快于吸收外资的速度,因此净对外直接投资额不断缩小。
第四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大于5000美元。
在此阶段上净对外直接投资额仍持续增长。
本国企业的所有权不断加强,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更加熟练运用区位优势。
第五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进一步提高。
其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仍然大于零但已呈下降趋势。
各国的投资地位趋于平等,这正是目前发达国家所处的阶段。
根据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中国目前正处于邓宁所划定的发展中的第二阶段,中国的净对外直接投资额呈明显下降趋势,此现象正和邓宁的投资发展阶段论的预测完全一致。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邓宁的投资发展阶段论的科学性。
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1977年威尔斯发表了着作《第三世界跨国企业》,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小规模技术理论。
威尔斯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相对比较优势来自低生产成本和反映母国市场规模的特点。
这种低生产成本是与其母国的制成品市场需求有限、规模很小紧密相关的。
威尔斯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相对比较优势。
拥有为小市场提供服务的小规模生产技术。
低收入国家制成品市场需求量有限,大规模生产技术无法从这种小市场需求中获得规模效益,而这个市场空档正好被发展中国家的跨国企业所利用,它们以此开发了满足小市场需求的生产技术而获得竞争优势。
发展中国家在民族产品的海外生产上颇具优势。
这些发展中国家的海外投资主要是为服务于海外某一种团体的需要而建立的。
这些民族产品的生产利用母国的当地资源,在生产成本上占有优势。
低价产品营销战略。
物美价廉是发展中国家产品最大的特点。
这一特点成为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有力武器。
发展中国家企业营销费用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但适于中低收入水平的阶层。
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理论英国里丁大学着名专家坎特威尔(Cantwell)教授与他的弟子托兰惕诺(Tolentino)共同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考察,提出了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理论。
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能力的不断提高可实现其产业结构的升级;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能力的提高与他们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直接相关。
即技术能力的存在和累计不仅是国内生产活动模式和增长的重要决定因素,同时也是国际生产活动的重要结果。
因此得出结论:某一特定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和地理分布,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变化的,并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预测的。
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是有规律的:首先是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的纵向一体化生产活动,然后是以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为主的一体化生产活动。
从海外经营的地理扩张看,发展中国家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距离”的影响,首先是在周边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充分利用种族联系;随着海外投资经验的积累,种族因素重要性下降,逐步从周边国家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扩展直接投资;最后,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为获取更先进的制造业技术开始向发达国家投资。
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1983年英国经济学家拉奥出版了《新跨国公司:第三世界企业的发展》一书,提出了技术地方化理论。
拉奥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技术特征表现在规模小、使用标准技术和劳动密集型,这种技术的形成也包含着企业内在的创新活动。
正是这些创新活动使发展中国家的跨国企业形成了、具有了和不断发展着自己的“特有优势”。
拉奥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特有优势”的形成,是由四个条件促使和决定的:在发展中国家,技术知识的当地化是在不同发达国家的环境下进行的,这种新的环境往往与一国的要素价格及其质量相联系;发展中国家生产的产品适合于他们自身的经济和需求。
换句话说,只要这些企业对进口的技术和产品进行一定改造,使他们的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地或邻国市场需要的话,这种创新活动就会形成竞争优势;发展中国家企业竞争优势不仅来自于其生产过程与当地的供给条件和需求条件紧密结合,而且来自创新活动中所产生的技术在规模生产条件下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在产品特征上,发展中国家企业仍然能够开发出与名牌产品不同的消费品,特别是国内市场较大、消费品的品位和购买能力有很大差别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产品仍有一定的竞争能力。
正是由于发展中国家对成熟技术不是被动的模仿和复制,而是积极主动地改进、消化和吸收,从而形成了一种适应东道国环境的技术。
因此这种技术的形成包含着企业内在的创新活动,而恰恰正是这种创新活动给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带来了其独特的竞争优势。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中国的意义(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简述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外国直接投资已成为世界经济波动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经济变量。
中国不仅要引进来,而且要走出去,应积极参与全球范围内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实现由单纯的资本输入向资本输出与输入相平衡的战略转移。
这是克服国内资源矛盾,打破贸易保护的现实需要,也是利用两个资源、开拓两个市场、学会两种本领的客观需要。
实际上,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首先,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目前,国内家电、纺织、重化工和轻工等行业已普遍出现了生产能力过剩、产品积压、技术设备闲置等问题,这些行业要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寻找新的市场。
通过对外投资,变商品输出为资本输出,在国外投资建厂,建立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网点,就可以带动国产设备、原材料以及半成品的出口,有效地拓展国际市场。
其次,“入世”在给中国企业带来压力的同时,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因为“入世”后中国企业面临的义务和挑战主要体现在国内,所获得的权利和机遇则主要体现在国外,即体现在外国向中国的产品、服务和投资更大程度地开放市场和实行国民待遇方面。
也就是说,中国企业要想享受“入世”后的权利和机遇,就要尽可能地向海外进军。
最后,从企业国际化道路的一般进程来说,首先是发展间接出口,如通过专业的外贸进出口公司进出口商品或服务,而后是直接出口,如企业内部设置专门机构或进出口部门来处理相应的业务,最终再发展到对外直接投资。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际贸易方面获得的巨大成就,为中国企业进一步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准备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06年10月发布了《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
中国位列第17大对外投资国。
截至2006年6月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达亿美元,累计成立境外投资企业9900多家,分布在全球近170个国家和地区。
最大的投资流向地亚洲,占有当年投资流量的%。
其次是非洲国家。
投资行业主要流向采矿业、商务服务业、制造业及批发和零售业。
中国对外投资的确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在国际上,发达国家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比例一般是1:到1:之间;而发展中国家的这一比例一般是在1:到1:之间。
中国连这一水平都未达到,因此还远不是一个对外投资大国。
(二)加强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的意义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调整中国的产业结构。
如美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就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他把一些“夕阳”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自己专注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有力地解决了资源分配问题,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通过对外投资可更好的发挥中国优势产业。
中国在纺织、食品、冶炼、化工、医药、电子等产业上形成了一定的比较优势。
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结果显示,中国有近500种产品的生产能力利用率在60%以下,其中许多产品在技术水准和质量档次方面都要高于许多发展中国家。
此外,中国还拥有大量成熟的适用技术,如家用电器、电子、轻型交通设备的制造技术、小规模生产技术以及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技术,这些技术和相应的产品已趋于标准化,并且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技术阶梯度较小,易于为它们所接受。
通过对外投资提升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
这主要是针对发达国家的投资,通过直接投资或并购的形式,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源、信息技术和管理模式,使自己的产业能跟上世界前进的步伐或超越现有的这种被动模式。
完全变成主要由资源型对外投资转变为技术依赖型的投资。